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行为健康教育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家长、老师和教育部门时时刻刻都在关注并积极讨论的一个话题。从传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经验来看,青少年心里产生消极因素的层面被社会媒体过度关注。但是,作为孩子的家长、老师、以及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关注如何给予孩子积极、健康、乐观、向上、正面的心理疏导和情感沟通。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青少年心理行为健康教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青少年心理行为健康教育论文 篇1:

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及展望

在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有关的所有工作,如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校园活动、心理咨询与辅导等。其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提升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二是帮助儿童青少年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减少心理行为问题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不良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受传统心理学的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致力于帮助解决儿童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近年来,才开始越来越多地强调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和心理问题的预防工作。

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在我国受到关注的,发展到今天只有30多年的历史。尽管发展时间比较短暂,但经历了效仿阶段、启动阶段、发展阶段和繁荣阶段四个明显不同的时期。

效仿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最初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从一些研究者在报刊上介绍美国、德国和苏联等国家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开始的。从1981年开始,我国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开始效仿发达国家的模式,相继在北京和上海等城市进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发表了一系列调查报告。此后,学者们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热情持续增加,不断呼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也开始反思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误区,并不断引入国外学校心理咨询的理念和经验模式。这一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了社会对中小学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度,尤其是引发了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并首次揭示了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问题。

启动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6年,研究者提出“心育”概念,将其与“德、智、体、美”教育相区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引起教育界的广泛重视。1988年底,《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对学生的道德情操、心理品质要进行综合的培养和训练。自此之后,中小学校逐渐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一些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率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始进行具有心理辅导色彩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几年间,一些具备心理健康教育雏形的学校先后出现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浙江等地,并在当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过,这一阶段的工作大多属于学校或教师的自发探索行为,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也并未形成规模,但这些尝试为更多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1990年,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条例》规定,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1992年,国家教委制定下发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将心理卫生教育列为八项主要内容之一。此后,不断有新的国家政策和文件出台,强调要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對学生实现减负和素质教育。与前两个阶段相比,这个阶段有关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迅速兴起,研究的问题也越来越广泛。1991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班华在《教育研究》发表了《心育刍议》,系统阐述了与心育有关的问题;同年,郑日昌和陈永胜编著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学校心理咨询》。1994年在湖南首次召开了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专题的学术会议。

这一阶段,全国各地逐步涌现出大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此外,社会各界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度不断提高。1988年3月2日,中国少年报社开办了 “知心电话”,这是全国第一家由新闻单位为少年儿童服务的心理咨询热线。

繁荣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从党中央、国务院到教育部,再到各省教育厅、各市教育局颁布的若干政策、决定和意见,是心理健康教育进入繁荣阶段的标志。1999年6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8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并专门成立了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后更名为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2002年9月,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并于2012年对该纲要进行了修订,提出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此后,大部分省、市相继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系列工作。2017年,教育部发布《关于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的通知》。这十余年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了近十项有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文件,尤其是2017年22部门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以及2018年国家卫健委等10家部委共同颁布的《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再次强调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在教育部,各地教育厅、教育局的努力下,开始走向具体的操作层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越来越丰富,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和系统,还出版了在全国范围内很有影响力的心理健康教育读物和教材。

在这一阶段,各地中小学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和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一方面,部分高校从专业培养的角度,积极申办新专业或调整专业,注重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另一方面,各地积极组织心理健康教师的岗前培训和资格认证等工作。此外,各学校还开设心理咨询机构,对学生进行个体、团体辅导和干预。

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中小学主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心理咨询室提供咨询、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开设心理讲座、创办心理刊物等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方面,随着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配置更加规范化。2015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以下称《指南》),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设施设置进行了规定。随着《指南》的发布,中小学心理辅导室装备建设日趋规范和完备,普遍配置了沙发、心理书籍、沙盘、宣泄器材等;随着科技的发展,部分学校还配备了心理健康自助系统、艺术治疗设施。一般而言, 普通学校采用个体咨询室、办公室的配置组合,中心学校和实验学校采用个体咨询室、办公室、团体辅导室的配置组合,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采用个体咨询室、办公室、团体辅导室、其他功能室的配置组合。此外,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也日趋数字化、个性化,决策更加科学化。学校心理设施设置的专业化、智能化,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据统计,我国中小学心理学教师数量不足4万人,不及理想状态下所需心理教师数量的10%,相对于2亿多中小学生这一庞大的人群来讲,显得严重不足,并且现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远低于标准要求。调查发现,学校心理教师的专业背景多种多样,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仅占18%,即使加上教育学专业学历背景的也不到40%,其余大部分都是由中文、历史、生物等文科背景的教师担任。

综合比较各省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设施设置和师资力量可以发现,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水平都在逐步增强,但仍存在较多问题。一是城市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大大高于农村。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较为落后,师资配置存在随意性,师资培训水平偏低。二是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东部起步早、发展快、水平高,西部起步晚、发展慢、差距大。三是从具体的实施上看,尽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多样,但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师资专业化水平较低、心理咨询室有名无实、心理健康教材良莠掺杂、课程被挤占、忽视家庭和社会的配合等问题。

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其预防干预

根据现有的调研数据,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特点:(1)主要集中在学习、人际关系、情绪等几个方面。(2)男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女生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情绪(抑郁、焦虑等)、躯体化、学习压力等方面,男生主要表现在偏执等行为问题方面。(3)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年级、学段差异——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初中生,尤其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面临更多挑战。(4)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基本上都低于城市学生。(5)随着时代的发展,儿童青少年群体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变化的速度较为缓慢。(6)随着时代变迁,儿童青少年的自杀、网络成瘾以及校园欺凌等新问题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焦点。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在我国,研究者关注比较多的是儿童青少年的自身因素(如自我发展水平、人格特质、归因风格、生活事件、生活习惯、应对方式等),家庭因素(如家庭结构、父母自身特质、家庭环境、养育方式、亲子关系等),学校因素(如学校自身特质、教师素质、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学业压力等)和社会因素(如社会变迁和社会支持等)。研究者认为这些因素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减少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我国政府出台了很多的政策,而中小学也开展了很多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心理健康预防研究来探讨有效的预防干预模式。当前的预防干预主要是团体辅导或干预为主,在比如改善人际交往问题、人格问题、情绪困扰问题、成瘾问题、同伴欺凌、自杀行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近年来,在预防干预领域的实践研究逐渐从干预转向预防,并且表现出以下发展趋势:一方面,随着新高考制度的改革,教育部和中小学都越来越重视生涯教育,因此针对生涯教育方面的预防干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另一方面,预防干预工作越来越系统化,比如边玉芳等学者提出的“全员参与学生发展性心理辅导”新模式在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上取得显著效果,方晓义等学者提出的“学生全方位三级指导模式”在促进高中生心理发展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

尽管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取得了很多成绩。然而,还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性有待提升。尽管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中越来越受重视,但是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性仍需提升,岗位认证和职前、职后培训机制仍需继续完善和系统化。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大多属于经验性,缺乏实证研究。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么借鉴国外的模式,要么基于学校或者教师的自我经验和探索,缺少基于本校實证数据的有力支持,亟需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实施过程,以及效果的评估,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据可依。三是缺乏适合我国文化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目前我国学者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大多采用国外量表的翻译或修订,比如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 SCL-90)、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这些量表是基于西方文化,西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发展起来的,但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对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的不同看法必然会影响测量的效度和信度。因此,需要研究出更适合我国文化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并进行全国范围内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更有效的依据。四是发展不均衡,地区差异大。总体来讲,东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起步较早,也发展较快,并且现有水平较高,而西部和农村地区起步晚,相对更落后,发展也更慢。因此,需要不同区域和城乡之间更多的交流与互相学习。

作者:邓林园

青少年心理行为健康教育论文 篇2: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

摘 要: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家长、老师和教育部门时时刻刻都在关注并积极讨论的一个话题。从传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经验来看,青少年心里产生消极因素的层面被社会媒体过度关注。但是,作为孩子的家长、老师、以及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关注如何给予孩子积极、健康、乐观、向上、正面的心理疏导和情感沟通。本文旨在,对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索积极心理学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应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人类心理学发展史中一次极具重要性和创新性的变革。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得到了众多心理学专家以及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认同。同时,将积极心理学合理恰当地应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这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积极心理学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几个方面[1]:“第一是以青少年个人产生积极的情绪为主,从而研究并分析其生理机制的变化和情绪转化的途径;第二是关注青少年自身所具备潜在的积极因素,从而发现这些因素产生的根源和影响的效果;第三是对于青少年所处大环境下的积极因素做一个客观的评价和整体的分析”。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阐释

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2]。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是积极心理学这股思潮的创始者。积极心理学主张对人们自身所属的品质进行正面的分析,积极地引导,从而挖掘人们对周边事物具有潜在意识的积极的建设性的力量,进而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使得人们拥有幸福感。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面对周边不同情况时自身所能够产生积极因素的一面,着重培养个人的积极潜力,让其抱有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将积极心理学正确合理地应用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是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负责任的表现,也有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在对青少年自身所具备的积极因素和乐观潜能进行挖掘的同时,也要使其能感受到正是因为自身的积极因素才帮助其形成了正确价值观,并收获了幸福感,进而使其逐渐养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使得教育工作者可以从积极、乐观、向上的角度出发来帮助孩子们度过他们心智尚未成熟的阶段。积极心理学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正确引导起到了积极性的作用。

三、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

1、学业压力大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今学生们的学业繁重、竞争压力大,使得孩子们身心疲惫,甚至出现精神状态不佳、食欲不振、神经紧绷、记忆力减退等一系列问题。这种情况若得不到改善,久而久之,可能导致学生的厌学心理,也可能对老师产生厌恶的感情,老师与学生无法有效地沟通与交流,将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形成恶性循环。

2、承受能力弱

孩子们尚未走出校园,没有经历过多的挫折。孩子们基本上是都是家中的掌上明珠,备受呵护和疼爱,甚至过度保护。若在努力之后仍然得不到想要的,就会产生挫败感,同时又不懂得用合理的方式来进行自我排解,缺少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时青少年可能就会感到内心很无助,无法承受挫折,甚至就此失去信心,变得一蹶不振。3、心胸不开阔,虚荣心作祟

以自我为中心,包容性欠缺,不懂得分享、帮助和合作。把学校当家里、将同学当父母,依旧认为自己可以像在家里一样,说一不二。不懂得尊重他人并换位思考,遇事斤斤计较,不懂得团结合作和互相帮助。面对批评,耿耿于怀;面对表扬,骄傲自满,自我感觉良好,缺少客观的自我评价。

(二)父母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

1、溺爱导致的任性

“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父母以及老人对于孩子都十分的呵护和疼爱,甚至可以说是溺爱,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这种家庭环境促使孩子养成自私、固执、任性的心理。

2、父母言传身教

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父母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原件,孩子就是复印件。如果父母对于自身的行为没有加以严格的把控,没有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久而久之,父母的德行就体现在了孩子的一言一举当中。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首先应该成为这样的人,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榜样。

3、父母的专制导致孩子逆反心理

在教育上,孩子需要老师与家长们用合理的、健康的、积极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这样才能帮助孩子们度过青少年时期心理不稳定的阶段。过度干涉孩子们选择的权利,剥夺孩子们的自由,甚至以粗暴的体罚方式让孩子屈服,这样的行为会直接使得孩子们心生厌烦,产生抗拒甚至极端报复和仇恨的心里。

四、积极心理学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上的探索应用

(一)为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传统的教育方式过于单一、过于追求完美。评判标准过于统一、流水化、格式化。这种教育方式也是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使得家长们和教育工作者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让孩子们体会到,面对问题时积极的、乐观的、主动的解决方式和向上的人生态度。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能力。只有正确的、客观的、积极的、主动的来面对自身所具备的潜力并进行充分的挖掘时候,才会使得其自身的价值慢慢的得以体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亦如此,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帮助青少年顺利地度过这段心理不平稳的时期。

(二)為青少年时期的孩子确立一个积极的人生目标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发生转变的同时,为孩子们确立一个积极的人生目标就显得格外重要。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教育的目的只有一种,就是让孩子们成才,从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那么积极心理学的介入,就使得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懂得,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要帮助他们确立一个积极的人生目标,为他们营造一个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成长环境,从而使其具备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样才有助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们学会自我成长。对于青少年自身幸福感的培养、责任感的建立、乐观人生态度的展现、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积极心理学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三)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积极的解决方式

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渴望被认同,渴望被赞许,渴望被尊重,渴望受到来自于周围人殷切的关注,同时对被批评,被教育,被拒绝心生抵触情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懂得,对于这个阶段孩子们的教育方式,应该更多地全然地包容接受和设身处地的共情,以积极的态度来慢慢地沟通和作正面积极的引导,而不是严厉的批评教育。懂得与孩子之间要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帮助他们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原因,同时也帮助他们寻找属于他们自己的闪光点,并加以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培养他们对生活、对家庭、对学校的热爱,进而提升双方的信任度。

(四)积极心理学的借鉴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的意义,在于能够及时地帮助青少年平稳地度过他们的叛逆阶段。对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合理的借鉴和应用,能够使得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和拓展。以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等思想为依托,从而逐渐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使得孩子们能够用积极、乐观、正确的人生态度来面对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使其在学校、在家庭中亦拥有强烈的责任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五、关于积极心理学被应用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启示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借鉴和应用,不仅仅弥补了我国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上的空白,更能帮助无数家庭和教育工作者有效地缓解与孩子之间的矛盾,促进与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使得双方能够建立平等互信的良好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积极心理学的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成功应用,不仅仅有利于此阶段孩子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孩子们自身兴趣爱好的培养,让其更加懂得如何使得自我健康的成长,最终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积极心理学已然成为现阶段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理论支撑,得到了社会各界充分的认可,其影响力已经不言而喻。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积极心理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它使得这个阶段的孩子懂得如何积极地面对生活,学会如何用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帮助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向上的优质的心理品质,帮助孩子们挖掘自己潜在的闪光点,使得孩子们能够真正幸福、健康地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任丽.素质教育观念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6(28):212-213.

[2]彭利凱.论早期儒家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沟通的可能性[J].青春岁月,2017(31):1.

[3]彭科莲.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的现状及原因初探[J].科教文汇,2018(29):139-140.

作者:陈丹凤

青少年心理行为健康教育论文 篇3:

新媒体时代下青少年 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

摘要:科学技术的深度交叉融合使得新媒体应运而生。新媒体所具有的实时性、互动性和融合性正逐渐改变着人类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和使用信息的方式。青少年是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群体,合理使用新媒体可使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更高效便捷。然而,滥用新媒体将诱发青少年产生不良的心理、生理及外在行为表现问题,此时如果不能及时干预并进行相应的科学教育疏导,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必将受到制约。因此,本文对当前新媒体时代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梳理,提出了相应教育对策,以期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所裨益。

关键词:新媒体;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新媒体是在新科技发展下依赖网络技术进行传播,具有数字化特点的一种媒介载体,包括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智能手机等[1]。新媒体以海量信息资料、信息资源共享、效应强、文化空间虚拟化等技术特点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1]。在新媒体的推动下,传统的教学模式被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所取代,新媒体优化了教学内容的呈现和传播方式[2],使线上线下的课堂知识传授变得更加直观、新颖、有趣,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课堂之外,青少年也是新媒体使用的主要人群,他们通过网络平台可以随时表达观点、获取资讯、娱乐互动,网络和媒体为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益处。然而,青少年心理自控及情绪调节能力有限,难以有效地抑制对新媒体环境中各种新鲜事物的猎奇心,以至于出现滥用网络、沉迷游戏和遭受不法信息侵蚀等外在行为表现[3],从而损害个体身心健康及学业进展。鉴于青少年时期的身心发展对青少年以后的漫长人生起着关键性的塑造作用,此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结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势新特点,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新媒体时代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一、新媒体对青少年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

(一)网络成瘾

面对生活压力和学业困境,青少年往往会通过网络聊天、视频播放和网络游戏来宣泄和排解,他们在网络世界中寻求自我满足和心理慰藉的同时,也渐渐对网络产生过度依赖。这种成瘾依赖导致青少年出现沉溺网络、情感冷漠、人际交往缺失、意志薄弱、视力下降等一系列负面身心问题[3]。长期沉浸在网络世界会减少青少年社会生活的参与度,人际沟通能力下降,造成社交焦虑,同时也会增加他们的孤独感和抑郁状况。一项研究发现,非网络成瘾健康者的SCL-90总均分的抑郁、焦虑、躯体化、人际关系和精神病性因子评分显著低于网络成瘾者[5],这表明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二)影响青少年的人格健全

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青少年的人格心理处于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时期。一方面,青春期本能的冲动性使得青少年不计后果,盲目行事;另一方面,面对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青少年时常感到困扰、混乱和畏缩[6]。这种趋避冲突心理将导致青少年易受网络媒体当中未被过滤的消极内容(例如:网络色情、游戏赌博、暴力信息)影响,他们身心不成熟,社会经验少,缺乏较强的辨别能力,对不健康的网络内容缺乏有效甄别,倘若长期陷入虚拟的网络世界,将会迷失真实自我,造成客观自我意识模糊,且易产生过分迷失、角色错位等人格障碍问题[3]。此外,盲目接收新媒体带来的真假交错的混乱信息将会对青少年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创造能力造成伤害,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误导青少年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对生活中的事物、现象和对自身价值的认识、评价、决定取舍所持有的基本观点。价值观支配着青少年的思维、情感方式和人生追求,主导着青少年的发展方向,对青少年的成长和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7]。新媒体为言论自由提供了直播及在线评论平台,不同年龄、地域、性别、政治倾向、文化程度的群体,都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表达自己的声音[8]。但是在这些声音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非理性的噪音,例如地域间的攻讦谩骂、文化煽情、极端思维、报道失当、伦理错位、政治误导等。鉴于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尚缺乏对真善美的理性思考及价值评估,这些非理性的声音如滾滚浊流吞没了理性、冷静的呼声,强烈地冲击着他们的道德底线和法律意识,对其思想价值观念产生负面影响[9],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心理认知偏差,易形成歪曲的价值观念,甚至导致他们道德失范,忽略法律法规的约束,误入歧途,造成严重后果。这些价值观的扭曲和道德及法律意识淡薄现象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新媒体时代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未受到足够重视

新媒体在教育领域的使用和普及已经趋于常规化,随之而来的青少年网络心理问题也不断加剧。然而,这些现象并没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足够重视[10],教育者并未对因网络媒体而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查明青少年迷恋网络媒体的原因,并对症下药,甚至大众对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盲目认知,以为只有在问题出现时才需要辅导,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作用。如果能对青少年出现的网络媒体心理问题进行事先预防教育与警示指导,或者在问题出现初期,进行及时的教育和矫正,抑或对出现网络心理问题之后进行跟踪研究,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疏导措施,那么青少年因新媒体使用不当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将会大大减少。

(二)未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需要

青少年时期既是综合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叛逆心理的爆发期。由于身心发展不协调,青少年在这个阶段会产生很多迷茫和困惑,加之青少年正处于广泛使用新媒体的时期,如果不加强媒体使用方面的科学教育引导,可能会遗留网络依赖、交往不慎、价值观扭曲等问题。部分家长并没有对青少年的媒体使用遗留的心理问题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根据青少年的青春期身心的发展规律、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地与学生交谈、寻找根源、进行科学指引;相反,有些家长甚至通过一些极端方式(打骂、关禁等)来阻止青少年使用新媒体,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此外,学校也存在心理辅导教师短缺的情况,导致相关辅导不及时、不到位。对出现网络心理问题的青少年,没有根据其身心发展需求,运用专业的辅导手段,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未实现对新媒体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

伴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普及和成熟,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对促进媒体服务健康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1]。但是,面对青少年对媒体的接触不断扩展,现有的法律法规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已不能满足当前的形势需求。由于网络的自由性和开放性,加之人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道德意识松散,法律意识淡薄,导致少数不良信息加速传播,并且有些网络的规范也需要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导致这些不良信息并没有得到及时约束和有效规范[12]。所以对立法不到位、缺乏针对性、监管不到位等情况要及时整治。青少年法制意识尚处于萌芽及塑形阶段,健全的法律法规能帮助青少年分清善恶,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规范的新媒体环境能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信息,这些都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三、新媒体时代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分析

(一)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新媒体时代下,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任务,要转变传统观念,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13],把心理健康教育看作素质教育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育行动中,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为准则,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服务。新媒体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主要是心理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要想做好青少年的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就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转化和引导作用。首先,要学习网络媒体相关知识,熟练掌握网络技术,为真正走进网瘾青少年的内心做好充分准备[11]。其次,要认真研究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追踪青少年的心理动态,启发和引导青少年自觉、自主接受和寻求心理健康辅导和帮助,使他们自觉成为媒体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11]。最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心理辅导室和心理网站的建设和使用也要落于实处。定期举办有关网络媒体的心理讲座,普及相关知识,以校园广播、校报、黑板报、校园QQ等方式传播积极科学的心理常识,引导青少年及时疏解情绪、缓解压力,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二)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三方合力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有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重要因素。对青少年而言,家庭是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父母是第一责任人。面对孩子的心理问题,父母要意识到自身言行及教养方式对孩子产生的重要影响,家长要为孩子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加强沟通和了解,及时解决问题。受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社会、学校和家庭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把学业成绩作为评价青少年的主要标准,学校、家庭都着重通过各种渠道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给青少年带来很大压力。作为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以身作则,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减少心理问题形成的概率。

想要构建完善的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学校就要利用健康的媒体资源,为青少年普及媒体心理健康知识[14],通过实际的案例引导青少年认识媒体心理问题的弊端,使青少年对媒体形成正确认识。另外,学校还要和家长一起做好青少年的用网规范工作,避免青少年违法上网,尽最大可能避免消极的网络信息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学校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开办书法、美术、手工等兴趣小组、社团活动、体育运动等,丰富校园生活,让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社会应该设法创造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利环境,开展对青少年新媒体心理健康的教育,让青少年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下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降低新媒体心理问题形成的概率。对于已经出现新媒体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要多关心他们,给他们机会去调节和改变自己,利用社会资源,举办公益讲座、宣传心理知识、建立心理救助机构等[14],帮助青少年及时消除媒体心理障碍,让更多的青少年受益,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三)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

在信息化时代,对互联网立法才是对媒体安全和文明的根本保障。目前,我国制定了较多的相关法律法规,但是仍有较多不健康的媒体内容,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公众的面前,枉顾法律,大打擦边球,对社会风气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应该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新媒体监管制度,完善对网络行为的规范和相关条例。对新媒体上出现的不良言论和内容严厉打击,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学校要根据开展媒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要求,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强化法制意识,规范媒体行为,加强对媒体信息的管理,净化媒体环境,保证青少年媒体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推行[14-15]。还要普及法制教育,强化青少年遵纪守法的意识,引导其自觉规范上网,保持良好的网络心理健康。同时,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借助网络平台,让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交流,传达积极信息,让青少年愿意敞开心扉与人交流,促进人际交往。总之,我们要全面看待新媒体的发展,打击不良行为,发挥新媒体自身优势,为青少年创设良好的新媒体环境,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四、结语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新媒体时代下,如何正确运用新媒体,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社会、学校和家庭都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新媒体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也离不开新媒体,所以,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该对新媒体的发展形成正确认识,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真正实现扬长避短。我们只有站在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角度,才能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真正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琳娜.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8-39.

[2] 张铁墨.基于新媒体技术的课堂信息传播系统重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2):95-98.

[3] 张燕贞,喻承甫,张卫.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7):1058-1061.

[4] 徐碧波,谢涵,林崇德,等.中国青少年互联网心理与行为研究及展望[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34(3):124-131.

[5] 麻爱华,王相立.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因素的研究[J].实用全科医学,2005(4):352-353.

[6] 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7] 涂艳.网络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0.

[8] 章波娜.如何应对新媒体对青少年教育的挑战[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4):62-63.

[9] 林岳新,杨小松,魏传英.新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影响的调查[J].山東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1):22-28.

[10] 贾从源.自媒体时代下传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改进[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1):163-164.

[11] 刘新庚,刘建亚.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2):89-92.

[12] 邢晓红.构建和谐网络社会——关于互联网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61-62.

[13] 郭芯汝.新媒体时代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策略[J].教育探索,2014(10):130-131.

[14] 张绍娟.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研究[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6(15):116.

[15] 陈思思,王广新.青少年犯罪的网络危险因子与保护性因子[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3(3):31-37.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作者:夏礼胜 蔡婧

上一篇:惠农政策工作总结下一篇:乡镇党委政府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