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论文在界定了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和内容体系的基础上,对当前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地方高校;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教育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诉求、特殊内容及路径选择
摘 要: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民族地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需要,是民族地区高校绿色校园建设的需要,更是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及其作用的特殊性及及民族地区高校的特殊使命,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在内容上必须存在差异性,应加强民族地区生态现状教育、民族地区生态特殊性教育和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教育。民族地区高校需要通过将党委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领导真正落实到位,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加强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等多管齐下,提升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为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民族地区高校;时代诉求;特殊内容;路径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由此可见,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系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伴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民族地区高校师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显得尤为迫切。民族地区高校需要通过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加师生的生态知识的储备,提升师生的生态意识,改善生态行为,努力完成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职责,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诉求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显得尤为迫切。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民族地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需要,是民族地区高校绿色校园建设的需要,更是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水能、矿产、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和化工资源充足,但由于地理环境限制和历史遗留因素,民族地区作为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是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14个中国集中连片贫困区中一半以上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关系到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民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不仅严重阻碍着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威胁着全国的生态安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巨大的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小康社会”;“全面”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并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建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之一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尤其必须加强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民族地区高校可以通过从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增加大学生生态知识,增强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改变大学生环境保护的行为,最大限度地为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从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需要
2015年10月,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马克思说过:“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会彼此相互制约”。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共生的生态系统,它们既互相联系又相互依赖。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民族地区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是生态环境重点整治区域。近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加大,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其主要原因在于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不到位。民族地区要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就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尤其是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民族地区高校通过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使大学生全面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及其内部的相互关系,使大学生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坚持贯彻 “五大发展理念”,从而不断推进民族地区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三)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民族地区高校绿色校园建设的需要
1996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首次提出“绿色校园”。绿色校园是指在保证学校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在学校日常管理中纳入有益于美化环境、校园和谐的各项管理措施,促进师生、家长和专家参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行动,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升师生的环境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校园。“绿色校园”是我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基本战略的具体体现,是21世纪学校环境教育的新方法。绿色校园不仅仅是“绿化校园”,更主张环境教育从课堂渗透扩展到全校整体性的教育和管理。绿色校园建设不仅是美化校园环境的重要手段,更是学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方式。正如美国教育家勃莱森所说:“任何一所学校环境都在默默地对学生们发表演说,而且人们的确会注意它,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影响”。民族地区高校绿色校园建设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必须通过系统科学规范的生态文明教育来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民族地区高校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加强大学生对绿色校园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培育学生自觉参与绿色校园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升大学生建设绿色校园的能力。
(四)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①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奋斗的理想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前提和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新时代,生态文明素质已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应该包括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教育基础的巨大差异,民族地区高校发展相对滞后,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显得尤为迫切。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知识、生态文明观的教育,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能力,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迫切需要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使大学生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勇挑重担。
民族地区对生态环境的憂虑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民族地区高校担负着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艰巨任务,面对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和自然灾害频发的现状,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二、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特殊内容
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确保教育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民族地区是全国乃至亚洲的生态屏障,其生态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具备普通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普遍性,也具有鲜明的特殊性。民族地区生态文明教育从教育内容方面来看,除了全国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科学基本知识、生态文明观和生态环境法制等基本内容外,还应该加强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及成因教育、民族地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育和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教育等。
(一)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成因教育
我国民族地区地域辽阔,地广人稀,地质特殊,集中分布着我国主要的山脉、高原、戈壁、沙漠、草原、裸岩、冰川及雪山。民族地区自然灾害以地震、低温冷冻和雪灾为主,洪涝、干旱、崩塌、风雹、滑坡、泥石流和森林火灾等灾害也均不同程度发生。民族地区大多处于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开放的思想观念和新的思潮认识相对薄弱,地理条件相对恶劣,生态环境和其所生存的生态系统也相对脆弱。民族地区占我国七大生态脆弱区的五个,占全国生态脆弱区的82%。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主要表现在自然灾害危害严重、森林资源损毁严重、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土地荒漠化状况继续加重等方面。基于此,民族地区高校要将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及成因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大学生从与自身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入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调研掌握民族地区尤其是学校所在的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并对其成因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激发对民族地区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增强生态环境的危机意识。
(二)民族地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育
民族地区担负着为全国乃至亚洲提供生态屏障的重要责任,其生态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先天发育不足,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土流失、荒漠化、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江河断流、草原退化、水土资源不匹配等生态环境恶化引起的灾害不断发生。在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民族地区生态保护迫在眉睫,不仅关系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全国乃至亚洲的生态文明建设。当今,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集体焦虑已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的幸福感。针对当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迫在眉睫。对于民族地区的高校而言,只有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点内容传授给大学生,才能使大学生们从根本上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点燃他们生态保护的激情,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教育
中国各少数民族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进行长期的生产实践,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存方式和民族文化,尤其是特殊的生态文化,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展示了少数民族的生态伦理智慧,为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提供了行动指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它不仅在人类历史上发挥过巨大的作用,而且是世界珍贵的文化资源。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大多以神话传说、宗教禁忌和图腾崇拜等形式表现出来。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充分挖掘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充分展示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的表现形式,挖掘内含在少数民族自然观、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方式、礼俗文化以及乡规民约习惯法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人数较多,他们对少数民族传统伦理思想有着特殊的情感,不仅更容易接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而且更容易成为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的传播者。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加强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教育,使大学生掌握少数民族生态伦理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敬畏自然的价值观、适度索取的生活观、合理开发的生产观等,汲取生态智慧,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好知识储备。
总之,民族地区的高校因所处地理位置不同,生态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各民族高校还应充分考虑其差异性不断创新教育内容。另外,条件允许的安排课时较多的高校,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个性化的教学内容,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自编相关教材和教辅资料。
三、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选择
通过调研了解到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面临着领导重视不够、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师资力量不足等系列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作为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管理者需要对症下药,多管齐下才能提升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科学的方法是事半功倍的前提。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需要通过将党委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领导作用真正落实到位,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来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将党委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领导作用真正落实到位
2014年12月,习近平就高校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②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要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因此,加强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要切实改变一些高校会场上把生态文明教育摆在很高的位置,会后把生态文明教育当成迫不得已应付的差事的极端错误的做法。
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首先需要将党委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领导真正落实到位。生态文明建设是合国情、顺民心的大事,面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民族地区高校党委应进一步加强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领导。首先,民族地区高校党委应统一和提高认识,共同认识到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领导。其次,党委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成立专门的教育管理部门,派专人负责并健全考评制度。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不断加强,成立专门的教育管理部门将是大势所趋。最后,党委应该在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对生态文明教育给予全方位的大力支持。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民族地区高校在财力相对薄弱,师资相对紧缺,教学设备相对落后的现实面前,高校党委应尽最大可能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持,确保一定的财力投入、人员投入和场地设施投入,为生态文明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总之,高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全力支持是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好生态文明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
加强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是确保教育效果的重要保障。因此,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必须加强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
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系统建设,首先需要遵循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内容的理论逻辑,做到课程设置严谨周密。遵循课程内容的理论逻辑,即按照理论的内在机理、内在构成或内在关联,设置课程内容、授课顺序以及选择教学方法,使之能够最大限度帮助大学生建构完整的理论架构,并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其次,需要遵循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认知逻辑,做到课程设置针对有效。根据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认知逻辑,除了需要系统的理论课建设,更需要特色鲜明的实践课建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离不开实践课。在实践教学中,需要带领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相关的调研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践,培养大学生“了解中国,服务中国”的家国情怀和主人翁意识。
基于众多学科都有学者在研究生态文明的相关问题并开展教学工作的现状,我们需要努力打破学科界限,构建多学科交流平台,集中资源使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精细化和系统化,打造科学的教材体系。基于民族地区高校的特殊性,民族地区高校可以考虑主动探索自编教材,使教材体系更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除此之外,生态问题具有空前的复杂性和广域性,因而生态文明教育不僅需要众多学科沟通参与,而且需要将生态文明理念植入各门课程的教材中。
(三)加强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时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因此,教师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师担负着生态文明教育的设计、实施、检查和总结等具体任务,需要完成教育职能、管理职能和研究职能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保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民族地区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2012年,国务院制定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当前,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力量还严重不足,且现有教师队伍在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队伍急需按照“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标准来抓紧建设。
保证数量、调整结构和提高素质是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师队伍建设的三个重要内容。在数量方面,针对教师队伍严重不足的现状,必须采取大力引进和加强培养相结合的办法来解决。一方面,引进学科带头人和专任教师。另一方面,将现有的教师送出去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在结构方面,针对学科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严重不合理的现状,必须通过转岗、培训、继续深造等来解决。在素质方面,需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来解决。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生态文明教育观念,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提升教师生态文明教育的能力,使其适应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要求。
除此之外,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它分布在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这就决定了所有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并通过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学科渗透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生态文明问题。
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落实到大学生知、情、意、行的系统工程。通过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精神品格和实践能力任重道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民族地区高校需要根据所在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和学校自身的条件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长远的科学的生态文明教育计划,并按照规划逐步落实和完善,为推进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的未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艰巨任务面前,民族地区高校应该不断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常规化和系统化。
注 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3页。
② 董洪亮:《习近平就高校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载自《人民日报》,2014年12月30日,第1期。
参考文献:
[1] 刘湘溶.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任务、机理和动力[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47(2):10-16.
[2] 吴宁,刘玉新.论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创新及其意义[J].湖南社会科学,2018,(2):10-19.
[3] 王雨辰,陈富国.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重要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70(4):48-55.
[4] 卢维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困境及对策探析[J].大学教育,2016,(4):14-15.
[5] 吳小霞.“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5,(5):81-85.
[6] 路琳.试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4,41(5):68-72.
[7] 虞强.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构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32(5):102-105.
[8] 张博强.略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6):102-105.
[9] 吴青林,董杜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诉求与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2):63-65.
[10] 虞强.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构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32(5):102-105.
[11] 潘红祥.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路径[N].光明日报,2013-09-04,(11).
[12] 陈艳.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4):112-115.
[13] 郭莉,崔强.生态文明背景下大学的责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S1):192-195.
基金项目:2015年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民族地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15B196)
作者简介:廖金香(1982- ),女,湖南长沙人,博士,吉首大学马克思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廖金香
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涵与现状研究
摘要:论文在界定了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和内容体系的基础上,对当前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方高校;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教育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当前和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学生已经成为了其中的主力军,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也关系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成功与否。地方高校是我国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场所,在地方高校中必须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使大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基于此,本文对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内容和现状进行了探讨。
一、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生态文明教育是指针对全社会展开的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公民生态文明意识,使受教育者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同时培养一批具有综合决策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和掌握各种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的教育活动[1]。对于大学生来讲,接受生态文明教育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坏。在高校就开展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和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在高校非常有必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已经逐步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在各类高校中,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每年要为地方培养和输出大批的人才。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刻不容缓。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综合素养为目标,结合当地或本区域的生态特色,把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内容,如生态科学基础知识、生态环境现状、生态文明观等传播给大学生,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生态价值观和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提高大学生对当前生态环境的整体认识水平和分析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其具备理论基础的整体性、教育管理内容的全面性、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以及与地方结合的区域性等特点。结合这一概念,其包含内容如下。
1.生态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生态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教育是大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内容,也是大学生学习和培养生态文明教育后续几大内容的基础。这一内容核心包括生态学基本知识的教育,以及生物间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互生规律、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生物环境间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等生态学基本规律的普及。
2.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环境现状教育能让学生了解当前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地方、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生态环境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形势,地方、区域及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生态环境挑战,大学生及社会民众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压力等。
2.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文明观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观念构成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可以用来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它也是地方高校教育的重点,具体包括生态价值观教育、生态经济观教育、生态政治观教育以及生态科技观教育四大方面。
4.生态法制教育。生态法制教育可以起到约束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和生态文明意识的作用,使大学生懂法,并在法律的制约下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法制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主要内容是让大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和国内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条约、法律、规范等,比如:《世界自然保护大纲》、《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环境保护法》、《城市绿化条例》等。
5.生态文明行为能力培养。地方高校应该引导大学生将所学到的各种生态文明知识和思想观念落实在行动中,使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质量、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内容包括教导学生一系列提高践行生态文明能力的知识技能与工具,发动学生积极开展绿色环保实践活动等。
二、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教育部、教育厅的高度重视下,地方高校均纷纷加强了对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和内容的设置和投入,包括:在思想政治课中给学生灌输相关知识;开设多门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公选课程,包括《遗传学》、《生物学》、《普通生态学》、《地球科学导论》、《环境与健康》、《人与环境》、《环境危机与环境保护》、《环境工程导论》等,供学生选修;邀请生态文明方面的专家和教师来校举办讲座宣讲;组织各类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等。可以说,地方高校在这一方面已经进行了许多尝试,获得一些成效。但这还远远不够,对于一个完整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来说,还存在众多问题和不足。
1.重视度不够。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没有专门的规划和统一的安排,教育内容零散混乱不成体系,受教育的学生数量也相当稀少,其深度、广度和重视度还远远不够。这是由于首先,在我国,地方高校知名度与教育和科研密切相关,这导致地方高校管理层往往只重视本校的传统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忽视与知名度无关的其他教育和活动,这其中就包括生态文明教育。其次,教育部下达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方案中,未将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内容纳入考核体系中,而且也未将生态学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因此,大多数地方高校都对生态文明教育不太重视,没有动力也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花大力气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即使部分高校开设相关课程或开展相关活动,也可能只是为了迎合当前的政策,并未将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
2.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不够完善。首先,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系统科学的教育理念。这一问题的存在主要在于本身在我国就还未建设这样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生态文明教育也才刚刚兴起,相关研究不多且不够深入。同时,作为一门涉及到多门学科和多种理论知识的交叉性学科,与其相配套的教材仍处于空白,使得地方高校也无合适的教材进行讲授。不仅如此,不少地方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还比较粗浅,不够深入全面。其次,在教育形式上重理论轻实践。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起步很晚,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不多,大多数地方高校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均不约而同地选择传统简单的理论教学方式和单一僵化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忽视学生对生态的情感体验和判断,缺少与之相关联的实践活动。即使有少数地方高校开展了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但也缺乏有效的宣传、组织和延续性。而地方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不重视和少投入也导致实践教育活动的难以开展,影响了活动的持续性。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大学生也更习惯于这种传统的理论教育方式,没有积极主动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
3.地方高校大学生生态意识淡薄滞后,生态文明素质不高。受当前国家和地区日益严峻生态环境的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增强,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科学知识有一定的涉猎,但尚集中在当前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上,停留在比较粗浅片面的感性认识阶段。大部分学生尚未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认为生态文明知识与自身专业和将来就业无任何关联,不愿意花费时间接受生态文明教育。而地方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不重视和不作为又进一步恶化了这一问题,使得大学生生态意识越发淡薄滞后。据现有的调查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学生并不知道环境保护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2]。不仅如此,受当今社会崇尚物欲、金钱、奢华、过度消费等观念以及经济利益至上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在父母溺爱中长大的许多大学生比较崇尚“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人本主义”,价值观存在偏差,缺乏环境责任感,生态文明素质较低。这也致使校园内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学生对实践活动兴趣不高。
4.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由于我国生态文明教育才刚刚起步,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而系统的生态文明方面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对这方面的知识和理论知之甚少;不仅如此,作为一个交叉性较强的学科,生态文明研究学科归属尚不明朗,许多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成果不受重视,不少教师迫于职称晋级的压力,仍然专注于其原本所擅长的传统研究领域,未对生态文明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这导致了当前地方高校生态文明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大部分教师在课堂讲授涉及到生态文明领域时,不能对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只能照本宣科,甚至回避掉这部分内容。
三、小结
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地方高校大学生良好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念和生态行为能力,确保学生能够较为全面的发展,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区域及我国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因此,我国地方生态文明建设还需要在认真领会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深刻认识自身现状、总结自身长处和优势、充分认识自身不足和缺陷,不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建设,争取在校内早日实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
参考文献:
[1]陈丽鸿,孙大勇.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2]耿云红.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讨[J].商业文化,2011,(8):312.
作者:杨瑶 胡娟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研究
[摘 要]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我国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但其显然滞后于生态文明建设,根源在于缺乏制度性保障,制度化建设研究成为高校目前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就是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将生态文明教育有效开展、切实保障、效果评估等环节规范化、系统化的过程。但制度化的进程会受到来自高校自身培养理念、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影响和阻挠,又会受到政府、社会和家庭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研究主要分析高校各部门各学院各学生社团之间如何组建团队、群策群力、通力合作,通过制度保障积极展开生态文明教育,以实现理想教育效果。在制度化建设过程中涉及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的确立,生态文明教育制度的制定、执行、监督、评价等环节。这些环节环环相扣,密不可分,前一环节是后一环节的基础,后一环节是前一环节的升华。
[关键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
美丽中国的建设需要良好氛围和风气,教育是形成良好氛围和风气的最佳途径。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或先导,前者不仅为后者提供生态型人才而且积极营造爱护环境的良好风气。但是目前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显然滞后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呈现出譬如生态教育意识淡薄、课程体系建设滞后、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及教材编写滞后等问题,究其根源在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缺乏制度性保障。制度化研究有助于完善高校的教育教学体系,有助于突破层层障碍有效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进行大局性、前瞻性的规划,有助于保障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质量。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内涵
认识事物是研究的开端,确定内涵是认识的起点。研究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首先需要厘清“制度”和“制度化”的内涵及其关系。
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契约。”[1]制度的实质或核心就是规则。人具有社会性,唯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才能生存发展。通过交往,产生社会关系,相应产生调解社会关系的规则,所以规则是社会交往的产物。规则随着社会交往向纵深发展成为维系、协调、稳定人与人、人与社会良好关系的契约。契约或规则作为当然之则,规范着人的行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有什么样的权利义务,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当然,规则中一定蕴含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交往中双方或多方都认可或接受的思想观念或价值观念,否则,规则也不会产生或出现。故此,制度就是在社会交往中产生的,蕴含着特定思想观念或价值观念的,维系并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则。
伯格和卢克曼在《社会实体的建构》中最早使用“制度化”一词,即“某演员将其习惯性的行为类型化”。显然,现代的“制度化”概念已然超越其原始性,有了新的内涵和特质。制度化是一个过程,是不成熟思想观念逐渐成熟的过程,抑或是不严谨的行为规范逐渐严谨并确定的过程。制度化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制度的制定和遵守,又包括制度的执行监督和评价等。故此,制度化就是将较为成熟的思想观念或行为规范确定下来制定成规则,执行并监督和反思规则的过程。
从“制度”概念中衍生出的“制度化”概念,两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制度是制度化的静态结果,制度化是制度的动态表现过程。但两者又各有侧重,制度侧重的是固化的具体规则,制度化侧重的是具体规则的演化过程,包括规则的制定、执行、遵守、监督、评价和反思等过程。本文側重研究高校有没有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如果没有,怎么进行制定,制定后如何贯彻执行,又如何有效监督和评价反思。
通过如上分析,可以进一步探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制度化内涵。所谓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指的是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将生态文明教育有效开展、切实保障、效果评估等环节规范化、系统化的过程。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是以生态价值观为导向,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提高他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能力;其要求是通过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构建完善的组织机构,确保生态文明教育的常态性和有效性。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影响因素
提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研究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内外因又成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的影响制约因素。制度化建设的主体和非主体是影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制度化建设的主体,即高校自身,是内在因素;制度化建设的非主体,即除高校之外的外在条件,是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就是高校是否有主动进行生态文明制度化建设的意愿,是否有把生态文明意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决心和信心,是否制定了有效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规章制度,是否具备制度贯彻执行实施的基础或条件,这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外在因素主要是指除高校自身外对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起一定干预或影响作用的所有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国家的大政方针、政府教育部门的态度及责任,还有与高校教育紧密相连的社会及家庭因素等。
(一)内在因素
改进现实必须先承认现实,改良自身必须先认清自身,而承认现实则必须打破理论自身的圆融性向现实开放,认清自身则必须打破原有理念的偏颇放眼未来。
在市场化进程中,高校的培养方向带有明显的功利化色彩,虽为市场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彰显了高校的巨大商业价值,但高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应该超越市场和工具性角色,具有更深邃的眼光和前瞻性意识,引领社会未来趋向。所以,高校应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根据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结合本校教育教学实际,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研究,着力于培养生态文明建设所需人才。制度化建设的前提是把高校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各学生团体开展制度化建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专门组织人员形成专业团队,对团队由谁牵头,怎么分工,怎么开展,形成完整计划。有了详细的计划支撑,制度化建设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虚无缥缈。
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研究,不是打破现有的教育现状,而是在现状基础之上,在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中,融入新的教育理念、培养方向。制度的制定执行实施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是其必然要求。可行性在于制度化建设中既要遵循客观规律性又要彰显主观能动性。遵循规律是制度建设的前提,遵循规律就要研究规律,研究中外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生态文明教育开展规律,学生思想形成发展规律,等等。仅仅知晓规律还无法推行制度化建设,还必须充分发挥制度化建设团队的作用,群策群力,制定出详尽的可具体操作的报告。实效性在于生态文明教育要取得实际的效能或结果。在详尽的可行性报告制定后,按照报告计划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组建教师团队、组织教材编写、安排教学计划、开展教学过程、评价教学质量,这一系列环节环环相扣实施后,就会达到理想效果。
(二)外在因素
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并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还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这是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来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就成为其范畴的重要课题。然而,在如此重要的建设机遇期,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还不能适应时代要求,这种情况深刻影响着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开展,影响着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影响着国家新的治国理念的落实。所以,对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的研究就成为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政府是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大力推行的组织机构,是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平教育机会和保障依法行政的组织结构,其中地方性政府是承上启下的行政枢纽。在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落实过程中,地方性政府通过深刻领悟方针政策,并结合地方性实际,使原则性的政策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地方政府教育部门是否具有前瞻意识、生态态度及生态责任,将直接影响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应增强责任意识,完善地方性的教育教学方针,督促所属高校积极制定生态文明教育相关制度,并适时进行督导和检验评估生态文明教育开展的成果。
社会环境在意识的生成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或制约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意识一定是特定社会、特定环境的产物。所以在增强生态意识的研究中,必然不能脱离人所存在的社会环境,也就意味着社会在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的过程中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需要通过譬如媒介传播的形式树立典型形象、敢于直面不良的生产生活现象;通过宣传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等方式,为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开展创建良好的社会氛围。家庭是人的第一教育场所,家庭成员的意识呈现的即是家庭意识。家庭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会在家庭成员的内心深处刻下深深的烙印。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需要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家庭给成员创建一个良好健康环保的生活环境,对固化成员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是有益支撑。
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
高校内部有复杂的构成系统,系统各要素间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完成系统的教学活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会涉及不同层次主体在此过程中的地位、责任、权利、义务,需要明确制度建设的主体,主体的地位作用、主体的责任界限以及责任担当。制度化建设的直接目的是责任到位、责任落实及责任承担,根本目的是保障生态文明教育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确立生态文明教育理念
制度不仅包括主体享有权利承担责任的规章制度,而且内含表征为如此规章制度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制度化过程是制定者的思想信念呈现的过程,同时也是其理想追求实现的过程。所以,制度化建设首先需要确定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取向、价值目标即生态文明教育理念。高校的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即是校领导层的教育理念。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深刻领悟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确立坚定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在制度化建设中,领导层重视用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对学校的各部门进行有效的价值引导,切实提高各部门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为制度的研究制定打下牢固基础。事实上,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的过程就是把生态文明理念明朗化、确定化、实施化的过程。
(二)制定生态文明教育制度
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确定后,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就进入了制定环节,此环节是执行监督和评价的基础,同时也是理念得以落实,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制度由谁来制定,关系到制度制定得是否合理和能否通畅运行。高校的教务部门承担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统筹教学、协调矛盾等职能。为此,生态文明教育制度的制定也应属于教务部门的内在职责。制定过程中需要确定如下内容:一是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培养目标要兼顾人才培养的专业市场导向和生态公益导向,在职业化专业化的教育中融入生态保护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导向,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二是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要求,通过教育,要让学生不仅具有妥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间关系的能力,而且具有妥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三是处理好一些关系,如生态文明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关系,生态文明教育源于实践,应回归实践,对实践进行指导,再如生态文明教育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尤其是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生态文明教育应归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独立进行学科教学;四是围绕生态文明教育开展的具体规定,如由什么部门承担,经费如何确定,课程如何设置,教材如何建设,师资如何培养,等等。
(三)执行生态文明教育制度
制定是执行的前提,执行是制定的落实。制定出的制度唯有执行方显制度的价值,体现制度的追求。因此,执行即是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中的重点环节。此环节关系着制度化建设的成败,此环节出现偏差即意味着制度化建设的所有努力付之东流,制定出的制度也仅仅是处在想象中的观念形态,观念的东西是无法达到改变世界的要求的,但理论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探讨执行,就需明确执行的主体和执行的内容。关于执行主体,涉及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院系,诸如宣传部门、学生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其他学院等。马克思主义学院,有些高校是思政部,基本上是生态文明教育开展的教学部门。教学如何开展,就需进一步明确相关的工作职责,包括具体的工作要求和工作内容。宣传部门执行生态文明教育制度,主要是配合具体的教育教学进行宣传,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做学生工作的学生部门,在执行中主要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环节多领域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体验教育,实现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结合;其他学院在教育过程中主要配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教育,在具体的教学学科中适时进行生态价值引领。在执行生态文明教育制度中,最为核心的在于具体教学的教育主體,包括教师和学生是否遵守规章制度,对教师而言,是否深入研究了生态教育的内涵,是否透彻理解了其价值追求,是否认真积极地准备教学等关系着教学能否达到理想的效果。对学生而言,是否领悟了生态教育的真谛,是否把外在的生态理念内化于心,是否把内心理念外化于行等都关系着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效。
(四)监督生态文明教育制度
在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过程中,为保障高校各主体是否按照制度贯彻执行,是否有效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需对制度进行全面监督、全面考察。监督是制度化建设中的保障环节,此环节的主体可以是高校的督导部门或教务部门。监督部门在监督中要按照制度进行严格要求、严格监督和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即是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度要求,不允许偏离生态文明教育目标,不允许存在制度外的言行举止;严格监督即是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主体,将主观因素的影响降到最小,不因人设制或废制;严格管理即是在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中,所涉及的各环节,如制定、执行、监督和评价等都要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严格照章办事。除专门机构的监督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化媒体或技术手段,创新监督手段,如利用学校的广播电台、网络媒体、BBS等建立校内舆论监督。
(五)评价生态文明教育制度
评价可以对事物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是否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是否沿着事物发展的轨道。还可以查验实践中出现的偏差、失误甚至错误,完善实践活动,从而对事物的发展进行价值导向。为此,评价就是制度化建设的反馈或反思环节,通过此环节,可以更好地巩固制度建设的成果。关于评价主体,高校的评估部门主要承担对校内各部门、各学院的评估职责,对生态文明教育制度的评估鉴定当属其职责范畴。评估部门进行评价鉴定之前,需要制定关于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明确了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后,可以使生态文明教育进入实际操作层面,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一个参照系,以具体指导生态文明教育更好地开展,起到导向作用。” [2]生态文明教育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否有效,可以对照评价体系中的具体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不符合指标的加以改进,符合指标的继续完善,以此为高校进一步改进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可靠依据,也为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重要材料。
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中的诸环节中,确定理念、制定、执行、监督和评价制度是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前一环节是后一环节的基础,后一环节是前一环节的升华,共同致力于生态文明教育。
[参考文献]
[1] [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3.
[2] 陳丽鸿,孙大勇.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89.
作者:姬翠梅 李金凤
推荐阅读:
生态文明理念07-07
生态文明作文600字06-24
生态文明建设试卷07-21
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09-15
水生态文明城市验收09-21
生态文明调查问卷报告10-13
森林公安与生态文明10-21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10-27
我对生态文明的看法05-27
低碳生活与生态文明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