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思考题
一.辨析题(40分,每题10分)
1.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重要性,唯心主义强调精神的重要性。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因此社会矛盾越多,社会发展自然就越快。
3.辩证否定就是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
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包含的哲理是截然对立的,它们的分歧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的根本分歧。5.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所以学习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6.真理是有用的,所以有用即真理。
7.唯物主义经验论是对的,唯心主义经验论才是错误的。8.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
9.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都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他们只能在既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体系中创造.10. 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11.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13.有人认为,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应当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试用所学原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14.剩余价值既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又不在流通领域中产生。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哪些?
16.有人说,经济全球化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也有人说,全球化就是美国化,试用所学原理对这些观点进行评析。
17.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会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吗?
18.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有哪些表现?如何认识其原因? 二.材料题(20分)1. 材料1 列宁指出:“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他还指出:“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既辩证的矛盾,而不是字面上的、臆造出来的矛盾。” 材料2 杜林说:“矛盾的东西是一个范畴。这个范畴只能归于思想组合,而不能归于现实。” 材料3 艾耶尔断言:“自然界不可能有矛盾,只是在陈述中才可能有矛盾。” 请回答:
(1)材料1的观点是什么?(8分)
(2)对比材料1与材料2,指出材料2的错误。(6分)(3)对比材料1与材料3,分析材料3的错误。(6分)
2。材料1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摘自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材料2 “自然界对人来说是无”----摘自恩格斯:《费尔巴哈论》 材料3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摘自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材料4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摘自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请回答:
1.材料
1、材料2和材料3中,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在人与环境关系问题上的相同点、不同点。(10分)2.材料4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10分)
三. 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人说马克思主义产生在19世纪40年代,现在人类已经步入21世纪,所以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你怎样看待这种观点?并说明理由.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理,论述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谈谈你是怎样坚持的?
3.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谈谈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为实现科学发展观提出建议。
4.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论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并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认识.5.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论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把自己塑造成特殊人才的措施。
6.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7.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论述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并谈谈你自己是怎样做的?
8.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谈谈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一、“原理”课专题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专题教学的前提是设置哪些专题, 每个专题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在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基础上, 我们认为, “原理”课专题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 它的政治性是不言而喻的。专题设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治性原则, 政治性原则是“原理”课专题设计的首要原则。同时, 马克思主义又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 它深刻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为我们认识世界、分析问题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 专题设计在坚持政治性原则的前提下, 应当更好地坚持科学性原则。马克思主义不是凭借政治力量, 而是以强大的理论力量赢得世界的。因此, “原理”课必须通过教学过程来展现教学内容的巨大理论魅力, 只有这样, 才能发挥马克思主义原理应有的教育功能。更何况我们面对的, 是具有一定理论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的大学生, 我们不能强迫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 只能说服学生接受。因此, “原理”课专题设计, 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治性原则, 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 又能够用先进的科研成果支撑高水平的课堂教学, 理直气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使专题教学真正做到政治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
(二) 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体化的整体意识, 做到既有分工又相协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是一个相互联系、互为支撑、各有侧重而又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在内容上, 它们虽然各有侧重, 但重复在所难免。特别是“概论”课, 与其他三门课之间在内容上存在着部分重复情况, 准确地说, 是其他三门课程都要渗透或涉及“概论”课的内容。比如, “概论”中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党的思想理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内容, 有可能与“原理”课的相关内容重复或交叉。这种重复无法完全避免, 甚至可以说是必要的重叠, 为此, 不仅仅是“原理”课, 各门课程在专题设计时, 既要研究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又要研究新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目标, 以及各门课程目标的整合与布局, 以协调好重复内容在各门课程之中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每门课程专题要自成系列, 又与其他三门课程有效衔接, 以体现整体性。比如, 上述重复内容, “原理”课应该侧重基本观点, 不必展开和过多阐述具体内容, 而在“概论”课中则要着重于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分析和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的理论贡献和理论创新。为了实现四门课程教学的整体性, 就要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体化的整体意识, 做到既有分工又相协调。
(三) 以“原理”课教材为依据
教材体系转化成专题教学体系, 必然要对教材有所调整。但这种调整必须以教材为基础, 专题设计不能以任何理由对教材的基本内容、基本观点规避或削弱。因为, 教材是教学之本, 目前使用的“原理”教材, 是一大批全国知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 代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同类教材的国家最高水平, 经过了严格的审阅审议程序, 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和针对性。这就为课程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实施几年来, 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充分肯定。此外, 在教学过程中, 除教师讲授外, 学生主要是通过教材来理解教学内容。教材不但是教师进行专题教学的基本依据, 也是学生学习这门课、理解专题教学内容的基本依据, 在实行专题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结合专题教学的内容体系来使用教材。不适当地、过分地打乱教材的内容, 不但没有必要, 而且会造成教师教学的困难和学生理解的困难。因此, 必须很好地把握对教材内容调整的“度”, 使专题教学的内容体系既有所集中、突出重点, 又便于学生通过教材来理解专题教学的内容。
(四) 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研究的过程中创立并发展起来的。关注社会问题、研究社会问题、解答社会问题, 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的重要动因, 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我们现今面对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与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笔下所批判和描述的有很大差距, 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同大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和体验到的客观现实也有一定距离。在这种条件下, 要使大学生真正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专题设计时就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观点和方法, 分析和认识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以及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 力求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分析、说明问题的本质、必然性和发展方向,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进而指导和帮助他们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回避现实问题的照本宣科, 虽然简单, 但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降低学生对“原理”课的兴趣, 进而对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说服力产生怀疑。所以, 在专题设计时, 要把重点放在对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发展有直接指导意义的重要理论上, 找准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 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 让学生在分析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立场、观点和思维方法, 深化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二、我们对“原理”课的专题设计
根据以上理解和本门课的教学时数, 在总结近几年专题教学的经验基础上, 我们把“原理”课专题教学的内容体系具体设计如下。
第一专题马克思主义与大学生成长
一、马克思主义与当今时代
二、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立德成才的锐利思想武器
四、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第二专题世界的物质性与人的存在方式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二、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多样性世界
三、实践是人存在的特有方式四、人的意识与物质世界
第三专题世界的存在状态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三、世界联系发展的时空形式四、世界联系发展的基本环节
第四专题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一、对立统一规律二、质量互变规律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五专题认识的本质和辩证发展过程一、认识的本质
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第六专题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和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三、价值与价值评价
四、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第七专题认识中的辩证思维一、辩证思维方法
二、创新思维的辩证性质
第八专题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一、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发源地二、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三、树立科学发展观, 坚持可持续发展
第九专题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第十专题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四、战争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五、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十一专题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一、社会形态的发展阶段二、社会的世界历史进程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性质
四、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第十二专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确立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第十三专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形成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总根源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解决途径
第十四专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规律
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
二、剩余价值的分配
三、资本的运动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四、资本主义积累及其一般规律
五、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第十五专题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实质
第十六专题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
一、既要看到资本主义变化的一面, 又要看到资本主义不变的一面
二、既要看到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又要看到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
三、既要看到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 又要看到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性和长期性
第十七专题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二、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三、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第十八专题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二、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三、“原理”课专题教学的实施
(一) 利用网络环境构建专题教学信息平台
“原理”课教学的重要目的, 是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 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而这一目标的实现, 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难以达到的, 必须强化自我教育、课外教育, 而信息网络技术的重要优势, 就是能提供大量、丰富的信息。因此, “原理”课专题教学中, 师生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共同构建信息平台, 成为整个教学环节的基础。一方面, 教师要积极做好信息收集、整理、加工的工作, 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立体而形象的教育信息空间;另一方面, 教师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等能力, 善于引导学生借助信息网络技术从网上搜索、接受、获取大量相关信息, 为专题教学的讲授、理解和深化提供一个信息量大、形式多样而生动活泼的信息平台。
(二) 以多样化教学方法增强专题教学实效
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既定的教学任务, 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手段、办法的总称。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 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 专题设计好之后, 教师还要研究教学方法, 采取讲授式、讨论式、辩论式、案例教学、多媒体、原著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比较抽象的概念、原理, 可以采取讲授式。这种方式, 可以将深奥的原理、抽象的概念, 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地讲授给学生, 使他们深刻理解, 从而展现出理论的魅力。对于一些学生比较有疑惑的问题可采取讨论与辩论的方式解决;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重要的经典原著, 如《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矛盾论》、《实践论》等的部分章节, 我们则上传到校园网, 要求学生课后阅读, 并写出读书笔记、读后感。此外, 我们还尽可能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生动、信息量大的特点, 它能够从多层次、多角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三) 开展实践教学, 拓展专题教学空间
理论是灰色的, 而生命之树常青。要真正学好理论、用好理论, 必须到实践中去学习、去检验、去运用。因此, 在“原理”课专题教学中, 还要结合专题内容, 不失时机地让大学生到工厂、农村, 到革命纪念地、改革开放前沿地去考察、调研, 获取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思维方式去思考分析问题, 从而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 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逄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中的一些理论认识和对使用该教材的建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 (5)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模式变革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129-02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传统的教学模式
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采用传统的大班上课(少则3-4个班,多则5-6个班),教师讲课,学生记笔记,布置1-2次作业,期末考试是传统方式。这种教学模式起源于图书资料有限,而且价格昂贵,学生家庭困难,买不起图书资料的年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延续到现在,当然有其合理的一面。
但严重的不足和弊端已显现:一是教学方式呆板、沉闷,课堂不活跃,学生没有兴趣,普遍不听课;二是教学内容抽象、枯燥、生硬、陈旧,脱离现实生活,学生感觉很遥远,无法接受;三是合班上课,学生人数太多,不利于管理,给教师正常的课堂管理增加难度和困难;四是影响教学质量,小班上课的一些教学手段和方法,如提问、讨论、辩论等在大班都无法实施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没有教与学的互动环节,没有学生主动的参与等等。这些因素抑制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的理论视野,束缚了学生的理论思维,阻碍了学生理论境界的提升,最终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的变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二、变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传统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一)科学发展教学,达到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协调发展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是以灌输知识为主,较多地思考课程的知识点有哪些,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各章的重点、难点讲解清楚,怎样管理好课堂秩序,留什么样的作业以及期末考试出什么样的题型等,一切都是围绕教师讲课、灌输知识为转移,上好课,管好课堂秩序,学生成绩高似乎就是衡量一个合格教师的标准。我认为这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如何把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学以致用,融会贯通。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转变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整个课堂的教学和管理、作业、考试乃至整个教学流程都必须围绕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来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研究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容易听懂,什么样的课堂管理学生容易接受,什么样的课件能够吸引学生,什么样的语调能够打动学生,什么样的品行能够引领学生,一切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为转移,科学发展教学,实现知识、素质、能力之间的协调发展。光有知识,死记硬背,不能学以致用,充其量也只是一个教条主义者。知识并非力量,只有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潜能,运用知识去改变和创造,知识才能转化为力量。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素质和能力的统一,三者不能偏废。
(二)实施教材、课件、授课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目前,全国高校普遍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具有权威性,无需各高校再自行组织编写教材或使用其他教材。问题是如何才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识、难点和重点,然后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首先是制作出优秀的教学课件,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把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难点、重点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课件中,把古今中外的一些著名的哲学家的画像和名言用在课件中,让学生感觉到是在同哲学家对话和交流,然后去反思那个时代背景下提出的观点和命题是否符合今天的实践,从而克服传统呆板、沉闷、脱离实际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件上,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其次是节省和减轻学生记笔记的时间和压力,增加启发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无需记笔记,教材上都有,因为你记的不可能比教材更系统和全面。问题是教师要引领学生从课件上那些鲜活的形式中去梳理各个概念、基本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再次是教师以教材为依据,以课件为手段,面对着学生这鲜活的客体,我们必须高举远蹈、慎思明辨,既要融会贯通,行云流水,又要体会真切,充满激情。生活中处处有哲学,教师要善于提炼和挖掘生活中的哲学故事以及中外名著中所蕴含的哲理,寓教于乐。也就是说,教师授课要有感染力和感召力,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学生。
(三)运用典型教学案例,深入浅出,启迪学生的理论思维
哲学是思想中的现实,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生机勃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紧贴现实,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等都出现了历史性的巨变,无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思维科学,无论是政治法律思想,还是哲学、艺术、道德、宗教等,都取得了丰硕的成就和成果,只要去挖掘,就会找到丰富的宝藏,可以说典型的案例比比皆是,它们鲜活生动,充满哲理,寓意深刻,富有教益。如果能把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搬进课堂,融进课件,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启迪学生的理论思维,探讨它们的哲学寓意,研究它的理论基础和根据,相信学生就不会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脱离实际,远离现实生活,就不会认为抽象、枯燥和晦涩难懂,反而会感觉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管用、科学,感觉到它的伟大之处,从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四)变革传统的考试方法,以平时成绩为主,期末考试为辅
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不是以传递信息为基础的学习,而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传统的成绩考核方式是平时成绩加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一般平时成绩在10-30分不等。这种考试方法,尽管注意到了平时的学习态度,但仍然带有强制性的色彩,无非就是迟到、旷课、病假、事假、作业、课堂表现等的控制,没有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为此,必须改变教学过程的核心,以学生为本,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注重平时成绩,以平时成绩为主,期末考试为辅,或者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一半。在平时成绩的考核中,严格管理学生的出勤情况是必须的,这是学生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教师要善于调动各班班长、支部书记和学习委员等班级干部的作用,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抓住了他们也就抓住了班级学生;此外,更重要的是注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应该把主动提出问题、课堂发言、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等纳入考核内容,从而使学生养成一种积极思考问题、善于表达和敢于争论的好习惯。期末考试应理论联系实际,如写一篇小论文,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与学生社团相配合,打造课下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氛围
各高校都有名目繁多的学生社团,其中有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社团,如青年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师必须是这些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他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去打造学生乃至学校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氛围。指导教师应该带领社团定期开展活动,定期进行学术讲座,积极引导学生去关注,去思考,去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活动;其次,教师可以把任课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或者以班为单位深入这些社团,参加社团的活动,并为每个小组定期布置不同类型的研究题目,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生平简介,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友谊,马克思与燕妮的伟大爱情,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存在的弊端,改革开放后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根据等等。然后教师从中选择优秀的研究报告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演讲,这样学生既能积极参与,又能在参与中掌握知识,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综上所述,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的变革是一个发展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广大的一线教师共同努力,需要广大管理工作者的密切配合,需要学校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相信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会在深入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完善和发展,一定会在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大众化、通俗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和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石六山.大学管理导论[M].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纪宝成.大学的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赵文辉.高校教育质量保障问题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4]赵庆典.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钟岚]
1.如何理解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深入。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实践经验,并加以总结提高,推动认识不断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认识和实践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2.简述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人民群众的这一创造作用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原理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因为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群众,乃是生产力的体现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文化、艺术的惟一源泉;其次,劳动群众为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再次,劳动知识分子在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既是社会革命的决定力量,又是社会改革的决定力量。社会变革、社会改革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不可能自发地起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变革的主体才能实现其作用。总而言之,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同时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3.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生产资本的构成与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重要因素。固定资本周转慢,流动资本周转快,固定资本周转一次,流动资本可以周转多次。所以,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的大小以及它们的周转时间的长短,会影响资本运动的速度。总之,生产资本的各个不同组成部分的周转时间是不同的,会影响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在资本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固定资本越大,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就越慢;反之,就越快。生产资本的构成是决定资本周转速度的首要因素。资本周转时间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另一重要因素。因为资本周转时间,即资本周转持续时间,也是由许多部分构成的。从大的方面说,它由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而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本身又有许多组成部分。不同的资本,它们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周转时间是不同的,会影响资本运动速度。具体包括:第一,劳动期间,是指一定生产部门为提供一件产品所需要的相互联系的工作日时数。劳动期间的长短,会影响资本周转速度。(我国目前许多教材将劳动期间改成劳动时间,这是不准确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计算劳动时间时要包括劳动者人数,而计算劳动期间不考虑劳动者人数。)第二,非劳动时间,是生产时间的另一部分。非劳动时间包括劳动过程正常中断的时间即正常停工时间、自然作用时间和生产资料储备时间。要缩短周转时间,加快周转速度,不仅要尽可能缩短劳动时间,而且要尽可能缩短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距。第三,流通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影响流通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有市场供求状况、生产企业距市场的远近,以及交通和信息条件等。为了缩短流通时间,应改变运输条件、加强市场信息搜集、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等。4.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1)、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一种联系和趋势。具体表现为: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矛盾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互为媒介,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存在相互渗透的渠道和桥梁,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矛盾的对立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2)、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对立的同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是同一中的斗争,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成立。第二,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最终导致同一性的分解,有条件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斗争性相结合,推动着事物发展。5.为什么认识运动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
人们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一般说来仅仅经过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循环,是不能达到的,往往需要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原因在于人的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
其一,受到客观事物发展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并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它的本质和特性的充分暴露有一个过程,因而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就有一个过程。
其二,受到生产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例如,在显微镜发明之前,人们不可能观察到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在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前,天文观察不可能突破可见光的界限;在宇航事业开创之前,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向着地球的一面,不可能看到月球背面的情况。
其三,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性格特征等主体因素,也影响和限制着人们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阶级立场和观点的局限性,对人们的认识有重大的影响。【认识过程的无限性。人们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符合,认识运动就基本完成了。然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言,人的认识又没有完成。客观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在空间上,客观世界存在的事物是无限多样的,层次和联系是没有穷尽的;在时间上,事物发展的这一过程向另一过程的推移转变也是无限的,旧过程结束了,又开始新过程,新事物层出不穷。因此,人们需要不断地扩展和深化认识。人类认识运动是永无止境的。】 6.简述科学社会主义一般的基本原理。
在马克思恩格斯阐发的大量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中,主要有:(1)关于社会主义客观必然性原理。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原理。(2)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的理论。(3)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4)阶级斗争的理论。(5)统一战线的理论。(6)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7)马克思主义权威观的思想。(8)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思想。(9)共产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10)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11)自由人联合体的原理。上述这些理论观点是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总结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得出的。150多年来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证明了这些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意义,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7.试述20世纪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做出的巨大历史贡献。20世纪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起到了巨大的贡献.第一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第二,社会主义的存在及其经济、社会、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很的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的扩张.第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迫害人民,推动者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第四,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在20世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成绩,但是在发展中也显示出不足.8.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
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1)因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a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是同步性b.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f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2)恩格斯的这个论断主要说明社会意识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属于时代前列,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9.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何者是世界的本原,何者是被派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我们的思维能否正确地认识客观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10.论述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内涵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商品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第二,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劳动二重性是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方面,不是两次劳动或两种劳动。第三,具体劳动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11.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矛盾及其侧面各有特点,这是矛盾的个性。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当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同时,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在某种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我党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根据。“社会主义”提示了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包含了社会主义所固有的共同本质,是矛盾的普遍性;“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国情的特殊规律、基本国情,是矛盾的特殊性。一方面,中国国情无论多么特殊,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否则就会失去社会主义方向。另一方面,又必有考虑中国的国情,把两者结合起来。否则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12.简述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客观必然性,是根本方面,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13.联系实际论述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一、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既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既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内涵着中国特色。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自己国家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找到正确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第二,认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一切事物的矛盾都有其特殊性,只有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才能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发现事物发展的特殊原因和根据,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首先,两者有不同的规定性,是相互对立、相互区别的。矛盾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就矛盾存在和性质而言,矛盾的普遍性是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就具体矛盾的表现形式而言,矛盾的特殊性是相对的。其次,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二、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第一,矛盾关系,即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这是因为,这种关系如同一根红线贯穿于事物矛盾问题的各个方面。是我们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指导线索。第二,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矛盾的基本方法。第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第四,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也是医学理论与医学实践相结合、医学理论与具体病例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14.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主要表现?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在反应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15.简述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16.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一,所谓真理的检验标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及符合的程度;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的全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时间的特点所决定的;第三,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第四,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我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17.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趋势: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
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具体表现: 1.贸易自由化.2.生产国际化.3.金融全球化.4.科技全球化.18.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主要表现?
答: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在反应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
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19.简要说明商品的二重性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答::(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自然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价值:商品中凝结或物化了的一般人类劳动,及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价值不能独立存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离开了价值的使用价值就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2)劳动二重性的内涵具体劳动:是指具有特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它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统一于同一劳动过程之中;具体劳动规定什么劳动、怎样劳动的问题,抽象劳动则讲的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长短的问题,因而二者是相互排斥的。(3)无论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是价值,都是劳动的产物,并且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劳动是不一样的,即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其原因在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它们之间是结果和原因之间的关系,劳动二重性为因,商品二因素为果。
使用价值和具体劳动:每一种具体劳动,都能够生产出一种特殊的产品,而每种特殊的产品又都能满足人们一定的、特殊的需要,即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因此,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能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和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是由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创造的,而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正是抽象劳动,即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
二、辨析题
1、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正确。(请注意:这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来的一个著名命题,体现了他的辩证法思想。当然,作为古代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唯物主义思想还是朴素的。)这个命题说明物质世界是运动不息的。
河水总是处于不断的流动之中。我们刚才踏进这条河流,但等一下再踏进去,原来的河水已经流走了,我们踏的(即接触的)是另外一些河水,因而河流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河流了。这说明了运动的绝对性。(但是要注意:运动中有相对的静止,正因为如此,人才能够有一次踏进一条河流,如果取消这种静止,人就连一次也不能踏进一条河流。这其实就是赫拉克利特一个学生的观点。被认为是诡辩。)
2、垄断是在自由竞争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垄断统治形成后可以消除竞争。错误: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含下来。
3、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正确。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虽然是空想的、无法实现的东西,但它是早期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思想的理论表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多有论述:“在唯物主义的批判的社会主义时代以前,空想社会主义本身包含着这种社会主义的思想萌芽”“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些人肩上的。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
4.现代社会技术和科学已“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
错误的,现代社会技术和科学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不论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他们在本质上依然是劳动或不变资本实物形式。现代社会技术和科学是人类社会科学进步的结晶,他的普遍使用会大幅度的提高生产率,是资本家获得比过去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价值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三、论述题
1.试论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作用,并阐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
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内容是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是:自发地调节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调节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促进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商品生产者展开激烈竞争,优胜劣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从宏观上说,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为此要给企业自主经营权,由市场调节价格,健全市场体系,建立公正平等的竞争环境。从微观上说,企业要注重产品质量,注重科技进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2.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如何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含义、基本组成部分、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有哪些?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4、如何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5、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6、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7、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8、如何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9、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的历史的统一及其重要意义?
10、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什么重要意义?
11、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12、试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14、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5、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人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6、怎样理解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7、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什么?价值规律有哪些作用?其消极后果是什么?
18、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9、简述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20、资本正常循环中会经历哪些阶段,执行哪些职能,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21、如何评价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2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有哪些形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23、经济全球化的后果是什么?
24、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是什么?
25、如何让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26、怎样正确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27、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1溶质平衡分配系数;特定温度T*下固相合金成分浓度C*S与液相合金成分C*L达到平衡时的比值。2缩孔:纯金属火共晶合金铸件中最后凝固部位形成的大而集中的孔洞; 缩松:具有宽结晶温度温度范围的合金铸件凝固中形成的细小而分散的缩孔;
3沉淀脱氧:将脱氧元素(脱氧剂)溶解到金属液中以FeO直接进行反应而脱氧,把铁还原的方法。4均质形核:形核前液相金属或合金中无外来固相质点而从液相自身发生形核的过程,所以也成“自发形核”(实际生产中均质形核是不太可能的)非均质形核:依靠外来质点或型壁界面而提供的衬底进行生核过程,亦称“异质形核”或“非自发形核”。
5.简单加载:是指在加载过程中各应力分量按同一比例增加,应力主轴方向固定不变。
6.冷热裂纹:冷裂纹是指金属经焊接或铸造成形后冷却到较低温度时产生的裂纹,热裂纹是金属冷却到固相线附近的高温区时所产生的开裂现象
7.最小阻力定律:当变形体质点有可能沿不同方向移动时,则物体各质点将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移动.填空
1.动力学细化四个内容:铸型振动、超声波振动、液相搅拌、流变铸造
2.铸件宏观凝固组织一般包括 表层细晶粒区、中间柱状晶区和内部等轴晶区三个不同的形态的晶区 3.细化铸件宏观凝固组织的措施有合理地控制浇注工艺和冷却条件、孕育处理、动力学细化等三个方面 4.微观偏析的两种主要类型为晶内偏析与晶界偏析,宏观偏析按由凝固断面表面到内部的成分分布,有正常偏析与逆偏析两类
5.铸造过程中的气体主要来源是熔炼过程和浇注过程和铸型
6.我们所学的特殊条件下的凝固包括快速凝固和失重条件下凝固和定向凝固
7.液态金属(合金)凝固的驱动力由过冷度提供,而凝固时的形核方式有:均质形核和非均质形核两种 8.晶体的生长方式有连续生长和台阶方式生长两种 9.凝固过程的偏析可分为:微观偏析和宏观偏析两种
10.液体原子的分布特征为:长程无序,短程有序,即液态金属原子团的结构更类似于固态金属
11.Jakson因子α可以作为固液界面微观结构的判据,凡α<=2的晶体,其生长界面为粗糙,凡α>5的晶体,其生长界面为光滑
12.液态金属需要净化的有害元素包括碳 氧 硫 磷
13.塑形成形中的三种摩擦状态分别是 干摩擦、流体摩擦、边界摩擦 14.对数应变的特点是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可加性
15.就大多数金属而言,其总的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塑形增加 16.钢冷挤压时,需要对胚料表面进行磷化、皂化润滑处理
选择题1.塑形变形时,工具表面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A)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A大于B等于C小于
2.塑形变形时,不产生硬化的材料叫做(A)A理想塑形材料B理想弹性材料C硬化材料
3.用近似平衡微分方程和近似塑形条件求解塑形成形问题的方法称为(B)A解析法B主应力法C滑移线法 4.韧性金属材料屈服时(A)准则较符合实际的 A密席斯B屈雷斯加C密席斯与屈雷斯加
5.塑形变形之前不产生弹性变形(或者忽略弹性变形)的材料叫做(B)A理想弹性材料B理性刚塑形材料C塑形材料
6.硫元素的存在使碳钢易产生(A)A热脆性B冷脆性C兰脆性
7.应力状态中的(B)应力,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塑形A拉应力B压应力C拉应力与压应力 8.平面应变时,其平均正应力σs(B)中间主应力σz.A大于B等于C小于 9.钢材中磷使钢的强度、硬度提高,塑形、韧性(B).A提高B降低C没有变化 简答题1.简述顺序凝固原则和同时凝固原则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答:(1)铸件的顺序凝固原则是采取各种措施保证铸件各部分按照距离冒口的远近,由远及近朝着冒口方向凝固,冒口本身最后凝固,铸件按照这一原则凝固时,可使缩孔集中在冒口中,获得致密的铸件。顺序凝固原则的优点:可以充分发挥冒口的补缩作用,防止缩孔与缩松的形成,获得致密铸件,其缺点为:顺序凝固时,铸件各部分存在温差,在凝固过程中易产生热裂,凝固后容易使铸件产生变形。此外,由于需要使用冒口和补贴,工艺出品率较低。其适用范围为:凝固收缩大、结晶温度范围小的合金。(2)同时凝固原则是采取工艺措施保证铸件各部分之间没有温差,或温差尽量小,使各部分同时凝固。同时凝固原则的优点:同时凝固时铸件温差小,不易产生热裂,凝固后不易引起应力和变形。其缺点为:同时凝固条件下,扩张角φ=0,没有补缩通道,无法实现补缩。其适用范围为:1)碳硅含量高的灰铸铁,其体收缩较小甚至不收缩,合金本身不易产生缩孔和缩松。2)结晶温度范围大,容易产生缩松的合金(如锡青铜),对气密性要求不高时,可采用这一原则,以简化工艺。3)壁厚均匀的铸件,尤其是均匀薄壁铸件,倾向于同时凝固,消除缩松困难,应采用同时凝固原则。4)球墨铸铁件利用石墨化膨胀进行自补缩时,必须采用同时凝固原则。5)某些适合采用顺序凝固原则的铸件,当热裂、变形成为主要矛盾时,可采用同时凝固原则。2.简述影响变形抗力的因素(1)材料:化学成分、组织结构(2)变形程度(3)变形温度(4)变形速度(5)应力状态(6)接触面积(接触摩擦)
判断题1.液态金属的流动性越强,其充型能力越好。(√)2.金属结晶过程中,过冷度越大,则形核率越高。(√)3.实际液态金属(合金)凝固过程中的形核方式多为异质形核。(√)
4、稳定温度场通常是指温度不变的温度场。(√)
5、根据熔渣的分子理论,B>1时氧化物渣被称为碱性渣。(√)
6、根据熔渣的离子理论,B2>0时氧化物渣被称为碱性渣。(√)
7、按密席斯屈服准则所得到的最大摩擦系数μ=0.5。(x)
8、塑性变形时,工具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小于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x)
9、静水压力的增加,对提高材料的塑性没有影响。(x)
10、在塑料变形时要产生硬化的材料叫理想刚塑性材料。(x)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但它仍是在由教师主持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这种教学模式既要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还要强化学生的“中心”意识,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主要表现为以尊重学生学习水平差异和学生主体地位为基础, 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和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实现影响学生和改造学生的目的。如在中医学专业课堂上, 会以中国医学史、中国近代医学史及现代中医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内容为案例, 引导学生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相关专业知识, 更好地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在教育教学中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 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习近平指出:“掌握马克思主义, 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精神实质, 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特质
就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而言, 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特质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逄锦聚认为, 那种认为只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来把握, 而不必从整体上进行把握的结论是错误的, 而事实上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时, 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来把握。同样由于“原理”课的教材体系依照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顺序编排, 因此在转化为我们的教学体系时不应把这三部分简单地机械拼加, 而是应该把这三部分有机结合起来, 因为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结的有机整体。绪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产生、发展及特征等方面做了概括说明, 也阐明了它的主旨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的彻底解放。
三、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转化, 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可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角色扮演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 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通过角色体验, 领悟知识、共同学习。既转变教学方式, 也变革教学模式。对于设计角色体验教学, 可以采用如下几种形式:第一, 采用课堂表演形式, 具体做法是结合原理课的内容进行情景创设, 教师向学生提供出哪些角色需要扮演, 学生可以自愿进行表演。如在讲到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时, 可以请学生自由分组, 创办企业。任务提出后, 学生便会开动脑筋, 模拟创业。在模拟创业的过程中自然产生一些相关角色, 如银行家、工人、工会、资本家、原材料供应商、销售商、采购方等, 小组成员可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扮演其中的角色。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 学生发现,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值的, 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 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就是资本周转。在此基础上, 我们把学习视角从个别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规律转换到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规律上来, 就会发现,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第二, 采用实践教学形式, 组织学生策划与马克思基本原理相关的短剧活动, 学生可自由收集材料, 结合相关人文素质主题和医学相关主题, 设计对应的情景, 在设计短剧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深度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在学习的同时, 也拓宽自身的知识视野。
四、变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考试方式
高校开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考试是检验目标是否实现的主要手段之一, 而要想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需要变革传统单一的考试方式, 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变革。
(一) 明确考试目的
考试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间接测试学生是否学习到一定的知识, 是否具有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所以教师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考试题时, 应该注重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不仅仅只是知识的记忆。
(二) 革新试卷内容, 所出的问题要与学生水平相结合, 鼓励学生能够积极思考, 在思考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如果能够做到这样, 那么学生也不会只是应付考试, 而是用考试来检验自身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 正确对待考试。
(三) 革新考试形式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在考试时通常都采用闭卷形式, 答案也是标准化的。可以说这种考试形式过于单一, 标准化的答案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才能答对问题, 这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是相违背的。所以, 应该革新考试方式, 设置灵活多变的考试形式,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
(四) 改革计分方式
我校现在采用的计分方式是期末闭卷考试卷面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 课堂讨论、实验实践、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占总评成绩的40%。这种相对重视学生的平时成绩的综合评分方式可以依据学生平时表现情况和具体实践情况, 灵活计分。之所以要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表现, 主动参与到课堂讲授中, 这样既可以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 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 实现从传统教学理念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转化, 提高教学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的主要渠道。因此高校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完善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在转变教学理念、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及变革考试方式方面不断尝试、努力探索, 以真正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教学效果, 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逢锦聚.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 (6) :19-21.
[2]陈文庆.“合作探究分享”式教学模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2) :9-12.
以往《原理》课程中,往往将辩证法阐述为是一种研究事物客观规律、亦或是思维运动规律的方法,隶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其作为统一思维与存在的理论工具,从而实现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统一。这种理解带有明确的知识论立场,它力图把哲学保持在经验和现象的范围内。按照这种理解,下面的对辩证法的表述无疑是具有代表性的:“辩证法(dialectics)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通过对这一复合句的分析,会得到这样一个简单句,即“辩证法是科学”,这样辩证法就获得了无上的权利,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横行。
近代以来可以说是科学的“盛世”,辩证法被看作是科学的思维方式,那么在科学领域中,任何具体科学也不过是它的臣民,因为他本身就是科学的科学,是科学世界的“君主”,人们的任务似乎也就变为只要发现这个君主,并让其统治尘世,人们就能过上一劳永逸的美好生活。当自我意识逐渐觉醒的青年学生们,在教科书上读到这样的“强力意志”时,一定反应是远远的逃离,也无可厚非。此时的辩证法,是哲学又是科学,因而它却什么也不是了,它必然遭到现代西方哲学从科学和人学双重角度的抨击。
从科学主义来看,以辩证法来充当科学判断的标尺,无疑是狂妄的笑谈。科学研究追寻的方法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即:可证伪和无矛盾,而辩证法对任何一条来说,都是无法满足的,“它不过是满足在无法找到正确答案时作出答案的冲动”,因而最后也就只能让步于具体科学,沦为科学的附庸。正是通过对这点的敏锐发现,波普尔这样描述和评价辩证法:如果它们是普遍的,如果它们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规律,那么无论在人们的头脑中还是在头脑以外,都将不会有任何非辩证的东西,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将辩证的思考和行为。这样一来,辩证法的说教也就是不必要的了。
从人文主义的角度来看,辩证法是以寻求客观知识和外在规律为目标的,而这对这一目标的寻求,只会导致对“人的遗忘”,人成了辩证法这趟列车上可有可无的乘客,人变成了辩证法之外的一个不在场的存在者。人文主义者所秉承的人文逻辑是不会对辩证法的所作所为默不作声的,因而存在主义者雅斯贝尔斯,就曾对以压抑个体人性的马克思主义(斯大林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尖刻的抨击“在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中,辩证法衰落为一种单纯的方法,既没有历史的人类存在方面的内容,也没有形而上学方面的内容。这样一来…..它又散布了一些假冒科学的流行口号,因为这些口号是形式,在这形式下,原来设想的那种深邃的历史的时代意识变成了人们随意转手的假币。最后甚至连辩证法也被抛弃了”。
那么到底应该对辩证法做何种定性,才能真正把握其合理内核,真正唤醒“努斯”精神呢?本文开头的一系列疑问,借用海德格尔的名言“都是在进行一种寻求,对其内涵的追寻。”
在笔者看来我们对辩证法的理解,更应该将其理解为一种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具有鲜明的属人性和追求人的自由解放的根本旨趣。
首先,将辩证法理解为一种思维方式,告别了对象性的阴影,而凸显了主体的能动性。人不再是木然的旁观者,而成了从其自身现实生命活动出发的具有张力的思考者;其次,将辩证法理解为思维方式,并非是无根之木般得凭空臆造,而是对辩证法自身发展中合理内核的彰显。说其是一种思维方式,正是说它是一种属人的内涵逻辑。对此邓晓芒论证了辩证法起源中的努斯精神;贺来敏锐发现了辩证法的生存论根基;庞立生、韩秋红对辩证法进行了“人学的解读”。最后将辩证法理解为思维方式,源自于人的辩证生存和其辩证本性。人并不是世界之外的超越存在或是事物之外的评判尺度,而是在世界之中,以有限之躯寻无限之道,以自身生存实践活动为中介,寻求超越自身的创造性存在者。认识到这些,人们就不难将辩证法理解为一种思维方式,即辩证思维。这样辩证法对于我们不再是书斋中的理论,而是在生活中展开自身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
从这种思维方式出发对辩证法的阐释一般是这样的,即“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因为人们对科技理性的盲目崇拜,辩证法也就具有了价值和真理性判断的权利。谁掌握了辩证法,谁就掌握了正确的真理。谁被认为是不辩证的,就是错的,狭隘的。辩证法也从哲学思维沦为了庸俗的功利主义的工具。这种对辩证法的理解自然受到个别利益集团的青睐,成了保证其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代表真理的霸权话语。从这种理解出发,自然就衍生出人们对辩证法庸俗、扭曲的理解——即辩证法是变戏法,而秉承这种理念,在生活态度上则表现为和稀泥的生活态度。
辩证思维是一种“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而不同是一个中国哲学的概念,中国哲学对于我们研究论述西哲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完善与补充。《论语》有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集释》对此解释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明确的指出了“和”与“同”的区别。从过去的思维方式出发,对辩证法的寻求与肯认,无疑是对“同”的寻求和肯认,希望从多元中找到一元的标准,从独特中谋求普遍的准则。
当然这与人的独特存在是密不可分的。人作为主体性的存在,他以自己的独特视域、实践活动把握外在的自在世界,从这点上看人的实践过程也是一个彰显自身主体性的过程。但是不同主体具有不同的主体意识,结果就产生了每个人是其所是的现象,造成了共同交流的隔阂,甚至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对立、斗争。坦白的说,人的认知本性就要求对世界万物进行同一和占有。传统的西方哲学和我国的文革时期就集中表现了人的这种欲求。这时人们将“和”等同于了“同”,即完全同一。也就要求他者和自我具有完全相同的思想观念、价值理想,对任何问题都具有完全一致的意识。这种对绝对同一追求显然只能是纸上谈兵,盲目的追寻甚至造成了适得其反的结果。
“和”实质上体现了对他者的主体性的尊重,对多样性的支持。我们之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我们处于与他人的关系中。这种关系是我与不可被我所同一的他者的关系。他者之所已不能被我同一,是由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性所决定的。西方学者列维纳斯认为“他者以其独特的面貌而存在,而这一面貌拒斥了我对其同一的企图”从而发展出了“他者伦理”的新的伦理观。
另外将“和”理解为“同”还会导致又一恶果,即人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成为了没有精神的专家,没有心灵的享乐人。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无疑不是统一的,而恰恰是多元的。人们能够相互吸引,愿意相互了解,往往是因为对方相对于我们本身来说是特殊的,就像人们不喜欢穿一模一样的衣服一样,人们也不会喜欢一个和自己完全同一的另外一个人。当代西方哲学家对社会的批判,大多也是针对当代社会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企图实现对人的同一这一目标的批判。在他们看来,当今的科学技术消解了人的思维的否定性,而在不断建构一种肯定的向度。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你经常看广告的话,会产生这样的错觉“似乎中国的孩子都需要补脑,女人都需要补血,男人都需要补肾,老人都需要补钙”,而回顾在自己的时候,也总是觉得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而这样人越来越不像自己,更像是流水线上整齐划一的产品,人真正成了一部机器,只不过是会制造机器的机器罢了。
我们了解到“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的意义后,我们就会追问,怎么能在生活中真正彰显出这种思维方式独有的魅力呢?笔者认为这要求人们在贯彻辩证思维的时候要“发之于直,止之于礼”。
人们对和、适度、中庸、辩证等概念的理解,往往认为其是“和稀泥”的“好好概念”。因而其在生活中似乎是适合一切时间、一切民族、一切地点的普遍价值规律。但如果对它们进行仔细体悟,我们会发现这明显不符合“以人的自由个性”出发的辩证思维。孔子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气魄,苏格拉底为真理而献身的勇气,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追求都在这种误读中被遮蔽了。
“人只有在自身生存的历史展开中通过理性的把握和生活直观才能达到”。对辩证思维的领悟也与人的人生经历和见识阅历息息相关,和而不同的辩证思维所彰显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并非容易达到的。《原理》的教学过程,就是这样和而不同的思辨过程,当学生看到的、听到的,不再是“牛不喝水,强按头”式的灌输,而是一点一滴渗透式的思维建构,才能解避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排斥性认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思考题】推荐阅读: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心得09-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2复习重点10-0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1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题10-1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练习题库课件05-2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二)09-21
马克思哲学原理的论文05-31
马克思主义原理论文题目07-22
马克思主义原理题目小结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