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生产持有材料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存货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资产,其期末计价直接对企业期末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程度产生重大的影响。日常生产活动中绝大多数企业往往是多种材料共同生产同一种产品、一种材料用来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或者多种材料同时用来生产多种产品,那么每一种材料如何以所生产的产品可变现净值为基础进行期末计价,尚没有具体明确的方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会计准则生产持有材料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会计准则生产持有材料论文 篇1:

浅析新会计准则中生产持有材料期末价值计量

【摘 要】 新会计准则将可变现净值、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值和公允价值作为五种计量属性。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量依据是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和成本的比较关系,不能完全符合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由于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准则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 生产持有材料; 可变现净值; 重置成本

我国已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存货,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成本计量;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则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而可变现净值的计量依据是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和成本的比较关系。这里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当一种材料用于生产多种产品而持有时,其期末价值如何确定?或者材料价格没有变化,但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该如何确定呢?

例如:2007年12月31日,某公司库存材料A1初始单位成本100元,材料A2初始单位成本为80元,材料A3初始单位成本50元,材料A4初始单位成本20元。生产W1产品需要A1,A2,A3,A4四种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为150元;生产W2产品只需要A1和A4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为130元。则W1产品的单位成本为:100+80+50+20+150=400(元);W2产品的单位成本为:100+20+130=250(元)。

当资产负债表日,由于市场材料价格波动,A1,A3,A4两种材料发生了降价,A1材料由100元降为60元,A3材料由50元降为35元,A4由20元降为15元;受此影响,W1、W2产品的市场价格也有所降低,W1由450元降为390元,W2由500元降为420元。估计相关销售费用和税金为售价的5%,根据可变现净值的定义M产品和N产品的可变现净值计算如下,W1产品可变现净值:W1估计售价-估计相关销售费用和税金=390-19.5=370.5(元);W2产品可变现净值:W2估计售价-估计相关销售费用和税金=270-13.5=256.5(元)。

一、生产持有材料存货可变现净值计量存在的问题

(一)用于生产两种产品以上的材料的可变现净值

按上例:由于A1材料可用于W1产品的生产,也可用于W2产品的生产。根据新会计准则,A1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应根据W1或W2产品确定。按照W1产品,由于W1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A1材料的可变现净值:W1产品的估计售价-将A材料加工成W1产品尚需要成本(W1产品的成本扣除A1材料成本的金额)-销售费用和税金=390-300-19.5=70.5元,低于其成本100元,因此A1的期末价值应为70.5元,按照每件29.5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按照W2产品,由于W2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其成本,A1材料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那么材料A1到底需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多少?取决于W1产品还是W2产品?这就出现了同一材料期末价值不同的现象,违背了计量一致性原则。

(二)当材料市场价格未变,成品售价降低时材料的可变现净值

A2材料价格未发生变化,由于其仅用于W1产品的生产,应按照W1产品计算其可变现净值。由于W1产品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A2材料的可变现净值:W1产品的估计售价-将A2材料加工成W1产品尚需要成本(W1产品成本扣除A3材料成本的金额)-销售费用和税金=390-320-19.5=50.5元,低于成本80元,应按每件29.5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当然,材料价格未变时,新会计准则并未明确要求按照可变现净值进行后续计量,但现实中材料价格未变时,成本价格随市场波动、能耗降低、技术进步等因素发生下降的情况比比皆是,从逻辑的一致性考虑,当然也应该将这些预计不能收回的成本反映在当期。但问题是,这种情况下,计提跌价准备是建立在企业继续生产成品然后出售的假设下的,而理性的企业此时完全可以直接出售材料以避免该跌价损失。

(三)存在可变现净值为负数的材料

假设生产W1产品,由于W1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A4在资产负债日可变现净值应等于W1的估计售价-将A4加工成W1产品尚需要成本-销售费用税金=390-380-19.5=-9.5元,以此为基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显然不符合逻辑。当然,低于0的可变现净值只有对于成本结构中比例较小的非主要材料才有可能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一般会根据新会计准则《存货》的第十八条第三款,选择和其他材料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二、对生产持有材料存货期末价值计量的建议

对于生产持有材料存货,按照其生产的成品确定可变现净值的方法并不能完全符合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而且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不符合谨慎性原则,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准则的可操作性。在会计准则国际准则趋同的背景下,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存货》第29条:用于生产存货的材料和其他物料,不能减记到其成本以下,如果用其生产的制成品预计可按成本或更高的价格出售的话。然而,当材料价格的下跌可以表明制成品的成本将超过可变现净值时,那么该材料就应减记到可变现净值,在这种情况下,材料的重置成本可能是其可变现净值最可行的计量基础。也就是说,对于生产持有的材料,依然按照可变现净值作为其后续计量的基础,但可变现净值直接根据材料自身的重置成本计量,而不是依赖于用其生产的产成品,这一方面压缩了根据不同产品计算可变现净值从而调节利润空间,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准则的可操作性。

从表1可以看出,按照新会计准则,在W1产品售价由450元降至390元的情况下,所有的材料,无论价格是否下降,下降多少,都会提取29.5元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金额为118元,基本上相当于全部材料降价金额60元的一倍。如果根据W2产品计算,A1材料和A4又不需要计提任何跌价准备,而根据重置成本,只有价格发生下降的A1材料、A3、A4需要分别按其价格下降的金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与以何种产品作为计算依据无关。显然,后者更加客观,便于操作,也更符合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当销售产品不如销售材料时,企业肯定选择后者。生产和市场需求的不同,材料的用途和目的随着企业管理者持有意图的改变而变化,生产持有材料和待售材料的具体划分在现实中没有多大意义,以重置成本作为生产持有材料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使得生产持有材料和待售材料具有相同的计量基础,可以避免企业简单地通过改变材料用途从而调节利润的做法。●

【参考文献】

[1]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财政部会计司.人民出版社,2007.4.

[2] 《会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5.

[3] 《国际会计准则2002》.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5.

作者:曾焱鑫

会计准则生产持有材料论文 篇2:

原材料期末计价探析

摘要:存货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资产,其期末计价直接对企业期末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程度产生重大的影响。日常生产活动中绝大多数企业往往是多种材料共同生产同一种产品、一种材料用来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或者多种材料同时用来生产多种产品,那么每一种材料如何以所生产的产品可变现净值为基础进行期末计价,尚没有具体明确的方法。本文在企业持续生产的假设下,探究了此时材料存货期末该如何计价,以期为企业更好地管理材料存货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可变现净值 贡献比率

一、存货的定义及其期末计价

(一)存货的定义

按照会计准则的定义,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企业的存货按照持有目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备出售的产成品、商品、在产品和以备耗用的材料、物料等两大类。

(二)存货的期末计价

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与存货的成本进行比较,按照两者中的较低者进行计量。如果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的账面成本,表明存货发生了减值,存货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不低于存货的成本,表明存货没有发生减值,那么存货仍应按照成本计量。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二、原材料的期末计价及存在的问题

(一)准则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按照准则的规定,对存货中原材料的期末计价总结如下:(1)如果企业持有的原材料用于直接出售,那么期末应该按照原材料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此时,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材料的估计售价-材料出售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2)如果企业持有的原材料用于生产产品,若产品没有发生减值,原材料按成本计价,不用计提减值准备;若产品发生了减值,原材料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此时,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产品的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产品出售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二)实际问题

虽然企业会计准则对存货的期末计价做出了规定,但是准则规定的情况只是针对单一材料生产一种产品,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往往需要多种多样的材料来共同生产同一种产品、企业的一种原材料往往被用来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或者用多种材料共同生产多种产品。那么,此时多种材料共同生产一种产品时,如果产品发生了减值,每种原材料期末该如何计价;一种材料用来生产多种产品时,产品部分增值、部分减值,此时原材料该如何计价,多种材料共同生产多种产品时材料该如何计价,准则对这些情况并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定,本文试图在企业持续生产的假设下,探究上述情形下用于生产产品原材料的期末计价,以期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存货。

三、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探析

企业的持续生产假设是指,企业的原材料是为生产产品以备耗用而持有,当有迹象表明产品发生减值,那么企业应当根据产品的售价,合理地估计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然后比较原材料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提取减值准备,而不是考虑停止生产产品将原材料直接出售来确定原材料是否提取减值准备。

无论是企业一种材料生产多种产品还是多种材料共同生产一种产品,或者说多种材料生产多种产品,期末,企业应该判断生产的产品是否发生了减值,如果产品没有发生减值,那么原材料仍然按照成本进行计量;如果产品发生了减值,应该判断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与成本的高低,如果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那么原材料仍然按照成本计量,如果可变现净值小于成本,那么应当将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至各原材料,然后分别据以提取减值准备。

(一)一种原材料生产多种产品

这种情况下,在原材料的期末计价时可以把多种产品分离开来单独进行考虑,当发生部分产品增值、部分产品减值时,未减值产品的原材料仍然按照成本计价,发生减值的产品的原材料,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的,按照可变现净值计价,按照减值材料的数量在生产产品材料总数量中所占的比例对原材料计提减值准备。

例1:企业库存A材料总的账面价值v,A材料只用来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期末甲产品因A材料价格下降发生了减值并且判断出材料的成本大于材料的可变现净值,生产甲产品的原材料应该提取的减值准备为1,乙产品没有增值也没有减值,丙产品发生了增值,生产甲、乙、丙产品耗用的A材料的价值分别为x1、x2、x3(x1+x2+x3≤v)。那么,此时生产乙、丙产品的A材料仍然按照成本进行计量,生产甲产品的A材料则按照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计量。此时生产甲产品耗用的原材料在三种产品耗用材料的总价值中所占的比例为r=x1/(x1+x2+x3),期末如果企业不调增生产计划,那么企业应对库存A原材料计提v×r×1的减值准备。

(二)多种原材料生产一种产品

期末,产品发生减值的前提下,在确定减值损失金额时,要将所有参与生产的原材料看作整体,将不同数量的原材料的成本加计求和,并与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得到减值的总额,再将发生的减值损失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摊至原材料,分别计提减值准备。

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如何进行分配,笔者认为,期末在判断出原材料的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后,企业要依据原材料的市场价值是否变动将库存的原材料归类,对于市场价值不小于材料成本的原材料归为一类,这类原材料仍然按照成本计量,表明产品的减值不是由于这些原材料市场价值发生下降所引起的,只需将确定的减值损失金额,按照一定的比例在市场价值发生下降的一类原材料中进行分配即可。至于分配标准,笔者认为,应当将市场价值发生下降的每种原材料的成本单价减去当前的市场单价,然后乘以生产单位该产品每种材料的数量,得到的结果定义为每种材料的贡献值,将各材料的贡献值与单位产品耗用材料总的贡献值做比较,即可得到每种材料的贡献比率,用来衡量不同材料市场价值下降在产品的可变现净值的下降中所贡献的比例,然后将原材料发生的减值损失按照此贡献比率分配至原材料,以此为基础来确定市场价值发生下降的每种材料应该计提的减值准备。该贡献比率既考虑了每种材料市场价值下降的因素,同时也考虑了不同原材料价值下降的不同程度的因素,当一种材料发生严重降价导致产品发生了减值,那么此时计算出的材料的贡献值相对比较大,贡献比率较高,据此分配的减值损失金额比较多,材料应该计提较多的减值准备。

例2:企业库存A材料n1吨,账面单价p1,B材料n2吨,账面单价p2,C材料n3吨,账面单价p3,D材料n4吨,账面单价p4。A、B、C、D四种材料用来生产甲产品,生产单位甲产品耗用四种材料的数量分别为x1、x2、x3、x4。期末,四种材料的市场单价分别为p1′、p2′、p3′、p4′,且p1′p4,甲产品发生了减值。

首先判断原材料的成本与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NRV=产品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产品出售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原材料的成本是不同数量的原材料成本的加计总和,即成本COST=x1×p1+x2×p2+x3×p3+x4×p ,COSTNRV时,发生的减值损失金额为L=COST-NRV,C、D材料仍然按照成本计量,A、B材料要分摊损失金额并计提减值准备;其次,求出A、B材料的贡献值,CA=(p1-p1′)×x1,CB=(p2-p2′)×x2,A的贡献比率RA=CA/(CA+CB),B的贡献比率RB=CB/(CA+CB),分摊至A材料的减值损失金额为L×RA,分摊至B材料的减值损失金额为L×RB,期末,库存的n吨A材料和m吨B材料分别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之间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

(三)多种原材料生产多种产品

多种原材料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下,应该把产品拆分开来单独进行考虑,相当于上述第二种情况,判断多种原材料生产一种产品的材料期末计价,多种原材料生产多种产品是多种原材料生产一种产品的不同产品组合。不可以把原材料拆分开来单独考虑,认为多种原材料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是一种材料生产多种产品的叠加。因为,在产品发生减值的情况下,判断原材料的成本与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时,会出现矛盾的地方。

例3:企业生产单位甲、乙、丙三种产品耗用的A材料为a1、a2、a3,账面单价为p1,耗用的B材料为b1、b2、b3,账面单价为p2,耗用的C材料为c1、c2、c3,账面单价为p3。在甲、乙产品发生减值,丙产品没有发生减值的情况下,按照一种原材料生产多种产品判断原材料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时,就甲产品而言,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甲产品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甲产品出售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A材料的成本为a1×p1,但是该可变现净值是在产品的基础上得到的,而甲产品的材料成本中,除了A材料外还有其他的材料,大多数情况下,此时的可变现净值要大于一种材料的成本,二者没有可比性。

四、结束语

本文针对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情况,在企业连续生产的假设下,探讨了库存原材料期末如何计价的问题,对三种不同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希望能够给企业更好地管理存货提供参考意见。X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作者:柴朝超 朱龙健 何跃群

会计准则生产持有材料论文 篇3:

可变现净值与期末存货成本探讨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本文对可变现净值是否应按估计售价来衡量提出质疑,并对会计准则中没有明确说明可变现净值如何确定提出疑问。

一、可变现净值定义的质疑与重新定义

从可变现净值的定义可知,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关键是确定存货的“估计售价”,但对“估计售价”没有规定时间范围。如一家谷物出售公司,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出售大麦,在资产负债表日其持有10吨大麦,该10吨大麦按合同将于一个月后以1.45元/千克出售,如何确定该批大麦的可变现净值。虽然该公司所持有的大麦打算在一个月后以1.45元/千克出售,但在资产负债表日其市场价格是1.54元/千克,从可变现净值定义角度来看是1.45元/千克,但大部分企业会用1.54元/千克反映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若大麦的账面价值是1.50元/千克,假设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为0,则按可变现净值的定义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而按照后者的理解就不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首先,该定义不符合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的要求。按照配比原则要求,在会计核算中,一个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同一个会计期间内进行确认、计量与记录,而不能提前或延后,否则就会造成经营成果不实。对于一切预支的成本、费用,要递延到有关的收入取得时,才能计列;对于与同期收入有关的一切未来费用,则应在本期内预提,以达到配比的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则要求当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应按其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新会计准则规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应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贷记“存货跌价准备”。如上例中,若按1.45元/千克作为可变现净值,就需计提减值准备,这导致将以后销售时可能发生的跌价损失预先列为本期损益,抵减了本期营业利润,不符合配比原则。

其次,按该定义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假如大麦的持有是为了进一步加工成啤酒而出售,按新会计准则规定,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按成本计量;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该材料应按可变现净值计量。但由于从材料到产成品还需要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产成品的价格会发生变动,估计售价若按预期销售价格确定会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客观性较低,因此建议按预期市场的当前销售价确定。

最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按预期销售价格确认可能会高估资产。由于对存货采用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是出于谨慎性原则,但如果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按预期销售价格确认,以此确定的价值是将来值,并没有进行折现,反而会导致高估资产。

由于要反映的是资产负债表日存货价值有没有减值,而不是将来某个时点存货价值有没有减值,因此,笔者认为上例应按1.54元/千克反映可变现价值更准确,“估计售价”应该是存货在市场上交易价格,而不是估计的销售价格。可变现净值应重新定义为:在预期市场的当前销售价格,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预期市场”定义为存货很可能出售的市场,即存货应是在某一个时点的市场价格,而不是最终的销售价格。

二、期末存货计价的质疑

首先,会计准则规定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按成本计量;如用大麦生产酒,大麦账面成本1.5元/千克,大麦的市场价格为1.4元/千克,但大麦用来生产的产成品酒的价格却上涨了,酒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按照准则规定大麦仍按1.5元/千克反映,由于实际材料价格已经下跌了,按这样处理并不能符合谨慎性原则。

其次,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应按可变现净值计量,但会出现一个问题。如以a材料生产b产品,a材料账面成本120万元,单位成本1.2万/件,数量100件,可用于生产100台b产品,a材料的市场价格为1.1万元,件,假定不发生其他销售费用。a材料价格下跌导致b产品市场价格由3万元/台降为2.6万元/台,但生产成本仍为2.8万元/台,将a材料加工为b产品需投入1.7万元/台,要确定a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如果b产品售价为2.9万元/台,则a不需要提减值;如果售价为2.6万元/台,则a材料可变现净值应为0,9万元/件(2.6-1.7),应计提减值准备0.3万元/件(1.2-0.9)。由于a材料主要用于生产b产品,因此要以b产品的售价倒推出是否提取减值准备。如果b产品售价2.6万元/台,此时直接销售材料更符合企业盈利目的,只需计提减值准备0.1万元/件(1.2-1.1),但如果用于生产b产品,则a材料应计提减值准备0.3万元/件,即多计提减值准备0.2万元/件(0.3-0.1)。因此,企业会不会改变a材料用途来调节利润,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再次,若材料价格上涨,产成品价格下跌,可变现净值会低于成本,而此时按可变现净值计价,虽然当期稳健,但因为低估资产,也会使得下期利润虚增。

最后,假如一种材料可能构成多种产品的直接材料或间接材料,在计算该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时,应选择哪一种产品的售价来计算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此外,一种产成品往往需要多种直接材料生产而成,产成品的成本又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各种间接费用构成,必定会出现某材料价格下降、另一些成本费用价格上涨的情况,由其他的成本费用变动以及预期生产的产成品价格来决定某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也不符合逻辑。

作者:葛柳燕 郑 淘

上一篇:教师年度考核总结(3篇集合)下一篇:销售年终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