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研究

2024-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研究(共8篇)

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研究 篇1

【摘要】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一直坚持的一项基本道路,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道路中一项重要的方面,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居民的生活以及社会的稳定,是一项艰巨且重要的重大工程任务。法制建设作为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工具,应该得到应有的保障。

【关键词】生态文明,法制保障,研究 一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可谓寻得了解决人类生存危机的良策,为造福子孙,惠及中国人民千秋万代的最伟大的、根本性的事业确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目标。

二 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的重要性

文明起源于自然。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1.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

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的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2.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在政治制度方面,环境方面的问题当涉及到政治体制和法律体系的问题时,便成为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主要关注点;另外一点在物质形态这一层面,创造了新的物质形式和关系,改进了传统的物质方面的生产领域,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新的产业体系和结构,如循环型经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物质产业、低碳发展;在精神领域,能够创造新的生态文化表现形式,这其中包括了环境方面教育、关乎环境的科技、影响环境的伦理以及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等。

3.建立健全良好的法律制度并确保其实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所有社会必须有解决冲突、维持或构建秩序的程序,生态文明观提供了一种关于秩序的背景观念,使人类社会得以在与自然的和谐中持续发展。而法律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之一。毋庸置疑,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涉及到对人与人之间如何相互作用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如何相互作用进行约束的制度建设问题。社会法制的发展对这种约束将是实质性的,它会约束市场如何运作,并确保维持这些约束条件,以促使市场为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共同福祉和活力而运转。可见,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法制建设是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表现和方法。

4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实现要靠法治。

法治是创建和维持秩序的保障,要正确地发挥法治的作用,就必须采取共同行动,制定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法律,树立正确的文明观。而变革旧的观念并育养先进、文明的法制观念,创建合理、和谐的法律制度且使之不断完善,其根本则在于教育,在于培养、改善、提高每一个人的人文素质。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抛弃过去那种对地球可以自由地任意攫取的思想,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必须运用集体的智慧把力量集中起来,明确我们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我们在改善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任重道远。

三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现状

2013年10月21日,环境保护法修订案草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进行三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1989年实施以来,第一次进行修正。值得注意的是,自2012年草案一审稿民意征求激起一场强烈的公众表意“风暴”后,此次在众多立法修法中又进行了“第二次民意征求”,同时,环保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报送了对环保法修正案草案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官网全部公开。在这封被许多媒体认为在“中国修法史上前所未有”的函件中,民意表达被放在了显著地位。环保法修订如此吸引大众视野,表明了民众对于公民环境权的注重,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我国环境现状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在一个新的层面,正是对于当前社会发展主要问题与民生促进焦点的考量。

长久以来,我国环境资源破坏制约经济长效发展,生态破坏日益阻碍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尤其近两年来频发的雾霾现象更是将公众的视线从经济增长转移到环境安全;同时,随着民众权利意识的深化,以及越来越多人认识到短视发展破坏社会长治久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价值排序在悄然发生变化,民众、社会团体与政府从不同角色出发,均越来越注重环境问题,各方力量从不同价值取向的频繁交锋到达成生态文明建设共识乃是形势发展的必然。就在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迎来三审的第二天,哈尔滨市所有中小学就因为严重雾霾而全面停课,环境问题已然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如何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民众、政府共同关心的议题。

1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和途径

法治以其独有的性质给予生态文明建设以制度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多元化的调控手段中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法具有规范性、程序性、稳定性、可诉性、公开性与强制性,是人与人、社会、自然的行为规范工具,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支持。相较于法制,作为动态之治的法治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方面的依法而治,而立法即法律制度的完备是这一切的起点。科学的立法是以现实为依据,以公平正义为价值,以可实行性为关键,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控的良法的建立。

以此次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历程为例:从2012年的一审草案到目前的三审草案,本次修订从人大立法会到专家讨论、民众参与,充分吸收了各方积极的建设意见,从而形成了针对客观实际,立足现实,具备可执行性的修改预案。

针对目前环保工作面临一些突出问题,诸如一些地方因经济发展的冲动而忽视环境保护,有些企业单纯追求利润而无视社会责任,环境保护执法不严、处罚过轻、违法成本低,环保宣传教育薄弱、公众环境意识有待提高等,草案作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修改。

针对环保资金投入力度问题,建议增加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支持环境保护技术装备、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服务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针对处罚过轻问题,建议增加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查封、扣押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进行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同时引入了“按日计罚”。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对污染者的处罚上限就是100万,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是我国环境问题频发的关键所在,对此此次修订案草案明确,企业事业单位如果存在违法进行排放污染物的行为,将会受到罚款处罚,而且会被责令限期改正,如果发生逾期不改正的情况,将依法做出严厉处罚决定的执法行政机关就在当日可以按照原来的处罚数额继续按日进行连续处罚。

针对某些地方因关注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建议将修正案草案二审稿中的第十五条第一款修改为: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的主体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考核结果应当作为对考核对象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并向社会公开。在三审稿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对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范围的修订。考虑到环境公益诉讼是一项新制度,专家建议宜积极稳妥地推进确定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范围,也需要考虑诉讼主体的专业能力、社会信誉等因素,防止滥诉。据此,建议将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由二审稿的“中华环保联合会及在省(区、市)里的环保联合会可向人民法院提诉讼”修改为三审稿的:“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依法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5年以上且信誉良好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同时,正是因为全社会对于此次修正草案的关注,以及广开言路、积极响应的立法修法精神,使得民众的意见在此次修订中,得到了显著体现,如此形成的草案,乃至以后将正式颁行的环境保护法修订案,必然会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遵守,也会激励社会各界,运用法律制度,积极监督自我与其他社会经济的参与者共同维护生态建设,使社会全体成员成为环境的守护者,这就是法治的价值认同。

四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

强化法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保障作用,形成良好的法治秩序,是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障。

1.将生态文明、环境权的地位上升到宪政高度

要对现有的《环境保护法》进行修改,使其既有防治环境污染的功能,又能对自然资源提供保护,真正起到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作用。同时,我们还需要通过立法明确公民享有的生态环境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将环境保护从现在的国家政府的事变成广大民众自己的事,调动他们运用正常法律途径解决环保问题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全民参与的目标。

2.将环境保护作为企业、项目设计市场准入的核心内容之一

实施公开透明的听证制度,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的发生。对重大建设项目的审批和改革措施的确定实行听证会制度,通过面向全社会的公开听证确定这些项目和措施是否对生态具有潜在的威胁。

3.推进生态文明司法的专业化与专门化。

在司法工作机制上,应结合国家正在进行的司法体制与工作机制改革,在全国统一设定环境保护审判庭、合议庭以及环境保护法庭的标准,明确环境保护案件的主管范围。并由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行使司法解释权,指导全国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审判工作。解决司法权统一行使问题。保证司法工作机制的顺畅。此外,要加强司法机关和司法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公正、信得过的司法队伍,提高司法人员的生态法律素养,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力度,强化司法强制力,提高司法的权威、效益和效率。

五 结束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项工程需要一代接一代不断的努力,而且涉及到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每个角落和方方面面,不单单包括政治制度方面,还包括经济发展的模式,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等等,这都需要我们统筹兼顾、协调进行、和谐发展。任何一方面疏漏都可能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的失败。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加快法治建设的步伐,让法治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的选择,最重要的保障。参考文献:

[1] 周珂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法制理念更新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年4期第73页

[2] 帕提古丽·库尔班 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思考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4期第59页

[3] 汪培文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法制 绿色视野-2014年5期第143页

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研究 篇2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自然资源,法治建设

重视法制对生态建设的保护作用, 是国外建设生态社会的基本经验、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建设循环经济, 实现社会生态化方面都选择了法治途径,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态法律保障体系。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生态建设的复杂性和广泛性更需要法律的调整和保障。同时, 法的显著规范性和特殊强制性也使法具备了有效地保护生态建设的能力。因此, 我国应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借助法律保护生态文明建设, 确立起生态法制, 即在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要渗透生态的内容, 体现生态的要求。

1 完善生态法律制度, 建立生态保护法律体系

生态保护法, 就是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反映生态规律, 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和治理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目前我国还没有独立的生态保护法律部门, 但有关环境、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内容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我国签订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组成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首先我国现行宪法中明确写进保护环境, 保护自然资源的内容。宪法第9条:“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利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

其次, 我国的《民法通则》、《刑法》、和《环境保护护法》等基本法也有相关规定。《民法通则》中关于国家、集体对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矿藏等自然资源享有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规定, 有关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规定, 有关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 造成环境污染或他人损害的, 应依法承担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的规定等都是涉及环境和自然资源法律保护的内容。修改后的我国《刑法》增加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规定, 对重大污染罪, 非法处置或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 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非法猎捕和狩猎罪, 非法占有耕地罪, 破坏矿产资源罪和非法采伐盗伐森林罪规定了定罪量刑的标准。特别是《环境保护法》, 它是专门保护环境的基本法, 对环境保护的基本任务, 基本原则, 管理体制, 组织结构, 主要措施和法律责任等作出了原则规定, 是我国专门保护环境法律的龙头法, 它下面还有许多单行的与之配套的法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法》,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止法》,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水法》, 《矿产资源法》, 《渔业法》, 《煤炭法》, 《土地管理法》, 《森林法》, 《草原法》, 《野生动物保护法》, 《水土保护法》, 《防沙治沙法》等。

再次, 我国还有一系列关于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的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发布的行政法规或规章、地方权力机关或行政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等。此外, 我国还缔结或参加了30多项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 如《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 《防止船舶污染国际条约》, 《海洋倾废公约》,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等。上述已有这些法律, 法规在我国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上都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我国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2 在执法、司法环节重视生态保护

实现生态保护的法治化, 必须健全执法、司法机制加大生态执法、司法力度。尽管我国执法、司法机关在生态保护中已发挥了重要作用, 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也仍然存在着偏差, 如:个别机关和个人生态意识还比较浅薄, 对污染环境、破坏自然资源等破坏生态的案件重视程度不够, 错误地认为这类案件涉及的主要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相对于其他案件, 对人们的权利义务影响不大, 存在着执法、司法的主动性不够、不能及时落实法律的现象;个别的执法、司法人员自觉保护生态的意识不够强, 在执行法律中还有损害生态的现象;执法, 司法的成本核算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心, 执法、司法资源还有待进一步优化配置, 减少浪费。总之, 执法、司法中的生态保护和建设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这里, 笔者认为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

2.1 进一步提高执法、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生态保护法律意识

公民法律意识的高低、强弱, 是一个国家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其中执法、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水平又直接决定着法被准确执行、适用, 得以切实落实的程度。执法、司法工作人员法律意识的高低决定着他们对法的精神实质的理解程度, 直接关系到他们处理案件的正确与否, 合法与否。因此, 落实法治, 就必须培养和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特别是提高执法, 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实现生态的执法, 司法保护同样也首先要提高执法、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要增强他们对生态保护的责任感, 使命感, 使他们认识到环境被污染, 自然资源被破坏, 生态严重失衡对百姓、国家、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的严重危害, 认识到对生态的执法, 司法保护是一项神圣的事业, 他们能代表国家承担起对生态的执法, 司法保护既是他们的重要职责, 也是他们的荣誉。这样就能大大地增强执法、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重视生态保护的自觉性, 主动性, 以提高生态法律保护的效率。

2.2 建立健全生态执法、司法保护的组织体系

由于现实中环境、资源危机的紧迫, 生态失衡的严重, 使人们在该领域的矛盾日渐增多、尖锐和突出, 实践中该类案件的发生会大大增加, 执法、司法机关解决这类问题的任务会越来越重, 再加上生态问题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复杂性, 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运用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因此, 在必要的情况下, 国家执法、司法机关可以像法院设立知识产权庭专门解决处理知识产权案件一样, 设立一个专门组织处理。

2.3 执法、司法人员在执法、司法活动中要倍加注意维护生态

无论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 还是司法机关处理各类案件时, 都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行为不要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尤其是在对案件的执行中, 更要注意依法选择最佳方案, 在最大限度地保证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使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得到切实落实。可以将此要求作为判定执行人员工作质量水平的一项标准。此外, 执法、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也要关心执法、司法工作的成本核算, 减少或消除工作中的浪费现象, 将执法, 司法工作的成本尽力压缩到最低限度。

3 提高公众守法自觉性, 保证生态保护法律最佳状态的实现

遵守法律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董必武就曾指出, 有法不守是法律工作方面存在的较严重的问题, 有法不守, 法就是空的, 起不了作用。法治国家的最佳状态是国家的法律法规都能得到人们的遵守, 都能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因此, 实现生态的法律保护, 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能自觉遵守生态保护法律, 自觉保护生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为此, 一方面, 要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意识是人的精神, 决定着人的行为, 即人的行为总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完成的。所谓生态意识, 简言之, 就是人们对生态的关心和尊重, 使人们参与生态保护的自觉性。目前, 我国多数人对生态问题的严重性缺乏清楚的了解和清醒的认识。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上, 由于利益的驱动, 更倾向于经济发展, 有的甚至不惜以牺牲生态来获取短期的经济效益。他们缺乏保护生态的自觉性, 不能自觉遵守生态保护法规, 有的甚至顶风作案, 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和严重的后果, 也使生态保护法律不能完全生效。所以, 要让公众自觉遵守生态保护法律, 就必须要增强公众生态意识。另一方面, 要提高公众的生态法律知识水平。只有让人们有丰富的生态法律知识, 熟知我国法律法规中有关生态保护的内容, 把握它们的精神, 理解它们的含义和要求, 人们才能做到知法、懂法并用法, 依法来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维护生态平衡。

4 完善生态法律保护监督机制, 加大生态法律保护监督力度

法律监督, 通常是指由所有国家机关, 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的检查和督导。法律监督是社会主义国家保证法被公正、正确贯彻执行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保证。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严格有力的法律监督, 就没有法治。我国的法律监督通常是被在广义上使用的, 它包括国家机关的监督和社会力量的监督两部分。国家机关的监督是指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社会力量监督是指各政党, 各社会组织, 人民群众以及新闻媒体等的监督。生态保护的法律监督就是要发挥上述力量监察和督导生态法治建设和实现的作用, 特别是监督政府是否严格贯彻执行生态保护法律, 认真履行生态保护职责, 监督司法机关是否依法严格惩罚破坏生态的行为。现在我国生态法律监督体制已具备, 主要问题在于监督的力度还须增强。

参考文献

[1]王曦、秦天宝:《中国环境法的实效分析:从决策机制的角度考察》, 《环境保护》2005年第8期.

[2]张坤民:《可持续发展与中国》, 《中国环境管理》2006年第2期.

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研究 篇3

关键词:河北省 绿色建筑 保障性住房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明确提出发展绿色建筑。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引入绿色建筑理念。河北省城镇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带来了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为了解决城镇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河北省委省政府实施了包括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绿色生态建筑以节能、减排、环保为重点,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能源的需求,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减量化。因此,研究河北省绿色生态保障性住房,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型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保障性住房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由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政策性租赁房构成。随着住房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也在进一步健全,主要有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廉租住房制度、公共租赁住房制度、限价房制度。各级人民政府统一思想认识,多渠道解决保障房资金、土地、配套等问题,多部门密切配合联合发力,推动保障房建设工作。近两年,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优化住房供应结构、保障民生、平抑房价、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实现居者有其屋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2 河北省绿色生态保障性住房供应状况

河北省近日出台的《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将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积极稳妥地推行“租补分离、梯度保障”的“两租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并轨试点工作,积极研究探索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并轨工作,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多层次的城镇住房梯度保障体系。2012年1-5月份河北省各市保障性住房项目开竣工情况见图1、图2(数据来源:河北省住房保障网)。

根据《建设部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落实方案》和《河北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实施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十二五”期末,河北省新建居住建筑全部达到节能65%的标准,推进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一体化应用,应用面积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5%以上。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等文件精神,河北省开展了既有居住建筑外围改造工程。改造内容包括既有居住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和建筑采暖系统节能改造。既有保障性居住建筑完全按照《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标准、规程进行竣工验收。

新建保障性住房实现了建材、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到位。全面普及节水器具;强制推行太阳能光热系统、浅层地能在建筑中的应用;大力推广新型墙体材料、新型节能结构体系和绿色照明技术,限制、淘汰落后技术产品;开展新节能结构技术应用、低能耗建筑、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

3 河北省建设绿色生态保障性住房的对策建议

3.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河北省充分发挥政府在绿色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成立了以省主要领导为组长,房管、土地、规划、财政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绿色生态保障房建设领导小组。实行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严格的审批制度、建设项目质量终身负责制。河北省各级人民政府把保障性住房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列入主管部门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围。

建筑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而环境保护活动一般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缺乏环境保护的内在动力。因此,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必须有政府在立法、税收调节、信贷、投资、财政补贴等方面强有力的组织、政策保障,建立相应的经济激励和补偿机制,扶持建筑材料生产商、房地产开发商、建筑商及相关科研机构,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的推广与普及,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目前,在推广绿色生态建筑时还未形成系统的经济激励的长效机制。

3.2 推广绿色建筑技术、绿色施工 河北省新建保障性住房从立项到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全程推行绿色建筑技术、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绿色生态环保建筑材料,使保障性住房在全寿命周期内节能、环保、减少CO2排放。2005年原建设部出台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2007原建设部颁发的“绿色施工导则”。传统的工程项目建设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绿色建筑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数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以最大程度节约资源和减少不良环境影响,实现四节约和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绿色建筑应加强绿色施工技术管理、施工过程控制,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改进传统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在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的前提下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

3.3 绿色建筑材料的推广应用 加快绿色节能环保建筑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推广和使用。按照《河北省建设工程材料设备推广、限制使用和淘汰产品目录(2010年版)》文件精神,建设过程中河北省各地市严格执行推广使用的建筑材料、设备目录组成生产,有选择性地使用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叫停了淘汰建筑材料、设备的使用。

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化利用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生态城市的最优途径。建议从以下5个方面促进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化利用:完善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化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源头控制建筑垃圾;加强政府管理;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产业化。

3.4 因地制宜建设绿色生态保障性住房 因地制宜建设绿色生态保障性住房的思路来源于地域性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所谓地域性建筑,是指在设计中运用地方形式和地方材料创造与当地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技术经济条件等相适应的特色建筑。地域性绿色建筑受自然气候因素、地形特征因素、创新的文化因素、地域资源因素的影响。建筑营造如果不能满足地域气候及其基本要求,不但丧失了独特的建筑文化风格,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从而影响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具有丰富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资源,非常利于开展太阳能在建筑中的综合利用。绿色生态保障性住房建筑设计低能耗外墙围护结构,实现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充分利用丰富的太阳能,冬季获取尽可能多的太阳能辐射、降低夏季空调能耗、减少建筑照明能耗;设计雨水污水处理系统、室内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立体绿化。

4 结论

我国在发展绿色生态保障性住房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在绿色建筑实施机制、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经济激励制度及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在调研河北省各地市绿色生态保障性住房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我们从政府主导、推广绿色建筑技术、綠色施工、绿色建筑材料的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建设绿色生态保障性住房等4个方面探讨了河北省各地市发展绿色生态保障性住房的实施对策。

参考文献

[1]Guizhen JI,Guoqiang HU,Gang LI,etc. Construction Waste Reclamation Based On Ecology View.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2011(1).

[2]詹凯.关于绿色建筑发展的思考.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36(5).

[3]周晓燕.区域绿色建筑:建筑与区域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生态经济,2010,(8).

[4]刘笑萍.低碳建筑模式的国际经验比较研究.生态经济,2011,

11.

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研究 篇4

内容摘要:阐述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以及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法治保障研究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法治困境,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法制措施、完善路径,通过加强立法和依法行政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建议。

关键字:西部地区

新型城镇化建设

法治保障

依法行政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二)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1、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发展目标的人本性。新型城镇化遵循城镇化的一般规律,科学发展,实现城镇化发展的科学性。新型城镇化是低投入、高效益的集约型生态型城镇化。

2、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新型城镇化是城乡统筹的城镇化,是城乡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城镇化,是着力实现更均等更公平社会公共服务的城镇化,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过上更好生活的城镇化,是既要注重基础建设,又要关注人文环境的城镇化[1]马丽.关于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1).。

二、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法治困境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法治保障研究,不仅关系到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绩,更关系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能否实现。造成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落后的原因,除了西部自身的自然历史因素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之外,西部地区法治环境的落后也不可忽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法治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人们的法治观念法治意识相对滞后。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在较长的时期,没有把法治作为治国的主要方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开始致力于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党的十五大明确把依法治国作为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目标。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由于改革发展的滞后,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至上、权利本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法治观念远没有深人人心。在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中,部分地方在改革中因循守旧,所以事事总落于人后,如此等等说明了人们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的滞后[1]周晓军.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法治保障体系[J].宁夏日报.2013(12).。

(二)政府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有待强化依法行政。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需要以法制加以规范约束。在宏观上,市场经济需要政府干预,但政府干预经济运行并不是主观随意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约束,政府行为和政府职能需要法律来加以定位。

(三)地方立法相对滞后。

由于没有认识到法治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忽视了将改革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及时地用立法的形式加以固定,致使地方立法工作相对滞后于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

(四)司法环境较差。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中,一个公正的司法环境对一个地区的市场体系的形成、市场竞争基本秩序的维护是十分重要的。西部地区还没有完全从长官意志和行政垄断下解脱出来,市场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盛行,司法环境的不理想,社会公众用法律对其权利和利益进行保护的成本过高,阻碍了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形成,也使得很多投资者不敢到西部投资。

(五)法律服务市场相对滞后。

与我国其它地区相比较,西部地区的律师、公证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较落后,亟需提高,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法律服务市场规模小,服务范围狭窄,远未发挥该行业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应有的作用;

二是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不能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

三、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其法治保障研究的价值意义

西部地区正处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须要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2]蒲川.西部大开发法治保障探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1(3).。在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加强法制建设,有以下五点意义:

(一)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加强法治建设,有利于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城镇化的客体是广大农民,主体也是广大农民。农民群众的参与程度、受益程度,是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如果城镇化不能让广大农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承担义务和责任,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能享有均等的民主权利和自由,甚至发生侵害农民权利和利益的行为,那么城镇化就不会受到农民拥护,甚至遭到农民反对。所以,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重视法治建设,切实把广大农民的思想统一到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上来,积极营造全社会支持城镇化的良好氛围,尊重农民群众首创精神,广泛调动各方面的改革积极性,使城镇化成为全省上下的自觉行动。

(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加强法治建设,有利于建设法治政府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是规范行政权力、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权力不受监督制约必然产生腐败、权力有多大腐败就可能有多严重,这是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城镇化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产城相结合的过程,其中政府的行为和决策对产城结合起着引导性的作用。研究城镇化和法治化的关系符合国务院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十年时间建成法治政府”的蓝图。健全法律法规不仅使政府行为的稳定性增强,更能获得农民和市民的信任,弱化他们之间的纠纷,必须坚持法治理念,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促进“法治政府”、“阳光政府”、“诚信政府”的建立。

(三)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加强法治建设,有利于城乡社会稳定

城镇化要民生为本,和谐推进。这就要把以人为本的要求贯穿到城乡建设各个环节,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为目标,把富裕人民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在城镇化中富民,在富民中促进城镇化,把群众受益作为推进城乡建设的前提,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新型城镇化成效的根本标准。城镇化大量地涉及广大农民的利益,征地、拆迁、就业、社保等……土地征收如果没有法律的监督很容易引起腐败的滋生;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法律缺失可能会引起群体性事件,无论哪种制度缺乏了法律的规制都会走向极端,不利于城镇化的发展。

(四)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加强法治建设,有利于城乡生态文明建设

在城镇化进程中,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城镇化如果缺乏了法律的规制,很有可能走向畸形发展,产业发展中环境的破坏、资源的用途等将会出现城镇整体生存条件的下降。所以必须通过推进城镇规模结构合理化、城镇布局集群化和土地利用集约化,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注重资源的科学开发,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实现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

(五)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加强法治建设,有利于城镇化因地制宜,规范发展

综合西部地区情况,在城镇化中或多或少都出现了发展不规范的问题。部分地区在“经营城市”的理念下,追求土地增值收益,助长了多占耕地和不合理拆迁行为。一些地方打着“加快城镇化”的旗号,盲目拉大城市框架,滥占耕地、乱设开发区,不断扩大城市面积。有的地方将城镇化等同于房地产化,大规模卖地搞楼盘;有的地方盲目进行“造城运动”;有的地方热衷于“乡改街”、“村改居”,土地城镇化重于人的城镇化。由于只追求速度、规模,出现了“空城”、“睡城”等现象,在土地、产业规划,以及权益保障、就业等方面发生了农民与政府的纠纷。城镇化的无序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法律的缺失。所以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遵循发展重点和改革时序上的变化,结合各地工作基础、资源禀赋上的差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试点先行,以点上的突破带动面上的进展,确保新型城镇化符合实际、特色鲜明、积极稳妥、有序发展。

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法治措施、完善路径

(一)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法治措施

加强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法治保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实践,因而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实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在推进法治的进程中,各级党政机构起着领导作用、组织作用和宣传教育作用,是法治化进程的主导力量。对一个地区来讲,法治工作开展的成效如何,关键取决于当地各级党政组织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所以,加强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法治保障,首先要求西部地区的各级党政组织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解决认识问题,高度重视法治环境的建设,并采取切实的措施来推进这项工作,为西部地区法治的实现创造更完备的条件。要实现法治就必须先要有健全的法制,目前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法制尚不完备。所以,加强西部地区的法治保障,迫在眉睫的是加强法制建设,尽快建立健全法制,在此基础上加强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法治保障才能得以实现[1]李玉华.新型城镇化建设需制度改革先行[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具体来讲,笔者认为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

1、加快立法,使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法可依。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要求有稳定、长期的政策加以保证,而且更需要用法律法规的稳定性、强制力来保障。加快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立法工作首先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尽快制定有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法律,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法律化,比如制定《新型城镇化建设法》等。当然,更主要的在于西部自身,西部地区一是要抓紧制定新的有利于西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地方法规,同时也要对现行法规体系进行清理,及时修改和废除那些不适应西部建设的地方法规。

西部的地方立法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善于总结,对一些经过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了的较为成熟的重要经验,在国家尚未立法或立法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应尽快制定地方性法规;二要有针对性,地方立法应针对在城镇化建设中遇到的那些急需用法规来加以规范和引导的向题;三要大胆借鉴,西部地区应当大胆借鉴东部、沿海地区甚至国外在运用地方立法来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益尝试和经验,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制定符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法规。当前西部的地方立法尤其应当关注诸如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及资本市场发展、企业产权改革、私营经济发展、投资环境的改善、生态环境的保护、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等事关西部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否顺利有序进行的重大方面。

2、强化依法行政。法治社会与非法治社会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在非法治社会中,民众必须守法,政府可以不守法;在法治社会中,人民必须守法,政府更须守法。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创建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这就必然要求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做到严格依法行政,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法治的政府,为西部建设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法律保障,切实维护企业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强化依法行政要从几方面入手,一是要以法律法规来严格界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明确其职责,落实其在超越职权、滥用职权、不履行职责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二是要加强监督法制建设,要通过立法来进一步明确监督的原则、监督的主体、监督的对象、监督的手段和不履行监督职责的法律责任,对于法律已明文规定的人大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察监督等,要进一步健全机制,密切配合,使这些部门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以促使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政。对西部地区来讲,后者尤其重要,也应当是政府法制建设的重点。

3、加强法律法规的实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立法、执法、司法与法律监督几方面的完整统一,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的实施,应当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是要严格执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中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西部地区尤其严重,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笔者认为要解决此问题需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要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真正树立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二是要大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在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的同时,应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三是要切实加强和完善执法监督机制,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权力必须而且应当受到监督和制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间题。其次是要公正司法。近些年来司法不公甚至司法腐败的间题十分突出,严重地影响和败坏了我国的法治环境,也严重地制约了西部地区建设环境的改善,加强西部地区法律法规的实施就必须要求公正司法。在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同时,也特别应加强对司法权力的监督,为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创造一个清廉、公正的法治环境,以保障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高效、有序地进行。

(二)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区域法治保障路径

1、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路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全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问题,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1]荣宏庆.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J].现代经济探讨.2013(8).。

一般而言,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涉及立法、执法和司法等环节。立法环节,在多元性、差异性和互补性理念指引下的生态立法必然要遵循安全发展原则,处理好人与集体、国家与全球、人类和自然、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以及微观利益和宏观利益等各种不同的关系。在执法环节,必须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依靠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司法保障是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的重要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不仅存在于城市,亦及于农村。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有加速趋势,已对农民生命健康、农村生态以及国家粮食安全等造成严重危害和威胁。法律在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方面存在立法滞后、执法受制于地方、司法救济难的困境。建议立法应加大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环保执法部门实行垂直管理体制,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多管齐下,遏制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新一轮城镇化的启动,进一步推动土地所有权从集体所有向国家所有的不可逆流动。

学习借鉴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经验,建立完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立法体系、严格规范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加强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加强区域之间的法治协作以及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宣传。

2、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研究路径

土地权益是农民最根本的利益,农民土地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护,是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要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此外,还必须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

集体土地征收会对农民土地权益造成根本性和不可逆转性的影响。在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方面,为实现公益承诺之履行,征收决定的公益表达必须具有明确性,土地征收信息必须充分公开,政府的规划修改权力必须受到严格限制并建立规划修改后的二次补偿机制。在征地补偿方面,我国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存在立法缺陷,应当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切实提高征收补偿标准,丰富征收补偿方式。

土地征收行为的救济途径主要包括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司法机关在土地征收中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是农民土地权益能够得到充分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应从评估时点入手,衡平受损农民利益,以自由裁量权为杠杆,坚持就高不就低补偿原则,在被动中寻求对失地农民利益保护的最大化。而在行政诉讼途径之外,应当扩大受案范围、完善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以及合理衔接行政复议与诉讼制度等,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制度在行政责任中应有的促进作用。针对特定的土地权益,通过健全征地正当程序,规制“城中村”征地行为的实施,也可以完善行政或者司法实体救济渠道,为实现征地实体正义提供解决“公正与效率”矛盾的现实路径。

五、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建议

(一)改革现行户籍制度,让农民工享有与城镇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

由此而产生的公共设施与服务的投资需求,通过财政改革解决,不能以地方财政难以承受为名,继续保持歧视性的户籍制度,阻碍劳动力的流动。

(二)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从确认农民土地权利入手,允许集体土地直接进入市场,取消剥夺农民的征地环节,废除“18亿亩红线”,打破政府垄断,建立个人、集体、法人和政府多方参与的土地一级市场。这项改革不仅可增加土地供应,降低城镇房价,有助于城镇职工安家,而且将土地增值的一部分收益从政府转移到农民手中,使他们有可能在城里租房、买房,真正融入城镇的经济与社会。目前已有一

些地方进行了改革试点,要想在全国范围推广,就必须平衡已经相当紧张的地方财政,否则就有可能因土地收入的减少而引发地方性的财政危机[1]姜继兴.关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思考[N].中华建筑报.2009.。

(三)以节流和强化民众监督为主,平衡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

财政改革的重点不是中央和地方如何分钱,而是政府和民众如何分钱,民众如何监督政府花钱。地方财政日益依赖土地收入,主要原因不是收入减少,而是支出膨胀乃至失控。1990年代中期实行分税制后,地方政府作为一个整体,收入并没有减少,但支出特别是投资和人员薪金的支出急剧增加,造成今天的尴尬局面。大致而言,预算内收入仅够养人,投资主要靠卖地收入。若不削减开支,强化对开支的监督和制衡,再开发多少财源也不够用,况且开源势必增加企业和民众负担。

(四)减少和解除管制,取消对资源自由流动的行政性限制。

一方面,放松对银行和金融市场的管制,金融机构可根据收益和风险平衡的原则,自行参与城镇化建设,政府以利息补贴等方式适当引导;另一方面,开放服务业和国有垄断行业,允许资源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创造更多的城镇就业机会[2]冯旭.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建议[J].管理学家.2014(3)。

(五)探索新型的城市治理方式和管理体制。

新体制的核心是市民广泛而积极的参与,以及行政管理的公开和透明。没有民众的监督与制衡,地方财政预算难以平衡,官员腐败和环境污染等社会公害就是不治之症。在新型的城市治理机制下,政府的职能不再是经济建设,而应转向以提供公共设施和社会服务为主。

【参考文献】

[1]马丽.关于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1)

[2]周晓军.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法治保障体系[J].宁夏日报.2013(12)

生态文明保障措施 篇5

(一)强化政策支持

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切实组织实施《规划纲

要》。各部门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高度,提高对做好《规划纲要》实施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各级政府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研究制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案和保障措施,协调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和动员各方面力量,确保目标任务和各项措施的落实。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密切结合工作实际,确保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整合多种资金

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性作用,设立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创新政府资金投入方式,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用于支持生态文明标志性工程的建设。进一步整合各方面资源,把不同渠道的政府性资金直接、间接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上,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扩大政府资金的引导效应。

(三)广泛宣传教育

利用“环境日”、“地球日”、“生物多样性日”等载体,开展主题宣传活动。通过电视、报纸专栏、互联网站等媒介,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开展“生态文明,有我参与”活动,在各类公共场所设置主题鲜明的生态文明行动小贴士

和指示牌等。规范公共场所文明行为,及时总结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重视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在村规民约中写入生态文明内容。

(四)创新体制机制

构建全民生态教育体系。将生态文化知识和生态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编制生态文明教育教材,加强生态教育能力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干部培训计划,提高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素养和意识。纳入企业培训计划,加强对企业干部职工的生态文明知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法律法规教育,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生态责任。加强农村生态文化教育培训。开展生态体验教育。广泛开展环保志愿者行动、义务植树造林等环保公益活动,积极开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各类保护地的生态教育和生态体验作用。建设生态公园体验区和生态退化警示区,增强感受教育和警示教育。完善各类生态科技示范园、湿地公园、民族文化博物馆、环境保护科技馆等生态教育基地。

(五)培育节约型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一是倡导绿色消费。在全社会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倡导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鼓励购买和使用环境友好型产品,推广普及节水、节能产品和器具;倡导住房适度消费,鼓励使

用环保装修材料;拒绝过度包装,提倡购买简装和大包装商品;深入推进禁塑工作,大力提倡使用布袋、菜篮;积极推动“换物超市”进社区、进校园活动,为闲置物品和废旧物品互换提供平台,促进物品循环利用。二是实施政府绿色采购。实施政府绿色采购与绿色消费计划,优先采购再生材料生产的产品、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通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14000认证的企业产品,逐步提高政府采购中绿色产品、绿色企业的比例。三是培育节俭环保的生活方式。大力宣传倡导节俭文明的生活方式,号召大家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倡导绿色出行,做好“使用节水型洁具、使用节能型电器、使用无磷洗衣粉、购物使用布袋子、拒绝一次性日常用品、注意一水多用”等家庭节能环境保护6件事,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继续推进“节能减排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开展“节能环保家庭”、“节能减排行动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四是推进绿色办公。开展以节约、节能为主题的“绿色办公”活动,建设节约型机关。公共建筑、政府投资或参与投资的工程项目,要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杜绝过度装修办公室、会议室,提倡少开会、开短会;完善公务车辆配备配置标准和管理制度,压缩公务用车规

模,优先选用节能环保型车辆;加强办公电器设备待机管理,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消耗;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实行无纸化办公;高效利用办公用品,提倡双面用纸,注重信封、复

印纸再利用,减少一次性办公耗材用量。

(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加强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重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规划,完善就地、迁地、离体保护体系,充分发挥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努力在重要物种、关键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可持续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开展生物安全调查与评估,建立生物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入境生物材料的检疫和监测、监管,对已经造成生态危害的外来入侵物种采取有效的控制和治理措施。

(七)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研究 篇6

摘要:自然生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传统的社会经济发展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不同时代生态学的发展与进步,为生态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生态建设以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发展为主要对象,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并且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效协同发展”的原则,与“生态安徽”建设的思想和目标是一致的,可纳入生态省建设的总体框架之中.以安徽为例,指出生态建设中尚存在建造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存活率不高和稳定性差、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缺乏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退耕还林中营造的经济林比重过大及缺乏生态补偿机制等问题,提出生态建设必须具备规划、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相应保障措施.作 者:王晓辉 贾良清 潘成荣 作者单位:王晓辉(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贾良清,潘成荣(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61)

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研究 篇7

水生态文明城市, 是按照生态学原理, 遵循生态平衡的法则和要求建立的, 满足城市良性循环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水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是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在城市发展中的具体体现, 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城在水中、水在城中、人在绿中”, 人、水、城相依相伴、和谐共存的独特城市风貌和聚居环境。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水生态文明城市是城市水利发展的必然目标, 必将对城市发展和水利建设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 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1]。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水利改革发展的需要, 是加快全域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为响应中央号召,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已成立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领导协调机构, 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 市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 市水利部门具体承办, 形成规范有序的工作机制, 强力推动创建工作。加强与市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和协作配合, 发挥市政府各部门的资源优势与职能作用, 形成齐抓共创的工作格局和建设合力, 建立了较完善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保障体系。

1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体系的构成

葫芦岛市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核心。建立了以完善、有效的组织管理和资金保障体系、安全、联动的水资源调配体系、防洪安全保障体系、水土流失治理与预防监督体系和信息化管理体系为一体的综合保障体系。

1.1 建立完善、有效的组织管理和资金保障体系

全市建立了以市长任组长, 市水利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葫芦岛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市水利局) , 具体负责全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各有关县 (市) 、区均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在市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 各级机构各负其责, 通力协作, 密切配合, 保证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顺利实施。

采用政府引导、地方为主、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筹措资金。积极争取中央及省级资金支持, 有效整合地方财政资金, 切实落实地方公共财政投入, 鼓励社会资金参与, 形成多元投资格局, 创造良好投资环境。

1.2 建立安全、联动的水资源调配体系

优化开发全市水资源, 加大利用非常规水和雨洪资源, 合理实施境外调水。通过境外与境内水源连通联调, 常规与非常规水源的联调, 供水能力和供水保障程度得到明显提升。

加快完成青山水库、猴山水库、乌金塘水库-北港工业园区供水工程、大风口水库-滨海经济区供水工程和南票区城市供水工程建设。实现上述“五大供水体系”与“辽西北供水”项目对接, 优化全市水资源配置格局, 基本形成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有效缓解全市水资源供需矛盾, 增强水资源调配能力。

积极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稳步推进中水回用;充分挖掘水资源利用量, 实现水库联合调度并进行海水淡化并网工程可行性研究。

1.3 建立科学、完善的防洪 (潮) 排涝减灾体系

对全市范围内的主要河流及重点中小河流进行整治, 提高其防洪标准;加大对抗旱基础设施、防洪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加大对防洪、生态、河口湿地整治相结合的河道治理工程、山洪灾害治理工程和排水管网工程的建设投入;以城市防洪为主, 对现有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 以提高整体防洪能力。

1.4 建立文明、友好的水生态环境健康体系

严格控制河流开发利用, 控制陆域污染物排放量和入河量。以青山水库、乌金塘水库等饮用水源地为重点保护对象, 以城市河段为重点治理对象, 全面加强河道生态修复和水污染综合治理, 维护河流健康。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地下水保护、滨水景观建设和海水入侵治理工程及地下水观测网建设。

2017年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 主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 全面实施封闭地下水取水工程、建设青山水库、乌金塘水库等水利风景区;建设虹螺湖湿地公园景区。

1.5 建立严格、高效的水资源利用体系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全市用水要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加快建设现代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推进典型工业水循环示范园区的建设, 加快推进节水示范工程和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建设。

1.6 建立创新、活力的水务管理服务体系

以改革为原动力, 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 建立健全完备的法规体系, 严格依法治水。以科技引领为立足点, 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 树立现代化的水文化理念。构建体制顺畅、制度先进、政策完备、管理严格、手段科学、运作高效的水务管理服务体系。到2016年, 进一步理顺涉水行政事务职能分工, 建成与现代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行业管理服务体系。

深化水管体制改革, 水利机制、体制创新;落实葫芦岛市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及全市节水“三同时”制度;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落实水文化示范项目。

2 结论

葫芦岛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六大保障体系的建立为全市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只有从真正意义上将各项保障体系落到实处, 才能将全市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做好, 才能使葫芦岛市发展成为真正适宜人类居住的海滨城市。

摘要:简述了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定义;重点介绍了葫芦岛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6大保障体系构成;提出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及对葫芦岛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体系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参考文献

湖南省旅游业发展法制保障研究 篇8

关键词:旅游业;法制保障;实施办法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当前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在此背景下,湖南省作为旅游资源大省,紧跟步伐,旅游产业发展迅速,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成为拉动湖南省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2013年,湖南省旅行社营业总收入、旅行社实缴税金、旅行社组团和地接指标排名均进入全国前8位;星级饭店总数全国排名第7、利润总额全国排名第5、客房出租率连续在全国排名第1。进入全国旅行社年度百强企业湖南省最多时达到7家。2014年截至10月底,湖南省宾馆床位数达到1071183个,出租率达79.92%,国内旅游人次为29641.5万,同比增长18.47%,国内旅游收入为2181.52亿元,同比增长21.14%,创总收入达2216.38亿元,同比增长20.30%。

二、湖南省旅游法制现状及问题

然而,与旅游业繁荣发展的表象相比,湖南省旅游业的市场环境尚有待改善。2013年10月,酝酿了三十多年的《旅游法》终于出台,作为国内规范旅游行业的第一部专门法律,《旅游法》直击当前的旅游市场“潜规则”,着力净化市场经营环境,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值此背景,湖南省积极开展《旅游法》实施办法的立法工作,本人随调研组走访湖南省14个地级市,从中发现以下几大问题:

1.“相关部门”主体多,涉旅案件处理缺乏统一性

由于旅游业的关联性、综合性的特点,旅游参与主体的活动范围广,除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旅游要素部门外,旅游产业的外延还在不断向其他行业领域拓展,如畜牧业、地产业、节事会展、体育事业等。因而,除旅游局等旅游行政主管机构外,与旅游事业密切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还包括工商、公安、税务、海关、外事、财政、物价、城建、宗教等多个部门。但从现实的行政管理工作来看,旅游景点、景区分属于建设局、园林等部门管理,餐饮、娱乐、购物等分属卫生、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管理,旅游交通安全又系交通、运管、交警等部门的职能,而作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旅游局,其管理对象仅限于旅行社、酒店两大部门,却要承担全部的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的问责。涉旅案件的相关部门主体多,带来的是各部门管理职能有限,工作协调性差,执法力量单薄。尤其在部门利益导向之下,多部门的联合执法难,无疑又给了“踢皮球”现象合理的推责理由。

2.“零负团费”死灰复燃,形式合法掩盖非法经营

2013年《旅游法》实施伊始,五个“不得”以及严格的旅游劳动合同关系对旅游经营者的行为构成了有力调控,大多数旅行社摄于新法权威,纷纷调整产品利益链条,将价格回归阳光状态,“零负团”、低价团一时退出市场。然而,经过三个月的普法宣传期,某些旅行社逐渐掌握《旅游法》的同时,也在条文逻辑的空隙间,开始玩起了文字游戏。根据国家旅游局出台的关于《旅游法》第35条的解释,自费项目和购物问题,旅行社和旅游者可以基于诚实信用、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书面合同。于是,许多旅行社将解释误读为只要与旅游者签订了合同,安排购物店和自费项目就有了合法形式。而当前,不少旅行社在销售旅游产品时,将进店购物和自费项目列于合同附件,在旅途中通过“协商”与旅游者签订。于是,导游成为了其中的焦点角色,“零负团费”和低价团穿上了“合同”外衣,重新粉墨登场,“协商”之下的伪公正挑战着意思自治的良法初衷。

3.新型互联网旅游业态兴起,网络监管存漏洞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业迎来了触网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然而,由于发展尚为成熟,关于旅游电商的投诉不断增加,机票、酒店问题尤为凸显,如虚假宣传、退票费高、订单被更改或取消等,说走就走的旅行,一下子变成了“人在囧途”。此外,互联网大佬之间,“千亿红包”、“0元旅游”的促销大战也常常使得旅游市场变得更加“水深火热”,低价团大行市面,难以判定其低价合理与否,造成消费者认识不真实,不利于旅游者权益的真正保障。

与此同时,除携程、去哪儿、阿里旅行等在线旅游商外,不少在野的旅游从业人员利用QQ群、陌陌、豆瓣小组等即时通讯、交友平台,以自发组织的形式从事旅游招徕、接待等经营性活动,有的采取挂靠旅行社名义的做法,有的名为自发组织,实为为旅行社招徕游客,以所谓的协商下的集体行为守则,随意变更行程路线,或增加购物、自费旅游项目,旅游者的权利在其中几乎无法保障。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法律保障和监管的漏洞。

三、如何构建旅游业法制保障

1.博弈立法,强化服务型政府义务职能

立法调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立法机制调整的是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政府作为立法过程中利益博弈的重要参与者,同时扮演着参与人和中立人的角色。政府在代表公共利益的同时,还作为一个理性人,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决策。过往行政主导立法之下,以政策导向谋取部门利益的行政机关常常借着地方立法追求部门利益,立法过程沦为行政权力主导下的利益分配形式,而不是多种利益、多元主体的言说空间。[1]

而今,随着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推进,立法主体多元、立法过程公开、立法程序正当应当成为立法工作的核心标准。立法者的重点应该是突出国家权力对公民權利的保障,从而实现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旅游法》作为一部综合性法律,涉及主体多,内容细碎繁杂,需要各地方根据各自省情在实施办法中加以细化规定。如针对旅行社擅自减少服务项目、改变旅游日程,旅游客运汽车随意甩团、丢团,机票、酒店等订单被随意取消,景区商贩尾随兜售、强买强卖,致使景区秩序混乱等,除细化管理办法之外,还要强化法治思维的宣传和教育,疏通症结所在,解决内在经济矛盾冲突。同时还要关注内在的利益衡平机制,结合市场经济规律,加强政企沟通,减少因过多的行政干预而阻碍市场创新。

nlc202309020252

2.理顺体制,建立权责一致的综合执法体系

旅游执法困境,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各行政部门在权、责、利之间的博弈。在过去的旅游执法实践中,各地方政府在旅游黄金周、重大节庆活动等旅游旺季期间,临时从旅游、消防、卫生、安监、工商、物价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联合执法小组,对当地的旅游市场进行监督检查,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旅游案件的快速有效处理。[2]但由于旅游联合执法临时性、松散性等特点,其执法力度有限,甚至会出现内部职权利益冲突,不利于旅游执法工作的常态化开展。

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如何形成一个权责一致、固定明确、联合高效的综合执法体制,加强旅游执法和工商、质监、商务物价等部门执法的联动性显得尤为重要。政府部门应该在其中发挥领导牵头的作用,同时增加旅游局的职能职权,在旅游事业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建立旅游质监与行政执法部门的联动执法机制,成立由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旅游综合执法领导小组,构建地方政府旅游综合执法领导小组、旅游综合执法机构的二元执法体系等。与此同时,综合执法还要从根本上解决执法权和协调配合性的问题,明确旅游综合执法的职能定位,从机构设立、人员、经费等方面对旅游综合执法给予法律保障。[2]

3.创新手段,建立旅游纠纷快速解决机制

在旅游活动中,法律关系受诸多因素影响,极易引发矛盾纠纷。随着大众旅游的深度发展,定制游、自驾游、散客游、户外俱乐部等多样化的旅游方式不断涌现,伴随而来的经济活动也日益复杂多元。旅游纠纷主体复杂、标的额小、时间紧迫,常常带来旅游纠纷处理上的技术难题。[3]例如旅游购物当中,由于旅游的异地性、暂时性特点,旅游者购买的旅游产品的质量常常和价格难以相称,加上退货维权成本高,旅游购物店商家无需担心店面口碑问题,旅游购物市场基本处于自由状态,不断侵害着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旅游速裁法庭作为创新试点,在实践中取得了很良好的效果。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中,游客之间因侵权、债务等发生纠纷及其他涉及游客人身安全、财产关系而要求速裁的案件,均实现了当天立案、当天调处、当天兑现。与此同时,湖南省部分景区内部还将实现咨询、起诉、立案、调处、执行“一站式”服务,为游客搭建及时、方便、快捷、有效的协调平台,极大地方便了旅游者维权处理。此外,“互联网+”的理念也可融入旅游纠纷处理途径的开发,如建立网上投诉平台和仲裁调解机制,利用移动通讯设备等采集现场证据,实现诉讼双方远程对话等。

参考文献:

[1]许章润.从政策博弈到立法博弈_关于当代中国立法民主化进程的省察[J]政治与法律,2008(3).

[2]胡撫生.旅游综合执法的发展及体制机制研究[J]旅游经济,2012(6).

[3]唐茂林.论人民调解解决旅游纠纷的优势与制度创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3(6).

上一篇:冬天的狂欢节作文下一篇:外贸专业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