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分析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国有企业也在不断的加强技术创新机制的健全。本文主要从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进行出发,并对其技术创新的机制进行简要的分析概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分析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分析论文 篇1:

中小企业成长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选择策略

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关系

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依靠新技术推动企业发展的能力,也是企业通过引入或者开发新技术来扩大自己的竞争优势以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的基本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由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管理能力、研发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产出能力和核心能力七个方面的能力要素构成。

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关系

(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制定和实现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基础。企业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实现技术创新目标,首先必须解决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问题。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是关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长远性、方向性和全局性的谋划。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既是制定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前提条件,又是实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现实基础。缺乏技术创新能力支持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是无法持续的,而且也实现不了其技术创新战略。

(2)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必须适应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银路教授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式选择基本步骤是:机会、目标及競争态势识别→能力评价→机会、目标与能力的匹配分析→基本战略的选择→主要战略部署的决策。从以上步骤来看,企业技术创新机会、目标与能力的匹配分析是在谋求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而且这种平衡的匹配关系往往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选择。在这个动态平衡中起关键作用的则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这是因为企业能否及时抓住和利用市场上的技术机会将预期的技术创新目标转变为现实的技术创新成果,完全取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机会和技术创新目标之间的匹配程度。于是,这种匹配关系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就成为了企业技术创新基本战略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所以,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必须适应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什么水平的企业创新技术能力决定了什么样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二、中小企业成长过程的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1.中小企业成长阶段技术创新能力的状况

生存期是企业从筹建、投产到稳定销售以谋求市场生存的创业时期。其技术及创新的主要特点是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不稳定,技术基础很差,技术创新能力不高。发育期是企业站稳市场后业绩高速增长、规模迅速扩大的高成长时期。其技术及创新的主要特点是企业专业化和技术水平有所提高,研发投入开始增加,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成熟期是企业在高速发展后巩固已经取得发展水平的相对稳定时期。其技术及创新的主要特点是技术装备水平比较先进,自主开发的产品比例较高,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大,具备了较高的技术创新能力。

2.中小企业成长阶段的企业规模、综合实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

企业规模通常是指一个企业的经营总额、资产总额和员工总数。企业综合实力是指一个企业的资源拥有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企业规模往往是企业综合实力的总体反映;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则是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技术能力的核心。在传统技术产业中,企业规模与企业综合实力一般成正比。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综合实力也在不断地增强,与此同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同样相应地随之在不断地提高。在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随着从生存期到发育期再到成熟期的发展,中小企业的规模从小向大扩张。同样,伴随着中小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综合实力也由弱变强,而且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也相应地随之由低变高。

三、中小企业成长过程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选择

1.中小企业成长阶段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选择程序

(1)研究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有政治与法律环境、社会与经济环境、自然与科技环境、市场与行业环境。主要针对外部环境中的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科技发展、产业政策、宏观经济状况等方面的机会和威胁进行研究。

(2)分析中小企业成长阶段的基本特点。对于中小企业成长阶段基本特点的分析,首先要明确中小企业成长的具体阶段,然后进一步分析这个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的基本特点包括对生产、技术、产品、营销、资源、效益和管理等方面的分析。

(3)评价中小企业成长阶段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技术创新能力需要对中小企业成长阶段的技术能力进行分析。对于技术能力的评价包括在内容上的技术吸收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技术创造能力,以及在的范围上的现有技术能力、潜在技术能力和充分挖掘后的极限技术能力。对于在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则包括上述七个方面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要素。

(4)选择中小企业成长阶段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不同的企业成长阶段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同,企业自身的基本特点、综合实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也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中小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这些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类型,按获取技术的来源从易到难可分为模仿型、引进型、合作型和自主型技术创新战略;按所处的技术竞争地位从低到高可分为填空型、跟随型和领先型技术创新战略。

(5)制定中小企业成长阶段的技术创新具体战略。技术创新战略模式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战略。在已经选定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框架下,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技术创新战略的具体化方案。

2.中小企业成长阶段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选择策略

(1)中小企业成长阶段与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适应性分析。不同中小企业成长阶段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适应性分析与选择策略的关系特点的各种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各自适用于不同技术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实力的企业。中小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基本特点和相应的成长阶段,本着与自己技术创新能力相适应的原则,来选择相匹配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见表)。

(2)中小企业成长阶段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选择策略。伴随着中小企业的成长,其综合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也都在不断地提升。通常,企业规模越大,综合实力越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也越高,这有利于企业选择自主型和领先型技术创新战略;反之,企业规模越小,综合实力越弱,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也越低,企业选择模仿型、引进型和跟随型技术创新战略较为合适。然而,由于中小企业成长的各阶段之间企业综合实力差距甚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也同样表现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所以,不同的中小企业成长阶段需要选择与其特点、实力和能力相适应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式。根据中小企业成长过程所依次经历的生存期、发育期和成熟期,相应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式选择包括以下两种推进方式;一是企业获取技术的来源从易到难的模仿型→引进型→合作型→自主型技术创新战略模式;二是企业所处技术竞争的地位从低到高的填空型→跟随型→领先型技术创新战略模式(见表)。

四、选择中小企业成长过程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应当注意的问题

1.应当区分非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

对于不同性质的行业,企业综合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对技术创新战略模式选择的影响是不相同的。在传统技术产业中,非科技型企业的综合实力、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规模一般成正比,其对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选择如前面所述。对于新兴技术产业中,科技型企业的综合实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规模并相关不强,而与人才素质、技术创新机会的把握和拥有自主技术产权的技术成果密切相关,科技型企业往往比较适合于选择自主型和领先型技术创新战略。所以,本文的研究对象只涉及到非科技型中小企业。

2.应当注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式选择的灵活性

一方面,中小企业所处的行业、市场和竞争地位等外部环境千差万别,中小企业自身的内部条件也各不相同;另一方面,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式也有多种多样,不仅仅局限于本文所列的类型。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只是中小企业成长阶段技术创新战略模式一般性的选择策略。事实上,中小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内外环境状况和技术创新水平,选择不同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甚至组合模式,至于选择既定技术创新战略模式下的技术创新具体战略的灵活性则就更大了。

参考文献:

[1]银路:技术创新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8-49

[2]刘友金:企业技术创新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149

[3]季风:科技产业化呼唤中国[M].西苑出版社,2000:14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陈勇星 秦秋英 戴祖田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分析论文 篇2:

国有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制的思路与对策

【摘 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国有企业也在不断的加强技术创新机制的健全。本文主要从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进行出发,并对其技术创新的机制进行简要的分析概述。

【关键词】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

前言:

技术创新是形成企业竞争优势地有效途径,实现技术创新是国有企业迎接国际化市场竞争和挑战的保障,若要解决长期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存在的问题,必须明确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定位,健全技术创新审核机制。

一、技术创新及技术创新机制的概念

1、技术创新

创新理论是由学者熊彼特在1912年写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最早提及的。之后日本学习并效仿,成為了在世界站住脚步的国家,同时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技术先进的英、美等国普遍出现了停止增长的情形,为了发展经济,对公司先进技术的研究不断在国外展开。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对技术创新的实证探讨开始。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陆续颁布了知识创新工程、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等。现阶段,我国加紧对科学技术的先进性的实证研究,已成为技术创新工作地中心环节。

2、技术创新机制

技术创新机制是一个复杂系统,是将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矛盾不断展开和解决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协作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四个方面的基本机制构成,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为科学技术方案设计、融资和投资的,与各个方面进行沟通进行科学技术创新,鼓励相关工作人员,并对其进行技术考察和培训。

只有当这些机制之间协调运作时,才能令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达到最高。若使得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效果,必须令上述各力的作用方向一致。

二、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建设现状

虽然在我国国有企业不断加强管理体制及所有制的改革,淡是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地基础普遍较差,在后续的发展阶段使不上劲,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不少的国企因为没有强有力地技术创新作为支撑,也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技术创新机制,其原因具体有以下:

(一)国有企业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1、国有企业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利益分配主体。在发达国家,企业技术创新更多表现为企业行为,不用政府过多地管,企业自然就会追求技术创新。因为不进行技术创新,企业就没有生存的余地,就要被市场淘汰。同时,技术创新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因此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压力。而在我国,国有企业是否搞技术创新,以及技术创新是否成功,与企业、特别是企业领导者都没有直接利益关系,国有企业保值增值的责任不清。由于技术创新利益分配不明确,一些企业认为,技术创新形成的资产和效益是国家的,债务、风险是企业的,责任是经营班子的,负担是职工的,故对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不高。

2、国有企业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风险主体。一方面,国有企业应成为技术创新的利益分配主体;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也必须成为技术创新的风险主体。因为只有使企业与技术创新的“风险”挂钩,企业才有压力,才会兢兢业业去搞好技术创新。否则,谁也不对技术创新投资效果负责,谁也不对企业的呆坏账、亏损负责,借了银行的钱可以不还,此种状况是不可能搞好技术创新工作的。

3、国有企业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决策主体、开发主体。首先,国有企业自我投资能力严重不足。由于没有成为利益分配的主体,国有企业自有资金普遍很少,没有技术创新能力。其次,目前国有企业还没有成为决策主体,政企不分的现象依然存在。除此之外,国有企业没有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

(二)现行人才机制不完善

1、国有企业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工资、住房等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依然存在,这是造成国有企业科技人才大量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2、在企业中缺乏高素质强意识创新员工。在很多企业中,员工没有很高的创新所需的资质,也不会有意识的去开展创新活动,也没有专业的创新技术的知识,与此同时,他们并没有深入理解创新活动的开展方式及策略,没有认识到创新选择的多重性,仅仅依靠外在条件的转变,缺少创新主动性精神,创新视野狭隘。更加之严重的体制阻碍使得现如今我国很多国企的企业制度不健全,缺乏对企业经营人员应有的监督、激励政策,以上因素阻碍了职业企业家阶层的建立,造成我国国企中企业家大多决策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缺乏敬业精神和冒险精神、创新意识淡漠,对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造成了严重阻碍。

3、国有企业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约束机制。第一,技术创新的收益应与科技人员、企业管理者挂钩;第二,技术创新的风险也应与科技人员和企业管理者挂钩。也就是不仅要使技术创新人员有技术创新的动力,而且要有技术创新的压力。

三、我国国有企业创新机制改进的措施

1、确立我国国企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不断加快改革的进程才能巩固我国国企的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形成技术创新的投资、风险、利益、决策和研究开发于一体的企业,改变技术创新的运行制度,目标是为了形成能够进行自主研发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大企业。

2、转变政府职能,增强企业经营管理者技术创新动力

政府是服务性质的,必须对这一功能进行加强,将经济和科技的管理部门合二为一,统一协商计划、科技、经济、财政、金融、税收、海关和工商部门的相关任务,指导和督促企业对国家推行的技术创新活动的工作的落实程度。简化国家的审批程序,尽快处理技术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3、培养企业成员的创新素质与创新意识

对于我国国企的人力资源一定要加大管理力度,只有刺激员工的创新性能力,并和创新活动的要求进行了配合,国企的创新资源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利用。改变技术创新的管理制能够增强国企的技术创新的管理能力,才能创造出高效率的创新制度以及沟通合作高效的创新氛围,才能激起国有企业成员的创新热情。

4、加强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与社会的合作

合作创新可以解决企业靠单个企业财力和人力都无法进行的技术创新问题,降低开发成本,分担技术开发费用和技术创新的风险。要对企业与研究机构或学校之间开展合作研究进行鼓励;支持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加强企业与研究机构或高校之间的人才交流。要促进技术创新,必须要借助相关机构研究的技术成果或进行技术辅导。

5、要尊重知识和人才,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和企业家队伍,为加快发展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就要构筑企业的精英聚集所。加强对于技术进行入股等制度,完善对于技术创新的人才进行培养、使用、激励、评价这一制度,形成有利于人才的形成的张弛有度的、轻松活泼的市场大环境。

6、加强技术引进宏观管理,强化消化吸收和创新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缩短国有企业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调整技术引进的结构,从以国家为主体向以企业为主体转变,从企业单独引进向科研、制造系统联合引进转变;引进目的将从生产使用与“进口替代”为主向消化创新与参与国际合作转变;引进方式将从单纯进口生产线向更加重视引进软技术和必要的关键设备转变;引进对象从以“产品导向”技术为主逐步向产业基础技术、主要技术和高新技术转变。加强技术引进的宏观管理,防止重复引进、盲目引进和低水平引进。对于一些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国家应统一引进,然后组织产学研进行联合消化吸收,最后再转移到企业。要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管理,并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强度。

结束语:

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是按阶段实现的,因此,若要加强国有企业地技术创新能力,则应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技术创新机制的深入改革,促使形成的技术创新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实现我国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勇星;屠文娟;杨晶照;基于技术能力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及其演进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4)

[2]孙一民;现代企业技术创新[M];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2012(12)

[3]厉无畏;发展高科技应五力齐发[J];华东科技;2011(12)

作者:许连城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分析论文 篇3: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综述

[摘 要]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均不约而同地把推动科技进步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发展战略,把对具有高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的研发和学习作为区城参与国际竞争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奋斗目标。自主创新的理论及实践的研究已成为广大学者广泛关注并进行深入讨论的热点问题,而区域自主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创新活动和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理论进行研究,探索一条区域依靠自主创新的经济发展之路,无疑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捉供了理论借鉴,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创新;自主创新;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王鹏,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曹兴,申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龙风珍,中南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 长沙410083

引 言

“创新”是2010年备受全国“两会”关注的热议词汇,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而过去的几年,随着各大区域经济的定位,我国基本上形成了划分科学、重点突出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培育区域自主创新力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我国区域创新力,是中国各行业的专家、学者包括企业家需要重视和研究的课题。本文对近期学界关于自主创新和区域自主创新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加以评述,力求为区域自主创新研究的理论基础作出贡献。

一、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

虽然国内外学界对“创新能力”的研究非常活跃,但大多是基于企业(组织)层面。如Adler和Shedoar(1990)将创新能力定义为:开发新的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运用适当的工艺技术生产这些新产品的能力;采用新的生产工艺技术满足未来需求的能力;对竞争者引发的预料之外的技术活动和不可预测机会的反应能力“J.Guan和N.Ma(2003)从7个维度定义了创新能力,即学习能力、研发能力、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组织能力、资源开发能力和战略能力。但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受到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影响,还受到政策环境、基础设施、创新文化的影响。

对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始于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Adler和Shenbar(1990)定义了4种技术创新能力,包括:通过发展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通过运用相应的流程技术来生产产品的能力;通过发展和引入新的产品和新的生产过程来满足未来需求的能力;应对由对手和未知的环境所带来的没有遇见的技术活动的能力。Guan(2003)等指出,技术创新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资产或资源,其中包括技术、产品、工艺、知识、经验与组织,他们进而将创新能力分为7个维度。Burgehmn(2004)等学者将技术创新能力定义为促进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一系列综合特征。另外,Desai,Dote,Steward,Sanjayallal、谷森正规、世界银行等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都明确地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看成是企业技术能力的组成部分。以上研究都是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结构的角度来探讨自主创新,具有较强代表性。

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条件。Doloreux(2002)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不同部门(包括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之间进行系统地交互作用,以增强区域学习能力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网络。所以,区域创新系统由区域、创新、网络、学习过程和相互作用5个要素构成,它服务于知识、技能以及新产品的创造、储备和转让,是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产业集群是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Cooke(2005)甚至将区域创新系统看作一个产生区域产业集群的系统。区域产业集群所体现的空间邻近性,节约了信息传递的时间和成本,有利于知识创造、知识流动和技术外溢。因此,产业集群是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有效载体。另外,创新驱动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创造、扩散和利用的基础上的,其中知识的扩散与知识的生产同样重要。与知识经济密切联系的区域创新理论高度肯定了知识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区域所拥有的知识存量构成了重要的区位因素和创新环境的核心内容。而一个吔区拥有较强的知识创造能力并不等于该地区有较高的创新能力,也就是说,科技实力强不等于技术创新能力强,关键问题是一个地区能否有效地利用各种知识为本地区的创新服务。因此,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以知识的创造与扩散为核心。

当前关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学者们仍未达成统一认识,且研究大多数建立在线性模式基础上。但是当前的创新过程是网络模式,应该充分考虑企业与其牠创新参与者之间的联系。

根据上述有关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情况,可以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定义为:在构建的区域创新系统里,以区域内的知识创造和扩散为核心,兼顾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并以区域产业集群为载体,区域创新主体所表现出来的研发能力、吸收能力和组织能力。

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1 创新基础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设施条件包括区域技术水平和区域创新资源的投入。技术就是一种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知识存量就代表了技术水平。创新资源投入是区域创新顺利实施的基础,创新资源投入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技术创新资源投入主要是指R&D投入,包括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和研发人员投入强度。

Riddel和Schwer(2003)首次把国家创新能力的理论框架应用到了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中。通过对美国52个州和地区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知识存量、工业研发投入、高技术^力资本和获得大学学位的人力资本数量是影响美国技术创新能力的的主要因素。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教育的质量和可获得性来支持国家或地区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样是在区域层面,Patrick和Caroline(2005)则得出了新的结论,他们对法国1997-2000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随着全球性知识流动与扩散的增加,投入要素对产出的影响力在减弱。因此,以往的研究将创新能力限定在研发的资金和人员投入上可能过高地估计了区域知识存量对创新产出的影响。

我国学者柳卸林于2001年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和比较,采用发明专利作为区域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利用创新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作为创新投入要素,定

量分析了不同投入要素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刘莹莹(2008)综合分析了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认为区域创新能力主要是由创新的基础设施条件、产业集群的创新环境、前两者的关联度以及知识流动的程度决定的,且我国中、东、西部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是技术水平和对外开放度。龚荒、孙鸽(2008)对江苏省所有13个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和比较,认为创新的基础、创新的投入及经济发展的成熟度是影响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

以上学者的研究表明,区域创新的基础设施作为区域自主创新的投入要素,是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产出的前提条件。

2 创新主体

在影响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方面,有些区域资源相同,但是创新能力相差很大,说明区域创新能力不仅仅由资源因素所决定,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行为主体能力、主体之间互动能力。主体存在差别,它们可以是企业、大学和研究组织和政策主体的网络。区域企业创新互动依赖于集群、网络状况,依赖于主体对待合作的态度(Saxenian,1991)。无形资产正成为构建区域创新能力和巩固学习能力的关键(Landry 2002)。这些资产可以看作资本的特定形式,它源于社会关系、规范、价值观和团体之间互动。信任作为社会资本一个要素,有助于企业在密集网络内克服市场失败,降低交易成本,也支持稳定和互惠交易关系。Michael Fritsch和Viktor Slavtehev(2007)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研究了作为知识最重要来源的大学和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影响区域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因素是大学的学术研究质量和集中度,而不是大学的规模。范爱军等(2006)则认为在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规模的大小对于研发经费投入的效率没有很大的影响,尽管大型企业研发资金多于中型企业,但大型企业同时面临严重的研发投入边际效益递减的问题。安同良等(2006)通过对江苏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为样本,研究了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规模及所有制形式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首先,行业是影响企业研发活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次,大公司比小公司更多地会进行持续性的研发活动;再次,外国公司比国内公司表现出更活跃的研发行为。郭国峰等(2007)对中部6省的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科研机构、企业对中部地区科技进步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大学对区域技术进步不但没有贡献,反而反作用十分显著。

这些研究用企业调查的数据研究区域创新能力,把握了区域创新的主体,但是以往研究过于强调企业的创新活动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忽视了科研机构及高校等在区域创新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3 创新环境

区域自主创新离不开良好的创新环境。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能促生强大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不同产业创新能力可能不同,由于部门专业化、功能和组织特征,导致区域企业创新能力差别(Tod-tling,2005)。以North(1994)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家高度重视制度演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认为技术创新主要解决的是技术的产出、应用和扩散,而制度创新则能显著改善技术的流动效率。Nelson(1987)对美国支持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进行分解,认为美国支持技术创新的制度由4个方面构成:一是市场制度;二是专利制度;三是政府支持技术创新的政策和计划;四是风险投资与鼓励创新合作的制度。Mikel Buesa(2006)等人以西班牙为案例,研究了创新的区域系统和知识生产函数,指出了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4个因素,分别是区域生产和创新环境、大学、公共管理及民营企业,并认为区域生产和创新环境比其他的因素更为重要。王三兴(2007)运用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产生了技术溢出效应。确实提高了区域创新能力,而且这种促进作用由于地理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具体来说,对东部地区促进作用较小,对中部地区促进作用较大,对西部地区促进作用最大。苏屹、李柏洲(2009)基于动态研究视角,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系统内在规律”,“人、财、政策”和“区域创新环境”进行分析,得出区域创新能力在增强过程中具有动态波动性的特点。刘骅、谢科范(2009)将科技保险实施效应引入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之中,并将原有科技环境细分为培育性科技环境与自发性科技环境,以科技保险作为衔接宏微观科技环境的桥梁。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两类科技环境与科技保险实施效应间的内在关系以及三者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关联效应,除地区科技保险实施效应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在统计上不具有显著性以外,其它潜变量间的关系均呈现正向显著性。

以上研究表明,区域创新环境是影响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得以不断提高的保障体系。以往的创新环境因素研究中主要以制度环境和科技环境为主,然而创新环境还应包含集群环境、人文环境等,需要注意对创新环境的整体性研究。

三、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测评

1 指标体系

在研究区域创新体系中,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可以构建一个各区域相互比较创新能力的平台,通过比较发现区域的优势和劣势,有利于全面掌握区域发展态势,从而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和政策。因此,国外的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在研究区域创新系统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几种评价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

一是由哈佛大学波特教授和斯特教授于1991年在弗里曼的基础上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完善,联合主持编写了美国《创新指标》,在该指标体系中认为国家创新能力取决于公共创新基础设施的强度、支持创新集群的环境以及两者互动联系的强度。在该指标体系中强调国家创新能力是国家长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就是说该指标框架主要度量地区经济发展的潜能。

二是由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发表的报告《国际竞争力报告》(也称之为《洛桑报告》)。该指标体系分为:经济绩效、政府效率、商业效率和基础设施四个部分。在该指标体系中,各部分指标包含的内容,每年会根据具体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三是以世界经济论坛为背景发表的《全球竞争力报告》。这一评价指标以波特尔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把决定国家创新能力因素分为四类:公共创新基础设施、特定企业集群的条件、公司的创新取向以及它们之间联系的质量,在世界经济论坛中还值得关注的一个指标体系是技术指数,其构成是:创新能力,主要由专利授权数、高等教育入学率和调查指标综合而成;信息与通讯技术扩散指数,主要由互联网、电话、PC使用数量和调查数据构成;技术转移,有工业品的出口和调查数据构成。在该指标评价中依据获得的专利数量将所评

价的国家分为核心国家和非核心国家。对这两类国家分别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评价核心国家主要依靠知识创造能力,即采用第一和第二两类指标评价。对非核心国家采用第一、第二和第三类指标评价,但是各指标的权重是不同的。

从国外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指标体系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创新能力时都采用了与发达国家相同的指标,只有以世界经济论坛为背景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才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评价指标区别开来。发达国家主导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市场经济、完善的法律体系为隐含条件,在创新过程中强调企业的核心作用,而这些条件在发展中国家是不具备的。

因此,研究符合发展中国家背景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也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国内学者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对指标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2000)提出了从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5个方面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唐波(2001)提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包括要素投入、产出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潜力3个方面、9个二级指标。魏彦莉(2002)提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包括区域发展研究能力、区域教育培训能力、区域创新服务支撑能力和区域宏观创新环境指数4个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何亚琼(2005)对创新指标的选取作了初步的研究,认为各种指标体系中无非是指标层指标的不同组合,文章主要从行为主体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资源和区域创新成果来进行分析。在文章中作者利用区域创新网络成熟度构建了一个动态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改进了现如今大多数区域创新评价的静态模式。邓一华、吴贵生(2002)分析了R&D投入数据、专利数据、创新调查以及基于文献的创新指标的优缺点,对于研究自主创新能力指标的选择上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刘风朝(2005)等按照区域创新能力内涵划分的评价指标,包括了资源创新能力、载体能力、环境能力、成果能力、品牌能力5个方面。刘希宋、姜喜龙、夏志勇(2006)利用群组决策特征根法对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识别,开创了对自主创新要素的筛选工作。马钦玉、杨胜刚(2008)分析区域自主创新现状,找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建立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活动基础、投入和产出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

区域创新系统受地理条件、社会环境、历史等因素的影响,这种区域的异质性导致了不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差异,因此,各种评价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都存在其合理的一面。到目前为止,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

2 评价方法

前期国外对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主要是对企业创新能力测度研究,1979年德国开始最早的企业技术创新调查。之后,在1992~1993年和1997~1998年,依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出版的《奥斯陆手册》(Oslo Manual),欧共体在13个成员国的范围内做了两次大规模的创新调查(Com—munity Innovation Survey,CIS)一次调查了33268家企业;第二次调查了140000家企业。1993年后,波兰、俄罗斯科研与统计中心(Centerfor Science Research and Statistics,CSRS)依据(奥斯陆手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调查,Xibao u(2009)用主导因素法,通过实证研究了中国转型期的区域创新能力,其借鉴了区域创新一个前沿模型来解释中国地区之间在创新表现上日益增长的差距。结果表明,政府的支持、研发执行者的构成和地方专门性行业的创新环境是创新效率的重要决定要素。目前国际组织对创新能力评价已提出了几种方法:主导因素法、系统分析法和学习过程法。主导因素法从影响创新能力因素人手进行评估,系统分析法从知识的流动效率进行评价,而学习过程法从社会的广泛参与角度对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我国学者采用了规范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和数理与比较分析研究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测评,如鲁志国(2004)用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王元等(2006)在对目前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几种有效做法和对区域自主创新的几点认识;潘霍喜(2007)运用因子分析、主成份理想值法对天津区县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全局性横向比较和局部性横向比较。并通过对比较结果的分析,确定了天津区县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相对水平和天津市区县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机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研究了其提升机制,提出了合作协同、优势互补、区县联动、建立特色产业集群带动创新发展等机制。肖智、吕世畅(2007)在介绍自主创新能力内涵以及自主创新能力构成的基础上,以与最优和最劣对象距离之和最小为目标,运用微粒群优化算法确定指标权重,用模糊隶属赋值方法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进而对我国西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作出了模糊综合评价,验证了方法的可行陸及有效性。徐丽丽(2008)认为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作出正确的评估对区域发展关系重大,通过一套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集对分析法对我国西部12个省、自治区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赵林海(2009)根据模糊测度和模糊积分基本原理,建立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递阶模糊积分评价模型。应用模型对海峡西岸经济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5省市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孙冰、王为(2009)运用多元对应分析方法对我国六大行政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重点分析行政区域、自主创新投入和自主创新产出三者的对应关系。以多元对应分析图的形式揭示出我国六大行政区域在自主创新投入和产出上的差距,为促进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平衡发展提供依据。

四、研究展望

当下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围绕创新基础、创新主体及创新环境三方面展开,并研究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得到学者们的关注,提出了不同的指标体系和各种评价方法。虽然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理论研究已经获得丰硕的成果,但仍需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完善。

第一,区域自主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待全面、深入。影响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因素很多,既与主体能力、类型、所处产业、所依赖的集群与网络相关,还与区域的社会资本、文化、惯例、制度、学术质量等有关。国内外学者从创新基础、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等不同角度研究了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总的来说,概念介绍多,定量分析少,特别是没有真正找到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分析框架,从而研究得出影响我国各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决定性因素。现有的研究基本上是在各自提出的基本模型下分析少量的影响因素,没有考虑更多的其他影响因素,缺乏整体性的研究和客观的结论。

第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方法有待更加客观、准确。学者们应用了各种不同的方法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尚无权威的评估方法。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过程中,如何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量化,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准确的评估,因此,以后的研究中评价方法有待更加客观、准确。

第三,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系统研究。国内外学者对指标体系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选取的指标也各不相同。考虑到区域的地理条件、社会环境等存在差异,不同的指标体系都有其合理性。然而,评价指标体系不同,就很难对各个不同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估。为了能达到更加客观地对各个不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能进行对比分析,以后的研究中有待提出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

作者:王鹏 曹兴 龙凤珍

上一篇:发电厂安全工作报告下一篇:街道办事处履职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