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征文作品

2024-06-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青少年科普征文作品(精选10篇)

青少年科普征文作品 篇1

我正睡得香甜,在床的摇晃中渐渐醒来,原来是闹钟的时间到了。大家好,今天是2030年暑假中平凡的一天,我在床中自带的摇晃闹钟的催促下醒来。站在传送带上,不需要行动就能被传送进浴室,牙刷受到感应自动挤好了牙膏,热水也随之流出。我仍然懵懵懂懂地站着,洗漱已经自动完成。接到浴室传递过去的信息,厨房开始准备早餐。等我刚坐在椅子上,早餐已经被机器人保姆放在了桌子上。

走到玄关处,门便自动打开。如今每个人都配备了一辆一人座的超小型太阳能轿车,也无需方向盘,只要说出目的地,车就会自动驾驶,绝对不会出现酒驾的危险。今天的目的地是步行街,每家商店都是无人销售,顾客只要刷张“一卡通”,就能把心仪的衣服带走。而且省去了试穿衣服的繁琐的步骤,只要站在镜子前把衣服比划一下,镜子中就会呈现出试穿后的效果。不仅衣服,鞋子、裤子等等都是如此。

既然出来了,我打算去看看最新刚出的电影。走进电影院的大厅,醒目的显示屏上显示着电影名字、开始时间和房间。只要找到对应的房间,在门口刷卡付钱就能进去。而且现在的电影不止停留在3D时代,已经研制到第五代,并且不用带专用的眼睛,更加方便。晚饭时间回到家,听到我的脚步声,电灯自动打开,空调也自己运作,晚餐也准备完毕。什么东西都不需要亲自动手,或许现在的我们看来是多么美好。可是当这一天真正来临,你就不会这么想了,或许还会后悔莫急。你什么都不会,没有了生存能力,如果这一切忽然消失的话,你靠自己能怎么办?但是换个角度来说,这确实是人们幻想已久的,节省时间也节省精力。

青少年科普征文作品 篇2

都世民

近来有的媒体发出怪论:科学家写科普是不是浪费?是不是大才小用?还有人说“科学家写科普是别人代替不了的”。这等于把科学家写科普的问题,推向两个极端。说这种话的人对科普没有真正的了解。笔者列举出我国科普事业的开拓者和楷模来回答这方面问题。讲所谓的大道理有用吗?倒不如宣传楷模,介绍科普属性及其它相关问题,让有志者、热心者、喜爱者都来参与这一事业。我们每个人无论学术水平、学术地位、学术成就,是有大小之区别,但是我们自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时,大家都是一样的,我们获得的知识和所有一切应该回报国家和人民,我们都希望国家强大,都希望民族素质不断提高,我们应该关心和支持科普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不断创新!

科普是以作品形式呈现在各种媒体上,其中包括报纸、期刊、专刋、书籍、网页、动画片(VCD光盘)、影视、广播、电视、电子出版物、口袋书、宣传栏窗口等。在不同媒体上呈现的形式也就不同,不同媒体是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不同的读者群是指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工作性质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创作科普作品首先必须明确读者群体。但是各种科普作品有一些共性,笔者列举如下:

1.科普作品具有多样性

科普作品在不同媒体上呈现时就有不同的属性,它们有共性也有个性。一般说来,它离不开语言文字,即使是广播或MP3播放时,它是基于播音员朗读科普文章或书籍。在影视作品中,除语言文字外,还要呈现影像。有些影像已变成卡通形象,漫画形象,与真实摄影有所不同,这类影像作品很受孩子们欢迎。

在早期科普作品主要是科普小品、科学散文、科学诗。后来出现了科普連环画、漫画;动画片;电影短片;科学故事;科学童话;科学幻想;科普论坛、科普微信、科技新闻等。如今有人提出老年科普来满足广大老年人的需求。

2.科普作品具有鲜明的科学性

科普作品的科学性是体现在作品有科学技术含量,它要普及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也就是说,科普作品要传播真科学,不能传播封建迷信,不能宣传伪科学。然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处理往往会出现偏差,甚至出现差错。这不奇怪,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问题,人们尚不清楚,或者说不完全清楚。就会有争议,发表的作品就会不同。就大宇宙而言,过去西方认为上帝创造世界。伽利略发明了射电望远镜,打破了这一宗教迷信说法。如今人们知道太阳、月亮和地球的相互关系。人们知道了银河系和银河系以外的世界。但是科技界对宇宙的形成仍无定论。西方天文学家提出宇宙演化的“大爆炸”学说,曾经作为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加以批判。然而“大爆炸”理论还是一直占据权威的主导地位。最近中国和加拿大的一批科学家却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宇宙并不源自一个爆炸的奇点,而是从自身上一个旧形态中“反弹”出来。这么一来,“大爆炸”学说受到质疑,“大弹簧”学说正式登上台面。这一新学说的根据是:

今年3月,“BICEP2”望远镜有一个重大发现。当时,天文学家们利用架设在南极、名为宇宙泛星系偏振背景成像二代(英文缩写为BICEP2)的望远镜,成功探测到了138亿年前,宇宙原初引力波——宇宙大爆炸中产生的痕迹。

20世纪50年代,受前苏联影响我国将李森科学派作为正面报道,而将摩尔根学派贴上了资产阶级伪科学标签。直到1956年8月,在青岛举办的遗传学座谈会后,才纠正了这一错误。如今对一些重大问题的争议一直持续,例如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电磁波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纳米微粒对人体健康危害等,各说各的,越说越升级,但是谁也说服不了对方。在科普作品中常有体现,有的官员、有的专家往往发雷语:雾霾要减少人的寿命五年。有的专家声称从毛毛虫身上找到长寿秘诀。不久前,报道美国生物学家发现了人的灵魂开关。有的专家认为无人机的发展会改变未来战争,变成无人战争。笔者不认同这些说法,如果有人声称能预测寿命,他成了神仙,谁会相信!说发现灵魂开关,就请他把植物人唤醒,否则谁会相信。这就是科学吗?我看这不是真科学,是假科学。

3.科普作品具有丰富的知识性

高士其先生以细菌学为主题,阐述细菌的衣食住行,细菌与人的关系,他不仅阐述细菌,还阐述其它微生物,他广征博引,涉及自然科学好多学科的知识。高士其先生撰写的《谈眼镜》,他用纵横交错的方式,纵向写眼镜的发展史,从一世纪讲到卄世纪的演变,而横向却叙述眼镜的几个兄第: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电影机等。短短千字文,压缩了如此之多的科学知识。不仅如此,文中还恰到好处地叙述了眼镜的光学原理。不难看出,好的科普作品实属不易啊!

茅以升先生是国内外知名桥梁专家,他大半辈子与桥梁打交道,他以桥为主题,阐述了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我国的石拱古桥。他设计建造的是桥梁,他写的科普作品也是桥梁,在他心里没有不能造的桥梁。他为科学与人民大众之间建造了一座通往四化的桥梁。科普作品的知识性要体现在围绕主题,一环扣一环,把与主题相关的知识讲清楚,逻辑性要强,不能东一鎯头西一棒子,不能让读者上气不接下气。

4.科普作品的趣味性与通俗化

科普作品的趣味性是很重要的特性,它不同于科技报告和科技论文,对大众科普、少儿科普、中小学生科普,一定要注意作品的趣味性。通常标题和小标题都要醒目、形象、吸引读者。作品开头尽可能以讲故事的方式,吸住读者,以似人的方式表达主题,将专业名词通过比喻,使其通俗化。例如,高士其先生阐述细菌时,以拟人方式讲细菌的衣食住行四件事,形象生动,浅显易懂。夲来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却又很神秘的微观世界,用这样的表述方式,拉近了细菌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少儿科普和中小学生科普一定要避免说教式表达方式,平平淡淡的文字,要让孩子对科学技术产生兴趣,就要改用孩子喜欢的方式,还要让孩子有想象力。因此科学童话,科学动画片、科幻作品应运而生。

5.科普作品的时效性

一般说来,科普作品似乎没有时效性。实际上是有时效性。特别是科技新闻一定要注意时效性。对于报纸和网页,每天都要更新,都有重大科技新闻、科学评论。有些报纸和网站都开辟了科普专栏。

我们不难发现全球发生某一重大事件时,例如局部战争、空难、自然灾害等,在媒体上总会出现各种科学评论,这些评论往往都有时效性。都有时间烙印。

6.科普作品的创新性

科普作品是需要不断创新,科普工作者要有创新思维,对不同的读者群,其创新需求是不相同的。特别是高新技术科普一定要强调创新。

创新还要体现在主题创新、体裁创新、语言文字创新、机制创新、传播媒体创新、创作者知识更新、信息来源更新等。

科普征文 篇3

说到能源,首先要说说我们身边最常见的一种。电能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能量的形式。电能有各种各样的来源。目前国内主要的发电站是水力发电站和火力发电站。这两种发电形式分别是把流水的机械能和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流水的机械能是由于被阳光加热后蒸发,在高处凝结之后具有的重力势能。燃料的化学能则是来源于远古时期死去的植物的生物质能,而植物的生物质能又是来源于光合作用转化太阳能。所以归根结底,现在我们所使用的绝大部分能量都来源于太阳。但是,太阳能经过各种各样的转化才能变成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能量,在转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能量损失。如果能够直接把太阳能转变成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能量,就能够减少很多的能源损失。而且,在人类文明所能想到的未来,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能源紧缺的当今,如果能把太阳能加以利用,就可以开辟一条新的道路。目前太阳能和电能的转换率最高为17%,而在电能和我们实际需要的能量形式的转换过程中也会有能量损失。因此,如果能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我们所需的能量形式,如光能,内能,机械能等,在如今这个能源稀缺的社会将会有很大用途。

太阳能的利用领域

地球上的风能,水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来源于太阳,即使是地球上的化石燃料从根本上说也是远古以来储存下来的太阳能,所以广义上太阳能包括对范围非常大。

现代,太阳能的利用包裹太阳能的光热利用,太阳能的光化学利用等。20世纪50年代,太阳能利用领域出现了两项技术突破:一是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出6%的实用性单晶硅电池,二是1955年以色列Tabor提出选择性吸收表面概念和理论并成功研制选择性太阳能吸收涂层。此两项技术的突破,为太阳能进入现代发展时期奠定了技术基础。目前,太阳能利用技术有光与热接受科技,而太阳能热发电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集中式热发电站,另一类为分散式小功率发电站。太阳能设备有:塔式太阳能电站,分散式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高温炉,太阳池系统,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热水器,卫星太阳能电站,太阳能建筑等等。

氢能的优势

自然,在能源利用方面,太阳能并不是唯一的一条途径,还有许多具有前景的能源,其中之一便是氢能。从来源的角度看,氢能便有极大的优势。当前的化石燃料,随着开采源的逐渐枯竭,价格水涨船高。能源的争夺愈演愈烈,正因为此,出现一场又一场的能源战争,给无数的无辜百姓带来的动荡。而氢是宇宙中分布最广泛的物质,它构成了宇宙质量的75%,因此氢能被称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水是氢的大“仓库”,如把海水中的氢全部提取出来,将是地球上所有化石燃料热量的9000 倍。再从环境污染方面看,氢气燃烧后的直接产物便是水所以氢能源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零排放,无污染。此外,氢气燃烧热值高,每千克氢燃烧后的热量,约为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焦炭的4.5倍。因此,氢气作为一种新兴能源有着极大的优势。氢能的利用与开发

氢能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如此具有价值的能源为什么不如太阳能不普及?不普及正是因为它那技术瓶颈。因为氢气特有的性质——易燃烧、易气化,使得氢气的储存成为一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不过,通过多年的努力,已经研发出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储氢材料。再者,氢气一般便是电解水得到,而电解所需的电能的花费比氢气创造的价值要高得多。自然,任何一个精明的厂家都不愿意在现在生产。现如今,科学家们正尝试着用太阳光,制造氢气。如果能用太阳能来制氢,那就等于把无穷无尽的、分散的太阳能转变成了高度集中的干净能源了,其意义十分重大。目前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的方法有太阳能热分解水制氢、太阳能发电电解水制氢、阳光催化光解水制氢、太阳能生物制氢等等。可以设想,假如太阳能制氢能被成功地开发,这将会是全人类的福音。各种能源问题将迎刃而解。

就目前而言,人类已利用氢气使宇宙飞船进入了曾经遥望不可及的太空,开动清洁无污染的汽车,实现了电能的转化。氢气的开发正在蓬勃地发展,氢气,正在向人类展现它那广阔的前景!

青少年的责任

太阳能是清洁能源,如何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并倡导低碳生活,是我们共同面对的话题。我们可以养成节约型的消费习惯,拒绝过度包

科普征文 篇4

科学,对于我来说非常熟悉,不仅因为我是校科学组的成员,更因为我的父亲是一位尽职的科学老师。

在小的时候,我总喜欢在父亲旁边看他备课,边看边问,而父亲也一直不厌其烦地教我,这也养成了我喜欢探索的精神,在科学组中,我的这一优点被“发扬光大”,遇到某种器材便把它的用途搞得明明白白,这种刨根问底也使我发现了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密码。

一次,我们在做一个关于酒精灯的实验,我旁边的许浙栋正在用铁丝捣弄一根圆珠笔笔芯,把里面的东西掏出来,我顿时心血来潮,拿来酒精灯,小心翼翼地打盖子,将沾有笔芯的铁丝伸了进去,顿时,笔芯在酒精中炸开了锅,它有时像一位醉汉一样,晃悠悠地来回走动,染紫了一大片区域,时而又像一颗病毒,开始快速繁殖,不一会儿,整瓶酒精已经完全变紫,像秋天里的葡萄一样,紫盈盈的,我见了,惊呆了,眼睛瞪得像核桃一样大,在点燃酒精灯,忽然发现火焰格外得高,像一只刚刚从笼子中解脱出来,一飞冲天的小鸟一样,此时的我骄傲极了,心想:我真厉害,竟然发现了使酒精灯火焰变高的方法,老师一定也不知道!欣喜若狂的我把这个发现告诉了许浙栋,他听了,也表示很吃惊,和我讨论起为什么会这样。回家后,我把这个发现告诉了父亲,他告诉我,酒精是有机物,笔芯也是有机物,将笔芯放在酒精里,笔芯就溶解了,这等于把高锰酸钾放入水中。我听后,茅塞顿开,但还有一个谜团依然在我的心中,那就是这瓶紫色的酒精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让火焰变大。到着这个疑问,我打开了百科全书,知道了原来这是变性酒精,但还是不知道它为什么会使火变大,我又查询了许多不会说话的老师,却还是无功而返,这也许将成为我心中的未解之谜吧!

科学的中心在于探索,相信将来的一天,我会破解出这个谜的!

我爱学科学。

篇二:科普征文

在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科学,也真是因为有了科学,生活才会更美好。

科学是我喜欢的一门课程,在这门课程中,我有了一些小小的成就---第十一届未来伙伴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国际赛制机器人搜救比赛小学组三等奖,虽然不太理想,但是我已经很满足了。因为自己有过比赛的经历了,在失败中也有收获。

那天正是比赛前的最后一次练习,我和伙伴们搭建好机器人后,开始编机器人的搜救程序,由于搜救比赛速度越快越好,所以我们把机器人的速度调至极限。我们欢呼着,跳跃着,以为可以看到机器人表演的英姿了。可是却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在练习中,第一次失败了,机器人好象和我们作对。我们发现原来是机器人的底座太高了,转弯过程中重心偏向一边,导致侧翻了。我们调节了底座的高度,检查了一下程序,另外的程序也出现了漏洞,因为我们没有考虑到放置位置,放置位置是裁判规定的,我们不知道裁判会要求把机器放在哪里。经过和老师讨论之后,我们决定用声波定位程序来完成比赛。所谓的声波定位就是在原来机器人的基础上,再装个声波感应器,它会一直连续不断的发出声波。因场地中有许多路障,所以声波感应器一旦在十厘米之外检测到,机器人就会后退一些,然后继续前进,到达终点。于是我们按照计划编该了程序和改变了机器人再去练习,终于成功了,我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第二天,我们信心满满地进入了比赛,原以为会成功,可是快到终点时,一枚灯泡高度很低,所以声波感应器没检测到,而导致机器人不能前进了,此时我们已经没有机会再试运了,只听“嘟嘟”的一声令下,我们灰溜溜的低着头退出了赛场。最后得了三等奖。我们没有灰心,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地去学科学、爱科学。真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在生活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取。

直到现在我还时不时地研究家中的电动模型车的运动原理和动力来源等知识,可见我是多么的爱学科学!在科学中成长,在科学中遨游!

篇三:科普征文

你们看了我这个题目,一定会目瞪口呆吧,这世界哪会有不怕火烧的布。如果你不相信,那就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一天,我在家里查资料,忽然跳出一个网页来,标题是:世界上有不怕火烧的布!这个标题引发了我浓厚的兴趣。这时,爸爸走了过来,他看到我一副要探个究竟的样子,便对我说:“思思啊,不要随便进了陌生的网站,说不定会有病毒。如果你真想知道,就自己做实验呀。”我疑惑地对爸爸说:“俗话说,纸包不住火。现在怎么会有不怕火烧的布呢?”爸爸听了,只是神秘地对我笑了笑。为了满足我强烈的好奇心,当天下午我就开始做实验。我拿出三角架、打火机和一块破旧的布。实验开始了,我先把布轻轻地放在三角架上,小心翼翼地打开打火机,打火机上立刻“跳”出耀眼的火花。烧着那块布,不一会儿那块布就只剩“骨灰”了。我生气地说:“原来那些网站都是骗人的,哼!”在一旁的爸爸听到我说的话后,走了过来,严肃地对我说:“什么叫做没有不怕火烧的布?我给你做个实验,让你长长见识。”说完,他便转身去拿实验的器材――酒精、三角架、打火机和布。

实验开始了,只见爸爸先将水和酒精倒在一起(水多酒精少),把它们搅拌均匀,再把布放在水里浸泡,大约泡了一两分钟,爸爸轻轻把它拿起,放在三角架上,打开打火机点燃了布,一眨眼火把布“包围”了起来。可那块布居然“豪发无损”,令我大吃一惊。爸爸对我说:“酒精一遇火,就会燃烧,而水的蒸气却“保护”了布块,让火苗在水蒸气处“徘徊”,所以布条就烧不掉了。”我听了,恍然大悟。

科普征文:我爱科学 篇5

一天,我在家里查资料,忽然跳出一个网页来,标题是:世界上有不怕火烧的布!这个标题引发了我浓厚的兴趣。这时,爸爸走了过来,他看到我一副要探个究竟的样子,便对我说:“思思啊,不要随便进了陌生的网站,说不定会有病毒。如果你真想知道,就自己做实验呀。”我疑惑地对爸爸说:“俗话说,纸包不住火。现在怎么会有不怕火烧的布呢?”爸爸听了,只是神秘地对我笑了笑。为了满足我强烈的好奇心,当天下午我就开始做实验。我拿出三角架、打火机和一块破旧的布。实验开始了,我先把布轻轻地放在三角架上,小心翼翼地打开打火机,打火机上立刻“跳”出耀眼的火花。烧着那块布,不一会儿那块布就只剩“骨灰”了。我生气地说:“原来那些网站都是骗人的,哼!”在一旁的爸爸听到我说的话后,走了过来,严肃地对我说:“什么叫做没有不怕火烧的布?我给你做个实验,让你长长见识。”说完,他便转身去拿实验的器材——酒精、三角架、打火机和布。

实验开始了,只见爸爸先将水和酒精倒在一起(水多酒精少),把它们搅拌均匀,再把布放在水里浸泡,大约泡了一两分钟,爸爸轻轻把它拿起,放在三角架上,打开打火机点燃了布,一眨眼火把布“包围”了起来。可那块布居然“豪发无损”,令我大吃一惊。爸爸对我说:“酒精一遇火,就会燃烧,而水的蒸气却“保护”了布块,让火苗在水蒸气处“徘徊”,所以布条就烧不掉了。”我听了,恍然大悟。

科普的征文 篇6

而炒这门基本的烹饪技巧,这也是有原理的。炒年糕,还会加入很多蔬菜,锅里温度高,年糕和蔬菜里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热运动,所以蔬菜的味道不仅能渗进了年糕里,而且也可以在空气中运动,所以特别是当年糕快出锅的时候,那扑鼻的香味只让人流口水。而年糕是非晶体,受热后慢慢软化,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装盘了。所以,炒的原理很简单,就是让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从而“入味”。 说完了南方再说北方,北方,过年必吃饺子,而且一般在晚上的11点至次日1点吃,在古代称为子时,意味着“更岁交子”。饺子的外形像元宝,所以一盘盘放在桌子上,有招财进宝的意义。

该说饺子的制作方法了,饺子一般制作方法为煮,火慢慢加热,水慢慢升温,到了沸腾的时候,把生饺子放进去,饺子快速吸热,水不停地因沸腾而冒气泡,使饺子自己“跳起舞",由于饺子受热膨胀,体积变大,因而浮力变大,当浮力大于其本身重力时,饺子就上浮了。一会儿,热腾腾的饺子闪亮登场,由此可见煮就是利用水沸腾让食物吸热。 随着经济,科技和人们对创新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专业性厨具,它们只负责一个烹饪方法。 蒸锅,顾名思义,为了蒸而现世,仿照中国古代的笼屉,把它缩小,更换材料,加上人性化设计,进入寻常百姓家。蒸的原理也很简单。底层烧水,水沸腾冒出水蒸气,食物在气体中吸热,慢慢熟透,一般是顶层先熟。可能你要问了,明明是第二层离底层最近,为什么顶层先熟?问得好,顶层有锅盖密封,水蒸气到锅盖下无法继续上升,所以被顶层的食物全部吸热,所以顶层先熟。 高压锅,一个庞然大物,在锅的世界中,名誉响当当。它的任务是炖。放入水,食物,作料。

盖上锅盖,安上限气阀。开始!锅几乎是完全密封的,唯有限气阀一个小孔,用于进出气,所以里面空气有限,当温度升高,增大了气压,“顶”起了限气阀,使其基本能完全闭合,高压锅内气压再次提升,从而提高了水的沸点,使水在高于100℃后才可以变成水蒸气,加快了水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有了佐料,可以让佐料溶解到水中,“水”不再无味,同时将这溶液渗进了食物里。所以炖比任何制作方法都味更香,汤更浓。而限气阀非常人性化设计,在气压过高时,排出部分气体以减小气压,排除危险。 烤箱,它为了烤而出现,以前烤是食物直接接触火吸热,虽然色浓味香,但是把握不好就会烤焦,更糟糕的就会发生火灾。而且有些食物不能直接接触火,不然会烤焦,比如蛋挞。烤箱的巧妙之处就是把电能转化为热能,用里面的电阻丝均匀加热,这样就可以给不能接触火的`食物加热,方面人们烤制食物。

地震科普征文3 篇7

马可·奥勒留说过:“纵使你能再活三千年或数万年,但还是要记住,任何人生失去的生活都是他现在正在过的,任何人所过的生活也是他正在失去的,因此最长的最短的生命都是一个样。„„唯一能从一个人那里夺走的只是现在。”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一种力量来直视现在的意义和死亡本身,明白“死亡不过是自然的一种运行,若有人被自然的运行所吓倒、他就是个孩童!”

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其中大多数震级较小或发生在海底等偏远地区,不为人们所感觉到。而一些大的地震可直接造成建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破坏地面,产生地面裂缝、塌陷等。发生在山区还可能引起山体滑坡、雪崩等,而发生在海底的强地震则可能引起海啸。余震会使破坏更加严重。汶川地震就是最好的例子。汶川大地震突如其来,天塌地陷,山河破碎,同胞罹难,举国同悲。5月本是美丽的季节,然而因为汶川地震死亡、伤痛取代了绿肥红瘦,泪水侵湿的日历记录着我们的国殇。

在地震发生十余小时后,满脸是血的北川3岁的朗铮从废墟中被救出,就在武警官兵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时,他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当我看到这条消息时震惊了,郎铮才3岁就懂得感恩太感人了。汶川地震感人的事数不甚数。灾难可以毁灭一切物质,却无法摧毁人的意志。既然生命

如此短暂且充满变数,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地享受幸存的生命,有什么理由长久颓废下去呢?

一位3岁的孩子,一名不谙世事的娇小子,他本该在父母的怀里撒娇。然而无情的天灾让他的童年变得深沉而成熟,他从一个小男人的阳刚之气,解读了人生的坚忍不拔——地震可以摧毁我们的房屋,毁坏我们的家园,但永远摧不垮我们的意志。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中华民族钢铁般血性在此得到了最完美最真切的展现和诠释。

人们刚走出地震的阴影,更大的灾难又来临了,只因沉睡的山脉伸出了个懒腰,世间的秩序顿时乱了套。大地蚕噬,泥水洪流,悲伤已成了定局——青海玉树。原本鲜美的花儿垂下了张扬的头,原本翻腾的湖里搅动着浑浊的泪水。大地泣诉着,用它那嘶哑的喉音,没有鸟鸣,不见生灵,只有浑浊、潮湿、滴答的雨泪。然而这一切却见证和记载了中国人勇敢、坚韧、博爱、团结的奋斗历程。

眼前的荒凉是历史的遗痕,更是唤醒我们生命自觉的力量。既然命运驱赶着我们来到了人生的断裂层,并将我们放置于命运的跌落点,面对触目惊心的荒惊,惊吓与沉沦只会使我们瘫软在地。何不抛开我们对命运的不满之情,启动生命储藏的全部力量奋力一跃?

珍惜我们唯一所拥有的现在,平静地调节自已每一天的行为和念头,好好地生存,正是逝者所希望看到的,也是这场大悲痛所带给我们的淡定。

(巍山县职业高级中学高三学生:叶秋香 指导老师:苟家起)

地震能预测吗

河北唐山大地震、四川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大地震„„数不清的地震,死者已矣,却让生者恐惧。

于是想起我小时爷爷讲的一件事:大约是70年代初期,在大理至保山的320国道上,有数不胜数的大小蛇只横绝公路,向着点苍山的方向爬去,绵延三日方绝迹。不久,邻近地区传来有地震发生的消息。近日,随手翻阅了一本关于地震方面的宣传册子,里面提到唐山大地震时,有一列载人列车驶入唐山前,驾驶员偶然看见城市上空出现奇异光团,就紧急刹了车,这一刹车就将一车人从死亡的边缘挡了回来。俗话说无风不起浪,由此可见地震之前或多或少往往是有一些征兆的。那么地震能预测吗?如能像天气预报一样该多好啊!

据大理州地震局宣传材料称:我国目前地震预报还处在多学科经验性探索阶段,目前我国地震中期预报准确率约50%,短期预报准确率约15%。我国地震研究人员对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以及1995年云南孟连地震进行了成功预报,且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成功的地震预报。此外,四川松潘、平武之间发生的两次

7.2级地震,也作出了成功预报。因此,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作为唯一对地震作出过成功短临预报的国家,我国还被载入史册。

由此可见,诸多地震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测的,可以预防的。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也阐述过类似的观点,他反对“地震不可预测论”。虽然如此,但由于受经验、科学技术的限制,我们对地震发生的原理、规律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完全认识;我们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我们作出的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因此,还得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地震知识素养的提高。

从人民群众方面讲,我们知道在震前的一段时间内,震区附近总会有一些异常变化的,因此要特别注意一些异常现象。如井水出现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冒气泡;动物方面出现:老鼠搬家往外跑,鸡飞上树猪拱圈,鸭不下水狗狂叫,冬眠麻蛇早出洞,鱼儿惊慌水面跳;植物无故大片枯死等;此外发现奇异的声光现象也要特别引起注意。如发现以上现象时,能尽快上报政府职能部门,对地震的预测是有很大帮助的。

从地震科技工作者方面讲。因为地震监测的主要内容有测震、地形变、地电、电磁、重力、水位、水化学、流量、水温等的观测外,还有地应力、电磁波、地声、地光、气象因素等。所以不仅要认真监测,还要不断促进地震预测技术的发展,同时能加强新的科技成果运用于地震预测的水平,以适应观测的需要。当然,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目前,像全球卫星定位仪、卫星遥感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等也逐步应用到了对地球的科学观测研究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群众防震知识的普及提高。像清朝冯可参在1668年山东郯城发生8.5级地震后的《灾民歌》中所写的:“少妇黄昏悲独宿,老妪白首抚孤孙。夜夜阴磷生鬼火,家家吓哭祈新魂。”这种由地震带来的悲惨局面是会一去不复返的。

(巍山县职业高级中学高三学生:白银芬指导老师:李家伟)

地震的警示

在自然灾害中,有个令人闻风丧胆的魔鬼——地震。它在岁月的长河里,留下了一个个鲜血淋漓的标记,也给予人们一次次警示。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了特大地震,24万余人在灾难中丧生,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一座工业城市毁于一旦„„2008年5月12日,8级强震猝然袭击了四川的汶川县,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造成上万人死伤。曾经美丽的家园顷刻间化为废墟,曾经完整幸福的家庭刹那间支离破碎,多少人要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多少心灵将受到无法弥补的创伤。

在地震面前,人类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无法阻止亦不能控制,其可怕之处在于此,所以,我们应该充分的掌握地震的规律,做好地震避险工作,防患于未然。

我们必须树立“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震情观念,根据实际情况制订防震和避震预案,为震时自救和互救创造条件。

地震和刮风下雨一样,在来临之前都有一些预兆。通常,在地震发生之前,地下水往往会发生异常,如:水位上升或下降,地下水发浑,变味、冒泡。另外就是动物异常,如:牛马不进圈,嘶鸣不止,老鼠搬家,蛇出洞等。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如发现异常,则一段时间内不可疏忽大意。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

近。一般的有感地震或者远震不用外逃,因为这种情况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在遇到强烈破坏性的地震时,如果在室内,应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或者墙角处,不管躲在哪里,一定要避开墙体薄弱部位,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离至户外开阔地,千万不要跳楼或者站在窗子外,撤离时候要保护好头部、鼻、耳等重要器官。应就进躲避可以把伤亡人数减少到最低限度。如果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值得庆幸的事,切不可冒着大地颤动的危险往室内取物或救人。要等地震危险期过后,再设法去抢救。如果不是在空旷地,则需避开周围的建筑,双手抱住头部蹲下。

地震中不幸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即使身体不受伤,也可能会有吸入烟尘导致窒息的危险最后,因此应用手、衣服或衣袖捂住口鼻。另外,应该想办法把手脚挣脱开来,用砖块木头等支撑可能塌落的重物,尽量将“安全空间”扩大,保持足够新鲜的空气呼吸。无力自救时,应减少体能消耗,坚持的时间越长,得救的希望越大。

地震是可怕的,它破坏力大,所到之处,哀鸿遍野;但同时它给予我们一次次警示:地震虽无法阻止,但可以防范。让我们重视地震避险工作,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失。

小学生科普征文 篇8

进了基地,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块“怪兽”——主题石。我看了看。这块石头大约有2米高,上面窄,下面宽,就像一个大头儿。上面有十个字:“共同打造创新之路,科普教育后代”。听了解说员的话,他说:这是前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生写的字,我为此感到无比自豪。

穿过大门的主题墙,我来到了一个六边形的亭子,亭子顶端有一个深红色的`,像一个巨大的伞盖,六根绿色的柱子,像六个卫兵站在那里。里面,上面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图片,里面是玻璃罩,里面是黄色液体,中间是不锈钢标杆。听解释:这个不锈钢基准是地下182深。54米,是人类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听完我很生气,希望他们停止开采,让地球更美好。

随着大家的脚步,我们来到了青年科技馆。我们一进博物馆,就被里面的东西惊呆了。有很多牌子,说地球是怎么形成的,猿是怎么进化成人的,钟乳石是方解石.再往下看,玻璃陈列柜很多,柜子里有很多化石和矿石,萤石是发光石的一种;有重晶石,是未抛光的晶体;有琥珀,颜色很美;有.其中,有一种石头最让我吃惊,那就是浮石。有人喊道:“有一块石头可以浮在水面上!”我不信,就去看看吧,嗯?有一块石头可以漂浮。后来才知道是玻璃质火山喷发,中间多孔,重量轻,可以漂浮。

青少年科普征文作品 篇9

各社区:

为了全面落实《区科协2009年工作要点》,促进区域科普事业的发展,提高辖区居民的科学素质,2010年街道科普系列活动将继续以宣传节能环保、安全健康、科学发展、科技北京、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要内容,为了开展好今年的科普系列活动,本着“贴近社区、贴近居民、贴近生活”的原则,街道科协决定组织开展科普剧比赛和科普漫画、连环画作品展等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主题 科技提升生活 二.活动时间 4月1日――9月30日 三.活动内容

1、科普剧创作剧本征集及比赛。(4月1日---6月15日)

2、科普漫画、连环画创作作品征集及展览。(4月1日---7月1日)

3、北京科技周系列活动(地点:易初莲花门前,时间:5月15日---5月21日)

4、科普知识竞赛、科普文艺汇演(时间:6月1日---8月30日)

5、百万家庭数字技能大赛(时间:5月1日---5月30日,报名方式:以家庭为单位,各社区可先进行初赛,择优选报三组家庭,内容:幻灯片、数码照片等要求:贴近生活,传播文明为主题。)四.活动形式

5月7日前各社区将征集到的科普剧创作剧本(至少2个,多不限)及科普漫画、连环画创作作品(至少5幅,多不限)交宣传部。

5月18日宣传部将审查通过的剧本返还社区组织排练,每个社区一个剧目,6月中旬举办《我身边的科学》科普剧比赛,比赛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并给予适当物质奖励。

6月下旬街道宣传部将征集到的科普漫画、连环画创作作品进行统一展览,8月下旬科普文艺汇演。

五.活动要求

各社区要设专人负责,全面动员社区居民,做到广泛参与,集思广义,切实做到以科技提升生活,做一名文明的北京人。希望各社区认真组织周密部署,确保2010年的科普活动高质量的完成。联系人:邵 军 联系电话:63282334

太平桥街道科协

我与科普大篷车征文 篇10

期中考试前夕,我校开展了科普大篷车活动。这次开展活动的意义大概是让我们开发自己的大脑,让我们从难题中找到快乐,另一方面是让我们对考试不必紧张,放松放松一下心态吧。?

由于展览品有限,只能采取分多次进行参观。终于轮到我们班了,我们怀着迫不及待地心情飞快地跑向展览区,这些展览品很快映入我们的眼球,令人眼花缭乱。这些展览品很快映入我们的眼球,令人眼花缭乱。这些展品要想使它们的特点展现出来,必须要根据一定的原理再结合自己的智商,才会把展品的独特之处展现出来。?

有的展品不用费脑筋,就可以看到它的独特之处,但某些展品却令人伤透了脑筋,就是敲破头也想不出来。例如令我们伤脑筋的那个展品——在一个平台上立着三根铁棍,铁棍上有多个大小不同的特质圆饼,如何用最少的次数使圆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垒起来。我和我的同学们在那儿围成一圈儿,想办法。虽然能办得到,但是用的次数太多了,不符合用最少的次数这个要求,只好另想办法。可是,哪儿那么容易想出来啊?大约过了五六分钟,却仍然想不出办法来。这时,我们其中的一个人说:“干嘛在它身上较劲儿,放弃算了,不是还有其他展品吗?我们可以研究其他的。”立即有一个人反驳到: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再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不信想不出来。就这样大约过了十分钟,这个问题就被我们迎刃而解了,使我们真正明白什么是团结力量大。

上一篇:口腔卫生教案下一篇:高中部新入职老师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