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变更项目

2024-07-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会计准则变更项目(共9篇)

新会计准则变更项目 篇1

11.《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

①租赁开始日

原准则:企业应当将起租日作为租赁开始日。但是,在售后租回交易下,租赁开始日是指买主(即出租人)向卖主(即承租人)支付第一笔款项之日。

新准则:指租赁协议日与租赁各方就主要租赁条款作出承诺日中的较早者。

②融资租赁承租人租赁资产入账价值及未确认融资费用

原准则:在租赁开始日,承租人通常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并将两者的差额记录为未确认融资费用。但是如果该项租赁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的比例不大,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可按最低租赁付款额记录租入资产和长期应付款。

新准则:

A、在租赁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并将两者的差额记录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B、取消了“如果该项租赁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的比例不大,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可按最低租赁付款额记录租入资产和长期应付款。”的规定。

③承租人融资租赁初始直接费用

原准则: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承租人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租赁项目的初始直接费用,如印花税、佣金、律师费、差旅费等,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

新准则: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承租人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租赁项目的初始直接费用,如印花税、佣金、律师费、差旅费等,应当计入租赁资产价值。

④融资租赁承租人应收融资租赁款及未确认融资收益

原准则:在租赁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并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与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记录为未实现融资收益。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出租人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租赁项目的初始直接费用,如印花税、佣金、律师费、差旅费等,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

新准则:在租赁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并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与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记录为未实现融资收益。

⑤未确认融资收益/费用D的分摊

原准则:

A、承租人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时,可以采用实际利率法,也可以采用直线法、年数总和法等。

B、出租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当期应当确认的融资收入;在与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的结果无重大差异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直线法、年数总和法等。

新准则:

A、承租人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时,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

B、出租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当期应当确认的融资收入。

⑥新准则取消了原准则“超过一个租金支付期未收到租金的,应当停止确认融资收入,其已确认的融资收入,应予冲回,转作表外核算。在实际收到租金时,将租金中所含融资收入确认为当期收入。”的规定。

12.《企业会计准则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①追溯调整法

新准则增加了“不切实可行”的规定: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前期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从可追溯调整的最早期间期初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

②差错更正

原准则:

A、包括本期差错和前期差错;

B、前期差错划分重大和非重大差错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新准则:

A、仅规范前期差错,且不区分重大和非重大差错;

B、采用追溯重述法改正前期差错;

C、“追溯重述不切实可行”时的处理方法类似于追溯调整法“不切实可行”的规定。

13.《企业会计准则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股利或利润分配

原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由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所制定利润分配方案中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应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中单独列示。

新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企业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以及经审议批准宣告发放的股利或利润,不确认为资产负债表日负债,但应当在附注中单独披露。

14.《企业会计准则31号——现金流量表》

新准则与原准则没有实质上的变化。

15.《企业会计准则32号——中期财务报告》

新准则增加了以下规定:

①基本的和稀释的每股收益应当在中期利润表中列报。

②企业在确认、计量和报告各中期财务报表项目时,对项目重要性程度的判断,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不应以年度财务数据为基础。中期会计计量与年度财务数据相比,可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估计,但是,企业应当确保所提供的中期财务报告包括了相关的重要信息。

16.《企业会计准则36号——关联方披露》

新准则:

①关联方关系扩大到包括

A、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B、母公司的关键管理人员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

C、受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间接地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其他企业

②母子公司关系披露的层次:母公司、最终控制方、对外公开提供财务报表的最低中间控股公司

③关联方发生交易披露,取消金额或比例选择,要求企业必须披露交易金额

新会计准则变更项目 篇2

一、基于财务信息的企业信用评价

(一) 信用评价

信用评价可以被描述为对企业的基本信用实力和在未来大约3~5年内的风险的谨慎评价。如果把每个企业通过产生现金来清偿将来的债务作为前提的话, 影响公司未来产生现金的能力以偿还债务的三个基本因素可以概括如下:

1. 从未来营运收益中获取的现金流量是偿债的主要来源;

2. 远期股票资产和其他潜在的流动性源泉可以作为偿还债务的次要手段;

3. 当单个债务工具持有人的债务到期或者当企业被清偿时,

远期债务和所有其他负债都对公司的现金流量有全面偿还要求权。

信用评价的前提需要准确的信用分析, 信用分析就是预测未来经营中产生的现金流量, 以及通过库存资产转化为现金以产生现金流的潜力, 同时也要考虑一段时期内必须偿还的债务总量和其他债务所能提供缓冲的程度。公司的现金流和资产对其到期固定偿付的还款所提供的缓冲能力越强, 公司在可能发生的逆境中具有的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也越强, 公司的资信等级也就越高。

(二) 基于财务信息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从财务状况角度评价企业信用, 主要是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 主要使用的信用评价体系指标有:偿债能力指标, 主要包括流动比率、资产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营运能力指标, 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盈利能力指标, 包括销售毛利和资产净利率两个指标;获取现金能力的指标, 包括销售现金比率和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二、新准则实施对企业信用评价的影响

新准则体系引入国际惯例通常采用的公允价值、摊余成本、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分类、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测试并计提资产减值等, 在几乎所有的重大方面和关键环节都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趋同。在新《企业会计准则》推行后信用评价机构用以度量风险的方法, 风险评价系统以及相应的财务比率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本文认为: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后, 企业会计信息编制方法的变革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表述的影响都是直接的。而这种影响又会直接影响到银行的信贷评估。新会计准则的实行给企业信用评价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背景,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毫无疑问的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 进而也会在资本市场上反映出股票价格的波动。而在信用风险的定量度量上, 无论是对于基于财务数据的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技术, 还是对于基于资本市场实时数据的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技术, 财务数据和股票价格的变动可能会对企业的信用评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 对财务比率的影响

财务比率是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 也是股权投资者选择投资对象、债权人评价信贷风险的基本依据。新准则的颁布, 尤其是公允价值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很多具体会计处理的方法, 也使部分企业财务比率呈现与以往不同的变化趋势。新准则实施后, 整个统计指标体系都发生了变化, 即使原有统计指标名称未变, 但由于其内涵发生了变化, 指标值也产生了变化

1. 对盈利能力指标的影响。

新准则对负债的影响不大而对净利润的影响则较大。对大多数公司来说, 调整后的净资产收益率要明显大于调整前的净资产收益率, 说明新会计准则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所以在对该指标进行分析时应做大量的调整。所得税核算方法的改变、资产减值准备的不准转回、公允价值的采用、债务重组收益的确认等最终都会通过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变动而影响此类指标。

具体来看, 首先,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收入, 总资产报酬率将会发生变化。即使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内不会影响企业的总损益和权益情况, 也会减少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收入, 主营业务占利润总额的比率将会变小。

其次,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的扩大会提高净资产报酬率。若扩大到某些存货项目中, 销售毛利率下降, 短期内销售净利率增长。

再次, 存货成本的变化引起毛利率的增加。存货成本计价方法的变化, 对企业毛利率带来不确定的影响, 可能引起毛利率的增加, 也可能引起毛利率的减少, 其波动方向取决于物价的走向, 物价上涨时, 毛利率提高;物价下跌时, 毛利率下降。

2. 对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融资能力指标的影响。

企业的资金运作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 单纯通过盈利指标或数据无法全面、准确衡量其偿债能力。因此, 对企业信用评价的分析重点应在于建立在未来现金流基础上的偿债能力及其获得这种现金流的稳定性, 而这种偿债能力及其稳定性同时受到外部行业经济发展和内部企业治理与经营的双重影响。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比率等。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将发生变化, 相应地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会发生变化。在物价上涨时, 流动资产如存货等增加, 相应地流动比率提高, 负债率下降;物价下跌时, 影响结果与上相反。此类比率的变化取决于公允价值对负债规模、流动资产、短期投资和存货等科目的影响。

长期融资能力主要指资产负债率。与盈利指标和短期偿债能力一样, 这类指标的变化依赖于企业资产、负债规模在公允价值下的增减幅度。指标所显现的利好或利空情形也许只是计量模式带来的表面现象, 作为报表使用者应该综合企业内外的相关因素看待和分析。

3. 对营运能力指标的影响。

营运能力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状况和经营管理水平。计算营运能力指标时, 分子一般是销售收入 (存货周转率下则是销售成本) , 分母是不同外延的各种资产 (应收账款、存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总资产等) 。新准则取消了存货计价的后进先出法采用先进先出法, 对存货周转率的影响取决于物价的变动。存货在物价相对稳定上涨时, 如果企业改用其他计价方法必然导致存货价值有所增加, 从而也必然导致销售成本有所减少。从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 该指标在新准则下的数值要比原来的小, 因此运用该指标进行分析时必须要考虑存货计价方法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另外,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 使得销售收入的确认在时间和金额上与旧准则有较大变化。因此, 应收账款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都会发生变动。由于新准则扩大了固定资产的确认范围, 在对产品销售基本没有影响时, 固定资产周转率指标数值一般要小于旧准则下的数值, 从而导致企业营运能力变差的表象, 尤其对于那些固定资产周转率原本就比较慢的企业则更是如此。

(二) 对企业信用评价方法的影响

目前主流的信用评价方法可分为三大类:以多元统计 (包括判别分析、回归分析、Probit模型、Logit模型) 为基础的信用评价方法, 以人工智能 (如人工神经网络) 为基础的信用评价方法, 以期权理论为基础的信用评价方法。但本文认为多元判别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有效识别性, 多数公司仍采用多元判别分析这一主流方法对公司的信用进行评估。

新会计准则的一些具体政策和计量方式通过影响报表里的资产、负债、损益, 同时增加或减少所有者权益, 必然使得选用的指标体系的值发生变化, 从而会影响各变量指标在判别分析中的权重, 那么企业依照旧会计制度基础建立的判别分析模型就不再具有判别分析的显著功能了, 因此其需要建立基于新会计准则下的新的判别函数。

三、结论

由于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和具体准则发生变化后, 变化会对公司的财务数据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了信用评价里所采用的财务指标值, 导致在原会计制度下的信用评估产生改变。面对新会计准则的实施, 企业有必要构建新会计准则下公司信用评价的参考信息及在此基础上的判别分析模型。

参考文献

[1]杜莉刘昌进《新会计准则运用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决策联动的实证分析》上海金融200710

[2]樊李方《中外企业信用评价信息源比较研究》图书情报知识20076

[3]李琳《新会计准则对财务比率分析的影响》西部财会20071

[4]颜金梅《论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经济分析的影响》会计之友20073

[5]杨罡《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分析》财会研究200711

[6]袁莉《企业信用评价方法概述》建筑经济20072

[7]张家平《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商场现代化20088

新会计准则变更项目 篇3

关键词:会计政策 会计估计 变更

▲▲引言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经济形势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下,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做出更加合理、科学的变化,在处理实际的会计事务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出现的不同问题,应该用相应的处理方法来对待。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需要不停的进行学习新的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对各项事务的复杂性提高警惕,认真对待、积极创新,坚持实事就是的工作原则,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责任,确保工作质量,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基础

1.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会计政策是关乎国家、企业、个人重要利益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国、各地区、各会计团体对“会计政策”的定义都不尽相同:有的从会计核算的角度出发强调会计政策的内容,如我国会计准则将会计政策定义为“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并同时强调具体原则和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也是指导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有的从会计报表的编报角度定义会计政策,即会计政策是为编制和呈报会计报表服务的,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会计政策是企业在编报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特定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做法”,“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会计政策是指导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是为编制和呈报会计报表服务的,会计政策的选用必然会影响会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会计政策的变更也必然会导致会计报表项目确认和计量的变更。

2.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会计估计是对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基于估计而进行的量化,而会计估计变更则是基于更新的信息和技术对这种量化的精确度的进一步修订。无论是会计估计还是会计估计变更都只会影响到会计报表项目的计量层次。

▲▲二、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不同之处

1、产生原因不同

法规或规章要求会计政策进行变更是产生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之一;另外在会计政策变更后,会给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状况带来更为可靠的改变时,企业可以针对这种特定的经济环境来对会计政策进行变更,这也是会计政策产生变更的原因。

会计估计的变更也有两个原因,所有会计评估都是发生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当这个被依赖的基础发生变化时,会计评估自然也会发生改变;会计评估发生变更的第二个原因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必须发生的变更,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状况是不同的,在积累一定的新信息、新经验的前提下,会计评估会根据变化而进行变更。

2、影响范围不同

会计政策是国家统一制定,因此产生影响的范围必然会较为广泛,发生变更也必须是在遵循国家政策的基础上来进行。会计评估是结合当前情况对未来进行评估,影响范围相对较小,变更内容也受特定因素的影响,内容较为单一。

▲▲三、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市场效应分析

1、多数投资者轻视会计政策的作用

丰富的财务知识对投资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国的大多数投资者财务知识匮乏,意识不到各项会计政策对企业发展所造成的巨大影响,因此,很多企业的发展并没有依赖于会计政策的帮助。

2、集体的非理性

证券市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企业投机风气浓厚,在操控股票时企业的价值不是操作的基本影响因素,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在掌握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下,为了从中获利也只能按照别人的价值来进行交易。

3、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我国整个证券市场发展时间较短,制度在逐步完善之中,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并不完善,出现了披露不及时等现象。

▲▲四、合理防范措施

1、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解决会计政策变更的披露中存在的问题。规范各项披露格式,专项统一规定。

2、規范企业治理结构。解决类似“一股独大”等问题,发展机构的投资力量。

3、扩大利益相关者参与监督会计政策的途径。会计政策的有效监督,促进会计政策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监督,便会发挥内部控制的巨大作用,顺利完成企业目标。

▲▲五、结束语

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这两个直接影响会计工作的因素,单从定义上看差异较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但在实际会计事务处理中运用起来,很多时候会产生混淆。因此,《企业会计准则第 28 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中还特别补充说明“企业难以对某项变更区分为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的, 应当将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这些政策的出台,都表明了在很多会计实际处理中,在面对不同情况下,可以根据相关规定作出相应的处理。所有不利于会计政策实施的因素被减少到最小,并且可追溯调整一些早期的不切实可行的政策,在会计政策变更时,企业可以最大限度调整,不仅有利于会计负责人员的工作开展,又有利于对企业在发展中及时响应政策的变化,适时地进行企业规划,在遵循国家政策的基础上来提高企业的各项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 近期国际会计则进展简述 [J/ OL]. 国外会计动态简报,2007;5

[2]葛家澍,林志军. 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 . 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3]李君. 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J] .中国农业会计,2007;7

作者介绍:晏阳,1992年12月生,女,北京市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会计与审计、货币金融学,邮编100031

扶贫项目变更请示 篇4

为了做好迎接国务院扶贫办及省扶贫办到我县检查验收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的准备工作,当前我县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基础设施项目已竣工验收,扶持农户饲养阉鸡等生产发展项目已完成招标采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项目已全面完成。剩余湾岭镇大平村委会大边村环境整治项目资金120万元未实施,由于县委、县政府及湾岭镇人民政府已投入资金建设该项目。为了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让项目村群众都享受到国家优惠政策。经湾岭镇大平村委会村民代表及部分群众会议讨论同意,现拟将原申报实施的大边村环境整治项目变更为湾岭镇大平村、新仔村、岭门村、湾岭村、鸭坡村及黎母山镇腰仔村、新林村、榕木村等8个项目村的养鹅项目,扶持农户发展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扶贫办公室

变更申请申报资料项目 篇5

一、国产保健食品变更申请申报资料项目

(一)保健食品变更申请表或保健食品变更备案表。

(二)变更具体事项的名称、理由及依据。

(三)申请人身份证、营业执照或者其它机构合法登记证明文件的复印件。

(四)保健食品批准证明文件及其附件的复印件。

(五)拟修订的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样稿,并附详细的修订说明。

注:

1、缩小适宜人群范围,扩大不适宜人群范围、注意事项的变更申请,除提供上述资料外,还必须提供产品生产所在地省级保健食品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出具的该产品已经生产销售的证明文件。

2、改变食用量的变更申请(产品规格不变),除提供上述资料外,还必须提供:(1)产品生产所在地省级保健食品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出具的该产品已经生产销售的证明文件;(2)减少食用量的变更申请应当提供确定的检验机构按照拟变更的食用量进行功能学评价试验后出具的试验报告;(3)增加食用量的变更申请应当提供确定的检验机构按照拟变更的食用量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试验后出具的试验报告,以及拟变更的食用量与原食用量相比较的功能学评价试验报告。

3、改变产品规格、保质期以及质量标准的变更申请,除提供上述资料外,还必须提供:(1)产品生产所在地省级保健食品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出具的该产品已经生产销售的证明文件;(2)变更后不影响产品安全与功能的依据以及相关的研究资料、科研文献和/或试验报告。其中,改变质量标准的注册申请还应当提供质量标准研究工作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3)修订后的质量标准;(4)连续三个批号样品的功效成份或标志性成分、卫生学、稳定性试验的自检报告;(5)连续三个批号的样品,其数量为检验所需量三倍(改变保质期除外)。

4、增加保健食品功能项目的变更申请,除提供上述资料外,还必须提供:(1)产品生产所在地省级保健食品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出具的该产品已经生产销售的证明文件;(2)修订的质量标准;(3)所增加功能项目的功能学试验报告。

5、改变产品名称的变更申请,除提供上述资料外,还必须提供拟变更后的产品通用名称与已经批准注册的药品名称不重名的检索材料(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府网站数据库中检索)。

6、申请人自身名称和/或地址改变的备案事项,除提供上述资料外,还必须提供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该申请人名称和/或地址名称变更的证明文件。

二、进口保健食品变更申请申报资料项目

(一)进口保健食品变更申请表或进口保健食品变更备案表。

(二)变更具体事项的名称、理由及依据。

(三)由境外厂商常驻中国代表机构办理变更事务的,应当提供《外国企业常驻中国代表机构登记证》复印件。

境外生产厂商委托境内的代理机构负责办理变更事项的,需提供经过公证的委托书原件以及受委托的代理机构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四)保健食品批准证明文件及其附件的复印件。

(五)生产国(地区)相关机构出具的该事项已变更的证明文件及相关资料。该证明文件必须经所在国(地区)公证机关及驻所在国中国使领馆确认。

注:

1、缩小适宜人群范围,扩大不适宜人群范围、注意事项的变更申请,除提供上述资料外,还必须提供变更后的标签、说明书实样。

2、改变食用量的变更申请(产品规格不变),除提供上述资料外,还必须提供(1)减少食用量的变更申请应当提供确定的检验机构按照拟变更的食用量进行功能学评价试验后出具的试验报告;(2)增加食用量的变更申请应当提供确定的检验机构按照拟变更的食用量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试验后出具的试验报告,以及拟变更的食用量与原食用量相比较的功能学评价试验报告;(3)变更后的标签、说明书实样。

3、改变产品规格、保质期、质量标准的变更申请,除提供上述资料外,还必须提供:(1)变更后不影响产品安全与功能的依据以及相关的研究资料和科研文献和/或试验报告。其中,改变质量标准的注册申请还应当提供质量研究工作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2)连续三个批号样品的功效成份或标志性成分、卫生学、稳定性试验的自检报告;(3)检验所需的连续三个批号的样品(改变保质期除外);(4)变更后的标签、说明书和质量标准实样。

4、增加保健食品功能项目的变更申请,除提供上述资料外,还必须提供:

(1)所增加功能项目的功能学试验报告;(2)变更后的标签、说明书和质量标准实样或样稿。

5、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内部在中国境外改变生产场地的变更申请,除提供上述资料外,还必须提供:(1)新生产场地所在国(地区)管理部门出具的该产品生产条件符合当地相应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证明文件(2)该产品被允许在新生产场地所在国(地区)自由销售的证明文件;(3)新生产场地生产的连续3个批号样品的功效成份或标志性成分、卫生学、稳定性试验的自检报告;(4)检验所需的新生产场地生产的连续三个批号的样品;(5)变更后 的标签、说明书实样。

6、改变产品名称的变更申请,除提供上述资料外,还必须提供拟变更后的产品通用名称与已经批准注册的药品名称不重名的检索材料(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府网站数据库中检索)以及变更后的标签、说明书实样或样稿。

7、申请人自身名称和/或地址名称改变的备案事项,除提供上述资料外,还必须提供产品生产国(地区)管理机构出具的该产品生产场地未变更的证明文件以及变更后的标签、说明书实样。

8、改变境内代理机构的备案事项,除提供上述资料外,还必须提供境外保健食品生产厂商委托新的中国代理机构同时取消原代理机构办理注册事务的委托文书、公证文书。

新会计准则变更项目 篇6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我国经济形势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 在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下,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做出更加合理、科学的变化, 在处理实际的会计事务时, 根据不同的情况出现的不同问题, 应该用相应的处理方法来对待。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 需要不停的进行学习新的知识, 并在实际工作中对各项事务的复杂性提高警惕, 认真对待、积极创新, 坚持实事就是的工作原则, 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责任, 确保工作质量, 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基础

1. 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会计政策是关乎国家、企业、个人重要利益的一项重要内容, 各国、各地区、各会计团体对“会计政策”的定义都不尽相同:有的从会计核算的角度出发强调会计政策的内容, 如我国会计准则将会计政策定义为“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并同时强调具体原则和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也是指导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有的从会计报表的编报角度定义会计政策, 即会计政策是为编制和呈报会计报表服务的, 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会计政策是企业在编报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特定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做法”,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会计政策是指导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 是为编制和呈报会计报表服务的, 会计政策的选用必然会影响会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 会计政策的变更也必然会导致会计报表项目确认和计量的变更。

2. 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 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会计估计是对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基于估计而进行的量化, 而会计估计变更则是基于更新的信息和技术对这种量化的精确度的进一步修订。无论是会计估计还是会计估计变更都只会影响到会计报表项目的计量层次。

二、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不同之处

1、产生原因不同

法规或规章要求会计政策进行变更是产生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之一;另外在会计政策变更后, 会给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状况带来更为可靠的改变时, 企业可以针对这种特定的经济环境来对会计政策进行变更, 这也是会计政策产生变更的原因。

会计估计的变更也有两个原因, 所有会计评估都是发生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 当这个被依赖的基础发生变化时, 会计评估自然也会发生改变;会计评估发生变更的第二个原因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必须发生的变更, 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状况是不同的, 在积累一定的新信息、新经验的前提下, 会计评估会根据变化而进行变更。

2、影响范围不同

会计政策是国家统一制定, 因此产生影响的范围必然会较为广泛, 发生变更也必须是在遵循国家政策的基础上来进行。会计评估是结合当前情况对未来进行评估, 影响范围相对较小, 变更内容也受特定因素的影响, 内容较为单一。

三、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市场效应分析

1、多数投资者轻视会计政策的作用

丰富的财务知识对投资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我国的大多数投资者财务知识匮乏, 意识不到各项会计政策对企业发展所造成的巨大影响, 因此, 很多企业的发展并没有依赖于会计政策的帮助。

2、集体的非理性

证券市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 企业投机风气浓厚, 在操控股票时企业的价值不是操作的基本影响因素, 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在掌握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下, 为了从中获利也只能按照别人的价值来进行交易。

3、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我国整个证券市场发展时间较短, 制度在逐步完善之中, 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并不完善, 出现了披露不及时等现象。

四、合理防范措施

1、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解决会计政策变更的披露中存在的问题。规范各项披露格式, 专项统一规定。

2、规范企业治理结构。解决类似“一股独大”等问题, 发展机构的投资力量。

3、扩大利益相关者参与监督会计政策的途径。会计政策的有效监督, 促进会计政策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监督, 便会发挥内部控制的巨大作用, 顺利完成企业目标。

五、结束语

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这两个直接影响会计工作的因素, 单从定义上看差异较大, 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但在实际会计事务处理中运用起来, 很多时候会产生混淆。因此,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中还特别补充说明“企业难以对某项变更区分为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的, 应当将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这些政策的出台, 都表明了在很多会计实际处理中, 在面对不同情况下, 可以根据相关规定作出相应的处理。所有不利于会计政策实施的因素被减少到最小, 并且可追溯调整一些早期的不切实可行的政策, 在会计政策变更时, 企业可以最大限度调整, 不仅有利于会计负责人员的工作开展, 又有利于对企业在发展中及时响应政策的变化, 适时地进行企业规划, 在遵循国家政策的基础上来提高企业的各项经济效益。

摘要:会计政策及其变更、会计估计及其变更之间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 我们在实务工作中, 要正确运用该准则, 就要分清它们之间的区别, 同时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 及时更新知识, 防止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促进日常会计工作的发展。本文在阐述了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基本问题之后, 辨析了两者的差异, 分析了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市场效应, 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近期国际会计则进展简述[J/OL].国外会计动态简报, 2007;5

[2]葛家澍, 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1

工程项目施工变更索赔 篇7

建筑市场属于买方市场,要将工程投资进行有效的降低,低价中标得到了很大的青睐,因此建筑承包商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承包商为了中标,对于风险因素无法进行充分的考虑,施工合同中大多都是格式的条款,在进行招标的过程中,需要将主要技术进行事先的拟定,在项目开始之前,要将承包商的责任包括在其中,因此承包商就要承担更多的风险,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工程项目面临更多的风险,在承包商项目管理中,变更索赔的作用非常大,在工程管理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变更索赔的相关概述

变更的具体原因。针对工程项目施工,业主将具体的工程建设项目给予承包商让其承包,而承包商就要承担具体的风险,除非业主提出异议,合同的总价格都不会轻易发生变化,索赔是承包商自身具有的权力,当发生相关风险的时候,要确保承包商可以获得经济补偿。引发合同发生变革的主要原因包括: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法发生变化、工程建设项目范围发生变更、合同中业主对自身隐含有利要求的变更等各个方面。

变更索赔的定义。工程项目施工下的变更索赔主要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工程量变化和施工进度变更以及施工条件变更等各种因素,使施工成本和施工造价发生变化,还是导致工程性质等内容发生变化。在实际的项目工程过程中,承包商自身没有出现过错,就要业主将相关的责任进行承担,承包商自身的效益如果不想遭到损失,就要采取维护权益的具体方式,向业主合理的进行索赔,使自身的经济效益得到确保。

工程项目施工变更索赔的具体意义。在实际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将总价合同模式进行固定,进行变更索赔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经济效益和增收两种保障。特殊是一些施工结构比较复杂、技术含量又比较高、工期比较长、成本又比较高的工程项目施工。针对这样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承包商的项目效益得到压缩,这就需要承包商通过变更索赔的方式,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工程项目施工变更索赔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措施

树立变更索赔意识。树立变更索赔的意识,就要将工程承包施工合同所规定的双方权力进行确认,特别是施工方的具体权力。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自身要树立变更索赔的观念,结合变更索赔和日常的工作,在工作的每一个具体的环节当中,和具体的合同规定进行比较,要对施工标准和施工条件的变化及时的掌握,将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对于变更索赔的潜在机会要及时的发现。为变更索赔成功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一些企业等到工程出现亏损的时候,才想采取变更索赔,这个时候已经错过了最有利的时期,使其变得非常被动,而承包商也就很难获得应有的补偿。

企业的上上下下的工作人员都要树立变更索赔的观念,主管负责人要对合同和文件进行学习,对于招投标文件要详细的研读,针对一线施工工人,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要格外留心,在企业内部可以建立具体奖励考核机制,对于一些比较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促进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索赔资料的完整性。要想成功获得变更索赔,就要具备完整准确的证据资料,承包商要针对基础资料信息进行收集,要将变更索赔的线索及时的发现出来,对于变更索赔是最有利的支持。在商签合同的过程中,主要的资料包括技术规定、图纸、投标等,合同管理部分主要根据使用性质,将这些资料分发到各个部门,在项目开始之前,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对这些资料进行熟悉,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对合同进行挖掘,将其中索赔的机会找出来。在合同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对于各种资料都要进行妥善的保管,对于查阅和使用要发挥便利性,事后要进行跟踪记录,如果发现不正常的投入出现增加的情况,要将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到可以索赔的机会。

制定变更索赔的报告。编写出具有说服力的索赔报告可以促进索赔取得成功,当合同变更得以确定之后,要充分利用收集到的资料,编写变更索赔报告,变更索赔报告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因此变更索赔报告要尽可能的条例清晰,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将重点进行突出。报告中出现的措辞要明确,那些模棱两可的语言尽量不要出现,对于时间的责任,在报告中要进行清晰的界定,否则就会失去自身的有利地位,要将实际损失进行强调。索赔报告中涉及到的索赔计算要具有合理性和明确性,在计算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漏项和重复计算的情况。

对于变更索赔的及时性和技巧性要给予高度的重视。针对变更索赔,要把握好其时机,当项目中标之后,就要立即采取相应的变更索赔的具体方式,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问题,就要立即采取变更索赔,这样才会得到顺利的解决。变更索赔需要进行谈判,因此要具备一定的谈判技巧。在谈判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谈判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注重证据的使用,要做到机动灵活,充分的利用机遇。在谈判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惯性思维,因此制定多种方案,如果一个方案不行,就要赶紧换另一个方案,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结果。在进行变更索赔谈判之前,要明确哪些是对自己有利的,就可以以此作为自己的筹码,一些具有缺陷就要立即放弃。总之要做好一切思想准备,将自身的利益进行保障。

新会计准则变更项目 篇8

设计变更,将会给发包方和承包方都将带来很大的损失,一般设计如果进行变更,首先要变更合同的条款,项目成本合同都会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如果由发包方进行合同的变更,导致承包方经济损失,由发包方赔偿承包方的损失,这样一来所产生的承包方损失以及相应的经济支出,是发包方承担的。而依据实际情况,发包方应当适当同意承包方所协调改变的一定价格。在实施的整个过程当中,通常均是承包方和发包方进行共同的协调,而承包方提出相应的变更依据、具体价格以及相应的意见,交给发包方进行审核最终得到批准,从而对价格进行调整并对具体的工期进行调整。

1.项目设计变吏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控制工程变更的认可权限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具有最高的管理权限。监理工程师具有材料的审批权利,材料只有监理工程师先认可后,才能允许进入现场,这样保证了材料的具体质量和水平,保障了整个楼盘的水平和质量。另外监理工程拥有认可设计的相关权利,进而可以极大地增强设计的质量标准,而且在施工现场,监理工程师可以拥有认可施工质量的一定权利,当监理工程师认可之后,这个工程才能通过验收。如果施工现场的指令比较模糊,工程监理可以代表业主对相关的修改指令进行发布。假设要对工程进行一定的变更,承包商要获得监理工程师开出的书面签字,这样才能够凭借拥有监理工程师签字的书面合同向业主开展后续的索赔工作。

2)工程变更不能超过合同规定的工程范围

工程变更必须在合同规定的具体范围当中进行相应的修改,假设修改一旦超过了合同规定的具体范围,发包方和承包方应该进行充分协商,签订新的工程合同。如果超出工程范围,承包商可以拒绝执行发包商的指令。

3)承包商不能擅自做主进行工程变更

无论在什么条件下,承包商对合同的变更都要经过发包商的允许,承包商不能擅自进行决定对合同执行范围的修改。如果承包商感觉原来的东西有问题,正确的程序是先通知监理工程师,小的问题监理工程师现场即可决定,如果大的问题,需要发包商决定后才能进行变更,如果一方擅自变更,甲方可以拒绝对乙方进行补偿。

4)所有的变更,尽量要在工程完工前完成。

所有的变更,尽量都要在工程完工前完成,因为工程完工后进行工程变更,就造成很大的浪费。另一方面还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影响楼盘的形象,所以,如果需要变更,需要在变更前及时的双方进行沟通,在工程完工前就完成变更。

2、项目设计变更、工程量签证管理原则

在施工阶段,把工程造价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是事中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执行过程中,要明确各种商品的最高单价,一个工程涉及工程量的大小。如果单价或者工程量超出了原来的计划,要执行严格的签证流程,即只要超出计划的部分,就需要进行严格的签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明确哪些是应该签的,哪些是不可以签的哪些是合同里规定的,哪些是新增的,签过之后对总体成本的影响是多少。

设计变更主要指对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法进行修改和完善,如果进行变更,需要有设计单位、发包商、承包商和现场施工监理的共同签字。在施工过程中,还有很多的零星事物,这些对工程影响不大、对成本控制不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情,现场施工监理直接签字确认即可。

1)时间限制原则:如果乙方要对图纸和施工计划要进行变更,必须提前报送给现场施工监理审批,在图纸变更后,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一个成套的审批过程。如果乙方没有提前和施工监理打招呼或者审批超时,甲方对变更产生的费用将不予认可,如果乙方上报后,甲方没有给予及时的签证,认为甲方已经认可该签证。

2)先定价后实施的原则:在图纸进行变更后,涉及到很多原材料,新增原材料,乙方必须先向甲方进行价格说明,待甲方同意后,乙方才能进货,不能乙方先进货,再向甲方提出申请。

3)一单一算原则:一个变更申请只能针对一个项目变更,对应的也只是一份预算书;针对技術核定以及技术变更而导致的施工费用出现的提高或者降低,也一定要对应一份签订单。

4)原件结算原则:由于工程变更所发生的相关费用,乙方一定要提供相关的原始发票才可以当做结算的依据,可以这样说,原始凭证是进行结算的唯一依据。

5)针对于签证的具体格式,不管是由于任何原因而出现的签证,一定要对下一个项目进行确定:签证的依据、签证的原因,人工单位价格、具体的用工量和工作量,相关的金额、工程量的数据一定要大写才可以。

6)根据国家的相关法规,双方应该对签证的证据进行妥善保管,并对相关单据进行连续编号,避免有人对签证进行仿冒和销毁。

7)发生的签证变更根据不同情况对预算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变,假设需要进行变更的单项金额没有超过一千元的话,那么不需要调整预算,假设需要变更的单项金额超过了一千元的话,那么就必须调整预算。

论信息系统项目变更管理 篇9

传统的检验检疫监管方式, 以书面申报、现场检验检疫、书面通知放行等形式为主, 而通过电子视频监控和电子数据监控的有机结合和相互印证, 提高了检验检疫有效性, 节约了企业成本。本项目工程量大, 涉及监管企业多、监控关键点及流程各不相同, 从人工处理模式转变为信息化处理模式。工作人员要求多变, 导致实施过程中需求几经变更。在这种情况下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对项目变更进行有效管理尤为重要。

1 选择有效的配置管理工具, 制定配置管理计划

在初始阶段制定项目计划时, PM选择了配置管理工具, 制定了配置管理计划。选择了Hansky工具, 它包括配置管理工具Firefly、变更管理工具Butterfly和需求管理工具Dragonfly。Hansky可以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使用并完成各种配置管理工作。在配置管理计划中, 项目组着重制定了变更控制流程, 并与甲方通过会议形式讨论, 最终达成对变更控制流程的一致意见, 由CCB负责人签字认可。除制定配置管理计划外, 还通过hansky统一了变更管理文档的模板, 所有变更均需要使用此模板, 便于识别与管理。

2 启用动态的多层的变更控制委员会 (CCB)

在项目初期, 项目组启用动态的多层的变更控制委员会 (CCB) 。CCB由PM、用户代表、业务专家、质量管理员、配置管理员、系统总设设计师、测试组长组成, 加入人员不固定, 根据变更性质及涉及的部门进行调整。

对于设计文档、核心模块关键代码、关键测试用例等由开发人员或系统集成员提出的变更需求, 由SCCB (软件变更控制委员会) 审核并决定是否批准, 配置管理员根据SCCB的决定临时开放相应的权限, 并备案。为此, PM做了如下规定:处于工作状态的产品开发人员可对其修改, 而作为基线进入配置库的产品, 则不允许开发人员对其进行修改。对于设计文档变更首先要做同行评审, 评审内容一般是文档的规范性以及是否符合需求分析的要求, 同行评审后由系统总设计师来做专家评审, 评审的内容是设计是否符合业务需求。核心模块关键代码的变更需要通过同行评审, 评审内容是代码的编写是否符合编码规范、是否具有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检查代码是否正确完成设计要点、有没有理解错误。关键测试用例的变更由测试组长审核, 审核测试用例的数据是否典型, 某些特定的测试数据需要与客户代表进行协商。

而对于客户提出的需求变更, 为了防止出现变更信息不一致的现象, 项目组采用“窗口机制”, 即双方规定特定的人全权负责客户变更接口, 未经此两人确认的变更视为无效变更。“窗口”负责人先对客户提交的变更内容进行分析, 形成分析报告再提交给PM。PM根据报告决定临时CCB人选, 必要时还将邀请电子监控行业技术专家、业务专家及甲方领导进行联合评审, 并将评审专家意见以会议纪要的形式及时发布在检验检疫局内部网站上。将评审专家意见同时递交至项目组, 执行变更, 并再次测试, 无误后建立基线, 发布新版本。

3 规范变更控制流程

软件开发项目, 无控制的变更将迅速导致混乱, 变更须是有序的、可控的, 必须制定计划使变更对成本、工期和质量的影响降到最小。在本项目中, 由项目组提出变更控制流程初稿, 交公司高层及甲方联合讨论修改, 形成共识, 最终CCB审核通过。该变更控制流程确定了所有变更都要遵循变更请求, 受理变更, 变更方案讨论, 变更控制委员会审查, 发布变更通知并开始实施, 变更实施监控, 变更效果评估, 判断变更是否已纳入正常轨道的步骤。

在本项目建设初期, 甲方觉得需要将重点敏感进出口商品的生产加工企业等纳入电子视频监管的范围, 这个功能起初不在项目范围之内的, 增加该功能项目进度和范围严重受到影响, 用赶工等方式, 项目的质量又会大打折扣, 于是通过变更控制委员会 (CCB) 和使用变更控制系统, 来决定是否实施这个客户需求变更。

首先, 要求通过“窗口机制”甲方接口人确定这个变更需求, 并填写变更申请表, 提交项目组方“窗口”接口人。接口人先对变更内容进行分析形成分析报告, 提交给PM初审并进行备案。

其次, PM根据分析报告, 决定临时变更控制委员会组成人员, 在会议上与相关项目组成员一起分析, 得出最终变更方案, 提交CCB最终评价。CCB收到变更方案后, 开会对此方案进行讨论。估算了实现变更需要的人力、时间和增加的成本, 由于影响较大, 否决了这个变更请求。

最后, 如果CCB批准这个变更请求, 根据变更产生的影响程度, 适当调整项目的进度和成本基线。并通知相关干系人。同时通过Hansky下达变更指令, 实施变更。并要求做好变更记录, 对变更实施进行监控。在变更处理完成后, CCB对变更实际引起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估, 得出经验教训。经测试通过, 及时更新和发布版本。

通过有效的变更控制流程以及耐心的解释, 甲方终于同意不增加重点敏感进出口商品的生产加工企业等纳入电子视频监管的范围, 在甲方领导申请后, 敏感进出口商品的生产加工企业监管计划作为第二期项目上线, 并给予资金和时间上的支持。

4 结语

“全球眼”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 运行稳定, 效果良好, 先后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多位领导的审查, 他们对该公司提供的“全球眼”视频业务在检验检疫、把好国门中所发挥的提速、减负、增效、严密监管作用表示肯定。正是由于在“全球眼”信息系统项目的建设中良好的变更管理, 才能保证项目如期按质完成。

摘要:笔者以自己参与过的某大型综合性信息化建设系统为例, 探讨了信息系统项目的变更管理, 指出项目变更管理在信息系统项目实施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综合运用项目管理理论、技术并结合实际项目情况采取措施对变更进行有效管理, 控制好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更, 保证了项目质量、进度、成本, 完成项目预定目标。

上一篇:中层干部考核管理办法下一篇:2024年湖南省造价工程师土建计量:钢结构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