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推荐12篇)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所作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这个论断既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150多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通过两种基本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第一种形式,是后人与时俱进,对前人的理论进行丰富、完善、修正和发展。比如,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获得胜利的理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理论,也是对马列主义的创造性发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独特发展;等等。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在进行这样的理论创新时,后人总是面临着来自右的和“左”的错误思想的障碍,其中最大的障碍是“左倾”教条主义。根据我们党的经验,破除这个障碍的最好武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二种形式,是本人与时俱进,对自己原来的观点进行丰富、完善、修正和发展。我们可以重新读一读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7篇序言。比如,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5年后的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在这篇经典著作的德文版序言中写道:“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至于列宁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实行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审时度势,制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并不断改变对蒋介石国民党的政策;邓小平20世纪70年代末对世界大战的看法到80年代中期对时代主题看法的改变;等等,都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本人改变自己的观点,与时俱进的事例。要做到这一点是极其不容易的,它不仅需要排除来自各方面的错误思想的干扰,而且需要自身高度的清醒、自觉和无私的境界。
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从上述哪一种形式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都是与时俱进、勇于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 一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酝酿
十月革命的一声枪响,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举起马克思主义的大旗, 并试图引用到中国, 为我所用以来, 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精华应用到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之中, 并将这一理论与当时的国情相结合, 切实为中国解决一些思想难题, 便成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急需思考的问题。
李大钊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在中国毅然决然的举起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旗帜。他说:“Bolshevism的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1]之后李大钊积极宣传并着力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也非常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1938年, 六届六中全会上, 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 即是说, 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2]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命题。从此以后, 这种提法在党的中央领导层受到高度重视, 并最终在全党形成共识, 随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展开。
( 二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度阐释
1939年, 周恩来与张申府写了一篇《论中国化》的文章, 他们认为毛泽东说的“意思完全是对的。不但是对的, 而且值得欢喜赞叹。由这一段话, 更可以象征出来中国最近思想见解上的一大进步”。[3]1939年艾思奇在《论中国的特殊性》一文中, 强调“马克思主义者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恩格斯所发现的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的科学规律, 承认它有一般的指导作用, 而同时一刻也不能忘记, 这些规律在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民族中间, 因着客观条件的差异, 而有着各种各样特殊的表现形式。”[4]除了艾思奇, 当时还有稽文甫等人也特别重视把马克思主义有效的融入中国国情中来。在此, 笔者认为, 所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其实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们用马克思主义, 站在中国的角度, 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出发, 解决当时中国所面临的一系列的问题, 并且在应用之中, 不断探索、完善、创新。使这个理论不断呈现中国特色。并且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让陈旧去除, 让马克思与当代青年之间有一个跨越时空的对话, 让他们在新时代, 思想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从而促进中国发展、民族繁荣、社会进步。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地和中国理论、中国实践、中国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具体指导中国的社会进步。这要求我们首先, 要认可并接受马克思主义, 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分析解决问题; 其次, 在运用到中国实际中不断总结, 将其不断升华为科学的指导思想; 再次, 要随着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 与时俱进的发展, 并形成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思维; 最后, 不要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其精妙结合, 透彻分析。
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运动就在中国的大地上轰轰烈烈的进行着, 马克思主义者也有条不紊的在中国传播着。在这一实践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 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 是要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复兴, 是要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在不断的发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再到现实、从一国实践再到多国实践的漫长历史进程及其曲折的发展史都充分的表明: 马克思主义理论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到底, 否则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而迷失方向。要不断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汲取新营养, 推进理论不断创新, 从而使党的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 把握规律性, 富于创造性。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 各种社会思潮的不断涌现,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的界定和把握也变得越来越有意义。只有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并在中国的发展实践之中去有效的运用。进而顺顺利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通过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运用到中国实际当中, 并且在不断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一 ) 毛泽东思想
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积极探索, 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的事业, 同时随着二者的与时俱进的结合, 融入, 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也不断深入, 并试图凝练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理论, 并给予科学的命名。1943年, 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的解放的道路》中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然而时代在变化, 社会在进步, 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也在不断成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是永无止境的, 理性、科学的认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不会停止。刘少奇在谈论关于党的指导思想时明确指出:“党章的总纲上规定: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 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与经验主义的偏向。”[5]毛泽东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重要的思想路线, 一直被沿用至今。而实事求是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所在。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是统一的, 离开事实就根本不可能做到解放自己的思想, 不解放思想, 也不可能还原事物的本来, 实事求是的看问题, 解决问题。毛泽东历来比较重视除旧布新, 力求用新的思想取代旧的、封建的、不合时宜的思想体系、观念、制度。并且因地制宜的提出新的、进步的、与时俱进的战略战术和指导思想。他总能审时度势, 在关键时刻发出致命的一击, 击垮敌人, 拯救政权。在改革中也是一针见血的用其超凡脱俗的智慧带领中国共产党在艰难中奋力跋涉。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 是马列主义在实际的中国境遇中的运用和发展, 但这并不是一个人所创造的思想, 这是整个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此, 毛泽东的名字享誉大江南北, 毛泽东思想得到了全党、全军与全国各族人民的普遍认同, 并指导着中国的发展。
( 二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人民的思想也在不断蜕变中成长、成熟、完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着中国人民披荆斩棘, 不断拼搏、不懈探索、不停留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 最终成功总结出一套能指导中国不断前行的行之有效的体系。并对这个新的命题做出了更加深度的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由此证明, 中国共产党人的做法是正确的, 应该一直坚持下去。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要想在转型中前进, 事实证明, 我们必须坚持这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谱写出国家富裕、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和谐生活的新篇章,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中国。这些重要的思想体系一脉相承又与与时俱进。它们之间是前后相继的、不断传承和发展的。
综上所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常提常新的历史任务, 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改造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到习总书记“中国梦”的提出, 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着中国人民不断抗争、不断探索、不断奋斗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人在及其艰苦的逆境中日益成长、壮大并且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确保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发芽, 枝繁叶茂, 硕果累累, 为中国的发展而用。
参考文献
[1]李大钊.李大钊全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第11册) [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
[3]张申府.张申府文集 (第1卷) [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5.
[4]艾思奇.艾思奇全书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摘 要:爱国主义是一个复杂的理论系统,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爱国主义是反映个人对祖国依赖关系的感情系统,是支撑民族繁荣发展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调整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行为准则。作为情感系统的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对自己的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相互统一;作为支撑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集中体现为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作为行为准则和理性精神的爱国主义,具体表现在道德义务、政治原则、法律规范几个层面上。
关键词:爱国主义;爱国情感;民族精神;行为准则
爱国主义,是民族国家永恒的话题,伟大的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民族,千百年来,爱国主义作为一面旗帜,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对中华民族一直起着引导和鼓舞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赋予爱国主义鲜明的时代特征,丰富发展了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对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的解读,有助于加深我们队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基本规律的理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爱国主义:一个历史范畴
爱国主义是爱国情感、爱国思想和爱国行为的统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也是一个历史性范畴。 所以,如果从其中一个要素入手,是不能一劳永逸地揭示其丰富内涵的。我们必须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透视爱国主义。江泽民同志也说过:“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看,依次存在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好人社会主义社会的爱国主义,从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现阶段的爱国主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爱国主义,其内涵也不同。
我国现阶段的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其基本内涵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这种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观,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为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促进祖国统一事业而献身,也是我国现阶段赋予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
二、爱国主义:一个情感系统
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几乎所有人都有了民族、国家的归属。爱国主义情感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慢慢积淀的一种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意识。
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意识是对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认同感是指时刻把自己当成祖国正的一份子,对其文化理念、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追求目标和道德意识的赞同,义无反顾与其同呼吸、共命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离不弃,患难与共。归属感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内心的依靠、安全与融入。尊严感是指个人应拥有的正当权利被尊重,这种尊重包括自尊和他尊。国家的基本尊严包括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尊重和保护。 荣誉感是指国家和社会对成员履行义务的行为进行的肯定和褒奖,个人因这种肯定和褒奖而产生的一种愉悦感。
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感系统,这种情感具体表现为,人民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对本民族历史传统,风俗人情以及骨肉同胞、祖宗亲辈的依恋,更表现为对祖国领土主权、社会制度的维护等,这种情感是自然性、民族性、政治性和阶级性的统一。爱国土、爱人民、爱国家这三种情感相互依存互为一体。其中,爱国土是爱国主义情感作为一种自然情感的基本表现;爱人民是爱国主义情感作为一种社会情感的重要内容;爱国家是爱国主义情感作为一种政治情感的最高形式,成为爱国情感升华为爱国主义情感的本质象征。
三、爱国主义:支撑民族精神的核心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自豪骄傲、自尊自强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这个统一体中,爱国主义渗透在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切领域。从民族精神的维度解释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就成了支撑民族精神的核心,集中体现为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民族自尊心,是民族独立的前提条件,也是国家繁荣的基本保证。表现为一个民族的人格不可辱、国格不可欺。其成员热爱祖国,不允许外人欺凌、侮辱本国人民的人格和本民族的尊严、荣誉,坚决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信心是民族繁荣、国家富强的根本动力,表现为一个民在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上是积极的、肯定的,对本民族的前程有所憧憬,并在社会实践中坚持不懈、锐意进取,它反映着一个民族开拓进取、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民族自豪感是一个民族对自己祖国的成就的愉悦情感,表现为对自己的国家拥有的历史成就、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无比热爱而产生的光荣感和荣誉感。其中,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必然促成民族自豪感,民族自豪感又能增強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正是由于这种互相促的良性循环,爱国主义情感也不断得以深化和强化,支撑民族精神。
四、爱国主义:一种行为准则
把爱祖国的情感转化为一种处理个人利益与祖国利益、民族利益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为人们分辨是非、善恶提供标准,为社会评价个人行为选择提供价值尺度时,爱国主义就成为了一种行为准则体系,具体表现在道德义务、政治原则、法律规范几个层面上。
首先,道德意义上的爱国主义,是情感意义上的升华。每个国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维护国家的利益,自己应尽的道德义务就是个人利益服从祖国、民族利益;把祖国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是应有之义,当个人利益与祖国利益发生矛盾时,不惜牺牲个人利益服从国家、民族利益。
其次,作为政治准则的爱国主义,要求人们维护社会制度的稳定发展,服从国家权威力量,信奉社会核心价值观,对国家政治权力、国家权威的捍卫。任何民族、任何阶级一般还要把政治性的道德准则,从道德规范体系中独立出来,提高到政治准则的高度。这些政治性的道德原则一旦被提升为政治准则,不仅要求人们自觉地执行,而且还以政党、团体和国家政策、纪律、章程等形式把它固定起来,以行政力量国家政权强制力来保证其成为人们必须履行的义务。
最后,作为法律规范的爱国主义,不仅明确规定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而且明确规定了对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行为的法律制裁。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保护祖国、抵抗侵略是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神圣职责”。法律所特有的强制效应,为爱国主义有效实施道德规范、政治原则施提供法律保障。
爱国是一切具有正义感和使命感的人们自然的感情 但爱国主义思想的产生却不是自发的特别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更需要通过教育和实践,才能逐渐形成。要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正确处理爱国主义与个人发展的相互关系,努力使自己逐步成为一个真正的坚定的爱国者。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重要意义:1.其理论成果指引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2.提供了凝聚党和全国名族人民的强大的精神支柱3.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5.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内容: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的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依据:中国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根本条件).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客观条件)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主观条件)6.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实现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完成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3.进行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的问题.11.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1.我们始终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的基本内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特征:1.一般特征:经济活动市场化,企业经营自主化,交易过程规范化,市场体系完善化,企业产权商品化,保障制度社会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运行法制化.特征: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16.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要求:1.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建设生态文明.3.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18.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的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宪法的规定,国内各少数民族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享受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综合民族和地区为一体的自治制度.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和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2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就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义:A.它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B.它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C.它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D.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E.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F.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G.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指出:“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文在明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下,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和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五个方面阐述了该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义;建设;三个代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之一,是搞好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看,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我国的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现代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负担站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调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认识上的深化,在发展战略上的远见卓识。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的制高点,谁就能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人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和凝聚能力,以维护社会的协调与稳定。这种认同和凝聚能力主要来源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想信仰和行为规范,产生凝聚和激励社会成员的巨大力量。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精神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能给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二、如何实现其战略目标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领域的指导地位,便确定了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这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同时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促进人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的文化利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全面贯彻党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江泽民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全面贯彻党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最重要的是要唱响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些基本方针,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文化中的具体体现,是准确把握先进文化抢进文化的重要保证。
3.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吸收创新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既是中国文化整合的过程,同时也是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吸收外来文化。吸收外来文化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需要,今天,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游离于世界文化之外而获得生存与发展。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必须引进吸纳以西方为代表的现代文化“洋为中用”,以开放大胆的心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对先进的管理经验、科学技术,统统实行“拿来主义”。当然,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必须同时反对对西方文化推崇备至,妄自菲薄,甚至“全盘西化”的主张,要在保持民族文化固有血脉的基础上对外来文化分析权衡,去取得当,真正“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博采它国文化之长,又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同时,吸收外来文化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因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在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吸收精华,汲取精华,充实和发展自己,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4.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不断进行文化创新
我们不仅要深入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红藕贵阳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而且要保护和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然而,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继承和借鉴上是远远不够的,先进文化从本质上说更应是一种充满创新活力的文化,我们必须不断地进行文化创新,“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文化创新作为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就是在继承前人文化遗产精华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所进行的文化所进行的文化上的超越和创造。让创新带动发展,以发展推动繁荣。
5.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思想文化领域,先进文化不去占领,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就会去占领。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用先进文化占领城乡文化阵地。要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绝不允许他们自由泛滥。要特别重视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这不仅是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的要求,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应因地制宜,以群众的需要为第一信号,探索有利机制,搞好队伍建设,保证文化建设深入、持久、健康地开展。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民主法治和纪律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三个代表”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以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艰苦创业精神,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做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纯:《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征》,《中外企业家》,2011.[2] 盛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学习导报》,2003.[3] 庄千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唐山学院学报》,2003.[4] 郭一红、张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接纳外来文化问题》,《求索》,2007年第5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它包括两层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基本含义:
科学含义具体有两方面阐释: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这决定了
我们的建设和改革,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这个大方向。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
这个阶段。这致命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社会主义是
不发达、不完善、不成熟的社会主义。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至少需要
100年。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做出了新的概括,强调指出:
1.现代化发展水平上: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2.产业结构上: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3.经济运行方式上: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4.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上: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5.人民富裕程度上: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6.地区发展状况上: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7.体制改革上: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8.精神文明建设上: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1946年, 前苏联在付出了惨重牺牲后, 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胜利不仅使苏联在政治、经济、物质财富等各方面得到了巨大补偿, 也直接获得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人才等等, 苏联由此一跃成为了世界强国。
这场战争的胜利, 也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了人民的高度认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建设祖国的热情都空前高涨。进入1950年, 苏联的国民经济飞速发展, 各行各业欣欣向荣, 国家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
刚刚过去的艰苦战争, 已经来到的辉煌美好时代, 促使柴金写下了这部手风琴名著。
二、作品风格特点
这首协奏曲表现了俄罗斯坚强不屈的民族性格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它具有鲜明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音乐特色。它选取了俄罗斯传统音乐中的船夫曲、摇篮曲和舞曲, 分别作为三个乐章的音乐主题。作品曲式体裁与思想内容相得益彰。它既是柴金个人的代表作, 也是世界手风琴乐曲中的名篇, 还是上世纪50年代俄罗斯音乐文化宝库中的经典名著之一。
三、作品分析
作品是传统的协奏曲式, 分三个乐章。全曲由快、慢、快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 分为引子, 呈示部, 连接部, 副部, 华彩再现部、尾声等。[1]
第二乐章:复三部曲式, 分为首部, 中部, 再现部, 尾声。
这个乐章是从俄罗斯古老的摇篮曲引申发展而来。
婴儿、摇篮、母亲、宁静的夜晚……这些音乐意象出现在第一乐章的艰苦战争之后, 与第一乐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摇篮曲特有的旋律、速度和律动以及和平宁静的气氛, 使刚刚经历了残酷战争的人们百感交集。在惨烈的战争之后, 摇篮曲触动了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由于钢琴伴奏难以达到乐队的协奏效果, 所以由钢琴伴奏的第二乐章, 一般都要省略由乐队演奏的开始三个乐段, 直接从乐段开始。
第二乐章是表现历尽苦难之后, 民族的生生不息。它承上启下, 使得协奏曲的前后乐章具有了完美的音乐逻辑。在歌颂祖国的宏篇巨著中, 引入摇篮曲可谓是匠心独运。
第三乐章:回旋曲式。分A、B、C、A1、B1、C1、连接、A2、华彩、尾声等。
第三乐章取材于俄罗斯民族歌舞音乐, 热烈、开朗、奔放是其特点。
朝气蓬勃, 乐观向上, 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是整个乐章的思想主题, 这也是卫国战争胜利后, 苏联时代精神的体现。
“降B大调手风琴协奏曲”作于1950年, 战争胜利后, 新的时代展现在作曲家以及全体苏联人民面前。回顾刚刚过去的艰苦战争, 歌颂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坚强, 满怀热情地迎接新时代的曙光, 是这首协奏曲的创作出发点。我们只有全面地了解这些因素, 才能准确地把握这首作品的思想内涵。
注释
1[1]本文没有进行详细的曲式分析, 是因为已经有文章详细分析过了;另外, 曲式分析上的仁者见仁对作品的理解和演绎影响不是太大。本文只侧重作品思想内容的解读。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法拉克福学派;国家理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6.059
1法拉克福学派
长久以来法兰克福学派都是学者们关注的主要对象,例如马尔库塞、阿多诺、霍克海默及哈贝马斯等人的学术成果。为了与做出区分,“晚期资本主义”被法兰克福学派用来指代“自由资本主义”。在其看来,“晚期资本主义”当中,产生了某些有别于“自由资本主义”的新特征。他们声称应该从根本上对马克思关于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意识形态、阶级意识还有劳动价值这些理论进行修正,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相关的文化和科学技术应该开展深入批判。主动进行心理革命,解放人的本能和欲望。确切的说,法兰克福学派并非实际意义上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而是一个有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机构。这是因为和其他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相比,所蕴含着一致的理论倾向不同,它的理论体系不尽相同,其代表人物相互间的主张也缺乏彻底性和一贯性。
近年来,依然有许多的学者对法兰克福学派做出极大的关注。其中学者张亮就从“历史”这一角度,对阿多诺关于胡塞尔现象学研究的历史起源做出了细致的梳理,并以这点为基并且础,对他批判的思想开展了重新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哈贝马斯,至今依旧是学界研究关注的重点。伴随研究的持续深入,哈贝马斯的一些思想,例如有关静神分析理论和他的批判理论、还有关于科学技术的论述,也已经引发国内学者的重视,并在很大程度上能成为将来关注的热点对象。除此之外,在现有的多部关于哈贝马斯研究专著的基础上,我们又看到了与哈贝马斯相关的以另一个视角为出发点的著作。即《劳动交往实践——论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论的重建》。书中从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所为何,他怎样重建,以及他重建得如何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哈贝马斯有关于历史唯物论的重建和不足。
最近几年,学术界探讨的重点从第二代转移到了第三代,例如维默尔和霍耐特等学者的身上。我们应该看到,第三代学者面对的是有别于早期霍克海默等人的理论环境和社会背景的。要注意的是语言学方向的改变和后现代哲学思潮的萌发、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贫乏的消逝、消费社会的到来,还有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制度的不断变化,无一不对社会批判理论的第三代学者们展现了更大的理论挑战。即便维默尔和霍耐特两人同是哈贝马斯的学生,但他们所继承的哈贝马斯的思想却并不等同。相较而论,霍耐特尝试着自立门户,造就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即霍耐特的承认理论。我们不难发现,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其有着较多的关注。而维默尔则是受到了哈贝马斯的新启蒙和新理性的思想的更多传承。建立后形而上学的现代性理论依然是他思想的核心目标,依然遵从批判地重建启蒙和现代性的思想。总体来说,对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代表人物的研究,在我国国内还只是个开始,需要更深入去探索。我们可以发现,学术界对维默尔的思想目前已有所关注和研究。但对同为第三代的学者霍耐特的思想研究尚还不足。不过因为他的承认理论也已引起了不少关注,相信这一状况有望在较短期间得到改观。
2国家理论
国家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它的研究将有重大的意义。时代在不断变化,尤其上世纪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在结构和功能上也因此发生了巨变。在这里必须提到以R·米利班德为代表的新葛兰西主义国家理论研究者们,针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功能和性质展开长期的争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们针对这一领域做出的有意义的探讨我们有目共睹。因此,对国内学术界而言,加强对“国家理论”的追踪和深入研究刻不容缓。纵观国内学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研究刚刚起步,仍需不断地进行追踪研究。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中,南丽军和尹树广对雅索普的资本主义国家理论的分析总结,可以看作国内学界对西马“国家理论”的重要代表。
3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新产生的一个影响较大流派之一,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通过相关领域论文的查阅,我们可以知道对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也渐渐兴起。自上世纪以来的现代社会,尤其是二战后,随着世界各地经济的飞速发展,伴随而来的生态问题,也已经成为困扰着人们生存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所以对生态的关注,时至今日,一定意义上其实就是对人类自身的关注。国外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影响最大的学者莫过于奥康纳和福斯特。值得一提的是奥康纳认为自然也同样是生产力。他指出自然不单能够把森林、土地肥力生产出来,还能够使人的感觉的周期地生产出来。我们人类在开发自然的过程中,不能超过自然的周期去进行过度的开发。这样一种观点,不单只适应当时,在此刻也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4马克思主义在英国
探讨西方马克思主义也必须探讨在英国的马克思主义。英国的研究领域在20世纪中叶,其左翼与右翼争论的问题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然而自从阿尔杜塞的解构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传人英国以来,争论的问题又多了一部分,既结构主义同历史主义还有其中的一些派别争论。从近年来国内的一切学术研究的情况来看,英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已经充分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关注。《历史主义与解构主义——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探索的主导意识》一文是由乔瑞金,师文兵二人所写。这是一篇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中期以来的英国,其中的发展情况做的梳理与研究。从他们的观点来看,英国在20世纪中期以后涌现了一些新马克思主义者,由此也组成了不同的新马克思主义学派。在这些学派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历史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与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这两个学派因为在研究方法与研究角度上的差异,经常发生争执,最突出的便是汤普森与安德森二人的争执长期不败。导致这种局面是由于,汤普森延续了英国的经验主义的传统和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安德森则是特别注重欧洲大陆的结构主义方式和法国的结构主义方式,而且他将这两种研究方式贯穿到对英国工人阶级的研究中。乔瑞金和师文兵二人的出发点在于以上两派差别的学术传统和不同的方法。积极全面的研究两派所争论的关键、本质和目标,也对历史主义方法和结构主义方法二者的区别和特点进行对比研究,得到的结论是,二者在其研究领域中都有其独有的侧重点,只是没有排斥相互汲取与参考。英国的历史主义学派不只是只有历史主义方式,同样,在结构主义学派中也不只是只有结构主义方式。总的来说,二者是相互吸收、相互借鉴的,只是差别在于他们的关注点不一样。
5结语
1.2.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是马克思主义和名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名族形式表现出来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1新名族主义的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论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名宝贵的精神财富
4是创立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政治基础。
5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和理论指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纲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名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3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三种类型?
1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与分配
2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3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促进国民经济科学发展的措施: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设新型工业化道路。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4统筹区域发展
5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友好型国家。
简述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内容:
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简述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内容: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间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哪两大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2.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那些内容?
1.邓-小-平理论;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科学发展观 四、十七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界定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五、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
除了上面讲的这几个方面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六、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七、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丰富内容: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理论。
八、什么是三个代表?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
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九、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有那些?指导意义是?
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
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 本前提。理论联系实际,这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就是要有目的的去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使理论切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矗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提高党的领带能力的重要内容。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十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另一个对象、官僚资本主义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人民大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对于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首要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要:政治(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经济(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文化(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十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是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是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十三、我国进行社会注意改造取得的历史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十四、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和-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其内意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和目的的统一起来的更高层次的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社会主义本质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本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3、根本任务:解放发展生产力。
(1)、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3)、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4)、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体现
十五、.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3.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十六、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十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十八、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长期性?认识这些的意义是?
1、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设社会主义本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2、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克服急躁情绪,克服各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坚持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要、基本经验和各个方面的方针政策,埋头苦干、脚踏实地滴完成初级阶段的各项任务,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本现代化建设。
十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也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实践证明: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二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层次 基本内涵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把握,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第一个层面是马克思主义的理念层次,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也就是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就是说这种价值追求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它关注的是人类的命运,首先介绍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就立下了“为人类谋福利”这个崇高的理想,并一生为之奋斗。马克思十七岁时中学毕业论文中就树立了这样的理想:“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而且马克思的这种理想、这种追求并不是抽象空洞的理想,他是通过理论的创造和实践的总结,把人类命运放到历史发展的境遇中关注,通过唯物史观把握人类社会发展方向,是一种彻底的人文关怀,为什么说是彻底的,因为它是直面社会不平等的根源,也就是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私有制,并找出历史发展规律,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寻求方式超越它。实现人类解放,也就是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只有消灭了私有制,每个人都从私有资本中解放出来,这就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价值和最高目标。这一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逐步实现的过程,比如改革开放,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允许私有资本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最终都不会偏离消灭私有制,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终极目标。
也就是说,不管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不管哪个时代,马克思主义关注的都是人们的生存样态,关注的都是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存在方式,关注人们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如何生存和发展,不同的是关注点不一样,马克思那个年代由于阶级矛盾尖锐,关注的都是阶级斗争,对抗资本主义的剥削,当代社会呢,资本剥削虽然依然存在,但阶级矛盾已经缓和了很多,但是从私有制中分化出来的矛盾更加多样化与复杂化,比如贫富差距夸大、生态问题、技术异化问题,等等,关注的都是人们的都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挑战,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这种价值追求及对这些问题的批判力,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更大的格局理解一些问题。
第二个层面是理论层次,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内容。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文章中就曾明确指出了马克思的两大历史发现,一是唯物史观,二是剩余价值。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现,可和达尔文在生物界发现生物进化论相媲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最核心的内容就是马克思是第一次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此之前,人们是既没有弄清楚人类社会是如何发展而来,更不知道人类社会将发展到哪里去,虽然也有很多思想家做过这种思考,比如黑格尔认为人类历史、人类社会是从绝对理念或者说绝对精神中发展而来的,整个世界、整个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而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上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使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明朗了起来,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第一次认识了自己,有西方学者指出,马克思的历史观中,历史并不仅仅是曾经发生的事情或历史事件的简单罗列,而是在这些历史事件背后蕴藏着整个社会的走向,他认为的历史是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而不是对从古至今整个人类生存经历的重述。这就是唯物史观。马克思正是基于这一发现,才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的全面批判。
马克思的另一个伟大发现,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的提出阐明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所在。剩余价值和利润是相对应的,只是资本家用利润来掩盖剩余价值的榨取,就是说如果我们提利润的话只会说我投入了这么多资金,在经过一个周期的资本循环之后挣了多少钱,而不会提这些钱实际上是从工人那里榨取的。即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这二者是不一样的,如果出卖的是劳动,那么是多劳多得,每一份劳动都能获得等值的报酬,但出卖的是劳动力的话,我们的劳动就任由资本家支配的,在劳动过程中的付出和收获是不对等的。这也就是剩余价值理论的表现。在此之前,工人阶级甚至不知道贫困的真正原因,放在今天来说就是不知道贫富差距被拉大的真正原因。马克思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的全面批判,揭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提出资本主义危机理论。
马克思正是通过唯物史观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通过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的全面批判,作为整个理论体系的支点,提出了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等理论,使空想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主体部分。
第三个层面是方法论层次,也就是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特性。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革命性、实践性三个特性把握。
首先是人民性和阶级性的统一。也就是说,人民性要体现阶级性,马克思把空想变成科学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主体,那就是工人阶级,赋予了工人阶级及其政治组织共产党以崇高的历史使命,解放人类的使命。同样,工人阶级只有通过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事业才能解放自己,所以我们提人民性,首先要提阶级性,要使共产党及整个共产主义运动首先代表广大无产阶级的利益,才能真正体现人民性,实现人的解放。比如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工农革命运动为什么能取得胜利,正是在于在当时阶级矛盾极端尖锐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广大工农的利益,要为当时社会最底层的那些人谋幸福,要领导他们翻身得解放,而不是像国民党那样代表着四大家族为代表的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才得到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拥护,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也正是因为我们在革命年代代表着工农阶级的利益,才有消灭买办资产阶级之后,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同样在改革开放之后,允许了私人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一定分量,那是因为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通过利用私人资本的发展满足物质文化需要,但是我们的党不能代表这部分私人资本的利益,因为私人资本在社会主义的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是要最终被消灭的,我们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其次是革命性与批判性的统一。马克思在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最后一条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正是这一观点使马克思和以往历史上所有的哲学家划清了界限,马克思要改变的是什么世界,实际上就是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奴役人的世界,充分体现了他的革命性。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也有对马克思这方面的评价: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要实现革命性,还必须与批判性相统一,正是基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总体批判,革命才有了依据及实现的条件。也就是说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无产阶级才找到自己的历史定位,什么定位呢?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历史时代的产物,它没有任何私有财产,它把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它与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相联系,它所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这种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必然导致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反抗斗争。这是批判性与革命性相统一。
从理论自身来说,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过程中,要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抗争,还有理论自身还面临各种“左倾”冒进、“右倾”机会主义的威胁,只有保持批判性,才能使理论具有革命性。比如1942年毛泽东同志正是通过整风运动,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方向,奠定了毛泽东思想的基础。在改革开放初期,正是在邓小平实际领导下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对两个凡是进行批判、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导向,才有了后来的改革开放的成功。
再次是实践性与开放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提马克思恩格斯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还有就是邓小平以来的当代马克思主义,这种提法是不恰当的,因为马克思主义从本质上来说永远是当代的,为什么呢,因为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像圣经那样,被封为经典之后,就永远被遵从着,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断对现实提出拷问,或者不断致力于解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在拷问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比如在革命年代,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根据当时的国情,在领导工农革命的过程中提出了毛泽东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邓小平等第二代领导人根据“文化大革命”后的基本国情,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实行改革开放,为了坚守社会主义阵地,不让改革开放滑向资产阶级自由化,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社会主义性质、四项基本原则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后面的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四个全面,等等,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的实践中提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价值理念一直都在引领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因此,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其中发展是活力,坚持是条件和灵魂。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没有一劳永逸,他的意义是在不断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总结得到发展,而发展出来的理论都是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就比如一个人,童年时是这个人,青年时是这个人,不可能说现在是这个人,以前又是另外一个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永远是当代的,也说明马克思主义要保持活力,其理论就要求不断创新。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包含两个层面的逻辑构件:一是马克思主义, 一是中国国情与中国实际。在以上两大构件相结合的过程中, 结合的方式及其所具有的意义是多重的。从不同的视角出发, 这一结合所呈现出的景观也是不相同的。或者说, 以上两大构件的结合有其内在的复杂机制和深刻的哲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全部严谨的理论探索和无产阶级的一切积极的实践活动, 都可以被视作解决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问题的尝试。理论与实践是相向互动的, 理论与实践之间任何偶然的和暂时的联系, 都在理论和实践各自意识到自己对对方的渴求时, 被必然联系的形式所取代。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和斗争, 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的产物, 这个结合的过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哲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的结合, 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历史进程具有哲学本体论层面的含义。就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 它最重要的就是实践。我们虽然不能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哲学, 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毫无疑问具有强烈的实践特征, 这种实践特征使得马克思主义在本体论层面上摆脱了机械唯物论特别是实体本体论的倾向。当然, 过分夸大实践在本体层面上的含义从而走向实践哲学或者实践本体论也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彻底坚持物质本体论的基础上, 充分肯定了人的实践的基础性地位, 这就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内理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奠定了坚实的本体论基础。
2.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两种错误:一是实践脱离理论, 片面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而忽视理论的指导意义;一是“理论中心主义”或者是“教条主义”。以上两种错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是经常存在的, 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尤其是后者, 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危害特别大。为了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 毛泽东完成了其一生最为重要的几部哲学著作, 即《反对本本主义》 (1930) 、《实践论》 (1937) 、《矛盾论》 (1937) 。邓小平积极推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哲学大讨论, 作出了“要警惕右, 但主要是防止‘左’”的重要判断。这些理论著作及其相关观点, 都是对教条主义思维的尖锐批评。当然, 前一方面的错误, 即过分重视经验性实践、忽视理论的错误在中国革命和斗争的实践中也出现过。因此, 毛泽东提出了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重要论断。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共性理论与个性化经验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同时也是一个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过程[1]。共性与个性是揭示客观事物辩证联系特性的一对哲学范畴。共性即矛盾的普遍性、绝对性, 它是指不同事物所共有的普遍属性。个性即矛盾的特殊性、相对性, 它是指一事物所特有的、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属性。唯物辩证法认为, 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属于同一序列的哲学范畴, 都是客观事物所具有的根本属性。共性与个性对立的相对性还表现在其相互转化上, 在一定的条件下, 共性可以转化为个性, 个性也可以转化为共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共性与个性辩证关系的阐明, 同样适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人的思维规律的把握, 才真正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的地位, 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最为根本的科学性特征, 同时, 这一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部革命性的依据所在。但是, 马克思主义韵实践性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共性化理论的层面上, 它必然要执著地去寻找向现实形态转化的通道和载体。[2]这个载体现在已经明确了, 就是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行动载体。这个通道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和民族化, 当代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化的“世界革命”暂时还不宜同时爆发的时候, 民族化的革命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毫无疑问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 特别是中国化, 就是马克思主义这样一种共性理论与个性化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 它的共性化特征决定了它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指导思想地位, 但是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能包办一切, 它不能覆盖现实的、民族化的革命斗争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从认识论的角度看, 马克思主义只是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范式, 但是, 马克思主义不是体系哲学, 不是复杂多样的民族实践的“百科全书”, 更不是绝对真理的逻辑体系, 它必然要为个性化实践留下充分发挥的空间。在现实的斗争中, 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能积极地去探索个性化的斗争方式, 那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命名的运动和实践就不能够摆脱受到挫折和遭遇失败的危险, 国际共产主义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包含两个层面的逻辑构架:一是马克思主义, 一是中国国情与中国实际。在以上两大构件相结合的过程中, 结合的方式及其所具有的意义是多重的。从不同的视角出发, 这一结合所呈现出的景观也是不相同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中国化
参考文献
[1]杨信礼.《实践论》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重读《实践论》[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1 (7) .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推荐阅读: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09-11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11-12
简述德育的途径07-05
简述公证的基本原则07-07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感想11-11
简述中国梦的实现途径06-26
简述沟通能力的重要性09-07
简述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09-19
简述梁启超的新闻思想10-19
简述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