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追寻的美好理想和愿景,其全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毫无疑问,也就是和平共处,和睦协调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代表的是一种明确性的社会生活平台,它能克服或避免生活中的一些困境或者危险,提供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稳定的社会环境,令人更加愉快的生活其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论文 篇1: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理论逻辑及其价值

摘要: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是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产物,其原因,除了历史为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创造了理论前提外,从理论逻辑方面看,那就是马克思始终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原则:坚持科学与价值的统一、发展和批判的统一、矛盾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的统一。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方法论对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有重大指导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 方法论; 价值逻辑

一、历史条件: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前提

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是马克思站在人类历史的至高点,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考察和对资本主义深刻批判的结果。他洞察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状况,这种不和谐状况大量地表现为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共产党宣言》开宗明义地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①而阶级斗争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的摆脱一切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②这种不和谐状况,在马克思看来,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这些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对抗性质,这种矛盾的对抗性直接表现为社会的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而社会基本矛盾对抗的根源则在于私有制。众所周知,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对抗性充分暴露,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十分激烈。这为马克思揭开“人类历史之迷”、“资本主义之迷”和未来和谐社会之迷创造了理论前提。随着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两个转变”的完成,他的“两大发现”科学回答了人类社会向何处去、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的世纪难题,从而使人类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从空想变成科学,从理论变成了实践。

二、资本主义批判: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逻辑起点

批判、继承和发展的统一是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理论逻辑的起点。这里的批判是批判中继承和发展,是否定之中的肯定。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③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现实批判是马克思全部批判的出发点,从具体的现实批判上升到抽象的理论批判,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对社会的深刻批判,这展示了马克思的批判逻辑。“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时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④马克思正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了新世界。

思想批判:主要包括对唯心史观的批判、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批判和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第一,对旧哲学特别是:对唯心史观的批判。马克思首先清算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扬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指出黑格尔哲学的错误在于他不能从物质世界本身去寻找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能从经济关系中揭示历史的真正规律。马克思还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⑤在人的本质问题上,他认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⑥ 通过批判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把彻底的唯物主义运用于历史领域,形成了科学的唯物史观,这为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第二,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特别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经济学是少数人发财致富的学问,旧的经济学只描述了经济中的物物交换的关系,看不到在物的掩盖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李嘉图就“有意识地把阶级利益的对立、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利润和地租的对立当作他研究的出发点,因为他天真地把这种对立看作社会的自然规律”,⑦是铁的原则,他不懂得“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⑧马克思通过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和谐社会必然实现的历史逻辑,这是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科学方法论的理论支撑点。第三,对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批判。空想社会主义者从莫尔的“乌托邦”到傅立叶的和谐制度和欧文的实验公社都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对和谐社会给以美好的描述和设计。然而,在马克思看来,空想社会主义是“同无产阶级对社会普遍改造的最初的本能的渴望相适应的。”⑨这种理论的历史观从根本上说是唯心的,因为他们看不到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必然性,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的现实力量。马克思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不仅发现了未来和谐社会的客观必然性,而且认定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未来和谐社会的建设者。这种批判不仅是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而且使马克思构造和谐社会思想的方法走向科学。

经济批判:经济批判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立足点和主要内容,其核心是对资本主义物化现象及其社会关系的冲突的批判。他指出,这种“物化社会关系”造成了个人和社会的冲突及人与人的对抗,认为这种对抗和冲突直接表现为资本和个人、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和冲突。“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人没有独立性和个性”,因为“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⑩在他看来,资本家和工人一样也是资本的附属物,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11)马克思还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对立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只有“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才能实现未来和谐社会——实现人类的根本解放。

政治批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政治批判主要表现在对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政治上的平等、自由的批判。他批判了政治国家和社会的对立及政治国家的实质。指出:资产阶级“国家获得了和市民社会并列并且在市民社会之外的独立存在,实际上国家不外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各自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12)国家和法都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服务的。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分裂导致人的异化,在资本主义“政治共同体中人把自己看作社会存在物”,在市民社会的生活中,人“把别人看成工具,把自己也降为工具,成为外力摆布的玩物。”(13)资本主义“平等”的实质是用所谓的政治平等代替、掩盖其社会的不平等,只有拥有一定资本的人,才能享有政治权利。所以“阶级差别的消灭,一切由这些差别产生的社会的和政治的不平等也才自行消失。”(14)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政治自由和社会自由是相脱离的,资本主义政治自由是虚伪的,是有产者压迫、剥削无产者的自由。无产阶级只有在消灭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治制度后,才能有广泛的政治权利,才能享有充分的政治平等和自由。

三、科学维度、价值维度: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支撑

所谓科学维度就是马克思关于和谐社会思想以科学的历史观为指导,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走向未来和谐社会的客观必然性的视角。马克思认为,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所处的阶段和水平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15)而“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和谐的程度和状况也要受到一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马克思在考察阶级对立社会不和谐的根源时指出:“各社会阶级的斗争……为它们的经济状况的发展程度、它们的生产性质和方式以及由生产所决定的交换的性质和方式所制约。”(16)马克思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对抗性矛盾,认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他本身所创造的财富了。”(17)马克思得出了“两个必然”的结论,科学地阐明了未来真正实现和谐社会的客观必然性。

对人的价值的诉求是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又一个生长点。人的价值表现为人的需要的满足和能力的发展及其人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一致的。因为人的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18)社会发展的进程“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19)“‘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0)人的价值的充分展示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人的发展的视角,他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种形态,即人的依赖、物的依赖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人的依赖时期,个人对自然共同体的关系表现为人对人和共同体的依赖,人没有自由。物的依赖时期,人的发展表现为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使人获得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但物化的社会关系衍生为商品共同体,人对物的依赖造就了人的畸形发展——独立性和依赖性错位的双重人格特征。人的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就是未来的共产主义和谐社会,其社会关系表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1)只有到那时,人才从与自然的关系中和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将科学和价值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中。科学维度是研究社会是什么;价值维度则探讨社会应该是什么。由于主观和客观的矛盾,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目的往往处于分离状态,这导致了人类社会长期以来的不和谐。正因为如此,历史上的思想家往往把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和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性割裂开来,只有马克思才第一次把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正确的人的价值论结合起来,把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和改造社会、实现人的解放的愿望结合起来。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性和人的主体性统一于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中。认为生产物质生活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前提”,也是“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而人的活动本身是“对象性的活动”,人只有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22)人也“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23)正是以实践为基础,人类才能在改造世界中实现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四、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路径

矛盾的分析方法是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根本方法,马克思用矛盾分析方法揭示了人类社会和谐所展示的诸多层面及要素应有的相互关系。

第一层次: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和谐关系,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两者是始终处于矛盾的统一体之中。主观是否和客观相一致、在多大程度上一致,反映了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和社会是否和谐及其程度。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人才能真正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

第二层次: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和谐关系。马克思对这种关系作了经典性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4)当旧的生产关系没有彻底被消灭、新的生产关系未完全建立的时候,整个社会处于极不和谐的状态,当新的生产关系确立并处于统治地位或得到调整、完善时,社会处于相对的和谐状态。在阶级对立社会里,由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的对抗性质,这些社会从根本上说是不和谐的。

第三层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内部要素的和谐关系,主要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生产力内部诸要素的关系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是“自然存在物”,人的劳动能力是一种自然力,自然界为人们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而“劳动过程,……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25)“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26)同样,自然是人化的自然,是人的活动的“对象化”。人与自然又是互相对立的。这种对立表现在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认识的主观性的分离或对立。恩格斯曾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27)人与自然的对抗直接导致了社会和自然的不和谐。因为人又是“社会存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发生是通过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来实现的,“他们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28)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其生产方式的对抗性导致了人、社会和自然的不和谐。只有在未来的和谐社会,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才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合,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29)生产关系内部要素的关系集中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它们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关系。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人之所以为人,不仅在于他是“自然存在物”,更在于他是“社会存在物”;社会也离不开人的存在和发展,因为“人类社会历史始终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30)人与社会又是对立的。因为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的过程,“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他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作用。”(31)在人和社会的所有关系中,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它决定了生产关系及整个社会关系的性质,它的对抗和冲突是人类社会关系不和谐根源,而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关系的对立只不过被“等价”交换的物的关系所掩盖罢了。

第四层次: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关系。人自身各方面的关系指人是否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自由全面的发展就是人的需要得到极大的满足,个性充分的自由,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人完全从自然的关系中和社会的关系中解放出来。它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在人类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畸形的、片面的;在共产主义的自由人联合体中,人的自由发展表现为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和深刻性,“从前各个人联合而成的虚假的共同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在真正的共同体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只有在那里,个人才能真正把自身置于社会共同体之中,只有在那里,“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32)

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未来和谐社会思想的又一根本方法。第一,无产阶级的解放真正代表了人的解放。马克思有句名言: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但马克思所指的人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和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本主义的“人”及资产阶级的人性论的“人”是有本质区别的。青年马克思的思想有人本主义的色彩,但他很关注工人的命运,并提出了工人的解放及其现实途径问题,认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随着“两个转变”的完成,马克思在关于人的问题上更多的是谈无产阶级及其解放。“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是脱离无产险级解放来寻找一般人的解放,而是把无产阶级的解放作为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33)马克思关注无产阶级的命运和关注人类的命运是一致的。第二,无产阶级是消灭资本主义和建设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力量。毋容置疑,未来的和谐社会是彻底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的。但马克思认为,只有无产阶级用革命的手段,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通过“剥夺剥夺者”,“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才能向未来的和谐社会过渡。并认为无产阶级专政就是为了“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过渡”。(34)第三,无产阶级要完成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因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理论一经掌握群,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5)

五、方法论意义: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价值体现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方法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方法论告诉我们,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是社会和谐的最高表现,它反映了一个社会整体是否和谐及其和谐的程度、人的主体性的发挥程度和人获得解放的程度。能否正确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是能否协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前提。正确地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由于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有太多的尚未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反对一切形式的主观主义,把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贯彻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之中。

第二,必须正确协调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到首位。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一个基本点就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而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的和谐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及整个社会关系和谐的基础。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是社会和谐的物质条件。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须的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困、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36)所以,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才能真正达到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更加和谐的局面。

第三,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必须处理好终极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关系。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自由人联合体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体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37)马克思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看成是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阶段,其社会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有旧社会的痕迹;按劳分配作为平等的权利仍然属于资产阶级的权利,是一种天然特权。我们以此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只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起点,在这个阶段的和谐社会只能是底层次、低水平的。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制定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既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又协调好各方面关;既承认矛盾和差别,又缓和矛盾和缩小差别;把构建和谐社会的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长期工程,既不能一劳永逸,也不能束之高阁,它深深根置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之中。

①②⑤⑥⑨(12)(16)(17)(21)(22)(23)(28)(32)(34)(35)(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257,56,56,304,287,132,583,277~278,294,58,74,344,119,4622,9,86页。

③④(11)(20)(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43,101~102,118~119,32页。

⑦⑧(25)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6,12,208页。

(13)(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1956年版,第250,122页。

(14)(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1,630页。

(15)(18)(26)(27)(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532,373,383,532页。

(1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33)陈先达《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4期。

(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04页。

(责任编辑庆跃先)

作者:宋朝光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论文 篇2:

剖析马克思和谐社会的思想哲学

摘要: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追寻的美好理想和愿景,其全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毫无疑问,也就是和平共处,和睦协调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代表的是一种明确性的社会生活平台,它能克服或避免生活中的一些困境或者危险,提供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稳定的社会环境,令人更加愉快的生活其中。在马克思哲学的思想之中,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和唯物辩证法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唯物理论、方法论的基础方法。关于和谐社会的存在形式状态的问题有许多看法,而这些不同见解便体现了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内涵。

关键词:和谐社会;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知识倾向

1 和谐,人类一直以来的追求

因为人的特殊存在使得人自存在开始便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异于自然及其他生物的存在。因为人们意识到自身周围的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人就可以感觉到周围危险的存在,故此人不得不追寻一种确定性的,与自然和其他人通过和谐来避免危险。一般认为风险总是与不确定性有关,而确定性与可控性及稳定性是有关联的。确定性成为了人们生存下去的保护屏障,和谐社会刚好就在于人们确定性的追寻中,所以通常被认为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法。

自古以来人们妄想通过神话、巫术甚至理智去寻找、确立和谐法则,试图建立一个永久的和谐社会状态,但是如果不能征服命运,那也只能是空想而已。假使可以感知命运、认识命运、顺从命运,那么就可以避免命运的力量所带来的失败。这便是马克思哲学出现之前人们寻找确定性的普遍方法。对于那些一开始就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不断努力、奋斗,以此来改变自己身处的环境的人来说,和谐社会的起源就是人们的不同境遇,发展于人们随不同境遇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创造性活动,和谐社会就是随着人们身处的环境变化而变化,随着人身处环境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哲学开创的和谐社会的探索之路说的便是这个。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和谐社会并不是人们永久的避风港,它应该是人们人生路途中的驿站,不应该凌驾于人本身的存在。虽然说和谐社会是人们一直以来苦苦追寻的东西,但是这并不代表人们在追寻的是一种长久性的,换而言之就是永久性的和谐的存在。永久性的永恒本身存在就是一个不可能了,更不可能说去追寻。和谐社会在人们不断地质疑、不断地争论之中逐渐变成了一种存在,一种关于反思的存在。在历史中的任何一个相对和谐的时间段都会在人们追寻新选择的过程中变成一种可以被修订的选择,还有一些的和谐阶段则被人们否定。历史就像一个容器,容器里承载的都是有保质期限的东西,没有东西是永恒不变的,而每一次的改变都不代表下一次还可以这样转变。

2 确定性,追求和谐的知识倾向

在古希腊哲学中存在一种追求知识的倾向,他们把一个与多个、不变与变化、真理与谬论、善良与邪恶一一对立起来,以此作为寻找世界统一的观念,追寻事物之后的那些不变的规律和这些事物形成的原因。把和谐社会当做是思想体系并进行研究的第一个西方人是柏拉图。从正义概念进行分析,柏拉图正是以此作为研究起点,并且从这开始展开了他理想国度的追寻之路,但是柏拉图研究的理想国度是作为观念的国家,它强调的是前人的经验与自我的理想之间根本区别。古希腊哲学家们对理想社会的研究是寻求统一的理念,这种理念的获得来源于人的认识、静观、沉思[1]。对于一些会涉及到比较特殊情境的实践活动来说,那些特殊的情境是变化不定的、是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但是人是实践活动参与者,因为人本身就存在不确定的因素,这就使得实践活动的结果是不可预料的。

因为人的不自信所以人们渴望超脱自我。人们认为在一定的认知领域可以达到某种超越人的实践困境的境界。通过实践认识所获得的实在,构成了其他活动的经验,是真实的标准和尺度。主客体分离是知识性倾向的前提。在和谐社会形成过程之中历,我们会发现了的巨大认知倾向。单单就人存在这一方面上看,人的自由与追寻和谐的只是倾向是息息相关的。

人们试图寻找一种外在的保障来避免掉个人的责任和自由的负担。为了能够掌握社会的变化以及获得生存及自由的保障,人们形成了这样的信念: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规律、价值的发现和认知。但是人的信念在唯一的支配者即现实的面前,所有的人类仿佛都变成统一的个体,所有信仰好像都被清零。虽然人们好像是失去信仰,当时人们还是可以从其中得到新的力量,一种新的灵魂,犹如被救赎般,个人的存在都被超越。

3 不确定性,追求和谐的行动倾向

社会应该具有的职能是寻求确定性来获得保障和安全感,这也是人存在的前提。但是确定性不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但却是人不断超越的给定状态,是过去的代表。和谐社会对确定性的寻找能够让人们进一步地超越这种确定性,它始终建立在个性的批判及超越的活动之上。在这一方面上康德的贡献十分巨大,他的功绩在于他使传统古典思想倾向更加明显化了[2]。

康德认为知识是受宇宙的客观组织决定的,对自然的认识可以用这一认识来解释说明,康德的认识论从客体回到了主体。人们通过康德的认识体系了解到自身所存在的力量,人们开始渴望挣脱命运的束缚,渴望摆脱命运的压制。这一表现表明人们开始从神权信仰想人权转变。康德的先天的形式、范畴,使得人们的实践获得了确定性和安全性,但是人们的认识还仅仅是停在概念及心理认识的过程之中。康德的观点是将和谐社会的建设归结于人的存在,这并不是哥白尼当初提出的革命的实质,只有马克思完成并且解释了这一实质。马克思主义思想不仅指出了唯物主义的直观性,而且还指出了唯心主义的主观性。它们的共同点是不知道或者忽视人的感性行为,抬高理论而忽视实践。通过人的活动还有人的存在来使得和谐社会的发展这才是确定性真正寻求的东西。

旧哲学的中心是思维和心灵,新哲学的中心是人的存在,即现实个人的感性的活动,它是一种自然的活动进程,但是这进程是欠缺的,是不完美的。它需要人们通过不断地选择、试验、操作得出一个可以更加自由活动的结果。理念成为人们自由思维的一个方面,成为人活动的产物。理念、规律是人们历史活动的产物,作为人们说认识的事物,它们是在人们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重新计划和打点过的,是人工生产之后的产物,它们是通过人为的活动,在此之后又加上修正和验证的对象。世界是“人化的自然”。

4 和谐,超越性的现实运动

和谐社会是人存在过程中表现出的相对平稳、和睦的状态,它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可变性。它的前提是不断地超越人存在的现状,把实现人的自由作为目标。它就是人活动的本质即本身,它存在于人活动之中。人的自由是人的一个任务和义务,是设定的。所以为了自由,我们不得不去创造一个和谐社会。很明显,假如人们简单地遵从人的本能及客观规律,那么他绝对不会自由。依靠他人的实践结果来使得自己得到保障,这远比自己判断、选择来的容易,更不必说人存在的本身就需要面对太对太多的危险,所以在现实中,面对困难,多数人会选择前人的方法,通过模仿别人来解决问题。这表明一旦可以减轻负担,人们就会主动减轻包袱,以一种舒适安定的方式面对生活,这是天性。

真正的和谐社会是靠每个人努力创造的一个过程,是人们为了超越现存状态的不断策划的一个过程。站在人存在的角度看,和谐社会就是一种社会存在的状态。在马克思哲学里和谐社会就是人类行动的指向,是人类发展中不断超越的持续的状态。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内容直接地表明了这么一个观点:和谐社会就是人存在的本身。马克思思想哲学自始至终都是把未来的和谐社会当成是人存在的超越的必然过程。马克思再一次强调:和谐社会不可能是在必然性之中寻找,也不可能是在必然性的范围之外设定一个理想社会形态[3]。

5 結语

马克思思想哲学无疑是在告诉我们和谐社会就是一个自由的国度,创造和谐社会也就是自由的实现的一种过程,是对现在状态的超越。通过对现状的客观看法和批判见解来确定和谐社会的自身,和谐社会是对一个更加自由、更加激情的世界的希望。和谐社会是人自始至终的理想,是全人类的梦想。

参考文献

[1]曾德胜.人类的美好追求共产党人的治国理想——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J]广西:广西社会科学院.2005.

[2]苏承英.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和谐社会思想[J]甘肃: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09.

[3]王为. 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及启示略论[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15-17

作者:周强 张亚娟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论文 篇3:

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制度伦理建设

摘 要 马克思以现实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最基本出发点,进一步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现象与本质进行深入的了解,由此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非道德性进行了揭露与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社会的经济伦理关系进行了理想化的描述,由此也阐述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伦理的一般原则。为此本文对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制度伦理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马克思 经济伦理 制度伦理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阐述,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要加强对经济活动的规范,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虽然是对19 世纪的研究成果,反映当时社会的现状,但它对于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对经济和伦理关系做了描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关系和伦理秩序的根本依据。马克思对经济制度、经济主体和经济关系的阐述,能够使我们认识到社会发展中的多种问题,对建立经济合理的经济制度具有指导性。目前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人民的富裕,在社会改革中,当涉及到利害关系时,市场经济的弊端显露无疑,深刻表现在破坏经济秩序的道德低下的现象,说明中国市场经济中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经济伦理体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融入全球,作为世界开放经济的参与者,中国经济活动的主体面对国外的管理理念、科学技术和经济法律法规显得不太适应,尤其是在跨文化背景下的道德伦理实践中也是如此,作为经济活动的软约束,伦理在跨国经济活动中备受关注,比如经济活动主体的信用水平是建立商业关系的依据之一。所以,中国要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实现经济的持续繁荣、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就必须要以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为指导,根据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理念不断创新经济伦理思想,更好的解决经济活动中的新问题,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伦理建设。

一、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阐述

马克思以现实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最基本出发点,进一步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现象与本质深入的了解,由此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非道德性进行了揭露与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还对未来社会的经济伦理关系还进行了理想化的描述,由此也阐述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伦理的一般原则。

(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伦理的批判。

1、资本原始积累是经济制度确立的基本条件,因此马克思对此进行了批判和揭露。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奴役、劫掠、杀戮、是当时征服殖民地等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要完成这个过程,就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开来,也就是将生产与生活资料转化为资本的同时,将人民群众转演变为劳动贫民。针对这与社会伦理想违背的资本积累过程,马克思在著作中明确指出:“资本主义来到这个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着血与肮脏的东西。”

2、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需要完成这一过程就必须将劳动力转换成商品。而在这过程中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们资本创造的牺牲者。资本家正是凭借着其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一直获取工人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使资本主义所有权规律演变成资本主义的占有权规律。

3、马克思还通过对剩余价值生产基本方法揭露了表面平等所掩饰的资本对雇佣劳动者压榨劳动力的本质。它使人们脱离了封建思想的本质,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用公开的、直接的、无耻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封建宗教幻想掩盖着的剥削。马克思在著作中以通过对以商品概念与等价交换原则深刻揭开了宣扬自由、平等、博爱和正义所构成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假面具。

4、马克思在著作中对所谓的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公平合理”进行了充分的揭露。他在书中明确阐述:“工资并不是你所看到的那种东西,因为它不是劳动的价值与价格,而只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一种隐蔽形式。从批判并揭开了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公平与合理性的面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为广大劳动者真正利益的革命情怀。

(二)商品经济中经济伦理的一般原则阐释。

马克思对经济伦理思想的概括是全面而深刻的,表现在他对资本主义生产制度反道德性的意见外,还全面的描述了商品经济形态中的一般经济伦理思想,由此将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系统的框架完美的建构了出来。

1、马克思在著作中曾说道:“平等是商品经济社会最重要的一项相互关系准则”。 产生掠夺和强制的原因是没有对等的自由交换,因为根本就没有平等。马克思明确指出:“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与昔尼克派,它随时准备用自己的灵魂与肉体去和任何别的商品交换”,“他们所交换的商品作为交换价值而言也许是等价物,或者应该当作等价物。”由此可见,商品经济奉行的是交换主体的平等与交换对象的等价,这一双重原则就是人们处理经济关系的最基本准则。

2、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应遵循伦理道德原则的首要条件就是拥有自由。马克思明确指出:“商品监护人必须拥有自己的意志,体现在这些在这些人与人发生的关系中,所以,两者意志相同,才能完成交换”。也正因为这个道理,马克思也特别强调了商品的流通过程的性质决定了经济主体的自由地位和自由观念,更加的体现出自由不仅拥有法律的维护也是符合道德伦理的一个经济行为的有效准则。

3、约束和规范人们经济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伦理的最有效原则就是竞争。第一,竞争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主要形式。第二,竞争直接关系到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切身利益和命运因为它是调节市场的一种重要的社会经济力量。为此,马克思说“竞争规律作为对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一种外部强制力量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不仅表现出残酷无情的优胜劣汰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到了一个新天地。

二、经济伦理与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联系

经济伦理不仅可以将人们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也可以让人们把握社会经济生活的实践精神。马克思的经济伦理思想中可以反映出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非道德性批判、对经济活动一般原则的深入挖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精神的源泉。经济伦理在经济活动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由资源经济向人力经济演变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并且这种转化的趋势也变相的证明了经济与伦理的关系日益密切了起来,也日益突出了伦理道德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由此经济伦理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中的地位也提升到了一定的层次。在中国的经济改革中,一定要结合实际,坚持经济伦理原则,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合理定位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协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冲撞,在实践中发展经济伦理的思想。由于古典市场经济理论的影响,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中还存在着恶性竞争和欺骗等道德沦丧的现象,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规范势在必行,良好的经济伦理思想,有利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道德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批判损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一切不良行为,更好地推进新时期的和谐社会建设。

三、加强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伦理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一套实际有效的制度伦理框架来协调人们的利益冲突。马克思的经济伦理思想具有前瞻性和深刻性,关于商品经济伦理原则的一般论述,为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伦理建设作了科学揭示与指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大力加强经济制度伦理建设。

(一)完善公平竞争环境。

没有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竞争缺乏公平性,就难以维持社会规则,对社会和谐将起到副作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尽管我们在完善和规范市场竞争环境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运行机制却只是雏形,政府垄断与市场垄断共同存在着,对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秩序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形成了障碍。所以,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应该先从制度上下手,使公平竞争环境得到完善,是迫在眉睫的建设任务。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与社会和谐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也是制度伦理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建设应有的必要内涵。我国在创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将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全面的完善,将其实现社会公平、化解社会风险的积极作用完美的展现出来,把健全与完善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中,将二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社会成员的平等地位将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展现出来,也是经济建设必要的前提。

(三)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1、将政府在社会信用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和示范作用全面的展现出来。政府信用作为社会的第一信用,也可以说整个社会的信用都是在政府信用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政府要积极的强化自己的职能,增强政府服务人民的意识,将政府履行职能的公正性和效率性提高一个层次,也将政府的信用度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适当的努力。

2、要将企业改革做到位,将社会信用建设的基础打牢。同时将风险控制管理体系不断地细化,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也应该得到适当的调整,决不应自己管理体系的漏洞而导致的信用风险。第三,要将个人信用建设放在重点,将社会信用主体的价值完美地体现出来。

(四)缩小贫富差距。

将分配制度进行全面的改革,使社会人员之间因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而引发的矛盾得到缓解,不但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市场经济的本质需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重要因素。所以,,需要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调节机制,重点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中的行业、企业、群体、阶层、体制内外间的收入差距。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一直坚持下去的同时,充分利用税收、财政、工资等再分配工具从制度上进行根本的调节。改革与完善各种财政分配并且将支付的运行机制进行有效的转移,各层次财政分配主体的分配行为也实施有效的限制管理,将公众共享法律机制推行到社会经济发展中去。□

(作者:山西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在读)

参考文献:

[1]张云飞.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机理和科学要素.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 (5) .

[2]逄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中的一些理论认识和对使用该教材的建议.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5) .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4]贾松青.马克思主义永具生命力.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作者:裴 莉

上一篇:换届选举工作总结(通用3篇)下一篇:单位先进工作总结(3篇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