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审美素质美术教育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美术教学资源在美术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现状,发现其主要存在相关设施设备不够完善、图书资源不够丰富以及无实验基地、校园环境资源未被充分开发等问题,认为要改善这一状况,应该不断完善学校的美术教学设备,购买美术图书资源,开发校园环境资源。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初中美术审美素质美术教育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美术审美素质美术教育论文 篇1:

在初中美术教育中提升学生审美素质

内容摘要:美术这门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它的存在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提高审美能力。审美素质属于一种较为综合性的素质,其中包含正确的审美观念、对美的欣赏判断能力与创造能力。初中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加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了解学生最真实的审美心理。本文根据当前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建议,希望对学生今后的审美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美术 审美素质 教育方式

一.当前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业美术教师

从当前的情况可以看出,部分中学在美术教学设备上的投入较少,缺乏必备的美术教学设备,严重阻碍美术课程的正常进行。与此同时,我国许多中学都缺乏专业能力强的美术教师,其中有些教师只是具备基础的理论知识,在美术实践经验中较为缺乏,一旦在课堂上遇到突发状况就束手无策,想不到好的解决方法,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教学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2.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美术这门课程并不属于中考中的考试科目,学校为了保证自己的升学率,就将美术课默认为随机课或者副课。尽管有些学校在名义上开展了美术这门课程,但却经常被语数外这样的主课霸占。家长与学生也不重视美术这一门课程,认为学生的最终考试成绩与考入理想高中才是关键,美术与升学并没有太大的关联,这一些列因素阻碍了美术课程的正常进行。

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更加密切。除去雕塑、绘画等纯粹的美术作品外,生活中也有许多事物与美术相关,例如现代建筑、服装设计、现代工业等都与美术密切相关。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将审美教育与校园文化相互融合,向外扩展美术教育空间范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其美术水平,促进今后的全方面发展。

2.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审美教育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向与个人行为,日常生活中,具有美感的事物无处不在,但这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感受与欣赏到的。处于中学这个阶段的学生在心理与生理上发展不成熟,正从少年向青年过度,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通过美术课堂上的讲解,对他们系统的传授美育知识,训练美术技能,保证审美感受力与审美修养的提高。

三.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方法

1.引领学生发现美

美术是随处可见的,世界上本就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教师需要根据这个阶段学生心理与生理上的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课堂上尽可能的让学生多接触美术工具与材料,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教师就是让学生发现美的引导者,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美、人类艺术美等,全方位的感受美的表现规律。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感官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运用自己的力量去创造美。

2.深层次帮助学生形成审美心理

美术欣赏课堂上学生都会提出自己对于艺术的看法与建议,在刚接触艺术的时候可能有些陌生,只会通过自己的眼光与看待与评价。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会被表面所限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欣赏不同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运用发展的眼光与看待每一幅作品,开拓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眼界,不能让学生束缚在一个欣赏的空间内。学生在进行艺术欣赏时,切实感受到艺术与生活的关联,并从中受到影响。

3.增强审美教育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加强审美教育开展,全方面促进并落实素质教育。在初中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克服上课的随机性,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并创造属于自己的作品,例如线条的搭配、色彩的搭配等给予自己的意见。但不可以对学生制定过多的规则,那样只会禁锢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创造作品是缺乏想象力与张力。

总而言之,初中美术教育是义务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教师在改变以往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通过初中美术教育,学生的审美能力会有所提高,在正确的审美观念下对待所面临的事物,激发出自身的潜能。美术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十分关键,教师应作出正确的引导为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培养审美能力 提升审美境界——新课改下初中美术审美教学策略分析[J].蒋广云.美术教育研究.2013(22)

[2]关于初中美术教育中学生性审美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究[J].张莉丽.中国校外教育.2014(S3)

[3]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下的高师美术课程设置探究[J].文海红.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3(12)

(作者單位:黑龙江省五常市山河屯林业局)

作者:李婷婷

初中美术审美素质美术教育论文 篇2:

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资源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 要】美术教学资源在美术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现状,发现其主要存在相关设施设备不够完善、图书资源不够丰富以及无实验基地、校园环境资源未被充分开发等问题,认为要改善这一状况,应该不断完善学校的美术教学设备,购买美术图书资源,开发校园环境资源。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教学资源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美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在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学资源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为中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了工具和场所,保证了美术教学的顺利开展;又让美术教学有一定的技术支持,从而使得中小学美术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形象直观。同时学校中的一些隐形的教育教学资源还能够对中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不断提升他们的审美趣味。由此可见,只有不断丰富教学资源,中小学美术教育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资源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美术教育发展。

一、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资源现状

所谓美术教学资源,指的是在学校内部的、能够支持美术教育活动和美术学习活动的所有要素的总和。那么中小学美术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具体来说,主要有课堂教学的相关设施与条件、美术教学的实践基地、学校的一些空间环境、美术教学的专业工具和相关器材、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学校的形象与环境等等。

根据前面对美术教学资源内容的划分,笔者研究认为,中小学美术教学资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校美术教学的相关器材和设备不够完善。笔者在做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曾对部分中学生和小学生进行过访谈,绝大部分学生对学校的美术教学器材和设备的配备表示不满意或者不很满意,这说明现在中小学的美术教学器材不够完善。就拿专门的美术教室这一项硬件设备来举例子,只有高中学校中有这样的教室,是为那些美术专业的学生设置的,非美术专业的学生没有机会用专业教室;而一些初中和小学的学校里,几乎没有一间专门的美术专用的教室,即使有一个这种名称的教室,有的学校也将其应用成了课外活动场所,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得不到体现。

(2)学校的美术专业书籍不够充足。每个中小学学校都有自己的图书馆和阅览室,这里是学生增长课外知识和自己获取“能量”的重要场所。图书馆中所含有的美术专业书籍也是中小学美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美术教学的资源,更是学生美术学习的资源。

但是现在中小学图书馆中所含有的美术专业方面的书籍数量并不是很多,有调查发现,某中学图书馆中有图书共1万册左右,但是美术书籍所占的数量只有不到1000册,也就是不足1/10;阅览室中的杂志中,美术方面的也比较少,只有寥寥几本《美术观察》和《美术》等。由此可见,中小学的美术图书馆资源不够充足,这也不利于学生的课外美术学习和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3)没有专门的美术实践基地,校园环境未被充分开发。很多中小学都在校外拥有自己的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余,能够进行一定的社会实践,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但是大部分中小学没有专门的美术实践基地,也极少有学校专门组织学生到外面去进行美术写生,这样就导致学生的美术学习仅仅局限于校园范围内。

校园环境也是学校美术资源的一部分,优美的学校环境能够对学生产生感染和熏陶,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而审美素养的提高正是美术教学的一部分。同时,学校中的雕像、树木、花草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美术写生的对象。由此可见,美术资源的外延和广阔。但是现在很多美术教师意识不到这种相对隐性的美术教学资源,导致这些资源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更谈不好好好运用。

二、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现在中小学的美术教学资源比较贫乏或者不完善,主要是由两大原因造成的。

首先,学校和教师不重视美术教育。现在美术教育没有纳入到应试教育的系统中,只有高中的美术生将美术课当做专业课,美术成为他们高考的一大必考课程。其他的中小学生在中考或者高考中,不需要考美术。在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美术教师就不为大部分教师和学校所重视。有的学校在目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甚至对外宣传自己重视美术教育,而对内却不断减少和压缩美术课程,甚至随便占用美术资源,极少有学校在完善美术教学资源上投入财力。

其次,教师教学观念比较陈旧。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很多学校和教师仍然沿用以前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思路,认为开设了美术课程,就将美术课程纳入到现在的教学体系之中,然后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就可以,忽视了美术教学资源对于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三、完善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资源的对策

如何才能不断完善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资源呢?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投入财力,完善学校的美术教学设备和器材。中小学的领导和教师要认清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把德育和智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加大美术教学方面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美术教学设备和教学器材。

除增设美术专用教室并发挥好该教室的效用外,学校还应该配备上纸工工具、版画用具、雕塑工具、小型版画机、国画工具、画架、画板、写生台、陶瓷样本、民间美术样本等相关设备,为学生美术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中小学校都应该配备上述所有的设备,学校各自的经济条件不同,学校可以量力而行,总之要重视教学设备的完善和配备,给学生一个充足的发挥空间,挖掘出学生的深层次的潜力。

(2)图书馆购买一定数量的美术书籍和杂志。图书馆的美术书籍不仅是辅助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教学的重要资源,还是学生课外美术学习的重要资源。所以要完善学校的美术资源,就应该多购买一些美术方面的书籍和杂志,尤其是多购买那些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美术书籍。比如中学图书馆中可以购买一些有一定专业性的图书,让学生增加一定的理论知识;而小学图书馆中可以购买一些漫画之类的能够吸引学生关注的图书。图书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学校的美术书籍不闻不问,只能造成美术教学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发挥不了其原有的作用。另外,学校还应该适当增加一些美术方面的杂志和报纸,相比较图书而言,杂志和报纸更加轻松,学生可能更能够产生兴趣。

(3)美化学校环境,挖掘校园美术资源。学校环境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环境就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学生常置身于一个风景如画的环境中,自身的审美素养和通过绘画进行表达的能力就会提升。所以,要丰富学校的美术教学资源,还要对学校环境进行美化,时常保持环境的清洁,多种植一些花草树木等等。另外,美术教师还要深入挖掘校园中的美术教学资源,从花草、雕塑中寻找学生的写生对象等等。

综上所述,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教学资源仍然不够完善,存在很多问题,这不利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行。学校要充分重视美术教育,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完善美术教学资源,从而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世禄.论社区美术的价值[J].新美术.2007(03)

[2]向莉.湖北地方民间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12)

[3]朱艳.走进社区优化美术教学资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01)

[4]靳菊花.让“美”走进服装美术设计课堂[J].职业技术.2008(07)

作者:刘苏琼 熊轼

初中美术审美素质美术教育论文 篇3:

当代中西方中小学美术教育之不同

【摘 要】十九世纪末,中国在血与泪之中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即是全面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徐悲鸿、李叔同等人前往法国、日本等地学习西方美术。在西方美术教育的影响下,中国也开设了专门的美术学校,综合类、师范类学校也开设了美术课程。在当代中小学教育中,美术成为了一门与“德、智、体”并列的必修课程。但由于中国现代化的时间还不长、国民观念参差不齐、曾照搬前苏联美术教育模式等原因,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上相较于西方还有较多不足,本文期以能从对比中找到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 美术教育 中西对比

引言

美术教育诞生于何时,并无明确史料记载。但它势必是与人类美术起源同步[1]。从考古资料来看,中国最早的绘画作品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岩石上——各种纹饰图案和简单的象形图案。西方最早的绘画则是出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窟壁画。不管在我国还是西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无论是宗教绘画还是器物的图案,最终都是为了实用。基于这个目的,美术教育以父子相承、师徒相授为两大途径。中西都曾有“行会”,即绘画作坊,学徒先给师傅打下手,慢慢“偷学”机要,逐渐成长为“良工巧匠”。但是中西亦有不同,在中国与工匠画并行的是文人画,文人画地位在十世纪之后迅速提高。文人画是文人士大夫将笔法植于绘画,不求形似,逸笔草草直抒胸臆。文人画的教育多是通过临习画谱和“师造化”(写生)。西方文艺复兴之后,艺术摆脱了宗教的束缚,艺术家亦不再是行会的学徒,走进了学院,开始以科学的视角学习绘画。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美术课程在中国中小学成为了必修课程,但是中国较西美术教育依旧有较大差距。

一、对于“美育”重视程度的不同

西方宗教改革以后,教育不再被宗教所垄断,教育史开始了新的一页。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也日渐丰富,他们从“教育”本身的发掘了美育对于人的教育意义。被称为“近代教育之父”的十六世纪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一书中提倡“周全的教育”[2],这其中便包括美育。卢梭、康德、皮亚杰也都注意到审美在人一生中的作用。德国美学家朗格认为,一个国家的国民的艺术素质是商业竞争中的重要因素。十九世纪,西方建了很多美术馆,美术馆承担起了对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国民进行美术教育的职责。1987年,法国以立法的形式将美术教育固定下来,法律规定,小学每周不得少于两节美术课,初中不得少于一节。总得来说,西方国家对于美术教育比较重视,他们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视旨在培养国民的审美水平、个人修养、对世界历史的了解。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王国维在《教育之宗旨》一文中说:“盖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于一己之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蔡元培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中小学堂开设了绘画课。新中国成立后,数次教育法的修订,也都把美术归为必修之列。在美术的普及上,有了比较大的成效。但是,国人对于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首先,中国美术教育忽视“美育”,而将美术教育简单理解为教学生画画——技法的学习。其次,国人对“智育”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美育”。中国的学校和父母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重视孩子的文化课学习而轻视不属于考试科目的美术。在部分初中以及高中,美术课形同虚设。尤其是临近考试的时候,美术课、音乐课都被其他应试科目占用。这和西方普遍流行的观念是不同的。西方的美术教育具有全民性,而中国的美术教育仅仅限于“报美术特长班”的学生。社会对“美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美术教育在中国的中小学极其尴尬的境遇。

二、博物馆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角色不同

刘琬珍在《美术馆教育理念与务实》中对“博物馆”一次这样定义:“一所以服务社会及社会发展为宗旨的非盈利常设机构、并对大众开放;它为了研究、教育、娱乐等目的,征集、保存、研究、沟通传达和展示人类及其环境的物质证据。”[3]在西方,博物馆出现于十九世纪上半叶。1841年,加拿大成立了第一个博物馆,并为中小学开设艺术课。1960年代的美国博物馆已经有四千多所,90%以上的可以为中小学提供美术教育课程。日本相对晚一些,博物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量出现,并与学校合作。在西方国家,博物馆逐渐成为对中小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主角且模式已相当成熟。不容置疑,博物馆美术教育比起课堂美术教育更加直观、潜移默化。以日本雕刻之森美术馆为例,它是建在公园草坪的一个美术馆,漫步于公园,就能欣赏到毕加索、罗丹等大家的作品。在中国,博物馆对中小学美术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尽管不乏像故宫博物院、国家历史博物馆等藏品丰富的展馆,但是依旧没有发挥其该有的社会功能与教育功能。笔者曾做过一个简单地调查,在所在城市随机调查了一百名中小学生,有大约三成的学生没有或者极少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究其原因,首先,博物馆数量、质量总体还不高。目前,国内大约仅有2200所博物馆,并且分布极不平均,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就差了很多,更不要说偏远地区。这便使得生活在中小城市的学生有极少的机会去参观博物馆。其次,博物馆管理行政化、投入不够、思想观念陈旧。长此以往,便无法使学生的眼界、审美认识有整体的提升。和国内外大师的名作”面对面“对学生心灵的触动要远远大于观看印刷品或者PPT。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博物馆这个平台,中小学生在认识美、发现美的道路上便少了太多的学习的机会。况且,如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受到良好的美育,这对此人一生的益处都是无法估量的。

三、教学方法的不同

这里的教学方法主要指学校美术教学的方法。在西方,艺术的创造力之所以会经久不衰,和他们的艺术教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有关。以日本为例,在课堂上老师通常会因材施教并和学生单独交流,鼓励学生画出不同的面貌,并引导他们大胆发挥想象力和探究未知领域。在中国,一方面局限于班级授课制,教师通常在黑板上做范画和讲解,学生模仿老师即可,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尝试精神;另一方面,由于早年受到前苏联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的影响,在中学往往就开始练习素描和速写。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创造性的扼杀。近年来,对学习绘画是从学习素描还是中国传统国画入手有较大的争议,是否可以不选择“一刀切”,而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而选择不同的入门方式,值得中国美术教育者深思。

四、结语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在这个阶段所受的教育也奠定了他们一生的基石。美术教育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我们与西方在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对美育观念的差异、博物馆功能的不同、课堂授课方式的不同。不回避差距、冷静思考、奋起直追是每位美术基础教育者该做的。

参考文献

[1]郑勤砚《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思想》,河北美术出版社2010版,第2页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55页

[3]刘琬珍《美术馆教育理念与务实》,台北台南书局2002年版,第8页

作者:叶潇筱

上一篇:学校庆六一活动方案下一篇:江水流域畜禽治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