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需要转型改革

2024-10-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转型改革(共9篇)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转型改革 篇1

齐建国 梁晶晶

2013-06-03 09:46:00来源:人民日报2013年06月01日

历史实践表明,每一次文明转型都会引起人类经济社会体制和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革命。

我国在1978年以前处于农业文明主导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后开始逐步向工业文明转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里程碑。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需要再进行一次深入的改革。

生态文明转型改革难度更大

首先,建设生态文明将意味着对创造财富的生产活动施加更严格的生态环境约束,如果没有革命性的技术体系创新,使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效率实现革命性的突破,生态文明建设将会使创造财富的生产成本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增加而增大,经济增长的速度将会降低,财政收入增长能力将会下降,从而降低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投入支出能力。

然而,生态文明建设却需要政府增加对生态恢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公共支出,这将与政府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低收入群体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增长形成矛盾。

其次,无论是通过增加资源税的途径激励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是通过增加生态环境税的改革提高企业排污代价,都会增加企业成本,企业必将逐步通过价格变动向消费者转移这些成本。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可避免地会提高物价

总体水平,引起结构性物价上升。物价往往是社会中低收入群体最重要的利益关注,他们的生活水平对物价上升弹性最为敏感,这将会加大中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压力。

第三,解决前两个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不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负担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成本,采取对高收入者征收生态环境税的方法获得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社会投入来源。但这同样会遇到巨大阻力。

1978年开启的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顺应每个社会成员追求物质利益的期望,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制度创新激发了所有人致富的积极性。除了生态环境代价以外,几乎没有人从改革中失去什么,只是有人得到了更多,有人得到的少一些,随着时间的积累,人们的物质利益差距扩大了。

而生态文明转型改革的目的不再只是要加快创造财富,而是要更加“公平”地分配财富,缩小收入差距,恢复被消耗掉的良好生态环境,这将会使一部分人在改革中失去一些既得利益。而这部分人正是居主导地位、具有话语权的社会群体,如果他们没有在思想上建立维护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保护社会正义、承担保护生态环境责任的自觉,失去既得利益意味着他们也将会成为生态文明转型改革的阻力。

上述问题仅仅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的这一场改革会遇到的诸多困难的一部分。

必须克服改革面临的基本矛盾,消除阻力

生态文明转型改革要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必须克服改革面临的基本矛盾,消除阻力。

第一,在全党和全社会范围内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这场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让“不管黑猫白猫,破坏生态环境就不是好猫”的观念深入人心,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全社会的意识自觉和行为自觉,这是这场改革的思想理论基础。

第二,实施制度创新,建立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传统经济制度的核心之一是产权的确立和基于产权的利益分配制度体系。由于这一制度体系没有把生态环境作为生产要素植入其中,从而导致作为“社会共有自然资产”的生态环境“产权”缺位,造成生产者“公然盗用”“社会共有自然资产”——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自己谋取经济利益,“社会共有自然资产”损失不能得到补偿。因此,生态文明转型改革必须建立起生态环境产权维护机制,把生态环境纳入社会经济制度体系之中,建立生态环境管理与利用的公民参与决策制度,确立“社会共有自然资产”“产权”和利益补偿规则;改变和完善目前的征收排污费、开矿资源使用费和生态恢复保障金制度,实施污染物排放税和生态使用税“全税”制度、排污型消费产品环境消费税制度,形成完善的资源与生态环境税收制度体系。

第三,全面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循环型技术经济范式,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传统工业文明下的技术经济范式是线性的,即“资源开采—生产加工—消费—废弃物排放”。生态文明下的生产者责任要延伸到对生态环境保护负责。资源开发者要对生态恢复负责,产品生产者要对产品全寿命周期的生态环境后果负责。生产者对产品生产要从设计开始考虑全寿命周期内的生态环境影响,在生产过程中实施清洁生产,对消费后的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和再资源化利用。使国民经济转变成基于绿色低碳技术支撑的“资源高效清洁开采—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废弃物回收再生资源化”循环型技术经济范式。

第四,大力培育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产业。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国家生态功能区规划,实施国家生态恢复与优化保护战略,大力培育和发展生态建设产业,全面提升生态利用的经济效率。大力培育和发展环境保护产业,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产业实施长期税收优惠政策。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转型改革 篇2

一、森工林区产业结构和分类现状

按照产业、产业结构和产业分类的划分, 森林工业是从事林产品生产的行业。按照我国的三大产业划分, 林业属于第一产业的范畴, 在各省统计中都把森林工业列为第一产业。在森林工业行业内, 森林工业由所谓四大产业或五大产业等构成, 四大产业是指木材生产、营林生产、林产工业、多种经营, 五大产业是再加上森林旅游。按以上四大产业划分, 不具备产业和产业分类特征。产业是指从事物质性产品生产的行业, 它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生产流程, 从投入到产出, 从产值到利润, 从原料到成品都必须具备。而木材生产、林产工业和多种经营仅是生产流程中的每个环节, 之所以按四大产业来划分, 就是延续森林工业生产环节而产生的。在计划经济时期, 森林工业不谈产业, 谈的是生产, 就是木材生产、营林生产、林业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等, 改革开放以来, 提到了产业, 就把原来的生产环节转变为产业来划分, 所以这种产业划分是极其不合理的。如营林生产, 营林生产的费用是由木材销售收入中提取的育林基金投入的, 所以, 营林生产没有产值也没有利润, 就不能构成为产业。木材生产的过程虽然可以构成为产业, 但它应该称为木材采伐运输业; 林产工业应称为木材加工业、人造板业等; 多种经营就比较乱, 在众多的行业里, 几乎都有多种经营, 就是主业以外的都成为多种经营。森工的多种经营, 既有第一产业的农业, 又有第三产业的服务业等, 所以, 多种经营也不能称之为一个产业。按五大产业划分, 旅游业可以称为产业, 属于国家划分的第三产业。国家林业局对产业划分为十四个工业和产业, 即木材工业、造纸工业、人造板工业、家具工业、木地板工业、经济林产业、油茶产业、松香产业、果品产业、林木种子与苗木产业、竹产业、花卉产业、中草药产业、机械制造 业。森林工业划分的四大产业、五大产业与国家林业局划分的产业对应不上。

二、森工林区产业的设定依据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森林工业的产业划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要从森工林区的大概念来设定产业和分类。过去围绕木材设定产业, 随着生态建设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 必须改变以木材为中心的产业格局, 变森工系统为森工林区。黑龙江省森工系统就是上到森工总局下到林管局、林业局、林场形成的管理体系。森工林区概念也不够准确, 应为重点国有林区。森工林区全称就是森林工业林区, 是为了区别地方林业而来的。黑龙江省林业厅管辖的地方林业也是国有林区, 而森工林区是国家重点国有林区。按森工系统来确定产业和分类, 把林区的非公有制产业和企业排除在外, 只强调系统的产业, 就会限制森工产业的发展。而从林区的概念确定产业和分类, 就能够有利于林区多种经济成分以及木材以外的产业的发展。

2. 要从森工林区资源优势设定产业和分类。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所占有的资源, 有什么资源就发展什么样的产业, 不能离开资源去发展产业。因此森工林区必须紧紧依托林区的资源来发展产业。森工林区有林木资源、林下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风力资源、动植物资源、林区景观等自然资源; 有多年积累的林区道路、铁路运输、机械加工、房屋建筑等固定资产资源; 有从事林业生产的职工队伍、技术人才、科研队伍等人力资源。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研究和确定森工的产业发展。林区的产业应是木材采伐运输业、木材加工业、人造板业、林区 农业、林区牧业、林区矿业、风力水力发电、林区制药、林区生物质产业、林区房地产开发、森林旅游等, 比较繁杂。具体的森工林区的产业应从以上繁杂的产业中进行归类。

3. 要从森工林区的发展需要来设定产业和分类。产业的发展是随着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不断变化的, 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产业发展重点, 每个产业的发展需要有不同的措施和手段。

三、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 改革森工林区产 业结构

按照生态建设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要求, 森工林区产业的分类可以简单地归类为木材工业、林区农业、林区矿业、森林旅游、林区新能源产业、林区房地产开发六大产业。木材工业包括木材采伐运输、木材加工、人造板、家具等以木材为主的产 业; 林区农业包括粮食、畜牧、蔬菜、饲料、山特产品开发、药材等以土地及林地资源利用为主的产业; 林区矿业包括煤炭、石材、黄金、石墨、钼、硅、石灰石、锌、铅、铁矿石等以开发地下矿产为主的产业; 森林旅游主要是林区的自然景观、休闲度假、抗联遗址、滑雪、避暑等以森林为主体的旅游产业; 林区新能源产业主要包括利用林区风能资源、水力资源、生物质资源形成的产业; 林区房地产开发是以林区小城镇建设为主的产业。

1. 木材工业。随着木材产量的调减, 应该采取调整布局、提高优化等措施, 提升木材产业质量水平。木材采伐和运输、木材加工、人造板、家具等都会因为木材的减少而受到冲击, 这就需要对木材工业企业进行重新调整和布局, 进行重新规划和合并, 改变过去木材加工、人造板企业遍地开花的格局, 把有限的木材及剩余物集中起来, 使之形成优势产品, 有效占领市场, 提高产业效益。木材产业在整合资源, 调整结构的同时, 还应重点提升产业的质量水平, 至少应该有一个在全国或者全世界叫得响的产品, 来提高森工林区产业的知名度。

2. 林区农业。林区农业是森工林区重要的产业, 黑龙江森工林区现有土地面积账上显示460万亩, 实际上要大大超过这个数, 可达到800万亩以上。林区土地收入是除木材收入之外的第二大收入, 所以, 必须重视林区农业的发展。林区农业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林区农业发展的重点是要争取企业的收益, 林区农业要突出特色, 重点发展林区特有的杂粮、北药、蜂产品、养殖、森林食品等产品, 占据优势, 形成产业链, 获取效益。

3. 林区矿业。林区矿业的潜力更大, 发展得好, 可能超过木材工业和农业。森工林区是不缺少矿产资源的, 森工林区地下蕴藏丰富的煤炭、石材、黄金、石墨、钼、硅、石灰石、锌、铅、铁矿石等矿产资源, 只是没有探明矿产资源情况。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政策是, 谁勘探谁所有, 只有有了探矿权才能掌握开发矿产的主动权。黑龙江省的柴河、鹤立、迎春、八面通等林业局都有铁矿, 双鸭山、桦南、八面通林业局有煤矿, 鹤北、八面通、穆棱、柴河林业局有石墨、黄金、钼等矿产, 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勘探和开发。

4. 森林旅游产业。黑龙江森工林区占有黑龙江省四分之一的土地面积, 可以说黑龙江最好的水、最美的山和具有历史遗迹的地方都在森工林区内, 因此森工林区发展旅游产业资源优势明显。随着旅游市场的火爆, 黑龙江的精品旅游线路如冬季的平山—亚布力—中国雪乡—镜泊湖, 夏季的三河屯林业局的凤凰山, 伊春林区的金山屯漂流、五营林业局的保护区、母树林、汤旺河的石林, 柴河林业局的小九寨等均是省外游客和国外游客到黑龙江的必游之地。发展森工林区旅游产业一是要壮大旅游产业规模, 吸引外资发展森林旅游; 二是增加旅游收入, 改变单纯靠门票和景点承包取得收入。继续探索办森林旅行社的方式, 争取更大的收入。森工林区可以说处处是景点, 关键在于开发, 只要开发好了, 就有客人来。

5. 林区新能源产业。林区新能源产业是最近才提出来的, 是国际和我国倡导的新兴节能减排的产业。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纵贯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老爷岭等山脉, 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 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多座, 风力资源储量大、分布面广, 各林业局均有适合开发风电项目的风力资源。林区的公路、输电线路等设施齐全, 具备开发风力发电项目的条件。森工林区切入风速在7米 / 秒以上可开发利用的风力资源在500万千瓦以上, 如全部开发建设风电项目, 年发电量达125亿千瓦时, 年销售收入75亿元, 相当于5座大型火力发电厂的发电规模, 每年可节约煤炭435. 7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106万吨, 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当可观。风力发电开发建设在森工林区大有作为, 风力发电将成为森工林区重要产业之一。风力发电的开发建设将拉动林区经济, 促进林区旅游事业的发展, 致富林区百姓, 最重要的是对全省经济发展起到拉动作用, 使黑龙江省的风力发电事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目前, 已有中国大唐、华能、中电投、中广核、龙源、中宇等十多家发电企业与森工企业合作开发风力发电项目。截止到2012年底, 全省森工林区已建成风力发电项目12个, 装机容量50. 31万千瓦, 其中: “三江”林区5个, 装机容量20万千瓦; 伊春林区7个, 装机容量30. 31万千瓦。森工林区生物质可利用资源丰富, 有大量的采伐、抚育剩余物, 木材加工剩余物可用于生物质发电产品开发。目前, 每年黑龙江森工林区可产生废弃木耳菌袋 ( 菌糠) 14. 3亿袋, 折合71. 5万吨 ( 经测试木耳菌袋发热量可达4200大卡) , 重点分布在牡丹江、松花江林区。黑龙江森工林区现有土地450万亩, 可产生秸秆、稻壳等农作物可利用资源230万吨。根据以上木材剩余物和可利用废弃木耳菌袋 ( 菌糠) 、秸秆、稻壳等农作物资源情况的分析, 在黑龙江森工林区发展生物质发电可利用的资源应以废弃木耳菌袋 ( 菌糠) 、秸秆、稻壳等农作物资源为主, 以木材剩余物为辅。就目前森工林区实际情况看, 可在绥阳、亚布力、苇河废弃木耳菌袋 ( 菌糠) 、秸秆、稻壳等农作物资源较丰富的林区进行试点。黑龙江森工林区还有大量的水资源可以利用, 山河屯、大海林、柴河、林口林业局在研究抽水蓄能电站, 这也是森工林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

6. 林区房地产开发产业。林区房地产业在森工林区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国家启动林区保障性安居工程为契机, 森工林区进行了大面积棚户区改造, 截止到2013年改造面积达到900万m2, 安置182 500户, 项目总投资100亿元, 从而形成了森工林区巨大的房地产业。虽然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给森工林区带来了变化, 但对森工林区经济起的作用却不大, 房地产业大量的利润被开发商获得。发展壮大林区房地产业, 首先要有在房地产业获取效益的观念; 其次要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 既要照顾到林区职工的安居工程, 又要使利润不能外流。

四、柴河林业局调整产业结构的实践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转型改革 篇3

一、全面深化林业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中央6号文件精神,争取国有林场、国有林区改革尽快迈出实质性步伐。争取尽快出台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巩固和扩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积极推动建立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开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二、深入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认真实施退耕还林、“三北”等防护林体系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谋划启动一批新的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完善生态保护和建设布局,加快建设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等十大生态安全屏障。各地也要启动实施一批重点生态修复工程,着力构建国家和地方互为补充的生态修复工程体系。

三、严格保护所有天然林。抓紧制定天然林保护实施意见。抓好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试点,确保2017年底前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通过补植补造、森林抚育等措施,促进天然林面积增加、质量提升、功能恢复。对具有重大保护价值的天然林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通过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实行重点保护、永久保存。推动建立国家用材林储备制度,抓好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保障国家木材供给,为天然林保护创造更好条件。

四、着力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认真落实林地用途管制制度、林地红线和《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 2010-2020年)》,确保2020年全国林地保有量达3.12亿公顷。严厉打击乱占林地、滥砍滥伐等违法行为,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维护森林资源安全。重点抓好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绿化、退化防护林改造、矿山植被恢复、乡村绿化,深入开展义务植树和森林城市创建活动,确保到202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抓紧编制国家和各地森林经营中长期规划,推动国有林场、国有森工企业尽快实施森林经营方案制度,抓好森林抚育工作,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

五、切实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认真分解落实湿地保护红线,实行严格的湿地用途管制、湿地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严格保护自然湿地。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完善湿地保护体系。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扩大退耕还湿试点范围,加大湿地保护与恢复力度,确保2020年全国湿地保有量达到5333.3万公顷以上,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5%。

六、进一步加快防沙治沙步伐。全面落实《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重点推进“一带一路”等重点地区防沙治沙,努力增加沙区林草植被。出台《国家沙漠公园试点建设发展规划》和《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管理办法》。落实沙区植被生态红线,严格保护沙区植被和荒漠生态系统,强化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抓好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扩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试点,确保到2020年全国50%以上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七、努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见,调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做好大熊猫、朱鹮等野外放归工作,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拯救保护,严厉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及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行为。加强林业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改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条件,有效控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总量下降趋势。

八、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加强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优化林业产业发展环境。大力发展木本粮油、花卉苗木、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十大绿色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壮大绿色经济规模。坚持节约集约使用林地,积极培育速生丰产林、珍稀用材林,增加国内木材有效供给。推进木材节约利用,充分利用林区“三剩物”和次小薪材,提高木材综合利用水平。

九、着力完善扶持政策体系。科学编制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争取建立荒漠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争取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财政投入,提高林木良种、造林、森林抚育等补助标准,并扩大补贴范围;提高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投资补助标准,加大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落实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试点等扶持政策和补助资金。完善森林保险、林权抵押贷款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有序进入林业。

十、加快推进依法治林。印发依法治林实施意见,全面部署林业法治工作。抓紧修订《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推动出台《湿地保护条例》,抓紧修改《退耕还林条例》,推进天然林保护、国有林场管理、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管理等立法工作,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林业执法力度,健全执法责任追究机制,推进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深化林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加强林业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十一、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开展生物育种、森林经营、困难立地造林、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湿地修复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大成熟适用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加快林业科技平台建设,抓好林业标准化、森林认证工作。加强林业信息化建设,提升林业信息化水平。积极运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加强森林资源、沙化土地、湿地资源调查和监测。推进森林资源核算及绿色经济评价体系研究,科学全面反映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与价值。

十二、积极弘扬生态文化。加大林业宣传力度,提升林业社会影响力。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市县、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生态文化村等创建活动。认真组织开展世界森林日、湿地日、荒漠化日和爱鸟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增强社会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传播力与影响力,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转型改革 篇4

验方案

山区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建设改革试验方案

农村在zz城市圈中占有较大比重。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建设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生态良好、产业发达、乡风文明的社会产义新农村,是武汉城市圈农村区域“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和省发改委指导下,我镇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建设改革试验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进一步深化山区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建设改革试验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xx镇山区生态文明示范乡镇

建设改革试验的基本情况

(一)基本镇情

xx县xx镇位于xx的中东部,大别山主峰xx的西南脚下,是进入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门户镇。版图面积x平方公里,辖x个行政村、1个林场、1个社区,总人口x万。XX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x亿元,农民人平纯收x元。镇区距县城x公里,距武英高速大别山出口x公里,距天堂寨景区x公里,武英高速接连线与罗九生态二级红色旅游路在此交汇。xx物华天宝。这里风光秀美,x、x、x三座高山顶天立地,义水河、汤河、横河三条河流贯穿其中。镇区建有大别山旅游驿站。西线义水河沿线大气别致,是连接县城与大别山景区的景观廊道——大别川百里生态画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线进士河沿线景色迷人,有湖北省内独一无二的森林漂流——进士河漂流,有日出水量x吨的汤河温泉。土地肥沃,是xx的传统粮仓、重要的板栗和畜牧生产基地。xx人杰地灵。北宋

平定西夏名相x,被康熙追封为“医圣”的明代医学家x,董必武亲自为之题墓联的“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的近代方志学家x,均出生于此。近年来,随着xx大别山旅游开发的蓬勃兴起,xx镇开始了湖北省旅游名镇创建工作。

(二)必要性

1、改善农村环保状况的需要。随着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大力推行,农村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在广大农村的绝大多数地方,环保问题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为:一是垃圾污染问题。随意乱丢乱倒,没有垃圾清扫机制,更没有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系统。房前屋后、池塘、河沟等成为垃圾倾到堆放地,尤其是不可降解塑料垃圾遍地都是。二是污水污染问题。生活污水乱排乱倒,人畜粪便直排。三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生活垃圾、污水及过量的化肥、农药等,形成了庞大的农业面源污染。四是工业

污染。一些作坊式的乡镇企业环保设施和手段跟不上,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气物难以得到有效处理。

2、改变农村村庄面貌的需要。近年来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打工经济的兴起,xx农民居住条件得到了根本性改善,基本实现了楼房化。但由于机制上的原因,有新房无新村,农户屋里漂漂亮、屋外乱糟糟。建设无序,道路不畅,公共设施不配套,难以从根本上改善村庄面貌。

3、推进农村产业发展的需要。受传统思维模式影响,广大农村还是小农经济时代的产业格局,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农村内部一二三产业的关联度不高,农民缺乏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守着金饭碗受穷的现象比较普遍。

4、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需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群众的组织化程度得到削弱。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在增加。迫切需要创新农村自我管理、自我

服务、自我发展的体制机制,找准着力点,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农民参与,建立农村社会专业组织,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解决诸如环境卫生、村庄整治、土地流转、乡村旅游等方面的问题。

5、建设“两型”乡镇的需要。农村社会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织部门。没有“两型”农村,就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两型”城市圈。以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建设为抓手,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农村模式,建设生态良好、产业发达的新农村,为武汉城市圈广大农村“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三)可行性

1、有良好的禀赋条件。一是区位条件好。毗邻县城,背靠大别山主景区,县城至xx的二级公路、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武英高速连接线交汇,交通区位得天独厚。二是资源条件好。全镇有水田x万亩、旱地x万亩、山林x万亩。沿河连片大田大畈土地肥沃,旱涝保收。

山林面积大,人均近x亩。板栗等特色农业突出。生态优良,河流交汇,环境优美,有漂流景区和温泉,有著名的历史文化名人,适合发展乡村休闲游、农业观光游、名人文化游。

2、有坚实的工作基础。从1999年开始,xx县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乡村自然湾落为单位,在全县广大农村开展了“村立新观念、培养新农民、倡导新风尚、营造新环境、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的“生态文明垸落”创建活动。重点是实施“xx工程”建设:一是“五小”改造,就是农家户户建成“五位一体”的小猪圈、小牛栏、小厕所、小沼气、小杂房,一揽子解决农村乱搭乱建附属建筑的问题。二是“五通”配套,就是湾湾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电视,使村庄与外界实现全方位的高速联通。三是“五园”开发,就是农户湾前屋后建好小菜园、小果园、小竹园、小药园、小花园,使湾落内的生态经济与环境美化完美结合。四是“五治”固本,就是大

生态文明呼唤经济转型 篇5

编辑:admin 时间:2013-2-24 22:17:00

世界经济在转型,中国经济也要转型。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必然与经济转型同步。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从重视增长的数量转向重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已经成为专家和管理者的共识。绿色低碳转型是一个国际趋势。在2012年6月联合国“里约+20”会议上,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被确定为议题之一,可以认为是世界经济转型的标志和方向。绿色低碳转型不仅是世界潮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绿色低碳转型不仅是世界潮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最近覆盖我国东部地区的雾霾天气,为传统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我国不能再走以资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了。如果再以资源廉价出口换GDP,把GDP作为发展的全部,造成人们口袋里的钱多了但空气变脏了、河水变黑了,就与发展本意背离了;这样的发展结果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的时代特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这一点十八大报告已经明确。与此相对应,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应成为我国加快发展的重点。

从起源看,绿色经济(Green Economy)源自1989年经济学家皮尔斯等人出版的《绿色经济蓝图》(Blueprint For AGreen Economy)一书。该书对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认为一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不应耗竭自然资源导致经济发展难以为继,也不应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生态危机和社会动荡。与绿色经济内涵类似的生态经济在我国得到大力发展,黄河三角洲和江西鄱阳湖已被批准为生态经济示范区。可以认为,发展生态经济的目的,是追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这一点十八大报告已经明确。与此相对应,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应成为我国加快发展的重点。

循环经济的内涵我国已有法定表述。《循环经济促进法》将之界定为: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减量化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再利用是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也可以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组件和部件使用。资源化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行再生利用。“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对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了整体部署,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共同推进的试点区域也取得明显进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理念是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目的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统计指标是资源生产率。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端于能源战略调整,核心是提高化石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利影响。国际社会关注的气候变化不仅是环境问题,更重要的是发展问题。气候变化深刻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在讨论绿色和低碳时应当明白,低碳的不一定是绿色的,绿色的也不一定是低碳的。如太阳能发电原材料多晶硅的生产,属于高能耗、重污染的范围;又如电厂脱硫虽然是绿色的,却增加了能源消耗,因而并不低碳。严格地说,设计过多的环节或建设多余的研制过程,势必要增加耗能和排放。因此,减量化应注重减少多余环节和过程。

国内外对“绿色”内涵的理解并不相同。发达国家强调的绿色是温室气体减排,我国的绿色侧重于二氧化硫、化学耗氧量、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减排。应该明白,发达国家是在解决了局部性环境问题(如扬尘、噪声等)和区域性环境问题(如河湖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等)之后,才将二氧化碳减排摆到优先位置,毕竟“春江水暖鸭先知”。基于“全球思考、地方行动”原则,污染治理是我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应优先解决的问题;解决了我国的环境污染,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全球环境,因为中国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绿色经济从环境友好角度评价,循环经济

从资源产出率角度测度,低碳经济从碳生产力角度考量;提高了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也就减少了废物(包括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可以说,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并行不悖,均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实践。

经济转型,或者说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按照吴敬琏老师的说法,这个问题提出已有30多年时间,即使按“九五”规划提出这一要求算起也有16年了,然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所决定。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生态环境脆弱,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还有不少贫困人口,又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农村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发展依然是第一要务;能源特别是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经济发展付出的资源环境成本压力巨大。扭转这种不协调、难循环、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有人认为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太超前了,有人认为我国发展绿色低碳经济还不到时候,有人担心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设计的“陷阱”,此类担心其实是多余的:因为挑战也是机遇,压力也是动力。难道只能跟着别人走而不探索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吗?显然不能!因此,应当用发展的思路而不是停止的办法解决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尽可能“弯道超车”,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理念。绿色低碳转型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带来极大机遇,对于缓解资源环境矛盾、转变增长方式、提升产业结构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经济转型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两个方面。绿色低碳转型,不是要淘汰钢铁、建材等高耗能产业,而是使这些产业的发展更加节能和环保。应该承认,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低污染的服务业比重偏低;在工业结构中,重化工业占工业比重明显偏高。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大规模的城镇、新农村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消耗钢材、水泥、电力等。钢材、水泥、电力这些产业既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也是无法从国际市场获得足够产品的产业,即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其合理性。但如果以此为理由,千方百计地推进重化工业发展,那么我国的资源就会支撑不了,环境也会容纳不下。通过生态设计、清洁生产和环境的全过程管理,将单位钢、水泥等产品生产的能耗降下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降低单位经济活动的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

经济转型可以产生新的增长动力,形成新的增长点。近阶段国内外发展较快且有很大潜力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产业,大多数是低碳产业。如果以碳排放强度划分,农业特别是传统农业是低碳的,但人类不应也不能回到农耕社会,而应改变浪费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服务业是低碳的,但服务业发展需要有一个过程,产业结构升级不可能一蹴而就。2009年以来,我国的光伏产业、风能产业发展非常快,在遭受西方国家的“双反”调查和国内产能严重过剩的“双向”挤压下,企业困难重重。从投入产出角度看,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投资回报周期长、成本高等特点,但却是投资未来、为子孙后代发展奠定基础的产业。因为地球上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即使煤炭等化石能源也是在地球形成过程中植物吸收太阳能并储存在地下的能量。因此,高效利用太阳能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国家通过调整政策支持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也上了一个台阶,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也提升了服务业比重,优化了产业结构。

迫切需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科学制定城市规划,控制人口规模,优化功能分区,推动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以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卫星城的协调发展。

中国的城市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这一点已成为国际共识。加快推进城镇建设仍将是我国未来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我国每年增加1000多万城市人口,这样的城市化规模在世界上尚无先例。城市可以使人民以较低的成本分享发展成果,但城市化过快也会出现不协调问题。我国每年因城市化减少土地数十万公顷,一些地方见不到粮田,基本被水泥或沥青覆盖了。我国历来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通过开发抛荒地、沙滩地等,即使在数量上能做到“占一补一”,在质量上也难以达到粮田要求;粮田减少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一些地方地卖了、楼建了,但车间不多,大楼里住的人不多,这种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现象,实质是预支甚至透支发展成果。一些地方的小区还没有住人就推倒重建,“今天建明天拆”,“拆迁队”跟着“建筑队”不仅导致耕地被大量占用,也浪费了资源和资金。房价居高不下,一些

地方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与楼房空置率偏高并存;一些城市雾霾天气多发,一些城市“潮汐式”交通堵车现象突出。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和一些企业不合理甚至不合法地、过多地侵害进城农民和被拆迁群众的利益,这些“城市病”如果不能有效治理,可能会诱发其他社会矛盾。因此,迫切需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科学制定城市规划,控制人口规模,优化功能分区,推动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以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卫星城的协调发展。尽量少建高层、超高层大楼,发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设施。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改善农民工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基本生活条件,并逐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农村饮水工程、公路、沼气建设、电网和危房改造;建立包括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的公共财政保障基本制度框架,推动城镇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进入农村,形成以工带农、以城带乡的协调发展格局。

经济转型、绿色低碳转型是人类社会的一次重大创新机遇,我们应当有所作为。虽然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享有全球化、制度安排、产业结构、技术革命等后发优势,但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不得不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利润微笑曲线”低端,不得不在资本和技术上处于依附地位,甚至被发达国家转移的资源密集型、污染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锁定”。因此,应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发绿色低碳技术,参与新的“游戏规则”制定,为我国可持续发展获得必要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权利。应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核心,构建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导技术、资金和其他资源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只要有了适合的战略、政策和机制,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可以跨越发展阶段,而且还能拓展技术和经济发展空间,占领道德制高点,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

作者:周宏春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半年总结 篇6

一、州地质灾害防治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完成情况

(一)项目推进完成情况

1.实施1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县水子片区寄宿制小学危岩):县水子片区寄宿制小学危岩治理工程,目前已完成该项目的勘查、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评审及财评工作,正在开展入场施工准备工作。

2.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公益性岗位60个:6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专职监测员公益性岗位在4月20日之前已完成监测员选聘和管护合同的签订工作,落实监测责任,正在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工作。

(二)资金拨付使用情况

1.县水子片区寄宿制小学危岩治理工程任务,下达资金271.01万元,拨付比例为0%。

2.6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专职监测员公益性岗位任务,资金已下达21.6万元,还未拨付使用,拨付比例为0%。

二、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实施方案

目前正在草拟关于建立县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实施方案。

三、保障措施

(一)着眼新高度,落实战略责任。推进生态扶贫目标任务,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责任落实。成立了政策落实实施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负责具体项目实施工作,地环股、财务室等股室负责人为成员,根据各自职能密切配合,积极推进生态扶贫工程。

(二)着眼新突破,完善长效机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生态扶贫目标任务长效机制,确保生态扶贫目标任务发挥长远效益。一是在资金保障上求长效,健全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实行专款专用,严防挤占、截留、挪用,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二是加强与州局、县委县政府的衔接和沟通,将生态扶贫任务列入各乡镇考核内容范围,充分调动各乡镇工作的积极性。

(三)着眼新要求,规范项目管理。一是严格按照《省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执行,确保项目公开、公平、公证的实施。二是注重工程监管,工程治理项目确定一名业主代表,对实施的工程严格做到“三查”(即查运作规范不规范,查质量过关不过关,查群众满意不满意),确保工程质量和效果。三是规范档案管理,完善台帐记录,确保工程档案信息的真实、可靠、完整。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项目实施力度。严格按照省、州、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推进工程实施,加强经常性督查检查,促进工程顺利推进。

(二)总结经验,查找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改进工作。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转型改革 篇7

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 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低碳发展等经济形态的总称[1]。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产业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旅游业是典型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 在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和产业替代方面具备明显优势[2]。但由于旅游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综合性, 其产业内部仍普遍存在“高碳排、高能耗”的非生态经济现象, 旅游业同样需要低碳转型发展。滨海旅游依托丰富的资源禀赋、海陆融合的差异环境以及独特的生态低碳优势, 成为海洋经济中极具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同时, 滨海旅游发展所依托的海岸资源与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是滨海旅游低碳转型发展的核心问题。以生态文明为基点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才能真正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3]。

我国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基点陆续公布实施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低碳旅游倡议书》、《沿海省份“十二五”碧海行动计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规章, 均对滨海旅游产业的生态化发展、低碳化转型提出期望和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明确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要点之一, 建设生态文明, 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制,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这对中国滨海旅游业的低碳转型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指导和规范作用。

当前国内低碳旅游研究虽然滞后于工业、制造业等传统产业部门的低碳分析, 但随着近年来旅游低碳发展的实际需求, 低碳旅游的研究内容也日益丰富, 主要涉及低碳旅游的内涵概念[4]、低碳旅游测度评价[5]、低碳旅游发展路径模式[6]等方面。滨海旅游低碳转型发展研究也已提上日程, 成为学者同样关注的研究焦点。滨海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理念在滨海旅游中的体现和应用, 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 ①关于低碳理念在滨海旅游发展中的应用研究。如王辉[7]、蔡竹芳[8]分别以大连市、福建省的海岛旅游为例, 阐述了低碳旅游理念在海岛旅游发展的应用; 宋一兵[9]应用低碳旅游理念, 分析了广东省低碳旅游发展的现状及挑战。②关于滨海地区低碳旅游发展水平的测度和评价研究。如刘佳等[10]综合运用多种计量方法, 对青岛市的旅游低碳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③关于滨海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研究。如于艳[11]基于江苏省滨海旅游发展现状, 提出了滨海旅游发展的总体模式和一般模式; 汪宇明[12]以崇明岛为例, 探讨了旅游发展方式转型的低碳化模式等。总体看来, 滨海低碳旅游转型研究是低碳旅游研究成果在滨海旅游、海岛旅游方面的扩展、延伸和应用。当前对滨海旅游的发展方式及其转变路径的探讨更多的是集中在旅游产业要素的配置方式和配置效率, 相对忽视了滨海旅游经济发展系统与滨海旅游生态环境系统的关联作用。随着以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和实施海洋战略为标志的“蓝色革命”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 加之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开发战略的实施, 生态约束日益成为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变量。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推动滨海旅游发展方式转变, 引领滨海旅游产业低碳化发展走向, 对促进滨海旅游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基于生态文明的理念, 阐述生态文明建设与滨海旅游转型发展的关联作用, 从宏观整体角度分析我国滨海旅游低碳发展现状、滨海地区低碳旅游发展水平特征, 探索加快滨海旅游低碳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和战略决策。

2 生态文明理念导向下的滨海旅游低碳转型

2. 1 生态文明进程中滨海旅游的低碳属性

生态文明导向下的低碳旅游是人类面对全球气候变化, 寻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倡导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海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实现类型, 自产生之初, 其自身发展就具备低碳的根本属性, 符合低碳经济、低碳旅游的发展导向, 具备良好的低碳发展基础。

滨海旅游是一种重要的旅游实现类型, 是海洋产业中一种重要的综合性经济产业, 包含在海岸、离岸水面发生的旅游、休闲娱乐活动, 基础设施支撑的海岸发展和旅游活动[13]。滨海旅游依托“自然碳汇体”海滨这一旅游吸引物为基础, 从18 世纪起始逐步发展成人们回归自然、感受自然, 以“3S” ( 阳光、海水、沙滩) 、“3N” ( 自然、怀旧、天堂) 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其发展无不昭示出人们对自然的生态环境,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向往和追求。

工业文明时期, 人类对自然能源毫无遏制的索取、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环境受到污染, 各种全球性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不断出现。滨海旅游的发展违背了滨海旅游低碳生态的本质属性, 偏离了生态持续发展的轨道, 走上了高碳排放、高污染、高能耗的发展路径, 人们在享受海滨带来闲适体验的同时破坏着滨海旅游区的生态平衡, 排放出大量温室气体。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 人与自然和谐的低碳旅游发展模式成为滨海旅游发展的趋势。人类对滨海旅游的认识从单纯利己的自然索取、享受自然的赐予, 转变为具备生态理念且注重低碳环保的生态的旅游, 转变为追求生态文明的一种渴望。滨海旅游的发展和人们对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升级为“4R” ( 即减量、复用、再生、循环利用) , 滨海旅游发展回归到了低碳生态发展的本质要求, 迈向滨海旅游生态文明的发展进程。

纵观滨海旅游的发展历程, 无论是其起始初期人们对海滨、沙滩、阳光的单纯享受式向往, 还是发展到当下人们对海滨自然生态环境的体验式追求; 无论是以疗养、观光为目的, 还是以娱乐、休闲为目的开展的滨海旅游活动, 其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基础无不是自然的海滨风光、优越的海滨自然环境、适宜的自然海滨气候, 其旅游目的无不是回归自然、逃离城市的污染、感受绿色生态环境, 其旅游追求无不是寻找与自然生态和谐融为一体的旅游体验。总之, 滨海旅游的产生和实现是以追求低碳生态文明为其本质属性和发展目的的旅游形式, 滨海旅游自身具备生态环保、低碳发展的属性, 客观要求其发展必须走低碳发展的道路。

2. 2绿色低碳导向下的滨海旅游转型理念

新时期, 响应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导方向。2009 年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报告》显示, 旅游业的碳排放占世界碳排放总量的5% , 其中运输业占2% 、纯旅游业占3%[14]。Paul Peeters研究发现, 旅游者对全球CO2的排放负有4. 4% 的责任, 并预计在2005—2035 年这一影响会继续按每年3. 2% 的速度增长[15]。旅游业的碳排放影响不容小觑, 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减少旅游行业部门的碳排放, 寻求更为合理科学的减碳方案, 旅游经济低碳化发展势在必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倡导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绿色低碳导向下实现滨海旅游的低碳转型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绿色低碳发展导向下的滨海旅游转型发展对促进我国旅游业整体实现低碳化发展, 深度优化海洋经济结构, 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滨海旅游低碳转型发展是旅游业实现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 有助于推动我国旅游业整体迈向低碳化进程。“低碳旅游”的核心是通过在旅游业内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发展模式, 是促进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战略选择和重要途径[16]。滨海旅游低碳转型注重海洋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和保护, 突出滨海旅游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旅游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的需要。滨海旅游在全国旅游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2011 年滨海地区以不到40% 的全国国土面积, 实现旅游收入30588. 2 亿元, 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54% , 全国1 /2 以上的旅游收入来自滨海地区。同时, 沿海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游客集散地, 游客消耗的物资、产生的碳排放量也较多, 滨海旅游减碳任务量重, 实施低碳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大力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 作为海洋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滨海旅游业2011 年实现增加值6258 亿元, 占海洋经济总值的33.4% 。因此实现在绿色低碳理念指导下的低碳发展, 转变滨海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方式, 走低碳化发展道路, 对海洋经济实现低碳发展、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早在2003 年《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就指出: “滨海旅游”作为海洋重点产业, 要进一步突出海洋生态, 促进滨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2013 年全国海洋工作会议再次提出积极引进低碳环保技术在海洋产业中的应用, 加快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滨海旅游是国家倡导的海洋低碳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滨海旅游应率先承担起发展低碳经济的重任, 维护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目标, 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3 结构转型视角下滨海旅游低碳路径

滨海旅游低碳转型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在滨海旅游建设上的生动实践, 是低碳旅游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滨海地区旅游低碳转型发展就是要遵循旅游低碳转型发展的基础要求, 结合滨海旅游自身特点, 发挥滨海地区低碳旅游发展的优势, 围绕滨海地区旅游基础条件的低碳化建设和改造, 为滨海地区低碳旅游发展营造基础发展环境和条件。

通过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 构建完整的滨海低碳旅游转型发展体系。转变滨海旅游发展方式, 引领旅游业低碳发展, 建设海洋生态文明, 构建滨海旅游低碳转型发展可从三个层面进行 ( 图1) : ①滨海旅游低碳转型发展首先应关注地区低碳旅游的供给状况。发展低碳旅游, 必须树立低碳经济理念, 优化建设、生产、经营方式, 真正落实低碳化建设、低碳化生产、低碳化经营, 为旅游者提供低碳旅游条件和低碳旅游基础, 引导旅游者正确消费。滨海低碳旅游供给条件涉及旅游吸引物、旅游基础设施的低碳化建设和改造。滨海旅游依托“高自然碳汇体”的海洋为其主要吸引物, 衍生出种类繁多的旅游景区、景点, 具有低碳旅游的天然属性, 因此应进一步强化提高其碳汇能力、引导并加速旅游吸引物的低碳化改造。旅游供给基础配套设施包括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游通信等众多部门, 应大力推广生态处理技术的应用, 减少高碳排放量建材、产品的使用, 提高减碳能力, 推动滨海低碳旅游发展。②低碳旅游基础环境的营造, 包括低碳旅游政策、低碳旅游技术、低碳社会环境等对滨海旅游的低碳转型引导和支撑, 发挥政府政策、社会伦理等的引导作用, 营造滨海低碳旅游发展环境。沿海地方政府应力争营造低碳旅游发展政策、财政经济政策、低碳社会环境, 设定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规范低碳发展, 引导并支持滨海休闲度假、滨海原生态湿地游览、帆船竞技水上体育旅游等低碳旅游的产品开发。充分利用社会舆论影响, 加大生态文明宣传, 倡导低碳消费意识, 为滨海地区低碳旅游发展营造良好的基础社会氛围。科技创新是促使绿色低碳发展的基本动力, 滨海低碳旅游转型发展归根到底还需要低碳科技的支撑。滨海地区应重视低碳技术的开发、创新、应用及推广, 尽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培育一批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部门等共同参与的绿色低碳创新联盟, 充分发挥滨海地区的地理区位优势、旅游经济产业优势、技术科技优势。③倡导并实现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滨海旅游低碳转型乃至我国旅游业的低碳转型都需要通过低碳旅游消费方式的实现来完成。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宣传低碳旅游, 通过增强旅游者的生态文明意识, 提高他们参与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最终实现全民旅游低碳化消费。

3 我国滨海旅游低碳转型发展的现状分析

3. 1 旅游产业碳排放测算方法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 也是我国区域旅游发展的核心地带, 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禀赋和较完备的旅游基础设施, 但滨海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发展水平却有待提升。据统计, 2011 年底我国沿海11 省市A级景区数达2242 家, 占全国A级景区总量的32. 8% 。其中, 5A级景区32 家, 占全国5A级景区总量的24. 6%; 星级饭店5423 家, 占全国星级饭店总数的46. 8% 。然而, 在2011 年公布的19 家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名单中, 53 个沿海城市中仅有上海野生动物园、山东威海刘公岛风景区两家。截止到2011 年年底, 中国饭店业协会正式公布的“绿色饭店”名单中沿海地区绿色饭店上榜数仅占据全国绿色饭店总数的1/5。低碳旅游区、绿色饭店、绿色餐馆的数量及地域分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区旅游产业低碳化发展的水平和程度, 沿海地区虽然拥有种类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数量繁多的旅游设施, 但旅游业的整体发展还有待于朝着低碳化改造、低碳化管理的方向转变。

为了进一步衡量沿海地区旅游碳排放状况、分析沿海地区低碳旅游发展特点, 本文结合已有研究成果, 使用旅游消费剥离系数[17]对内陆地区及沿海地区旅游产业碳排放量进行测算。计算公式为:。式中, Ri为i行业的旅游剥离系数; Ti为i行业中旅游的产值; Vi为i行业的总产值。。式中, TC为旅游碳排放总量; Ei为i部门能源消耗总量; Kj为j种能源的标准煤的碳排放系数 ( 本文设定其为恒量, 统一取其为2.45) ; Eij为i部门中j种能源的消耗量; Fj为j种能源的单位标准煤转换系数 ( 表1) 。

由于旅游相关指标数据可获取的有限性, 文中计算的旅游碳排放量主要是与旅游业高度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的旅游碳排放量, 以此来估算和反映旅游业的碳排放总量与变化趋势。有关指标数据来自于2006—2012 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等。通过上述计算公式可分别得到沿海地区及全国各省市 ( 不包括西藏自治区) 的旅游碳排放量情况。我国沿海11 省市2005—2011 年旅游业碳排放量状况见图2。

3. 2 我国滨海旅游低碳发展特征

2011 年我国沿海11 省市旅游总人数达264327. 5 万人, 占全国旅游人数总量的45. 7%, 约占我国旅游市场份额的1/2。根据测算, 我国沿海11 省市2011 年旅游业碳排放量高达27042. 80 万t, 占全国旅游业碳排放总量的41. 13% ; 2005—2011 年沿海地区旅游碳排放量占全国旅游业碳排放总量的平均比重达49.0%, 使沿海地区已成为我国旅游业高碳排放量的重点地区 ( 图2A) 。2005—2011 年, 沿海地区旅游业碳排放量总体呈现出在波动中缓慢上升的趋势, 年均增长率达7. 3%, 但总体上低于全国年均增长率的11.8%。由此可知, 沿海地区旅游碳排放量虽仍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 但就其碳排放年均增长量而言, 发展趋势较好, 具备较好的低碳转型发展基础。

旅游人均碳排放量是指单位旅游者完成其旅游活动所产生的旅游碳排放量, 旅游人均碳排放量同时也反映了旅游低碳技术的先进程度和其旅游业中的应用程度。从图2B可见, 2005—2011 年全国旅游人均碳排放量和沿海地区旅游人均碳排放量的变化虽然有所波动, 但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表明低碳意识的倡导、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技术的应用等对我国旅游业低碳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我国旅游业正逐步迈向低碳化发展道路。此外, 我国沿海地区人均碳排放量与全国旅游人均碳排放量基本相当, 这也反映出沿海地区旅游业低碳技术的开发及其低碳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并未发挥出优势。沿海地区作为我国旅游业发达地区, 其旅游低碳化发展应充分发挥出其区位环境、科技水平等优势, 使沿海地区成为带动全国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领军之地。

分析发现,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碳排放状况呈现不均衡分布的特征 ( 图3) 。2005—2011 年沿海三大区域旅游碳排放量分布有所变化, 长三角地区旅游碳排放量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 占沿海地区旅游碳排放量的比例由2005 年的43. 3% 逐渐缩减到2011 年的35. 6% , 环渤海地区及珠三角地区旅游业碳排放量的比重则呈现出在波动中度上升的趋势。总体上看, 2005—2011 年沿海三大区域旅游碳排放平均量的大小排列呈现出依次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和泛珠三角地区 ( 图4A) 。长三角地区的旅游碳排放量比重虽逐渐减少, 但旅游碳排放量仍是沿海地区碳排放量最大的区域。此外, 2005—2011 年长三角地区平均游客量占沿海地区的比重为37. 9% , 略高于其他两个区域, 游客接待数量的差异与沿海各区域碳排放量的差异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就2005—2011 年沿海11 省市旅游碳排放的平均状况而言 ( 图4B) , 旅游碳排放量最大的是上海市, 年均旅游碳排放量占沿海地区旅游碳排放总量的20. 2% ; 其次为广东和山东省; 年均旅游碳排放量最少是海南, 其比例仅达1.8% 。

总之, 沿海地区作为我国旅游业较为发达地区, 是我国旅游业CO2排放来源的主要地区, 亟需转变发展观念, 发挥滨海地区发达的经济、先进的技术、优越的区位等优势, 积极转变滨海旅游发展方式, 实现低碳转型发展。目前, 滨海旅游发展虽然已初步形成低碳化发展理念, 树立了低碳化发展方向, 但必须进一步落实滨海旅游低碳化的全面发展, 建设低碳管理机制, 落实低碳理念, 加大低碳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等将是滨海旅游未来低碳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4 我国滨海旅游低碳转型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4. 1 有章可循, 规范旅游低碳标准化发展

滨海旅游转型发展是生态文明进程中一项艰巨而又严峻的任务, 制定低碳旅游发展的规章制度和行动导则, 规范滨海低碳旅游的转型发展, 有助于引领和推动全国低碳旅游转型发展进程。《绿色旅游饭店 ( LB/T 006 -2007) 》、《旅游饭店节能减排指引 ( LB/T 018 - 2011) 》、《绿色旅游景区 ( LB/T 015 -2011)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 ( GB / T 26363- 2010) 》等一系列关于低碳旅游发展的规章制度为规范滨海旅游低碳转型发展提供了依据和行业发展标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对低碳旅游发展的要求以及国家旅游标准化进程的推进为沿海地区开展低碳旅游转型发展提供了低碳发展方向和规范发展导则。基于国家旅游标准化的标准要求, 规范滨海地区旅游业的低碳转型, 制定适合沿海地区旅游发展现状的低碳旅游发展规章导则, 引导滨海旅游目的地将发展低碳旅游工作放在首位, 规范旅游企业的低碳建设、低碳改造和低碳管理, 保障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和低碳环保标准的执行, 进而建设真正符合生态文明发展、规范的滨海低碳旅游区。

4. 2 示范引导, 推动旅游低碳差异化发展

沿海地区省域、城市和景区等不同空间层次的低碳旅游发展水平、转型发展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在统一低碳旅游转型这一发展目标的前提下, 规范低碳旅游标准, 实行低碳转型差异化发展是切实可行的。低碳旅游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如海南、厦门、上海、宁波、青岛、温州等滨海低碳试点省 ( 市) 具备良好的低碳旅游转型发展基础, 在低碳旅游转型发展的进程中积累了较多的关于低碳旅游制度、低碳旅游治理、低碳旅游管理等诸多经验, 这些区域应进一步探索在低碳旅游技术、低碳旅游知识、低碳旅游治理等方面的创新, 实现区域低碳的转型升级发展, 在沿海乃至全国范围内形成良好的低碳转型示范效应。通过建设低碳旅游城市、低碳旅游示范区为区域发展树立参考榜样, “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示范区”等一系列生态低碳示范区建设及其名单的公布, 为全国低碳旅游的发展树立了标杆, 也为沿海地区“节能减排”转型发展提供了低碳转型发展的榜样。低碳经济发展、低碳旅游发展进程较缓慢的地区则应树立低碳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结合省、市区旅游发展特征, 注重向低碳旅游转型发展良好的区域学习低碳旅游转型发展的技术知识、治理方式等, 尽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 实现地区低碳旅游转型的跨越式发展。

4. 3 整合联动, 促进旅游低碳融合性发展

坚持生态立市建设生态文明 篇8

周先旺

《 人民日报 》(2014年02月13日07 版)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系国家未来。习近平同志在湖北考察时指出,湖北要着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成效。黄石市作为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留下了巨大的生态赤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生态修复治理,积极建设生态文明。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消除环境危机隐患的重要保证。黄石市着力做好 “加减乘除”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通过加法做大经济总量,加快推进产业链建链强链补链工程,着力打造特钢、铜产品精深加工两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和国内第三大PCB生产基地;通过减法淘汰落后产能,依法强制关闭和整治全市348家“五小”企业和438家重点污染企业;通过乘法做优传统产业,重点支持特钢、铜材、建材和装备制造类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促使传统企业提升效能;通过除法推动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现代农业等生态产业,做大绿色经济这个“分子”,提高生态产业比重。

加强生态修复治理。深入推进水污染综合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工矿废弃地复垦、地质灾害和重金属污染治理等重点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全面启动覆盖城乡的“五边三化”生态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在城区边、集镇边、干道边、长江边、湖泊边持续大力进行绿化、洁化、美化。坚持把开发利用与修复治理统一起来,把采矿显性收益与环境治理成本兼顾起来,把原矿开采与矿产资源延伸加工、形成产业链布局统筹起来,按照“有序、有限、有期”的原则,做到依法开采、规范开采、集中开采、科学开采,实行开发一片、治理一片,开发完毕、治理到位,让绿色真正成为黄石发展的主色调。

完善生态保护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要求。黄石市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破坏谁赔偿”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和激励机制,健全矿山治理备用金制度,推动形成生态环境破坏者赔偿、建设和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格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发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探索运用市场化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资源交易、环境设施建设;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领导干部生态环境离任审计、生态建设实绩公示制度,把发展的责任套上生态的“笼头”。

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全社会的生态自觉,健全的生态基础设施是支撑。黄石市在各工业园区建设统一的污水处理、固废处置、热电气联供、生态隔离带等环保设施,实现园区生态化、低碳化;在城区打造一批小型森林公园,加快标准化农贸市场、星级公厕、污水管网等系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交优先、出租车换代升级等系列交通改革;在村镇,推动村镇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置,力争到2017年,每一个乡镇至少建一座垃圾压缩转运站和污水处理厂,每一个村有一辆垃圾清运车。

开展生态创建活动。生态创建活动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激励作用。黄石市大力开展生态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创和评选最美乡村活动。扎实推进森林城区、卫生城区创建,鼓励各县(市)区、各乡镇(街道)举办各层次园林博览会。2013年,铁山区将500多亩乱石成堆的工矿废弃地进行绿化改造,在国庆期间成功举办了园林花卉展览会,使工矿废弃地变成了大花园。以此为契机,黄石市积极筹办2014年首届市级园博会,坚持以园博会为导向,以各类生态创建活动为基础,加快形成全市动员、全民动手抓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格局。

生态文明建设 篇9

近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越来越令人担忧,沙尘、雾霾天气也日益增加,这也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所以建设生态文明,完全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也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当前,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生态文明为发展导向,切实负起时代和历史的责任,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更富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的提出,实际上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环境保护的问题,在中国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曾经高喊着“人定胜天”的口号,毁林垦荒、围湖造田。改革开放初始,就有专家学者大声疾呼——中国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几乎都是以环境污染加剧和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生态破坏为代价的。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创造1万美元价值所消耗的原料,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近6倍,印度的3倍。目前我国仍有61%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不足20%的城市生活生产垃圾能够按环保的方式处理,三分之一的土地遭遇过酸雨的袭击,七大河流中一半以上的水资源完全不可用,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GDP总值的15%,超过了9%的经济增长。我们面临着残酷的社会现实。人口包袱沉重、自然资源不足、生态系统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宣告着环境危机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可怕的数字告诉我们,物质财富的增长不能与环境污染同步增长,更不应在能源使用上竭泽而渔,消费模式的改变也不应以破坏生态文明为结果。近年来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大自然母亲正在以她特有的方式告诉她的儿女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贪婪索取和肆意破坏,她就会惩罚我们这些不听话的孩子。从高能耗、低产出、污染严重的工业文明,走向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事实已经证明,人类的发展应该是

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亦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中央在这时及时地提出这个鲜明的概念,正是标志着我们党在建设现代化社会的思路正在转变,提醒着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我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工作,也就是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治理我们方方面面的工作。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只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现在,十七大报告又提出了“生态文明”,正是我党在探索建设“和谐中国”道路上通过长期地深入思考,不断追求进步与创新的优秀成果。

俗话说“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我们既然意识到问题就应该积极地解决问题,建设生态文明要做到一下几点: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独立篇章系统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循环经济,这符合我国现在的国情与发展建设的基本状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之间的关系,同时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需要,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2全民动员,共同行动。连同“生态文明”的“四个文明”一起抓的新观念是我们党对建设现代化国家认识的新升华,是科学发展观的新思维,是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性的新举措。十七大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就是说建设生态文明,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人人都有责任,各行各业都要身体力行。当前,我们总是强调企业要节能减排,而不重视强调全民的节能行动,那么我们接下来就应该政府和群众两头抓、两手都要硬,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身上,落实到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中。全民都要树立“切实保护好森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善待自然生态、珍惜自

然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观念,这样才能既建设山清水秀、和谐美好、生态优良的人类家园,又实现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发展要求。惟有允许并且倡导民间力量参与环保事业,惟有放开社会及民众的舆论监督,生态文明的观念才能真正在全党领导干部和全国老百姓的心目中树立起来。

3媒体宣传。要使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我们还需要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媒体等方方面面的共同配合与努力。因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更加注重的是以人为本,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自然适应并满足于人以及人适应自然两者的统一。为了完成这个目标,面对整个社会,我们要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树立友好的“环境即生产力”的理念。尤其面对处于领导位置的人,更要大力宣传及贯彻生态文明观,因为他们只有具备这一理念才能在领导和谐社会的建设的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坚持环境友好和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立。

4政府体制改革。在政府机关中还要对过去建设的各方面消极因素做出反思,尽快地弥补体制的缺陷,不能再单纯地以GDP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唯一依据,而忽视了绿色GDP的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事实证明,单纯的GDP增长指标有问题,它非但没有体现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损失和资源消耗成本,更因为片面强调GDP增长会助长盲目消耗资源、破坏环境,造成社会失衡,反过来又使GDP的增长难以为继。2这就要做到在对一方领导干部进行评介时,不仅要看其对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还要考察他们如何解决环境和社会等问题,尤其要考察其在处理生态与经济矛盾时的决策表现是否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

另外,各地环保部门的人事和财政,也都应该由环保总局统一管理,彻底消灭其中的利益得失及权力抗衡,这样有关的执法者才可能秉公执法,认真地执行其社会责任。在面对企业问题时亟需改变中国在环保执法上的两高一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现象,使得企业不能、不敢、不愿去冒着巨额罚款的风险进行环境破坏的违法活动,从而杜绝环境污染的源头。

5健全法律法规。惟有环保规则成为既定的制度和法律,防污治污的综合性约束机制才能真正的在社会中全面建立起来。有了可以遵从的、具有强制效力的法律保驾,环保机关在全社会的管理、执法过程中更加地顺利,民众在生活中才能正确认清破坏生态的现象,从而自觉地监督、举报。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法律的高度,是始终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强有力保障。

6加强大众的生态道德教育。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规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文化意识的支撑。生态道德意识是发展生态文明的依托和精神动力来源。因此,大力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不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观念,对于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提高人们生态道德修养要树立新的系统观、价值观、经济观、消费观、科技观,营造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社会氛围,还须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只有使人们从小就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才能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切实防止破坏生态的悲剧重演。

上一篇:幼儿园《洗手帕》教案下一篇:大四新学期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