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发展心理学论文

2024-09-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论文(通用11篇)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论文 篇1

一、单亲家庭

是指家庭出现一方亡故、分居、离婚、再婚、等情况,单亲家庭对青少年造成重大的不良影响,他们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温暖和关心,一些问题严重的阻碍了健康成长,诱发了他们的不良行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不良环境

来自网吧、黄色、毒品、团伙犯罪的黑色、朋友的诱惑与利用、染上吸毒、吸烟酗酒、打架、性放纵等。

三.过分溺爱子女

家长对子女娇生惯养、百依百赖,甚至袒护包庇。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或者好逸恶劳、贪图享受。因此,他们无法适应竞争化的社会,反而在欲望无法满足的情况下,产生了不良行为。

四.对子女放任不管

父母忙于自身的工作、应酬等,无暇顾及子女,放任自流。这些孩子敏感多疑、易怒、冷漠、孤僻、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等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及上网成瘾。

五、期望过高

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同时也对子女的学习成绩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子女尽最大的努力也难以达到家长的要求,这时孩子就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产生了逃避和逆反心理。当这些压力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时,可能会离家出走,以至误入歧途。

教育方法

一、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努力提高与健全青少年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提高学生的理性自觉。

二、对孩子不良行为进行管制与约束为他们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任何越轨

行为立即进行纠正,对心理堵塞的思想进行疏导.三、开展感恩教育,引导孩子养成感恩心态,感恩意识,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自己负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论文 篇2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青少年,自尊发展

1.青少年自尊的产生与发展

1.1自尊的内涵

自尊是个体对其自身价值的一种积极的认知评价, 是个体在不断追求自身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一种内在的与自我信息相关的认知加工活动过程。 自尊内涵中包含三层含义:第一, 自尊的性质是积极的, 也就是说自尊水平高的人无论对自身价值的认知判断, 还是由此产生的情绪体验及对自身行为的影响都是积极的;第二, 自尊的针对性客体是个体的自身价值, 是主体对其自身的存在意义和心理价值感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和感受, 这种认知感受既有外在的有意识的成分, 又包括内在的无意识反映;第三, 自尊涉及的内容包括对自身价值的认知, 还包括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体验、心理感受及个体在追求自身价值实现过程中对自我的监控和调节活动[1]。

1.2自尊的产生

人为什么要有自尊, 自尊是怎样产生的? 埃里克森 (E.H.Erikson, 1902一1994) 的心理发展理论为探讨自尊的两个情感模型的产生提供了有用的理论基础, 他认为婴儿建立与抚养者之间的信任感是婴儿心理发展的基础[2]。 这种关系在其他自尊形成的理论中也具有核心地位, 其典型代表是鲍尔比 (Bwoiby, 1969) , 他根据实验区分了美国儿童三种不同类型的依恋风格 (分别是安全型依恋seeurelyattaehed、焦虑或矛盾型依恋anxious/ambivalent、回避型依恋vaoidnat) , 并推测不同的依恋风格是自尊产生的根源。 这个推断得到了研究的支持:不同的依恋类型能够预测学前和幼儿园儿童的自尊水平, 安全型依恋的儿童表现出最高自尊, 在青少年和青年人身上也发现了同样的模式。 魏运华主要探讨了自尊的形成, 他认为自尊不是先天遗传的, 而是后天习得的, 从两岁到三岁, 儿童的自尊开始出现并在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最初的形式是儿童开始要求自己进行独立活动, 三岁左右的儿童很喜欢在同伴面前炫耀自己, 以求他人的肯定, 他详细分析了自尊形成的三个条件即自我认识、社会比较和尊重他人[3]。 另外有一种以库伯史密斯为代表的认知派观点认为, 自尊通过大量的理性过程发展而来, 个体审视自己不同的品质, 并将这种信息融合到一个整体的评价中;由以上可以看出, 埃里克森只提供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没有指出自尊的产生;另一个代表性的学者鲍尔比只是在西方文化对自我的诠释下考察了不同类型 (高、低) 自尊的产生问题, 即什么样的人产生什么样的自尊的问题, 没有回答自尊的产生问题;我国的魏运华回答的是自尊的形成条件, 即自尊是怎样 (通过什么途径) 产生的问题。 只有明确自尊的起源, 才能理解自尊的本质及对于人的意义。 而只有从人的生命本性出发才能揭示自尊的起源问题[4]。 其实自尊源于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命的本质:维护和保存自己, 自我保护的形式从总体上说有物的和精神的两种, 自尊是自我保护的精神欲求, 是人所特有的。 因此自尊起源于人保护自我存在的特殊方式, 包括自尊的生理机源与心理诉求:生理机体的兴奋和满足状态是自尊存在的物质前提, 人独特的心理诉求 (即试图超越挫折、确证自我的生命意义) 则形成了自尊内在的人性内涵。

1.3自尊的发展

关于自尊产生的时间目前还有较大争议, 一般研究结果认为是在3、4岁, 而关于自尊的现象学理论因为把自尊定义为一种能力感和价值感, 而且因为这些成分要求一定程度的自我意识, 所以该理论认为在个体成长到意识上拥有自尊以前, 还有一段时间[5]。 原因有二:一是在这段生命期, 多数经历是前言语的, 致使对这一阶段自尊的了解主要是通过观察和干预;二是甚至当孩子能用词语和符号有效交流, 自我 (或至少一些考虑自我时必要的认知功能) 大部分还没有形成。 他们把关于早期童年自尊发展的简单研究 (直到大约四或五岁) 看成是自尊的发展前兆, 即前自尊而不是自尊本身。 虽然自尊的价值尺度看起来先于能力成分, 然而作为自尊另一结构性要素的能力不仅在价值之后并且有了很长一段发展之后才出现。该理论相信年龄在自尊发展的时期中是重要的, 孩子的价值感、 增长的能力和发展的个体感都在塑造他的知觉和经验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自尊出现于童年中期, 而青春期开始对自尊的波动更开放, 自尊的水平在这个时期的结尾被获得, 有了基本的能力感和价值感, 个体能够开始面对成年期生活的挑战[6]。 自尊的现象学理论研究的重心是成人自尊, 主要考察成年期自尊的改变、发展及日常生活中自尊与行为间的关系。 现象学的自尊研究善于描述建立在成熟的自我意识基础上的自尊变化, 能够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个体自尊的特点。 但是如果按照自尊在青春期才获得的说法, 是不是在青春期以前人就没有自尊, 青春期以后就一定具有独立的能力感和价值感并开始能够面对生活的挑战, 生活的挑战在青春期以前有没有, 个体在青春期以前不具备应对生活的能力干预价值感么? 如果自尊真的建立在成熟的自我意识基础上, 那么不仅青春期以前人不能产生自尊, 青春期以后 (有的人甚至一生) 也不一定会产生自尊[7]。

事实上, 人从大脑具备了一定的机能开始, 就具备了一定的能力感和价值感, 只是这种能力与价值感与成人世界不同, 还处于简单、直观、混沌状态, 但正是它们支撑了个体最初的生命意识, 形成了个体最早的心理世界。 在自尊的生成与演变问题上, 现象学的自尊研究用现象代替了本质, 用成人自尊的变化掩盖了作为生命体的个人的自尊生成的过程, 割裂了个体成长的连续性; 忽视了自尊对自我具有的核心支撑性的意义, 从而将自尊建立在成熟的自我意识基础之上[8]。 事实上, 自尊源于物我、人我知觉分化, 自我意识的成熟依赖于自尊的成熟, 并且自我意识成熟的过程本身就是自尊成熟的过程。 能力与价值可以作为自尊的结构性要素, 但能力与价值本身对于个体来说就不是固定不变的; 个体的能力感与价值感的获得和改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 面对生活境遇中的挑战而不断生成的过程[9]。

2.青少年自尊的相关研究

2.1青少年自尊年龄特点的相关研究

张文新的研究发现, 整个初中阶段学生的自尊是水平不稳定的, 存在极其显著的年级 (年龄) 差异[10]。

刘春梅运用台湾学者吴怡欣等人编制的自尊量表考察了初中生自尊发展的特点, 结果发现初中生在利他自尊、人际自尊、生理自尊和自尊的总分上都有显著的年级差异[11]。

2.2青少年自尊性别特点的相关研究

总的来看, 从儿童早期到青春期男性的自尊趋于增高, 而女性的自尊则趋于降低, 女孩的自尊到了青春期以后比男孩下降的幅度大, 初中阶段青少年学生的自尊总体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但是性别与城乡因素交互作用影响儿童自尊的得分[12]。

自尊发展与性别有关存在争议, 由各个项目分数相加而得到总体自尊分数的过程不能充分证明自尊的性别差异。

2.3青少年自尊家庭环境与人际特点的相关研究

高自尊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具有如下特点:第一, 接受、关心和参与。第二, 严格。 这些父母认为, 其最重要的任务在于使孩子达到更高发展水平, 为此要明确规定孩子的行为并进行严格训练。第三, 使用非强制性的纪律。 他们对孩子讲道理, 较少用体罚。 第四, 民主。 尽可能多地给孩子决策自己事情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13]。

青少年的自尊与其报告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各个维度之间均存在密切关系, 具体表现为, 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的温情、理解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 而与父母的惩罚严厉、 拒绝否认、过分干涉和过分保护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母亲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影响儿童的自尊。 但是儿童自尊和父母社会经济地位间的关系十分复杂。

2.4青少年自尊人格特点的相关研究

内部控制点往往和儿童较高水平的自尊相联系, 而外部控制点则和儿童较低水平的自尊相联系。 通过考察自尊与人格“大五”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 自尊水平高的个体在情绪上往往是稳定的, 具有较高外向性和谨慎性。

3.结语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论文 篇3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是在美国及世界其他地方被广泛使用的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科书,是发展心理学教学中最权威的教材之一,同时也是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引用率极高的著作。《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从0岁到青少年》是这套教材的上册,它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它。

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也许有些读者一听说这本书是美国本科和研究生的教材,就担心自己会看不懂或内容过于枯燥而看不下去。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本教材和我们印象中的教材并不一样。这本书所讲的理论与我们的生活结合得很紧密,每讲一个理论,都会以一些生动有趣的真人真事为例(其中很多例子是关于中国人的),让这些人的语言、行动、想法来体现科学理论,以帮助我们理解。所以,即使你根本不懂心理学,也很容易读懂。可能其中会有个别术语不太好懂,但只要看看解释和例子,也就会很快明白。

帮助你了解孩子

本书以年龄阶段为界限划分章节,全书共分六篇,除第一篇讲理论和研究方法外,从第二篇起,分别针对孕期、0~2岁、2~6岁、小学期、青少年期进行介绍。作为父母、作为老师,你可能有时会对孩子的某些行为无法理解,对孩子身上出现的某些问题无法解决,那么,按照孩子所处的年龄段去阅读相应的章节,你也许就会找到孩子表现的理论依据。作者还在《学以致用》栏目中,用表格的形式给普通读者和相关专业人员提出了教育建议,列举了一些很实际的做法,不同的人可以从中得到不同的帮助。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本书可以让我们随时翻阅。当然,如果你还想了解你自己和你老年的父母,也可阅读下册——《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从青年到老年》。

幼儿教师做研究的好帮手

作为幼儿园的教师,及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甚至进行研究、撰写论文是十分必要的。但很多一线教师尽管拥有第一手翔实的材料,却因缺乏理论积淀,不能将这些材料上升到高层次的理论上来,直接影响研究的开展。本书在第一篇所介绍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有些是教师在做研究时可以拿来使用的。本书在各个篇章中所汇总的皮亚杰、埃里克森、维果茨基等心理学家的重要理论,对幼儿教师提高理论修养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如果能将这些理论和自己的工作联系起来,相信都可以写出出色的论文。

作者简介

劳拉·E.伯克 ,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心理系著名教授,在该校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人的发展”课程达30年之久。她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心理学学士学位,后在芝加哥大学获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曾是康奈尔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和南澳大学的访问学者。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从0岁到青少年》,劳拉·E.伯克/著,陈会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网络发展与青少年成长(问卷) 篇4

单选(1-4)

1、你接触过网络吗?(学校安排的课时除外)

A、有B、没有

2、你拥有QQ吗?

A、有B、没有

3、你平均每周上网时间是多少?

A、1小时以下B、2至10小时C、10小时以上

4、你觉得上网对你的学习有怎样的影响

A、有负面影响B、有正面影响C、有双面影响D、没影响 多选(5-7)

5、你上网最常做的事情

A、聊天交友B、打网络游戏C、看电影、听歌

D、搜索、查资料E、网络学习F、其它

6、网络对你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

A、获取网络丰富教育资源,提高自己成绩

B、花在网络上的时间太多,影响了学习成绩

C、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

D、认识了许多朋友,减轻了自己的压力

F、其它

7、有些同学因上网而使学习成绩退步。你认为怎样造成的A、学校、家长、社会对青少年的引导不利

B、上网时间和学习时间把握不当

C、家长和学校的压制而使他们产生的反抗情绪

D、其它

8、网络是否改变了你的生活方式(单选)

A、已经改变B、几乎不会

C、现在没有,以后会D、其它

9、你认为青少年犯罪是否与网络的开放性有关(单选)

A、说不清B、同意C、不同意

10、你家长对你上网的态度(单选)

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联盟章程 篇5

(草 案)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联盟的名称为: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联盟(以下简称中青少足联:),英文名称: Chinese Junior Campus Football Development League,(缩写:CJCFDL)。

第二条 本联盟是由国内中小学校、高等院校、足球培训机构及文化体育产业相关单位和从业者自愿组成的互利共同体,属非盈利性合作组织。第三条 本联盟的宗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国家关于青少年足球的发展方针、政策,全面开放,多方融合,创新发展,合作共赢,坚持以球健体、以球促智、以球育人、全面成长,推动青少年足球的健康、科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四条 本联盟的业务范围:

(一)宣传党和国家有关青少年足球的教育方针政策,促进社会各方面关心和支持青少年足球事业;(二)把握青少年足球发展趋势,整合和凝聚青少年足球各方优势资源,为联盟成员创造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三)协助联盟成员制定发展战略,帮助联盟成员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协调、组织联盟成员开展活动;(四)开展青少年足球的科学研究与培训,引进意大利AC米兰等国内外足球俱乐部高水平的青训营项目,结合联盟成员实际,对联盟成员的球员、教练和管理者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培训;(五)促进联盟成员与意大利AC米兰足球俱乐部等国内外足球俱乐部的足球文化交流;(六)结合国家青少年足球发展规划要求,组织青少年足球项目的策划和实施,积极开展国内外青少年足球赛事和交流活动,组织开展各种相关论坛、会议、研讨、展览展会等活动;(七)围绕青少年足球发展需要,以联盟成员为基础,打造一批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八)大力推进青少年足球宣传平台体系建设;(九)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青少年足球发展规划和政策,关注行业发展状况,掌握行业发展问题,反映联盟成员的合理愿望和要求,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积极争取和协助落实国家有关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项目资金;(十)促进行业自律,维护联盟成员的合法权益。

第三章 会 员

第五条 本联盟实行单位会员和团体会员。单位会员应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团体会员应当是各省、市、县(区)的教育行业部门(组织)。第六条 申请加入本联盟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同意本联盟章程;(二)有自觉加入本联盟的意愿。第七条 会员入会程序是:

(一)提出入会申请,分别填写单位会员、团体会员登记表;(二)经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第八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会员具有本联盟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二)优先获得本联盟会员与意大利AC米兰等相关足球俱乐部提供的服务;(三)具有对本联盟工作的批评权、建议权和监督权;(四)具有自愿退盟的权利。第九条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一)执行本联盟的决议;(二)维护本联盟的合法权益;(三)完成本联盟交办的工作;(四)向本联盟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五)按规定缴纳会费。

第十条 会员退盟应书面正式通知本联盟,并交回会员证。会员如果一年不缴纳会费或不参加本联盟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

第十一条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的产生、罢免

第十二条 会员代表大会是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本章程;(二)选举和罢免理事;(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四)决定其他重大事项。第十三条 会员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因特殊情况时需提前或推迟召开,须由理事会表决决定。

第十四条 理事每届任期五年,可连任,理事会成员在任职期间因工作调动或其他原因需调整时,由原推荐单位提出更换建议,经常务理事会讨论决定。

第十五条 理事会由经会员代表大会酝酿讨论通过的理事组成,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代表大会决议。理事会主要职责是:(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二)选举产生常务理事会;(三)讨论决定本联盟工作计划;(四)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五)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六)领导本会开展工作;(七)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六条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第十七条 本联盟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经理事会酝酿讨论通过产生,对理事会负责,每届任期五年,可连任。

常务理事会批准设置所属机构方案及其负责人人选;批准内部管理制度。第十八条 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理事长一人,常务副理事长、副理事长若干人,秘书长一人,以及常务理事若干人组成。

本联盟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任期五年。本联盟理事长为本联盟负责人。

秘书长提出若干副秘书长人选名单,报理事长批准。

第十九条 理事会设秘书处,在秘书长主持下负责理事会的日常工作。

第五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二十条 本联盟经费来源:(一)会员会费;(二)会员和社会捐赠与资助;(三)依法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四)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十一条 本联盟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第二十二条 本联盟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二十三条 本联盟理事会换届或更换之前必须接受会员代表大会的财务审计。

第二十四条 本联盟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二十五条 本章程修改程序:由常务理事会提出,理事会同意,提交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第二十六条 因政策规定或其他原因,经常务理事会提议,理事会同意,提交会员代表大会通过,本会可终止活动。

第七章 附 则

儿童、青少年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 篇6

小学儿童的智力发展,存在着一个明星的“关键年龄”,或叫“转折期”、“质变期”。发生在四年级(约10——11岁)。这个关键年龄主要表现在思维发展上,也在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等智力发展中表现出来。以这个关键年龄为界,儿童智力从直观性逻辑性思维过渡到以抽象性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小学生 青少年的中学生,在智力发展上也存在着关键期和成熟期,他们的思维品质开始由经验型的抽象性逻辑思维象理论型的抽象性逻辑思维转变。

青少年初中多见经验型,高中多见理论型,但这个转变,并不以初中高中划线,而是从初二开始,他们的抽象性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到高二这种转化初步完成。初中二年级明显表现出“飞跃”、突变和两极分化,是一个关键年龄。

青少年自我中心观念的发展 篇7

根据塞尔曼划分的社会知觉采择阶段, 6-8岁儿童处于社会信息的角色采择阶段, 此时儿童意识到别人与自己的观点有所不同, 但他们认为这只是因为他们接收到的信息不同, 不是意识到不同还可能由于他们本身观点不同。8-10岁的儿童处于自我反思的角色采择阶段, 他们知道即使他们与别人获得的信息相同, 自己和他人观点仍然会有冲突, 他们能考虑他人的观点, 但他们无法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10-12岁的儿童处于相互角色采择阶段, 儿童可以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并知道他人也有这种能力, 儿童知道第三者的观点, 也能知道自己和同伴对对方观点又如何反应。

青春期“青少年在经历这样一个阶段, 这时的他们将无限的能量放在自己的想法上以至于拥有美好未来和变革世界的梦想, 看上去不仅极富想象力, 而且是一种修正现实世界的有效途径。这显然是一种认知上的自我中心主义” (Ihelder&Piaget, 1958) 。

青春期发展的一个表现是自我中心主义, 它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 (Vartanian&Powlishta, 1996;Hudson&Gray, 1996;de Rosenroll, 1987) 。大卫·艾尔金德 (David Elkind) 发展了皮亚杰提出的“青少年自我中心”的观点, 他提出的自我中心观点包括两个方面: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 (Lapsley, Fitz Gerald, Rice和Jackson, 1989) 。

青春期的认知发展会导致在青少年身上出现新型的“自我中心”。青少年时期的自我中心有不同于其他时期的显著特点:他们变得自我中心化、自我意识强、善与内省。他们经常将自己的思考转移到自身而不是他人身上 (Goossens, Seiffge-Krenke&Marcoen, 1992) 。他们非常关注自己以至于认为他人的外表和行为其实都是差不多的。对假想观众做出反应的需要使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到极端 (Peterson&Roscoe, 1991) 。有时, 一群青少年会通过大喊大叫的行为来回应假想观众, 因为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在看着他们, 希望自己看起来很酷。

青少年自我中心的另一个表现是个人神话观念, 埃尔金德 (1967) 还提出了“个人神话”概念:青少年拥有“自己经历是独特的”信念。由于假想观众和认为自己对许多人是重要的想法的存在, 青少年会认为自己是特殊的, 也是唯一的。一些人会有自己是不朽的, 是不会受到任何伤害的想法 (Dolcini等, 1989) 。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如此多的青少年相信意外怀孕只会发生在别人身上, 而绝不会是自己 (Arnett, 1990) , 或者可以解释他们认为即使自己开车很疯狂, 也不会发生交通事故这样的想法。

随着青少年获得抽象思维和假设思维的能力, 他们对社会的弊端会越来越感兴趣, 他们开始觉得每个人都盯着他们看, 而且随着“个人神话”的发展, 他们比周围人更深沉, 更敏感, 花更多的时间在内省上。青少年对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着迷。研究表明, 青少年有四分之一的事件是独处的, 比和家人或者朋友在一起的是时间多。拉尔森和理查德用经验取样法得到了青少年独处的结论, 青少年用独处的时间进行自省和情绪管理。他们听音乐躺在床上、沉思、做白日梦。当他们独处见时间结束后, 他们会觉得重新充满活力, 准备再度迎接生活中的种种挫折。

从主观而言, 我们当然希望每一个儿童从出生开始, 就是大公无私, 善于观点采择, 认知上能辨正思考, 同伴关系上能融洽相处的人, 但是如果没有儿童青少年的自我探索, 没有时间的积淀, 没有社会和成人的帮助, 儿童青少年是不可能变成我们所希望成为的人的。所以, 对于儿童青少年自我中心观念的转变, 我们可以突出以下建议, 帮助儿童青少年能更好的成长:

1.青少年要正确认识自我

健康的自我认识包括: (1) 认识自己和全方位的接纳自己。 (2) 认识自己的不足和缺陷, 有勇气面对成长中的问题。 (3) 有勇气、有能力处理自己的问题, 包括感到自己能力不足时勇敢地向外求助。 (4) 对他人充满人文关怀, 愿意并有能力帮助他人应对和处理问题。 (5) 始终对自己持正面肯定的态度。方法包括 (1) 于他人比较, 认识和评价自我。 (2) 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认识和评价自我。 (3) 通过反思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来认识和评价自我。 (4)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借活动成果来认识和评价自我。

2.青少年要学会对他人的依赖和期望降低

不要期望别人对自己有过高评价, 不要依赖别人对自己评价的高低而活着, 不用把别人当做自己内心的镜子, 要求事事都顺着自己的心意。

3.青少年要进行自我规划

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规划, 自我规划首先是对自己的思考和探索, 其次, 自我规划是自我承诺的过程, 自我规划需要进行承诺, 需要合理安排时间, 然后进行投资。自我规划要考虑五个问题: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会做什么?环境支持我做什么?我的职业和生活规划是什么?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2]佘双好主编.《毕生心理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3年版.

[3]王一敏主编.《自我扩张综合症——社会热点问题心理析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4][美]David R.shaffer著.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年版.

[5][美]Jeffrey Jensen Arnett著.《青少年心理学》.段鑫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之拙见 篇8

一、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耐挫力差

高中学习竞争十分激烈,每一次考试学生都十分緊张,总担心考试会失败,失掉“尖子”地位,受到教师、父母的责备和同学的冷眼。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立即灰心丧气,情绪十分低落,这种现象在高三更为突出。在咨询中,不少学生倾诉:“想到压力来自四面八方,既难以接受又不能摆脱。”“一旦成绩不好,不能升入大学,哪有脸见人呢?”“自认为学习已经非常努力了,但期中考试又是班上的尾巴,这样下去还有什么意思!”于是挫折感油然而生,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随之而来。

2.人际关系不协调

很多学生初中时学习成绩好,常受到教师和家长赞扬。而到了高中,高手如云,一些学生的成绩就不突出了。加之独生子女在家多为“太子”“千金”,他们自我中心意识强,不善于处理与同学、教师的关系,因此人际关系不协调。学生在咨询中向教师倾述“真不知道怎样与人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学生的日常活动范围就是家和学校,“家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最爱做的事就是“关在屋子里听音乐”,自闭的心态使这些学生几乎忽略了人际关系,以至于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不能和别人多谈”,“我总加入不进同学们的谈话中”,“我感到孤独、寂寞”。这些学生常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恐惧感。

3.自信心不足

由于家长、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表现为对学生批评多表扬少,拿家长和有些教师的话说,“要常敲打才能成才”,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导致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两次考试失败而感觉自己笨,“自己老是失败,考大学肯定没有希望了”,于是灰心丧气,失去自信心。

4.早恋问题困扰

高中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了解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早恋”现象非常突出。一些学生因此感到“烦燥不安,吃不下,睡不香”,成绩开始下降。由于走进了恋爱的误区,一些学生心理冲突加剧。

二、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分析

1.教育者

青少年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探索出奇的问题,并以标新立异为自豪,不愿意墨守成规,看问题往往片面和偏激。教育者在施教的全过程中,授业解惑,一概以一种固定模式去传业,去释惑,惟此而已。对那些“不守章法”实际上是欲脱离自己设计的模式而另辟思路的学生,教师则视为差生。的确,由于中学生阅历浅,思想变化快,有些行为很难让人容忍。很多教师不喜欢这类学生,动辄挖苦讽刺或惩罚,这样就会使学生丧失自信心。学生中胆大的,逆反心理支配他们,无论教育者如何用心,学生均以抗衡的心理对待,胆小的虽不言语或直接反抗,但消极反抗是明显的。学生希望有知心朋友,能互相倾诉,相互理解,相互安慰。如果不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则会使学生感觉非常寂寞,逐渐产生孤僻心理。

2.家长

家庭是学生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家长的行为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学生知道的许多知识不是在学校里学到的,而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许多家庭缺乏文化氛围,有的家长工作之余忙于喝酒、赌博,或忙于发财致富,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放任自流,走向堕落;有的家长品行不端,行为放纵,对孩子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更有许多家长对独生子女一味娇宠,使孩子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艰辛,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现偏激行为。即使对孩子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总想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子女,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及性格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导致不少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3.社会环境

现在,人们社会公德意识差,很多人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并因此导致教育的误导,使青少年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引起说谎、欺骗、偷窃、破坏和对抗等品行障碍的发生。同时,青少年是电子游戏厅最主要的消费群体,许多影视剧也直接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正是因为这些,许多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对策

1.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只有得到了高度重视,策略才有实施的基础。其次,要将心理教育落实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教育网络。专门渠道就是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实施心理治疗;非专门性的就是在学科教学、德育活动、课外活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家庭的原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及家庭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3.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课程论文 篇9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由于生理发育接近或已经成熟,对异性的好奇与好感日益增强,中学生谈恋爱现象引起了学校、社会的广泛关注。到了谈“早恋”老师、家长变色的程度。中学生“早恋”是现实的、无法回避的教育问题,我们务必认真分析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和表现,正确对待和疏导中学生出现的早恋问题。

一、早恋的定义和表现

早恋是指中学生过早的对异性发生爱慕的感情,并以恋爱的方式进行交往的现象。早恋主要表现为:朦胧的爱(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但是对未来组建家庭、如何处理恋爱关系和学业关系、如何区别友谊和爱情都缺乏明确的认识)、茅盾的爱(既想接触有怕被人发现,早恋的过程中愉快和痛苦并存)和多变的爱(一对一的早恋关系缺乏持久性,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进入早恋的学生,会主动接近自己喜欢的异性,双方交往频繁,相互倾心,导致恋爱的发生。但这样的恋爱,是由性冲动和外在吸引而产生,缺乏思想情感方面的考虑;彼此往往是由双方身上的某一方面的优点产生倾慕之情,缺乏对对方的全面评价;而且,早恋的双方缺乏责任感和伦理道德观念的约束,极易发生越轨行为,给当事人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不利的因素。

二、早恋产生的原因

引起早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生理原因外,大部分的原因是孩子缺乏足够的情感关注,或缺乏与父母在心理和感情上的沟通。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孩子从家长那里得到足够的爱,他一定会处理好与异性交往的关系,早恋就可能不会发生。还有一部分是因身边的环境而变得孤独和空虚引起的。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家庭因素。随着现代单亲家庭和隔代抚养越来越多,在这种家庭里生长的孩子由于缺乏母爱或父爱,在与异性的接触中会产生愉快的心理,这是他们在家里从没有体会过的。这样与异性的交往就会频繁,从而发生早恋的情绪。或有些父母没有离异的,由于生活和工作的种种压力,动不动就对孩子说教、呵斥,甚至动手,孩子在家中没有发言权,容易引起其心理不平衡和压抑。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与父母之间不再是无话不谈,沟通和交流减少,心理距离越拉越大,认为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理解,便在同龄人种寻找知音。而异性之间有感情互补的特点,就可能去和平时谈的来的异性倾诉,毕竟和同龄的异性相处比与同性在相处更有安全感。这样就容易造成早恋。

(二)学校因素。很多学校没有明确规定和要求怎样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只是一味的规定不许早恋,没有从根本上说明早恋的危害。加上没有“情感教育”这科目,总认为没必要不应该教这种东西,但往往适得其反,这反而会增加青少年对异性的新鲜好奇感。在好奇心、神秘感和逆反心理的驱使下,家长、老师越不让干的事便越想尝试,最终造成早恋。而事情发生了以后学校才处理,并且处理只是对事情的调查处分,请家长。这更会激起处于年少气胜中的青少年的叛逆心理,这无疑是本末倒置的。还有一部分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不好,能力比不上别人,为了弥补失去的自尊心和虚荣心,便用找到的异性朋友来自夸,试图解决心中的烦恼,得到精神上的寄托与安慰,可他们不明白,他们什么都不知道。这也是产生早恋的一个原因。

(三)社会因素。现在社会中关于性这一方面的刺激越来越多,在影视片里、广告里、杂志里,情爱都频繁出现。对于这方面很感兴趣的青少年就受影视媒体、不健康的书籍及社会上一些不良气习的影响,便随意模仿。青少年的心理还处于相对不完整阶段,男女恋爱的镜头频繁的出现,就会激起青少年对这种早恋的新鲜感和刺激感。

三、早恋问题的疏导策略

对待中学生早恋问题,应当耐心、宽容,加以合理的疏导,结合他们心理发展的特点,进行科学的青春期教育,提高中学生认识情感、把握情感的能力,才是解决早恋问题的根本办法。对于中学生早恋,我们应该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第一,要摸清底细,心中有数。中学生早恋情况比较复杂。有的是长期共同协作互生爱慕,双双坠入爱河;有的是表面看似亲密,往来密切,状似恋爱,其实只是普通的朋友关系;有的是一头热,属单相思;有是则是表面往来甚少,关系一般,其实已恋爱多时,一直搞的都是地下活动;还有的甚至缺乏自控,已出现越轨行为,还没有人知道。这就求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多多观察,掌握准确的信息,摸清学生的底细,在处理问题时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要针对情况,区别对待,制定不同的教育方针。对上述所说的几种情况,应区别对待。对于第二种情况,教师应大力提倡,不能捕风捉影,破坏学生之间原有的和谐气氛。对于有越轨行为的学生,要明确指出这是不道德的行为,对人对已都有危害。并要求他们立即改正,绝不允许重犯。对于其余的情况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对其进行性道德教育。要疏导他们明智的对待自己,理智的对待他人。把精力放在求知识、学本领上,并懂得两性的道德和规范。切忌形成对立情绪,否则一切教育都将是徒劳。

在中学生早恋现象屡见不鲜的当下,很多家长甚至老师闻“恋”色变,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如果处置不当,小则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演变到出现逃学、离校出走等情况,大则关系到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前途和未来,所以,处理恰当的中学生早恋问题至关重要,怎样正确有效的处理中学生早恋问题呢?

对于学生,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恋爱是没有错的,学生们不要对自己的自然情感有犯罪感。对异性有好感,就正如树要发芽、长枝、开花、结果一样正常;但是作为学生不要轻易随便地表达情感。珍爱自己,让自己的情感在最合适的时候赢得真正属于它的精彩,此外要提醒学生不要做出违反中学生行为规范的事情。花儿开得过早,会提前凋零,结不出饱满的果实。同时,让中学生努力做到“三要”:一是要尊重自己的情感,不要随意滥用;二是要尊重自己,不要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三是要慎重平衡中学生阶段学业和情感的关系,“只有翅膀上去掉了枷锁的鸟儿,才会飞得更高”。

对于家长,要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情感变化,不要给孩子扣上各种消极的帽子,积极陪伴孩子青春期的独特阶段,给孩子必要的人生指导,帮助孩子协调处理好青春期的种种困难和烦恼,做好孩子永远的最坚强后盾,而不是棍棒、打骂和威胁。同时家长不要把孩子对异性有好感当成是洪水猛兽,要把早恋等同于道德败坏。

对于老师,在教育学生时要为学生保守秘密,为孩子提供可靠的情感支持,同时开展有意义的相关活动,引导学生理智认识处理情感问题。老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过度营造早恋可怕的神秘紧张氛围,要到处传播学生的私人信息,伤害诋毁学生的个人情感。

青少年心理学的练习题 篇10

1.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可分为两种社会思维类型:假想观众和个人童话_。

2.由威胁性刺激带来的一种被压迫的主观感受就是压力感。

3.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是道德信念_。

4.从20世纪70年代,塞尔曼及其同事利用两难故事方法,如霍莉爬树,对儿童对友谊、权威、亲子关系等不同社会交往情景中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建构了儿童观点采择发展阶段理论。

5.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不研究、分析行为的内在动机、只以特殊的行为为目标,通过条件发射、模仿学习等行为转变技术,以改变不适应的行为、纠正不良或异常行为。

6.青少年表现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心理特征就是性格的意志特征。

7.社会性只是社会化的内涵之一,并非社会化内涵的全部。在社会化过程中,青少年不仅形成了发展了社会性,而且使个性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8.压力具有情绪性和动力性。

二、名词解释

1.易性癖:心理对自身性别的认定和解释与生理上的性别特征恰好相反,持续存在改变自身性别的强烈愿望。

2.他律: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

3.成人感:由于青少年身体快速发育和性的成熟,表现为其具有了成人特征,使其心理上具有了成人感。

4.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关于社会现象、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人类自身事件的认知。

5.压力:就是压力源、压力反应和压力感三者形成的综合性心理状态。

6.观点采择:是指个体能采取别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即能够认识到对同一事物或事件别人可能会有不同观点和看法,并能试图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的能力。

7.对偶故事法:是指设计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要求儿童判断是非对错;在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中去探明儿童所依据的道德规则,对偶故事法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判断时采用的一种方法。

8.社会性:是指一个人的个性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经由社会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动态复合系统。

9.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1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意识。它是人的意识的最高形式,是人区别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

11.性别角色:是指社会大众视为代表男性或女性的典型行为或态度,或符合大众愿望与理想的男性或女性的典型行为与态度。

三、判断改错

1.在青少年的个性倾向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兴趣,青少年的一切行动都是由兴趣所驱动的。(错,将两处“兴趣”改为“需要”)

2.性情感指和性生活有关的爱、憎、兴趣、恐惧等感情变化的活动。(对)

3.让儿童听完一个包含着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讨论,这种做法是对偶故事法。(错,将“对偶故事法”改为“道德两难故事法”)

4.青少年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多数还是生物取向的,且具有一定程度的刻板性。

(错,“生物”改“社会”)

5.社会支持仅仅指来自朋友、同事等个人或组织所给予的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援。(错,将“仅仅”改为“不仅仅”)

6.性的发育开始于少年期。(错,将“少年期”改为“胎儿期”)

7.青少年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完全是由后天环境决定的。(错,将“完全是由后天环境决定的”改为“由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和社会氛围影响决定的”)

8.易性别癖是性取向上的心理障碍。(错,将“性取向”改为“性别认同”)

9.他律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对)

10.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动力是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错,将“身心发展”改为“青少年品德”)

11.系统脱敏法是诱导个体缓慢地暴露出导致心理紧张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消除紧张的目的。(对)

12.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青少年应该处于后习俗道德水平。(对)

13.俗语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所以青少年的气质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改变。

(错,将“就不会发生改变”改为“不是绝对不变的,受环境、个人主观因素、年龄等因素和性格等条件影响”)

14.性教育就是知识教育。(错,将“就是知识教育”改为“不仅是知识教育,而且是人格教育”)

15.青少年阶段性别角色发展的中心任务是获得性别角色同一性。

体育活动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篇11

1、体育活动有益于青少年的心理功能提高

1.1体育活动能促进青少年智力正常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智力正常是衡量人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外心理学家就通常用智力测验来测量人的智力,以智商表示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同时,认知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体育活动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它不仅通过视觉、听觉感知动作的形象,还要通过触觉和肌肉的本体感觉来感知动作的要领、肌肉用力的程度和方法,以及完成动作过程中的时间与空间关系等。在这一过程中,青少年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等等均得到发展与提高,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灵活性、敏捷性,还有助于挖掘青少年的思维潜能。

1.2体育活动能促进青少年的情绪稳定。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标志。这说明一个人身心活动和谐,喜怒无常则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体育活动内容的多样性与吸引力,能诱发青少年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体育活动内容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又能激发青少年的应变行为与能力。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既能很快激发起强烈的情感,保持乐观、稳定、健康的情绪,又能控制、克服情绪的冲动性,使之服从活动的需要。同时体育活动有助于改善大脑皮层与产生情感的各皮下中枢神经的调节能力,因而能促进青少年的情感的自控能力的成熟发展。

1.3体育活动能促进青少年优良意志品质的形成。一个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应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合理的生活目的,并有达到这些目标和目的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一切体育活动都要求人主动地进行。体育活动还充满着失败和挫折,因此它与意志品质始终联系在一起。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1.4体育活动能促进青少年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体育活动能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缩短人际间的距离。在运动协作中能彼此尊重、平等相处,还能做到分享集体与他人的欢乐与痛苦。从而有助于形成待人诚恳、合作、有礼貌等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体育活动有益于增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据多方面的调查显示,心里障碍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的大问题。现代青少年学习压力大,面对升学、就业等精神负担重,如承受不了往往容易引发打架斗殴、精神失常、自杀、违法犯罪等社会问题。神经衰弱是青年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体育活动是预防和治疗各种心理疾病的有效手段,对神经衰弱、忧郁症等多种神经官能症和心身疾病有治疗作用。尽管对一些心理疾病的病因以及体育活动为什么有助于心理疾病消除的基本机制不完全清楚,但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国内外已开始流行起来。

3、体育活动对青少年心理各方面的影响。

3.1体育活动对性格的影响。体育活动使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使性格产生质的变化。在国外的一项实验观察中,运动技能好的少年儿童表现得积极、冷静、有办法、有人缘和合作精神;反之则畏首畏尾、羞羞答答、紧张等消极倾向。经常有计划地从事体育活动对青少年良好性格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体育活动能培养青少年的意志力,及其自制力、果断性、纪律性等,这些都对性格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3.2体育活动对兴趣发展的影响。体育活动是一种充满乐趣的社会文化活动,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既能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力,还能使人精神振奋、增加趣味,促进青少年的智力发展。此外,它还具有积极性休息的作用。

3.3体育活动对个性发展的影响。第一,体育活动能展现自我,能宣泄精神压力,并能缩短人际间的距离。在体育活动协作中扩大交往,因而是清除心理冲突、发展个性、使之向健康积极方向发展的理想方法。第二,体育活动最少依赖性,活动中要遵守规则,与他人真诚合作,因此是培养青少年正确处理独立于依赖性矛盾的良好途径。第三,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体质,健全体魄,而且能促进个性的发展。

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对身心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

上一篇:论文_初中地理有效教学初探下一篇:宅基地买卖合同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