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保障

2024-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保障(精选8篇)

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保障 篇1

【摘要】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一直坚持的一项基本道路,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道路中一项重要的方面,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居民的生活以及社会的稳定,是一项艰巨且重要的重大工程任务。法制建设作为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工具,应该得到应有的保障。

【关键词】生态文明,法制保障,研究 一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可谓寻得了解决人类生存危机的良策,为造福子孙,惠及中国人民千秋万代的最伟大的、根本性的事业确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目标。

二 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的重要性

文明起源于自然。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1.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

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的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2.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在政治制度方面,环境方面的问题当涉及到政治体制和法律体系的问题时,便成为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主要关注点;另外一点在物质形态这一层面,创造了新的物质形式和关系,改进了传统的物质方面的生产领域,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新的产业体系和结构,如循环型经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物质产业、低碳发展;在精神领域,能够创造新的生态文化表现形式,这其中包括了环境方面教育、关乎环境的科技、影响环境的伦理以及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等。

3.建立健全良好的法律制度并确保其实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所有社会必须有解决冲突、维持或构建秩序的程序,生态文明观提供了一种关于秩序的背景观念,使人类社会得以在与自然的和谐中持续发展。而法律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之一。毋庸置疑,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涉及到对人与人之间如何相互作用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如何相互作用进行约束的制度建设问题。社会法制的发展对这种约束将是实质性的,它会约束市场如何运作,并确保维持这些约束条件,以促使市场为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共同福祉和活力而运转。可见,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法制建设是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表现和方法。

4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实现要靠法治。

法治是创建和维持秩序的保障,要正确地发挥法治的作用,就必须采取共同行动,制定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法律,树立正确的文明观。而变革旧的观念并育养先进、文明的法制观念,创建合理、和谐的法律制度且使之不断完善,其根本则在于教育,在于培养、改善、提高每一个人的人文素质。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抛弃过去那种对地球可以自由地任意攫取的思想,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必须运用集体的智慧把力量集中起来,明确我们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我们在改善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任重道远。

三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现状

2013年10月21日,环境保护法修订案草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进行三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1989年实施以来,第一次进行修正。值得注意的是,自2012年草案一审稿民意征求激起一场强烈的公众表意“风暴”后,此次在众多立法修法中又进行了“第二次民意征求”,同时,环保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报送了对环保法修正案草案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官网全部公开。在这封被许多媒体认为在“中国修法史上前所未有”的函件中,民意表达被放在了显著地位。环保法修订如此吸引大众视野,表明了民众对于公民环境权的注重,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我国环境现状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在一个新的层面,正是对于当前社会发展主要问题与民生促进焦点的考量。

长久以来,我国环境资源破坏制约经济长效发展,生态破坏日益阻碍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尤其近两年来频发的雾霾现象更是将公众的视线从经济增长转移到环境安全;同时,随着民众权利意识的深化,以及越来越多人认识到短视发展破坏社会长治久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价值排序在悄然发生变化,民众、社会团体与政府从不同角色出发,均越来越注重环境问题,各方力量从不同价值取向的频繁交锋到达成生态文明建设共识乃是形势发展的必然。就在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迎来三审的第二天,哈尔滨市所有中小学就因为严重雾霾而全面停课,环境问题已然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如何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民众、政府共同关心的议题。

1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和途径

法治以其独有的性质给予生态文明建设以制度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多元化的调控手段中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法具有规范性、程序性、稳定性、可诉性、公开性与强制性,是人与人、社会、自然的行为规范工具,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支持。相较于法制,作为动态之治的法治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方面的依法而治,而立法即法律制度的完备是这一切的起点。科学的立法是以现实为依据,以公平正义为价值,以可实行性为关键,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控的良法的建立。

以此次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历程为例:从2012年的一审草案到目前的三审草案,本次修订从人大立法会到专家讨论、民众参与,充分吸收了各方积极的建设意见,从而形成了针对客观实际,立足现实,具备可执行性的修改预案。

针对目前环保工作面临一些突出问题,诸如一些地方因经济发展的冲动而忽视环境保护,有些企业单纯追求利润而无视社会责任,环境保护执法不严、处罚过轻、违法成本低,环保宣传教育薄弱、公众环境意识有待提高等,草案作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修改。

针对环保资金投入力度问题,建议增加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支持环境保护技术装备、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服务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针对处罚过轻问题,建议增加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查封、扣押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进行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同时引入了“按日计罚”。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对污染者的处罚上限就是100万,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是我国环境问题频发的关键所在,对此此次修订案草案明确,企业事业单位如果存在违法进行排放污染物的行为,将会受到罚款处罚,而且会被责令限期改正,如果发生逾期不改正的情况,将依法做出严厉处罚决定的执法行政机关就在当日可以按照原来的处罚数额继续按日进行连续处罚。

针对某些地方因关注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建议将修正案草案二审稿中的第十五条第一款修改为: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的主体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考核结果应当作为对考核对象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并向社会公开。在三审稿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对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范围的修订。考虑到环境公益诉讼是一项新制度,专家建议宜积极稳妥地推进确定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范围,也需要考虑诉讼主体的专业能力、社会信誉等因素,防止滥诉。据此,建议将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由二审稿的“中华环保联合会及在省(区、市)里的环保联合会可向人民法院提诉讼”修改为三审稿的:“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依法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5年以上且信誉良好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同时,正是因为全社会对于此次修正草案的关注,以及广开言路、积极响应的立法修法精神,使得民众的意见在此次修订中,得到了显著体现,如此形成的草案,乃至以后将正式颁行的环境保护法修订案,必然会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遵守,也会激励社会各界,运用法律制度,积极监督自我与其他社会经济的参与者共同维护生态建设,使社会全体成员成为环境的守护者,这就是法治的价值认同。

四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

强化法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保障作用,形成良好的法治秩序,是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障。

1.将生态文明、环境权的地位上升到宪政高度

要对现有的《环境保护法》进行修改,使其既有防治环境污染的功能,又能对自然资源提供保护,真正起到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作用。同时,我们还需要通过立法明确公民享有的生态环境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将环境保护从现在的国家政府的事变成广大民众自己的事,调动他们运用正常法律途径解决环保问题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全民参与的目标。

2.将环境保护作为企业、项目设计市场准入的核心内容之一

实施公开透明的听证制度,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的发生。对重大建设项目的审批和改革措施的确定实行听证会制度,通过面向全社会的公开听证确定这些项目和措施是否对生态具有潜在的威胁。

3.推进生态文明司法的专业化与专门化。

在司法工作机制上,应结合国家正在进行的司法体制与工作机制改革,在全国统一设定环境保护审判庭、合议庭以及环境保护法庭的标准,明确环境保护案件的主管范围。并由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行使司法解释权,指导全国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审判工作。解决司法权统一行使问题。保证司法工作机制的顺畅。此外,要加强司法机关和司法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公正、信得过的司法队伍,提高司法人员的生态法律素养,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力度,强化司法强制力,提高司法的权威、效益和效率。

五 结束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项工程需要一代接一代不断的努力,而且涉及到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每个角落和方方面面,不单单包括政治制度方面,还包括经济发展的模式,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等等,这都需要我们统筹兼顾、协调进行、和谐发展。任何一方面疏漏都可能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的失败。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加快法治建设的步伐,让法治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的选择,最重要的保障。参考文献:

[1] 周珂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法制理念更新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年4期第73页

[2] 帕提古丽·库尔班 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思考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4期第59页

[3] 汪培文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法制 绿色视野-2014年5期第143页

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保障 篇2

一、制度化是生态道德建设持续深入发展的重要保障

多年来, 我们国家一直十分重视生态道德建设, 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 纵观当前我国生态道德建设的现状, 仍然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面对这种情况, 在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不但需要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更为重要的是, 还要加强制度建设, 以制度建设来保证和促进生态道德建设的顺利推进。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走向反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良好的制度环境会鼓励人们自觉地“抑恶从善”, 而不良的或不完善的制度则为“从恶”提供方便, 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行善”的愿望和动机。可见制度对于社会成员的道德状况好坏, 有着相当大的影响。这里所讲的制度是指具有强制力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行为规范的集合, 广泛地存在于人的各种活动领域。虽然, 这些制度本身并不是具体的、直接的生态道德行为规范, 但会指向特定的生态道德目标, 蕴涵着一定的道德原则, 并可能产生一定的具有道德意义的结果。所以, 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制度时, 要把实现经济、政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作为出发点, 并且进一步研究其伦理导向, 使生态道德建设目标与经济和政治建设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此外, 在推进生态道德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要尽可能地使社会生活中现实存在的道德规范内化成一种切实可行的制度, 为人们所遵守, 使道德价值得到道德规范与制度法规的双重确认, 增强其约束力。而这种遵守, 还表现为人们对自身利益的一种确认。因为, 生态道德的基础是利益, 一个人在选择遵守生态道德行为的时候, 实际上就是选择了通过尊重他人利益来维护自己利益的目的。正是通过对利益的尊重, 我们才能在制度建设中, 引导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生态道德取向和价值追求, 从而把制度建设和生态道德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切实增强生态道德建设的实效, 同时运用科学理性和道德规范来指导、约束自己的需要, 提升自己的文明水平, 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协调发展。

二、实现生态道德规范的制度化

生态道德规范的制度化就是以制度法律的手段来解决生态道德的问题。加强生态道德的规范建设和生态道德立法, 将对一定社会成员的生态道德要求和生态道德规范上升为制度和法律, 以明文规定的形式将这种要求规范化、明晰化, 并以法律的手段保障生态道德的实施。加强生态道德规范的制度化, 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 加强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和行业立法。每个人在社会中, 都会从事一定的职业, 并在一定的行业中度过自己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因此, 把生态道德规范纳入职业规范和行业立法, 对一个人的生态道德观念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职业的分工使得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生态道德要求, 职业生态道德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 它不仅是社会道德系统中的一个有特色的、新兴的分支, 而且是一个较有代表性、起中坚作用的道德层面, 全国各行各业的职业生态道德是生态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各行各业的职业生态道德建设也就成为生态道德规范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体制转轨的过程中, 市场经济的建立, 利益机制的驱动, 一方面充分调动了人们的自主性、能动性, 人们竞争性观念明显增强;另一方面, 由于市场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完善, 加上没有制定完善的职业生态道德规范体系, 没有健全的法制规范, 从而导致生态道德状况恶化:部分人被急功近利主义、拜金主义充斥了头脑, 忽视了对理想道德的追求, 缺乏危机感、短视;少数国家工作人员见利忘义, 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换取私利, 助长和掩护环境污染, 破坏生态平衡;部分行业从业人员利欲熏心、金钱至上, 不顾生态环境保护, 以环境破坏换取行业暴利的不正之风泛滥。这一切都有悖于生态道德建设, 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职业生态道德建设。加强职业生态道德规范建设和行业立法, 需要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第一, 加强相关行业协会生态环境监督功能建设, 制定行业生态道德规范。行业协会是指以同行业的企业为主体, 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以谋取和增进全体会员企业的共同利益为宗旨的, 具有法人资格的一种经济社团。行业协会具有为行业的从业人员制定生态道德规范, 对违反职业生态道德规范的人进行惩处和进行本行业职业生态道德理论研究的职能。行业协会所制定的职业生态道德规范, 对本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 具有一定的约束性质和相应地位与作用。对从事一定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 不但要遵守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 而且还要遵守本行业所制定的规章规范, 包括职业生态道德规范。严格地说, 在具体的职业领域中, 职业生态道德规范和法律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在法律的原则精神和具体规范基础之上, 具有感召力和制裁力的双重功能, 而不仅仅是软性的生态道德约束。因此, 加强相关行业协会的生态环境监督功能建设, 不仅能够有效规范本行业的行为, 而且能够提高行业内部从业人员的生态道德水平和生态道德修养, 从而加强行业的职业生态道德建设。

第二, 加强行业立法, 使职业生态道德规范及其细则法规化, 从而成为本行业内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规。在大力提倡高尚的职业生态道德的同时, 对违反、亵渎职业生态道德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 提高其违法、违规的道德成本。因此, 虽然违反职业生态道德的行为在社会上只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不受法律的制裁, 但是, 在本行业内, 违犯职业生态道德的行为不能不受行业的制裁。国有国法, 家有家规, 行亦有行规。行业法规的建设和实施对于减少和降低违规行为, 对于加强职业生态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基础性作用。

社会主义的职业活动从总体上来说, 不是个人发财的手段, 而是实现造福社会、造福人民的手段。社会主义的职业活动鼓励职工通过造福社会、造福人民而实现自己最大的物质利益, 但决不允许任何人为了个人私利而不择手段, 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因此, 在职业活动中切实反对以权谋私、以业谋私等现象和不正之风, 同时要倡导保护环境、顾全大局的职业生态道德观念。

第三,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和公共立法。除了加强各个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外, 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也应该加强生态道德规范的制度化和生态道德立法。长期以来, 我国的公共生活领域既没有行政规范的约束, 也没有行业规范的控制, 主要靠社会舆论、习俗和人们的道德自觉, 来维护公共生活领域的生态道德秩序。但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在过分追求世俗的、功利的物质目标的同时, 忘却了理想人格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许多的社会正义伦理和道德底线被突破、被扭曲, 社会公德被践踏。而且, 我国教育, 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中, 过分强调对孩子的智力教育, 而忽视了对青少年的品格教育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导致部分青少年社会责任心和生态道德感淡薄, 只知道追求自己的享乐, 对社会漠不关心, 生态公德意识淡薄。此外, 生态公德的维护缺乏有效的监督。一方面, 缺乏监督的主体。在我国, 很多时候面对违反生态道德的不文明行为, 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人们对于维护公共道德的人和行为, 不是投于赞赏、支持的眼光, 而是认为其哗众取宠或者想得到什么好处, 而冷眼旁观甚至嘲笑、讥讽。另一方面, 缺乏制度监督机制。在我国, 虽然也有一些规章制度和法律规定人们遵守生态道德, 但内容简单, 流于表面化, 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生态道德往往是一种不成文法, 或者是某些部门、场所规定的带有倡议性质的公约、规则、须知等, 对它们的履行完全依赖人们的自觉, 缺乏具体明确的制度规定。因此, 加强公德建设, 一方面要加强生态道德的宣传教育, 全面贯彻其基本精神;另一方面, 也是更重要的方面, 是要加强生态道德规范建设和生态道德立法, 通过制度和法律的形式, 促进和强化生态道德建设。

三、完善生态道德建设的管理制度

生态道德建设的途径是多样的, 且唯有社会各种手段的密切配合才能达致良好的效果。因此, 我们在强调学校、家庭、单位等组织进行全方位生态道德教育的同时, 还必须注重公民生态道德建设的外在管理体制机制的建设, 为公民道德的生长创设适宜的制度环境。

第一, 建立维护生态道德的法律制度及其社会管理制度。一个社会、一个国家, 是通过各种制度来实施管理的, 而良好的法律制度及其社会管理制度, 既可以使社会形成良好的利益格局, 为生态道德的践行创造广阔的空间, 又可以通过其外在的强制力, 凸显规则的权威性, 从而维系生态道德的向度。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直强调以行政为主导, 政府起决定性作用, 这种体制在我国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加强社会生态道德的监督管理工作, 离不开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 一方面, 各级政府机关应把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绩纳入考核体系中,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与发展观, 增强在社会实践中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同时, 政府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建立有特色、有吸引力的生态道德教育网站, 制作生态道德教育主页, 或者把生态道德教育内容通过各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 以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 形成生态道德教育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生态道德建设。人类维护生态环境离不开法律,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环境道德教育获得成效的重要保证。近年来, 我国先后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土地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通过保护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 让公众了解生态方面的相关法规, 逐步规范公众的行为, 使之自觉遵守生态道德规范,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通过宣传, 逐步将环境保护、改善生态、合理利用与节约各种资源的意识和行动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 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二, 建立生态道德的外围支撑性的管理制度。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等生态道德要求, 不是高悬在口头上的道德戒律, 而是每天发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生态道德行为。而生态道德行为作为一定境遇下的行为方式, 不仅与行为主体的生态道德素养相关, 而且也与特定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通常情况下, 具体生态道德行为的发生需要具备如下条件:合理的生态道德规则、具有按规则行事能力的人、维系生态道德的社会制裁力以及适宜生态道德生长的社会环境。简而言之, 公民良好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 绝不只是生态道德的认知教育问题, 也是一个维系生态道德的环境创设问题。因此, 我们要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 把生态道德建设纳入城市的管理系统和提升城市文明形象的建设工程中。一方面, 营造文明的硬件环境, 制定城市管理的细则。如根据区域面积和客流情况, 规定垃圾桶的摆放距离间隔等;另一方面, 各地政府要以政府令的形式制定和颁布城市管理的处罚条例, 为人们的行为立标建章, 严惩不道德行为。如通过加强市容管理, 对于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破坏环境等行为, 施以重罚, 严惩违规者。通过惩罚性教育, 使人们逐渐改正行为恶习。扼要概之, 生态道德生长环境的外围支撑制度的建设, 能够在广泛而经常的日常活动中培育人们的生态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 使人们在生活中感受生态道德的意义和价值, 从而催生人们的生态道德信念。

第三, 建立生态道德的舆论监督机制。社会舆论的褒贬是道德维系的重要机制, 故此, 生态道德建设离不开道德评价的舆论场。生态道德评价对人们行为善恶价值的判明、行为道德责任的确认, 以及所形成的是非善恶的社会舆论和群众心理, 是维护良善道德和排斥恶德的强大力量, 为此, 我们要建立生态道德的导向机制、针砭机制和公示机制。具言之, 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时代, 政府、传媒机构、具有公共责任的知识分子等社会组织或个人, 要对社会存在的荣辱颠倒的混乱道德价值观及时给予澄清, 以引导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对具有典型性和重大性的守德善举或背德的丑恶行径, 政府要利用和发挥电视、报纸等传媒的广泛性和快捷性的优势, 组织社会团体和民众进行广泛的讨论, 针砭丑恶和彰显善德;通过建立不同范围的生态道德公示制, 促使人们注重自身的品行, 形成责任意识, 尤其要善于在街道或社区, 利用熟人社会的舆论监督优势和中国人的“面子”心理, 启动人们的荣誉感和耻辱感来褒善责恶。综括而论, 发挥社会舆论的扬善抑恶功能, 给行善者以鼓励, 对行恶者以惩罚, 是加强生态道德软环境建设的必须。

四、健全生态道德实践的保障制度

制度具有价值规范与引导功能, 制度的有效供给是生态道德实践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生态道德实践作为生态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绝不是一阵风, 走过场, 而是要长期踏踏实实地认真落实。因此, 健全生态道德实践除了需要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外, 也需要确立相应的组织保障、教育保障和投入保障措施, 才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实施。

首先组织保障制度要求政府领导对生态道德实践工作要高度重视, 统一思想、明确分工、明确任务、做到党政工青齐抓共管, 创设全员实践环境。各级领导均要提出自己的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实施措施, 并邀请环境保护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全面生态道德实践的内容、途径和方法。使生态道德实践工作成为全民上下的共识, 形成各级组织重视共抓的局面。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各环保社会团体及非政府绿色组织等广大组织的作用, 组织好围绕全面生态道德实践为主题的一系列全民文化活动, 切实发挥全民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 使参与者不仅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更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这些民间组织要把公民生态道德实践活动纳入到自己的工作计划中, 每年活动组织的形式、时间, 都要有详实的计划。

其次, 要保障社会生态道德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学校作为大量培养社会建设所需栋梁的前沿阵地, 应尽量保证有关生态道德实践教育课程的开设、教学时数、教学场所等。给予开设生态道德实践教育课的学校大力支持。加强生态道德实践教育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保障教学人员、教学设施、资金的投入这对生态道德实践工作的开展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积极支持校园网络技术信息中心的建设, 建立生态道德实践教育网页, 使生态道德实践工作的实施更为新颖、广泛和贴近广大学生。同时, 政府领导要积极支持鼓励有关专家、学者以及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 进行围绕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教育的科研, 支持他们针对这一教育主题进行专门的科研立项、申报课题, 在不断研究探索的基础上, 出品更多的科研成果, 更好地探索总结大学学生生态道德实践的规律、途径、内容、方法、形式等, 并将这些科研成果运用到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李春秋, 陈春花编著:《生态伦理学》[M], 科学出版社, 1993年版;

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保障 篇3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法律制度 环境权利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还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次我们党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可见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要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各项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不但要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制度,而且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制定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按照环境法律、法规、标准来处理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只有法律制度才能够持久地把握环境问题的长期发展特征。环境政策能否有效得以贯彻关键不在于抽象意识、而是组织、行动联盟和共同的实践法典。”

我国现行的法律中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有关规定,对当前生态环境保护起到很好作用。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树木。”“国家保护名胜古迹”,“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此外,宪法中的其他条款也有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宪法中这些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是国家关于环境保护总的要求,是环境保护法的基础和立法依据。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是一部综合性的环境保护法律,是中国环境保护基本法。该法对环境保护的目的任务,环境保护的对象,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制度,防治环境污染和保护改善环境的基本要求,以及对环境监督管理职权,环境保护法律责任等重要问题作出了原则规定。它是制定专门性环境保护单行法的依据。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国务院和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倾倒废弃物,进行海岸工程建设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必须依照法律和法规,防止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城乡建设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而且我国环境保护法还规定了违反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例如“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没有建设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批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罚款。”“对违反本法规定,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法规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情节较轻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的单位或者政府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一般认为,环境保护法是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环境保护法的目的是为了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民健康,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对环境保护方面有制定专门性的法律法规,它是针对各种环境要素或特定的保护对象,分别制定的具体法律规定,又称环境保护单行法。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为了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该法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义务,并有权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提出检举和控告。除以上单行法之外,我国还有一些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行政法规和规章。例如关于放射性污染防治、化学危险物品管理、农药安全使用、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等法规和规章。

我国在其他部门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也很多。我国民法通则、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经济法中有不少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我国民法通则中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我国刑法中有一些专门对破坏环境资源方面的处罚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出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我国侵权责任法对造成生态环境污染方面有专门追究责任的具体规定,例如有“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等规定。此外还有我国国务院的环境保护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法规、规章。我国参加的国际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我国参加已对我国生效的一般性国际条约中的环境保护规范,包括我国参加或者缔结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双边、多边协定和国际条约及履行这些协定和条约的国内法律等,也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建设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参加的重要环境保护国际条约有:《联合国海洋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南极条约环境保护议定书》等。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结果是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生态文明取得的成果也应体现在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上。现阶段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特别要加强生态环境的法律制度建设,用法律制度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人不仅有基本的政治、经济和发展权利,还应当有基本的环境权利,有权获得良好的生活环境,有权不遭受污染的危害,有权参与对影响环境行为的监督管理。要提高公民的环境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对公民环境权利的保障,以更加合理地利用环境,更加自觉第保护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而持久的动力。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政府保障公民的环境权利的实现,推动生态文明需要公民自觉维护环境权利。

近年来,我国在公民环境权利保护方面取得很大进展。2012年8月31日,我国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其中采纳了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议。其中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我国法制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突破,由此揭开了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新篇章。但是我国正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环境保护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许多群体性事件都是与环境侵权有很大关系,公民的环境权益面临较大威胁。目前,我国在环境方面正处于敏感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公民环境保护权保护三者之间关系。我国发生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地区主要存在五种情况,一是未批先建;二是批了乱建;三是在环境影响评价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四是有些所在地政府的执行不力问题;五是有关重大项目社会风险评估的法律不健全、机制不完善。从现有的群体性环境事件中,反映了当前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人民群众环境维权意识的觉醒与环境救济途径的不足之间的矛盾。

我国在环境信息公开方面存在滞后,该公开的没有及时公开,而在环境信息公开方面,公民参与决策的渠道不畅通。政府所掌握的环境信息数量庞大,难以全部主动公开,而公众为了维护自身的环境权益,对环境信息常常会有不同的需要,因此依申请公开就成为公众获得环境信息非常重要的手段。对此中国和西方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中国在依申请公开方面,无论在要求上还是在实践中,都与西方存在明显的差距。中国在项目环评阶段,现行规定存在环境信息公开时间短、公众参与意见渠道不畅等问题,虽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规定,政府机关要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专项规划应当在该规划审批前,通过举行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但公众在参与的具体条件、方式、程序上还缺少明确细致的法律规定。目前,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大环境立法力度,把公民的环境权利内容具体化。只有明确规定公民环境权,以权利制约权力,依靠公众参与、公众监督和公众诉讼,才能有效地促进政府依法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环境保护法律只有通过明确公民环境权,才能从法律角度彰显其不同于民法、物权法的适用范围和立法目的。环境权是环境法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环境立法、执法和诉讼,环境管理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环境公益诉讼的基础。环境公益诉讼时实现环境权的主要途径,是环境权受到侵权时的司法救济手段。在我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环境权和环境公益诉讼内容,有利于从根本上建立健全环境法律制度,从而有效地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中国处于环境问题敏感期》,《新京报》2012年11月13日

2、黄莎:《我国环境法庭司法实践的困惑及出路》,《法律适用》2010年第6期

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保障 篇4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20世纪的后50年全球环境遭到空前破坏和污染,相继出现“温室效应”、大气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有毒化学物质扩散、人口爆炸、土壤侵蚀、生态危机森林锐减、陆地沙漠化扩大、水资源污染和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十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对此众多知名生态学家指出,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已直接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文明的持续发展,正残酷地撕毁人类关于未来的每一个美好愿望和梦想,这一影响不仅会殃及一代、两代人,而且将影响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生存和发展。

当今世界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国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开始反思工业文明带来的影响,高度发展的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极大改善之外,很大程度上由于各国长期推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破坏日趋恶化,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空气污染指数明显加快,温室气体排放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更加凸显,北极冰川面积逐年缩小,生物多样性进一步减少。可见,工业革命造成了生产力的空前解放和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危机和生态恶化。能源的超速消耗,导致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人口爆炸,导致更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军事科学的发展,导致人类生存安全问题,使经济社会发展变为不可持续。

实践一再告诫人们,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不可超越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阈值,超过了这个阈值就要遭受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在上下约万年的人类文明长河中,一些古老文明国家和地区,如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地中海文明和印度恒河文明、美洲玛雅文明等,之所以消亡、衰落,其共同的根源,就是过伐森林、过度放牧、过度垦荒和盲目灌溉等,使广袤的森林、草原植被遭到毁坏,河道淤塞,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盐碱化,肥沃的表土遭到侵蚀、剥离,失去了作物生长所需的大量矿物质营养,于是随着土地生产力的衰竭,它

所支持的文明也就必然日渐衰落、消亡。我国黄河文明的兴盛与衰落,根本原因亦在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繁茂与破坏。“顺自然生态规律者兴,逆自然生态规律者亡”。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铁的定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到此,人类开始清醒地认识到不能无限地索取和肆意地破坏自然。人既不是自然神的奴

隶,也不是征服自然和驾驭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伙伴,是自然界平等的一个成员。人必须和自然和谐协调共同发展。否则人类也将失去自己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最后毁灭人类自身。同时为了社会的健康发展,不但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同时更加需要保护自然、改善自然。积极主动地利用再生资源、再生能源,最大程度上减少对资源、能源及环境的破坏,积极投身到人工绿化的行动当中,为自身的生存环境创造出更多的绿色家园。

生态文明,就是在深刻反思工业化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和探索到的一种可持续

发展理论、路径及其实践成果。人类发展史的实践表明,生态文明是有别于任何一种文明的崭新文明形态,其产生和发展具有必然的历史演进轨迹,即人类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人们熟知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都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惟有生态文明是现代工业高度发展阶段的产物。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生态文明不只是生态、环境领域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而是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的时代的标志。

生态文明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

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既是文明形态的进步,又是社会制度的完善;既是价值观念的提升,又是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既是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的目标指向,又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有益尝试。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才能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建设生态文明,人类的发展才能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挽救人类的自身灭亡。

众所周知,未来人类的发展只能走生态文明的光明大道,才能使社会发展可持续,生态

环境可保护,人民生活则安康。

二、西藏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西藏发展的战略定位,使西藏成为重要的国家安全

屏障、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西藏要成为重要的安全屏障,必须更加注重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加注重保护高原生态环境,更加注重扩大同内地的交流合作,更加注重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这实际上是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要推进西藏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起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注重保护高原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西藏,由于西藏地处高寒、干旱的高原地区,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之近几年人为的破坏,生态环境出现逐年恶化趋势,草场退化、水土流失趋于严重,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森林覆盖面进一步减少,地质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进而造成空气和环境的污染,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气温的增高及极端气候的出现,直接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空间。

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要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三个维度的关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创新,践行生态伦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生态正义,实现生态补偿的原则,确保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发展、永续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公正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符合了在西藏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更加适应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需求。在西藏,促进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三、建设生态文明,推进西藏可持续发展 在和谐、共处、互利、可持续的生态文明背景下,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会呈现又好又

快发展的美好景象。西藏因特殊的历史地理因素,经济社会较我国内地长期处于落后的状况,尽快摆脱落后面貌,迅速走向现代化,是西藏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特殊,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保护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确保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及良好的调节能力,确保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是西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推进西藏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也是保

护西藏蓝天碧水的必然选择;更是西藏人民与祖国人民同步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首先,推进西藏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政治制度。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西

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提供完整有效的政治制度保障,政府制定重大的方针、政策;实行重大决策;实施重点工程、建造大型楼房时首先要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必须做到

保护优先,保护与建设并重,实行边保护边建设的策略,有效地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对违规开采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惩,避免过度的环境破坏和资源的浪费,从而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政策支持。

其次,建立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体系,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西藏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要按照《西藏自治区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多部门联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网络,同时要不断扩大环境保护新闻宣传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进一步丰富环境文化产品,举办多层次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培训,从而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创新能力和整体实力。逐步建立一支规模较大、素质较高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队伍,与构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和建设生态西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势及要求相适应。

再次,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西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持。针对不同的教育层次,都要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所涉及的教科书中必须列出生态文明的教学内容,为不同层次的学习人员提供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生态文明知识,使每个人从小要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特别是对处于幼儿园学习阶段和小学学习阶段的学生提供更多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让他们从小了解生态保护的现状、破坏环境的危害、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最后,建设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社会,为西藏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关系到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幸福与安康,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社会,就是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让每个公民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去,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公民的自觉行动;让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来,使每个公民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与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法分子抗争到底;让绿色生活的习惯扎根在每个公民的习惯当中,使整个社会变成和谐、节约、绿色的新家园。

强化制度保障 建设“五型”班子 篇5

阅读次数:62 【字体:大 中 小】

许志华

近年来,宜昌市猇亭区主动适应跨越发展的新形势,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领导班子建设的新要求,紧紧围绕建设“五型”班子,突出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常态化、规范化,为促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围绕理论武装建制度,打造“学习型”领导班子

健全理论学习制度。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区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和领导干部述学、评学、考学等办法,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全面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根据领导干部政治思想特点和工作实际,科学制定学习计划,选定学习内容,定期组织开展集中学习,有针对性推荐自学书目,通过各级领导带头学习,推动全员学习,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理论素养和领导能力。去年以来,先后组织区委中心组集中学习18次,参学率均达98%以上。区委中心组成员深入基层单位开展讲学20余次,参学党员干部达5000多人次。

完善教育培训制度。针对近年来“全区开发建设任务重、换届后新进班子年轻干部多”等实际,坚持“请进来讲”与“送出去学”相结合,不断完善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增强培训实效。在积极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上级调训的同时,不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促进领导干部更新思想观念,优化知识结构。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到发达地区举办培训班制度,采取理论学习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先后选送82名领导干部赴省内外考察学习,分2批组织64名局级干部赴苏州、无锡等地举办培训班。创新学教机制,探索与高效联合办班模式,今年6月与华师签订了联合开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办学协议,并制定出台了资助办法,受到了广大干部欢迎。

强化实践锻炼制度。建立完善以上挂、下挂、外挂为主要方式的领导干部挂职培养锻炼制度,探索实行区级领导担任项目专班领导、选派科级干部担任企业联络员、街办党委班子成员兼任居(村)第一书记等办法,让领导干部到农村基层、项目建设、征地搬迁一线进行实践锻炼,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增强本领。近年来,区委共选派14名区级领导、103名科级干部参与征地搬迁、项目协调和企业服务,选派35名科级干部担任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络指导员,推动了重点工作顺利开展,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推进发展的能力。

二、围绕扩大民主建制度,打造“协作型”领导班子

完善议事决策制度。处理好全委会与常委会的关系,修订完善《全委会工作规则》、《常委会工作规则》,着力规范议事决策运行机制,对事关全区发展大局和党的建设的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重大问题,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严格遵循议题提出、制定方案、征求意见、讨论决定、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等程序,切实提高议事决策的水平。各党委(党组)进一步明确了议事实施细则,确保了民主集中制贯彻落实。

健全协调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区委领导核心作用,着力强化统筹全局、协调各方职能,保证工作顺畅有序。注重处理好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的关系,着力规范各自分工责任和岗位职责,注重加强班子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目标同向、工作同干、责任同担、推进同力的工作格局。处理好区委与其他班子的关系,坚持完善四大家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常委之间、四大班子之间经常性的协调沟通机制,形成了党委执政、人大督政、政府行政、政协参政,各级班子凝心聚力、团结干事的良好局面。

完善党内民主制度。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实行区级领导参加指导联系街办和分管部门民主生活会制度,努力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探索建立党代表任期履职工作制度,制定出台关于贯彻党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实施意见,组织开展视察调研、评议监督、联系走访等活动,促进了党代表经常性作用的有效发挥,最大限度保障了党员权力,推进了基层党内民主。同时,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通报制度,认真落实谈心谈话制度,不断探索扩大党内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凝聚了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围绕干部选用建制度,打造“实干型”领导班子

探索建立开放竞争选拔干部机制。在坚持党管干部基本原则、组织选拔干部主渠道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选人用人制度。同时积极探索公开选拔、差额选拔、竞争上岗、公推公选等多种方式,加大开放式、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去年来,先后对14个党组织实行“公推直选”、86个党组织实行“无候选人直选”;分两次对十八中校长、政府办副主任等12个科级领导职位进行公推公选;采取会议集中推荐提名、组织部门推荐提名、基层组织推荐提名等方式,先后对团区委书记等32个领导职位进行了初始提名,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在今年全省开展的选人用人满意度测评中,我区位居全市前列。干部公推公选的有关做法被《光明日报》等媒体刊发。

大力推行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制度。为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区委在完善“上级评价、领导评价、干部评价、群众评价”四维一体干部评价办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施领导干部实绩量化考核工作,制定出台了《干部实绩考核办法》,通过分、分类别建立干部业绩台帐,客观记录、科学运用干部实绩档案,构建定性评价与定量考核、个人业绩与班子成绩相结合,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将实绩考核评价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调整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建立健全干部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大力推进干部分级分类管理,针对不同年龄、岗位、经历和职务干部的特点,探索建立分类培训、分类培养、分类考核、分类激励的管理机制。制定出台《科级后备干部管理办法》,充实完善后备干部人才库,有计划地跟踪培养优秀年轻干部。修订完善《非领导职务干部管理办法》,明确非领导职务干部的职责、考核、奖惩、任免,促使他们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制定出台《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关爱老干部、发挥老干部作用的途径。

四、围绕改进作风建制度,打造“效能型”领导班子

建立领导干部“四联”制度。以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为主线,通过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项目企业、联街办社区、联农户职工、联专项典型等“四联”责任制,将原领导干部的党建联系点、人才联系点、居村联系点、企业联系点、项目联系点等进行规范、整合,以制度形式明确23名区级领导的联系点、联系职责和工作要求,以实际行动狠抓工作落实,服务人民群众,推动科学发展,促进了领导干部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升。

完善目标责任管理制度。按照“高起点谋划、系统化推进、项目化实施、目标化管理、效能化考核”的总体思路,把党代会、人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方案化、项目化、具体化,将主要目标分解至区级领导,对重点工作细化推进方案措施,靠实区级领导目标责任,调动了班子成员抓落实的主观能动性。对区直部门、街办全面落实目标责任制管理,突出考核重点,合理赋分权重,制定了明确的责任目标和考核办法,建立了“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督查倒逼落实”的工作机制,构建了目标细化、要求实化、考核量化的责任体系,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强化效能考核奖惩制度。注重把思想建设融入效能建设之中,充分发挥效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制定出台了《深化机关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机关效能建设考核评价办法》,本着过程性激励、及时性奖惩和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原则,重点从纪律作风、机关管理、产业发展、城市建管、社会管理、民生领域、党的建设等方面,进行分类明责,细化考评条款,实行每月考核,严格奖惩兑现。同时,制定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治庸问责办法》,围绕解决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跟踪督查和追责问责,构建了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的责任追究机制。去年以来,共实施效能问责143人次,责成单位批评整改67人次。

五、围绕监督管理建制度,打造“廉洁型”领导班子

完善廉政教育制度。建立健全经常性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增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在今年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中,紧紧围绕“保持党的纯洁性”主题,通过党组织负责人带头讲廉政党课,根据干部调整对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的21名负责人进行廉政约谈,大力培育廉政文化精品,积极创建源头治腐示范点等措施,提高了反腐倡廉教育冲击力,筑牢了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同时,探索建立经常性提醒和教育帮助机制,尤其对廉洁自律方面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认真落实提醒谈话、诫勉谈话、组织函询等制度,做到防范在先、纠偏在前。

强化廉政监督制度。在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谈话诫勉和经济责任审计、函询等制度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工作机制,大力推行勤政廉政记事制度,严把“个人每月记载、单位季度检查、纪委通报”三道关口,有效地从形式、内容和机制上促使领导干部廉政勤政。全面实行廉政勤政公开承诺,坚持区级领导带头,各级领导干部根据上级要求、岗位职责和工作实际,科学制定“廉政勤政”承诺内容,在全区党务政务网上予以公开,加强自律和他律,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勤政为民。

规范权力运行机制。从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权力监督制约入手,着力构建党内外共同监督机制,实现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形成防止滥用权力和遏制腐败的“防火墙”。在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干部选拔任用、干部日常管理、重大情况通报、党务政务公开、群众民主评议等监督制度的同时,紧密结合猇亭实际,重点针对征地搬迁安置、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居)村“三资”管理等腐败易发领域,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制度规范,从源头上防止了干部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篇6

作者:zhujiuxiang 于 2013-11-30 11:32 发表

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多年来,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目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已经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矛盾、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障碍、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隐患,生态产品成为当今中国最短缺的产品,生态差距成为我国最大的发展差距。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着自然的、历史的原因,但不得不承认,30多年经济快速发展及其部分领域和区域的盲目开发、无序开发、过度开发是主要原因,而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则是更深层面的制度原因。

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没有建立起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如,市场没能很好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相当程度上、许多领域中,主要还是政府直接配置资源或在政府不合理干预下配置资源。一些地方政府采取土地优惠、税收优惠、先征后返、财政补贴、电价优惠、降低环保标准等进行招商引资,带来产业转移的早熟,加剧了产能过剩,而产能过剩,是最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税收和价格机制还难以有效抑制对资源及其资源性产品的过度需求,由于土地可以卖钱,各级地方政府对占用土地的需求几乎是无限大的,工业用地、水资源、能源等的价格偏低,占用湖泊、河道、湿地、林地的成本过低或基本无成本,远远无法弥补生态价值。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财权不匹配,地方政府承担的事权多于其财力,迫使其不得不圈地卖地融资,导致耕地和生态空间被过多占用。以CDP论英雄的政绩评价和干部任用办法,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缺乏制约和责任追究等,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我们已经建立了不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度,但不系统、不完整。源头上,没有建立起有效防范的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制度

还没有完整建立,许多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所有者不到位,用途管制在耕地方面落实较好,但没有扩展到占用其他自然生态空间。过程中,没有建立起严密监管的制度。对各地没有资源环境方面的警示和约束,一些地区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后仍在过度开发;环境保护的制度不少,但在环境保护中居核心地位的污染物排污许可制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还很不健全。后果上,没有建立起严厉的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没有追责。一些不法企业偷排、超排,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的,也只是象征性地交点罚款就可摆平,等等。

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源头严防的制度体系

源头严防,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治本之策。《决定》提出了7个制度,构建了源头严防的制度。

(一)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这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的基础性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我国自然资源资产分别为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但目前没有把每一寸国土空间的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确定清楚,没有清晰界定国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各类自然资源的所有者,没有划清国家所有国家直接行使所有权、国家所有地方政府行使所有权、集体所有集体行使所有权、集体所有个人行使承包权等各种权益的边界。要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二)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我国宪法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相关法律规定了全民所有水资源、森林、土地等自然资源所有权的代表者。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权益不落实;监管体制上没有区分作为部分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的权利与作为所有自然资源管理者的权力。随着自然资源越来越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资源的资产属性越来越明显,市场价值不断攀升,自然资源和生态空间的未来价值、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意义越来越重大。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

制,就是要按照所有者和管理者分开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管理的思路,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建立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职责的体制,授权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所有者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对各类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数量、范围、用途进行统一监管,享有所有者权益,实现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

(三)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

国家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行使所有权并进行管理和国家对国土范围内自然资源行使监管权是不同的,前者是所有权人意义上的权利,后者是管理者意义上的权力。我国实行对土地、水资源、海洋资源、林业资源分类进行管理的体制,很容易顾此失彼。必须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使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和国家自然资源管理者相互独立、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统一行使全国960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空间和所有海域国土空间的用途管制职责,对各类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的用途管制制度,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的系统性修复。

三、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过程严管的制度体系

过程严管,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决定》提出了5个制度,构建了过程严管的制度。

(一)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使用自然资源必须付费,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我国资源及其产品的价格总体上偏低,所付费用太少,没有体现资源稀缺状况和开发中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必须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我国工业用地总量偏多,居住用地偏少,比例失调。原因之一是土地价格形成机制混乱,各地为招商引资,工业用地实际出售价格往往低于基准价,甚至零地价,为弥补工业用地上的亏空,居住用地屡屡被打造出“地王”,价格畸高。要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从源头上缓解房价上涨压力。同时,要通过税收杠杆抑制不合理需求。当代的价格机制难以充分体现自然资源的后代价值,当代人不肯为后代人“埋单”,必须通过带有强制性的税收机

制提高资源开发使用成本,促进节约。要正税清费,实行费改税,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如,若对抽采地下水实行水资源税,就可以有效抑制过量开采地下水的行为。

(二)实行生态补偿制度

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就是在发展,只不过发展的成果不是生产工业品和农产品,而是生态产品。生态产品生产者向生态产品消费者出售生态产品,理应平等交换、获得收入,这不是施舍或救助。生态产品具有公共性、外部性,不易分隔、不易分清受益者,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应该代表较大范围的生态产品受益人通过均衡性财政转移支付方式购买生态产品,这就是生态补偿。所以,要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同时,对生态产品受益十分明确的,要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如河北的张承地区,肩负着为北京、天津提供优质足量水资源的主体功能,京津两市就应该给予必要的补偿,并使之制度化。这样,才能使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的地区,不吃亏、有收益、愿意干。

(三)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指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受危害并维系良好生态系统前提下,一定地域空间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所能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水、土地等不宜跨区域调动的资源,以及无法改变的环境容量,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理极限,不是靠价格机制能调节的。我国不少地区在现行发展方式下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已经超出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极限,国土空间开发强度过高,生态空间和耕地锐减,大量开采地下水,污染物排放超出环境自净能力。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就是根据各地区自然条件确定一个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红线,当开发接近这一红线时,提出警告警示,对超载的,实行限制性措施,防止过度开发后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

四、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后果严惩的制度体系

后果严惩,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决定》分别对领导干部和企业个人,重点提出了2个方面的制度,构建了后果严惩的制度。

(一)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这是针对领导干部盲目决策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损害而实行的制度。我国生态环境的问题与不全面、不科学的政绩观及其干部任用体制有极大关系。一些地方为了一届任期的经济增长,不顾及资源环境状况盲目开发,尽管可能本届任期内实现了高增长,却造成了潜在的生态环境损害甚至不可逆的系统性破坏。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就是要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终身追究责任,不能把一个地方环境搞得一塌糊涂,然后拍拍屁股走人,官还照当,不负任何责任。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一个地区的水资源、环境状况、林地、开发强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在领导干部离任时,对自然资源进行审计,若经济发展很快,但生态环境损害很大,就要对领导干部进行责任追究。

(二)实行损害赔偿制度

这是针对企业和个人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而实行的制度。在国土空间开发和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违反法律规定、违背空间规划、违反污染物排放许可和总量控制的行为。对这些破坏性的行为,要严惩重罚,加大违法违规成本,使之不敢违法违规。我国有关法律法规中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处罚数额太少,远远无法弥补生态环境损害程度和治理成本,更难以弥补对人民群众健康造成的长期危害。要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让违法者掏出足额的真金白银,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决定》在资源节约集约使用、退耕还林、耕地河湖休养生息、环保市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区域联动机制、国有林区经营机制和集体林权、环境信息公开等方面提出了改革要求。

辽宁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保障探析 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工业文明,机制保障

我们党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新理念,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1]。“生态文明”新理念的提出, 是我们党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反思, 是对工业文明发展道路的总结, 并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和伦理的高度, 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需要有一个完善的机制作保障。只有在相应机制的保障下, 生态文明的理念才能有序地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 顺利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

一、辽宁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保障现状分析

辽宁省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生态建设的各项政策, 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 推动了生态文明的机制建设, 初步走出一条适合省情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近几年来, 辽宁省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制度措施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如:制定了《辽宁省防沙治沙条例》、《辽宁省海洋环境保护办法》、《辽宁省湿地保护条例》、《辽宁省跨行政区域河流出市断面水质目标考核暂行办法》和《辽宁省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保护条例》等法规;实施绿色信贷政策, 出台了《辽宁省实施绿色信贷促污染减排的意见》;对主体功能区、流域和各类资源实施生态补偿政策, 主要包括东部生态重点区域、跨行政区域河流和水源的上游等区域;在全省市县实行问责制, 推广应用绩效考评、能效准入、监察督导、激励约束为核心的“四位一体”节能模式;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环保体制机制的意见》, 以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综合决策的环保体制机制, 等等。这些制度的出台, 使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制度上的保障, 进一步推动了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二、辽宁在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 存在的问题

当前, 辽宁生态文明的机制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 如:绿色信贷中涉及到的准入、技术、排放、能源消耗和循环利用能力等标准尚没有完备规定;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性导致环保部门对项目审批很难发挥一票否决作用;环境影响的量化技术和货币化技术还不成熟, 生态补偿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环境监管体制存在严重缺陷, 横向管理体制不健全;在政绩考核中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以单纯的GDP模式为标准, 等等。这些问题都将制约着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 致使生态文明建设很难深入下去。

(二) 原因分析

认识到问题的存在, 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 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

第一, 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规体系不完善或缺失。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市场主体天生的逐利性, 导致他们可能不顾生态环境的破坏, 不顾他人的利益和后人的利益, 使生态建设让位于经济发展。所以, 生态文明建设要想向更高水平迈进, 就必须不断完善相关的法规体系, 使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律的轨道。目前, 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还缺少一些法规的约束, 如尚未建立促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规、尚未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的法规等。

第二, 生态文明观念依然淡薄。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 要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 是建设生态文文明意识依然淡薄, 这势必会阻碍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 特别是当前有些领导干部对生态建设不够重视, 仍坚持唯GDP论, 在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发生冲突时, 他们往往更多的考虑后者, 把生态建设抛在一边。

第三, 现在的政绩考核机制对生态考虑不够, 对GDP的考核和显性政绩看的过重。传统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是以GDP为核心内容, 这种政绩考核机制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如一些领导干部出于自身政绩或局部利益的需要, 对中央政策执行不力或阳奉阴违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领导干部甚至纵容一些企业“先污染, 再治理”, 等等。当前, 我们的政绩考核机制依然过于重视对GDP的考核, 对生态环保考虑的不够, 这将不利于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完善辽宁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保障的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机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制约着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为了克服这些制度性的障碍, 我们应从辽宁的实际省情出发, 制定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 不断促进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

(一)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公众参与可以防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利益, 最大限度地保护公众的环境利益, 加速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第一, 应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从总体上看, 目前, 辽宁公众的环保素养和法律意识还不强, 生态意识有待提高。所以, 要建立固定的教育宣传阵地, 培养公众在环保领域的知识素养, 不断提高公众主动参与生态建设的意识。第二, 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明确规定公众环境权, 让公众做到有法可依。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只有在法律的范围内才能得到保护, 没有法律的保护, 权利形同虚设。第三,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扩大公众保护环境的参与度。环境公益诉讼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公众对环境利益的保护。但我国现行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存在一些缺陷, 这些缺陷削弱了公众的环境诉讼权, 不利于发挥他们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第四, 加大环境保护组织 (特别是非政府组织) 的建设。环境保护组织 (特别是非政府组织) 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主体, 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环境保护组织的发展壮大, 使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获得了依靠, 有利于其作用的发挥。

(二) 建立健全产业生态化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发展生态经济, 促进产业发展的生态化, 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目标。”[2]产业生态化是继工业化发展以来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产业生态化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 建立健全严格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 加快产业技术升级步伐。建立健全严格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 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最大限度地节能减排, 提高经济调整, 努力促进产业发展的生态化。实现产业发展的生态化, 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合理调整产业布局, 采取“强化一产, 调控二产, 加快三产”的措施, 着力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第三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第三, 完善项目环评制度, 对不符合产业生态化的项目严格执行一票否决。虽然《环境影响评价法》已经实施好多年了, 但由于我国政治体制的不完善、政府对环保的投入不足、执法不严等问题的存在, 致使环评制度很难严格的执行下去, 辽宁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完善环评制度建设, 不仅在项目, 还要在规划、法律法规的制定上进行严格环评, 实行一票否决。第四,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推动产业生态化的步伐。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是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的经济发展形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有利于产业生态化的实现。

(三) 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目前, 辽宁已经树立“资源有价”、“生态补偿”的观念, 积极推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设。但是从总体上看, 辽宁对生态环境补偿的范围、标准等方面的规定还不完备, 因此, 还要继续完善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第一, 应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法规。应不断完善关于生态环境补偿的专项立法, 从法律层面上明确界定生态补偿的主体、客体及其义务、责任、补偿标准等方面的指标, 使生态补偿有法可依。第二, 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的监管体制。通过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机构及队伍建设, 提高环境保护管理的规范化;扩大政务公开范围, 进一步提高环境监管的透明度;建设环境监管全覆盖责任体系, 明确细化环境监管责任等等措施, 不断完善生态补偿的监管体系。第三, 加强环境影响的量化技术和货币化技术建设, 为生态补偿建设提供相关的科学技术支撑。

(四)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绩考核机制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摒弃了传统的唯GDP论的考核机制, 把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等指标也纳入到政绩考核的体系中。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 辽宁一直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指标, 但是由于政府部门监管不畅、考核机制不完善等原因, 致使在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中, 轻视了对环境保护方面的考核。因此, 要使生态环境考评指标不流于形式, 还应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政绩考核机制。第一, 要把生态环境政绩考核运作法律化、制度化, 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生态环境政绩考核法律化、制度化, 确保了生态环境在实际考核中有据可依, 让生态问题成为领导干部无法逃避的制度关口。第二, 实行考核主体多元化, 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在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中, 既要重视政府自身的考核, 又要关注公众满意度的考核, 也就是要重视公众对政府行为的评价。第三, 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问责制度, 有效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干预环境执法的问题。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制定环境目标责任制, 对环境保护实行年度目标管理, 定期进行考核, 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环境事故、严重干扰正常环境执法的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 进行必要的问责。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07-10-25 (1) .

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保障 篇8

岳西县是革命老区,森林覆盖率达73%。针对这一现状,该院在全县24个乡镇的182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居委会,从村民代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中聘请了188名责任心、正义感强的同志为该院的生态检察联络员,并签订工作协议。生态检察联络员的主要职责是收集辖区内破坏生态环境的案件线索,及时报送给该院指定的工作人员;宣传生态保护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检察职能。该院认真梳理生态联络员提供的案件线索,对公安机关有案不立、有罪不究的情形依法进行立案监督,对生态领域的职务犯罪进行严肃查处,对环境污染等损害公共利益的情形探索提起公益诉讼。同时,该院根据联络员的工作情况给予一定的通讯、交通补助。

去年在开展“破坏环境资源专项立案监督活动”中,该院认真梳理生态检察联络员提供的信息,受理涉嫌滥伐林木罪立案监督案件5件9人,其中3件3人已提起公诉并判决,2件2人已移送审查起诉。该院结合联络员提供的信息到有关乡镇进行巡查,发现几起严重破坏森林资源的举报线索迟迟没有处理。经深入了解,三名嫌疑人的行为已涉嫌犯罪,应该追究刑事责任,该院随即启动立案监督程序。林业公安对这三起案件立案侦查。

通过采取让联络员给当地群众分发生态检察宣传资料、参加不起诉生态案件公开听证会等形式,学习法律知识,宣传检察职能,提高了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晓度。该院编印《生态检察宣传手册》,将刑法中有关生态保护的条款及罪名解释纳入其中,同时整合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环保等部门的生态保护宣传材料,通过联络员将手册分发给群众,增强了当地群众的法治意识。

该院还结合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引导群众转变“靠山吃山”的旧观念,动员联络员积极引导当地从事茯苓生产的农户调整产业结构。该院扶贫的五河镇叶河村争取到了中科院技术支持,实施“构树”项目种植,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为贫困户找到了一个稳定增收渠道。在项目带动下,该村90%以上农户实现产业结构调转,由“砍”松树(窖茯苓)向“植”构树(做饲料)转变, 形成良性循环模式。

据了解,自该机制建立以来,岳西县再也没有发生大面积的森林火灾 ,生态刑事案件发生率与去年同比下降44.4%。今年以来,尚未发现可以监督刑事立案的线索。

上一篇:工艺稽核工作总结下一篇:移民开发局2010年“综治维稳宣传月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