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采购课程改革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数学是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学科,也是学生的必修课程。由于数学知识点的抽象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鉴于此,会导致一部分学生丧失原有的学习自信心,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就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展开探索,总结出一些可行的对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资采购课程改革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物资采购课程改革论文 篇1:

《物资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改革报告

摘要:本文从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出发,以物流工程专业课《物资采购与库存管理》为例,介绍了应用型本科课程采用过程考核的考试方式的思想及实施成果。

关键词:物流课程;过程考核;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物资采购与库存管理》是物流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物流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对未来的就业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因此,该课程在物流教学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它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内容广泛,与实际操作结合性较高,课时较少。对于未出校门的高校学生来说,理论很空洞。教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如果还是按照传统教学方式,必然付出很多,效果还不好。物流教研室对《物资采购与库存管理》这门课进行了课程改革,目的在于让学生轻松、有效率地接受知识,让教师的教学有成效,能够达到应用性学科的教学目标。

二、课程改革的内容与目标

1.课程改革的目标。建立一个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物资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要在满足理论“必须和够用”的前提下,增加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完成教改课题要求。

2.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具体目标。在深入研究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前提下,坚持“理论够用、注重实训”的原则,对本课程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进行调整,建立一个既能做到通俗易懂,又能引起学生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方法体系。同时建立一个既体现核心理论教学成果,又注重过程考查和学生综合能力评价的综合考核体系。

三、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

独立学院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学生入学分数在本科院校中属较低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智力水平低下,只是智力类型的不同,组成人体智力是多元的,各有所长。独立学院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弱,注重实际应用,不研究高深理论。在学校中普遍情商较高,喜欢与实际密切相关的课程。因此,《物资采购与库存管理》教学就抓住这些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1.课程概况。《物资采购与库存管理》是物流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解物资采购的基本知识,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应用及发展状况。使学生理解现代物流的实际内涵,以及采购和库存管理在现代物流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课程共32学时,2学分,是一门考查课。学生主要是物流工程专业大三学生,开设时间是学生接受理论教学的最后一个学期(第六学期),因此对其大四的实习和就业都有理论指导作用。

2.教材改革。此课程未改革前教材为《采购与库存管理》,作者为杨赞,蹇令香。出版社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8年05月。该教材理论性较强,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采购管理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采购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采购管理的前沿问题,旨在帮助学生较为系统、全面地了解采购管理理论。本书的特点是:第一注重基础性,第二注重实践性,第三注重前沿性,尝试多方面知识的融会贯通,注重知识层次的递进,同时在具体内容上突出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总的来说比较适合一本院校本科教学使用,对于独立学院学生来讲理论层次较高,不易消化。因此,秉承“理论够用、注重实训”的原则,我们使用了实务性较强的教材《采购与供应管理实务》。该书由种美香主编,于2012年8月出版,出版社为清华大学出版社。该教材以项目导向引领、以任务驱动开篇、以测试考核总结,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学习任务的教学新理念,注重实际运用与操作技能的培养。该书全面阐述了采购基础知识、选择采购模式、采购市场分析与采购计划等内容,使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采购工作各环节的操作技能。此教材因其注重实训,设置了大量的实训环节,非常适合在课堂上做实训训练。有利于学生的对采购操作技能的培养,也方便了教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考核过程的设计。

3.课堂改革。传统的课堂上是教师的“一言堂”,虽辅助多媒体和适当的案例讲解,但学生的接受状态不好,积极性不高。尤其是独立院校学生,会在失去学习兴趣后选择逃课或者扰乱课堂秩序等方式来干扰教师教学,此情况已成为让教学工作者普遍头疼的问题。

针对这一现状,应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为思路进行改革。因此,在《物资采购与库存管理》这门课上,采取了教师教学讲解与学生小组PPT汇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程的推进。通过实务、案例、问题为主,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强化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具体实施步骤如下:①开展实训课。采购组织构建是此门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属第一章内容。本章理论讲解由教师完成,共4学时。在最后一个学时布置实训任务。依据学生人数,将学生划分成6到7人一组,进行采购组织设计。可以虚构企业也可以实际调研企业,进行企业组织结构分析后作出一个采购组织框架图,制作成PPT课件。然后小组内选出代表进行PPT汇报,讲清楚小组内分工,说明具体内容,并阐述此组织结构的优缺点。准备时间为一周,汇报时间全班总共两个学时,每个小组10分钟左右。在采购项目中,制作招标公告也是重要技能。依然是教师进行理论讲解,将制作招标公告的任务提前一周下发给各小组,但要求是不仅要小组PPT汇报,每个学生都要上交一份作业,并注明招标公告的要素。汇报时间10分钟左右。两次实训课覆盖了采购内容的重要技能培训,同时制定了过程考核方式。实训课成绩每次10分,占期末总成绩的20%。②课堂案例讲解。在实际教学中,在明确理论后,都采取用案例说明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所讲知识点。所用案例比较前沿,贴近生活,最好是最新的行业资讯。同时,将案例引导至学生较熟悉的领域,如熟悉的地域或熟悉的行业,激发学生课堂听课效率和兴趣。③增加课堂练习的时间。在采购这门课中,涉及许多定量方法的应用。由于学生在课下基本不花时间在考查课的学习上,同时也不注重对定量计算方法的研究,因而改在课堂上留出适当时间,通过例题演练让学生熟悉定量计算方法。

4.考核方式改革。传统考查课的考核方法简单单一,设平时分40分,期末最后一次开卷考试,折合60分构成总成绩。这样的考核使学生平时不注重学习而是将精力都放到了最后考试,突击学习,囫囵吞枣,不能真正掌握知识。在教改项目的思路引导下,《物资采购与库存管理》采用过程考核模式。首先将成绩分为三大块,考试设为两次,若按每周2学时,共十六教学周计算,成绩分为以下三个部分:①平时成绩:在平时进行考核。上课出勤10分+课堂表现10分。占总成绩比重各为10%。②实训课:第三周和第六周分别进行两次实训课,各为10分。占总成绩比重为10%。③考试:期中考试(30分)+期末考试(30分),分别在第十周和第十六周进行,占总成绩比重各为30%。这种考核体系,使学生前十周的精力放在实训操作上,后六周的经历主要是消化课程中大量的定量计算方法等知识。将原来只有一次的期末考试设置为两次,可以让学生随学随理解,印象深刻。同时激励学生在各个阶段都有学习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对课程的知识掌握立体化全面化。

四、课程改革的成效

此次课程改革在物流2010级两个班上进行了实施。从实施的效果来看非常可喜。学生上课的出勤率和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都大幅提高。实训课的推出,使学生们对学习的态度上都有了提高,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认真积极地参与,并在实训课上迸现了让教师惊喜的创意和新意,学生和教师同时都感受到了课堂的快乐。学生大大改善了未改革前松懈怠慢的学习态度,收效明显。

1.课程改革的成果。总结来说,此次对《物资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的改革让教师收益匪浅。主要取得了几项重大突破:①丰富了物流专业课的教学方法。物流的专业课理论性强、知识点多、与实际联系紧密等,在物流教学中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了大胆改革与创新,改变了教学以讲授为主的方法,课堂中增加了大量案例教学、实训教学、探究式教学等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并且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激化了学生对经济学知识接受与创新的动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基本上解决了学生厌学的情绪问题。②完善了教学考核办法。传统的教学考核缺乏公平、激励等,教学考核中增加了过程考核,将考试分解,提高了考核的全面性、客观性与公正性。③重构了物流专业课教学内容体系。课程改革兼顾学生的特点、专业需求以及课时安排,共设计了几大内容模块,较好地解决了物流专业课内容多、课时少,学生学习吃力、无学习兴趣等诸多教学问题,并比较成功地化解了独立学院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间此消彼长的矛盾。

2.课程改革成果的推广价值。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在以下两个方面具有较大的推广与应用价值:对于教师而言,可以全面促进相关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在教学中我们明确提出了以现代教学模式为主、传统教学模式为辅、两种教学模式相互补充、灵活运用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就必须不断学习、探索并掌握更多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与方法。这个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对于广大的学生而言,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果。首先,学习态度更加端正。通过对物流专业课教学目的的研究,学生学习的目的更加明确,学生学习该课程的自觉性、积极性全面提高;其次,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引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物流专业知识的热情与兴趣。

作者:李琪

物资采购课程改革论文 篇2: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摘 要:数学是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学科,也是学生的必修课程。由于数学知识点的抽象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鉴于此,会导致一部分学生丧失原有的学习自信心,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就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展开探索,总结出一些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数学文化;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探索

数学一直贯穿于学习生涯的始终,是一门集理论基础与思维能力于一身的学科,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就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而言,数学文化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明确数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将数学文化有效引入,着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文化意识,打造具有一定人文气息的高效数学课堂。

一、创设良好的数学文化情境,逐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文化意识

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挑战。教师的责任不仅限于对小学生数学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逐步建立小学生的数学文化意识[1]。因此,在此过程中,教师的首要目标就是创设良好的数学文化情境,让小学生在数学文化情境中不断感受,促进小学生数学文化意识的形成。例如,在“圆”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讲解关于圆周率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最为枯燥的环节就是进行概念性学习,以往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机械地进行概念性的讲解,教师在讲台上讲,小学生在讲台下听,小学生对数学概念性知识的理解不够明确,觉得数学概念性知识特别枯燥无趣,就会丧失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创设数学文化情境,将小学生带入其中。第一步,教师向小学生介绍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故事,激发小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数学文化的兴趣;第二步,利用故事的趣味性讲解带入圆周率的概念,让小学生结合故事进行数学知识的概念性记忆;第三步,教师组织小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营造数学文化氛围,让小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建立初步的数学文化意识。

二、拓宽小学生数学思维,让小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文化的情感教育功能

数学文化作为新课程改革中引入的新词汇,是数学文化从学术形态走向教育形态的转变过程。部分教师对此可能还较为陌生,基于此将数学文化渗透进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是十分必要的。数学文化渗透性教育旨在拓宽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有效掌握,让小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小学生数学能力的不断攀升。例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的教学活动中,首先,教师向小学生讲解人民币面值的知识,让小学生正确认识人民币的每个面值,使学生拥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其次,教师引导小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目前,小组合作学习也是现代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如一组小学生作为采购人员,另一组小学生为售货人员,并向小学生说明角色定义的存在价值以及需要怎样的活动;再次,教师组织小学生进行物资采购,让小学生可以正确使用人民币,同时在此过程中加强小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讓数学文化和情感教育得以有效融合;最后,教师转变思路,利用数学文化进一步拓宽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交给小学生20元钱进行物资采购,提问:经过采购小学生又会剩余多少钱?以此锻炼小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并且引导小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学习,从而升华数学文化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

三、联系实际日常生活,使小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价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课程标准也在进行不同程度的修订。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文化开始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板块而存在,并受到越来越多数学教师的不断关注,但无论怎样的变更方式,数学文化的基本意义不会变更,始终需要数学文化与实际日常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价值,从而促进学生提升自身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3]。例如,在“认识方向”一课的教学活动中,第一,教师从数学文化的渗透开始讲解,为学生讲述古代人如何进行方向的辨别,为学生展示指南针的用法;第二,教师组织学生在课下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在课堂上教师将学生的资料和教学内容进行充分整合,引导小学生学会如何辨别方向,同时使学生可以准确地运用数学文化的方位名词,用以描述某一地点的位置;第三,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数学文化实践活动,带小学生走出数学课堂教学,在学校的操场上让小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回忆自己上学、放学的方向,同时利用树木、房屋、太阳、指南针等多种数学文化工具以及学习到的方位知识,进行数学方位的准确分辨,促进小学生数学文化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不断实践探索,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体发展将产生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明确数学文化这一概念,通过创设数学文化情境,拓宽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联系小学生实际日常生活以及鼓励小学生创新数学知识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小学生的数学文化意识不断提升,感受数学文化的知识魅力,从而实现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生贤.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思考[J].教育革新,2019(2):66.

[2]罗伟.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8(4):26.

作者:毛天荣

物资采购课程改革论文 篇3:

基于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的“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开发

摘要:探索将技能竞赛融入课程实训,开发基于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的“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通过赛训融合创新实训内容,结合竞赛评分机制改善实训考核标准。这种情境式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拓展,提升其应用能力。

关键词:课程开发;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赛训融合

长期以来,教与学的核心矛盾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大学的课堂教授侧重于理论,而学生的学习目标则偏重于获得未来就业和从业的实际能力,这二者的不同导致教与学在行为上产生偏差,从而出现了学生“逃课”“替课”等不良现象。由政府、企业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技能大赛正成为一种教学改革的推动力量,探索把技能竞赛和教学实训有机结合在一起,是提升课堂吸引力的有益尝试。“财务管理综合实训”是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传统教学大多以“课堂练习+案例模式”,即使是各公司开发的实训模拟软件,也多以各类习题为主并附有题目的标准答案,与一般的课程习题册无异[1]。实训过程只是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效果差,已很难适应现代化人才培养模式需求。赛训融合可以有效地应对这些问题,达到“教、学、赛、训”整合化效果,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1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概述

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是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年度性大型财会赛事,从2013年启动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5届。大赛采取团队竞赛模式,由参赛队员组成相互竞争的虚拟企业,大赛平台将公司经营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简化为一套规则,设计了包括企业运营、账务处理、电子报税、税务稽查在内的四大操作模块,重点培养学生从CFO的角度综合运用所学理论模拟经营一家企业,内容涵盖从固定资产购置、物资采购到人员招聘、生产研发、市场营销、产品销售到投资、融资、账务处理、电子报税、税收稽核等一系列的生产经营决策、投融资决策、分配决策的制定执行。

2“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赛训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2.1赛训融合的“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的思路与实施步骤

课程的开发思路是:以竞赛为主线,通过“财务管理综合实训”的学习,将公司理财、财务会计、纳税实务等每门独立的课程串联起来,使学生将每项单独的学科技能整合到一个完整的实训学习中,逐步掌握财务管理岗位群相关的业务流程。按照这一思路,“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的实施阶段可以分为3个步骤,如图1所示:

1)教师方按项目设计思路,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素质为目的,将财务管理相关知识与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进行任务分解设计实训项目,将比赛内容融入日常教学中。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组织相应的教学资源,逐步建立教学计划、教案、讲义、多媒体课件、竞賽题库和课程教学网站等教学资源库。同时,教师要参考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评分标准制定综合实训评估和考核标准。

2)学生方按大赛规则要求自主组建团队,以团队为单位,分配CFO、财务经理等岗位角色,交替轮岗操作,多轮磨合后再结合自身兴趣与能力定岗参加比赛以便查验实训成果。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小组任务、为学生答疑解惑、考核评价。

3)调查和反馈课程改革实施的有效性,在加强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建立和实施课程教学的长效机制。

2.2赛训融合的“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实训项目设计

全国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共设置5个角色:CFO岗、运营岗、财务经理岗、会计岗和出纳岗。运营负责模拟企业购、产、销等日常业务处理。会计主要负责账务处理,如填写成本计算表、确认工资和薪金、电子报税等。出纳负责现金和银行存款等日常现金收付。财务经理负责凭证审核、结账、企业日常业务付款审批、投资筹资业务及出具财务报表。CFO统筹企业全盘财务管理和预算编制。赛训融合的“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的基本内容要密切联系竞赛,根据财务决策大赛的竞赛内容和相应专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素质作为依据,分解典型工作任务形成实训项目。具体实训内容如表1所示。

在实训中,这些内容可以分阶段展开。比如可以先开展情景模拟,由教师按照教材的实战案例操作,帮助学生熟悉平台规则。在这个阶段,学生掌握的各学科知识是相互没有联系的。通过第一阶段的情景模拟,学生可以将分散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这不仅有助于未来对新理论的吸收,更有助于整体理论的系统化。然后进入知识重建阶段,学生分组自行完成平台操作。在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交替岗位,目的在于让参与学生都体会到完整的决策经验。小组合作的方式也可以增进相互探讨,优势整合,提升探究知识和自学知识的能力。

2.3将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评分规则融入实训考

核评价

在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平台上,不同团队学生通过岗位扮演与团队合作,大赛平台遵循公平竞争的评分标准,给出各团队模拟运营成绩。竞赛得分标准侧重于财务管理理论的把控和实践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侧重于队员间的合作能力。因此,应将竞赛评分标准融入“财务管理综合实训”作为评价成绩的重要部分。同时应根据组内成员的相互评价、工作效能评价、领导组织能力评价、教师评价等形成多元化的基于能力的评价方法[2]。

3赛训融合的“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开发实例

存货管理是“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的重难点教学内容,原材料采购是存货管理的重要环节。本部分以“原材料采购”环节实训内容开发为例,进一步说明赛训融合的课程开发过程。

首先,确定存货采购项目的教学内容。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存货采购在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中是一项重要竞赛内容,主要考察内容是:在采购原材料前,应根据材料库存情况、资金融资情况、产品的产销情况等拟定采购计划,保证模拟企业库存的原材料、未完工产品、完工产品等比重的协调性。据此,存货采购项目的主要教学内容可以确定为结合企业需求、市场状况、行业特征、实际情况等综合考虑存货经济进货批量和采购时机。而具体采购时,供给商选择、采购方式选择等方面进行的平衡可以作为拓展知识和技能,作为竞赛的加分项目。

其次,根据赛训融合的原则,将原材料采购环节分成几个任务,为每个任务设计任务目标,说明具体任务内容等。如表2所示。

再次,设计原材料采购环节教学组织活动。教师下达原材料采购任务,组织学生学习知识点。然后学生自行分组,按要求实行交替岗位操作。所有小组每个任务操作完毕后,由小组成员先进行自我评估,之后进行小组互评选出较优方案并阐述理由。老师分析过程并评论每个小组的完成情况[3]。经过几轮演练后,各组定岗参加竞赛,最后教师根据评估标准评定成绩。在这个组织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培养,还要强调对团队成员合作能力的培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4赛训融合的“财务管理综合实训”的效果

4.1对抗中实训,增进学生的参与热情

赛训融合的“财务管理综合实训”,以互动教学为基础,采取游戏竞赛模式。实训过程营造一个较真实的企业内外部商业竞争环境,外部宏观经济指标每期变动,影响资源、消费、金融和资本市场,从而让企业时时处于危机之中,再加上竞争对手决策对市场份额的影响,使得企业在经营中如履薄冰,财务困境危机随时降临。学生在平台实训中,犹如在玩一场经营游戏,可以感受到紧张、兴奋、焦虑、成功、失败等真实的情感体验,极大地增进学生的实训热情,达到以兴趣促进实训效果。

4.2串联知识点,构建学生完整知识体系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需要先对企业的战略规划进行目标分解,从而进行资源配置、物资采购、生产营运、产品销售、筹资投资、股利分配等业务执行,并在执行过程中,时时管控成本及风险,整个实训课程涉及院校开设的跨学科的诸多理论知识,如生产要考虑生产能力的匹配,采购要考虑到价格的波动和供应商的条件,而广告、招聘必须考虑市场景气度和公司的实际需求。参与者通过角色完成任务,体验整个企业运营管理过程,通过模拟实践能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整理成一个属于自己的完善知识体系,可以使学习到的不同课程理论全面应用于模拟企业经营。

4.3有助于树立全局观,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

赛训融合的“财务管理综合实训”摒弃了传统教师保姆式的课程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提出一个任务,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在整个过程中扮演提问者和小组成员的角色。学生自主分工组成竞赛小组,实训过程由团队中财务总监主导,各个角色在独立操作之余还需与其他角色密切配合沟通,不仅要求学生对关乎企业生产运营的各个方面进行关注,有利于学生树立全局观念,而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4]。

4.4调动课余学习,加强师生间课下沟通

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学习交流群,可以根据实际大赛操作情况布置学习任务,并设定完成时间。一方面能更好地调动学生课余时间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学生对于操作的疑难问题也愿意与老师保持交流沟通,教师则可以实时反馈、及时调整。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运用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来进行预测决策,真正实现学习和实践的统一。

4.5提高教师实训教学水平,缓解学校实训软件紧张等问题

通过赛训融合的教学模式,教师能很快得到学生对于教学效果的反饋信息,并用技能竞赛标准检验教学成果,而且可以根据学生做的案例形成数据库和案例库,这些都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分析和反思,促进下一步的教学调整。此外,将竞赛与课程实训相结合,使竞赛成为课程实训的一部分,降低学校对技能竞赛的投入成本,也不需要学校为实训额外采购教学软件,有助于缓解部分院校经费和实训软件不足的难题[5]。

5结语

目前各院校专门针对职业技能

竞赛来开发课程的相对较少,本文按“赛训融合”的思路进行课程开发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从实践来看,“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课程打破学科界限,改变传统封闭孤立课程体系下的实训教学,缩短学生与财务管理岗位群需求之间的距离,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成炎.财务管理综合实验项目设计与实施[J].交通财会,2014(7):5157.

[2]赵燕,李艳.“分层渐进式”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J].商业会计,2017(1):114116.

[3]朱海鹏,郑克俊.赛学一体的高职物流综合实训课程开发与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36(12):138140.

[4]陈雯.基于“赛训融合”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11):247248.

[5]刘慧娟.“岗证赛”引领会计基础实训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商业会计, 2017(11):124125.

作者:吴晓芬

上一篇:党员汇报材料(精选2篇)下一篇:毕业生自我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