大班教师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大班教师论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不断发展,都离不开想象力,正是由于丰富的想象力,人们才能延续至今。想象力是我们创造、创新的源泉和原动力,想象力能够引导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创造新事物,想象力能够使我们把抽象的东西变为具体的东西,因此,从幼儿阶段就必须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但是,由于部分幼儿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在探索过程培养幼儿想象力方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篇:大班教师论文

教师在大班幼儿建构游戏中的指导策略

摘要: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游戏活动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亲社会行为,同时也有利于幼儿语言能力、表达能力、运动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老师是幼儿游戏的建构者,为了实现更好的游戏效果,就需要在游戏实施的过程中加强对幼儿的指导,以此来充分发挥出游戏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教师;大班幼儿;建构游戏;指导策略

前言:

游戏活动是幼儿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建构游戏活动的形式十分丰富,主题十分多样化,不同游戏活动对幼儿的影响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师在建构游戏的过程中,也要应用有效的指导策略来让幼儿把握游戏活动的重点,利用丰富的游戲活动形式来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让幼儿在良好的学习意识中获得更好地成长。

一、教师在大班幼儿建构游戏中指导的重要性

建构游戏的应用有利于幼儿各项素质的提升,通过对大班幼儿进行建构游戏进行组织与指导,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融入到游戏活动中去,掌握游戏活动的步骤、要点,让幼儿更快的掌握游戏的节奏,了解游戏的基本规则。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收获快乐,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在游戏活动中加强与其他幼儿的交流,提升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作为建构游戏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老师可以在游戏活动中通过有效的指导方式,比如动作示范,语言引导等,成为一个观察者、倾听者、服务者的角色,对幼儿在游戏中的反应与表现进行细致的观察,这样有利于后续建构游戏活动的改革与创新,使得建构游戏与幼儿的特征与喜好更加适应。以游戏活动为依托,将学习品质的培养与游戏活动融为一体,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思考、实践,通过做、学、悟等方式形成幼儿对世界,对学习,对生活的基本概念,并学以致用,积极实践,帮助幼儿更好的成长。对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疑惑、问题进行倾听,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真实感受,并给予相应的指导,让幼儿获得更佳的游戏体验;对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指导或是服务,比如指导幼儿正确的进行游戏,及时的投入游戏材料增强幼儿的游戏体验等等。所以说,加强对大班幼儿建构游戏的指导不仅有利于幼儿游戏兴趣的提升,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创造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幼儿教师更全面的观察,总结和评价游戏效果,有利于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教师在大班幼儿建构游戏中指导的策略

(一)设计符合幼儿思维特征的建构游戏。

幼儿教育作为重要的启蒙教育,建构游戏对于促进幼儿身心成长的作用是显著的。建构游戏活动不仅具有娱乐价值,更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与教化作用。所以,在幼儿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丰富幼儿游戏活动的形式,同时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但要建构游戏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发挥充分的学习作用,就需要结合大班幼儿的思维、行为、年龄特征来对建构游戏进行科学的设计。比如,在一些建构游戏中,要突出锻炼作用和学习启发作用。所以,在建构游戏活动的设计上,可以结合游戏的主题,材料等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坚持性等优秀品质,帮助幼儿学会学习,享受游戏,并在游戏中养成正确面对困难,学会总结,思考的能力。同时,利用科学的建构游戏模式来培养幼儿的模仿与应用能力,落实素质教育中的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创新建构游戏的指导方式

大班幼儿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幼儿,好奇心特别强烈,思维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幼儿的一些想法与行为往往出乎成人意料之外。所以,在建构游戏的指导策略上,也要结合幼儿的这种思维特征进行创新,要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结合语言的魅力,发挥情感激励的作用,比如,在一些手工建构游戏中,可以指导幼儿自主选择灯笼的颜色,指导幼儿如何确定灯笼的大小,或是灯笼的参照物,并利用语言鼓励幼儿以自己的喜好与方式表达出来,灯笼的颜色不一定就是固定的红色,也可以是幼儿喜欢的其他颜色,灯笼的做法不一样是从上而下为唯一标准,总之,就是要让幼儿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模仿,去发现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并积极的寻求路径或是帮助来解决问题。通过将素材进行不同的组合与造型来形成新的作品,不仅手工游戏活动的过程十分丰富,且富有趣味,对于开拓幼儿思维、提升幼儿的认知与创造性学习品质等方面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建构游戏对于促进幼儿身心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作用。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要以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为出发点,以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进步为落脚点。结合幼儿教育的要求与大班幼儿的实际,通过对建构游戏进行科学的设计,在建构游戏活动的进行中针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同时也要对建构游戏活动开展方案进行不断的总结和反思,并结合评价结合,持续优化建构游戏的设计与指导方法,以更好的教育方法来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孙青.教师在大班幼儿建构游戏中的指导策略[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20(009),001:227-227.

作者:徐金素

第二篇: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摘 要 角色游戏作为幼儿最具特色、典型的游戏,对幼儿智育发展、性格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应给予正确的干预和影响,以保障角色游戏教育作用的实现。本文结合大班幼儿角色游戏,对幼儿角色游戏的内涵与特点、开展角色游戏的意义以及教师指导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 大班幼儿 角色游戏 教师介入 指导策略

Teachers' Guiding Strategy in Preschool Chindren's Role Game

JIN Me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uihua University, Suihua, Heilongjiang 152061)

Key words preschool children; role-playing games; teachers' intervene; guiding strategy

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过程,不仅使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得到满足,更是创造性与主动性充分展现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必须深入幼儿角色游戏,对游戏状况进行有针对性、深入的观察、评价与指导,从而真正发挥出角色游戏对幼儿的教育和启发作用。

1 幼儿角色游戏的内涵和类型

1.1 幼儿角色游戏的内涵

幼儿角色游戏是根据幼儿的特殊年龄因素所创设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角色扮演游戏为主,将幼儿带入到一定的场景和游戏故事中去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以角色游戏为教学载体,意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幼儿的兴趣,并且对这种兴趣加以引导,从而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学到一定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这也是幼儿角色游戏的根本教学目的。幼儿角色游戏是当前幼儿教育中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以幼儿的游戏天性为基础,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以到达教学目的。①

角色游戏作为培养幼儿智商、情商最有效的途径,主要的优势在于:幼儿主动参加的自愿游戏;游戏在假设环境中反映周边生活;在游戏中没有强制性社会义务,不需要直接开创财富;在角色游戏中,幼儿能明显感受到身心的愉悦。众多的幼儿教学研究表明,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较传统教学方法而言,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并且对幼儿的思维起到很好的发散作用。因此这种教学方法一出现便受到了众多幼儿教学者的关注。

1.2 幼儿角色游戏的类型

从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来看,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有主题的角色游戏(例如:看病、请客、过生日等),在这过程中,和其他区域的交往增加(如:去医院检查,医护人员到幼儿家体检、打针;去超市购物,工作人员送货上门;去理发店以及到表演区观看节目),进而丰富游戏情节(例如:生日派对中应该有饭菜、蛋糕、生日歌、祝福语以及照相、嬉闹等;去医院看病,应该有询问、透视、打针、住院、输液等)。第二类是培养合作意识的角色游戏,为了顺利完成一项任务,幼儿一起协商(例如:在包饺子中,有做客、擀皮,最后一起包饺子;在煎鱼中,一人预备材料,一人煎鱼)。第三类是提高解决问题与交往能力的角色游戏,通过鼓励让更多的小朋友参与到演讲比赛、才艺表演中(例如在去超市的过程中,由于钱没有带够,向售票员打价,从而顺利买到商品)。②

2 大班开展幼儿角色游戏的意义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思维和想象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游戏又是幼儿的天性,充分利用幼儿的这一天性,就能非常好地激发出幼儿的兴趣,教师对这种兴趣加以引导,就能使之转变成学习兴趣。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主动参与其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这对于其今后的学习生活也有着巨大的帮助。众多的幼儿教学研究表明,角色游戏教学法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法而言,在幼儿教育中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不但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幼儿来说也更加易于接受。③

开展大班幼儿角色游戏,让教师进入活动,还能增进师生关系。教师在游戏中与幼儿产生互动,会有密切的感情,从而建立起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它不仅能让幼儿感到教师的关注与亲切,还会将教师归类为亲近的人。另外,通过幼儿角色游戏,还可以促进幼儿大脑智力发展。教师参与游戏是幼儿与教师交流互动的过程,和对幼儿施加教育的过程,教师作为成人具备的知识经验与教育人员的意图会在游戏中无形地传递给幼儿,让幼儿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得到良好的教育。

3 教师指导大班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策略

对大班幼儿来说,在有意义、熟悉、来源于生活的情境中活动,尤其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游戏与任务,更能激发他们的游戏热情,从而去主动探索。加德纳教授及其合作者的研究表明:使用有意义的社会教材,让幼儿进行社会活动,会有更好的活动效果,角色游戏恰好符合该要求。

3.1 制定适宜的角色游戏方案

教师在制定角色游戏方案时,首先应该让游戏环境生活化。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实现发展。环境创设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教师启发和诱导实施的成果,因此,在启发与诱导中,我们应该尽量让师生合作空间细节化、生活化,在师生合作中,让游戏角色源于生活,又体现生活。例如:在“我们的超市”这个游戏中,不仅有源于生活的收银台、货架等,也有幼儿、教师亲手制作的活动材料。在中秋来临之际,幼儿们可以通过观察,建议使用宣传海报,进行张贴、分发与宣传,这一举动吸引了很多小顾客,让超市营业额明显上升。

其次是扩展游戏范围。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长期处于同一环境的幼儿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而从和他有关联,但是不在一个环境的人那里可以学到更多的技能与知识。为了让幼儿从多层面学到怎样搭建人际关系和处理自身角色,生成全面的自我意识,打破班级小组界限,进行互动游戏,在我班游戏和平行班游戏结合的同时,开展大班联合游戏;在联合游戏中必须不断拓展幼儿游戏空间与范围,在丰富游戏内容的同时,增加幼儿交往面与游戏自由度,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更多经验,深化角色游戏内容。

3.2 有效调节游戏过程中的角色冲突

在角色游戏中,角色作为不断变化的因素,在一个游戏进入主题后,原来设定的角色很有可能会不满足幼儿选择与表现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及时调整游戏过程中的角色冲突,在鼓励与认可的环境下,根据幼儿兴趣、需求、经验创造新的角色,这也是新角色生成的过程。只要新角色正确地反映出游戏现状,也会展现出不同幼儿在游戏中的向往与认识,进而推动幼儿学会自我思考。另外,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全程参与角色游戏的整个过程,以自己扮演其中一个角色的方式,最好是具有一定调节冲突特性的角色,比如裁判等,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调节效果。而且教师的全程参与,还能发现一些角色冲突问题,从而为游戏规则的改善奠定基础,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够持续地对游戏进行优化,以达到更加良好的游戏效果。④

3.3 随机应变,隐性指导与显性指导相结合

随机应变作为教师角色游戏指导的重要内容,对游戏开展成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必须抓好时机,在适当的形式与对象中,将显性指导和隐形指导有机结合起来,让每个幼儿都有发挥潜能与特长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幼儿差异,在游戏指导中,将注意力放在观察幼儿变化上,让他们理解幼儿发展意义,进而对幼儿进行多样化的指导。如:为了避免刻板的游戏内容,对于相对内向的幼儿,教师应该鼓励他们在角色游戏中主动参与表演、建设内容,充分展现他们的特长。

3.4 正确引导幼儿的兴趣

毋庸置疑,角色游戏能够极大地激发出幼儿的兴趣,因为游戏本身就是幼儿的天性,作为幼儿教师,最重要的是如何对这种兴趣加以正确的引导,在幼儿角色游戏中使幼儿能够学到一定的知识。有研究表明,角色游戏在大班幼儿教学的应用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地方,就是教师对于角色游戏所激发出来的幼儿兴趣引导不够,从而使得这种兴趣没产生有效的教学效果。这一问题是角色游戏在应用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教师在组织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应该对游戏有一个全程的掌控,特别是对游戏过程中的游戏氛围做到良好掌握,把幼儿的兴趣加以正确的引导,在游戏过程中穿插设计好要教授的知识。这样一来,就能避免角色游戏所激发出来的幼儿兴趣成为纯粹的娱乐兴趣。只有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角色游戏才能起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大班幼儿游戏作为师生互动的过程,对幼儿交际能力与智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这过程中,我们应该努力让幼儿成为活动目标、游戏、主动学习、活动环节的主体,让教师成为角色游戏的支持者、倾听者、扶持者、指导者、咨询者和观察者。幼儿通过角色游戏得到愉快的心情、交往经验与智能发展,从而学会自我表现与发展,收到师幼共赢的效果。

注释

① 毕晓芬.大班角色游戏评价的有效策略[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10):36-40.

② 张春华.大班幼儿主题背景下角色游戏的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2012(4):155-155.

③ 李堉锭.大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纠纷解决方法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2(12):122-124.

④ 周文婷.在角色游戏中发展大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30):44-45.

作者:金梦

第三篇:论教师的“借形想象”在大班幼儿教学活动中的指导作用

摘要: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不断发展,都离不开想象力,正是由于丰富的想象力,人们才能延续至今。想象力是我们创造、创新的源泉和原动力,想象力能够引导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创造新事物,想象力能够使我们把抽象的东西变为具体的东西,因此,从幼儿阶段就必须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但是,由于部分幼儿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在探索过程培养幼儿想象力方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在总结他人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了培养幼儿想象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培养策略。希望本文能够为如何提高幼儿想象力提供参考,推动幼儿教学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幼儿;想象力;借形想象;培养策略

引言:

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都需要想象力的指引,想象力能够极大地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因此,从幼儿时期就需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为了在当前的教学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许多幼儿教师不断探索新的培养方法。只有从小就让幼儿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为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打好基础,才能为整个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才能够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一、幼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了对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许多幼儿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注重对幼儿想象力的塑造。在课堂上,幼儿教师普遍重视幼儿是否听讲、是否听话,但是没有看到幼儿综合发展的重要性,更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在对幼儿的教育中,教师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墨守成規,不知变通,对于当前的教学有很大的局限性。

2.不注重幼儿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幼儿教学中,不仅需要进行理论教学,还需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幼儿的想象力。但是,许多教师认为幼儿年龄小,不适合进行实践,因此,在课堂上并不认真对待实践教学,仅仅让幼儿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有些幼儿教师甚至在上课时就播放动画片让幼儿观看,长此以往,幼儿会忽略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实践就是看视频、玩耍的课,这样的上课方式不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二、教学中培养幼儿想象力的策略

1.通过情境培养让幼儿“借形想象”

从1981年开始,美国的教育专家得出了左右脑分工的理论,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从这时开始,发达国家的教育家们开始探求形象思维教育,并且科学家们认为形象教育不仅能提升学幼儿的各项技能,还能开发幼儿的智力。想要在教学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创设情境,通过情境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比如,在讲幼儿教学“脸儿变变”这一课,这里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引导幼儿关注自己朋友不同的脸型,并且运用想象力尝试用图形组合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这里,教师就可以创造真实的情境,让幼儿观察其他幼儿的脸型,然后教师可以让幼儿画出圆,并将圆里面逐一添加五官,将圆变成“圆圆的脸”,教师还可以让幼儿想象将圆拉长变宽之后,会变成什么样的图形,这样的脸型是怎么样的。在这真实情境中,幼儿既观察到了自己朋友的长相,也在实际动手绘画的过程中激发了想象力。

2.用手工教学形式让幼儿“借形想象”

在教学中,幼儿教师必须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形式,通过手工活动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如果是独立性很强的手工活动,教师就应该要求幼儿独立完成,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让他们在独立完成的过程中进行想象;如果需要与他人合作,就必须采取分组的形式,让幼儿学会合作,在团结合作中展开想象,并增强幼儿的集体荣誉感。比如,“画出自己的家乡”这种活动独立性很强,让幼儿独自完成即可,而“装扮教室”这种活动就需要分工合作,教师就应该让幼儿分组、分区域进行合作。让他们在这两种形式的手工活动教学模式下展开想象。

3.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在当前的幼儿教育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一些背景故事,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比如,教师在讲“我的好朋友这里”,就可以讲一讲关于好朋友的故事,比如“海绵宝宝和派大星”的故事,他们是好朋友,他们说要永远在一起,海绵宝宝曾经对派大星说:“你过生日的时候,我要送你一个大大的巧克力球。”派大星说:“我们要做一个好人”,在“海绵宝宝和派大星”。通过海绵宝宝和派大星的故事,幼儿就会被这个故事所吸引,当幼儿被这个故事吸引后,教师就可以引出教学主题:“那么,小朋友们,你们的好朋友是怎么样的呢?你可以发挥你的想象力,描绘出你好朋友的样子吗?”。然后教师可以找来海绵宝宝和派大星的玩具公仔,让幼儿根据玩具公仔想象自己和好朋友长大后会一直是好朋友吗。

结语:

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是极其重要的,要提高他们的想象力,教师就要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忽视了对幼儿想象力的培养、不注重幼儿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还要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通过情境培养让幼儿“借形想象”、用手工教学形式让幼儿“借形想象”、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的想象力,通过这几点具体的策略有效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幼儿园如何运用生活中废旧材料进行借形想象[J].试题与研究,2021(16):181-182.

[2]朱玉华.让“创造”在“借形想象”中起航——论教师在大班幼儿“借形想象”活动中的指导[J].教师,2017(05):64-65.

作者:刘静 李培彩

第四篇:卢比历险记(大班)

设计意图:

卢比是一条充满好奇心且坚强、勇敢、敢于挑战的小鱼。他独自离开家乡,去寻找向往的大海。在去大海的途中,卢比遭遇了惊心动魄的瀑布、被工业污染的天空和河流,人们随手丢弃的生活垃圾差点夺去了他的生命,但卢比不怕艰险,终于到达了大海。故事《卢比历险记》让幼儿跟着卢比一起经历了“美好→惊险→美好”的过程,从中感受到要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地球。

该活动主要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导入主题。出示故事题目,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历险”的含义,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引出主人公卢比,引导幼儿猜测卢比会经历什么样的危险,使幼儿对下一个环节充满期待。

第二、三环节,视听结合,分段欣赏。幼儿通过看一看、听一听、猜一猜感受、理解卢比在去大海途中所经历的种种美好和危险,同时感受卢比坚强、勇敢、敢于挑战的品质。

第四环节,为活动延伸部分,教师引导幼儿将美好的环境和被污染的环境进行对比,并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怎样保护环境。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坚强、勇敢、敢于挑战的品质。

2.大胆猜测,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3.萌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准备:

《卢比历险记》PPT课件,安慰爱心卡、加油鼓励卡人手一份。

过程:

一、结合课件,初步猜测故事内容

1.呈现故事题目,引导幼儿理解“历险”的含义。

(1)演示PPT第1页。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题目叫“卢比历险记”。

(2)演示PPT第2頁。

师(示意“历险”两字):你们知道“历险”是什么意思吗?(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对“历险”的理解。)

(3)师(小结):“历险”就是经历各种艰难和危险的事。

2.引导幼儿初步猜测卢比会遭遇什么危险。

师:猜猜看,卢比可能会经历什么艰难和危险的事呢?(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猜想。)

师:故事里的卢比是不是经历了你们说的那些艰难和危险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

二、视听结合,分段欣赏PPT,感受、理解故事内容

(一)理解卢比出发去大海的故事情节,感受美好心情。

1.感受卢比家乡的美好。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PPT第3页,感受并表述卢比家乡的美好。

(2)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并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语言说说卢比家乡的美好。(天是蓝蓝的、水是清清的、风是香香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2.理解卢比要去大海的心愿。

(1)了解卢比的心愿。

师:卢比的家乡这么美好,可是卢比觉得整天呆在小溪里太没意思了。那么,你们觉得卢比会去做一件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呢?(幼儿大胆猜测卢比想去做的事。)

师:你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卢比到底想要去哪里呢?

师(演示PPT第4页并小结):原来卢比想要去小溪的另一头——大海!

(2)了解卢比小伙伴的态度。

师:卢比要去大海,他邀请小伙伴们一起去。你们觉得小伙伴会和他一起去吗?(幼儿讲述自己的想法并说明理由。)

师:你们有的认为小伙伴会和卢比去大海,有的认为不会去。那么我们来听一听、看一看,小伙伴们到底是会去还是不会去呢?

师(演示PPT第5页并小结):原来小伙伴们都不和卢比去大海。

师:小伙伴都不去大海,卢比决定独自去。你觉得卢比是怎样的一条小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3.教师讲述故事第一、二段,幼儿感受、理解内容。

师(小结):卢比的家乡虽然很美,但他还是决定独自去远方的大海看看。原来卢比是一条勇敢、坚强、有好奇心并且敢于挑战的小鱼。

(二)理解卢比去大海途中的经历及心情变化。

师:卢比去大海的路上会顺顺利利的吗?故事题目叫“卢比历险记”,那么他会经历哪些危险呢?(幼儿表达自己的猜想。)

师:卢比到底经历了哪些危险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

1.理解经历一:摔下瀑布。

(1)幼儿猜测故事情节。

师:小溪突然不见了,怎么回事啊?(幼儿大胆猜测。)

师(演示PPT第6页):原来卢比摔下瀑布了。

师:卢比摔下瀑布后,瀑布这里的情况怎么样?卢比安全吗?他还能去大海吗?(幼儿继续猜测。)

(2)教师讲述故事第三段,幼儿听赏。

师(小结):虽然摔下了瀑布,但这里的天蓝蓝的,水清清的,风香香的,卢比感觉一切都很美好,所以勇敢的卢比选择继续前往大海。

2.理解经历二:遭遇黑水、黑烟。

(1)感受卢比遭遇黑水、黑烟的情景及心情。

师(演示PPT第7、8页):河里的水怎么变成黑的了?(河水被工厂排放的废水给污染了。)像大树一样的东西为什么冒着浓浓的黑烟?(工厂的烟囱在排放废气。)

师:遇到黑水、黑烟之后卢比感觉怎么样?他还会继续去大海吗?

(2)教师讲述故事第四段,幼儿听赏。

师(小结):卢比遇到了黑水、黑烟,那里的天也不再蓝,水也不再清,风也不再香,一切都不再美好。卢比想赶紧离开这里,所以勇敢的卢比选择继续前往大海。

3.理解经历三:夺命的生活垃圾。

(1)感受卢比的危险遭遇。

师(演示PPT第9、10页):河面漂浮着什么?这些垃圾、餐盒是从哪里来的呢?你喜欢这样的河面吗?

师:被塑料袋套住的卢比,他的感觉会怎么样?他的命运又会怎么样呢?

(2)猜测卢比的命运。

师:请你们猜想一下卢比的命运,认为卢比能坚持下来去大海的,送给卢比加油鼓励卡;认为卢比坚持不下来的,送给卢比安慰爱心卡。

师:我们来统计双方人数,并请你们说说自己的理由。

(三)感受并理解卢比到达大海的情景和心情。

师(演示PPT第11页):卢比经历了这么多危险,身体也很虚弱了,但他终于到达了大海。

师:大海是怎样的美好?(请幼儿观看PPT并用故事里的语言进行描述。)

三、全面了解故事内容,感受卢比的品质

1.请幼儿说说卢比为了到达美丽的大海,路上遇到了哪些危险。

2.结合PPT,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四、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对美好的环境和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比较,产生保护环境的愿望。

师:卢比的家乡和大海是一样的美好,天是蓝蓝的、水是清清的、风是香香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而被污染了的环境真是糟糕透了,差点夺走了卢比的生命。

师:你们喜欢怎么样的环境?你们身边有被污染和被破坏的环境吗?

师:当你身处被污染的糟糕的环境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师:我们要怎样保护身邊的环境,怎样保护我们的地球呢?(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要怎样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附: 卢比历险记

王丽芳/文

卢比是一条小鱼,他和他的小伙伴们生活在森林的小溪里。小溪的水清透清透的,清得能看见小溪底下一颗一颗的小石头。小溪的周围长满了各种各样好看的花,还有高高的大树和绿绿的小草。小溪缓缓地向远方流淌。每天清晨,卢比在小鸟的鸣叫声和花草的清香中醒来。天是蓝蓝的,水是清清的,风是香香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一天,卢比和小伙伴们说:“我们整天呆在这里太没意思了。”他眨巴着大眼睛,用他的尾鳍指指远方流淌的小溪说:“要不,我们到小溪的另一头去玩吧。妈妈说,小溪的另一头是大海。”小伙伴们连忙摇头,异口同声地说:“可是我妈妈说了,我们还小,不能去那么远,我们不去。”“好吧!你们都不去,我自己去。拜拜!”卢比摇摇头、甩甩尾,和他的小伙伴们道别,向小溪的另一头游去。风清凉清凉的,卢比快活极了,向小溪两边的小花、小草欢呼:“我要去大海了!”天是蓝蓝的,水是清清的,风是香香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突然,前面的小溪不见了。卢比急忙停止摆动鱼鳍,想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卢比的身体被湍急的水流直刷刷地冲下了瀑布,重重地摔在了瀑布下的大河里。好久好久,卢比睁开了眼睛。哇,水面变得好宽好宽,水也变得好深好深,连天空也变得好大好大。卢比深深吸了一口气,闭上眼睛,任凭自己被水流托着轻轻地向前漂去。天是蓝蓝的,水是清清的,风是香香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突然,卢比被一股难闻的、刺鼻的气味呛醒了。“怎么回事啊?”卢比睁开眼睛,“天哪!河水怎么变成黑色的了?”卢比赶紧抬头看天空。天空中,高高地竖着一根根粗粗的像大树一样的东西,它比大树还要高,比大树还要粗,但是没有树叶,也没有树枝,光秃秃的,头上冒着黑黑的浓烟,把半边天空都染黑了。卢比觉得呼吸好困难,眼睛也难受得睁不开。他合拢嘴巴,眯着眼睛,拼命地向水底游去。卢比心想:水深的地方会好一点吧?谁知,他狠狠地撞在了一根粗粗的东西上。那粗粗的东西里“汩汩汩”地流出黑色的水来,又臭又刺鼻。原来,大河里的水被这里流出的脏水给污染了。卢比想:我得赶紧离开这里,去一个安全的地方,要不,我会不能呼吸的。卢比拼命摆动他的鱼鳍,努力地游。天不再是蓝蓝的,水不再是清清的,风也不再是香香的,一切都不再美好!

卢比努力向前游,不让自己停下。河两边出现了一栋一栋的楼房,一个个白色的泡沫餐盒从卢比的身边漂过,里面混合着馊了的饭菜的酸臭味。突然,一只透明的塑料袋套住了卢比。“天哪!怎么回事啊?”卢比拼命挣扎,可是卢比越挣扎,塑料袋缠得越紧,卢比几乎不能呼吸了,他没有力气再挣扎,他让自己浮在水面,沿着水流向前漂,他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死……天不再是蓝蓝的,水不再是清清的,风也不再是香香的,一切都不再美好!

“呜……”远处的汽笛声把卢比吵醒,卢比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他缓缓地睁开眼睛。呀!天是那么蓝那么宽,风是那么轻那么柔,海鸥在天空自由地飞翔。“这是大海吗?!这是大海吗?!”卢比激动地跳跃着,他看见了远处的轮船,听到了阵阵海浪声。卢比欢呼道:“大海,我终于来了!妈妈,我看到大海了!”

天是蓝蓝的,水是清清的,风是香香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作者:王丽芳

第五篇:教师对大班幼儿社会交往情况关注的现状及思考

摘 要: 大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社会交往能力、社会认知等有了显著的发展,但是一些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对于幼儿的交往关注情况还显不足。本文通过对大班教师进行调查,了解现在的教师对于大班幼儿交往情况的关注程度,对于幼儿交往中产生的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并解决。并在调查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促进大班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为未来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社会交往能力、社会认知奠定基础。

关键词: 大班幼儿 社会交往 现状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把学习初步的交往列为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可见,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有利于幼儿人际交往系统地开展下去。当代幼儿不仅要有高智商的头脑、健康的身体,更要有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所需的交往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卡耐认为:“成功等于30%的才能加上70%的人际关系。”形成幼儿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1]。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亲社会行为、社会交往能力、交往认知等,较中班幼儿而言,有了明显提升。教师作为课程实施者,在与幼儿交往和互动的过程中要细心观察与关注,对大班幼儿的社会行为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受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影响了正常的同伴交往。教师对于大班幼儿的交往情况给予关注,并通过幼儿的交往情况发现交往问题与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帮助与指导,因此教师适时的关注与指导往往能影响幼儿未来的社会发展。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

Y市15所幼儿园的120位大班教师。

2.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

3.调查内容。

教师对大班幼儿的交往方式、交往认知、交往能力、亲社会行为、幼儿心理等情况的关注程度,各项采用四级评分法,分别是非常关注、经常关注、较少关注、从不关注,共20个题目。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对大班120位教师发放的调查问卷中,成功收回120份,其中108份有效。结果分析如下:

现阶段大多数教师对于大班幼儿交往的关注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可是这种关注并不深入,很多教师不能真正细致地对幼儿的交往进行观察、分析并解决。从数据的大致分析来看,对于总是观察的和经常观察的差别不算太多,说明大部分教师对于幼儿的关注程度算是比较高的,但是经常关注的比例比总是关注的比例要高一些,这说明教师的关注还需要加强。很少及从不和前两个相比差别较大,它们所占的比例很小,可是还是会有一部分教师忽略了一日生活中对于幼儿交往的关注,关注幼儿的交往对幼儿未来成长是有很大影响的。

1.教师对于幼儿交往方式的关注程度。

通过对表1的数据统计观察教师对于大班幼儿交往中的小细节关注程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是还有一部分教师缺少对于幼儿交往方面的一些细节的关注。这些交往的礼仪及幼儿是否交往,是交往中必备条件之一,影响幼儿交往质量,教师对于这些方面的关注程度很重要,往往影响幼儿交往的第一印象。

2.教师对于幼儿交往认知的关注程度。

游戏活动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类型,还是互相交往的最好时机。它使幼儿在玩中主动学,使幼儿逐渐接触同伴,并愿意和有计划地交往,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一起玩的乐趣。通过表2的分析发现在活动中大部分教师会仔细观察并分析幼儿活动中的交往认知和交往内容,可是还是有少部分教师忽略这些。

3.教师对于幼儿交往能力的关注程度。

表3的这些数据需要教师平时做一些观察记录,然后进行分析,了解大班幼儿的交往能力,在游戏中多多鼓励,并创造一些机会引导他们跟交往比较积极的幼儿一起游戏。同伴的吸引与友好和老师的鼓励是非常重要的。幼儿之间解决矛盾,老师的辅助观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表3的要求大部分教师都能做到。

4.教师对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关注程度。

在社会性交往的过程中,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交往方式,通过交往,能使幼儿了解和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幼儿社会性教育已得到广泛的重视,幼儿时期的社会交往不仅能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而且对幼儿的成长极为重要。因此,培养大班幼儿的交往能力,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提高人才素质的迫切要求。通过表4可以看出,教师对于大班幼儿的社会交往的帮助还是比较大的,大部分教师注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5.教师对于幼儿交往中心理因素的关注程度。

教师不仅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师要做有心人,细心观察、分析幼儿,对幼儿心理的发展水平,每天的状况乃至整个活动反应,都要有大致的了解,及时调整教育策略,改变教育方法,满足不同幼儿的心理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对有心理缺陷、障碍、行为怪异的问题儿童,更要进行跟踪研究,还要密切与家长联系,相互沟通,达成共识,形成家园合力,促进每个幼儿都健康快乐。通过表4的数据分析虽然有部分教师在某一方面忽略了幼儿的心理观察,但是总体来说教师对于幼儿的心理关注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对于特殊儿童也能给予帮助分析与指导。

对大班幼儿来说,在园生活中最经常、最主要的接觸者是同伴。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精神环境,有利于他们形成自尊、自信、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利于促进其社会化及心智的发展。教师对幼儿交往水平的关注能及时纠正大班幼儿交往中的不良行为及问题矛盾。关注的程度越高,分析的内容就会越深层次,虽然教师不必每次都介入幼儿的交往,但是通过对于幼儿同伴交往及社会行为和能力的观察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四、建议与对策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现在的教师对大班幼儿交往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但也有部分教师忽略对幼儿交往方面的关注,基于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日常生活中做好观察记录。

在游戏中做一些观察记录,然后进行分析,了解班级小朋友的交往能力,关注一些交往能力比较弱的小朋友,在游戏中多多鼓励,并创造一些机会引导他们跟交往比较积极的小朋友一起游戏。我觉得同伴的吸引与友好和老师的鼓励非常重要。因此,班级里有些需要小朋友帮忙的事,如到其他班级借还物品等请他们去,他们开始有一些胆怯,一段时间下来更能干了,胆子大了,话匣子就打开了。又如,创设角色区,尊重幼儿的选择,与好朋友在一起游戏的时候,往往会比较放松,有利于交往能力的发展,等等。

2.增加一些交往类的活动,锻炼观察能力。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相适应的活动,通过自带玩具学习交往方法,也可以通过节日活动增加交往机会,幼儿互相活动“大带小”制度,等等。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先进的、多彩的、互助的社会。幼儿间的同伴交往指幼儿在集体中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平等、独立、自愿结合、互助互惠横向的友好关系。同伴关系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通过这种同伴交往形成的同伴关系与同伴经验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种需要,对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幼儿阶段孩子就已表现出交往能力的差异[3]。

3.游戏中关注和引导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游戏中,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幼儿的活动以游戏为主,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游戏。教师除了要营造良好的游戏环境,还要在游戏过程中时刻关注幼儿的游戏水平。在游戏过程中,大班幼儿会与同伴进行互动和交流,有时是积极的,有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在这个时候,教师的有效介入或积极引导就非常重要,教师可以以角色身份参与其中,也可以以同伴身份和幼儿一起商量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4.与家长共同关注幼儿的交往综合分析。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社会性培养需要家、园、社会保持一致、密切配合[4]。借助家庭环境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并与家长沟通分析幼儿在家的交往情况,结合家长的观察与园内的交往情况综合分析幼儿的水平。

5.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

幼儿的交往能力只有在良好的环境和更多的交往实践中得到锻炼。如:刚入园的幼儿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往往会产生恐惧、不安、焦虑的心理,表现为孤僻、胆小、不合群。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交往的环境和机会,消除幼儿的不安心理,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老师可以请大年龄班的幼儿到班里为小朋友表演节目、讲故事、交朋友,跟他们做游戏,在和哥哥姐姐交往中,慢慢使幼儿解除孤独、害怕的情绪,使他们感受到友爱、欢乐,同时学会交往,这样,大班幼儿懂得交往中必须有责任心、互助心。

参考文献:

[1]方建移.学校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2]顧玲玲.大班幼儿同伴交往个案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某公办园为例[J].读天下,2017(3).

[3]龚浩然.游戏及其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幼儿教育,2003(3).

[4]陈晨.大班儿童同伴交往行为研究[J].知识文库,2017(1).

作者:刘娟

上一篇:财务管理硕士论文下一篇:初中美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