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教育交流讲座材料(通用6篇)
一、互联网的简要历史及发展
1、历史
互联网始于1969年,前身是美国国防部组建的阿帕网(ARPANET),主要为军方科技服务,后阿帕网从4个节点逐渐扩展到上百个节点,把大量美国的大学、研究所、公司也联接了起来,后1983年,美国国防部将阿帕网拆分成“军网”和“民网”,而民网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就逐渐发展成今天的互联网。因此就互联网的核心掌控力而言,还是在美国手里。
2、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止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4.85亿,微博注册用户1.95亿,手机上网用户3.2亿。即时聊天工具中,以腾讯QQ为例,QQ在线用户数量最高时接近1.4亿。这些数据表明,我们国家在互联网领域内用户庞大、潜力巨大。互联网早
已成为我们日常社会生活中一个平台,我们的生活、学习、娱乐都跟互联网的发展息息相关。
但同时,正是由于这个庞大的、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的存在,各类网络欺诈、网路暴力甚至网络犯罪都充斥着网络的各个角落,随时会给我们每个使用网络的人带来财产损失的威胁和人身伤害。
据统计,2011年上半年,中国网络中遇到木马攻击的网民达2.7亿,有账号或者密码被盗经历的网民达1.2亿,有8%的网民曾经遭遇过网络消费欺诈。今年经过有关部门的联合打击,关停了3万多家钓鱼网站,涉及网络交易、密码中奖、金融证券。所谓“钓鱼网站”是一种网络欺诈行为,指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仿冒真实网站的URL地址以及页面内容,或者利用真实网站服务器程序上的漏洞在站点的某些网页中插入危险的HTML代码,以此来骗取用户银行或信用卡账号、密码等私人资料。
二、青少年目前的互联网行为调查
截至2010年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12亿人,占网民总体的46.3%,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普及率达到 60.1%。18岁以下网民规模占比呈现继续扩张的态势,6-11岁的网民占比提升2.7 个百分点,达到 7%的比例;12-18岁的网民占比提高2.9 个百分点,达到47.2%。
青少年网民在网络娱乐和社交应用上表现较为突出,其使用率均高于整体网民平均水平。
青少年网民在网络视频(66.6%)、网络文学(48.1%)和网络游戏(74.8%)上的使用率分别高于整体网民4.5,5.5和8.3个百分点。
青少年网民在网络沟通交流上也表现的非常活跃,其在社交网站(62.0%)和博客(74.1%)上的使用率分别高于整体网民 10.6和 9.7个百分点。
中小学生网民网络应用的娱乐化特点比较突出。中学生网民网络游戏使用率为 76.4%,而在视频和网络文学上的使用率已经低于整体网民。小学生大部分网络应用使用率都低于整体网民,但网络游戏使用率达到86.7%,在各类青少年群体中居于首位。
2010年,中国青少年手机网民达1.7亿人,同比增长21.4%。中国青少年手机网民手机 应用较为活跃。有 72%的青少年手机网民使用手机在线聊天服务,使用手机搜索和手 机音乐的青少年手机网民也达到了62%和58.2%。
其中,未成年人占到青少年网民的46.5%,规模达到 9858万。与整体青少年相比,未成年人在家里和学校上网的比例更高,分别为 91.3%和48.5%。但是,仍然有 32%的未成年人在网吧上网。我们江阴这方面抓得还是比较紧的,一旦同学们发觉有个别同学仍是在网吧里上网,还是请做好帮劝工作,毕竟沉迷于游戏世界的孩子一般是很难有自制力可以从里面
摆脱出来。
三、青少年上网的利与弊
其实任何一个事务,特别是处于新兴的、上升期的阶段发展都会有利与弊的理由存在。我也的观点也是认为,如果你有信心有足够毅力来面对,总能有办法将好的一面扩大,将不利地一面加以客服。利弊的区别就在于你如何运用它,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好时间。如果是用于成天打游戏,吹牛聊天,不分时间的轻重缓急,那肯定是弊;但如果是用于学习和思考,那肯定是礼大于弊。从目前来分析,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校园。在互联网上的虚拟学校中上课,目前已成为国外大、中学校的一种新颖的教育模式。青少年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学校的情况,而且还可以直接学习课程,和学校的老师进行直接交流,解答疑难、获取知识。诸多的网上学校的陆续建立,为青少年的求知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广阔的空间。
第二,互联网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获取信息是青少年上网的第一目的。当前青少年的关注点十分广泛,传统媒体已无法及时满足青少年这么多的兴趣点,互联网信息容量大的特点最大程度地满足了青少年的需求,为青少年提供了最为丰富的信息资源。现在,互联网正在成为青少年获取种种信息的最佳来源。
第三,互联网有助于青少年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美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将计算机技能作为未来成功青年所必须掌握的五项基本技能之一,因为在互联网上,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的各类信息,对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青少年来说,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之不完的知识宝库。
第四,互联网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思路和视野,加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度,开发青少年内在的潜能。由于互联网的包容性,使上网的青少年处于和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在思考的过程中,青少年不仅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自己对事物的分析力和判断力;网络的互动性使青少年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室或者是BBS等方式广交朋友,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发表观点见解;而网络的无边无际也会极大的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潜质和潜能能有效地开发出来。
互联网也是双刃剑,它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触和深入网络空间,负面影响日趋凸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这使得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自由的思潮。长此以往,对于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必将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国家的安定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巨大威胁。
二,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而无限制地泡在网上将对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荒废学业。
三,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当前,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主要集中到两点,一是某些人实施诸如诈骗或性侵害之类的犯罪;另一方面就是黄色垃圾对青少年的危害。很多网站并不排斥对成人信息的公开广告,有的国内大
型网站甚至只需要6次点击就能进入到色情网页。据不完全统计,60%的青少年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但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调查还显示,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的冲动。调查认为,色情信息和暴力信息是青少年遭受网络伤害的两大因素。根据北京市海淀区法院的统计,抢劫罪的数量在1999年后上升为未成年人犯罪之首,性犯罪的案例近年来也有所增加,而其中八成左右都与网络有关。青少年网络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儿所所长孙宏艳说,“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比较感兴趣。网络里的色情信息对他们影响很大,一些青少年强奸类犯罪的违法犯罪动机就是受到网络中淫秽信息的诱惑。美国已发现一些性暴徒的犯罪行为曾在网上进行过多次演练,最终在现实生活中复现。”“至于在网络游戏中长期的砍杀、爆破、飙车、打斗、枪战,会使未成年人的道德认知发生错位,逐渐认为网络中的砍杀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合理的,从而在现实中予以实施。”
在这里,我要重点指出的是,玩网络游戏首先损害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过度沉溺于游戏会造成视力下降、失眠、肌肉酸痛、大脑发育受损、激素水平失衡、免疫能力降低、紧张性头疼、焦虑、颈椎病、干眼病等肉体伤害。如果在网吧,伤害会更严重,因为玩游戏时精力高度集中,会血流加速、心跳加快,体力、精力消耗很大,再加上网吧人口密度大,空气混浊,烟味、食物味、汗臭味,味味俱全,机器声、打闹声、脏话声,声声刺耳,严重影响着身心健康。”
“玩网络游戏还会使玩者对现实世界反应迟钝,疏于社交活动而导致性情孤僻;其次,沉溺者即便清楚其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也无力对自己加以规范,无法有效地控制游戏时间,游戏成瘾后玩家会渐渐失去对日常生活的管理能力,离开游戏后玩家会出现戒断症状,产生严重的空虚感或失落感,有的甚至出现心理危机导致自杀。”这种身心不适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业。迷恋者会在网络游戏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能保证正常的学习和休息时间,学习精力不集中,学习质量和效果难以得到保障,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严重者甚至会产生学习障碍。
这些都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真真切切的案例,并且还在我们周围发生着。
四、法律法规中涉及互联网的条例
中国法律重点打击网络犯罪的常见类型包括:
1、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方面的犯罪,主要包括以下3种:
(1)法侵入计算机系统,即指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2)非法破坏计算机系统,即指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攻击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路,致使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路遭受损害;
(3)非法中断网络服务,即指违反国家规定,中断计算机网络或者通信服务,造成计算机网络或者通信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2、危害国家安全方面的犯罪,主要包括以下4种:
(1)造谣、诽谤和煽动,即指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它有害信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或者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
(2)窃取、泄露国家秘密,即通过互联网窃取、泄露国家秘密、情报或者军事秘密;
(3)破坏民族团结,即指通过互联网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4)组织活动,即指利用互联网组织组织、联络组织成员,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
2、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和管理秩序方面的犯罪,主要包括以下5种:
(1)销售伪劣产品和虚假广告,即指利用互联网销售伪劣产品或者对商品、服务作虚假宣传;
(2)侵犯商誉,即指利用互联网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
(3)侵犯知识产权,即指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4)编造或传播虚假金融信息,即指利用互联网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它扰乱金融秩序的虚假信息;
(5)传播淫秽信息,即指在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网页,提供淫秽站点链接服务,或者传播淫秽书刊、影片、音像、图片。
3、侵犯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主要包括以下3种:
(1)侮辱、诽谤他人,即指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2)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即指非法截取、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它数据数据,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3)网络盗窃、诈骗、敲诈勒索,即指利用互联网进行盗窃、敲诈、敲诈勒索。
五、暴力网络语言、网络谣言、网络犯罪的危害和相关案例
暴力,指以强制手段侵犯他人的极端行为,是人类原始征服欲望支配下指向特定对象的侵犯与伤害。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在精神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网络语言暴力专指在互联网这一虚拟空间中发生的以语言为媒介、对特定对象的辱骂攻击行为。这些恶语相向的文字,往往是一定规模数量的网民们,因网络上发布的一些违背人类公共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念以及触及人类道德底线的事件所发的言论。这些语言文字刻薄、恶毒甚至残忍,已经超出了对于这些事件正常的评论范围,不但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更将这种讨伐从虚拟网络转移到现实社会中,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将其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然后导致线上甚至线下更加激烈的辱骂和攻击。代表事件有“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史上最毒后妈”、“死亡博客”、“很黄很暴力事件”等等,不胜枚举。这些评论与做法,不但严重地影响了事件当事人的精神状态,破坏了当事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更污染了整个网络舆论环境。网络语言暴力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复杂因素合力的结果,既有媒介特点的影响,也有社会、文化的作用,更在于网民自身心理机制的原因。
从现实社会矛盾在网络虚拟世界的反映来看,语言暴力一方面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累积的心理压力在网络上的宣泄,另一方面是社会利益冲突造成心理失衡现象的反映。特别是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剧烈的社会变迁和利益格局的迅速重组,造成了社会上焦虑不安和浮躁心态的弥漫,形成一些人强烈的“仇富”、“仇官”心理,并通过网络语言暴力表现出来。在2006年11月29日下午新浪网首页发布“贵州兴仁县县长文建刚一家6口被杀害”的新闻后,短短几个小时,就有500多条跟帖,“这个文建刚肯定经济上有问题,他怎么能住别墅?家里怎么会有80万元现金?”、“这样的腐败官员就该杀,死了活该”„„类似这样的跟帖占了大多数。
从社会心理的角度看,网络语言暴力反映了社会舆论形成机制中非理性的一面。社会舆论一方面能够反映民意,但另一方面在其中“真理和无穷错误”又“直接混杂在一起”。这“无穷错误”就来自社会舆论形成机制中非理性的一面,突出表现在社会心理形成过程中的情绪化的盲从心理。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对个人在群体中的盲从心理有非常深刻的剖析: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很多网络语言暴力的实施者正是鲜明地表现出这样的特征:盲从、情绪化、缺乏正常的判断力。
六、我市目前的某些案例和处理情况
网络上有些人以为言论自由就随意胡编乱造,但是在特定时期,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来说,任何言论都不可能掉以轻心,在未经查实的情况下,任何涉及社会稳定或者容易造成恐慌的言论都会进行查实,一旦不当言论产生后,不但可能会引发不稳定的老百姓的情绪,而且还是浪费了警力资源,这个就跟在飞机上说一句飞机上有炸弹是一样的严重后果。
1、言论的自由并不是以产生恐慌和不稳定为出发点。
去年福建、广东、我省泰兴、山东等地接连发生重大校园惨案,且当前正值世博会召开,2010年5月1日下午16时许,有网民在我市论坛上发布内容为“5.1后,杀杀小孩玩玩,怎么个杀法比较过瘾 大家赐教”的帖子,虽及时删除,但是还是引起了部分人的不安。经查实,系山观辖区居民胡某(男,20岁,)所为,我局于5月2日上午,将胡找到后对其传唤询问。胡交待,为吸引网民关注,遂发布写有讨论如何“杀小孩”的帖文,对发布此言论的后果未有任何考虑。同时经了解,胡已丧父多年,家庭境况较差,一直缺少教育,我局对胡进行了严肃的思想教育,因其不顾社会后果发布此类帖文的行为已构成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对其依法处以行政拘留3日的处罚。
2011年10月13日,上海一高中生方祯在百度贴吧华西村吧发帖称要炸华西空中大楼,C4已准备好了。后在上海将其抓获,其对发帖事实供认不讳,称自己只是觉得华西村造那个大楼有些夸张,所以要开玩笑说把它炸掉。呵呵。不知道是这个学生有点夸张还是华西村夸张。后来,我局以其涉嫌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传唤他,因其系在校学生,悔罪态度较好,对其教育释放。
2、宣泄心情固然是对自己心理的一种调解,但是利用暴力语言来表达出自己的情绪未必是一件好事。
2011年6月25日,我市长泾高考考生袁某因高考成绩不理想,在百度“高考吧”发帖称江苏省分数线公布,省教育厅拆了你。此种言论本身涉及高考后的安全工作,后我局对其教育处理。
2015年8月2日,在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科协、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科技厅立项主办,科学大众杂志社、南京市科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台湾中华创意发展协会共同承办的2015海峡两岸青少年科技创新交流活动中,来自台湾地区的212名师生和来自江苏省中小学校的200多名师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创新交流活动。激烈火热的Power Tech机器人大赛、思想碰撞的两岸科技教育交流论坛等活动,不仅吸引了每一位参赛者、观摩者的目光,而且也引发了他们的思考。
DIY创作“脑手并用”
Power Tech仿生机器人创意大赛是此次青少年科技创新交流活动的重头戏。
台湾中华创意发展协会理事长、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洪荣昭介绍说,这是一项源自台湾地区的机器人竞赛项目,要求每支参赛队伍利用组织方提供的统一材料包,发挥自己的想象,制作出模仿不同生物运动方式的机器人,再让这些机器人在不同竞技场上一决高下,“这项比赛在台湾已经开展了10多年,不仅有助于青少年创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还能在DIY创作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与习惯”。
比赛现场热火朝天,泰州市少年宫团队制作的3个Power Tech机器人吸引眼球。即将升入中学的李尧睿说,他们设计的机器人行走方式都是不同的:有的像袋鼠一样跳跃前进,有的像小狗一样四肢摆动运动……“走起来不同,是因为所应用的原理不同。袋鼠跳跃用的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而四肢行走利用的是杠杆原理。你再看这辆可爱的龙猫巴士,它是通过电池带动马达,再带动齿轮转动,以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放大牵引力,从而带动整个机器人前进。”
另一边,台湾学生朱育萱正拿着自己设计的娃娃机器人进行赛前测试,她前后3次参加Power Tech比赛,每次比赛结束后都会进行改进,“比如这次我们将螺母位置进行了调整,让机器人走得更快,同时加大了机器人的脚掌,使它走得更稳”。她说,自己设计的机器人,虽在赛场安装只需一个多小时,但是在台下却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
给科技教育加点“艺术”情怀
经过接力跑、拖重赛和拔河赛三轮比赛之后,来自台湾地区的代表队包揽了小学组、中学组的前三名,南京市伯乐中学获得了中学组的第四名,这已经是江苏代表队获得的最好成绩。这个结果,既让人震惊又在预料之中。赛后,比赛裁判长、金陵中学周楠老师回忆说,台湾孩子的团队配合和临场应变能力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在两场比赛之间,孩子们要独立给齿轮换挡,把机器人拆了再装上,台湾孩子冷静应对、配合默契。”
但是,这些在江苏孩子身上却体现不多,特别是在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江苏孩子的处理往往不够迅速果断。
激烈的Power Tech机器人竞赛,比的不光是哪个机器人跑得快、力气大,还要比机器人的“颜值”,也就是外观创意。竞赛锻炼的是学生们的思维创新模式,要能够将科学教育中的“艺术”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方面,台湾学生的作品也更出色。
在两岸科技教育交流论坛上,洪荣昭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科技教育不仅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教育,还应该加点‘艺术’情怀。在做好工程、科学等教育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艺术与科技的结合,这在机器人比赛中表现为造型和运动机构的结合。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一次比赛中,一名选手设计了用拖鞋打蟑螂的造型,就很有生活创意。我们甚至专门有一种叫造型赛的比赛,就只比哪个机器人造型更具创意。”
洪荣昭的观点也得到了现场一位裁判的印证。来自南京市考棚小学的裁判员江凌昊老师表示,在给机器人的外观创意方面打分时,那些使用环保材料,而且又有“故事”含量的作品,更容易得高分,而这里“故事”的含义就是,要结合运动结构,做出创意的设计。江老师说:“例如,比赛中有个选手利用杠杆原理制作的机器人,运动时前部和后部此起彼伏,位于后部的蝴蝶就像追随前部的花朵一般,非常有意思。”他也坦言,台湾学生的作品表现出更多的创意,虽然有时候制作得较为粗糙,但确实更容易出彩。
竞赛背后的教育思考
一场小小的竞赛,双方的成绩为何会如此悬殊?这背后是否折射出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以及教育实践上的差异?
现场观摩比赛的师生给出了很多答案,有人说是因为高难度、高强度的学习环境让江苏学生有着过硬的学习底子与应试能力,但同时也造成了他们动手能力的欠缺;有人说是因为Power Tech仿生机器人竞赛进入江苏不过5年时间,江苏师生的竞赛经验不及台湾师生丰富;有人说是传统教育思想严重地制约着孩子的成长,学校、老师、家长给孩子的学习、生活制定了很多标准,孩子不敢越雷池半步,严重影响了他们各种能力的自由发挥……我们可能很难说清楚,究竟哪个是真正原因,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思考这些问题,寻找途径去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科协“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教学中心(东南大学)常务副主任、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培训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周建中表示,这个时代不缺技术,缺的就是整合创新的思维模式,这也是我们在学生培养中要注重的。“记得有次活动中,一个高中生提出了一个奇妙的想法,他设想把会发电的光伏马路和无线充电桩整合起来,在这样的一条马路上开车很炫酷吧!”周建中说,这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协同创新,当下很火的锤子手机其实也就是把现有创新技术整合起来的产物,现在我们缺的恰恰就是这样的协同创新人才。
主讲:隋维江 2011、5
今天,很荣幸和大家共同学习和探讨中学生应当了解的法律常识,应当具备的自我防范能力及心理素质,应当自觉抵制的不良行为,通过结合真实的案例,来帮助大家认识一些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的人生观和学会自我保护。
一、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法律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学生学习法制是现实社会形势的需要,首先学好法律才能做到知法守法,通过学习,增强自己的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知道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违法的,什么是犯罪的,自觉地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正确适用法制地对待和处理自己周围的纠纷,从而保护自己合法权益,防止违法犯罪,真正做到懂法知法守法护法,其次,学好了法律才能正确地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生享有法律赋予的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人身自由权受保护权,受教育权,继承权等权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例如:有的父母让自己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子女辍学,儿童遇到这事怎么办?你学了《义务教育法》,就知道你的父母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父母必须使适龄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规定,可以向学校或有关单位报告,求得解决,再如养狗咬伤了行路的学生怎么办?你学习《民法通则》第127条就知道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应承担民事责任。总之,只有学好法律,知道自己有哪些合法权益,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三,学好法律才能自觉地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尊严,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法律体现人民利益,违法就是违背了人民利益,损害了人民利益,人民国家的法律要靠全体人民来维护,对违法犯罪的行为作斗争,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学习了法律,就知道哪些是违法犯罪行为,从而自学遵守法律,正确地运用法律武器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因此,中小学生学习法律非常必要。
二、应当学习哪些法律?
作为中学生,我们的年龄基本上都介于14至18周岁之间,这个年龄正是心理成长、变化最大,也是逆反心理最重的阶段,用一颗平衡的,宽阔的心态沿着正确的人生方向走下去,便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事业中取得辉煌。相反,“一失足便成千古恨”,走错了路也许会怡误终身。我们应当了解一下在哪些法律中的什么样的年龄段应负什么责任,从而来了解我们中学生应当掌握的哪几种法律知识。一)18周岁以下均为未成年人,作为未成年人我们首先应当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从而知道当我们受到伤害时应寻求哪些保护。举例:
二)14至16周岁限制行为能力人。16周岁:完全行为能力人。《刑法》规定16周岁为刑事责任年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14周岁为治安责任年龄。也即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对自己的违法行为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但认知能力较弱,因此《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因此我们应当学习〈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学习了这些法律就知道自己如果违法犯罪将会得到什么样的处罚或刑罚。法律不因你不知自己的行为犯了哪条法律而不追究责任。
举例:
三)10周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8周岁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下或不能辩别是非的精神病人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于自己的过错对它人造成侵害的由其监护人负民事责任。因此我们应当学习〈民法〉,〈民法〉和每个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人身、财产、婚姻、经济等方方面面,学好了民法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四)在道路上我们基本上都属于骑自行车或行人一族,当然也有少数家庭条件好的还骑摩托车、开车等。〈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12周岁以上方能骑自行车上路,18周岁至60周岁允许驾驶机动车辆(小客可至70周岁)。《道路交通安全法》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04年5月1日起施行,本月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宣传月。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本法。第六条第四款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因此要在道路上保障自己的安全和他人的安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三、〈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当然生活中我们涉及的法律法规很多,在此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仅就我们中学校园里容易发生的案事例来简要介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刑法〉中的一些基本常识,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们简要介绍一下道路上的一些知识。
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行为的界线主要在于行为情节及后果的轻重,违法行为较轻的构成行政违法,适用行政法律法规,较重的构成犯罪适用刑法,追究刑事责任。行政处罚和治安处罚的区别:行政处罚涉及许多行政法律法规,治安处罚只是行政处罚的一种,比如偷税,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适用〈刑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万元以下的适用〈税法〉由税务主管机关予以行政处罚,而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轻伤以上的适用〈刑法〉予以处罚,再比如盗伐林木,二立方以上的构上刑事犯罪,以下的构成行政违法由林业主管部门处罚。也就是说〈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只是规定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种类及如何处理,也告诉大家并不是所有的违法行为均属于公安机关管辖。政府各部门各司其职,而不能跨越职权办案。“有事请打110”,“有困难找警察”这种说法也是相对的,警察也不是万能的,它只能在法律赋予他的权限内维护好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犯。一)原则: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罪行法定
3、罪刑相适应
4、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14---18周岁的人违犯治安管理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如小寨所去年办理的一起多人合伙盗窃废铁案件,主犯系成年人受到了刑事追究,被判了刑,而其中的从犯均是我们学校的学生系未成年人,且系初犯,为了教育他们改过自新,我们仅仅给了他们警告处罚,这就体现了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也体现了我们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二)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法犯罪的以其教唆、胁迫、诱骗的行为定罪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三)醉酒的人犯罪的负刑事责任。从重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27条: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处5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酒后骑自己行车或在路上行走即使什么错也不犯也是很危险的。中学生守则也规定学生不许抽烟,酗酒。
四)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 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四)处罚的种类:《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于86年通过,94年修改已十年,里面有许多规定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治安处罚法》有望在今年予以通过。在条例中规定:
1、治安拘留(1日至15日)。
2、罚款(1元至200元,除涉赌、毒、卖淫嫖娼较高外)
3、警告
口头批评不属于治安处罚。行政处罚的各类还有很多不一一介绍
刑罚:
1、有期徒刑(六个月至十五年);
2、无期徒刑;
3、死刑;
4、拘役(1个月至六个月);
5、管制(三个月至2年)。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四)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通常为一年至五年,死刑无期的为终身),罚金,没收财产,可独立适用。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五)校园里容易发生的不良现象从而引发的犯罪或违法行为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同学们: 大家好:
今 天很高兴能和同学们在一起共同进行一次法制学习。其实,有些法律知识我应该向你们学习的,为什么呢?前不久,我陪同市领导到我市某学校调研的时候,观看了同学们自己编写的法制小故事,很真实,很深刻。其中有一位同学编写的一个“
毛阿敏偷税漏税”的故事,我深受启发,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是你们的内心深处法律意识的真实反映。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据报道,1983年我省抓获未成年犯罪嫌疑人2995名,而1996年已达7663名,13年上升了2.56倍。1991年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是1.8‰,2003年增至3‰,比五六十年代增加了10多倍。目前,25岁以下青少年犯罪人数已占我国所有犯罪人数的70%左右,青少年犯罪比例之大、增长速度之快可谓触目惊心。
现在,你们已经进入了大学学习阶段,身心正处于成熟和稳定时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我想你们大概都明白法律与我门青少年的关系,在这里,我简单地阐述一下:
我们说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法律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它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体系,它通过对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简单扼要地说就是定义为:社会生活中由政府控制的人与人间相互关系的游戏规则。
第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
根据调查表明,大部分因杀人而进少管所的少年犯的业余爱好是看武打录像、武侠小说和玩电子游戏,最羡慕的人就是武艺高强的武侠英雄。他们认为,打架时动刀子让对方流血便是英雄的表现。而许多犯偷盗罪的少年犯最向往的则是做一个有钱人。一位少年犯说家里父母很宠他,每月给他的零花钱有上千元,但和社会上一些人出入歌厅挥金如土的“潇洒”样相比,他觉得自己仍很寒酸,于是便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一起去偷。
第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需要国家给予特殊关注 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能否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直接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保护,但是我们通过前面的讨论知道,在当今社会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我国现行的法律又不足以充分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所以,制定关于保护青少年的专门法律,就显得尤为重要。
接受法律知识教育,我想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了解、学习掌握:
㈠知法:就是要明确“法”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一定要遵守?
㈡懂法:就是要明白自己与那些法律有更多的关系,明确遵纪守法跟青少年自身有什么关系?
㈢守法:知道怎样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在这里,我也给大家讲一个我亲眼目睹、令人深思的真人真事。事情发生在某市西湖小区的住宅楼,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初中生在六楼的楼道窗前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出窗外,重重地从高达20米的六楼摔了下来。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耳孔直往外淌。后来,乙被市医院急救车救走。
在这一案例中,我给同学们出二个思考题:①甲失手致伤乙,算不算违法?②如果甲违法,违反了什么法?(稍微停顿)结果应该是:如果医疗签定部门确定为重伤,首先甲这种行为造成的违法后果,其次甲违反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下面,我就从知法、懂法、守法三个方面来谈谈青少年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展示一下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其中穿插介绍一下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原因,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大问题:知法。就是要明确“法”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一定要遵守?
有一次,我在一所农村中学作报告时,中途下起了小雨。由于学生都坐在露天操场里,我想后半部分不讲算了,不料同学们齐声拍手高呼:“一定要讲完!”结果,全校师生硬是挤在楼梯上和走廊里听完了我的报告,这件事对我感动至深。它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我认为它说明了同学们迫切需要了解掌握和学习法律知识,了解人生与法律的关系,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游戏规则。
2001年9月1日开学第一天,在某职业高中看到一个熟人眼泪汪汪的跑刭学校,要求退回已提前缴纳的学杂费。原来,他的儿子由于犯抢劫罪被县人民法院判处了有期徒刑,不能读书了。这件事在我的心中引起了极大震动。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等。
那么,知法要知道哪些东西呢?
我国社会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多岔路口,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利益多元化、人的社会角色多样化等问题,使人们(尤其是成人)深刻感觉到了:社会不稳定了、社会规则和人的行为规范不断地受到挑战和冲击;因此也导致了人们行为的“失范”,即违规、越轨。从法治建设的角度讲,违规、越轨除了违反道德就是违法。违法的种类对普通公民而言,主要有民事违法、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三种;与这三种违法相对应的法律责任就是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我想,涉及青少年的法律知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灌输基本法律规范,帮助青少年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的初步形成。
《条例》是对有轻微违法的行为的人进行行政处理的行政性行为规范,《刑法》是对构成犯罪的人进行刑事处罚的刑事法律规范。两者的共同点是对违法犯罪的人追究责任,只不过《条例》和《刑法》所针对的行使处罚权的部门及程序、处罚对象、违法的轻重程度、处罚的轻重程度不同而已。通过学习《条例》和《刑法》,青少年可以初步认识和区分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合法行为,哪些行为是法律、法规禁止的,哪些行为又是法律、法规准许乃至鼓励的。不但要灌输理论知识,而且应从身边人、身边事上着手分析,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特点从鲜活的日常生活中总结、提炼典型案例,让其自我教育,明辨是非,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有的放失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学生如何应对处理别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避免和减轻不必要的伤害,怎样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达到一般预防和维护青少年权利的双重目的。
关于责任年龄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刑法的上述规定告诉我们,犯罪时年满十六周岁的青少年(未成年人),进入“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段;犯罪时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青少年(未成年人),只有触犯了刑法规定的8种法定罪名的,才承担刑事责任,被称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段;犯罪时不满十四周岁的少年(未成年人),根据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精神,为“完全无刑事责任”年龄段。
(二)通过对《宪法》的学习,促进青少年权利意识的形成。
青少年公民的权利意识必须通过对宪法的学习,树立宪法至高无上,宪法是公民权利保障书这一基本的观念。我们不仅要让青少年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我们更应让青少年懂得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众所周知的是宪法是安邦治国的总章程,但这一结论却主要是就国家管理的角度而言,因而与宪法的核心价值取向并不完全统一;事实上,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中就明确宣布,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列宁也曾指出: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故由此可知,宪法与公民权利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而且,这也可以从宪法的发展历史和宪法的基本内容中的到证明。从历史上看,宪法或者宪法性文件最早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为了确认取得的权利,以巩固胜利成果而制定出来的。从宪法的基本内容来看,尽管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涉及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其基本内容仍然可以分为两块,即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然而,这两块并非地位平行的两部分,就二者的关系而言,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居于支配地位。因此,青少年就可以理解到:宪法不仅是系统全面地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部门,而且其基本出发点就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那我们首先来看看宪法中的基本常识:在宪法中涉及青少年最多的也是宪法的核心内容之一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未成年人的主要合法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条第一款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第5条第四款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生命健康权。未成年人享有生命健康的权利。
2、人身自由权。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剥夺或限制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和非法搜身。
3、姓名权。未成年人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滥用和假冒。
4、肖像权。未成年人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其肖像。
5、名誉权。未成年人享有名誉权,其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未成年人的名誉。
6、荣誉权。未成年人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其荣誉称号。
7、财产所有权。国家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卦、扣押、冻结、没收。
8、财产继承权。未成年人享有合法财产的继承权,并受法律保护。
9、著作权。未成年人享有著作权(版权),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10、专利权。未成年人对其获得批准的专利享有专利权,并依法得到保护。
11、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未成年人对国家各项工作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
12、取得国家赔偿权。未成年人依法有取得国产赔偿的权利。
13、宗教信仰自由权。未成年人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14、民族风俗习惯自由权。未成年人的民族风俗习惯依法受到保护。
15、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对未成年人的信件,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或检察机关依法进行检查,或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10岁以下)的信件,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代拆外,未经未成年人本人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包括家长和老师)不得私拆、截留、隐匿、毁弃。
16、受教育权。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有了权利,那一定就要有义务,因为权利和义务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是对等的,享受了权利,就要履行一定的义务,才能保障权利的正确实施。那么涉及青少年的法定义务有那些呢:
中国1982年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有: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
5、依法服兵役和纳税;
6、计划生育、7、赡养父母等。
(三)学习《民法》,促进平等和契约观念(诚实信用)的形成。
人人平等和遵守契约观念的形成必须依赖于《民法》的学习。民法起源于简单商品经济获得相当发展的古代罗马社会。经过人类历史演进的熏陶,民法逐渐成为调整各国不同社会形态下的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从本质上讲,民法就是把一定社会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直接上升为法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可见,民法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地位的平等性。平等的主体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过程中,要取得对方的财产就必须支付相应对价,体现等价有偿的原则。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要受以民法为主的法律的保护,而保护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民事主体间签定合法、有效的契约(即合同)。契约各方在自愿的原则下按自己的意愿依法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契约必须遵守,契约即是交易各方间必须遵守的“法律”,这也是“公平”原则和“诚信”原则的体现。通过学习,我们的青少年将更好地理解和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必须遵守”的平等、守约思想。
(四)清除旧的诉讼观念的不良影响,强化诉讼意识,树立新型的诉讼观念。
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是“刑治主义”,同时法律规范是“礼法合一”,法律精神的原则是“宗法伦理”。所以从古至今,基于“性善”、“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教育是可行的,争讼则是可以避免的。孔子在《论语》中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大意就是说他接受人们的讼案后,并不立即进行审理,而是采取拖延的策略,让人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教育,以达到无讼的目的。故而,中国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争讼是对自然秩序的破坏。相反,没有争讼的社会才是理想、和谐的社会,这一观念在中国人中可谓根深蒂固,人们不愿诉讼,极力避开诉讼。即使到现在,有些人仍然把打“官司”,特别是当“被告”看作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一般地,亲人、朋友间如果走进法庭,将矛盾、争议诉诸法律,无论是外界人士眼中还是事实上,亲情、友情必定荡然无存。
我们就是要从学习《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诉讼法律入手,着重在受传统诉讼思想影响较少的青少年中更新陈旧的诉讼观念。在我们看来,诉讼不过是使得受损害的权益得到救济的一种常用手段而已。即使是亲友“对簿公堂”也不是撕开脸皮,抛开情理,而是一种让争端在公开、公平的前提条件下谋求来自第三方独立公正地加以解决的争端解决机制,比之以前的私人调解、裁决等私力救济更加文明和进步。我们要教育青少年将为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而进行的诉讼视作一种权利,以及捍卫这种权利的正当行为。鼓励青少年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在现在和将来的社会实际生活中大胆地运用法律的武器,及时充分地利用诉讼权利,为了维护合法权益,未雨绸缪或者亡羊补牢。
在这里想讨论一下我过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
20世纪以来,青少年犯罪是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全国刑事立案比例一直较高,约为65%,处于居高不下的局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14—18岁的少年发案率上升较快,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年龄阶段,并以侵犯财产型犯罪与性犯罪居多,团伙作案数量剧增。“人之初,性本善”,这些少年,曾经天真无邪,如同一张白纸,他们的人生座标为什么变得如此扭曲?人生最初暗淡的一笔来自哪里呢?究其青少年犯罪的基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更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一)从犯罪性质看,盗窃犯罪最为突出。许多青少年贪图吃、喝、玩、乐等物质享受,又想不劳而获,从小偷、小摸走向盗窃犯罪;其次是抢夺、抢劫、寻衅滋事等犯罪人数众多;再有者,就是模仿电影电视中的主人翁做案手法,“逞英雄”,无所顾忌,不故后果挥刀作案,以致犯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严重罪行。
(二)、从犯罪形式看,两人以上共同犯罪人数增多。一些青少年由于过早辍学,无所事事,浪迹街头,便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经常聚集在一起吸烟、酗酒滋事、交流作案经验。有的模仿影视片中的黑社会组织,成立帮派或团伙。值得重视的是,有的少年深受黄色、淫秽音像制品的毒害而不能自拔,为了寻求精神刺激,而持刀、持械拦截少女实施暴力。
(三)从犯罪年段年看,作案手段残忍,犯罪后果严重。我市一名少年犯杀人案,该少年看着手表杀人,计算杀一个人需多长时间,杀完以后还准备杀第二个人。有的少年犯罪手段已经达到智能化、成熟化。作案前周密策划,多次踩点,选择时机,准备作案工具;作案时分工明确,注意配合;有的已会运用反侦察手段;有的一人就犯有数罪,而且情节都比较为严重。
青少年法制讲座发言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交流,这一学期的学习任务就要结束,暑期生活即将来临,那么我首先在此祝愿各位老师和同学度过一个愉快而又有意义的假期。相信老师们对各位同学在假期中的注意事项已经讲得很清楚,而我呢,是作为检校共建的检方代表,就站在我们检察院的位置,从法律的角度对各位同学再提几点要求,希望与同学们共勉。
首先就是一定要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这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更是我们同学们在自我防范违法犯罪中的法定义务和责任。作家柳青有这样一句名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紧要处却常常只有几步。”同学们还没有走上社会,前面的道路还很长,一定要走好每一步,学会分析,学会辩别,学会拒绝,才能学会自我保护,否则一旦触犯法律,法律是无情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会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遗憾,后悔莫及。最近几年,我县青少年犯罪人数和比重逐年递增,案件性质涉及盗窃、寻衅滋事、故意伤害、抢劫、强奸、敲诈勒索等等,而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只有针对违法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才能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总结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有以下几点:
1、家庭环境不好,家庭教育扭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任教师。现在由于独生子女增多,家庭生活水平提高,不少家庭过分宠爱子女,无原则迁就子女的要求,养成子女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任性、蛮横、粗野、为所欲为等畸型性格,当他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不惜采用违法犯罪的手段铤而走险。也有的父母脾气暴燥,子女一有问题,开口就骂,动手就打,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子女产生对抗心理,或者造成悲观、自卑心理,失去进取心。还有由于有的家庭父母残缺,有的是去世或者有的是离了婚,缺乏父爱或者母爱,没有健全的家庭教育,失去精神支柱,容易造成情绪低落,从而产生多疑、孤僻等病态心理,形成人格分裂与性格障碍。也有的虽然父母健在,但是因为教育方法不当,或者父母榜样教育不良,自己整日参与赌博等违法活动,思想不健康或者作风不正派,或者行为不检点,这样时间一长,他们的子女经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步染上恶习,导致有样学样,也走上犯罪道路。(据我国某城市对2000名青少年罪犯进行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的24%来自父母离异或者父母中有一人去世的家庭,另有20%是家庭其他成员有过犯罪记录的,余下的人是因为缺乏父母管教。)
2、不良的社会影响,引人误入歧途。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思潮并存,有些丑恶现象容易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比如说“有钱就有一切”这种观念,他们作案时心安理得,根本没有一种负罪感,直到事发东窗才追悔莫及。还有就是现在大街上到处是录像网吧,受到录像网吧里非法出版物的影响,从中学到一些作案方法后不惜以身试法,以致走上犯罪道路。
3、放松自己的思想建设,缺乏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以为这只是空洞无物的理论,辩别能力和自控能力不够,法制观念淡薄,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求上进。不懂得自尊自爱,只追求吃喝玩乐,没有心思学习,甚至发展到逃学弃学,过早地步入社会,在不良因素诱惑下,很快走上歧途。
在假期里,大家要多学习一些系统的法律知识,逐步树立较强的法制观念,有效预防违法犯罪,树立守法的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都能正常运行。俗话说“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法制观念淡薄是导致许多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如云南昆明花季少女被判徒刑便是例证。2001年12月21日昆明盘龙区人民法院对一起卖淫案下达了一审刑事判决,令人吃惊的是,站在审判台得主角是一群花季少女,10名少女分别被判处1到4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她们被控介绍他人或者互相介绍从事卖淫活动,并从中收取中介费。10名被告年龄都介于16-18岁间,大部分是高中、中韧、职高的学生,她们从事卖淫的起因都很相似,一个混得开的女同学邀请另一个女同学去喝茶或者看电影,然后神秘地虑到高档宾馆卖的事情,说有些大老板有钱得很,出手大方,这样的好事你难道不想试试吗,为了金钱,为了好奇,这10名少女就这样断送了自己的青春。)下面是我们办理过的一个由于法制观念淡薄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就是去年一位浙江大学的大学生(天之骄子),他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他的父母为他的昂贵的学费已经不知花了多少汗水,照理来说,这样大学生总应该懂点法,但是事情并非我们所想象,他在去年“五一”长假期间回到新昌,到他的一位表哥租住在城关镇的房间里去玩,他的表哥是一个曾经判过四年刑的青年,平时里也无所事事,不务正业,以可以说是作恶多端。这次他与几位哥们预谋拦路抢劫,在这之前他们已经多次作案,利用晚上夜深人静之际,蒙面、持刀拦住路人交出钱财,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当夜他们再次商量时,他的大学生表弟在一边已隐隐约约听到,因为他的表哥在这点上还是有自知之明,表弟是大学生,自己曾是劳改犯,他并不想他的表弟与他们同流合污,参加他们的违法犯罪活动,因此,他在与他人商量时算是有意避开表弟,然而,他们在出发之际,他的这位大学生表弟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理,一定要跟他的表哥去,在他的固执下,他的表哥也只好同意了,于是他就迈出罪恶的一步,跟随这些有着劣迹的人一道去拦路抢劫,另外在寒假期间又与一些有不良行为的青年在一起,共同干出了强奸女性的勾当,虽然辩护律师为其深感惋惜,极力为他辩护,但最终他还是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七年,(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虽然他辩解他并不是为了钱,但是他的行为又完全反映出他的主观上是有为自己或者为他人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的故意,以暴力等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该罪的成立不是以是否已经劫取了财物为条件,只要实施了暴力劫取钱财的行为,就可以构成,抢劫罪的最低刑是3年,他在这次抢劫中虽然没起多大作用,只是站在旁边说上几句自己感觉比较威风的话,但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而他参与的强奸因为是这一罪中的最严重的形式--轮奸,至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他因此被判有期徒刑14年,二个罪合并起来,就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同学们,当时他只有二十岁,要在监狱里蹲上十七年,就是说一生当中的黄金岁月都要在铁窗里度过,一下子从一个人人称羡的大学生沦落为阶下囚,这对于他本人来说还是他含辛茹苦的双亲来说,真地是不堪一击。当然,他的表哥,更因为抢劫次数多,数额大,被法院判处死刑。改变这位大学生的命运的这一切都发生在学校放假期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法制观念淡薄,所以,同学们在假期间要特别注意,凡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要学会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可放任自己的行为。
其次,我在此忠告各位同学在暑假期间更要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最要提醒的就是要自尊、自律、自强,不要多管闲事。所谓自尊,就是尊重自己,既不自己看不起自己,也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不容许别人歧视和侮辱;所谓自律,就是不随便乱来,自己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所谓自强,就是不甘堕落,奋发向上。我们大家都对犯罪进行自我防范,使自己健康成长,就必须做到尊重自己,严于律已,自强不息。一个人倘若自甘堕落,或者自我毁灭,那么,任凭社会怎样保护,也是爱莫能助,无济于事。另外我这里所说的闲事也不是平常意义的闲事,同学们到社会上多学一点、多看一点根本无可厚非,而且还要鼓励、表扬,我指的只是与自己、与社会没有意义的纯粹是别人个人的事情,不要出于讲江湖义气,不要去染指那些不良行为。对于哪些是不良行为,相信大家应该有所了解。我们办理一些青少年案件中,有些青年本来是品学兼优的,只是由于没有管束好自己,看到社会上一些闲事,放任自己去参与,抱着一种侥幸心理,从而走上犯罪道路。比如说有这样一个案例,也是象你们一样的二个学生,他们是同班同学,因为他们之间曾经发生过矛盾,一天,其中一位同学杨某对与他发生过矛盾的张某同学说:等一下,我们一起回去,张某就以为杨某要打他,于是他就去叫几位所谓讲义气的同学石某、王某等6人,一起商议如何对付杨某,然后尾随杨某,其中一人向对方挑衅,而杨某当时可能因为人少对其未加理彩,但后来却纠集了其余10多个人,又拦在路上向张某这方挑衅,即而呢,双方互相殴打,最后张某这方的一同学头部受到严重打击,被打成重伤,造成了不可收拾的后果。这是一起聚众斗殴案件,(聚众斗殴一般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除非是多次聚众斗殴,或者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或者在公共场所、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或者是持械聚众斗殴的,应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聚众斗殴造成重伤、死亡者,就应按照刑法规定,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故意伤害就要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这起案件中有三人因在聚众斗殴中故意伤害了他人的身体致人重伤,构成了故意伤害罪,刑法规定对故意伤害他人造成重伤要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这起案件的起因只是同学之间的一点小矛盾,双方如果能退一步,就不致发生这样的结局。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同学们,人生活在社会中,难免相互之间有磕磕碰碰,但只要我们心胸放得开阔一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能避免发生许多恶性事件,又何必逞一时之强,酿终身大错呢?而案件中因为讲义气出手帮忙的同学,同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他们的行为其实就是我刚才所说的多管闲事,没有约束好自己的行为,导致发生如此后果。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去年4月份一天夜里,在本县一所中学的寝室里,同学舒某和同住一室的陈某在熄
灯后还在大声交谈,这个呢,学校都有规定,熄
灯后学生不能再大声谈话,应及时就寝,当他们在大声谈话时,隔壁的同学王某等人就不了,因此这些同学就争吵起来,后来
陈某与王某就约好,二人到学校操场上去“单挑”,陈某开始还带上一把水果刀防身,但后来出门时因要换鞋,随手又将刀递给与他同寝室的舒某,之后,陈某和王某就按约定来到学校操场,当时那位姓舒的同学就带着那把刀,也跟到了操场上,看到陈与王二人在对打,当时他那把刀就抓在手上,陈某被打得在后退时,也许是出于“拔刀相助”这个成语的熏陶吧,舒某见陈某打不过对方,就随手朝对方王某腹部连刺数刀,刺破了对方的回肠,经法医鉴定,对方的伤势已经构成重伤。那么,刑法规定,14周岁以上的人对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就要负刑事责任,而舒某当时正好是14周岁超出一个月,所以他还是要负刑事责任。最终他被判处有期徒刑,由于其是未成年人,应当减轻处罚,法院给他适用了缓刑。
所以说我们一定学会面对矛盾时能正确处理各种事情,觉得自己无法解决时,别忘了还有你们身边的老师。当然我说了上面的不要多管闲事,不是说事不关已就高高挂起,不是碰到与已无关的事情就一味地退缩,如果你们自己或者身边的人碰上坏人坏事,不要一味地忍让,而是要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同学们在课堂上肯定也学过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但是可能不太全面,所以在假期里可以通过书本、电视或者网络等途径学习法律常识,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懂得什么事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是不可以做的,不要被利益所驱动去尝试本来不可以做的事情。
——云和县XX中学少年宫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云和县XX中学座落于云和县崇头镇,距县城12公里,占地26亩,为云和县唯一一所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现有教职工49人,共11个教学班,在校生449人。2011年9月,学校按照县文明办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建成云和县第一所农村学校少年宫,少年宫以“快乐、健康、特长”为宗旨,以“艺术、体育、文化”为主要活动内容,把课堂教学和素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形成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目前,有860名学生常年在我校少年宫开展活动,促进了我校及其周边37个村庄2236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主要的做法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近年来,崇头镇高度重视乡村少年宫建设。我们学校借此机会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采取政府投资、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办法,多种渠道筹措乡村少年宫建设和运行资金。自2011年以来,崇头镇党委政府投入资金10多万元,为学校建设了图书阅览室、手工制作室、书法室等各种专用室,购置电脑、多媒体等设备;云和县移开办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拨付5万元专款用于我校的少年宫建设; 周边村庄也积极支持学校少年宫建设。各方的积极支持有力地保障了乡村少年宫建设工作的推进。我校也成立了专门的少年宫建设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抓少年宫建设。学校制定了《少年宫活动实施方案》,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少年宫社团的活动。
(二)一师两用,发挥特长
少年宫的主人是广大未成年人,少年宫运行的组织主体是辅导员队伍。我校以教师为主要力量,通过培训、走教、轮岗等,实现一专多能和师资共享。开辟“四点半课堂”,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民间传统艺术、地方戏曲传授。积极发挥发挥民间艺人、劳动模范、先模人物和“五老”人员的作用,邀请他们担任乡村少年宫辅导员,丰富课外教育的内容。目前有3名志愿辅导员常年到我校少年宫授课讲学。不断扩充辅导员队伍,积极参与到未成年人教育中。
(三)激发兴趣,寓教于乐
发挥思想道德建设阵地作用。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深入开展“感恩的心”、“体验亲情”、“爱心奉献”等
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奉献爱心,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例如,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月活动,给优秀教师扫墓,参观抗战旧址,给五保老人送温暖等活动,少年宫与交警中队联合开展了“我当交通小警察”、“保护绿色环境标兵”、“父母养育我成人,我为父母尽孝心”等活动,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发挥技能培训平台作用。利用少年宫在设施、器材、场地的有利条件,广泛开展音乐、舞蹈、书画、球类、棋类等文体活动,开展实验探究等科学技术培训,把曲艺表演、民乐演奏、中华武术等传统文化设为乡村少年宫培训项目,让农村孩子们既掌握了一技之长,又传承了优秀民族文化。比如我校的项大兴老师,是我县著名书法家,他潜心书法和篆刻十余年,凝聚了两百余件书法和篆刻精品,先后在少年宫举办了两次书法和篆刻作品展,进一步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发挥社会实践基地作用。配合学校教育,积极为青少年提供第二课堂,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乐趣,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能力。我校把乡村少年宫的农业科普课程开在田间地头,使孩子们对农作物种植、禽畜养殖等农业生产技术有了直观了解和基本掌握。开展了生态文明知识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家园等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从小爱护环境。
(四)以点带面,四周辐射
我校少年宫积极与崇头镇文化中心及各村开展交流,带动周边村庄的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比如我校与梅源村老年协会结成帮扶对子,学生们定期为五保老人演出,与他们谈心,解除了老年人的寂寞,也培养了学生的尊老意识。2013年9月,为了迎接建国64周年,我校与镇文化中心联合各村编排文艺节目,在编排和演出过程中,老少同乐,使孩子们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三、取得的成效
1.实现了校内外教育的有机结合。学校以少年宫为载体,积极探索建立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效结合的工作机制,把少年宫活动列入了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保证了学生每天都能参加课外活动。形成了学校教育与少年宫活动紧密衔接,拓展了教育的途径和领域,有效的推动了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
2.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少年宫活动促进了孩子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孩子
们在家里主动地帮父母做事,懂得感恩父母,体谅他人,学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技能,社会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生从个人兴趣出发参加一至两个兴趣小组的活动,培养特长,促进了全面发展。通过参加脑思维训练活动,开发了智力,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高。
3.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辅导员老师在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同时,坚持边学边教,既培养了学生,又促进了自己专业水平的提升,一批年轻的辅导员老师,经过少年宫的锤炼之后,成长为学校的教学骨干。
4.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在快乐高效的课堂上学习知识,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陶冶身心。近年来,在校寄宿学生数逐年增多,学生普遍反映喜欢学校的生活,实现了“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目标。青少年对少年宫活动的满意率达90%以上。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管理,确保少年宫作用发挥。要确保活动时间,每天下午开放1个小时,双休日、节假日每天开放不少于3小时。充分保障青少年学生在少年宫的学习活动时间。要拓展活动空间,除在各活动室组织活动之外,还不定期在校园内举办一些专题活动,并积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参观校外德育基地,切实收到活动效果。要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利用少年宫活动,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要加强少年宫活动的检查考核,切实提高少年宫活动的实效。
2.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按学年制定具体的辅导员队伍培训计划,并能按照计划切实开展培训工作,一学年至少能组织一次“请进来”或“走出去”的辅导员培训活动,提高辅导员教师的业务素质。
3.继续加强硬件建设。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资源的同时,积极筹措“乡村少年宫”建设经费,争取上级部门对“乡村少年宫”建设的项目投资,为“乡村少年宫”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将“乡村少年宫”建设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管好用好中央彩票专项公益金资助项目运转资金。
4.打造活动品牌,突显少年宫的特色。坚持从少年儿童的自身特点和规律出发,形成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活动项目。作为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学校将把足球和射箭项目作为我校少年宫项目建设的重点,经费上保证、力量上倾斜、辅导
上加强,提高活动成效,逐渐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品牌项目。
老师、同学们: 下午好!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你们能否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一个个家庭的幸福,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所以,我们的社会,我们每个人(包括你们自己),都有责任和义务保障你们的健康和安全。
今天,很高兴利用这个机会在这里再次和同学们交流,谈一谈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国庆即将来临,那么我首先在此祝愿各位同学能度过一个愉快而又有意义的假日。相信我们的班主任对各位同学在假日中的注意事项也会讲得很清楚的,下面我代表我们学校,从假日安全方面向各位同学再提几点要求,希望与同学们共勉。
一、交通安全:
(一)行人走路安全
行人应当在道路交通中自觉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增强自我保护和现代交通意识,掌握行人交通安全特点,防止交通事故。
1、行人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2、横过车行道时须走人行道;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应做到红灯停、绿灯行;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须注意
过往车辆,不要追逐猛跑;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
3、横过没有人行道的车行道,须看清情况,让车辆先行,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
4、横过没有人行道的道路时须直行通过,不要图方便、走捷径、或在车前车后乱穿马路。
5、不要在道路上强行拦车、追车、扒车或抛物击车。
6、不要在道路上玩耍、坐卧或进行其他妨碍交通的行为。
7、不要钻越、跨越人行护栏或道路隔离设施。
8、不要进入高速公路、高架道路或者有人行隔离设施的机动车专用道。
9、学龄前儿童应当由成年人带领在道路行走。
10、高龄老人上街最好有人搀扶陪同。
(二)乘车知识
1、不准在道路中间招呼车辆;
2、机动车在行驶中不准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以免被迎面来的车辆或路边树枝挂伤。
3、乘车时,不准站立,不准在车内吃东西;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他人。
4、不准强行上下车,做到先下后上,候车要排队,按秩序上车;下车后要等车辆开走后再行走,如要穿越马路,一定要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穿行。
5、不乘坐超载车辆,不乘坐无载客许可证、运动证的车辆。
6、乘车时要坐稳扶好,没有座位时,要双脚自然分开,侧向站立,手应握紧扶手,以免车辆紧急刹车时摔倒受伤。
(三)骑车知识
1、未满十二周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三轮车;
2、拐弯前须减速慢行,向后了望,伸手示意,不准突然拐弯;
3、不准双手离把,不准攀扶其他车辆或手中持物;
4、不准车辆并行、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
5、要经常检查车子性能,响铃、刹车或其他部件有问题时不能骑车,应及时修理;
6、不准撑伞骑车,不准骑车带人;
7、不准在道路上学骑车;
8、不准在车行道上停车或与机动车争道抢行;
二、防火防电安全:
(一)、发生火灾怎样报警?
发现火灾时,应沉着迅速、简明准确地报警,基本要求是:
1、用电话报警时,要沉着冷静地拨打“119”火警电话;要讲清楚起火地点及其所在区、街道、门牌号、什么新村、几幢几室,说明是什么东西着火,有无爆炸危险物品等情况;要讲清报警人的姓名、单位和所在的电话号码;待对方说明可以挂断电话时,方可挂断电话。
2、报警后,要立即亲自或派人到单位门口、街道口或交叉路口迎候消防车,并带领消防队迅速赶到火场。
(二)、火灾逃生与自救
1、发现火灾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2、家中一旦起火,不要心慌失措,如果火势不大,应迅速利用家中备垢简易灭火器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扑救火灾。
3、油锅着火,不能泼水灭火,应关闭炉灶燃气阀门,直接盖上锅盖或用湿抹布覆盖,令火窒息。还可向锅内放入切好的蔬菜冷却灭火。
4、燃气罐着火,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捂盖灭火,并迅速关闭阀门。
5、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角电或电器爆炸伤人。
6、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7、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领恋财物。
8、家庭成员平时就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熟悉几条逃生路线。
9、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
10、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11、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
12、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蹿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
13、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三)用电、生活安全
1、学习用电常识,不要用硬的物品接触电源,也不要用人体某个部位接触电源,以防触电。
2、不要乱插、私接电源,特别是不要用湿手去插电源插头。
3、要多注意观察家里的各种电器,插头插座、电线、灯是否有破损、老化的现象,如果有应立即告诉家长进行正确处理。
4、我们中、小学生不要私自玩电,特别是当家里没有人时,一定要把所有的电源都关闭或拔掉。
5、凡是金属制品都是导电的,千万不要用这些工具真接与电源接触。
6、不要用湿的手巾擦电器,防止水滴进机壳内造成短路,以免触电。
7、在放学、上学的路上,特别注意路边的电线是否有脱落,见到一定要躲开。
8、雷雨天气,千万不要站在树底下避雨,以免遭到雷击。
9、暴风雨吹落了电线,有人不幸被电击倒了,千万要伸手去拉触电者,正确的方法是用干木棍等绝缘的物品,挑开电线,并告诉大人,通知有关部门。
10、不要在楼梯上玩耍,特别是楼道拥挤时必须靠右走。
11、严禁在楼梯的扶手栏杆向下直滑或追逐奔跑,踩空或撞人都可能造成严重伤害。
12、严禁爬高或在阳台护栏上探取东西,特别是擦窗户时不要将身体探到窗户外面。
13、严禁用仿真手枪对准人或路灯、窗户、玻璃射击这样伤害他人和损坏物品。
14、抬餐、打开水时防止烫伤,应小心谨慎,在家使用高压锅前,一定要先检查气阀是否通畅,打开锅盖时,防止蒸汽烫伤,应侧过身朝另一个方向打开。
15、喝汤也要小心,慢一点去尝一尝、试一试。
16、大人炒菜时,不要站在油锅边,以防油星飞溅烫伤。
17、还要特别注意有些动物是有毒的,不要接近,如癞蛤蟆、马蜂、狗、蛇等。
18、不要在建筑工地玩耍,地上杂物较多,容易扎伤脚,楼房上面随时可能掉砖瓦砸伤头。
19、不要在垒放的木材、油桶、木箱等地放玩,以免物品倒下压着人。
20、不要在危房旁玩耍或捉迷藏,以免坠落砸到。
21、不要跟陌生人讲话、接触,更不要吃陌生人送给你的食物
22、不要离家出走,与大人赌气出门在外,让大人操心,也避免遇上坏人。
23、放学回家不要在外面玩,应先回家,如果有什么事需外出应与家长商量,好让家人知道你的去向。
24、严禁进入游戏机室、网吧、录相厅、歌舞厅,以
免接触到一些坏人。
(四)不能用水扑救的五种火灾
1、电器电器发生火灾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在无法断电的情况下千万不能用水和泡沫扑救,因为水和泡沫都能导电。应选用二氧化碳、1211、干粉灭火器或者干沙土进行扑救,而且要与电器设备和电线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
2、油锅油锅起火时,千万不能用水浇。因为水遇到热油会形成“炸锅”,使油火到处飞溅。扑救方法是,迅速将切好的冷菜沿边倒入锅内,火就自动熄灭了。另一种方法是用锅盖或能遮住油锅的大块湿布遮盖到起火的油锅上,使燃烧的油火接触不到空气缺氧窒息。
3、燃料油、油漆家中贮存的燃料油或油漆起火千万不能用水浇,应用泡沫、干粉或1211灭火器具或沙土进行扑救。
4、计算机电脑着火应马上拔下电源,使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如果发现及时,也可以拔下电源后迅速用湿地毯或棉被等覆盖电脑,切勿向失火电脑泼水。因为温度突然下降,也会使电脑发生爆炸。
5、化学危险物品在学校实验室常存有一定量的硫酸、硝酸、盐酸、碱金属钾、钠、锂,易燃金属铝粉、镁粉等。这些物品遇水后极易发生反应或燃烧,是绝不能用水扑救的。
三、饮食安全:
(一)、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由于食用了被细菌污染后腐败变质的食物,或食用了被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和本身有毒的食品后而发生的以急性过程为主的疾病。食物中毒一般具有潜伏期短、发病快、短时间内有大量食用过相同食物的人同时发病、所有病人都有相似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临床特征。预防食物中毒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吃变质、腐烂的食品;
2、不吃被有害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品;
3、不生吃海鲜、河鲜、肉类等;
4、生、熟食品应分开放臵;
5、切过生食的菜刀、菜板不能用来切熟食;
6、不食用病死的禽畜肉;
7、不吃毒磨菇、河豚鱼、生的四季豆、发芽土豆、霉变甘蔗等。
(二)、为什么不能喝生水及变质饮料?
因为生水中可能含有一些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或虫卵等,此外还可能含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成份。当饮用了这些不卫生的生水后,就容易患病。而经过加热煮开后的水,致病微生物已被杀死,某些有害化学成份经加热后分解,对人体致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或消除了。变质饮料中有大量的细菌繁殖,这些细菌产生的有毒、有害产物会致
人体中毒,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高热、抽搐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变质饮料不能喝
(三)、食物安全十原则
1、要选购安全食品;
2、食品要烧熟煮透;
3、烹调好立即进食;
4、小心贮存熟食品;
5、再加热的食品要彻底;
6、防止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7、保持厨房用具清洁;
8、加工食物前要洗手;
9、防止昆虫类动物污染食品。
10、使用清洁水
(四)、远离毒品
毒品是人类的大敌、世界的公害,染上它,小则家破人亡,大则祸国殃民。规定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我们要拒绝毒品、远离毒品,做到:提高防范意识,坚决不吸第一口,自觉接受禁毒教育;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抵制毒品;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克服寻求刺激等不良心理和习惯;要创造一个远离毒品的生活空间,不要吸烟,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进舞厅、赌场、游戏厅、网吧,做到洁身自好。
四、安全防御知识
(一)、在学校或路上被人抢劫、敲诈和勒索怎么办?
1、要保持冷静,不要害怕,尽量说好话,说明自己没有带钱,避免跟他们争吵。
2、如果他们继续坚持要钱,就跟他们假装说回家取钱或下次送,然后趁机跑掉,并向你认识的人求助。
3、如果还不行,就拖住周围的其他人大声喊“救命”。
4、如果你一个人在路途遭敲诈勒索,尽量不要反抗,不要“硬碰硬”,实在没有办法还是可以给点钱,但一定要记住对方的相貌特征,认准违法分子,事后向学校或公安机关报案。千万不要拉住欲跑的持刀歹徒不放,这样容易造成歹徒狗急跳墙,持刀伤人。
5、同学之间要搞好团结,互相帮助,共同对抗违法犯罪分子。
(二)、为防范被歹徒抢劫勒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和同学结伴上学、回家,尽量不要单独外出。
2、言谈举止一定要符合身份,不要过分张扬,避免引起坏人的注意。
3、上学放学路上尽量走大道,不走偏僻小路;路途中不要逗留。
4、穿着打扮要朴素,平时不穿名牌、不高消费,不在
外人面前炫耀自家财富,以免被不良分子盯上。
(三)受到不法分子侵害该如何报警?
小学生极易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直接威胁和侵害,仅凭同学们自身的力量很难防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学校或公安机关报告,你越怕事、越不敢声张,不法之徒就越嚣张。要勇敢的对不法分子的要求说“不”。相信警方、学校和家庭都能为你提供安全的保护,只有勇敢的面对,坏人才不敢威胁侵害你。只有报告学校和公安机关,警察才会及时采取行动抓捕坏人。
(四)夜行时应注意什么?
由于放学较晚或者参加什么活动,许多同学往往需要夜行。这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如果已到深夜,车辆、行人稀少,此时不要独自夜行。男同学可以结伴同行,女同学则应让家长、老师或可以信赖的亲戚朋友接送,千万不能与陌生人结伴同行。
●必须独自夜行出门时,身上不宜携带太多的钱物,并在出行之前想办法尽量通知目的地的人到半路上来迎接。
●尽量走宽敞的大街道、繁华路段,不要贪图近路而穿越偏僻的小街小巷以及一些治安复杂的路段,因为坏人总喜欢在这些黑暗、僻静和易于隐藏的地方伺机作案。
●尽量走有灯光处,以防有人突然袭击;可携带一只
口哨,危险时鸣哨求援。
●万一遇上歹徒,要大声呼救,同时往人多、有明亮灯光的地方跑。
(五)出游远行应注意什么?
近年来,许多同学喜欢“脱离”父母,利用节假日出门旅游远行。这对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和能力当然时有好处的,但是,必须特别注意安全,否则好事就会变成坏事。
●出行期间,必须保持与家人或老师的联系。首先要将自己的行程、路线和目的地讲清楚,每到一处,要给家里打电话或写信,让家人、老师或朋友知道你身在何处,不要让他们担心,万一发生什么以外夜可以及时联系或找寻。
●出门不要显露自己身上带的钱物。有的同学出门不知道提防,随意在人前摆弄贵重物品,有的还甚至向人炫耀自己有钱。这样很容易被坏人盯上,到偏僻的地方就对你实施盗窃或抢劫。
●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旅行路线和何自己的家庭住址,防止被人尾随。正确的做法是:对别人说你是回家,别给对方造成你是“外乡人”的感觉打你的注意。
●不要随便交朋友。有的同学喜欢找“伴”,做出非常慷慨大方的姿态,与陌生人吃喝,结果将自己的“老底”全泄露给了对方。万一对方是坏人,你可就危险了。社会上还有些坏人专门在食品、饮料中下麻醉药,请你吃喝,当你被麻
醉后乘机对你进行侵害。近年来已发生此类案件多宗,受害人钱物遭到洗劫,有的女青年还被强暴。同学们可要当心啊!
●不要独自到偏僻险峻的地方去。有的同学总是觉得这样“玩”很“刺?quot;,轻率涉险。这样做,有可能摔伤或迷路,也有可能遇上毒虫猛兽,更有可能遭到坏人暗算。
●不要与人争吵惹事。不要因为一点点小事与人争吵,甚至动起手来。遇到矛盾时,应请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帮助化解,不要激化矛盾,以免酿成意外。出门在外应时时处处以安全为最重要
(六)参加学校组织的交游、野炊时应注意什么?
●不要远离大队。学校组织的活动安全性较强,且多选择在一定的活动范围内,有的同学觉得不够”刺激“,独自或少数几个人偷跑到水边、山峰或深沟等处玩耍,这极易发生危险,且难以得到及时救助。
●野外用火注意安全,远离可燃物集中处,风干物燥时更要慎防引发火灾。野炊结束后要熄灭火后再离开。
●集体乘坐车、船等交通工具时,不能拥挤再一侧,也不应在其上嬉戏打闹。
(七)路遇抢劫如何自护?
●周旋。佯装服从,稳住对方,分散对方的注意力,松懈对方的警惕性,拖延时间,寻机迅速逃走脱身报警。
●呼喊。突然大叫”救命呀!……“,引来旁人关注,令对方惊恐不安,乘机脱身。
●耍赖。突然倒在地上耍赖打滚,叫喊哭嚎,引来旁人围观,令歹徒惊慌失措,你可乘机呼救报警。
●”认亲“。当不远处有大人时,你可佯装惊喜万分。跑过去直呼”叔叔“或”大哥“,把歹徒吓走。
●”调包“。佯装乖巧,或突然装肚痛、昏倒;或突然提出要”方便“;或找别人借钱,趁机呼救报警。
●”放线“。佯装害怕,暂时答应对方条件,约定时间地点交钱物,待对方离开便报警。
●抛物。将书包或身上值钱的物品抛向远处,并佯装生气、害怕情状:”给你,全给你!“当歹徒忙于捡钱,抢物时,快速脱身报警。
●”恐吓“。佯装若无其事,理直气壮的指出一个”亲友“名字吓唬对方,如”我哥哥是警察!“等等。
●如果已经无法逃走,应采取的办法是:先与其讲道理,晓以法律,或义正词严怒目斥责对方,迫其自动放弃违法行为,因为打劫者中亦有初犯、偶犯者,心理较脆弱。不得已时,要奋起反抗,利用可以拣拾的石头、木棍等一切武器反抗,实施正当防卫,并等待救援。欺软怕硬,欺弱怕强是歹徒的共同心理。
●在有人身何财产双重危险时,应以人身安全为重,以免受到更激烈的伤害
(八)怎样防范入室抢劫?
家中的大人不在家,而恰巧此时有陌生人敲门,同学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自己一个人在家时,千万要关好防盗门窗并上好锁,并将电视机或录音机打开,开亮各间屋里的灯,造成家里人很多的假象。
●有外人来访时,先从门上的”猫眼“中看看是否认识,不认识的决不开门。如果对方称认识你父母,可以礼貌的请其留下姓名、地址,请其改日再来。如需要交递物品,可以隔着防盗铁枝或防盗门链进行。不熟悉的人的物品最好不要接转。
●万一陌生人已经进屋,应当虚张声势,一面给他在客厅里让座(注意不要带他到房间里),一面对他说:”父母在邻居家,过几分钟就回来,您稍等一会儿,我去叫他回来?(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对方是坏人,你可以拖延时间;如果真是父母的朋友,你也不会失去礼貌)然后赶紧出门去,向邻居大人求助,或到邻居家打电话叫父母回来。如果入室者真是歹徒,赶紧报警呼救,避免与其独自搏斗。
●如果无法逃离,就迅速躲到另一间房子离,锁紧门,打开窗户向外大喊救命
(九)如何防止被骗?
●不要轻易托人代购各种贵重物品。有的同学经济条件较好,购买手机、呼机、高档手表、语言复读机何首饰等等,如果被人借机欺骗,损失是较大的。
●不要贪图钱财。如今社会上专门有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贪图小便宜的心理,设各种圈套让你去钻,比如用假金银珠宝、假珍贵邮票等等当成诱饵,如果谈心就很容易被骗上当。如果拣拾到来历不明的财物,千万不能听信突然出现的人的言语,最合情合理的方法是由警察去处理。
●不要相信那些自称有“悲惨遭遇”的街头乞讨者。
(十)怎样防范绑架侵害?
●平时养成朴素的生活习惯,不要向人炫耀自己或家中如何有钱,更不能随便带陌生人到家中“参观”。
●外出、上学和放学要结伴而行,外出行踪要告诉父母,并言明返家时间,不要随意逗留在外,回家是最安全的。
●如果有人突然来找你,对你说:“你家中出事了!”或声称你父母生病、出车祸……等等,并要带你离开学校、家中时,此刻先不要慌乱,首先应设法与你的家人联系查证,并将此事告诉你的老师或邻居。
●如果在途中发现有人盯梢跟踪,应及时将其甩掉并报警
(十一)怎样防止被拐卖?
一些同学由于一时大意或无知,被骗子卖到了偏远的山区农村,个别女同学更是被逼迫“嫁”给了当地人。这样的案件时有发生,警方也多次组织了“打拐”行动。为防范侵害,应该做到:
●不要接受陌生人请吃、请玩,一些歹徒以请中小学生吃喝玩乐为手段,骗到偏僻处后强行拉上车,拐卖到外地去。
●不要跟陌生人远离家门到陌生的地方去。特别是有人邀请你去某地旅游或游玩时,更要注意辨别。
●不要轻信街头巷尾的招工、招聘广告,更不要相信“招工人员”的游说。
●离家出门要与父母商量,并留下联系方法。要牢记自己的家庭确切地址、邮政编码、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及电话号码等,万一遇到不测时可以想办法联系
(十二)已被坏人挟持怎么办?
万一已经遇到坏人绑架、拐卖等情况,你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冷静:
●牢记求生信念,随时做好逃脱准备。以美好的回忆去减少身心的痛苦,尽量进食与活动,保持良好的体力。
●仔细观察,熟记歹徒的相貌、口音等重要特征,熟悉周围环境,观察可能的逃跑路线,等待时机。
●主动巧妙的与绑匪等沟通,稳定歹徒情绪。比如说:
“家里一定会筹好钱来赎我的!”等等,尽量争取存活机会,物以语言或动作激怒绑匪。装作顺从害怕的样子,使歹徒麻痹放松警惕。如歹徒手中有凶器,应巧妙周旋促其放下。●伺机留下各种求救讯号,如手势、私人物品和字条等。曾经有一名女同学被坏人拐骗后挟持到高楼内囚禁,她乘歹徒不注意时脱下自己的白色裙子,用口红在裙子上写下求救信,并丢到楼下。保安发现后立即报警,女学生得救了。歹徒将你绑架后,有时会强迫你打电话与你父母联系,目的是想让你父母快写拿钱来赎你。这时要抓住机会,巧妙暗示自己所在位臵。
●一旦发现有逃脱机会,要当机立断,并在离开后迅速报警。在这种非常情况下,向任何穿制服的人求助都是可行的。
五、报警应注意如下事项:
1、匪警电话的号码是110。这个号码一定要牢记,以便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拨打。
2、拨打110电话,要简明、准确地向公安部门报告案件发生的地点、时间、当事人、案情等内容,以便公安部门及时派员处理。
3、打报警电话是事关社会治安管理的大事,千万不要随意拨打或以此开玩笑。
六、安全自救方案
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
保持镇静,趋利避害;
学会自救,保护自己;
想方设法,不断求救;
记住电话,随时求救:
“119”----火警
“110”----报警
“120”----急救
“122”----交通事故报警
同学们,美好的人生从安全开始,只有保证了健康和安全,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大家一定要培养文明交通、生活安全意识,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只要大家始终把安全牢记在心,落实到行动,我相信,我们完全可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青少年网络教育交流讲座材料】推荐阅读:
中日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策划07-04
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06-23
青少年成长教育07-16
青少年网络犯罪11-20
社区青少年教育计划09-19
青少年科技文化教育05-26
青少年法制教育计划09-21
青少年法制教育班会10-21
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11-20
青少年法制教育问题初探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