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马克思人本思想涵盖了人的本质、人的主体地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重内涵,蕴藏着丰富的育人原理;高校精准资助是秉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而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其价值目标与马克思人本思想存在耦合逻辑关系;提升高校精准资助育人质量,须以马克思人本思想为引领,树立以生为本的资助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资助立场,构建以生为本的资助模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论文 篇1:

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的范式转换

[摘要]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的传统范式虽然具体表现形式各异、内容多样,但总体上都呈现为一种知识论立场的意识哲学范式。由于其存在的思维局限和不合理,通过这种范式既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真实意蕴,更不能准确把握其思想地位。实践哲学范武才是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合理研究范式。只有达到从哲学范式转换维度思考和研究问题的理论自觉,变革传统研究范式,实现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从意识哲学范式到实践哲学范式的创新与转换,才能使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真实意蕴得以再现。

[关键词]马克思人本思想;意识哲学范式;实践哲学范式;范式转换

如何正确看待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实质和思想地位,是学界长久以来讨论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搞清楚该问题,不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思想前提意义,而且对当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坚持和贯彻亦具有巨大的理论推进和现实指导作用。合理研究范式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思维前提、观念基础、根本方式和关键方法论原则。然而,这一点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亦是学界关于马克思人本思想存在分歧和争论的症结和根本原因。因此,只有达到从哲学范式转换维度思考和研究问题的理论自觉,全面研究和深入反思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传统研究范式,揭示其局限性及不合理之处,实现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范式的创新与转换,才是真正把握马克思人本思想真实意蕴和准确定位的关键。

一、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的意识哲学范式及其局限

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的传统范式,有其巨大的思维局限性和不合理之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课题的转换,这些局限性和不合理之处逐渐显露,通过这种范式难以真正理解马克思人本思想实质。因此,全面研究和深入探讨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的传统范式,是进一步提出合理研究范式、有效方法论原则和彻底转变哲学观念的思维前提和观念基础。

学界关于马克思人本思想一直存在多种观点。有人认为:人本主义是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文化的产物,是西方哲学独有的东西,马克思哲学作为指导共产主义运动的无产阶级理论同人本主义是根本对立的;马克思人本思想是马克思早期不成熟的思想,唯物史观是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否定和超越。也有人认为:马克思人本思想是革命的人道主义和无产阶级人道主义,与西方人本主义在阶级立场上具有根本区别,是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服务的,不同于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西方人本主义。20世纪80年代有人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建立了科学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这个历史观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来认识历史,把社会的发展看成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摒弃了那种用人的天性作为最高准绳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人道主义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一个是作为伦理观原则和道德规范。这两个方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人道主义,它立足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同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相适应,属于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这种意识形态;作为一项伦理原则,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为基础的。”

不管这些观点认为马克思哲学有没有人本思想,其实质是运用一种阶级划分意识和阶级分析方法的哲学范式看待和理解马克思人本思想及其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关系。这在一定时期虽起过积极作用,但纯粹依据阶级划分意识和阶级分析方法并不是认识和看待马克思人本思想最为合理的范式。所谓革命的人道主义和无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只是把马克思人本思想定位为一种伦理道德观念,即是从价值观意义上理解马克思人本思想,这也没有把握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本真精神。国内理论界一直占统治地位的权威范式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历史规律决定社会发展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就是人们“只能用生产的发展规律去说明生产以及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这种范式有其历史合理性和积极性,但由于此种范式属于实体本体论思维方式,人们又以僵化、教条、两极对立的方式对待它,必然不能真正理解和有效把握马克思人本思想实质。

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的传统范式虽然具体表现形式各异、内容多样,但从总体上都坚持一种哲学与人相脱离的基本观点、以外在客体为根本的理论立场和实体本体论的思维方式的模式。从本质上说,这种模式就是一种知识论立场的意识哲学范式。这种范式始终是在旧哲学的问题域中思考问题,摆脱不了旧哲学的理论观点、哲学立场、价似信念、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拘囿,有其巨大的局限性和不合理之处,因而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真实意蕴也就难免会被遮蔽。它孤立地片面地看待马克思人本思想,把人本思想从马克思哲学中分离出来,与马克思社会历史思想即唯物史观形成对立。在对人的理解上,亦陷入了片面化和抽象性,要么把人定位为抽象的阶级的附属物,要么把人理解为完全依赖客观规律无所作为的自然人,没有从实践层面理解人,没有看到生动鲜活的现实的人类社会生活实践根基。从根本上看,这种研究马克思人本思想的范式从理论前提上没有真正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没有认识到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真实意义,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真正意蕴和思想地位亦必然不能正确理解和准确定位。因此,实现研究范式的创新与转换便成为真正理解和准确定位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关键。

二、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的实践哲学范式

传统把握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知识论立场的意识哲学范式,是学界一直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人本思想实质并产生重大分歧的根本原因。因此,转变哲学的传统观念、探寻超越知识论立场的合理研究范式,是准确把握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关键和根本方式。以实践观点为核心的实践哲学范式正是具有这种意蕴的合理研究范式。所谓实践哲学范式就是一种坚持哲学与人统一的理论观点、以人为根本的哲学立场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马克思哲学研究范式。

首先,坚持哲学与人统一的观点是把握马克思人本思想实质的哲学观前提基础。每一种哲学观都表征着与之相适应的范式的基本哲学观点,是理论研究的前提和观念基础。如何看待哲学与人的内在关系是划分不同哲学观的方式和依据之一,关于这一关系的不同观点决定和造成了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不同理解。传统范式大多站在阶级分析的方法论立场,抽象地看待马克思人本思想,孤立地理解马克思人本思想与马克思哲学的内在关系,片面地理解人本身,而没有将马克思人本思想置于马克思哲学形成和发展中深入理解和全面探究,亦即没有用坚持哲学与人统一的观点,真正把握马克思人本思想。因此,变革传统范式的思维定势,坚持哲学与人统一的观点,便成为真正理解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合理研究范式、哲学观基础和首要方法论原则。

其次,坚持以人为根本的观点是理解马克思人本思想实质的坚定哲学立场。任何理论立场都是与之相适应的范式的基本立足点和根本目的,是理论研究的根本哲学立场和最终价值旨归。传统范式之所以总是站在哲学与人分离的立场看待马克思人本思想,主要是因为一些学者始终把外在客体作为根

本理论立场看待马克思人本思想,没有真正把握其内蕴的以人为根本的哲学立场。因而,反思和变革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的传统范式,始终坚持以人为根本的立场,即是研究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坚定哲学立场和重要方法论原则。从理论上讲,以人为根本主要是指在看待和思考一切事物和问题时,以人为主体和中心、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价值尺度和评价标准,这种观点是从伦理道德观念或者价值观意义上对以人为根本的理解。以人为根本还可以理解为在看待和思考一切事物和问题时,以人为根基和本原、以人为本体和根据、以人为基本前提和现实基础,这一观点是从存在论或本体论层面对以人为根本的理解。对以人为根本的内涵和意义的不同理解是造成学界对马克思人本思想实质产生分歧和争论的主要原因。因此,搞清楚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真实意蕴必须首先对其以人为根本的哲学立场做出合理理解和正确解释。

最后,坚持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澄清关于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理解分歧和真正把握其思想实质的关键思维方式和根本研究方法。范式是一种哲学思维方式,每一种哲学思维方式都是与之相适应的范式的最关键环节和最重要内容,亦即理论研究的最根本范式和最重要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中的实体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是学界对其思想实质一直没有正确把握的症结和根本因素。也就是说,如果停留在实体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及其旧有观念,势必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人本思想,合理思维方式是真正把握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关键研究范式和根本方法论原则。实践观点及其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观点和思维方式,亦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必然成为真正理解和有效把握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正确哲学观念、合理研究范式和根本方法论原则。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就是实现了思维方式的变革,亦即通过实践观点及其思维方式取代了传统哲学本体论思维方式。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作为马克思哲学的根本思维方式,亦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研究范式和方法论原则,指按照人的实践活动本性和方式来思考、认识、处理和解决一切问题的哲学思维方式,是人的实践活动内在矛盾关系在人们思维上的反映和表现。它是对传统哲学实体本体论的思维方式的扬弃,是一种面向现实生活世界,以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为依据,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等对立面相互关系的哲学思维方式。它是一种从人出发并通过人而为了人的以人为根本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尊重现实、改变现实、超越现实、追求理想的革命性思维方式,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原则”和“否定、批判和超越的辩证法原则”双重维度相统一更强调后者的哲学思维方式。从实质上看,这种思维方式坚持了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物彼此分离又相互统一的基本原则,通过实践批判活动“改变世界”是其本质特征。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作为马克思哲学的根本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关键,亦是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精神实质的最为合理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是准确把握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正确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原则。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很多学者从不同方面和视角对马克思人本思想进行研究,在揭示马克思人本思想实质和准确定位其理论地位方面提出了多样性观点。王若水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也是从人出发,是现实的人,实践的人,处以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因而马克思主义亦有自己的人本思想,这种人本思想是从具体的人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张奎良教授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给予“实践人学”的归结,王锐生教授从以人为本的维度对马克思哲学重新阐释,安启念教授对马克思人本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思想地位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些思想观点都是学界试图超越传统哲学实体本体论的思维方式,通过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重新理解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努力的见证。可见,只有通过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才能有效把握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真实意蕴和精神实质。

三、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真实意蕴及合理定位

只有摒弃传统范式的缺陷,实现研究范式的创新与转换,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真实意蕴。因此,在研究马克思人本思想时,就应当避免纯粹的阶级分析方法而坚持哲学与人统一的观点,排除以外在客体为根本的做法而坚持以人为根本的立场,变革传统哲学实体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而坚持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亦即是说,只有达到从哲学范式转换维度思考和研究问题的理论自觉,实现马克思人本思想从意识哲学范式到实践哲学范式的创新与转换,才能找到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的合理范式,也才能理解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真实意蕴和思想定位。

在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中始终坚持哲学与人统一的观点,必须全面研究和深入探讨马克思人本思想形成的现实境遇、理论论域和思想意蕴。马克思人本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形成和确立,通过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得到理论升华和境界提升,是在马克思历史观变革中将其理念贯彻在唯物史观中的以人为根本的理念。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实质是在以人为根本的思维方式指引下,从现实的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出发思考和看待一切问题的马克思哲学价值观念、历史观念和“实践的人道主义”哲学理念。马克思人本思想表征的实践的人道主义理念,是相对于“理论的人道主义”来说的,即对宗教的批判任务结束之后,从对“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的批判转变到对“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的批判,亦即由对宗教的批判转变为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对神圣世界的异化现象的批判转变为对世俗世界的异化现象的批判,其实质是实践的人道主义对理论的人道主义的批判和超越,“现实中的共产主义”对“思想上的共产主义”的变革和扬弃,也是在无神论对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的理论批判任务完成后,现实的共产主义对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进行批判和扬弃的现实的思想运动。“无神论,作为对这种非实在性的否定,已不再有任何意义,因为无神论是对神的否定,并且通过这种否定而设定人的存在;但是,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已经不再需要这样的中介;它是从把人和自然界看作本质这种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感性意识开始的。实践的人道主义是对作为理论的人道主义的无神论的彻底抛弃,“正像无神论作为神的扬弃就是理论的人道主义的生成,而共产主义作为私有财产的扬弃就是要求归还真正人的生命即人的财产,就是实践的人道主义的生成一样;或者说,无神论是以扬弃宗教作为自己的中介的人道主义,共产主义则是以扬弃私有财产作为自己的中介的人道主义。”理论的人道主义是无神论对宗教的批判运动和思想表现,而实践的人道主义是共产主义运动对无神论的批判和扬弃,或者说理论的人道主义是对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的批判,而实践的人道主义是这一任务已经完成后开始的对现实生活世界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的彻底批判和全面扬弃的现实的运动。“要扬弃私有财产的思想,有思想上的共产主义就完全够了。而要扬弃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只有通过实践的人道主义才能真正扬弃私有财产、消除现实生活世界的异化现象,即在现实世界完成批判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的任务。

在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根本的立场,就必须深入理解和始终坚持通过以人为根

本的思维方式把握马克思人本思想。马克思人本思想具体体现为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和在人的劳动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直观自身的思想观念,亦即是“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和把自身本质通过劳动对象化到劳动产品中从而得到自我实现和自身本质的不断超越的价值理念。从根本上看,马克思人本思想内蕴一种实践的人道主义思维方式,即以人为根本的思维方式,《手稿》对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共产主义等问题的阐述就表现出强烈的从人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活动出发思考问题的观念倾向,事实上即是通过实践的人道主义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表现。通过这种以人为根本的思维方式,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哲学抽象的人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批判和超越,从而确立了实践的人道主义立场。在以人为根本的意义上,马克思人本思想首先表现为一种扬弃异化“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实现人对自身本质的全面占有的价值旨趣和精神意境,亦即是一种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给以关注的价值取向。换句话说,马克思人本思想首先是通过以人为主体和中心、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价值尺度和评价标准的价值原则来看待和思考一切事物和问题的。同时,马克思人本思想蕴含的以人为根本的哲学立场,更表征了一种在以人为根基和本原、以人为本体和根据、以人为基本前提和现实基础的存在论或本体论层面来看待一切事物和解决所有问题的哲学理念,显现为一种从人出发通过人而为了人的实践的人道主义历史观念,亦即是从现实的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出发思考和看待一切问题的本体论意义的哲学理念。《手稿》中,马克思从人道主义维度出发,通过对人的本质异化的揭示和对以往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提出了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完美结合、彼此共融和统一的共产主义理念,这既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提出科学预测和伟大构想的哲学理念,也是马克思在人类社会生产和历史发展上实践的现实的、唯物主义的人本思想观念,因而实践的人道主义便具有了一种关注现实、关注人类未来发展的历史取向。因此,马克思人本思想并不是马克思早期不成熟的思想,也不仅仅是马克思哲学具体领域的思想,而是具有一种世界观、思维方式和哲学本体论意义的总体性思想理念,是贯彻马克思哲学始终的根本历史观念和哲学理念。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理解马克思人本思想真义的关键研究范式和根本研究方法。实践观点及其思维方式的确立,对《手稿》中的人道主义给予了理论升华和境界提升,克服了马克思之前借用费尔巴哈及其它旧哲学的用语阐述新哲学观念的局限。首先,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内蕴的否定、批判的辩证法原则正是以人为根本的原则的题中应有之义,以人为根本的原则亦是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内蕴的人的主体性、主观性、精神性、意识性、价值理想性、自为性和能动性等生命本性蕴意的生动表达。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并不是突如其来的无根无由之物,其实《手稿》就孕育了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来思考问题的理论倾向,以人为根本的思维方式正是这种理论诉求的具体展现和生动表达。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确立,亦使得马克思人本思想萌生的世界观意味、历史观念旨趣和哲学理念内涵更加明朗化和确定化了,并且成为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双重维度中的主要一维。其次,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避免了实践的人道主义在理论阐释上的抽象性和不彻底性。《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提出“实践”、“革命的”、“实践批判”、“改变世界”、“社会关系”、“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等能够集中和明确表达马克思哲学精神的概念用语和理论观点。这就在实践的人道主义孕育的理论路向上前进了一大步,不仅弥补了其存在的理论表述的抽象性和观念阐释的不彻底性的局限,完善和升华了其理论境界,还使得马克思哲学从根本上实现了思维方式变革,形成了马克思哲学核心观念和实践品格。总之,在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视野下,马克思人本思想焕发了崭新的精神面貌和获得了本质上的理论升华,它不仅是一种价值观念,亦是本体论意义的历史观念和哲学理念,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原则、真正精神和理论品格。从某种程度上讲,得到理论升华和境界提升后的马克思人本思想可被归结为人本哲学视域内的“实践的唯物主义”,抑或是具有“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的人本思想。

四、结语

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研究不能遵循以往那种只从理论观点的不同、阶级立场的差异、研究方法的区别和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等某一方面的方式单一地、孤立地去考察和审视。尽管这些区分方式在一定层面上都具有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它们都没有真正把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真实意蕴充分揭示出来,都没有对其进行合理的理论定位。究其根源就在于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真实蕴意的完整揭示不仅需要具体层面的微观剖析,更需要一种综合性的宏观审视,亦即是说,只有达到从哲学范式转换维度思考和研究问题的理论自觉,实现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范式的创新与转换,才能彻底摒弃传统的旧观念和思维局限,澄明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深层蕴意和理论境界。因此,深刻反思传统研究范式,实现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从意识哲学范式到实践哲学范式的创新与转换,才能实现马克思人本思想真实蕴意的再现和合理思想地位的准确定位。

参考文献:

[1]邢贲思.怎样识别人道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国内哲学动态》编辑部.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讨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胡乔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M]//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3]赵家祥.评“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M]//北京大学哲学系.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4]高清海.哲学与主题自我意识[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

[5]崔秋锁.社会转型与价值选择,[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6]王若水.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M]//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国内哲学动态》编辑部.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讨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 陈文杰

作者:蒋楼

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论文 篇2:

马克思人本思想视角下高校精准资助育人质量提升研究

摘 要:马克思人本思想涵盖了人的本质、人的主体地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重内涵,蕴藏着丰富的育人原理;高校精准资助是秉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而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其价值目标与马克思人本思想存在耦合逻辑关系;提升高校精准资助育人质量,须以马克思人本思想为引领,树立以生为本的资助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资助立场,构建以生为本的资助模式。

关键词:马克思人本思想;高校精准资助;育人质量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2.0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新理念,給学生资助工作指明了新路向和新思路。“精准资助”已成为当前高校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所遵循的根本方法与基本要求。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把资助育人纳入“十大育人体系”,要求着力提升资助育人质量,这给高校精准资助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如何利用“精准资助”提升资助育人质量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马克思人本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蕴藏着深刻的育人原理,与高校精准资助的价值目标存在耦合逻辑关系,用马克思人本思想引领高校精准资助工作是提升育人质量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一、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三重内涵

人的本质、人的主体地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三重内涵。马克思从现实而具体的人出发揭示了人的内在本质、类本质及现实本质,基于实践确证了人的主体地位,并由人的主体地位推演出了其人本思想的最终归宿和落脚点。

1.人的本质

马克思在揭示人的本质之前首先对他所讲的“人”进行了注解,他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73他把现实的人作为其思量人本质的立足点,在他看来,人是现实的人,所谓现实的人不是我们口头上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而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马克思由现实的人出发,继而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需要吃穿住行以及其他一些东西。”[1]78-79他把吃穿住行以及其他需要作为了人从事生产和创造活动的原动力,并认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2]514,这种“本性”就是人的内在本质。正是因为人的内在本质,人才不停地进行“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在马克思看来,“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即人的生产实践活动正是人的类本质,因为这是人所特有的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规定,人也正是在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中铸就了一定的社会关系,一定的社会关系反过来又规定了人的现实本质,即人是“一切关系的总和”[1]56。这就注定人总是处于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关系中,人就是在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中不停地通过生产实践活动来促成新的社会关系的形成。

2.人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非常看重实践,在他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并指出:“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1]76他充分肯定了实践在“全部社会生活”和“感性世界”中的作用与价值,并认为人的主体地位就是在人与物的实践关系中得到了确证,因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2]273。在他看来,人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维持自身的存在和促进自身的发展,人也正是在实践过程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历史就是在人类永不停止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被创造。人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什么样的人类实践就会造就什么样的历史境遇,什么样的人类实践步伐就会促成什么样的社会发展步伐。正如他所言,“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2]310,“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 ’,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3]118。然而,他又指出,“‘ 历史 ’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119。可见,历史不仅仅是由人的实践活动而生成的历史,也是人为了实现自身发展而形成的历史,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也是历史的“剧中人”,人也应是自身发展的主体。

3.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其人本思想的最终归宿和落脚点。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征、种的类特征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征。”[4]在他看来,人失去了自由也就失去了人作为人的类本质特征,人在无自由状态下所从事的“有意识的活动”也不是人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本质规定。他认为,人所从事的任何形式的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实现自身的发展,人在不断满足自身需要、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反之,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又推动着人的发展,最终,人成为了一个自由全面的人,社会结成了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也就是“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5],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6]。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就社会而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决定人的自由发展水平,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人自身而言,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人通过“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去实现,因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7]。也就是说,这种全面性只有基于现实基础上的实践活动才能促成,它不仅表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所结成关系的全面性,也表现在人的能力、素质、个性等内在观念的全面性。总之,在马克思看来,一切为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提高人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条件。


二、高校精准资助的价值目标

精准资助是指“通过一定方式找准资助对象,实现差异化的资助内容和资助方式,确保资助目标与资助对象需求之间的高度契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资助育人的效能”[8]。其价值目标在于解困、育才、促发展,与马克思人本思想存在耦合逻辑关系,是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成果体现。

1.本原目标:解困

马克思人的本质论中规定了人的需要即人的内在本质是形成人的类本质和现实本质的前提,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及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原动力,因此,没有理由对人的需要视而不见或避而不谈。人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其中,吃穿住行等基本物质需要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首要前提和必备条件,也是人类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原始动力,因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穿住行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們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1]74。易言之,离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人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与解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自身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地区发展不平衡,劳资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仍还存在,离“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还有距离,部分经济困难家庭自身发展严重受限。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必须充分关注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的利益需求,保障他们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群众基础。

高校精准资助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重要内容,其本原目标就是通过实施经济援助满足贫困大学生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让每一个贫困学生不因生活窘困而影响自身的学业和成长成才,不因条件限制而影响自己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机会,实现“人人有学上”。近年来,国家已投入大量资金完善高校资助体系,2017年,资助高校学生4 275.69 万人次,资助金额1 050.74 亿元,比上年增加94.90 亿元,增幅9.93%,总体上满足了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需求,保障了贫困学生基本的生活物资需要,使学生的自我发展空间得到了很大提升。

2.根本目标:育才

马克思确证了人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自身的主体,从这一原理来看,高校精准资助就必须把侧重于对“解困”的追求转变为侧重于对“育才”的追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决定力量,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坚实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非常重视对全体国民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对青年学生的培养极为重视。对于高校而言,人才培养是高校工作的中心工作,高校各项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开展。精准资助工作作为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落实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工作,把育生成才作为根本目标,不光要实现“人人有学上”,还要实现“人人有技能”。

贫困家庭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由于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等原因,他们相对一般大学生而言,综合能力较差,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思想压力、学习压力、关爱缺失压力、社交压力等。在实施高校精准资助的过程中,应注重对他们能力的培养,心灵的关怀,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本领,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能够依靠自己的主体力量去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更好地实现自我改进和自我发展,从根本上改变穷苦命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家家有希望”。

3.最高愿景:促发展

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且只有当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终建成“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9]。这里的社会形式即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可以随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事,每一个人都得到充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我就成为了一个猎人、牧人或批判者。”[1]85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国家的一切职能所在,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但现阶段我国的国情决定我们离建成马克思所描绘的最终社会形式还存在很远的距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此岸”,到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的“彼岸”的一项重要举措[10]。所以,现阶段,国家施行的一系列政策以及作出的一系列部署,皆是为了“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高校精准资助工作作为教育脱贫攻坚战略部署中的一部分,其最高愿景也在于此,通过促进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来促进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高校精准资助育人质量提升策略

提升高校精准资助育人质量,须以马克思人本思想为引领,树立以生为本的资助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资助立场,构建以生为本的资助模式。

1.树立以生为本的资助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树立以生为本的资助理念是高校提升精准资助育人质量的前提。第一,树立公平资助理念。高校精准资助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举措,能否做到公平资助不仅事关每一位贫困家庭学生的前途与命运,而且事关高校和谐校园的创建。对此,高校必须树立公平资助理念,坚决杜绝“偏心”资助、“关系户”资助,做到该资助的一个都不能少,不该资助的一个都不能有,真正发挥精准资助“及时雨”的作用;第二,树立育人成才理念。树立育人成才理念是实现精准资助根本目标的具体要求,高校应积极搭建助学贷款、勤工助学、义务履行奖励、公益劳动获助等多种有偿资助平台,通过各种有偿资助形式塑造学生、锻炼学生、感化学生,提升学生素质,增强学生能力,实现“助学育人、助学乐人、助学感人”的目标;第三,树立大资助理念。高校精准资助工作复杂而又繁琐,提升资助育人质量,仅凭学校一方之力难以完成,需要政府、社会、学生协力推进才能促成。“大资助”并不等于“泛资助”,而是高校通过采取联合政府、携手社会、依靠学生等多种形式促成精准资助价值目标的实现。

2.坚持以生为本的资助立场

坚持以生为本的资助立场是高校提升精准资助育人质量的关键。精准资助的受助对象是贫困家庭学生,从资助中获益的也应是贫困家庭学生,而从目前精准资助工作情况来看,仍有置学生利益于不顾的现象,错把精准资助工作当作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使本应获益的贫困家庭学生未能真正获益。坚持以生为本的资助立场既是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内在规定,也是确保高校精准资助工作“不乱跑”“不跑偏”的“风向标”。第一,实施差异化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因家庭背景不同、致困原因不同、价值观念不同、自身性格不同,在精准资助中的需求也不同,有的侧重于对生活物质的需要,有的侧重于对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有的侧重于对尊重、关爱以及社会支持的渴求,有的侧重于自我实现的殷切期盼,等等。實施差异化资助有助于满足贫困家庭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实现精准资助效益最大化;第二,实施凸显人文关怀的隐性资助。隐形资助并不代表摒弃公平,它所凸显的是对贫困家庭学生的人文关怀,在满足学生物质需要的同时给予学生精神慰藉,做到重视学生心理、尊重学生隐私、关注学生情感、留意学生需求,让无助的学生感受到有温度的资助;第三,引导学生参与资助。学生是精准资助的客体,也是精准资助的主体,不能用慈善主义的态度来看待学生,不能仅仅把学生看成是被同情的对象,而应把他们看成是社会发展的新生动力和改革开放的创造力量,积极引导他们参与资助工作,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让他们在受助过程中由“被动”转向 “主动”寻求发展。

3.构建以生为本的资助模式

高校精准资助是学生资助工作的新思维、新思路,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模式可循,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功效的发挥,构建以生为本的“服务+发展”双维资助模式是高校提升精准资助育人质量的保障。

一是构建服务型资助模式。高校精准资助工作首先是一项服务工作,需要政府、社会以及学校提供一定的服务保障才能顺利开展。就政府而言,首先要确保资助资金能按时按量发放;其次在资助对象资格认定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做到不徇私情、秉公办理,积极帮助高校获取学生及其家庭的全面信息,全力配合高校将贫困学生有效识别出来,做到“应助尽助”;最后,精准资助成效的彰显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监管,政府相关部门对高校精准资助工作要定期考核和评估,防止资助成果造假和假资助现象。就社会而言,精准资助有偿平台的搭建离不开社会相关组织的帮助,如相关企业可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一定的助学基金,开通假期兼职绿色通道,学生在兼职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得一笔资助,而且还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与此同时,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无形中也得到了提高。就学校而言,首先宣传部门要将精准资助政策宣传到位,创新宣传载体和内容,使精准资助政策接地气、入人心;其次,推进精准资助工作层层落实,明确工作职责,强化责任追究,提供技术保障,做好资助动态信息管理工作;最后,做好资助校内监管,确保精准资助工作落实到人、资助有效。

二是完善发展型资助模式。发展型资助模式是指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资助育人工作,着眼贫困生的个体发展需求,尊重贫困生的主体地位,关注贫困生的内在需要,注重精神资助,在资助育人工作中促进贫困生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11]。完善发展型资助模式是当前高校精准资助工作实现价值目标的有力举措,高校要以以生为本的资助理念为指导,坚持以生为本的资助立场,提高精准资助工作在实践领域的执行效力,形成经济帮扶、道德浸润、素质提升、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多维工作模式。比如,在励志奖学金评选发放环节,不仅要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考察学生在社会实践、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让学生的学习素养和道德素养实现同步提升;在国家助学金申请发放环节,可深入开展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培养学生拥有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怀;在国家助学贷款办理过程中,可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和金融常识教育,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在勤工助学活动开展环节,着力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创新创业的进取精神。资助结束后,要及时宣传受助典型的先进事迹,讲好励志故事,传播正能量,引导受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以实际行动回报国家和社会。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0.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9.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6.

[8] 张永.脱贫攻坚中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育人体系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7(11):107-110.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9.

[10] 常修泽.理论价值时代价值人类文明价值“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重价值[J].人民论坛,2017(2):68-69.

[11] 吕玉.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18(2):60-63.

(责任编辑:钟昭会)

作者:陈娅 田宗远

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论文 篇3:

马克思和马尔库塞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比较研究

摘 要:人的本质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个过程,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变化发展的。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还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只能通过自己后天的实践创造活动获得。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做了现实性的考察,马尔库塞从人的自然性入手,没有抓住人的社会性,同时马尔库塞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浮于理论层面,没有从其现实角度观察,所以不如马克思人本质思想理解的深刻。

关键词:马克思;马尔库塞;人的本质;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理论内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沿袭费尔巴哈的哲学传统,发挥了“类”的概念,认为人作为一种类存在物,他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也是人根本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这种类本质通过对象化得以表现和确证。而本质是指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人的本质即人之为人的内在依据。我们通过下面几个层次来理解马克思人的本质的思想。

(一)从人与自身的关系来看

人类产生之初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从而进行生产劳动。人在劳动中肯定自己,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劳动是人的自愿行为,是劳动需要的满足,是属于人自己的。正是因为劳动才创造了人本身和人类社会,所以劳动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内在机制和现实基础,劳动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同时,劳动是人现实存在的根本前提,人必须通过实践改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自然界来确证和表现自身的存在,创造属人的产品来区别自身与他物。人的生命的持续发展首先需要通过劳动获取生存资料,因此从这方面来讲,马克思讲人的类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也即是一种合目的合规律的对象化活动。

(二)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就具有的,而是在人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因此不能离开社会关系到单个人的身上寻找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而是能揭示人与人差异的东西。因此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或者各种社会关系的机械的相加,都是片面的。

人的实践活动是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个人的本质是他所处特定历史时期的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本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会呈现为不同的具体人性。所以,处于不同社会现实中的人,必然具有不同的社会关系,也就必然具有各自的个性。只有通过对所有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实践活动和相应地社会关系的考察和把握,才能最终表达人的本质的丰富内涵。

(三)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来看

自然界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而劳动则是人类社会产生的现实基础,劳动最初是以萌芽的形式存在于古猿的活动中,随着动物式的本能的发展,一种制造工具的活动经常化、固定化为一种普遍现象,于是肇始了“人的时代”的来临,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进步,人逐步意识到自身与动物的不同,这才有了真正意义上劳动。因此人的本质在其自然属性上是其需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主要有三个命题:一是“劳动是人的本质”;二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一方面,一定的社会关系是人活动的具体形式,它是随着人类实践活动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没有实践活动,就不能形成人类社会,也就不能满足人的需要;另一方面,社会关系又是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离开了社会关系,人和人类活动将是无源之水。因此只有正确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三者相统一的基础上进行考察,才能全面把握人的本质。

二、马尔库塞人的本质思想的理论内涵

马尔库塞对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做出了人本主义的解释。他认为“人的本质”,“人性的复归”,“人的自由”均是马克思哲学的中心论题,人的自由问题始终是马克思的理论的核心问题,于是开启了马尔库塞对人的本质的探讨。同样我们从三个层次来分析马尔库塞的人本质思想。

(一)从人与自身的关系来看

马尔库塞认为人的本质是由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决定的,人的生命活动就是要追求直接的和完全的满足,追求生命本能所赋予的自由。马尔库塞发挥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和性压抑学说,认为无意识活动属于心理的深层活动,受快乐原则支配,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对个人来说,最强烈的欲望是性冲动,即性欲。马尔库塞将“性欲”做了广义的解释,泛指人天生的快乐欲求,称为“爱欲”。他认为人的解放就是爱欲的解放。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发挥道,爱欲解放的关键是劳动的解放,这是因为在人的所有爱欲活动中,劳动是最基本的爱欲活动,劳动比起其他爱欲活动来,更能体现追求快乐的本性。马尔库塞认为要真正确立劳动解放的核心地位,就必须把劳动放到爱欲中去理解,因为作为一种生物性的规定,爱欲真正体现了人身上最原始的生命冲动,如此才能获得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

(二)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

马尔库塞秉承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衣钵,对现代工业文明社会进行批判。认为现代文明社会压抑人的追求爱欲的自由,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他指出,工业文明创造了大量生活消费品和文化产品,这些被人类创造出来的东西反过来却左右了人的生活态度和习惯,驾驭了人的生活。马尔库塞说“发达工业文明的奴隶是受抬举的奴隶,但他们毕竟是奴隶”,大量的文化工业通过宣传和奴化人的思想,使人沉醉于被掌控的生活中却不自知,把社会需求当作个人需求。

因此,马尔库塞构想了一个消除了爱欲与文明冲突的社会,使爱欲不只局限于人的生殖活动,而是扩展到人的整个身体,将爱欲还原到人天生的快乐欲求,使人获得生命的自由;同时让劳动不再是被迫的或者强制的活动;当然,爱欲的解放不仅是个人的爱欲不受压抑,而且意味着整个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中不再有对立和冲突,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关系。

(三)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马尔库塞认为,爱欲本该受快乐原则支配,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爱欲必须受现实原则的支配。在蛮荒时代,人类的爱欲同动物欲混同,不能区分人的爱欲。文明建立之初,人类生活从野蛮状态过渡到文明状态,对于人爱欲的压抑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物质匮乏的社会条件下,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有待建立,人类只有对自己本能的欲望加以节制来建立某种社会秩序并维护其不被瓦解,同时压抑自己本能的爱欲冲动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自人类产生之初,就面临着爱欲同文明的对立,但马尔库塞认为爱欲与文明间的冲突是可以消除的。因此他致力于建立一种爱欲不受压抑的文明,即创造一种让人获得人的本质的条件,使人成之为人。

由此来看,马尔库塞认为爱欲是人的本质,劳动是最基本的爱欲活动。因为真正有意义的劳动,应该是人的器官的自由消遣,它为“大规模地发泄爱欲构成的冲动”提供了机会。所以其思想的核心是讲爱欲解放的关键是劳动的解放。要使人真正获得幸福,必须使人所有的活动“爱欲化”,最主要的是劳动的“爱欲化”。劳动的“爱欲化”也就是劳动的解放。由此,可以看出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论是对马克思的“劳动解放”的发挥。

三、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在人的本质思想上的比较

从人的本质的生成来看,马尔库塞强调人的本质的现成性,是不变的,这在一定意义上束缚了人性,人的本质被人的爱欲所决定,而马克思则强调人的本质的生成性,认为正是在不同的社会状态和社会关系中,人的本质才得到不断的充实,人的本质是一个不断生成又不断超越,并趋向新的目标的过程。因此其必然的现实效果是马尔库塞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人的本质,束缚了人的自由,而马克思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却给了人自由,并提供了人实现其本质的途径。

从理论基础来讲,马克思哲学本身的理论基石是实践,是与古典哲学的传承相悖的,而马尔库塞却秉承着欧洲古典哲学的传统,用形而上的思维去讨论人本质的问题。古典哲学家旨在解释世界,马尔库塞沿袭了这种方法,试图给人的本质做一个规定,找出一个永远不会变化的本质,他将爱欲作为不变的东西,但他忽视了一个问题,即就算爱欲是人的本质,那么人与人之间还是存在差异,因此这种寻找是徒劳无功的,人的本质是不能被固化,不能被规定的,所以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

总之,人的本质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个过程,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变化发展的。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还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只能通过自己后天的实践创造活动获得。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做了现实性的考察,虽然马尔库塞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浮于理论层面,但他对于人的探讨形成了“人的本质——人的异化——人的解放”这样一个结构模式,对后来哲学的发展也颇有影响。

四、人的本质思想的当代意义

我们在明确了人的本质是生成的基础上,确保人在遵循自然法则的前提下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同时人能够利用自然规律去发现自然界更多的法则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实现了人在社会中不被人所创造出的产品驾驭,人与社会之间能够是一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真诚以待;正视和缓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类似于异化的矛盾,使其达到和谐,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得以可能,人的真正本质才可能实现。在当下社会,人的本质的实现仍然是我们追求的价值目标,并以此来建构我们的制度,发展我们的能力,努力让人的本质自己尽可能得到充分发展,同时以此来促进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伟,等.西方哲学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3]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黄勇,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4]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郑忆石.马克思的哲学轨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张澍军.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重大问题讲解[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8]陈志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刘丽江 程婵媛

上一篇:物业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教师工作总结(3篇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