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模拟试卷a答案(精选4篇)
一、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共40题,每题1分):
1、哲学是
(D)A 科学之科学
B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
B A 一元论
B 物质 C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D 意识
3、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前提是
A A 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性
B 否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 C 承认事物的客观性
D 否定事物的相互区别
4、在实践活动的类型中,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A 处理社会矛盾的实践
B 生产实践 C 科学实践
D 人的主观活动
5、人的最深刻最根本的本质是
C A 物质生产劳动
B 自觉能动性
C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6、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最基本方面在于他们是
A A 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 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 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D 历史任务的提出者和组织者
7、衡量社会是否进步的根本标准和客观尺度是
D A 物质文明
B 精神文明
C 思想道德水平
D 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
8、“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体现了
B A 相对主义的观点
B 辩证法的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诡辩论的观点
9、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是
B A 迂回曲折 B 前进上升运动 C 周而复始的循环 D 直线式的发展
1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主体是指
C A 从事脑力劳动的人 B 现实社会中的一切人 C 改造和探索世界的现实的人 D 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劳动者
11、一切错误思想就其本质而言都是
B A 人的头脑里固有的B 客观存在的反映 C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D 没有任何根据的
12、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
B A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 唯心主义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3、下列现象中属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有
C A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B 先进和落后的相互排斥
C 真理和谬误失去一方,他方就不存在 D 顺利变为困难,困难变为顺利
14、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反映的内容主要是:
D A 社会存在 B 地理环境
C 人口因素 D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5、衡量社会是否进步的最为根本的标准 是
A A 物质文明
B 精神文明 C 思想道德水平
D 科学技术
16、唯物史观认为,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在于
B A 他的奉献得到社会的承认
B 他为社会作了什么贡献 C 社会对他的合理需要予以满足 D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关心
17、“真理没有阶级性”这是
D A 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 B 旧唯物主义真理观 C 客观唯心主义真理观 D 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
18、人们常说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其哲理是讲
B A 空间的三维性
B 时间的一维性
C 时间空间的客观性
D 时空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
19、哲学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是依据对————的不同回答来进行的。
A A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D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20、依据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上可以划分
D A 唯心论和唯物论。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 具体科学和哲学。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1、物质的最高属性是它的 A A 存在性。B 运动性。C 可知性。D 客观实在性。
22、认为具体的物的形态如水、火、气等是世界的本原的观点是
A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23、汉代的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
D A 唯物论观点 B 唯心论观点 C 辩证法观点 D 形而上学观点
24、认为存在着没有物质的运动是——的观点。
C A 庸俗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 C 唯心主义 D 辨证唯物主义
25、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
B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B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C矛盾的内在性与外在性 D矛盾的实践性与历史性
26、生产力的基本含义是
C A人的体力与脑力的支出 B人们解决自然界矛盾的能力
C人类解决社会同自然界的实际矛盾的能力 D人类解决人与社会矛盾的能力
27、“望梅止渴”是关于
C A感觉的生动的例子 B知觉的生动的例子
C表象的生动的例子 D 理性认识的生动的例子
28、世界观是人们对于
B A世界的看法的总和 B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看法,主要是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C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看法 D世界与人生的最基本的看法
29、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不是
B A世界观 B理论化与系统化的世界观 C歪曲的世界观 D 能够消灭的 30、唯物辩证法的总的特征是
A A联系与发展的观点 B对立统一观点
C系统观点 D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
31、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提高了,而从价值量考察则(C)。A、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提高 B、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提高 C、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不变 D、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不变
32、马克思说:“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表明(B)。
A、只要物有使用价值也就有价值 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可分离的 D、价值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33、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C)。
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 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 C、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
34、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C)。A、随着生产耗费而逐渐消失 B、能够发生价值增殖
C、借助具体劳动转移到产品中去 D、借助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
35、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
36、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A)。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B、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 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 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
37、资本的周转速度(D)。
A、同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B、同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C、同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D、同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38、把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生产过程中(B)。A、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物质存在形态不同 C、价值转移方式不同 D、在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39、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D)。
A、社会资本的周转速度问题 B、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40、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是因为抹杀了(A)。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别 D、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一
二、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为: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与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它为人们提供了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即矛盾分析法。
2、简要说明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答、生产方式是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它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与面貌;它制约着全部社会物质、政治、精神生活的过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3、扼要阐明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答、人的社会价值指人对社会的贡献,人的自我价值指人从社会的获得。我们知道,人必须先对社会奉献,然后才能取得,因此,人的社会价值高于自我价值。但是,我们说,没有社会价值,就没有自我价值,没有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就没有意义,因此,它们又是统一的。而且,人在追求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它可以获得一种自豪感,这又是自我价值。
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与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要判断主观同客观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仅靠主观与客观任一个方面都是不可能的。客观对象不会自动的同主观相符合,要靠实践去发现客观。而主观不能产生任何认识,必须与客观相接触。只有实践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也是由实践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实践具有直接的现实性的特点。
5、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所谓反映论,即关于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的理论。是否承认反映论,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界线。它包括如下内容:承认客观世界的存在,认为它是认识的对象;主张认识要以客观外界的事物为内容,认为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映象、模写、摄影;承认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6、简述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只有矛盾的斗争性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逻辑证明能作为检验真理的一种标准。
3、历史必须通过人来实践,因此人也可以改变历史规律。
4、在世界的本原上,意识比物质更加基本。
5、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劳分配。
1、错误。
2、不正确。
3、不正确。
4、不正确。
5、错误.四、论述题(20分)
1、结合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论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思想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0分)答、江泽民同志提出中国共产党要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先进文化的代表,人民最根本利益的代表,具有非常重要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我们在学习唯物史观的时候就已经知道,生产力是社会发展中最根本的因素,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最根本的。社会的发展具有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推动的必然性,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生产力的发展来调整生产关系,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应该成为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同时,社会的发展又不是纯粹的物质发展,落脚点是文化的发展,精神的提升。而一切发展的落脚点,最后是人民是否满意,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的利益、感受是工作的出发点。
因此,他的学说,为我们指出了一个全面的、正确的方向,必将对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带来深远的影响。
1.花芽分化有(夏秋分化型、冬春分化类型、当年分化型、多次分化类型、不定期分化)五种类型。
2.对许多植物来说,(水分)常是花芽分化迟早和难易的主要环境因 3.衡量适地适树的两个标准为(生物学标准和功能标准)
4.树木栽植从广义上讲,包括(起苗、搬运、种植和栽后管理)等四个基本环节。
5.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对新栽大树扶正的,落叶树种可在(休眠)期间扶正,常绿树种在(秋末)扶正。
6.根据低温对树木的伤害机理,可分为(冻害、冻旱和霜害)三种基本类型。
7.我国古树通常按树龄分为四级,树龄年以上的古树为一级。8.穴盘育苗自动播种流水线概括为“三库、二室、一线”,即(穴盘库、基质库、种子库、催芽室、育苗室和播种生产线)。
9.修剪时为了调节侧枝的生长势,应对强侧枝弱剪,对弱侧枝强剪。10.植物的分枝方式有(单株分枝、总状分枝、合轴分枝)3种。二.判断题
1.新梢旺盛生长期,叶腋内形成的芽比较饱满。(√)2.高山上生长的植物花色通常比平原的鲜艳。(√)
3.栽植地环境调查时,首先要了解栽植地区的温度和降水情况,因为树种分布主要受热量和水分的影响。(X)
4.秋季带叶栽植的树木要在大量开始落叶时开始移植,不能太早,否则会降低移栽成活率。(√)
5.比较贵重的树木,运输距离较远而土壤的沙性又较强时,则采用井字式或五角式。(√)
6.依据肥料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氮肥应深施,磷钾肥应浅施。(√)7.抽条实际上是冬季的生理干旱,是冻害的结果。(√)8.一、二年生草花的露地栽培多用苗床栽培的方式。(√)9.扦插时基质的温度应稍低于空气温度,才易成活。(X)
10.孤植树,一般采用单独种植的方式,来表现树木的体形美。(X)
三.选择题
1.紫藤的花芽分化类型属于(B 多次分化型)2.下列喜酸性土的植物为(A 胡杨)3.多角形配置方式属于(C 混合式配置)4.庭荫树一般要求主干高(C 1.2-1.5)m。
5.树木栽植后的(A 前3个月)是能否成活的关键时期。
6.土壤中缺(A 锌)会使树木的根、茎、叶的生长点枯萎甚至枯死,叶片黄化。
7.球根类花卉不适宜追(C 钾)肥。
8.无土栽培营养液包括植物生长所必需的(A 微量元素)。9.下列修剪方法中属于生长季修剪的是(A 截干)10.对于1年生枝条短截1/4-1/3部分称为(B 轻疏)。
四.名词解释
1.物候: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季节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
2.适地适树:是使栽植树的生态学特性与栽植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3.假植:指在苗木或树木挖起或搬运后不能及时种植时,为保护根系生命活动,而采取的短期或临时性的将根系埋于湿土中的措施。
4.叶面施肥:指根据植物生长需要将各种速效肥水溶液,喷洒在叶片、枝条及果实上的追肥方法,是一种临时性的辅助追肥措施。
5.生理干旱:由于早春干旱多风,气温骤然迅速回升,迫使幼苗大量蒸腾水分,但土壤冻结,地温很低,苗木根系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致使幼苗水分供不应求,发生枯死或干梢现象。
五.简答题
1.混交树种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1)混交树种应具有良好的造景、配景、护土和改土作用或其他效能,给主要树种创造有利的生长环境,提高群体的稳定性,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2)混交树种与主要树种的生态学特性要有较大的差异,对环境资源利用最好能优势互补。(3)不要太深,一般不超过60cm。
2.树木施肥必须注意的三个问题?
答:(1)不是靠近树干(2)不要太浅,避免简单的地面喷撒(3)混交树种与主要树种相互之间无共同病虫害和相克现象。
3.如何对衰老的古树名木进行复壮和养护?
答:(1)地下部分的复壮措施。要点如下:埋条法;复壮沟-通气-渗水系统;土壤改良;地面铺装透气砖或种植地被植物;使用助壮剂或生长调节剂。(2)养护管理措施。要点如下: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围栏设置;支撑加固,修补树洞,设避雷针;靠接小树复壮濒危古树;防治病虫害。
4.植物越冬防寒的方法有哪些?
一、名词解释
1、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到期需要偿还的债务。
2、次级债务:次级债是指偿还次序优于公司股本权益、但低于公司一般债务(包括高级债务和担保债务)的一种特殊的债务形式。
3、关注类贷款:借款人偿还贷款本息任然正常,但是发生一些可能影响贷款本息偿还的不利因素,如果这些因素继续下去,则有可能影响贷款本息的偿还。
4、银团贷款:一家银行牵头。联合多家银行共同筹资为统一借款人提供贷款的业务。
5、货币市场工具:包括所有到期日在1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与证券。
二、填空题
1、会计、经济、监管
2、信用风险
3、监事会
4、中国工商银行
5、最低资本规定、监管机构监督检查、市场纪律
6、甘肃银行
三、计算题
答案要点:
6000/(5000*0%+20000*0%+5000*20%+5000*50%+65000*100% +10000*100%*10%
+20000*50%*100%)
四、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
1、(1)互联网金融改变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方式,互联网金融导致商业银行支付功能边缘化,互联网金融重构已有融资格局,互联网金融挑战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中介理论。
(2)优势:实习雄厚,诚信度高,物理网点多,基础设施好,监管准入门槛高。
劣势:认识不足,业务僵化,创新不足。
2、资本对资产的比例越高,其资产的安全性就越强,银行的信誉就越好,从而出现资不抵债而倒闭的可能性就越小。资本充足度减低了银行破产的可能性,增加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一旦金融管理当局认为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率低于一定限度,就会责令其增加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措施是:一是增加资本,二是减少资产规模,三是调整资产组合中高低风险资产的比重,降低高风险资产。
五、论述题
1、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
一、单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B
2、D
3、D
4、B
5、A
6、A
7、A
8、B
9、B
10、C
二、多选题
1、ABC
2、BCD
3、ABCD
4、ABCD
5、ABC
6、ABC
7、ABC
8、ABCD
9、BCD
10、CD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在对观点画 “√”,错的观点后画“×”)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是通过采用信息技术,使企业市场营销、销售管理、客户服务和支持等经营流程信息化,实现客户资源有效利用的管理软件系统。
2、客户智能:是创新和使用客户知识,帮助企业提高优化客户关系的决策能力和整体运营能力的概念、方法、过程以及软件的集合。
3、客户识别:是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根据大量的客户特征、需求信息等,找出哪些是企业的潜在客户、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哪些客户最有价值等,并以这些客户作为客户关系的管理对象。
4、CLV分析法:是指客户生命周期价值,指客户在与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为企业创造的价值。
5、定制营销:也称为一对一营销、个体营销、个别化营销、是指把每一位客户视为一个潜在的细分市场,并根据每一位客户的特定要求,单独设计、生产产品并迅捷交货的营销方式。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客户资源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成本领先优势和规模优势
(2)市场价值和品牌优势
(3)信息价值
(4)网络化价值
2、IDIC模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识别客户
(2)对客户进行差异分析
(3)与客户保持互动
(4)调整产品或服务以满足每个客户的需要
3、简述客户投诉处理过程
答(1)倾听客户意见
(2)记录投诉要点,判断客户投诉是否成立
(3)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
(4)跟踪服务
4、简述挽回客户有步骤
答:(1)建立客户流失预警体系
(2)分析流失客户状况
(3)分析客户流失的原因
(4)采取措施挽回流失客户
5、影响客户关系管理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答:(1)信息技术
(2)高层领导
(3)企业文化
(4)人力资源
(5)组织设计
(6)供应链伙伴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影响客户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参考答案: 企业因素;产品因素;营销与服务体系;沟通因素;客户关怀。
【马克思模拟试卷a答案】推荐阅读:
马克思作业题附答案12-24
马克思主义分析题答案06-2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题答案12-0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及答案12-17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六章(试题及答案)06-2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答案01-09
马克思06-13
马克思论文07-27
马克思简介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