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教学工作总结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儿科护理教学工作总结(共12篇)

儿科护理教学工作总结 篇1

活泼、可爱的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儿童是稚嫩的小苗,只有精心呵护和用爱来浇灌才会茁壮成长。父母们希望孩子能健康聪明,但对于如何养育小儿、如何防治小儿疾病所知甚少。作为儿科护士,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我们的责任,本学期作科护理教师的我将带领我的学生们去了解护理对象,掌握更多的儿科护理知识来帮助家长更好地护理小儿。

我所教的学生主要为中专生所以我将力求突出“三基五性”(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实践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实用性)基本原则。本学期这门学科我主要采取的以问题为向导的教学方法,基于现实,并与学生为中心、是现阶段科学而行之有效的一套教育方式。它具有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特点。同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截然不同。

我本学期所讲授的这门课为五篇,分别是:①儿科护理学导论、②新生儿与新生疾病患儿的护理、③小儿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④各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⑤全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其中,以第一、二、四篇(即儿科护理学导论、新生儿与新生疾病患儿的护理、各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为重点掌握内容。

根据我所教授学生的整体情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划分为五大板块互动学习。分别是:

预习项目:结合我在医院工作的实际经验,为学生提供典型病例剖析,并提出相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

学习项目:以学习目标作为开端,从了解、熟悉、掌握三个方面对本长知识尽心归类,便于学生把握重点。

实践项目:不同于传统教学与实践实训脱节的问题,通过编排技能训练、综合性实训和角色体验等多样化的教学设计,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及参与的态度。

拓展项目:对前沿性知识进行补充,让学生在学习主要知识之余,培养猎取新知识的能力与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复习项目:一重点串联的形式,将主要内容进行梳理,便于学生对主要知识点的回顾,以便于学生更系统和明确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儿科护理教学工作总结 篇2

1 运用情景教学法,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

情景教学法是以情景性认知理论为基础, 引导学生借助情景中的各种资料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并让学生将学习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 并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 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亲身体验完成从认识目标到达到目标的全过程[1]。

1.1 运用好设问, 引导学生的探索欲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存在一种潜在的好奇心, 作为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提供病历、展示疾病临床表现后, 把握好时机, 巧妙的运用设问, 把学生引导到对问题的探索欲上来。例如:在讲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时, 开始可以以案例的形式创设情境, 使学生对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使学生对佝偻病的骨骼改变有形象生动的认知, 再抓住时机提出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问题进行讨论, 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培养其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便可顺水推舟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的讲解一系列问题, 让学生在情景中轻松自如地理解并接受新知识, 逐步突破难点, 使之掌握教学中重点甚至难点知识, 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2 情景设计要灵活和新颖相结合

情景教学法要设计的灵活新颖, 讲授时要启发、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彼此联系起来, 让学生主动学习思维的方法, 使学生深度探求知识, 对知识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例如:在讲授肾病综合征时, 不是按序的把病因、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简单的罗列, 而是创设一个情景, 给学生展示高度水肿的肾病综合征小儿的图片, 以图片上的临床特征为出发点, 将临床表现和病因、病理有机的联系起来, 抓住该病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引起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为主, 致使大量蛋白外漏。主要的临床表现—大量蛋白尿, 以此为中心推导出另外三个症状:低蛋白血症、全身高度水肿、高胆固醇血症, 在治疗中指出该病与免疫因素有关, 所以糖皮质激素是本病的主要治疗药物[2]。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对枯燥难懂的知识产生兴趣, 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可见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方法, 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 使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极大的提高了儿科护理学教学的效果。

2 多媒体课件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和学校硬件设施的配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已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 使得护理教学模式有了长足的发展。护理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 能使课堂讲授变得更立体, 教学内容更丰富, 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提高了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习效果。

2.1 多媒体课件丰富了教学内容, 促进师生良性互动

多媒体技术能综合、及时地处理多种形式的信息, 如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 可以根据授课内容及授课要求, 事先将授课过程设计编排好, 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 将板书、挂图、录像等集中到课件里, 使内容丰富而详实, 节省了板书、幻灯、挂图的时间, 缓解了学时少、教学内容多的矛盾, 加快了知识传递速度, 加大了课堂信息量。同时多媒体课件在以教学大纲为基础的同时, 随时更新, 穿插本学科新技术、新知识, 从而增加学生学习兴趣[3]。多媒体课件帮助老师节约了时间, 使学生思路易于集中在课件内容的变化上, 老师与学生思路上的一致性使得师生间可以形成良性互动, 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更有的放矢, 及时准确, 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2.2 多媒体课件使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 若没有感性认识为基础, 学生只能纸上谈兵。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临床的实际标本图片、患者的典型症状、体征直观地展现在同学面前, 提供了大量具体的临床信息;对教学中机制复杂、难度大、实验成本高、罕见和难以实体操作的内容, 都可以通过教学课件中逼真的实物图像、三维动画模拟演示等, 使学生很快地将理论联系实际, 获得感性经验[4]。学生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 教师还可以重复或节选播放, 将实践和理论知识分解并穿插讲授, 直到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知识点。

著名物理学家韦斯科夫说:“科学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公式、名词, 科学是好奇, 是不断发现事物和不断询问‘为什么’。科学的目的是发问, 他主要是询问的过程, 而不是知识的获得。”因此, 教师利用情景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 把学生带入情境或是实例的展示, 让他们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中探求新知识,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匡萍.情景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运用技巧.www.chinaqking.com.

[2]王瑞儒, 马中富.农村急诊医学培训教材[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4) .

[3]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的体会[EB/OL].club.topsage.com.

[4]薛桂蛾.多媒体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05, 7 (20) :89.

儿科护理工作中的沟通技巧 篇3

【关键词】沟通技巧;儿科;护患关系

儿科护士的工作很繁重,因为面对的不仅是无法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病情和需要的患儿,而且要面对焦虑、烦躁、对孩子倍加关爱的家长等等。因此,儿科护理工作中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建立新型的护患关系,良好有效的沟通技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金钥匙。护士可通过恰当的沟通技巧获得满意的效果。

1护患沟通技巧的两种方式

1.1语言式沟通语言交流具有特殊的魅力,准确而亲切的语言是感情交流的重要段。语言还应该是亲切、美好、精炼幽默。美好的语言不仅使人感到亲切温暖,而且还有治疗疾病的作用。

1.1.1主动介绍与患儿初次见面的交谈儿科护士与患儿第一次接触时,首先应作自我介绍,然后向患儿及家长介绍住院环境,疾病宣教,再询问患儿的一般情况,使患儿和家长明确你将负责患儿的护理工作。

1.1.2耐心倾听和交谈沟通时适时给予适当反应,如“是”或点头,表示你已接受他们所诉内容,并希望继续说下去,在交谈中,护士要成为有效的聆听者。

1.1.3诚信绝大多数患儿因生病与熟悉的人分开接受治疗时,容易恐惧不安。这时应耐心抚慰,不能应用一些小谎话哄骗患儿接受治疗。一旦这样,患儿再次治疗时会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的感觉。

1.1.4鼓励与表扬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患儿的情绪变化,并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

1.2非语言式沟通在沟通中借助动作、手势、等来帮助表达思想、感情、兴趣及用意的方式,是一种比语言信息更为真实的信息。护士的热情微笑、举止文静、操作认真无形给患儿一种温馨、圣洁和心理安慰,这本身是一种良好的沟通。

1.2.1仪表护士的仪容、服饰、精神状态等给患儿及家属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对沟通起着重要作用。即“第一印象”,会影响以后的交往水平。患儿进入医院,首先迎接他的是护士。护士着装整洁、态度和蔼,充分展现出的“天使美”会使患儿觉得亲切可靠,消除对医院陌生的环境和医护人员的恐惧感。

1.2.2面部表情非语言沟通中最丰富的源泉。面部表情的变化是医护人员获得病情重要信息的来源,护士要善于应用面部表情来推测他的病情和感受。

1.2.3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自然灵活的眼神可以表达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感。护士注视患儿目光应柔和亲切,略带微笑。充满同情和关爱的眼神会使其受到鼓励和支持,从而促进护患良好交往。

2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2.1创造一个温馨的患儿病房病房的墙应用彩色调,最好是粉色和黄色为基调,病房光线应稍暗,走廊的光线应相对明亮,病室的墙壁上可挂些卡通漫画,吸引患兒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安心住院治疗。

2.2熟练自身的操作技能熟练的操作技术是沟通效果的重要体现。“一针见血”效果就显得及其重要,容易赢得患儿和家长的信赖。因此作为儿科护士,只有在平时工作中多看、多练,使自己的操作技术娴熟、准确,才能使患儿和家长从心理上接受。

2.3了解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特点与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与家属交谈时要观察和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文化程度。因为他们对疾病的认识不同,理解的程度也不一样,护士针对不同的人群,要有耐心,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她们沟通。

3讨论

护患之间的沟通及相互作用是产生护患关系的基础,护士也只有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一切以患儿需要为中心,才能取得信任,从而获得有关患儿的全面信息并以此为依据,为患儿制订个体化的护理计划,以满足其全身心的需要,也就避免了一些在临床中常见的相互不理解而产生的误会、争执,防止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华明,扬芳.儿科护士如何与患儿沟通.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12:1144.

[2]郝志英.沟通技巧在儿科门诊输液观察室的应用.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6,3:176.

[3]黄萱,胡景民.论护患沟通技巧.护理学杂志,2005,20(17):64-65.

[4]吕姿之.健康教学与健康促进.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55.

儿科护理工作总结 篇4

一、工作量统计:儿科病房一年来共收治住院患儿2215人次,手足口病儿130例,抢救危重病儿1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13290例,静脉采血183例,雾化病儿4433例,灌肠229例。

二、各项护理工作达标情况:

(一)各项护理工作完成质控达标情况

根据护理质控检查标准,经自查和护理部月查,今年度我科基础护理合格率平均95分;危重一级护理合格率平均93分;护理安全合格率平均95分;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平均90分;急救物品合格率平均99分;病房管理合格率平均92分;病区消毒合格平均98分;病人问卷满意率平均92分;科室质量考核平均达到92分;一年来未发生责任及技术事故。

(二)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情况

1、学习优质护理服务。我科坚决贯彻院领导和护理部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号召,认真组织护士积极学习有关规定,积极参与基础护理的培训,提高理论和业务水平,由于受条件限制,我科目前暂未全面开展这项工作,有待于时机成熟,认真开展好优质护理服务。

2、加强质控管理。明确各级护理人员及各岗位工作职责,成立科内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分别由潘松珍、张海英、黄清、林萍、林惠等组成,如由张海英负责护理文件书写,施津津负责急救物品管理,潘松珍负责基础护理检查,林惠负责科室大型设备管理等,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按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科内护理质量检查,并做好相应记录,将之纳入量化考核;通过互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发现护理文件书写存在缺陷的,要求在三日内整改。护士长对护理质量每周总查一次,并召开全科护理人员会议,对存在问题进行评析和改进。

3、实施整体护理。对整个儿科病区实行护理责任制度,由责任护士负责全病区病人的治疗、护理、用药,并提供适宜的健康指导;对危重病人陪送,做好辅助检查;对出院的.患儿进行健康指导。

4、强化业务培训。我科每周安排专科护理学习一次,每月安排理论闭卷考核一次,年轻护士技术考核一次,切实提高护理理论和技术水平。今年,护理部为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克服工学矛盾,先后多次派遣我科护理人员外出培训学习,如派遣护士长参加省护士长培训班学习,派遣张海英到省儿科护理培训班学习,派遣林惠、陈秀兰、黄秀影到市儿科护理培训学习,以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更好地为病儿服务。

5、掌握和应用护理新技术:针对年轻护士对大型仪器(如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新生儿辐射台、蓝光保温箱、心电监护仪等),使用不够熟练,护士长坚持定期给予培训与考核,使得年轻护士能够不断熟练运用这些仪器。

(三)规范科内管理

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及法律法规的学习。每月进行一次,通过学习教育,不断规范护士仪表,要求淡妆上岗,微笑服务,坚持“四轻”、“四个一样”及“七声服务”,加强护患沟通;同时每月不定期征求患儿家属的意见及建议,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今年以来无护理不良投诉。

2、严格执行院内各项规章制度及劳动纪律,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如三查八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及一次性用品管理制度等,坚持做好病情巡视,做到任何工作不到位不交接,加强薄弱环节管理。加强节假日管理,所有护士手机24小时开机,一边应急呼叫。

3、加强“三基三严”训练,不断提高专科业务水平。每隔月进行全科护理查房一次,年共6次,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各12次,逐个掌握专科疾病护理尤其新开展业务的护理知识,为临床医师当好助手。4、加强实习生带教管理。对实习生坚持做好岗前培训,严格执行劳动纪律,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要求他们做到有事当面请假。同时安排高年资护理人员带教,要求做到放手不放眼,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坚持有出科考试方能转科,认真搞好传、帮、带。

5、加强团队精神,互相监督,杜绝差错事故。目前儿科护理队伍尚不稳定,个别年资高的护士要求到二线科室不上夜班,思想不稳定,同时年轻护士多,临床经验不足,应急能力欠缺,但我科其他年资高的护士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发扬儿科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团结互助,相互鼓劲,坚持对护理工作互查互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差错杜绝在萌芽状态。

儿科年终护理工作总结 篇5

一、思想方面

在这一年里,我遵守院纪院规,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服从院里的各项安排,在科主任及护士长的领导下,认真工作每一天,以患儿的利益为中心,以高度的责任心要求自己,保证自己所分管的护理工作扎实到位,以优质服务理念指导自己的工作,让患儿及家属满意。将心比心,我把每一个孩子都当做自己的亲人,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护理。可有时候还是有很多家属不配合和理解,越干越感觉,责任巨大。

二、业务方面

在这一年里,我虚心向老护士请教,认真锻炼和提高临床业务水平,特别是小儿头皮针穿刺的水平,危重患儿的.抢救护理,各种抢救设备的应用,患儿病情变化的及时观察发现等等,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儿科是一个很复杂的科室,也比较难干,责任巨大,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我们的未来,他们不会用语言表达疾病的临床表现,儿科所以又叫“哑科”,这就需要儿科医护人员要有全面的医学知识和丰富临床经验去判断,这是其他成人内科难以相比的,儿科在用药方面更是要“斤斤计较”,少一分则影响疗效,多一份则产生毒副反应。对护士的加药、注射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只有付出百分之二百的认真和努力,才能把工作做好。

三、个人修养素质方面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感觉自己越来越成熟,个人修养和素质在不断提高,我认真做到在工作时间仪表端庄、着装整洁、礼貌待人、态度和蔼、语言规范,时刻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认真工作,踏实做人,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积极参加院里的一些活动,全力支持主任和护士长的工作。

四、在实习生带教上

我知道她们学生都不容易,我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认真的教她们自己所懂所学,做到放手不放眼,亲自示范操作,直到同学弄懂弄通为止,尽快提高她们的水平,让她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儿科护理质控半年工作总结 篇6

一、护理质量控制指标达标情况:

(1)病室清洁合格率100%(2)急救物品合格率100%(3)无菌物品合格率100%(4)基础护理合格率100%(5)一级护理合格率100%(6)病人安全防护合格率100%(7)一人一针一管执行合格率100%(8)一次性用口终末分类处置合格率100%(9)消毒液更换合格率100%(10)护理病历质量合格率100%

二、院感方面 严格依照医院感染管理标准,定职员监控院感,医疗废物按分类处置,混装现象没再出现;严格执行空针一人一针一管,压脉带一人一根,雾化面罩一人一个,消毒液定期更换,定期监测浓度,到达消毒标准。

三、护理文书、体温单书写情况 科室的危重及一级护理护理记录完客观、真实、及时、正确的记录患儿的病情变化、给予的医治、护理措施及相干的护理指导。对每位患儿的体温变化定时正确的进行监测及记录,但个别新进患儿存在漏记体重或大便现象。

四、进步护理安全管理 科室每个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做好护理过失缺陷分析整改,从本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缘由,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

五、加强规范化培训,进步专科理论知识 每月组织两次护理业务学习及专科的护理查房,护士长不定时抽查,并进行定时的试卷考核。

六、加强病房的管理 制定了凌晨7点和下午3点两个时间段同一整理床单元,物品同一摆放整洁。由于我科大多患者都是婴幼儿童,随时大便小便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杜尽这一现象,进院宣教时对每位患儿家属进行宣教,同时新增设了垃圾筒,做到每床一个,减少了随时大小便的情况,保持了病房的清洁卫生,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发生。

儿科护理教学工作总结 篇7

1 成人护理教育的特殊性

1.1 学员的学习目的明确

从成人护理教育学员的学习特点来看, 学员大多来自基层的医疗单位, 有一定的医学、护理基础知识, 有一定的认知和评价能力, 对教师也带着审视的目光。他们学习的目的就是提高和更新固有的知识, 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解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难题。与普通高等护理教育相比, 学生更注重知识的独立性和应用性。

1.2 集中授课, 课时较少

成人护理教育的大多数学员都要承担繁重的临床工作, 并且可能已结婚生子。成人护理教育在管理上一般采取的是业余时间集中授课的学习方式, 每次2周~3周, 课时严重压缩。

1.3 学员之间合作较差

成人护理教育中的多数学员来自不同的地区、单位, 短暂的学习以及年龄差异, 使学员之间沟通很少。在这种情况下, 与普通本科护生相比, 他们就显得缺少活力, 课堂气氛不活跃。

2 《儿科护理学》的教学探讨

2.1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安排侧重点

成人护理教育的课堂教学存在明显的矛盾, 课时较少但教材内容繁多。因此,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特点, 本着学科基本结构、基本内容与学科新进展相结合的原则选取教学内容。首先, 必须是儿科临床护理实践中常见病、多发病患儿的护理知识, 例如, 腹泻患儿的补液护理、缺铁性贫血患儿的补铁方法、佝偻病的预防等, 加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其次, 教学内容还应反映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水平, 例如, 近年发病率增高的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婴儿抚触法、婴儿游泳及新生儿疼痛管理等等, 可以弥补传统教学内容的不足, 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更新和提高, 感到学有所值。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知识传授的侧重点, 由于成人护理教育的学员第一学历偏低, 而且我国原来的护理教育模式基本与临床医学相同, 重视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 忽略或忽视了护理的主动性。随着我国医学模式的转变, 在“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 应加强对成人护理教育学员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 例如有关婴儿喂养、儿童保健、新生儿护理、重点四方疾病的健康指导等, 以满足临床护理需要。

2.2 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设计应从教学内容出发, 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成人护理教育学员不再像普通本科生那样简单地渴望通过临床病例情景获取对一个疾病的认识。因此, 单纯地举例会因缺乏新鲜感而难以引起共鸣。另外, 由于他们多有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动机, 能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 所以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应注意学员自学能力的培养。如涉及患儿的护理知识时, 可以选择提问、讨论的方法, 让学员介绍自己所在医疗单位常用的一些措施、小革新和小发明等, 这样可以使学员与教师之间取长补短, 做到教学相长。另外, 课堂上还应注意帮助学员记重点, 学员的学习时间紧凑, 又要应付一些记忆性强的考试, 所以在课堂上对重点部分给予强调, 并尽可能编成口诀、打油诗等形式帮助学员强化记忆, 简化学习过程。例如, 在讲小儿运动发育时可以总结为“二抬四翻六会坐, 七滚八爬周会走”;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可总结为“三出五深两周消, 黄轻食佳精神好”;缺铁性贫血临床表现可总结为:“苍白无力肝脾大, 食欲减退喜食泥, 烦躁萎靡智力差, 心率增快心扩大, 免疫低下易感染”等。提高学员的课堂学习效率, 使学员不仅能学到新知识, 而且可以轻松通过考试。

2.3 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电影、录像、录音等媒体, 集色、形、光于一体, 直观形象, 新颖生动, 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 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在讲述“婴儿喂养、正常足月新生儿的护理、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等内容时, 采用播放VCD的方式, 学生看得津津有味, 增强他们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兴趣[2,3,4,5]。

2.4 指导学员上网、阅读和评价相关的科研论文

通过指导学员阅读和评价相关的科研论文, 可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能力及临床科研能力。通过这种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使学员的综合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以此达到成人护理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 从事儿科护理的教育者必须重视成人护理教育的特殊性, 根据《儿科护理学》课程的特点, 结合成人护理教育的发展要求, 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不断探索, 勇于创新, 使成人护理教育学员真正学有所获, 在理论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

摘要:针对成人护理教育的特点, 提出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 通过改革教学方法,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安排知识侧重点, 使学员的知识得到真正的补充和提高;通过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提高学员课堂学习效率;通过采用启发式提问、讨论、指导阅读相关科研论文等提高学员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儿科护理学,成人,护理教育

参考文献

[1]沈通桃, 孙建宏.成人医学教育中麻醉学教学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7, 9 (3) :303-304.

[2]史丽荣.浅谈《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护理研究, 2009, 23 (8C) :2237-2238.

[3]段红梅, 王惠峰, 郝玉芳.儿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探讨[J].护理研究, 2009, 23 (5C) :1400-1401.

[4]张淑彦, 张宏, 梁红.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培养护生护理健康教育能力的研究[J].护理研究, 2007, 21 (2C) :556.

探讨《儿科护理学》的教学方法 篇8

【关键词】儿科护理 教学方法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一门学科,小儿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在解剖、生理、病理、免疫、心理社会、临床表现、治疗、护理等各方面均与成人有许多不同之处,且各年龄期的小儿之间也存在差异[1],如何合理安排儿科护理课程,在有限的课时里,让护理、助产专业学生掌握常见儿科护理知识,并使理论与实践二者有机结合,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因材施教,灵活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大家都知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而要想做到“得法”却是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明确培养目标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优化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1 明确培养目标

我们以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及临床逻辑思维能力训练为手段,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基层社区护理医技人员。 本课程突出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应把课程教育思想、观念与教学实际联系起来,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理论课程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有序地进行课程改革,以适应新形式下对儿科卫技人才培养的新观念。 我们培养的儿科医学人才应是毕业后能服务于农村、基层社区的专门人才。

1.2分析学情,优化教学内容

我校招收的大专生,他们的起点是高中生,文化知识相对扎实,但动手能力较弱,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做到该精讲的必须精讲,如总论、新生儿常见疾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腹泻病、支气管肺炎等;这些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们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多安排课时,并安排实训课和见习课,使理论与实践二者有机结合;一些临床极少见的疾病,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学,如遗传性疾病、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同时开设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儿童学习困难等问题内容的讲座课,以补充学习内容的不足。

1.3注重本课程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儿科护理学的生长发育、儿童保健和营养、住院儿童的护理、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章节,是其他护理学科所不存在的。另外,相同系统疾病的护理中,由于儿童具有与成人的不同解剖、生理、心理和发病的特点,形式了与成人不尽相同的护理措施和方法,这是儿科护理学的亮点。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兴趣,使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例如:在讲小儿各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时,采用启发式教学,先让学生讲相关年龄的故事,然后逐步启发引导学生归纳出各年龄组特点及其相关护理措施,这样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有关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4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教师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前选择病例并提出问题,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及相关文献,通过阅读、思考、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通过实施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课堂教学与临床密切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讨论技巧、整体素质和团结协作能力。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

1.5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提高,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适应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在教育手段上要加以革新,传统的教学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教育要求,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逐渐被广大教师所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集音、色、形与一体,直观形象,能够直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板书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例如:在讲述“新生儿的喂养法”时,本人采用了放录象的方式,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增强他们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兴趣。单纯的说教容易使学生厌倦,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潜能,增强了学生的感官认识,使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和无意识的学习活动相结合,便会很好的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课堂效果很好。

2.加强实验教学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力很强的学科,除了加强儿科常用技术操作、儿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见习外,还要加大开展综合性实验的力度,在已有单一实验的基础上联合妇产科护理,外科护理,内科护理,基础护理教研室共同开设相关联性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横向思维的方法,为临床思维的建立奠定坚实基础。

3.强化练习,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要很好地完成一堂课的教学计划,要在即将结束课程时加上必要的反馈环节,做到心中有数。每次课都留出一定的时间,根据本节课教学目标,重点提出几个需要掌握的问题,当堂掌握;还会让同学做练习,使知识系统化,形成儿课护理学的知识树。结束本节课之前本人还会提一些问题,让同学下课后通过预习下次课的内容自己解答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提高下节课课堂教学效果作铺垫。

4.教师深造学习,努力提高自己教學水平

授课之前教师必须到医院实践一段时间,不仅要进行护理实践,还要在医疗实践,一方面,通过临床实践教师可以熟悉护理操作规程及护理术语等,熟悉临床护理新技术,有利于教学,另一方面通过临床实践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典型临床病例,为课堂教学积累有用的临床资料。同时争取各种外出学习的机会,。开展教研室活动,集思广益,精心选择题目,进行深入讨论,做到“必有所学、必有所悟”,形成一个融洽的、不断进步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儿科护理工作自我评价 篇9

本文由自我评价网提供参考!

作为普通儿科在职护士的我,在工作当中,逐渐体会到需要不断的累积自己的护理经验,这样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才可以得心应手。其实护士作为一个帮助者,有责任使其护理工作达到积极的、建设性的效果,而起到治疗的作用,护患关系也就成为治疗性的关系。

常说护理工作又苦又累,这话的确不假,但是也会带来很多快乐,你只有亲身投入其中才会对它有深深的体会。在儿科的护理当中,每个患儿都牵动着我们的心,碰到大一些的孩子,心里护理是很重要的,刚入院的孩子,只要我们进入到病房他们就开始哭。我们想办法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得到他们的信任,才能让他们配合治疗。

面对的是小儿的时候,无论从穿刺、注射到各种用药,都跟大人有很大的区别!在护患关系上也有变化,小孩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所以在每一个治疗上,我们都会跟家长们沟通好!让他们放心,他们才能安心!儿科护理工作自我评价范文

在儿科,没有过硬的穿刺技术是不行的,“一针见血”在儿科更显突出,尤为重要,因为患儿都是爸妈的心头肉,打在儿身上,痛在爸妈身上嘛!因此我们勤学苦练,多总结多摸索,“熟能生巧”的道理也在这里得以体现。我们下苦工夫,多学多看多练,头皮穿刺也是容易一次成功的,而能做到“一针见血”在儿科干护理工作也容易多了,轻松多了。

工作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医院及各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事,踏实工作,热爱儿童事业,全心全意为患儿着想。同时理解家属,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能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

2012护理工作总结新生儿科 篇10

内儿科是一支充满活力、充满爱心、的年轻队伍。全科始终不忘“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用自己的爱心、诚心满足每一位住院病人的需求,把“救死扶伤”的工作作风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在医院和护理部的领导下,根据半年前制定的工作目标,全科护理人员认真实施不懈努力基本完成了各项任务,赢得了大部分住院病人的满意。

一、科室基本情况

1、全科护理人员共14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11人,护士2人,大专2人,在读本科4人,中专1人。共有30张床位,全年收住院病人1313人,上半年总数489人,下半年总数824人,下半年比上半年病人总数增加了25.5%,下半年抢救危重病人126人,死亡9人,抢救成功率92.9%。静脉采血468人,其中人股静脉2人,皮试472人,肌注125人,新生儿洗胃128人,遇危重及时向上级医院转送8人。洗胃抢救成功率83%。严格护理操作常规,严格消毒、灭菌、隔离措施的落实,对于内、儿传染综合科室无院内交叉感染,无差错事故发生。

二、科室设备、物资运行及相关制度情况

1、科室拥有抢救设备:婴儿温箱20台,幼儿吸痰器1台,运行正常并随时处于备用状态。所有抢救设备由专人管理,每周定期检查运行情况、保养、作记录;抢救柜、药柜由责任班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如出现缺药、漏药现象,予即时补上备用并记录;各种消毒液及用物每周定时更换,专人治疗班负责,主班每天检查1次,出现问题应立即报告并即时解决。

2、科室执行严格的查时制度,环环相扣。半年来科室药品漏洞5次,查出漏处理医嘱2例,已及时填补,未造成不良后果,各班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协调合作,未出现明显拖班造成人员的过度疲劳现象.三、科室护理工作完成情况 半年来我科护理工作完成情况:基础护理平均93分,危重一级护理95分,护理表格书写94分,急救物品平均89分,病区消毒合格率95分,满意度调查87,5分科室管理86分。严格了一次性医疗用品(一次性无菌注射器、输液器等)管理,用后全部做到分装、消毒、毁形、焚烧并记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无一例输液、输血反应。

四、科室业务学习及引进新技术开展情况

1、在田院长、靳院长的指导下,经过多次学习,科室对每例死亡病例、疑难病例都进行讨论,从中总结不足,制定出完整的治疗方案,备工作参考。心衰急救流程图。护理人员还学习了从省医引进的新技术:留置针的运用与护理,硫酸镁湿敷运用,褥疮、红臀患者使用氧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已在我科运用。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护理,能够即时、准确的为医生提供诊疗依据。

六、内部管理

1、一年来,将这段时间出现的问题及患者、患者家属提出的意见、建议相互沟通,进行疏理,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1)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尊重和维护患者权益意识,通过学习,大家基本了解和掌握了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促进了医患、医护之间的关系和谐,增进了感情,让病人相信我们,愿意留在我们科。

2)为了给病人一个温馨的就医环境,我们围绕了“树行业新风,创一流服务”的活动主题,从细小环节入手,要求医护人员做到“四轻”,切实让病人感受到温馨、耐心、细心爱心的四心服务,感受到家的温暖。

3)经过“医疗质量管理”检查后,使我们认识到了我们的管理不够完善,主要问题出现在对医疗安全入手不足:病历书写不及时、不规范,对各种疾病的治疗原则不规范,滥用抗生素,收费不透明,对各种记录不完整。4)、为了实现人性化的管理,科室学习了护理部制定的“护理人员量化考核评分制度”,但是为了让值班人员心理轻松、不带情绪上班,我们科并没完全按照制度扣分罚款,而是要求大家相互帮助,各班相互检查,出现问题立即纠正帮助填补、循环进行,未得到即时纠正的,上下两班共同受罚,半年来只是在环境卫生、上岗形象及协调问题上个别被罚。

七、护理工作获得的社会效益

我科护理人员对于常规技术都能熟练掌握。对小儿头皮细小静脉的穿刺技术能做到动作准确、娴熟、一针见血率高,两位责任班护士都有很强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为每位患者做好入院的环境介绍、生活上的帮助、解释治疗护理计划以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我们用心为每一位患儿治疗、记得他、关心他、有亲切感,就会使我们得到很好社会效益。

八、存在的不足

1、护理人员轮换太快,不好管理;

2、护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相对较差;

儿科护理教学工作总结 篇11

【关键词】 人文关怀;门诊护理;满意度

人文关怀主要针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着重于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怀他人、爱护他人等,要以一种积极阳光的心态去对待工作,使得在你服务的过程中,社会的每一个普通的公民在自身行为中,如个人利益、隐私权、知情权、个人意愿等都能够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怀[1]。而在门诊护理工作中,人为关怀显得格外的重要,因为在现代护理工作中,是人为本就是核心理念。门诊部门对于整个医院来讲,是最直观最重要的窗口,大多部分患者都在门诊部接受诊治和服务,而儿童患者因自身的生理心理各方面因素,在就诊时应给与更多的护理和指导,采用人文关怀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轻患儿在就诊时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有助于疾病的治疗[2]。并且患儿与患儿家属在诊断中受到贴心的关怀和照顾,有效的提高了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了投诉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的调查资料是在2011年6月1日——2012年9月1日来我院进行进行诊断的患儿和患儿家属。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为2011年6月1日——9月1日来我院内科进行诊断的患儿,对其采用传统的临床指导和护理方法;观察组为2012年6月1日——9月1日来我院内科进行诊断的患儿,对其采用人文关怀的护理方法。对两组进行问卷式调查分析,调差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仪表的满意程度、对就诊程序的满意程度、对候诊的环境的满意程度、对诊断仪器满意度、对医院便民设施和健康教育的满意程度,并且对两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对两组各发放300份调查表,收回600份,问卷100%有效。

2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人为关怀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

2.1 深刻理解人文意识,并以“患者健康为核心”的理念进行服务干预。

2.1.1 尊重理解家长心情,关爱呵护患病儿童 当患儿在家属的陪同下来院就诊时,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医院的门诊护理人员,此时护理人员要充分发挥人文意识,理解患儿家属急切的心情、尽量减轻患儿紧张的情绪,要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和素养,积极、热情主动的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细心耐心的帮助患儿及家属解决就诊时遇到的各种问题,以便延误患儿治疗,使患儿得到及时最有效的治疗。

2.1.2 深刻理解服务理念,提高护理人员人文意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家庭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把儿女的当做掌上明珠,呵护倍加。在医院门诊经常会看到,一个患病儿童有多个家属陪伴,并且家属表现特别急切和焦虑,在诊断过程常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表现。因此,作为护理人员,要深刻理解患儿家属的心情,服务中做到够细心、够耐心、够周到等,并且要时刻以微笑待人,减轻患儿家属的紧张情绪,并且主动积极的进行沟通,及时的帮助家长解决问题,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降低投诉率,为患儿的疾病康复打好基础。

2.2 加强培训学习力度,提升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2.2.1 增强护理人员医学、临床、护理知识的培训和学习 对门诊护理人员定期组织相关医学、临床、护理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并鼓励护理人员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自学,提高个人的专业技能。并开展其他领域知识讲座,扩宽护理人员知识面、以增强护理人员的个人素养、语言技巧、沟通能力、法律知识等发面的能力。打造既有有专业技能、又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优秀护理人员,以适应当代患者的需要。

2.3 重视人文关怀的理念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在临床治疗中,护理工作是可以完全体现人文关怀理念的。比如,在为患儿进行静点注射时,就要充分发挥人文关怀的思想,要把患儿当做是亲人,给与关怀和呵护,最大力度的转移患儿注意力,减轻患儿的紧张情绪,同时还在对家长进行心理的护理,以便让患儿家属配合临床的护理工作,使对患儿的治疗顺利完成。

2.4 重視护理服务的环境建设 改善医院传统沉闷的环境设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在入院后的心情,有助于疾病康复。可对门诊大厅进行改革,使其环境的构造宽敞、洁净。绿色的休息椅,可以使人心情放松、安定,并且可专门设置儿童休息区,配上简单的娱乐设施,和游戏机等,或者可播放动画片儿歌等儿童感兴趣的东西[3]。让患儿可得到放松,忘记治疗给他带来的紧张和恐惧心情,可以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诊治。并且在医院内设置指示路标和建设导诊服务台,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进行各种检查诊断,缩短了诊治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3 结 果

通过对两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儿对于我院各项护理诊断情况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小 结

采用人文关怀的护理方法,不但可以满足患者在临床诊断中的各种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患者康复效果,还是医院发展的基础。

在本组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观察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出15%,观察组的投诉率比对照组低8%。为医院打造了良好的形象和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夏爱萍,孙业富.人文关怀在急诊危重患者护理中的运用与评价[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24):241-242.

[2] 叶茵,俞佳丽.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08(09):163-164.

儿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的探索 篇12

1. 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为标志,以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儿科护理学教学可以以传统教学方法为基础,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现代化教学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相结合,通过提高视觉感受,以新鲜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积极性,最终提高教学质量。以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为例,制作多媒体课件,选择佝偻病患儿的图片,补钙食物的图片、常用药物的图片及说明,以板书为基础,规划板书,列出重难点,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佝偻病患儿的临床表现,日常食物中富含维D的食物,了解药物信息,这种方法能更好体现知识的整体性。

2. 微课程教学法

微课程教学法在2013年由江苏苏州电教馆金陵馆长正式提出,成为了现阶段新兴的一种教学方法,此方法是利用个人信息终端,将数字化的微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儿科护理学可以采取这种方便的教学方法,由老师设计微课程内容,以辅导为主,课内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课外学生通过课程内容要求,进行自主学习。这种方法可以改变课堂教学结构的单一化,丰富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更加方便快捷。

3. 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法,也是近年来一直倍受关注的教育话题。这种方法强调把学习内容容于问题情境中,让学习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以此来学习隐含于其中的学科知识,通过这一过程,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儿科护理学运用此方法进行教学,由教师确定问题,提供教学资源,并对学习提出要求,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分组练习,由每个小组共同发现、讨论、解决问题。这种方法既对教师提出一定的要求,要了解学习对象的基础水平,把握课程的难易程度,还要有一定的扩展性,也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要综合考虑问题,要有自主解决的意识。此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4. 情景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强调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具体场景,通过学生切身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得到综合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通过情景提供的各种信息去发现、探究及解决问题。儿科护理学可以通过教学内容需要,创建一个情景,让学生融入情景,主动完成学习。以佝偻病患儿的护理为例,创建一个情景:小囡囡,1岁半,近来,多烦燥,睡眠不安,多汗,后脑勺半秃环,头型方盒样,确诊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将学生分为8组,每组5人,每组有一名充当患者,其余充当护士,共同协作为小囡囡进行护理。从日常饮食、药物护理、日照等方面补充维D、日常预防等基础护理,再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差异性护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指导,解决疑问。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护士的护理,更直观的感受被护理的心情,产生更多对患者的理解,熟悉护理程序的过程,进一步提高专科实践性。作为教师,要把握情境的难易度,以适度为主,既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能感受到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5.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法是结合教学任务,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老师学生共同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实施任务、并对所达到的目标进行评估的一种教学方法[1]。儿科护理教学运用此方法,可以让学生体验自主感,而不是一贯的依赖老师的讲授进行学习。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为例,通过案例,制定教学任务:1.了解维生素D的来源与去路;2.了解维生素D在体内的代谢;3.典型的临床表现;4.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6人,分为8组,以每组完成的结果进行考核,老师最后点评,进行有目标,有目的的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结

总之,要提高儿科护理学教学质量要从细节做起,课堂教学水平是关键,教学方法的使用关系到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应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主要标准,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双重培养。如何激发学习兴趣,作为老师,当然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求,更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因此,儿科护理学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2,3,4]。

摘要:随着医疗系统对护理学生的高技能要求,迫使学校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以便提高医学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儿科护理学医学专业课程中的一门实践性课程,如何提高其教学水平,以便提高整个儿科教育的质量,成为了职业院校护理教学的重点,本文就现阶段儿科护理学的教学方法展开一系列的探讨。

关键词:儿科,护理学,教学

参考文献

[1]林秀芝.王慧玲等.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任务引领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20(32):58-59.

[2]施珍妮.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状况分析与思考[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8).

[3]张桂珍.儿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健康教育,2014,9:245.

上一篇:【年度工作总结】经营部2011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关于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问题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