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2024-10-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推荐8篇)

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篇1

生态文明建设-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

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式,建设精神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根本保证.在对文明进程的认识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表明中国共产党清醒地意识到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并且采取措施努力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

作 者:朱焕芝 刘凤英  作者单位:山东省冠县党校,252500 刊 名:现代经济信息 英文刊名:MODERN ECONOMIC INFORMATION 年,卷(期): “”(23) 分类号:X3 关键词: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篇2

关键词:生态建设,退耕还林,生态立省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 又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 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 根据我国的相关国情和当前所面临的一些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所制定的, 受到了广大林农的积极响应和拥护。

1 江西林业发展现状

作为退耕还林主战场之一的江西, 为了提升本省生态绿化水平, 深入贯彻和坚持“生态立省, 绿色发展”的战略, 自2008年起, 江西在全省范围内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 即确保实现到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这个大目标, 抓好城市、乡镇、农村以及基础设施、工业园区等四个方面的绿化工程。该战略的最终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营造适宜的人居环境, 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融合, 发展绿色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绿色崛起, 发挥生态优势, 提升江西的生态品牌。

2“一大四小”退耕还林绿化工程分析

2.1 树种选择

根据江西省特有的土壤及气候环境, 在选择树种方面, 优先本土优势树种, 因地制宜;确保生态效益的同时, 可选择一些品种优良的经济树种, 兼顾经济效益;采取层次分明, 色彩变幻的设计思路, 充分考虑栽植植物的高低层次、色彩、季相变化以及道路两侧现有树种与新增景观树种的协调。具体地段的树种选择为:杜英、樟树、杨树、红叶李、木芙蓉、夹竹桃、山茶、泡桐等。其中新增景观树种有:杜英、红叶李、木芙蓉、夹竹桃、山茶。

2.2 确保种苗质量

造林苗木种苗质量的优劣是决定道路绿化成活率和景观视觉效果的重要因素,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 要求顶芽饱满, 根系发达, 无病虫害、高粗匀称, 长势旺盛, 外形完整。所选苗木根部所带土球应是其胸径的7~10倍, 以保证造林后苗木的成活率。

2.3 加强后期养护和管理

这次工程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 是确保退耕还林工程能否取得成效的保证。后期养护的好, 就是一项百年利好的工程;后期养护马虎对待, 那就会变成劳民伤财的失败范本。退耕还林涉及到的通道绿化工程既是一项生态工程, 又是一项社会工程。工程实施将进一步改善江西道路生态环境, 提升整个城市的绿化水平, 优化道路视觉景观效果。根据工程中期的验收数据, 目前该绿化工程苗木长势良好, 生态效益初见成效, 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造林地上, 种植一些豆科作物, 这样既可以起到抚育作用, 又能实现以耕代抚, 减轻后期管护工作中的劳动力负担, 收割时根瘤菌留在地里, 还能起到施肥的作用。

2.4 加大宣传力度

具体实施过程中, 要设置专人专岗, 要有一部分人专门负责宣传讲解此次工程要达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普及相关知识, 做到深入宣传, 积极引导, 让林农认识到此次举措之后, 带给大家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 进而提高广大林农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要通过多渠道的信息媒体, 宣传道路绿化工程在当地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宣传, 进一步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 依法尽责意识。

参考文献

[1] 林轩.退耕还林赢来江河安澜——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退耕还林综述 [J].中国林业, 2007 (9)

[2] 于艳华.基于退耕还林还草的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研究 [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6

[3] 韩旭升, 田种贤.发展林业 改善生态环境[J].中国林业, 2007 (6)

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和谐

第一,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人说,我们要拯救地球,纵观地质历史、人类历史,地球是不需要拯救的,要拯救的是我们人类自己。是要有度有序地利用自然,调整优化结构,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要建设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设立统一规范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我们要有一个生态安全的屏障,这个屏障是有底线的,一旦突破屏障,这个生态系统是会崩溃的,我们不仅要保护底线,而且要在底线以上进行生产建设发展。从生态环境的演变来看,凡是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的地方,就不太适合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基本上属于牧区,让他自然生长一些牧草来进行畜牧业生产。

现在不管降雨量有多少,不管这个地区的环境有多么恶劣,在没有生态文明意识的阶段,一看到土地就想着开发大田种植,种植粮食、谷物、土豆,那地下水要从哪里来呢?灌溉水从哪里来?所以在降雨量不足500毫米的地区,如果我们大规模生产,就会形成区域地下水漏洞,有些地方的地下水已经从几米、几十米下降到几百米。当地下水位在几百米的时候,如果我们还要强行进行需水量很大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最后不仅会消耗能量,还会破坏生态。这种生产是得不偿失的。那么要发展,就要有资金的推动,所以要在金融、环境等方面进行支持,尤其是要对贫困地区进行补贴,或者迁移。

第二,要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那么什么是主体功能区?也就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程度以及资源利用程度,确定优先发展区、重点发展区域,还有禁止发展区域等。有些区域的生态环境已经很脆弱了,在这个地区就不要发展了,只能保护起来,这是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中与生态文明相关度最大的就是生态功能区。生态文明区是依据全国的生态功能规划,在全国生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区域生态特征、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与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规律,确定不同区域单位的主导生态功能,制定全国的生态功能区,确保生产安全。比如划分出农耕区、牧区、森林保护区,或者林业发展区等一些脆弱生态地区为禁止开发区,甚至是拒绝人进去的区域,让自然得到生息,让发展进程与生态环境相适应,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生态政策,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产业结构。

第三,要推動低碳循环发展。为什么要推动低碳生活发展?我们现在的经济模式基本上是一种高碳的经济模式,是以碳为能源的生产方式。我们国家的能源有60%至70%依靠的是煤炭,核能源、水力能源等占的比例比较小,加上城市采暖等需求,就使得我们的工业基本上是建立在高碳的基础上的。

生态文明建设是通过低碳发展的途径来进行能源革命。比如说法国。法国的核能(发电量)占全国的70%,所以在完成高碳向低碳转型的过程就比较容易。我们是煤炭占到70%,在能源结构上,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生活消耗占了30% ,另70%都是用于生产。很多发达国家的消费生活占了能源的70%,而生产只占30%,因为发达国家最初已经将工业生产转移到了中国,现在又向东南亚地区转移,或者向印度等其它地方转移。基本上是在发展中国家生产,而发达国家得到的是终端产品,把很多污染就留在了发展中国家,也就留在了中国。所以中国这30年来的(能源消耗)高速增长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不但有由中国的人口消耗所带来的污染,而且全世界的污染通过全球分工集中在我们国家。我们国家给发达国家提供了大多廉价的生活用品,但是我们在环境方面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所以我们要转型,我们要推动低碳文明的发展不是一个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地推进。只有推进低碳文明发展,才能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才能使我们的环境变成绿水青山,才能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切切实实的生态保证,使全体中国人民能喝自己土地上的水,吃自己土地上生产的食品,吃自己土地上的牛产的奶,我们的孩子也能够健康地生长,我们的人民也能够健康地生活。这就是推动低碳循环发展的目的。

第四,要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资源利用最大的矛盾,也是最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就是浪费。全世界的能源,比如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对于能源的利用大概也只在50%左右,我们的能源利用率也不到50%。那么大多的能源干什么去了?都浪费掉了!单位产值的耗能太高、耗水太高。在城市消费中,建筑的能源浪费占到了一半。冬天要采暖,夏天要冲凉,要开空调,如果我们在建筑方面进行有效的保暖、保温建设,利用一些保温材料,仅在建筑方面的能源就可以节省一半,在城市运营方面的能源就可以节省四分之一。

当然,还有其它许多方面。一方面,我们比较缺水,另一方面,城市很多地方“跑冒滴漏”,水都浪费掉了。所以要把资源的高效利用落到实处,要对水源的利用、各种资源的利用有严格的控制,有一定的规矩,不能想怎么搞就怎么搞。比如在农业生产方面,中国平均每亩土地的肥料应用是很多的。在灌溉上,我们往往是使用大水机灌。在水资源本来就很缺少的国家,又用大量的水源换取粮食,所以我们的粮食生产成本很高,不仅是由于生产规模小带来的成本高,我们的农业生产方式也不合理。

第五,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之所以要在城市进行环境治理,是因为城市是高效利用环境资源的,城市的环境治理要比农村的环境治理更容易一些。尽管城市有雾霾,空气也不好,但是,治理起来总是能找到抓手,因为城市比较容易管理。而在很多地方的农村,村边垃圾成堆,甚至没有一处干净的用水,一些农村的不法企业和小企业把环境给破坏了,把河流污染了,所以在某一点上治理起来比较容易,但要在整个面上治理起来就非常困难。我国的农业还没有完全实现现代化,农村的养殖业带来的面源污染更是难治。所以,要发动群众进行治理,要让政策得到有效落实,相关部门还要进行监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

[2]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言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

建设生态城市发展生态经济 篇4

建设生态城市发展生态经济

宁海县依山傍水,自然资源丰富,生态景观众多,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12月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全国第4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近年来,我县牢固树立“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按照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的要求,先后投入41亿元创建资金,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创建活动,县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观.

作 者:郑金平作者单位:中共宁海县委书记刊 名:今日浙江英文刊名:ZHEJIANG TODAY年,卷(期):“”(8)分类号: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篇5

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中国旅游地理(选修课)类 型: 课程论文

题目 :以生态文明建设引导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院系:_------------_ 专业:_----------_ 年级:_---_ 姓名:_--------_ 学号:_----------_

【摘要】: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理论形态。中华文明虽然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但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却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从政治社会制度到文化哲学艺术,无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生态伦理思想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这使我们有可能率先反思并超越自文艺复兴以来就主导人类的“物化文明”,成为生态文明的率先响应者。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关键字】:旅游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科技

以生态文明建设引导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一、旅游的起源和旅游业的产生

旅游的先驱是商人,最早旅游的人是海上民族腓尼基人。

在旅行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古代即以存在,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旅行活动的兴起同样居世界前列,中国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有了。当时最典型的旅行家大概要数大禹了,他为了疏浚九江十八河,游览了大好河山。之后,就是春秋战国时的老子、孔子二人了。老子传道,骑青牛西去。孔子讲学周游列国。汉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波斯(今伊朗和叙利亚)。唐时玄奘取经到印度,明时郑和七下西洋,远至东非海岸,还有大旅行家徐霞客作了游记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人开始热衷于旅游,由于旅游者的各种需求,逐渐浮现出一个新产业——旅游业。旅游产业是一个以提供服务为主的综合性服务行业,它的发展对社会各行业都有极强的关联作用,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因此逐步得到了重视,已被众多直辖市、省、自治区列为国民经济支持性产业。

二、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世界遗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为主要载体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基本涵盖了山地、森林、草原等8大类型。截至2011年底,我国共建各类自然保护区2640处,国家级地质公园218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8处,国家森林公园746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13处,国家水利风景区475处。

(一)、行业发展为就业提供了巨大空间

我国的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龙头,十年间得到了飞速发展,也为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导游人员作为旅游业的形象大使,十年间从业人员的数量也有大幅度增长。

(二)、为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国的旅行社是从有组织地接待国际入境旅游者的发展模式开始的,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特别是每年增加了三个“黄金周”的假期,国内旅游异军突起,旅行社组织国内旅游以更强劲的增长势头发展。另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及国家对出境游政策的调整,我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也很快,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也成为了一个亮点。旅行社在旅游行业中的龙头地位日益显现,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一是在扩大内需中起了积极的作用。旅行社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表现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收入主要在旅游经营企业和个人手中,第二个阶段地方财政开始增加,第三阶段中央财政开始增加,目前我国旅行社还处于第一阶段,随着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对各级财政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三)、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近年来,为了适应旅游者需求日趋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发展趋势,我国旅行社加大了市场开发力度,在产品设计、营销手段、客户关系、品牌塑造等方面引入了新理念,实现了新发展。产品由过去的单一的文化观光产品为主逐步发展到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特种旅游种类齐全、结构完整的格局,满足了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促进了旅行社行业的发展。

在观光旅游产品方面,我国的文物古迹、山水风光、民俗风情最能反映东方文明和神州风韵,这类产品具有垄断性,而且内容丰富,已形成相当的规模,成为我国旅游产品在世界上竞争的长久优势。适应市场的需求,旅行社大力开发了观光旅游产品,使我国的观光产品有了长足的发展。一些旅游产品参团人员踊跃、经久不衰、形成了品牌。如九寨沟之旅、长江三峡游、西部之旅,云南周末团、海南周末团等。

在度假旅游产品方面,199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在中国开办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由此拉开了发展度假旅游产品的序幕。之后,又有一批省市级旅游度假区开始兴办,加上城市周边的度假地,初步形成了比较适应国际国内多层次需求的度假产品体系,家庭度假、乡间度假、海滨度假、周末度假、节日度假己形成比较成型的市场。

旅行社开发的专项旅游产品比较新颖、独特、别致。如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为脉络的古城新貌、以青山秀水和乡村风情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丝绸之路游、长城之旅、马拉松团、西南少数民族风情游等几十个品牌。一些大的旅行社如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应对市场需求,针对入境游客推出了夜游北京、中医保健、北京婚礼等入境旅游产品;中国旅行让总社的出境游产品在国内首家突出个性化服务的分团型旅游方式,以及北京--香港天天出团、“海上生明月”等特色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推出了“红色之旅--革命圣地参观团”、高考学生“放飞自我、回归自然”系列团等。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适应旅游者不同年龄、不同兴趣、不同需求推出了豪华旅游团、亲子团、蜜月团、长者团等。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国家不断增加,出境旅游产品也得到较大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主要出国旅游产品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条线路,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也包括东亚、欧洲、大洋洲、非洲的部分国家。中国旅行社开发的边境旅游产品主要有中俄边境、中朝边境、中越边境、中老边境、中缅边境等旅游产品。

三、生态旅游的建设

20世纪末,世界各国意识到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种种不可持续的现象和行为可能会带来的不良后果,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和可持续发展。所谓旅游可持续发展,即是指在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不损坏现有和潜在的旅游资源,在环境,社会,经济三效合一的基础上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开发行为。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时隔5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体部局,提出“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预示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将进一步加速,这既给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旅游业与生态文明密切相关,生态文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旅游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幅员辽阔,生态资源丰富,生态保护区域众多,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旅游业在积极倡导人们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的同时,提高保护自然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有着天然优势。通过发展旅游,一些荒山、荒地、荒坡、沙漠、盐碱地、资源枯竭矿山等得到了综合利用,一座座城市“显山、露水、透绿、通畅”,人民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正在成为旅游消费者的自觉行为。

但也不可否认,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些地方由于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往往过度开发甚至掠夺性开发生态资源、导致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生态资源遭到破坏或消失,剥夺了子孙后代的自然财富,甚至导致人类与自然的紧张对立。从这个方面讲,旅游业也要努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自觉服从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并为之做出应有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再次发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紧急动员令,要求实现“天蓝、地绿、水净”,是时代赋予旅游全行业的历史重任。我们要勇于担当,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或有力支撑。

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旅游发展观。要像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那样,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治国理政的层面来认识,这样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旅游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要把生态文明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在发展旅游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中,实现旅游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要以环境保护为第一前提,注重长远发展,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旅游发展模式,遵循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勇作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和实践者。要建立有效管理机制,加大生态资源尤其是珍贵资源保护力度。要注意生态旅游区的游客容量和承载力,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减轻生态环境压力。要避免盲目开发、一哄而上,尽可能把发展的空间更多地留给后人。

要加强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估。规划的目的是更好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要明确规划审批程序和内容要求,确立规划的法律地位,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定位,对旅游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一切以是否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环境是否得到改善作为判明可持续与否的依据。旅游与自然和谐了,可持续发展才有坚实基础。

要强化培养绿色行为。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实施“三绿工程”,即绿色生产、绿色经营和绿色消费。绿色生产,即旅游开发建设和推出旅游产品的过程符合绿色环保标准;绿色经营,应采取符合绿色环保标准的经营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绿色消费,体现无污染文明消费,突出环境保护。旅游者要树立环境意识和节约观念,强化法治思想,主动保护资源与环境,避免因过度消费而造成浪费,从而造成环境污染。

要加强协作,严格监管。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涉及诸多部门和领域之间的沟通、协调与合作。要建立联合监管的长效机制,推动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制度的落实。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做好服务,环保、旅游、发展改革、财政、建设、林业、水利、农业等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致力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美好家园。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体部局,这既给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四、总结: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而且对于维护生态安全,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 保护自然 利用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

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3]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2]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篇6

【题名】 生态文明建设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 生态环境文明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观

【摘要】 人类必须有效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欲望,以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健康永续发展,保护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关系,树立坚持以人本的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生态伦理观,促成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更为公正、合理、协调、和谐的崭新的生态环境文明时代的到来。

【正文】

一、引言

一个世纪前,恩格斯曾告诫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虽然增长迅速,但对全球生态环境的破环是严重的:全球气候变暖,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干旱、暴雨、酷热等频频发生,土地沙漠化、荒漠化急剧扩大,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已成为摆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的紧迫问题,并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世界气象大会的召开,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组建,大至国家的发展战略,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小至百姓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调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形成。实施生态环境文明必须限制人口增长,鼓励自然环境保护,改良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资源和能源的永续利用,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推行清洁生产,实行环保标志,实施源头控制,采用经济手段,增加环保投入,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控制城市化进程。

二、实现生态文明必须控制的5大问题

1.控制人口快速增长

目前全球人口超过62亿,是1950年的两倍多,预计2050年将增长到79亿到109亿,几乎所有人口的增长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生态环境比较差,资源十分紧张,耕地质量在下降,对灾害(疾病、干旱和食物短缺)的趋避极为困难。如不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将会导致社会和生态不稳定。2.控制地球化学污染

全球化学循环控制着关键的生态系统过程,而化学污染又改变全球化学循环。化学的污染对自然生态环境和动植物生长与繁衍都有严重影响。(1)CO2浓度的增加将引起气候迅速变化。(2)氮和磷循环控制着植物生长,这两种循环也同样经历着增强的趋势。(3)酸雨的直接作用使土壤和水酸化,也使土壤发生长期变化,将钙和镁浸出。3.控制有毒物质污染

据有关专家保守的估计,每年全球有害废弃物达到3亿~5亿吨。这些有害废弃物的成分也是值得关注的对象。目前,约有5万~10万种合成化合物,诸如塑料、杀虫剂、润滑剂、溶液等在各种生产流程中产生,同时还产生其他一些制造材料的副产品或分离产品。对许多合成材料,人们并不知道是有害的,但目前已发现的一些合成材料即使是微量的也是特别有害。癌症、免疫缺损、内分泌异常和新生儿缺陷正与这些化合物的危害有关。此外,某些有毒物质还在食物链的高位生物(像鹰、海豚和人类)中积累,这也特别有害。这些合成物质以微量形式大量扩散,而它们的半衰期多为数百年。因此,对今后数个世纪来说,生物本身将成为污染储存源。4.控制生物混合传播

实际上,地球上的生物正日益大量地通过全球贸易系统在传播。这些外来物种在运输物载体、包装材料、原木产品、作物运输,或通过许多其他途径被输入非原产地,越来越多的世界多样性自然群体处于危险之中。5.控制生态衰退速度

一般来说,热带原始森林是地球上最具多样性的生态系统。目前热带原始森林每年消失超过14万km2,约相当于尼泊尔的国土面积。自从出现农业以来全球总植被面积已减少了一半,约30%的森林被分割成块状或在衰退之中。仅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森林面积就减少了4%。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另一种高度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湿地减少了50%。根据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的资料,约1/4 的世界哺乳动物、12%的鸟类正濒临灭绝。综上所述,人类的发展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延缓生态的衰退速度,把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作为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使人类有一个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人类社会经历了洞穴时代、河川时代、土地时代、资源时代和当今的信息时代五个历史阶段。科学发展也同样经历了从钻木取火到宇宙飞船上天的各个不同发展历史阶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人类活动和世界文明中心转移产生影响的主导地理因素在不断变化。纵观“人、自然、环境——天人合一”的历史进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地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逐渐减弱。由于早期的人类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对地质、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环境要素的改造十分有限,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较差,所以他们首先选择在平原地区和河流中下游地区生存、发展、壮大。在那里人类以较少的劳动代价获得较多的劳动产品(天然果实、鱼、野兽等)。如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500年,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两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和黄河流域的古代中国等四大文明古国,均是在自然环境相对优越的河川平原区域出现的,并以河川文明为其主要特征。在河川文明发展的同时,地中海沿岸相继萌生了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与河川文明相对应,这里的文明称作地中海文明。地中海沿岸地区与四大文明古国比较而言,水运条件略胜一筹。于是欧洲地中海沿岸各国利用廉价的地中海水运条件进行物质资源的交换,经济联系日趋频繁,人口增长很快,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其中古罗马、古希腊因其交通地理位置优势而成为经济贸易的中枢,进而形成了古罗马、古希腊等欧洲生态环境文明中心。人类进入14~15世纪以后,地理位置对生态环境文明中心的影响尤其明显。

中世纪以前,由于航海技术只能使海上贸易在地中海进行,地中海很长时间里成了世界经济繁荣的中心。处于亚平宁半岛上的意大利,占据了地中海的中心地理位置,从而使15世纪以前的意大利几乎有7 个世纪是世界的文明中心。但到了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占据了欧亚之间的陆桥,切断了欧洲经地中海与东方的贸易通道,地中海的交通意义和地位大为降低,意大利的经济、政治地位也急转直下,欧洲生态环境文明中心开始转移。加上此时的欧洲商人和封建主为了获得充裕的东方商品和寻求更多的交换手段——黄金和白银,同时西方各国在生产技术方面有了很大进步,有了新航线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这样经济贸易中心从意大利的威尼斯过渡到了塞维利亚和里斯本。紧接着欧洲内部商品交换频繁,经济发展,处于大西洋航线与北欧航线交叉点上的尼德兰受到刺激发展很快,到16世纪的上半叶,尼德兰的北部诸省(今荷兰、比利时等地)逐渐形成了一个经济力量比较雄厚,拥有300多个城市的“城市之国”、逐步取代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在欧洲的重要地位,掌握了世界贸易的领导权,尤其在海上更处于绝对优势。尼德兰的安特卫普(今比利时境内)、阿姆斯特丹(今荷兰境内)成为当时的经贸中心。这一时期世界生态环境文明中心已从地中海转移到西欧西部沿海地区。

随着欧洲列国对亚洲、美洲等地资源掠夺的进一步加强,海上贸易的主航线从欧洲西部边缘转入大西洋。而不列颠群岛正处于北欧、西欧到美洲和其他大陆的贸易通道上,英国的经济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荒凉的岛国变成了繁荣的世界贸易中心。与此同时,17世纪以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又掀起了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资源对生态环境文明中心的转移有着明显的作用。以蒸汽机为主要动力的产业革命要求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和农产品,而英国本身恰好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加上从殖民地掠夺来的各种工业原料,从对外殖民扩张、奴隶贸易中获得的巨额财富,到1890年时,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已达32%,煤铁产量、棉花的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50%。这样,英国成为世界的中心,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世界生态环境文明中心从欧洲大陆西部移到了英国。

18世纪至19世纪,德意志、意大利、沙俄、日本和美国等先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且进行了产业革命,它们利用农业资源和煤、铁资源大力发展纺织、钢铁、机械工业,工业布局在煤、铁集中的地区。同时,它们还从其他殖民地掠夺来大量的工业原料和农产品,使得经济迅速发展。到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兴起时,工业需要越来越多的煤、铁、石油等,使自然资源对世界经济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因初,美、德先后超过英国。这样世界上形成了西欧、美国两大工业地带:(1)德国的鲁尔区、英国中部地区、前苏联欧洲部分;(2)美国东北部及五大湖地区。这两个工业地带都濒临大西洋,利用廉价的海运发展自由贸易,使得大西洋沿岸崛起为新的世界生态环境文明中心。而世界经济在资源相对丰富的美、德、法、英等国不断壮大。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先后超过英国。这样世界上形成了西欧、美国两大工业地带:(1)德国的鲁尔区、英国中部地区、前苏联欧洲部分;(2)美国东北部及五大湖地区。这两个工业地带都濒临大西洋,利用廉价的海运发展自由贸易,使得大西洋沿岸崛起为新的世界生态环境文明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范围掀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从传统型工业向高技术工业转化,出现了大量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它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工业分布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核电工业、超高压输电技术使钢铁工业等重工业布局可以远离煤、石油等矿藏的分布地;新材料工业使得钢铁、木材等变得不太重要;生物工程技术使气候、土壤等对农业的分布影响减弱。这些新兴产业主要分布在原来工业基础较好、教育发达的地区。但地理自然生态环境的作用仍不可忽视。首先,在新的燃料、原料中心出现了新的工业中心,如英国的阿伯丁;其次,微电子、激光、航天工业都要求布局在生态环境优美、气候适宜的地方;再次,世界主要金融中心如纽约、东京、伦敦也都是在发达的传统工业基础上发展而成;最后,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区域经济集团、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含有地理生态环境的因素。因此,这一时期的人类生态环境文明中心仍然停留在大西洋沿岸地区。

四、保护环境实现生态循环经济

保护环境实现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的必然。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运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在经济活动中把资源看成是一个不断循环利用的系统,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极低限,同时使资源利用的梯度效益最大化。传统的发展模式是: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治理。这是大多数国家工业化走过的道路。而循环经济是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流程对物资和能源进行多层次多梯度的利用。由此可见,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

循环经济的诞生与发展,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由于西方国家很早就完成了工业革命,并开始转向对环境的治理,因而最先提出循环经济理论,并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1)瑞典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环境污染问题,并制订相应的环保法规的国家之一。从上世纪60年代起,严格的环保立法使得瑞典工业的发展在腾飞初期就把环境保护放在了优先地位。瑞典的环保技术能有今天之世界领先地位,还要感谢当初严格奉行这些法律的部门。

瑞典的环保政策有一个重要特色,就是积极给予国际环保项目技术和财政方面的支持。范例一:瑞中合作的海南省海口市市政垃圾处理项目。这是一个完全采用瑞典技术,并由瑞典国际发展合作组织(SIDA)提供资金的项目。这一项目于1999年立项,项目实施中还包括在中国和瑞典两地举办的学术研讨会。范例二:河北石家庄的堆肥设备项目。这一项目也是采用瑞典技术在中国建设的第一个此类项目。此外,SIDA还提供经费,在2000年组织30多位来自中国的代表参加了在瑞典举办的环保相关专题的研讨。这些专题包括:“空气污染的技术控制措施”、“纸浆和造纸业的环保技术”、“固体垃圾处理”、“危险品废物处理及煤炭”和“沿海及航运行业环保污染防治”等。瑞典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为世界各国做出榜样。(2)德国和日本处于工业化的后期,两国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废旧物资,如钢铁、老汽车、废家电、废纸张等通过循环再生产利用,再投入少量的原生资源,实现了产品废旧更新的动态平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每年再生资源的回收价值达2500亿美元,而且正以15%~25%的速度增长。还有一则资料表明,目前世界钢产量的45%、铜铁产量的65%、铝产量的22%、铅产量的40%、锌产量的30%、纸产量的35%都有来自于再生资源的回收和永续利用。

(3)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后。我国于1973年成立了国务院环保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和省市环保机构,开始在全国实施“三废”治理和环境教育。《环境保护法(试行)》于1979颁布施行,引进了当时国际上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污染者付费”原则,规定了环境影响报告和排污收费制度。同时,还根据国情,创建了“三同时”等制度。接着,海洋、水、大气污染防治等法律也陆续制定。1983年末,国务院宣布,“环境保护是中国一项基本国策”。要求贯彻“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方针。1992年里约热内卢会议之后,《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正式发表,明确了要在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4 年3 月,《中国21 世纪议程》向世人公布,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标志我国决定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积极建立和完善综合决策机制。

近年来,环境与资源立法速度大大加快,国务院颁发了一系列行政法规,环境部门及其他部门根据我国国情,从最紧迫的方面着手,制订了大量部门规章,国家环境标准加快拓展,地方性法规和地方环境标准不断制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家共颁布环境法6部,资源法9部;国务院行政法规29件;国务院部门、国家环保总局规章70多件;国家环境标准375项;地方性法律900多件。在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等各个方面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环境政策框架体系。

目前生态环境文明建设正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向,生态环境文明将作为以人为本的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信念。

五、坚持科学发展的生态环境伦理观

自然生态环境不仅仅只具有人类的利用价值,还有它自身独立的内在价值。生态环境文明应该以人为本,从人的本身,扩展到整个自然。而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内在价值和生物多样性及其组成部分的生态、遗传、社会、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娱乐和美学价值,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进化和保护生物圈的生命维护系统的重要性。我们要树立热爱自然、尊重生态、保护环境的良好道德风尚,改变过去那种把人类当作独立于自然生态之外的征服者、统治者的狭隘思维方式,把人类看作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伦理道德义务。既然人是地球上文明程度最高的物种,就理应自然履行这一义务。人类必须有效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欲望,以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健康永续发展,保护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关系,树立坚持以人本的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生态伦理观,促成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更为公正、合理、协调、和谐的崭新的生态环境文明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文化发展问题 篇7

一、生态文化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观, 它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价值观念。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 思想意识的更新将直接影响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导致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绿色”生态化。例如:在生产方面, 人们为消除生态危机, 实现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 将开始追求一种生态化生产方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 即对生产方式或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变革和转换, 以使人类的生产活动沿着与自然系统相互协调的方向进化, 使之具有净化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新机制, 走上一条与自然系统互惠互利、共生共荣、协调平衡的发展道路;在生活方式方面, 人们将会既考虑自己, 也考虑世界的未来和子孙后代的可持续性生存和发展, 批判、放弃、改正一切对自然界失去理性的享乐主义行为, 从价值取向到生活习惯来一个重大的变革, 一场席卷全球的绿色消费或生态消费浪潮将逐步兴起, 继而推动人类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 实现人同自然界的本质的统一, 以及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1)

生态文化的概念来源于罗马俱乐部创始人佩切伊, 他指出, 人类创造了技术圈, 入侵生物圈, 进行过多的榨取, 从而破坏了人类自己明天的生活基础。结论是:如果我们想自救的话, 只有进行文化性质的革命, 即提高对站在地球上特殊位置所产生的内在的挑战和责任以及对策略和手段的理解, 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那种文化革命, 这种文化转向或文化性质的革命必然形成一种新的形式的文化, 即“生态文化”。 (2)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选择, 一种社会文化变革, 它摒弃了传统文化的“反自然”性质, 抛弃了人统治自然的思想, 走出了人类中心主义, 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价值, 引导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从事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从这种意义上讲, 生态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文化是一种生态价值观, 或者说是一种生态文明观, 它反映人类新的生存方式, 即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这种定义下的生态文化, 大致包括物质层次、精神层次和制度层次三个层次;狭义的生态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 即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 即精神层面的生态文化。这里着重从狭义的生态文化概念上来理解和论述。

二、生态文化的形态结构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它是人类在重视自身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 逐渐产生的一系列的环境观念、生态意识, 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有关生态环境的文化科学成果, 具有十分广泛的内容, 包括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教育、生态科技等主要的在内基本形态结构。这些要素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共同构成了生态文化体系。

1. 生态哲学文化。

生态文化产生于人们对当代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生态哲学主张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观察现实事物和解释现实世界的一种理论框架, 是对传统哲学的革命, 它既反对“反自然”的观念, 又反对“自然主义”的观念, 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具体讲, 生态哲学文化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它强调: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人是自然界的一员, 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 (3) 世界的本原不是纯客观的自然, 也不是脱离自然的人。它是由人、社会、自然组成的复合系统, 有一定的生态结构。在这个结构中, 自然、社会和精神的运动, 不是对立存在的, 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它们共同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生态哲学文化内含了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三个基本原则。生态哲学强调, 对自然的研究与对人的研究并重, 以整体性的方法把握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 因此, 它要求人类具有开阔的视野和长远的利益, 从人的生存价值导向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 生态伦理文化。

生态文化观把道德研究从人与人的关系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 研究人对地球上生物和自然界行为的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强调“只有当一个人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的与他的同胞的生命同等重要的时候, 他才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 (4) 这就是生态伦理文化, 即关于人们对待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和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应采取道德态度、道德行为的文化。它根据现代科学所揭示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 强调以道德为手段从整体上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践生态伦理思想, 加强生态道德建设, 要制定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 关键是处理好自然界中生物的利益关系, 应遵循生存需要高于基本需要、基本需要高于非基本需要的原则。生态伦理道德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尊重生命、尊重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加强生态伦理道德建设的关键在于要增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中的生态道德教育、时间和约束的含量。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加强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积极营造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氛围。

3. 生态科技文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许许多多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新手段, 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科学技术的进步也的确给自然和社会带来了一些严重的问题, 有的甚至是灾难, 此类问题使科技发展不能不重新认识和考虑人类对自然的依赖问题, 不能不自觉承担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义务和责任。生态科技文化亦即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当然, 这里“生态化”不是各门科学技术化为生态学, 而是确立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意识, 使科学技术发展带有鲜明的生态保护方向。也就是在科学技术发展中运用科学的生态学思维, 对科学技术提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目标。生态科技文化把生态价值概念引入科学研究和实践, 强调发明和制造既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利益, 又有利于保护自然的科学技术, 它要求我们对科学技术成果的评价, 既要有社会和经济目标, 又要有环境和生态目标, 使科学技术向着有利于“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健全的方向发展, 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思想、适用技术和具体途径, 实现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

4. 生态教育文化。

工业文明教育偏执于为工业发展服务,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中心, 是为了使人成为自然的主人, 让人能够具有控制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这种“工业化”的教育不适应人类与环境的平衡发展, 不能胜任人和环境共同走向现代化的目标。生态学思维方法的兴起和运用让人们发现了传统教育的缺陷, 也为研究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敦促生态教育文化的形成。生态教育文化, 就是要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教育, 要在教育观念、教育功能和教育任务等方面都吸收生态学的思维方式, 体现生态的要求, 改造传统教育, 探索新的教育思想、方法、内容和规律。生态教育文化的主要任务是对全民实施生态意识、生态知识、生态法制教育。实现从“工业化”教育文化向生态教育文化的转变, 完成生态教育文化的主要任务, 应确立新的生态文明的教育价值观, 教育要服从人、自然和社会组成的整个生态系统的浑然一体的关系;要调整教育功能, 改革教育模式和方法;政府有关部门还要在经费投入和工作安排上加大面向全社会宣传、普及、推广等软环境建设的力度。

5. 生态文艺文化。

文学、艺术是人们熟悉的重要文化现象, 是用语言、文字、动作、线条、色彩、音响、图像等不同媒介与手段, 构成艺术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化。文艺是人类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并在文化中具有突出地位。同样, 生态文艺在生态文化中也有独特之处和重要地位。它给人的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它能使生态文化表现得有血有肉, 具有生动丰满的形态、内容及情感。正如马克思所说:狄更斯 (C.J.H.Dickens1812~1870) 等作家“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 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5) 倘若没有文学艺术, 生态文化的结构就会成为一个枯燥、干瘪的骨架而失去其应有的生气与活力。生态文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应当充分地体现现代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生态审美情趣、生态思想情感、生态愿望要求, 突出地展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态文化精神, 努力使人们在自身价值和本质力量的发现和确证中, 获得与传统文艺不同的精神愉悦。 (6)

三、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生态文化建设的方法、手段、措施很多, 需要在具体实践中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方法。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是推动和促进生态文化建设工作的具体思路和方法手段。

1. 重视政府对生态文化建设的规划与指导

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 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所掌握的大量公共资源成为推进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活动, 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应当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它的领导与组织职能。首先, 政府应对生态文化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和部署, 协调好生态文化建设所涉及的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与轻重缓急, 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其次, 政府应加强对生态文化建设的组织工作, 包括人员的配备以及各类活动的筹划和举办, 尤其是那些不直接产生经济价值的公益性生态文化活动。再次, 政府应将生态文化建设纳入政府的具体工作之中, 在具体工作中体现政府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表率作用, 例如: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对传统街道的保护与开发、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开发、名人故居、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开发、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保护等。

2. 建立健全生态文化建设的相关制度与机制

生态文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 制度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特征。因此, 要提高生态文化的建设水平, 离不开相关制度建设。生态文化的制度建设也就是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体制的生态化过程。这

ECONOMIC OUTLOOK THE BOHAI SEA就要求我们, 一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将生态保护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 大力发展清洁生产, 制定激励环保产业发展的税收制度、产业政策、生态补偿机制、市场退出机制等, 尽早确立起促进生态保护的经济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二是大力发展生态政治, 建立健全生态文化建设管理体制, 建立和完善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具有权威性的生态文化建设管理协调工作机制、完善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 扩大基层生态民主参与渠道, 使政府生态决策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轨道;三是建立健全包括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内的全方位生态教育机制、生态活动的组织与实践机制、社会生态道德评价机制, 吸收各界力量, 群策群力地搞好生态文化建设。

3.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必须将加强有关法律法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手段加以运用, 通过代表国家意志的法律的“刚性”来保证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效调节。对此, 首先要加强法律体系建设, 这是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法治保障的前提。这方面, 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一个立体交叉式的法律法规体系, 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一是规范生态保护各主体之间关系的法律体系, 主要是对各级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国民经济专门主管部门之间, 在生态保护上的职责、权限的规定。二是以实现生态保护、提高自然生态水平为目的的专门法律法规。三是各种立法中对生态保护的有关规定等。实践中, 要注意对不健全法律的完善, 以及对现行有关法律规定中已不适应实践发展需要的部分进行修订。其次, 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加强环境执法力度。一方面从体制上、法律关系上理顺管理体制, 从制度上解决环保部门面临的“责重权轻”、执法权限过低的尴尬局面, 另一方面要从法律上改变生态违法成本太低的状况, 加强法律的严肃性和惩戒效果, 间接提高生态执法队伍的权威。

4. 创新公众参与模式

转变政府职能, 实现行政管理的生态化, 为公众参与生态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行政氛围, 鼓励人民参与到生态城乡管理、生态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来。开展灵活多样的生态保护活动,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活动载体建设, 如城镇生活垃圾的定点分类堆放示范活动、节水节能活动、义务植树造林、环保义务劳动志愿者行动等, 拓展公众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途径。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建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案件举报体系、开展建设项目环保听证等, 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 建立行之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和支持生态保护社会团体的发展, 公众个人可以通过参加该类团体获得生态管理的参与机会。从国家、地方、社会团体三个层面创新生态文化建设的公共参与模式, 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建设的高度公众参与。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 第122页;

[2].赵宗彪:“论生态文化与建设”。《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6 (12) :2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第384页;

[4].余谋昌:《生态伦理学》,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第32-37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 人民出版社, 1962年版, 第686页;

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篇8

20世纪60年代包括生态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和平运动、女权运动在内的绿色运动在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兴起。20世纪80、90年代在欧美以及日本等国家都成立了绿党,其中德国绿党发展最好。德国绿党在德国1987年初的全国选举中得到8%的选票,取得了42个联邦议员的席位;1994年联邦大选,绿党以7.3%的得票率取得49个席位;2009年联邦大选,绿党首次突破了10%得票大关,获得68个席位,逐渐成为国内第三大政党。德国绿党的成就举世瞩目,且始终是西方绿色运动的旗手。

一、德国绿党兴起、发展壮大的原因

(一)德国特定历史背景孕育德国绿党

70年代的德国出现了一系列危机。在社会、经济方面,性别歧视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出现了大规模的失业、严重的通货膨胀。在军事方面,德国的核情况不容乐观,西德部署的108枚潘兴2式导弹和96枚巡航导弹让德国民众心生恐惧,德国的军事化传统使德国社会笼罩在恐怖中。在生态环境方面,西德几乎所有区域,特别是黑森林和接近捷克与东德边界地区,酸雨已经逐步造成“森林死亡”,二氧化硫的泄露已经威胁到德国民众的健康。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在德国越来越突显,德国政府并没有意识到生态问题的重要性,依然对经济的增长表现持久的热情。在政治体制方面,各主要政党还仍然持续之前的家长制政治,引起人们的反感。在作风方面,德国各主要党派的官僚主义作风极其明显,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几个人手中,民主逐渐沦为空头支票。

德国各大主要政党持机械的思维方式,将事物、危机层层分解直到不能再分为止,再对最小的单位进行分析,并以最小单位的特质去推断、描述整体,这样的方法和观念已经无法解决德国社会的种种危机。绿党持有一种系统的世界观,认为世界是一个系统,各个部分的功能只有在世界这个整体中才能实现,而且各个部分也会相互影响。因此他们解决危机时不会从单一的问题入手,而是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各个方面来考察,这样的观念是反映社会规律的科学观念,所以确实地解决了一些社会问题,并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拥护。此外,绿党主张生态保护,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待生态问题,并且在各地区的议会中提出许多切实的意见,主张世界和平,主张男女平等,主张分权与民主等等,一系列的主张都迎合了当时的社会,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也促进了绿党在德国的兴起与发展。

(二)德国的选举制度提升德国绿党政治地位

“与德国绿党不同,美国的党不会得到政府为每张选票支付的1.4美元。同样的,我们的实例也不会给我们带来他们已经得到的那些立法机构的席位,因为我们的政府制度中没有比例代表制。”①查·斯普雷纳克提出美国没能形成全国有政治影响力的绿党与美国没有比例代表制有很大的影响,换而言之,比例代表制对绿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那么德国的比例代表制是如何运行以及比例代表制是如何影响德国绿党的选举的呢?

在联邦德国,50%的席位由单一制选举制度选举产生,50%的席位由比例代表制选举产生。单一制选举产生的议员是由选区的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比例代表制选举的议员是由各个政党根据赢得的选票按比例分配席位而产生。假设议会中有300个席位是按比例分配,绿党取得了5%的选票,那么绿党便可获得15个席位。在德国,绿党只要得到5%选票便可获得议员席位,这对于绿党来说不是不能完成的任务,因为绿党的特殊理念和纲领很容易得到反核运动、环境运动、和平运动等市民组织的支持。

如果德国联邦按单一制进行选举,那么每个选区选出来的议员必需得到该选区一半以上的票数,绿党兴起之初财力、物力以及在群众心中的信任度是无法与其他主要政党如基督教民主联盟、社会民主党相比的,所以绿党即便是赢得了大量的选票也无法获得议会的席位。再者,单一制的选举不仅拼政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更是拼各政党的财力,如果没有强大的财团的支持,选举的成功几乎是妄想,作为力量薄弱的绿党在财力上无法与主要党派抗衡,所以绿党的竞选注定会失败。

(三)自身建设促进德国绿党发展

首先,绿党的“群众路线”——基层民主,巩固绿党的群众基础。

德国绿党能在短期内取得联邦议会的许多席位,跃升为德国第三大党而活跃在德国的政坛上,与取得群众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查·斯普雷纳克提出基层民主是绿党赢得许多选民支持的重要原因。

绿党的基层民主主张直接民主,在选举过程中任何一次选举都采用全民投票的方式,这样的方式保障了每个成员权利的真实性,使党的工作更顺民意。同时也有效的防止官僚制在绿党中的产生和蔓延,因为每个官员都需要对选民负责,他的最大利益是选民选票的最大化,官员们没有高高在上的心理感受,他们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直接民主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体现为任何政策的制定都需要群众的参与,群众向党组织提出政策意见、党的主张政策都需要得到群众的同意、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及时接受群众的意见反馈,通过这样的制度群众的声音能够得到有效的回应,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使群众能更深刻的理解绿党的纲领、主张,从而让绿党与群众的关系更加亲密。

其次,绿党的“统一战线”——包容民主,壮大绿党的政治队伍。

“两个绿党成员会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绿党内的意识形态是多元化的,无论是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左派、还是别的什么政治派别,只要认同绿党的基本主张便可以成为绿党的一员。虽然各个政治派别加入绿党都有自己的政治目的,但是他们的加入对绿党来说是受益的,因为加入绿党的其他政治派别与绿党在全局上没有利益冲突,而其它政治派别的加入可以充实绿党的基础、扩大绿党的影响。

当然在理念多元化政党的内部,争论与斗争是非常激烈的,在党的战略、策略、短期、甚至是长期的目标方面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意见,任何一个流派都想说服其它流派而成为绿党的代言人,在这个问题上绿党的立场是建立包容性民主制度。

二、德国绿党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绿党”

德国绿党的一系列生态主张,如提倡保护农民、鼓励制定城镇和个人住宅区的生态计划等切实地解决了德国的许多生态问题。绿党作为一个专门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平运动的政党,其组织的许多运动促使德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科尔政府最终同意自1985年开始,要求在西德使用无铅汽油”。②绿党给德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种绿色潮流,推动了德国的社会公正、环境美化,推动了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鉴于目前中国的生态危机与环境危机问题日益严重,我们在政治上需要提倡注入生态因素,以促进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我们可以继九大民主党派之后建立一个新的民主党协助共产党执政,这个新的民主党便是绿党。绿党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可以使政策的制定更加注重生态问题,在政府的许多工作中不能不考虑生态问题,这样在战略意义上将生态文明摆在一个不容忽视且越发重要的地位。如果在中国成立绿党,这将是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件,这对我国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在国际上得到认可。中国的绿党将会制度化的与各类国际环境保护组织进行交流,借鉴国际经验以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如果绿党无法有效建立,那么在中国可以建立一些环境保护类的民间社团。充分发挥社团的绿色功能:宣传生态理念、为社区环保做贡献、监督政府绿色政策的实施、监督企业生产的污染情况、对企业的污染进行有效的抗议。

(二)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注重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德国绿党的四大原则之一的基层民主制度,为德国绿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赢得群众的选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基层民主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仍然意义重大。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当权者一人的政策就可推进的,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需要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基层民主在促进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直接民主制度在调动人们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基层民主制度使基层群众直接选举产生本地区的干部,干部对人民群众负责。基层群众是环境问题的最直接的体验者,群众最有环境利益的发言权,干部由群众选举对群众负责意味着干部把环境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推出一系列的环境保护的政策,使群众的环境利益得到保障,从而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基层民主制度给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政策制定提供平台。环境污染最大的受害者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能深刻体会到环境带来的恶果。群众通过基层民主制度提出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集思广益,从而充分集合群众的智慧,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基层民主制度也提高了群众的环保意识,使生态理念有效的深入民心。

所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应该高度重视基层民主制度的建设,特别是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建设。创新基层民主制度,使民众更多地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注 释:

①②弗·卡普,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M].东方出版社,1988.322,64.

参考文献:

〔1〕许大同.当代西方政治思潮[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198—220.

〔2〕吴畏.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绿党纲领之比较[M].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55—57.

〔3〕Reiner Grundmann , “The Ecological Challenge to Marxism”, New Left Review , No.187.

上一篇:班主任专业基本功下一篇:《芙蓉镇》读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