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为本职业能力培养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交往实践观视域下的职业能力培养本质上是职业教育多元主体之间通过客体中介开展交往的实践活动,包括开展交流、互动、互助、竞争与合作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能力为本职业能力培养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能力为本职业能力培养论文 篇1: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摘 要: 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的浪潮中面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艰巨任务,本文从明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出发,认为人才培养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由此构建包含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培养环境在内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职业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

为探索构建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2013年1月教育部启动“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重点项目,全国掀起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的浪潮。作为转型发展的主体,新建本科院校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面仍属探索阶段,故研究和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凸显紧迫性和重要性。文章首先明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认为其人才培养理念及体系构建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此为目标构建包含專业建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培养环境在内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征及定位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是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全面提高职业素质为目标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教育”[1]。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凸显“应用性”特征

根据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其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与“研究”大学和高职高专“技能型”大学有本质区别,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特征方面体现出“应用性”特征: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所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社会服务方面,强调为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社会输送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定位

应用型本科教育遵循为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服务的原则,强调教育呼应地方经济或行业的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合适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是基础牢、知识广、能力强、素质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专业能力。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及较强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发展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二、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应用型本科的人才目标定位决定其培养体系应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这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和精髓,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总原则。

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一)设置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专业

高校人才培养以专业建设为依托。专业建设水平直接体现学校的办学实力,更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其特点是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应用型本科专业设置应以市场发展动向为风向标,紧密围绕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变化进行调整和改革。专业设置应体现明显的职业针对性,且具有相对稳定性。

应用型本科教育立足点不在于发展学科,不追求学科门类齐全,而在于以学科支撑发展应用型专业。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主张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学校自身的历史发展优势,有选择性地发展应用型专业。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应基于充分的调研论证基础,并充分考虑学科根基和办学定位,科学规划,不断优化。

(二)设计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教育既不能依照研究型大学的标准要求学生的理论又深又厚,又不能满足于职业教育“够用”的标准。应用型本科人才对于理论的要求应该是“坚实”,既不过深又不过浅,能够掌握这个理论,并着重于将其转化为实践[2]。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比技能型人才有更宽的理论技术基础,比普通教育本科人才有更强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因此,要构建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应充分考虑职业岗位的实际,实现基础课程和实践技能课程的结合,以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首先,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设置课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针对专业对应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课程体系。注重专业知识的广度和交叉融合,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其次,将课程体系模块化。打破按学科设计教学内容的框架,将应用型本科课程按基本知识、基本素养、操作技能等能力培养进行模块化重构,做到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具体可分为通识模块、基础模块、方法论模块、实验模块。通识课程模块注重培养学生品德、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等,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基础课程模块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思维,为后续的专门知识学习打基础;方法论课程模块要求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所需的方法、技术;实验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

再次,重构课程比例和内容。在课时安排上,调整理论授课课时与实验实践课时的比例,适当在实验实践课程的教学资源上倾斜;在课程内容上,根据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发展要求,适当裁并课程,合理整合内容相关度较大的课程,更新、设计和开设全新的课程。

(三)构建职业能力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实践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职业能力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就是满足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发展的需求。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实践教学体系能否支持对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应坚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坚持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

具体来说,应有效开发与职业能力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实践教学内容的不同,相应设置成不同的课程类型,采用课内实训或实验的方式开展与基本技能和初步综合技能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实验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开放实践的形式开展涉及高级综合技能和创新技能的实践教学内容;将核心或主流技术领域的教学内容开设为必修课,将新兴技术领域的教学内容开设为选修课,将能力拓展或深度提升的教学内容开设为课外的开放实践。此外,学校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在开放实践中将所学的知识和技术实施创业项目。

(四)创造促成职业能力素质发展的环境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必须高度重视教学环境的建设和持续改进,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打造专业师资队伍、畅通素质拓展渠道来支持人才培养。

1.搭建职业能力导向的校企合作平台

校企合作办学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有力措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有相當部分只能在实际工作场所中获得,也只有在实际工作场所中才能将最新的实用技术和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传授给学生。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在实践教学、师生培训、技术改造、产品研发、毕业生就业等方面与企业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将校企资源有效整合和优化,构筑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利益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学校将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作为重要参考来设置和优化专业,将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作为重要依据来编订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征求企业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与企业联合开发技术应用项目,保证教学内容的应用性、新颖性和师生技术应用能力的持续提高;依靠企业开设实训实习基地,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性;邀请企业名家进行技术示范和就业指导,保证毕业生就业创业道路的畅通。

2.打造职业能力本位的师资团队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不仅要求专业教师掌握扎实宽厚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要求教师掌握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状况,了解技术的发展趋势,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岗位工作的指导能力。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专业教师应由业务素质高、结构优化、精干高效,并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双师型”教师构成。“走出去”和“引进来”双管齐下打造职业能力本位的教师团队:“走出去”是定期选派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或参加技能培训,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岗位的指导能力;“引进来”是聘请行业企业专家、高级管理(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师,开展讲座或技术指导,满足专业教学多样化的要求,实现学与用紧密结合。

3.畅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学生素质拓展渠道

应用型人才培养要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三个方面共同完成,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创新思维、发展职业能力和学生竞争力的关键。素质拓展一般包括思想道德、职业素养、身心素质、人文和科学素质等。应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强调的应用型、职业性特点,通过拓展第二课堂、第三课堂,让学生参与到艺术文化节、职业论坛、职业技能大赛、辩论赛、学术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实践和创新,锻炼职业能力。此外,要重视职业和就业指导教育。根据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及不同阶段学生特点确定指导工作重点,合理安排指导内容。前移职业与就业指导工作,促进学生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发挥潜能,为就业做足准备。

三、结语

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工程,也是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岗位能力、专业能力,还要有行业能力、综合能力、创业能力。地方本科院校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将更新的应用型人才观念植入教学实践中,才能真正构筑起开放且不断创新的教学体系,才能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全新局面,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定清.需求导向——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

[2]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

[3]李烨阳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研究[J].才智,2012(13).

[4]李定清.关于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5]杨文,罗曼予,陆巍.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视角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探讨[J].传承,2011(8).

[6]刘正安,郭凌华,李体仁.实施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

课题来源:1.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新时期广西地方本科财经院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研究与实践—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GXGZJG 2015B033)

2.广西财经学院2014年度校级课题“转型期地方本科财经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2014A024)

作者:宁燕珍

能力为本职业能力培养论文 篇2:

交往实践观视域下职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摘 要] 交往实践观视域下的职业能力培养本质上是职业教育多元主体之间通过客体中介开展交往的实践活动,包括开展交流、互动、互助、竞争与合作等。在交往实践观视域下研究职业能力培养路径,分析当前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构建职业能力培养主体多元化、方式直接化、模式多样化的交往实践结构特点,制定基于交往实践结构特点的职业能力培养方法,分析多元主体交往实践的职业能力培养环境,为职业教育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探索出一条可行路径。

[关 键 词] 交往实践观;职业能力;培养路径

科技发展加速全球化进程,人类社会进入高度交往的社会形态。交往实践是指多极主体通过改造相互关联的中介客体而结成主体间关系的物质活动[1]。而新型的基于交往实践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正在形成,从交往实践观的角度审视职业教育中职业能力培养实践,分析当前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建构行业因素、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职业能力四者为主体的交往实践模式。四者以职业能力为中心,开展多形式交流实践,包括交流、互动、互助、竞争与合作等,在四者的交往实践活动中磨合平衡点、支撑点和落脚点,从而进一步厘定交往实践视域下职业能力培养的结构特点,寻找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为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探索出一条可行路径。

一、职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一)职业能力培养中主体间互动性问题

在交往实践观视域下,分析学生职业能力相关的各个主体要素,发现职业能力培养主体高职院校和行业间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主体间互动目标不一致。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不同于行业培训,其更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更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的全方位系统化培养。而行业培训更侧重于某一技能的专门的专业化培训。两者培养目标不一致。二是主体间互动缺乏前瞻性。教育本身所特有的滞后性要求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必须具备前瞻性,要对行业变化具备敏锐的嗅觉和灵活的反应。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行业动态联系不够紧密,市场调研不够充分及时,导致高职院校职业能力培养内容、方式和标准滞后,不能前瞻性设置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和标准,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符合行业需求,就业困难。

(二)职业能力培养中行业渗透性问题

职前培养是学生开始进入社会行业领域的桥梁,是学生掌握基本对行业要求与标准的起点。高职院校各个专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重视行业化渗透,分析行业人才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设计出与行业核心职业能力相对应的课程,使学生具备进入各类行业所需的能力,满足各类行业对高职院校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但当前高职院校存在教学与行业实际相脱离,职业能力培养中行业要求渗透的深度、广度不足,不能满足行业对学生职业岗位知识需求和技能要求。

(三)职业能力培养校企合作课程融合度问题

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校企合作课程融合度问题。课程是为学生服务的,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是保障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关键,也是学生是否能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保障。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尤为重要。既要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又要符合行业的要求。坚持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将高职院校理论传授和企业实践训练课程相互融合,为此提供发展方向和蓝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职业教育应改革教学模式,积极推进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构建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职业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实践教学体系。但目前,众多高职院校不能较好把握高职院校理论传授和企业实践训练课程的融合度问题,出现重理论轻实践或重实践轻理论问题,导致校企合作课程实践与理论不能有效融合,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不能贯通衔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四)职业能力培养高职院校教学有效性问题

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教学有效性问题。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教学有效性问题不断受到重视。教学有效性包括职业能力培养中教学质量、教学效率、教学效果等方面。不难发现,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理論知识点枯燥,系统性不强,实践机会少,设计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现象,导致教学质量、教学效率、教学效果较差,学生学的内容无法迅速应用于岗位之中,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有效性不能保证。

二、职业能力培养的结构特点

(一)交往实践主体多元化

在交往实践结构中,行业因素、高职院校一直都与专业建设中职业能力培养发生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但是它们没有成为职业能力培养的互动主体,没有成为职业能力培养实践体系的重要成员。过去真正纳入结构的交往实践主体只有专业建设和职业能力,行业因素和高职院校只是作为专业建设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参考因素之一。而新型的基于交往实践的职业能力培养结构,行业因素和高职院校拥有同专业建设一样的交往实践主体地位,成为职业能力培养实践体系中位于第二、第三的重要交往实践主体。可以说,职业教育中职业能力培养的交流实践主体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二)交往实践方式开放化

在过去,行业因素、高职院校主要是通过专业建设间接影响职业能力培养结构设计与实施。而新型的基于交往实践的职业能力培养结构,以开放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与行业因素、高职院校等互动主体建立多层次的、直接的关系,行业因素和高职院校成为与专业建设同等重要的交往实践主体,直接与职业能力培养展开交流、互动、互助、竞争与合作等。开放化的交往实践方式更有利于职业能力培养与行业因素、高职院校建立直接紧密的联系,使其吸收、融合三方因素,进而为高职院校寻找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方法和环境需求。

(三)交往实践模式多样化

之前专业建设和职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是单一的。职业能力培养作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着力点,是专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专业建设和职业能力培养之间呈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可以说,这是一种单一、简单的交往实践模式。而新型的基于交往实践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中,行业因素、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职业能力四者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互为主体,四者之间的交往实践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具体来说,表现为在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行业因素、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职业能力培养四者之间开展交流式、互动式、合作式和竞争式的交往实践模式。

三、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

(一)贴近行业,校企合作

行业标准在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减少学生职业能力与行业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使学生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实现院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是有待思考的问题。在新型的基于交往实践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中,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贴近行业,确定与行业工作岗位要求相契合的职业能力结构,建立同行业要求相衔接的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共同商量确定专业基础、核心、拓展课程。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为主,打破了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之间的界限,根据学生的需要重新组合的课程更适合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2]。课程实施坚持校企合作,坚持校企双课堂,将院校理论教学同企业实践教学结合,使学生获得与行业匹配的职业能力。

(二)院校合作,互利共赢

除了职业能力培养中行业因素与职业能力之间的交往实践,高职院校间的校际交往实践也是职业能力培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职院校之间的校际交往实践是指某一所高职院校与另一所或几所高职院校之间发生的与职业能力培养相关的交流、互动、互助、竞争与合作。高职院校间的校际合作,应本着互利共赢、彼此尊重的原则开展,根据每类职业能力要求,选择适宜的合作方式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职业能力培养资源的共享,信息互通,以提升本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符合未来工作岗位需求。

(三)专业建设,突出特色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建设专业特色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各个方面下功夫,使本院校本专业某一方面不同且优于其他院校。这样的特色专业需要符合行业要求和院校发展的职业能力培养方法,只有培养的人才是行业急需的,是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的,才是有价值的能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专业特色。而新型的基于交往实践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充分考虑、结合行业因素、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职业能力多主体资源和环境的优势,深入探析专业的特色定位,分析哪些特色条件符合专业特色组建的前提条件,能够支撑院校构建专业特色,从而提升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质量,提高院校的社会影响力。

四、职业能力培养的环境需求

分析高职院校职业能力培养的环境需求,既是对既有职业能力培养情况的总结,又是对未来职业能力培养方向的预测,而这种总结和预测是在行业因素、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职业能力四者交往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高职教育本身就具有职业性的特点,对行业因素、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职业能力培养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培养环境进行分析不外乎两个方向:一是政策、行业环境情况。当前政策的颁布、调整牵动着各个行业发展和行业环境,如何对已存在的政策进行改进,使其更符合新型的基于交往实踐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是有待思考的问题。二是高职院校环境情况,应营造适宜职业人培养的育人环境,构建校园环境时考虑专业建设与校园环境之间的互动,把职业能力培养方式无形中与校园环境、校园文化相互融合,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职业文化氛围,以良好的校园环境保证职业能力培养的顺利进行。

五、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发展

本研究主要从整体上论述高职院校职业能力的培养,探究交往实践观视域下职业能力培养的结构特点、方法和环境,提出的更多的是大部分专业适用的普适性建议,应进一步关注不同类型职业能力培养与行业因素、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交往实践关系的特殊性,关注共性与个性差异。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将从共性出发,研究针对个别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的方法,进一步拓展交往实践观视域下职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1]陈铃光.交往实践观的现实维度[J].党史文苑,2010(2):57-58.

[2]黄宏伟.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编辑 常超波

作者:覃倩琳 汤婕

能力为本职业能力培养论文 篇3:

关于高职生能力培养系统的构建

摘要:高职生面临就业压力,学校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帮助。本着“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的办学理念,以“诚实守信、聪明智慧、技高能强、健康幸福”为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系统的构建,以文化课为专业服务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从学生就业出发,探讨高职业在校学习中,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专业课服务的实践探索。结合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职业化素养和职业化能力的培养,最后通过学生自身、用人单位、政府和评价机构三方的评价来检验职业化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效果,反馈到职业化能力培养的系统中,循环往复,提升高职生的职业化能力和素养,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能力;计算机公共课

作者简介:郝敏钗(1978-)女,河北省藁城人,研究生,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乔振民(1979-)男,河北涿州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电气电子技术。

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普及,高校毕业生就业也逐渐向市场化转化,就业竞争日趋激烈。高职生就业难问题逐渐凸显。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使原本属于个人职业困惑的问题,成为一种集体困惑,到底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出在哪里?来自人才市场的反馈信息:由于“没有工作经验”而被单位拒之门外的学生,主要是沟通协调能力、临场危机处理能力、专业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职业心态方面较为欠缺。走出校门步入职场的大学生,十年寒窗苦读,满腔热情地准备在职场中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华:而另一方面,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传统的教育体制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注重知识的学习。而忽略能力的培养。

查看众多企业的招聘广告和招聘案例,可以发现,企业欢迎的是具备诚信、责任心、敬业等精神的大学生,归纳起来就是企业最需要的是具备职业化素质的人才。职业化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要求,只有职业化的组织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同时,职业化素质更是个人职业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职业化既包括作为一个职业人所必须的学识、技术和能力,还包括工作态度、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对于在校学生来说,专业知识并不缺乏。但职业化中最为关键的软素质——良好的工作态度、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恰恰是他们所缺乏的。那么如何去加强在校学生在校的职业化能力培养并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评价是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

一、在校高职生对职业化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及目标

关于职业化至今还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定义。根据目前各种资料的归集来看,有如下几个方面流行的说法:第一说法是将社会中的某项工作作为个人谋生手段的现象,即是职业化;第二种说法是职业化就是在职场中按照一定行为规范进行职场活动的行为:第三种说法是职业化就是一种国际化职场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做合适的事。还有人把职业化精练而诙谐地形容为:老板用打工的心态决策,老板不要做员工的事情:员工用老板的心态打工。员工不要想老板的事情。不管用什么词汇来形容和表述何谓职业化,也不管表述是否准确与权威,但目前对于“职业化”内涵的理解和共识是基本一致的,就是从事某一职业的人员,能够按照职业素养、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技能所提出的职业要求,实施职业过程的状态。就叫做职业化。职业化的具体内容还应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态、职业思想、职业语言、职业习惯、职业资质、职业化通用管理能力等等。

高职生职业化能力培养以应用性目标为主,兼以预防性以及治疗性目标。职业化能力培养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协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职业世界,提升自身的职业资质和职业技能,从而将大学生活与未来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升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二、高职生职业化能力培养系统构建

职业化能力培养而向全体大学生,应从学生入学开始。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学生职业化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学生职业化能力测评阶段;第二阶段为学生职业化能力培养阶段:第三阶段为学生职业化能力评价阶段。

(一)对学生职业化能力测评

每个个体都有独特的自我,个体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能力、兴趣、气质、性格、价值观的不同。所以,学生要想培养良好的职业化能力,首先要对自身有个清晰的了解,认清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和性格,为自身的职业化素质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本文职业化素质能力培养的第一步。学生可以通过职业能力、职业兴趣等方面的测评来深入剖析自我。

1.职业兴趣测评。兴趣是指一个人寻求并参与某些特定活动的心理倾向,职业兴趣就是个人对某种类别职业与其相关的活动、学习科目等的爱好。兴趣是一个人选择职业的重要依据。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有了解了自己的职业兴趣,才能很好的培养自己的诚信、敬业等职业化素养和职业化能力。目前,在进行职业兴趣测评时,可使用的量表有爱丁堡职业倾向问卷、库德职业偏好记录、明尼苏达职业兴趣问卷、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等,其中使用最多的,公认度较高的就是《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

2.职业能力测评。职业能力测评就是测验人们在某些方面的特长和技能表现,主要的测评量表有明尼苏达办事员测验、一般办事员测验、短期雇佣测验、明尼苏达拼版测验、贝内特理解测验等。所谓适合的职业,是指能力足以胜任并且使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职业:所谓不适合的职业。是指难以胜任的职业,或虽足以胜任但大材小用,造成浪费的职业。大学生在对自己的职业能力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的培养自己的职业化能力。

3.职业气质测评。气质是指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具有先天性和相对稳定性。气质对职业活动可能有促进作用。也可能有阻碍效应。20世纪30年代,苏联生理学家将气质划分了四种基本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每种气质都有它积极的一面,也有它消极的一面。气质测验属于人格测验的范畴,常用的量表有:气质自测量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卡特尔16种人格测验、瑟斯顿人格测验、加州人格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等。

4.职业性格测评。同气质相比,性格更带有后天性,它是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16PF(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是目前比较权威的测量人格特质的测评量表。

(二)高职生职业化能力培养

如果把一个大学生的全部才能看做一座冰山,他所拥有的资质、知识、行为和技能是浮在水面上。可歸纳为职业化能力,这些都是大学生的显性素质,可以通过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者专业考试来证明。而潜在水面下的东西,是其隐形素质,可称之

为职业化素养。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一起构成了一个大学生完整的个体。职业化素质的大部分是隐性的,像冰山一样潜在水底,隐性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显性素质,显性素质是隐性素质的外在表现。对高职生职业化能力的培养应首先从隐性的职业化素养的培养开始,从而达到对职业化能力的培养。

1.职业化素养培养。(1)敬业。社会进步与事业发展都要依靠敬业精神,敬业是职场从业者基本的价值观和信条,是职业化的重要品格。大学生是不是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是用人单位挑选人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标准,大学生要充分理解敬业的不同层次:首先,职业是解决生存问题的途径,这是提倡敬业的必要条件;其次,当人们满足了一定的生存与安全需要之后,产生了实现人生价值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真正意识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这是更高一层次的敬业。所以说,敬业精神是职业化能力培养的基础:(2)责任及诚信与协作关系。良好的職业化素养来源于责任心。职业人讲求责任意识。作为大学生更要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良好的责任意识,不仅是要为自己负责,更重要的是为组织负责。大学生要从小事做起。学习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不负责任的态度,不仅会影响到个人的发展,对组织事业的发展也会带来损害。市场经济的基础是信用。诚信是一种高尚的价值观,是每个人的行为准则,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指导人们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大学生更要讲求诚信,做到言行一致,信守承诺。现代社会,当你进入职场。首先进入的是一个团队,每个人的成功必须建立在团队成功的基础上。而大学生的学习任务都是个体化的,所以协作精神是职业化的核心素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最重要的因素是团队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其次是良好的沟通。

2.职业化能力培养。(1)自我管理能力。学会管理自我是每个人成功的基础,大学生首先要学会管好自己,用自己的意志力来克服自己的缺点,培养良好的习惯,管理自己的时间、价值观、情绪等。管理好自我,了解自我,发现自己的才能,做好职业规划,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2)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拓展、维护交际圈并整合人脉资源的能力。大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未来走向职场首先都是社会人。社会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每个人都时刻生活在人际关系的环境中,每个人都需要通过人际交往来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大学生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去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如何与各种人进行沟通交流,并总结适合自己的人际交往技巧。

3.加强实践教学,注重课程内容的综合性需求。(1)制定计算机公共课授课,增加计算课基本操作知识。根据实践需求。制定计算机公共课的校本教材,明确为专业课服务的方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习者为主体,突出文化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结合文化课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样就需要我们职业学校的专业课老师和文化课老师联合起来。制定自己的校本教材,构建既能体现职教特点,又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必需的基础的文化课课程。要确保学生学习“必需的文化课知识”,为学生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必须的基础和能力,我们每学期在制定计算机公共课授课计划时,均请专业负责人或骨干教师参与,提出合理建议和意见,充分了解各专业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对课程内容及时做出调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增加学生上机实践的课时,同时也提高网络的利用率,掌握了PPT的制作方法使学生提高了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同时也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2)计算机教师要了解专业课教学重点,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主动为专业课服务。从计算机职业教育的目标而言,主要是要为社会和企业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更应贯彻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原则,以使学生获得的能力和素质受到行业、企业的欢迎与社会承认。缩小以至消除所学与所用之间的偏差。计算机职业教育应以满足产业界的要求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新的职业能力内涵为目标,构建系统化的课程并调整教学模式。

计算机公共课与各个专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虽各门课程都有着相对的独立性,但在学习和实际应用中与其它课程也存在着相通性。在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过程中,我们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按学生能力培养体系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将有关的理论课程整合、重组。这样就淡化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线,实行了知识整合、交叉安排,加强了针对性和实用性,目的是更好的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服务。

通过和专业教师沟通,及时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为自己的教学找准方向,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上普遍缺乏第一线的初、中、高层次实用型技术人才。于是,我们就适时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将我校的培养目标锁定为:培养第一线的应用技术人才。具体地说,就是培养中级的应用型技术人员。市场的需求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律要求我们办出职教的特色。职教特色可用四句话来概括,即培养目标的应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育过程的实践性,办学体制的地方性。因此,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取职业教育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关键。

(三)大学生职业化能力评价

大学生经过三年或者四年的学习,注定要走向社会,融入社会,以特定的职业人身份立足于社会,职业化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为自己能尽快融入社会做的最好的准备。大学生通过大学的学习,有意识的培养了自己的职业化能力,这种职业化能力培养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升有没有帮助,为大学生做好未来的职业有没有帮助。可以通过对大学生的职业化能力评价来进行检验。

其次,用人单位评价。经过职业化能力培养的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通过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表现来对其进行测评,学校设计一定的评价表格,由用人单位填写将大学生的现实表现反馈给学校:

第三,政府和社会专业机构评价。政府和々业机构可以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对大学生的职业化能力进行评价。可由政府的劳动部门或人事部门采取实际观察、设立资格证书考试等渠道对大学生的职业化能力进行评价。

最后,综合三个部分的评价结果,对大学生的职业化能力培养状况作出最终结论,并进行反馈,为下一步的职业化能力培养工作进行指导。当然,这三个方面的评价结果,大学生自评是基础,最为重要的是用人单位的评价。大学生通过对职业化能力素养的系统培养,有没有进步,是不是能够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关键的。政府和专业机构评价是保障,从制度上来规范化大学生职业化能力素养的培养,从而能够使其不断发展,全面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责任编辑 夏焕堂

作者:郝敏钗 乔振民

上一篇:年度工作计划2篇下一篇:教研室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