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生态文明村建设

2024-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海南生态文明村建设(推荐8篇)

海南生态文明村建设 篇1

2006年07月02日 海南日报

编者按:这是迄今为止省外同志研究我省文明生态村最深入、最有份量的调研报告,也是省外媒体(《学习时报》)一次刊载的篇幅最长的文字。报告实事求是,分析透彻,观点鲜明,对我省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做了深刻的总结,并就文明生态村对于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普遍意义进行了很贴切的阐述。现全文转载如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如何把中央的战略决策落实到全国各地的实践中去,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需要认真研究和总结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始于2000年底的海南文明生态村创建,以改善农民生存环境为缩小城乡差别的切入点,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变农村面貌为目标,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为基础,以点带面、连片创建,五年取得明显成效。农村生活环境、社会风气显著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党群、干群关系日益密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海南文明生态村创建是如何开展的,有哪些具体做法和主张,对于全国新农村建设又有怎样的启发借鉴意义?带着这些问题,中共中央党校第五期半年制中青班“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调研组赴海南开展了为期十天的调研。

一、文明生态村已成为海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载体 在座谈会上,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文彰同志介绍,海南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基本内容就是以自然村、行政村为单位,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引导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0年9月,海南省委意识到,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只有解决了“脏乱差”,才能谈及建设优美舒适的文明环境;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才有物质保障;只有提高文化品位,才能引导广大农民在求知求美中进而求富;只有逐步树立广大农民的生态意识,才能使海南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省。为此,必须在广大农村中精心打造一个能够涵盖上述几方面工作的载体,让干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目标明确、实效明显。该省在深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的思路,并在海口市琼山区的五个自然村开展创建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经过近两年的试点,2002年1月,以在文昌召开的全省文明生态村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为标志,文明生态村创建在全省18个市县、国营农场推开,并成为海南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和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由于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加之文明生态村建设的三项内容抓住了农村工作的关键问题,从而增强了创建活动的针对性和群众参与的自觉性。海南文明生态 村的创建规模越来越大,创建质量越来越好,创建参与者越来越多,并从经济条件、群众基础比较好和领导力量比较强的示范村向问题村、难点村和贫困村延伸。同时,文明生态村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提升,综合效应日益明显。文明生态村创建涉及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基层组织建设、“三集中”扶贫、农村信用建设、发展生态经济和庭院经济、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等各项工作依托这个工作载体,有效结合、联动推行,使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逐步走上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截止2005年底,全省已建成文明生态村5300多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22.8%。其中,涌现出了一批受到全国、全省表彰的农村先进典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使海南人民备受鼓舞,为海南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增添了新的动力,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2006年1月全省文明生态村建设表彰大会上和《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文明生态村创建被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中,并被确定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载体。至此,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四项任务都被纳入到文明生态村的创建中,从而赋予了文明生态村新的使命和新的内涵。标志着海南已经步入以文明生态村创建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新农村建设要求深化文明生态村创 建的发展新阶段。

透视海南文明生态村的创建历程,调研组认为,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促进了海南农村的全面发展,农村面貌为之一新,农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得到提升。海南文明生态村的创建活动,不但完全符合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决策的要求,而且在实践中也具体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正如刘云山同志2006年2月在海南考察时所指出的:“实践证明,创建文明生态村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和方向,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有效载体。”

二、海南文明生态村创建的主要思路及做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如何整合政府资源,动员千家万户的农民广泛参与,形成创建合力,这需要有效的体制和机制作保证。调研组认为,海南文明生态村创建的实践把党的领导、政府支持、社会动员和农民参与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值得研究和推广的路子。

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

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是推动文明生态村创建的重要前提。五年多来,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坚持抓住文明生态村创建不放。历届省主要领导同志都亲自决策、亲自部署,认认真真抓落实。前几任领导及现任省委书记汪啸风、省长卫留成、省委副书记罗保铭等都经常深入示范村调研,亲自指导示范点的工作。省委、省政府明确把创建文明生态村列为“为民办实事” 的一项重要内容,党代会、省委全委会、人代会的工作报告均对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做出部署,提出要求。省委连续五年召开了六次文明生态村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加以推动。各市(县)也相继成立了由党委主要领导挂帅,宣传部、文明办和农业、财政、发改委、卫生、文化等有关部门组成的文明生态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党委政府一起抓,相关部门协助抓,职能部门具体抓,包点单位直接抓,农村基层组织重点抓的“六抓”组织领导机制,并把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的成效,作为对干部工作业绩考核的内容,从而保证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海口市在这方面的做法很有代表性。目前,海口市已经建立健全领导制度、工作制度、资金投入制度、联动制度、奖惩制度等组织领导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担任市文明生态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经常下村调研,具体指导,使文明生态村创建真正成为“一把手工程”。市、区文明办同志经常深入基层,组织、协调、规范、督查创建工作。他们还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等对创建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市委把文明生态村创建业绩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考核内容,把机关干部下乡帮扶创建的成效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每年末组织人员对全市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进行检查,奖优罚劣。

切实可行的创建指导思想

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是扎实推进文明生态村创建的基本前提。鉴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海南在文明生态村的创建中,只提基本要求,不搞整齐划一,不提绝对量化标准。海南开展创建活动遵从了三个基本原则:一是有目标,但不搞达标;二是有要求,但不搞强求;三是动员群众,但不“摊派”。各市、县、乡镇制定的文明生态村标准一定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区位特点和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搞统一的标准和模式。在具体实施时,要尊重农民意愿,讲求实效,因村创建,创建过程可繁可简。海南安定县就依据此指导原则,将修路作为当地文明生态村建设的突破口,并根据创建难易不同,确定了三类标准:示范标准、普及标准和过渡标准,因村制宜,分别展开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达到了基础不同、干劲相同,措施不同、标准相同,进度不同、目标相同。

在工作方法上,海南各级党委政府注意用典型引路,靠事实说话。通过试点示范、技术培训、召开村民会议、座谈讨论、参观学习、对比激励等办法,发动、教育、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积极投入,成为新农村的主要建设者。对于干部群众的认识暂时还未转变的村庄,海南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的工作原则,逐步、稳妥地引导当地农民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

因地制宜的生产发展思路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创建文明生态村的中心任务和物质基础。海南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正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长远目标的,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把经济发展和生态优化 融为一体,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无疫区、无公害热带高效农业和庭院经济的产业发展思路。经过5年多的实践,海南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渐成规模,许多文明生态村已发展成为科技致富示范村、香蕉村、槟榔村、养殖村、胡椒村等专业村,给当地农民带来显著的收益。在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昌文村调研时,我们看到,在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活动中,该村充分发挥本地优势,着眼自身实际,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槟榔、香蕉等种植业,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槟榔村”。仅种植槟榔一项户均收入达8000多元,2005年该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5000元。经济发展带来当地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近几年来,昌文村先后被市、区评为“法制示范村”、“信用村”“美德在农家活动先进集体”,被省评为“卫生村”、“文明生态村”、“文明生态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同时,海南各级政府着力强化组织、引导、服务职能,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升级换代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而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引向深入。以琼海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例,近年来,琼海市委、市政府按照“调优、调高、调精”和比较效益最大化的原则,重点落实强化示范引导、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打造“万泉河”系列农产品品牌四个方面的措施,大幅度提高了畜牧业和水产业在大农业中所占的比重,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当地农业的经济效益。

资金捆绑使用的投入机制 农村建设投资是推动文明生态村创建的先决条件。长期以来,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农业、农村和农民做出了巨大贡献,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因此,在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时,财政投资向新农村建设倾斜是应有之义。但面对新农村建设庞大的资金需求缺口,财政投资不仅存在着总量不足的问题,而且也存在着资金分散、衔接不够、效率不高等问题。目前,县级政府分配管理支农投资的有十几个部门之多。各种支农投资基本上都是以“条条”为主管理,主管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致使不同渠道的政府支农投资在使用方向、项目布局、建设内容等方面难以形成合力,使有限的资金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

有鉴于此,为最大化地发挥相对不足的财政投资在创建活动中的作用,海南各级政府部门在实践中都普遍借助于文明生态村这个新的载体,按照“渠道不变、职责不变、捆绑使用、成片推进、政企分开”的原则,整合支持农村建设的各项资金,如改水、改厕、民房改造、沼气池建设、道路建设、农业开发等专项资金,加以“捆绑使用”、配套使用,集中力量办大事,重点扶持文明生态村建设,大大提高了支农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同时探索建立健全支农资金投资绩效评估机制,通过整合监督,规范资金投向,合理配置公共财政资源,提高投资效率。例如,万泉河长廊文明生态村片区作为琼海市倾力打造的文明生态村建设重点片区,其创建过程充分体现了专项资金捆绑使用办大事的优势。海南省委 宣传部、省文明办亲自参与策划,并在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宣传文化设备配套上给予支持。省科技厅将长廊列入农业科技110村级服务点建设重点,给予大力支持。省国土资源厅表示支持万泉河综合整治,并共建若干个文明生态村。省建设厅把长廊墟镇整治列入计划,当年安排专项整治资金,并在长廊规划设计中给予指导支持。

齐心协力的多方共建模式

在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中,海南各级党委政府在注重充分发挥农民创建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广泛发动机关、部队、企业等社会各界来支持文明生态村建设,形成创建合力。海南各市县均已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策划指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广泛开展了城乡共建、工农共建、军民共建、各党政机关“包点”共建等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真正形成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举全省之力共同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局面,构筑了文明生态村强大的民心基础、社会基础和工作基础。以海口市为例,仅2005年,驻市部队就筹集173万元,投入兵力12000多人次支持创建活动;各村外出人员捐助也达到300多万元;企业运用信息、人才、技术、资金、市场优势,与村庄开展联手扶贫、联手创建活动,摸索出“政府引导、公司赞助、农户参与”的一帮一创建新路。同时,海口市委市政府共派出市区200名机关干部下乡挂职当村干部,与农村结对子,开展帮扶工作。此外,在财政投入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为弥补投资不足,海南各地在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实践中也逐渐摸索出一套“一个为主,四个一点”的多方投资创建机制。即以群众投工投劳为主,各级财政投入一点,在外工作干部捐助一点,企业支持一点,华侨和其他热心人士赞助一点,从而确保了当地文明生态村的创建进程。据统计,创建五年来,海南全省机关干部和个体、民营企业家捐款9150多万元,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捐款1500多万元,有力地推动了文明生态村建设。这种多方筹款、齐抓共建的投资创建机制对于财政投入相对匮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实践无疑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循序渐进的农村发展思路

文明生态村创建长效机制的形成不但要依赖于各级党委政府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态度,而且也与广大农民群众迫切需要改变家乡面貌的要求息息相关。文明生态村的深化创建过程就是一条不断让农民得实惠的过程。海南各级党委政府所普遍遵循的先规划,后修路,再植树,然后治理脏乱差,最后再建文化室的环境治理思路,其实质就是循序渐进地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随着农村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当群众改善环境的愿望变成了迫切需求时,现阶段治理生态环境的脏乱差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海南开展创建活动的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实践证明,从道路硬化、推广沼气和民房改造等入手,突击清除垃圾、植树种草、设垃圾箱、改水改厕,到建设宣传文化室、篮排球场、休 闲小广场、文化室等文化休闲设施,切切实实让农民从创建中得到了实惠,从而充分调动了农民创建的积极性,保证了创建的可持续性。在海南文明生态村的调研过程中,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已建成的文明生态村,村村是花园,处处是美景,树木郁郁葱葱、密密匝匝、错落有致;鲜花盛开、姹紫嫣红;池塘、乡间小道和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掩映其中,真是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

三、海南文明生态村创建的普遍意义

海南文明生态村创建过程,是一个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各项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把中央精神与海南实践相结合,其五年多的主要工作思路具有普遍意义,值得总结和推广。

普遍意义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精神文明与生态环境建设为切入点

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是基础、是根本。如果生产不发展,经济搞不上去,农民的腰包鼓不起来,其他方面建设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海南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正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长远目标的,从而保证了文明生态村创建的可持续性。海南以抓精神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实践证明,既符合海南财力有限的实际,实现了低投入快速启动新农村建设工程,又使农民群众很快看到了创建的效果,得到了实惠,发挥了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保证了文明生态村创建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而言,必须 要从大多数农民群众最迫切要求解决同时经过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作为切入点,以最具有连锁效应,最能带动农村各项工作的工作作为突破口。基于此,调研组认为,海南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具有普遍借鉴意义。

普遍意义二:坚持心向农民、尊重农民、依靠农民、农民受益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到农村的各项工作中去,就是要以农民为本。以农民为本的含义主要有两点:一是为了农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是农民,一切工作的归宿还是农民;二是尊重农民,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人,农村各项事业都要依靠农民,由农民决定,由农民支撑,由农民获益。在这场美化自己家园的活动中,海南广大农民群众之所以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正是因为海南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根本,才有了文明生态村创建的深入持续发展。

普遍意义三:政府统领推动,领导真抓实干

党委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海南各级党委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把文明生态村创建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纳入考核内容,成立各级文明生态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坚持贯彻领导抓、抓领导、各级领导层层负责制,持续投入财政资金启动创建工程,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共建,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全社会创建热情,才成就了海南今天丰硕的创建成果。海南的实践告诉我们,政府统领推动,领导真抓实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一项有力保证。

课题组成员:

孙忠诚(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副局长)、倪健(海南省国资委副主任)、张立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2师副政委)、王俊(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何绍青(国家烟草专卖局机关服务局副局长)、赵棋山(中央党校培训部组织员)。

海南生态文明村建设 篇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 年11 月9 日至12 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至此,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为战略布局高度。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重要的改革议题之一,具备了更多新特点。

海南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早在1999 年2 月6 日,海南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就作出了《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并经国家环保总局的批准,通过了《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成为我国第一个生态示范省。经过多年的建设与治理,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济、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生态人居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新时期海南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发展基础。

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有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国家经济政策的扶持。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海南省围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蓬勃展开,力求破解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

二、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1.以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建设生态海南,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海南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线,以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城市的头衔中,海口市和三亚市荣获了许多荣誉,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十佳人居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2014 年,儋州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鹦哥岭获批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万宁、琼海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同年5 月,国际人口老龄化长寿化专家委员会授予海南省“世界长寿岛”的匾牌。海南省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的海内外客人,获得了众多的赞誉。

2.以“打造环境质量与关键指标”为着眼点的环境质量建设,提供了洁净的生态人居

空气污染治理方面,2014 年,海南省开展工业尾气及废水污染治理,累计完成国家和省责任书减排项目501 个。全省城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8.9%。所有监测城市(镇)的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要求。

水污染治理方面,建成污水处理厂43 座、垃圾处理设施22 个。对6 个市县和5 家企业进行节能减排责任追究,建成垃圾转运站35 座。全省93.1%的监测河段、83.3%的监测湖库水质达到或优于可作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的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绝大部分近岸海域处于清洁状态,一、二类海水占94.6%,97.1%的功能区测点符合水环境管理目标的要求。

3.以“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优先”的发展原则,不断优化经济结构

长期以来,海南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发展与环保并重、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原则,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加强大气、水体、海洋、森林的环境保护,规范用能,强化节能,鼓励节能项目,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项目。2014 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00.7 亿元,增长8.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4%;生态补偿资金增长11.9%;植树造林20 万亩。

4.开展“绿化宝岛”行动工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提升了生态品质

绿化宝岛行动开始于2011 年,工程规划的总体思路是把海南省作为一个整体、一个城市、一个花园进行规划布局。以“一区一带,两环两点,四园万村,五河多廊”为重点,以八大工程为支撑。截至2014 年底,共造林绿化面积135.8 万亩,全省的森林面积达到3172 万亩,森林覆盖率61.5%,居全国前列。

针对海南省农村发展滞后的情况,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2000 年9 月开始创建生态文明村,因地制宜,不断扩大建设范围,增加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水平,人民群众参与积极性高涨。2014 年,全省共建有生态文明村15 646 个,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1.治理模式单一,市场与社会力量未能充分参与

海南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是主要依靠政府牵头和实施,未能充分调动企业、市场、社会团体、民众的参与积极性。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不足,缺乏科学的参与机制,企业和民众无法从生态文明建设中获得利益,只能被动参与,参与程度低。整体上无法实现政府治理、市场治理、社会治理的叠加效应。

2.资源利用率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海南省对于资源的利用并没有从整体上建立“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体系,经济活动总体上是一种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流动模式,即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就越多。与国内外发达省市相比,海南省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严重滞后。在资源开发与利用中,部分地方未能建立科学、系统的长远规划,开发水平不高,过度开采现象严重,管理粗放,不计后果。一些地方过度开发旅游资源,占用耕地,兴建房地产,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高新技术产业所占份额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专利匮乏。由于长期粗放增长,导致资源的保障能力快速降低,资源的瓶颈制约也开始凸显。

3.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旅游业和房地产业

一方面,旅游业的淡旺季明显,脆弱性突出,容易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一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过度依赖于房地产业,制约了其他行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造成海南省其他行业发展缓慢。产品结构不合理,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产品上,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

与此同时,高地价和高房价挤压了本地普通居民的购买能力,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给未来扩大内需和经济持续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也正是如此,许多海南本地居民无法分享国际旅游岛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却在承受着高昂的物价和房价,幸福指数大大降低,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低,甚至一些本地居民产生了比较严重的排外情绪,给经济建设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4.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由于无序开发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导致海南省自然生态系统呈现出脆弱性,森林生态功能衰退,植物被破坏,草地退化,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防护林树木减少,自然和人为破坏海岸带的现象比较严重;台风等自然灾害较严重,导致各类自然资产损失与自然灾害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的直接损失日益增大。另外,水资源短缺,排污总量大,环境容量小;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相关配套设施还不齐备,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过大,固体废物处置率低,农业污染情况凸显。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1)日益膨胀的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加,特别是外来旅游及定居的人口逐年增长,数量变化又存在着明显的淡旺季,对本省有限的资源造成较大的冲击和压力。(2)产业结构转型,工业化过程不合理,不断加大对环境资源的压力。工业化的历史过程,是社会财富积累和人民群众提高生活水平的过程,但也是消耗能源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过程。(3)城市化进程中不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城市扩张,人口增大,机动车拥有量增加,尾气污染增加。海南省许多城市基础设施配置不足,利用率低,存在重复建设问题,无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由于城市化不断发展,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张,由此引发了耕地减少等一系列问题。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海南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依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社会发展模式,薄弱的经济基础与社会支持以及日渐减弱的政策扶持都对海南省环境治理能力的提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对现行的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制度、体制进行改革。

本文就此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构建海南省生态文明多元治理机制

政府应充分利用市场与社会的力量,实现政府治理、市场治理、社会治理的叠加效应。政府在多元治理模式中处于核心主体地位,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经济、法律、行政、社会政策,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加强生态管理,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解决环境问题,维护公共利益。政府应鼓励企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并能从中获得一定的收益,提高其积极性。例如引导企业投资生态旅游、生态景区,并给予相应优惠政策。企业需要改变旧有观念,改造生产线,解决原材料的污染问题,进行科技创新,把握消费趋势,超前思维,占据市场制高点,提升企业竞争力。公民要转变思想,树立生态观,把资源环境保护与个人利益紧密相连。调动民间自发的环境保护积极性,需要政府的重视与鼓励。

2.提升环境治理力度,加强生态屏障建设

加强海南省各地环境治理力度,建立和完善污染物减排的指标监测与考核,特别是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提升环境质量。加强水土资源、海洋生态资源保护工作,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3.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生态经济。旅游业和房地产业是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应努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掘海南省自然、人文方面的旅游资源,倡导将生态观念融入旅游产品和房地产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大力发展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服务业。继续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行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进生产方式,加快建设绿色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4.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和宣传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调动公众的积极参与。政府各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生态环境的透明度,扩大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开展各类科普教育活动,倡导节约资源,建立绿色消费理念。

参考文献

[1]刘赐贵.2015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www.hainan.gov.cn/hn/zwgk/jhzj/zfgzbg/szf/201502/t20150215_1523227.html.

[2]2014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hainanpc.net/hainanrenda/25/63580.html.

[3]《海南省绿化宝岛大行动工程建设总体规划》出炉[EB/OL].http://www.hainan.gov.cn/hn/zwgk/jhzj/ztgh/201306/t20130624_979153.html

[4]周晓梦.植树节,琼岛数万人挥锹添绿[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5-03/13/c_127576738.htm

海南生态文明村建设 篇3

一是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优良。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65.95%,保持全国第一。12条主要水系水域功能达标率和I—Ⅲ水质比例分别为97.9%和95.2%,所有设区城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所有设市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清新福建”已成为福建最具影响力的新名片。

二是节能降耗水平居全国前列。超额完成“十二五”节能进度要求,2012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至0.607吨标准煤/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海洋、土地、矿产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三是“长汀经验”成为全国治理水土流失的典型。福建省长汀县原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之一,经过十几年努力,水土流失治理区植被覆盖率由15%—35%提高到65%—91%。2011年以来,习近平同志两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总结并在全国推广长汀经验。

四是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创建了一批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7.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8平方米。农村人居环境也得到较大改观。

在推进生态省建设过程中,注重把握四个方面:

一是规划先行,抓好总体部署。时任福建省长习近平同志亲自主持编制《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确定了2020年总体目标及分阶段目标,明确了任务、布局、重点和配套政策。历届省委、省政府认真组织实施《纲要》,围绕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个方面22项指标,进行动态跟踪和评价考核,并将《纲要》贯穿到“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年度计划中,细化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各地结合实际编制实施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二是改革创新,激发内在活力。理顺港口岸线开发、自然保护区建设、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管理体制;推行水、土地、海域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施森林生态效益及江河流域生态补偿、水土保持补偿、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保证金、生态保护财力转移支付等制度;合理确定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标准,扩大差别电价政策实施范围,调动有利于生态省建设的积极因素。

三是加强领导,促进有效落实。成立以省长为组长的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解决重大问题;各级设立相应机构,形成上下衔接、分工负责的生态省建设组织管理体系。同时,将生态省建设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纳入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将领导干部任期内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以及所推动出台的相关政策的生态环境影响纳入审计,做到领导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

四是全民参与,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生态环境项目建设,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实地检查生态省建设,支持各界人士以多种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鼓励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参与各类环保活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形成人人参与、全民行动的生态省建设新局面。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一是积极构建国土空间科学开发先导区,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布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强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指标约束,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生产空间集聚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二是积极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先行区,加快实现“绿色转型”。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推动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综合运用差别电价、地价等价格杠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建立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积极构建生态优美文明祥和宜居区,让群众享受更多的“绿色福利”。按照习总书记“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要求,继续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面增强“市、县、镇、村”的综合承载力和环境竞争力,更好地维护、保障和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把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美好家园奉献给人民群众。

生态文明村建设典型发言 篇4

**镇**村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村位于**区**镇中部,***路南侧,东临**河。本村有6个村民小组,常住户420户,1950人。

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切实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近年来,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区制定的“大发展、大跨越,实现五年大变样”为契机,以“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普及群众文化、推进生态文明”为主题,严格按照生态文明村的创建标准,紧密结合本村实际,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切实加强四个文明建设,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美化综合治理等多方面入手,积极创造全村经济建设与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提高村民整体素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全村基本形成了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并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村、环境卫生管理示范村、廉政示范村、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十佳村居。

一、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充分发动群众

为了推进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要求,我村首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由村主任张**同志任组长,统一班子成员思想。制定生态文明村建设计划和目标,将有关创建内容上墙。同时利用广播、召开领导小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会议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创建生态文明村的意义、目的和争创目标,认真学习市、区、镇关于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的文件精神,让广大党员和村民都深刻认识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引导群众自己动手 1

建设美好家园,形成上下齐动的共同建设生态文明村的良好局面。

与此同时,我村领导小组根据生态文明村创建要求,结合我村创建省级文明村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契机,通过摸底调查等方式听取多方建议,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完善了生态文明村创建制度,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确保我村各项事业科学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村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整个新农村建设,尤其是“乡风文明”这个主题下进行,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变成居民、环境的和谐建设。

二、惠民利民,美化环境,加强民生改善力度

**村充分利用省精神病医院在村辖区的优势,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开发沿街店面,现共开发店面360余间,32万余平方米,仅此一项投入近千万元。由于租金收入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此举也壮大了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村民个人收入,从而为生态文明村建设打下了物质基础。

在道路硬化方面。为解决村民出门难的问题,村委会克服种种困难自筹资金近200万元对村内道路进行了硬化,共硬化道路达3万平方米,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了100%。

在水电改造方面。我们投资50余万元,用石头垒砌了长120米,宽3米,高2米,圆直径1.5米,总长510米的排污管道,村里并设专人对管道进行维护,对出现的阻塞等问题及时解决,并保证在每年的六月份对管道彻底清理一次。村里投资把全村的灌溉用电线路换成了地下电缆,并把南变电室重新换顶,把线路电表重新更换;北变电室也免费增容更换了变压器。同时对村内的自来水进行改造,将村内的自来水管道进行了统一的更换,改造完成了饮用水工程,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

在土地整治方面。整治改造了荒废多年的北沟。原来的北沟一直都没有利用起来,杂草丛生,污水横流。我村投资40余万元,将北沟平整并垫高地基,为村里直接增加了十多亩地,为今后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排污工程竣工后我们又在排水管边上回填土方6万多立方米,整合土地18余亩,并建一个集贸交易市场,把原来在公路边的经营户迁入市场,彻底改变占道经营的不良习惯。这也是我们在合理利用土地方面做出的大胆尝试,并收到良好效果。

在文教卫生方面。村内出资60万元对幼儿园重新翻盖,并增加了玩具器械,空调等物,幼儿园已于2010年9月份正式开园;为解决孩子上学难,家长担心学生上学安全的问题,村里安排了免费接送学生上放学的班车,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同时为本村考上本科和研究生的学生给予3000和6000元物质奖励,在村内进一步弘扬了重学重教之风。

在环境卫生方面,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人居环境更加优化。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制定村内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分管领导相关职责等具体措施,实行领导负责,干群分工,党员带头,上下联动,责任到人,形成多层次长期有效机制。按照“村庄规划、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村庄绿化”的要求,加大村庄整治力度,村里出资修建了三个大垃圾池,配备了60个小垃圾箱和一辆三轮车,并雇用18名清洁员每天负责街道清理和垃圾运输,保证了村内和商业街的卫生情况。同时,倡议全体村民在自己的居住区,自觉维护周边环境的卫生,积极参与居住区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使全体村民都成为创建文明单位的参与者,共创创造优美

居住环境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投入大量资金兴建了河边绿化带,对河道进行了清理和美化,并每年组织村民义务植树,目前,全村绿化覆盖率已达到30%。

在安全保卫方面。村内设有一个治保调解委员会,6个治保调解小组,9名治保调解成员,还有一支由6人组成的夜间巡逻队。加强村中的巡逻工作,确保村内治安稳定。同时,针对我村外来人口多、人口复杂的特点,我村坚持由治保会、妇联、计生等联合办公,对外来流动人员进行管理。同时加大对出租房的检查,以最大限度防止我村成为不法分子的窝藏地和滋生地,为全村村民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我村每年都要组织各种文体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积极健康、和谐向上的乡风文明的形成。为提倡尊老爱幼、勤劳致富的优良传统,我村有目的地每年开展了评选“五好家庭”和“勤劳致富户”活动,通过投票,选出“五好家庭”和“勤劳致富户”,并进行表彰。这些措施的实行,提高了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我村生态文明村居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市生态文明村建设情况汇报 篇5

一、分工负责,协调联动

我市强化了组织领导,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宣传、卫生、团委、妇联、农业、规划、建设、交通、财政等部门单位主要领导组成,具体负责指导、协调、督促全市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各成员单位协调联动,根据本部门的工作职能,围绕创建活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抓好创建活动具体工作的落实。国土、规划、建设部门认真指导和抓好生态文明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交通部门积极协调指导生态文明村的道路建设,宣传新闻部门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发动工作,农业、林业部门大力督促指导农村发展生态农业和搞好绿化美化,卫生部门扎实组织实施改厕、改水工作,文化广电、体育部门着重指导建立健全文体阵地、广播电视网络覆盖和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通过各成员单位职能作用的发挥,全市形成了部门齐抓共管、城乡协调联动的良好工作氛围。去年,市交通部门完成了村级公路建设82公里,市爱卫办在抓好3条卫生村创建的同时筹集了17万元的物资扶持农村改厕工作,广电部门新铺设广播电视光缆80公里。

二、挂钩联创,互动共建

建立和落实了市直部门挂点联系创建制度,把市直部门直接挂钩联系到各个创建村,支持、帮助挂点村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党委、政府精心组织,部门、单位与挂点村互动共建的良好局面。市直部门树立“挂点就必须到点”和“帮扶必须到位”的责任意识,不推卸责任,不敷衍应付,把帮扶共建为己任,充分发挥部门自身职能和优势,切实抓好挂钩联系点的创建工作。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到挂点村,积极出谋划策、出资捐物,想方设法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千方百计给予理念支持、信息支持、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去年,全市108个市直部门共支持生态文明村建设资金112万元,并捐助相关物资一大批。

生态文明村创建伊始,干部群众对这个新生事物听得多、见得少,有创建热情,但具体怎样建、建什么、建成怎么样,还是比较模糊。针对这种情况,市直各部门一方面深入到挂点村组,认真做好群众的宣传思想工作,讲清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标准要求。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派车派人组织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到生态文明村的先行点、示范村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增强信心。请来规划局的同志指导挂点村做好建设规划。山区片的群众创建热情高,不少群众还自觉义务投工投劳,主动拆除污染环境的破棚烂屋、露天厕所等,拆屋让地建新路(绿),但这些村一般都基础差、底子薄,建设资金比较缺乏,挂点扶持山区镇的部门就从物资、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挂点扶持水南镇坑告村的市财政局拿出资金6万多元,帮助建起了篮球场、生态小公园,添置了健身设施,修建水泥村巷道200多米,还出资2万元扶持种植沙糖桔,发展集体经济;挂点扶持乐城镇近对村的市工商局,也提供扶持资金2万元并赠送了一批健身设施,市妇联发动女企业家捐赠了篮球架。市直部门为民、务实的作风和实际行动,大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当地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生态文明村建设。

三、驻点帮助,抓好落实

建设美丽中国打造旅游生态文明村 篇6

——以张家界市袁家界村为例

□巅峰智业申杰玲王哲

十八大首次提出围绕美丽中国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并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努力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不断创造新成绩。旅游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构建美丽中国的重要动力,如何建设生态型旅游目的地特别是生态景区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命题。

生态文明,景区建设新要求

近些年来,随着景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景区内常住居民的数量迅速增长,人口密度越来越高。据统计,66%的风景名胜区人口密度达到50-100人/平方公里,17%的风景名胜区人口密度超过100人/平方公里。一方面,人口增长的同时,原住民居住点规模越来越大,新的集镇街区不断形成,生产经营活动日趋活跃,环境污染日渐突出。一些原住民居住点“乱”、“脏”、“杂”的面貌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景区的价值。另一方面,原住民的合理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景区的管理者与原住民在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利用以及利益分配方面存在着较多矛盾。

学术界对于景区原住民问题的研究尚未有明确定论,国外的国家公园或保护区的管理方式,因国情不同,包括人口和体制的差异亦不能完全运用于我们国家的景区管理。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条例》涉及原住民问题的比较少。传统规划往往忽视了居民因素,规划与管理常以物质空间规划为主,而在景区生态保护、居民社会问题方面的关注有所欠缺。张家界景区内的袁家界村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袁家界

村位于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北部,是武陵源核心景区的核心。全村总面积8.16平方公里,有三个村民小组,现有163户、483人,其中劳动力260人,村民房屋建筑面积约为5.5万平方米,全村125户开设了家庭旅游、参观和商店,床位2510张。2011年,村民年人均纯收入3.9万元,其中旅游纯收入3.5万元,占人均年收入的90%。但是,由于利益驱动和无序竞争,违章建筑屡禁不止,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严重影响景区形象,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010年,张家界被列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2011年,张家界成为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项目重要组成部分,袁家界村迎来了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根据张家界市委的决定,袁家界生态文明村建设要作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一个突破口。2012年5月,巅峰智业旗下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应张家界市的委托,与张家界相关部门、袁家界村民共同探索通过“旅游生态文明村”建设,通过生态移民“软搬迁”,促进袁家界村与风景名胜区和谐共生的新路径。形成“现居住村民迁出景区,压缩提质村民现有房屋及设施,实现村民山下居住、生活,山上山下就业,景村和谐发展的思路”。

旅游主导,提质发展建精品

以生态、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为发展战略,统筹生态文明建设、特色文化传承与旅游产业共同发展,形成旅游主导,多元融合的景区原住民村落创新发展新路径。同时,推进部门统筹、村民参与,以景区化的标准,提升改善袁家界村容村貌,以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营销、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服务的发展模式,实现一体规划、景村协同,形成具有活力的产业生产力布局、生态环境和谐全域景区化的全新格局。

袁家界旅游生态文明村总体定位为依托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风光,结合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要求,加快世界级旅游精品建设,通过环境提质、文化铸魂、创意激活,使袁家界村整体提质,成为以旅游产业为依托的主题鲜明、品质高端、服务优质的与遗产地品牌相匹配的旅游生态文明村。传承创新“仙境张家界、时尚潘多拉、土家民族风”三个特色文化,将目前上、中、下坪三个小组村重生再造,更名为狮子寨、天桥寨、天界寨。恢复一个空中田园景观,升级袁家寨子旅游产品,完善袁家界景区管理服务配套,创意策划梦幻蓝岛、仙隐山居、云海茶园、三寨书屋,形成生态修复、就业安置、村民文化生活、管理服务四类项目。其中梦幻蓝岛将打造成为以阿凡达为主题的精品民宿,仙隐山居将打造成为以仙境张家界为文化内涵的避世修身绝佳处。

多方参与,全民共铸新辉煌

自2011年3月28日张家界市委书记胡伯俊就袁家界旅游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提出“先行先试、形成合力、科学规划、建设精品”的总体要求后,一年多的时间里,袁家界村支两委先后召开了12次党员大会、14次村委扩大会议及组长会议、多次村民代表大会,就建设旅游生态文明村的重大意义和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等方方面面进行宣传和发动,经过民意测验和入户调查,95%的老百姓同意村里提出的《袁家界旅游生态文明村建设方案》;99%的户主同意村支两委形成的《关于袁家界旅游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决议》,并进行签字盖章,就旅游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坚持原则、建设方案以及公司运作模式、利益分配方案、安置就业方案等内容进行了明确。为了使旅游生态文明村建设能够顺利进行,村委组织部分群众代表对武隆仙女山景区、南昆山十字水生态农庄等地进行参观考察,学习其他景区先进的生态保护理念、永续利用的思维和高效的经营模式。

袁家界旅游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张家界市及武陵源区两级四大班子领导

均多次到村里调研,指导工作;市里各相关职能部门就安置选址、政策对接与咨询等许多具体工作对旅游生态文明村的建设给予极大帮助;张家界森林公园管委会组织专门工作组,全面负责各项事宜的推进;同时,项目也得到了巅峰智业等多个专家团队的指导。

探索实践,美丽中国添亮点

海南生态文明村建设 篇7

笔者跟随海南省省委调研组对文昌、昌江、定安、陵水、白沙5县市文明生态村与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做了基础调研。调研发现各地文明生态村建设成绩显著, 但是依旧面临经济推动力不足、精神文化内涵后继乏力等问题;乡村旅游由于起步晚, 基础差, 产业要素瓶颈突出, 呈现低水平发展。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通过深度融合发展能够促使两者实现共同发展。

二、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背景解析

(一) 国际背景

1、国际旅游业发展新动态。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和渗透,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以天然、宁静、环保等为主要内涵乡村生态游蓬勃发展。乡村旅游在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扩大就业率、推动地方经济、拯救乡村中起到积极作用已被广泛认知;乡村旅游有助于增强当地社区自豪感, 促进地方文化发展和遗产保护;并推动乡村与外界的社会文化交流。借鉴国外经验, 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建设融合发展, 打造新型乡村发展模式, 是海南不可忽视的产业选择。

2、世界人居环境新的要求。

步入21世纪, 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农村人居环境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农村人居环境是人类在乡村这样一个大的地理系统背景下, 进行着居住、耕作、交通、文化等各项活动, 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环境。21世纪初, 欧盟已将农村人居环境列为农村发展的最重要课题。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区域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改善乡村环境, 提高乡村居住环境舒适度是我国乡村建设的关键内容。

(二) 国内背景

1、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推动。

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 加强制度改革创新, 逐步推进城乡发展规划、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等要求, 乡村整体发展亟待实现跨越式发展, 乡村定位何处?乡村发展何去何从?如何形成自己整体经济造血机制而避免成为城市的完全附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 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从多方面给出了思路。

2、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确立。

对我国旅游业发展而言,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国发[2009]41号) 被社会各界一致认为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件, 《意见》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乡村旅游是旅游业有机组成部分, 也是乡村经济的支柱产业。通过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建设融合发展能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先导性旅游业态支撑。

(三) 省内背景

1、国际旅游岛战略层层推进。

2010年6月,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经国务院批复正式下发。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和突破性产业, 旅游业能否率先破局, 显然关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全局。而作为旅游业的有机构成, 海南乡村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无疑既是全省旅游业能否率先突破的关键着力点, 也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另外, 文明生态村建设对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作用也不应忽视。

2、海南省”十二五”期间重点关注。

海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构建多样化、品牌化的旅游产品体系”, “进一步丰富旅游内涵, 扩大消费需求”。同时强调要继续打造生态省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民生问题仍是十二五规划重点关注的对象, 通过乡村旅游和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 为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增添新的动力。

3、新时期文明生态村建设需要。

文明生态村建设以来以打造良好乡村环境, 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为指导。10多年来自2000-2009年海南省累计创建文明生态村10501个 (自然村23310个) , 占自然村总数的45%。但是其中开发的乡村游 (农家乐为主) 仅为67家, 文明生态村建设缺乏经济产业支撑。通过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意义解析

(一) 社会意义

1、全岛人民共享国际旅游岛建设成果的产业保障。

国际旅游岛建设既是海南省改革开放与转型发展的制高点与突破口, 也是一项关乎全省850万人民福祉的需要在摸索中前行的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主要受益者是乡村居民, 能够给广大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是全岛850万人民共享国际旅游岛建设成果的有效产业选择和现实产业保障。

2、有利于海南“三农”问题的解决。

多年来, “三农”问题关系到海南社会稳定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成败与否。海南乡村由于经济落后、教育滞后原因, 大量富余劳动力赋闲在家, 社会问题时有浮现, 给国际旅游岛建设和社会稳定带来隐患。通过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 将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统一, 着力培养乡村经济支撑, 实现乡村自造血。保持海南乡村社会稳定, 保障国际旅游岛建设顺利进行。

(二) 经济意义

1、有利于海南旅游业整体发展。

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过程中可开发多种形式的乡村游项目, 如滨海乡村游、热带雨林山区游、黎苗乡村游等。这些依托文明生态村建设而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项目将成为海南旅游业重要支撑。目前海南旅游发展较成熟的地区集中于东线沿海, 通过特色乡村游开发将开发区域逐步深入到中西部, 以实现海南旅游业全面发展。

2、有利于海南乡村经济发展。

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实际是打造海南乡村兼具生态文明而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两者融合发展能够有效利用农村人力资源, 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促进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带动相关旅游服务要素发展, 促进农副产品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无公害发展, 提高农业附加值, 实现传统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机融合与互惠发展。

(三) 文化意义

1、有利于海南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意见》 (中办发[2010]39号) 再次强调了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海南省文明委也做了相应的部署, 要求全省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岛目标, 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 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的文明意识、生态意识、发展意识、国际意识。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外地游客的需求和旅游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给文明生态村带去了科技知识和先进的经营理念, 提高了经营效率, 促进了农民的文明意识和现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创造海南乡村良好人居环境, 打造海南健康农村新形象。

2、有利于海南优秀文化传承与保护。

海南拥有众多文化旅游资源, 目前由于资金、意识等多方面原因, 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保护。通过融合发展挖掘和保护当地优秀文化资源, 使更多的人了解海南优秀文化, 使当地居民更加充分认识和了解本土传统文化, 进一步提高传统文化保护意识, 更加注重挖掘和整理传统文化的内涵。

(四) 生态意义

1、有利于创造海南乡村良好人居环境。

通过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 当地经济状况得到改善, 村容村貌转变, 乡村人口素质提升, 乡村整体竞争力增强。而乡村面貌的转变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 一个个干净整洁、文明富裕的海南新型村庄将展现在游客面前。

2、有利于海南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可以使广大的农民群众认识到, 良好的生态环境, 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整洁的田舍家园同样是宝贵的生产资料和致富源泉, 能带来实际的利益, 同时促进农民自觉改善生态环境和优化生活环境, 有利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四、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战略定位

(一) 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发展的实验区

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可以实现城乡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 实现城乡、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同时通过发展特色农业, 实现农业现代化, 转变粗放型经营方式。农民不离土、不离乡, 就地走向现代化。避免乡村成为城市的附庸, 实现自造血, 开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径。把海南乡村打造成为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发展的实验区, 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和范例参考。

(二) 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先导性旅游业态

积极探索, 先行先试, 依托海南独特乡村旅游资源, 融合文明生态村发展成果, 整合包括农村土地内在的产业要素, 积极推进海南乡村旅游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把海南乡村旅游打造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全新、强势先导性旅游业态, 并有效分担旅游业先导性突破的区域发展功能。

(三) 亚洲一流、世界领先的海岛型乡村旅游目的地

充分发挥自身区位和资源优势, 按照国际通行的乡村旅游服务标准, 进一步完善乡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开发特色产品, 规范市场秩序, 完成产业要素要素转型升级, 推进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建设深度融合, 把海南文明生态村打造成为亚洲一流、世界领先的海岛乡村旅游目的地, 为海南岛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宏伟目标实现提供旅游功能地域支撑。

五、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建设融合发展模式

从调研情况看, 目前海南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和文明生态村建设水平较高的区域多处于大型景区、中心城市或大型项目所在地周边, 相应的, 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建设融合发展模式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 景区依托型

结合文明生态村周边景区景点发展乡村旅游, 把旅游景区景点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 吸引周边农民参与到旅游接待和服务中, 并融入当地风情, 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海南省许多文明生态村利用周边景区开发多个乡村旅游项目。如昌江霸王岭一些文明生态村利用国家森林公园, 已经开发了以热带雨林为特色的“雨林老屋”。

(二) 中心城市依托型

乡村旅游的兴起与城市是分不开的, 城市居民是乡村旅游重要客源市场, 通过中心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依托中心城市发展乡村旅游是目前风险相对较小同时参与度相对较高的海南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三亚槟榔河、海口演丰、琼山区龙鳞、南畴湖等文明生态村依托三亚、海口等中心城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持续发展。

(三) 大项目驱动型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建设层层推进, 众多大型项目纷纷落户海南, 给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带来重大契机, 通过对在大型项目周边文明生态村开发乡村游, 作为大型旅游项目的补充, 能够形成良性互补的开发局面。文昌依托航天基地和航天主题公园的建设开发八门湾百里生态绿道、东阁排港文明生态村农家乐等项目。

六、结束语

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涉及到多个利益体, 妥善处理各利益体关系是融合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 应坚持农民开发主体的地位不动摇。目前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过程中正面临政策、管理、资金、人才等多种产业要素瓶颈, 突破这些产业要素瓶颈将是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建设融合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摘要:文章沿袭关联耦合视角, 基于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背景与意义的深度解析, 探讨了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的目标定位及其实现模式, 有望为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乡村旅游,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海南

参考文献

[1]、王素洁, 刘海英.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科学, 2007 (4) .

[2]、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 2003 (1) .

[3]、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篇8

关键词:环境管理体制;行政协助制度;执法合力

一、问题的提出

如何应对雾霾天气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全国各地持续的雾霾天气不得不引发我们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思考,其中值得探讨的是大气污染防治管理部门的职能以及分工问题,环境具有公共性,环境权作为人权之一,需要国家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给予积极的保护,然而现实中往往存在大量环境保护缺位的现象,政府环保职能无法得到统一完整履行,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引入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中的行政协助制度。

二、以行政协助实现政府环保职能的统一履行

笔者拟将行政协助引入我国环境管理中,以解决我国政府环保职能在各部门之间无法得到统一完整履行的问题。之所以做出这一选择,一是源于行政协助制度本身的优势,二是行政协助制度尤为适合我国当前环境管理体制的特点。

1.行政协助是对行政分工的有益补充

行政协助制度是一个与行政主体权限分工密切相关的制度。可以说,行政分工是行政协助产生的前提和基础,而行政协助是政分工的结果。现代行政的特点之一是行政分工日益细化,原先由一个部门管理的领域,如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分管。行政分工在行政法上表现为行政职权,任何行政职权都是有限制、有边界的。根据职权法定原则,行政主体对行政事务的处理应当遵守权限规则,除有法令规定外,既不能任意扩张或缩减自己之权限,亦不可以侵及其它主体之权限范围。换言之,每个行政主体都应当不依赖其他主体,而以自己的人力、物力以及法律所授予的职权独自完成其任务。但是,职权法定原则实现的前提是,行政职能划分要足够清晰,各行政主体之间的职权没有交叉,每个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足以保障其完成所有行政职能。同时,行政资源的分配要均衡,并且足以保障各行政主体依赖自身拥有的行政资源实现行政职能。可是,在科层制的行政管理体制中,这些前提不可能充分实现。往往会出现某些行政事务并不完全属于一个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对其他行政主体权限范围内事务的处理又是处理所面临行政事务的前提和条件。因此,为了补救分工过细的不利后果,行政协助作为弥合“缝隙”的“黏合剂”,成为填补行政权力空白的宝贵“材料”,所以说,行政权力的划分不仅明确了不同行政主体的权力管辖范围,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不同行政系统之间的行政协助问题。也有必要按照相互合作的精神建立行政协助制度。反之,如果没有行政分工和分权的存在,每一特定的行政主体都可以代表国家行使完整的行政权,那么每个特定的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几乎是无所不能的,行政协助当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空间。各机关的“分立”和“分权”并不表明它们彼此孤立,必要时它们可以(或必须)互相配合、彼此协助共同完成行政任务。所以说,行政协助首先是对行政分工的有益补充。

2.行政协助尤为适应我国现有环境管理体制

正是基于以上行政协助制度本身的优势,所以行政协助尤为适应我国现有环境管理体制。首先,行政协助的制度功能就在于整合碎化的行政资源,包括整合因职能分工形成的部门化行政资源与因地理分割形成的区域化行政资源。所以,行政协助有利于解决前述环境整体性与“条状”管理模式的矛盾,符合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要求。其次,从逻辑上讲,不同行政主体都有与其他不相隶属的行政主体存在协助的可能,尤其是对于职权相近,相对人范围存在交叉的事项,可能性就更强。最后,行政协助有助于实现环保部门的统管地位。通过赋予环保部门明确的行政协助请求权,可以使其获得一个实现“统管”地位的工具和手段,从而保障其他部门对环保部门的配合和支持,最终实现政府整体的环保公共职能。

也正是基于以上法理,笔者拟将行政协助制度全面引入环境法体系,以现有环境管理体制框架为前提,全面构建环境管理中的行政协助制度。这种制度设计,无论是从现有各部门的接受和配合程度,还是从与现有环境法律的衔接度来说,都具有更大的可行性。总而言之,鉴于当前政府环保职能在各部门得不到统一完整履行的现状,本文认为在修改我国环境法律时,可以借鉴和吸收行政法学界关于行政协助的研究成果,对环境管理中的行政协助制度作出规定,为政府各有关部门在环境管理中相互支持与配合提供制度条件,促进“统分结合”的环境保护监管体制顺利运转,最终保障环境保护公共职能在政府各部门之间得到统一和完整的履行。

三、结语

笔者认为,将行政协助制度全面引入环境管理体制中,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只有建立和完善环境行政管理中的行政协助机制,加强各部门的合作与配合,才能根本解决我国当前的环境管理困境。

上一篇:特殊教育教学随笔下一篇:创新机制体制 提高引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