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公文文种选择探讨论文

2022-04-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职业学校的写作教学应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因此,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实效性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从结合专业、彰显重点,重视例文、突出实践,相互渗透、加强对比,启发引导、促进互动四个方面探讨了提高职业高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实效性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行政公文文种选择探讨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行政公文文种选择探讨论文 篇1:

如何实现高校应用写作课程的有效教学

摘 要: 要实现高校应用写作课程的有效教学,必须重点把握三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可以从文体导语和写作案例中挖掘趣味性元素;二是课内外写作训练的持续性,包括文体格式的基础训练和逻辑思维的全面训练;三是校方在教务机制上的配合。只有任课老师与校方均重视,才能保证应用写作课程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 高校应用写作课程 有效教学 三个方面

“写作”作为一种技能,已不是中文系学生的专利,目前许多高等院校的非中文专业都开设了写作课程,如“实用写作”、“应用写作”等。在近十年的教学论文中,有不少教研论文从课件制作、教学思路、教学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应用写作课程的改革方向。我认为,这些探讨固然是有益的,但实际上,无论何种层次的高校,都存在学生语文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在这样的事实面前,许多教研论文中的理论都缺乏普遍的可行性。根据我近5年的教学体会,要实现高校应用写作课程的有效教学,必须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毛诗序》云:“情动于中而行于言。”[1](P2)文字表达本应源自内心的触动,但应用写作不是文学创作,其写作动力与情动于中的文学创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某种程度上,应用文写作的学习是一种被迫学习,仅靠学生自己领会是很难挖掘出应用文本身的趣味性的。因此,教师展示应用写作的趣味性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至少以下两个方面是可以进行趣味设置的。

1.趣味性课堂导语

在学习某一种文体之前,教师通常会介绍该文体的相关知识,如文体概念、特点、功能等,如何使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以轻松的面貌进入学生的脑海,让学生不望而生畏呢?根据我的经验,可以根据不同文种的职业环境来挖掘文种所蕴含的趣味点。例如在讲授行政公文之前,我联系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同学或朋友,了解她们常规的工作内容,请她用某种动物或植物来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询问工作中与文书有关的有趣事情,了解男性与女性在从事公务员的工作中是否有明显差异,等等。经过这一前期探寻,再当这些信息以一种调侃、聊天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的时候,他们很容易就领会了行政公文中的十三种文体各自代表着怎样的事务角色。作为教师,如果我们能及时洞悉各文种在日常工作中的写作面貌,就能不断挖掘这些信息中蕴含的趣味性元素。这样,我们在讲解任何一种文种之前,都会让学生对使用这一文种的职业角色有生动的认识,对这些应用文所应该具有的面貌有生动的认识。

2.趣味性教学案例

应用文的写作必须以规范的范文作为学习对象,因此,案例教学是所有应用写作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对应用写作而言,有趣的导语固然对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但内容有趣的正确案例才是维系学生写作热情的重要力量。我校将写作课程安排在大学一年级,这一阶段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没有长期工作的经验,也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因此,如果范文内容过于职业化,就缺乏共鸣的基础。实际上,范文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强化记忆文种的基本面貌,对于应用文体而言,格式和文体中的固定用语无疑是最能反映文种特征的地方,也是最没有自由发挥空间的部分,完全可以将一些格式非常规范,但内容比较严肃的案例修改为能够让学生感同身受的校园生活内容,如校园恋情、大学生就业等话题,都是校园里长盛不衰的话题,如果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将这些话题渗透到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等各类文书的范例中,将能有效地吸引学生。

趣味性案例,除了教师自己精心编写能够深入学生内心情感的案例外,还包括那些被错误使用的案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反面教材。就行文较为僵化的行政公文来说,它们有时比完全正确的例子更能展示文种的实际运用情况。其实只要留心观察应用文在各地各行业中的使用情况,就不难发现应用文写作的错误案例,如一些旅游景区乱用“公告”,一些行政单位滥用“通知”,等等。正确的范文固然在该文种所要求的各方面都是正确的,而错误的案例则各有各的错误,正是这些错误,提供了更多的趣味元素。我们在给学生寻找学习范文或选择写作材料的时候,必须注意实用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二、写作训练的持续性

我们强调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主要还是为了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的欢笑只有化为一篇篇合格的应用文,才算笑出了价值。而应用文的语言风格大多平实、精炼,学生的个性与情感在很多时候没有用武之地。要想切实提高写作技能,唯一的途径就是坚持写作训练。由于每节课课时有限,写作训练必须由课堂延伸至课外。

1.要保证课堂内的文体格式训练

无论哪一类文书,都存在基本格式,不依照体式写作就得不到社会的认同,毕竟文体格式是在文化积淀下约定俗成的,社会性很强。但文体格式的训练却是比较简单的,只需要多找几篇范文模仿,就能依葫芦画瓢。因此,在课堂上进行文体格式的模仿和强化训练,是完全可行的。但文体格式的课堂训练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要加强课外的语文基础训练和逻辑思维训练

就应用文而言,遣词用句,远比“格式”训练重要。在应用文教学中,格式完全正确,而内容错漏百出的作业很常见。要让学生准确地遣词用句,比文体格式的训练更艰难。我们面对的虽然是大学生,但许多学生在中学时期,甚至小学时期的语文基础就很不牢靠。事实上,无论哪一个层次的高校,同一个教学班级中学生的写作基础都是参差不齐的。就文体格式的训练来说,无论入学前语文基础如何,大家都在同一个起点上。但就那些具有一定篇幅要求的文体(如总结、求职信、毕业论文等)来说,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一个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对记叙、议论、说明三种表达方式运用自如,那么,大学阶段的应用写作只需要强化格式训练和积累写作经验。相反,若一个学生自小学以来就缺乏基本的文字运用能力,大学阶段就必须再次进行基础训练。一些教师抱怨没有好的应用写作教材,其实,再好的教材也不可能兼顾所有学生的需要,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写作基础,才能因材施教,基础好的进行深化训练,基础弱的进行基础训练。

在进行基础训练的同时,思维逻辑的全面训练也必不可少。很多学生都能够参照范文写出一篇语言相似的应用文,尤其是行政公文,可一换新材料,就感觉力不从心。严格说来,应用文并非毫无审美价值,只是不如诗歌、散文等文学体裁显著。事实上,应用文本身的审美价值,与写作主体本身的职业素养、学识水平是有直接关联的。例如,就一篇通报来说,材料本身所反映的事实中,哪一些值得表扬,哪一些需要批评,表扬的理由是什么,批评的程度如何拿捏,都是需要相当的生活经验或职业阅历才能把握好的。应用文所谓的“得体”,并不是你具备了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可以完全实现的,更不是只要你情感足够丰富就能完成的。应用文所需要的能力,是良好的语言表达与工作能力的融合。是否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是否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都直接影响写作主体对现实生活中各类现象的判断与表达。“文如其人”,应用文更是如此。一个思维严密、做事谨慎的人,也许写不出一首华美的诗歌,但一定能够在请示、报告、计划、总结等应用文的写作中有精彩的表现。一篇优秀的应用文,和一个人杰出的工作能力是可以相提并论的。因此,除了课堂上对文体格式的强化训练,以及尽可能加强基础的语言文字训练,还要注重思维逻辑的训练。如教育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全面培养自己的人格涵养,或指定富有价值的课外读物要求学生阅读,或以人际交往的各项内容为写作训练的基本材料。

必须指出的是,任何训练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持之以恒,勤学多练,这样才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应用文的写作。

三、教务机制的配合

当前,高校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侧重于行政公文、事务文书、行业专用文书等文体,目的是为了让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也能具备基本的文书写作能力,以应对毕业后的工作及日常事务。作为一种直接服务于现实生活的工具,应用文在各个行业中所发挥的功能是文学体裁不可替代的。因此,应用写作本是一门应用性很强、同时使人受益终身的课程。然而,真正投入激情的教师并不多,单纯依靠教师自己的力量去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显得势单力薄。平心而论,写作作为一门课程的历史并不长,从高校恢复招生至今,只有二十多年的教学史。非中文专业的应用写作课程的开设历史更短。应用写作能够在全国高校逐渐普及,说明教育部门已经认识到应用写作对于培养现代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但各高校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尽相同。随着高校自身教学目标的变化,各高校对应用写作课程的设置时有调整。据我了解,除了中文系对写作课程的设置是考试性质,其他非中文专业在开设应用写作课程的时候,基本上是当做一门选修课。至于开课时间,一般安排在大一或者大二。学习时间均不超过半个学年。应用写作课程地位的变化固然与教学效果有一定的联系,教学效果并非唯一的原因。教务机制本身与教学内容无直接联系,但却成为影响教学实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事实证明,形式对于效果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尤其是课程性质的设置,直接影响学生的到课率。就目前的学风而言,无论处在哪一个层次的高等院校,学生的学习态度普遍较为功利。顺利拿到学位,是每个应届大学生的基本目标。那些“考试”性质的课程,学生都深知其利弊,无论是否有兴趣,学习起来都会相对重视。而只要是选修课,其严肃性就在学生心目中打了折扣,认为只是修学分的辅助,而且容易通过,不以为然。在这样的学习态度下,无论学生的到课率、专心度,还是教师的教学热情和互动效果都不高。因此,一定的学习压力反而能够促使学生重视该课程。各高校如果真的意识到应用写作的重要性,就应该在形式上予以配合,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例如延长教学课时,改变考核性质,成立写作试验室,这些措施对实现应用文写作的有效教学都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高校应用课程的有效教学是需要教师与学校共同努力的。如果应用写作课程教学能够做到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课后训练持之以恒、校方全面配合,学生的应用写作技能就一定能够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程俊英,蒋见元.白话诗经[M].长沙:岳麓书社,1995.

本论文为安徽财经大学精品课程“财经写作学”系列教研论文。

作者:潘慧琼

行政公文文种选择探讨论文 篇2:

怎样加强职高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实效性

[摘 要]职业学校的写作教学应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因此,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实效性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从结合专业、彰显重点,重视例文、突出实践,相互渗透、加强对比,启发引导、促进互动四个方面探讨了提高职业高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实效性问题。

[关键词]应用写作 教学实效 途径策略

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劳动者,他们可以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因此,职业学校写作教学应该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规范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有别于一般记叙文、议论文。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从学校毕业不一定会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可见,应用文是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文体。但应用文教学并不被人们重视,加上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差生相对较多,普遍存在教师不愿多教、学生不愿多学的现象。现代应用文与社会生活、經济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那么,如何提高职业高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实效呢?

一、结合专业,彰显重点

在教学内容的筛选和整合中,不管是“通用”还是“专用”,都要从应用文的根本特点——实用性出发,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和需求来取舍、梳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保持常新。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的基本教学内容应当是学生生活中常用的文种,即通用型文种。日常生活工作中,学生最常接触到的是通知、总结、简报、演讲辞、申请书等各类行政公文、事务文书,以及日常社交文书。这些常用文种在学生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学中要精讲多练,理论与实践性结合,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对于使用频率较低的命令、议案等文种,让学生作些了解即可,不需要对结构和写法作详细讲解。应以学生的专业及培养目标作为主要依据进行筛选整合,包括理论知识、例文选择、练习题目的设计等都应紧扣与学生专业相应的“专业文种”。比如,财会专业的重点是财经应用写作,经济贸易专业的重点是经济写作,法学专业的重点是法律文书写作,文秘专业的重点是秘书写作。同样是秘书专业,行政秘书的学习重点在行政公文和事务文书部分;商务秘书则要在此基础上学习一些经济文体,如市场分析、市场预测;而涉外秘书则要把商洽函件等作为必修课,侧重点各不相同。此外,应用写作学科涵盖内容之广、变化之快,可以说任何一本教材都无法涵盖。所以,教学内容应及时更新,这样才会扩展学生写作实践的视野,使他们觉得“学而有用”,才能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除了教学内容要合乎学生需要外,层次性也要科学合理,顺序安排也应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师可以根据应用写作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需要打破原有课程体系的章、节顺序,将教材中某些相关的内容、相关的文种从横向和纵向上组合起来,注意各种相关文体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及内在联系与差异等。比如,将行政公文中容易混淆的“报告”与“请示”结合讲,把行政公文中的“会议纪要”和事务文书的“会议记录”放在一起讲,等等。通过横向与纵向对比,学生更容易掌握每一个文种的特点,以及与其它文种的区别,使他们避免混用与错用,从而增强拟写公文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重视例文,突出实践

每一种应用写作理论阐述完毕都附有几篇例文,教学时可以依据教学需要,重点讲析一篇例文。依据文体理论的要点,特别是难点和关键点来剖析例文的写作与理论的映照关系,欣赏例文如何体现文体理论的要点,这样使例文讲析既可以印证理论指导,又能够使他们对文体理论的学习由抽象变得具体。当然,要学好应用文写作需要有一定的写作经验和生活阅历,这就给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在应用文写作中既要注重理论指导的趣味性,又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1.模拟写作,小组协作。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组成一个发文机构,每个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分工协作,起草文件、签订意向书、合同、制订计划、写总结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如发文处理的操作性非常强,教师讲完了有关知识和程序后,学生按照事前分工,从文件起草、核稿、签发、打印、装订、用印、传递、收文、批阅、归档等进行流水线作业,调动学生的感观,增强趣味性,把抽象、繁杂、枯燥的理论变得具体,让学生既掌握了写作技能,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实际应变能力。

2.知行统一,有机整合。在过去的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格式的讲解,忽视了内容的提炼,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如果偏离内容讲写作是不合理的,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仍会迷惑不解。有了表达的内容,才能借助格式,运用写作技巧,写出好的应用文。所以,要教学生写好应用文,教师要把握内容这一重点,充分利用例文,从中拓展到与之相关的内容上。如讲授演讲稿的写作时,教师可以拓展到公共关系学科。学生可联系公共关系课中有关演讲的知识点,教师则结合公共关系课的演讲题目来讲授演讲稿的写作,让学生对演讲有整体认识,最终使写作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写好演讲稿后,组织演讲比赛,让公共关系课教师当评委,写作课教师点评演讲稿的写作质量,公共关系课教师点评演讲水平,使学生在演讲中既领悟了演讲技巧,又学会了演讲写作技能,做到相关知识的迁移。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政府部门或单位实习,了解政府部门现行各种公文的具体写法,请负责撰写公文的文职人员介绍公文写作知识,巩固在校所学内容。然后,让每位学生起草一份公文,并进行修改,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材料。同时,还可以收集学校已经发过的公文,让学生辨别写作是否规范,然后对此进行分析、修改。如讲授调查报告时,先教学生如何设计调查问卷,然后组织他们设计问卷,确定调查的内容、栏目等,发放问卷,收回并统计问卷。根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写出调查报告,提醒学生注意事项:调查报告的写作格式和要求,不能改动调查数据,要根据调查的真实情况来分析、评论。可以在调查报告中写入熟悉而又典型的事例,将写作与做人统一起来,将统一要求与个别发挥结合起来。既要学生直面现实、说真话,又鼓励他们写出特色。

3.加强评改,注重鼓励。教师在肯定学生取得写作成绩时,还应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内容数据上的不足。可以就某些学生的观点偏误进行讨论、引导,使学生较客观地看待事物,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理解、宽容他人,多鼓励学生写出更多更好的调查报告。

三、相互渗透,加强对比

应用文种类繁多,格式各异。教学中如果独立地讲每一文种的格式,则琐碎复杂,学生难以把握。若将写法相似或特点相近的文种加以对比,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既可以是学生加深印象,又能准确地把握写作要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般说来,相邻文体的应用文都可以从标题、内容、格式、结构、表达方式、惯用语等方面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明确其异同,从中得出规律。对比的方法可以灵活应用:可用作新课前的自然导入,可穿插在教学过程之中,也可置于课堂小结中。总之,善于使用对比,能够使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①整体比较。教师授课时要紧紧抓住应用写作的基本特点和要求,与一般文学写作区分开来,引导学生在对其价值实用性、建构模式性、表述简约性等特点的认识中领悟其写作规律。如请示与批复、函与复函、计划与总结、起诉状与答辩状等这一类应用文体,可以进行对比讲授与训练。教师指导学生写前一种文体,然后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对应写作。例如:给学生材料,让他们写一份请示。要求学生体会上行文的写作特点,然后把写好的请示相互调换,每位学生针对请示写一份批复,要求他们体会下行文的语气和写作特色,最后教师结合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讲解。这种训练方法,既能让学生训练写作格式和技巧,又让他们变换角色,用心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态和需要对写作内容及语言的影响,从而增强其写作兴趣。②局部比较。将文体相似、相近的文种,如通知与通告、报告与请示、合同与意向书、总结与述职报告等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差别。如请示和报告,共同点是两者都是上行文,不同点是行文动机不同、侧重点不同、时间不同、办理结果不同。让他们分别列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对请示和报告的区别就一目了然了。③正反比较。通过对正反例子的讲解,让学生明白某一文稿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的道理,明白对的对在哪里,错的错在何处。④讨论借鉴。选印较好的习作发给学生借鉴比较,也可通过多媒体课件选出一些较规范的学生作品,通过课堂讨论,教师引导总结,使学生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种教法达到了知、行和谐统一,克服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值得注意和借鉴。

四、启发引导,促进互动

应用文写作的学习是一个交流合作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扮演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和促进他们建构知识。

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生活背景和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理解和认识程度、角度不同。写作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除了听教师讲,更重要的是自己思考、体验和构建,以及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引导、启迪。此时,在教师的引导组织下,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等合作学习都能促进教与学的互动。彼此之间起到取长补短、查漏补缺。同时,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还能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平台,减轻其心理压力,有助于培养发散性思维、提高掌握知识的能力。如讲授函时,教师给出材料:学校有30亩桔园承包给某果品公司,每年交承包款10000元,而承包款按合同应在当年12月30日前交清,但承包经营的某果品公司至今分文未交,让学生替学校拟写一份函给某果品公司,使其速来学校交清拖欠的承包款。然后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将函写出来,让其他学生运用学过函的相关知识进行修改,从函的格式、内容、用语等方面补充。如函的标题、受文者,正文的开头、事项、结束语、落款的发文机关和日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由发言,提出修改、充意见,最后给学生提供相关材料,让每位学生再拟一份函。这样,学生不仅会写规范、完整的函,还学会了一种文体的写作技巧,从中体会应用文的实用性。

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正确掌握使用频率高的应用文写作技巧,写出合乎规范的应用文体。这就要求教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注重课内与课外结合,理论与实践训练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自身的主导性,相互讨论交流,以教促写,在实践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转化为能力,让学生写出规范、得体的应用文。

参考文献:

[1]余显.走向学校语文[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2]丁晓昌.应用写作[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牛推琴.浅谈中专应用文教学[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2).

[4]朱林春.如何提高职校应用文教学的质量[J].职业教育研究,2005,(12).

[5]彭波.实效性足应用写作教学的灵魂[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作者:徐永杰

行政公文文种选择探讨论文 篇3:

对表彰类公文文种选用的思考与商榷

摘 要:在《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的15种公文种类中,有“命令(令)”“决定”“通报”3类文种具有表彰奖励功能,如何选择是困扰公文学界和公文写作者的一个难题。文章提出依据发布机关权限、奖励性质、发布范围选择嘉奖令,依据表彰目的、性质、程序选择决定或通报,并纠正滥发命令、用通知代替决定或通报、通知与通报杂糅、决定与通报混用等错误应用。

关键词:公文;表彰;规范

在《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的15种公文种类中,有“命令(令)”“决定”“通报”3类文种具有表彰奖励的功能。“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一般以“嘉奖令”的形式出现。“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对于一个表彰奖励事项到底是用“命令(令)”“决定”还是“通报”,一直是困扰公文学界和公文写作者的一个难题。

有的学者认为:“作为法定行政公文,嘉奖令的作者必须是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省级人民政府,任何党派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不能发布嘉奖令。”[1]该观点认为,可以由发文机关级别决定是否可用“命令(令)”,如果是省级以下政府机关或者党派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表彰奖励无权使用“命令(令)”。有的学者认为:“用决定进行的表彰,是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并重,用通报进行的表扬,是以精神奖励为主,一般不给予物质奖励。这是决定与通报在表彰方面最明显的区别。”[2]各级表彰奖励的原则是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依据是否有物质奖励来区分公文文种,未免有失偏颇。有学者认为:“表彰时是用决定还是通报,最重要的还是受表彰对象的事迹和贡献大小。”[3]在黄桐华主编的《秘书工作实例评析》一书中引用了一个《为啥用通报》的实例:“一天,某市委、市政府信访局局长拿出两份文件找到市委分管信访工作的于副书记说:‘于书记,同样是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什么市乡镇企业用市委、市政府的决定,而我们信访局用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的通报?我想不通。’”[4]两份文件一个是《××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1994年度乡镇企业先进集体和优秀企业家的决定》,一个是《××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彰1994年全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由于重要程度无法准确衡量,按照重要程度来选择是用“决定”还是“通报”,不可避免会出现上述信访局局长想不通的情况,影响公文效力的发挥。由此可见,对表彰类公文文种的选择,目前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使用不规范的地方,本文以河南省公开文件为例进行探讨。

1 依据发布机关权限、奖励性质、发布范围选择嘉奖令

1.1 嘉奖令的发布机关有资格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组织法》)关于命令的发布权限有如下规定:

《宪法》第八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總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第八十九条规定:国务院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第九十条规定:“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命令、指示和规章。”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发布决定和命令,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工作人员。”之所以有学者认为“省级以下政府机关或者党派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表彰奖励无权使用‘命令(令)’”,是因为《宪法》第一百零七条同时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在该条款中没有说明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有“发布决定和命令”的权限。

但是,按照《组织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使下列职权:(一)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以及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第六十一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行使下列职权:(一)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发布决定和命令”。因此,根据《组织法》,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同样有发布“命令”的权限。党的领导机关不单独使用命令,但可与同级行政机关联合发布命令。而省级以下政府职能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则没有发布“命令”的权限。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十三条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有“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军事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的职权。按照《军队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军队机关授予荣誉称号可发布“命令”。

1.2 嘉奖令所涉事体重大。“嘉奖令”的权威性、强制性最强,最为严肃庄重。“嘉奖令”与“决定”和“通报”相比,其所关涉的事体一般属重大事项,表彰对象一般是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取得突出成就的单位或个人。如《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对河南省残疾人联合会河南省体育局的嘉奖令》(豫政〔2004〕67号),因“在第12届残疾人奥运会上,河南省运动员不畏强手,奋勇争先,夺得7枚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金牌总数并列全国第三,为国家争了光”而发布嘉奖令。再如《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对确山县人民政府的嘉奖令》(驻政〔2011〕7号),因“确山县人民政府在薄山水库项目中,克服炎热酷暑、天寒地冻等恶劣天气影响,出色地完成了4个乡镇、10个行政村、47个村民组土地赔偿和4个村民组、166户水库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实现了水库当年蓄水,当年发挥防洪、灌溉、生态和社会效益,确保了库区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工作目标,实现了和谐移民、和谐搬迁”而发布嘉奖令。表彰性决定与表彰性通报所涉事体一般不如嘉奖令所涉事体重大。如《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受到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做出突出贡献单位的决定》(豫政〔2018〕16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报》(豫政〔2016〕61号)等。

1.3 嘉奖令发布范围最广。嘉奖令受表彰的单位或个人是全国、地方各级行政区域或全国某行业系统学习的榜样,为普发性公文。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 9704—2012),“命令(令)”格式没有主送机关,故其分发范围最为广泛。表彰性决定与表彰性通报往往是在一定组织系统内部行文,并非普遍告知。如《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表彰全省高标准粮田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豫政办〔2018〕30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全省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的通报》(豫政〔2018〕18号)的分发范围是河南省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2 依据表彰目的、性质、程序选择决定或通报

2.1 表彰性决定与通报的行文目的各有侧重。表彰性决定主要目的是对单位或个人表明组织意见,公布组织决定。而表彰性通报作为知照类公文,主要用于通报信息,侧重于对“事件”的宣传,通过公布先进事迹和表彰结果,树立典型,教育引导他人向先进学习,因此“教育他人”是其主要目的。如《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6-2017年度河南省省长质量奖获奖单位的决定》(豫政〔2018〕13号),主要目的是授予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2016-2017年度河南省省长质量奖”荣誉称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7年度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优秀和先进中央驻豫单位的通报》(豫政〔2018〕24号),“省政府决定对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等10个优秀单位和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等11个先进单位予以通报表彰”,主要目的是“鼓励先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两个文件的行文目的在文件内容上有所体现。

2.2 表彰性决定与通报的表彰性质有所不同。表彰性决定一般用于命名表彰,被表彰对象被授予某种荣誉称号或奖项。如《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决定》(豫政〔2015〕3号),“省政府决定授予郑州市中原区民族宗教局等90个集体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授予虎林山等110人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14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豫政〔2014〕99号),“省政府决定授予河南大学宋纯鹏教授、河南科技学院茹振钢教授2014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授予‘纯电动客车关键技术研发及系列化产品应用’等15项科技成果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授予‘河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125项科技成果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授予‘小麦优质节水高效灌溉指标与非充分灌溉模式’等206项科技成果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表彰性通报一般用于对有先进事迹的人或事进行表彰,被表彰对象不授予荣誉称号或奖项。如《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省体育局和省老年人体育协会的通报》(豫政〔2017〕43号)是对河南省体育局、省老年人体育协会组织的代表队在第三届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上取得的优异成绩予以通报表彰。《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表彰郑州海关的通报》(豫政〔2017〕15号)是对郑州海关创新通关监管模式,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立案侦办走私大要案,有力维护国门安全的事迹进行表彰。

2.3 表彰性决定与通报的制发程序不同。表彰性决定一般要经过会议研究审议或按照已出台的办法规定程序办理后,由有权做出决定的单位发布,而表彰性通报无需上述程序,按一般公文制发程序审核签批即可。如《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筹办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豫政〔2014〕29号),决定“授予中共南阳市委、南阳市人民政府‘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筹办工作重大贡献奖’;授予省委宣传部、省农业厅、省体育局等3个单位‘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筹办工作突出贡献奖’;授予中共卧龙区委、卧龙区人民政府等50个单位‘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筹办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授予马冰等189名同志‘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筹办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文件明确表示做出这一决定是经省政府研究。再如《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豫政〔2014〕14号)是“根据《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省政府令第57号)规定,经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省科技厅审核和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后做出的决定。《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6-2017年度河南省省长质量奖获奖单位的决定》(豫政〔2018〕13号)是“根据《河南省省长质量奖管理办法》规定”,按照规定的评审程序,包括发布评审公告、提交申报材料、初审、专项评审、评委会全体会议审议后确定拟奖单位,再经过公示、分管质量工作的副省长审核、省长审定签署后,由河南省政府发文。

3 表彰类公文文种选用的误区

3.1 滥发命令。主要是不具备发布命令资格的单位发布命令。如上述省级以下政府职能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没有发布命令的权限。如:

“济源市教育局嘉奖令

济教〔2015〕123号

各中心校、市直学校,各民办学校:

在2015年河南省‘省长杯’校园足球暨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足球锦标赛中,市高级中学代表队在组队时间短、困难任务大的情况下,刻苦训练,奋力拼搏,男、女两支代表队双双进入全省前四强,其中男子队喜获全省第三名。市高级中学是全省唯一一所参加两支代表队的学校,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些成绩表明我市学校体育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我市教育工作赢得了荣誉,充分展示了愚公儿女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学校素质教育的巨大进步。为表彰先进,市教育局决定对市高级中学予以通令嘉奖。

希望市高级中学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戒骄戒躁,再创佳绩。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以先进为榜样,实干高效,改革创新,勇于实践,创优创先,为加快全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015年9月8日”

济源市教育局作为省级以下政府职能部门,没有发布命令的权限,不应发布嘉奖令,而应制发决定。

3.2 用通知代替决定或通报。《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通知不具有表彰的功能,在实际应用中用通知进行表彰属于对公文文种的错误应用。如《河南省卫生厅关于表彰“2012感动中原十大优秀护士”的通知》(豫卫医〔2012〕92号)文种应改为决定。《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 河南省教育廳关于表彰2012年河南省高校好新闻奖的通知》(教社科〔2013〕1069号)文种应改为通报。

3.3 通知与通报杂糅。在一份公文标题中出现“通报”“通知”两个文种的错误。如《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对我省参加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获奖选手通报表扬的通知》(教职成〔2017〕809号)应改为《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对我省参加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获奖选手表扬的通报》。《河南省教育厅关于通报表扬河南省“最美孝心少年”的通知》(教基一〔2014〕676号)应改为《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表扬河南省“最美孝心少年”的通报》。

3.4 决定与通报混用。此类错误有两种情形:其一是同样的表彰事项决定与通报不分。如河南省人民政府对河南省省长质量奖获奖单位表彰,2016年印发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4-2015年度河南省省长质量奖获奖单位的通报》(豫政〔2016〕13号),而2018年印发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6-2017年度河南省省长质量奖获奖单位的决定》(豫政〔2018〕13号)。同一表彰事项有的用通报、有的用决定,体现不出公文的严肃性与规范性。其二是该用决定的用通报、该用通报的用决定。根据上文所论,河南省人民政府表彰2014-2015年度河南省省长质量奖获奖单位,由于是对被表彰单位授予荣誉称号,并经过相应程序发布,应该使用决定而不是通报。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河南省优秀农民工暨农民工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报》(豫政〔2016〕55号)主要目的是“省政府决定授予朱学东同志等100人‘河南省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授予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49个单位‘河南省农民工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授予张伟锋同志等100人‘河南省农民工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应制发决定。

表彰类公文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公文,对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弘扬正气具有重要作用。以上是笔者对表彰类公文文种选用问题的一管之见,希望对公文的规范化应用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华.表彰性公文文种选用例析[J].写作天地,2011(5):35.

[2][3]杨诚.表彰类公文使用之区别——兼与高勇先生商榷[J].四川档案,2002(6):37.

[4]黄桐华.秘书工作实例评析[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138.

(作者单位:沧州师范学院 来稿日期:2018-10-01)

作者:范铮

上一篇:幼儿园副园长职务竞聘演讲稿下一篇:关于诚信教育的国旗下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