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

2024-07-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精选7篇)

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 篇1

论生态系统管理途径的基本含义及其在保护区有效管理中的应用

生态系统管理途径是由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四届缔约国大会根据生态系统中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所创建.它不仅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与保护区有效管理的重要指南,而且适用于规划综合农业的发展,改善人类生态环境质量,创造特殊的工程系统等.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角度简略地介绍它的基本含义和具体的操作,并阐明保护区怎样才能较好地实施生态系统管理途径,以期顺利地达到预期的目标.

作 者:王献溥 于顺利 王宗帅 Wang Xianpu Yu Shunli Wang Zongshuai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和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刊 名:野生动物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OF WILDLIFE年,卷(期):200930(6)分类号:X36关键词: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管理途径 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生物圈保护区

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 篇2

在近期的研究中, 人类对森林效益划分为, 森林生态效益、森林经济效益以及森林社会效益, 将其总的称为森林的综合效益。

1森林的生态效益

森林生态效益, 在生态系统的范围内将对人类生活成产有着影响的森林并作用于它们身上的效益称为森林生态效益, 能够被人类利用并产生了价值的效用是全部效益。在森林生态以的森林生态效益, 作为其系统的主要能量中心, 木本植物对生命系统所给予的效益, 也是在生命系统当中为适应的环境所提供的效益, 和与这些生命系统相适应的环境系统所提供的效益, 生命系统和与其相适应的环境系统在进行种种生态生理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高于或大于其组成部分之和的整体效益。

研究森林生态效益的宗旨, 是在于探索森林生态效益的客观运动规律, 以便得出在森林生态效益范围内的最高整体化水平。

在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研究当中, 人们的研究不是为了在森林当中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着确认, 而是在对森林能够产生出的整体作用和能够为林业在发展上是否能够达到发展的目标, 而进行的数据提供。

2森林的经济效益

同样在森林生态系统的范围内, 在已经被人们转变为经济开发的森林效益和人们正在了解并研究可以变为经济效益的森林效益, 所以, 显而易见的表明出前者所说的是已经变成的经济效益的森林, 而后者表明的是在森林应该被开发却没有被开发的经济效益。

林业生态工程作为一个因人工而形成的复杂多变的生态经济形态, 在这个系统当中所以的组成部分, 分为能够直接进入市场进行交易的产品和不能够进入市场进行交易的产品, 都是经过人们劳动的来的产品, 应该作为种投入为投放到市场内而生产的产品, 投入的不仅仅只有资源, 同样的还有作为劳动力的投入, 这些产品不管其有着怎么样的性质或其形态, 在社会当中有怎么样能够将其的作用体现出, 这些都是人们在通过劳动而得来的结果, 这也就对计量林业生态工程为林业的整体效益的发展在经济上的基础坐了准备。

3森林的社会效益

在被人们认知并确认为为社会服务的部分效益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森林的社会效益。森林社会效益计量研究, 作为在林业经济学当中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要对森林效益用定量表示出能够对在社会当中能够作用上的方法, 他的作用在一方面能够对森林为社会做出的经济效益有着更为精准的评价;另一方面是要在特定的时间内以及在社会经济的影响下要根据森林的多种有利作用的森林经营者, 对森林经营法进行多种方法以及对目标的确认, 要合理应用的对经营森林的使用费用。不仅仅是为了了解森林能够为人类为社会在能够达到的效益有个大致的情况, 而是森林在利用价值上的一种提升也是在变相的森林的一种保护。

在森林的效益当中, 不仅仅是在森林当中体现出来的, 也是在森林的多方面的生态生理的过程当中体现出来。张建国等人在对林业经营综合效益进行研究的之后, 站在环境和社会这个大系统的角度看待, 并对森林综合效益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认识。他们认为, 在事物之间都是有着互相的联系和制约, 并构建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为一体的, 也就是系统。系统不是单独存在的, 它要与大系统进行物质和能量的等量交换, 在组成系统的各个内部当中, 它们之间没有联系形成了平行关系, 但又有统辖关系, 在这些关系的错综复杂构建成了一个体系。因此, 只要在各个方面的互相作用和联系之下才能够将整体效益这个目标达到, 才能够对某些特定问题有着最为有利的解决方法, 才能够有着定量的分析, 才是够达到最终的将系统整体作为最好的最为理想的途径。

张建国在对森林系统作了深入分析后指出:首先, 森林经营系统在环境———社会大系统中处于一种特殊地位。一方面, 它是社会一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力量, 对大系统输出林业经营成果—综合效益。综合效益是大系统良性循环不可缺少和取代的基本因素。另一方面, 它同样也作为在大系统运行过程的中心。因为它对大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不能自给自足要依靠大系统的输入来确保在自身运行的完整, 如果大系统自身可以均衡发展。那么大系统带给的不仅仅是得到健康有序状态, 还能够逐步的形成良性循环的状态, 像有序化发展, 相反, 那么就会向无序化发展, 就变成了不安稳的大系统。其次, 林业经营的输出成果与投入生产要素之比较, 便称之为林业经营综合效益。因为, 这样的效益有着货币化和非货币化的两个效益收益, 前者为直接收益后者为间接收益, 在客观上都能够对林业经营成果有着一个明确的反映, 也就叫做“综合效益”。但是效益是需要投入量和产出量进行对比得来, 所以森林综合效益它所反应的是, 在实际当中能够被接受的收益值, 也就是在经济系统从林业经营系统输出中获取的经济效益、社会系统获取社会收益和环境系统获得的生态收益。

结束语

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来自于同一森林生态经济系统中, 相互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但也有区别。

参考文献

[1]向开馥.防护林研究 (第一集) [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989.

[2]中国林学会学术部.森林综合效益计量评价, 1990.

文献含义与古典文献学学科建设 篇3

关键词:文献;古典文献学;学科建设

《中国大百科全书》将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1],这个定义有待商榷。知识是被理解了的信息,而信息是物质的一种普遍属性和功能,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和人对这种状态及方式的感知与表述构成信息的核心内容。从这个定义出发,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看作是信息的载体,而人是其中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对于文献来说,这样的载体就太宽泛了。虽然古人以“日月叠璧”为天之文,以“山川焕绮”为地之文(刘勰《文心雕龙·原道》),但文献概念所包含的从来就只有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内容,因此,客观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并不包含在文献之内,只有那些记录了人的感知与表达的信息载体才属于文献。张舜徽先生缩小了载体的范围,他指出:“古代实物上载有文字的,如甲骨、金石上面的刻辞,竹简、缯帛上面的文字,便是古代的书籍,是研究、整理历史文献的重要内容,必须加以重视。至于地下发现了远古人类的头盖骨或牙齿,那是古生物学的研究范围;在某一墓葬中出土了大批没有文字的陶器、铜器、漆器等实物,有必要考明其形制、时代和手工艺的发展情况,那是古器物学的研究范围。这些都是考古学家的职志,和文献学自然是有区别的。”[2]这是把文字作为文献的核心内容,凡承载了文字的事物才属于文献。将这个定义放在缺乏声像记录手段的时代,无疑是正当的。但人类制作文献的历史就大大地缩短了,那些旧、新石器时代的洞穴画、崖壁画等被排除在文献以外,这是不合适的。刘宋时期王俭编《七志》时,就设立过图谱志,将图谱纳入文献范围。当代的电子文献已经将文本、图像、声音整合到一起,再将文献的内容限制在文字领域,就是画地为牢了。

要用静态的文献载体将事物的运动变化特性全部呈现出来,如同用布袋去装风,必然四处漏气。从知识信息传递角度去理解文献概念可能更切合实际。知识信息的传递是从人到人,文献只是传递知识信息的介质,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不需要介质,也就无所谓文献。但在长时段远距离的知识传递过程中,能够承载知识信息的文献就必不可少了。人本身可能被当作传承介质。子贡论及孔子学问的来源时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这就是以贤者与不贤者为文武之道的传承介质,这些人具有知识载体的性质。但原来的文武之道也受到了这些传承者的改造,以至于有了大小之分。如果将这些传承印迹串联起来,知识的运动过程也就展示出来了。文献呈现的就是知识信息的运动轨迹。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论语集解》引郑玄注:“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朱熹《论语集注》:“文,典籍也;献,贤也。” 在《尚书》、《逸周书》中,有黎献、民献、献臣、献民等词汇,献、贤均通用。夏礼、殷礼要靠文章贤才来传承,一旦传承断裂,礼仪不能演习,知识信息的运动就中止了。

人们常常将知识比喻为海洋,知识海洋的广阔浩瀚让人慨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要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离不开如同海图般的文献学。文献学通过对人类各活动领域的文献的收集、分类和传播来研究文献及其运动变化规律。《文献学辞典》指出,文献学“在我国通常有两个含义,一指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学(或称古典文献学),一指现代文献学。”[3]在现代学科分类体系中,现代文献学研究由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承担,属于管理门;而古典文献学分为历史文献学和古典文献学两个二级学科,属于历史学门和文学门。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将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分开是必要的,现代知识信息总量极端庞大,又处于不断增长变动的过程中,要弄清所有知识的边界已极为不易,要追踪各个知识点的发展历程,就如同要将海洋中每一滴水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一样艰难。现代文献学能做到的就是充分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对现代文献信息资源的采集、存储、传递和开发利用提供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工具。比起现代文献学所面对的知识海洋来说,古典文献学所研究的对象则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一条长河,其总量是固定的,边界是清晰的,各项知识分支也同河道支流一样一目了然。

学科划分建基于知识体系的不同,专业区分建立在社会职业领域的区分上。从专业区分角度看,古典文献学、历史文献学分属于文学专业和历史专业,各自服务于文学研究和历史研究职业领域。从知识体系角度看,两个学科大体一样。张三夕先生指出:“古典文献学、历史文献学的基本框架和知识体系大体上是一样的,比如都必须讲到版本学、目录学和校勘学。”[4]从学科建设角度说,古典文献学、历史文献学有合并的必要。现代学科分类中二者并存的尴尬是由于分类标准不同造成的,古典文献学是从专业角度分出来的,而历史文献学是从学科角度分出来的。回顾当年国家设立古文献学专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古籍整理人才。1959年7 月17日,翦伯赞先生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从北大古典文献专业谈到古籍整理问题》,他指出:“设置这个专业的目的是培养整理中国文化遗产的人才,主要是整理中国古典文学、史学、哲学方面的文献。”古文献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分配到图书馆古籍部、古籍出版社、文化管理单位等,确实满足了社会整理古典文献、继承传统文化的需要。历史文献学的设立,则是从学科建设角度提出来的。1979年,张舜徽先生与学界同仁在桂林发起成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首次提出了历史文献学名称,1982年在中州书画社出版《中国文献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文献学的基本知识,介绍了前人文献整理的丰硕成果,初步构建起古典文献学学科的理论体系。

作为二级学科的古典文献学,在学科分类中属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涵盖了八个二级学科,文艺学重在传授文学理论知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重在传授文学经验知识;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传授语言理论知识和汉语经验知识;中国古典文献学则以传授有关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研究与整理的知识为任务。从这个学科构架的设计看,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包括了文学类课程、语言类课程和文献类课程三类基础课程,可称为中国语言文学的三驾马车。

作为一个专业的古典文献学,要培养出古籍整理的人才,需要向文化传承创新方向大力拓展。社会上有文化热、国学热,传统文化课程、国学课程、经学课程可在古文献专业开设,甚至古文献专业下可以设立文化研究、国学研究、经学研究的学位。1902年,张百熙负责制定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提出“七科分学”方案,在“文学科”中就设立有“经学”目。古文献学与文史哲各专业联系密切,古文献专业可以为其他专业开设文学文献学、历史文献学、哲学文献学、中医文献学、少数民族文献学等课程。

分科立学是现代教育的一项大成就,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急需人才。但文史哲在中国文化里是密切相关的,截然分开不利于通才培养。中国传统学术本来有自己的体系,一旦采用分科立学,就切断了学术源流,撕裂了学术体系,不利于学术文化的传承。学界对于传统学术的维护首先体现在经学的废立上,1861年冯桂芬作《采西学议》,其中西合璧的分科门类中就有经学。1901年,张之洞、刘坤一联名上奏《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其“七科分学”方案中经学排在第一。但自民国成立,经学科目完全废弃,经学作为学科就不再适宜了。虽然其后不断有人倡导学生读经,如徐世昌、章士钊等,但由于经书与封建思想和制度的密切联系,废除读经的呼声终究占了上风。其次体现在国学的讨论中。20世纪以来,梁启超、章太炎、钱穆等都发出了弘扬国学的呼声,国学一度走进中学、大学课堂。进入21世纪后,国学专业在许多高校开办,整个社会对国学复兴都非常关注。在经学不能恢复,国学不被承认的情况下,古典文献学专业应该承担起复兴传统文化的重任。

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高校所具有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职能很早就被开发出来了,高校也因此成为社会机构中不可或缺的部门。社会服务职能是20世纪30年代开发的,这个新功能将高校从社会边缘推入社会中心,承担起引领社会进步和助推社会发展的双重任务。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高校还有第四项职能,那就是文化传承创新。优秀文化传承可以保障社会价值系统的稳定性,思想文化创新可以指明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优秀传统文化主要以文献形式呈现出来,古典文献学学科建设,符合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需要。不从整理古籍角度,而从认识文献传承文化角度看,文史专业的本科生了解古文献知识是有必要的。

古典文献学知识体系的建设,前人已经有了很多成就。1930年,郑鹤声、郑鹤春出版《中国文献学概要》,在例言中说:“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叙而述之,故曰文献学。”这是将文献的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视为文献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960年,王欣夫先生出版《文献学讲义》,直接把目录、版本、校勘等方法应用看作是文献学的主要内容。1982年,张舜徽先生在中州书画社出版《中国文献学》,规定文献学的基本要求和任务是:“继承过去校雠学家们的方法和经验,对那些保存下来了的和已经发现了的图书、资料(包括甲骨、金石、竹简、帛书),进行整理、编纂、注释工作。使杂乱的资料条理化、系统化;古奥的文字通俗化、明朗化。并且进一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条别源流,甄论得失,替研究工作者们提供方便,节省时间,在研究、整理历史文献方面,作出有益的贡献。”通过文献整理编纂工作,条理化、系统化可以实现;通过文献注释翻译工作,通俗化、明朗化可以实现;通过文献校勘辨伪和学术史梳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任务也能完成。1987年,洪湛侯先生在《古典文献学的重要课题——兼论建立文献学的完整体系》一文中,将古文献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古文献的形体(含古文献的载体、体裁和体例)、古文献整理的方法、古文献学的历史、古文献学的理论,对古文献学的学科内涵和研究内容作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论述[5]。2008年,董恩林主编《中国传统文献学概论》一书,以“文献的文本”为研究对象,围绕历史文献文本整理与利用这一主线构建其文献学理论体系,设计了“文献的形体认知”、“文献的内容实证”、“文献的文理注译”、“文献的检索典藏”、“文献的二次编纂”五编[6]。 这些知识体系主要构建在静态的文本基础上,对于文献运动变化的特性关注不够。

从知识信息传递角度去考虑,建设古典文献学知识体系可以从文献的制作与存佚、文献的组合与类分、文献的比较与鉴别等几个方面展开。

“文献的制作与存佚”将文献看作是有生命的事物,讨论文献的产生、存藏和消亡过程,包括版本学、典藏学、辑佚学等知识。在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人们尝试运用各种材质来记录所发现的知识,有自然存在的龟甲、竹木等动植物资源,有石、玉等矿物资源,更能代表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是金属、缣帛、纸张和以光、电、磁等为介质的人造记录设备。在利用这些材质记录知识信息过程中,不同的材质与不同的知识类型和表述方式形成共生关系,如龟甲材质与占卜知识及简洁精炼表述共生,金石材质与纪念性知识及庄重文雅表述共生,简帛材质与庙堂文学及规范性表述共生,纸本则与娱乐化通俗化文学及自由流畅的表述共生。各种文献制作出来后,并不一定能长久保存。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会给文献造成极大的破坏。存与佚、藏与毁构成一对矛盾,流传下来的文献大多经过多种载体转换,又得到藏书家保护或辑佚家的补充。文献文本随着时间延续而发酵,越久越珍贵。

“文献的组合与类分”抓住文献类别的生成性,解说文献组合成类,不同类别构架起来,形成文献结构的方式。看到旧的类别衰亡,新的类别诞生,原有的文献结构往往因此崩塌,新的结构又在原来的废墟上竖立起来。包括类型学、目录学、类书等知识。古典文献有十万余种,如果不能做出区分,那就是一团乱麻,谁也不能理清其长短。清理这些文献,可以用小群汇聚法,可以用宏观区分法。小群汇聚法把握到知识创新和传承的群聚效应,通过观察学派文献群、地域文献群、家族文献群等,对古文献的内容特色与分布特点作出合理的解说,各个类名可因此确立。古典文献宏观分类有按事物分类的,如魏晋以后兴起的类书,按照天、地、人、物的顺序汇聚相关文献知识,这属于组配分类法。还有按照学科分类的,如《汉书·艺文志》以传天人之道为目的,分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六略;《隋书·经籍志》以传儒家经典为目的,分经、史、子、集四类。这都属于体系分类法。

“文献的比较与鉴别”包括校勘学、辨伪学等知识。相似或相关的古典文献之间有先后、真假的区别,要找出孰先孰后、孰真孰假,只有在相互比较中才能看清楚。校勘学是一种比较的学问,文字的讹脱衍倒,篇题与内容不合,篇次区分有误等,都需要不同版本的比较才能发现和证明。陈垣先生总结的本校法、对校法、他校法、理校法都可以说是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同一文献各种版本的先后顺序、相似文献之间记录同一事实的立场差异等都能清晰显现出来。厘清这些差异,确实有助于部分恢复文献真相,但更重要的收获在于知识运动的轨迹被校勘记描绘出来了。

从现代知识的海洋回到传统知识的河道,就如同大马哈鱼溯河洄游产卵,“它们在迴游途中,不思饮食,只顾前进,遇到浅滩峡谷、急流瀑布,也不退却,有时为了跃过障碍,常碰死于石壁之前。能到达目的地的鱼,也因长途跋涉、忍饥挨饿,以至体内脂肪损耗殆尽,身体消瘦,憔悴不堪。绝大多数大麻哈鱼在产卵之后就死亡。”[7]鱼儿冒着生命危险洄游,是为了繁衍后代。人类不断地返回传统,是为了在文化的源头重新体认民族文化的力量,感受生存的意义,看清发展的方向。古典文献学研究虽然以传统的知识长河为研究对象,但其立足点却在现代知识海洋。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如同河流与海洋的关系,传统以现代为归宿,就如同大河翻卷奔腾流向大海。古典文献学揭示传统知识的结构,描绘文献的传递过程和知识运动的轨迹,就好比清理河道,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465.

[2] 张舜徽. 中国文献学·前言[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3.

[3] 赵国璋,潘树广主编. 文献学辞典[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186.

[4] 张三夕. 中国古典文献学·前言 [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 洪湛侯. 古典文献学的重要课题——兼论建立文献学的完整体系[J]. 杭州大学学报,1987(2).

[6] 董恩林. 中国传统文献学概论[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 余力. 鱼类迴游的秘密[J]. 科学大众,1963(12).

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 篇4

【摘要】我国多地出现长时间、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表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峻的现实。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已严重威胁到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因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生态自然观内涵的把握阐述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生态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对生态自然观及其体现的生态伦理观的运用,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思考建设中国生态文明的途径,把生态自然观作为指导当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自然观;实践;现实意义

在12月上旬,我国多地出现长时间、大范围雾霾天气。而造成雾霾的罪魁祸首PM2.5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造成这次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污染物排放和大气综合状况作用的结果,机动车尾气、燃煤烟尘、工地扬尘都是污染源,是造成这次污染的“罪魁祸首”。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就巨大,但是在成就巨大的背后也看到了未来发展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和问题。我们的经济发展了,但环境、资源瓶颈制约越来越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在十八大报告上,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把生态文明建设增加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从四位一体拓展到了五位一体。把生态文明的观念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更加丰满、更加立体,而且更加有利于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抗风险性。

面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无序破坏自然、全球温室效应的凸显等问题,作为一名当代硕士研究生更应当清醒意识到在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首当其冲,这次雾霾天气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由此应该给我们带来深深的思考。延绵不散的雾霾遮蔽了视线,却让我们格外清晰地看到环境污染治理的紧迫感,格外真切地认识到十八大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生态文明这一理念,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却内涵丰富,任重而道远。它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方向,同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努力的方向。正如专家解读所说: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1]。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政治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

其实,为解决日渐严重的环境问题,虽然国家采取经济、立法和技术的手段保护生态环境,但由于执法不严,缺乏道德意识的支撑,生态文明观念仍然淡薄。特别是一些企业、一些个人看重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急功近利,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利益,导致了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

马克思的自然观思想具有丰富的生态意义,它是一种生态自然观。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础;实践的人化自然观是其在自然观上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具体考察和分析了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并提出了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人与自然和解”。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体现了“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观。这对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极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3]。

那么建设生态文明,应该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思想的理论精华来指导实践活动。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生态系统是由人类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整体,它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协调性等特征;人类通过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4]。生态自然观是关于人与生态系统辩证关系的总的观点,是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依据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成果,对人类和自然界关系进行的概况和总结。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要与自然界和谐一致。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指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4]。生态科学认为,人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人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者;人与生物共同遵守“物物相关”、“相生相克”、“协调稳定”等生态规律。

生态文明主张以整体、循环、平衡和多样性的生态理念,研究生态系统的存在和演化,研究人和生态系统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2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从理论层面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可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为我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支持。在现实意义上,认真研究和贯彻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有助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5]。

根据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及其所体现的生态伦理观,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应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当前面临的问题,可以总结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以及资源短缺三个方面[3]。

一方面要以“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思想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体要加强环境道德教育,提倡生态消费,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另一方面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因此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提倡清洁生产[6]。我们要爱护地球,爱护家园,首先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例如: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少开车,不开车,步行或公交出行,公共自行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减少冬季燃煤烟尘污染,城市注重城中村改造,乡村推进节能燃气使用,拔掉浓烟滚滚的“大烟囱”;减少扬尘污染,施工工地、废物运输必须进行覆盖管理,城市街道定期洒水清洁,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养花种草,绿化自然环境,营造天然“氧吧”;减少工业污染,逐步淘汰污染严重、落后产能、不可循环的工业企业行业,改造或建设绿色环保新型可循环可持续的工业新环境;减少人为污染,人人有责,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乱丢乱抛焚烧生活垃圾,不吸烟等。

总之,生态自然观是指导当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只有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理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这一新时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注重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5]。

我想通过个人和国家的共同努力,在生态自然观的指导下,如何建立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如何转变我们的发展理念,如何让生态文明理念根植于每个人心中,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艰辛,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作出自己的努力,并自觉地从现在做起。通过爱护

[7]环境、保护环境的多种措施,我们必将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实现党和国家的承诺,“在实现当代人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 涂晨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辽宁大学,2012年 [2] 庄祺:《从生态观角度谈生态文明建设》,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

[3] 叶耀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4] 自然辩证法讲义编写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5] 郭昭君:《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兰州大学,2009年 [6] 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资源科学, 2013年

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 篇5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对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导作用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如何在全国范围传播,形成内化的生态价值观进行思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意义

在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进程中,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树立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理念,如何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需要我们追本溯源,去研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智慧之源――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马克思恩格斯早在他们的论著中提出并阐明了深刻的生态文明观“马克思对生态哲学的思考,„„这是一条扬弃社会生态矛盾的道路,是走向发展新高度的道路。”[1]因此在十八大以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存就必须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是统一的。首先表现在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在著作中曾说过:“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2]也就是说,人自存在就是属于自然界的,随着自然界一同变化成长。如果人不善待自然,而去恶意破坏自然中的发展规律就会给生态带来消极反应,相应地,生活在当中并属于其中一部分的人类也将自食其果。人类和自然界的相互统一还表现在自然界是人类生活的来源,它既给人类的自然生存提供了生活资料,让人类得以维持生存和基本的生活,同时它还给劳动者提供了生产资料,保证人类繁衍和哺育下一代。马克思就曾把自然界比作人类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3]离开了自然这个身体,人类也就无法生存,所以正是因为自然界的供给,人类才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好地生存下去。所以,没有了自然界,人类就缺少劳动的对象和工具,就无法得到生存的手段,甚至无法从动物界脱离出来成为“人”。

(二)人在实践过程中要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人类生存在世界上之所以优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他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还可以能动的改造世界,人类同自然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依赖和被依赖的关系,而是除了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之外,还有一个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这种改造世界的行为就是实践。实践造就了人化自然和人造世界。人通过劳动实践把提供自己劳动对象和劳动土具的自然“人化”。因而,缺乏了自然界,也就缺少了劳动。人类从自然界脱离出来并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人,他们通过劳动不断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仅被自然影响着,同时也间接或直接地对自然界产生影响。然而,人类从事这样的活动并不是盲目的、随心所欲的,而是要正确认识自然规律,并在规律的约束下合理地改造世界。否则,人就会受到自然的报复。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每一次对生态的破坏和颠覆,都是以牺牲人类自己良好的生存环境为代价的,所以如果不采取措施弥补和挽救,随着气候变暖、两级冰川融化、空气污染严重、土地沙漠化加剧、资源短缺等问题,人类最终会失去自己的生存环境。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的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决定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是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建设生态文明的灵魂,它揭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本质以及建设规律,规定了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使生态文明能够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服务。因此,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既不能离开它所指引的正确方向,又要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创造性地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以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为指导,才能正确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各种问题,认识和把握其客观规律,保证其沿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健康发展,并发挥对其他文明建设应有的能动反作用,坚持“五位一体”,建设“美丽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指导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统帅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使人们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生产生活,促进社会安定有序、和谐发展,同时也指导着人们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加强自身建设。

(三)以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为指导,才能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使二者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是社会主义建设所追求的目标,二者一统一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不可分割。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为解决二者关系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经济发展不得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与生态建设协同发展。经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源泉,为其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忽视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势必失去物质前提和持续发展的动力;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发展具有能动反作用,以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环境支撑和资源保证,进而使得经济得以绿色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同时,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并不是绝对的“同步”,而是会存在着不协调的方面,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的指导,才能促使二者一不断趋向协调、健康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是转变人民群众生态意识观念的理论基础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政策上肯定了生态文明对社会建设的重大作用。而落实生态文明的三大措施包括:科技、制度和观念,其中观念是最为根本和最难攻破的环节。目前,我国公民的道德意识较为淡薄,而整个社会的生态道德意识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整体的道德水平。因此,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生态价值观先行,使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高我国公民的生态道德水平。

结语: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起着指导性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观念先行,将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根植于人们的意识中,正确认识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强化生态愿景,引领世风,使得爱护生态、维护生态成为人们自律、自觉的行为,以促进整个生态系统多样有序、和谐美丽地发展,创造出合乎科学发展理念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者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问卷 篇6

您好!我们是玉林师范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今天来访问您,想了解一下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情况及您对一些问题的基本看法。本次调查采取无记名形式,保护您的隐私权,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也会将了解到的情况尽量向有关部门反映,希望对您的生产、生活有所帮助。谢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1.你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吗?()A.经常 B.偶尔 C.不使用 2.你是否参加过植树活动?()A.是 B否

3.你觉得个人行为对生态文明建设是否重要?()A 是 B 否 4.你了解生态文明的定义么?()A了解 B 大概了解 C搞不懂 5.你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有谁来负责?()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共同责任 6.你对绿色消费的看法?()

A.食用没有污染的食品 B.尽可能的少 C.一种适度调节的消费 7.你在吃饭的习惯?()

A.经常剩饭 B.每次都吃完 C.有时剩饭 8.你对踩草坪的看法?()

A.行动上反对 B.很经常 C.心里反对

9.当你需要丢垃圾,而周围无垃圾桶是你会?()A.没人看见就扔掉 B.随手丢掉 C.先自己拿着再丢到垃圾桶中 10.打印资料时你会?()

A.打印单面 B.打印双面 11.你对废品的处理?()

A.卖给废品回收站 B.直接扔掉

12.你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的关系?()A.没关系 B.十分密切 C.不知道

13.你对当前地球的生态资源和环境状况持何种态度?()A.与我无关 B.没什么可担心的 C.十分担忧 D.只要我不受害就没事 14.你一般从哪些途径获得生态文明的知识?()A.报纸、杂志 B.电视、电脑 C.学 校宣传 D.其他

15.您所在地区是否有生态环保类社团组织(A.有

B.没有

C.不知道);如果有,它的名称是_________;您是否参加了该组织(A.参加了

B.没参加)16.您认为要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践行能力,最有效的举措是:

A.增加生态文明相关教育课程

B.通过参与生态环保社团组织感触

C.加大校园生态环保监管和奖惩力度

D.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教育

E.通过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感化

F.其他(请举例)______ 17.您认为下列各项对生态文明建设应承担责任的顺序(责任最大为1,最小为3):_政府

__公民

_企业

18.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各种生态环保行为对您的环保意识和行为有何影响: A.影响特别大

B.影响一般

C.没有影响

19.您认为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破坏,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

A.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使之自觉维护

B.政府加大宣传和资金扶持力度

C.专业部门采取积极地措施来防治和治理生态的破坏

D.制定严厉的法律来防治

E.加大破坏的经济惩罚力度

F.其他(请举例)______ 20.看到别人破坏生态环境,你会? A装作没看见 B 上去劝告

21.你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是否满意? A 满意 B 不满意 C 无所谓

22.你认为政府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如何

A 足够好 B 不够好

23.电视播报关于生态文明的节目你会?

A 认真地看 B 从不观看 C 有时候观看 24.你的环保知识来自

A 长辈.朋友B杂志.报刊 C 新闻媒体D 网络

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 篇7

关键词:《庄子》;生态伦理观;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0101-04

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是道家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的学术思想主要保存在《庄子》一书中。其中计内篇7、外篇15、杂篇11。内篇是庄子所作,外、杂篇是其学生所作。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天人合一”“无为”的思想,提出“齐物论”“师法自然”等生态伦理观,毕生致力于探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纵览《庄子》一书,庄子在注重人与社会和谐的同时,十分注重生态和谐。

庄子在完善老子的“无为”思想的基础上,将关注的视野投入到人民大众的生活领域的同时,还把人以外的自然界,包括有生命的动植物和无生命的大地河流也纳入自己的关注范围,这在《庄子》一书中得到充分体现。通过对《庄子》生态伦理观的历史生成、生态理念的梳理及庄子生态伦理观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进行全面论述,无论是对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启示、生态伦理的构建,还是全球范围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庄子》生态伦理观的历史生成

通读《庄子》一书,发现庄子致力于打破其他诸子基本构建完备的有序社会体系,特别是庄子对神话环境的描述,凸显了庄子的时空观、生死观、物我观。其旨在运用神话思维重建原始的无序时空(一种与当时完全背道而驰的社会),表达心中建立“物物而不物于物”、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至德之世”的强烈愿望,这也从一个侧面流露了庄子的生态伦理情怀。

(一)社会环境因素

从商周开始,自然环境就历经破坏、生成、再破坏的一个恶性循环。由于“保持着封建社会传统氏族的经济政治体制以及早期宗法社会制度已经全面崩溃。物质文明伴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发展,生产、消费也随之大规模的扩大,文明所带来的罪恶和苦难从未间断。人们日益地被物所统治,被自己所造成的财富、贪欲所统治,他们已经成为巨大的异己的力量主宰支配着人们的身心”。显然,庄子所生活的战国时期比尧舜禹时代环境恶化程度更为严重,常年的战乱及自然灾害使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水土流失亦相当严重,土壤出现退化,生物种类减少,空气也不再清洁。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风云动荡,瞬息万变。战争与接连不断的自然灾害,让百姓苦不堪言,这也是庄子思想产生的重要社会环境因素。

(二)思想文化因素

如果自然环境恶化是庄子生态伦理思想形成的外部因素,那么庄子所秉承的“天人合一”、尊崇及继承老子的“无为”思想则是《庄子》生态伦理观形成的理论基础和内在推动力。

1.“天人合一”。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受到道家主流思想的影响。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始于老子。老子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相互联结、息息相关的整体中人类只是一个组成的部分,人是自然界的万物之一,同止于道之下。由此可知“道”是道家最原始最朴素的古代生态伦理观。后来庄子进一步把老子眼中的“道”具体化,“天人合一”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出来。庄子提出“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两者没有明显的区别。因此人类不仅要和万物“合二为一”,还要相互平等,共存共荣。唯有如此,万物才能“道通为一”,最后实现“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2.“无为”。“无为”是整个道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庄子》生态伦理观的基础。“无为”字面的理解是“道”对世间万物的不设不教,各随其性,任其自然地发展。这里“无为”是“无不为”的前提,“无不为”是“无为”的结果。后来,庄子深化了老子“无为”学说,把“无为”思想引入到纯哲学领域,并试图探寻一条更为民众化的哲学之路,以此来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总而言之,《庄子》的“无为”思想的实质是反对违背人的本性和违背自然法则肆意妄为,其根本宗旨在于,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庄子》生态伦理观的主要内容

《庄子》的生态伦理观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庄子》推崇的“物我同一”的整体观、“师法自然”的和谐观、“物我非彼”的矛盾观和“无蓬之心”的审美观,对于我国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有极强的理论借鉴作用。

(一)“物我同一”的整体观

庄子认为,“物我同一”即物与我不分彼此,天与人和谐共处。它包括3个主要内容:“人与天一”“物无贵贱”和“顺物自然”。这3个方面的内容逐一递进,相互关联。

1.“人与天一”。“人与天一”即“天人合一”。古代关于“天”的解释有3种。第一,“天”是世界的本原,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够主宰人间祸福命运的“人格神”。第二,“天”是各自关联着的无意识无目的的自然物,不能干预人类社会生活。承认世界的统一性是物质性,自然界的运行有一套自己的规律,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第三,“天”即“天然”,与“人为”相对而言。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就是庄子。于庄子而言,“天”是世界上最原始的存在,是不经任何雕琢的自然物,即“天然自然”。因此,庄子眼中的“天”,是一种具有深刻根源性意义的关于一切存在和人类原始生存境域,以“自然”为最高象征,世间万物各适其性、各适其所地共存于一个无限关联定义的世界。“人与天一”的思想观点,是“物我同一”思想的基点,把人与自然同视为一物,地位完全平等,有助于正确、客观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①

2.“物无贵贱”。《庄子》“物无贵贱”的平等思想,表达了庄子对万物平等的热切渴望与执着追求,侧面流露了庄子对当时社会各种不平等现象的控诉及鞭挞。庄子认为,看待一样事物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应该深入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且秉持万物平等的观点去接纳世间万物。庄子的这种关于“万物平等”的主张具有时空超前性,他的这种把人文关怀直指自然万物的胸怀让人肃然起敬。庄子的“物我同一论”不同于“自然中心论”,更有别于“人类中心论。”因为“物无贵贱”着重强调世间万物平等,不论形体、成色和贵重。而“自然中心论”和“人类中心论”都是以“有蓬之心”看待自然,主张自然的不平等。

3.“顺物自然”。在人与自然平等的基础上,世间万物并无贵贱之分。庄子认为,人类不仅不可以主宰自然,更是提出只有“顺物自然”才是生存之道。首先,“顺物自然”就是尊重自然规律,顺应事物的本性。其次,“顺物自然”就是要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并且倡导平等、公正地看待事物间的差异。诚如,“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②各物不同,其器用、技能和性能也不同。客观上承认这些差异,并且正面看待事物的差异性也尤为关键,这也是《庄子》思想超前性的表现。

(二)“师法自然”的和谐观

庄子提倡的“师法自然”的和谐观主要是继承、发展了老子的“道法自然”“尊道贵德”思想。“道法自然”是天、地、人三者统一的思想。“道”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它产生于天地之前,是天地的根源,也是世间万物运行的根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庄子进一步提出了“从天之理”“以天为师”“无以人灭天”的论断。这时所谓的“天”指的是自然的存在,所谓人就是有意识地驾驭于自然之上的作为,要求人按照天地间的自然法则来生存,反对人为地去破坏自然。庄子把“师法自然”融入到无为思想中,说:“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源静而百姓定。”庄子认为,人、人类、社会都是自然界的产物,所以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皆应“师法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这是《庄子》自始至终都在论述和重点强调的生态伦理思想。

(三)“物我非彼”的矛盾观

庄子认为,世界上所有事物存在是非彼此之分,并统一于自然之中。曰:“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目前很多学者用《庄子》的“物我同一”论同“物无非彼”的矛盾观作比较,认为二者存在一定的矛盾。其实不然,“物我同一”强调物与我之间没有明确的划分,物和我是统一体,统一于自然万物之中,显然二者是有差异地存在。庄子在认识论上,一方面,超越了事物大小与生死的界限,从而超越有限的空间及时间;另一方面,超越物我界限,实现我与物的齐一。“物固有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③意思是万物自有其存在的依据和价值。一切事物自有矛盾,又相通为一。生成意味着毁灭,毁灭自然也是生成的前提。两者此消彼长,循环往复,历经新事物的生成和毁灭,以达到自然均衡的境地。从这两方面理解《庄子》“物我非彼”的矛盾观,有利于从整体上正确地把握《庄子》生态伦理观。

(四)“无蓬之心”的审美观

“无蓬之心”即没有功利心,与其相对立的是“有蓬之心”和“机心”。庄子认为,正是因为人类有“机心”,所以面对自然就有所求,这种需求不仅表现在对自然的掠夺与开采,同时也是精神层面上的指认及利用,进而造成人们毫无节制地破坏自然的纯洁本性。庄子提出,真正寄希望于自然生态的人,应当从审美的层面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超越世俗的功利意识,用真正无功利的态度去看待自然,达到“物与我皆无尽”的完美境地。在此基础上,庄子呼吁世人停止种种破坏生态的行为,并指出人类发展的方向,让人类忘掉一切功利想法,回归自然的本性之中,以平和之心对待自然万物,“知足知止”,坚决抵制那种竭泽而渔的掠夺行为。只有把自然的生态环境当成审美的客体,让人神游于天地之间,欣赏着天地的大美大化,从而达到“物我两忘”“阴阳和静,鬼神不饶,四时得节,万物不生,群生不夭”④的持续和谐与昌盛。

三、《庄子》生态伦理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以上对《庄子》生态伦理观的历史生成和主要内容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如何把庄子所倡导的生态伦理观中的精华同建设生态文明从本质上联系起来,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探寻《庄子》生态伦理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的人本意识

《庄子》生态伦理思想提醒我们必须改变“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环境的漠视态度,要着重增强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的人本意识,实现“天”“地”“人”和谐共处。在庄子眼里,人和自然同为一体,尊重自然也是人自尊的一种体现。作为道家的主要代表,庄子提出“爱人利物之谓仁”,把仁学扩大到自然界,偏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庄子指出,人与自然之所以能够和谐相处,是因为生存于原始质朴的环境之中,人类能够从自然中获得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事物协调发展的最佳状态。让人生存达到“处物而不伤物”是庄子毕生探究的问题,这也在庄子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得到充分地体现。前提是要做到“循天之道,顺物之性”,即顺应天道,尊重自然法则。

把人性关怀融入生态伦理思想中,是庄子思想的一大特色,并且形成了《庄子》极具特色的价值理性,对今天人类社会实践仍具有重大指导作用。庄子在《齐物论》《天地》《马蹄》《缮性》等诸文章中都提及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种种不良后果—人性扭曲、道德沦丧、物性摧残、生态失衡等种种人为物役,对人物异化的现象进行了详细、生动的描述。庄子认为,“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并进而主张“绝圣弃知”。庄子思想体现了质朴的唯心观,有其局限性,但对处于市场经济突飞猛进条件下的现代人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庄子》向我们展示了重视科技理性而忽略价值理性的不良后果。而为了避免这一悲剧的发生,除了要充分发挥科学精神的同时,还要有人文关怀,要通过人文关怀来弥补和克服科学的盲点和局限,达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让人类得以和谐、持续地发展下去。

(二)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意识

《庄子》主要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展开描述。道家主张“天人合一”,认为“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庄子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本来就有着其内在的本质规律而保持着生态平衡,但自从有了人类以后,尤其是那些统治者鼓励产生机械智巧,于是这种动态平衡就被打破了。这些统治者以“知”统治天下,导致上行下效,重伦理而轻理性,致使整个生态系统失调。

庄子认为,实现生态环境的平衡就要“循天之道、顺天之性”;“处物而不伤物”,对统治者来说,既要实现“与人和”,也要实现“与天和”。他说:“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⑤解决人类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是“与人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就得强调“与天和”。这样,社会经济问题得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亦有明显改善,两者并重,才是理想的社会发展模式,用现代语言来阐释就是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庄子既指出了人类面临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自身的贪欲”,又指出了人类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与人和”“与天和”,这让很多当代的学者感叹当时庄子的智慧。

(三)“知止”的适度增长观念

“贵和有度”《老子·五十五章》的适度增长观念,在道家哲学中占有很大地位。老子认为,人类行为应当遵循的准则,除了“知觉”即知道和谐是万物生存和发展的准则,还要“知止”认清事物自身所固有限度,以限制和禁止自己的言行。庄子提出:“知止其所不知,至矣。”人应该止于自己能力所涉及的范围,不可妄加猜测。就是说不应该在无知的情况下胡作枉为,就是人世间最高的见识。在庄子看来,“知和”的必然结果是“知止”,唯有“知止”才能“知足”。人类要有自知之明,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须是有限度且是适可而止的,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自然,任何现实的增长也必须是适度的,否则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就像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现代人为满足自身发展的各种需求,在毫无节制地攫取自然资源的同时,又肆意地向大自然排放废气、废物,极大地破坏了生态平衡,使世界已经走到了毁灭的边缘。这不仅不利于我们这一代的生存,而且还会危及下一代的发展。所以庄子在提倡“知和”“知止”“知足”的同时,还极力赞成“去甚、去奢、去太”,即去除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行为,以保持事物内部的动态平衡。这种生态伦理观念对我们树立适度的增长意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大有启发,尤其在当代对我们处理系列环境难题,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有很大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本文对庄子的生态伦理观及其当代的应用进行研究,系统性地分析、归纳和概括庄子所蕴含的生态伦理观,从生态伦理思想的价值观上对庄子的“物我同一”的整体观、“师法自然”的和谐观、“物我非彼”的矛盾观、“无蓬之心”的审美观等伦理思想进行了论述。通过对庄子的深层生态伦理思想的论述,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把庄子生态伦理思想的价值观与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集中对庄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和现代启示进行了研究,为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建构提供一定的哲学基础,联系当代中国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提出庄子的生态伦理观对建设生态文明和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启示。

注 释:

①张成秋.庄子篇目考.台湾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71.

②③④⑤方勇.庄子.北京:中华书局,2010.261,26, 253,229.

参考文献:

〔1〕方勇.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曾武佳.论《齐物论》“真我”思想的生态学意义—兼驳“经济人”的“假我”思想[J].四川大学学报,2013,(7):17-19.

〔3〕费振华.“王蒙现象”的文化寻思之文人身份的传统认可[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05-120.

〔4〕葛永林.浅析庄子的生态系统观[J].南华大学学报,2005,(4):6-8.

〔5〕朱秋雨.浅析庄子的生态伦理观[J].兰台世界,2012,(09):54-56.

〔6〕李广平.庄子的齐物论思想及其对现代生态伦理的启示[J].华章,2007,(3):34-38.

〔7〕单辉.庄子生态伦理思想研究[J].长沙通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71-73.

〔8〕刘元冠.老庄道家思想所蕴含的生态伦理观念[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2001,(2):51-54.

〔9〕刘俊英.庄子和谐观对现代人的启示[J].烟台大学学报,2006,(1):25-29.

〔10〕范云霞.中国环境生态伦理现状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9):41-44.

〔11〕朱鹏,郑中伟,于新昌.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J].科学视界,2013,(14):84.

〔12〕张永伟,张传超.《管子》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管子学刊,2013,(2):18-22.

〔13〕廖正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意蕴[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5):46-48.

〔14〕吕洪涛,张卿君.道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启示[J].江南大学学报,2005,(5):22-24.

〔15〕任俊华,李绍元.“物我同一”与生态伦理-庄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新探[J].怀化学院学报,2003,(6):7-9.

上一篇:中国古诗词文化下一篇:以探索为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