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阅读情况调查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青少年阅读情况调查(精选8篇)

青少年阅读情况调查 篇1

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

【摘要】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学这一特殊的文学形式渐渐产生,受到广大青少年的青睐。对青少年的各个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对“青少年网络文学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原因、特点,并就网络文学阅读对青少年影响进行研究,初步探索小学语文教师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网络文学阅读。

【关键词】网络文学 青少年 阅读 调查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处在这个时期的个体,生理成熟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其心理特点特别是在智力发展、情感和意志表现、个性及言语表现上,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在这个危险的过渡时期,外界因素极易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波动,对其身心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现代信息社会里,青少年的生活与网络避无可避,网络传播正在全方位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人际交流方式和文化交流方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全球网民数量达到22亿,其中17%来自中国,中国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在网民群体中,以青壮年为主,其中10-19岁年龄阶段的网民占总数的24.0%;而网民学历结构统计结果显示,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占据了超过30%的份额,另小学生的战斗力也不赖。学生群体是中国网民的绝对主力。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参与问卷的同学网龄时间都在1-8年或以上不等,其中有40.2%的人每周上网时间达到6—10小时,甚至有32.8%的人平均每周上网10小时以上,说明互联网已渐渗透入青少年群体日常学习生活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绝大多数人甚至对互联网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依赖感。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上网已成为青少年的普遍行为,网络社会成为青少年的第二生存空间。

网络社会的日趋繁荣带来了很多新生产业的昌盛,如B2B购物、即时通讯、微博/博客、网络小说等等,新兴的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群体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以网络为平台的网络原创文学也有着令人吃惊的发展。各大大小小的文学网站或网络文学频道仿佛雨后春笋一般映入网民的视野。资料显示:全球有中文文学网站3720个,中国大陆有以“文学”命名的综合性文学网站约300个,以“网络文学”命名的文学网站241个,发表网络原创文学作品的文学网站268个,小说网站486个,诗歌网站249个,散文网站358个,发布剧本的75个,发布杂文的31个,发布影视作品的529个。其他各类非文学网站中设有文学平台或栏目的网站共有3000多个。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号称“四大门户网站”的搜狐、雅虎、新浪和网易等大型综合性网站都开辟了“文学”视窗,登录大量的文学名著和网络原创作品,提供了丰富的文学信息,它们在文学平台设置、栏目链接、文学容量和信息更新等方面,都为许多专门的文学网站所不及。网络文学作为网络的一种副产品以其娱乐性、便捷性、互动性、自由性等特征受到广大青少年的青睐,并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轻便式电子设备的大规模销售而深刻的影响到追赶潮流并易受诱惑的青少年群体。为了探讨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网络文学阅读情况,我们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对此进行调查,分析原因、特点,并就网络文学阅读对青少年的影响进行研究,初步探索小学语文教师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网络文学阅读。调查结果如下:

一、对网络文学的关注度高

在本次以第一师范为例关于青少年网络文学阅读的问卷调查结果中显示:40.2%的人每周上网时间达到6—10小时,有32.8%的人平均每周上网10小时以上。而70.8%的人平均每周用于阅读网络文学作品的时间是在3小时以下,有近30%的人每周阅读网络文学作品的时间达到了3—12小时不等,甚至12小时以上。其次,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较上年底增加约6440万人,年增长率为18.1%,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提升至74.5%,第一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而在手机网民中,我国手机网民整体偏年轻化,20—29岁,10—19岁年龄段手机网民在总体中占比例最多。对于网络文学的阅读而言,大多数同学也是通过电脑下载到手机上进行阅读的,在高校中,几乎是人手一部手机,同学之间可以很轻易便捷的通过手机蓝牙的功能来分享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而学生之间的从众心理为网络文学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帮助。而关于“你是否读过且喜欢读网络文学作品”这一问题调查结果表明,59.1%的人读过并喜欢读网络文学作品,也有4.6%的人虽然没读过但有兴趣读,说明网络文学作品这一特殊的文字形式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受关注度较高,并且对网络文学的阅读抱有较大的热情。其中38.6%的人认为网络文学作品的阅读已作为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融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是紧凑生活中的调剂品,有21.4%的人表示虽对网络文学不太依赖,但也必不可少。我们可以看到网络文学对青少年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普及日趋增强,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习惯于用网络媒介进行阅读,网络阅读已成为当今青少年获取信息、学习、生活和娱乐的一种主要方式。

二、网络文学内容的丰富娱乐性对青少年产生吸引

网络文学在题材、表现形式、叙述方式等方面都与传统文学有所不同,有着其独特的一面,使青少年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阅读体会,根据青少年这一年龄阶段的娱乐需要,富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猎奇的心理特征出发,我们在调查问卷中发现22.3%的人阅读网络文学目的是网络文学相对于书本的正统文学,内容更富有趣味性。青少年群体对网络文学的关注度之高的直接原因是网络文学内容本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轻松诙谐的语言

网络文学语言没有传统文学语言的严谨华美,但是它的幽默风趣也能博读者一笑。清新明快、趣味横生的网络语言让时常感叹生活郁闷,追求快餐式文化享受的青少年读者在网络小说中找到了无穷乐趣,如鱼得水。

2.丰富多变的题材

网络文学作品根据题材可以简单的分为玄幻·奇幻,武侠·仙侠,都市·言情,历史·军事,科幻·灵异,美文·同人等几大类,题材内容十分丰富多变,一个题材往往也可以引申其他不同的类别。网络文学作品题材丰富多变,这对喜爱新鲜事物,有自己独立喜好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个诱人的选择。

3.生动灵活的情节

在形式纷繁芜杂的网络文学中,网络小说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一篇网络小说好不好看,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情节是否吸引人。如作者我吃西红柿的科幻力作《吞噬星空》,讲述了地球经历一场大灾难后引发了各物种的变异,优胜劣汰,主角罗峰得到陨墨星主人传承,成为地球三强者之一,与星空吞噬巨兽一战后失去肉身,夺舍成为星空吞噬兽,在体内世界育出人类分身,之后迈出地球,走向宇宙的故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惊心动魄。此书在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追捧,直呼是一部非常不错的作品。4.电视游戏的改编

在2011年有一部红遍大江南北的清宫穿越电视剧,《步步惊心》。该剧改编自桐华的同名清穿小说;唐欣恬,网络作家,其小说《裸婚——80后的新结婚时代》售出影视改编权,推出了以《裸婚时代》为名的电视剧,成为婚恋题材电视剧的又一经典之作。《星辰变》,根据我吃西红柿的同名原创小说改编的大型玄幻修真网络游戏,该游戏在2009年的chinajoy上被评为“玩家期待的十大网络游戏”第一名。该小说的网络点击率超过4000万,曾占据2008年起点中文网总收藏榜排名第一、全球中文小说搜索榜排名第一,且一度成为2008年百度十大热门关键字之一。网络文学作品改编成电视剧,游戏获得的成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网络文学。不少人看过电视,玩过游戏后,又纷纷找到原著来阅读。这一现象的出现,让电视剧,游戏的推出和原网络文学作品和作者的知名度获得了双赢的局面。

三、网络文学阅读类型的选取体现出自主性和寻求自我释放

人的思维总是指向未来的,青少年尤其是这样。罗杰斯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自我”。青少年学生运用其逻辑化思维建构“理想自我”,即个体所期望达成的目标;而许多家长也往往会给自己的子女提出种种一厢情愿、脱离子女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但“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差距,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常常就成为焦虑的来源。诸多冲突,在现实生活中都无法排解。据此次调查报告发现,青少年读者均从自我主体出发自主选取网络文学作品,在作品中找到了抒发排解的方法。

以起点中文网为例,在热评排行榜中,排名第一的是我吃西红柿的科幻小说《吞噬星空》,点击量达达81967394;排行第二的是忘语的仙侠小说《凡人修仙传》,点击量高达93001300;之后依次是《荒芜纪》、《盘龙》、《遮天》,这几部作品都是属于科幻、仙侠、玄幻这一类题材。本次调查问卷结果也显示:在我校玄幻、奇幻类型的网络文学是青少年群体最为青睐的,比例占到了18.3%,排在首位。当然,武侠仙侠、历史军事也不相上下,分别占到了14.9 %和13.8%。由此可见,青少年读者对玄幻、科幻、仙侠小说较为青睐。在玄幻小说虚拟的场景中,主人公大多都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因一次奇遇机缘变身成为拥有神奇力量,能御物飞行、飞天遁地,能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任务拯救世界的人。尤其是对有大侠情节的男生而言,阅读玄幻小说成为了他们排解现实生活的焦虑、慰籍焦躁不安的心灵、展现广袤驰骋想象力的有效途径。

而对于女生来说,她们较为喜欢阅读的是都市言情类的作品。据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都市言情类的网络文学作品的受欢迎程度高居第二,16.2%的人喜欢并阅读这类型作品,而在这16.2%的人数中有94%的人是女性。女性常常对不可预知的爱情很是憧憬,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少女,对于朦朦胧胧的初恋抱有极高的幻想,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家长的管制、自己所处的环境等原因导致爱情没有开花结果。于是,阅读都市言情类的网络文学作品成了她们满足内心幻想的一个好的选择。如:《泡沫之夏》这一作品讲的就是女主人公尹夏沫和富家公子欧辰、天王巨星洛熙之间纠葛动容的爱恨情仇。这类爱情故事在普通人身上很少发生,而在网络文学作品的温床里,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里面面容姣好,集千万宠爱于一身的女主角,开启自己的爱情之路。

每个人可以在自己所选择的不同类型的网络文学作品中,把自己幻想是作品中的人物,追寻理想的自我。于是,有的人成为了生活在仙境中美轮美奂的仙子;有的人是古代技冠群雄,所向披靡的一代宗师;还有的人成为了博学多才,迷倒众生的高富帅。每个人选择阅读自己喜欢的作品,在虚幻的网络文学作品中寻求内心的满足,排解对现实生活中的不满,赢得内心的刺激和满足。

四、网络文学阅读对青少年的影响利大于弊

网络文学有着创作环境的开放性、阅读方式的多维性、作品内容的后现代性等特点,青少年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排解压力、实现自我,增长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但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心理正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判断力和价值观在逐步形成,因此,网络中良莠不齐的大量信息会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产生一定的影响。总体来说,网络文学阅读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利大于弊。

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73%的人认为网络文学对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有一定的影响。而这些知识面的拓宽更具体地体现在逻辑、政治、情感等方面,问卷调查数据表明,25%的人认为网络文学对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有帮助,其次21.2%的人认为网络文学对冷僻知识有所帮助,哲学政治、情感知识也对部分人有一定的帮助和影响。网络文学创造的虚拟空间,可以让人足不出户便能了解世间百态。网络文学题材新颖,语言简单明了,具有特殊的审美特性,在一个无门槛、自由的创作环境下,任何创作者都能更好地“我手写我心”,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等用直白的语言词藻呈现在读者面前。因此我们能在网络文学中获取到许多冷僻知识,包括大量的网络语言和流行热词、人为地理知识、野史趣闻等等。同时网络文学作品的阅读能使青少年缓解压力、宣泄情感,更是刺激青少年尝试以多样化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感和情绪,37.3%的人阅读网络文学的主要目的是娱乐消遣,发泄情绪。在网络文学阅读的过程中,青少年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自由对任意一片网络文学作品发表自己的评论,青少年读者大可在匿名这一层屏障中尽情抒发自我情绪,与众志趣相投的读者同盟一同表达自己喜悦或忧伤的心情,也可以联系自我学习生活,吐露心声,倾吐内心的无奈压抑。据起点中文网统计的数据显示:在《荒芜纪》一书的书评区读者围绕此书发表的不同主题的帖子共有108554篇,而其他读者对帖子的评论回复总数高达4259685条,其中总热评数达26523,精华数达30608。而在我吃西红柿的另一力作《吞噬星空》的书评区所显示的总主题数竟高达360810篇,回复数也高达5859971条。通过这种交流,作者可以调整自己的作品,从而更加适合读者的口味。而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通过这种与作者的互动,与其他读者的交流,除了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之外,也能充分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价值。青少年群体渴望能够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渴望自身的行为能够成人化,希望得到成年人尤其是父母的认可和赞同,逐步增加了对社会的认识,同时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增强,兼具一定的批判性,这一自我个性发展的需求都在阅读网络文学作品时能够得到一定满足,形成个性。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还能够在与作者、读者群进行互动,在网络文学评论中去全方位地认识作品、了解社会。由此可见,阅读网络文学作品不仅有助于青少年增长知识、提高文学素养,还能释放压力、宣泄情感,在一次次的阅读中认识社会、发展个性。

而对于网络文学阅读对青少年读者产生的不良影响,我们也进行了相关调查。网络的开放性激起了众多文字操练者的狂热,一时良莠纷呈、鱼龙混杂。网络文学作品作者写作水平、文化涵养参差不齐,作品数量大,特别是充斥着恶搞经典、讽刺神圣、戏说历史、拒绝责任等等,各种文字竞相铺陈,大量的文字垃圾,包括黄色故事,使人不得不对网络文学的暴力化和色情化对青少年带来的消极影响产生担忧。针对网络文学中描写的暴力或性内容的调查,54.9%的人认为影响很小,可以抵抗,仅有2.7%的人认为对自己有很大的影响,不能抵抗。结果较为乐观,网络文学作品中的暴力或性内容并未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形成不正确的观念,如此严重后果恐为夸大其词。在参与调查的青少年群体中,27.3%的人将网络文学阅读视为紧张学习过后的消遣,缓解生活压力,也有15.7%人认为其中的不健康描写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害,另一方面15.4%人认为会为大学生提供知识,情感等方面的帮助,会增强对文章的鉴赏能力,开拓视野,持两对立态度的人数相当。由此可见,大家对于网络文学的认识,及认为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大,但是仍心存忧虑和隐患。

终上所述,65.2%的人认为阅读网络文学作品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利大于弊,34.8%的人认为阅读网络文学作品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弊大于利。

五、社会需营造良好网络文学环境,引导青少年进行网络文学阅读 据本次调查数据发现,25.8%的人在选择网络文学作品阅读的主要考虑因素是题材类别,其次24.1%的人考虑因素是依靠朋友推荐,也有16.8%的人是根据作品排行榜来选取作品阅读,相对较少的人是根据编辑推荐和更新速度。这组数据看来,绝大多数的人在选取网络文学作品阅读时,主要是依据个人的喜好以及他人评价,这就使人担忧在数量庞大的网络文学作品中,青少年如何甄别作品的好坏,带来更多积极影响。另在对网络文学的改进数据统计中,25.4%的人希望网络文学在文字技巧和思想深度上得到改进,24.7%的人希望网络文学作品的纯度能够更高,内容健康程度提升,部分人希望网络文学作品能够强化与现实的联系,避免出现沉迷虚幻,荒废学习的情况,也有部分人希望在更新时间上能够得到改进,少数人希望病句错别字、常识错误等等得到改进。数据表明,网络文学内容本身质量是决定读者阅读的重要因素,也从侧面反映出网络文学的现状。质量控制研究有其重要性和迫切性。在此,针对目前网络文学的不足提出几点构想,进一步引导青少年进行网络文学阅读:

(一)网络文学作品质量控制 1.制定标准,明确内容质量要求

原创文学网站一般都必须具有四个方面:一是作者申请条件、福利稿酬制度和作品权利规定,二是上传的作品要求、作品授权级别规定、作品分类规则和收录推荐标准,三是书评管理规定,四是编辑对作品评价标准,包含一些传统文学作品的标准在内,如作品创作原型的选择,信息的密集度和新颖度,思想的深刻性和表达的水平等等。构建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将对作品质量改善起到重要的作用。

2.全流程质量控制控制管理方法

首先,网站要对网络写手资格进行审批,一般网络写手需上传自己的作品,经过编辑的审查,认可后,才允许上传的作品。其次,在作品上传后,网站通过设置的敏感关键词可以将一些低俗的,危害社会稳定的,带民族歧视色彩等内容的词语屏蔽掉。再次,作者的作品发布后,网络编辑还对作品的内容进行阅读,推荐优秀作品。同时,点击量大,受到读者欢迎的作品会再次得到编辑的审读,并可能进入到传统出版渠道出版。这样一部好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突显出来,最终得到广为传播。而质量低的作品淡出读者视线,自然淘汰。

(二).评论界评选网络文学优秀作品

网络文学是网络道路发展的另一条重要的途径,不管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者还是便知天下事的教授,忽略了网络文学,则等于把自己束之高阁。

网络文学十年盘点和网络文学这十年,这俩项评选网络文学作品的活动的结束,对于整个网络文学意义重大,它宣布以前不入大雅之堂的网络文学终于得到了学院派的承认。这种名分给网络文学作品的宣传和影响力增加了一定的筹码。这俩项规模巨大的活动以主流文学价值观和传统审美标准审视网络文学,这俩项评选给我们带了一定的思考:什么样的文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什么样的作品评选才是网络作品的评选?本人认为,即使是在超文本下的网络文学,也不足以脱离于传统文学,我们盘点网络文学的发展:最初活跃于bbs上的贴,直到出现榕树下这样专业的文学网站,此后,随着市场的需求,网站的风格迎合着读者,那段时间很多网友戏称为网络文学的黑铁时代。但是,如今,即使网站上的作品质量有所提高,我们也分析不出当下的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

青少年阅读情况调查 篇2

研究发现, 当前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呈蔓延趋势, 行为表现主要以抢劫、盗窃、敲诈、故意伤害为主, 手段也越来越恶劣, 其中未成年的学生也占了一定比例。2007年上半年, 吴江市由公安机关移送批捕的犯罪案件共616件、1 092人, 其中未成年人犯罪案件56件、134人, 未成年人占总案件的约9.1%, 犯罪的未成年人数占犯罪总人数的约12.3%。在当前社会,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情况不容乐观, 如何教育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正成为当前社会一个艰巨的任务。

一、探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展态势

1.从犯罪主体来说, 青少年违法犯罪向低龄化发展。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暴力文化影响等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年龄也在向低龄化发展。

2.从犯罪手段来说,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作案手段呈现凶残化和智能化特点。由于如今的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缺乏, 在作案中往往不计后果, 手段也变得越来越残忍。而又由于社会的进步, 青少年在实施犯罪中, 也开始转向智能化, 他们的反侦察能力越来越强, 在犯罪中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先进, 越来越多地采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犯罪。

3.从犯罪类型来说, 财产犯罪、暴力犯罪和性犯罪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形式。调查中我们发现, 抢劫、盗窃、故意伤害和强奸一直排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前几位。

4.从犯罪组织形式来说, 团伙犯罪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形式。据调查所得, 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中, 70%左右是团伙犯罪。青少年团伙犯罪主要有两种形式: (1) 青少年被各种犯罪团伙或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吸纳; (2) 青少年自身有合群性, 崇尚江湖义气, 在违法犯罪中往往组成团伙以聚力壮胆。

二、探究促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

(一) 社会因素:低层次文化娱乐传播是滋生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正进行着急剧的变化, 多元化文化对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而青少年群体是非观念不是极度明朗, 极易模仿学习。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暴力影片的模仿, 娱乐场所的经历, 黑社会团伙的崇拜, 网络游戏的痴迷, 金钱观念的变化等等, 都加剧了青少年的思想形成倾向于过激方面, 形成错位的人生观, 轻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例1, 往年某市郊区分局侦破的一个青少年犯罪团伙中, 该团伙成员起初并不相识, 他们在网吧上网时相互结识后, 共同的嗜好使他们走在一起, 从网络游戏到称兄道弟, 进而结帮拜伙, 走向犯罪的深渊, 他们结伙实施抢劫、盗窃、巧取豪夺和伤害, 手段残忍, 令人发指。

案例中这些青少年之所以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是由于法律意识淡薄, 交友马虎, 这一切也源于社会的变化, 如今贫富差距拉大, 就业形势严重, 社会正气缺失, 破败文化的冲击都在影响着青少年的幼小心灵。现在一些青少年在社会上结交朋友, 以扩大自己的势力, 还美其名曰“朋友多了好走路”。他们有的结拜成兄弟或姐妹, 有的则结成帮派, 在社会上横行霸道, 意图用武力解决所有题目, 终极却将自己送进了牢房。

(二) 家庭因素:不和睦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人格缺失表现

1. 不和睦的家庭环境往往造成青少年性格残缺。

家庭对很多孩子来说都是幸福的摇篮、温馨的港湾, 一旦这样的环境被破坏, 对于青少年来说往往在心理上无法接受, 轻易产生过激行为或性格突变, 甚至终极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没有和亲生父母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原因数据, 原因比例:父母双亡3%;父母感情不好, 不生活在一起17.9%;父母离婚25.3%;母亲再婚11.5%;父亲再婚13.7%;由于工作限制, 父母不生活在一起5.5%;丧母7.1%;丧父8.5%。可以发现, 父母离婚所占比例最重, 其次是父母感情不好, 不生活在一起。这个时期往往是家庭从和睦到被破坏的骤变过程, 青少年心理上无法承受。由此可见, 不和睦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之大。

2. 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往往造成青少年心理无法弥补的阴影。

由于社会的急剧变化, 父母整日埋头于工作, 忽略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忽视孩子思想道德教育, 遗失了思想品德最佳教育期, 从而造成了青少年扭曲的世界观、错位的人生观。当前家庭教育主要以以下几种居多:一是由于父母本身文化水平较低, 造成教育孩子有心无力;二是由于现在只生一个, 父母过度满足孩子的需求;三是家庭暴力教育仍然占据一定比例;四是倾斜的教育观念仍然占据父母之心:重学习、轻品德、轻心理。这样的家庭教育都在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心理。

例2, 某地一少年为偷钱上网, 将爷爷砍成重伤, 奶奶砍死, 事后这少年投案自首。少年的爷爷奶奶对于他过分的溺爱, 什么都满足他, 而父母却对他漠不关心, 将他放在爷爷奶奶家里, 正是由于父母的从不过问, 爷爷奶奶的宠爱, 他开始在社会上行走, 终于走进了误区。谁也没有想到, 酿成这场悲剧的竟是家长对孩子照顾的失误。

由此可见, 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和睦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不和睦的家庭环境和不正确的家庭教育, 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又一诱因。

(三) 学校因素:学校教育体制远跟不上新时期青少年特点是外化原因

从学校教育来说, 社会的变化带动了学校的变化, 学生经常把校外的行为带进校内, 使学校也成了一个复杂的小社会。社会在变化, 而教育体制没有从根本上改观, 教学班级规模大, 学生厌学题目严重, 激发不了学生对学习的爱好, 青春期教育没有展开, 法制教育活动单调, 使得学生精力更多地投进到校外无拘无束的生活, 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行为, 从而产生乐趣, 忘却良好行为所带来的愉悦, 终极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例3, 某市王某初一时成绩名列前茅, 但后来对学习逐渐失去爱好, 喜欢上网, 从而熟悉了一些社会上的混混!新学期开学了, 他成绩退步了很多, 还经常逃课。他与网上熟悉的小青年一起吸烟、饮酒, 并敲诈别人的钱物, 一点都没有犯罪感。后来被捉住了, 送到公安局。

由于学校对应试教育体制观念还没有完全淡忘, 学生对学习的爱好普遍不浓, 学校只重视学习成绩而忽略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造成了学生对法律意识淡漠, 身心发展受到限制, 从而轻易走进违法犯罪的深渊。

(四) 自身因素:自身特点往往轻易使青少年误进歧途

青少年时期是从幼稚慢慢走向成熟的时期, 大部分人都还没有形成健全人格, 年龄偏小, 发展还不成熟, 对事物的认知水平、行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辨别是非能力薄弱, 不能很好的自控, 轻易冲动, 往往轻易走向歧途。父母的离异、同学的排斥、老师的不屑、亲戚朋友的漠不关心, 很可能会导致青少年产生孤僻、内向、反叛的性格特点, 这些特点在没有正确思想的引导下, 往往会使他们迷失方向, 走上犯罪道路。

例4, 初中生徐某为与另一学生团伙“抗衡”, 竟购买砍刀。

青少年本是天真无邪的, 但由于其心理的特殊性, 往往轻易产生偏激想法, 造成无可挽回的局面。

三、探究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教育对策

1.完善未成年人的立法, 严格实施有关未成年人的法律。当前, 中国应该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完善未成年人的立法, 鉴戒部分国家的未成年人保护和教育的良好方法, 改善中国未成年人的治理和教育方式, 促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加强社会、学校法制教育宣传, 促进社会文明化进程。宣传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通过宣传法制让青少年意识到违法犯罪的严重性, 给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学习氛围。

3.扩大父母、老师与青少年的沟通渠道, 促进其心理健康。俗话说“小洞不补, 大洞遭殃”, 假如不及时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话, 那么有时后果就不堪设想。要让青少年遵纪守法, 最好的对策是沟通, 无论家长还是老师, 都应该经常和孩子交流, 扩大沟通渠道, 用感情来疏导他们, 感化他们, 教育他们, 促使其心理健康。

4.加强社区建设, 发挥基层社会组织的作用。青少年离开学校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社区中度过的, 因此要发挥好社区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可以通过结对子、举办活动等形式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5.重视发挥社会群团队组织的作用, 推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近年来, 在未成年人保护和教育治理上, 共青团、少先队、妇联、关工委等社会群团组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引导和促进了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要以此为契机, 重视群团组织, 依靠群团组织来推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青少年是我们祖国的未来, 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方协调配合, 齐抓共管, 才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让三者各司其职, 相互合作, 相互沟通, 共同参与教育学生的重任, 才能托起明日灿烂的朝阳。让我们共同行动, 共同努力, 让青少年走向光明的大道。

摘要:青少年时代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代, 是青春洋溢、热力迸发、个性张扬的时代, 是世界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中的成长, 对人一生的影响是最深远的。而在这个时期, 青少年作为薄弱群体, 是非判别能力差, 轻易被外在美丽而迷惑, 造成人生观、世界观的扭曲或道德观念的急剧下滑, 甚至会触犯国家的法律。

家庭阅读情况的调查研究 篇3

一家庭阅读的建设现状

有人把当下这个时代称为读图时代或视听时代,因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想要静下心来读书也就越来越难了。据一份中国国民读书状况调查显示:有近四成人基本不读书,其中称自己“没时间读”的就多达37.8%。而对761名中小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如果有一本亲子沟通的读物摆放在家里,父母主动要看的也不过占51.64%。

不少家长诉说自己的孩子不爱读书,殊不知孩子厌倦读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许多父母给孩子买的课外书,大多是一些复习参考资料,带有功利性和强制性。有些父母觉得好的书,孩子读来却觉得索然无味。调查显示,中小学生有以下六大主要阅读需求:A.一切轻松、有趣的文字;B.有幻想色彩和神秘色彩的文字;C.反映亲情、友情甚至爱情的文字;D.介绍生理知识的文字;E.各种知识性文字,包括天文、地理、军事、科技等方面的知识;F.介绍和父母有效沟通方法的文字。这些阅读需求,大部分是一种阅读喜好,同时也是一种心理需求,不带有功利色彩。

二阅读能力是一种基本的学习能力

许多家长认为,阅读能力顶多影响到孩子的语文成绩,其实阅读能力的高低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因为任何学习都是从阅读开始的。孩子不可能在学校里学习到成年以后所需的一切知识和技能,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为人的终生学习奠定稳固的知识基础,而阅读能力则是一个人终生学习的基础和最大的本钱。有关资料显示:9岁以前是儿童发展阅读能力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孩子学习阅读的方法,并开始透过阅读来学习。10至13岁的儿童通过阅读,大量吸收知识。13岁以上的青少年以功能性阅读为主,能根据不同的需求,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从这样的规律可以看到,阅读能力愈强的人,愈有能力搜集、理解、判断信息,以达成个人目标、增进知识、开发潜能,并运用信息有效参与现代社会的复杂运作。

三家庭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重要环境

儿童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许多因素都可直接影响儿童的阅读能力,如语言接受能力、语言生成能力、情绪影响等。但一般来说,影响孩子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来自家庭。

目前,中国家庭存在不少不利于孩子阅读能力培养的因素:一是家长的观念,不少家长把孩子的阅读活动看成是可有可无的,把阅读等同于看闲书。有调查显示,中国一年级孩子的阅读量不到美国孩子的1/6。中国孩子从8岁开始大量自主阅读,而美国孩子从5岁就开始了;二是家长不注意与孩子进行语言的交流和沟通。孩子阅读能力的发展需要丰富的语言刺激,但现实情况是,不少家长一开始和孩子说话就是“作业写完了吗” ?孩子生活在一个缺少语言刺激的家庭中,缺少重要的语言经验的积累。这不但影响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会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影响孩子在人际交往中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三是家长只愿花钱不愿花时间,如跟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等;四是家庭视听媒体的影响。视听媒体对丰富孩子的日常生活、开阔视野、学习知识,有着不容置疑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些并不能取代阅读的作用;五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家长经常不知不觉地剥夺了孩子的阅读兴趣。许多家长让孩子在学龄前读书是为了认字。上学之后,孩子只能看和学习直接相关的书,家长很少鼓励孩子自主阅读、自由阅读。不少孩子的阅读兴趣被父母的教育功利思想慢慢扼杀掉了。

四家长要善于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乐在阅读,才能持續学习。家长应当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这已经成为国内外众多专家的共识。为了保持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更高的阅读能力,笔者给出如下建议:第一,家长要以身作则,自己也应该有阅读习惯;第二,要替孩子创造更好的阅读条件,例如孩子有自己的书房、书桌、书架等;第三,家长要为孩子买一些书,也可以让孩子自己选书,鼓励孩子和其他朋友交换书看;第四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比如开展家庭读书会,把书中的内容变成家庭剧等。每天坚持亲子阅读时间,这对小学阶段的孩子更为重要。

阅读让人“没有距离”。它不仅能让亲子之间的沟通没有距离,而且让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也会没有距离。世界经济合作组织在他们关于青少年的阅读能力调查中提到:家财万贯,不如满室书香。因为文化资产的影响力更胜于物质财富。也就是说,家里图书的数量、种类愈多,父母愈常和孩子讨论书籍、电影、电视节目的内容,孩子的阅读能力也愈强,也就为孩子将来参与社会竞争赢取了一张最有价值的通行证。

(作者单位:江西省儿童少年活动中心)

关于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4

政治与行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0903班刘萍

【 摘要】

本次在铜官山区铜官山街道劳动社区的组织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各书刊资料以及网上查询的途径对本小区以及周围小区的居民(15-17岁的青少年)的上网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经常上网的是男同学,几乎每天上网,偶尔上网的和从未上过网的女生居多。上网费用的来源多数人是节省的饭钱。大多的人在网吧上网。家长对学生上网的态度是少有约束。很少正确使用。上网的目的部分聊天,大多是玩游戏。上网对自己学习有帮助的占少量。谈到对网络的看法,认为内容既有健康。也有不健康内容的占一半。所里据熟悉网站的名称都市游戏和歌曲网站。由此我们给出了以下建议:第一,加强各方面教育(以学校和家长两方面为主)。第二,加强政府管理。加强对网吧的审批,继续加大对网吧的检查力度和管理力度,尤其是对网站内容、上网时间和身份证等方面要细心检查,严格管理。第三,加强网络管理,加大法治力度。

1、调查目的通过对青少年的上网情况进行调查,得出青少年是如何对待和看待网络的及其上网的原因,从而分析网络的利与弊和给出建议与意见,引导青少年合理上网、文明上网和正确对待网络。

2、调查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网络的触角伸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毋庸置疑,网络作为信息的载体,它给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带来了巨大的飞跃。“网络”已成了当今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衣衫快捷的窗户。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精神的中学生一族。对网络更是情有独钟,一“网”情深。然而“网络”在展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的同时,也打开了一个无限巨大的“垃圾场”的大门,对身心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来说可谓“一半是馅饼,一半是陷阱”。

3、调查方法:

(1)问卷方法(调查范围:周围小区居民)

(2)各种书刊资料收集

(3)网上查询(社会上的其他人士对于上网的认识)

(4)组员讨论研究

(5)材料整理与编辑

4、调查时间、地点及人员

时间:八月一日至三日地点:本小区及周围小区人员:由社区工作人员带领的本小区若干大学生

5、调查研究:

(1)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是15—17岁的青少年。调查发现经常上网的是男同学,几乎每天上网,偶尔上网的和从未上过网的女生居多。上网费用的来源多数人是节省的饭钱。大多的人在网吧上网。家长对学生上网的态度是少有约束。很少正确使用。上网的目的部分聊天,大多是玩游戏。上网对自己学习有帮助的占少量。谈到对网络的看法,认为内容既有健康。也有不健康内容的占一半。所里据熟悉网站的名称都市游戏和歌曲网站。

(2)青少年上网的原因:

第一,少年进入青春期后,成人意识强烈,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什么事度可以自己处理,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但事实往往相反,他们经常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娇宠惯了,一点小小的挫折可能就会`令他们无法接受,具体表现为情绪波动比较大,控制情绪能力不强。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受挫折后情绪不稳定,使得这些孩子不自觉地去寻找一个能充分满足自己的世界,网络恰好为他们提供了这一条件。在网络世界里,他可以解决任何问题,他可以完全逃避现实,他的情绪可以得到充分的宣泄。

第二,家庭关系紧张,无法与父母进行很好的沟通是青少年选择网络的又一主要原因。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在确立人生观、世界观最关键的时期尤其需要来自父母的正确指导。很多父母更习惯于那种“家长命令式”的教育方法,忽视了青少年的叛逆心理。,造成了青少年偏要和跟父母对着干的局面:你们不让我打游戏,我偏要这么做。

第三,学习成绩差,自暴自弃。大多数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的孩子,学习成绩都比较差,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不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往往会选择网络来满足自己。

第四,青少年自控能力差,冲动性强,一旦陷入网络游戏,明知会影响学业,但是却不能自拔。

(3)青少年上网的利弊分析:

应该承认,网络对学生还是有诸多好处的,主要表现在:可以空间拓展知识面:网络世界的出现,使学生的生活空间,从原先相对狭小的物理空间进入了一个完全开放的虚拟空间,扩大了学生的人际交往层面;端来年了社会交际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甄别现实与虚拟空间的真伪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打字速度快,盲打水平高;经常往游戏的同学反应速度快,思维敏捷。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中学生上网存在很多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影响学业。中学生上网大多是为了打游戏聊天和点歌等,这些娱乐方式对中学生很有吸引力,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常常身不由己,情不自禁,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严重影响学业。有的上网时间过长(甚至通宵达旦),不能好好地休息,上课无精打采,精神恍惚;有的即使上课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有的为了上网甚至旷课、逃学诸如此类的现象日益增多,浪费了大好时光,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影响了学生的大好前途。

第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目前,大多数中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本来就缺乏与他人沟通的机会,如果再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聊天,就会使他们减少和人交流的愿望,甚至患上“电脑自闭症”,处于亚健康状态会直接呆滞心理障碍。第三,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有些网吧环境较差,大量的基岩导致烟雾缭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有的学生上网时间太长,容易引发很多疾病。长时间上网不但对眼睛造成极大伤害,还打破了正常的生活规律。有的学生为了上网常常节省午饭钱,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引发一系列身体疾病。更可怕的是以导致心理疾病,这将给中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无法预计的损失。

第四,诱发中学生犯罪。上网费用入不敷用时产生邪念欺骗家长或者抢劫校学生钱物。这种现象现在时有发生,网上不健康的内容也会导致中学生的行为道德不规范。学生光顾不良网站,也容易使学生走上犯罪道路。

(4)建议和意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吧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家庭上网的也越来越多,中学生上网的人数也会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这是他们的权利,学校和社会不可能也不应该禁止。但尚中学生正处于成长之中,他们上网比远远大于利,特别是不健康上网给中学生带来严重危害,我们必须对他们的上网行为给与关心、引导和教育,使互联网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加强各方面教育。作为学校,如果只是强行禁止学生上网,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应该变“堵”为“疏”,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典型事例,加强法制教育、网德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使学生彻底认清不健康上网的危害,注重引导学生健康上网。作为社会,通过各种媒体普及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开设中学生心理咨询热线。作为家长,不要只是关注学生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不要对孩子放任自流或者强加干涉,配合好学校、社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第二,加强政府管理。加强对网吧的审批,继续加大对网吧的检查力度和管理力度,尤其是对网站内容、上网时间和身份证等方面要细心检查,严格管理。组织不健康的进口游戏泛滥,杜绝不健康上网情况的发生,保护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不能对非法网吧知识罚款了事,更不能只知道伸手向网吧收钱而疏于管理,使网吧的经营出现秩序混乱的情况,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第三,加强网络管理,加大法治力度。对于境内境外一些非法网站加强监控力度,对这些网站坚决取缔,对于境外的网站进行严格过滤,制定专门法律,继续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保护中学生健康上网。

4、我们的感想

网络是把双刃剑,既能给青少年带来“学习的革命”,也能传播非健康资讯,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要以“青少年文明网上行”和“创建安全网吧”等活动为契机,努力抓好“引导”和“规范”两篇文章。所谓引导,就是要通过各种措施,引导青少年主动接触网络,利用网络,远离“数字鸿沟”不断提高素质。通过各种培训,加强青少年的网络知识教育,给予学生充分的“网上空间”。要考虑针对青少年的注意力,专门设立宣传正面信息的网站,增强点击率。比如学习、交由、就业、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青少年感兴趣,丰富为青少年服务的形式,为青少年服务,凝聚青少年。适应忘略时代的青少年社会化特点,重点培养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让青少年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要在思想上为青少年修筑一道“防火墙”,让青少年进入网络社会进行法律保护和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所谓“规范”,就是对青少年上网场所加大监督力度,规范网吧从业行为。重点在清理地下网吧的基础上,把好四个关口。一是进门关。在所有网吧设立未成年人不准进入标志,加强对进门青少年的审查,确保未成年人不进入公共网吧。二是内容关。在所有网吧安装有关技术防范设备,并杜绝利用网吧经营电子游戏。三是传播关。采取撤销电脑主机磁盘复制功能的作法,确保非健康资讯不通过电子介质进行传播。四是法规关。尽快出台全方位的关于网络管理和青少年上网和网吧经营方面的有关房率规定。同时,要采取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方式,加大对网吧的监督力度,坚决清除非健康网吧。要大力开展“创建安全文明网吧”活动,引导网吧业主文明经营,守法经营。

青少年上网问题一直是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越来越多的部门和社会有识人士加入解决问题的阵营中,希望青少年上网成瘾的问题可以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早日解决,还青少年一片明朗的天空。

青少年阅读情况调查 篇5

来源于:《青年通讯》 阅读次数:85

背景说明

先人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有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可见,青少年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发展,培养青少年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工作,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出现了一批边缘青少年,近几年,边缘青少年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特向全市做了调查,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为我市开展边缘青少年的教育提供相关的数据,为我市进一步开展边缘青少年的帮教工作,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献计献策。

本次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共发出问卷230份,收回有效问卷131份。问卷设置了11道题目,前6项为多项选择题,后5项为简答题,问答题目的设置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我市边缘青少年状况和帮教工作的情况。

问卷分析

(一)对调查对象“你所在的机构是?”的问题,答案选项集中在与青少年接触比较多的单位,有效问卷中居委会占33.6%,学校占48.9%,机关单位占6.8%,另外还有很少部分其他团体。从数据上看,调查对象具有代表性,范围也比较广泛,可信程度高,表现了广大群众及相关单位、团体对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的关心。

(二)“你认为边缘青少年是指什么样的人?”答案选项主要突出青少年的外部特征和外在行为,从调查结果看,以逃学、逃夜离家、交友不慎为选择重点,占八个选项中的50%强。社会对边缘青少年辨认表面化,说明了边缘青少年的范围已不断扩大,数量快速增加,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同时也给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的开展敲响了警钟。

(三)对“边缘青少年产生的原因”的问题,调查答案集中在家庭、社会及交际面三个层面上,具体数据分布是家庭占24.7%,社会占22.5%,交际面占27.7%,从中可以看到家庭、社会及交际面等三大因素深刻地影响了青少年的成长,另有16.4%的人将原因归咎于青少年的反叛性格,也有少部分人认为是媒体的影响。

(四)对“您认为现在对边缘青少年的帮教是否足够?”调查的结果显示“不足”占了90%以上,其中认为“非常不足”占68%,而认为“足够”的是零,这是本次调查问卷所出现数据最低的反对意见。如此低的意见足够说明了我们对边缘青少年帮教实际工作的严重缺位和无力,这告诫我们: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任重而道远。

(五)“帮教活动应该由哪些部门(机构)负责?”数据分布说明了大家把希望寄托在学校、社会志愿机构、公安三个主要层次部门,其中学校为32.7%,占了重要位置。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最重要的阵地,人们希望学校对边缘青少年的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育方面加强力度。另19.8%的人将视角放在公安部门,表明了边缘青少年问题的严重性,需要公安部门介入,以适度的执法机制遏制边缘青少年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六)“你认为政府在帮教的投入是否足够?”绝大多数人认为“不足够”,无论在人力、物力还是财力上的投入都不足,其中近50%人认为非常缺乏,迫切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支持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人民对政府的期望值非常高,但由于缺少相关的制度和机制,严重制约了政府对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的开展。

以上六道选择调查题目从受调查对象、如何判断边缘青少年、形成原因,政府以及社会团体投入等方面反映了广大市民对边缘青少年帮教的广泛意见。下面简答式调查侧重于从政府、学校、家庭、社团等如何去做好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分析如下:

对“帮教边缘青少年政府应该做好哪些工作?”调查资料显示,相当大部分人认为政府首先要加大对帮教工作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和支持,其次,认为应该通过宣传营造一种全社会、全民关心、关注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的氛围。

家庭又该如何做好帮教工作呢?“多点与孩子沟通”是大家的共识。经济发展了,物质水平提高了,而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越来越少了。其次是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家长要言行身教、身体力行。一个和睦相处、家长以身作则的家庭无疑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

对“帮教工作学校如何做好?”的问题,其中三点关注性最强。第一是加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第二是多点关心和沟通;第三是尊重贫穷、成绩差等学生,不要给他们标签化,不要有任何的歧视。

近几年来,社会团体在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社团如何做好帮教工作的问题,大家对社团寄予了极大的期望,认为社团应该在联系工作、搞不同形式的公益活动,特别是志愿者活动,通过开展“一对一”等帮教活动,拓宽活动范围和帮教对象,通过有效地沟通,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本次调查数据、资料明确地说明了当前帮教边缘青少年工作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社会关注不高、工作手段不完善、沟通缺乏等严重制约了我市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的开展。另外,政府的投入力度也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次调查反映的问题为我们下一步开展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提供了比较全面、有效的参考信息。

建议与对策

青少年是我国未来的建设者,对青少年的培养教育,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挽救边缘青少年,净化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全社会应负的责任。通过本次的问卷调查,对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和构想。

第一、帮教工作必须得到政府的支持和重视,政府应建立一系列有效的支持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的机制,从财力、物力、人力给予支持;另外,建立相关的司法制度,从帮教到预防、处罚等方面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做到有法可依。现阶段,只有政府的强势介入,才能保证帮教必需的各种资源的得到保证,特别是在文化市场等方面的监管,政府监管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

第二、完善青少年帮教工作网络。构建以“边缘青少年”为工作交点,以家庭、学校、社区为空间基点的立体交叉工作体系,对问题青少年实现无缝隙覆盖。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作用,通过对边缘青年的关怀和帮助,不但要感化他们,更要吸引他们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让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得到心里的满足和自我教育、自我肯定,从而也得到社会的尊重。

第三、增设少年警察。由于青少年缺乏处世经验,入世未深,仍在成长时期,所以在处理边缘青少年时,笔者认为设置少年警察制度有很大的必要。少年警察队不但依法赋有一般警察维持公共秩序,保护社会安全,防止一切危害、促进人民福利的任务外,并且针对青少年的特性执行侦防,更肩负保护和辅导青少年的责任。因此,少年警察不仅处于警察立场执行任务,并站在家长立场爱护、管教青少年,又站在学校立场教育青少年。少年警察队处理少年事件时,均着眼于边缘青少年的自尊、成长、学业和前途。少年警察培育和辅导的角色,与青少年亦师亦友,对边缘青少年有明显的辅导及矫正功效。

第四、开设少年法庭。当一个青少年怀疑有违法犯罪行为,被警察逮捕侦察之后,如果警方认为已掌握足够证据,警方将把该青年移送专门负责儿童及少年控罪的少年法庭审理。少年法庭采取对青少年有利原则,无论收集证据、认证、辩护及裁判等各项程序中,均以保护青少年为出发点。少年法庭制度已在我国不少地方建立,实践证明了此制度的建立对边缘青少年的帮教是非常有效的。

第五、试行感化制度。感化制度是一个行为矫治计划,帮助边缘青少年、未成年人犯罪接受社会法律规范的约束,改善他们的人格及环境因素,矫正他们不良的生活习性,使他们能够成为一个守法的人。感化制度是拯救边缘青少年一种非常有效的处理方法。美国专门研究青少年问题的亚兰地教导所调查报告显示:对犯罪青少年的再犯罪,受感化的青少年只有15%;在社区中心者,各为48%及41%,从教导所出来的犯罪青少年,有55%再犯法,对数据加以综合分析,发现受感化青少年的再犯罪率是最低的。

第六、成立少年警讯。对边缘青少年的犯罪预防,除在学校着手之外,社区及社会环境方面亦应加以改善,香港防止青少年犯罪运动———“少年警讯”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少年警讯的组织,旨在维护法律及秩序,既能吸引这些青少年的兴趣,又为他们提供一个发泄精力的途径。”“少年警讯”的成立收到“意外”的效果,目前已有会员四十多万,让边缘青少年和青少年犯罪数目逐步减少。据统计,报考香港警官学校的申请学员,有70%是“少年警讯”的会员;投考警察学校者,有20%亦为“少年警讯”的会员。一份相关的报告显示:少年警讯会较其他青年团体更能吸引濒于犯罪的青少年。

第七、建立幸福健全的家庭。正本必须清源,防止边缘青少年的出现或青少年犯罪,应从建立幸福健全的家庭开始。边缘青少年的产生第一个主要原因是家庭因素。一个人价值观、道德、性格的培养,是从家庭而得;特别是青少年,他们在成长期间,更需要父母、家长的关心和教导。塑造青少年性格,最先是从家庭开始,因而家庭教育的影响,极为深远。要建立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边缘青少年及青少年犯罪必须减低并加以控制,而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建立健全幸福的家庭。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市维拉社区的“社区家庭潜力发展计划”的成功经验可作为借鉴。在该社区有很多的边缘青年及青少年犯罪率,该社区实施最有效的解决此问题,是让家庭中所有成员分子共同参与,建立幸福家庭的潜能和技巧。在该计划实施过程中,建立自尊,沟通技巧,扩大活动范围,让全体家庭成员分子都参与。从该计划开始六个月之内,边缘青少年数量及青少年破坏已减低了83%,再过几个月后,青少年犯罪率几乎完全消除。可见,建立幸福的家庭,实为遏制边缘青少年及控制青少年犯罪的最有效办法之一。

第八、创新青少年帮教活动形式。通过“心语室”、“青春与法同行”等活动形式,教育问题青少年转变心态,树立民主法治观念,促进他们健康全面成长。

另外,可以探索建立边缘青少年矫治康复中心、中途宿舍等,充分运用这些在海外已经成熟的边缘青少年的教育形式,通过收留和矫正,让他们从角色的转变过程中得到宽容、理解,消除烦躁、好强好斗以及自卑、懊恼的心理,回归健康、正常的心灵。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山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已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基础,如果我们对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同时,借鉴西方成功经验,不断探索和建立预防、教育和挽救边缘青少年的制度和措施,这对构建和谐、文明中山将有积极的作用。对边缘儿童帮教工作的具体案例

本学年我们继续采取以鼓励为主的教育手段,为边缘儿童创设温暖的心理环境,增强其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首先当做的就是治理坏境,尤其是家庭坏境;本学年我们召开了四次家长会。通过宣传教育让家长明白了在任何情况下应该做到不对孩子使用暴力。使用暴力、采用高压手段对自己来说是省事、方便的,但从长远的观点看,则是以牺牲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品行的发展为代价。再者应多鼓励孩子、关心帮助孩子,尽量减少孩子的挫折感和不适感。家长应当学会发自内心地欣赏自己的孩子,看到孩子身上的独到之处。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可爱的特点,关键是要去发现它们,学会欣赏它们。欣赏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增加其自我价值感,起到促使其向上成长的作用。

其次引进心理技术,对边缘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具体干预例如,对于心理发展不成熟的边缘儿童,主要是以提高其社会成熟程度为主,提高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和自我帮助的技能,使之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而对于社会化边缘儿童,主要是通过教育提高其对自己行为危害性的认识,教会他们认识并预见行为的后果,认识到交友的慎重性,并帮助他们掌握一两门生活技能。事实表明这种分类教育是十分有效的。在教育边缘儿童方面,我们大力重视引进心理的技术。如:行为疗法、代币法的使用,观察学习,演练等,均可以为教育边缘儿童服务。至少我们可以在个别边缘儿童身上从事这类实验研究,考查其效果与过去通行的帮教方法的异同。

具体案例:王文文,14岁,小学六年级,性格活泼活动。在班级中个子最高,嗓门也最大,朋友却是最少,由于刁蛮任性,常打同学,在班级里几乎没有同学愿意跟她一起玩,为此她很不开心,而又无可奈何。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文文的出生使爸爸妈妈无比欣喜,因为他们一直想要一个女儿,但文文在聋盲之外,还患有先天性眼疾。看了很多医生做了手术,效果不尽人意。双眼无法适应强烈的光线,文文白天出门必须戴墨镜,否则泪流满面。家里所有人十分疼爱她,都让着她。

诊断分析:这是一个源于父母过分溺爱的典型事例。文文有轻微的品行障碍,她的表现背后是父母对文文眼疾的补偿心理。具体措施:重点在于家庭教育。建议爸爸用适当的方法和女儿进行交流,学会对女儿说“不”;其次,培养文文的责任感,懂得谦让和关心他人,要求文文做一些负责任的家务事。代币奖励法纠正不良行为。

关于加强中小学边缘生帮教和

心理辅导工作的意见

各中小学校:

学校教育的核心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但由于学生的天赋条件、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的差异,必然造成学生发展上的不平衡,必然也会有一些各方面发展上处于劣势的学生,他们中有的学习成绩较差,有的能力水平较低,有的性格内向。他们往往处在教育的边缘地带。在心理上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主要表现为:普遍存在厌学、惧学心理、缺乏理想;不少学生意志薄弱,在困难面前缩手缩脚;不会正常的交往,不能承受挫折;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适应性差,欠缺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人格存在缺陷等等。如果教育不当,则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为了促进边缘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对加强中小学边缘生帮教和心理辅导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原则

对边缘生心理辅导要根据“积极辅导、预防为主”的原则和“及时发现、及时保护、及时干预、及时治疗(转介)”的工作原则,对边缘学生心理危机做到早发现,早干预,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具体工作

1、全面了解排摸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各中小学校要开展一次排查摸底专项行动,通过学生访谈、家校沟通、心理健康普测等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尤其要重点关注情绪和行为有异常表现的学生,及时进入预警干预程序。

2、营造人人关爱边缘生的心理氛围。边缘学生更渴望被人尊重,更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赏识。各学校一要建立“心理帮教导师制度”,挑选教育经验丰富,掌握心理教育技能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和班主任,与边缘学生结成“一对一”或“一对多”帮教对子,帮教导师在对帮教对象进行全面心理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帮教措施,要定期与帮教对象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使他们感受到师爱的温暖,唤起他们对生活和学习的热爱,改变自卑、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进取心。二要开展“手拉手,齐进步”活动。动员班级优秀生主动与边缘生交朋友,结对子,帮助边缘生共同成长与进步。使边缘生与其他同学之间形成合作、友谊的关系,提升他们对学习与生活的热情和向往。三是开展家校共育活动。各校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对边缘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与家长进行沟通。要组织家庭教育培养、研讨活动,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

3、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各学校要通过心理健康活动课、主题班队活动、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适时调节学生心理不适。

4、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活动。面向广大教师,以讲座的形式,有针对性地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处置能力。

5、加强对边缘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各中小学校要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功能,要配备专业心理咨询教师,运用专业心理咨询技术,对边缘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具体干预和矫正。心理危机干预要严格按照心理咨询操作规程,由取得有关部门资格认定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对不同类型的边缘学生,采取不同的干预技术。对于心理发展不成熟的边缘学生,主要是以提高其社会成熟程度为主,提高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和自我帮助的技能,使之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对于社会化边缘儿童,主要是通过教育提高其对自己行为危害性的认识,教会他们认识并预见行为的后果,认识到交友的慎重性,并帮助他们掌握一两门生活技能。

三、几点要求

1、各中小学校要从关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建省级文明县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成立专门队伍,落实专人负责,要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将边缘生的帮教和心理辅导工作落到实处。

2、各学校于6月8日前将本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普查情况和边缘生“一对一”帮教安排情况上报宣教科。

3、教育局将把学校开展边缘生帮教和心理辅导工作的情况,纳入的考核内容,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单位进行表彰。

青少年阅读情况调查 篇6

才英浩,陈 芳

(齐齐哈尔市委党校,黑龙江齐齐哈尔 1治理发愣功06;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黑龙江齐齐哈尔 1治理发愣功06)

摘要:青少年犯罪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以对齐齐哈尔市青少年犯罪基本情况的调查为基础,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的进行分析,以期探求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原因;对策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对于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犯罪,进而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基本情况及案件特点

全市0至14岁周岁幼儿、儿童共有684802人,14-28周岁青少年共有1143293人。2008年至2010年,违法犯罪人数分别为2 526人、2 607人、2 809人,其中14岁至18岁青少年为192人、165人、135人,分别占总人数的7.6%、6.3%、4.81%,18岁至25岁青少年为417人、537人、575人,分别占总人数的16.51%、20.6%、20.47%。从犯罪性质看,盗窃、抢劫犯罪最为突出。许多青少年贪图吃、喝、玩、乐等物质享受,又想不劳而获,从小偷、小摸走向盗窃、抢劫犯罪;此外,故意伤害犯罪人数众多,聚众斗殴和强奸犯罪增长较快,一些青少年模仿电影电视中的不良角色做案手法,呈一时“英雄”之气,无所顾忌,以致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从犯罪形式看,两人以上共同犯罪增多。一些青少年由于过早辍学,无所事事,浪迹街头,便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经常聚集在一起酗酒滋事、依仗人多屡屡作案。有的模仿影视片中的黑社会组织,拉拢腐蚀社会闲散青少年,成立帮派或团伙。从犯罪年龄段看,逐渐趋向青年化,且犯罪后果严重。在受到刑事处罚的青少年当中,18岁以下的人数正在逐年减少。三年来,全市已发生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中,18岁以下青少年犯罪占到青少年犯罪总数的46%、30.73%、20.48%,有的青少年犯罪手段已经达到智能化、成人化、成熟化,有的一人就犯有数罪,而且后果严重。从犯罪身份看,无业青年占有相当比例。他们绝大多数人法律意识不强,由于无正当职业,终日游荡社会,把上网、看录像、打台球、玩游戏作为生活的主要内容,久而久之,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潜移默化地形成犯罪意识,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对于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各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

(一)学校教育存在误区

一是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部分学校和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过分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重视优等生的培养,对于行为规范较差的学生关注较少,甚至采取放任、放弃的态度,导致“差生”失去了进取心,产生了自卑心理,甚至产生报复社会的想法,导致一些学生的厌学、辍学流落到社会上,形成不良群体。二是学校法制教育效果不佳。(调查报告 )教育形式单一,教学方法简单,多采取“填鸭式”教学,缺乏灵活的教育形式,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教育内容陈旧,针对性不强,存在“一锅煮”、“一律化”现象,好的学生“吃不了”,差的学生“吃不饱”,形成了“少数人有病,大多数人跟着吃药”的局面。有的学校法制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只是流于形式,导致法制教育在课程、师资等方面的不到充分的保障,上与不上一个样,上好上坏一个样,法制教育课形同虚设。

(二)家庭教育存在缺陷

一是缺乏必要的家庭管教,有的家长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给予子女足够的关怀,往往只从物质上满足他们的需求,却没有从精神上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指导,要么对其过于溺爱、袒护,要么对其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久而久之造成了孩子心理发展扭曲,形成不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二是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有的家长奉行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不主动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和需求,无视子女的自尊心和独立人格,以打骂的方式惩罚教育子女,而尚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人对这种管教方式十分反感,结果导致家长和子女之间无法沟通情感,并逐渐形成了粗暴、好斗、残忍的性格,将暴力手段作为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为实施犯罪埋下了诱因。

(三)社会环境存在不良影响

一是社会不良文化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伴随着改革开放,各种西方腐化的“泊来品”蜂涌而入,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发生着深刻变化,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对判断能力较差的青少年人具有很大腐蚀作用。二是影视文化的不良影响。大量影视片中宣扬的“帮会”文化,刺激着黑社会的繁衍与扩展,对青少年人的犯罪起着直接的教唆作用。那种结党营私、拉帮结派的黑风恶浪,给未成年人以极坏的影响。三是校园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虽有校园附近不得设网吧和营业性娱乐场所的规定,但这个规定对于沉迷于其中的青少年来说基本没有约束作用。网吧、动漫城、影吧的部分业主唯利是图,吸引青少年出入其中,以致染上不良习气。

(四)防范机制存在薄弱环节

高职学生人文阅读情况调查研究 篇7

一、高职学生人文阅读现状

1、阅读具有很重的功利性

在高职校园中, 高职学生为了应对就业压力, 把考一些证书放在头等地位。如:大部分高职学生都将英语过四级、计算机过二级当成自己的学业任务。在日常的学习中, 能够主动学习的人群阅读对象对以英语教辅、计算机教辅为主。而一些以专升本为目标的学生中, 阅读与学习的主要方向也定在需要考查的科目上。这些具有明显目的性的学习占据了学生阅读的大部分时间, 而所谓的人文性阅读很少被学生重视。

2、浅阅读盛行

浅阅读主要表现在阅读速度快, 兴趣不广泛。在阅读中, 浅阅读虽然有利于知识面的扩展, 增长学生的见识。然而, 越来越多的浅阅读存在, 达不到有效阅读的目的。浅阅读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为应对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而生, 具有快扔、快速、快感的特点。浅阅读不适合人文阅读, 无法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 因为人文阅读需要一定的深度, 需要人们进行从浅到深、从易到难、从现象到本质的阅读与思考过程。

3、网络阅读成常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 电脑成为人们日常的办公用具和娱乐工具, 走进了千家万户, 更是在高校的校园中普及。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 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今, 在互联网上能够找到大部分存世的人文作品, 人们在网络上进行阅读日益普遍。一些文学网站也雨后春笋般出现, 如“榕树下”“起点中文网”“磨铁”等。人们在网络阅读的同时, 传统的纸质经典作品受到很大冲击。

4、阅读的目的多为休闲

当前, 高职学生的阅读目的多为休闲。在高职学生读者中, 一般男生常看体育、军事类期刊或架空历史、玄幻小说等, 女生常看漫画、影视、美容类期刊及言情小说来作为自己的休闲方式。根据笔者走访的几个高职院校, 对98位同学的调查可知, 有53%的高职学生阅读的第一目的是休闲娱乐、愉悦心情。在读书的类别中, 能够安静下来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只有32%。在这32%的读者中, 大多以小说为主, 对历史、诗词、天文、艺术类书籍不感兴趣, 只有4%和14%的人经常阅读诗词类与艺术类作品。

二、影响高职学生人文阅读的因素

1、功利价值与市场竞争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 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思想广泛存在。一些高职学生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 价值观有所改变, 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或者目标低俗。在这种情况下, 高职学生缺少充实提高自己的欲望, 对人文阅读不抱有一丝的兴趣。同时,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 社会没有一整套科学、完善的人才评价标准, 只能根据课程成绩以及英语、计算机水平来判断学生的水平, 使得爱好读书的学生把精力都用在学英语、计算机上, 严重影响了人文阅读。

2、校园内不良的阅读环境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 高职院校也存在着学生数量大、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例如, 图书馆经费赶不上学生扩招的速度, 藏书有限、陈旧, 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另外, 一些高职院校对素质教育不够重视, 没有对学生的人文阅读进行相应的要求;在学校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方面, 一些课外的讲座与活动对学生的人文阅读指导得不够, 课外的活动与讲座也不甚重视人文阅读内容。同时, 在现今环境下, 高职学生把精力主要放在英语、计算机、专业课上, 就算涉及一部分人文阅读书籍, 也是小说类作品。

3、网络阅读方式的普及

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网络文学的流行, 速食快餐文化也得到迅速发展。网络的出现, 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更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对高职学生的人文阅读更是有着直观的影响, 直接导致了纸质人文作品的萎缩。学生读网络作品, 一般都追求其新奇性和消遣性。还有的高职学生在打游戏时阅读, 很难产生很好的阅读效果。

三、对策研究

1、开展素质教育, 构建新型人才评价体系

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 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素质教育中, 人文素质占据着重要地位, 能够使得高职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吸收世界文明的精华部分;更能使得高职学生学会思考、学会举一反三, 认识自己, 感悟人生, 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所以, 要在推行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中, 把开展人文阅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与此同时, 要改变对人才的评价体系。在现在, 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成为社会对人才的一个评判标准, 很多学校都将这两项列入毕业证书的发放标准中。其实, 英语和计算机只是一门工作和生活中的工具, 即便全球化发展迅猛, 将其纳入人才评价也不科学, 反而影响了高职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因为, 开展素质教育, 降低英语和计算机在人才评价体系中的比重利于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2、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在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中, 拥有良好的人文氛围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进行人文阅读水平。在这一方面, 高职院校可以组织一些知识讲座、读书社团、读书活动、艺术节等, 来陶冶高职学生的情操, 使得他们能够重新塑造自我。同时, 高职院校也加大校园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建设, 突出本院校的人文理念和精神, 并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自由、趣味性足的阅读环境。在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方面, 要增加有关人文书籍的收藏, 并根据需求变动情况不断完善, 使得图书馆成为高职学生进行人文阅读的基地。在图书馆服务方面, 一定要加强服务管理, 让入馆学生有一种回家的感觉。经过这些方面的建设, 定能吸引学生进行人文阅读。

3、引导网络阅读方向, 提升人文阅读质量

在现今的网络技术中, 互联网具有巨大的空间和潜力, 来容纳更多的人文作品。现在网络上建立起来很多国学网站, 收录了有关人文书籍, 如《诗经》《战国策》《离骚》《全唐诗》等作品都能够在网络上找到。然而, 现在高职学生在进行人文阅读时, 并不去读这些经典的作品, 他们对于一些流行的、通俗的网络小说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 应该加强对学生阅读的引导, 使得他们在网络上侧重阅读经典作品, 少阅读网络作品。另一方面, 可以加强对学生有关鉴别作品质量的指导。现在的网络人文作品, 一般都比较通俗化、大众化, 有些作品为了迎合读者, 不顾负面的导向作用, 全篇充斥着“黄赌毒”。在这一方面, 如果高职学生真的喜欢网上人文作品, 就要指导他们选择一些思想性和艺术性较好的作品。如能够增强民族自信心的, 励志的作品。

4、激发学生兴趣, 进行阅读指导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高职学生进行人文阅读的前提, 而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是提高学生阅读质量的保障。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 高职院校应该向学生推荐优秀人文书籍,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使得高职学生的阅读价值取向转移到提升自身修养、提高人文素质上来。同时, 要摸清学生的阅读情况, 并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例如, 理工科学生要多读一些社会学、科学发展史、科学家专家等作品;文科类学生要加强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对于新生, 要制定科学的人文阅读规划, 确定阅读书目;对于老生, 要根据他们的阅读情况, 及时进行调整。教师在行为上, 要以身作则, 在潜移默化中使得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 让他们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摘要:人文素质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阅读是提高人文素质的主要途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 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现在我国的高职学生中, 人文阅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高职学生人文阅读的现状, 找到影响其的因素, 再提出对策, 对高职学生人文阅读情况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学生,人文阅读,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潘洪建, 魏游, 环蓉.大学生阅读:现状与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9 (05) .

[2]李强天.大学生阅读现状及成因探析[J].科技资讯, 2009 (34) .

[3]魏延庆.“人本”理念下的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 (04) .

青少年阅读情况调查 篇8

【关键词】山区幼儿;前阅读情况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方式及调查内容

(1)实际走访。幼儿前阅读情况,我们从显性的物质环境和隐性的心理环境出发来进行调查。调查的幼儿年龄平均在3到5岁,调查采取的方式是通过在社区和幼儿园走访家长与问卷调查的形式,整个调查涉及到达州市五个县区的幼儿大约在150人。根据走访的情况,了解到山区百分之八十的家庭,父母或者父亲长期在外打工,而由其祖辈进行教养,而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祖辈受教育水平低下,无法真正的把握幼儿阅读的基本需求,面对这一现象,更多的是倾向于在幼儿园接受山区幼儿教师的辅导。

(2)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设计上从4个方面进行幼儿前阅读调查,拥有的幼儿图书种类、幼儿阅读的目的、幼儿提问的频次、幼儿被鼓励阅读的频次。在幼儿图书种类上,有40%的幼儿在幼儿园获得阅读的种类比较多,以童话故事和当地捐助的看图写话,识字的图书为主;30%的幼儿基本上没有阅读图书的机会;30%的幼儿在阅读能力的调查中,仅仅在墙上拥有简单的识字图片。幼儿读书的目的,在广大的山区调查中,发现超过80%的人认为,幼儿的阅读,仅仅是需要通过识字,认字,并没有将幼儿的前阅读教育作为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以及早期智力开发的高度作为主题意识。幼儿提问的频次上,除了十几个幼儿不喜欢提问外,绝大多数幼儿都有提问的动力,幼儿的高度的探索意识很强,但基本上在幼儿园才出现这样的状态,对没有上幼儿园的幼儿进行提问时发现,基本上幼儿的提问量很少。在幼儿被鼓励阅读的频次上,在幼儿园中受到老师鼓励过的幼儿,超过100%,有幼儿多次被关注,被鼓励,然而在家中幼儿被鼓励发问的几率基本为10%。山区幼儿阅读,作为两个维度进行研究,第一是能够接受正规幼儿园教育的幼儿,第二是在家由家人进行教育的幼儿,在对待幼儿阅读这一问题的重视度和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山区幼儿园,在被调查的过程当中,了解到,基本上幼儿园都有专门的老师进行,引导学生阅读图书,特别是带有插图的彩色图画书,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不错的想象进行有效地互动。

二、现状的分析

在山区中,外界新思想和新信息渗入较慢,在大多数家庭心目中,幼儿的阅读基本上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观念,认为读书识字是在孩子上学之后的事;幼儿园的普及率相对狭小,没有大量的专业幼儿教师进行专门性的指导,没有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最新幼儿前阅读理论学习的机会和最新教育咨询的互动;在幼儿前阅读的过程中,往往忽视阅读本身的乐趣,往往以幼儿园老师的表演或者朗读作为核心,直接的阅读很少,直接导致幼儿出现不专心,分神等症状;山区幼儿对于互动性,参与性的游戏类,具有天生的优势,他们喜欢提问,喜欢被鼓励,但缺乏有效地引导,导致幼儿的积极性下降。

山区幼儿好奇心强,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渴望与人交流、渴望阅读,对周围充满好奇,因此,幼儿园教师选择阅读的内容很重要。

(1)山区特有的民风作为导入的故事阅读。更新幼儿耳熟能详的故事进行展开,使幼儿的兴趣更加的具有本土色彩和专注力。在四川省达州市的山区,在老师的引导下,将这些故事,通过阅读的形式,互动的提问,然后结合学生的特有习惯,将这些故事配上简单的粉笔画,在黑板上通幼儿进行创作性的互动,幼儿不仅能够专注的提起阅读的兴趣,更加强化了幼儿多元化智能的开发。

(2)山区幼儿当地母语与普通话在阅读中相得益彰。汉语学习,不仅能简单的通过学习获得相应的知识,更加能够促进幼儿在前阅读阶段的强化分析。同样,对于山区幼儿前阅读的认识,更加需要教师和当地政府的有力引导和培训,作为山区大多数使用本地方言,拥有本身的文化特色,在幼儿前阅读时,让幼儿通过阅读不仅仅能掌握汉语标准因的特色,更加能够了解本地文化的个性风格,对于幼儿的智能开发将会更有帮助。

(3)山区幼儿教育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还不能完全将幼儿多元智能发展提升到很高的高度。但是,在不懈的努力中,幼儿的阅读教育任重道远,首先需要当地政府拨出专项资金,对山区的幼儿教育提供物质、场地、师资保证,强化师资队伍的有效建设,不仅在幼儿身心发展时期提供最基本的语言学习和智力开发,更加有艰巨的民族意义。

三、改进措施

(1)通过家庭中亲子教育的普及,以村为单位,利用政府提供的广泛资源,将家庭教育中缺乏的幼儿教育理论进行学习,并且有力的建设幼儿图书角,帮助幼儿有效进行智能的开发。对于山区幼儿前阅读的调查中,我们更发现,当地师资的严重缺乏,往往不能及时的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只是将幼儿教学同简单的识字等同,没有真正的让幼儿前阅读作为一种多元智能的提高手段,科学的对待。

(2)山区幼儿前阅读,缺乏广大的家庭教育的基础,往往由于祖辈知识的缺乏,长期采用的将孩子关在家中或者丢在邻居家,下地务农,缺乏最基本的幼儿阅读的群众家庭基础,造成幼儿阅读严重缺乏,直接影响着幼儿智力开发和语言的发展。因此,进行有效地宣传,普及幼儿前阅读知识的学习,帮助家庭组织有效地沟通,帮助其正确理解幼儿前阅读的好处。

(3)设立亲子读书日由地方组织专门的活动小组,妇联或者基层的幼教宣传小组和城市或者乡镇的幼儿园结成对子,在固定的时间节点,送服务,送资源到山区,协助指导当地的群众和幼儿园教师进行最新的理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提高整体的互动学习,促进幼儿阅读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4)幼儿园建立家园阅读档案袋,教师观察记录每次阅读活动的体验,每个孩子阅读的反应,阅读意见反馈、阅读时间记录、阅读方式记载等,帮助幼儿和家长共建良好的阅读习惯。自制阅读读本——通过对旧书的整理,利用剪切,粘贴的形式,进行二次创作,将图书通过绘色和有效地图片,将阅读变成一种创作过程,从而帮助幼儿能够快速的建立自己的特有兴趣点,提高阅读多元智能开发的有效措施。

(5)每月组织家长来幼儿园参加相关的亲子阅读活动,循序渐进的进行沟通引导,让家长观摩参与,从如何解读图画书,到如何引导幼儿的阅读习惯上,帮助家长获得在家庭中帮助幼儿进行阅读的能力,最终能够帮助山区幼儿在多样性的互动中,收获来自阅读的快乐,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如何在广大的山区建设最广泛的幼儿前阅读的广泛基础,将会给我们的时代,幼儿多元智能理念的普及与开发上,成为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丁兰,吴淑云.《提高农村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探索与研究》研究报告[J].人文社会科学学刊,2011

[2]何亚柳.幼儿阅读环境现状调查[J]. 成功(教育版),2007,(3)

[3]顾金花.以生活化主题为载体的农村4~6岁幼儿创意阅读指导的探索[J]. 上海教育科研, 2008(8)

上一篇:寒假作文800字高一下一篇:中学校园网规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