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作文

2024-09-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作文(共8篇)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作文 篇1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和《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云发〔2009 〕5号)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动××新发展,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生态的模范自治州。现结合××州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建立科学的经济运行机制和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在不断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提高人类生活素质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进一步提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实现以人为本,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协调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增创发展新优势,提升综合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实现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客观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途径。

全州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要从宏观战略高度、可持续发展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和决策上来,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为建立和实现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社会建设目标体系,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努力和贡献。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走得远比走得快更重要”的发展理念,通过体制 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和改善民生,完善民主法制,努力构建经济发展、生活宽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行为文明的生态经济体系、生态功能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逐步建立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州打造成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良好、人居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生态文明自治州。

(二)基本原则。坚持和谐发展,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坚持继承发扬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朴素生态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生态文明观,传承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树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健全体制机制,提高科技支撑和保障能力;坚持统筹兼顾,协调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少数与多数的利益,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维护后代人的发展权益,打牢可持续发展基础;坚持共同推进,调动各方力量,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

(三)目标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使经济结构更为合理,形成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促进生态环境向绿化、净化、美化的可持续生态文明系统演变,为社会经济发展打造良好的生态功能体系;促进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人居体系;促进居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生态文化转型,形成以生态理念为核心的生态文化体系。通过不懈努力,将××州建设成为全省较高水平的生态文明示范自治州。

近期目标:2010年,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模式初步建立,经济发展方式得到转变;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基本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治理工作得到加强,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修复,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保护设施、环保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居环境明显优化,生态意识逐步提高,生态文化建设初见成效。

中期目标:到2015年,以循环经济为主体的生态经济模式基本建立,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体系基本成型;生态环境质量全面优化,各种污染源得到 有效控制,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取得全面进步,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以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为核心的生态价值观念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远期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具有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自然生态系统及重要物种得到更有效保护,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城乡生活污水、垃圾得到有效处置,森林覆盖率和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生态文明道德文化体系基本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基本形成,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全州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各族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科学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按照“科学规划、有机结合、分类实施”的原则,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与山区综合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南部开发工作相结合,切实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 规划。重点是根据生态环境实际,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实行分类指导的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各具特色的生态区域发展格局的形成。按照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统筹规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把经济活动控制在自然生态的承载力之内。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实行重点开发,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做到增产不增污;在国土开发密度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的区域实行优化开发,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水平,集约利用资源,实现增产减污;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人口和经济集聚条件较差,但对区域生态安全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区域,坚持环境优先,实行限制开发,并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逐步成为重要生态功能区;在自然保护区、湿地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区域,实行强制性保护,依法依规严格监管,严禁不符合功能区定位的开发活动,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

(二)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生态工业经济。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特色工业。进一步调整优化工业布局,以节能、降耗、减排为目标,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落后产能,发展高效、节约、循环的现代工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消耗低、污染少的高新技术产业。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区域内企业之间、园区之间形成共生互动的循环型产业,实现物质、能量的多级利用和循环传递。支持和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重点在冶金、电力、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开展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的清洁生产活动,创建一批高标准、规范化的循环型工业企业。加强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生态型工业园区,引导所有生产性项目进入园区,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治污。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动、法律规范、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的资源利用运行体系,完善多层次的资源循环利用系统,促进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培育发展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低碳经济产业,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三)以绿色环保为方向,培育发展生态农业。充分发挥我州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生态农业技术,建设“以生态为基础、以科技为主导”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大力发展特色农牧渔业产品及其深加工,建立结构合理化、技术和产品标准化、生产环境生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的生态农业体系。着力培育具有可持续发展优势的生物资源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壮大医药、木本油料等优势新兴产业,积极引进和推广生物技术、无公害技术,建立一批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生产基地,加快果蔬、茶叶、中药材等优势生物产品产业化、品牌化,壮大有特色有优势的高效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猪-沼-果(菜、鱼)”等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提高秸杆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强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和再增值,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实施农产品品牌带动战略,力争建成全省重要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四)以森林资源为基础,培育和发展生态林业。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培育林业要素市场,建立“林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落实、责任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规范、监管服务到位”的 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大力实施生态立州、产业兴州的现代林业发展战略,推进生态公益林管护和商品林工程建设,加快特色经济林、用材林、林下资源开发、森林旅游等产业的开发建设,提升林业发展的质量和规模,尽快构建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格局,建立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功能协调、效益显著的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森林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传播、教育功能,大力倡导生态文明观念,积极开展生态文化教育,努力构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生态文化体系。

(五)以生态资源为依托,培育和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要充分利用我州生态、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把生态旅游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来抓,大力发展培育一批集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康体休闲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精心打造内涵丰富、优势明显、生态良好的旅游品牌和精品旅游线路,促进大旅游、大市场、大发展格局的形成。围绕“一点(哈尼梯田)一线(滇越铁路)两片区(文化览胜区、康体休闲区)”总体规划思路,切实增加投入,加大重点项目、重点景区的建设力度,以升级创业为重点,积极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大力发展融民族文化、生态 文化、康体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业。在公路、铁路、机场建设中,引入生态大通道建设理念,建设生态观光高速通道,利用交通枢纽、边境贸易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加快发展生态服务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和繁荣。

(六)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石漠化治理,突出抓好工业原料林建设和生态公益林保护,扩大绿化面积,保证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城市绿化、美化、净化率,建设一批园林(绿化)城市、生态乡镇、环境优美乡镇。创建“绿色生态交通”,科学规划项目,把生态保护、水土保持、地质灾害防冶、绿化、污染物防治等工作统一纳入工程监理体系,尽量减少项目实施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宣传绿色交通理念,倡导绿色出行方式,推广交通节能技术,全面推进交通领域节能减排。以各类创建活动为载体,通过实施“森林生态州”、“林业生态县”、“生态县(乡镇、村、园)”、“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文明小城镇”、“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社区”等创建活动,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打造宜居城乡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天然植被和各类典型生态系统,加强重要生态 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重要保护区建设工程和绿色走廊工程,尽快修复退化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

(七)不断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控制并逐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大重点污染源限期治理力度,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以保障饮用水环境安全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突出抓好异龙湖、××、南盘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机制。加大对冶金、化工、造纸、电力、建材等污染物总量负荷较高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力度,加快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和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的产生。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为重点,加强火电、冶炼等行业烟气脱硫设施建设和工业锅炉、炉窑的技术更新改造,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小型燃煤锅炉,不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努力控制酸雨污染。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生态文明示范乡镇(村)建设。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业生产环境保护,防止农药、化肥过量使用以及畜禽养殖产生的面源污染。以加强自然生态保护为重点,严格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继续推进防护林体系、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矿区生态恢复重建、重点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生态工程建设,抓好以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为重点的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不断恢复、维持生态功能。强化危险废物、放射源的安全监管,完善危险废物、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确保环境安全。

(八)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环境。建立健全有利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税收、价格、信贷、贸易、土地、风险投资等经济政策。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对废弃物资回收利用、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给予税收优惠。建立和完善能够反映资源环境成本的价格和收费政策,进一步完善水利、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发挥价格机制在资源供求方面的调节功能,引导资源按有利于有效利用和生态恢复的方向进行配置。建立能够有效推进企业保护环境的激励政策和减少污染排放的约束机制,强化排污费征收及监管,开展排污权有偿出让及排污权交易试点。继续实施退耕还林优惠政策,建立和完善林业发展的地方生态效益补偿、林业造林、抚育、保护、管理投入补贴等长效机制;完善矿山、水电企业的环境恢复治理责任机制,实行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从水电资源开发收益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当地环 境的恢复治理。加大金融机构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重点支持生态产业项目申请银行贷款和企业上市融资。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的收费政策,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承包、股份制、股份合作制、BOT等不同形式参与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推进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的市场化。

(九)加大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资金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优先安排。从2010年起,州县市财政每年要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生态文明建设,并通过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助、项目前期经费、政府投资股权收益适度让利等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大力支持生态产业及生态工业园区试点示范项目、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国际合作项目、重点城镇及重点地段的面山绿化、生态文明建设技术研究、目标责任制考核奖励等。要统筹安排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污染防治、水土保持、河道整治、植树造林、森林资源管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项目资金,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开展。

(十)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生态文明 建设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健全生态教育机制,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重要举措和工作成效,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推广生态文明建设科普知识,让生态文明教育进机关、进工厂、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切实增强人们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自觉树立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促进广大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生态文明观,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引导全社会转变消费观念,深入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活动,摒弃讲求奢侈的“高档消费”、铺张浪费的“攀比消费”、追求方便的“一次性消费”等消费陋习,推进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的绿色消费,让勤俭节约、理性消费成为社会习惯和时尚,做到既满足当代人的消费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

(十一)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全州各级党委、政府要将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形成党政 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策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研究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协调各部门、各地区间的关系,统筹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形成州、县市和乡镇分级推进、分级管理、部门配合、上下互动的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实施、沟通协调等日常管理工作机构,及时处理、协调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推进有力。

(十二)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建立更加注重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把资源能源节约指数、生态环境治理指数、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生态文明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内容,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把生态文明建设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各县市、部门和企业,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定期作出检查、汇报。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动态管理,接受新闻媒介和社会的监督。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倡导生态文明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为生态文明建 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因行政不作为或作为不当,完不成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实施严格问责;对因决策失误、失职或渎职等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按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作文 篇2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核心在于可持续发展, 关键在于提高全体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目前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普遍水平不高, 难以适应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要求。改变这一困境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发展生态文明教育维度建设。

1生态文明的教育维度

维度这个概念最初来源于数学, 又称维数, 是数学中独立参数的数目。在物理学和哲学的领域内, 指独立的时空坐标的数目。在非古典物理学中, 维度是理论模型, 是指一种视角, 是一个判断、说明、评价和确定一个事物的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条件和概念。研究生态文明, 可以有多个维度, 如果以生态文明整个系统为经, 以教育为纬, 其中涵盖的就是生态文明的教育维度的研究内容。简单说来, 生态文明的教育维度就是指生态文明建设中有关教育领域的全部相关问题。

2切实加强生态文明的教育维度建设

生态文明的教育维度的内涵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2.1 加强生态文明政策、法规、制度建设

推进生态文明发展是自上而下的,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种强制行为, 必须有政府大政方针、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规章制度等加以导向和约束。这是生态文明得以发展的前提。

2.2 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活动

这里的实践活动内含丰富, 包括所有起到生态文明教化作用的社会活动:各种民间自发组织的环保活动;电视媒体、书刊杂志等平媒, 包括网络媒体的公益宣传;公民自觉提高生态文明知识、能力、理念水平而进行的自我教育都在此之列。

扎实有效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可以促使受教育者将生态文明知识应用于实践, 把生态文明意识转化为行为, 养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活习惯、审美习惯、消费习惯等, 潜移默化地发挥活动育人的教化功能, 是使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的重要举措。

2.3 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社会的生态化发展对现代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必须通过不断的尝试、调整以校正发展方向, 适应新的社会形势的要求。整体教育系统的生态化中包括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体制、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在面对全体公民的教育中, 在教育的全部过程中, 在所有教育活动中以生态文明观为统领;学校的教育者, 无论是教师还是辅导员, 都应主动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自己的全部工作中, 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修养。教育体系的整体生态文明化是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保障。

实现生态文明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在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两方面实现教育的生态文明化, 要依靠制度建设。

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环保知识、环境意识进行宣传和教育, 推动公众参与环保活动, 节能减排, 保护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或草地、矿产资源, 保护生物或文化多样性, 推进环保科技研究等。近几年民间环保组织开始围绕着若干重要公共事件, 尝试性地建构环境公共议题, 进而对政府政策制定及具体运作发挥影响。在参与制定环保公共政策、进行社会监督、维护公众环境权益、援助环境污染受害者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引人注目的作用。民间环保组织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向国内吸纳一部分国际资源。

构成生态文明教育整体体系的还有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

生态文明家庭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保持整洁、优美的居家环境;选择健康的家庭休闲活动;树立绿色家庭消费观念。一个情感融洽、环境整洁、健康有序、厉行节约的家庭对于儿童及其他家庭成员都发挥着巨大的教育功能。

有关生态文明家庭教育的报道多见于各地政府、社区举办的“生态文明家庭”评选、创建活动之中。对青少年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影响因素研究中, 家庭教育也被作为一个重点提出。这表示, 家庭教育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维度的重要组成已经引起了研究者和决策者的广泛重视。

还应注意到的一点是, 青少年学生在获得比父辈更为先进的生态文明意识的同时, 对父辈的影响和提高, 这也是生态文明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一方面, 家庭环境、家庭氛围、家庭生活习惯对家庭成员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化功能;另一方面, 家庭成员, 尤其是作为新思想、新观念的易于接受者的青少年学生对家庭整体环境的校正作用。这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得以发挥辐射作用, 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内在机制。

生态文明的自我教育可以分为个体的自我教育和群体的自我教育。

公民个体自我生态文明教育包括了解生态文明的相关政策法规、学习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掌握生态文明技术、提高生态文明修养、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等。阅读报刊杂志, 浏览网络信息资源, 通过电视、电台等媒体获取信息, 观看环保宣传影片、图片等资料都是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

群体可能是一个班级、一个社区、一个社团组织等, 当这个群体的全部成员为了完成同一个生态文明研究目标或一个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而展开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行为的落实与校正、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观点的碰撞与生成等一系列研究、实践活动都是群体生态文明自我教育的过程。

2.4 树立生态文明观

培养每个公民树立起生态文明观念, 是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要求。生态文明观念包括合理利用自然、尊重自然承载力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维护生态平衡, 积极主动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意识;关注经济、文化、环境、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意识;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绿色健康的消费意识等。树立生态文明观, 塑造“生态人”, 是一切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在全体公民中成功树立起生态文明观念, 那么我们距离生态文明社会就仅有一步之遥。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生态文明得以实现的关键。

3建设生态文明教育维度的重要意义

3.1 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 充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 这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义。从一种文明形式发展到另一种文明形式, 是社会形态的巨大变革, 影响到整个上层建筑的重新建构。通过生态文明教育维度建设, 帮助人们认识生态文明的历史意义, 把握生态文明的历史走向,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顺利渡过社会发展转型期。

3.2 是提高生态文明素质的必要手段

加强生态教育, 是提高公民生态意识, 实现生态文明社会的思想基础。生态道德观念、生态思维方式、生态实践能力是生态文明时代人才的必备素质。许多与生态文明相悖的行为, 如破坏环境与生态的行为、违反人口控制政策的行为、甚至触犯法律法规的行为、妨碍社会公德的行为等, 最终都可以归结为生态文明观念的缺乏。2l世纪将是生态文明的世纪,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将愈来愈激烈, 哪个国家能够更好地运用高科技手段, 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减低消耗, 改善生态环境, 发展绿色经济, 就将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优势, 而这一切首先取决于国民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和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在今后一段历史时期内, 公众整体素质较低仍然是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通过生态文明的教育维度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进而提高全民族生态文明素质, 获得最大的国际竞争力。

3.3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 又指人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和谐发展。人类很早就萌芽了对人的完美、和谐发展的追求, 但直到19世纪, 马克思和恩格斯才在继承和发展前人思想的基础上, 首先对这一问题作了科学的历史分析。指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下才能完全彻底地实现。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决定着人的存在状况, 也决定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大背景下, 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同和实践就成为了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中包含个体能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关系, 生态文明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自然生态基础。透过生态文明视角重新审视人的需要与生态系统之间价值的关系, 只有让生态系统的多重价值得以实现, 使人们的多重真实需要得以满足, 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经纬.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亟待加强[J].教育, 2006, (2) .

[2]温远光.世界生态教育趋势与中国生态教育理念[J].高教论坛, 2004, (4) .

[3]白宏亮, 李大江.影响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的因素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 (3) .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作文 篇3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法律制度 环境权利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还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次我们党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可见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要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各项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不但要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制度,而且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制定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按照环境法律、法规、标准来处理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只有法律制度才能够持久地把握环境问题的长期发展特征。环境政策能否有效得以贯彻关键不在于抽象意识、而是组织、行动联盟和共同的实践法典。”

我国现行的法律中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有关规定,对当前生态环境保护起到很好作用。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树木。”“国家保护名胜古迹”,“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此外,宪法中的其他条款也有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宪法中这些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是国家关于环境保护总的要求,是环境保护法的基础和立法依据。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是一部综合性的环境保护法律,是中国环境保护基本法。该法对环境保护的目的任务,环境保护的对象,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制度,防治环境污染和保护改善环境的基本要求,以及对环境监督管理职权,环境保护法律责任等重要问题作出了原则规定。它是制定专门性环境保护单行法的依据。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国务院和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倾倒废弃物,进行海岸工程建设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必须依照法律和法规,防止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城乡建设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而且我国环境保护法还规定了违反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例如“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没有建设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批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罚款。”“对违反本法规定,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法规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情节较轻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的单位或者政府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一般认为,环境保护法是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环境保护法的目的是为了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民健康,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对环境保护方面有制定专门性的法律法规,它是针对各种环境要素或特定的保护对象,分别制定的具体法律规定,又称环境保护单行法。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为了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该法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义务,并有权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提出检举和控告。除以上单行法之外,我国还有一些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行政法规和规章。例如关于放射性污染防治、化学危险物品管理、农药安全使用、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等法规和规章。

我国在其他部门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也很多。我国民法通则、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经济法中有不少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我国民法通则中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我国刑法中有一些专门对破坏环境资源方面的处罚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出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我国侵权责任法对造成生态环境污染方面有专门追究责任的具体规定,例如有“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等规定。此外还有我国国务院的环境保护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法规、规章。我国参加的国际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我国参加已对我国生效的一般性国际条约中的环境保护规范,包括我国参加或者缔结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双边、多边协定和国际条约及履行这些协定和条约的国内法律等,也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建设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参加的重要环境保护国际条约有:《联合国海洋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南极条约环境保护议定书》等。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结果是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生态文明取得的成果也应体现在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上。现阶段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特别要加强生态环境的法律制度建设,用法律制度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人不仅有基本的政治、经济和发展权利,还应当有基本的环境权利,有权获得良好的生活环境,有权不遭受污染的危害,有权参与对影响环境行为的监督管理。要提高公民的环境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对公民环境权利的保障,以更加合理地利用环境,更加自觉第保护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而持久的动力。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政府保障公民的环境权利的实现,推动生态文明需要公民自觉维护环境权利。

近年来,我国在公民环境权利保护方面取得很大进展。2012年8月31日,我国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其中采纳了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议。其中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我国法制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突破,由此揭开了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新篇章。但是我国正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环境保护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许多群体性事件都是与环境侵权有很大关系,公民的环境权益面临较大威胁。目前,我国在环境方面正处于敏感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公民环境保护权保护三者之间关系。我国发生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地区主要存在五种情况,一是未批先建;二是批了乱建;三是在环境影响评价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四是有些所在地政府的执行不力问题;五是有关重大项目社会风险评估的法律不健全、机制不完善。从现有的群体性环境事件中,反映了当前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人民群众环境维权意识的觉醒与环境救济途径的不足之间的矛盾。

我国在环境信息公开方面存在滞后,该公开的没有及时公开,而在环境信息公开方面,公民参与决策的渠道不畅通。政府所掌握的环境信息数量庞大,难以全部主动公开,而公众为了维护自身的环境权益,对环境信息常常会有不同的需要,因此依申请公开就成为公众获得环境信息非常重要的手段。对此中国和西方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中国在依申请公开方面,无论在要求上还是在实践中,都与西方存在明显的差距。中国在项目环评阶段,现行规定存在环境信息公开时间短、公众参与意见渠道不畅等问题,虽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规定,政府机关要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专项规划应当在该规划审批前,通过举行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但公众在参与的具体条件、方式、程序上还缺少明确细致的法律规定。目前,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大环境立法力度,把公民的环境权利内容具体化。只有明确规定公民环境权,以权利制约权力,依靠公众参与、公众监督和公众诉讼,才能有效地促进政府依法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环境保护法律只有通过明确公民环境权,才能从法律角度彰显其不同于民法、物权法的适用范围和立法目的。环境权是环境法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环境立法、执法和诉讼,环境管理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环境公益诉讼的基础。环境公益诉讼时实现环境权的主要途径,是环境权受到侵权时的司法救济手段。在我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环境权和环境公益诉讼内容,有利于从根本上建立健全环境法律制度,从而有效地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中国处于环境问题敏感期》,《新京报》2012年11月13日

2、黄莎:《我国环境法庭司法实践的困惑及出路》,《法律适用》2010年第6期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篇4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独立篇章系统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建设生态文明,完全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也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当前,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生态文明为发展导向,切实负起时代和历史的责任,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更富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对此我认为最重要的应该从几个方面做起: 一:深化节能减排,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P22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企业要做好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产业,处理好三废问题,不能 把未经处理的废气,废水,废渣排放,生产垃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处理。尽可能 的做到资源循环利用。研发先进技术,做到低能低耗,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采取高投入、高能耗、高消耗的做法发展经济,不然会使全球出现了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生态灾难。同时还要遵守职业道德,爱护生态环境,不可以乱砍乱伐,此外,在做好自己的本分的前提下,要回报社会,大力投资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绿化,把各种绿化,生态林带,好好地建设好、保护好。

三: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这一精神,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四: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城乡环境一体化发展,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农村环境监管能力,使得农村工业、农业、生活污染得到有效遏制,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生态创建活动全面展开,整治后的乡镇基础设施基本配套、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村庄风貌整洁优美、农民素质整体提高。

五: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近几年我国重特大自然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强水利建设,推进以防洪和防治地质灾害为重点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六: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教育是改造人的灵魂、塑造人性的重要途径。建设生态文明,普及生态文明观必须积极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加大生态文明宣传,繁荣生态文化。要把贯彻十七大和贯彻省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通过举办宣讲会、报告会、读书教育等活动和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积极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加大生态文明宣传,繁荣生态文化,在全社

会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建设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强化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的全方位生态教育体系,利用各种创新宣传手段广泛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和价值取向,从而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七:建立健全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

制定和实施生态道德规范,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公众参与机制。要依法加强土地、矿产等资源的管理和调控,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保证矿产资源的合理开采。制定实施促进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相关标准和评价体系,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性企业和园区。制订发展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和风能等产业的优惠政策,大力开发和使用新型能源。生态文明规范建设,除了强调道德规范建设,强化人们的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约束力外,还要加强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

八: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2008年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说,各国应携手奋进、坦诚合作,加强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为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努力。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生存环境及经济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做好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既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措施,也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作文 篇5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全国闻名的‚江南模式‛。但在经济获得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一定的环境代价。近年来,我市把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一手抓经济优化转型,一手抓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市的转型发展还仅仅是开端和初期,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也正处在历史的节点。如何更好地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努力践行的历史使命。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 正确协调和处理转型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转型发展和生态保护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经济得不到发展,自然环境的恶化状况就无力得到有效治理,最终也会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阶段,我市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需求非常旺盛和紧迫,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转型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眼点 工业化道路给无锡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无锡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实现工业化目标仍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市面临的主要任务。然而,在工业化历史任务尚未全面完成的情况下,如何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实现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协调发展?正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现实问题。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是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之上的文明形态,离开了工业化的强有力的支撑,生态文明也就城了‚空中楼阁‛。而粗放式的经济高速增长是依赖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是不可持续的。也将会使经济社会陷入困境,而且所带来的生态后果将是灾难性的。2007年我市发生的供水危机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推动工业化进程中,必须以生态文明作为经济发展的着眼点,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选择发展工业结构和形式,切实转变发展方式,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工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它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既是无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又是检验无锡转型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新的历史时,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必须突破传统工业发展路径的桎梏,实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共存。

(二)促进发展方式转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必须适合我国国情和我市的实际。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我们要用有限的资源环境条件,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就必须持续提高生态效率。其根本出路在于推动发展方式生态化的转型。通过资源节约、生活俭朴、行为自觉、公众参与和系统和谐,展现全新的天人合一的生态风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具有丰富科学内涵和鲜明时代特征的‚科学发展观‛。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型优化,既是实现科学发展观,提高竞争力的内在需要和重要机遇,也是推动经济社会朝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和谐境界快步迈进的必要手段。转型发展方式的内涵十分丰富,具体而言,发展方式的转型应该包括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环境和经济政策、现代科技、政府管理等各个方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只是发展方式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生态保护与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联系。必须坚持‚环境立市‛、‚生态兴市‛理念,以创建‚生态市‛为载体,落实环保优先,严格环境准入,坚持铁腕治污,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切实改善和优化城乡生态环境,以环保倒逼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优化发展,谋求环保与经济发展‚双赢‛,努力实现以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转变,使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呈现良性互动、健康发展的态势。

二、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努力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打好环境基础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以治理太湖为重点,坚持以资源环境保护倒逼,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在优化生态环境、实施生态经济、促进转型发展等方便做了有益的实践,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先驱城市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抓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生态经济腾出空间。

坚持以环境保护倒逼产业调整,节省资源,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2007年以来,实施从严控制市区快速内环50平方公里的工业项目,已有87家重点企业完成整体搬迁或关停整合,腾出主城区空间面积达7平方公里。建成区内不再审批新建、改建、扩建化工、印染、冶金等污染企业项目,全市否决或劝退总投资近50亿元的960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拟建项目。全市新建的工业项目全部进入城市总体规划圈定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对传统产业,加快实施升级改造,设立节能与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并从企业排污费中提取10%专门用于支持企业清洁生产。全市9个工业园区、57家工业企业开展了省、市级循环经济试点,实施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85个,77家企业通过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900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600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同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全市累计关停‚五小‛及‚三高两低‛生产企业1607家,整改达标企业567家。关停并转迁沿湖企业53家。

(二)抓创新产业的发展,抢占新型经济制高点。面对金融危机的压力,我市以尊重科技,尊重人才为抓手,全面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质量与知识产权立市‛主战略。大力实施以引进海外留学归国领军型人才为重点的‚530‛计划和引进外籍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的‚泛530‛计划。至今年一季度,累计注册落户‚530‛计划项目876个,注册资金22亿元,集聚各类人才6000多人。全市建成‚三创‛载体750多万平方米,集聚科技型企业2500多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8家。全市新传感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现代旅游、生产性服务等九大新兴产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去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在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成立‚低碳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江阴市率先建设首个千亿元低碳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经达到43.5%,居全省首位;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和能力跃升全国第一,产业规模占全国16%;太阳能光伏产业位居世界前列,产出分别占全国、全球的50%和10%左右;风电产业具备占领国内技术创新制高点的能力。全球服务外包100强企业中已有11家落户无锡,国内服务外包50强企业中也有11家落户无锡。服务外包产业各项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全省第一,离岸服务外包产业跃居全国城市第二。在发展创新产业的同时,我们十分注重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全市累计建成现代高效农业面积105.0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50.6%;建成规模现代农业园区118个,总面积36.5万亩;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00个,无公害农产品264个,绿色食品216个,有机食品108个。全市现有国家级名牌产品2个,省级名牌产品27个,市级名牌产品71个。

(三)抓环境法治建设,为生态环境改善保驾护航。依法治理环境在整个生态环境保护执行体制中具有引导、促进和制约作用。生态环境保护不仅限于行政管理,更在于建立健全地方性环境保护的法律规章制度,在于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政府行政推进机制。

一是加强地方环境立法。修订了《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无锡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办法》等一批地方性环保法规。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举全市之力开展治理太湖保护水源‘6699’行动》、《全社会动员全民动手开展环保优先‘八大’行动》、《关于全面加快生态市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太湖水污染治理的决定》等25个治理太湖的决定以及相关的实施方案和责任制度、考核体系。同时,实行‚大督查‛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太湖治理、生态市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制和组织保障。

二、严格落实总量减排。至2009年底,我市COD和SO2排放量分别在2005年基础上累计削减30%,提前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目标任务。今年,为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累计削减32%的目标任务,我市共下达减排项目159个,其中COD项目131个、SO2项目28个。截止目前,全市131个COD减排项目已完成114个,在建17个,工程完成率87%;28个SO2减排项目已全部完成,工程完成率100%。

三、大力实施太湖治理。狠抓应急监测预警、饮用水源保护、沿湖排污口封堵、水质断面考核、重点单位执法监管等工作。使太湖水质总体上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太湖藻类情况较为稳定,藻类密度较往年同比大幅下降。今年1-6月份,太湖无锡水域藻类密度平均为234万个/升,较2009年同期下降了35%;密度最大为700万个/升,较2009年同期最高下降了64%。

四、积极开展生态创建。去年,宜兴市、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创建成国家生态市(县)区。新区创建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无锡市、江阴市同时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我市生态创建工作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今年4月,无锡创建国家生态市顺利通过了省级考核验收。目前,我市正在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争取顺利通过环保部于近期对我市的技术评估和将于年底前的考核验收。

五是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成立全省首个环保法庭,升格了市环境监察局,在乡镇(街道)设立环保分局,在乡村设立环保办公室,形成‚市、县、片、镇、村‛五级环境执法网络。在全市339家重点污染源安装在线监控设施360台(套),全部与环保部门联网,全市COD和SO2排放总量95%以上的重点污染源实现在线监控。建成8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在太湖布设21个蓝藻巡视点,沿岸建设13个蓝藻分布视屏监视系统,配备太湖水环境应急监测船和应急监测车,利用环境卫星加强遥感监测,利用飞行机器人进行太湖蓝藻监测,建立了‚水、陆、空、天‛四位一体监测监控体系。

六是加强现场执法监管。全面推进环境执法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落实飞行检查、交叉检查、联合检查等制度,保持严查重处的高压态势。2007年以来,共出动现场执法人员30多万人次,检查企业近18万厂次,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4800多件,处罚到帐1.7亿多元,收缴排污费8.4亿多元,封堵沿湖地区排污口376个,停产整顿近1000家,责成90多家违法企业自费登报作出公开道歉和承诺,对2310家企业实行环境行为信息公开评级。在铁腕治污同时,实行执法服务。集中开展以‚服务企业助推经济转型,提升能力保障环境安全‛为主题的‚百日环境安全宣传服务活动‛,推出了上门宣传、开展巡诊、风险排查等一系列环境安全宣传服务活动。

经过持续多年的高强度、系统性的城乡建设和综合整治,我市的环境面貌显著改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管理运行机制日趋优化,城乡生态环境有了大幅度提升,为我市经济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当前,我市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内在发展需求和外界倒逼因素,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增强可持续能力。

(一)要大力弘扬生态文明意识,实现全民生态意识的集体觉醒。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每个市民、每个单位、每个企业、每个地区、每届政府的共同努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全民意识的形成。因此,要把提升全民生态意识放在重要位置,提到应有高度。一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要以‚5.29‛饮用水安全日和6月环境宣传月为契机,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全民生态意识。使每一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既是环境保护的监督者,更是环境保护的参与者、践行者,尤其要对青少年从小就加强环境保护知识和理念的教育培养。二是要开展系列生态创建活动。要结合生态市的创建,积极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绿色宾馆等绿色创建活动。通过创建确立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倡导绿色生活,实现人们生活方式的革命。三是要增强企业责任意识。企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要通过规划的导向、典型的宣传、严格的执法、政策的扶持,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促进污染治理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推广,加快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四是要加强部门协调。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离不开各方的配合和支持。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加强沟通、团结协作,形成合力。五是要形成公众参与机制。建立环保志愿者、监督员制度,推行环保有奖举报,鼓励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形成人人关心环境、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社会氛围。

(二)要以生态环境倒逼产业调整,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发展的根本性转变。

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坚持调高调优调强的基本取向,促进新兴产业跨越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传统产业优化发展。一是要优先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传感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现代旅游、生产性服务等九大新兴产业,以规模化和高新化为核心,优化政策环境,加强产学研合作,抓好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性强的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机制灵活的研发平台,培育一批产业链条完整、产业集聚优势突出的产业基地,使其成为无锡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二是加快发展低碳服务业。以高端化、生态化为导向,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生态旅游业等低碳型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推动服务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三要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大规模改造提升冶金、纺织、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区域品牌,推动传统产业从数量规模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实现传统产业生态化、绿色化。

(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福祉。

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生态建设成果是人们群众最期盼的发展成果。无锡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太湖治理为重点,不断优化城乡生态环境。一是要狠抓太湖治理。虽然近年来太湖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藻类聚集的时间延后、频次和面积大幅减少,圆满完成了安全度夏和‚两个确保、三个下降‛的目标,但形势仍不容乐观。太湖富营养化程度、氮磷污染负荷仍偏高,在未来3-5年,甚至更长的时期内,大规模发生蓝藻集聚的隐患依然存在。因此,我们要常存忧患意识,保持高度警惕,严格按照国家治太总体方案和省、市部署要求,把太湖治理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试金石‛,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落实环保优先的有效载体,做到决心不动摇、力度不减弱、工作不松劲、标准不降低。二是要防控新型污染。近几年,我们集中精力狠抓水环境综合整治,取得良好的阶段性成效。但要清醒地看到,以城市建筑扬尘和机动车尾气为主的大气污染、固体危险废物、土壤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新型环境污染正日益成为市民投诉的热点。在推进以治太为重点的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同时,要编制并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加强危险废物和放射源管理,开展土壤修复试点,改善声环境质量。三是要打造和谐宜居环境。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排水达标区建设和垃圾处理体系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绿色无锡‛建设,全面推进植树造林,提升城乡绿化水平。加强生态功能区建设和保护,开展生态修复,建设生态廊道,保护生物多样性。

(四)完善生态制度体系,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机制体制。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严格的生态监管体系和生态考核体系,努力形成民主科学、制度完善、法制健全、监管有序的资源环境制度体系。一是要创新绿色行政管理体制。建立绿色政绩考核制度,进一步转变GDP唯上的政绩观;建立符合科学发展、符合无锡实际的生态建设政策法规体系,加强以‚引导‛和‚预防‛为主的政府生态管理模式;建立重大决策听证和评议制度,完善政府决策问责制度,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区域限批、企业限排、关停搬迁等措施实施总量控制。二是创新资源环境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区域环境资源补偿、绿色责任保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等实施意见和操作细则,使这些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运行。同时,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绿色信贷、绿色采购、绿色贸易等制度。完善投融资体制,确保每年财政新增财力的20%专项用于太湖治理和环境保护。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经营环保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多元化的环保投入机制。建立环境保护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机制,加大对环境科技成果的推广力度。探索建立环境治理代理人制度,特许代表政府履行环境治理代理人职责。三是创新环境执法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太湖治理和环境保护大督查、后督查工作机制,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形成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的格局。积极推广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监控领域的应用,加快 ‚无锡市环境监控中心‛建设,形成遍布‚水、陆、空‛、覆盖‚水、气、声、渣‛的监测监控网络。全面推进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实现环境执法监管全覆盖。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监督机制,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管理。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全面开展‚百日环境安全宣传服务活动‛活动,不断增强执法效能,提升执法水平。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作文 篇6

(2005年6月3日 深府[2005]92号)

自1997年我市全面开展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以来,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2.29k㎡,采石场由原来的600多家关闭至目前55家,城市生态景观得到一定改善。但近年来,违法动土、乱采乱挖、毁林种果现象屡禁不止,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呈扩张之势,生态环境仍然遭到破坏。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我市水土保持工作,推进我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和谐深圳效益深圳,作出以下决定:

一、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

(一)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我市的水土保持工作,是建设国际化高品位生态城市的内在要求,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任务,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下大力气抓紧抓好。

(二)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全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要从党中央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进一步认识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切实做好水土资源和生态系统保护工作,以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实现我市现代化生态城市目标,实现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各新闻媒体和水土保持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水土保持重要性的宣传,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和全民的水土保持法律意识,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

二、进一步明确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的主要目标

(一)基本要求

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市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城市发展规划和所有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都要从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景观等方面来认真分析研究,按生态型的山水园林城市模式进行城市开发和生态保护,水土保持设施要与城市景观格局相协调,把城市背景山体的生态景观改善作为我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并通过立法予以严格监管和保护。要加强采石取土管理,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对影响城市景观的裸露山体缺口和破坏生态的开发用地要采取措施尽快治理,进行乔、灌、草、藤立体混交的生态绿化,形成近自然的植物群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切实加强对生态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城市绿地的保护工作,有计划地按针叶林、阔叶林、乔灌木混交的模式完成现有林相的改造。

(二)主要工作目标

1.2006年底前完成现有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000—2050年)的修订工作,经市政府批准后实施;今后区域性和片区开发规划及开发建设性的专业规划,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要求,须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列出防治水土流失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专章内容。

2.全市采石场在2006年底前关闭至12个石料限采区以内。

3.对全市采石取土场及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的采石、取土等裸露山体缺口和违法动土项目,要尽快进行全面清理,在2—3年内完成整治复绿,使我市生态景观有明显改善。

4.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使违法开发行为得到有效遏止,新的人为水土流失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全市每年动态裸露面积控制在25平方公里以内并逐年减少。

5.到2006年底,由市国土部门会同环保、规划部门完成一级水源保护区内的土地划转手续;到2010年底,完成全市水库水源保护区内的水源保护林建设,使库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6%以上。

三、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力度

(一)建立健全监督监测机构。市、区水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工作。市机构编制部门要尽快研究市水土保持监测监督总站的设置和组建工作。各区政府对区水土保持监测监督分站的设置和组建工作也要尽快研究。市、区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按水土保持规划安排预防监督工作经费,确保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工作长期有效运作。

(二)依法对水土保持“三区”(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管理区及重点治理区)实行重点防治。2006年底前,市水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市政府划定的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确定为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已建成区以外的可建设用地区域确定为重点监督管理区;开发待建地、违法开发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地、采石迹地、裸露边坡等确定为重点治理区,依法实行重点防治。

在重点预防保护区实行保护优先的原则,严格按市政府有关基本生态控制线的管理规定进行管理,严格控制在重点预防保护区内的开发建设。林业部门要依法严厉查处毁林种果行为,使保护区不被占用或破坏;国土部门要严厉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在重点保护区内的采石取土行为。公路、铁路、水工程及管线等重大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确需在重点预防保护区内进行建设的,必须在立项前严格按照水土保持等环保法律、法规规定进行水土保持、环境影响评价等论证,并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措施。

在重点监督区从事开发建设或采矿等项目,必须依法申报水土保持方案,并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措施;要结合地质灾害点的治理,对重点治理区按业主负责治理的原则,督促业主单位按照水务部门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自行治理。

(三)严格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凡涉及土石方工程的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港口码头、机场、市政工程、公用设施、水务工程、电力工程等)、区域性开发、房地产开发、工业园区等项目,建设单位必须依法取得水土保持方案许可方能动工,主体工程须通过水土保持专项验收才能投入使用。

市、区水务部门要全面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水土保持监管职责,加强对水土保持方案落实的监督检查。对重大生产建设项目或水土保持敏感项目,市水务部门要组织跨部门的联合执法检查。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严把审批及竣工验收关,确保开发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的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到实处。

要依法全面落实水土保持方案申报审批的行政许可制度,切实把水土保持方案纳入基建

审批程序。对凡涉及土石方工程的开发建设项目没有经水务部门批准水土保持方案的,发展改革部门不得立项,规划部门不得办理工程规划许可证。

四、依法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管理

(一)完善配套法规体系建设。市法制部门要会同市水务部门,根据我市城市化进程和水土保持工作的实际,2005年底前完成草拟适用全市的《深圳市水土保持条例(草案)》并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同时,制订有关实施细则,为防治水土流失提供法律保障。

(二)加大采石取土整治的监管力度。要坚决贯彻执行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及矿产资源开发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水保〔2004〕165号)和省政府《关于做好全省采石场整治和复绿工作的通知》(粤府办〔2003〕49号)文件精神,认真实施《关于加大执法力度保护我市生态环境议案办理方案的决议及办理方案的通知》(深府〔2004〕159号)。国土部门对不同类型的采石场实施分类整治及管理。对拟保留的石场,必须先经市水务部门批准水土保持方案后,市国土部门方可核发采矿许可证。

对2002年市政府与各区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全市较大业主单位签订的《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治理严重影响城市景观的裸露山体缺口目标责任书》中的100处重点治理点,各责任单位要对照检查,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方案,加快完成整治任务。

(三)理顺执法机制,依法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市编制部门要会同市法制、水务、城管部门研究理顺水土保持执法机制,减少执法环节,提高执法查处效率。

五、加强采石取土专项整治工作

(一)抓紧开展采石取土专项整治。自本决定公布之日起6个月内,市国土部门和宝安、龙岗两区政府负责完成对全市采石取土场(包括装有生产线的石料加工点)的全面整顿清理工作。全市现有采石取土清理整治复绿工作按照《关于印发〈深圳市清理整治采石取土恢复生态环境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府〔2005〕71号)的有关规定由市国土部门和宝安、龙岗两区政府负责具体实施。

(二)做好对12个石料限采区的规范监管。对限采区内的采石场的采矿权,原则上采用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有偿出让。如因历史原因需按协议出让的,由辖区政府会同市国土部门作出方案报市政府批准。采矿权有偿出让的收益,纳入国土基金管理,用于矿场专项整治复绿的投入。对采矿用地要结合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由国土部门配合两区政府抓紧办理转地补偿手续。

(三)加快对整治复绿石场的治理。对确定由原开采人整治的采石场,原开采人应与市国土部门或其派出机构签订整治复绿协议。不能按要求缴纳自然生态环境治理保证金的,或未按要求在2006年底前完成治理复绿任务的全面进行清场处理;原批准整治复绿的采石场期限超过2006年底的,期限须调整到2006年底。采矿权人不服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四)对清场后的废弃迹地、政府决定提前关闭或作为石场群综合整治的采石场,由所在区政府和国土部门制定整治实施方案,各区政府组织实施。以土地补偿实施整治的,由区政府组织核算治理和土地开发成本,并依此提出补偿土地方案;以开发经营补偿实施整治的,由开发实施单位按基本建设程序依法申报水土保持方案,并按批准的方案实施治理与开发;

提前关闭的采石场,由市国土部门或其派出机构按有关程序依法与采矿权人协商补偿事宜,妥善处理。

(五)严格实施采石取土许可。严禁未获许可非法利用取土及场平工程施工中产生的石料进行加工和销售。市规划部门要会同国土、水务等部门,根据填海规划、开山造地和城市生态景观要求,于2005年底前完成《深圳市填海采石取土及其整治规划》,并对现有影响城市景观的采石取土区的土石方实行统一调配。在2007年底前城区建设需采石取土的,须由规划部门分别指定到安托山片区、留仙洞片区、芙蓉尾山、机场下角山、赤华超、石乖山、宝城67—68区、盐田港陆域基地进行采石取土,力争2年内完成上述片区夷平整治工作。今后可视需要集中在宝安、龙岗两区规划3—5个不影响景观的采石取土区集中进行采石取土,期限控制在2—3年,并要制订相应的开采治理监管措施。

六、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步伐,提高科学治理水平

(一)水土保持经费要纳入市、区财政预算。市、区水土保持专项经费要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用于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治理历史遗留的废弃采石取土区和裸露地,治理自然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种植水源保护林以及建设公共水土保持设施。有水土流失防治任务的责任单位也要按水务部门批准的防治方案,落实所需治理经费。由政府出资整治或补偿的采石场,所需资金由国土基金列支:其中,特区内全部在国土基金列支,特区外由市、区按1∶1的比例配套投入。

(二)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市水务部门要对全市未依法申报水土保持方案的开发建设项目进行彻底清查,责令违反水土保持法的开发建设单位进行整改;各区政府要按照属地管理的职责,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敦促各开发建设单位遵循“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限期进行裸露山体缺口及开发建设等水土流失治理,恢复生态植被。在2007年底以前要全面完成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以及城区敏感点的裸露山体缺口和开发流失区的治理。市水务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财政部门尽快完成水源保护林建设可行性研究,全面推进水源保护林建设,为我市饮用水源的安全提供生态保障。

(三)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科技含量。市水务部门要进一步抓好裸露山体缺口治理的技术创新,加大试验研究投入,鼓励创新企业不断推广生态治理研究成果,提高我市防治水土流失的技术水平,加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区建设。要开展水土保持技术体系研究和监测信息化建设,促进水土保持的技术创新和监测手段现代化。要通过加强国内国际科技合作,吸收和消化国内外水土保持的先进技术,促进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上档次、上水平。

七、建立领导干部任期水土保持目标考核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一)建立政府领导干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目标考核制。我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认真组织建立和落实水土保持责任目标考核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市政府将把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作为各区行政一把手和分管领导任期内的一项重要指标来考核。要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同时要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接受社会监督。

(二)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市政府各职能部门要按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原则,做好各行业的水土保持工作。凡是没有认真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有关法律、法规,玩忽职守、滥用

职权给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损失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作文 篇7

关键词:铜陵,环境保护,生态文明

铜陵作为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所面临的环境形势异常严峻, 如何防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并重发展, 是铜陵人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这迫使我们必须站在全面发展和永续发展的高度, 增强生态危机意识, 探索一条符合铜陵实际的生态文明之路。

一、以循环经济为目标培养和发展生态工业

在经济———环境系统中, 产业结构决定着资源的消耗种类和水平, 直接影响着环境质量;同时, 产业结构的变动使得资源从利用效率低的产业向利用效率高的产业转移, 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数量。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双向反馈机制见下图。

就铜陵而言, 资源、环境已经成为其发展的最大瓶颈, 而铜陵的产业结构 (见下表) 以及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又进一步加大了对能耗的需求、污染的排放。因此, 当前铜陵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必须以循环经济为目标培养和发展生态工业。

资料来源:2009-201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 积极实践环保新道路

面对铜陵所处工业化加速推进的客观现实, 积极实践“在发展中保护, 在保护中发展”的环保新道路, 重点做到两点:一是产业结构和布局符合国家、省、市主体功能区及环境功能区定位;二是排污总量、生态扰动 (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维持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或程度) 满足环境质量达标要求。简而言之, 就是在发展中守住环境保护的底线, 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追求经济较快发展,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并将“环保底线”作为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政绩的“红线”, 把环保一票否决拓展到各个领域, 通过“底线”上的“倒逼”, 促使市、县、区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研究如何在满足“底线”要求的前提下追求经济的增长。

(二) 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产业升级

结合铜陵的产业分析, 我们认为, 德国鲁尔老工业区改造、“新产业化”政策尤其是注重现代产业升级发展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鲁尔区的措施主要有:对传统技术进行革新, 在煤炭、钢铁领域采用新技术, 继续组织合理生产;加强科研开发, 在区内老工业部门的基础上, 发展新型产业, 重点开发信息技术、新材料、环保等12个新产业;以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发展创意文化及展会经济等。20多年后, 鲁尔区已由第二产业占主导变为第三产业发达的地区, 成功走出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之路。鉴于铜陵的三产结构, 铜陵的转型发展必须把产业的转型放在第一位, 加强工业内部各行业结构的调整, 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整体耗能相对较低服务业, 特别是一些新兴的服务业;至于第一产业, 由于其能源消费总水平一般来说比较小, 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对铜陵能源消费效率的提高作用不是很大, 况且, 铜陵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已经大幅降低到1.9%, 基于农业的基础地位, 对于农业的发展不能随便加以限制, 因此, 第一产业降低能源消费的关键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 充分发挥循环经济“示范”优势

构筑以循环型工业为载体, 农业、服务业全面参与的循环经济产业圈。一要坚决做好旧污染源的治理。坚决淘汰和关闭技术落后、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企业, 重点推进冶炼、化工、建材等污染行业的技术改造升级, 全面推进漆包线生产为代表的有机废气污染、二氧化硫排放量较大企业的污染治理工程, 实现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二要坚决遏制新污染源的出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提升高科技产品开发、生产能力;依法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坚持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 对新的污染项目, 在环评通不过的情况下, 坚决堵住, 园区也不容许进入;强力推进清洁生产审核, 对企业环境行为信用等级为黄色以下的继续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开展创建市级环境友好企业活动,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争创国家环境友好企业。三要大力开发“城市矿山”。所谓“城市矿山”是指城市中各种可以回收利用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以及其他废弃物资。开发“城市矿山”可以大大减少因开采原生自然资源和冶炼矿石所需要的能源消耗, 铜陵要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 把开发“城市矿山”作为铜陵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为方向培养和发展生态农业

(一) 拓展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通过示范效应带动生态农业发展

在基础条件较好的专业乡镇或专业村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如城山现代农业示范区, 白姜、凤丹、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特种畜禽水产等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在示范区净化产地环境, 控制农药、化肥、饲料、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通过循环的方式, 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 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循环经济试验区、新桥高科技农业示范园、梧桐树标准蔬菜园、三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4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通过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标准化生产的规模经济及品牌示范效应, 以点带面, 全面带动生态农业的推广。

(二) 结合生态农业观光园, 开发乡村旅游

铜陵的农业观光园建设要注意以下方面:产业布局要具有小、巧、精、全等特色, 组织形式多样化;认清观光农业的市场定位, 加大宣传力度, 努力使观光园产生品牌效应;配合生态农业观光园有针对性地开发特点鲜明的旅游线路、旅游项目与产品。如开发建设天门镇天目湖渔业休闲带、西联乡梦里水乡休闲带、老洲乡与胥坝乡洲岛风情观光休闲带、凤凰山景区山区休闲带、新桥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农业观光带等5大乡村旅游线路, 配合农产品品尝、乡村娱乐及土特产品购物等项目, 建设一批观光型、度假型、休闲型“农家乐”, 争创省级“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乡镇”。

(三) 因地制宜, 创新多种生态农业经营模式

如以生态庭院或生态户为单位的低投入模式, 这对农户经营为主而又积累不足的农村来说是最佳选择;围绕农业产业生态化的产业组织建设, 加强龙头企业的培育, 进行“公司+农户”等制度创新, 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产品品种布局和结构,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深化对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 鼓励以市场为导向, 土地向生产能手、经营能手集中, 推广以现代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自负盈亏的家庭农场为主的生态农业模式等。

三、以重点领域为主发展生态服务业

《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提升皖中南中心城市地位, 把铜陵打造成为皖中南现代商贸中心城市, 成为皖中南物流中心、沿江物流区域中转枢纽和泛长三角物流内联腹地。”规划明确把铜陵打造成“皖中南现代商贸中心城市”。《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30) 》 (草案) 提出铜陵城市性质是“国际铜产业基地, 长江中下游重要港口城市、皖中南中心城市, 皖江地区商务贸易、休闲旅游服务中心。”可以说, 物流、商贸、旅游一直是铜陵服务业努力的方向, 应该成为铜陵生态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在抓住重点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搞好服务业布局。比如, 老城商业中心、天井湖区域, 发展定位可以是以商业、休闲、娱乐为主导;西湖滨水区, 发展定位可以是商务、会展、政务、文化、科技、教育、体育为主导;横港物流园区、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园区、车站新区物流园区可利用水路、公路、铁路的综合运输条件, 建设商贸服务为主导的服务业;大通古镇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山水资源丰厚, 可以借此形成以旅游服务为主导的服务业;江南文化园、国际铜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可形成铜文化艺术产品研发、评估、生产、交易与展示中心。不容忽视的是, 虽然服务业所消耗能源比重不大, 但也会产生许多废弃物, 必须加强对服务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废弃物回收、再利用, 同时控制高耗水、高耗能的洗浴业、洗车业、洗染业等增长速度, 努力形成与铜陵资源供给能力相适应的服务业生产经营体系。

参考文献

[1]铜陵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EB/OL]铜陵市统计局网, 2012-8-16.

[2]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冲突与协调[J].前沿, 2009 (9) .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作文 篇8

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意义重大

节约能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虽然目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能源消费总量仍在增长,粗放用能现象还比较普遍。如果不厉行节能,能源安全的风险将不断加大,同时会对环境产生更大的、不可承受的压力。近年来,我国能源大量消费造成污染物过度排放,对民众健康的危害日益显现。我国从东北、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多次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受影响人口6亿多。大量石化能源的消耗是造成大气等污染的元凶,厉行节能减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日益迫切。

公共机构是节约能源、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主体。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与大量分散的居民和企业相比,公共机构具有便于集中管理、执行力强的优势,在保证社会节能减排目标顺利完成方面作用重大。而且,公共机构还是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主体,《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关于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的意见》把节能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列入了政府优先采购或强制采购的范围,这不仅可以形成相当大规模的投资,还有助于推动技术进步、带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公共机构节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努力,公共机构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公共机构节能是提升自身公信力和节能监管能力的必然要求。各级公共机构,特别是党政机关,既是能源消费者,又是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工作的倡导者和管理者。正人先正己,公共机构只有带头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才能有效对其他社会主体在节能环保方面进行监督管理。其次,公共机构节能对全社会有重要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党政机关是全社会行为和道德风尚的标杆。只有公共机构带头节约能源资源、注重环境保护,才能引导全体国民提高节能和保护环境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节能环保氛围。

公共机构节能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挑战

党和国家为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减排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基础工作扎实开展,重点工程逐步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

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重点工程取得进展。“十二五”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创建了一批管理科学精细、资源利用高效、崇尚勤俭节约、践行绿色低碳的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引领带动全国公共机构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各省(区、市)实施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约8200万平方米,实施数据中心节能改造面积约17万平方米,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改造项目470个。中央国家机关完成122万平方米办公建筑供热计量节能改造,在26个部门开展了新能源公务用车试点。此外,公共机构节约用水和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工作也都在积极开展。

公共机构节能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一是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形成。2008年《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出台,27个省(区、市)出台了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中央国家机关和各地区制定了涉及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计量器具配备、考核等方面的配套制度,印发了《公共机构节能“十二五”规划》,初步构建起管理有办法、执行有标准、实施有规划的政策法规体系。二是组织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各地区、各部门全部成立或明确了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机构,建立了议事协调机制,基本实现了工作有机构管、有专人抓。建立了省、市、县三级节能联络员、统计员制度,上下协调、横向互动、共同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三是技术支撑和市场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计量统计逐步规范。发布了《公共机构节能节水技术产品参考目录(2013年度)》,规范了中央级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的实施流程,出台了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的国家标准,制定并两次修订《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制度》,提升了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现代信息手段的使用,有力促进了数据质量与工作效率的提高。

公共机构节能面临的挑战。应该看到,由于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开展时间不长,一些管理部门认识不到位,节能管理方式相对落后,工作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基础还相对薄弱。各项配套制度、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不同地区、不同系统工作发展不平衡,有的地区特别是市、县一级管理力量不足,管理人员能力亟待提高。二是手段还比较单一。依靠行政手段多,依靠经济、技术手段少,市场作用发挥不够,专业化、信息化、社会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三是机制还不够健全。公共机构节能的投资、补贴等政策还需要完善,节能资金投入不足,激励约束机制需要进一步强化,公共机构开展节能工作的外部约束和内在动力不足。此外,公共机构节能减排还面临办公建筑面积、用能设备、用能人数进一步增加带来的挑战。

以改革精神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公共机构节能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战略抉择和攻坚任务。我们要大力增强改革意识和担当精神,以节约型公共机构建设为主线,重点抓好机关、学校、医院三个领域,管好能源资源配备供应源头、使用过程、废物出口处置三个环节,用好管理、技术、行为节能三个手段,统筹协调,健全完善机制,全面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深入开展。

健全完善法规保障机制。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结合国家关于治理大气污染、推进节能减排的新要求,推动修订《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完善相关配套规章制度,加快出台能源审计、监督考核和能耗定额等方面的制度标准,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抓好各项法规制度和节能政策措施在公共机构的落实。

健全完善组织管理机制。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体制机制。一是建立由机关事务、发展改革、财政、住房城乡建设、环保、水利等部门参与的、分工明确的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协调机制。二是完善机关事务与教育、卫生等行业和税务、海关等垂直管理系统相协调的节能管理和监督机制。三是完善地方层面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机制,健全市、县公共机构节能组织管理机构,落实人员编制,理顺运行机制。同时,积极发挥节能协会、机关事务工作协会等社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健全完善技术支撑和市场化服务机制。建设公共机构节能信息管理系统,推进能耗监测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机构节能信息化水平。积极探索并尽快建立适用于公共机构的节能技术和产品遴选、鉴定、试用、推广机制,带动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通过积极组织实施节能改造,改进公共机构用能设施设备的技术性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使用财政资金推进公共机构节能的同时,发挥市场融资功能,吸收社会资金参与公共机构节能改造,调整合同能源管理奖励政策,组织公共机构积极采用费用托管、设备租赁、公私合营等市场化机制实施节能项目。

健全完善示范引导与监督考核机制。继续创建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节水型单位,探索建立公共机构节能“领跑者”制度,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公共机构中树立一批节能节水标杆单位,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建立公共机构能耗定额管理制度和节能目标责任制,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监测,定期组织督促检查。加大目标责任考核力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各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和各级公共机构的考核内容,落实奖惩措施,加强激励约束。

健全完善培训宣传机制。根据公共机构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依托专业机构,构建面向各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和操作人员、短期培训班与网上远程教学相结合的公共机构节能培训体系。通过组织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水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工作。通过培训和宣传,提高节能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使公共机构工作人员增强节能观念,掌握节能知识,养成自觉节能习惯,从而带动全社会节能风尚的形成。

上一篇:小学生寒假抗击疫情的优秀作文下一篇:十月份护理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