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练习题库课件(精选5篇)
7、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生产实践
8、洛克说:“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A.这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思想
9、“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典型的(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10、“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11、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D.反映论
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在于 D.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13、“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A.唯物主义观点
14、所谓认识的主体是指(D .是从事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实践着的人
15、认识论中的主体性原则是指(D.主体的能动性
29、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认识客体含义的是()C.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30、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B.第一体和第二性的关系
31、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B.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32.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D.实践—认识—实践
33、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和道路是(C.实践、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不断深入发展
34、认识开始于感觉,这是(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35、人们认识的起点是()C.感觉
36、在认识的起点的几种提法中,正确的是()D.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37、认识的初级阶段是(D.感性认识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是(B.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
3、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C.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
4、“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的意思是 D.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5、社会活动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社会规律是(D.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可以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的
6、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同点是(C.它们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运动过程
7、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B.自然规律是自发的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而实
8、人的活动受着社会历史条件及其规律性的制约,这种制约性表现在()A.人们的思想动机根源于社会存在,社会发展规律制约人们思想实现的程度
9、“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的观点是(A.唯物史观
10、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B.生产劳动
11、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12、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中的钥匙,因为劳动是(B.人的生命存在和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13、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C.社会劳动
14、因为人们有选择能力,因此(D.人们可以发挥主体能动作用
15、看待社会历史的基本趋势这个问题的正确观点是(A、社会进步具有客观必然性的观点
16、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A.前进的、上升的
17、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共同点是(B.它们都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18、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9、社会存在(B.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20、下列各项中,全面表述社会存在含义的是()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21、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是()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需要通过(A.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23、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的是()D.生产方式
24、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活方式的总和
25、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C.生产方式
26、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指的是(D.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27、地理环境要对社会发展起作用必须通过(D.对生产过程产生影响
28、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叫()A.生物圈
29、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指()A.绿色植物
30、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它对社会发展(C.有很大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
31、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B.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32、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来实现
33、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C.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34、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B.生产劳动
35、许多地方环境污染发展成为社会公害,这是()D.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
36、社会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区别B.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
37、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它指D.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38、广义的经济结构是指(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39、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40、在生产方式内部各要素中,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是(A.生产力
41、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42、生产方式之所以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A.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都是在它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
43、生产力的含义是指()D.人类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
44、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B.人和物之间的关系
45、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D.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46、生产力诸因素中的主导因素是()A.劳动者
47、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C.它是一种人们不能选择的既得的物质力量
48、生产资料包括()C.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49、在劳动资料这一复杂系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B.生产工具系统
50、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A.生产力的发展
51、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B.根本标准
52、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B.生产工具的状况
5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A.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转为现实的生产力
54、在当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这主要是D.它在当代的物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55、人和物的要素从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的关键是()C.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56、生产关系是指()D.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57、在生产关系体系中,最本质最基本(或起决定作用的内容)的关系是()
D.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58、区分生产关系基本类型的标志是(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59、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所依据的标准是()A.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60、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阶级社会是(B.奴隶社会
6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62、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B.经济原因引起的6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B.生产力的发展
64、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进步以()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为动力
65、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D.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66、上层建筑是指(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67、国家属于()B.上层建筑
68、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B.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 69、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性质取决于(D.被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70、社会形态是()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71、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联系表现为(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72、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D.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7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告诉我们(B.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会存在一段时期,但不可能永久地存在下去 74、下列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中,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A.自然科学
75、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C.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 76、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C.自然科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77、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属于(B.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78、全部意识形态的核心是()D.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79、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的贯彻主要是通过(D.政治暴力的强制来维持
80、宗教是()D.统治人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
81、道德的特点在于()B.它是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起作用的精神力量 82、艺术的特点是(B、用生动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通过美的感染力影响人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 63、资产阶级法律的根本原则是()D.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84、上层建筑是个庞大的系统,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B.国家政权 85、简单地说阶级的实质是()C.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86、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A.经济标准
87、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C.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88、国家的起源在于它是()C.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89、组成国家的暴力机构中,最主要成分是(B.军队 90、区分国家的类型和本质的根据是()B.国体
91、马克思主义认为,国体是(C.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 92、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关系属于(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93、国家的消亡是指()C.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消亡 94、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A.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
95、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B.直接动力
96、严格科学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B.革命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 97、社会革命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C.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
98、促使无产阶级革命主观条件成熟的关键是(D.建立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党 99、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B.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00、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等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活动,这说明(B.承认主体选择作用与承认历史决定论并不矛 101、认为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的观点是()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107、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D.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08、人的本质在于()D.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09、下列关于人性的看法,属于正确观点的是()D.人性是在社会中形成的110、人的价值具有二重性,具体表现为个人的()D.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111、关于人的价值的正确观点是(D.人的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为社会作出贡献 112、衡量人的社会价值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是(D.看他对社会和人类是否作了贡献及其大小 113、在价值关系中,人与物的区别在于,人(B.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
11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人生意义的关键是()B.处理好贡献与索取的关系
115、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个人是什么样的,主要取决于(A.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116、唯物史观认为,所谓自由是指()C.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重点强调, 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这是从思想上理论上政治上建设党、提高党的重大举措, 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长远意义。
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普及和推广, 把深邃的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 把深刻的道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 使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变为形象的生活逻辑, 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向生动的社会实践, 成为广大党员普遍信仰、人民大众普遍认同的强大思想武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指用生动的形式、鲜活的内容、大众的语言、科学的手段, 深入浅出地研究、解释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使其为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 并内化为价值信仰、思维方式和行为指南。高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 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既是高校的首要政治任务, 又是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在高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实现途径, 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关键环节。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改进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研制各门课程理论教学与宣传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是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以下简称“原理”) 课, 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原理”课目前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内容多、课时少, 基础性、学理性强, 教师的知识结构亟待提升,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兴趣不高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综合考虑, 但是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 制作适合高校学生心理需求和“原理”课程体系特点的多媒体课件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途径。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几点思考。
由于“原理”课课堂教学自身的特点, 为多媒体课件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一, 多媒体课件可以准确快速美观地显示能够体现“原理”课课堂教学内部结构、逻辑关系、基本知识点及教师重要观点的文字, 避免教师大量地长时间地在各个班级重复板书;第二, 多媒体课件可以打破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等客观教学环境的限制, 再现、模拟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表现的内容。比如, 马克思当年的手稿, 这一类珍贵的资料一般不可能拥有实物, 但是教师有可能找到图片、视频等资料, 而展示给学生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多媒体课件放大于屏幕上;第三, 在05方案中, “原理”课明显存在课时少、内容多的突出矛盾, 而它并不像数学等理科教学内容那样难以理解, 所以, 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扩大教学信息量、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以缓解教学内容与课时之间的矛盾;第四, “原理”课课堂教学中, 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集体讨论, 而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正可以帮助教师对各种“不同看法”进行解析和讲评;第五, 多媒体课件可以轻松绘制图表、曲线、图示等, 这些元素也是“原理”课教学经常用到的。
但是, 目前理论界对多媒体课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运用及其价值还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比如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愿意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 一味等待配发现成的、拿到课堂上就能用的课件。实际上面对同一本教材, 每一位教师都有不同于别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需要有一个切合自己教学情况的多媒体课件, 所以这种等待配发统一课件直接使用的想法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再比如有的教师把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仅仅局限于将教师的讲课提纲平移到屏幕上, 进而节省上课板书的时间, 或者仅仅把多媒体课件的作用理解为能够使课程中涉及的一些抽象概念、命题、论证素材转化为生动、直观的形象, 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这其实完全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价值。有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 往往千篇一律, 把“满堂灌”变成“满堂放”, 把多媒体变成“单媒体”, 把教师变成幻灯片放映员、电脑操作员, 或图片、音像资料解说员, 这也不是理想的多媒体课件实际应有的效果。或者有些教师虽然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 由于过于注重技术形式的使用, 把理论课堂变成光、声、影的组合, 忽视理论本身传播的魅力。
多媒体课件是增强和扩大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传递、接受和反馈能力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原理”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和载体。为了制作多媒体课件, 需要设计和制作者深入钻研教材, 梳理和确定每一章、每一节的主要观点, 将它们清晰、生动地呈现出来;需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教学的要求确定授课重点, 考虑运用什么素材导入教材内容, 用什么素材给某一观点提供论证, 等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实际上是制作者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再造”的过程, 必须建立在对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深入钻研和理解的基础上, 其最终版本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物质载体。多媒体课件只有完成了对教材的合理再造, 才算是合格的课件。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基本思路。
“原理”课程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多种多样, 教学手段和工具也多种多样。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和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教学手段和工具。现在, 传播媒介的变化, 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和教学的信息传播提供了更有效的工具和手段, 并以此逐步增强教师和学生获取、传递、使用信息的能力。人类超越其他生命的地方, 不在于其自然的传递信息的感观能力有多强, 而在于人具有创造、使用媒介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技术上的无所作为是不合适的, 但多媒体技术的喧宾夺主也是错误的。我们设计研制“原理”课教学与宣传多媒体课件, 目的在于使其真正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服务。
目前, 多媒体课件根据其使用对象不同可分为几种:一是供教师使用的演示型课件;二是供学生使用的导学型课件;三是综合型课件, 即既能满足教师课堂教学需要又可供师生课外参考使用的综合性多媒体课件。在对“原理”课件进行设计制作时, 应该考虑它既要满足教师课堂教学需要又要供师生课外备课、自学、宣传需要的基本目标, 我们计划由三部分内容组成, 即课程教学系统、学生自学自测系统、资料库三个模块, 是集教学演示、学生自学、资料查询、理论宣传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媒体教学, 课件可由主页直接进入这三个模块, 课件主页包含学习指导、教师主讲、教学导航、学生自测、案例分析、热点讨论、难点解析、音像资料、参考文献、BBS论坛等十大类别, 在课程教学系统可以通过链接按章、节、目迅速进入所需的教学内容, 资料库则可按分章分类查询进入。因此, 研究设计的基本目标是建立符合理工科院校学生心理接受规律的、全方位立体化互动式的、符合“原理”课程理论教学与宣传特点的多媒体课件系统。
在对“原理”课程理论教学与宣传多媒体课件设计过程中, 首先应对课件的总体方面进行一个整体的把握。一般来说, 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是进行总体设计的依据。我们计划根据教材的篇章目录和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来构架课件的整体框架, 初步考虑在每章开始把该章的重点要点先提炼出来, 这可以为其后的内容编排注录提供依据, 但和其他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 05方案的思政课教材, 尤其是“原理”课教材中偏向于设计安排大量的教学要点, 面面俱到却浮于表面, (全国性统编教材的缺陷, 它必须照顾到各地区各方面的普遍情况, 只能是求大求全而失去专题研究便于深入浅出的优点。) 如果完全按照教材和大纲的要求进行全部的讲解是不可能, 也是没有必要实现的任务, 因此我们在对“原理”课进新教学和宣传的过程中往往会结合自身的教学优势和教学对象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 在达到整体要求的前提下, 突出讲述其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问题, 而不是贪多求全。这在课件的设计思路上就表现为应该充分考虑整合课程授课教师的综合意见, 体现各高校自身的教学特色, 有选择地制定课件的系统化方案。
其次, 在整体构架确定以后, 我们计划再来考虑课件制作中所要利用的材料, 这实际是非常困难的一步, 由于“原理”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理论知识体系, 又大量涉及社会和人文类学科的前沿成果, 与现实联系密切, 导致可选素材非常广泛, 因此需要重点强调选择的针对性要求, 应选择最有特色, 最能说明问题的素材, 以加强教学课件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最后, 在选择材料确定的前提下, 我们计划重点考虑课件整体的版式设计和色彩的运用, 以确定课件的基调, 这是很容易被忽视的方面。许多课件设计者往往在课件内容输录完成后再确定整体的色调和版面形式, 这其实很容易导致表达的主题和思路前后混乱、运用材料和主题气氛不符合等缺陷, 出现形式和内容的脱节, 而这恰恰是课件设计和制作的大忌。
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常用软件很多, 比如, Authorware、Flash、PowerPoint等, 这些软件各有特点。Authorware是一款公认的处于领先地位的多媒体课件创作软件, 它具有超强的交互能力和兼容能力, 其主要缺点一是较难掌握, 二是不便于修改;Flash的优点是能够轻易制作出体积小、可缩放、易传输的动画并支持比较丰富的媒体类型, 但是其交互能力一般;PowerPoint是一款典型的能够无师自通的多媒体创作软件, 简单、易学、易用、易修改、创作快速, 并具有一定的交互能力和兼容能力。各种多媒体制作软件各有特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 选择不同的软件。
从“原理”的课程特性和教师的特点来看, 用PowerPoint (PPT) 来制作多媒体课件比较合适。究其原因:一是制作容易;二是操作简单;三是修改方便;四是便于更新。这适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更新快的特点和教师对技术掌握的要求, 当然制作成本低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但是, 用PowerPoint (PPT) 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发挥多媒体的特点和功能的效果相对来说要差一些。在这些常用的软件工具中, PowerPoint (PPT) 的多媒体展现能力是较弱的。一般而言, 如果我们仅仅是用PowerPoint (PPT) 制作教学用的多媒体课件, 它起到的作用只是代替板书, 即使加上几张图片、播放几段电影资料, 多媒体的特点和功能还是不能很好地展现出来。我们计划把PowerPoint作为一个平台和界面, 借助一些其他软件工具, 如Flash、GIF、Web、Photoshop等, 制作出教学效果较理想的多媒体课件, 以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和功能。
四、设计制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多媒体课件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第一, 尽量克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计算机水平不高的技术限制, 可邀请专业的计算机老师或多媒体课件设计专家予以指导学习。
第二, 在课件设计与制作过程中要真正做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增强多媒体课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重点需做到下面几点:第一, 注意课件与教材的同步性。“原理”课的教学大纲及内容是经常有局部变化和调整的, 这要求课件要能跟得上这种变化, 不断修改充实自己的课件。反之, 如果课件得不到及时的更新, 就势必造成学生学习上的不便。第二, 加大研制多媒体自学系统的力度。多媒体教学存在速度快、信息量大、难以做笔记等缺点。学生下课后只能以课本和课外读物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给学生带来不便, 因此有必要开发研制多媒体自学系统, 用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鉴于此, 还应该加大对多媒体自学系统的开发、研制的力度。第三, 完善对多媒体教学的再认识。课件不能仅满足于运用图文声并茂的形式传授知识, 充当电子图书的角色, 还应当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 重视视听材料教学的特征, 突出启发教学, 注重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努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提高“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目标和多媒体网络环境, 从多媒体课件设计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基本方案、多媒体课件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多媒体课件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多媒体课件设计,思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教社政〔2005〕5号) .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认识主体所具有的突出特点
A.能动性
B.社会性
C.历史性
D.客观性
2.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句话强调的是
A.认识过程中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B.认识过程中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C.认识过程中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D.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路线,就必须在工作中坚持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一切从主观的愿望出发
C.一切从理论出发
D.一切从臆造的规律出发
4.下列各项中,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的是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C.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D.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追求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为了
A.把握事物现象
B.揭示事物本质
C.追求自我实现
D.改造客观世界
6.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联系的是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可以自动上升到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D.理性认识可以自动回归到感性认识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与追求,其中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表达是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厚德、包容、求是、创新
8.下列选项中,反映实践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的是
A.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9.那种主张“天赋的才能”“天生的心灵禀赋”的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先验论
B.旧唯物论的直观反映论
C.唯物主义反映论
D.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
10.在真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承认任何真理都是
A.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B.主观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C.客观性和绝对性的统一
D.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1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表达是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创新、包容、开放、进取
12.假象同真相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一种
A.辩证法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3.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
A.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
B.实现对自身能力的改造
C.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望
D.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14.“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这句话强调的是
A.仅同事物的现象相符合的不一定是真相
B.只要同事物的现象相符合的就是真理
C.只要观察事物的外部联系就能获得真理
D.只要观察事物的偶然联系就能获得真理
15.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人的认识是先于经验而获得的B.思维能够正确地认识现实世界
C.人的认识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D.思维能够能动地认识现实世界
1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强调的是
A.直接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B.书本知识是根本不可靠的C.间接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D.真理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1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
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
C.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D.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
18.能动反映论区别于机械反映论的根本标志是
A.肯定思维能正确地反映存在B.认为认识过程是纯粹的观念创造
C.肯定思维对存在的决定作用
D.认为认识过程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19.“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句话说明
A.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D.理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感性认识
20.“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
A.黑格尔
B.费尔巴哈
C.马克思
D.恩格斯
2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自由创造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简单摹写
2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A.前者源于书本,后者源于实践
B.前者是可靠的,后者是不可靠的C.前者反映事物的现象,后者反映事物的本质
D.前者来源于直接经验,后者来源于间接经验
23.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这说明任何真理都具有
A.全面性
B.相对性
C.绝对性
D.客观性
24.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5.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
A.前者是可知论,后者是不可知论
B.前者是能动反映论,后者是机械反映论
C.前者是反映论,后者是先验论
D.前者是唯理论,后者是经验论
26.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兴趣爱好
B.社会实践
C.求知欲望
D.好奇心理
27.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抽象、具体、再抽象
D.分析、归纳、综合28.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B.相互依存的关系
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29.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分析、归纳、综合D.识记、联想、假说
30.“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句话表明
A.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B.感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C.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D.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31.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策略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3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A.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
B.真理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
C.两种各自独立的真理
D.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33.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
A.激发求知欲望
B.指导社会实践
C.满足好奇心理
D.发展个人兴趣
34.“圣人不行而知”,这种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反映论
B.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
C.唯心主义先验论
D.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
3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可知论的观点
D.唯物论的观点
36.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相比较,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缺陷,一个是缺乏辩证法的观点,另一个是
A.缺乏实践的观点
B.缺乏反映论的观点
C.缺乏一元论的观点
D.缺乏可知论的观点
37.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直接性,另一个是
A.客观性
B.能动性
C.抽象性
D.形象性
38.真理具有客观性,被称为客观真理,是因为
A.真理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B.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C.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D.真理是大多数人承认的客观事实
39.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
A.普遍性
B.特殊性
C.不确定性
D.绝对性
40.在认识过程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属于
A.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B.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实践的成功能够证明认识正确
D.感性认识可以上升到理性认识
41.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指出
A.外部世界是可以被人感知的B.人们能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C.实践的成功能够证明认识正确
D.感性认识可以上升到理性认识
42.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是
A.实践-认识-实践
B.认识-实践-认识
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推理
43.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之所以具有相对性、不确定性,主要因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实践都具有
A.自觉能动性
B.客观物质性
C.直接现实性
D.历史局限性
4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认识是一个发展过程
4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认识-实践-认识
D.实践-认识-实践
46.作为真理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与时俱进的,这是因为真理具有
A.相对性
B.能动性
C.绝对性
D.普遍性
47.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人们的认识是否
A.与多数人的愿望和要求相符合B.与已被实践证明的理论相符合C.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D.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48.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从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错误
C.经验论的错误
D.唯理论的错误
49.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相对性
C.真理中包含着错误
D.真理来源于主观创造
二、简答题
1.简述真理与价值对立统一关系?
2.简要说明逻辑证明与实践检验的关系。
3.简述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含义及二者间的关系。
4.简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5.简述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及实现的条件。
6.简述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7.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三、论述题
1.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ADADD
6-10
ACDAD
11-15
BBDAB
16-20
DCDBC
21-25
CCBCC
26-30
BAABD
31-35
DDBCA
36-40
ADCCA
41-45
CDDAD
46-49
ACDB
二、简答题
1.简述真理与价值对立统一关系?
(1)真理与价值相互对立、相互区別: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对象的相符合;价值体现的是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者使人愉快的属性。
(2)真理与价值又是不可分的,又有统一的一面,表现在:第一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成功改造世界,以实践的成果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是真理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属性。第二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
2.简要说明逻辑证明与实践检验的关系。
(1)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否认逻辑证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逻辑证明是指用已有的真理认识,通过合乎逻辑规则的推理,去证实或证伪另一种认识。一种认识、一种科学假说,一个重大的理论不能贸然直接付诸实践。在付诸实践之前,先要经过逻辑证明对之进行筛选,对被证伪的认识、假设、理论就不必付诸实践,这样可以减少损失。
(2)承认逻辑证明的作用,并不是说逻辑证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能用逻辑证明代替实践标准,这是因为逻辑证明不具有最终性。首先,逻辑证明所依赖的前提是否正常,它自身不能保证,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其次,被逻辑证明证实或证伪了的东西,最终还要靠实践检验,实践才具有最后的权威。
3.简述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含义及二者间的关系。
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具体说来,它们的关系表现如下: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4.简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首要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5.简述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及实现的条件。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需要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必须具备正确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改造。二是感性材料应该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
6.简述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揭示。认识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个过程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
(1)在实践中,人们先是产生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积累的基础上,产生了理性认识,然后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去进行新的实践;在新的实践中又产生新的认识。
(2)人的认识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样一个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7.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认识发展;
(2)实践不断为认识提供经验材料和认识工具,使认识不断发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三、论述题
1.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面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第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其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对于马克思主意的定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的回答。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个丰富的。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源、灵魂和根本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唯物主义改造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用辩证法改造以前的唯物主义,并辩证唯物地概括了当代的自然科学成就和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经验,创立了最完备的彻底唯物主义的新型哲学——唯物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有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所以它是时代的产物,它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
然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革命胜利的事实,帮助全世界也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认识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是实现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解放的思想武器。“五四”运动后不久,一批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中国共
产党诞生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在我们党内,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奋斗历程中,始终特别重视以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随时代的进步和历史任务的变化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指导思想,实现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段话科学地阐明了党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的发展特征,也鲜明地描绘出党的指导思想不断发展创新的历史轨迹。
一、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
党的指导思想的第一次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在自己的旗帜上庄严地写上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因为中国革命的迫切需要。从1840年开始,中国就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着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重任。为了实现这一奋斗目标,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奋斗,先后爆发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但是这些斗争和探索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中国革命必须寻求新的理论作指导。十月革命胜利之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特别是五四运
动促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终于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因此,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二、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理理论:党的指导思想的第二次与时俱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深刻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教条主义的教训, 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再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并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邓小平鲜明而反复地强调,必须改变在马克思主义经曲著作中寻找社会主义的答案,把“本本”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的倾向,坚持走自己的路,把实践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和根本依据。这就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和具体实践中加以正确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邓小平精辟地指出:“多年来,存在着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决不能要求马克思主义为解决他去世之后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
三、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第一次提出了我们党“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的概念。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了党80年的基本经验,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以及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的历史地位和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
四、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党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11万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1000美元;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市场供求结构从短缺经济变为全面的买方市场;对外关系从封闭半封闭状态转向全方位与国际经济接轨;工业化阶段从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演进;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口基数大而素质不高,科技与教育不发达,人力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物质文明不断增强,而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却相对滞后,仍然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经济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但经济总体质量并不高,粗放性明显,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日益迫切;自然资源缺乏而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而治理不力;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现阶段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的一系列问题,从新的层面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谐社会作为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不仅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和强烈的现实要求,更有着深厚的文化传承和坚实的理论支持。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更是和谐社会重要的哲学基础,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有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和可靠的理论指导。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Y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Y
3、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Y
4、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Y
5、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Y
6、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矛盾分析法。Y
7、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Y
8、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N
9、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N
10、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相统一的。Y
1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Y
12、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N(核心是国家政权)
13、时势造英雄。Y
14、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的。N(没有英雄)
15、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思想理论水平也越高。N(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之间有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1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N(劳动的二重性)
17、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N(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18、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N(越小)
1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N(相对过剩)20、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政党制度。N(国家制度)
21、普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一样的。Y
22、经济全球化也就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N
23、垄断是在自由竞争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垄断统治形成后可以消除竞争。N
24、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规定的市场价格,它的出现使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受到破坏。N(没有破坏)
25、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Y
二、名词解释: 绪论:
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2、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4、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5、规律:规律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6、联系:联系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7、发展: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第二章:
8、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9、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第三章
10、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11、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0、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1、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设施。
12、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向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3、人名群众:人名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四章
14、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
15、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16、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17、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
15、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16、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1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18、经济全球化: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第六章:
19、新经济政策: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20、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全体劳动者,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
21、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也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2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它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
第七章
22、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必然从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简述题: 绪论
1、试结合当前的现实问题,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P23(具体以书为准)
(1)在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指导 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
(2)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下,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在 多元文化发展中,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文化。
(3)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要一马克思主义坚定理想 信念,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4)青少年实现中国梦,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工厂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评了不可知论。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机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3、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试运用这一观点,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如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地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就成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有阶级斗争就可能暴发社会革命,社会革命和改革是推动社会变迁和进步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历史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发展的动力只能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中,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力就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是人们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实际体现。
4、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就是要树立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学风,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服务社会、建设国家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5、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正是深刻揭示了当前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指明人类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社会规律,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科学发展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结合。
6、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共性只是包含了个别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而没有包括个别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点。一般比个别更普遍、更深刻,个别比一般更丰富、更具体。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第二章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这是一个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是认识主体能动地创造的过程。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全面地揭示了认识的辩证过程,把认识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生活,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就是说,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2、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什么重要意义?(P73-75)
A.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其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客观性并不是说真理本身就是客观事物,也不是说它没有主观形式,而是说真理以客观事物为认识对象,正确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一、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不能成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真理的相对性:
一、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二、真理所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特定具体事物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因此,真理具有相对性。
B.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 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割裂了两者的辩证关系,各走一个极端,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C.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对待一切真理的科学态度应该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客观真理,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我们必须坚持。但同一切科学真理一样,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真理,也不可能解决人类认识的一切问题,它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完善,所以又具有相对性,必须不断发展。
D.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而不是教条。反对只坚持不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僵化的教条的错误倾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必须坚持,否则就会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宗旨,但马恩、列宁、毛泽东等人在具体历史环境下形成的看法不能被当成神圣的教条,随着时代条件、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的变换,马克思主义需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第三章
1、试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社会存在结合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一时反映的能动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个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2、怎样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联系实际,论述它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意义。答:(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不断改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3)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式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体现我党不断深化经济体质改革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体质改革是基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通过改革有利促进我国又好又快的发展,有利于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更有利于协调我国的国内发展不均衡的发展局面。
3、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答案
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按照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必须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儿女读书问题、住房问题、就医问题、低保问题,物价问题、贫富不均问题、腐败问题等。
3、在实践中,我党制定了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免除农业税,减免农村中小学学杂费,推广农村公费医疗,稳定高校学杂费,加大大学生助学金覆盖面和额度,稳定销房价格,建立安居房,建立和扩大城乡低保户范围并提高其标准,提高务工工资标准,保证农民工工资发放;平抑物价,解决民生问题,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等,都是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4、作为大学生,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确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四章
1、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第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使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第二、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第三、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商品生产中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如果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这种私人劳动就不会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因而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
2、简述劳动二重性原理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第一、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劳动二重性理论,论证了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方面,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第二、劳动二重性理论,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第三、劳动二重性理论为解决政治经济学上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如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3、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是什么?
4、实现资本连续循环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第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
第二、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各是什么? 实质: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
1、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等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有四种: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
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3、国际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4、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3、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不断增殖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进行新的、急剧的扩张,使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力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新现象,是资本国际化进程的新的高级阶段。
4、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有哪些表现?如何认识其原因?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
其产生的原因有: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用力量;
3、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用作用。
第六章
1、简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P233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P239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到了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总之,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是一个真理。
第七章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有哪些?P259-264 第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第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练习题库课件】推荐阅读: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心得09-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1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题10-1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题答案12-0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及答案12-1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二)09-2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2复习重点10-0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思考题06-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部分的参考书目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