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科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美术学科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精选13篇)

美术学科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篇1

评价原则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由基础知识、造型表现、想象创新、欣赏评述、期末命题、学习态度六个方面组成的评价体系,做到课课有成绩,并以平时成绩为主的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学生的整体美术素质。

基础知识25%

是否能掌握浅显的造型知识和美感规律;是否理解“节奏美感”;是否了解认识中国画的常用工具、画家、作品及基本表现方法;是否掌握了传统与现代设计基础知识为依据。造型表现

考察学生运用明暗知识表现立体、掌握取景方法、运用复杂的色彩知识淡彩描绘景物;创作插图、临写较难的中国画的能力;运用色彩知识、掌握色彩方法的熟练程度。工艺制作方面主要考察学生:美术字的掌握情况、运用雕塑知识的能力以及平面构成的设计、制作能力。

想象创新20%

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较高的形象思维能力、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丰富多彩的想象能力。欣赏评述20%

学生在认识能力、感悟能力上比中年级学生都强。考察学生能不能欣赏中外优秀美术、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作品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能不能欣赏认识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内容、多种表现为依据。

期末命题35%

考察学生是否在美术探究和创新兴趣方面得到培养、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熏陶,能否用不同视觉观察感知,充分体验审美对象、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能大胆尝试运用所学美术知识和技能进行表现与创造美术作品,主动展示个性。通过期末的命题,综合的评价学生本学期整体美术素质的提高。

学习态度20%

积极参与体验学习活动的全过程,目标明确、主动活跃,具有合作精神,有全局意识,体验乐趣,陶冶情操、轻松愉快、勇于进取、克服困难、耐心细致、、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师生关系融洽、生生合作、和谐民主、平等互动、互相尊重。思维空间开放好,能主动、积极提出问题,发表不同见解。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疑问题。

美术学科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篇2

福建省教育厅近日下发文件规定, 2010年, 该省各设区市优质高中50%的招生计划均衡分配给初中校;从2010年开始, 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各文化学科竞赛中考加分政策, 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取得的成绩纳入其综合素质评价考核。

文件规定, 从今年起, 福建省初中毕业生中考成绩只是高中录取新生的依据之一。中考文科类科目要严格控制客观题的题量, 理科类科目要加强对实验能力的考核, 有条件的地方应逐步将英语口语、信息技术、理化生实验操作列入学科考试内容。从今年起, 思想品德学科对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考查分值占学科总分值的10%左右。在试卷难度上, 杜绝设置繁难偏旧和似是而非的试题, 各考试科目单科合格率要达到80%以上。福建省教育厅将继续组织专家对各地中考试卷进行评价, 并将评价结果向全省通报。

福建要求,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成为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各地应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并形成符合学生成长规律, 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规范和实施要求, 确保评价结果可信、可用。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取得的成绩, 不再享受加3至5分政策, 而纳入其综合素质评价考核。高中招生时, 必须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高中招生过程中的作用。

美术学科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篇3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评价小学生往往单纯以智育代替全面发展。在智育中,以单纯的分数决定学生的优劣。传统考试制度下的分数只能测量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无法测量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况、个性特长等,无法对学生素质的发展做出合理的综合评价。百分制考试制度还人为地导致学生进行不必要的竞争,过于把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到考试分数竞争上,造成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与实施方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等多方面的素质,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单纯通过书面测试、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转变为运用不拘一格的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

(一)思想品德

遵化市第一实验小学,针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这一问题,为了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在每个班特别设立星级管理评价方案,每班教室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展示牌。牌子上把全班学生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立组长和副组长。每个小组可以争夺“文明星、纪律星、礼仪星”等星级。如果哪个学生被评为某种星级,然后班主任就在相应的小组位置贴上一个小星星图标。这样,班主任就可以定期进行总结,看看哪个小组小星星最多,哪组就表现最棒,理所当然地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比如发奖状、发荣誉证书等。这样,学生就会用星级管理方案上的要求做,不断约束、改变和提高自己。这种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大大调动了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从而彻底改变了以往的小学生综合评价方式。

(二)科学文化

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应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我们在倡导全面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

根据教学大纲中的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我校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评价从这三个纬度入手进行全面评价。比如:我校打破了原有的考试模式,以前的语文试卷上只有“基础知识、识字写字、阅读理解、习作”四个版块,现在又新增了“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朗读抽测”等内容。这些重点考查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内容,改变以往学生只重知识,不重能力;只重死记硬背,不重应用;只重动笔,不重动手动口的倾向。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实际操作能力用处更广泛,口语交际这一语文能力在今天的信息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它的出现,不仅填补了全面考查学生能力的一项空白,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学校开设的其他几门课程,都增设了“英语口语抽测、科学实验抽测、体育达标测试、音乐表演抽测、美术绘画测试”等,与此同时都制订了相应的新的考核评价方案,方案力争紧跟时代的步伐,不再沿袭以往的考核模式,以全新的手段,在全面考查学生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业掌握情况给予客观正确的评价。

(三)身体心理

“身心健康”这一板块充分体现了“人文教育,以学生为本”这一主题思想,这项内容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部分对学生给予了评价。

身体健康包括身体各项指标是否正常,体育成绩是否达标两部分内容。这两部分内容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作用。我们平时注重采用激励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努力完成各项任务,并让学生自我评价逐步提高,让自我评价起到督导促进的作用。

针对心理健康的评价,我校提出以下评价方式:(1)做事有始有终,坚持不懈;(2)性格活泼、开朗;(3)不任性、不偏激;(4)具有创新精神。针对以上四项内容,班主任对本学期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给予适当的建议,避免直接点破学生心理问题的尴尬,同时为学生的前进指明方向,这是一种较委婉、有效的评价方式。

(四)实践技能

实践技能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劳动技能的初步掌握情况,创新能力的形成等方面,基于此项内容,我校有目的地开展一些劳动课和手工课。在培养能力的同时也可对学生作出评价。另外,学校每年寒假和暑假都要组织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意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创新能力,如: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各类手抄报等。期末考核时,教师根据各项纪录给学生作出评价。

改进评价方案提高学生素质_美术 篇4

误区一:(主观评价)教师认为美术教学评价就是教师评价,课堂上,学生作业刚完成,教师便凭主观意识给出一个等级评价(或优或合或待),打上“优”的固然高兴,但不知好在哪里,打上“待”的心里难过也不知差在何处……导致学生未能及时掌握学习信息,压抑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长此以往造成迷惑厌学情绪。

误区二:(传统评价)教师以传统的眼光看待作品,往往以画面干净、比例适当、涂色均匀为标准,忽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同时评价形式单一,影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

误区三:(单一评价)教师除了只重视作业评价外,对学生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也采用简单的“一画定成绩”的做法。即让学生临摹一幅画,然后给出一个成绩,未能很好地体现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要求,忽视了美术评价的全面性。

基于上述,构建一种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重创新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甚为重要,这也符合《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理念;符合省义务教育美术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注意对学生学习目的、态度、审美意识的评价,注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评价”的要求。本课题构建了“课堂——课外——期末”三者结合的评价体系,与广大美术教师共同探讨。

一、建立课堂教学的“全程式”评价。

所谓“全程式”评价,即是把教学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对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表现、构想创意、课堂作业作全面评价。

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学校教学方式,针对《标准》美术评价的多维性和多级性要求,建立“全程式”评价,可将整一堂课划分三个阶段,多次对学生的表现评价反馈。

初始阶段:(兴趣评价)美术课教学内容新、美、趣,描绘手段十分广泛,大部分客观事物都可以成为表现的对象,具有比其他造型艺术更广阔的表现题材领域。在美术课的初始阶段,高度地评价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热情,有助于学生将主动参与意识贯穿教学始终。如教学《三原色》一课中,学生对两种颜色调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情景很感兴趣,很想动手调一调。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这一学习热情报以肯定,表扬并保护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动手尝试。这么一来,学生主体性体验越来越强烈,主体意识越得以增强,从而使其向教学内容的深入方向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自觉性。

深入阶段:(创意评价)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已转化为创造性思维。学生是活生生的,他们的想象丰富而有童趣——想象整个世界都是童话的:太阳会笑,植物会哭,猫和老鼠是好朋友……美术课当中,特别是设计课中,学生的想象更能得以发挥。如:《设计一双新鞋子》有的学生说要设计可以照明的夜光鞋,有的要设计装上轮子的溜冰鞋,还有音乐鞋、疗伤鞋、美容鞋、鞋形房、鞋形车等等,种类繁多,五彩斑澜。又如,《我为祖国造大桥》,众多的学生除了以绘画形式表现外,还采用泥塑、折纸、搭积木的方法来造桥,令人耳目一新……这些富于幻想的创造思维,教师就应十分尊重,而必须充分肯定其具有合理、创新因素的部分,哪怕那一部分是极其细微的,也必须充分肯定,甚至有时可以“过分”肯定。

终结阶段:(结果评价)一堂课的终结阶段这里主要是作业评价阶段。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审美尺度,从作品中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把它作为衡量好差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落实,创造意识才能得以增强。为探索美术作业的有效评价途径,我们把评价职责落实在师生双方。

1、确立评价标准。根据新课程标准,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理解儿童的眼高手低。不脱离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不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水平与生活经验,不从艺术性考虑,更不用成人的标准来度量学生作品。在学生参与评价时,教师要与其达成共识:

(1)、因人而异,不管是谁,不管作品的质量如何,只要参与学习就能得到肯定与表扬。

(2)、评价标准侧重于创造性与个性:内容是否有情趣、是否显示出对周围事物的留意与好奇、是否有一定的想象和个性成分。

(3)、允许大家反复尝试,作业讲评后修改,获得成功。

2、采用多种评价形式。

(1)、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的画讲讲构思及画中图例,以上述标准衡量自己,让学生学会省促进发展。

(2)、师生共评。教师选择技法、形象感、创意各有千秋的作业,让学生先评价对方的作品,将个人的审美与认知表现出来,教师在一旁因势利导:你认为他好为好?你认为他有没有创意……

(3)、作品展评。将同学的作品都展示在黑板上,优劣比较,一目了然,让全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优点。同时,将不理想的作品让学生修改,力求完美。

(4)作业批改。这一形式不能因为课堂上的讲评而简化,这样会令未能在课堂中展示作业的学生觉得得不到关注,令无力修正的学生得不到指导,教师应利用这一时机,用铅笔圈点加简短评语的方法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评价。

二、建立课外活动的“全面化”评价。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美术课外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学生能在自由的空间中进行各种美术活动。根据评价的多元化、多样化特性,将学生在此间的美术活动作为评价学生的一个方面,是十分有价值的。它能追踪确定每个学生的美术活动表现,而且能准确评价学生在许多情境中的表现。要建立课外活动的全面化评价,可采取以下方式:

方式一:活动记录。评价并非是一次性的、可完成的任务,而是对每个学生在相当时期内成长、发展进行追踪的过程。活动记录即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行为和美术表现作叙事式的描述,特别是课外的实践和综合性探索活动。明白学生的兴趣爱好,建立具体的活动档案,作为评价的一个指标。由于记录易受教师个人观点、情趣、品味的影响,因而采用此法要遵循下列三项准则:

1、叙述要清晰,呈现学生美术活动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评论简短贴切。

2、为每个学生建立活动档案,每天只为3-——5个学生作记录或由小组长、课代表记录。

3、每次课前与相关学生交谈,让其了解教师对他的课外活动评价,鼓励学生回应。

方式二:代表作展览。大多数专业艺术家都有代表作品,艺术家的代表作品集中体现了其艺术才能和艺术造诣。我们在课外活动中就可以开设一个美术长廊,以展示学生的代表作。这么一来,就可显示学生个人的绘画才能,证明他的进步和成长,更能以丰富的信息,准确地、系统地表现个人的成绩。

1、途径有三条:

(1)、学生个人自选代表作品,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挑选出能代表自己的最佳作品。

(2)、由教师根据一定的标准从学生作品中选。

(3)、由学生组成评选小组对参选作品评分。

2、代表作品展览优点:

(1)、为学生美术成绩的进步提供了十分具体的有代表的证据,鼓励学生健康发展。

(2)、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认识自信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方式三:参加比赛。参加比赛是中高段学生美术的一项重要的课外活动。现今,各级各类美术比赛征稿通知纷至踏来,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参加比赛,并将其取得的成绩也作为美术教学评价的一个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美术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健全了教学评价的机制。

三、建立期末成绩的综合性评定。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说明:学校美术教学目的是“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与创造力”,现行的美术课本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划分成绘画、工艺、欣赏三个部分,从整体上发挥合力,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新标准》也把美术评价分成“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加以描述。由此可见,在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中,假如教师单凭主观印象或一次绘画考试而确定学生的成绩,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教学中应改进学生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方法,建立综合性的评价方式。

1、基础知识

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是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进行的,低年级学生由于理解能力差,感知觉比较笼统,也不精。因此低年级学生的基础知识评价以学生是否认识大自然中基本色彩,是否理解用基本形概括和表现物象的造型方法;是否能在观察自然中感受美;是否了解单独纹样和二方连续的知识为依据。使基础知识的难度降低,学生能保持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对相对枯燥的、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没有畏惧心理,以利下一步学习。

【范文网】

相对低年级来说,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清晰的感知觉,但不精确,有意注意开始占优势。思维特点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基础知识的评价应以:是否了解掌握浅显的色彩知识;是否了解点、线、面的运用,并能写生;是否从中感受到韵律和节奏的美感以及生活之美、现实之美;是否了解并掌握了四方连续知识为依据。可采用试卷形式考查,如对第八册的基础知识可出以下试题:

1、在十二色轮中,()是暖色,()是冷色。

2、画朝霞应用()色,画月夜应用()色。

3、()叫透视现象。透视现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是()。

4、()叫构图。绘画构图的首要问题是处理好()关系。

高年级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都有所提高和发展,对“时、空”观念也比较明确,理解记忆、抽象思维有一定的水平,有意注意占优势,并且能长久保持,兴趣稳定,模仿力创造力得到提高。考察评价以:是否能掌握浅显的造型知识和美感规律;是否理解“节奏美感”;是否了解认识中国画的常用工具、画家、作品及基本表现方法;是否掌握了传统与现代设计基础知识为依据。

2、造型表现

低年级学生由于在生理上腕骨和指骨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小肌肉群不发达,手部小动作精确性较差,心理上感知觉不精确,“时、空”观念模糊。我们不能用高年级和成人的眼光来考察评价他们笔下的形象,而应该立足于低年级学生特点,从考察学生:是否能用绘画用具认识和描绘各种基本形并运用平面形的组合表现景和物;是否能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表现自己熟悉的人和物为依据出发,考察学生造型表现成绩。

中年级学生心理、生理发育比低年级学生成熟,主要是考察学生掌握透视现象、线描写生、色彩知识、画物体的结构比例和用水彩画、中国画的形式,表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和制作简单的纸版画的能力。工艺制作方面考察学生设计二方连续、适合纹样的能力以及选用简单材料、用多种方法制作立体模型、运用纸工雕塑方法设计制作作品的能力。

高年级学生在中年级学生的基础上提高要求,绘画方面以考察学生:运用明暗知识表现立体、掌握取景方法、运用复杂的色彩知识淡彩描绘景物;创作插图、临写较难的中国画的能力;运用色彩知识、掌握色彩方法的熟练程度。工艺制作方面主要考察学生:美术字的掌握情况、运用雕塑知识的能力以及平面构成的设计、制作能力。

3、想象创新

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幼儿期间向儿童期发展中。注意保持时间短,不集中,不稳定,认识能力有限。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还不能注意到形体的结构和比例关系。对喜爱的东西,观察的仔细、清晰,其余则十分模糊,想象以再造想象为主。对于他们成绩的评价不能象考察中、高年级学生那样进行。评价成绩应建立在以上特点之上,考察学生以:是否能认识和表现生活周围的美好事物,是否初步具有创造想象和创新性,感受祖国的可爱和生活的幸福。

中年级学生具备了比较细致深入地观察事物与描绘事物的能力,并能感知抽象的立体和空间特征,能精细地描绘对象,观察仔细,创新性想象十分丰富。他们的成绩评价主要从考察:是否具有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细致的观察能力,是否具有独特的想象力和创新性为出发点。

高年级学生观察想象能力比中年级学生要更进一步,他们的感受能力很强,有耐心。在观察事物时能自己思考分析事物,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具有积极性、主动性。进行课业评价时要从:是否具有较高的形象思维能力、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丰富多彩的想象能力入手综合评价,才能比较准确地得出结论。

幼儿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篇5

本学期即将结束,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各班幼儿的学习发展水平和各班教师的保教质量,对各幼儿园各班幼儿进行综合素质测评,内容涉及到身体动作的发展、认知观察、语言表达等方面,选用了谈话法、情景观察、自然观察等多种测查方法进行。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为依托,以幼儿园“十二五”规划远景为追求,有效落实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每位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每位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为每位幼儿的全面发展创造机会,根据幼儿教育目标及与此相适应的幼儿发展目标,运用过程性评价、动态性评价,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位幼儿,对幼儿进行“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全面的评价,促进幼儿均衡发展,注重幼儿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

二、评价目标

及时分析幼儿发展状况,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检测教师培养孩子的发展情况,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三、测评对象:

全体幼儿

四、评价时间

2013年12月16日-12月20日

五、测评内容及标准:

大班测评标准

(一)、健康领域20

1.能说出保护牙齿、眼睛的方法。

2.知道当一个人在家时,有人敲门该怎么办。

3.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危险?知道当遇到着火、地震、打雷等紧急情况时该怎么办。

(二)、科学领域

1.能够说出影子是怎样形成的。知道如何进行测量影子。

2.能够说出十以内数的相邻数。并会进行十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三)、语言领域

1.能有感情地朗诵一首本学期学过的诗歌。

2.能用完整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故事。

3.能够根据图片的内容进行看图讲述并能创编后面的故事内容。

(四)、艺术领域

1.能有表情地演唱并表演一首本学期学过的歌曲。

2.能够进行表演一至两种我国少数民族的歌舞、动作。

3.能够说出5种打击乐器的名称并拍出老师拍的节奏。

(五)、社会领域

1、能够说出三种以上不同种类的交通工具,并知道它们的特征和用途。

2.能够说出3种以上节庆的时间,以及它们各自代表的含义。中班测查标准

(一)、健康领域

1.能说出幼儿园和父母的名字,知道与父母走散的时候该怎么办。

2.知道当一个人在家时,有人敲门该怎么办。

3.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有危险?发生危险时该怎么办。

(二)、科学领域

1.能够说出几种图形的名称及特点。

2.能够手口一致的点数10以内的物体,说出总数,区分几个和第几。

3.能够说出四季的名称以及四季各自的特点。

(三)、语言领域

1.能有感情地朗诵一首本学期学过的诗歌。

2.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

3.能够根据图片的内容进行看图讲述。

()

四、音乐领域

1.能有表情地演唱并表演一首本学期学过的歌曲。

2.能够说出摇篮曲和进行曲各自的特点并能用动作表现出来。

3.能够说出几种打击乐器的名称并拍出老师拍的节奏。

(五)、社会领域

1.能够说出教师节、国庆节、元旦分别是哪一天以及它们各自代表的含义。

小班测评标准

(一)、健康领域

1.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向指定的方向走、跑。

2.会双脚前进跳、连续跳、纵跳触物。

3.越过障碍物,会钻、爬、跳等基本动作。

4.会变速走,敢从高处往下跳。

(二)、数学领域

1.会点数4以内的数。

2.能按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顺序排序。

3.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4.能够按颜色、大小及基本形状分类。

(三)、科学领域

1.说出3—4种常见的家具、家电、厨具、餐具的名称。

2.知道打雷、闪电是自然现象,不害怕。

3.说出冬天的特征。

4.知道1月1日是元旦。

5.说出2—3种动物的名称。

(四)、社会领域

1.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愿意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2.知道如何讲究个人卫生。

3.外出活动时如何注意保护自己。

4.喜欢与小伙伴相处,说出3—4个好朋友的名字。

(五)、语言领域

1.介绍及自己的家庭成员。

2.说出几种幼儿园的玩具。

3.愿意与别人交流,说出自己的需求。

4.简单介绍自己班的几个老师。

(六)、艺术领域

1.能随音乐做简单的律动。

2.用自然的声音唱1—2首歌。

3.喜欢色彩,认识几种常见的颜色红、黄、蓝、绿。

4.会团、压、撕、画几种基本技能。

葛石镇中心幼儿园

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篇6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指导中职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特制定本方案。

综合素质评价在《学生成长记录册(试行)》(以下简称《成长记录册》)的日常性记录基础上进行。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综合的评价,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学年评价。在学生毕业时,以各学年评价为基础,再做出学段评价。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8号)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的精神,从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引导中职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既作为学生在该学段学业是否合格、准予毕业的依据,也可作为升入高一级学校或就业时的参考。

二、基本原则

1.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要求,建立和完善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全面评价学生,全面反映中职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2.按照《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方案》、《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河北省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河北省中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的要求,构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评价学生发展水平。

3.以《成长记录册》为基础,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要反映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德、智、体、美诸方面的综合素质及个性发展的关键指标,各指标的具体评价内容与标准在《成长记录册》上要有详细的评价和记录要求,每学年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本学年《成长记录册》上的记录为基础。

三、评价指标

1.河北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方法逐步细化。一级指标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2.“德”的二级指标包括思想品德、社会实践、德育学科学习三个方面。其中,思想品德的三级指标包括热爱祖国、勤奋自强、诚信守法、文明礼貌、团结合作五个方面;社会实践的三级指标包括学农学军、实践活动、劳动表现三个方面;德育学科学习的三级指标包括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三个方面。

3.“智”的二级指标包括学习表现、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四个方面。其中,学习表现的三级指标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两个方面;实践能力的三级指标包括实验操作能力、技术操作能力、学科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学习能力的三级指标包括阅读交流表达、科学探究两个方面;学习成绩的三级指标主要是各学科(德育、体育、美育学科除外)成绩。

4.“体”的二级指标包括健身锻炼、身体健康、体育学科学习三个方面。其中,健身锻炼的三级指标包括锻炼习惯、健身能力两个方面;身体体健康的三级指标包括体质健康、卫生习惯两个方面;体育学科学习的三级指标包括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三个方面。

5.“美”的二级指标包括艺术活动和美育学科学习两个方面。其中,艺术活动的三级指标包括活动表现、审美欣赏两个方面;学科学习的三级指标包括艺术学科的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三个方面。

6.各三级指标的检测要素主要来自《成长记录册》中的记录,记录登载配套软件后,将自动生成各学年、各学段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各指标的评价结果用“优”、“良”、“合格”、“不合格(或须努力)”记载。

7.中等职业学校各段综合素质评价设置各年级,各专业水平考试成绩记载栏。各专业学生水平考试成绩既反映学生学科学业水平的状况,是学生是否合格、毕业的依据,同时也是高一级学校录取各就业的基础性信息依据之一。

8.综合评价另设“突出表现”或“特长”记录栏,概述性表述学生思想品德突出表现和兴趣特长突出表现,总字数控制在50字以内,若无突出表现或特长则不记录。

四、实施要求和办法

1.在中等职业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实施中,要特别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坚持发展性评价,检测评价时,要以《成长记录册》为基础,既要重视结果评价,更要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进步和发展状况;坚持学生自我评价原则,重视体现学生对自己成长发展的自我评价,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诊断、自我反思;坚持多主体评价,学生本人、同学和教师都是评价的主体,重视调动学生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的主动性,同时,吸纳家长、社会的评价意见。

2.重视同学互评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作用。学生互评应采取班级互评、小组(队)互评等形式,小组互评的学生数在10人左右。

3.评价由班级评价小组负责。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本班主要学科的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等成员组成,人数为5人左右。班级评价小组成员中的学生和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在本班级学习、授课时间不少于1年。每一个学科教师和班主任都要重视以学生发展为本,把握每一位学生的心态、身体、心理的发展状况,科学、综合地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做到有日常记录积累,有个案分析指导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评价结果的运用

1.每学年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课程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依据。

2.各年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是否毕业的重要依据,也可作为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和就业的依据之一。

3.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七、管理保障

1.市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负责综合素质评价试行工作的研究、宣传、试点与推广工作。市教委组织力量在“管理通”平台基础上,研制《河北省中等职业学生成长记录册(试行)》配套软件,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数字化操作。

2.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订本区县中等职业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明确校长、教师、班主任等人员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职责要求,切实做好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培训和管理以及《成长记录册(试行)》配套软件的推广、培训工作。

3.试点学校要成立由学校校长任组长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负责制订本校《成长记录册》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施细则和工作规范程序,组织开展《成长记录册》的文字版本记录和配套软件数据填写,在此基础上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学校要对学校教师、学生进行记录和评价工作的培训和指导。要加强评价实施过程中的诚信教育,坚持实事求是和诚信原则,加强民主监督,接受质询、投诉与举报,及时解决评价工作中的问题。

4.市、区(县)德研、教研和科研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中职学生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研究,要对本方案试行、推广工作进行调研、指导、总结经验,提出对评价方案及实施操作要求的修订意见。

美术学科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篇7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311

学科建设是衡量高校在新形势下是否具有综合竞争实力和办学适应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水平的学科有利于凝聚高级科技人才,学科水平是高校水平的重要体现,是高校科技创新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国内普通高等学校数目也不断的增加。对于这些新建本科院校或者刚刚合并升本的地方院校来说,学科水平和办学实力均无法与国家重点高校相比。学科发展的无限性和办学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任何一所大学只能在某几个方向上或某几个领域中暂时处于领先地位,它不可能在某一个学科的全部方向都达到最高的水平,也不可能独自占领所有的学科领域。因此,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更应该集中有限的资源来重点建设好学科规划中的重点学科,发挥学校学科建设的合力,如何正确评价学科水平进而确立重点学科是学科建设的首要条件。

高等学校既需要加强科技创新进而创造高质量科研成果,更加需要确保科研成果能够及时应用到学科建设中,为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服务。因此,高校科研不再是单纯利用现有科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知识,实现知识的生产和知识的增值,来提升学科层次。高校学科科研水平是高校学科水平的重要体现,科学、正确的评价学科的科研水平对高校学科评估起到指导性作用。

1 各种学科科研水平评价方法分析

目前学科科研水平评价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将模糊数学引入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基于因子分析评价方法等,以上的评价方法各有优缺点。

1.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当作一个系统,将系统目标分解为多个准则或多个目标,进而分解为多准则、多约束的若干个层次,通过定性标度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单层次排序(权重数)和总的排序,以作为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层次分析法是建立在科学的学科科研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层次分析法包括以下基本步骤:

(1)构建层次分析法的层次结构模型。

(2)构造两两比对的对比阵。

(3)计算分层次权向量并做一致检验。

(4)最后计算组合总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

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学科科研水平评价中,主观因素过重,评价的结果不够客观、科学。早期的学科科研水平评价方法多用层次分析法,随着分析方法的进步更多的客观分析方法被引入学科科研水平评价中。

1.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对象或事物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是:

(1)设定评价因素集U:U={u1,u2,……un},这里的评价因素un包括科研经费、获奖成果、论著、专利、研究项目等评价因素。

(2)设定评价集V:V={V1,V2……V5},通常,设V1:优秀,V2:良好,V3:中等,V4:一般,V5:较差。

(3)根据学科实际情况由专家组成评判组,得到评价矩阵。

(4)确定权重集A。

(5)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获得学科科研水平为“优秀”、“良好”、“中等”、“一般”、“较差”五个层次中的一个。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主观和客观结合的评价方法,对于多所高校的不同学科之间如果差异不大,或者需要将学科水平严格打分排序的情况下,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不是理想的评价方法。

1.3 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C.E.斯皮尔曼提出,是指从研究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因子分析是指在许多变量中找出隐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并将相同本质的变量归入一个因子,不但可减少变量的数目,还可检验变量间关系的假设。因子分析所得的主因子为原始指标的线性组合,是采用少量的主因子代替多个原始指标。

采用因子分析进行学科科研水平评价之前,需要有科学的评价指标模型,根据评价指标对学科科研进行学科科研水平的因子分析,分析步骤如下:

(1)根据评价模型确定分析变量,收集数据资料。

(2)对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3)接下来计算出所选变量的相关系数阵。

(4)公共因子提取,计算初始载荷阵,对主成分分析方法而言,就是通过资料矩阵的相关系数矩阵计算出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5)因子旋转,通过坐标变换使用较少的公因子表达原始变量,使每个原始变量和尽可能少的公共因子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6)计算公共因子的得分情况。

(7)以提取的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结合因子得分,建立学科科研水平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各样本的综合得分情况并进行排序比较,最终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将因子分析是一种客观的分析方法,将因子分析应用于高校学科科研水平评价是一种科学的评价方法,尤其适用于相同或将近似的专业评价模型类似的学科科研水平评价,比如电子信息工程与电气技术或计算机专业等进行评价。但是将差异较大专业进行评价的时候,选取的模型不同,因子分析法不能根据具体情况区分应用。

2 结论

基于各种方法的缺陷与不足,一些学者又提出了改进的算法。如西安理工大学的曾绍智教授等,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DEA)的二次相对评价方法应用于“高校内部科研院所科研绩效”中,整个评价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另外,还有数学方法以及各种多元统计方法和计算机的应用,如主成分分析法、非线性综合评价模型的综合研究、因子分析法、集对分析以及判别分析和韦林分布、多知识库的计算机专家评价系统等等,在高校科研评价中都有所涉及。

参考文献:

[1]刘春霞.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2481.

[2]刘坚,苏军.因子分析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应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21(5):145-149.

[3]翟亚军,王文利.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现状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2006,3:85-921.

[4]肖鹏.层次分析法在科研专项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科学管理研究,2008,4:38-41.

作者简介:柯洪娣(1977-),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工商学院信息工程分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智能仪器、智能控制、算法优化。

作者单位:吉林工商学院信息工程分院,长春 130062

六年级语文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篇8

一、评价原则:

对基础知识和某些易于用书面测试方式进行评价的内容,仍可使用书面评价。对口语、阅读表现力等以口试形式测评;对习惯方面的发展,可依据教师的日常观察下结论。能定量的定量,能定性的定性,不可强求一律。评价过程既注重科学性和实践性,又重视方法的有效性。坚持公开公平的原则,避免以偏概全。

二、评价内容及标准

1、朗读背诵标准

这学期的背诵还是以默写为主,要求背诵的段落都要进行默写。一个字默写错误扣一分,具体评分如下;

全对得“A”,90----99分以上得“B”

80-----89为“C”

80以下为“D”

2、作业评价标准(课堂作业本、作文、周记)

字迹端正,正确率百分百得A

字迹端正,稍微有几处错误得B

字迹不端正,错误5处以上为C

字迹不端正,错误率多为D

根据上学期的观察,很多学生的书写有退步,所以这学期对学生的书写提出严格要求,但凡书写得C的,都要在星星栏减掉一颗星星。

作文和周记分为文字书写和文章内容两部分,也以ABCD四个等级划分。

3、字词基础

以百分制为准,一个字错误扣5分。

4、口语交际

(1)根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采用动态的形式给予学生一个鼓励性的评价。

(2)评价标准

围绕主题,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语气、语调适当,能用语言打动他人,为“A”;

围绕主题,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语气、语调适当,为“B”; 基本围绕主题,语言表达不太流利,为“C”;

离题或在表达中问题较多的为“D”。

初级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篇9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根据市教育局有关精神,为积极推动我校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特制定本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要有利于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健康发展;要有利于引导家长、社会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从而进一步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评价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既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其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成长、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三、评价管理制度:

根据教育部、省市县有关文件和指示精神制定评价方案,并组织实施。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的基本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分别按照学期、学年进行阶段性评价,学生毕业时进行总评。

四、评定机构:

为了保证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的有序实施,学校成立评定工作小组,负责评定的有关工作。具体如下:

1、学校评定领导小组: 组

长:柯德玉

副组长:何克安

张建兵 姚得录 成员:各班班主任

工作职责:①制定学校评定工作实施方案和具体操作程序;

②认定学校评定工作细则并上报;

③对各班级评定工作进行指导,审定评定结果;

2、教师评定小组:

按班级设定,每班各设一小组,成员由班主任、任课教师等5人组成,成员必须任教该班一年以上。

工作职责:负责对班级学生综合表现的评定。

3、学生评定工作组: 由同班全体学生组成,班委牵头负责组织。

工作职责:每位学生对班级参加评定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各方面表现进行公正评定。

五、评定具体内容:

1、综合表现评定:

根据市县教育局相关精神,评定内容分为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行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六个方面。

综合表现评价结果由综合表现评定和综合性评语两部分组成。综合性评语主要对学生综合表现内容的五个方面进行定性描述,尤其应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技能。综合性评语要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任课教师评价的基础上,由班主任撰写。

综合表现评定:各班根据学生综合表现评定内容的五个方面,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将其具体化,力求科学性和可行性。综合表现评定结果为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四个等级。

①初中三年来曾被评为县级以上三好生、优干、优秀团员的可直接评定为优。初中三年中三个学期曾被评为三好生、优干、优秀团员的可直接评定为优。②对不合格等级的评定要特别慎重,并要附加说明理由,对有违法行为或受到学校纪律处分未撤销的学生可评为不合格。班级要将该学生材料和评定结果报校评定领导小组复核认定,才能确定评定结果。

③各班可根据德育考核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结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活动、学习能力、情感健康、公益活动等有关表现,确定学生综合表现评定等级。

④评价实证材料。各班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学生提交的实证材料作为评价依据,内容包括:学科成绩、代表作品、作业或证书复印件、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的有关记录和证明、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表彰、获奖文件或证书等真实性材料。

成长材料是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材料。成长材料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建,能真实完整反映学生三年成长情况。

2、测评等第:

主要是对能够体现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部分项目进行定量测评。测评项目包括:道德品德(规范行为,文明礼貌),公民素养(尊纪守法),审美与表现(音乐、美术等)、运动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等),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与品质),交流与合作(在活动与操作中表现的素质)等六类。

3、评定要求:

各班级要对学生、家长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学生所有与综合素质测评有关的书面材料要按照学校工作安排及时上交。各班级、各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和时间完成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工作,并按要求书面上报测评中碰到的问题。及时做好相关资料整理、数据分析、案例收集和经验总结等工作。任何班级、教师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学生平时成绩和评价结果。

4、学校评价领导小组评定依据:

根据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定三项评定进行综合评定。

六、评定程序:

1、各班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的教师评定小组

2、以班级为单位,宣传学习评定方案及操作方法。

3、按照《综合素质测评表》中内容组织学生自评。每个同学对其它同学(包括自己)进行评定。班委对所有参评学生评定等级进行统计,按规定比例分别综合评定为A、B、C、D四个等级。

4、各班级评定组长(班主任)填写“综合性评语”。

5、学校评定领导小组对评定结果进行审核。查看学生各评测点的具体打分情况,然后根据各项评定等级所占权重对每个学生进行总评。如认为评定结果有明显偏差,可启动复评程序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篇10

为推进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建立具有我校特点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指导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黑河市教育局、五大连池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关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引导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小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反映小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综合素质评价应按照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道德品质、学习成绩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特长六个维度,共十二个评价要素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以制度建设为保障,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从而推动我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办学行为的进一步规范。

二、基本原则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坚持如下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评价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和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2.激励性原则。评价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使之强化,重视培养学生自信心,注意激励学生。

3.差异性原则。评价既要体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又要关注学生个体间差异和个性特长的发展需求,充分体现评价对象的个体差异。4.科学性原则。积极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注重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力求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公正、公开,努力提高评价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保证评价工作的质量。5.参与性原则。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要尊重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评价活动变成被评价者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三、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标准

1.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中关于“对学生评价的内容要多元,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确定我镇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分为基础性发展目标、学科学习目标和个性特长发展目标三个方面。2.综合素质评价要在小学学生综合表现详实纪录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表现详实纪录是指能够表明小学生在学校期间多方面素质及个性发展状况的关键性材料。综合表现详实记录一般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考试成绩。(2)社会实践活动。(3)个性特长与获奖情况。(4)道德品质。

四、组织领导

1.中心校成立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指导、督查全镇小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查处评价过程中的违规行为。2.各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相关人员参与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各班级也要成立班级评价小组。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负责落实评价方案,制定实施细则,任免班级评价小组成员,组织并监督评价工作,认定评价结果。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评价小组人员需班级学生一半以上认可,方可入选。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心组织机构

主 任:张 武

副主任:王守平高玉宝

成 员:赵兴林 李凤成 栾小军 曲 利 夏云龙

五、工作程序

1.宣传培训。学校应就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内容、标准、程序、方法、过程、制度等内容,组织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学习并进行培训,做

好宣传动员和培训工作。

2.组织自评。学生依据《五大连池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所列的评价标准写出自评报告,整理并提供相关证据,确定六个维度的自评等级。所搜集整理的有关材料要求提供完整的原始记录,保证材料的真实性。自评报告应如实总结评价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字迹工整。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既是被评价的对象,又是参与评价活动的重要主体,所提交关键性材料和自我鉴定过程本身就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

3、班级评价小组负责审核学生的个人评价材料。

4.组织班级学生互评。各班分二至三组开展互评。先由学生自我介绍自评意见,出示相关表现材料,然后同学集体评议,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每个学生的六个评价维度共十二个评价要素分别根据各要素的权重打出得分,得出互评等级建议。A等达6 0%以上的记为A等,A+B达6 O%以上的记为B等,A+B+c达60%以上的记为c等,否则记为D等,对每个学生的互评情况应单独形成评议记录材料,供班级评价小组参考。5.家长评价学生。家长对学生每学期和每学年的发展情况进行 评价,撰写描述性评语,并以等级形式呈现评价结果。

6.班级评价小组评审。根据中心校和本校制定的评价标准,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意见,以及各项客观佐证材料,班级评价小组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后,初步确定学生的各项评价等级,并将评价结果报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审议后,对被评定为A等的学生名单应及时在学校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天)接受监督;B、c、D等级的学生,由班级评价小组及时以通知单或其他形式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

7.收集反馈意见,对评价结果有异议的进行复评。再次公布复评结果。对有重大分歧的评议意见,应提交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集体审议裁定。

8.撰写综合性评语,填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整理相关材料归档,待学生毕业时,一并归入《毕业生档案》。

9.总结上报。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每学年末将对毕业生的评价情况写出书面总结与《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名册》(文本和电子文

稿各一份)一并报中心校评价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六、评价结果的使用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是小学生毕业以及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1.作为毕业依据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中,如果“道德品质”被评为“D”等(待合 格),则不能毕业。

2.作为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课程培养目标要求、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七、实施要求

1.评定主体要多元化。要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充分重视学生自评、互评意见,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建立诚信协议书制度,教师和学生应签定诚信协议,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客观公正评价学生。

2.确定等级应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实际水平,并与学生群体综合素质的实际分布状况基本相符。

3.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注意以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内容为抓手,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应及时将相关数据和评语做好记录,同时应充分参考学生和教师提供的关键表现记录和学生思想品德、学习能力的发展过程状况资料,从学生的整体表现入手把握所评价的等级。

4.班级评价小组要客观公正的对待学生自评、互评意见,参考自评、互评所提供的信息,在集体评议的基础上进行等级评定,撰写综合性评语并逐一签名。如果出现经过讨论后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应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得出结论;如有重大的原则性分歧,应提交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裁定,并逐一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上签名。建立诚信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讲诚信的教师和学生,实行责任追究。5.评价结果应及时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如有异议,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应进行核实与裁定。公示制度要得到保障,对评价的结

果,被评定为A级的学生名单应予公示,其他等级通知学生本人和家长,评价结果经公示后,校长应签名并加盖公章,存档备查。

八、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

1.对借读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原则上在其就读学校进行,就读学校要对借读生认真评价。

2.对弱智生、伤残生的评价,根据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本方案进行评价。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篇11

为做好我校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根据省、市教育部门的指示精神和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在广泛征求意见并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经行政会讨论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1、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

组 长:刘跃进

副组长:

成 员

2、综合素质评价监察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3、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学籍管理员 各班班主任

二、工作安排

(一)学习宣传阶段(3月9日~3月19日)

1.全校学生广播会:

①3月13日(星期一)上午德育课,主讲:欧阳文革,内容:初中毕业考试的变化。

②3月14日(星期二)上午德育课,主讲:欧阳文革,内容:高中招生的变化。

③3月15日(星期三)上午德育课,主讲:欧阳文革,内容:综合素质评价的原则和学校初步方案。

④3月16日(星期四)上午德育课,主讲:欧阳文革,内容:《市初中毕业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及细则》解读。

2.班会课(3月17日下午):

①全校各班集中学习《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及细则》。

②行政干部下到初三各班负责答疑:

下班安排:217曾天平218欧阳文革219蒋清纯220刘同亲

221邓华222唐中林223田建初224胡革新

225王福华226李耀明

3.资料发放:

①市教育局《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时代要求》宣传资料发放至全体初三师生。

②学校翻印《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及细则》下发至全校师生。要求:学生及其家长阅后,由家长写回执交班主任。

4.宣传栏内容:

①学校中考与中招工作各种组织机构。

②市今年中考与中招工作的变化。

③复印加大张贴《市2006年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意见》。

④政策答疑。

⑤各班出一期与“综合素质评价”有关的黑板报。

5.教师学习:3月13日下午7、8节教工大会。

6.班主任学习及培训:3月21日下午7、8节课班主任例会主讲:欧阳文革

7.学生大会:3月30日下午7、8节课主讲:欧阳文革

内容:衡阳市十六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

(二)试点阶段(3月20—26日)

为探索“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经验,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方案,学校决定在初

一、初

二、初三各选2个班进行试点。

初三:217欧阳文革负责223李耀明负责

初二:227唐中林负责234王福华负责

初一:238廖义俊负责239邓华负责

3月27日前试点各班上报试点经验和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准备《市十六中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阶段(3月27—4月2日)

1.准备《市十六中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2.方案征求试点班级、初三师生及家长代表意见。

3.方案完善后,报行政会审批。

4.准备评价用的各种表格

(四)组织实施阶段(4月3日—4月23日)

1.4月3日--4月9日各班学生自评。

2.4月10日--4月16日各班学生互评。

3.4月17日--4月23日各班师评。

4.与基教科、体卫科、装配站、教科所联系协调,穿插安排体育测试和学科考查,具体时间待协调后另行通知。

(五)总结阶段(4月24日--4月30日)

1.各种数据输入电脑。

2.评价结果公示。

3.总结经验。

三、十六中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一)工作人员及分工

欧阳文革:负责指导评价实施工作,制订方案、制订各种表格。

李耀明:负责检查、督促各班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评价过

程中出现的问题。

曾秋雁:负责提供学生名册和资料上报,及时与基础教育科取得联系。邹军:负责收集、返回各班测评资料,收集信息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洪涛:负责测评数据的输入、结果的统计。

张利:负责数据输入和打印相关的测评资料。

许建元:负责数据输入、结果公布和相应的宣传工作。

初三各班班主任:负责班级评价小组各种数据的及时上交教导处,负责《毕业生评价表》的填写,负责打印数据和结果的核实,负责原始测评资料的保存和上交。

(二)实施方案

1.实行量化计分

①综合素质评价的五个维度每一维度都为100分。

②每一维度按其要素的权重比例分配分值到三级指标。

具体分值分配见附表一:《市十六中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计分表》

2.评价步骤

①根据《市十六中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计分表》,学生进行自评并打出“自评分”,再根据各班A等指标数,按“自评分”由高分到低分确定各班学生各维度的自评等第。

②根据《十六中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计分表》,各班分成5—6个互评小组,各组由班干部负责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各维度进行交叉互评并打出“互评

分”,根据各班A等指标数,按“互评分”由高分到低分确定各班学生各维度互评等第。

③根据《十六中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计分表》,各班级评价小组按下列原则给出学生各维度的“师评分”:

a.看学生在各维度是否有不良表现,若有评价细则所列出的各种不良表现,则按每项不良表现在相应的维度扣2分。

b.在“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这一项维度中,评为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的计100分,评为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的计98分,前五学期中5次评为校“三好学生”的计96分,校“三好学生”与校“行为规范示范生”合计5次的计94分,其他同学的评分不得超过94分。

c.在“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这一项维度中:在学校受过“警告”及“警告”以上处分的学生,若在“综合素质测评”前撤销处分的计C等,若在“综合素质测评”前未撤销处分的计D等。

d.在维度“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的要素“热爱劳动”一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项中,根据学校“双文明”上街宣传、禁毒教育进社区、返校卫生保洁等活动中表现好的计3分,良好计2分,一般计1分,未参加者计0分。

e.在维度“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的要素“集体责任感”一栏“热心参加校内、班内的有益活动,乐于参加校外的公益活动”这项中,担任过学生会干部且工作表现良好计4 分,担任过班干部,组长(或课代表)且工作负责的分别计3分、2分,其它计1分。

f.在维度“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要素“学习方法”一栏中的评价依据“学科关键考试成绩”以初三一期期末考试成绩为参考,根据班上A等指标数,期末考试成绩在A等指标数内计20分,后10名计12分。其它计16分。

g.在维度“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要素“实践能力”一栏“积极主动上好实践课,考查成绩合格以上”这项中,以综合实践活动考查成绩为计分依据:A等计4分,B等计3分,C等计2分,D等计1分。

h.在维度“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要素“实践能力”一栏“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成绩合格以上”这项中,以理化生实验考查成绩为记计分依据:A等计4分,B等计3分,C等计2分,D等计1分。

i.在维度“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要素“探究与创新”一栏中,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种竞赛或活动获市一等奖以上的计20分,获市二等奖计18分,获市三等奖的计16分,其他同学的评分不能超过16分。

j.在维度“运动与健康”要素“习惯与技能”一栏中,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种体育竞赛获个人项目前6名或集体项目前6名的主力队员,或获国家

二级运动员证书以上的,计30分;参加“校运会”获个人项目前6名或集体项目前4名的主力队员计28分;其他学生根据两操、体育课的出勤、运动会、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度和体育课成绩评分,但不能超过26分。

k.在维度“运动与健康”要素“身心健康”一栏中,以体育测试成绩为计分依据:A等计40分,B等计36分,C等计32分,D等计28分。

l.在维度“审美与表现”要素“审美情趣”一栏中,以艺术考查结果为计分依据:A等计50分,B等计46分,C等计42分,D等计38分。

m.在维度“审美与情趣”要素“艺术活动与表现”一栏中,符合A等艺术类政策优惠的计50分,符合B等艺术类政策优惠的计46分,积极参加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组织的各项文艺活动的计42份,其他学生打分不能超过40分。

n.其他未作特殊说明的,则参照“计分标准”和“计分建议”进行计分。根据各班A等指标数,按“师评分”由高分到低分,确定各班学生各维度的师评等第。

3.评价结果认定

①根据自评分、互评分、师评分按1:2:7的比例合计总分,由高分到低分按各班A等指标数确定各班学生各维度的学校认定等第。

②综合评价领导小组根据教导处记载的学生好人好事和各种不良表现情况,对少数同学的相应维度的等第进行适度调整。

③将评价结果按等第公示一周后,如无异议,将作为最终评价结果造册上报。

(三)操作步骤

1.在进行自评、互评、师评的每周的周一,教导处将学生评价计分表和班级评价登分表发至各班。

2.各班于该周星期五前将学生评价计分表和班级登分表交教导处。

3.教导处相关工作人员于双休日将各班数据输入电脑,统计数据、确定该周进行评定项目的等级,并将等级结果打印连同计分表、登分表返回到各班。

4.评价结束后,各班将评价过程中的所有原始记录交教导处存档备存备查。

5.评价结束后,教导处将打印一份各班五个维度的自评、互评、师评及学校认定的等第的结果统计表返回到各班,要求结果与学生见面。

6.各班班级评价小组于评价结束一周内上交评价总结报告。

(四)各班A等指标

1.学校A等指标数:568人×30%=171人,2.根据各班三年评为“优秀班集体”、“行为规范示范班”的总次数和各期考试成绩分配A等指标,具体分配如下:

217班:31人218班:31人

219班:32人220班:31人

221班:6人222班:6人

223班:9人224班:6人

225班:11人226班:6人

3.各班后阶段如有学生流失,则扣除相应的A等人数。

(五)实施原则

诚信、公开、公平、公正、有效监督。

美术学科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篇12

北票市长皋初中 2011年9月

(四)交流与合作。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五)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三、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既应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成长、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四、综合素质评价的管理制度

学校要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的基本依据。综合素质评定分别按照学期、学年进行阶段性评价,学生毕业时进行总评。

五、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机构。

学校应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其成员应有广泛的代表性,由学校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组成。评价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评价工作的实施细则与具体程序,对校内各班级评价过程进行指导与监督,接受质询、投诉与举报,及时解决评价工作中的问题。

六、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程序。

学校应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完成自评;指导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互评;组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协调社会各界参与考评;校长进行综合评价;向学生和家长反馈评价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努力探索科学的、简便

美术学科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篇13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是对中小学课程体系的一次全面系统的革新,必然要求对教师评价做出相应的改革。**市初中发展性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规定的教育总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教育部2002 年底出台的《中小学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精神和现代教育评价思想研究制定的。

评价目的

(1)促进教师发展

发展性教师综合素质评价将教师的需求和学校的需求巧妙地融为一体,把人看作是有进取性的人,激发人的内在动力,自觉地发挥能量达到组织的目标。实现教师个人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价值,促进教师的心态与学校的氛围融合,促进教师的现实表现和教师未来发展融合。(2)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

发展性教师综合素质评价努力改善教师和管理者、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创设民主、和谐、开放的工作氛围,改变教师长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增强教师在课程决策和管理方面的参与意识,使教师逐渐获得管理与发展的自主权,从而促进学校管理科学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 也推动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

理论依据

发展性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不仅是教师评价理论实践的需要(现实的、长远的需要),而且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如下。(1)需要层次理论,又称为“行为动机理论”。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研究一般人的心理需要和行为动机,把人的需要分为两大类(基本需要和发展需要)和多个层次。基本需要主要是谋生的需要,发展需要则是高层次的需要。人的基本需要达到之后,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发展需要。基本需要又称为“缺失性需要”,而发展需要则是一种“成长性需要”。

发展性教师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吸纳并体现了需要层次理论。就大部分教师而言,他们的基本需要已经获得满足,他们的关注点开始转向发展需要。(2)人本管理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员工是企业的主体,而非客体,员工的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基础和关键。企业管理必须从管人的理念转换为服务,即为员工服务的理念,这是促进员工发展和促进企业发展的管理重心。

发展性教师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也吸纳了人本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认为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得以发展的首要因素;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因此,发展性教师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把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的核心工作。

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

将立足点放在教师的未来发展方面,而不是放在通过鉴定选择续解聘、升降级、加减薪等奖惩性方面。教师评价应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服务。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已不再是为了单纯的奖惩教师,而是为了促进教师和学校未来的发展,把评价结果做为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一种手段和机制。2.全面性原则。

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某一方面的信息无法全面反映教师的综合素质。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应能体现出教师综合素质的水平,不能以偏概全,必须对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建立一个能够全面反映中学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维度框架,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师评价的实施,而且才能帮助教师不断地反思、领悟和成长。

3、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

评价要依据现代教育教学前沿的教师评价理论,要根据当前教师队伍普遍现状。力求使评价内容与新形势对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相吻合,力图避免提出的评价标准过高或过低及不切合当地实际情况。要对不同专业技术职务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发展提出不同的要求,尽量使教师处在同一可比的评价基础上。努力做到评价标准的公平和公正。4.主体多元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

评价既要完全体现主体参与的自主性和民主性,突出教师的自我诊断、自我评价、自我改进和自我发展。也要重视教师群体的同伴互助、交流沟通、共同提高的集体评价。要发挥学生评教和家长评教的作用。使评价过程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有机结合。使评价方案切实可行,评价过程具体可操作。5.个性化与社会化统一原则。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成员之一,在设计目标时必须思考社会发展对事业的要求,将个体发展目标纳入社会发展目标的体系中;在评价中既要注意自我描述的发展进程,又要关注社会发展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使教师真正理解社会责任与自我发展的意义,建立科学的教师能动发展运行机制。6.无奖惩原则。

发展性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而不是为了选拔淘汰教师, 评价目的不是为了淘汰, 评价结果不与教师的奖惩制度挂钩,不与教师的晋级、降级、加薪等挂钩,不能作为奖励和惩罚教师的机制,而是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未来发展的一种手段。

7、共识达成原则。

发展性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对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最终必须达成共识。对教师做出的评价是否具有促进发展的功能, 必须以能否得到教师认同作为重要标志。8.即时性与过程性原则。

对教师某一时刻、某一方面的评价只是那一时刻的即时评价,其结果不叠加,注重的是若千即时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关注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进步、提高和发展。9.保密性原则。

发展性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的成败完全取决于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坦诚公布,因此确保教师的评价报告等有关材料的保密性是发展性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项重要原则。要使评价对象相信,有关他们的所有评价材料,非经本人同意不可能对外泄露。教师评价的有关材料为教师个人的保密性文件。

评价方法

为了更客观、公平的对教师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我们认为可以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从不同角度看教师素质,我们考虑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具体方式:

1、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可采取多种方法。

(1)教师可以按照评价内容通过写自我反思的形式来评价。(2)学校可根据评价内容设计有利于教师全面发展的有关表格、数据让教师自我评价;

(3)也可通过写教学日记、阶段性工作总结等方式进行评价。

2、学生和家长评价。

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价的方法可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来收集学生、家长对教师日常教学的评价意见。

3、同事评价。

在教研室中开展听、说、评课,用评价标准衡量被评对象的教学,肯定优点,明确问题,进行综合分析,适时与评价对象交换意见,提高教研水平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同事评价方法可灵活多样,但要把握一个原则,评价必须是以调动积极性促进专业发展为目的,切忌在评价中相互闹矛盾,评价结果不应直接与教师的各种利益和名誉挂钩。

4、同行专家的评价。

同行专家一般采取抽查听课方式,虽然同行专家由于具有精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从专业角度评价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但是仅凭几节课不能全面、真实的反映教师的素质和水平。

5、学校或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

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教研课、学校说课比赛等,及时进行听、评课,收集教师课堂教学信息。根据评价体系,对被评教师作出恰当的评价,作为期末评价量化的依据。

6、档案袋评价。

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教师将教学的过程资料、包括优秀教案设计、精彩的教学实录、教学案例与论文,教学反思、与学生的谈话,获得各种奖励等反映成长过程的资料都装入档案袋,定期展示,让老师们既与自己纵向比较,又与别人横向比较,促进自身的持续发展。

以教师自评为主,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强调所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取得共同进步。上述六种评价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在评价时将其结合起来,可以更客观、全面、真实的反映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

指标体系

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是教师教学行为和日常行为遵循的依据,它规定着教师的发展方向,也是教师奋力追求的目标。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由基础性指标和发展性指标两部分构成。努力做到在考核的基础上评价,在评价的引导下考核,使教师的基础性目标考核与教师的发展性目标评价有机地联系起来。

(一)基础性指标包括:基本素质、工作状况、工作成效等三方面。素质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基础,职责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关键,绩效评价指标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为教师由低级的向中级的,高级的,特级的发展,由新手阶段向胜任阶段、熟练阶段、专家阶段发展奠定基础。

(二)发展性指标包括:个人发展特长、专业发展能力、创新意识和活动等。教师的创造性对学生有榜样示范和潜移默化作用。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和教师个体工作差异及个性特长的形成与发挥,教师能动地创造性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等教师发展性目标的评价。

**市发展性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一、基础性指标

(一)基本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 ;对本职工作的事业心;敬业爱岗 ;热爱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为人师表;具有协作精神和优良的学术道德 2、文化理论素质

现代教育观念;具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知识;具有一定的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较宽的知识面;组织管理知识。3、教学能力素质

规划设计能力,熟练掌握教材,正确运用教法,注重因材施教;基本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胜任力;教学反思;教学组织能力;诊断与评价能力;表达能力;实验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理解交往能力

4、身体心理素质

广泛的兴趣爱好;良好的生活习惯;热情诚恳;自尊自信自爱自强;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我调控能力;民主平等合作精神;意志坚强,体魄健全;克服心理偏见,包容学生

(二)工作状况

1、育人管理职责

要教好功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围绕办学目的和办学思想开展的工作;学生的思想道德关怀;满足学生获得帮助,获得尊重、信任、公正待遇的需求;组织好学生的课外校外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和文化业务水平,加强自身的修养 2、教学科研职责

学习环境的组织和教学资料的利用;教学工作;科研工作 3、协同工作成效

教学关系融洽;工作关系协调;参与教研组、年级组、学校等组织的相关工作

(三)工作成效

1、育人管理成效: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有实效;所带班级班风、学生品德好;全体学生获得了尊重、信任、公正的待遇;满足了全体学生获得发展的需要。

2、教学科研成效: 教学氛围好;教学资料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教学准备充分;教学任务适当;教学方式方法恰当;学业成绩评定科学;遵守教学纪律;教科研成绩显著。

二、发展性指标(一)个性发展

1、个人发展特长

学科特长;体育运动特长;艺术特长

2、专业发展

技能与知识;强烈的专业发展主动性;专业拓展能力;培训的需求、期望;终身学习的能力

3、创新意识和活动

有强烈的求新欲望和创新精神;对课堂进行探索和改革的能力;专业劳动过程中的创造性,学科创新意识;在教学情境中生成的教学机智的能力;教师个人的实践智慧;专业自我发展规划

上一篇:快乐是劳动作文下一篇:克隆一个我记叙文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