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解读

2024-09-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解读(精选13篇)

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解读 篇1

认定申请工作概括起来大致四部分:明晰规定,熟悉程序,完善材料,网上操作。明晰规定是指申请企业应当认真研读《认定办法》、《工作指引》,结合自身情况认真加以对照,做出是否符合要求或努力方向的准确判断。

熟悉程序是指申请企业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与享受税收优惠的程序要清楚明了,不走弯路。

完善材料是指申请企业在认为自己符合认定要求后,要对申请材料进行认真准备,力求完美。

网上操作是指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工作已有改变,不再是层级上报材料,而是直接在网上申请和提交材料,申请人和认定人自始至终都可不见。这是审批方式的改革,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一、《认定办法》所指高新技术企业是,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

《认定办法》第十条给出了六项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是第一个条件,是唯一的“一票否决”的条件——没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就不认定。申请企业应当是在近三年内通过一定方式取得了直接作用于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在(三)

(四)(五)条件中,还有一些比例要求,也是应当注意的。企业在认真审视自己后,认为符合条件的,就可以具体实施认定申请工作;如果认为暂不符合条件,要找出问题所在,拟定解决办法,争取下年的申请。

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程序有五个环节,包括自我评价、注册登记、准备并提交材料、组织审查与认定、公示及颁发证书。申请企业要完成的是前三项。按照《工作指引》的精神,所有申请材料都应制作成电子版式,以便网上传递。

三、材料准备是一项十分重要工作。《工作指引》二(3)列举了需要提交的材料种类,包括认定申请书,二个鉴证报告{近三个会计研究开发费用鉴证报告、近三个会计的财务报表鉴证报告含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实际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一个审计报告{近一个会计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专项审计报告},以及技术创新活动证明材料。

填写认定申请书认定申请书由《企业基本信息表》《企业研究开发项目表》《上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情况》《近三年内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汇总表》《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等5张表组成,在填表时要注意所有的财务数据都来自专项审计报告,要和鉴证报告、审计报告完全一致。《企业基本信息表》中“近3年内获得的自主知识产权数”一栏所填内容,应与技术创新活动证明材料一一对应并完全吻合:“人力资源情况”栏要注意两个比例要求,即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要占(申请)当年职工总数30%以上,研发人员占职工人数10%以上;其他一些文字描述的内容多以数据阐述,少用华丽词句,注意言简意赅。

慎选中介机构《工作指引》三

(一)1.对中介机构提出了明确的条件,申请企业要注意选择会计师事务所为合作伙伴,非由注册会计师签字出具报告的中介机构是不符合条件。在约定时还应要求其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主管注册会计师协会出具的近三年经营记录良好和执业注册会计师人数的证明,提供职工花名册;首次合作时,还要了解其熟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的程度并做好记录,确保该事务所符合《工作指引》规定的条件。在实施审计时,申请企业要注意配合注册会计师工作,做好介绍和沟通,在不影响客观公正的前提下,使二个鉴证报告、一个审计报告最符合认定申请要求。

收集整理好技术创新活动证明材料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中形成的材料是很多的,要注意日常收集与整理。有些材料是证明成果的,如知识产权证书(独占许可合同)、生产批文,新产品或新技术证明(查新)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报告;有些材料是可以验证过程的,如省级以上科技计划立项通知、委托科研协议、行业协会技术参数(标准)及企业实际参数(标准)、行业专家对研发工作的评价会议意见,企业进行研发活动时的立项、预算、组织机构、人员配置、其他研发资源的情况等。凡能证明企业实际进行了研发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果的材料都应收集完整并提交。

四、网上操作申请认定企业在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后,就可在网上向认定机构提交申请了。申请认定企业登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填写《企业注册登记表》,进行注册登记。在获取用户名和密码后,直接在网上提交准备好的材料。至此,申请工作就可告段落了。

《认定办法》《工作指引》明确,高新技术企业在效期三年,到期前三个月内可申请复审。复审相对简化一些,但复审只有一次,再次申请须走初次认定程序。

那么,企业在日常工作中,为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还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无论是初次认定还是复审,《认定办法》第十条

(四)都是重要内容,而这些内容是不能“赶工”的。日常工作要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对一些带有强制要求的指标,要注意经常测算,做必要的调整,宁可高些,不能少些,多些“曲突徙薪”,少些“焦头烂额”。

1、研究开发费用的归集与核算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它不仅关系到申请认定能否通过,还涉及计算企业所得税时技术开发费的加计扣除问题,对企业的利益有很大的影响。

《工作指引》给了我们一张《研究开发费用结构归集》样表,和《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基本相似。在日常核算中,笔者认为,企业可考虑在“管理费用”明细账下设“研发费用”明细账,按各“研发项目”归集核算“内部研究开发投入”和“委托外部研究开发投入”。这样发生的全部研发费用就在一本账上反映,把在准备申请认定材料时要做的工作,当成日常事务给做了。既可以便于申请认定时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核对,也有利于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技术开发费的加计扣除,主管税务机关审核起来也方便。在填写《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只需抄录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即可。

2、人员人工企业应当设有专门的科研人员名册,一方面便于申请认定时对科研人员比例要求的核对,另一方面,便于在费用归集时的相互对应。企业应当和科研人员订有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强调的是科技人员在企业工作时间每年不低于半年(183天)。在支付科研人员人工时,可以考虑集中制表,保持连续,和劳动合同相一致。

3、折旧费用、无形资产摊销在研发工作开展后发生的设备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可直接计算,这里提请注意的是以前购置的,现在用于研发项目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账务处理。企业可根据批准的“研发项目”立项报告,把“国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部门调整为研发机构,以便正确计算折旧和摊销额。

4、设计(规划)费用、装备调试费这些费用往往是发生在企业内部中,没有多少外来原始凭证,事后很难收集和核实,比如调试设备的次数和每次消耗电费、相关技术工人的人工。所以,企业应按内部核算的要求,做好原始记录和凭证,及时履行审批程序,逐月结算入账。

5、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

要注意项目成果及与企业主要业务紧密相关是衡量外部研发费用能否计入的重要因素。在签订委托合同时,应当特别注明。另外,发生的全部委托外部研发费用在申请认定时只能按80%计算,但在计算加计扣除时则没有这样的限制。

《认定办法》明确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不经过主管税务机关,但赋予了主管税务机关特别管理权,企业应当注意和主管机关做好沟通。“主管税务机关在执行税收优惠政策过程中,发现企业不具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可以提请认定机构复核。复核期间,可暂停企业享受减免税优惠。”所以,在申请认定时,可以请主管税务机关帮助指导,相关材料也可请他们把把关(税务机关都设立了纳税人服务中心)。企业在取得资格后应把证书及时告知主管税务机关,而不要到申报企业所得税时才拿出来。如果减免税条件发生变化,应在15日内报告;如果不符合条件,就主动纳税,以免被追缴,承担滞纳金并留下不良记录。

我们要特别注意的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认定办法》制定了严厉的处罚规则,如果发现企业“在申请认定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的;有偷、骗税等行为的;发生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的;有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受到有关部门处罚的”,将“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企业,并且认定机构在5年内不再受理该企业的认定申请”。应当说这是《认定办法》的一个亮点,把税收管理的调控职能扩大到了社会管理方面,和企业的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联系起来,把环境保护引入到税收当中。但对企业而言,要求是很高了。不仅要保证在依法纳税上的无瑕,还要在企业生产管理上不出大的问题。这恰恰是一个负责任企业的愿望。

如果在申请认定过程及日常工作中,做到以上几个方面,任何严格的税收管理制度和方法,对我们来说只是保护。

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解读 篇2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对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从全国企业科技创新的情况看,形势并不乐观。

据统计,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活动的仅占25%,研究开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占0.56%,大中型企业为0.76%,高新技术企业平均为2%;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说明,整体上我国企业研发机构少,研发投入强度低,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近年来,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在国际竞争中长期处于垄断地位,我国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受到外部关键技术封锁和自身创新能力不足的双重制约,企业普遍面临着低端锁定困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体制的推进,我国已进入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新时期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党的十七大的召开,为我国新时期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战略目标,也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内生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因此,出台符合新形势要求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及其配套文件势在必行。

制定新《认定办法》的总体目标就是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指引下,通过鼓励创新的政策导向和新税制优化产业结构的引导功能,进一步增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以自主研发为核心的综合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升级发展。总体思路是进一步明确认定标准、规范操作程序、改革管理体制、加强政策协调,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把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新《认定办法》最重要的特点, 是以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按照新《认定办法》的规定, 高新技术企业应该是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 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 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1年以上的居民企业。这里包括了三层含义,一是企业所从事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技术方向,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二是具有持续的自主研究开发能力,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将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必备条件;三是企业的主营业务必须与自身的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活动密切相关。符合以上特征并达到相应认定指标的企业才能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没有开展研究开发活动,单纯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加工的企业,不能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规范认定标准加强政策协调

新《认定办法》对研究开发和创新能力等关键认定指标和测度依据均有明确规定。

原有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存在一个很大的不足,就是没有规定关键认定指标的测度依据,特别是对研究开发活动一直没有给出评价标准和费用归集标准,致使各地在实际操作时,缺乏统一可测的标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认定办法》经过大量调研,借鉴国际经验(OECD、美国、韩国),结合我国实际,确定了企业研究开发活动界定标准及费用归集标准。同时,对科技人员、研究开发人员、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等相应指标也给予了明确说明。

新《认定办法》明确了研究开发等关键认定指标的测度依据,认定标准规范统一,避免了认定工作的随意性。

为了实现以自主研发和创新为核心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办法》在认定工作中取消了《高新技术产品目录》。

上世纪90年代出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是针对国际上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兴起,国内外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制定的,当时在许多领域建立生产能力是第一位的问题,编制《产品目录》用来界定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产品目录》为导向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已不适应我国科技、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造成一些地方将只具备产品生产加工能力,不从事自主研发,长期处于高新技术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的加工型企业也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大量伴随着现代服务业发展起来的从事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的企业又不能被纳入高新技术企业的范畴。因此,新《认定办法》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十一五”发展规划,结合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促进民生的重点任务,配套编制了《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用来判断企业所进行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活动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符合国家重点支持方向,同时兼顾支持技术型服务业,并将成熟技术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排除在外,避免了《产品目录》的局限性。

新《认定办法》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企业规模,对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大都处于创业发展阶段,企业主要从事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销售规模较小,原认定办法把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定为5%,符合当时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情况。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较大发展,经济规模增长迅速。同时也呈现出一个规律: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较初创期有所降低。这是因为,初创期的企业主要从事技术和产品开发活动,在这个阶段,企业研发投入大,销售收入少,因此研发投入的比重较大。当企业渡过初创期后,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企业除了将一部分经费用于研究开发外,还需投入大量经费用于市场开拓和扩大生产能力。因此在这个阶段,研发投入的比重较初创期有所降低。

通过对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强度的统计分析,考虑到我国不同规模企业的发展现实,新《认定办法》对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进行了适度调整,将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以下企业,比例定为6%;销售收入为5000万~2亿元的企业,比例定为4%;销售收入为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定为3%。这样做既能引导企业保持较高强度的研究开发投入,符合国家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又能适应不同规模企业的客观发展规律,执行起来更加合理可行。

建立部门合作与政策协调的长效机制,构建责权分明、监管与操作分离的认定管理工作体系,是新《认定办法》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一次重大改革。

为了做好企业认定和政策落实工作,新《认定办法》加大了部门合作与政策协调力度。科技部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建立了联合工作机制,省级科技主管部门与同级财政、税务部门共同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通过这一改革措施,保证认定企业与享受政策同步进行。

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谈专利 篇3

在这样的厂方看来,申请专利就等于公开地让对手仿制——专利保护不利是重大因素,由此联想到就企业技术革新的一种极端说法,即不搞技改等死,搞技改找死。与其找死还不如等死,这是一般的规律。技改是专利的分母,专利是技改的分子,如果依此邏辑延伸,那就是申请专利找死,不申请专利等死。

在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无论是企业自己维权还是外包委托专业队伍维权,皆要付出相当的人力和财力,都要分流并加大企业的成本与精力,这是不是企业不愿搞技术革新的缘由,并影响到申请专利呢?!

是否申请专利是企业的意识问题,能否运用专利则是企业的能力问题。此乃知识产权保护标准环境下的现象;而在我国目前向标准环境的过渡完善发展阶段存在一些现象,如申请专利找死、不申请专利等死,或者说搞了技术革新也不申请专利的“只做不说”,属于企业自我保护的自救措施。

即便是在标准环境下也有类似的问题,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就超导的专利申请当属经典。上个世纪,IBM由于在高温超导方面的突出成就获得了1987年度诺贝尔物理奖之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超导专家都期待IBM对超导材料提出专利申请,以便获得IBM公司在高温超导研究方面的秘密。

对此,IBM公司曾经进退两难。鉴于IBM公司在高温超导方面的研究投资很大,自然希望能够长久地保持这方面的秘密。但申请专利虽可得到法律保护,却必须将发明内容公开给公众,无形中给对手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因此,急于申请专利并不一定有利于IBM,但世界的超导研究又是相当热门的课题,一旦有人抢先于IBM申请了专利,又会利用专利权把IBM撇在一旁。

1980年,IBM也遇到过相似的情况。当时他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半导体器件,为了避免同行的注意,该公司用德文在欧洲提出专利申请,结果,用德文撰写的专利申请文件在两年之后才被发现。

不同国家专利法有不同的规定,美国审批专利,直至授予专利权以前,专利申请内容都处于保密状态;而在欧洲其他国家,提出申请后的18个月,不论日后能否授予专利权,都要向社会公开申请内容。

就超导专利申请,考虑到IBM可能会“故伎重演”。所以,专家们当时都注意观察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专利局,IBM公司曾持续地按兵不动,显然,他是在煞费苦心地选择申请高温超导专利的最佳时机。

众所周知,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政治、经济、科技报道都是用英语的。相形之下,德文就变成小语种了,常常被忽视。这对企业和专利代理人也不例外,所以,IBM公司才有1980年那成功的一幕。但由于超导的敏感性极强,以任何一种语言文字出版的超导研究资料,都会引人注目,IBM“鸳梦重温”的困难亦在于此……

然而,这却体现了IBM公司申请专利的技巧意识;况且,现代的专利制度发展变化,相信还有其他法律条文的漏洞可用。在此援引这个例子,旨在抛砖引玉。只要企业经营者潜心研究,苦心经营,就有可能使竞争对手“重蹈覆辙”。

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解读 篇4

自2008年8月5日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全国各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正在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172号)(以下简称《认定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362号)(以下简称《工作指引》)的要求稳步推进,已经有一定数量的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政策及操作实务。结合我们对相关政策的研究及辅导企业申请的实践经验,笔者将在本文中就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认定条件、组织管理、资料准备、认定程序等环节中需要注意的系列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待帮助读者更清晰和更准确地把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政策规定并顺利开展申请工作,工作报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政策及操作实务》。

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解读 篇5

一、纵观国家层面的法律规定

目前为止,我国关于企业职工退休年龄的规定主要以下列法律法规为准:

根据《国务院关于颁发<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通知》

(一)《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规定了企业职工中干部退休的年龄问题;

第四条 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三)因工致残,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规定了企业职工中工人的退休年龄问题;

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根据上述规定,我国企业职工的退休年龄可以概括如下:

1、正常退休年龄

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工人年满五十周岁,女干部年满五十五周岁,工作满十年的;

2、提前退休条件

(1)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2)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3、特殊岗位年龄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存在的问题

蔡思斌律师认为,随着经济体制转型,何谓“干部”何谓“工人”,这两个带有强烈计划经济色彩的名词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界定企业职工身份的需求,同时,从事何种岗位工作为“参加革命工作”和“连续工龄”的计算等问题也较为突出。为此,经过查询,发现很多地方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时已经走在了改革的前列,对上述条文基础上做了变通,例如《云南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实施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时,在生产或工勤服务岗位工作,且连续在本岗位工作满5年的,可以办理退休;女年满50周岁时,在管理技术岗位工作的,以及虽在生产或工勤服务岗位工作,但连续在生产或工勤服务岗位工作不满5年的,须年满55周岁方可办理退休。该条款依据岗位不同对企业职工退休年龄做出了更符合实际需要的规定。

三、我省的具体规定

那么具体到我们所在的福建省,关于企业职工退休年龄规定如何呢?

(一)根据《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规范职工退休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法规号:闽劳社[2001]362号)

一、严格执行国家退休条件规定,坚决制止违反规定办理提前退休行为

(一)国家法定的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二)从事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职工提前退休的条件是: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其中: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的,必须在该工种岗位上工作累计满10年;从事井下和高温工作的,必须在该工种岗位上工作累计满9年;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必须在该工种岗位上工作累计满8年。

特殊工种名录按国家劳动保障部或中央有关部(委)现公布的特殊工种名录执行。

(三)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并经县级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的,可提前办理退休。因病或非因工致残鉴定标准,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职工非因工伤残或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执行;个别特殊病例无法按照上述鉴定标准执行的,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审核同意,可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B/T16180-1996)(1-4级)》执行。

(四)列入国家“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破产计划的企业职工可提前5年退休,或经省政府批准参照试点城市的有关规定实施关闭、破产的企业职工可提前退休。具体企业名单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认定的为准。

(七)女职工的退休年龄按其退休前的岗位确定,其中,女干部退休前在工人岗位上连续工作满5年的,按年满50周岁退休;女工人退休前在管理岗位上连续工作满5年的,按年满55周岁退休。

(二)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闽劳社[2001]347号)

2.关于企业女干部、女工人的退休年龄问题。按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文的规定,女干部、女工人的法定退休年龄分别为年满55周岁和50周岁。根据《劳动法》实施后企业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实际,劳动部下发的《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七十五条和原省劳动厅闽劳察[1995]27号、闽劳察[1995]60号文均已作出规定。即:女职工的退休年龄按其退休前的岗位确定,其中女工退休前在干部管理岗位上连续工作满五年及其以上的按55周岁退休;女干部退休前在工人岗位上连续工作满五年以上的按50周岁退休。从事管理岗位的女职工下岗后,其退休年龄按重新就业后,临退休前连续五年的岗位性质确定。

8.关于参保企业职工病退的办理问题。

根据省人大《福建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和《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有关规定,被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力的职工可以退出劳动岗位,并享受相应的退休或退养待遇。

其中:

(1)男职工年满50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且缴费年限满15年的,可办理退休手续,并纳入当地基本养老保险统筹支付,按月享受退休待遇;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规定予以一次性支付,并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2)男职工年不满50周岁的,女职工年不满45周岁的,可办理企业内部退养手续,相应退养待遇仍由企业支付,待职工达到规定的病退年龄时,再办理病退手续,其相应的退休待遇可转入当地基本养老保险统筹支付。

(三)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解释女职工退休年龄有关问题的复函

女干部退休前在工人岗位上连续工作满5年的,按年满50周岁退休;女工人退休前在管理岗位上连续工作满5年的,按年满55周岁退休。女干部退休前在工人岗位上连续工作不满5年的,按55周岁退休;女工人退休前在管理岗位上连续工作不满5年的,按50周岁退休。

(四)对我省有关规定的梳理 可以看出,我省自2001年以来已在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基础上,对企业职工退休年龄问题做了细化规定,但是分散在各类文件中,实际使用存在较大难度,为此,我们对其做出了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

1、正常退休(1)男职工退休年龄 年满六十周岁;(2)女职工退休年龄

①退休前在工人岗位上连续工作满五年以上的按50周岁退休; ②退休前在干部管理岗位上连续工作满五年及其以上的按55周岁退休;

C.从事管理岗位的女职工下岗的

其退休年龄按重新就业后,临退休前连续五年的岗位性质确定。

2、提前退休(1)年龄和条件

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并经县级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2)退休后待遇

①男职工年满50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

a.缴费年限满15年的,可办理退休手续,并纳入当地基本养老保险统筹支付,按月享受退休待遇;

b.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规定予以一次性支付,并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②男职工年不满50周岁的,女职工年不满45周岁的

可办理企业内部退养手续,相应退养待遇仍由企业支付,待职工达到规定的病退年龄时,再办理病退手续,其相应的退休待遇可转入当地基本养老保险统筹支付。

3、特殊岗位(1)工作年限

①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的,必须在该工种岗位上工作累计满10年;

②从事井下和高温工作的,必须在该工种岗位上工作累计满9年; ③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必须在该工种岗位上工作累计满8年。

(2)何谓特殊工种

参照国家劳动保障部或中央有关部(委)现公布的特殊工种名录;

4、特殊企业

(1)列入国家“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破产计划的企业

职工可提前5年退休;

(2)经省政府批准参照试点城市的有关规定实施关闭、破产的企业 ①职工可提前退休;

②具体企业名单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认定的为准;

5、退休手续的办理

根据《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规范职工退休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闽劳社[2001]362号)

(一)符合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正常退休的

由参保单位负责填写《福建省退休人员审批表》并经内部公示无异议后报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认;省级社保经办机构在10天内提出确认意见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审批。按干部管理权限需报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以组织人事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为准,并在上报退休审批表时附加税关批准材料。

(二)提前退休和特殊岗位退休的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篇6

分项名称:认定、更名、补发证书。

三、办理依据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国科发火〔〕32号,以下简称《认定办法》)第八条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同本级财政、税务部门组成本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机构(以下称“认定机构”)。认定机构下设办公室,由省级、计划单列市科技、财政、税务部门相关人员组成,办公室设在省级、计划单列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认定机构主要职责为:

(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每年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本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报告;

(二)负责将认定后的高新技术企业按要求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对通过备案的企业颁发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三)负责遴选参与认定工作的评审专家(包括技术专家和财务专家),并加强监督管理;

(四)负责对已认定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受理、核实并处理复核申请及有关举报等事项,落实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提出的整改建议;

(五)完成领导小组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办理机构

(一)办理机构名称及权限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市财政局、市国家税务局、市地方税务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知识产权局组成“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指导小组”(以下简称市认定指导小组),负责指导、管理和监督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各项工作。

市认定指导小组下设“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认定办公室),设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包括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更名、补发证书工作,对已认定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受理、核实并处理有关举报等。

各区(县)科委、高新区各个分园有关管理部门分别对各自区域内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经审查确定材料完备、真实后,出具正式收件证明,同时将通过形式审查的书面材料及其正式收件证明报送市认定办公室。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名词解释 篇7

非本注册企业:企业注册和办公在不同地点。税务、年检等手续须在注册地办理;商务行政与劳务事宜归属注册地管理。

技术来源:企业自有技术、其他企业技术、中央属科研院所、地方属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引进技术本企业消化创新、国外技术。

知识产权类别:已授权的专利 (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

知识产权获得方式: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 或拥有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

高新技术产品收入:企业符合《重点领域》要求的产品 (服务) 的销售收入与技术性收入的总和。

技术转让收入:指企业技术创新成果通过技术贸易、技术转让所获得的收入。

技术承包收入:包括技术项目设计、技术工程实施获得的收入。

技术服务收入:企业利用自己的人力、物力和数据系统等为社会和本企业外的用户提供技术方案、数据处理、测试分析及其他类型的服务所获得的收入。

接受委托科研收入:企业承担社会各方面委托研究开发、中间试验及新产品开发所获得的收入。

特别提示

2007年3月16日前老的高新技术企业应如何应对?

2007年3月16日之老的高新技术企业, 重新认定成功的, 可以继续享受原有的定期减免税政策;但前提是高新证书还在有效期内而且是2007年底前取得的, 或者重新通过了高新认定。

2007年前取得高新证书的企业应如何应对?

如果基本符合条件的, 应马上参加复审, 以期最大限度获得税收政策的延续性;另外高新认定规则只会越来越严格和复杂, 只有拿到了最新的高新资格证书才是最保险的。

如果企业与最新的高新认定标准差距很大话, 要抓紧利用现有时间积极策划并调整, 待时机成熟时立即申报, 切不可等到到期了再去申报。

2007年底前取得高新证书的企业应如何应对?

2007年底前取得高新企业资格证书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包括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内的老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在有效期限内的继续有效, 可以申请重新认定也可以到期重新申请认定。

老的高新资格证书一般期限为2年, 到期后需要按照新的标准重新认定, 如果不符合条件的将无法继续享受优惠政策, 无论是否在5年的税收优惠政策过渡期内。

2008年前取得高新证书的企业应如何应对?

2008年以后取得高新资格证书的企业需要重新认定, 否则无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作何规定?

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解读 篇8

北京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有哪个部门来认定?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部门是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组成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并负责网上填报资料的审核。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同本级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组成本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机构(以下称“认定机构”),认定机构下设办公室(设在省级、计划单列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由科技、财政、税务部门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并负责纸质材料的审核。

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解读 篇9

一、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可享受征地优惠政策;

二、公司再投入研发费用可按150%抵所得税;

三、增强公司美誉度,提高企业形象;

四、列入政府采购名单;

五、增加招、投标力度;

六、享受优先贷款政策;

七、公司可冠省名;

八、企业再投入固定资产时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

九、享受企业所得税税收减免10%的优惠政策。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操作过程

一、企业的前期准备工作

1、确定项目负责人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和办公室专员。

2、收集的高新企业申报所需附件材料(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所需前期要准备的材料,不能在短时间内提供的材料)。

3、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组织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和办公室人员成立高新小组进行技术策划,确定每个部门的工作内容和时间进程(企业各部门与我公司相互配合完成此工作)。

二、企业各部门的工作职责

(一)办公室

1、收集相关附件资料(包括:营业执照副本、国税登记证、地税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销售合同、检验报告等)。

2、负责相关资料的收集和编写,并协调文件的编制以及相关工作,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以及高新认定管理相关要求指导编写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文件。

3、负责所有高新企业认定附件材料的扫描。

4、咨询师需保持与各个部门的衔接与沟通,以便于咨询师填写完善高新申报材料。

(二)财务部

1、收集财务资料,包括2008年—2010年三个审计报告及高新技术企业专项审计报告材料。

2、咨询师与财务人员进行沟通,确定企业高新需达标的研发费用。

3、高新专项审计,包括近三个会计研发费用及近一个会计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专项审计,和技术部协调把近三个会计研发项目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项目确定并做出初步的数据采集。

(三)技术部

1、咨询师与公司技术部协调确定近三个会计研发项目(RD项目)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项目,2、技术人员负责技术部分资料及科技立项书的编写(企业技术人员提供出来的技术材料才能显示真实完善),咨询师后期针对企业情况修改完善。

三、材料整理及完善

咨询师需根据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要求进行材料的整合,查漏补缺。

四、材料审核

1、我公司专家根据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中各项指标要求进行审核,并进行必要修改。

2、材料最终定稿。

五、网上申报

1、由咨询师下载填写工具、网上申报。

2、咨询师核对网上填报相关数据,包括人员数据及财务数据应与审计报告相符合,并进行正式打印。

六、材料装订及送报

根据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中材料装订要求进行胶装,由企业送报当地科技局进行初审。

七、政府相关网站公示

由认定机构(科技厅,财政厅,国税,地税)在收到申请材料后60个工作日内共同认定,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上公示结果。

八、颁发证书

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解读 篇10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会计核算,研发经费

1 研发经费单独建账问题

1.1 研发经费的会计处理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对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的规定是明晰的。即《企业会计准则》把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 区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 研究阶段的支出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先在“研发支出”科目中归集, 项目研发完成时对照条件符合资本化的, 确认为无形资产, 否则计入当期损益。《企业会计制度》则规定: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在“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科目中核算, 企业内部自行开发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 其入账价值或其成本仅限于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

但是, 《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对研究和开发费的核算规定又是不完整和粗放的。一方面, 不少企业在对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等项目的研发过程中, 在消耗料、工、费的同时, 也可能会产出一些东西, 如样品或衍生的废料, 它们有的可对外销售, 而对于这些产出的样品及废料销售收入如何进行核算, 是列入销售收入还是冲减研发费用?《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对外购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取得的知识产权及其摊销, 尽管性质上与研究和开发费没有区别, 但会计核算上也并不全部直接列入研究和开发费。同时, 会计核算上的研究与开发费用, 除高新技术领域内项目的研发支出, 还包括其他为提高企业投入产出效益而开展的所有研发活动的支出。另外就是高新企业认定时委托外部机构研发的费用, 只确认其80%。

此外, 有些完全根据订单生产“非标”产品的企业, 由于每一批次规格标准都不一样, 技术部门都要重新计算设计, 存在一定的风险, 但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新产品研发来说要小得多, 并且通常来说这种“非标”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过程是合二为一的, 产生样品也即成品的可能性往往比较大, 与此相适应的会计核算与一般的生产企业类似通过“生产成本”科目归集。假如这样的产品能被认定为高新产品, 它所对应的研发支出显然是有其特殊性的。也就是说, 《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既于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 它单一的“管理费用——研发费用”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及其《指引》中规范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内涵是有区别的, 不应混为一谈。

1.2 高新企业评审对会计核算的要求

2008年, 科技部、财政都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的国科发火 (2008) 362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规定: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申请享受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应对包括直接研究开发活动和可以计入的间接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 企业应“设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用研发费用辅助核算账目, 提供相关凭证及明细表, 并按本《工作指引》要求进行核算”。对辅助核算账目的格式和各项费用科目的归集范围也作出了规定, 但没有规定与企业正常会计核算项目的直接对应关系。

2010 年, 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2010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工作的通知》 (浙高企认办[2010] 1 号) 第一部分第三条第 2 点规定:申请认定企业必须按研发项目单独核算。中介机构必须在企业研发项目已单独核算的基础上, 根据《办法》和《工作指引》的要求进行专项审计。

此外, 财政部 (2007) 194号、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 (2008) 116号、浙江省科技厅浙科发计 (2008) 241号、浙江省科技厅浙高企认办 (2012) 5号等也都对企业研发费用的核算归集提出了总体要求, 就是“单独核算, 准确归集”。

然而, “单独核算”是指统一在一个会计科目单独核算所有的研发费用, 还是在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框架下, 对原先在各个不同科日中涉及与研发相关的成本费用单列子目反映, 各文件中均无明确解释。本人理解,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与上述文件规范的目标不同, 不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 而应该是相互兼容的, 因此, 企业发生的研发费用, 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适当归类的情况下, 不管在那一科目核算, 只要在该科目之下设置相应的“研发费用”项目并准确归集核算, 即为符合了上面文件中要求的“单独核算, 准确归集”。否则, 文件中“设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用研发费用辅助核算账目, 提供相关凭证及明细表, 并按本《工作指引》要求进行核算”就成为多余的废话, 因为你直接利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明细账就可以了, 何必要什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用研发费用用辅助核算账目”。

但是, 现实中, 各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机构, 特别是市 (地) 省一级机构, 却有将“单独核算”往统一在一个会计科目核算所有的研发费用的导向, 从对企业提出单独核算进而不断地要求必须单独建账, 到逐步要求经中介机构审计的的年度财务报表

附注中必须有“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的披露并与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中确认的数额相近以至必须相等, 就说明了这一点。

1.3 片面理解“单独核算”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由于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比较实在, 凡产品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的, 在各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机构的引导下, 企业会计都会有意无意的逐步偏离准则 (制度) 导向渠道, 增加财务报表附注披露内容, 按照其要求统一在一个会计科目, 即“管理费用——研发费用”中核算所有的研发费用, 这种不符合经济业务实质的核算方法, 加上高新技术产品定性和研发费用统计定量上的模糊性, 很可能使企业产生大量的账外资产, 或者使企业的管理费用水平和销售毛利率同时虚高, .丧失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2 体会与建议

(1)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应主要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导向。我们认同研发投入与形成高新技术产品有一定的正相关系, 为鼓励企业研发投入, 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已经体现了这种支持, 但在结果相同的情况下, 我们更应该鼓励企业少化钱多办事、办实事, 提高投入产出率, 而不是相反。《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及配套文件激励的最终目标肯定是促使企业不断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 研发支出的持续投入只是为了服务于这一目标, 而不是其本身, 只有当高新技术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不能确定时, 对研发投入的分析评价可以对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提供一个借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取消对研发支出标准的强制规定, 将有利于企业集中精力研发产品, 而不必分心去把握支出是否达标;

(2) 准确把握企业会计目标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及配套文件所要求“单独核算, 准确归集”的体现形式, 理清二者的边界和互相借鉴补充的方式。企业会计、中介机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机构应互相尊重, 把“研发费用用辅助核算账目”作为连接企业会计核算、专项审计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审核工作的桥梁, 而不要期冀对方的工作能完全适合自己的需要。在基本原则框架无误的情况下, 多运用说) 、补充报告, 不要轻易提请对已生效财务报告、文件的修改, 既有失严谨, 也不切实际, 特别是以最新的规定、理解去规范以前年度相对规范的提法, 更是如此。

(3) 充分调研各种类形研发活动在投入产出方面的特点, 提出高新技术产品定性、向外部研发机构、人员支付费用程序、方法和研发费用在统计定量上的指导意见, 弥补政策缺失带来理解和操作上不一致。

参考文献

[1]王桂莲.分析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经营管理者, 2012, (07) .

[2]尹晓东.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核算影响探析[J].中国外资, 2011, (11) .

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解读 篇11

Shenzhen Zhishan Technology

(2018)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资料清单

深圳市企业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好处多多,但具体需要准备哪些资料呢?至善科技已经为企业整理了一份资料清单明细:主要资料来源于三大部门提供!具体如下:

一、行政部门

1、最新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法人代表身份证及股东身份证复印件。

备注:机构证件需原件彩色扫描,法人及股东证件复印件要加盖公章扫描。

2、知识产权证书(软件著作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商标等)原件彩色扫描。3、2015-2017公司人员花名册(含姓名、出生年月、毕业学校、专业、入职 时间、部门、岗位、职称、身份证号)和 2015-2017社保明细。(电子档)

4、公司中专以上学历人员学历证书彩色扫描件。

5、公司总经理和研发负责人简历和公司组织架构图。(电子档)

6、公司照片(前台、研发部、检测设备图片、研发工具图片、会议室、总经理办公室)。

7、ISO证书、产品认证证书(CCC、CE等)、查新报告、其它荣誉证书。(电子档)

二、财务部门 1、2015-2017财务审计报告。备注:提供彩色扫描电子档和原件1份。2、2015-2017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主表和附表。

备注:a、复印件每页加盖公章扫描。b、若做审税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需提供税审报告扫描件。

3、近三年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近一年高新产品收入专项审计报告。

备注:提供彩色扫描电子档和原件1份。深圳市至善科技

Shenzhen Zhishan Technology 4、2015-2017国、地税完税证明。(电子档)备注:分提供。5、2015-2017销售增值税发票复印件。

备注:发票内容针对主要的产品、金额大、客户大、有代表性、产品名称比较有技术含量。

6、公司检测设备清单、研发设备清单、固定资产清单。(分的电子档)7、2015-2017 公司人员工资表。(电子档)

三、研发部门

1、研发部门架构图(电子档)

2、研发部门软件清单、项目立项文件、产品说明书和规格书等。(电子档)

3、研发部门制度文件(包括项目管理、人员管理、绩效考核、费用管理)(电子档)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总结 篇12

一、本地区全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总体情况

自2008年按新办法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以来,我区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通过到企业宣传发动他们申报、定期组织召开认定工作培训会、招商引资引进高新技术企业等多种形式有力地推进了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至目前我区有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8家,其中,今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它们是**博亚精工机器有限公司、**丰正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忠良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朗弘机电有限公司、兆山集团**机床有限公司。另外还有1家高新技术企业**康豪机电工程有限公司通过了复审。

二、本地区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主要工作

1、宣传培训工作情况(提供培训场次、人数);

举办了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专场培训会10场,宣讲政策,宣传典型。区域内规模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232人次参加培训会。

2、高企后备库建设及辅导培育情况;

建立了我区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共有26家企业入库,其中:一类企业8家,二类企业8家,三类企业10家,并根据企业的特点,制定了培育方案。

3、政策辅导咨询工作情况;

我们先后召开高企认定专题会议,积极向企业宣传科技政策,解答政策疑问,并不定期走访企业,在线发布信息等。

4、部门协调配合情况;

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育与辅导工作小组建立了协调机制,科技、财政、国税、地税四个部门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研究解决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部门间任务分工,科技部门负责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申报和管理,财政部门负责对企业研发投入情况进行监督,税务部门负责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研发费用辅助账。同时,定期开展集中培训,对企业申报专利、建立研发费用辅助账、规范申报材料等问题进行宣传讲解。

三、本地区组织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好的经验做法

1、完善工作平台,加强组织领导。由于各部门工作人员发生了变动,为了保证高新技术企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今年4月,以襄政办发(2012)48号文件成立了以区委常委、副区长任组长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育与辅导工作小组,加强对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工作的统筹管理。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保障相关工作有效落实。

2、明确培育重点,建立后备库。为了增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针对性,我们通过对辖内企业进行上门走访、调查摸底,在普查企业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专利、成长性、创新性等指标,筛选出有条件、有潜力的企业建立了我区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共有26家企业入库,其中:一类企业8家,二类企业8家,三类企业10家,并根据企业的特点,制定了培育方案。

3、开展培训辅导,做好跟踪服务。为了及时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高企,我们已经前往基础较好的企业,组织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和专利申报的专题培训,同时邀请市科技局、专利局领导、专家到我区对企业开展了知识产权保护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专题培训,加大对企业负责人和具体申报人员的培训力度。另外,我们还召开了五次专题会议,跟踪了解今年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进展情况,对企业申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培训讲解,保证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材料质量。

4、大力宣传发动,协调政策落实。区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襄政发〔2012〕34号),对申报和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补助奖励,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补贴2万元申报经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奖励5万元,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积极性。同时,建立了知识产权激励机制,从区级科技经费中落实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用于补贴企业申报专利,充分调动企业创新发展的积极性,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打好基础。在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的申报上和区级科技项目的安排上,我们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进行倾斜,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另外,我们积极协调税务部门,对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予以落实,确保高新技术企业能够顺利享受税收优惠。

四、2013年高企认定工作计划

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解读 篇13

1 新办法政策变化

按照党的十六大要求, 国务院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并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 指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 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适应新的形势发展, 大力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实现产业升级, 2008年4月和7月, 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国科发火[2008]172号)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 (国科发火[2008]362号) (以下统称为“新办法”) 。新办法在认定标准、操作程序、管理体制、政策协调等方面做了详细说明与规定, 较旧办法相比, 变化较大, 主要体现为:一是突出强调了对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 针对不同销售规模企业规定了不同的研发经费投入比例, 并且“企业必须对其主要产品 (服务) 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近三年内, 企业可以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 或通过五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获得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二是取消了地域界限, 不分区内区外统一认定, 实现了由区域政策向产业政策的转移;三是以技术领域标准代替产品领域标准, 企业只有是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八大类高新技术领域标准, 才有可能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避免了以往只有加工制造高新技术产品的能力, 却不掌握该产品的核心技术的加工型企业也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弊端;四是将研发经费按规模区分, 并明确指标的测度依据, 使认定工作更加规范标准统一, 避免了认定工作的主观随意性;五是设立了“部门决策、地方认定、机构监管”管理工作体系, 还通过引入中介机构、隐去企业信息、建立专家库、评价结果进行公示公告等方法、措施, 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评审结果的公平、公正性。

2 新办法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新办法在认定标准、操作规范、政策协调等方面都作出了科学、合理、有效的要求与规定, 并针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提出了更加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特别是, 新办法突出强调了自主知识产权和研发经费在认定工作中的作用, 对引导企业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用于技术和产品研发,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了积极的政策导向作用。但是, 新办法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与缺陷,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依法经营、依法纳税、安全生产、劳动保障不仅是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也是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内在要求。而且, 此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与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密切联系, 如果企业连基本的依法纳税都不能履行, 又谈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因此, 新办法应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之一, 作出明确规定, 并要求出具所属税务部门、劳动部门等相关部门对企业出具的合法经营的证明性材料。

(2) 新办法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考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条件和依据, 并制定了详细评价指标与要求, 但是在某些指标和细则上还存在一些不足, 有待进一步斟酌与完善。主要有:

1) R&D研发经费国际上有合计科目, 可以参照国际合计科目, 结合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实际情况, 制定符合国情的R&D研发经费合计科目, 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对R&D研发经费的归集和管理, 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强度。

2) 在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考核方面, 虽然提出了针对不同销售规模企业使用不同的研发经费比例要求, 但是对企业规模的划分还不够细, 特别是针对大型规模企业仅笼统地划归为“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事实上, 一些大型企业销售规模达到十几亿, 甚至几十亿, 如果全部划归为“2亿元以上”一类, 则不能正确、合理反映大型规模企业的研发投入实际情况, 导致出现中小企业分值高, 而大型企业分值低的现象。除此之外, 不同行业、产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也不一样。因此, 认定办法应当按照不同行业和产业对企业销售规模划分和研发经费比例要求进行细化和科学合理界定。

3) 新办法最大特点是以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突出表现在对专利的硬性指标要求。但是, 我们认为, 专利并不是衡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唯一指标和绝对指标, 同时也不符合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实际情况, 主要体现在:①军工企业不申报专利;②企业拥有的专利可能对企业发展没有实际作用, 与企业主营业务不太相关;③允许企业通过受让、受赠的方式或专利独占许可等方式获得核心技术知识产权, 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不能真正达到刺激和促进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目的;④有些新药和国家级植物种子的认定比专利认定更难, 且时间更长;⑤由于某些特定情况或原因, 有些企业在新办法出台之前没有申报专利, 在此次申请认定过程中, 应允许以省级、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或省级、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等其他指标替代;⑥省级及国家级有关指标, 如产品标准数、科技创新类项目、科技成果获奖数、研发机构等级、自主品牌等指标也是衡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 在考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时, 一是要明确专利应对企业和产业发展有利, 与企业主营业务高度相关, 并突出强调企业必须通过自主研发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二是增加省级、国家级“产品标准数, 科技创新类项目, 科技成果获奖数, 研发机构等级、自主品牌”等指标考核或作为专利替代考核指标, 使评价指标更加丰富、全面, 从多角度考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4) 在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考核方面, 新办法判断依据是企业以技术成果形成产品、服务、样品、样机等, 即主要考核企业最近三年内科技成果转化的年平均数, 而对形成的产品、服务、样品、样机等成果转化的技术含量或技术水平等质的要求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如产品是否为高新技术产品、是否获得省级、国家级科技成果奖, 以及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益等市场化的定量指标考核。如果认定办法只追求对成果转化量的考核, 而缺乏质的考核, 容易导致一些一味追求成果转化数量而“滥竽充数” 的企业可能也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不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整体技术研发水平的提高。

5) 在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考核方面, 新办法的评价标准是研究开发项目立项报告、研发投入核算体系、产学研合作的研发活动、设有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奖励制度等条件, 而对这些条件没有做出具体的定量、定性要求, 使得条件要求难度低, 且企业主观可操作性大, 缺乏权威性。因此, 认定办法应当增加产学研投入比例、研发机构等级、质量保证体系指数等标准要求。

(3) 新办法突出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考核, 忽视了对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影响和盈利能力、经济效益等创新价值的考核, 强调了过程, 而忽视了结果。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产品研发,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扩大企业规模, 以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 实现持续发展。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的生存基础, 如果高新技术企业脱离了创新价值的前提背景, 单纯地追求创新, 那么这种创新或者是为技术突破所驱动, 或者是只注重市场先行, 或者是一味追求新奇怪诞, 结果往往是超过客户的心理接受能力和购买能力, 得不到市场的认可, 企业也将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2]。而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则正是突出强调了自主知识产权和研发经费等技术创新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作用, 却缺乏对企业规模影响、经济效益等指标的考核, 没有突出技术创新价值的重要性。按新的办法和指引认定, 可能使一些小企业、没有生命力、竞争力的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一些亏损甚至连续几年亏损的企业也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可见, 新办法在评价指标体系上存在一定缺陷, 应当增加对高新技术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考核。

结合新时期经济发展特点, 并考虑到高新技术企业的自身特性, 我们选取了一些对高新技术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关键作用, 能够体现出高新技术企业特点, 能够综合、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创新价值、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指标, 具体如下:

1) 研发成果效益指标

①新产品销售收入及其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

新产品开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新产品销售收入及其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则是体现企业创新成果市场价值, 反映企业研发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其总额和比重越高, 则越有力说明新产品市场效益好, 对营业收入的贡献率大, 企业成长性好。

②新产品利税率、新产品年均投资收益率

新产品利税率和年均投资收益率是新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重要体现, 反映企业技术水平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

③科研贡献强度与科技人员效率

科研贡献强度为当年实现增加值/科研经费支出总额×100%, 科技人员效率为当年实现增加值/科技人员平均数×100%。企业科研经费的使用也要追求高效益, 并与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高新技术企业竞争的关键是科技研发实力的竞争, 而科技人员的科技素质和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研发实力, 从而进一步影响了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2) 综合获利能力指标

①主营业务收入规模、利润总额和利润率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销售。企业只有产品实现了销售、获得经济利益, 创新成果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主营业务收入规模的绝对指标直接表明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和经营能力的强弱, 其不仅应占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绝大比重, 且应相对稳定。主营业务利润和利润率是衡量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主要经济指标。

②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 (净利润+应交所得税+应付利息) /平均资产总额, 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它表示企业包括净资产和负债在内的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 全面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投入产出状况, 是评价企业资产运营效益的重要指标。

③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净利润同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净资产收益率充分体现了企业的自有资本获取净收益的能力, 突出反映了投资与报酬的关系, 是评价企业资本经营效益的核心指标。

④资本收益率

资本收益率又称资本利润率, 是指企业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资本收益率用以反映企业运用资本获得收益的能力, 也是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资本收益率越高, 说明企业自有投资的经济效益越好, 投资者的风险越少, 能够使企业获得更多投资, 有利于企业进一步扩大、发展。

⑤主营业务毛利率

主营业务毛利率=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它是衡量企业产品或者某类业务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该指标反映了产品销售的初始获利能力, 指标越高, 表示取得同样销售收入的销售成本越低, 销售利润越高, 是企业持久盈利的根源, 体现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

⑥息税前盈余

息税前盈余是相对于企业净利润而言的, 是指支付利息和缴纳所得税前的利润, 又称营业利润。该指标能够用来衡量企业的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 也是计算企业财务杠杆的依据。

3) 经营管理水平指标

①全员劳动生产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总产值/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是指根据产品价值量指标计算的平均每一个职工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它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 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

②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存货周转率指标的好坏反映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 它影响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③应收账款周转率

公司的应收帐款在流动资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司的应收帐款如能及时收回, 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便能大幅提高。应收帐款周转率则是反映公司应收帐款周转速度的比率, 应收帐款周转率高, 表明公司收帐速度快, 平均收账期短, 坏帐损失少, 资产流动快, 偿债能力强。

④流动资金周转率

流动资金周转率则是从企业资产中流动性较强的流动资产角度对企业资产利用效率进行的分析, 进一步揭示影响资产经营质量的主要因素。

⑤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销售收入净额同平均资产的比例, 它表明企业投资的每一元资产在一年里可以形成或产生多少元的销售, 因而从总体上反映了企业利用资产的效率, 是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主要指标。

4) 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指标

在党的十七大更加强调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 企业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重要性日益凸显, 节能减排成为新型工业企业发展的主题, 新时期的高新技术企业更应当牢牢树立“绿色经济”理念, 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绿色生产”,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因此, 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 应该适当增加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方面的指标, 积极引导和促进高新技术企业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能力的提高。具体可以考虑以下主要指标:

①万元产值综合能耗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是指企业总能耗与产值之比, 也就是每产生万元企业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消费量, 是衡量能源利用水平和效率最常用的综合性指标, 比值越小说明企业能源的使用效率越高。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低于省级或国家水平的企业, 可给予适当加分;反之, 则给予适当减分。

②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指工业企业经其所有排污口排到水环境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工业废水总量占外排工业废水总量的百分比, 是考察企业环境保护力度的重要指标。

③循环资源回收率

循环资源回收率反映了企业节约自然资源、循环利用再生资源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此外, 还应当要求出具所属环保部门对企业作出的环境保护工作合法合规的证明性材料, 并对通过省级、国家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或通过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认证的企业, 给予酌情增加分值。

综上所述,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与评价指标, 绝对不能片面追求技术创新过程的考核而忽视了对创新价值的考核, 也不能仅仅简单以专利拥有量平面视角去考虑和比较技术创新能力, 而应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出发, 根据不同行业和产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投入产出特点制定不同的指标和等级要求, 以立体、综合的新视角去考察、比较和评价, 并不断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发展和完善, 逐步建立一套能够综合考察高新技术企业现状, 有效引导和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综合竞争水平提高的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认定办法。

摘要:为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008年4月和7月, 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工作指引, 规定从2008年开始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全面重新认定。在剖析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程序基础之上, 总结其中突出体现的五项重要变化, 指出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旨在为进一步完善、改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不足与缺陷,自主创新能力,创新价值,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科技部.高举火炬旗帜, 积极探索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BE/OL].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网站, http://www.most.gov.cn/k jbgz/200807/t20080719_63129.htm, 2008-07-19.

[2]W.钱.金, 勒妮.莫博涅.蓝海战略[M].吉宓,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14.

[3]郎咸平.科幻——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评判[M].上海:东方出版社, 2006:1-15.

[4]徐文芹.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 2001 (6) :41-43.

[5]苗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理论界, 2006 (4) :201-202.

[6]睦振南, 王贞萍.科研成果转化评估[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8.

上一篇:莎士比亚悲剧集下一篇:维修工程专业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