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产业经济特点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将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和生态位的概念引入到电信产业,构建了电信产业生态系统及电信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生态位,深入研究了产业生态系统中生态位的表现因子及其与战略选择的关系,最后在电信产业中进行了具体应用,提出了电信产业生态系统中不同企业基于生态位的竞争战略选择。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电信产业经济特点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电信产业经济特点论文 篇1:

以蓝海思维推进我国电信产业链升级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电信产业在量收规模、发展质量、技术层次、管理水平、满足需求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市场拓展的日益深入,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价格战愈演愈烈,行业总体量收增长趋缓,新的业务增长点仍然较为贫乏。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电信产业必须正视问题,认清发展趋势,站在全球竞争的高度,以蓝海思维为指引,着力提升整合和创新两大能力,杜绝恶性竞争和不规范经营行为,减少严重影响产业绩效的价格战和奢华攀比,不断探索新的服务领域,着力扩大客户应用规模,推动创造客户价值能力和满足客户需求能力的全面升级,从而实现产业整体绩效的提升。

[关键词] 蓝海思维;电信产业链;升级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简 勤,中国移动江西分公司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江西 南昌 330001)

一、电信产业的发展趋势

从全球的视角来看,电信业的发展呈现出三个特点(“三个超过”),即“移动超过固定”、“数据超过话音”、“发展中国家市场超过发达国家市场”。“移动超过固定”,指的是用户数,反映的是人对移动性和个性化的需求在急剧上升;“数据超过话音”,是指目前全世界在网上传送的数据业务量超过话音业务量,实质上也反映了人类对信息的需求在急剧上升,人们更加需要信息,原来点对点的电话通信已远不能满足需求;“发展中国家市场超过发达国家市场”,指全球电信业的主要潜在市场在发展中国家,全球市场重点将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融合成为电信业的发展趋势。融合包括网络、技术、产业、业务和终端五个方面的融合。首先表现在网络融合,即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的“三网融合”,技术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市场管制政策的放松成为三网融合的外部推动力,三网的最终融合不可阻挡,而这种融合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的基础之上。应用和数字化也促使电信行业和其他行业进行融合,电信行业要发展只有与其他行业结合起来,才能更有发展潜力。产业融合包括移动与固定的融合、技术与应用的融合等。业务的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基础,从客户需求来看,客户需要的是一站式整体化解决方案,因此,为客户提供融合服务是大势所趋。从终端来看,现在有固定电话机、手机、电视、计算机、VCD等各种终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驱动为终端融合创造了条件。

传统语音业务增长乏力。从世界范围内来看,1998-2003年间,美国本地业务保持了4.2%的增长率,自2003年起,本地业务份额逐渐下降,本地电话用户总量稳中有降,长途业务收入1998-2003年间每年下降5.9%;法国如今有20%的人不使用固定电话,较10前增加了1倍;世界其他地方主要发达国家也呈现出了类似的趋势。从我国固网语音业务发展来看,也呈现这一态势。2005年1-9月,我国固定通话次数仅比去年同期增长0.4%,扣除小灵通实际同比下降5.8%,固定电话收入仅增长6.2%,增长主要来源于小灵通,扣除小灵通,我国固网语音业务在很多省市呈现负增长的态势。导致传统语音业务增长趋缓的主要原因是移动通信快速发展和普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VOIP和Skype的出现、MSN和QQ即时通信的不断普及等,它们分流了传统语音业务。

电信业务朝“四化”发展。一是多媒化,就是向用户广泛提供声像、图文并茂的交互式通信与信息服务。二是多样化,就是在网络服务平台上开发能适应社会各界、千姿百态的大量应用,互联网的普及正使人们工作方式、管理方式、商贸方式、金融方式、思想交流方式等发生变革。三是个性化,就是按用户的个人意愿向其提供“随时随地随意”的服务,以满足其个性需求,将来市场主要驱动力不再是技术,而是应用与服务。四是普及化,就是把各种信息通信服务以合理的价格提供给广大民众,使不同阶层的人都能用得上、用得起。

企业运营模式将发生变革。宽带互联网承载的即时通信、博客等业务的经营模式打破了传统电信运营商原有的包月运营、出租费、通信费等方式,经营模式以免费为主,运营商是靠吸引客户免费使用,聚集大量客户收取广告费和增值业务来获取利润。这种经营模式的变化,将对传统电信业务产生颠覆性的冲击。

市场竞争趋于国际化。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开放电信市场是大势所趋。经过多次的企业重组和电信改革,我国电信业已形成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网通、铁通等多家公司竞争的格局,在所有业务领域都有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公司经营,电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006年是我国加入WTO第5年,全面实现对外承诺,取消地域限制,国外跨国电信公司将会进入中国市场,电信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尤其是增值业务市场竞争更趋白热化。

二、电信产业链升级定位

要持续推动我国电信产业的发展,寻找新的产业增长点,电信业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趋势,从三个方面深入推进产业链升级。一是满足客户需求能力的升级。随着电信业的深入发展和电信业务的日益普及,人们对电信业务的需求早已超越通话、发短信、上网等简单业务,对各种与生活、工作、娱乐息息相关的应用提出更为广泛的需求,电信业必须着眼于为客户提供多媒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业务,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同时,还必须努力创造条件满足潜在客户群体的需求,不断提高普及率,实现规模化发展。二是创造客户价值能力的升级。客户是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是导致产业链上各种经营行为的根本所在。不断提升对客户的价值是推动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信业必须紧紧围绕客户这个中心,加速创新和整合,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不断降低成本,同时提升客户所获得的价值,使客户的整体利益得到提升。三是产业整体绩效的升级。电信产业链通过升级,除要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提升客户价值外,同时也要追求产业整体绩效的提升,实现产业链上各运营主体与客户端的良性互动。

要实现上述三个方面的升级,电信业必须重点提升“两大能力”。一是整合能力。融合和业务多样化发展的趋势要求电信业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整合,这些整合包括资源的整合、业务和应用的整合、提供能力的整合等。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信产业链的整合能力还存在较大差距,产业链上各运营主体的整体协同能力较差,产业链的扩张和渗透能力仍显不足,产业整合能力亟待提升。二是创新能力。创新是实现四个方面提升的重要基础,创新涵盖技术、业务、应用、管理等多个方面。

三、电信产业链升级的四步动作框架

W·钱·金和勒妮·莫博涅在其《蓝海战略》一书中为企业重构买方价值元素,塑造新的价值曲线创造了“剔除-减少-增加-创造”四步动作框架,该框架为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形式。尽管该框架所针对的运用主体是企业,笔者认为这种思维形式同样适用于产业,只不过具体的内涵需要调整,详见图所示。

要实现我国电信产业链的升级,整个电信产业必须围绕客户这个中心,着眼于满足需求、创造价值、提升绩效,规范整体运作,优化资源利用,倡导合作和扩大应用,加强创新和整合。

首先,要杜绝(剔除)恶性竞争和不规范经营行为的发生。近年来,电信产业内恶性竞争的事件时有发生,主要集中在电信运营商之间,重点在阻碍互联互通、开展恶性价格战等方面,拉倒竞争者电杆、剪断电缆光缆、员工械斗、封堵竞争者业务、话务拦截回拨等现象屡见不鲜。例如,某运营商为了阻止竞争者正常开展业务,在两个月内砍断对方电缆38次;河南商丘某企业员工为阻止竞争者发展业务,驾车将正在为客户解答问题且毫无防范的竞争方员工驾车撞伤。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极大地影响了肇事企业和整个行业的形象,损害了客户利益。各运营企业应该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共同制止恶性竞争行为,着手建立完善的法律环境,让监管者有法可依、让从业者有规可循,围绕贯彻《电信条例》,抓好现有部门规章的贯彻落实,加强配套规章和制度的建设,做好《电信法》起草工作;同时,切实做好互联互通工作,不碰“高压电”,在互联互通问题上不设障碍、不做手脚;严格遵循国家有关规费管理规定,未审批、不推广,未报备、不执行。

电信业的不规范经营行为主要集中在增值业务(服务)提供商(SP)上,这些违规行为包括:明码标价不规范,如不明示价格或全部价格;虚假宣传诱导用户消费,如承诺免费实际收费等;强行定制,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强行扣费;反向定制,通过给用户发送诱惑性内容的短信,诱骗用户回复进而产生定制等。SP的违规行为已经在社会上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使客户对SP以及电信运营商不信任,影响了电信增值业务市场的发展。电信业各运营主体应积极承担起责任,齐抓共管,共同来规范市场,SP自身要勇于变革、以质取胜、规范经营,基础服务提供商要加强与用户端沟通、确认,采取措施防止SP不正当套利,损害用户利益。

第二,要尽量减少严重影响产业绩效的价格战和奢华攀比。适当的价格竞争不但不会影响产业的整体收益,而且会促进产业量收的增长;但价格竞争过度将适得其反,既无助于产业发展,还会影响产业绩效。尽管有关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制止移动市场的价格战,但电信运营商却以各种花样翻新的“优惠”活动,打资费政策的“擦边球”,仍然在进行价格战,移动运营商如此,固网运营商也不示弱,目的都是要抢夺用户,扩大用户规模。随着3G牌照发放的日益临近,价格战的程度也在加深,有的运营商为了抢夺竞争对手用户,竟然推出“预存20元送300元话费”的优惠;有的运营商为了阻碍对手发展市场,对部分用户采取长期免费的政策。这种恶性价格战严重扰乱了电信市场正常的竞争秩序,不利于我国电信产业的整体发展。电信运营商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电信市场共同繁荣为己任,以质取胜,提升电信业的整体实力。

此外,部分电信运营商为了争夺客户,在营销资源利用上不计成本、奢华攀比,不但使营销成本不必要的增长,耗费了本来可用于提升基础能力和总体质量的资源,而且使客户心理期望不断提高,引起恶性循环,最终严重影响企业绩效。

第三,要加强合作和不断扩大客户应用规模。要提升整个电信产业链的价值,电信产业必须加强横纵向合作。一是要加强纵向合作,推动设备供应商、终端提供商、电信运营商、SP等主体在技术创新、终端研制、应用开发、资源协作等方面优化组合、齐头并进。整个电信产业链的价值围绕最终客户而存在,在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中,事实证明,产业链上各运营主体的特立独行所达到的效果远不如整合所带来的综合效果,尤其是在分工越来越细致、环境越来越复杂的市场形势下,各运营主体横向的整合显得更为重要。各运营主体在客户需求的认识和把握、在技术趋势的判断和技术创新、在业务开发和推广等方面均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拥有自身独特的资源,互相之间的合作有助于更为准确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提供更为完美的应用,使资源的利用效率更佳。二是要加强横向扩展。网络融合、技术融合、终端融合、应用融合等不断推进,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产品替代更为严重和频繁,决定了未来的竞争不仅是产业内的竞争,更是相近产业间的竞争。各运营主体要顺应融合趋势,加强产业间网络、技术研究,积极探索技术集成、应用集成,当前重点要在娱乐、媒体、商务等领域广开合作,吸纳各类资源和潜能,努力扩大电信产业覆盖面和加深应用程度,着眼于为客户提供更为系统和全面的整合解决方案,提升电信产业的价值和地位。

要不断扩大客户应用规模。电信业是一个规模效应明显的产业。对于单个企业而言,适度地扩大客户规模不但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还能够提升整个网络的价值,这是由电信网的网络外部性所决定的。当前,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网络的用户已具备一定规模,电话总普及率达到57.3%,但与电信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电信市场仍具有较大的潜力;更为重要的是,在增值业务领域,业务总体普及率偏低,客户拓展还存在很大的空间。

第四,要尽量去发现新的需求,探索新的服务领域。要通过创造新的业务应用去满足客户不断变化和增长的需求。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得知,电信业务正在朝多媒化、多样化、个性化、普及化等方向发展,电信业要顺应这种趋势,多角度创新,不断丰富业务应用,逐步降低使用门槛。就当前而言,基于手机终端的移动搜索、手机电视、移动博客、移动支付、手机定位等,基于宽带通信的集教育、娱乐、工作、生活为一体的综合业务应用和整体解决方案等,是客户需求比较迫切的方面。

电信产业是一个先导产业,它的发展能对其他产业产生很强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它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这为电信产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天然的环境和机会。要实现国家的信息化,电信产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政务信息化、商务信息化、生活娱乐信息化的程度并不发达,电信业还有很多新的领域可以去拓展。

参考文献:

[1]W.钱.金,勒妮·莫博涅,著.吉宓,译.蓝海战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芮明杰,刘明宇,任江波.论产业链整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北京新华信商业风险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价值链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5]艾·里斯,杰克·特劳特,著.王恩冕,于少蔚,译.定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6] 艾·里斯,杰克·特劳特,著.李正栓,贾纪芳,译.营销战[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喻 俊]

作者:简 勤

电信产业经济特点论文 篇2:

电信产业生态系统的生态位与竞争战略研究

[摘 要]本文将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和生态位的概念引入到电信产业,构建了电信产业生态系统及电信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生态位,深入研究了产业生态系统中生态位的表现因子及其与战略选择的关系,最后在电信产业中进行了具体应用,提出了电信产业生态系统中不同企业基于生态位的竞争战略选择。

[关键词]产业生态系统;生态位;竞争战略;电信

[作者简介]王 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技术创新;

徐枞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合肥工业大学校长,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郑 平,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及政策研究所高级咨询师,研究方向为电信产业经济。(北京100083)

生态系统是一个生物学概念,在该系统中,每个物种都有其生存的环境以及自身的禀性,比如,物种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在一定的水源区域内才能生存,而它们自身又有着食肉、处于食物链条的中间等多种特性。因此,围绕它们生存的环境以及其自身的禀性,它们就必须有自身的战略,比如不耐寒的动物可能选择冬眠,食肉的动物可能选择群居,防止被其他动物吞食的动物则要具备较快的速度等等。这些都是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在自身所处的环境以及自己的禀性约束下所采取的基本战略。

本文将这种道理引入到产业分析中来,论述产业生态系统内各企业的竞争战略问题。

一、引言

1 产业生态系统的引入。生态系统(eco-system)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指由生物群落及其赖以生存的物理环境共同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产业生态系统是从生态学的自然生态概念引申出来的仿生概念,本文把产业生态系统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某产业内的企业之间,产业与其外部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的动态平衡系统。

本文引入产业生态系统来研究企业竞争战略,有利于理清产业生态系统中各物种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各物种更有效地找准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定位,

2 生态位的含义演变。Whittaker(1975)认为,生态位是指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时间、空间位置及其机能关系,或者说群落内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的相对位置,这是针对生物学而言的,生态位的概念在产业研究中日益重要,对其含义的认识却并不一致(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生态位的理解,学者们各不相同,但大致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强调物种在环境中的资源拥有情况;另一是物种对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也即自身的综合实力。所以,对生态位的理解应既强调物种所处的环境,又强调物种自身的综合能力。

因此,本文所讲述的生态位是指: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所处的环境状态、自身的资源禀赋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竞争位置情况。

3 竞争战略的研究方法。在战略的研究上,波特有其著名的论断,并提出三个基本的战略。后续学者在战略研究上也做过很多研究。综合这些研究,可以看出,针对竞争战略问题的研究均有一个很重要的流程:

也即在分析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拥有情况,来制定适合自己的战略。如图1:

本文正是在这一方法的指引下,通过生态位的理论研究,将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描述为生态位的特征,这些生态位特征对企业是本质性的,对其竞争战略选择是决定性的。因此,只需要分析每个企业的生态位特征,就可以选择其对应的战略,从而将战略与生态位联系起来。

二、生态位的表现因子及战略体现

前面已经描述了生态位的含义,那么对于这个抽象的概念如何进行衡量呢?描述清楚生态位对战略制定有何作用?

1 生态位的表现因子。生态位是指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所处的环境状态、自身的资源禀赋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竞争位置情况,它描述的是一个企业对外部环境依赖的大小程度以及自身生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只有将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战略。

企业生态位的表现因子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进行考虑:

(1)环境维度:指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由于是处于产业生态系统当中的,因此,外部环境既指生态系统外的一切因素,又指产业生态系统中同种物种所施加的环境。

环境维度对于生物而言,意味着其生存的环境,比如温度,水,阳光,草原等,这些是物种生存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在产业层面上,本文将环境维度用以下因子加以描述:

①发展环境和行业政策

②市场结构特征

③行业特点与发展阶段

发展环境和行业政策是对外部环境的一个总称,不仅仅对于产业生态系统内的企业,对于外部企业,也同样适用于这样的环境。这是企业乃至产业生态系统生存的大背景。对于这个因子,更多需要考虑国家的经济发展指数以及政府部分对于行业发展的态度,很明显,企业在经济萧条与繁荣时期的存活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而对行业发展的态度会体现在政府政策当中,同时,发展环境与行业政策还体现于企业对于环境的敏感程度和依赖程度。

市场结构特征主要考虑行业的市场结构特点以及进入、退出壁垒。市场结构则为市场上的竞争状况,体现为企业数目的多少以及市场上同类企业的大小、强弱,而进入、退出壁垒则表示进入或者退出此行业的难易程度。

行业的特点与发展阶段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行业的特点,主要侧重于财务方面进行体现,比如有些行业利润率比较高,有些行业净现金流产生比较及时。另一是行业发展阶段,这是描述行业是处于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的重要变量。

(2)内部维度:指企业的内部禀性及其综合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这就好比生物是吃草还是吃肉一样,每个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内部都有其固定的禀性,同样,“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也反映了生物的自我管理能力。

内部维度对于生物而言,意味着该生物的特性,比如在食物链条中的位置,食物特性等,这些是生物发展壮大的条件。那么在产业层面上,本文将内部维度用以下因子加以描述:

①价值链条中的位置

②企业综合竞争力水平

③价值链条的个数

价值链条中的位置,主要体现为企业附加值的多少,如企业处于价值链条的底层,则表示其附加值比较低,而处于价值链条的顶层则表示附加值很高。这就如同食物链中生物所处的位置,显然,所处的位置不同,对于企业自身的影响和要求是不同的。

企业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很广泛的指标,统指企业的综合实力,这是:企业内部的重要特性,包括技术创新,生产制造,组织管理,营销管理等多个层面。

价值链条的个数则是对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受联系多少的度量,价值链条数多,则表明该企业在价值链中被广泛联系,因而具有较重要影响,相反,价值链条少,则表明

企业参与产业生态系统的联系较少,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业务比较单一,风险较大。

将生态泣的表现因子概括如下(表2):

2 生态位表现因子特征及战略含义。作为一个企业,其主要有两件重要的事情:一为生存,二为发展。环境维度更多地考虑了企业的生存,如果对环境维度进行量化打分,则需要设置一个基准分,基准分则表示企业仅仅能维持生存,也即环境维度拘考量上需要有一个最小基准,这也是企业存在的必要条件,具备了这样的环境,企业才能生存下来,而比基准分高的等绩则有:基本维持生存、生存环境良好,生存环境优异等。

而内部维度更多地考虑了企业的发展问题,如对其进行量化打分,则得到企业的发展指数,根据发展指数的大小,可以将其分为:有基本发展,有较大发展,有很大发展等多个等级。

因此,从环境维度和内部维度进行考虑,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对于基本维持生存的企业,其首要战略是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并且需要严重关注环境的变化对自身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前应对,加强风险防范,同时,迅速行动,不断积累自身实力,扩大规模,改变对于环境的严重依赖性。

对于生存环境较好和优异的企业,其生存问题不会受到威胁,企业的主要战略是争取较快的发展速度。因此,此时需要落实到对发展指数的评估上,如果企业基本发展或者有较大发展,则要分清其中的原因,或者拓宽自己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链条,或者提升自身在价值链条中的位置,或者拓展自身的综合管理能力。如果企业有很大发展,则主要采取维持战略。参见图4:

三、电信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及生态位

1 电信产业生态系统构成。电信产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相关电信企业、消费者和市场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的整体系统。

电信产业生态系统由供应主体、需求主体和产业协调者三部分构成。参见表3:

在上述电信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进行竞争战略制定研究的重点在于该生态系统的供应主体,供应主体是产业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需求主体以及产业协调者,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均可看成是供应主体所面临的环境。

在供应主体中,最为主要的是运营商,内容与服务提供商。设备制造与集成商。

2 电信产业生态系统企业生态位。根据表2中所列出的生态位表现因子进行分析。

(1)运营商。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电信运营业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自1994年联通公司成立,1998年邮电分离,1999年移动、寻呼剥离,2002年电信与网通南北分拆,中国电信市场上形成了移动、电信、联通、网通、铁通和卫星通信的“5+1”竞争格局,直到2008年,电信业务重组,形成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全国性业务运营商,电信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行业,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必将继续大力支持。因此,从运营商所处的发展环境和行业政策角度,正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

从市场结构角度,目前三大全国性业务运营商,形成了垄断竞争的格局,而且电信网络的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因此,运营商是一个进入退出壁垒都很高的行业。

从行业特点与发展阶段角度,该行业具有前期投人大,后期运营成本小的特点,行业发展的商机无限,随着经济交往的频繁和人民收入的提高,对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多。

在价值链角度,电信运营商处于价值链的顶端,是最接近消费者的,而且价值链数目较多,成为了整个生态系统的中心,是产业生态系统的价值枢纽。虽然内容与服务提供商也直接面对消费者,但是,大部分业务必须有运营商的网络环境方能进行。

在企业竞争力上,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总体竞争力较强。

(2)内容与服务提供商。在环境角度,内容与服务提供商没有运营商那么优异的生存环境,但是,随着整个电信产业的兴起,这些企业的发展环境和产业政策较好;对于市场结构,内容与服务提供商则呈现出白热化竞争的态势,进入和退出壁垒比较低。

在价值链上,内容与服务提供商处于底端,离消费者较远,当然,与消费者也有许多直接接触,但是,在电信产业系统中很难摆脱运营商的网络环境。

(3)设备制造与集成商。设备制造与集成商具有与内容与服务商类似的环境维度和内部维度,所不同的是该行业进入和退出壁垒稍大。这些企业主要包括终端设备(如手机)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网络设备(如路由器)提供商。对应的企业有三星,华为,Ericsson等。

以下将这三大供应主体的生态位表现因子评估情况列表如下(见表4):

四、电信产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

结合前面的分析,讨论运营商、内容与服务商、设备制造集成商的基本战略方向。

1 运营商。根据生态位表现对竞争战略的选择,运营商应选择紧跟时代的维持战略,紧跟时代发展态势,保持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具体策略有:

(1)努力维持目前的产业环境和价值链结构。

(2)不断加强管理,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与其他运营商抗衡。

(3)细分客户市场,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2 内容与服务提供商。根据生态位表现对竞争战略的选择,内容与服务提供商应选择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具体策略包括:

(1)努力营造良好的行业环境,推行行业标准,进行行业的重组和整合。

(2)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战略性合作,稳固提高自身在价值链中的地位。

(3)开拓与顾客直接式接触领域,拓展营销渠道。

3 设备制造与集成商。根据生态位表现对竞争战略的选择,设备制造与集成商应选择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应注意应用的具体策略包括:

(1)塑造良好行业环境,抢占行业标准,提高自身竞争力。

(2)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

(3)开拓与顾客直接式接触业务,进行业务的多元化。

本文通过引入产业生态系统,并对生态位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不同生态位表现因子情形下的企业战略选择方向。对深入研究产业以及产业中的各个企业物种的竞争战略问题具有很强的应用意义。

[责任编辑:李小玉]

作者:王 楠 徐枞巍 郑 平

电信产业经济特点论文 篇3:

电信需要重组,更需要新思维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十一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我国电信产业实现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必须进行整合重组。但重组必须要有新思维,在推动重组的同时,努力推进市场化改革。”

卢奇骏:

1969年生,河北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新产业研究部副部长。长期致力于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国资管理体制及企业发展战略等前沿课题的研究,迄今已参与和主持了20多项大型政府政策研究课题和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电子技术等的飛速发展,尤其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和宽带通信技术的大发展,电信产业的内涵和实质以及存在形式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电信产业实质上已经完全转变为综合信息服务产业。如今,电信业的自然垄断色彩越来越少,而竞争性特点日益突出。从产业发展周期来看,电信业目前已经进入成熟期,差异化竞争正成为主流竞争形式,市场竞争程度特别是产业外部的竞争压力正在不断增强。

顺应上述变化,不少电信企业主动进行了并购重组,目的是整合内外部资源,构筑核心竞争力,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全球电信网络必然走向统一,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电信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充分发挥电信网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提高全球经济运行效率。可以预言,未来大规模重组还会发生,并且不仅有跨国界的重组,还将走向跨产业的重组。

以AT&T为例,它几经分拆后又合而为一,有其内在的必然性。传统电信业具有自然垄断特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拆分AT&T,打破独家垄断局面,符合美国电信产业发展要求,也符合用户的利益。而在目前的产业格局和国际竞争格局下,美国政府支持AT&T的大规模并购行为不仅符合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有助于提升其电信企业和电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AT&T分拆后,形成了市场竞争,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促进了电信服务水平的提高。在此次并购中,市场因素是主要推动力。合并不会产生新的“大一统”的垄断,反而将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美国电信改革实践的经验教训以及近期的AT&T并购案对中国电信业改革有诸多的启示:首先,电信改革和电信监管应该保持适度的超前性,既避免固步自封,又要避免激进和超前;其次,加大对电信业发展规律的研究,重建电信经济学,夯实电信改革和电信监管的理论基础;再次,准确把握3G时代乃至后3G时代的行业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规划;最后,充分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尊重企业的首创精神,倡导市场机制引导的购并重组行为。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十一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我国电信产业实现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必须进行整合重组。国资委领导表示,2007年要加大央企结构调整力度,要以出资人为主导,遵循市场规律,依法推进联合重组。

国资委作为6大电信运营商和3大电信设备制造商的出资人和监管者,需要对电信业的重组进行统筹考虑,兼顾各方面利益。从目前情况看,既要考虑产业链纵向平衡问题,也要考虑横向平衡问题;既要重视个案研究,更要统筹关联企业的协调发展问题;既要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还要考虑宏观经济运行效率以及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问题。

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角度看,电信业的竞争者宜少不宜多,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的数目越少越好;但从产业发展角度看,有必要保持适当数量的竞争者,以实现有效竞争,促进技术进步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增进消费者福利。单纯从出资人的角度出发而进行的电信业改革方案似乎与产业发展要求不吻合,因为国资委实际上并不是一般法理层面的出资人,而是一个特殊的出资人,对电信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案和措施更加偏重产业实际乃至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

如果中国电信业再次进行重组,则中国电信业的重组需要新思维。就目前情况看,有几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

第一,目前的市场竞争并不充分。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至于多少家是上限,我比较赞成杨培芳的观点,即以能否形成有效竞争局面为衡量尺度。

第二,需要给予固网运营商以移动运营资格。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固网与移动网的融合,也有利于提高固网资产的利用率,更好地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还有利于促进移动通信增值业务的充分竞争,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移动增值业务需求。

第三,我国电信企业需要向世界一流企业看齐,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转变经营机制,以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

因此,在推动重组的同时,必须推进市场化改革,推动电信企业股权多元化,扩大民营资本的参与权。

作者:卢奇骏

上一篇:个人安全剖析材料(精选2篇)下一篇:领导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