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精神论文

2022-05-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力的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竞争的实质就是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这是时代对教育的呼唤和要求。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精神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精神论文 篇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创新精神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个体参与竞争和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开展创造性活动、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水平的绝佳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即实践观的实质是推崇创新精神,辩证否定现的思想灵魂是创新。辩证发展观与创新观之间和谐统一,普遍联系观点贯穿着创新思维方法,唯有求实才能确保思维价值性的实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创新思维

[作者简介]张晓平,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湖北荆州434100

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人的创造性思维水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启发和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最大限度发掘人的智能、释放人的能动性。

一、实践观的实质是推崇创新精神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的特征,内在地包含着对创新精神的肯定。实践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也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和发展基础。人类实践既是一种物质运动的客观过程,又是主体能动性、创造性活动。创造性地实践活动不仅创造了人类自己,而且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原始生产力到现代生产力、由游牧经济向现代知识经济时代迈进。人类的进化、文明的提高、民族的盛衰,都与创造力的发展息息相关。人类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创造史,创造性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实质规定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发点的实践观,推崇创新、提倡发展。

二、辩证否定观的思想灵魂是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不是简单的描述,而是以一种审视和批判的态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出评价。它力求客观地把握世界,并渴望创造性地改变世界。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又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性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所谓批判性、革命性,就是人们对现成的事物现象、思想观念、理论知识提出怀疑批评,并通过科学研究和探索,寻找到科学真谛,实现思想理论的革新和对现存事物的改造。批判性和怀疑性本身只是辩证的思维方法,创造性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和目的。马克思还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理解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善于在科学研究中,用批判性和怀疑性的眼光审视周围世界,从不盲从和崇拜任何东西,才创造性地建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和开放性精神,才使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

三、辩证发展观与创新观之间和谐统一

一方面,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与创新是内在统一的。恩格斯说过:“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自我更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生命之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故步自封的哲学,它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往真理的道路;它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前人的优秀思想成果,并且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深化、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同时代一起前进,反映时代精神,推动历史前进。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创造性思维的内在统一,决定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将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哲学本身就是一种理论思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不但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为思维本身的发展提供了武器。试想,离开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观点,离开辩证法几大规律,哪里还谈得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辩证思维的发展观点有利于创新思维的不断深化。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矛盾是事物的客观本性。因此人们在认识过程中,要坚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的统一中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每一方面。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即唯物辩证法对一切都采取怀疑态度和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是以辩证法的否定观为哲学基础的,它能打破人们的思维定势,从对权威和现有结论的迷信中解脱出来,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它不承认一成不变的真理,因而也就否认抽象的一经发现就只需死记硬背的教条。唯物辩证的发展观从运动中认识事物并从发展中不断修正或提出新的观点,这是创新的重要途径。在怀疑、反思、批判的过程中,唤醒人们创新的意识,促进人们的创新思维。正是由于事物的不断变化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因而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必然也是永无止境地向前发展的,这就促使人们养成批判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例如,人们对原子的认识,曾把它看成是世界上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微粒,后来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和对微观世界的深入认识,发现它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相反,它是由电子和原子核所组成,电子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内部构造极其复杂,后来人们又认识到它仍然可再分,现在人们对基本粒子的认识还在深入进行着。总之,由于对自然、社会和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和深化的,所以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穷尽某个认识领域的所有真理;因而一个富于创新意识的人,对以往的认识要采取扬弃的态度,才能有所创造。马克思扬弃了古典经济学、古典哲学创造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资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精华,抛弃了其中的糟粕和不切实际的内容,才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一个极有力的证明。

四、普遍联系观点贯穿着创新思维方法

创造活动是为了探求客观世界及其规律,这离不开世界观的指导,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作为人类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从历史上看,哲学的发展,总是意味着人的思想的解放。哲学首先是“头脑的解放”,即解放思想的学问,而思想的解放,又从来是启动和引导整个解放事业,从而成为“解放的头脑”。人类社会的一切发展、一切进步、一切革新,首先要解放头脑。只有解脱精神束缚,才能有创造的动力和创造的能力。因此,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

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里的理论思维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这一论断无论对一个民族还是对每个人,都是真理。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是人们思维优化的重要途径。

辩证思维普遍联系的观点有利于思维的不断拓展,提高思维的综合性、灵活性和跳跃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内部的任何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环、一个结,联系是客观事物所具有的属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客观世界所固有的联系,已被现代科学的一系列新发现和新突破充分证实。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以及它们矛盾运动的规律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它说明要创造就要善于联系,富于想象,就要树立事物普遍联系的思想。只有如此,才会使思想开阔,视野远大,善于从看似毫不相关、互不相同的事物中,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联系思维的特点是:(1)整体性。即从宏观整体以及部分之间的联系去考察对象,在思维中再现对象联系之网上的每个环节,因而能够准确地把握对象的本质和规律。(2)多向性。由于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结构体,因而人们必须从不同角度研究对象的多层次、多方面的联系。(3)开放性。由于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们要想达到思维有序,就必须敞开思维大门,加强与来自不同方向、不同形式的思维信息的交流,吞吐大量信息,激发创造活力。(4)动态性。由于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因此人们的思维必须追踪对象运动的轨迹,才能把握和预测对象的本质、规律。

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使我们能够把表面看来毫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更全面更真实更确切地认识复杂事物,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性。运用辩证的、联系的思维有意识地或自觉地运用类比、联想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才能扩展我们的视野,才能认识各种复杂事物的规律性。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法,是不能从整体的、联系的和运动发展的以及矛盾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其他的思维方式要么一筹莫展,要么就会顾此失彼。

五、唯有求实才能确保思维价值性的实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既肯定物质决定精神,彻底地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又指出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承认物质世界的可知性,认为人们的思维必须也能够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才能在新的事实、新的对象面前,用新的思路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在创造活动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创造性不是脱离实际的奇思奇想,而应尊重实践,注重实证,不崇拜任何权威和教条,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念,在求实中创新。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为了背诵马克思主义哲学个别词句,而是通过哲学思维熏陶和教育,使思维方式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全面地、联系地、动态地、发展地认识、分析、解决问题,使我们在实践中能够超越日常经验的狭隘界限和原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的框架,突破原有知识与观念的限制和束缚,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从大量、繁杂的经验材料中,抽取出认识对象的本质、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和趋势。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自身潜能。为个体参与竞争和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开展创造性活动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荷 叶]

作者:张晓平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精神论文 篇2:

对新课程改革下创新教育的哲学思考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力的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竞争的实质就是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这是时代对教育的呼唤和要求。当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格外引人注目并且正在各个学科领域蓬勃展开,作为素质教育核心目标的创新教育,理所当然应成为课程改革的取向和核心,各学科为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纷纷转变教学观念,这就更加凸现了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为人类伟大、科学的认识工具------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故本人从创新教育的哲学角度来对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了一些思考。

一、创新的唯物论基础决定了创新教育的开展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这是我们干好一切工作也是实施创新教育最起码的前提。创新教育既是一传统课题又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它对工作在一线的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创新教育要从本地经济、教育的发展水平及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兴趣、特长等实际情况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一方面要依据现有客观实际条件,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丰富的创新教育资源,创造条件开展创新教育。正如陈云所言:“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要敢于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进行大胆创新与实践。创新说白了就是想人所未想,做人所未做,谋人所未谋。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化腐朽为神奇,而这一切就是要求不能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越来越多,使人的创造力处于潜在状态,未曾得到有效的自我或外界的激活,从而造成我们的思想容易被旧有的框框套套所框住,不敢或不愿突破它,青年学生则刚好具有创新的年龄优势。这就启示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辨证地看待自己所处的现实条件,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要让学生摆脱被动、封闭的学习环境,延伸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引导学生更多参与社会实践,植根于学习生活实践中,以主动积极的姿态去探索和尝试,鼓励学生时时可创造、事事可创造、处处可创造,从而使学生个体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创新的辩证法基础要求我们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创新教育,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关系,凸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不仅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且还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事物的普遍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联系、发展的观点,要把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正确看待创新教育。 我们先要正确把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二者之间的联系。素质教育是相对应试教育而言,它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创新教育则注重人的创新精神能力,这是人的各方面素质中最高、最重要的素质。我们抓创新教育实质就是在搞素质教育,它们之间并不矛盾,相互促进且彼此影响。其次,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工具,它的内容和形式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变化发展的,有人形象地把今天这个时代称为“知识爆炸”的时代。更多的知识和信息量的猛增与一个人具体可掌握量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得如何学会处理和利用这些知识和信息变得尤为重要,也使原来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受到挑战。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语言,又学文化和科技知识,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人文精神;在教学方法上,既要有中国特色,又应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仅研究教法,而且研究学法,这些方法都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为出发点,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创新的认识论基础是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它要求积极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奈斯比特曾说:“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今天人们不在单纯追求知识的量,更多关注知识的质,即培养人获取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是历史时代的变化发展对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创新实践中应当使学生学习的性质由传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造性;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的基础上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超越,正确对待灵感和顿悟,说明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我们一定要重视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的力量,要敢于有怀疑意识和批判精神,没有它,就不会有创造。爱因斯坦如果没有对牛顿“时空”观念的怀疑和突破,也就没有“相对论”的诞生。拉瓦锡如果没有对“燃素说”的怀疑和求异,也没有氧气的发现。古今中外,真正有成就的科学家,都离不开创新精神。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这是由创新实践所决定的正确认识。当前,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我国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也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又一次质的飞越。

总之,在新一轮课改实践中,我们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指导下努力探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突破口,才能实现创新教育的新发展。

作者:齐东海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精神论文 篇3: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三个版本

[摘 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存在着三个版本,即实践版本、理论版本和创新版本。三个版本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在精神。正确把握三个版本的内涵及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实践版本;理论版本;创新版本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体现在理论品质、实践品质和创新品质的辩证统一,理论品质、实践品质与创新品质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共同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实践哲学,它以社会现实生活为其理论酵素,不断地改造旧世界和创造新世界,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优先,开放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精神,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总开关”,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根本所在。要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版本”、“理论版本”和“创新版本”的中国化,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版本”、“理论版本”和“创新版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版本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三个版本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彼此构成有机的整体。

众所周知,作为革命实践家和理论家的马克思,他的哲学以现实关怀和深厚学术素养的有机统一,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这个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生命力随着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地彰显出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和强烈的问题意识,深刻地改变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众所周知,我们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才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问题的关键和实质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何能改变中国?”“如何改变中国?”“如何结合中国实际?”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应该从根本上必须回答的问题。这里,实际上涉及到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版本”、“实践版本”和“创新版本”的问题以及它们的辩证统一问题。

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具有世界性,又具有民族性,而且实现了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版本”是针对“中国问题”而形成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结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版本主要是指在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中所形成的“理论版本”,具体来说,就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所蕴含的深刻的哲学素养及其哲学精神。约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版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化和理论创新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话,从而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理论版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版本”,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版本不是僵化的、凝固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涵。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问题的新思维、新思路、新经验,这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实践版本”。近年来,“实践版本”所蕴含的“中国经验”、“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问题”,等等,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内外学者关注。作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工作者,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这一“实践版本”的研究中,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急需揭示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深化所蕴含的哲学创新结晶。一言以蔽之,正如前面所反复强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开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看家本领。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智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版本、实践版本与创新版本内在统一的典范,需要我们认真地领会和研究。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精神,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结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需要我们深刻地领会与研究。

进一步思考,我们发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版本”升华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版本”,也就是陈先达教授所说的把“问题中的哲学”升华为“哲学中的问题”,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版本”。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版本”,是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版本”内在精神的基础上,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实践版本”,创造性地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创新版本”坚持的原则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发展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版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与实质内涵的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化”的内容和使命在于,立足中国哲学传统、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通过深入到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争取解放以及建设现代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之中,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哲学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精神风韵,使之从“实践版本”上升到“理论版本”,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新高峰,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境界,谱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篇章。[2]总而言之,我们生活在改革创新的伟大时代,理应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中,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思维,从而形成具有世界性影响和表达我们这个时代问题的真正哲学。也就是说,我们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能解决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毫无疑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伟大进程中,所形成的“理论版本”、“实践版本”和“创新版本”,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哲学升华,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颗大树上结出的理论果实、实践果实和创新果实,是我们弥足珍贵的“财富”。

正如前面所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理论版本”、“实践版本”与“创新版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实践版本”是“理论版本”的基础,也就是说,“理论版本”是从属于“实践版本”的,因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56在改造生活世界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论版本”,反过来,又指导和规范“实践版本”。“理论版本”和“实践版本”统一的思想桥梁是“创新版本”,也就是说,只有在“创新版本”的统领之下,“理论版本”与“实践版本”才能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理论版本”和“实践版本”才能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没有“创新版本”,“理论版本”和“实践版本”就会变成僵死的,缺乏实质性联系的两张皮。所以,“理论版本”、“实践版本”和“创新版本”相互促进、相互贯通,辩证地结合在一起,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彼此不能分割。

历史是一面镜子,能提供给我们深刻的经验教训和理论启示。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发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三个版本时而表现统一,时而表现分离。历史与实践证明,凡是三个版本有机结合、相互支持、相互贯通,发展共生的时期,就是最能体现坚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期。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践优先、开发创造”,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版本”、“实践版本”和“创新版本”很好地结合起来,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著作、“理论版本”的经典之作,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版本”的生成和创新,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创新版本”的典范。反之,当三个版本相互分离,片面强调任何一个版本的时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处在危机的时刻,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会背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精神。比如,“两个凡是”,片面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版本”,忽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版本”和“创新版本”,结果导致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教条主义、公式主义,从根本上背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精神。约言之,历史与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三个版本看做一个整体,始终坚守三个版本的辩证统一,才能真正取得实践的成功。

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取得很大成就,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版本”、“实践版本”和“创新版本”的内在统一。众所周知,从马克思的“理论版本”中,无法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直接答案,马克思没有讲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同样没有讲过“一国两制”,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的理论版本中是不可能找到直接答案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坚持马克思“理论版本”所体现的根本精神的前提下,从中国的社会现实出发,也就是说立足于“实践版本”,充分利用“创新版本”的理论功能,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思想酵素,使之永葆生机和活力。“创新版本”的内涵就是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和重要特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精神,创造性地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新的内涵,为中国所面临的时代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和动力支持。简言之,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破解,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智慧,化解各种矛盾,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基础。

毋庸讳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仅仅依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版本”,是不行的,还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版本”。但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版本”,不能丢掉“理论版本”的根本精神。邓小平说,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不能丢掉老祖宗,实际上是说,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硬核”,“理论硬核”就是“理论版本”,就是马克思经典文本所体现的根本思想、根本观点、核心问题。邓小平又说,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说出老祖宗没有说的“新话”,这实际上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版本”。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不仅要“照着说”,“照着说”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硬核”,而且还要“接着说”,就是说出马克思没有说出的话,这实际上是说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版本”、“实践版本”和“创新版本”的有机统一,从而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版本”、“实践版本”和“创新版本的辩证统一”。

问题的根本还在于,“理论版本”、“实践版本”与“创新版本”的统一,还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内在统一上。所谓学术性,是指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中国共产党领袖根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和创新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可以说,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版本”的延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版本历史逻辑发展的必然。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它是其理论面向中国社会现实生活的根据和源泉所在。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版本”的学术性,才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版本”,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始终保持其“时代精神的精华”,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学术性与现实性的统一表现在“理论版本”与“实践版本”的统一,统一的基础是“创新版本”。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是学术性与现实性的统一。马克思的《资本论》是马克思“理论版本”的典范之作,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学术制高点,同时又影响和指导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今天,《资本论》仍然是我们观察世界的理论武器,西方许多思想家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寻找金融危机的根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不读黑格尔的《逻辑学》,就读不懂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无法真正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真实含义;反过来说,不了解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就无法真正读懂马克思的《资本论》,也无法真正懂得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深刻内涵。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深刻的学术性与强烈的现实性的内在统一,才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成为今天仍然不可超越的理论。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存在两个不足:一是套用西方学术问题来说明中国问题;二是无视当代中国的新变化、新特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的出路。事实上,西方的学术是对西方社会问题的应答,是在西方文化、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问题意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具有西方社会的特质。中国的问题具有自己的独特复杂性,是在中国现实的土壤中产生的,中国的学术应立足于中国的问题、中国的价值取向、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它必然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因此全部套用西方的学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问题,还是靠中国的土壤中自己生长出来的中国学术。当然,中国的学术可以借鉴西方的学术,借鉴不是套用,而是理论的再创造。不少学者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解决今天中国问题的“药方”。殊不知,中国的传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产物,传统无法返本开新,枯树无法长出新芽。今天,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与中国传统所面临的问题有很大的不同。不少历史学家常常以客观研究历史而自居,殊不知,历史学家所研究的历史是根据他所生活的时代内涵所决定的,他所说的客观是在他的主观的前提下的客观,换句话说,离开了主观,客观就成为轻飘飘的无根的芦苇,换言之,历史学家只有对他所生活的时代内涵把握的越深刻,他的研究也就越客观,否则,他只不过是打着客观的旗号来张扬自己的主观想象而已。由此可见,无论哲学研究,还是历史学研究,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版本”、“实践版本”和“创新版本”的内在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当代中国学术走向世界,不只是在话语上走向世界,更是它的思想内涵走向世界,其内涵就是以理论的方式表达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简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坐而论道,而是深刻体悟中华民族的生存意识,也就是说,人民的希望、人民的苦难、人民的幸福、人民的追求都能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学术性,决不是离开中国社会现实的幻想,决不是在直观的经验中徘徊,而是深刻表明我们这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和问题意识。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学术性问题不是一个枝节的问题,而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能否成功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根本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问题。

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除了具有“学术的维度”,还具有“政治的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的解放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旨趣,“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因此,“理论版本”的“意识形态功能”是其重要维度之一。在长期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实践中,“理论版本”的“意识形态的功能”承担着重要的职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版本”提供动力支持和保证。“理论版本”的“学术性”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并不矛盾,从根本上是统一的。学术性不断地提出新观点、新思想、新看法,始终以“新”导向,但这里的“新”是理论的新,是理论内容的新,而不是形式的新。意识形态相对比较稳定,待时机成熟后,吸收其学术性的成果,实现意识形态自己的创新,学术性为意识形态提供思想、理论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性,而且还具有极强的意识形态性,学术性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地创新,政治性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二者相得益彰,相互贯通。

进一步说,坚持三个版本的内在统一,其深刻内涵体现在:其一,宽容的精神。马克思的“理论版本”,不只是赞成马克思的理论,而且还包括反对马克思的理论所蕴含的部分合理思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反面,也就是从另一面镜子来透视,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内涵。道理很简单,真理越敲打就越放出光芒;其二,开放的精神。站在当今世界的理论前沿,吸收当今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一切先进成果,像蜜蜂采蜜一样,吸收最有价值、最有思想、最透视现实的优秀成果,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始终处于开放之中,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创新版本”的本质所在;其三,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权威,只唯实事求是的精神;其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版本”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在“批判旧世界中建设新世界。”“当旧制度本身还相信而且也应当相信自己的合理性的时候,它的历史是悲剧性的。当旧制度作为现存的世界制度同新生的世界进行斗争的时候,旧制度犯的是世界历史性的错误,而不是个人的错误。因而旧制度的灭亡也是悲剧性的。”[1]56与此同时,还须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世界维度”。“哲学问题总是浓缩着时代的问题:哲学从来也不是象牙塔里的珍玩,而是人类对自己所面临的困境的智慧思考。”[3]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说,哲学是从思想中把握时代;马克思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人类有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哲学的世界化和民族化并不矛盾,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反之亦然。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历史已经转变为世界历史,所以,中国的事情与世界的事情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深刻地启示我们,站在世界的视野看中国与站在中国的视野看世界,本身就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谓同一个问题,是指我们处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许多问题是我们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诸如金融危机问题、生态危机问题、环境问题、粮食问题、核威胁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事情,而且还是世界的事情,是中国对世界做出的理论、实践和创新贡献,从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版本”无疑标志着一种先进的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版本”意味着中华民族实际经历的一场伟大的历史性实践,这一实践直到今天还在继续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想理论是这一历史性实践在观念形态上的一个突出表现,思想理论与历史性实践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想桥梁“创新版本”始终辩证地统一在一起。所以,中华民族已然经历并且正在经历的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性实践,从根本上构成了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总体性基础。[4]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版本”、“实践版本”和“创新版本”的内涵及其关系,也就是说,正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想理论”、“历史性实践”和“思想桥梁”的内涵及其关系,对于我们坚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从理论内涵上搞清楚,何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人们只是在抽象的意义上界定,很少追问它的真实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实际上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版本”所彰显的内在精神,这一“理论版本”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处于不断地发展与创新之中。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版本”,其一,从方法论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给予我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5]邓小平也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6]由此看出,“普遍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呢?就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总结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其二,从价值观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旨趣是“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这一价值指向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主题和问题意识。不用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包括方法论和价值旨趣,这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版本”的本质内涵。

进一步说,“中国的具体实践”,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含义。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是实现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伟大历程,今天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表明,“中国的具体实践”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版本”的中国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版本”,也是处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之中。正确地把握“中国的具体实践”,并从理论上深刻地揭示它的内涵,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使命和研究任务。

相应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理论版本”)、中国的具体实践(“实践版本”),并把它们连接在一起的“结合”,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版本”。“结合”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思想、理论的创造,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创新版本”的真实含义。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版本”、“实践版本”和“创新版本”的中国化,从而形成“中国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它同样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实践品质和创新品质,并且三者达到有机的统一,正如马克思所说:“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

其次,近几年,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视域拓宽了,主要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话,从而借鉴合理的思想资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寻找新的理论思想。但问题是,这种对话主要是在“理论版本”方面进行的,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学术方面,应当说,这是完全必要的。但实质性的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前面已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理论版本”、“实践版本”和“创新版本”的有机统一,割裂任何一个版本,都会误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本质内涵,因为“理论版本”是由它背后的“实践版本”决定的,“创新版本”是保证“理论版本”和“实践版本”始终处于紧密的联系之中。所以,仅仅在学术方面对话,而忽视其他方面,是不能真正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道理很简单,当代西方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是西方学术的表征,它形成的根基是当代西方社会实践,它是通过解决当代西方社会问题而展开的理论探索。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西方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话,不仅是在“理论版本”方面,而且还要在“实践版本”和“创新版本”方面,主要是借鉴和吸收当代西方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把当代西方的社会问题上升到思想、理论方面的,它们是如何观照当代西方的社会现实的。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西方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话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版本”、“实践版本”和“创新版本”,创造性地吸收当代西方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与创新的优秀成果,从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实践与创新内涵。

再次,从“实践版本”看,今天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历史都出现了新特征、新变化。正如前面所指出的,讨论中国的事情,不能仅仅限于中国,中国的事情与世界的事情紧密相连,任何割裂,都会错误地判断中国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版本”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理所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版本”也要随之发展。这就启示我们,立足于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新的社会实践,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版本”这个思想桥梁,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理论版本”的深刻含义,就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最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GDP已经处于世界第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中国人民已经告别了物质生活贫乏的时代。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社会出现了两极分化,社会公正、公平的缺失,信仰危机,道德沦丧,精神贫乏,信仰缺失,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形成新的面向中国社会现实的“实践版本”,这个中国新的“实践版本”已经蕴含着解决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的“理论版本”。这就需要我们依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版本”,谱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版本”、“实践版本”和“创新版本”的新篇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这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精神,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版本”、“实践版本”和“创新版本”推进到新阶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孙伟平、张羽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与进路[J].哲学研究,2006,(6).

[3]张汝伦.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化”[J].哲学研究,2006,(5).

[4]吴晓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J].理论视野,2009,(1).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91.

[6]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6.

责任编辑 姚黎君 彭 坤

作者:孙民 安连新

上一篇:中信建设企业文化心得体会下一篇:水务工作者爱岗敬业演讲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