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

2024-07-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通用11篇)

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 篇1

[摘要]: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关注经济建设与生态的关系。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在十八大上重点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寻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哲学原理。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一句中体现了哲学中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关系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中包含多个矛盾,其中必有一个矛盾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这个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它要求我们办事情要把有限的力量放在抓重点上。抓住了主要矛盾,也就抓住了解决矛盾的关键。而眉毛胡子一把抓则是没有抓住主要矛盾,也就无法解决矛盾。

生态环境与建设小康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其他四个与建设小康社会之间的矛盾相比是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必须以生态建设为中心。

再者,“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中体现出哲学原理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 篇2

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度。然而, 它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人类文明要延续和发展, 应该对以往的文化价值观进行反思和改变。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执政理念, 十八次代表大会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突出的位置, 这是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积极自觉。

1 生态文明是人类新型的文明形态

在英文中, 文明 (Civilization) 来源于拉丁文“Civilis”一词, 指的是“城市化”和“公民化”的意思, 后引申为“分工”“合作”, 就是指人们和睦地生活在“社会集团”中, 是先进的社会、文化发展状态和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 是人类在谋求自身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自觉地认识和把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环境关系规律, 不断自觉地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 达到人与自然和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是人类文明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生态和谐的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最终实现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人类在通过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关于自然、自然秩序与人的关系的不同认识, 逐步由“敬天侍鬼”到“天人合一”再发展到近代社会“人是主宰和目的”的人类中心的文化价值观, 在此过程中也相继创造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物质财富的辉煌, 但是, 其发展中过分的突出人类的中心地位和控制能力, 导致了日趋严重的生态问题, 最终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理念和目标的提出是人类对工业文明问题的反思, 对支撑工业文明的人类文化价值观的重新审视的结果, 是面对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要求的文化自觉。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不是人类中心的文化价值观, 而是系统和谐共生的文化价值观, 自然价值的问题是这两种价值观的根本分歧。

2 自然系统和谐共生的文化价值观是对自然内在价值的自觉

“价值的本意是存在以自身为目的的一种自在自为的倾向性, 也包含着利用其他的存在物来维护和加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可以分为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所谓内在价值是指存在以自身为目的的一种自在自为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传统的文化价值观认为只有人类具有内在价值, 而自然只有相对于人类而言的工具价值。这种文化价值观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的支持在整个近代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然而对这种文化价值观的反思, 必然导致以自然价值为根基的系统和谐共生的文化价值观。

首先, 从环境哲学的角度来看, 人类在生存发展中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用。要解决此问题就必须进行生产劳动, 就必须和大自然产生交互关系, 即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关系, 维持人类的生存和自然的发展。可以看出, 这本来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然而传统的价值哲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是站在人类自身的角度来审视自然, 当然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 而自然只是具有工具价值,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这种价值视阈的狭隘性和独断性逐步暴露出来。实质上, 大自然包含着自然和人类, 它们都具有自己的主体性和目的性。大自然无论从现象还是本质上看都是一个价值多元体, 具有多个中心, 而人类是众多价值中心之一。在这个价值体系中, 只不过人类是具有最高主体性的生灵, 他们以不同于自然的方式追求着、实现着自身的价值。

其次, 从自然科学特别是生态科学的发展来看, 无论是自然系统的整体存在和发展, 还是自然生命个体的生成、成长壮大和死亡的过程都具有自足性, 即具有自身的目的性和自主性, 自然内在固有的这种自足性是自然具有内在价值的根据。在整个生态系统中, 无论是生命个体存在和发展还是自然系统整体的存在和发展都是自在自为的, 这种自在自为的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性恰恰是大自然以自身为目的的自主性的表现。在生态环境中, 无论从环境角度还是从个体生命角度来看它们都是自组织系统、自我维持系统, 这个系统按照特定的自然秩序进行自我维持、自我组织并不断地进行再生产。它们的生命活动是以自在自为形式展开的, 以自然独特的方式展现自己、表达自己。它们的存在和发展演进不需要它物作参照而自主地决定, 在自然遗传、生态进化史上完成自己的使命, 达到自己的目的, 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演进。以这种方式既能自足的实现自己种的生存和繁衍, 又能向更高的组织水平进化, 这是其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价值, 它们的存在不是以人类的存在为依据, 自然是自身目的的中心, 正是自然的自我目的性构成了自然的内在价值。

同时,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以系统的方式存在, 也以系统的方式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 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一样, 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 存在于自然界的。”[2]

最后, 自然的内在价值是自然工具价值的内在根据。自然的内在价值是指自然存在物以自身存在和发展为目的的自在自为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于自然生物而言就是生命利用外部环境和内在的机理自主生长壮大的过程。马克思说:“自然界不是存在者, 而是生成者和消遣者。”[3]正是因为自然这种内在的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才能构成它们成为人类世界领域的“材料”, 即对人类具有工具价值。

3 生态文明社会必然要求对自然内在价值的自觉

面对工业文明带给人类的生存困境, 社会和谐发展必然要求倡导和建构生态文明社会, 而对生态文明社会的认同和建构的哲学基础是环境哲学, 其核心是自然的价值问题。

首先, 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必须突破现有的人类中心主义文化价值观。自然环境的恶化使人类陷入生存困境,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坚持人类中心主义文化价值观的结果。对自然内在价值认识的合理回归, 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价值前提和哲学基础。其次, 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必须在承认自然内在价值的基础上, 逐步确立生态系统和谐共生价值观的实践过程中得以实现。正如恩格斯所说:文明是实践的事情, 是一种社会品质。

总之, 在现代社会, 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困境, 工业文明的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价值哲学的角度反思传统文化价值观, 确立生态文明理念,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是当代人对文明发展规律的自觉, 也是历史的必然。

摘要:生态文明社会是继人类创造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 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是在工业文明发展的基础上对工业文明的辩证否定。人类具有内在价值, 自然也具有内在价值, 对自然价值的回归是生态文明社会建立的价值根据和哲学支持。

关键词:自然内在价值,自觉,生态文明,哲学基础

参考文献

[1]米江霞, 张海军.论自然的内在价值[J].河西学院学报, 2006.6.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人民出版社, 1984:305.

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 十七大 哲学理论

一、“生态文明”概念

“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1】

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就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也就是说,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进而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从而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是生态生产发展水平及其积极成果的体现,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

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代文明形式之一,它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生态、社会及经济的协调发展,强调人的发展以及价值的实现,都需要按生态法则组合或运转。这也就说明了,人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因而也就无法摆脱生态法则的支配。“生态文明,就是在发展模式上关注自然的人,在社会关系上关注多元而平衡的人,在政治构架上关注民主而自由的人,在国际关系上关注和平而多赢的人。”【2】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理论基础

(一)遵循物质客观性原理

“物质”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以及由人构成的各种社会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界中进行的,人和社会都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因而,包括资源、环境在内的生态系统是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并且是唯一的物质基础。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总结了人与自然相处的经验教训,警示世人在进行开发活动时务必要尊重自然规律。“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次结果又取消了。”接著,恩格斯以对森林的乱砍乱伐和水土流失来说明这个问题,并指出:“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前面说过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物质的,具有客观性,在人们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尊重这种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但是,人类还具有主观能动性,正是因为这一区别于动物的特性,才使得我们人类能够适应自然,积极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从自然界中获取生存和发展所需。因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十分重要的。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们可以并且能够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去探索、认识并掌握客观规律。人类一旦掌握客观规律后,就能够运用客观规律,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以满足人类自身的需求。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程度和严重后果,如果人类不能很好地及时解决这些严重的生态问题,将会阻碍人类的发展,长此下去必将威胁人类的存在。作为主体的人,人类的活动是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就必须改变自己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生态文明。

(三)遵守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同样也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我们所生存的这个地球以及在地球上面的人、事和物是一个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统一体系。人、社会、自然界三者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关系。所以,人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需要把人、社会和自然有机统一起来,这样人类才能够持续生存和发展下去。

生态文明是在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传统的工业文明凭借科学技术的发展获得了空前的干预自然的能力,创造了比过去一切时代总和还要多的物质财富,也创造出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工业文明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的同时,无视自然的价值,使原本充满灵性的有机自然沉沦为机械的、僵死的被征服与被掠夺的对象。这种轻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形态,引发了严重的以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森林退化、臭氧层破坏等为特征的生态危机。生态文明的提出,使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价值观并不能仅仅以人本身为最终目标,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和幸福。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具有重大意义,它是我们党立足于经济增长资源环境承载量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使命意识、创新精神和探索勇气,是我们党对文明体系建设的深化,是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布局,为主动有效地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指明了方向,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目标指向和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李宏.对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

[2]王雪玲,侯伟.对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9,(2).

[3]张秀,张国平.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J].兰州学报,2009,(2).

[4]郭学军.顺应规律,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视角[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2).

[5]闫丽晶.生态文明建设哲学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13).

构筑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境基础 篇4

保护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需要规划先行,但目前规划往往存在着质量不高、难以落实等问题,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关怀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取得了积极进展。此外,农村环境监管工作逐步展开,环境保护的组织管理体系逐渐向农村延伸,越来越多的村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直接受益者。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日益提高的改善生活环境的要求,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主要有: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村居住区生活污染问题突出、工矿污染与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加剧、畜禽粪便和秸秆等生产废弃物污染突出、农业面源污染危害加剧、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现、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导致的生态破坏加剧、乡村旅游污染逐步凸显。

首先是在认识上、工作上、经济条件上存在某些障碍,亟待按照统筹城乡和惠农政策的方向,搞好村镇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中央统揽全局着新农村建设的思路“新”。

其次,提出新农村建设,指导方针更加明确。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在总结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了对发展目标发展内涵、发展动力的理解和

把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

再次,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五个统筹”,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走出一条又快又好发展的新道路。长远、与时俱进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局和村庄内部两个层面的规划。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探索建立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经济发

展水平。大力保护环境,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正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深刻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清醒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党中央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我们要深刻理解其重大意义,把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地推向前进。完善问责制度 构建责任政府

a责任政府是民主政治时代的产物,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行政目标。责任政府构建的具体过程各不相同,但所依据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即沿着“对谁负责”、“对何事负责”、“由谁负责”、“如何

负责”的逻辑主线进行责任

政府的构架。

b近年来,在中央和地方媒体上,人们不难看到实施“治庸计划”、加强执行力建设等的报道。毫无疑问,这属于责任政府建设的内容,是对行政责任体系的完善,标志着我国政府管理方式正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

向注重依靠法律手段转变。

c权责对等是问责制的一个基本原则,一个领导干部必须为其权力的行使及其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领导干部的个人形象,直接影响其所在地区、部门或单位的形象,因此,也必须为其言行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及其后果负责。

d导干部还负有对其管辖范围保平安、对其所领导的下属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制约的责任,因此,还应该对其管辖范围内或其下属发生的问题或事件负责。建立责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对于加快我国民主进程、提高政府效率显得迫切而必要。政府作为社会公共组织的一种,是社会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承担社会治理的部分职能而不是全部职能,因而明确政府责任是构建责任政府的逻辑前提,是实现责任政府的基础。然而,由于政府本身所具有的利益动机、集体行动的行为方式、权力容易膨胀等特性,如果没有一套严密的政府责任保障机制,政府是很难主动履行其承担的责任的。所以,建立一套政府责任规范与问责保障机制便成为责任政府的基本要求。

e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以责任控制权力,是最基础、最根本的权力控制措施。限制政府的权力,建立责任政府,民主问责制度的建立须先行。构建责任政府的本质就是建构科学、合理的权力控制机制,保障权力运行的方向和目的符合公共性的基本价值追求,促进社会公正,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问责机制建设,首先是“问”,这涉及谁来问、问谁的问题,也就是问责制的主体、对象、范围、程序等内容。一旦这些内容以制度、条文的形式确定和规范下来,出现责任事项后,不管责任大小,不管职位多高,只要与问责制的对象、范围相符,主体就可依据既定的制度、程序实施问责。而要构建民主问责制,便要有完备的条文、规定支持,也需要有相应的官员素质和舆论氛围为这一制度提供生存环境和发展平台。

打造乡村旅游亮点 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以乡村自然资源、农业资源、人文资源、民俗文化资源为旅游吸引物,乡村特色和乡土风情是乡村旅游的突出特点。乡村旅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林牧渔生产、民俗风情、农村文化、农家生活、村落古镇等旅游资源。为推动农村经济繁荣发展,我们应立足各地特色,着力打造乡村旅游亮点,实施“以游助农”方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村旅游的目标市场是城市,消费游客大多来自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城市是乡村的客源地,面向城市市场,为城市游客服务,是乡村旅游的主要任务。乡村旅游除了观光欣赏以外,还要为游客提供实践和参与的机会,增加游客对农村的认识和农村生活、农业生产的体验。

b村旅游入游时间多为春、秋两季,由于有宜人的气候条件,是出游的旺季,而夏季和冬季,由于气温高低变化,是出游的淡季。在区域上,南方一年四季气候适宜,乡村旅游均旺;北方由于冬季寒冷,适宜开展冬季性旅游和民俗旅游。更贴近自然。乡村自然环境优美,山好、水好、空气好,是城里人回归自然、感悟自然、融合自然的好去处。c展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独特的产业功能、很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应立足长远,放眼大局,把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的规划之中,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以农村文化为吸引物,发展农村文化旅游,农村文化传承下来,并且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同时,通过旅游可以吸收现代文化,形成新的文明乡风。

为了吸引游客,必须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改善乡村环发展乡村

旅游,可以使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如山地、山林、房屋、果园、池塘等资源,因开发旅游,增加了价值。同时,也使农村生产的农副产品就地消费,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市场价格,促进农民增收。

乡村旅游是一种城市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的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城里游客把现代化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使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提高农民素质。境卫生条件,为游客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打造乡村旅游亮点 促进农村经济

繁荣

以正确的政绩观看待名人故里之争

近年来,各地的历史名人故里之争,公众早已司空见惯,我们不难看出事件背后的利益驱动因素,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涌现出众多名人,但近年来,各地仍不时发生名人归属权之争。从炎帝到老子、孙子的故里上演了一幕幕争抢的闹剧,从安徽人、江西人和婺源人、尤溪人、建阳人共抢一个朱熹等类似事件中,不难看出,故里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各地隐藏背后的利益考量,名人故里的开发,会给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每挖掘一个名人故里,就可以开发一个旅游景点,旅游的附属产品。

名人故里之争是对品牌的争夺,地方希望通过名人、通过文化,来营销这个城市、这个地方。如果所谓的争议失去了利益的附着,离开了对利益的追逐,那争议的价值则大打折扣。“美不自美得人而彰”,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在市场经济时代,利益经济要独揽,这可以理解,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是需要共享的,不仅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精神文化成果都是属于全人类的,尤其是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每一个世人都有继承并将其发扬光大的义务。如果两者发生矛盾,则应文化优先,利益让位。

很多地方参与到名人故里之争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有可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二是借此提升本地知名度;三是通过对遗址和名人故里的修整,优化当地环境。”不管原因怎么划分,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当下各地争夺名人故居的现象从表面上看是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在提高,实质却是地方政府想创收的计策之一,都与GDP挂钩。地方发展经济本无可厚非,相它反本来就应该是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将文化适当商业化也有其好处,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传承文化,另一方面也确实能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许多地方为通过名人故居打造自己城市名片不惜巨额投资,埋头大兴土木,新建文化广场、主题公园,江油为李白故居投资进7亿,安陆为此投资也在1亿以上,如此等等,但是文化搭台经济就总能唱好戏吗?河南郑州在官渡之战的遗址上做了一个人造景点,投资了几千万,现在一天的门票收入可以用寥寥无几来形容。

因此,各地政府应该运用正确的政绩观,正确对待名人故里之争的问题,正确处理政绩观的思想。政府不能盲目为了追求名人故里所带来的旅游和经济利益,为了取得名人故里的地位而盲目投资建设,造成诸多的资源浪费和“入不敷出”的投资。正确的政绩观本质上是求真务实的政绩观,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看待政绩,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指导政绩,用兢兢业业、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创造政绩。当地政府一定要理性地看待名人故里,一切措施要以人为本,不能仅仅为了旅游和文化品牌带来的经济立意而忽略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始终坚持保护为先、经济发展次之的思想,这才是政府正确政绩观的重要体现。

如何正确处理名人故里之争是一个政府是否真正以人为本、政绩观是否成熟的一个严峻考验,只有在紧密联系本地具体实际的前提下,对名人故里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开发,才能取得文化与经济的双赢和共同发展。(作者:中公教育申论名师团队)

政府重监管 保驾护发展

尤其是近几年来,发展已经成为整个时代的主题,改善民生需要发展,度过危机也需要发展。但如何发展、怎样发展成为了各级政府案头的必修课题对此各级政府应该严格履行监管职责,以保证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2011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年是“十二五规划”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开局之年。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应该紧通过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成本控制、加强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加快财会队伍建设,采取积极稳健、灵活审慎的财务管理手段,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务支撑。

各部门要想做好监管工作就要注意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各级负有监管责任的机关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增强协作意识,健全部门协作制度,完善沟通渠道,加强安全监管信息的通报,积极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形成监管合力,加企业财务管理,发挥企业管理的核心作用

最后建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制度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国家宏观调控日益加强,势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很大影响。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企业只有把财务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加强财务管理,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增进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才能确保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 篇5

北京林鑫生苑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12月,目前拥有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合作社内有成员150人,该园的建设旨在以科技促进农业发展,以示范带动农民增收。合作社成立至今,发展势头良好,成功地带动了不老屯地区的经济发展,并解决200左右人的就业。

为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拓宽农民致富渠道,现准备增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内容包括在生态园内建设一个占地面积约480平方米的接待中心、五公里的绿色生态走廊和公厕等附属设施建设。该项目位于生态园内,东至学各庄东村口,西和南北三个方位分别至生态园周围。

一、接待中心

生态园以“倡导绿色餐饮,打造品质生活”为经营理念,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目前每年接待游客3000人,年均收入100万元。占地480㎡的接待中心容纳了大批光顾的游客。一方面说明了生态园的经营理念是值得提倡的,另外一方面也暴露了生态园发展过程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

如在园内缺少对生态园的介绍与产品展示、游客食宿服务手续的办理缺乏规范化管理和相应办公地点,因此亟需建设一个接待中心。

生态园的接待中心功能主要包括展示生态园文化特色、服务项目和周遭环境;为游客介绍生态园基本情况和办理相关服务项手续;协调服务过程及时与游客进行沟通;生态园内部各部门协调沟通。

二、绿色生态走廊

生态园内绿化面积达到300多亩,集中于科普教育、生态观光、采摘、垂钓、餐饮、休闲为一体的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园。园内观光景点有“同心树”心连心,意寓八方兄弟心连心,共建美好未来。

现拟在生态园原有观光景点基础上增设五公里“绿色生态走廊”走廊高6米,宽5米,东至学各庄东村口,南、西、北至生态园周围。让游客在观光之余,可以在此小憩片刻。

另一方面,绿色生态走廊本身也是生态园内一处景观。将附属设施建设与观赏作用相结合,也是生态园景点建设一个创意点。

三、公厕等附属设施建设

现生态园每年接待游客3000人,由于积极开发旅游资源,提高服务质量,现生态园内旅游业已初具规模,随着人流量增加,园内附属设施显得相对滞后,尤其是厕所卫生条件有待提高,并且现有厕所在人流量大的时候,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给游客造成了极大地不便,严重影响生态园在游客心中的地位。

韩国实学的哲学基础 篇6

在实学各种流派中,洪大容和正祖王的思维风格非常相似,尽管他们在解决部分问题的方法上有重大分歧.他们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接触到了实学的边缘,实学被认为是韩国传统儒家哲学的发展.洪大容十分崇拜朱熹,其学问来自朱熹的道德哲学.他关于宇宙和地球的独特视角使他形成了多中心结构均等存在的宇宙观.

作 者:李东欢 LI Dong-huan 作者单位:高丽大学,汉城,136-701,韩国刊 名: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年,卷(期):19(1)分类号:B312关键词:韩国实学 儒家道德哲学 世界观

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 篇7

生态校园建设是基于教育生态下的校园建设, 它以教育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 力求完善、变革当前的校园建设状态, 其目标是通过对教育的思考和实践, 最大限度地完善人格, 使人性的优点在教育中得以展现, 使教育更符合人的基本价值观和基本的信念。它是学校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生态哲学视角认真审视这种校园亚文化建设, 推进其生态化发展, 对增强师生体质、增进师生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保障校园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有利于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学校体育文化对在校学生具有较强的教化作用, 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健康, 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增强学生对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而且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培养学生的优良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校园体育文化是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环境氛围, 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体育的精神感受和情绪体验。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 掌握科学的、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 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 而且能够使学生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和顽强进取的意志, 塑造学生健全的体格和人格。因此, 建设生态校园体育文化, 创建美观和谐、活泼向上的校园体育运动环境, 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2. 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和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保障。建设校园体育文化不仅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机能、增进健康, 获得体育基本理论、卫生保健知识, 掌握运动技术,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 促进团队协作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而且能通过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参与, 来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3. 有利于促进校园体育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含着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于协调整个系统各要素之间、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系统整体的发展和谐、有序、高效地沿着一定的方向发展, 最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危害”的发展, 也就是实现了持续发展。从这一点来看, 建设生态校园体育文化既可使校园体育运动顺利有序地开展, 形成有特色的校园体育, 又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形成终身体育观念。

二、生态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面临的障碍

1. 体育物质资源严重不足

体育场馆、体育器材、体育设备等体育物质资源是构成校园体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近年来, 高等院校体育场馆建设虽有了较大的改善, 但随着学校连续多年的扩招, 学生人均场地面积逐年下降, 体育活动的空间愈来愈少, 人均体育物质资源的下降与学生对体育场地设施的需求之间严重失调, 矛盾加剧, 加快了体育文化环境的恶化, 造成了体育环境的“脏、乱、差”, 不利于师生的工作和学习, 也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阻碍了生态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2. 体育生态意识较为淡薄

能否建设良好的生态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关键, 就在于校园内的体育群体是否具有体育生态意识和环境观。由于缺乏相关的教育和有关的规范要求, 学生的生态体育意识较为淡薄, 在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过程中不文明的现象较为突出, 如在体育竞赛活动中, 脏话不断、故意犯规、故意伤害他人, 以及随意吐痰、乱扔垃圾、吸烟、攀折花木等。这些不文明现象直接影响了生态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速度。

3. 规章制度滞后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需要

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是校园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和发展的有力保障。目前, 高等院校的体育生态化建设还没有纳入“生态学校”建设的整体规划, 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体育场馆的维护和绿化总是学校建设的薄弱环节。同时, 校园的规章制度也往往忽略了校园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的内容。

三、建设生态校园体育文化的举措

1. 建设良好的校园体育硬件环境

建设良好的校园体育硬件环境是学校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它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的态度、兴趣、愿望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首先, 高等院校应按照国家和地方制定的关于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相关标准, 加大投资力度, 科学合理地逐步建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等硬件环境。在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等硬件方面的建设和选择上应体现环保和绿色, 让广大师生在参与体育运动锻炼的同时, 能够体验和感受到生态体育的氛围, 为生态校园体育文化构建提供物质上的保证。其次, 建设生态体育运动场馆, 加强体育场地的绿化和美化, 充分利用校园内现有的自然资源进行体育硬件设施开发, 使体育设施与校园园林景点相融合;更新体育运动设施器材, 使之符合生态环保标准。最后, 开辟体育生态宣传阵地, 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广播站、宣传窗、黑板报等宣传阵地, 推出生态体育栏目, 来宣传体育环保知识, 增强学生的生态体育观念。

2. 构建新型的体育课堂

建设生态体育课堂是使校园体育文化向着生态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这不但需要建设新型的教师队伍, 开设新型的体育课程, 而且需要不断创新体育教学内容和改革体育教学方法。首先, 要建设新型体育师资队伍。体育教师的生态体育知识水平影响着学生对生态体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也影响着校园体育文化生态化的进程。因此, 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体育教师的生态意识, 建设新型体育师资队伍, 使生态哲学观念渗透到校园体育教学过程当中, 为校园体育文化生态化建设打下人力资源基础。其次, 要制定行为规范与加强道德建设相结合。生态行为规范是创设生态体育课堂的关键。制定体育课堂行为准则, 既要求师生严于律己、自我约束, 还要禁止各种不文明行为出现在体育课堂中, 从而为创建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创造条件。最后, 要改革与创新体育教学体系。一要制定生态体育教学计划, 科学地设计出生态体育教学行动方案。二要以生态观和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 科学地选编体育教学内容, 以体育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来影响和促进学生的生态体育意识和观念的形成。三要不断革新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育课堂氛围中, 自然而然地理解、接受生态体育的知识和理念。

3. 构建多元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观念、运动技术技能、体育文化修养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 高等院校应依据“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理念, 开展丰富多样的、适合学生多方面健康发展的体育活动, 以此形成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首先, 要加强生态体育文化宣传。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校园网络等开设体育交流平台, 提供校园体育通讯、体育图片资料、体育赛事活动、体育培训、体育欣赏、体育康复等服务, 方便学生相互学习交流, 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拓展学习途径, 通过实践能力促使生态思想深入人心。此外, 还可通过开展体育讲座、体育知识竞赛等方式, 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让学生了解体育基本知识、卫生保健知识。其次, 增加校园体育赛事活动。可通过组织各种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运动会、体育节等方式, 让有不同爱好的师生参加不同体育活动项目,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参加不同级别的体育比赛, 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感和成功感。最后, 加强校园运动队建设。通过组建有特色的运动队、体育活动小组 (队) , 加强学校体育的对内与对外交流, 既能使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又能培养学生的集体凝聚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4. 加强校园体育生态化研究

学校应增加对科研的投入, 重视体育生态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积极研制生态型运动产品, 提高产品的循环使用率, 开发新的体育教学手段和方法。这样不仅能减少运动损伤, 降低对体育投入的成本, 而且能保持良好的体育生态环境, 促进生态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雷慧, 邓罗平, 张铁雄.学校体育生态化指标体系的构建.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8, 42 (9) .

[2]陆光华.绿色生活与未来.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3]方炳林.生态环境与教育.台湾:维新书局印行, 1975.

[4]吴鼎福.教育生态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

[5]成守允.论教育生态环境与体育教育生态环境.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6 (3) .

[6]邓跃宁.论生态体育的创建.体育学刊, 2002 (6) .

[7]邓跃宁.生态体育的发展与对策.体育文化导刊, 2003 (7) .

[8]周登嵩, 李林, 陆作生等.体育教学人文性的思考.体育科学, 2002 (5) .

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 篇8

从生态哲学维度解读生态文明,如果撇开人类发展观及其价值取向,就可能无法有效表征其时代结构特征与现实实践品格。因为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一般而言,从发展的历时性角度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也就是前农业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及以往包括工业文明阶段蕴涵的生态文明因素在内的所有的积极成果;从发展的共时性角度讲,生态文明则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相对并渗透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以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生态化转向。

从生态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视界审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地把握,人的观念形态特别是思维方式的生态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人类的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文化多样性的生态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人类的经济活动特别是发展方式的生态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人类的科技体系特别是生产方式的生态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手段;人的消费模式特别是生活方式的生态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人的自由生存状态特别是全面发展样式的生态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生态文明并不是单纯的或是单一的文明形态,而是具有以生态化主导型为前提基础、兼容并蓄多种文明模式的整合体——从纵向维度上,具有前农业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前后有序传承性的特征;在横向维度上,具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的有机交织性的特征;在整体效益上,具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各类资源、提高能源效率的有效统摄性的特征;在技术保障上,具有讲求科技的生态含量、节能技术的推广和包括绿色适用技术、现代环保技术和整个科技体系生态化在内的绿色技术的追求,促使一切有害生态环境的生产技术将受到严格限制,特别是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行强制性淘汰制度,而无害生态环境的生产技术将得到高度重视直至积极推广,从而加速和谐发展进程的特征;在能源利用上,具有能源结构转变的多样化,当代过渡能源的再生化,理想生态能源的规模化以及力求常规化石能源的清洁化改造、过渡能源的积极开拓和生态能源的规模化提升的特征;在市场经济运行与政府宏观调控上,要有新的制度之创新:“中央计划经济崩溃于不让价格表达经济学的真理,自由市场经济则可能崩溃于不让价格表达生态学的真理。”因此,加大生态文明之理论理念和实践理念的研究力度,就显得极为必要而迫切。

比如,以现代化理论为例。传统现代化理论由于缺乏生态哲学的理论维度和生态思维的有效规范,将现代化得以有效运作的生态系统前提和自然承载基础统统遮蔽,由此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遭遇来自自然资源体系和生态环境系统的严峻挑战。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生态革命,是生态哲学原理和方法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广阔领域的全面渗透和广泛辐射而引发的现代化模式的生态化转型。其核心是“超工业化”从而实现“经济的生态化”和“生态的经济化”。生态现代化自觉促使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成为和谐互动的有机系统,积极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自然资源的保护增值和生态系统的修复改善的有效结合,从而开启整个人类发展进程从“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的绿色资本与生态文明之路的有序转换。

比如,以生产力理论为例。传统哲学视野中生产力理论的缺陷有三:一是仅仅有征服自然的维度,我们可将其称之为“征服论”。这极易导致“雁过拔毛”“竭泽而渔”甚至“杀鸡取卵”等急功近利甚至掠夺式开发自然资源行为,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二是无保护和建设自然维度,我们可将其称之为“半边论”。由此缺乏“生态化”的限制、规范和引领,导致“只知索取,不知给予”“来而不往非礼也”,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持续;三是由于科技本身特别是对科技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第一破坏力。实际上,现代高新技术如果没有有效的生态化约束、规范和引领,比如,原子能的非和平利用,就极有可能导致第一破坏力。

生态哲学视野中生产力理论有如下新意:一是利用自然的合理性和改造自然的科学性,我们可以称之为“约束论”。对再生资源利用应遵循再生时间过程,再生空间范围,再生数量规模,再生质量效果;对非再生资源利用,在目前技术和制度安排下如何使其效益最佳化,开发速率如何不超过寻找替代资源速率;二是保护自然的自觉性和建设自然的积极性,我们可以称之为“改善论”。人的能动性的发挥,不是单向度地征服改造而应该积极地体现在使人类生存与发展如何自觉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方向;三是对科技生态化限制、规范和引领,使其真正发挥绿色生产力之功效!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比如,以风险理论为例。工业社会为人类文明发展带来便捷但也带来巨大风险。自20世纪中期以来社会发生微妙变化,某项决策可能影响到人类生存发展,种种迹象表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过渡。研究风险社会生存困境的生态维度成为必然趋势。风险社会理论的兴起和风险观念确立,不仅意味着以核风险、化学产品风险、基因工程风险、生态灾难风险为代表的越来越多全球性问题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重大社会现实,且也标志着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质疑和挑战业已成为一个时代性话题。从风险社会及其多维视角审视、风险社会生存困境的生态维度、风险社会生存困境的生态特征以及风险社会生存困境的出路探析等方面开展论述,风险社会理论的生态维度研究具有深刻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比如,以安全理论为例。国家安全问题事关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在国家安全问题越来越复杂的今天,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就显得格外重要。国家安全一般是指一个国家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状态。传统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理解为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即主权安全、领土安全、政治稳定等。新国家安全观不仅包括传统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其中生态安全是指国家所处自然生态环境能够维持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良好自然条件和丰富自然资源,由一系列环境要素综合表现的安全性表示。包括四大生命系统的安全和三大环境系统的安全。四大生命系统的安全性是指: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的安全性;三大环境系统的安全性是指:大气、水源和其他资源的安全性。生态安全的面临挑战。包括生态安全与传统环境问题:人口膨胀、臭氧层损耗、全球变暖、酸雨危害、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安全与新环境问题:能源安全、资源安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以及克隆技术安全、转基因技术安全等。

比如,以消费理论为例。一般而言,生产与消费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一对基本范畴。马克思指出:“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那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伴随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以来全球性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和大繁荣,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升。在资本逻辑支配下的大量生产,只能通过刺激大众大量消费方式实现。深层逻辑在于,诚如黑格尔指出:“‘舒适的是某种完全无穷无尽的和无限度前进的东西,因为每一次舒适又重新表明它的不舒适,然而这些发现是没有穷尽的。因此,需要并不是直接从具有需要的人那里产生出来的,它倒是那些企图从中获得利润的人所制造出来的。”问题在于,消费者购买商品已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不断地满足被刺激起来的、且不断膨胀的欲望所形成的所谓的“需求”。即一种虚假的、被强迫的、甚至是被组织的“需求”。而这里的需求与商品之间的关系由于被广告媒介延伸和放大而变得异常复杂;人们把贯注于消费当作满足需要的唯一源泉。这就是所谓的“异化消费”。

工业文明下的消费模式。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乃至巨大功用性激发了人类征服自然的需求欲望和勃勃野心。然而当人类以“先进”科技手段向自然界进行雁过拔毛、竭泽而渔甚至杀鸡取卵式开发而陶醉于“胜利”时,自然界以资源短缺、能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态势“报复”与“惩罚”人类。其线性消费模式特点是经济系统致力于把自然资源转化为产品,以满足人们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用过的物品则被当作废弃物被抛弃。显然这是一种资源耗竭型消费和环境污染型消费。

异化消费是当代资本主义最主要也是最具时代特征的异化现象,它是造成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最现实具体的根源;在我看来,对此既不能简单片面地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已经取代了经济危机,也不能不看到在当代生态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内在深层逻辑关联日趋紧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前者是构成后者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并业已成为21世纪以来一个新的时代特征。而异化消费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无限增长具有内在深层逻辑关联,并与地球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的有限性构成现实的矛盾冲突,从而必然导致生态危机。而这并非仅仅通过所谓“技术手段”就可以解决的。为适应人们不断扩大的“虚假需要”,必然要与有限地球资源形成矛盾。而完全沉溺于所谓物质性的“炫耀性”消费、“奢华性”消费和“占有性”消费的异化消费使得人们总是用物质需要来理解精神需要,让人们把追求物质享受当作第一需要,把物质利益的满足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异化消费牺牲了人的精神需要,使人成为物的奴隶,丧失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求与享受。因此异化消费既在客观上扭曲人的本性,又在现实中破坏生态环境,更在长远和整体维度上影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克服异化消费的出路是实行一种适度消费方式。今天的生态危机需要对人类改造自然活动特别是消费行为进行生态约束、引领和规范。这就要求在全社会全面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和深度消费。所谓绿色消费也就是“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消费,所谓适度消费也就是“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消费,所谓深度消费也就是“物尽其用,变废为宝”的消费。一句话,绿色消费既是对传统消费模式的深层反思与深度批判,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有机环节。

比如,以技术与能源维度审视生态文明。生态技术的实质就是发展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体系,促使人类逐步转向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满足社会需求、优质高效的完美的生产体系。包括:一是绿色适用技术:生态技术的微观层次。20世纪70年代,舒马赫提出“具有人性的技术”,也就是“大众生产的技术”或“中间技术”。舒尔曼提出“替代技术”即小技术。二是环境保护技术:生态技术的中观层次。环保技术是专门为保护生态环境而研制和设置的现代技术体系。随着人类对生存发展的高质量环境需求,这一层面的技术呈现出体系化发展的良好态势。三是科技体系绿化:生态技术的宏观层次。实现整个科技体系的绿色化,是从根本上防治和根源上防止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性举措。这是一次群体技术或者说是一次整个科技体系的大转变,而并非单项技术或个别技术的转变。它将为生态文明提供全面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传统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关键期既不能割断历史经脉又应有所突破,是不可再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移递进甚至转换替代的过程。首先,能源结构转变及其多样化。世界能源协会估计,到2050年全球主导能源将至少包括7种:煤炭、天然气、石油、核能、水电、太阳能、风能,而且没有任何一种能源所占份额会超过总量的30%。世界能源经历由低效、高污染能源向高效、清洁能源发展的转变过程。反映世界能源结构由石油时代向石油、天然气时代转变的发展趋势。其次,当代过渡能源及其再生化。能源是技术的动力支持,技术为新能源开发开辟道路。核能的和平利用是人类摆脱能源危机的出路之一,生物能源的低污染可再生是其最大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再次,理想生态能源及其规模化。太阳能与风能、生物质能并称世界三大再生洁净能源。仅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例,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一年获得的太阳能相当于16000多亿吨标准煤,若有十分之一的土地上装上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装置,即使按10%的转换率一年也可获得165亿吨标准煤的能量。现代风能工业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的加里福尼亚诞生。全世界利用风能在1995~2000年间增长近3倍。中国的风力利用潜力巨大,单靠风力这种潜力如能挖掘就足可使全国的发电量增加一倍。

总之,现代社会特别需要从生态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视野看问题,为此有必要自觉培育生态思维与生态实践方式。

生态思维是从生态哲学思维的维度,自觉审视和积极思考人与自身生存发展其中的自然界特别是生态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以人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协同进化与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绿色思维方式。与传统思维相比较,生态思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人与自然依存关系的整体性与协同进化的协调性;人与万物存在关系的多元性和价值联系的多样性;自然界自组织的开放性与物质能量转换的循环性;地球物质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认识过程的无限性。生态思维的重要功能有三:第一,生态思维协调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双重性;第二,生态思维渗透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的双向性;第三,生态思维辐射人的环境保护与发展能量的双效性。生态思维审视当代发展。一是经济总量可观,人均水平低,资源消耗高,浪费现象严重;二是节能技术滞后,管理水平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粗放;三是思维方式陈旧,制度水平低,奢侈而铺张,往往好大喜功;四是立足基本国情,应该而且必须厉行节约,节俭而创新,消费而不浪费。

生态实践是从生态哲学维度,在生态思维引领下合理改造人与自身生存发展其中的自然界,自觉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并以其协同进化与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现代实践方式。包括人类的生态实践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生态化两个有机构成。与传统实践方式相比较,生态实践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一,生态实践讲求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第二,生态实践追求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第三,生态实践力求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的统一。第四,生态实践寻求工具价值与生态价值的统一。生态实践的重要功能有三:首先,生态实践能够有序处理好人际之间的人态平衡;其次,生态实践能够有效协调好人地之间的生态平衡;再次,生态实践能够有机调整好人己之间的心态平衡。生态实践的绿色作为。生态实践反对传统单向度的掠夺式、粗放型和外延式的实践方式,它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这是由于:第一,生态实践是崇尚生态与资源系统的持续发展;第二,生态实践是追逐经济与社会系统的科学发展;第三,生态实践是追求人类与生存系统的和谐发展;第四,生态实践是力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论无能子哲学的生态伦理意蕴 篇9

当代生态危机的.凸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敞开了一个新的视域.唐末无能子关于万物同根、人类与动物平等、崇尚自然、恬淡寡欲的思想,蕴涵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对当代人建立生态伦理,克服生态危机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和启示.

作 者:李光福 LI Guang-fu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天津,300072 刊 名: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7(1) 分类号:B82-058 关键词:无能子   生态伦理   崇尚自然  

论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哲学实践 篇10

颜悦南

2012-4-11 8:28:20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1年第9期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哲学实践,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该文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以及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的内在一致性,明确提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哲学,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写入政治报告,在阐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目标,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

1.生态文明的内涵

从“文明”的界定来看,广义上是指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状态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风尚,以及达到这一状态的过程。从狭义来说,指社会脱离了人类群居的原始生活方式之后,通过科技形成的物质和社会状态,包括用理智和实用知识控制自然的技术手段。

生态文明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源头,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家、儒家思想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

20世纪70至80年代,西方学者认为工业文明因面临多重全球问题,必将发生转型,走向新文明,他们大力倡导生态学世界观,但当时并未直接提出生态文明概念。

前苏联学术界对生态文明概念的最早使用是在《莫斯科大学学报·科学共产主义》1984年第2期文章《在成熟社会主义条件下培养个人生态文明的途径》中,文章提出培养生态文明是共产主义教育的内容和结果之一,将生态文明看做是生态文化、生态学修养的提升。

1987年,中国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先生在学术界首次明确使用生态文明概念。叶谦吉教授认为:所谓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观点从生态学及生态哲学的视角阐述了生态文明。

1995年,美国著名作家、评论家罗伊·莫里森在其出版的《生态民主》一书中,明确使用了“生态文明”(ecological civi-lization)这一概念,并将“生态文明”作为“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式。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造自然和社会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是指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良性互动的状态。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共同组成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多个维度。生态文明的本质或中心思想,就是人与自然相和谐。

生态文明的内涵包括多方面的含义,生态文明自然观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统一,人类应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改造和利用自然。生态文明价值观反对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生物中心主义,强调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与生态系统之间平等相处、相互依存、协调共生,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发展观要求改造和利用自然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控制发展的模式、规模及速度,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至上,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强调生活方式的实用性,减少对自然不合理的需求,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2.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

生态文明是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前后相继的社会整体状态的文明。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性来看,生态文明萌生于工业文明的母体中,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将是工业文明之后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从人类文明系统的结构性来看,生态文明只是人类文明系统中的一个方面,但具有基础地位,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发生交叉渗透的相互作用。

生态文明以生产方式生态化为核心,将制约和影响未来的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它将促使现实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向着生态化方向转变。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就不可能享受高效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正确认识和处理这“四大文明”,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十分密切。没有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推动物质文明向生态经济方向发展,把人与自然和谐提升为精神文明重要内容,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有高度的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推动政治文明扩大视野,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在人类的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中,拓宽公众参与的民主途径。

3.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的内在一致性

生态哲学是科学发展观得以确立的重要的学理根据和文化前提,科学发展观所依据的全面协调发展、人的整体和长远利益的人本主义取向,则是生态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哲学实践,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就是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从生态哲学的视角来看,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有着内在一致性。

A.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出发点,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人类是生态文明的主体,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促进社会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B.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都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提倡的全面和协调,主要是指人与自然和社会全面发展,强调的是协调发展。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生态文明坚决反对人类中心论,追求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与共同进化。科学发展观不仅用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文明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且也用生态文明来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调节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C.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观都强调共同进步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可持续发展也坚持“代际公平”、“代内公平”等公平原则,同样体现了共同进步的基本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而生态文明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则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正是由于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的内在一致性,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建设生态文明。

4.实施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生态文明应该做到:

A.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实践的主体。所以,建设生态文明应该注重人的价值观念的转变,走出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从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转到人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的整体价值观和生态经济价值观,并以此来实现人的行为模式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发挥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B.加强生态环境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意识是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应该持续开展生态教育,把生态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按照“面向未来”的要求,通过对全社会成员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唤起人们对自然的“道德良知”和“生态良知”,使人们树立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生态和谐进化的生态发展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发展观、消费观和审美观,调动全社会成员的主动性、自觉地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来。

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经济的最佳途径。我国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改变,就必须要实现从资源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产业,继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发展生态农业;改变过去那种高投入、高污染、高耗费的工业发展路子,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建设生态工业园,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D.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建设生态文明符合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基于对工业文明追求过度消费物质资料的批判和否定。绿色生活方式完全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它以提高生命价值为宗旨,倡导绿色消费、鼓励节约资源。提倡绿色生活方式,要求改变人们不良的食物需求与消费习惯,简化食物生产、分配、消费环节,避免食物生产与消费功能的异化。这种绿色生活方式,既有利于人自身的健康,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提倡绿色消费方式,要求人们能以一种健康合理、科学文明的姿态步入新的生态文明时代,抛弃过度消费、超前消费、高消费的畸形消费观,从追求繁华、浪费的生活方式中摆脱出来,改变人们对资源的强烈占有心态,将环境保护融入日常的消费行为中。

E.强化政府的生态责任,加强生态环保的制度建设

加强政府绿色引导和绿色控制的机能,即政府要加强生态执政、生态立法和生态行政,完善生态文明的政策和法律环境,努力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整体的符合和谐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的政治形态。

政策方面:应该逐步建立起合理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树立起科学的政绩观,建立绿色GDP;利用绿色税收对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补贴,以鼓励他们投资环境保护产业: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使人们尽可能合理利用资源。

法律法规方面:要加强环境法律建设,建立健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法律和制度,加强法律约束机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F.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环境监管体制,完善监督制度和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 篇11

“生态”这一术语,源于古希腊文,意思是指家、住所或者生存环境。古希腊哲学家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的学说代表了古希腊哲人的生态智慧。

和谐就是美德

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约前580—约前500)认为,“和谐就是美德”。宇宙中的一切无不存在着和谐,宇宙秩序无不表现为和谐,这种和谐的关系谱写了天籁之音。和谐代表了美和善,代表了和平、健康和快乐。毕达哥拉斯反对人类破坏自然界的和谐秩序,他指出,只要人类继续残忍地迫害动物生命,就不会真正懂得健康与和平。只要人类大规模地“屠杀动物”,人类就会“相互屠杀””。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约前460—约前370)沿着毕达哥拉斯“和谐就是美德”的生态思想,提出了“古代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他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与人的终极意义联系起来思考,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与自然和谐相处,指出生活的目的不是一味地追求物质享乐,真正的幸福是节制欲望,让灵魂宁静,幸福不在于占有畜群,也不在于占有黄金,而是健康的灵魂,要求人们向动物学习,向大自然学习,他说:“我们是模仿禽兽,做禽兽的小学生,从蜘蛛那里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那里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唱歌的鸟那里学会了唱歌。” 他认为使人幸福的不是征服的力量和金钱,而是正直和公允,人要生活得无忧无惧,就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提出“中等的财富比巨大的财富更可靠”的观点,认为富豪和赤贫是两个极端,都不可靠,贪得无厌的欲望使人堕落。叔本华也同样认为,“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名望实际上也是如此。”

健康依赖于自然

古希腊医学家、哲学家希波克拉底(前460—前370)的医学著作《论风、水和地方》,阐述了自然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他指出医生进入一个城市,首先要注意到这城市的方向、土壤、气候、风向、水源、水质、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等,因为这些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有一个病人因下腹绞痛,小便不畅,来找希波克拉底治疗。希波克拉底说,病人出现这种症状,是由于饮用了污染的水造成的。他的名言是,人的身体健康“寄希望于自然”,“简单而可口的饮食比精美但不可口的饮食更有益”,“暴食伤身”, “人生短促,技艺长存”,“机遇诚难得,试验有风险,决断更可贵”,“无故困倦是疾病的前兆”等,体现了古希腊哲人的生态智慧。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奠定了基础生态学对自然历史的研究方法。他著有:《气象学》《论天》《论生灭》《动物志》《动物之构造》《动物之运动》《动物之行进》《动物之生殖》《论感觉和被感觉的》《论记忆》《论睡眠》《论梦》《论睡眠中的预兆》《论生命的长短》《论青年、老年及死亡》《论呼吸》《论气息》等。他详细观察和记录了500多种动物的生活情况,他是动物分类学的首创者。

尊重自然规律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前341—前270)通过研究原子运动,总结了“自然规律”。他认为,我们不能把天体运动和旋转、日月蚀,升起降落以及诸如此类的自然现象视为神所决定的,“世界在产生过程中同时也就有了规律”。他提醒人们把物质欲望减少到最低程度,使生活简单化,养成简朴的生活习惯,重视知识的培养和友谊的增进,这样做既能增进健康,又使人不至于贪得无厌,免除痛苦,达到身心宁静的人生境界,他提出“肉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平静乃是生活的目的”。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约前99—约前55,罗马共和国末期的诗人和哲学家)继承了伊壁鸠鲁主义,著有《物性论》。他提出,人们当以宁静的头脑去观察自然 ,因为无限的宇宙除掉它自己的规律之外,并没有什么在外面支配它的力量,唯一的神就是自然规律,最真诚的敬神就是认识和爱护这个自然规律。

贪婪是灵魂的病态

新柏拉图主义的奠基人普罗提诺(205—270)继承了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的思想以及东方神秘主义,视太一为万物之源,认为人生的最高目的就是复返太一,与之合一。太一就是宇宙规律,自然法则。在普罗提诺看来,宇宙是一个有组织秩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人们应当虔修,以求净化灵魂,达到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斯多亚派认为,自然万物是有组织、有系统、不断运动的鲜活的世界,他的格言是“顺应自然而生活”,人的美德就是顺应自然,善是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按照德性而生活,贪婪是灵魂的病态,堕落的根源。卢克莱修指出,黄金的发现和使用“使人贪婪腐化,争名夺利,相互残杀”,他认为,“世界处于衰老状态,土地不再肥沃,庄园的收成降低”,源于人们的贪婪掠夺。

西方工业文明的悖论

从古希腊哲学,经中世纪至文艺复兴,从18世纪到20世纪,生态哲学的思想在人类思想史中被多次提出。遗憾的是西方现代化之路背离了西方古圣先贤的生态思想,导致了工业文明的进步与破坏生态环境的悖论,由此出现了两个危机,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危机,二是人与人的关系危机。这两个危机最终导致了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20世纪以来,伴随西方工业化而来的大气污染、海洋污染和陆地水体污染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这是工业革命之前西方人始料未及的。

西方的工业化主要依靠的是先进的技术,包括军事力量,通过殖民掠夺、雇佣廉价劳动力、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实现的,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久治难愈,最先尝到苦果的是欧美发达国家的一些著名的城市和地区。

一是英国 “伦敦毒雾事件”。其发生于1952年12月4日夜间,“伦敦毒雾”数日不散,最低时能见度一英尺,雾霾与煤烟结合呈黑色。整个城市交通瘫痪,学校、商店、银行、邮局等关门。伦敦毒雾造成约12000人丧生。

二是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光化学烟雾事件”造成洛杉矶65岁以上的老人400多人死亡。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含有碳酸化合物,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氧化剂,在阳光作用下滞留市区不散。1955年9月,由于大气污染和高温的作用,又造成65岁以上的老人400余人死亡,人们出现眼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20世纪70年代,洛杉矶市还被称为“烟雾城”。

三是北美“五大湖污染事件”。20世纪70年代,美国受酸雨影响的水域达3.6万平方公里,23个州的17059个湖泊有9400个酸化变质。最强的酸性雨降在弗吉尼亚洲,酸度值(pH)1.4。加拿大受酸雨影响的水域5.2万平方公里,5000多个湖泊酸化严重。多伦多1979年平均降水酸度值(pH)3.5,安大略省萨德伯里周围1500多个湖泊池塘漂浮死鱼,湖滨树木枯萎。1975年北美还发生了“死湖事件”,纽约州阿迪龙达克山区,严重的二氧化硫污染导致近50%的湖泊无鱼,其中200个成了死湖,听不见蛙声。

四是欧洲“莱茵河污染事件”。20世纪中叶后,因工业排放,莱茵河成了欧洲最大的下水道。仅在德国段约300家工厂把大量的酸、漂液、染料、铜、镉、汞、去污剂、杀虫剂等上千种污染物倾入河中。此外,河中轮船排出的废油、两岸居民倒入的污水、废渣以及农场的化肥、农药,使水质遭到严重的污染。河水中的有害物质达1000种以上。

五是“桑多斯化工厂化学品泄露”。1986年11月1日,瑞士巴塞尔的桑多斯化工厂仓库失事起火,近30吨硫化物、磷化物、汞、灭火剂溶液随水注入河道,造成大批鳗鱼、鳟鱼、水鸭等水生物死亡;下游160千米内约有60万条鱼被毒死;480千米内的井水不能饮用;沿岸许多自来水厂、啤酒厂被迫关闭;使已经投资了300多亿马克的莱茵河治理工程前功尽弃。

西方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迫使西方各国对工业化的发展进行限制和改造。更为重要的是,引发了人们反省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包括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资源匮乏、能源减少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实际上涉及人类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价值取向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国现代化借鉴。

上一篇:发展新团员倡议书下一篇:公共卫生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