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于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150例患儿做为对照组,予以传统形式护理;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于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150例患儿做为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及并发症发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儿科病房护理风险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科病房中的应用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医护人员、医疗护理技术、药物、设备、护理制度及程序等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的活动[1],是护理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具有不确定性或损害性事件,若一旦发生护理缺陷或事故,它不仅对患者构成危险,而且也会给医院带来不利影响。我科由于新生儿患者年龄小和沟通困难,导致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增加,常存在许多护理风险与缺陷,因此加强新生儿科风险管理和对护理人员的风险教育,有效防范护理风险和护理纠纷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是提高新生儿科护理管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现将新生儿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综述如下。
新生儿科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法律意识淡漠:在护理过程中,因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慎独精神和法律知识,服务意识不强,不耐心解释家属提出的有关问题,也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操作规程和交接班制度,因此出现疏忽大意或用药错误或各种医疗仪器的使用方法不当等,也未落实医疗器械用前检查和治疗中观察等措施。尤其在夜班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护士任意简化操作规程,致使护理记录不准确或不及时,从而造成护理风险的存在。
护理人员技术不熟练,知识经验缺乏:新生儿科护理人员严重不足,达不到规定的床护比例要求,特别在工作繁忙之时,常造成患儿家属长时间的等待。同时再加上一部分护士对新药的作用和药物配伍禁忌缺乏足够的了解、穿刺技术不太熟练、专科知识及经验缺乏、护理工作量较大以及护理人员工作负荷过重等原因,导致某些护理流程不尽合理,因此易引起纠纷或产生护理技术风险。
新生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对策
加强护士风险意识教育,做好风险评估:要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程序和执业范围,认清当前形式,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转变护理服务观念,实施全程护理质量管理,并有计划、有目的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与风险教育意识,以减少护理中的风险。在护理中,由于患儿家属有权知道各项护理操作内容和应承担风险的事宜,因此护理人员要严格做好疾病发展的可预见性和风险评估[2],通过识别与评价风险,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对于风险评估较低的新生儿,应做好重点监护。我科在明确护理工作具有高风险的基础上,针对潜在的护理风险,制定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如新生儿沐浴、抚触等技术的指导和护理常规等,达到了预防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目的。
加强护理质量监控,明确风险管理职责: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医德修养,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切实履行护士的职责。要根据新生儿科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成立新生儿护理质量监控小组,并制定风险管理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及宣教制度,明确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使大家对各项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护理质量管理要职责分明。不断强化对护理人员的知识培训,定时进行护理安全管理讨论,找出潜在的不安全隐患,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改进措施。注意加强巡视和记录新生儿体温、大小便次数、新生儿吸吮等情况,不断促进新生儿科护理质量。在收送新生儿沐浴或护理操作时,应坚持逐个拆开清洗,不可同时脱掉多个新生儿的衣服,待洗完后应及时查对新生儿识别带或手圈是否正确,在确定无误后及时包裹好。注意沐浴期间应随时调节水温,工作人员更不得随意外出,亦不可有非工作人员进入,避免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
实行人性化管理,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人性化服务是强调以人为中心,在护理工作中不断转变护理人员的服务观念,制定护理服务用语和护士风险防范培训计划,使其了解风险管理的作用与目的,明确护理人员和患者各自的权利,这不仅有助于护理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与持续改进,同时也对降低医疗护理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3]。要根据新生儿科具体情况,制定可能发生的各项护理风险应急预案,并制作成册,发到每位护理人员手中,要求人人掌握,从而进一步完善制度。另外要加强夜间、午间以及交接班期间的薄弱环节的工作,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尽量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巡视次数,以减少不必要的护理风险。
讨 论
新生儿科是临床高风险科室,但由于患儿家属对医疗或护理风险认识不足,加之病情变化较快和患儿无家属陪护,且从住院到出院均有护理人员操作进行,所以如果稍不注意某个细微护理环节,就可出现差错,导致潜在护理风险的存在或造成新生儿不良后果。本组通过不断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隐患以及各项措施的落实,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强和健全了新生儿科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做到了持续质量改进,使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及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得到了增强,提高了护士主动查找护理安全隐患和工作中薄弱环节的积极性,都能严格按照护理范围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进行护理操作,并有针对性地规避了相关风险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了护理风险的发生,收到了满意效果。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改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日益增强,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护理风险管理已成为一项长期性和持续性的工作。尤其作为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只有不断加强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健全护理管理机制,合理配备人力资源,完善各种规章制度[4],努力从制度规范、护理服务流程、人员培训、风险评估等各个环节入手,善于观察,总结和分析护理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从而才能有效推进科学化、制度化的护理质量管理,杜绝护理风险的发生,确保新生儿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淳德,郑思炳,王渠江.医疗风险管理浅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8(7):405.
2 夏纯,邓瑛瑛,王晓艳.临床科室的护理风险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05,25(2):44-45.
3 姚建蓉.产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J].四川医学,2006,27(2):207.
4 黄蔚,周青,陈艳碧,等.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7(13):74.
作者:欧阳晓红 何茹 江新娣
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的应用探究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于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150例患儿做为对照组,予以传统形式护理;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于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150例患儿做为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及并发症发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时期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護理质量和治疗安全性,有效控制风险事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护理风险管理;护理质量;风险事件
新生儿免疫系统、器官组织发育不全,抵抗力差,缺乏语言表达,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影响。传统护理虽有一定效果,但达不到理想状态,新生儿的皮肤和器官对刺激很敏感,而且情况变化很快[1]。如果发现不及时或观察不准确,护理不到位,容易延误患儿的抢救和治疗,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甚至死亡,造成护患纠纷,因此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风险护理的开展也非常重要。除了特殊的环境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还应做好病情监测,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对保证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研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方法
1.1基础资料
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于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150例患儿做为对照组;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于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150例患儿做为观察组。对照组内有85例男、65例女;日龄1~14d,日龄均值(6.94±2.23)d。观察组内有88例男、62例女;日龄1~16d,日龄均值(8.21±2.43)d。两组患儿比较各方面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形式护理,以病情护理为主。
观察组开展护理风险管理,主要方法:①加强基础护理,增加对体征、症状、病情变化的观察,在喂奶过程做好看护,喂养完成帮助患儿拍背,并保持正确体位,减少呛奶和误吸风险;洗澡过程,调节好水温并做好保暖。加强消毒工作,严格显著探视人员。强化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每次进入病房需要穿着经过消毒的鞋帽、工作服并佩戴好口罩。③将护理人员分为多个小组,定期选择有针对性的病例进行预演,或是针对常见的风险事件进行情景模拟,锻炼护理人员应急能力以及护护、医护人员的协作能力。完善人员配置,根据科室情况以及不同护理需求,对护理人员的配置进行最合理优化。④加强安全管理,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排班,保障护理人员每天工作时间精力充足,减少护理失误。保障各项操作规范性,若在实施操作时患儿躁动明显,比如抽血护输液操作,需要两名护理人员配合完成,避免发生必要的损伤。加强用药安全管理,护理人员要熟知每名患儿需要应用的药物的用药禁忌、药理作用,在用药时遵医嘱掌握正确换算应用剂量,在用药过程中对滴注速度予以合理控制。④加强器械、设备管理,护理人员必须对工作过程常用的医疗器械熟练掌握,了解各项器械、设备的性能,应用设备前先确认运转情况,定期做好保养工作,若发现仪器存在问题,无论是大是小,均需立即停止应用,绝不能心存侥幸。有些患儿治疗过程需要进行心电监护,需根据实际情况对报警音量及上下限进行调节,护理人员每天交接班时,要做好监测仪器数据的检查和记录。⑤护理质量随机抽查,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定期和不定期对护理人员的操作以及护理文书的书写进行抽查,一旦发现有不规范的护理行为,若没有导致不良事件,则予以口头形式警告,若有不良后果产生,则予以处罚。提倡科室进行老带新活动,鼓励高资质护理人员为低资质护理人员传授经验。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重症监护治疗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从应急能力、服务意识、技术水平、护理文书等多个方面评价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的护理质量,总分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0.01时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护理风险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及并发症发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治疗时期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患儿治疗时期护理质量评分(96.75±4.35)分,对照组患儿治疗时期护理质量评分(90.14±3.82)分,观察组患儿治疗时期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认为是主动性更强的护理模式,基本原则是减少护理风险,持续提高护理质量,若有保障获得满意效果,首先护理人员要不断的提高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培养职业道德的同时也要具备高度的风险识别、应对能力,通过经验总结、细致观察、预见性的评估,发现影响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的风险因素,以预见性和循证理念帮助其预防和处理[5]。这种护理方法也非常适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的护理工作,能够根据患儿和重症监护工作的特点,加强安全管理、基础护理、设备与器械管理。获得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及并发症发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时期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治疗安全性,有效控制风险事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艳芳.新生儿病区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12):1627-1629.
[2]刘佳宁.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2019,4(47):154-155.
作者:初新 吕雪 吴雪雪
无陪护新生儿病房护理风险管理的程序探析
摘要 目的 探究无陪护新生儿病房护理风险管理的程序探析。方法 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0例使用新生儿科护理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00例;对照组:不使用无陪护新生儿病房护理,使用普通护理;试验组:使用无陪护新生儿病房。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经护理风险管理后的护理恢复程度和病人的满意度善强于对照组。试验组的疗效改善以及心电图恢复情况等指标数据表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科的护理中使用无陪护新生儿病房护理风险管理效果强于不使用无陪护新生儿病房护理风险管理。
关键词 新生儿科护理;无陪护新生儿病房护理风险管理
新生儿在刚出生时,其体内的免疫系统和免疫组织尚未发育成熟,所以新生儿的护理工作就成为了新生儿的第一道难关。许多的新生儿由于护理不当而导致了不可挽回逆转的后果,因此为了有效的解决此类事情的发生我院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方式,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治疗和研究的800例新生儿患者,都是我院自2010-2015年收集的,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0例,男性200例,女性200例,年龄57~73岁,病程(9.8±4.4)年,试验组400例,男性200例,女性200例,年龄54~74岁,病程(9.5±4.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资料,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1.成立护理风险管理组以及明确组长的职责和设立以及其下组员的工作,护理风险管理组长要明确了解组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再根据不同类型的新生儿对组员的工作进行合情合理分配。将工作时间定为轮班制,分为白班和夜班,白班要设立分诊,抢救,治疗各一名专业能力护士,其护理组长没有固定岗位,主要工作是进行分配调度,遇到突发情况根据实际自我调配,并且对其组各个口护士进行核查严格要求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既要在遇到突发事件或者医护纠纷,技术方面问题进行解决处理,还要保障在急诊常规的护理工作高质量高效率的顺利开展。
2.对于护理风险分级划分为123三类等级。1类:新生儿比较健康,直接参与可以尽量减少或者缓轻,可以有对应岗位的组员独立完成,比如补充营养物质,交班时需要的清洁。2类:新生儿不太健康,如早产婴儿或者晚产难产的新生儿,根据情况进行风险评定后参与护理,例如,核对医嘱,宣讲健康,以后生活的护理方式,观察留观婴儿和治疗。3类:是最为危险的新生儿,如新生儿刚出生有先天性疾病,或者需要进行手术,其后果将有较大影响,应当马上进行护理。各个护理风险管理组组长如上所述将工作分级,到班后即刻分析当日工作量,工作难度,并立即给各个护理组组员分配相应对口任务。对待自身护理婴儿做到心里有数,面对困难仅仅有条的分配。
3.对于分工工作:各个护理组组长必须亲力亲为,身先士卒到3类最难最艰险的工作,其表率作用,如果3类情况繁多,任务量极其繁重过大,需要调配,同其他岗位有能力和空闲的护士进行求助解决,当第3类工作尚未顺利完成时,组长对其他1类2类不需要直接参与,由各个专项护士自我调节,可以仅对其指导,优先处理第3类患者。当3类工作完成后组长应当立即投入到其他两类护理工作當中。也可以为提高护士质量交由各个护士独自完成,护理组组长严格要求护理质量把控救助效率。
1.3成果
进行无陪护新生儿病房护理风险管理后新生儿的护理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家长的满意度上升,无重大严重的问题纰漏,无医疗事故发生,各个新生儿都得到了及时的护理。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通过()表示,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干预后,试验组生活水平,护理后恢复等指标数据表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效果经过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生活质量评分
干预后,试验组生活水平,护理后的恢复等指标数据表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效果经过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新生儿的体质较弱,体内的各种器官和组织尚且没有发育成熟比如胸腺,骨髓,感冒,都有可能威胁到新生儿的健康。并且存在有部分新生儿的类型会有先天性疾病其病情错综复杂异常凶险万分着急,出生时间短,快速变化的病情是这些病人的主要特点。
所以护理的工作日益繁重,专业的护理人员严重短缺,还要兼顾普通门诊所需要完成的常规治疗,化验,和护理工作以及需要时刻准备进行特殊的护理工作,同时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和处理纠纷也时刻考验着医护人员。
因此对于如何分清自己工作的风险管理是保障新生儿护理质量和自身工作效率的关键所在。进行无陪护新生儿病房护理风险管理既可帮助护理人员进行科学的分类分工对于护理工作。然后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有条不紊,逐个击破,优先解决3类新生儿,不仅可以保障重点解决,还可以保证日常的常规治疗和护理。进行风险管理后的护理人员在兼顾普通常规的护理工作之外同时可以对宝宝有较好的就医环境。
参考文献
[1]任志东. 加强新生儿外科无陪病房护理管理 提高院感质控效果[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8(19):2283.
[2]夏爱梅、王佳丽、顾莺. 无家长陪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的住院流程及隔离病房的管理措施[J]. 中华护理杂志, 2020, 55(S1):481-483.
[3]夏燕萍. 新生儿病房加强探视陪护人员管理的方法及状态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 19(7):116-118.
作者:杨月飞 马文芬 鲁婧 史玉群
推荐阅读:
病房护理管理论文10-13
护理病房环境管理总结09-21
儿科护士护理论文范文07-28
儿科护理存在的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10-07
创建护理示范病房的想法09-20
儿科护理质控标准07-12
儿科护理笔记总结07-18
儿科护理工作标准09-29
儿科护理实习自我鉴定09-16
儿科护理教学工作总结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