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共8篇)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 篇1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只是一个经济目标,更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不只是衡量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更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目标。生态文明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生改善的汇聚点,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条件。党的十八大报告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具现实针对性、更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从而使这一目标要求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完善。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文明的全面进步、社会的全面和谐,从而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时代要求。我们推动改革发展,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人民的需求既包括各种物质文化需求,也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等生态环境需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对良好的生态环境有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对环境质量、生存健康的关注日益强烈。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只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才能回应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环境诉求,才能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指数,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永续发展的战略抉择。传统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主要特征,这种生产方式必然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因而是不可持续的。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已集中出现。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式的发展方式,经济社会的发展将难以为继。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以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根本上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为后代人提供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这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战略抉择,是实现世世代代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客观需要。近年来,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重大国际问题,围绕能源资源、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博弈日趋激烈,低碳发展、绿色发展正成为各国发展经济的战略重点和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既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又有利于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和负责任大国形象,为全球的低碳发展、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的立足点是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其核心问题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又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和体现。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整体性原则。世界作为一个由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精神共同构成的整体,其各个部分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坚持整体性原则,就是要把人类及其社会作为世界的一个部分、方面、环节来看待。不仅把中国的社会发展置于整个世界发展的整体中,而且把中国的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用整体的观点去看待社会发展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用整体的观点去评价中国的社会发展和进步。

第二,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就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可承载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

第三,平等公正原则。坚持平等公平原则,就是说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在制定发展规划时,既要实现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以及满足自身利益上谋求机会平等、责任平等,又要考虑当代人与后代人对自然资源的享有权力上的机会均等。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要求我们从文明进步的高度认识和加强环境保护,并将环境保护作为一个时期内生态文明建设的攻坚方向。

环境保护牵动发展全局

加强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实现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因而环境保护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途径,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加强环境保护,不断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可以有力提升生态文明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环境保护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究其本质,环境问题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发展道路问题。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趋紧,环境污染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主要制约因素,加强环境保护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保障和促进作用。改变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应以环境保护为突破口,把解决环境问题作为着力点,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有针对性。

加强环境保护是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把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口生产过程中产生较大污染的廉价产品,同时又通过绿色贸易壁垒保护本国优势产业。面对这样的国际竞争形势,我国只有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加大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力度,加强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才能破除绿色贸易壁垒,更好地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争取更大的利益。

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加强环境保护

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加强环境保护,就要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立足我国国情,大力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等绿色新兴战略产业,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不仅应逐年加大环保投入,而且应采取严格的项目环评,实行必要的限制开发、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完善绿色发展的法律法规,加强环境保护政策宣传,倡导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增强人们的生态道德和生态责任感。

推动环保技术创新,突破环境瓶颈。资源环境约束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极大挑战,而技术进步和创新是突破环境瓶颈的强大动力。应注重环境科技自主创新,加大对节能、清洁能源以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力度,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完善财税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环保科技研发,支持环保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环境合作,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目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已经形成,但尚未形成步调一致的全球共同行动。因此,加强国际环境合作、完善全球环境治理应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我国应与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挑战;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行动,增强我国在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机制中的话语权。这有助于提高我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既包括尊重自然、与自然同存共荣的价值观,也包括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形成的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近年来,我国工业发展迅速,制造业产值已经和美国不相上下,这是巨大的进步,但也带来了工业污染物大量排放、自然资源急剧消耗等问题,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很不和谐,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制约着我们下一步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一生态文明理念找准了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症结”,开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药方”。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 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必然性,问题,措施,美丽中国

我国经济创造了巨大的奇迹。但发展中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因而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环境迫在眉睫。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

(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的必然趋势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趋势。生态文明关系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现在生存状况,也决定着人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生态文明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为人类提供一个舒适、便捷、安全、和谐的生存环境,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还会促进人类社会产业结构升级,同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进而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也将有效地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底子薄,资源人有占有量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比较弱。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压力增加,土地、水能源、矿产资源等供需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环境的形势已经日益严峻。由于没有充分注意集约型的发展方式, 大多采用利用率低、水平低的粗放型经营方式, 过多的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生态效益和社会责任, 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如果不改变依靠高投入、高能耗、效率低下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就难以实现。

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待增强。在我国,仍然存在很多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因素存在。这与人们的道德文化缺失、环保意识低下有直接的关系。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环保理念、生态观念日益提高,对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在广大群众心中扎根。相当多中国人漠视生态,生态意识淡薄。有些公务人员的生态素质差得惊人,对不良企业破坏生态的行为视而不见。其次不良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对环境恶意破坏,一部分企业的责任人却没有受到法律的相关制裁。企业不法经营、不遵守职业道德,缺乏社会责任感,忽视生态效益,肆意污染环境。另外生态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群众的环境投诉和对于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上升,一些地方的污染严重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我国的环境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机关执法不严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有政绩考核标准不科学,使政府官员对环境问题不够重视,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导致生态受到破坏,污染严重。某些政府机关甚至还出现官商勾结、官企勾结等黑幕,这是典型的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某些企业是当地纳税大户,是拉动当地GDP的主力军,也提高了当地的财政收入, 对提升当地官员的一些政绩起到了某种作用。因此,有些政府部门就故意忽视环境问题,对企业污染环境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再依法行政,宁可得罪人民,也不愿意得罪这些企业和纳税大户。

三、建设生态文明的举措

(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协调持续的基本要求

我们应该不断地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定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相关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促进环境建设的的机制体制,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加强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国家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保护耕地,严格规定土地用途并严格执行。加强矿产资源节约、检测、保护以及合理开发使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能源再利用、资源优化。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注重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和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建设,提高能源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提高。此外,国家还应该加大节能环保的财政投入,加强水利设施、林业施舍、草原生态建设,促进良好的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

(二)政府相关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关注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在政府机关中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消极因素做出深刻的反思,尽快弥补体制机制和政策的缺陷,不能再单纯地以经济和GDP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唯一依据,应该重视绿色GDP在考核中的作用,重视生态效益对于国家建设的意义。实践证明,单纯的GDP考核指标并不科学,它助长了一些消耗资源、破坏环境的错误做法,造成了经济社会问题。因此,要在考核政绩时既要重经济成果更要重环境指标和其解决环境问题的贡献。

(三)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强制度和法制建设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评估、生态效益等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之中,建立体现生态文明发展和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的办法和相关的奖惩机制。建立国土资源开发及保护制度,完善我国最严格的土地和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矿产资源的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和破坏环境的处理制度。国家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相关税费改革,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的程度、体现生态价值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有关生态补偿的各项制度。只有将保护生态环境问题提到制度的高度和法律的高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提供最坚强的保障。

(四)生态建设中加强严格执法,特别是加大对破坏环境的违法企业的处理力度

依据法律,对破坏环境的企业该罚就罚,对相关人员该判刑就判刑,让企业环境违法的成本远远高于其收益,那样企业将不敢再动恶念邪念去破坏环境;严肃处理监管失职者,使其承担起相应责任,再也不敢为了经济效益而忽视环保,对环境工作敷衍推诿,掉以轻心。国家要限期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或促使企业进行转产;责令企业排放达标; 政府与企业领导签订环境保护责任书等加大对企业的管理力度。让企业及经营者深刻明白到,只有更好的履行好社会责任,企业才能获得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而一旦破坏环境,企业的效益和品牌必然受损,将承担巨大的损失,而发展的未来空间也会受限,企业的生存也会日益艰难。

虽然目前我国存在很多环境问题,但只要每一个中国人都加强生态文明的理念,自觉保护环境,尊重自然,当我国惩治污染的相关法律和制度趋于完善并得到严格实施,当企业建立起了环保意识,责任意识,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林红梅.“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5):92-93.

建设生态文明 奉献美丽中国 篇3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

林业发展的目标

《绿色中国》:赵局长,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采访。请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国家而言有怎样的意义?林业将在其中承担怎样的责任和义务?

赵树丛: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自然生态的变迁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兴衰。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升为全球第2位,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面对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十八大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标志着我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国家而言,我认为有四大意义:(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必须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作保障。随着生态问题的日趋严峻,生存与生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联系紧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支撑和根本保障。(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90多年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曾经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口号。这两次理论上的飞跃,都是为了解决时代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这两大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们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现象十分严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合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四)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迫切需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不仅期待安居、乐业、增收,更期待天蓝、地绿、水净;不仅期待殷实富庶的幸福生活,更期待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注重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是为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也为子孙后代永享优美宜居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顺应时代潮流,契合人民期待。

建设生态文明,昭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意味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也是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把发展林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林业部门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我们一定要发扬勇于担当的精神,切实承担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

(一)承担起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重大职责。在对地球生物圈起主要支撑作用的“十大生态系统”中,林业部门负责保护、建设、管理的森林、湿地、荒漠三大自然生态系统覆盖了近2/3的国土面积,在保障人类生存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虽然我国生态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布局不平衡、生态承载力低的问题依然十分严峻。森林分布碎片化和质量不高、功能不强的问题尤为突出,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还有一半尚未得到保护,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的趋势依然在持续。荒漠生态系统问题更加严重,沙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8%,土地沙化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生态问题。总的看,我国山清水秀宜居的美好家园十分有限,需要大力保护的生态脆弱地区十分广阔。

(二)承担起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重大职责。1978年以来,国家先后启动了16项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这些工程覆盖范围之广、建设规模之大、投资额度之巨,堪称世界之最,在我国生态修复工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但是,我国生态欠账仍然很多,生态修复任务十分艰巨。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林业部门要认真实施好现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谋划启动新的生态修复工程,实现生态修复工程全覆盖,真正发挥生态修复的主体作用,全面提升人与自然和谐水平。

(三)承担起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重大职责。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生态安全是有底线的,这就需要科学的生态安全格局来保障。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划定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区域,并要求加快构建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和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即以“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为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要构建东北森林屏障、北方防风固沙屏障等十大生态屏障,形成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基本骨架。

(四)承担起促进绿色发展的重大职责。推进绿色发展优势在林、潜力在林。林业具有可循环性和低碳性,是规模最大的循环产业、潜力巨大的低碳产业。要通过做大做强林业,充分发挥林业在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推进绿色发展,要注重林业的深度开发,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提升综合利用水平和附加值,以最少的资源换取最大的经济价值。要发挥林业产业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社会的新需求。推进绿色发展,要大力发展林业十大主导产业,这既是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目标的最大潜力所在,又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最佳途径。

nlc202309021739

(五)承担起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职责。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绿色为本。绿色是美丽中国的基本色调和核心元素,只有绿化才能美化,只有山青才能水秀。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身边增绿,让人们享受到优美的生活空间和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建设美丽中国要不断创新平台和载体,加快城乡绿化美化步伐,尽快为祖国大地披上美丽绿装。

(六)承担起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贡献的重大职责。当前,林业部门承担着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湿地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植物新品种公约等六大国际生态公约和国际森林文书的履约任务,是治理全球生态危机的主要力量。森林的间接减排功能在《京都议定书》和多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受到高度重视。在世界森林资源总体下降的情况下,我国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双增长,为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生态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

构建林业六大体系建设美丽中国

《绿色中国》: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请问林业将怎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

赵树丛:去年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确定了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理念,这与十八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要求也是高度一致的。根据这样的新形势新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林业工作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着力构建六大体系,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一)着力构建国土生态空间规划体系。生态规划是保护和利用的“红线”。我国林地、湿地和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超过90亿亩,在国土生态空间规划中承担着主要任务。一要编制《国家林业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林地、湿地和荒漠化土地等生态用地,力争划定生态安全红线,并明确生态空间的功能定位、目标任务和管理措施。二要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编制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逐步形成适应各类主体功能区要求的生态空间格局。三要完善森林增长和国土绿化空间规划。四要完善湿地空间规划。五要完善全国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规划。六要完善林业专项规划。据初步估算,全国林业生态空间规划可达到80多个,将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着力构建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体系。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支撑,林业实施的重点工程是国家生态修复工程的重中之重。一要继续实施好现有重大工程。二要谋划启动一批新的重大工程。尽快启动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等工程,并针对一些特殊的生态区位、特殊的生态需求,谋划一批新的生态修复工程。三要各地根据当地实际,谋划实施一批省级、市级和县级重点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健全和完善生态工程布局,形成国家和地方互为补充的生态修复工程体系,以重大工程推动全国自然生态系统的全面修复。

(三)着力构建生态产品生产体系。林业是生产生态产品的主体。林业的生态产品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有形的,二是无形的。无论是生产有形的生态产品,还是生产无形的生态产品,都要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基于生态产品的公益性,推动生态产品大发展应坚持两条,一条是对经营主体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和保护,另一条是要让消费主体支付一定的成本。要通过构建生态产品生产体系,最大限度地提升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为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发挥特殊作用。

(四)着力构建支持生态建设的政策体系。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一要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支持政策。健全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完善林业补贴制度,扩大现有财政专项资金投入规模,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为林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生态产品提供有力支持。二要完善基础设施投入政策。逐步提高林业基本建设投资标准,扩大资金规模。三要完善金融和税收扶持政策。建立健全鼓励发展林业十大绿色产业的支持政策,对林下经济发展、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等生态产业给予扶持,加快建立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制度,完善生态产业贷款财政贴息、保险保费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减免政策。四要加大对林业能力建设支持力度。完善科技、教育和人才支持政策,确保科教兴林、人才强林战略顺利实施。要通过构建政策体系,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投入渠道和增长机制,确保生态建设有长期、稳定、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五)着力构建维护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健全的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构建维护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当务之急是要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一要加强国家立法。二要加强地方立法。要通过加强立法,形成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法律法规体系,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维护生态正义。

(六)着力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生态文化是树立和形成生态文明理念的基础。如果说生态文明是大厦,那么生态文化就是大厦的地基。一要培育崇尚自然的文化。摒弃人类破坏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动,构建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共生的关系,树立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二要培育节约文化。充分认识自然资源的禀赋和有限性,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不以索取自然为代价换取过度消费,形成节约优先、集约利用、适度消费的文化取向。三要培育生态道德。四要丰富生态文化载体。要通过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广泛普及生态知识,使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成为全社会的主流道德观。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继续教育题 篇4

B马克思

C恩格斯

D列宁

2.资源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问题。(单选)A发展方式

B经济结构

C消费模式

D以上都对

3.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上,实行双资源优化组合,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节约利用物质资源,形成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的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并重的产业结构。(单选)A生产方式

B消费方式

C生活方式

D学习方式

4.运用市场机制淘汰资源低效利用的生产方式,要完善(),完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公平交易机制,引导资源在部门间和地区间合理流动;发挥市场价格信号的作用,引导企业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生产。(单选)A动力机制

B协调机制 C约束机制

D补充机制

5.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多选)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气候资源

D生物资源

6.水体污染物从化学角度分为()。(多选)A无机无毒物

B无机有毒物

C有机无毒物

D有机有毒物

7.提高生态行政能力,从根本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生态转变为综合运用()解决问题。(多选)A法律

B经济

C技术

D必要的行政办法

8.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判断)正确 错误

9.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追求“天人合一”作为最高境界。(判断)正确 错误

10.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采取“个别征收、级差调节”的原则。(判断)正确 错误

11.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制度,是现代政府采用市场竞争的逻辑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发明。(判断)正确 错误

12.治理水体污染的对策有哪些?(简答):(1)用法律手段根治工业污染源。(2)严格控制污水排放标准。

(3)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完善污水处理系统。(4)利用经济杠杆,推动污水资源化。(5)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 篇5

生态文明作为文明的一种形态,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着眼于自然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将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主旨,从维护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致力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从而有效地解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换言之,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要全面理解生态文明,首先需要了解生态系统、认识文明的发展历程。

一、生态系统

生态,亦即自然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

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提出“生态学”概念,将其界定为讨论有机体与外界环境关系的学问。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概念,认为有机体不能与其所处的环境分离,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它们都按一定的规律进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群落与环境,可以看做是处在相互作用中的因素,而在成熟的生态系统中,这些因素接近于平衡状态,整个系统通过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得到维持。

(一)生态系统的存在和演化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分为如下类型: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沙漠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镇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浅海带生态系统 外海带生态系统

地球生态系统包括大大小小的众多子系统,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这样一种整体性结构使地球生态系统能够产生强大的自然力量,也使它十分脆弱,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引起连锁反应,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他因素相应地变化,从而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如“酸雨”被称为“天空中的死神”,它对陆地生态系统危害极大,常常导致整片森林死亡。森林消失后,蓄水固土的功能消失了,又必然加快水土流失。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以食物链的方式存在,那么只要其中一个物种灭绝,就会引起整个系统的崩溃。

当生态系统内部要素出现变化,如由于某个物种的数量急剧减少,可能使生态系统的内部稳定或平衡状态被打破。经过平衡——失衡——再平衡的无数个动态发展循环过程,生态系统实现着自己的目的,完成新陈代谢,推动着自身的进化。而一些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其韧性机制较差,一旦瓦解以后就很难恢复。

(二)生态资源

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资源。

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实现生命元素的转化和再生、营养物质的转化和再生、环境资源的转化和再生,最后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转化和再生,形成生态系统的无限发展进化的过程。

如果地球生态资源被破坏,丧失它对人的价值,如空气和水被污染,土地破坏失去了有价值的生产力,但是,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不能没有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和肥沃的土壤,为修复被破坏的资源,恢复其使用价值,清除对空气和水的污染,治理被破坏的土地,需要支付巨大的经济费用和社会劳动。可以说,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具有经济价值,应实行生态资源的有偿使用。

地球生态系统是脆弱的,如果听任传统工业文明对地球生态环境摧残和破坏,人类将无家可归。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要使人类的财富持续增长,就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循环经济,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污染排放最小化、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如果把“人定胜天”推向极致,将使人类陷入生存困境。环境的权利与义务必须统一。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必须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相平衡。

(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系统 地球上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产生生物,生物又对地球上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起反作用,这样便产生丰富多彩的生物圈,形成生态系统不断发展的过程。生物圈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包括生物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无机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还有生物有机体的生存环境(日光、水分、温度、大气、土壤等)。各种因素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是有序的、自组织系统。所有输入系统的物质、能量都在循环中运动转化,一种有机体利用以后,转变为另一种有机体可以再利用的形式,它的结构和功能具有自动调节、自动控制的性质,使自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动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在没有受到外力的剧烈干扰的情况下总是平稳地进行着,生态系统的结构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最明显表现就是系统中的物种数量和种群规模相对平稳。它是一种动态平衡,表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维持平衡状态的能力。生态系统保持动态平衡状态,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适应性,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自动调节、自动控制,具有一定的韧性机制,因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生物的发展,在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中不断地改变大气圈、水圈和地壳的组成,深刻地改变地球的面貌。

莫兰指出:“先有能量/物质方面的开放,后有与主动组织直接发生关系的信息/交流方面的开放,尽管一切开放系统都会有封闭,一切封闭系统都会有开放,尽管我们不能只用开放观念来定义一个系统,但开放观念还含有点别的东西,超出一切系统均拥有的关系/互动之开放的东西。”

柯伦认为:“生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与外界交换能量和物质(正因为这样,它们被称做‘开放’的系统),以实现自身的新陈代谢。„,内部的过程发展了结构、机制,并且与保持生命形式处于平衡态的力相抗衡。它们不是与外部环境相平衡,而是有一个动态的、非平衡的稳定态。”

(四)生态系统的特性 1.整体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内部各种因素及生态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具有功能和结构的依赖性。生态系统中,没有单个独立存在物,每一个生物都与其他生物、与环境的其他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共生、合作中存在,形成活的生命共同体。

对大部分陆地来说,水分(降雨量)是生态系统划分为森林、草原或荒漠等类型的主导

因子或限制因子。

自然界中一种物种的废弃物,就是另一种物种的养料。人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并使它们再回归到循环使用的系统中,尽可能减少浪费和破坏。

1976年绿色和平运动提出((相互依赖宣言》,提出生态学三大原则:(1)一切生命形式都是相互依赖的;(2)生态系统稳定性取决于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3)所有资源都是有限的,所有生命系统的生长也是有限的。

生态系统整体性,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客观性质。生态系统演化是生态系统各种因素变化的综合结果。

2.多样性 在实践中,要求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自然界,保护地球上基本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保护生物物种、生物遗传物质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奥德姆认为,物种种群有9种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中性作用、竞争作用、资源利用型竞争、偏害作用(又称抗生作用)、寄生作用、捕食作用、偏利作用、原始合作、互利共生。他把这9种相互作用归结为两类:负相互作用,包括抗生、寄生、捕食作用;正相互作用,包括偏利、合作、互利共生等。这些相互作用在生态过程中表现为结构和功能的统一。

利奥波德说:“世界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反映出了产生它们的荒野的相应多样性。”罗尔斯顿说:“多样化增加的结果激励了复杂性的增加。多样性的环境是异质的,有利于物种的多重适应性,但不利于它们适应均质的环境。这种多重适应性需要复杂性,即有能力找到更好的环境并迁徙到这些好环境中去„一复杂性有助于应付多样性提出的挑战和机遇。复杂性有助于跟踪变化着的环境。”

3.自组织性

生态系统具有自组织的特性。埃德加·莫兰指出:“大自然中并不存在一种超自然的特异组织原理或组织之熵,也不可能存在一种能够把将要构成系统的成分聚拢起来的特殊力量。在成分互动之前和之外没有任何系统原理,有的只是系统形成的自然条件,其中某些互动现象体现为相互关系,于是成了组织力量。如果确有一个组织原理,那么它就生于灾变,生于随机偶遇,是无序与有序野合之果,也就是形式的改变。这也正是形态发生学的奇迹,涌现出来的相关性、组织和体系构成了同一现象的三个面。”相关性、组织和体系被莫兰称

为“环形对应”的关系。西利亚斯认为:“自组织的相关性在接纳某种尝试联合和包括,而不是诋毁和忽视的系统思维时就变得清晰了。这是一种不是被矛盾和对立吓倒,而是转向这种赋予系统活力的力量的思维。”自组织生态系统存在不可逆性。自组织意味着由系统自身产生出系统进化的时空连续统。

4.复杂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依据“自然一人一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观点,既从人考察自然界,又从自然界考察人。

埃德加·莫兰指出:“自然不再是无序、被动、无定形的环境,它是复杂的整体。人对于这个复杂的整体不再是封闭的实体,而是一个开放系统,以组织形态上的自主一依存的关系处于生态系统的内部。”„“生物种群之间的一系列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具有组织特点的复杂的统一体,这就是生态系统。”2]-种融摄性的生态哲学将最终打破科学与人文的界限,使人与自然重新建立起完整的复杂关系。他说:“科学的学科在以前的发展一直是愈益分割和隔离知识的领域,以致打碎了人类的重大探询总是指向它们的自然实体:宇宙、自然、生命和处于最高界限的人类。新的科学如生态学、地球科学、宇宙学都是多学科的或跨学科的:它们的对象不是一个部门或一个区段,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形成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它们

重建了从相互作用、反馈作用、相互一反馈作用出发构成的总体,这些总体构成了自我组织的复杂实体。”

康芒纳描述说:“每个生物种群也与很多其他的种群发生着联系。这些联系的多样性使人眼花缭乱,它们的错综复杂的细则又使人感到奇妙。„“种群之间彼此建立起复杂而严格的关系,从而组成了地球上的巨大的生命之网。”

5.开放性

生态系统是开放的。西利亚斯说:“复杂系统是开放系统。我们已经指出,局域话语并非是封闭起来的,而是与他者处于相互作用之中。社会系统也与许多其他系统处于相互作用中,例如包括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这种关系已经受到了新的审视,导致强大政治团体将环境作为主要关心的问题。自然不再是人们利用的被动对象,而是使得人成为人的关系集的一部分。”

埃德加·莫兰说:“生态开放原则最终开启了把物体孤立在自足中、并把环境和异己者排斥在自己原则之外的封闭观念。依赖生态的存在始终有着双重身份,因为它在身份原则的核心中融入了自己的环境。”

6.动态性

生态系统是动态的、发展着的,是一个有机的进化过程。詹奇强调:“一种‘健康的’和能恢复生机的生态系统一般总是远离它的平衡态,这种平衡态可以描述为相空间吸引域内的唯一点,出现一些大的时空涨落是这种生态系统的普遍特征,这种生态系统总是在相空间中运动着,并且倾向存在于吸引域附近。„一系统愈逼近平衡态,系统就愈难以恢复生机。任何随机涨落,例如气候变化或新物种出现,都可能完全破坏原来的系统。”

詹奇指出:“自然力对称破缺的直接后果是在宇宙中同时进行宏观进化和微观进化。宏观结构成为微观结构的环境,并以决定性方式影响了微观结构的进化,或者使这种进化成为可能。反之亦然,微观结构的进化(原子核、原子和分子的合成)成为宏观结构的形成和进化的决定性因素。这种相互以来构成的指示共同进化的一个方面,这一原理在生命领域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原理意味着,通过建立进化双方反馈联系的循环过程,有一系统都与其环境相联系。”

一、文明的界定

2000多年前的((周易·乾-文言》中有:“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孔颖达疏说:“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文章而文明也。”

《偾卦》说:“文明以止,人文也。”孔颖达疏说:“文明,离也,以止艮也。用以文明之道,裁止于人,是人之文德之教。”

《周易·大有》中说:“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尚书·舜典》中说:“睿哲文明,温恭永塞。”意为国家和社会面貌的开化、光明,富有文采。((尚书古文疏证》解释说:“经天纬地日文,照临四方为明。”

文明在中国文化中,指的是一种进步状态,与蒙昧相对;是一种文雅意味,与野蛮对照。梁启超在《文明之精神》中说:“文明者,有形质焉,有精神焉,求形质之文明易,求精神之文明难。”

孙中山说:“实际则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相持,而后能进步。”

陈炎认为,所谓文明,是指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法律、道德等来协调群体关系,借助宗教、艺术等形式来调节自身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要、实现全顽发展所达到的程度。人作为一种“类存在”,至少具有使用和制造工具(包括一切科技手段)、依赖和凭借社会关系(包括一切社会制度)、渴望和追求情感慰藉(包括一切精神享受)这三个基本特征。唯其如此,人类才可能有对真的探索、对善的追求、对美的创造。可以说,人类文明有着统一的价值标准。换言之,人类要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真的探索、善的追求、美的创造。人类要进行真、善、美的探索、追求和创造,就必然会面临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重重矛盾。所谓文明,就是人类在克服这些矛盾的努力中所达到的历史进度。所谓文明的尺度,正是马克思主义有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综合尺度。”

在西方,“文明”(civilization)-词来源于拉丁文“civil”、“civilis”,原意指在城市享有合法权利的公民。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社会把当时由封建神权、习俗向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的演变称为“civiliser”,即公民化过程。到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人们把体现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新的文化气象称为“civilization”,即“公民化”的文化,包含“公民的、国家的、社会的”意义,表示国家、社会的进步状态。

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认为文明发生的标志是:阶级(即宫殿或贫富)、金属工具、文字;他认为古代文明的成就与标志是:出现了城市、贸易、简单机械、学校、科学、立宪君主制、国际法、成文法等。他提出了“文明时代”的概念。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别开来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2]¨‘人类文化包括工具、衣服、装饰品、制度、语言、艺术形式、宗教信仰和习俗。所有这一切使人类能适应自然环境和相互间的关系。”

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提出文明出现的三个表现是:(1)存在一系列人口至少在5000以上的永久性城镇、集镇或城市;(2)已发明、使用文字;(3)已有纪念性的公共建筑和进行礼仪庆典活动的中心场所。

日本的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中说:“文明就是指人的安乐和精神的进步。”“所谓文明是人的身体安乐,道德高尚;或者说衣食富足,品质高贵。”

日本的岸根卓郎在《文明论——文明兴衰的法则》中认为,传播知识的过程就是文明。文明应该解释为“语言和文字被人们感觉和记忆、被积累和客观化,由特定的个人向其他的个人传递,向客观的知识体系发展的过程”。

法国史学家基佐认为,文明就像海洋,它构成一民族的财富,该民族的生命的一切要素、支持它存在的一切力量,都集中并团结在它的内部。

沃勒斯坦把文明定义为:“世界观、习俗、结构和文化(物质文化和高层文化)的特殊连接。它形成了某种历史总和,并与这一现象的其他变种(即使不总是同时)共存。”

文明可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有人按照人类在地球上生活的年代来划分文明:古代文明从人类起源到新石器时代开始,即从公元前15000年到公元前8000年;中世纪文明从新石器时代到文明黎明时期(大约公元前3500年);从中世纪到开始工业革命的公元1750年称为近代文明。

西方文明通常被划分为四大主要时期:古代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一公元500年),中世纪文明(公元500年-1500年),近代文明(1500年-1900年),当代文明(1900年至今)。

法国学者孔德提出,西方文明过去经历了两大阶段:宗教一军事阶段,即从有史记载到罗马帝国灭亡的阶段;形而上学一法律阶段,延续到了孔德所处的时代;而人类正在过渡到第三阶段。

从社会形态划分,如“原始文明”、“奴隶社会文明”、“封建社会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

以人类生产方式的变迁来对文明进行分期,如“游牧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

三、全面理解生态文明

关于生态文明,有许多种不同的表述。

狭义的生态文明,是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的文明状态,着眼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侧重点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形态方面。

广义的生态文明,是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社会文明形态,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强调共生共存、全面的和谐。

生态文明,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全面发展为基本宗旨的文化形态。

有学者主张:“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

基于生态学视野的观点认为:“所谓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艾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

有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1)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生态文明是关于世界样态和过程的生态学描述”;(2)文化形态的视角:“生态文明是人类文化的生态表现”;(3)价值论视角:“生态文明是自然、人、社会价值的生态定位和选择”;(4)社会文明的研究视角:“生态文明是物质、精神、政治、生态的融合文明”;(5)组织管理视角:“生态文明是管理心理和管理活动中的生态指向”;(6)生产和消费方式视角:“生态文明是生态化的人类市场和消费方式”;(7)伦理学或道德哲学的视角:“生态文明是以生态道德伦理关系为内容的‘至善’的文明”。

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观是指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人与人关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人类在生态建设活动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它标志着人类与自然生态共存和发展过程中超越愚昧的程度。生态文明观以生态伦理为价值取向,以工业文明为基础,以信息文明为手段,把以当代人类为中心的发展调整到以人类与自然作用为中心的发展上来,从根本上确保当代人类的发展及其后代可持续发展的权利。

还有学者认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及生态问题产生的实际领域,生态文明应当是物质文化的进步状态,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构成一个逻辑序列。建构生态文明,首先需要调整生产技术,在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方式方面实现飞跃,争取在自然界中实现自由。但是,要在自然界中实现自由,又必须以社会中的自由为手段,以意识中的自由为前提,所以它的建构必然要求在交往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得到响应。”

生态文明观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

生态文明要求抛弃与自然对抗的科技形式,采取与自然和谐的科技形式,开辟更丰裕、更和谐的时代。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科技指向稀缺、污染、不可持续的资源范围。在生态文明时代,科技指向丰裕、清洁、可永续利用的资源范围。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们基于对工业文明弊端的反思,而提出的一种力图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文明范式。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基于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在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中,所有生命存在和非生命存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

度自觉地保护适合于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及其再生能力,是人们创造和发展文明的应有之义。

要实现生态文明转向,就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变革,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改变人们对自然存在的认识;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变工业文明时期资源浪费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生态文明观继承和发扬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长处,以人类与自然作用为中心,把自然

界放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的地位。从生态文明观看来,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共同进化就是生态文明,威胁其共同进化就是生态愚昧;只有在最少耗费物质能量和充分利用信息

进行管理,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展现生态文明的辉煌。”1 就共时态来看,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人的文明。广义的生态文明包含所有这些方面,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更高阶段和更高形态的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文明是基于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积极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落实及其成果的反映,倡导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主动开展生态建设,实现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

第一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

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生态文明是高于迄今为止的其他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生态文明是高于这几种文明的高级文明形态。它是在对传统文明破坏生态因而威胁人类生存的弊端进行深刻反思和扬弃后形成的一种新的文明,是对人类传统文明的整合、重塑和升华,是人类

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现代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第二,生态文明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和谐。

看到人类对自然生态严重破坏导致的恶果,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与自然界万物是平等的,是共生共存的,人与自然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依靠自

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追求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只有与自然平等、共生、和谐,人类文明才能持续和发展。关键在于人类真正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

第三,生态文明要求维护生态安全。生态安全是生态系统得以延续的保障。生态文明要求全社会、全人类都必须履行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人人都要对保护生态尽职尽责,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面临生态破坏的情形,应自觉地承担建设和改善生态的责任和义务。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社会组织和机构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形成一种平等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生态系统。

第四,生态文明要求经济与生态资源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平衡、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推行循环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平衡,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第五,生态文明要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生态文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包括自然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使人类文明不断延续。人类文化和制度选择应该在保持自然生态和谐

基础之上追求精神自由,如果超越了生态平衡的界限,人类自身也会陷入文化或制度的危机之中。,第六,生态文明要求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和伦理道德。

生态文明要求人的文明,主张人对自然承担道德义务,倡导生态伦理道德,要求人们善待自然,不能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破坏生态环境,在谋取物质利益时必须自我约束、有所

控制、行为节俭,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确立绿色发展理念,提升伦理道德境界。

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第二节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用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地位的“提升”,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对生态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民意的呼唤。

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到“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指引,再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径,十八大所理解和规划的生态文明,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问题,而是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现代化发展高度,并且体现为工作部署、发展目标、制度设计,预示着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生态文明浪潮到来。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 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是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维度,也是人类发展的内在要求。从物质层面来看,生态文明倡导有节制地积累物质财富,选择一种既满足人类自身需要、又不损毁自然环境的健全发展,使经济保持可持续增长。从生产方式层面看,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t从生活方式层面看,生态文明提倡适度消费,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就“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而言,完备的“发展”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保障作用,即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新型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来解决。

生态文明本身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不仅是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而且是对生态自然发展的状况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因此,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涵和精神实质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在经济社会领域里,处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以人为本:二是在生态自然领域里,处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是以生态为本。在此,广义的“生态竹f,既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核心要义,也是衡量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根本标志。可以说,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双重价值取向的内在统一,是经济社会发展观和生态自然发展观 的有机统一。

建设生态文明,旨在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需求不构成危害,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在加快发展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快发展;根据人类对自然界的逐步认识来调节我们制定的目标,通过适应性的变化和调整来达到最佳状态,推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以贵阳市为例,贵阳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采纳了积极发展绿色经济的方法。绿色经济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集约的特点,发展绿色经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贵阳市围绕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目标,大力推动资源利用方

式转变,把绿色经济理念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生态工业、信息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深入挖掘贵阳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会展、物流等绿色

服务业以及生态农业。以上努力都为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建设生态文明要抓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核心。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届人类环境会议,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我国于1973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改革开放后,环境保护被确立为基本国策。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将之阐述得更加系统和完整。

人与自然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生态文明、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其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它不仅说明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而且在文化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上都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人与自然共同生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

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素是公正、高效、和谐和人文发展。工业文明那种利润最大化、财富线性积累的价值观必然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的不和谐,而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所寻求的是一种生态公正和社会公正。在生态公正前提下的社会公正,就是财富不能为少数人积累和占有,不能光考虑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要考虑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生态文明的一大特点就是寻求和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之间的和谐。而工业文明社会中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的生产企业,实际上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的否定和破坏,继而也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为一部分人得到好处,另一部分人受到损失,一部分群体和社会间形成矛盾,整个社会就得承受因此带来的后果。如果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对企业进行选择的话,一定会选择那些能够促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投资或企业。从这个角度来说,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提高对企业的要求和门槛,也会逐渐促进社会的和谐。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是对工业文明的改造和提升,使得人类能够实现生态公正和社会公正,能够提高经济效率、生态效率、社会效率,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建设生态文明,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顺应自然,从字面上看,顺应即顺从适应,指个人或群体之间调整行为以适应他人或环境的过程。这里的顺从适应也并不是消极地顺应自然,俯首听命于自然,而是能动地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并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美化自然,不断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要坚持尊重和维护自然与塑造美化自然的统一。这就意味着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要调整自己的行为,才能使两者达到和谐的境界。这种观念实际上在中国朴素的自然观里早有体现。“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 的自然观。这个“天”,正是指自然界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论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一切的根源,取之自然,归之自然。要节制与合理控制人的欲望,反对对外物的无度占有。所谓“取物限量、取物限时,取之有时、用之有节”,适度使用自然,不破坏自然。这些朴素的自然观,我们当记取其积极的一面,摒弃其被动消极的一面。总而言之,尊重自然是前提,即充分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是行动,即按照自然规律,调整人类的行为;保护自然是目的,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要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必须转变人与世界相对立或以人为中心的观念。在传统的思维方式看来,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界只能围绕着人、为了人而存在。其结果是自然作为对象被无限改造、征服,生态逐渐恶化。而在生态文明观看来,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应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也不能无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而是人类应当约束自己,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人是自然物,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这正如马克思所精辟地指出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需要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影响,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倡导人际关系和谐,承认社会分工而强调人格的平等,培植团结、互助、和睦、友好的人际关系。人类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人类文明才能持久和延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价值追求。建设生态文明,要始终致力于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更高的战略层面,这意味着把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把老百姓对政府的满意标准,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过去主要是解决有和无的问题,现在解决的是好和坏的问题。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生态文明状况的实现程度,也是衡量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十八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平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建设生态文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是改善民生的需要。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全面推进现代化,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

因此,建设生态文明,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手,着力解决好群众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认为人的需求不仅包括基本的物质需求,而且包括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需求,它超越了纯粹的功利目的,以实现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解放为终极目的。这种发展理念是在人与自然亲密关系的基础上向人本主义的真正复归,是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真正统一。这种新的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的理想不谋而合。建设生态文明,以现实的人的生存状态为思考核心,以塑造人的完整性和人的自我实现为价值理想,力图通过人的实践活动,重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内在统一。在此意义上,建设生态文明与坚持以人为本紧密统一在一起,并且,只有二者的统一,才能实现人对人的总体性的全面占有,才能实现人的真正自由。

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见物也要见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洁净的空气、清洁的饮水和绿色食品等生态条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文明建设,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手,创造一个适合于人类生活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必须破除“见物不见人”的思想束缚,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落实到改善人民生活上,坚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把“以人为本”作为根本宗旨理念和价值取向,这对于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和科学的目标导向,不断提高建

设的质量和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建设生态文明,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构成建设小康社会的追求理念。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经济增长、和谐稳定、民生改善的汇聚点。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更不可能有高度的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深刻的生存危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必然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精神追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地包含着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

(一)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喝上干净的水、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住上舒适的房子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德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

(二)有助于解决我国发展中的各种难题

中国是人口、幅员大国,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既能造福于13亿人口,又将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人所共知,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了百年的工业革命,借助其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先走了一步,生态文明已具雏形,其成果惠及约10亿人口。但全球尚有50多亿人口处在工业文明初期或中期,生态文明刚刚萌芽。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国跨人生态文明社会,不但会使全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民生面貌为之一新,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届时,全球“绿色版图”将明显扩大,有1/3以上的人口走上生态文明之路。同时,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工业化进程中转化为生态文明社会,中国能够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须知,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若靠工业文明理念和思路应对,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使困境日益深化。惟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化逆为顺,方能举一反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可持续发展。

以能源、效益、效率为例。我国的资源产出效率极低,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只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 010。我国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30、日本的1/

18、法国的1/

16、德国的1/

12、韩国的1/7。差距就是潜力,后进蕴藏着发展机遇。若以生态文明理念和思路引领发展,不要说能耗、效益、效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就是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国面临的种种难题都可以大为缓解,并获得非常可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以产出单位GDP所耗能源相比,若以日本为1个单位,那么,德国为1.5个,美国为2.67,而我国为11.5。这意味着l单位(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在我国仅能创造不到0.7美元的GDP,而世界平均为3.2美元,日本则达到10.5美元,德国达到7美元,美国约为5美元。我国单位能耗创造GDP若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仅以目前的能耗总量,就可产出超过14.35万亿美元的GDP,人均GDP将超过1.1万美元。同样的能耗水平,2007年我国GDP仅为3.14万亿美元。二者差距之大,可谓天上地下„„我国能耗如此之高,恰好说明了按照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有效降低能耗,推进经济集约化、生态化、知识化,是极其迫切、紧要的,其发展潜力是无限的。如果各级政府和各行各业能够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行动上,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生态优化、环境保护,必会实现更完善全面的发展。

(三)有助于根治环境危机的痼疾

科学技术造就的工业文明在创造辉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如资源紧张、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一系列困难和挑战。继续在工业文明的框架中发展,还是另寻他路,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要生存,就必须保护自然、尊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种背景下,生态文明的理念为大家所接受。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总的看,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成就卓著,城乡人民对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是满意的,但对环境恶化,则反映相当强烈。国家环境保护部有关资料显示,“十五”期间,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8%。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和区域治理污染任务只完成计划目标的6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严重。全国26010的地表水国家重点监控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的断面达不到ni类标准;流经城市90%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75 010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30%的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不到III类标准;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不容乐观;46%的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一些大中城市灰霾天数有所增加,酸雨污染程度没有减轻。在一些地方,人们呼吸新鲜空气、饮洁净的水、食无公害食品,成为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以致影响了身体健康,甚至致病早亡。有人说,30年前,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生活会这样富足;同样,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环境会如此恶化。环境问题已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公害。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是薄弱环节,亟需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否则,势必会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这是应当防止和避免的。

(四)有助于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 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近些年来,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人民大众。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有些公务人员的生态道德、环境意识差得惊人。据《中国青年

报》(2006年11月13日)报道:某省环保局日前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3.31%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却有高达91.95%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增长。生态道德文化缺失还表现在消费领域追求奢华、过度消费、甚至挥霍浪费等方面。

事实说明,在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在公职人员中间,强化生态道德文化教育,“补生态道德文化课”,亟为迫切、重要。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导之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应当通过生态道德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为此,必须在广大城乡居民中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道德文化宣传教育,普及生态道德文化知识,特别要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企业建设;加强生态道德立法,规范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转变消费观念,倡导适合国情的合理适度消费;还要实行村居民生态自治,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并把生态道德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以收相互促进、事半功倍之效。

第三节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配套经济发展模式不完善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文明形态的一种进步,更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转变。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经济发展模式。至今为止,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仍未从根本上改变,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性污染问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物耗和排污量等均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仍然存在消费总量持续增加和综合利用率低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严重滞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中表示,中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为300/o和35%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虽然我国近年来提出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但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法律体系不完善、传统产业结构制约、融资机制和技术限制等因素,都使得我国的生态经济虽然有较大发展空间,但依然任重而道远。相比之下,国外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方面却卓有成效,当前,发展生态经济、推行以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核心的“绿色新政”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一致选择,目的在于改变高能耗、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低能耗、低消耗和低排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另外,我国在经济开发中可能存在的三种错误倾向仍值得警惕:一是部分沿海地区围垦大量滩涂,砍伐大量森林,破坏大量绿地,导致生态空间大大缩小,造成严重的土壤和水源地污染;二是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较为粗放,用地不够集约,占用大量农田,若任由这种趋势发展,未来建设、居住用地将“无地可用”,我国的粮食安全也将受到威胁;三是部分城市建设过于追求奢华,搞大广场、阔马路、高楼大厦,而农村和小城镇“脏乱差”的情况较为普遍。

(二)环境资源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环境经济政策缺乏 在法律制度保障方面,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制建设进步很大,相关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但是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律体系并不平衡,长期以来重污染防治、轻资源保护的理念使得我国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立法和研究相对薄弱,对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虽然一直以来((环境保护法》都被视为环境资源领域的基本法,但是无论其名称还是内容更多倾向于环境污染防治,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及生态环境

问题规定较少,所以近年来理论和立法界一直在酝酿修订《环境保护法)),建议增加有关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相关规定,以使其内容更加完善和平衡。

此外,在对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环保立法方面也存在不平衡的状态,长期以来对城市环境保护的立法一直比较重视,而农村生态环保立法存在缺欠和滞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离不开农村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必须加强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生态文明的建设和转型不仅需要立法的健全和完善,还需要大量环境经济政策如环境税费、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等手段的广泛运用,运用经济手段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与传统的行政手段“外部约束”相比,环境经济政策是一种“内在约束”力量,具有促进环保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环境治理与行政监控成本等优点。环境经济政策的广泛运用也是西方发达国家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举措,通过对环境经济政策的探索和运用,不仅可以节约和内化环境资源保护的成本,还能进一步激励企业积极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从而建立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目前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运用并不广泛,主要有排污收费、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等,且主要以污染防治为主,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环境经济政策如生态税、生态补偿、绿色信贷等亟待加强,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排污权收费等还在探索。应进一步加强对环境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应用。

(三)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价值观尚未真正建立,公众环境保护和参与意识较弱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发展形态,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又一新的发展阶段,是人类彻底反思以往发展模式弊病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更科学的发展思路,它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正确的环境伦理价值观为主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时期的环境伦理价值观既不同于农业文明时期依赖大自然、敬畏大自然的被动、朴素环境伦理观,更不同于工业文明时期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价值观,是一种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共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从根本上抛弃长期以来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观。然而目前,虽然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发展观,但真正在广大民众心中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尚需时日。特别是在农村,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和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中占据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只有搞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

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公众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大力提倡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公众进行有关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的教育,引导公众绿色消费,规范公众在工作、生产、消费和生活过程中的环境友好行为等。如美国早在1970年就通过制定《环境教育法》,加强对公众进行有关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的教育,为此,联邦政府教育署专门设置了环境教育司。日本则通过政府、协会团体、教育机构、企业所开设的体验式、参与式教育宣传,使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理念深入人心,并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和国外相比,我国民众生态环境意识仍需加强,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价值观须尽快确立和强化。

二、对策探讨

在明确以上问题的基础上,以下几个方面可作为政策指向性参考:

(一)加快制度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从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整体性与可持续性的系统理念出发,建立和完善职能有机统一、运转协调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管理体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及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

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1.健全环境管理制度

完善环境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环境执法监督职能。环境管理重心要向基层倾斜,全面加强基层环境保护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对破坏和损害环境的行为,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加快开发和建设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努力实现环境管理新突破。

2.不断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不断完善生态补偿的调控手段和政策措施,尽快解决上游与下游、开发区域与保护区域、受益地区与受损地区以及自然保护区内外的利益补偿问题,加快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促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同时,深入研究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积极稳妥推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3.积极稳步推进环境管理市场化改革 积极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逐步实行排污指标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主要污染物总量交易平台,按照区域流域总量控制要求发放排污许可证,以排污许可证制度落实总量控制指标。加快推行污染治理市场化运作,环保部门要发挥作用,加强环保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建设,用法律手段调节治污市场,引导环境治理主体和治污设施运行主体规范行为、良性发展。

4.建立环境保护科技支撑机制

抓紧建立环境保护科技支撑机制,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加强环境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大力发展绿色技术,提高污染防治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全省环境保护事业快速发展。

5.建立完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尽快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在环保系统内部,合理设定考核目标,强化绩效考核,推动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深入开展。

6.不断完善环保队伍和能力建设长效机制

进一步加强环保队伍建设,以“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为目标,引导环保系统干部职工努力学习、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同时,加强环境监测、监察、应急、信息等环保能力建设,努力建立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人员队伍、装备水平和技术体系。

(二)努力培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错误地把经济增长的高速度高效率当作经济建设的目标,造成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已经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十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以上,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但我国单位的能耗高出经合组织国家平均值。盲目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不但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也妨碍了经济的全面发展。协调统一生态文明与经济的发展,努力培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模式,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点,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要在于转变观念,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改变过去以破坏自然来获得发展的思路。只有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落到实处,中国经济增长才能实现高效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调结构、保增长的抓手,不断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传统的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以资源消耗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当今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中,这些产业已是

强弩之末,缺乏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可持续性,而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新兴产业,如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不仅可以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空间,还可以突破贸易壁垒,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建设生态文明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大对生态环境整治项目、新能源开发项目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无论对眼前还是长远,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治理环境,还可以使地方经济得以健康有序地增长。要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历经多年快速发展,我国提供物质产品的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在快速进步,但相对而言,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实际上却提升得较慢,而广大人民群众却对生态产品的渴求日益迫切。生态产品的生产不仅可以满足当前人民群众的需求,而且也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

(三)尽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

资源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利用资源、影响环境,单独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推行节约环保,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这就必须根据自然环境承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把节约环保的要求全面体现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每个环节,坚决杜绝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边治理边污染、边恢复边破坏的现象。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放在突出位置,作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对生态环境保护带有根本性、战略性意义。从而进一步凸显了生态环境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前提性地位,这也为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和综合管理职能提供了契机。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环境功能区划,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这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深刻揭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足和保护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忽视资源环境保护,经济建设难以搞上去,即使一时搞上去最终也要付出沉重代价。这就要求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我国已经到了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需要把节约环保与调整产业结构、污染防治与企业节约增效、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与扩大内需、生态保护与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结合起来,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监管优化经济结构,以

环境成本优化增长方式,以环境标准优化产业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加强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关键是在环境保护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遵循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加快构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是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形势使然,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所在。

(四)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建立治理环境的佘众参与制度 要树立较强的公众参与意识,必须首先解决好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进而树立生态文化理念,培养生态文明建设观念。环境保护既要为科学发展固本强基,又要为人民健康增添保障。享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必须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集中力量解决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弃物、细颗粒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

2013年初,我国部分地区长时间反复出现雾霾天气,许多城市空气质量急剧下降,甚

至达到严重污染级别。各级环保部门快速行动,积极应对,引导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共同行动。一方面,认真总结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工作,确保第一阶段74个城市496个监测点位稳定运行;进一步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空气质量联动监测。另一方面,在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包括PM2.5在内的6项指标监测,对外发布监测数据。深入实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推动PM2.5纳入污染物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完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推进多污染物协同防治,深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做好大气污染应急处置工作,指导督促地方政府制定空气污染应急预案并适时实施,分别采取停工、限产、限排、限行等措施,及时准确发布大气污染信息,提出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保护和出行建议,保障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和身体健康。

要保障较强的公众参与意识,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治理环境的公众参与制度。必须认识到公众参与不是可有可无的形式,不是无足轻重的环节,而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制约因素。要注意“群众路线”和“公众参与”的差别。群众路线是“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公众参与则强调公众的权利及政府对此权利的保护。在大型化工项目上,一些地方政府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群众路线”思维,认为群众参与只是为了征求主意和办法,因此如果项目本身太过于复杂,群众根本无法理解之时,则应该由政府和专家包办,群众靠边站。利益无法分享,信息无法获取,双重闭塞之下,公众对风险的容忍度将降到冰点,极容易触发群体事件。

(五)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负担起全球生态环境责任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我国发展与全球发展紧密相连。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一条特色鲜明的做法,就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在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环发领域的合作与治理的同时,在国内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及时出台加强环境保护的战略举措。要树立宽广的世界眼光,统筹国内国际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大局,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自觉承担国际环境责任,以自身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推动全人类共同呵护地球家园,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承担与我国发展水平及阶段相适应的责任和义务,发挥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中的建设性作用与解决好国内生态环保问题有效衔接起来,强化国际环境公约履约,进一步提高国际环境合作水平。同时,对外积极宣传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树立负责任大国良好形象。

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发展,温室效应、臭氧层消耗、酸雨等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任何经济活动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都是跨国性的、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过程中也都是国际性的,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完全可以解决外界和自己引发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化进程更加使环境问题向全球联动性的方向变化。所以,人类因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因维护后代人生存发展能力以传承繁衍的需要,构成了共同的生态利益。在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共同行动中,各国都不得不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通过共同行动,解决好相互的利益矛盾,以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理念只有在人类整体视野下才有价值,绿色核算、生态一经济利益权衡、代际公平等问题也只有在全球视角下才具有意义。基于上述认识,中国应负担起与其大国地位相适应的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有关地球生态和人类整体利益的国际协同。

案例

广东: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

人类正从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演进,广东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转变当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努力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个过程里难免会有阵痛,但一旦实现突破,广东将迎来更全面可协调发展,并引领全国新一轮发展。‛

一方面,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必然走向;‚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广东‛是广东对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号召的回应。要充分认识中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战略意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件关乎我国现代化进程能否继续向前推进的大事。生态文明将取代工业文明。人类历史上每一个文明时代的更替都是因为前一个文明时代引发出了很多自身不能解决的矛盾,必须用一种新的价值理念、制度、运行方式以及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来解决,所以农业文明才取代了远古文明,工业文明才取代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引发出的一个自己无法克服的矛盾就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是以资源与环境的损害为代价的,而今天地球资源环境的支撑能力或者承载能力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程度了。但同时,人类不会、也不能停下发展经济的脚步,因此人类的唯一出路就只能是摒弃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模式,去寻找一条能在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的前提下使经济得到‚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这就是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经济发展方式。

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将创造更多更优物质。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是一个漫长过程,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保护自然环境与获得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之间的矛盾。生态文明不能越搞越穷,不然也会难以为继。坚持生态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科学发展。只有社会和谐才能保障生态文明的实施。比如,如果收入差距很大,一些群众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生态环境也难以根本解决。因此,两个方面要同时抓,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生态文明只有比工业文明更好才能取代它,其中就包括生态文明创造的物质财富必须比工业文明更多更优。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全社会不仅观念要转变,制度也要转变,还需要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来共同驱动。广东有条件有能力在走向生态文明的道路上率先探索,一旦在某些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广东有望继续引领全国乃至世界的新一轮大发展。

第二章生态文明思想资源 第一节中国传统生态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儒家思想为突出代表,融汇了道教、佛教和其他宗教流派的观念,包含着丰富而深邃的生态智慧。在全社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于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

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古代对生态的认识和保护实践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把天地万物看成一个整体,而将人和万物看作是天地的衍生。五行学说是从整体上说明世界上各种物质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关系。从夏代开始,人们已萌生“五行”观念。周初,五行思想有所发展。《尚书‘洪范》载:“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水日润下,火日炎上,木日曲直,金日从革,土爰稼

穑。润下作成,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可见五行是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五种自然物质。到西周末年,五行说在实际运用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末年幽王的史官史伯对郑桓公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是运用五行说来说明事物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也是五行说的发展。这种理论与今天的生态系统理论有很多相近之处。生态系统中的组成要素,只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他平他、和、杂),生态系统才能够具有一定的化育功能(生、继),不断地演进(丰长而物归之),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否则,生态系统将遭受破坏。史伯“和实生物”的思想是极其深刻的。五行说把世界看作一个复杂的相互联系的整体。尽管用这种理论来说明整个世界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处,但总的说来,在当时对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是有积极作用的。

自然崇拜体现了文明早期先民们对自然的有限认识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早期的生态智慧。原始先民出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对特定区域的森林进行封山育林,禁止捕杀动物、砍伐树木,这些禁忌的季节正是植物的生长期和野生动物的交配、产卵和繁殖期。禁忌的程度是根据违反禁忌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危害程度确定的。原始先民认识到人类的繁衍生息与大自然的兴衰枯荣密切相关,只有顺从大自然的运行节律,人类才能生存和繁衍。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植物、动物等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将危及人的生存。这种朴素认识对保护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贤哲不但提出了丰富的生态保护思想,并且以其指导人们的实践,通过设置专门政府机构、颁布法律法令等措施,集中体现了他们的生态智慧,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虞衡制度即设置专门的政府机构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我国古代掌管山林川泽的政府机构泛称为虞衡,其职责主要是保护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制定相关方面的政策法令,虞衡官执行这种政令法令。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记载了周代的虞官设置:“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柞氏‘掌攻草木及林麓’”(((周礼·地官·山虞》)。秦汉时期,虞衡转称少府,但其职责仍为管理山林川泽,具体分管的有林官、湖官、陂官、苑官、畴官等。隋唐时期,虞衡职责有了进一步的扩展,管理事务范围不断扩大,据《旧唐书》记载,虞部“掌京城街巷种植、山泽苑圃、草木薪炭供顿、田猎之事”。宋元以后,除元朝设有专门的虞衡司以外,其他各朝都由工部负责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由少府到虞衡司再到工部,表明古代当政者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已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并开始从系统性的角度来考虑和管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虞衡制度及其机构基本延续至清代,可以说这一制度是中国对世界自然资源管理做出的制度性贡献。

配合虞衡职司的还有一定的惩罚法令。如《周礼-地官>中规定庶民不植树的,死后不许用椁。又规定:“凡窃木者,有刑罚”。注云:“天之生物有限,人之用物无穷。若荡然无制,暴殄天物,则童山竭泽,何所不至!刑罚之施,至是不得不行”。((国语·鲁语》记载:鲁宣公于夏天去泅水撒网捕鱼,大夫里革把宣公的鱼网割断了,并对宣公讲了一套保护生物资源的道理,说冬季里可以捕鱼和禽,若是到了春季鸟兽鱼类怀孕,就要禁止捕捉。可是你却在鱼儿怀孕时捕鱼,不让鱼儿繁殖,真是贪得无厌。宣王听了没有生气,说:我犯了错误,纠正我是好事,让我知道守法的道理。部下把这张鱼网保存起来,以纪念不忘里革的谏言。“立夏鸟兽已成,水虫怀孕之时,禁取鱼之网,设取兽之物也。”捕鱼安排在冬尽春来的季节,除了气候上的原因以外,第一,春天捕取鱼鳖可使肉食供应不致因禁猎而匮乏,有利于春天禁猎的实行,从而起到“助(鸟兽)生阜”的作用;第二,春天多取鱼鳖晒干储备起来供夏天消费,可免夏天禁渔期间鱼类食物供应的断档,有利于夏天禁猎的实行。

虞衡这个环保部门在历史上持续了约3000来年,乃世界罕见。不过虞衡越往后越削弱,到明清时的虞衡司只负责帝王、圣贤、忠义、名山、陵墓、祠庙等区域内的管理,禁止在它们的周围樵牧,如此而已。其余“凡山场、园林之利,听民取而薄征之”。先秦的虞衡至此已面目全非,有名无实了。唐代柳宗元《行路难》诗:“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栈与椽”。虞衡派出的伐木者遍布百岭千山,他们奉了工部的命令,进山砍伐木桩和木椽。生物资源的保护需要双管齐下两手抓,人和资源的相互依存关系,所谓“苟得其养,无物不养,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上》记:“数罟不入湾池,鱼瞥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让大多数人民都树立起保护境的意识,做到人人自觉遵守保护生态。

辅之以必要的法律制约,凡不自觉、有意违反的一定要处以惩罚。古代贤哲不仅提出了朴素的生态文明思想,而且在实践中通过设置专门政府机构、颁布法律法令等措施,集中体现了他们对生态文明的追求。

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地广人稀,原野不能尽辟,农田一般分布在都邑的近郊,郊外则辟为牧场,山林川泽仍然是人们重要的生产对象。《国语·周语上》:“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其犹原隰之有衍沃,衣食于是乎生。”山林川泽和原隰衍沃并提,显示了它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国语·楚语下》载:王孙圉论宝,把山林薮泽作为国之六宝之一。“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这除了与自然环境有关外,还因为当时种植业不够稳定,经常受自然灾害的威胁,需要以山林川泽的天然富源作经济生活的必要补充。((孟子·告子上》说,齐国都城临淄附近的牛山曾经草木茂美,但因为位于都市的近郊,人们随意砍伐,还能够茂美吗?当得到雨露的润泽,又会生长新芽嫩枝,然而在这里放牧牛羊,就又变得光秃秃的了。所以说,得到滋养,万物都会生长;失去滋养,万物都会消亡。孟子富有哲理的名言:“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包含着生态平衡的思想。古人认为山林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如果斩伐林木没有“时禁”的话,是会导致水旱之灾的。可见古人很早就已经发现山林植被有涵养水分、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的作用。古代护林的礼俗制度还包括定时采伐,以保护山林的再生能力;禁止野焚,以保护山林以及鸟兽昆虫;禁止砍伐幼树,以保护山林的天然更新。

成书于东汉的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了“自粪”的概念,应与人工施肥不同,是指动植物死亡之后重新返回土壤,为新的生命提供养分。这样的认识,类似今天循环经济的思想。中国古代的劳动者还创造了充分利用生态条件的经营形式。《农政全书))记载,人们在塘岸上设置羊圈,每天扫羊粪于塘中,以为草鱼的饲料。而草鱼的排泄物又可以饲养鲢鱼。《广东新语》、《湖雅》等著作也记述了水塘上中下层鱼混养的方式,有的学者指出这是对水体的一种立体开发,对自然资源的一种综合利用。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肯定了中国文化渊源中“自然主义学派”的作用。他还注意到古代中国人非常强调自然界的统一性以及个人与自然合一的特点。总之,我们在总结中国文化对于世界文化宝库的贡献时,不应当遗忘有关生态保护的思想和礼俗构成,因为这些文化遗产的存在,不仅标志着我们民族的历史成就,而且对于增强今天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启示与借鉴价值。

《吕氏春秋》有《十二纪》。有人问其中的思想要点,吕不韦明确回答,就是要调整天、地、人的关系,使之和谐,要点则在于无为而行。《吕氏春秋》的《十二纪》系统地介绍了一年十二个月的天象规律、物候特征、生产程序以及应当分别注意的诸多事项。其中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特别值得我们重视。例如,孟春之月,要祭祀山林川泽之神,所献祭品不得用雌性禽兽,当月还禁止伐树,不得毁坏鸟巢,不得杀害怀孕的动物和幼小动物,不得取禽类的卵。仲春之月,禁止破坏水源,也禁止焚烧山林。季春之月,禁止用弓箭、网罗、毒药等各种形式猎杀禽兽,也不许伐取桑树和柘树。此外,又有孟夏之月不许进行大规模的围猎、仲夏之月不许烧炭、季夏之月禁止砍伐山林等规定。成书于先秦秦汉时期的Ⅸ逸周书》的((周月》、《时训》、《月令》等篇,以及《礼记·月令》、《淮南子·时则》等,也有相近的内容。

以《月令》指导政策,在西汉中期以后更为明确。《汉书·宣帝纪》记录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六月诏,其中宣布春夏两季不得破坏鸟巢、探取鸟卵、射击飞鸟,这正是((月令》所强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禁令。大致成书于西汉中晚期的《焦氏易林》有“秋冬探巢”的文字,说明春夏两季不得破坏鸟巢的制度确实得以实行。((汉书·元帝纪》记载,汉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六月,因气候失常,“风雨不时”,诏令行政部门认真监察,不许违犯“四时之禁”。永光三年(公元前41年)十一月,因地震雨

涝,诏书严厉责问百官为什么不遵行“时禁”。所谓“时禁”,就是((月令))中所规定严令禁止的内容。近年甘肃敦煌悬泉置汉代遗址发掘出土的泥墙墨书((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其中有关于生态保护的内容。如“孟春月令”有“禁止伐木”的条文,又解释说,直到八月,大小树木都不得砍伐,待秋后“草木零落”时才可以有选择地砍伐。当月又有不许破坏鸟巢的禁令,规定甚至空巢也不许毁坏。破坏空巢的禁令执行到夏季。如果巢中有鸟和鸟卵,则全年都禁止破坏。

又规定,只要是不伤害人类的蛇虫,在九月之前都不得杀害。不许杀害怀孕有胎的动物,则是全年“常禁”。不得杀害幼鸟的规定,也同样是全年“尽十二月常禁”。保护幼弱走兽的禁令,则执行至九月底。这篇文字的日期为“元始五年五月甲子朔丁丑”,时在公元5年,是明确作为太皇太后的诏书颁布的。书写在墙壁上,是为了扩大宣传,使有关内容为众人所知。’

汉初名臣晁错在一篇上奏皇帝的文书中发表了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其中说道:让德政普及,使得天上的飞鸟、地下的水虫草木等都为其蒙被,然后才能使得“阴阳调”、“风雨时”,维持良好的生态秩序。这种试图以人为因素影响“天”的意志的主张,其实体现了比较开明的生态意识。汉宣帝时,御史大夫魏相上书引述<明堂月令》的内容,主张顺应阴阳四时执政。他说:执政者的行为“奉顺阴阳”,则“风雨时节,寒暑调和”,“灾害不生”,五谷丰登。所谓“风雨时节”,是汉代民间对理想生态的习惯表达形式。汉代铜镜铭文中常见“风雨时节五谷熟”、“风雨常节五谷熟”、“风雨时节五谷成”等文句,都表达了同样的社会愿望。中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较早成熟,正与农耕生活对自然生态条件的高度依赖有关。这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本身就是具有科学意义的。而中国早期的农学和医学,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得以发达的。

《明史·职官志三》说到“荐新,循《月令》献其品物”的制度。太平天国文献中也可以看到这样的内容:“特命史官作《月令》,钦将天历记分明;每年节气通记录,草木萌芽在何辰。”这说明((月令》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确实有久远的历史影响。当然,其中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在不同的时代,受到重视的程度可能是不同的。

各代都颁布了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法令。周文王时期曾颁布《伐崇令》,它被誉为“世界最早的环境保护法令”。((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此外,如((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因为春天树木刚刚复苏。什么时候砍伐呢?((周礼》上说:“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除保护生态外,还要避免污染。比如“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把灰尘废弃物抛弃在街上就要斩手,虽然残酷,但重视环境决不含糊。周代还制定了保护自然资源的《野禁》和《四时之禁》。秦朝的((田律》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环境保护法律文献,它有一部分专门讲述资源与环境保护,包括古代生物资源保护的所有方面。汉唐时期,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已发展到较高水平,统治阶级十分重视国土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整治问题。尤其是在唐代,山林川泽、苑囿、打猎、城市绿化、污水排放、郊祠神坛、五岳名山等都纳入政府管理的职责范围。《唐律》详细、具体地规定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措施及对违反者的处罚标准。

据吕锡琛在((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法规及思想》-文中指出,宋元时期特别是北宋十分重视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执法,官府屡次颁布这方面的禁令,保护的对象包括山场、林木、植被、河流、湖泊、鸟兽、鱼鳖等众多方面。明清两朝的法律则多沿用唐律,都有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令并有所发展,如清代还设有专管水利的官员,并设堡专门保护水道、河堤,这种办法一直延用至今。

总之,历代都颁布了一系列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政府法令,通过法律制度的方式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系列思想主张固定下来,通过法律制度的强制性来具体实施这些思

想,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社会生产活动。

二、儒家生态观念:德性的智慧

儒家的生态智慧是德性的智慧,通过修身实践,礼乐教化,尽心知性而知天,表达了人文主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相须互动的观念。天人合一是儒家生态思想的核心。

(一)天人合一,中和位育

所谓天人合一,一般是指人与自然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与西方文化相比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东方智慧。

儒家持一种“上下与天地同流”、“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认为人的一切活动和创制,都应当顺应“天道”、不违逆自然。“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国语·越语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应当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与天地参”,才能取得成功。

从价值观上说,天人合一主张人和自然界的地位是平等的,自然界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天道与人道合一,肯定自然规律与道德法则的内在统一,反映了极其深邃的生态伦理的思想。

儒家不仅注重天人和谐、取舍有度的中庸之道,而且追求生生不息、化育万物的理想境界。《中庸》日:“惟天地至诚,故能尽其

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天”是指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客观性以及自然界;“人”指人的主观能动性、精神意志、人的生产活动、社会

活动和人的创造。“与天地参”并非是指天地有隔,而是说人只有如此至诚尽己之性,亦尽物之性,才能与“天地”并称,参与“天地之化育”。强调中和之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在思维方式上,和谐体现为有机思维。作为中国宇宙论的有机原理的同时发生的思想,是关于宇宙中万事万物相互关联的首要原理,以阴阳图的形式(环型思维)表达了出来。在中国传统伦理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将伦理道德的属性赋予了“和”,由此将之发展成生态伦理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和”其实就是生态文明思想在中国传统伦理中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在中国传统伦理中,仁和智(知)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要求“必仁且智”(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智>)。就其含义来看,“是是、非非谓之知””(《苟子·修身》)。即,智是一种是非之心,包括事实认识和道德认识。这种认识不仅指向社会关系,而且也指向了生态关系。在这个问题上,不能简单地认为中华文明是以伦理为主导的文明,事实上,中华文明也十分强调对自然事物的科学认识。

天人合一思想主要包含着几个要点:第一,天与人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天道是内在于人道而不是外在于人道的,天道最集中、最充分地体现在人道上。第二,人道即天道,修人道也就是事天道。第三,人能够遵循自然变化法则,并且能够引导自然变化,强调人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界中的主观能动性。第四,天人合一是人孜孜追求的生存境界,真善美融为一体的道德境界,无限生机的和合境界。

(二)仁民爱物,厚德载物

儒家从人道契入天人关系,将天道人伦化,提出尽心、知性、知天、积极利用自然万物、人与天地参的进取观点和“仁民爱物”的生态道德观,力求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认为,“仁”就内在地包含爱人与爱物这两个方面,由爱人而达于爱物,由爱物而推及爱人。人类的价值要高于所有自然物的价值,人类的秩序也高于自然界的秩序,人类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社会的道德原则来利用和管理自然界。

中国传统伦理要求人类要与自然万物为友。“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集·正蒙·乾称》)即,人是天地之间的一分子,是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因此,要把其他人看作是自己的兄弟姊妹(民吾同胞),形成人对人的爱;要把自然看作是自己的伙伴(物吾与也),形成人对自然的爱。显然,“民胞物与”是从“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推出来的生态伦理思想。

架熹认为,“仁”的意思就是“生生”,“仁是天地之生气”,“天地以生物为心,天包着地,别无所作为,只是生物而已,亘古至今,生生不息,人物则得此生物之心以为心。”

儒家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体仁万物的人文关怀。儒家的生态道德,是一种推己及人、由人及物的道德。

对自然要有同情之心。仁起源于人们的“恻隐之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心。这种同情心是无所不包的,既包括他人也包括他物。在人和自然的关系领域中,一方面,它要求人们在对待自然资源的问题上,要采用“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的方法。这里,“钓”是一钩钓鱼的方法,“纲”(网)是罗列多钩捕鱼的方法。前者得鱼少,后者得鱼多。之所以要舍多取少,就在于捕鱼决不能竭泽而渔。“弋”是用生丝系矢射鸟的方法,“宿”是指夜宿之鸟。白昼射鸟难,夜取宿鸟易。之所以舍易取难,就在于捕鸟决不能斩尽杀绝。这本身是仁的要求和体现。另一方面,它要求人们对待自然万物要有“不忍之心”。“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则直接具有自然保护的意义。

孟子日:“信,言合于义也。”《墨子》说:“信者,诚也,专一不异也。”信即诚信之品,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诚为仁义礼之枢,诚之为知仁勇之枢。”(王夫之:《读四书大全注》)从其含义来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信与诚相训,因此,信即诚信。从其思想要求来看,诚信强调的是真实无妄。中华传统伦理强调,用真心来对待自然,即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由“信”而达“和”,最后又回到了“仁”。这就是程颢提出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王阳明提出的“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一也”(((阳明集要·大学问》)。“仁”是比“德”更高一级的哲学范畴,“仁”是“德”的统领,“仁”最终也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上。

(三)取物顺时,合于礼义

儒家要求人要按照大自然的节奏来安排自己的行为,节制欲望,而不能过分索取,要“节用而爱人”,合于礼义,使万物各得其宜、各得其所。

《大戴礼记》记载孔子说:“开蛰不杀当天道也,方长不折则恕也,恕当仁也。”《礼记》记载曾子日:“树木以时伐也,禽兽以时杀焉。”这里有对时令的强调,把惜生与悯人联系起来。

《礼记·王制》继承了《夏小正》、《孟子))、((苟子》的有关思想,体现了儒家在环境管理上“取物必顺时”的传统,允许“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1。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将环境的直接管理与市场的间接管理结合起来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

《礼记·月令》记载:“孟春之月: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仲春之月: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季春之月:田猎置罘落网毕翳鲠兽之药,毋出九门„„命野虞毋伐桑柘„„孟夏之月:毋起土功,毋发大众,毋伐大树„„季夏之月:是月也,树木方盛,乃命虞人人山行木,毋有斩伐。”保护自然环境的基本原则是:“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月令是指导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春秋时期,管子在齐国为相,十分注意对山林川泽的管理和生物资源的保护,提出“以

时禁发”的原则。他说:“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管子·八观》)

孟子提出按照自然的生态节律和动植物的生长特点去利用自然资源的生态道德要求:“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侉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

王》上)“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对生物资源要加以合理的养护和利用,才能使其生长茂盛,繁殖兴旺。否则,过度开采,丰茂的山林就会变成不毛的荒山。人固有对生命的恻隐之心,强调人与动物一体的感通。

苟子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取物以顺时”和“以时禁发”的思想,指出:“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

(《苟子·王制》)认为圣王只有按照自然的法则合理管理,爱物节用,使万物各得其宜,才能使百姓生活富足、社会稳定。这是将社会经济生活与自然生态环境联系起来考虑的智慧,包含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蕴。

儒家主张,对人的行为和对物的行为都要合于礼的要求,对人对物都要以礼相待。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必须要有节制,“用之有节”,不能采取掠夺式的行为。管子在《八观》、《立政》、《禁藏))中指出:“台榭相望者,其上下相怨也”;“富室有度,舟车陈器有禁”;“节宫室、适车舆、以实藏,则国必富”。主张对木材的利用要厉行节约,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富裕。

作为实现仁的形式和方法,礼主要是指社会的规范、秩序和法度,是一种外在的道德命令。“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苟子·劝学》)在此基础上,苟子提出了一个否定性的生态价值判断:“杀大蚤,非礼也。”(《苟子·大略》)这里,“杀”是指捕杀动物的行为;“大蚤”也就是太早的意思,是指没有按照生态学季节节律而进行的捕杀动物的行为,即“违时”的意思;就是说,田猎活动不按照生态学的季节节律进行就是非礼的,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此,礼首先是在人法天地自然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态德性的中介。

中华文明是在农业文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形成的,故十分重视生态学季节节律(时)的规范价值(时禁),重视在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不仅要求人们的行为合乎道德规范,还要求人类在进行生产活动中要保护自然。

义、礼都是对人的限制性规范,都适用于人与物、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义、礼的实质,就是试图以他人和他物不受损害作为人的行为的限制性标准。儒家主张重义轻利,在他们影响下的国家政策表现为重本抑末、重农轻商,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但在客观上

形成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当然,这种保护也是有限的。儒家维护自然环境的目的,首要的是因为人类自身的生存需要,其次才是对自然万物的爱护和同情。

儒家的“君子比德”思想引导人们从伦理、功利的角度来认识大自然,把“高山流水”作为人品高洁的象征。

总之,儒家强调“天人合一”、“中和位育”、“与天地参”、“民胞物与”,显示了博大精深的生态智慧。中国传统伦理不仅形成了调节和控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评价体系,而且建构起了调节和控制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评价体系。代表中国传统伦理核心内容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中充分包含了对自然的关爱,表达了中国传统伦理对人和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系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达到这样高的生态伦理水平,是中华文明强调整体性思维的固有特质所决定的。

三、佛教生态关怀:解脱的智慧 佛教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由对生命的关切必然及于对生存环境的关切,蕴涵着丰富的生

态伦理思想。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包含有非常深刻的尊重生命及其环境的生态伦理思想。佛教的生态智慧是解脱的智慧,启迪人们消解偏执,直悟生命的本真,表现出慈悲为怀的生态

伦理精神。

(一)随缘而生,众生平等

佛教的缘起论认为,万法即所有现象界中的一切存在都是由因缘(多种原因和条件)结合而形成的,而不是孤立的存在。所有事物都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因缘就是事物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因是内在的直接原因,缘是外在的起辅助作用的间接原因。因缘的聚散离

合导致了事物的生灭。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互为存在条件的,随缘而生,随缘而灭。

佛教强调众生平等,生命轮回,要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所谓“众生”,并不只是有生命的存在物,而是包括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存在物。由佛性论价值观可以导出众生平等论、生命平等论与万物平等论。这对环境伦理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佛教从善待万物的立场出发,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杀生”不仅意味着对人生命的伤害,而且包含着对所有生物的伤害。中国佛教的“放生”,体现着对生命的积极保护,是一种传统的生态美德。

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都承认,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与众生,由性具见平等,由修行见差别。每一事物都有佛性,而且这种佛性是普遍的、相同的、不变的,体现于万事万物之中。天台宗大师湛然把这一特性称为“随缘不变”。

佛教认为人和植物、动物都是平等的,共处于一个大千世界中。

(二)无情有性,慈悲为怀

“无情有性”论要求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和对待万物。如果人破坏了万物的内在价值和尊严性,也会反过来危害人的价值和尊严性。

湛然明确提出了“无情有性”的看法。他说:“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子信无情无佛性者,岂非万法无真如耶?”认为佛性普遍存在于所有事物中,它涵藏一切事物,又体现在一切事物中,不仅一切有生命的有情众生具有佛性,所有无情的物体如一草一木、一砾一尘都具有佛性。佛性作为一种普遍性,存在于一切特殊的存在物之中。

牛头禅成语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其源出自三论宗。“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古尊宿语录》,卷九),这是说人与自然万物互相融合。

“不知心境本如如,触目遇缘无障碍”(《五灯会元》,卷十七)表明人与自然和谐无碍。

佛教对生命的关怀主要体现为慈悲。“一切佛法中,慈悲为大。”(《大智度论》)“慈”就是“与乐”,“悲”就是“拔苦”。佛教教导人们要对一切生灵大慈大悲。佛教徒坚持素食,目的是从生活中培育慈悲佛性种子。

佛教认为万事万物于人有恩,人要学会感恩,学会怜悯,广泛施舍,普度众生。佛教对有知觉的生物和无知觉的器界抱持平等的虔敬态度。有情众生具佛性,无情器界具法性。佛性法性同一真如自性。生态伦理成为佛家慈悲向善的修炼内容。

(三)随缘顿悟,佛化自然

佛教认为,生命是由色、受、想、行、识五种要素构成的集合体。色是由地、水、风、火构成;受是生活的感觉、感情;想是一种思维活动;行是生物的行为;识是统一前几种活动的意识。由于“五素”聚而复散,常流不住,生命现象只是一种“空”的状态,处于变化无定、轮回转世之中。众生业报轮回,生生不息。行为与环境相互转化,融为一体。人不仅要关心个人行为对自己的作用,还要看到它对环境的作用。

相传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默七天七夜后顿悟成佛。菩提树叶呈心形,树形对称、稳定。佛教教义“戒杀生”,要求人们过简朴自然、注重性灵的生活;告诫人们不要乱砍滥伐

森林,不要乱捕滥杀动物,也起到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佛教的观念直接影响了生态伦理学的观念。如施韦泽、利奥波德、罗尔斯顿等都承认生态伦理学与佛教之间的渊源关系。奈斯承认,佛教为深层生态学提供了适当的背景或渊源联系。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也受到佛教的很大影响,他深入探讨过禅宗思想对建立生态伦理学的重要意义,指出:“禅宗在尊重生命方面是值得人们钦佩的。它并不在事实与价值之间,在人类与自然之间标定界限。禅学并不是人类中心论说,并不倾向于利用自然,相反,佛教许诺要惩戒和遏止人类的愿望和欲望,使人类与他们的资源和他们的周围世界相适应。我们知道,禅宗懂得使万物如何协调,而不使每一物失去其自身在其宇宙中的特殊意义。禅宗知道怎样使生命科学与生命的神圣不可侵犯性相结合。’

佛教对众生生命的尊重,也包括对生命所居住的环境的关切。佛教不仅制定戒律,禁止乱伐树木、破坏森林和山水的行为,而且自觉选择名山大川周围最好的自然环境,建造寺庙,力求使庄严的宗教精神与优美的自然环境相和谐。

佛教崇尚清静,崇尚温馨、安宁的自然环境,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佛教寺院内外古树参天,佛教徒广植林木花卉,对社会有示范作用。凡是信仰佛教的地区,自然生态环境都得到当地群众的自觉保护。

禅宗大师常以山水花草等自然景物作为禅境的方便入门。禅宗要求人们在优美的山水环境中陶冶性情,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做到心境浑然一体。禅悟也往往在自然景物中触发。真正进入悟境的人对佛性的体验,完全融入了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之中。

四、道教生态境界:修炼的智慧 道教是在中国本土产生和成长的,它渊源于古代的三种原始宗教意识:殷周的鬼神崇拜和巫术、战国秦汉的神仙与方术之说、汉代黄老学说,还有谶纬神学,并吸收了儒家经学思想。伏羲、炎帝(神农)、黄帝时代就有“原始道教”(非指习称汉末原始道教)。战国时,庄子拾缀民间遗留原始旧事侠闻,祖述伏羲、炎帝、黄帝思想,完成道家思想体系,升华为道家哲学。东汉中叶,形成早期道教的两派: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未进入老庄哲学体系的三皇时形成的原始道教,以老庄哲学理论为基础,吸收神仙、方术的内容,到汉末形成有

组织的道教。

道教的生态智慧是空灵的智慧,超越物欲,歌颂生命,肯定物我之间的同体融合。道教具有纳百川而容藏万有、处低下而利育群类、慈俭而不为天下先的胸怀和宁静恬淡、清净素朴、柔弱不争、虚怀若谷的精神。

(一)天地万物,尊道贵德

道家的宇宙创生的过程哲学,是典型的东方有机论的生成论哲学。

道家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万物生成的原动力,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

道家的基本思想包括道统万物、抱朴守真、自然无为、崇俭抑奢、柔弱不争、重生养生等方面。

老子精通三代的巫、}、、史、祝等,也通晓伏羲、炎帝、黄帝以来的原始宗教,老子在摈弃母系氏族社会原始宗教的鬼神观念的前提下,继承了这种古老的天道观的合理因素,建立了自然无为的天道观。老子以天道体悟人道,以天道推论人道,认为人道即天道,主张将人道融入天道,把人类社会的性质完全自然化,要求人类按照天道运行的自然法则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合一。老子所确立并为庄子所发展的天人观,成为后来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原则,是道家生态伦理传统的基础。它包含几个要点:第一,天地万物和人皆由共同的终极根源所生,人应遵循道的自然法则。第二,天道即人道,天自然无为、不言、不争、处下、容纳,“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老子>二章)人道也应顺同和效法天道,按照自然无为的原则来治理社会,取得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第三,从天人关系来说,人类应按照天地的自然之道来对待万物。要“生之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老子))五十一章)对万物“利而不害”,“辅助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对万物的利用,要按照人类生命的自然需要,采取合理的态度,“知足常足,知止不殆”。第四,道家的天人合一,是一种最高的生存理想和生存境界,达到人与自然本体合一。达到天人合一的根本途径,是通过自我参悟的体道修行,使人的自我达到与自然本体的合一,把人的生命融入自然生态的大化过程中。

庄子认为:“天地万物,物我一也。”道具有自然无为的本性,人要顺应自然,反对人为。“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庄子·在宥》)天道即自然之道;人道即人为换有为之道。出于万物之天然本性的就叫做自然,出于人意之所为的叫做人为。“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天。”(《庄子·秋水)))“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德”,应恪守自然本性,反本归真。“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天道》)“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庄子·大宗师》)只有达到了天与人不相互对抗的境界的人才能称得上具有至善品格的“真人”。

道家认为万物由同一个道的根源所生,它们是道的创生过程的一个部分和阶段。道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万物殊理,道不私。”(《庄子‘则阳》)“道有经纪条贯,得一之道,连千枝万叶。”(《淮南子’淑真训》)就是说,作为万物根源的道,它产生事物有如树木的根本脉络,由其根本按照生长的复杂机理,联系着千差万别的一切事物。

《道德经》说:“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是最高信仰,道徒毕生信道、奉道、修道、行道,一切以道为事;德同于道,是道的体现,所以崇德就是尊道,尊道贵德是道教精神的核心。对道教来说,一切有形体的东西,包括

畜生、木石都有“道性”。人与自然万物在具有道性这一点上是生而平等的。当代著名生态哲学家卡普拉指出:“在伟大的宗教传统中,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和最美妙的生态智慧的表达之一。它强调本源的唯一性和自然与社会现象的能动本性。”“1

(二)道法自然,天道无为

“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就是说,人以地为法则,重视安身立命的大地;地以天为法则,随整个宇宙的变易而变易;天以道为法则,运动变化都有自身的客观规律;道的法则就是维护自然生长变化的过程,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老子强调“道法自然”,是因为“道性自然,更无所法,体绝修学,故言法自然也”。道的自然本性决定了人必须崇尚自然,效法自然,这样人才可能得道,才能使生命生生不息。

道家解释“天人合一”,主张天即自然,人应向自然依附,从自然的天道契入天人关系,自然无为,返归自然,顺应自然,过自给自足的生活,遵循自然界的和谐秩序,平等地对待万物,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以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世界。

道的实践原则是“自然无为”。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七十三章)“为不为,则无不治。”(((老子》三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八十一章)无为并不是消极地不行动,而是不妄为,不采取违反自然的行动,不违背道的要求。因此,道家提出了“无以人灭天”、“无以人入天”、“无以人助天”的基本主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老子》五十一章)“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是指道生养和辅助万物而不刻意进行干预,使万物自生自成。“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十章)这是说,生养万物让它们繁殖而不占为已有,使万物成长而不自恃有功,为万物之长却不主宰万物,这既是道的本性,也是人的最高品德。道教尊崇“道法自然”、“天道无为,任物自然”的思想,对唤醒人们爱护自然、保

持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三)顺应自然,善养自然

道教思想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整体,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着。主张“顺应自然”的道家思想,被西方学者看做是当代深层生态学(Deep Ecology)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而且本身就是一种深层生态学。

道家主张从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来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物的价值评价上,道家主张从道的观点来看待事物,物无贵贱,万物平等,反对以人类中心论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要求人们从万物自身的自然合理性来合理利用资源。

道家肯定自然界一切存在物具有与人平等的内在价值,认为都应该得到尊重,自然界的多样性也应该得到尊重。这一思路与生态伦理学的思路是相同的,是一种保护环境的观念。

道家主张平等地对待自然万物,与道相合是人的价值观的最高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合道的就是合伦理的。

道家认为自然界存在着自身的极限,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不能超过这个限度,必须建立合理的适度的发展原则,以防止人类因超越自然极限而对自己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思想。

道教中规定了许多自然戒律,称为“神戒”。道教“十善”要求:放生养物,种诸果林;道边舍井,种树立桥;为人兴利除害。《中极戒》反对无故采摘花草、砍伐树木、火烧山林、便溺生草,认为如果违反了这些戒律,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道教主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要求考虑自然的承受限度,要自我约束,节制物欲,不能贪得无厌;强调“善养”自然,保持万物的生机活力;限制人的利益的扩张,把人的行为的界限以及人的需要、利益的实现限定在道的范围内。

道教的生命哲学以“劝善成仙”为主题。早期道教认为生命的存在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圣人之业,在物我同一的世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生生不息、得道成仙。后来,道教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入任意”(《抱朴子·神仙》)作为神仙之道。生命的修炼是在品德修持的基础上,在符合道的原则下,进行系统的养生修炼。

道教修行者追求的目标是既身成道,为此要审时度势,三思而行,求仙问道而不强作妄为。

修道要求清心、寡欲、无为、不争,只有空气清新、远离尘嚣、环境优美的山林才能满足这些要求。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迪: 第一,尊重自然,认识自然,掌握生态规律,遵循自然界的节律。

第二,对自然资源要合理开发和利用,人类活动不能对抗自然和掠夺自然,而应有益于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依靠自然,爱护自然,协和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从中体味大自然的奥秘,净化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第二节西方生态观的演进

西方关于生态环境提出了许多理论,这里只分析一些较有代表性的理论。

一、关于生态的整体性认识

(一)深层生态

1972年9月3日,挪威哲学家耐斯(A.Naess)提出“深层生态学”(deep ecology)。他对环境伦理学中两种不同的主张做了区别:一种是以人的利益为目标的价值伦理观及其生态运动,即浅层生态学;另一种是以整个生态系统及共存在物(包括人类)的利益

为目标的价值伦理观及其生态运动,这就是深层生态学和深层生态运动。深层生态学认为,人的存在与整个自然环境密不可分,人和生物体都被视为生物网的网结和创造活动的组成部分;环境的稳定是人的自我实现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深层生态学要求人们培养出一种“生态学意识”,承认“人与植物、动物、地球之间的同一”。与改良主义的环境保护运动不同,深层生态运动注重变革社会制度和人们深层的价值观。深层生态学的社会、政治及经济规划的核心内容包括公正的和有承受力的社会的规划:承载能力、勤俭、合适的住所、文化和生态的多样性、地方自治和分权化、软能源道路、合适的技术、重新定居和生态地区制度(把生态地区作为基本的地理单位取代民族国家)。”

深层生态学提出了八条纲领,即:

(1)人类和地球上的非人类生命的福利和繁荣本身就具有价值。人类之外的生命形式的价值独立于它们对人的目的的有用性。

(2)生命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具有自在的价值,并且有助于这些价值的实现。(3)人没有权利减少这种丰富性和多样性,除非为了满足重要的需要。

(4)人口的大量降低与人的生命和文化的繁荣本不矛盾。其他生命的繁荣需要人口的这种降低。

(5)当代人对人类之外的其他存在物干预过多,而且这种情况正在恶化。

(6)现行的那些反映了过时的经济、技术和意识形态结构的政策必须予以改变,因为它很难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7)改变后的意识形态将主要关注生活的质量,而不再追求越来越高的生活消费水平,它将使人意识到数量上的多与质量上的好之间的实质差别。

(8)赞成上述各点的人有责任直接或间接地促成深层生态学所要求的各种改变。深层生态学有两个基本规范:一个是生态中心平等主义或生物圈平等主义,一个是自我实现论。生态中心平等主义的基本观念是: “生物圈中的所有事物都拥有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都拥有在较宽广的大我的范围内使自己的个体存在得到展现和自我实现的权利。”自我实现论是深层生态学最独特的理论贡献之一。深层生态学所理解的“自我”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大我(Self),而不是狭隘的 “自我”(self)或“本我”(ego)。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是逐渐扩展自我认同的对象范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人只是更大的整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与大自然分离的、不同的个体;人的本性是由人与他人以及自然界中其他存在物的关系所决定的。

深层生态学把矛头指向现代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强烈地批判浅层生态学自身力量基础中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努力把生态哲学导向非人类中心主义或自然中心主义的主张。

麦西指出,对于我们的生存来说,强调我们那种认同于由所有存在物组成的较大集体的能力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代替道德;因为道德约束的效力是如此不高„’。例如,我肯定不会劝你砍下你的腿。我或你都不会那样做,因为你的腿是你的一部分。同样,亚马逊流域的森林也是我们的一部分;它们是存在于我们体外的肺。

卡普拉指出:“新范式可以被称为一种整体论世界观,它强调整体非部分。它也可以称为一种生态世界观,这里的‘生态’一词是深层生态学意义上的。”

海德格尔提出,人诗意地栖息于地球。人是生存于大地、依赖于大地、从属于大地的,这是人的生存之所在、人的根本之所在。大地是万物之母,也是人的母亲。人不是自然和大地的主宰,而应是自然和大地的维护者。人应接受大地的恩典,让事物“存在着”。只有让事物存在,不破坏和毁灭自然物,人才能从事物的存在中获得自己的存在,与事物同在,在大地上诗意地栖息。栖息首先是拯救,是使其他存在物成为它们自己,完全展现它们自己;人要做的是看护并营造一个空间,在其中,其他事物能够自己展现并成长。

深层生态学认为,地球本不属于人类,地球资源也不应当属于某个国家、组织或个人。

人类只是大地的居住者,使用资源以满足基本需要。深层生态学坚决反对浅层生态学在观念上对自然景观如风景区、生态系统及其所有自然存在物所作的划分,这些被划分的碎片被当做个人、组织或国家的财产,并用“成本收益分析”之类的方法来计算它的多种用途,而忽略了全球生态成本。深层生态学所持的是一种整体主义的生态思想,生态整体主义者认为人类生产活动的合生态性应优先于合经济性或合技术性,即生态优先于一切的原则。

(二)生态整体

彼得·拉塞尔指出:“需要一种新的世界观——一种整体论的、不滥用自然资源的、符合生态规律的、长期的、综合的、爱好和平的、人道的、合作的世界观。我们需要转变到一种真正全球性的观念上,在这种观念中,个人、社会和这颗行星都被给予充分的重视。换言之,我们必须从一种协同程度较低的世界观转变到一种协同程度较高的世界观。””

大地伦理学把生态系统理解为一个共同体,人只是这个共同体的一个成员;人对其所属的共同体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因而人对生态系统也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利奥波德力求在进化的、生态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新的大地伦理观。利奥波德认为:“土地并不仅仅是土壤,它是能量流过一个由土壤、植物,以及动物所组成的环路的源泉。””¨‘要把人类的角色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睇1 大地伦理学认为,我们能够建立一个适应并与有机自然环境和平相处的充满生机的、后现代的、文明的技术社会;我们能够建立一个以无污染的太阳能和小规模的、保持土壤的有机农业为基础的、与大自然和平共处、和谐共存的有机文明。我们时代最紧迫的道德问题,就是我们所负有的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的责任。在未来,当一种合适的、质朴的、健康的、以生态为中心的文明诞生后,它的政府和公民将着手修补我们这个受伤的、破旧的星球。

在人与自然一体的共同体中,人类不再是自然的征服者和主宰者,而是其中的生物成员和道德代理者。

在生态伦理学视野中,可以就人对其周围的存在物关心的范围,把人的道德境界分为四个层次:人类中心境界、动物福利境界、生物平等境界、生态整体境界。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论和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分别对应着这四种境界。每一种境界都包容着前一种境界,是道德境界不断加深和拓宽的过程,也是生态意识由浅层向深层转化的过程。生态整体境界是生态伦理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从生态整体境界的角度看,人类应当成为大地看护者而非占有者,在捍卫自然界的完整和秩序中履行责任。

(三)生态权利

自然权利是自然生物的权利或生物的自然权利,是生物固有的、按生态规律存在并受人类尊重的资格。赋予自然权利或承认自然权利并不是要追加大自然对人的义务,而是要追加人对大自然的义务,通过这种义务的追加和权利的让渡,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生态伦理学提出自然权利的根据和理由是:第一,每一种生物部柯自己适应环境的特殊方式,这是生物的种族特征,是自然竞争、自然选择的结果,使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占据自己的位置(即生态位)。第二,自然权利的本质特征是“自然性”。含义有二:一是指生物权利是自然意志的体现,它源于自然运行的法则,由自然力量支撑。任何违抗自然运行法则的行为都是对生物权利的侵犯,终将受到自然力的惩罚。二是指生物按生态规律的存在都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可以把生物相互之间的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寄生、抗生等错综复杂的关系看成是由生态规律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第三,权利意识与权利不能等同,权利意识是指人对现实权利关系的自觉认识和反映,权利是指享有某种利益的资格。

斯通在<树木拥有地位吗?走向自然客体的法律权利》(1972)中提出:社会应把法律权利赋予森林、海洋、河流以及环境中的其他所谓自然物体——作为整体的自然环境。

从人权的角度来规定环境权利,实际上是对人类享用大自然资格的确认,由此派生出诸如生命权、健康权、日照权、清洁空气权等内容,这是从人依赖于大自然的角度作出的法律规定。“环境权既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也体现了自然对人类的价值和作用,它

既是对人的尊重,也是对其他生命物种的尊重,其价值取向不仅包括有生命的人,还包括有生命的其他物种,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目的。”t.,j “天地本无心,以人为心。”人是大自然的良知,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保护生物多样性,人应该尊重自然权利,确认一切生物物种的权利都是不可侵犯的。

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会议上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呼吁:“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的和福利的生活中,享有平等、自由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证和改善这一代和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

在人类的实际生活中,享用自然是他的权利,而维护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则是其义务。

(四)生态平等

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友善,与自然界的所有存在物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系统,也就是善待和保护自己。

人类中心主义是近代以来在科技发展、人道主义思想勃兴、启蒙思想振起的背景下形成的,将人视为自然界的主人,自然界被看成是可以任意征服改造的对象。

近代以来,科技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表现出巨大的力量,极大地张扬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欲和占有欲。近代人道主义坚持自然主义的价值观,强调人的内在价值或内在目的,认为人的价值是不依赖任何外在事物而由自我实现的。当人道主义的世界观不仅仅关注人与人的关系时,而且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纳入到思考的对象时,把人就是最高目的推广到人类共同体之外而及于人与自然之关系,就会滑向人类中心主义,就会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应无条件地服从于人类,应听任人类自由意志的摆布。

人类中心主义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人类中心主义只承认人的内在价值,而不承认自然界其他物种或生态系统的同等特征及其相关权利,实质上是一种物种间的利己主义;第二,人类中心主义是以对人类理性的绝对信任为前提的,是一种“有缺陷的伦理”观念。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或弱的人类中心主义),并不一味排斥把内在价值分配给非人类存在,他们或承认非人类的内在价值,或通过消解内在价值来坚持人类中心主义立场。

美国哲学家诺顿(Norton)认为生态危机在实质上表现为人类文化观念的失误,这种文化传统的内在本质即人类沙文主义和物种歧视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主要从五个方面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批判,认为:人类中心主义在经验上站不住脚;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在逻辑上不一致,在道德上是可拒斥的;与明智的开放性理论不和谐。

如图尔明所说:“后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我们再一次感到在宇宙有一种在家的感觉”,“在后现代宇宙中,我们对人类和自然的理解是与企盼中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后现代宇宙观的正式条件包括将人类,实际上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生命,重新纳入到自然中来,同

时,不仅将各种生命当成达到我们目的的手段,而且当做它们自身的目的。”„

生态中心主义(包括大地伦理学和深层生态学)是一种主张“像一座山那样去思考”的生态伦理学理论,它站在整体主义的立场上,把生态系统当做一个独立的整体,强调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以及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五)生态理性 生态理性观认为,有机体是否有理性或其作出的判断和决策是否合理,应该用现实的外在标准来判断,只有当与环境的现实要求结合起来考察,才能找到评判理性的合理标准。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实验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Vernon L.Smith)在((经济学领域的建构主义与生态理性》-文中提出“生态理性”概念,认为生态理性是在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不断演化的人类理性,它的发生秩序是基于反复试错的文化与生物

演化过程,产生了在家庭和社会中形成的行为规则、传统和道德原理,从而为社会合作奠定基础。”

生态理性努力保证自然对象在整体上的原本状态,服从自然生态系统的宏观规律和微观相互作用机制,使自然在其天然的规律和机制下实现人性的需要和目的。保持自然自身的平衡,通过生态理性对自然的作用,有利于自然系统整体上的协调与整合,有利于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再生。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内部各因素的相关性、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利用事物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效法它的运作机制,遵从基本的自然法则,是人类理性与自然发生关系的合理性依据。

生态理性遵循整体化原则,把整个事情放在相互关系中考虑,追求整体的最佳效果。生态理性在于以尽可能好的方式、尽可能少的、有高使用价值和耐用性的物品满足物质需要,并以最少量的劳动与资本和最节约的自然资源消耗来实现目标,在极少的物质资源消耗中获得最大的精神文化财富。

生态理性要遵从人性的基本法则,关爱自然,珍惜生命,更加关注人性系统的和谐、个性自由和人格提升。人类选择过一种简单的生活,彻底消解人类对物质财富过分依赖的历史,将人类的创造能力转向更具有生态意义的生活方式,这需要超越物质财富之上的生态智慧,放弃奢侈和浪费的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中的一切物种都要采取生态智慧的方式去保护。

生态理性不但表现出西方思想家对东方智慧的认同,而且表明东方智慧已经参与到西方理性世界的建构之中,这对于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都有积极意义。

二.人类生态

人类生态学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学,是关于人、社会和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研究。它研究人与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作用,环境对人和社会的反作用等,进一步发展了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而且把价值概念引入生态学研究。人类生态学有地理学、社会学、文化学三个方向。

(一)人类生态学的地理学方向

1922年,美国地理学家巴洛斯(H.Borrows)首次提出“人类生态学”概念。他说:“地理学家要致力于研究人类的生态,或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他主张联系人来研究自然条件。1923年,他在题为《作为人类生态学的地理学》的演讲中指出:“在自然地理学创立以后,一种使之人文化的坚决要求就跟着提了出来。这个要求得到了及时的反映,地理领域的中心从极端自然方面,稳步转移到人文方面,直到越来越多的地理学者,把他们的论题规定为完全论述人与自然和生物环境的相互影响。”[-,(二)人类生态学的社会学方向

1915年,美国社会学家帕克(R.Park)在《城市:对于开展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文中指出:“在城市社区这个范畴内,有各种力在起作用——其实在人类环境的任何自然领域都是如此,这些力会逐渐把人口和社会机构组合为一种特有的秩序。专门研究这些因素及其互相合作产生的人和社会机构特有结构秩序的科学,我们就称之为人类生态学,以区别于动植物的生态学研究。”他把人类生态学定义为研究人和社会机构的结构秩序及其形成机制的科学。”1 1924年,美国社会学家麦肯齐(R.Mckenzie)把人类生态学定义为“研究人类在其环境的选择力、分配力和调节力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在空间和时间上联系的科学。”帕克和麦肯齐在《人类生态学范畴》一文中认为:“人类生态学是对受到环境的选择性分布和适应形态的人类空间和时间关系的研究”。

霍利(A.Hawley)和奎恩(J.Quin)把文化适应性作为生态分析的课题,认为生态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在不断变化中维持自我、控制环境的科学。霍利围绕生态系统变迁,注重系统的时间变化过程。奎恩认为人类生态学研究人类之间的亚社会关系、空间分布,它和对社会区域的研究有共同的范围。伫1

(三)人类生态学的文化学方向

也即文化生态学方向,又称“社会文化生态学派”,重视文化现象中的环境因素,强调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不同的文化、文化与自然的一致性;认为人与人、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文化,并导致文化的变化。1954年,人类学家斯图尔特(J.Steward)首先提出“文化生态学”概念:“文化生态学是以人类适应环境的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它的主要问题是,确定这些适应是否引起社会内部的变革或进化性变迁。文化生态学是在结合其他变迁过程的同时来分析这些适应的。这一研究方法要求对社会群体和社会机构内部的相互作用进行考察。”

有的学者强调技术对人类文化和生态的作用,提出“技术决定文化”的观点,要运用技术,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德国哲学家萨克斯(H.Sachsse)在Ⅸ生态哲学》(1984)-书中,认为生态哲学研究自然、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联,在这种关联中,支柱是技术,技术既为理解它创造了可能性和途径,也带来不少困难和危险。他说:“生态哲学研究的是广泛的关联。在人生中这些关联的支柱是技术。由于技术而获得的解放使我们有条件从矛盾的结构上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本质,为共同的事业和广泛的参与而开放自己。”„“技术处于中心位置,因为它一方面把人同自然联系起来,我们所了解的自然形象是技术介绍给我们的,技术家研究自然,利用它的科学性能;另一方面,技术由于自身专门化,要求在相互补充基础之上的合作,因此便成为形成社会的纽带,使人成为社会的动物。但是我们还不能把握技术对社会生活方式的这种影响。一方面人类通过技术比以前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强烈地相互依赖。由于广泛的生态关联,每个人都在更高的程度上成为整个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变得更陌生了,每个人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生活都感到更不安全、更无保护。这里我们面临着一场根本性的转变:面临着争取建立人际相互理解新基础的任务。因此生态哲学所探讨的正是在这一关联中如何行动的问题,人如何发现他的作为社会的房子——这就是世界——以及在其中共同居住应怎样去布置和安排。”伫1 也有学者从生物学方向、心理学方向、经济学方向等来研究人类生态学。

三、生态认识模式

生态认识模式是整体化的认识模式。对于生态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生态模型是生态学的重要认识工具。生态模型对生态系统认识的步骤即建模过程是:(1)从思想理论上把握生态客体,用概念、判断、理论描述生态客体;(2)从理论和实践上检验这种

认识的真理性;(3)把这种认识应用于实践。这是对生态系统认识的统一过程。

生态模型作为生态认识过程,主要包括:(1)生态模型建立,即把人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用数学式表示出来;(2)生态模型评价;(3)把生态模型应用于具体的生态实践。

科学的生态学思维,是科学认识的生态学途径,用生态学观点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它的特点是:全面和辩证地把握生态认识对象;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化和网络化的观点,从线性因果关系分析过渡到网络因果关系分析,注重概率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方法 的应用。

生态意识是从生态的观点,处理人、社会与生态系统关系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理论、情感、意志、知觉等观念形态的总和。生态意识来源于人们对以往人类活动违背生态规律带来严重后果的反思,是对严重生态危机的觉醒,体现了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以及对后代生存和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反映了对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认识。它行使对人类行动的限制功能,即“文化调节”功能。

生态意识主张在突破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确立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方向,选择可持续发展方式;强调综合思维,不仅把生态系统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统一的有机整体;它也十分重视自然生态系统、人类利益和人类实践以及不同地域的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从中把握整体性;认为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有一个限度,需要把人类活动限制在某一历史时期生态系统能承受的限度内,维持生态平衡。

(一)重视过程思维

生态哲学提倡过程思维。“过程思维不知道在实在的对立面有任何非此即彼的分离。它也超越了对立面的辩证综合,即超越了那种西方的旨在使僵化的概念结构动起来从而克服其二元论的笨拙努力。在过程思维中,存在的只是对立双方互相包含的互补。”“1 詹奇强调:“一种‘健康的’和能恢复生机的生态系统一般总是远离它的平衡态,这种平衡态可以描述为相空间吸引域内的唯一点,出现一些大的时空涨落是这种生态系统的普遍特征,这种生态系统总是在相空间中运动着,并且倾向存在于吸引域附近。„„系统愈逼近平衡态,系统就愈难以恢复生机。任何随机涨落,例如气候变化或新物种出现,都可能完全破坏原来的系统。”‘21他还指出:“自然力对称破缺的直接后果是在宇宙中同时进行宏观进化和微观进化。宏观结构成为微观结构的环境,并以决定性方式影响了微观结构的进化,或者使这种进化成为可能。反之亦然,微观结构的进化(原子核、原子和分子的合成)成为宏观结构的形成和进化的决定性因素。这种相互依赖构成的指示共同进化的一个方面,这一原理在生命领域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原理意味着,通过建立进化双方反馈联系的循环过程,每一系统都与其环境相联系。”

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奥德姆指出:“生态系统发展的原理,对于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有重要的影响:生态系统发展的对策是获得最大的保护’,即力图达到对复杂生物量结构的最大支持;人类的目的则是.最大的生产量’,即力图获得最高可能的产量。这两者是常常发生矛盾的。”„在这种矛盾中,有时需要人类作出妥协和让步,即调整人类的行为。

(二)个体与系统的关联

个体存在与系统之间有着复杂关系。个体存在正在带来系统的演替变化。西里亚斯指出:“复杂系统中的单个要素,不是由其本身而具有意义的,而是通过他们的相互作用的模式而获得意义。„“单个要素不可能包含着整个系统的复杂性,因此既不可能受控,也不可能被完全理解。„一单个要素不应该,正常情况下也不会施行对于去中心化系统的完全控制。

普里戈金指出:“长程关联(Long-distanceconnection)也叫涨落的放大,是描述非线性系统状态的另一个重要概念。„一长程关联的实质是指系统中所产生的某个微小的涨落,经过放大的作用,在比较遥远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最终能够成为决定系统命运的基本力量。这种情形改变了对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之间关系的传统观点。”

迈因策尔认为:“人类的生态的、经济的和政治的问题都已经成为全球性、复杂的和非线性的问题,传统的个人责任的概念也就让人怀疑。我们需要的是新的集体行为模型,它们依赖于我们有着种种差别的一个个成员及其见解。个体的决策自由并没有被废弃,但却要受到自然和社会中复杂系统集体效果的制约,从长期看复杂系统是不可预测和不可控制的。”

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报告指出:“地球是有限的,任何人类活动愈是接近地球支撑这种活动的能力限度,对不能同时兼顾的因素的权衡就要求变得更加明显和不可能解决。叫”地球是有限的,人类的欲望所构成的世界系统却在无限膨胀。自然资源有限与人类欲望无限的冲突必然在未来发生,人类出路的潜在逻辑和出发点正在于拖延这一冲突发生的时间。

(三)生态影响的全球性

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地方发生的生态灾难将带来全球性影响。

巴里·康芒纳指出:“必须认识到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是无法有效控制的,只能预防;必须认识到要预防就需要对现有的技术圈结构进行变革,使其与生态圈和谐相处;必须认识到这意味着大规模重新设计主要的工业、农业、能源及运输系统;必须认识生产系统转换的这种转变是与目前支配投资决策的短期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抵触的,因此必须认识到提出相应的政治措施的重要性,使公众对于长期的环境质量的关注能够对这些决定施加影响。最后,因为这一问题是全球性的,常常与南北半球的发展不平衡相关联,美国和其他工业国家的做法必须缩小富裕的北半球与贫穷的南半球之间的经济差距这一全球任务,并为此做出努力。”解决生态问题需要全球的合作。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用过“生态”这个词,但他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包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依存、对立和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是正确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有精辟的分析。

(一)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及人对自然的依存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是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占有优先地位,它“是我们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赖以生长的基础;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的”。

人与自然之间是互动共存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人的自然化过程,即“人向自然界的融化”,人与自然生态系统融为一体。马克思肯定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而把自然称为

“人的无机的身体”。人要依靠自然,利用自然,这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又表现为自然的人化,即“自然界向人的生成”过程,人通过物质生产活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是“人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自然按“人化”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成为“人化的自然界”,在经过人改造之后,自然界就“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即被人的实践活动打上印记的那部分自然界。

人既是自然的,又超出了自然。人与自然的同质性决定了人与自然和解的可能性,人与自然的异质性又决定了人与自然和解的现实性。马克思说:“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所谓“人化了的自然界”和“自然化了的人类”,辩证地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自在自然(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人工自然)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自然界具有两部分:经过人的实践活动改造的自然界,即人化自然界,以及没有进入人类实践活动领域的自在自然界。两种自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人化自然直接给人类提供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自在自然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为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化提供良好的自然物质基础。

恩格斯强调了自然界的变迁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指出:“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是片面的,它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只有人才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变更了植物和动物的位置,而且也改变了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的面貌、气候,他们甚至还改变了植物和动物本身。”这就是人化自然。

马克思对世界进行类的区分,一个是自然界,一个是人,还有一个就是人的创造物,如“人化的自然”、“人类学的自然界”、“世界历史”、“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人所采取物化形式的本质力量”,等等。

(三)自然与人类的对立及其报复

自然界和人类也存在着对立。恩格斯分析了人与自然发生对立、对抗的文化根源:“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是从古典古代崩溃以后在欧洲发生并在基督教中得到最大发展的。”

正如马克思引用比·特雷莫在《人类和其他生物的起源和变异》中的话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恩格斯指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竞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那同一种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就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泄到平原上来。”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四)自然史和人类史相互制约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 “我们仅仅知道唯一的一门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1他们以人与自然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制约关系为基础,把历史科学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面。

“自然史,即所谓自然科学”,它是人类在认识、改造、适应和控制自然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表现为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等智能文化以及由此创造出来的工具、建筑物、器皿、机械等物质文化。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

人类史,即人文社会科学,它是人类在创造物质文化和智能文化的过程中,认识、改造、适应和控制社会环境所取得的成果,表现为社会组织、制度、政治和法律形式以及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语言、教育等规范文化和宗教、信仰、审美意识、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它是人类生存的样式和自我完善的方式。

自然史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史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发生关系时,总是以社会的形式出现,人改造自然的状态,受到人与人关系的影响,一切对自然的加工都是“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Ⅲ;而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物质关系又是基础。马克思深刻分析道:“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正像人与人的关系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样。”坚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又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这两个方面互为中介,也互为制约,是密切相联、不可分割的。

马克思说: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自然史必然要走向人类史。“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

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副恩格斯指出:“今天整个自然界也溶解在历史中了,而历史和自然史的不同,仅仅在于前者是有自我意识的机体的发展过程。”一方面,人类史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的部分”;另一方面,自然史和人类史在差异中构成统一,只有在以有意识的主体创造的人类历史为前提时,才谈得上自然历史。自然历史是人类历史溯往的延长。

(五)人类从自然界的两次提升 恩格斯指出,人类将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这一过渡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经历人类从自然界的两次提升。

第一次提升指“生产一般曾经在物种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人类的进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是地球生物长期进化的产物。人在劳动中形成自己的社会化类本质,如手脚的分工、语言的形成、思维能力的提高、工具的制造和使用等,成为一个具有新质的自然存在物而区别于动物种群。马克思说:“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恩格斯说:“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一阶段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以盲目作用的形式出现的。

第二次提升指人从社会关系方面把自己从动物中提升出来。“只有一个有计划地从事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tu。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使这种社会生产组织日益成为必要,也日益成为可能”。马克思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能够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通过将以往异化的社会关系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掌握社会行动的规律,合理地调节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真正实现社会和自然的和解。

人类只有依靠自然界才能生存。统筹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破解贫困与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是人类实现自我提升的先决条件。

二、自然有机体与生命有机体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自然生态系统当做一个有机运动的整体,认为人是其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作用,处于永恒运动之中。

(一)自然界的相互联系和普遍运动

恩格斯认为,我们所面对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这是物质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当我们考察自然界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H1自然界的万物都在运动和演化,相互联系,相生相依,相互的关系是平等的。

辩证自然观认为物质具有运动性和主体性。人类主体也是自然的存在,是自然界进化产出的客体,是大自然全体共同劳作的产物。

(二)自然产品与自然资本

自然界是丰富多彩的,具有物种多样性。马克思指出:“不是土壤的绝对肥力,而是它的差异性和它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并且通过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他们自己的需要、能力、劳动资料和劳动方式趋于多样化。”

马克思提出了“自然资本”的概念:“自然因素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因素被列入资本的组成部分——是同科学作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的发展相一致的。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这实际上指出了自然是有价值的,为社会生产提供原料和基础。

(三)人类劳动:依靠自然与控制自然

马克思强调以劳动为中心的人类主体活动是以大自然为前提进行的,劳动是人类的自然存在,受到自然界的制约。劳动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一个实践过程,是人类介入人与自然物质代谢和变换的一个过程。“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作为物质代谢过程的劳动,是向人类社会输送自然质料和向外界排放废弃物、并且受到劳动控制的循环。

人类劳动过程要依靠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然和对自然进行改造,但也受劳动对象的制约。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与自然和解的基础是物质生产劳动,“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人类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产生一定的破坏,在这个过程中也受到自然的影响。通过人的劳动,自然进一步推进了自己的创造过程。

(四)生命有机体与社会有机体

马克思多次使用有机体概念,并认为人类社会也是一个有机体。

马克思说:“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这种劳动生产,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口1。人类社会是由“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构成的,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这种有机体本身作为一个总体有自己的各种前提,而它向总体的发展过程就在于: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或者把自己还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有机体制在历史上就是这样向总体发展的。它变成这种总体是它的过程即它的发展的一个要素。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与孔德、斯宾塞等人的不同,不是将社会有机体简单类比为生物有机体,而是把社会有机体作为一种“社会生命”的存在方式,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生成的一种运动系统;不是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视为分散零乱的和封闭的存在物,而是视为各个要素交互作用所构成的统一的有机整体。马克思把生命、生态环境与社会系统联系起来,阐明了世界的系统整体性。

三、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

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共生共存,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解。这正是生态文明的境界。

(一)人能够正确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自然及其规律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和意志而独自存在的,但只有人才有意识,才能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能排除自然规律的作用。马克思指出:“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恩格斯指出:“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恩格斯承认“人对自然的统治”,但是,“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在现代社会,劳动过程越来越转化为自然科学的自觉按计划的和为取得预期有用效果而系统分类的应用。

人必须悉知他们所面对的自然现象,遵循其规律。人的解放只能是在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去积极地顺应自然。所有对自然的支配总是以关于自然的各种联系和过程的知识为前提的,而这些知识又是从变革世界的实践中才得以产生的。一切自然科学的形成肩负着实

践的和社会的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与社会是相互交织的,提出了“社会的自然规律”和“自然的社会规律”等概念。

(二)循环经济的思想

马克思注意到物质的多种属性和废弃物利用,是和循环经济的要求一致的。马克思说:“因为每种物都具有多种属性,从而有各种不同的用途,所以同一产品能够成为很不相同的劳动过程的原料。”川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能从“废弃物”中提炼出新的、有价值的劳动对象。马克思指出:“化学工业提供了废弃物利用的最显著的例子。它不仅发现新的方法来利用本工业的废料,而且还利用其他工业的各种各样的废料,例如,把以前几乎毫无用处的煤焦油,变为苯胺染料,茜红染料,近来甚至把它变成药品。”把“废弃物”变成新的原料和资源,循环利用,以实现最大价值。

(三)解决生态危机要靠合理的社会制度 尽管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生活的时代,生态破坏状况远远没有像今天这样严重,但是他们却深刻地揭示了生态问题产生的最深层原因。他们认为,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虽然体现了现代工业发展的某些共性,但根本原因还是社会制度问题。

马克思认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自然因素始终发挥着基础作用,而人是通过劳动与自然界发生联系的。资本主义对利润的攫取造成了劳动的异化,也必然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马克思说:“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服从于人的需要”。如同自然被社会所中介一样,社会作为整个现实的构成要素,也被自然所中介。

恩格斯指出,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私有制掠夺性滥用土地与资源共有所存在的深刻矛盾,认为土地资源是人类共有的,任何时代的任何人都只是±地的利用者,而不是所有者。马克思已经洞察到资源环境利用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问题,提到了代代相传、持续利用。

马克思从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改造人自身相统一的角度论述生产力,强调社会力量与自然力量的结合。将人类自身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自然关系、社会关系综合起来,便构成现实的生产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人类自身生产所提供的劳动量与物质资料生产所提供的生产资料量之间配置是否适当。

(四)实现“和解”的境界 恩格斯说:“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着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这两大“和解”,一个是针对人与自然的矛盾,即人类对大自然无限制地索取掠夺而造成的生态危机;一个是针对人与人的矛盾,即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平等和相互争斗的社会危机。人既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也是社会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解”就是“和谐”,两大“和解”就是两大“和谐”,就是整个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

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马克思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三位一体的高度看待这种作为更高阶段和更高形态的文明。

关于未来社会,马克思关注的是“农业与工业的高度联合”。这种联合的前提是:物质变换“作为调节社会生产的规律,并在一种同人的充分发展相适合的形式上系统地建立起来”。这种“联合”同人的充分发展相适合,也就是生态文明状态。实现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这就是生态文明所要求的境晃。

(五)社会形态、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对社会形态的发展阶段进行了概括: “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社会形态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相对应的,在农业文明以及以前的文明阶段,人的依赖关系是自然发生的;在工业文明阶段,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社会;生态文明则属于人的自由个性的文明阶段,形成全面的关系,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的全面发展。可见,社会解放是与自然解放、人的解放密切相联、不可分割的。社会进步和社会解放不能脱离生态文明的发展状况。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过,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

马克思、恩格斯将生态问题始终放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考察,既看到了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又提出了解决生态问题的对策;既分析了自然异化、生态恶化、生态危机对人类的危害,又揭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体现了他们在生态问题上的自然意识与社会意识、人类意识以及历史意识、现实意识与未来意识的结合。

唐诗的绿色意境

古人的文字遗存中,常常体现出亲近自然的情趣,也透露出对自然生态的爱心。唐人李章((春游吟》有‚初春遍芳甸,千里霭盈瞩;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春绿‛的诗句,体现出对‚春绿‛的欣赏。又如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其实说的也是‚春绿‛。元稹《早春寻李校书》写道:‚款款春风淡淡云‛,‚江弄琼花散绿纹。‛‚今朝何事偏相觅?撩乱芳情最是君。‛能够‚撩乱芳情‛、使诗人满心欢悦的正是春光绿色。

其实,唐人诗作中对‚绿‛的赞美,并不仅仅表现为对‚春‛的热情,往往还深含着一种对自然的亲和之心和爱重之情。孙逖的‚河边淑气迎芳草,林下轻风待落梅‛,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柳宗元的‚泉回浅石依高柳,径转垂藤间绿筠‛,温庭筠的‚野船着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许浑的‚紫芝翳翳多青草,白石苍苍半绿苔‛,雍陶的‚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等,这些写景抒情的名句,都把自然生机的丰满和轻盈、充实和鲜丽、萌动和生长,描绘得十分活泼新鲜。没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入理解,笔端不可能生出如此生动的文字。而在这种观察和理解的背后,是对自然的倾心热爱。

我们还看到,在‚绿‛色背景的衬映下,又有‚白鹭‛、‚黄鹂‛富有生机的歌舞。钱起《山中酬杨补阙见过》有这样的诗句:‚日暖风恬种药时,红泉翠壁薜萝垂。幽溪鹿过苔还静,深树云来鸟不知。‛绿色之中,也有斑斑鹿迹和翩翩鸟影。金圣叹就此评点道:‚言暖日恬风,通身和畅,弗与世及,世亦弗及,真为无量快乐也!‛这样的理解,可能是比较切近作者的心境的。韦应物((寓居澧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写道:‚万木丛云出香阁,西连碧涧竹林园;高斋独宿远山曙,微霰下庭寒雀喧。‛对此,金圣叹批道:‚此不止是妙诗,直是妙画,且不止是妙画,直是禅家所谓妙境,乃至所谓妙理者也。‛

爱惜和保护生态环境,在唐代开明士人中可以说已经形成了某种共识。郎士元诗‚门通小径怜芳草‛,皇甫曾诗‚独悲孤鹤在人群‛,都隐约体现了这种意识。对于生态的破坏。有识见的诗人是取否定态度的。韦庄((天井关》说到修筑关城而使当地植被和相关自然生态受到破坏性影响的情形:‚太行山上云深处,谁向深云筑女墙。‛‚厮开树绿为高垒,截断峰青作巨防。‛有人评价这首诗时,试图从批评不务德而务险的视角来分析。其实,如果以生态保护的眼光观察,应当看到这是对‚斯开树绿‛、‚截断峰青‛的批评,也曲折表达了保护自然生态的观念。又如寒山诗:‚昨见河边树,摧残不可论。二三余干在,千万斧刀痕。霜凋萎疏叶,波冲枯朽根。‛

‚霜凋‛、‚波冲‛当然是自然因素,但‚千万斧刀痕‛则是人为的摧残‛。王建《题金家竹溪》说‚山头鹿下长惊犬,池面鱼行不怕人‛,实际上涉及人和野生动物的关系。他的《寄旧山僧))中‚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等诗句,则赞扬了保护动物、爱助生命的行为。韦应物<述园鹿》有‚野性本难畜,玩习已逾年‛、‚不得游山泽,蹋促诚可怜‛句。他在《虞获子鹿》中还写道,有人畜养捉获的小鹿,园中虽有美草清流,然而‚谁知其思岩谷云游‛?小鹿内心的愿望,还是渴望回到自由的天地。当然,这些诗句有些还另有深意,可以作政治寓言理解,但是用这样的形式,借对生态条件的分析来说明世事人生的道理,也足以反映当时某些社会层次的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第三章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一 第一节生态文明建设与人口问题

一、人口发展面临的挑战

未来几十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也是人口安全的高风险时期,人口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五大挑战:

一是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人口众多仍然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首要问题。尽管中国人口已经进入低增长时期,未来20年人口增长速度还将进一步减慢,但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增长的惯性作用,人口总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保持增长态势。按目前生育水平预测,到2020年,人口总量将达到14.3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2年前后,达14.7亿左右。人口总量过大一直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所以控制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作出的战略选择。

二是人口健康素质和教育水平仍然不高。人口粗文盲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2c70以下的水平;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9年,出生缺陷率为40/0~6%,每年新增80万~100万出生缺陷人口。

三是人口结构性矛盾的影响日益显现。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2009年达到119:45,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巨大压力。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时间超出正常范围,势必对今后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婚姻、家庭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口数量迅猛增长,目前中国60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5%和8.4%,到2020年,预计将分别达17.1%和12%,农村地区因青壮年外流而老龄化程度更高。庞大的老年人口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压力。妥善解决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和健康服务问题,任务相当艰巨。此外,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保持增长态势,就业压力始终较大。未来十几年16岁及以上人口的规模始终较大,总量在吖乙以上,2013年至2020年将超过11亿,并呈增长趋势。劳动年龄人口基数大,高峰持续时间长,对人口就业和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四是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流动人口还将持续增加,这主要是由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进入加速阶段所决定的。城镇人口比重的提高,并不能单靠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来实现,必然需要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五是在生殖健康服务方面还存在未被满足的需要,尤其是未婚人群、青少年、流动人口等弱势人群的生殖健康服务方面,差距较大。

此外,由于现行生育政策和人们生育意愿的矛盾依然突出,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生育水平还比较高,任何政策偏差和工作失误都可能导致生育水平的反弹。同时,人口总体素质还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人口总量与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制约,人口分布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带来相当大的压力,这些都会对我国未来的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巨大挑战。

总之,未来几十年,中国人口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人口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应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着力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

.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城市、交通占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与此同时,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为了能够使食物供应跟上人口增长,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如施用大量化肥与农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开垦荒地以扩大耕地面积。但是这些措施都有可能是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如过量施用化肥与农药造成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抗药性害虫种类与数量增加,最终反而会使农、林、牧、副、渔业的总产量减少。而且,不适当的开垦荒地,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等。

(二)人口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森林具有涵养水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供应资源、平衡生态等多方面的作用。由于人口的过分增长,有的地方毁林造田、毁林盖房,从而导致对森林的乱砍滥伐,生态系统同时会遭到破坏,自然灾害也因而增多。

(三)人口对能源环境及其气候的影响

人口增长会导致能源供应紧张,而且会缩短化石燃料的耗竭时间。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能源的消耗量迅猛增加,这样,在能源可能趋于枯竭的同时,还会使环境污染问题加重,如生产生活中燃烧燃料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异常、海平面上升、极地冰帽融化,等等。

(四)人口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人口的增长,会使城市的人口密度加大,生活污水、垃圾等造成的污染也更为严重。同时,城市绿地面积的缩小使城市环境自净能力下降,进一步加重了对环境的压力。

所以说,最为根本的措施是控制人口的增长。

三,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人口均衡发展,是指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并且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生态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考虑人口均衡发展问题。

人口均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紧密联系,构成了生态文明系统的三大要素。人口、资源、环境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国情,三者的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的主要标志。在三者的互动关系中,人口居首,因为人口发展自身的状态以及个人和家庭乃至社会的行为方式决定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人口的多少、人类活动的文明程度,直接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和生态环境的维系程度。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因素,离开人口长期均衡

发展,资源环境的压力和矛盾就会更加突出。

人口均衡型发展在生态文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人口问题,“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不仅“惠民生、促发展”,而且“打基础、立长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提升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和生态环境承受力。人口均衡作为人口发展的新目标,也要上升到社会建设的高度,致力于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从而使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紧密相联的三者形成一个统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人口均衡是人口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人口数量多了不均衡,少了也会不均衡,人口结构不合理更难均衡。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跨越,缓解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近年来,人口问题开始出现新的转型,已迎来一个自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进入了一个承前启后的转折阶段,人民群众也非常追求生命质量、生育质量和生活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口均衡已成为描述新时期人口发展目标的最佳选择。“人口均衡发展”和“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思路的提出,架起了一座人口发展通向科学发展的桥梁,具有重要意义。要树立新的人口意识,共同为实现生育文明、家庭幸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良好的环境。

当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形势依然严峻,“十二五”及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将迎来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高峰,人口素质相对总体不高,人口流动与迁移更趋活跃,人口发展处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各要素相互交织、综合作用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问题仍然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但人口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正逐渐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成为影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中的基础地位和战略意义,更加自觉地统筹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要自觉把人口均衡发展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合理的目标和措施并加以落实,切实提高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和生态环境承受力,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性协调互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促进我国人口均衡良性发展,要保持适度的低生育水平,促进我国人口总量的适度调控和均衡发展,逐步使我国人口数量规模与改善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的要求相适应,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要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均衡发展;要优化人口性别结构、人口老少比结构,促进人口结构的改善和均衡发展;要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迁移,促进人口分布的优化和均衡发展。

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将解决发展问题与解决人口问题紧密结合,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行综合决策、统筹推进。

(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历史贡献与面临的形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妇女总和生育率从实行计划生育前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左右。这使我国13亿人口日和世界60亿人口日的到来分别推迟了4年,为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重要条件,使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人口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明显改善,为世界人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探索的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新路子,使绝对贫困人口从改革开放前的2.5亿减少到1500万,在国际社会树立了负责任人口大国的良好形象。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着更为复杂的人口发展形势。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本世纪上半叶将迎来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高峰,人口素质总体不高,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人口流动与迁移更趋活跃,人口发展处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各要素相互

交织、综合作用的历史时期。总的来看,人口数量问题仍然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从更长的时期看,人口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将逐渐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只能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人口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综合运用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今后一个时期人口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制度创新,优先投资干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根据这一总体思路,当前应着力促进四个“转变”:

1.全面认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积极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的状况将长期存在。目前我国人均耕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是1/4,人均矿产资源是1/2,人均资源量综合排名列世界第120位,环境可持续指数在146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倒数第14位。因此,既要适度调控人口增长,又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处理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一方面,要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预计2020年人口总量达14.5亿,2033年左右达到峰值15亿。稳定低生育水平仍然是现阶段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必须保持人口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紧紧抓住三个关键点:重点在农村,难点在流动人口,关注点在人口“大”省、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较“晚”省份和流动人口较“多”省份,加强分类指导,抓重点,促全局。

另一方面,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生产方式上,实行双资源优化组合,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节约利用物质资源,形成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的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并重的产业结构。在消费方式上,倡导适度消费,建设节约型社会。在分配方式上,兼顾公平和效率的统一,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科学把握人口因素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积极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从人口结构特征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规模庞大,劳动力资源充足。按16岁-64岁人口计算,2016年将达到9.9亿峰值,2050年为8.7亿,比2000年还多2800万,高于目前发达国家劳动力的总和。从市场容量规模看,我国人口总量大,人均收入仍处于较快增长阶段,内需潜力巨大,这必将成为较长时期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强大动力。从劳动力成本来看,当前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20到1/10,水平总体较低,依然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我国劳动力素质不高,是影响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瓶颈。必须在继续挖掘人口数量红利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培养适应产业结构变化的劳动力队伍,不断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3.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

一是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我国每年约有80万-120万例出生缺陷发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要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探索推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努力减

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二是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

三是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出现了以市场为主导、以发展型迁移为主要形式的规模空前的流动。未来二三十年,将有3亿左右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成为综合影响我国未来一个时期整体及区域发展、产业布局、生态建设、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要做好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工作,提出人口合理分布的政策、对策建议。研究探索通过产业结构的提升,带动人口转移的具体路径和模式。根据城乡一体化格局发展的要求,解决好人口与城镇布局之间的关系。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建立流动人口优质服务体制机制,使流动人口享有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形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格局。

四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到本世纪40年代将达到峰值3.2亿,占总人口的22%。在农村,可考虑实行以土地保障为基础、以社会保障为依托的田园式养老方式。加快建立广覆盖、补贴式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对最需要保障的计划生育家庭老人给予优先优惠。在城镇,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提高统筹层次,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对赡养和照料老人的独生子女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对老人给予适当的护理补贴。

4.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的转变

一是创新工作理念。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强化服务意识,更加注重依法行政和人文关怀,更加注重用经济手段调控人口增长。二是改进工作方法。建立健全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三是完善工作体系。全面推进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与干部队伍职业化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络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三)构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 1.立和完善人口发展宏观调控体系

一是不断完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宏观决策机制。坚持将人口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深入开展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制定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口宏观调控政策。统筹协调人口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快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完善人口发展动态监测、综合分析和预报预警制度。二是加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区域协作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机构与协调机制,健全部门协同机制和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对人口管理制度的统一协调。三是建立健全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相适应的政绩评价体系。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探索建立涵盖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的综合指标体系,探索开展对人口综合承载力的变动情况和人口协调程度等的评估。

2.进一步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一是全面实施和完善“三项制度”。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提高奖励扶助标准;扩大“少生快富”工程实施范围;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二是构建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框架。围绕优生优育、子女成才、抵御风险、生殖健康、家庭致富和养老保障等六个方面,不断建立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导向政策措施。三是统筹协调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做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征地补偿等普惠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的衔接,制定和完善对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农村独生子女户与双女户的优先优惠政策。

3.建立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 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人口发展领域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中西部和贫困地区人口发展领域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力度。二是利用经济杠杆,引导

企业、家庭、个人等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形成良性循环的社会投入机制。

4.建立健全基层民主管理机制。

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基层政府的职责和权限,赋权于群众和社会自治组织。加强对群众自治组织的帮助和指导,增强群众参与和自治的能力。坚持依法办事,切实尊重和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二是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通过大众传媒和政务、村务公开栏等,广泛公开各项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办事规程等。三是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的生力军作用,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加强群众意见和建议的收集、分析与互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乎生态安全与人类生存 从世界范围内生态演变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来看,有些曾经取得辉煌成就的古文明之所以失去其昔日的光辉或者消失在历史的遗迹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系统被破坏了。生态演变也是自然与人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着独到的见解。尽管历代思想家对“天人合一”的解释不同,但其中的要义就是把人和自然看成一个整体,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强调“天道”和“人道”的合一,或“自然”与“人”的合一。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追求“天人合一”作为最高境界。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文明进步与社会和谐的内在需要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而且体现在公平公正、共同富裕、道德进步、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等社会文明的诸多方面。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挑战,更加需要倡导和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态文明,从根本上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是由于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的道德主体,不仅应该从道德的角度考虑人际关系问题,而且要从道德的角度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要考虑有利于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且要考虑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其他物种的繁荣。应当看到,生物本身具有进化的机制,因而导致旧的物种不断消失,新的物种不断形成,使生物的多样性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然而不幸的是,由于人类的滥采乱捕和掠夺式的利用,造成了许多物种的单一化和一些生物的灭绝。同时,由于人类的不当行为所引起的环境变化

速度和强度超过了生物适应度的变化速度和强度,人类自身的不文明活动成为世界上生物灭绝速度加快的关键因素。

应当看到,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确具有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充分权利,但是,人类为着自身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又必须自觉地保护、节约自然资源,保持自然资源的稳定性。其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平衡的生态系统及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资源、环境,而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又是有限的。因而,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强化生态补偿意识,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努力使自然生态过程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又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与极端生态中心主义;既将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价值观的核心,又不能把人类自身当作大自然的主宰,任意以人的需要名义来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确保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安全,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作为一个长期的过程,始终是在对各种不和谐现象的斗争中发展的。既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就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同时,由于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因而,应当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一种根本的和长远的价值取向。我们既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又要正视目前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逐步以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取代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和生态高破坏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必要的条件。此外,应当以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快环境科技创新,加强污染专项整治,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和补偿机制,强化企业和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严格环境执法,加强环境监测,定期公布环境状况信息,严肃处罚违法行为;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等。与此同时,持续不断地加强对全体国民的生态道德教育,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

(一)树立人与自然平等、共生的观念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树立人和自然平等、共存于一个世界的观念,包括:(1)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观,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一种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2)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遵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的原则,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3)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这种公平和共享的道德,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

(二)善待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合理利用地球上有限的资源

18世纪的工业革命,揭开了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序幕。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化日益扩大,不同国家经济结构的变迁逐渐呈现出阶段性的演化特征,其直接后果便是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虽然这场革命对于人类财富的积累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进步,但对于人类的生态环境而言却是一场无法比拟的灾难。英国于19世纪60年代、美国和法国于20世纪初完成了传统工业化过程,德国于20世纪30年代、苏联和日本等也于20世纪70年代先后完成了传统的工业化过程。尽管不同国家完成传统工业化的时间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经历了能源、矿产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高污染的过程。如今,人类已经进入一个史无前例的飞速发展时代,然而,当人们为之兴高采烈的时候,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枯竭、人口膨胀、土地荒漠化、酸雨增多、森林退化、粮食短缺、温室效应、物种灭绝等生态问题也接踵而来,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态安全问题。面对这

样的困境,现代西方的思想家和环保人士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唤,全球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已经演化为世界性的绿色浪潮,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6个增加到目前的180多个。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生产总值、外汇储备、尖端科技发展水平等多项指标在世界上位居前列。但是也必须看到,我们为自己的经济发展付出了沉重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代价。我国的生态环境基础原本就很脆弱,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很惊人。更令人担忧的是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还比较淡薄。正因为如此,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已逐步上升为国家的生态安全问题,并且在国土、水资源、生命健康和生物等四个方面突出地表现出来。为此必须保护环境,珍惜资源。

第三节资源节约型与环境 友好型社会建设

一、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定义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就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

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骑型社会在我国的现实紧迫性

(一)我国人口多给资源环境带来重大压力 人口过多,大大增加了对资源的索取量和对自然界的排放量,从而使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

(二)我国资源相对不足、资源消耗高、资源利用效率低已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1)我国资源相对不足。水、耕地、电、石油等短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石油等一些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赖程度不断上升。

(2)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消耗高浪费大。例如,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8立方米,比国际平均水平高5倍,而美国是8立方米,日本只有6立方米。我国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固体废物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10倍。创造万元GDP消耗的能源量,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倍,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

(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威胁着人的生存和发展

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为1927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居世界第二,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1%,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千米,年新增1.5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7%,土地沙漠化、荒漠化严重。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被破坏的局面越来越严峻。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不在全社会进行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的约束,人民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现实状况非常严峻,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切实的行动。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

(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造成资源过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急剧破坏。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已严惩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危及人的生存。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和生态,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我国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影响了我国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和生态,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核心目标是将生产和消费活动规制在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限度之内,通过生态环境要素的质态变化形成对生产和消费活动进入有效调控的关键性反馈机制,特别是通过分析代谢废物流的产生和排放机理与途径,对生产和消费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并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污染产生量,实现污染无害化,最终降低社会经济系统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利影响。

(三)符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资源和环境作保障。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五)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

解决我国建设需要的资源问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报复我们。

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不能建设友好环境,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将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着力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这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举措.

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里,节约资源,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贯穿于整个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和领域,渗透到社会的各基本要素中去,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到上层建筑,整个社会都表现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特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科学发展观的统领,重在建设,需要全社会的较长时期的共同努力奋斗。

(一)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经济体系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以牺牲环境容量为代价来获得财富数量的增长,表现出典型的高消耗、低效益和高污染排放特征。因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低资源能源消耗、高经济效益、低污染排放和低生态破坏。为此,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环境治理模式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的转变。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要达到全面小康的经济目标,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目前我国环境问题的根源,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及政府的某些制度政策不当,为此必须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社会的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适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和机制创新

这是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目前我国资源、环境上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体制与机制的不适应造成的,如政府职能的“越位”、“错位”和“不到位”,造成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不适应;不少地方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而忽视经济增长质量与社会发展,许多政策和制度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脱节;再比如,污染控制和环境质量改善受制于区域、流域性污染总体调控。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形成了横向分部门管理、纵向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生态环境系统各要素的关联性被部门界限、行政区界限、行政级别界限等人为因素割裂开来,协调工作很难。

因此,必须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加快改革与创新,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体制保障。当前工作的重点:一是加快生产要素价格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尽快理顺资源、环境价格,使其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 篇6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征服自然

2.资源税属于()。(单选)A地方税

B中央税

C中央与地方分享税

D不确定

3.()原则要求产品在完成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同时也要求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边角料、中间物料和其他一些物料也能返回到生产过程中或另外加以利用。(单选)A减量化(reduce)

B再循环(recycle)

C再使用(reuse)

D以上都是

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单选)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发展

D统筹兼顾

5.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等。(多选)A资源节约观念

B资源节约型主体

C资源节约型制度

D资源节约型体系

6.生态修复客户来源主要是()。(多选)A政府

B大型矿

C水类企业

D油类企业

7.系统的基本特性包括()。(多选)A多元性

B整体性

C统一性

D相关性

8.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追求“天人合一”作为最高境界。(判断)正确 错误

9.在从量定额征税方式下,资源税税额标准不能随着产品价格的变化及时调整,不利于发挥税收对社会分配的调节作用。(判断)正确 错误

10.低碳经济涉及的行业和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判断)正确 错误

11.奥尔森提出了有选择性的激励机制(selective incentives)这一动力机制,要求对组织内的每一位成员区别对待,“赏罚分明”,具体包括正面激励和反面惩罚,其中,激励又包括了经济激励和社会激励。(判断)正确 错误

12.今后一个时期人口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什么?(简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制度创新,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 篇7

1“美丽中国”的内涵和本质

“美丽”一词在汉语中有“形式、比例、布局、风度、颜色或声音上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使各种感官极为愉悦”的意思,美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标志着中国人对于审美的最高境界。从这一意义上讲,说明国家在发展中意识到不仅要着力发展经济,还要保护环境,从而使得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宜居、愉快的环境中。这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理念,也是我们对于生活品质提高的最高愿景。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这一概念,体现了我国目前在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社会中坚定信念。

“美丽中国”首先指生态美。生态环境作为一个地区发展的保障,人民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在社会、经济、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态环境的美是指一个地区的人类发展不会影响到当地生态环境的局面,只有拥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使人们生活在一个舒心、健康的环境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激发人们的创造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从古至今孜孜以求的,是社会主义追求国家繁荣富强的意义所在。千百年来,人类一直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改变着自然环境,同时也被自然环境所改变。只有人类正确的对待生态环境,才能够自主的追求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才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所在“。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问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2]这可以为后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就是强调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开发活动要以保持和创造美好的自然环境为前提[3]。

“美丽中国”其次还包含了人类社会的美。每个人的活动都不可能脱离他所在的社会,这是由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重要体现“,美丽中国”要求我们不仅要生活在一个生态环境优美、资源可持续的社会中,更要求身处这个社会中的人们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中。如果人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社会中,那么人们不可能安心下来从事自己的事业,而是想着如何逃避社会给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就不可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的目标。这也就是说只有当社会和谐,人们生活在一个安定、祥和的社会中的时候,也就实现了人们和社会的和谐良好关系。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医疗、卫生、人口等事业有了长足发展,民族关系的融洽、社会组织的完善以及城乡差异的缩小都在体现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也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丽中国”最后体现了个人之间的关系美。社会是一个大的系统,而人类则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如果个人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所谓个人之间的关系美,就是使得每个社会中的个体能够遵守社会公德、基本准则和道德要求,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拥有良好素质的合格的人。由于历史因素,我国形成了“以人为伴,与人为善”的思想观念,这对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无疑有着巨大的意义。拥有“君子以和为贵”思想的中国人,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过程中会扭成一股绳,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美丽中国”理念的提出本质上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反思,是我们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心的体现,也表明了我国对于建设更好的生态文明社会所作出的庄严宣告,指明了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的不懈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然,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资源使用、技术不成熟、引进的国外资本大多是资源消耗型的,导致了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时期“,美丽中国”的提出符合当下我国发展的现实要求,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淘汰落后技术、发展第三产业提出了现实依据。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又明确提出了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4]。

2“美丽中国”要求加快升级发展模式

“美丽中国”要求在当代人获得发展的同时不得损害后代的利益,也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过度索取和破坏,只能导致人类长远利益的损害。一味地索取有限的资源而不顾生态环境发展规律的话,势必会受到生态环境的报复,所以,我们必须淘汰掉落后的资源消耗型产业,加快产业升级、优化,形成现代化的产业新格局。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们努力发展的方向,要实现“两型”社会,就必须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农业的环保化,针对第二产业带动整个产业由低层次的制造业向更高层次的技术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产业发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5]因此,这正体现了我们需要升级发展方式的急迫性和必要性。

目前,升级发展模式在我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很多地区近年来大力转变发展方式,改变了之前单一的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资源集约型产业意味着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能源紧缺、森林植被破坏严重、生态失衡等问题,而我们目前正在向着转变这一发展方式前进。由于我国资源丰富,部分省区拥有着数量惊人的自然资源,由于发展之初,资金短缺、技术匮乏,只能走资源导向型的产业道路,直接将资源作为一种低廉的商品出售。如今在拥有了一定的实力和技术之后,正在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循环经济的立体发展,不仅实现了环境污染的难题,还带动了资源附加值的提高,并且形成了日益发达的产业链,这些转变都体现了我国目前对升级发展方式的重视。

加快升级发展模式,产生新的经济发展点,着力推动产业的去污染化和环保化是我们现在产业升级的重点,也是应该着重研究的重要问题。由于工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支柱和命脉,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不仅应该横向发展,更应该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技术,加快产业升级。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本质要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3“美丽中国”要求修复生态系统

“美丽中国”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补偿和修复因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自然环境的退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这其中由于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导致自然环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退化“。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21世纪初,我国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遏制,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8%;荒漠化土地不断扩大,总面积已经达到262万平方千米;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天然植被被破坏、动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等[6]。

生态环境是脆弱的,但是人类由于利益的驱使,却一次次地将毒手伸向养育人类的自然环境,如果不加以恢复、还原,大自然将会加倍地报复人类。近年来海平面的不断上升、酸雨危害日益严重、雾霾的困扰、外来物种不断侵袭本土生物等现象都说明了这一点。生态环境已经十分脆弱,我们不能再去加重这种趋势的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应该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同时,近年来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于生态环境的修复,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控制,甚至荒漠化有缩小的倾向;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得到了遏制,生物多样性日益明显等,这都表明了十八大以来,随着“美丽中国”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行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美丽中国”要求发展环保科技

“美丽中国”要求改变粗放式发展方式,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必须要有环保、循环利用技术的支持。科技日益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环保型科技产业,首先就是降低资源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其次要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环保科技是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所有科学技术。高效、节约、环保是环保科技的最大特征。环保科技承担着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强调防止、治理环境污染,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就这一点来说,环保科技意味着低碳发展与循环发展。

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要求我们不仅仅要将发展环保科技作为一种概念和设想,而是要将这种理念变为现实,用于现实,服务社会。环保科技需要被提升到科技工作者的研究日程上来,将环保科技研发、推广、使用、创新实实在在地发展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运用现代化的先进环保科技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着力推进环保科技、循环发展、降低能耗,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7]。

5“美丽中国”要求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

建设“美丽中国”首当其冲的便是要保护生态环境,而建立健全制度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最根本手段,因此,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对于建设“美丽中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美丽中国”不仅仅是理念,而是一项需要全国人民都要做到的战略。

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就表明了我国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所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长久大计,这说明我们党和国家对于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的深刻认识,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社会的决心。这一战略任务的有效推进,有三个重要方面。

(1)树立合理的工作机制。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发展结合起来考虑、在保证互相不冲突的情况下统筹决策,制定合理政策,同时也应该规范工作中的行为,制定工作规范。转变一些地区、一些干部的传统观念,不能将单一的经济发展作为考核一个官员政绩的唯一标准。

(2)建立健全的考评体系。长期以来,官员的考核都是以GDP“论英雄”,这可能带来短期的经济快速发展,但也会导致官员观念的狭隘,给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埋下隐患。因此,全方位的考核评价体系势在必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这样,就可以用科学的制度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3)完善法律支撑。由于近年来频繁出现恶性的破坏生态环境事件,这需要我们加强对这种行为的打击力度。需要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首先需要废除或者停止一些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抓紧制定新的适合当下的法律法规;同时,需要适时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国家对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指导。为了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必须将环境立法工作作为我国迈向环境法治国家的重要步骤,为此,就要加强环境立法工作,尽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在环境立法上下功夫,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构建起环境监管的长效机制,真正为建设美丽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法律保障。

总之“,美丽中国”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新的启迪,也是一种新模式、新方向、新境界的勇敢设想和大胆实践,是着眼于我国现实国情和未来发展定位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一定能实现“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2-11-16(4).

[3]许瑛.“美丽中国”的内涵、制约因素及实现途径[J].理论界,2013(1).

[4]田宪臣.建设生态文明绘就美丽中国[J]学习论坛,2013(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刘权政.对“建设美丽中国”的思考[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3(1).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 篇8

生态文明教育是在全社会普及生态环保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全民教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生态文明教育对社会的文明进程、教育体系的完善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社会层面看,生态文明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化解生态矛盾、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从教育层面看,生态文明教育是教育完善自身、与国际生态教育接轨的需要;从人的发展层面看,生态文明教育是人提高自身素质、走向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教育; 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在推进生态文明进程的基础上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的各方面。其中,教育对这一伟大工程的建设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的使命》一书中强调指出,在解决“人类困境”问题——人口剧增、环境恶化、资源浪费和日益短缺的过程中,教育,尤其是全民教育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1] 可见,教育,特别是针对全民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拯救地球、化解生态危机的关键,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的基础工程。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解析

随着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目标,并以国家的治国方略与发展理念的形式将其确定下来,生态文明教育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文明教育呢?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针对全社会展开的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以跨学科为特征,旨在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的一门教育科学。笔者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国家根据社会成员现有的生态文明素质水平和社会发展要求,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对全民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其树立科学的生态观、成长为生态公民的社会实践活动。广义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国家对全体社会成员开展的有关生态环境教育的各种活动,是一种国家主导、全民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狭义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学校开设的一门以生态文明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学科。本文主要是在广义上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探讨。

总体来说,生态文明教育的教育主体是国家,教育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具体来说,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者有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专兼职教师等;教育对象严格来说是全体社会成员,主要是我国公民,其中重点对象是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学生群体。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的教育者首先也是这一教育的教育对象。

二、生态文明教育意义的三个维度

1.对社会文明发展的意义之维

首先,生态文明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在深刻反思与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追求。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成功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的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需要国家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支持,更需要较高素质的现代公民,因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美丽中国的构建,归根结底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在生产生活中的实践努力。科学发展观中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理念。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具备较高素质的生态公民。而生态公民的突出特征就是拥有科学的生态观,具备较高的生态文明素质,并且能够在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这一理念。可见,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与科学发展观的旨归是相一致的。因此,进一步加强与完善生态文明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其次,生态文明教育是缓解生态矛盾,建设两型社会的需要。我国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据统计,2012年底我国人口已超过13.5亿,未来几年将达到15亿,过于繁重的人口压力已使资源和环境不堪重负。在资源方面,我国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仅为世界平均值的21.3%;石油、天然气和铝土矿等重要矿产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0%;人均耕地不到1.4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2]同时,我国的淡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形势严峻,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近三成的淡水流域水质达不到人类生活饮用水标准;一些大城市的灰霾天气天数已达全年的3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一半左右。面对人口压力加大、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加剧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的建设理念就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而建设理念在全社会的普及与宣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特别是生态文明教育。事实上,生态文明教育的两个基本方面就是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造成我国当前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严重的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是人的素质和认识问题,而转变种种错误认识、提高生态素质的根本出路在于生态文明教育。因此,生态文明教育是两型社会从认识向实践过渡的关键。

最后,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的需要。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与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号召。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包括人、社会与自然界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谐与良性发展,美丽中国的提出,则进一步描绘了生态文明时代的美好蓝图。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以实现中华疆域的山川秀美,让我们的家园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3]然而,这一理想目标的实现非一朝一夕之功,也非个人之力所能及,而是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长期共同努力。其中,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因为社会建设与文明进步需要的是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现代公民,并且是具备生态理念与环保意识的现代公民。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公民的生态文明素质,从而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塑造合格的建设者。

2.对教育体系完善的意义之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同时,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然而,教育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演进而不断完善与发展的。特别是在目前的社会转型期,面对人口压力激增、资源供需趋紧、环境污染加剧的新形势,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完善教育机制、丰富教育内容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的那样,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适应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的心声。[4]当前我国各种生态矛盾的恶化形势越来越凸显了提高国民的生态素质、培养生态公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鉴于此,教育有必要通过扩展体系、丰富内容、更新理念的方式把生态文明知识和价值理念吸纳进来。因此,加强与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教育自身职能进一步丰富与完善的时代要求,更是其适应形势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的现实呼声。

放眼世界,国际经济一体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的趋势在逐步增强,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也在随着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频繁而加深。高速发达的现代交通、通信技术,尤其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和新媒体几乎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小小的“地球村”。便捷的交通与通信手段加深了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也为各国间相互借鉴教育经验、交流教育成果提供了保障与平台。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充分发挥教育对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当前我国教育在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发展,还需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教育理念、教育经验和教育技术。近年来,随着全球生态失衡与环境污染的加剧,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在平衡生态与保护环境方面的教育,不少国家在这些方面取得了值得称道的成绩。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积极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同时加强与全球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是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我国教育走向国际化,与国际生态教育发展接轨的重要体现。

3.对人自身发展的意义之维

从人的个体生存发展来看,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最终是通过人自身的发展,特别是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来实现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5]“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 6]。人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存在物,其存在方式不仅具有自然性,而且具有社会性。而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属性在于人的社会性。所谓人的社会性是指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人类整体发展的基本属性,包括利他性、服从性、依赖性和较高级的自觉性等。在人的生长发展过程中,教育(包括生态文明教育)是使人走向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人通过教育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人的发展是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结果,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在根本上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加剧的现实,已经威胁到人的生存与发展。为了扭转生态矛盾加剧的颓势,实现个体人的发展以至整个人类的发展,教育、特别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迫在眉睫。只有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大力宣传生态环保知识,才能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态文明素质,使其树立科学的生态观,进而身体力行,在生产生活中自觉践行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的文明理念。可见,加强与完善生态文明教育既是应对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也是实现人本身发展的需要。

从人类的最高价值追求来看,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理想目标,而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前提。马克思所设想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愿景是:“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5]当然,这样每个人的能力和智慧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现,但是理想的应然状态必须从现存的实然状态出发。于是,马克思分析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认为除了大力发展生产力、变革社会制度以及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教育。马克思曾指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7]基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公民的生态文明素质和行为能力越来越成为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在全社会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生态公民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

总之,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工程,生态文明教育对社会的文明进程、教育体系的完善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个体社会成员到企事业单位再到整个国家,特别是国家领导层和教育部门要充分认识在全社会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只有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大力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态文明素质,才能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的使命.赵中建选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 陈永森.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思想教育研究,2013(4).

[3] 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4] 本社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5]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杜昌建(1980-),男,山东巨野人,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李冬雪(1987-),女,河北邢台人,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

上一篇:工程监理人员配备标准下一篇:暑期实习工作心得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