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数字化金融专业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针对当前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目标模糊、跨界导师严重不足、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等问题,提出构建“线上线下互联,四阶梯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打造跨界融合型双导师教学团队,搭建五大实践教学平台等对策,以期为其他兄弟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建设提供参考。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实训数字化金融专业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训数字化金融专业论文 篇1:

Fintech时代金融人才培养实验实训体系重构

摘 要:Fintech时代背景下,金融实验实训课程可以有效模拟金融创新业务场景,是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应用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最有效的方法。Fintech时代高校金融人才培养实验实训体系重构,是高校提升金融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本文分析Fintech时代金融人才能力的市场需求和核心架构,然后剖析实验实训课程内容延展性与逻辑性统一以及硬件设施和师资匹配等关键问题,从内容体系、教学策略、师资队伍、评价与保障机制等方面探讨了金融实验实训体系构建路径。

关键词:金融科技;金融人才;实验实训体系

一、引言

技术创新已经成为金融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融合最新技术与创新理念的新业务模式正推动金融业价值链重构与智能化发展, Fintech(金融科技)2.0时代已然来临。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正在重塑整个金融行业,但金融科技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发展的瓶颈之一。新的金融就业趋势强调从业人员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思维,高校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基于能力本位原则,实现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的有效对接和融合,更是当前形势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实验实训课程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有效对接学校理论知识与行业实操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Fintech时代背景下,金融实验实训课程可以有效模拟金融创新业务场景,是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应用融入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最有效的方法[1]。因此,Fintech时代高校金融人才培养,在夯实跨学科理论课程体系建设同时,需要重视实验实训教学的重要作用,根据金融科技创新发展趋势重构实验实训课程体系,这是高校提升金融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

二、Fintech时代金融人才能力的市场需求和核心架构

1.科技驱动金融发展的行业特征

金融科技(Fintech)从字面上看是金融(Finance)和科技(Technology)的结合,其本质是由科学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金融深度交叉融合,对传统金融产品和服务加以革新,是提升金融运行效率、降低金融服务成本,突破金融领域原有业务模式和传统竞争格局的一种新型业态。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大潮中,跨界互联网巨头已经挤占了传统金融机构相当程度的牌照红利与线下优势,迫使金融机构纷纷深入推进金融科技发展战略。一是独立开发移动支付、直销银行、互联网消费金融、智能客服等创新服务。二是探索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模式,期望在数据共享与分析、金融风险管理、精准营销等方面实现突破。如果说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模式推动金融业务的线上迁移,金融科技的核心则是以深度技术创新彻底颠覆和改造传统金融模式,客户行为偏好与风险评估模式将基于大数据技术重构、业务流程人工控制将被人工智能取代,甚至风险收益匹配、产品结构设计等金融核心问题也可通过“数据+技术”方式解决,金融行业将逐渐实现全方位“科技化”,金融工具和模式的创新将不断提速。

2.Fintech时代金融人才能力的市场需求

Fintech浪潮冲击下,金融行业“科技化”“创新化”“加速化”的变化趋势日益明显,行业人才需求偏好也逐渐形成新特征[2]。为了了解目前国内金融机构真实的人才需求倾向,本文采取重点抽样的方式,选取了国内10家具有代表性的金融机构作为样本①,运用R软件对其2019年校园招聘与社会招聘所涉及的岗位职责、应聘条件进行文本分析,并绘制词云图,直观描述样本金融机构招聘的关键词及词频。图1所示,10家样本金融机构的岗位多围绕机构业务设置,数据、分析、风险、管理、模型、系统、技术等关键词被提到的频率较高,说明代表性金融机构在招岗位的“数据化”“科技化”特征已然十分明显。

具体而言,商业银行在金融科技浪潮中首当其冲,2019年校招和社招中涉及数量庞大的信息科技、数据分析等崗位,交通银行更是直接设置金融科技人才管培生专项;券商总部的岗位招聘也已经突出量化研究、数据分析、科技创新等需求;保险公司则集中于培训讲师、理赔管理、保险精算以及技术支持等领域。相较于往年招聘,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技术性岗位需求也明显上升。对应于岗位职责,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金融机构最看重应聘人员在分析、开发、技术、沟通、模型等方面的“能力”与“经验”,图2显示金融机构招聘条件描述词条。这也说明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实操性与创新性素养更受重视,拥有从业经验、熟悉金融业务、掌握应用开发技术与数据挖掘分析方法以及持有CFA、CPA、FRM、SAS、CISA等资质证书等应聘者往往能够被优先录用。

图1 金融机构岗位职责词云

图2 金融机构招聘条件词云

3.Fintech时代金融人才能力的核心架构

从代表性样本金融机构的岗位需求与岗位职责的变化趋势可知,各大金融机构都在加大投入,对金融科技及其人才培养尤为重视。事实上,Fintech时代对金融科技人才确实在专业知识、综合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3]。概括地说,适应金融科技发展需求的金融人才应具备两方面能力:一是需要具有兼顾金融知识和数字技术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如图3),二是需要具备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4]。

Fintech时代金融业态同时具有金融与数字化两种属性,比如近年来在我国金融业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的移动支付、网络借贷等业务,体现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金融业务特征。因此,牢固掌握金融产品定价、金融风险管理等专业知识有助于从业人员理解业务内核,提高市场分析预测能力;而金融业务的数字化属性也促使金融创新越来越依赖于复杂数学模型以及大数据分析工具,掌握数据量化分析、系统与应用开发语言有助于提高金融业务效率与服务体验。所以,兼顾金融知识和数字技术的复合型知识结构成为Fintech时代应用性金融人才的首要条件,其次金融科技人才需要同时具备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金融科技发展的原动力在于技术创新,实务发展速度远远超过理论体系构建速度,从业人员应具备“应用”“分析”“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能够把握跨学科知识之间内在联系,适应甚至推动金融创新,因此创新思维与实践应用能力是金融科技人才快速领会行业前沿成果、适应市场变革节奏的必要前提。

三、Fintech时代金融实验实训体系的关键

实验实训课程是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有效路径,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对高校金融实验实训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Fintech时代高校金融实验实训体系构建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

1.实验实训课程内容延展性与逻辑性统一是关键

高校金融专业课程体系中广泛存在重理论课程、轻实践教学的问题,限于专业课程总课时限制,为了保证金融基础理论授课的全面性,很多高校的实验教学课时安排较少,无法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与市场业务内核的融会贯通。在Fintech时代,金融人才既要熟悉金融市场运行逻辑、金融业务的操作流程,也需要了解“智链云大”等前沿技术的原理以及在金融行业的应用等。多数高校的实验实训项目以金融基本业务的操作与验证为主,比如商业银行柜台业务操作、证券投资模拟交易等,甚至有的学校实验课程时间安排没有考虑市场现实情况,比如证券投资模拟交易课程时间和市场开盘时间不匹配,难以对接金融机构不断更新的操作系统,无法帮助学生探寻金融创新业务中的问题[5]。

高校应基于复合型知识结构需求,拓展课程内容,系统调整传统宏观金融理论的课程安排,增加微观金融课程课时,同时引入Python语言、大数据挖掘等前沿信息技术课程,突出基础性与跨学科特征。

目前高校应用性、创新性、前沿性的实验实训内容较少,基本都没有“智链云大”等前沿技术与金融业务融合的实验项目教学,课堂体验与金融实务发展前沿脱节严重[6],降低了学生借助课堂画面感实现知识深加工的效率,影响了高阶思维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所以应该提高课程体系中的动态因子,追踪金融科技趋势调整课程内容安排,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不断重构知识体系。重构实验实训课程知识体系需要特别注重内在逻辑,当前许多高校金融实验实训课程内容体系常常缺乏系统性设计,存在内容割裂、课程交叠、前沿空白、无法引入交叉学科实验等多项问题,导致金融理论知识与模拟实验情境无法真正融合[7]。因此,考虑到知识逻辑的连接性,在拓展课程体系内容的同时,需要基于全局性视野,梳理课程间的关联性,设置金融科技应用、金融大数据分析等前沿交叉课程,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科间知识的应用与创新。

2.实验实训课程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匹配是关键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高校提高实验实训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趋势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引进对实验室硬件、数据库维护等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然而,许多高校对金融实验室建设的经费投入有限,实验基础设施难以支撑实验教学模拟现实市场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一是实验教学资源不足普遍存在,制约了实验课程环境的仿真程度;二是实验室及计算机等基本设备数量不能支撑学校全面开展金融實验的要求;三是存在设备损坏与故障频发、设备陈旧运行慢、网络速度缓慢,或者实验设备落后于金融实务发展的情况,降低了实验课程的学习效果[8]。所以,高校应提高实验实训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地位,及时将可以承担“智链云大”等金融科技核心技术的软硬件设施引入校园,对接真实金融科技业务发展,改造现有实验室等。

Fintech时代实验实训课程除了需要配置较高条件的软硬件设施外,还需要匹配师资[9]。金融专业实验课程建设需要教师本身具有跨学科复合型知识结构与创新性的思维能力,但是我国高校金融专业教师虽然大多拥有博士学位以及丰富的金融理论知识,但是往往经历的是“校园到校园”的职业发展路径,金融实务经验较少[10]。同时,目前高校职称考核评价体系更重视科研论文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也难以引起教师的重视,即使金融专业教师在学校支持下开展了产学研活动,也因需兼顾校内教学科研活动,难以真正提升金融从业经验与实践能力。更关键的是,在金融科技背景下,实验教师团队需要兼具金融学与信息技术的知识背景与实际应用能力,符合要求的师资人才更是缺乏,严重制约了高校金融专业实验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如何解决好可以匹配金融科技高标准软件硬件设施的师资问题是构建Fintech时代高校金融实验实训体系的关键问题。

四、Fintech时代金融人才培养实验实训体系构建

鉴于实验实训课程对金融科技人才高阶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笔者结合所在高校实践,围绕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团队、评价机制,探讨Fintech时代高校金融实验实训体系的重构路径(图4),以期破解金融实验实训课程存在的现实困境,推动金融实验实训课程从浅层模拟走向深度学习,培养符合Fintech时代市场能力需求的金融人才。

图4 高校金融专业实验课程体系

1.重塑金融实验实训体系的课程内容

高校为了对接金融科技发展的现实需求,直观展示金融与科技融合的新业态与新工具,为学生实现知识深化提供良好的情境支持,应从内容统筹、实验层次与项目开发三个层面重塑金融实验实训课程的内容体系。

首先,应根据金融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现有实验模块,避免实验项目重叠或内容空白,实现与理论课程体系结构的对接[11]。可考虑根据金融应用与数字技术,分别开设基础实验项目,通过证券投资模拟、外汇交易模拟、银行业务模拟、保险规划设计等单项金融实验巩固并应用金融理论知识,通过Matlab、Python等软件的应用实验掌握基本编程语言与技术,同时联合金融机构资深专家提高基础实验模块的建设水平,精选金融业务案例,完善实验操作流程,丰富实验手册、课外拓展等教学资源库,强化课堂实验对市场情境的模拟程度,表征理论知识的不同层面。

其次,基于深度学习的认知规律,考虑在基础实验模块之上,逐步开设综合实验、创新实验等层次的实验项目,如期货套期保值策略与套利策略、量化投资模拟实验、家庭理财规划综合实验等,促进学生调动各层面知识,充分深化思考,加强团队合作与沟通,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构建投资决策模型、使用相应软件完成实验,提高学生金融与技术的融合应用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再次,追踪金融机构前沿业务,联合机构团队共同开发实验项目与实验软件。一方面,适应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开发创新性综合实验项目,如智能投顾实验项目、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保险产品定价实验项目等,模拟不同金融机构的综合现实情境与工作流程,提出实验工作目标,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提升业务效率的创新方法与路径,锻炼学生面对金融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循序渐进完善各个基本实验内容,真正实现实验项目模块化,构建包括银行业务模块、证券投资分析模块、国际结算模块、金融理财策划与设计模块、保险与风险管理模块、衍生品模拟交易模块等在内的金融全业务实验体系。除此之外,充分发挥校内教师理论与教研优势,探索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软件,实现教学需求与实务发展的无缝对接,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适应金融工作的综合素质。

2.革新金融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策略

课程内容影响学习者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教学策略则决定深度学习的效果。金融实验实训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增强学习沉浸度与层次性,高校应从实验教学流程与实验教学方法两个层面考虑革新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根据深度学习的U性过程[12],合理设计实验课程的教学流程。深度学习的实现需要基于学生前期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积极融入课程学习情境展开还原与下沉,通过直观体验实现知识逻辑与市场实务的连接,完成经验与探究阶段的知识深加工,最终实现知识重构,增强高阶创造性思维[13]。因此,金融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流程应包括三个阶段:课前阶段学生知识结构的评估与激活。实验实训课程建立在一定理论知识基础之上,学生前期关于金融与技术的知识、经验或体验是实现实验学习的必要条件,教师可以考虑借助SPOC平台或学校实验系统平台,通过一些微测试、微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需求,并通过简要知识点推送等手段激活学生先期认知,由此完成课程内容设计与安排[14]。课中阶段实现学习共同体系的构建,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运用情景模拟法、问题驱动法(PBL)等引领学生从行为、认知与情感层面全方位参与课程,提高学生学习投入度,触发认知冲突推动思维深化。课后阶段通过评价反馈体系,评测了解学生课堂参与体验、学习状态与思维层次,并动态调整不同类型实验课程的教学策略,全面提高深度学习的持续性效果。

其次,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推动学生从浅层学习转向深度学习的关键。金融实验实训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伴随实验内容的深化,应从简单的原理讲授、操作演示等逐渐转向情景模拟法、问题驱动法、分组探究法等深层次认知型教学方法[15]。其中,情境模拟式教学方法强调通过情境与任务设置,推动学生运用前期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伴随实验项目与实验软件的开发,教师可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简化或增加情境要素的设置,引导学生逐渐完成单一到复杂的任务,实现有层次、有趣味的教学方案。同时,可以利用角色体验模拟,构建学习小组,推动学生在不同实验情境下体验金融业务中的不同角色,熟悉理解金融实务的不同侧面,加强理论知识的立体化认知,并通过组内交流合作,加强人际领域写作能力与沟通能力的深度学习[16];问题驱动法(PBL)以问题为学习起

点,有助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与学习兴趣,开启深度思维模式,逐步推动学生借助实验情境认识到理论知识本质,并完成知识深化、迁移与创造。

3.重组金融实验实训的师资团队

一支稳定精干、实践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师资团队是实现金融实验实训课程走向深度学习模式的基础保障[17]。因此,应充分拓宽“引进来”和“走出去”渠道,实现教师队伍的双向流动。一是引入理论基础好、实践能力强的金融机构及金融科技公司专家加入课程师资队伍,参与实时授课过程,构建实验课程校内外联合授课体系,真正实现实务案例进校园,有效连接金融理论与行业前沿,并实现实验项目开发的及时性与前沿性。二是提高校内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挑选专业理论教师参加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考试,帮助教师健全前沿职业能力结构体系,借助学校产学研践习计划与海内外访学计划,推动校内教师“走出去”,引入金融科技新业态知识,学习先进教学方法,拓展教师与实务部门交流沟通的渠道,强化实验教师的实务训练程度。三是建立定期教学沙龙制度,不断邀请校内、业界相关专家围绕实验课程与教学开展主题研讨,加强校内外教师的经验交流,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夯实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切实推动实验课程中“师生共同体”的建设,打造师生间、生生间的平等合作与对话交流模式,提高教师对学生知识结构、认知进程的全方位了解,并灵活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推动实验课程深度教学效果的提高。

4.完善金融实验实训教学评价与保障机制

全方位、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有助于对实验课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跟踪与反馈,改进深度学习模式,提升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金融实验实训课程评价体系应包括三个层面:教学效果评价标准、教学条件的评价体系和教学过程评价方法。教学效果评价主要应包括教学计划完成情况、学生深度学习能力提升与实验教学成果等方面的评价。评价标准应避免“一刀切”,应遵循实验教学的内在逻辑规律,考虑实验过程与学习结果相结合的综合性考核方式,有针对性地选择业务操作流程规范、实验报告总结、小組交流讨论与集体评价等多元化考核方式等。教学条件评价主要包括实验实践基地条件的评价、教学教师团队建设评价、实验技术水平评价等方面。根据不同对象制定多元化标准,场所评价应考虑校内金融实验室硬件软件、企业实训基地拓展等;教师团队建设评价综合考虑双师型教师比例、教学方法选择、实验操作规范、教师的实践能力等方面。教学过程评价主要包括实验授课计划、教学准备与实施、实验实践教学总结等方面。应综合考察授课计划是否合理、教学准备是否充分、实验操作流程是否规范、教学总结评价是否全面客观等。

此外,金融实验实训课程体系的重构也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作为外部支撑,主要包括实验教学的运行管理制度与稳定的实验教学经费投入支持[18]。持续且合理的经费投入是实现高校金融专业重构实验实训体系的财力保障。应积极通过校内外各种路径拓宽实验实践教学的经费来源;同时在保证经济支持的情况下,要注意规范实验教学经费的分配和使用,建立与实验项目、教改任务、教学效果评价等挂钩的经费管理办法,提高教师参与实验教学团队的积极性,促进其提高实验业务能力与实训课程管理水平。

注释:

① 代表性金融机构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与保险公司,具体为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华泰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中国人寿、太平洋财险。

参考文献:

[1]蔡键.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实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高教学刊,2017(12):65-66.

[2]蔡宁伟.“新常态”下金融高等教育与金融职业教育的偏好、差异与融合——以部分代表性商业银行和财经院校的实证研究为例[J].北方金融,2016(5):26-31.

[3]嵩天. 人工智能领域产教融合的边界分析[J]. 中国大学教学,2018(7):31-35.

[4]董玉峰.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5):208-210.

[5]张敏锋.经济新常态、金融科技与地方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创新[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8(1):91-94.

[6]陈标金.互联网环境下金融实践教学探析[J].金融教育研究,2016,29(3):68-71.

[7]张亦春, 蒋 峰.中外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0(5):69-73.

[8]卢斌.高校金融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J].高教学刊,2017(19):130-132.

[9]李著成,秦立栓,孙长宾,姜凌,马光.基于AACSB认证的“六位一体”实验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3):190-193.

[10]段世德.科技金融人才培育的路径选择研究[J].西南金融,2017(12):71-76.

[11]庞加兰,李村璞,王新霞.大数据时代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6(08):18-20.

[12]KGAN, K. “Learning in Depth” in Teaching education. Alberta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2013(59).

[13]郭元祥. 论深度教学:源起、基础与理念[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3):1-11.

[14]张晓娟,吕立杰. SPOC平台下指向深度学习的深度教学模式建构[J]. 中国电化教育,2018(4):96-101.

[15]于海霞. 电类基础实验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A]// 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摘要集[C].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4:1.

[16]丁宁. 情境模拟教学模式的功能定位與实现[J]. 高教探索,2018(2):45-49.

[17]肖红艳,何国琼.构建实验实践一体化平台培养纺织创新创业人才[J].实验室科学,2017,20(05):199-202.

[18]鹿晓阳,李明弟,李轶.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J].山东高等教育,2015,3(3):42-46.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C18025)]

[责任编辑:周 杨]

作者:张云 杨凌霄 李秀珍

实训数字化金融专业论文 篇2:

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摘要:针对当前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目标模糊、跨界导师严重不足、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等问题,提出构建“线上线下互联,四阶梯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打造跨界融合型双导师教学团队,搭建五大实践教学平台等对策,以期为其他兄弟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互联网金融专业建设背景

2013 年以来,互联网金融成为炙手可热的焦点,赢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2013 年 8 月,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要求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规范互联网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第一次进入国家层面的文件。2014年,互联网金融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7月,十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6年3月,互联网金融首次被正式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互联网金融成为国家重要战略举措。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强化金融监管统筹协调,健全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监管”[1]。国家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前途一片光明。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产业基本涵盖了用户支付、理财、融资、交易等所有的金融需求,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基金销售等一些模式创新发展得的如火如荼。在“互联网+”战略驱动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已经形成全球最大的互联网金融市场[2]。传统金融机构纷纷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互联网企业也在抢夺互联网金融市场,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合作共同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型互联网金融企业,都在全力争夺互联网金融人才,互联网金融行业用工需求量持续增长,人才需求呈井喷态势。同时,互联网金融人才紧缺,供给严重不足,互联网金融行业出现了极大的用人缺口,互联网金融人才“一将难求”。

二、高职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模糊,难以达到互联网金融岗位技能要求

当下在互联网金融大发展的背景条件下,虽然高职学校意识到了互联网金融对于金融行业的冲击和影响,设置了金融类专业的互联网金融方向,或者新开设了互联网金融专业,但是在具体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上,出现了定位不清、目标模糊,与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呈现脱节的情况。首先,部分院校的互联网专业人才的目标定位仍旧停留在传统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下,仅仅是在课程设置中新增加了一些互联网金融类的课程,但技能训练、教学模式、考核评价等方面还是照搬以往的传统金融专业。其次,与传统金融行业相比,互联网金融行业需要的人才应横跨互联网行业与金融行业两个领域,学生需要具有资源整合的能力,以互联网思维指引相关工作。但是部分院校仅仅重视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技术,却忽视了学生互联网思维的培养。再次,互联网金融行業发展迅速,相关知识理论更迭很快,创新需求更高,创业机遇更大。但就目前来看,部分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忽略了业务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脱离了社会实际需求,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思路脱节。

(二)跨界融合型教师严重不足,“企业导师”流于形式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要求高职互联网金融专业培养的人才是既懂互联网,又懂金融的人才。教师不仅要教授专业的金融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能,这对教师的知识能力与教学能力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对教师的综合要求更高。但是目前大部分院校的专任教师都是以前的金融学老师,缺乏对互联网金融知识的了解,没有互联网金融实践操作经验,自身所需技能与互联网金融专业并不匹配。因此,互联网金融专业急需一批具备互联网思维,既懂金融又懂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型教师。

由于互联网金融专业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校企合作不深、创业教育不实等问题,很多院校也提出了加强校企合作、引进真实项目、双导师育人等系列举措,各大院校基本都出台了吸引企业能工巧匠参与互联网金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激励政策,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发现,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人员,或由于金融机构薪资优厚,或由于工作任务繁重等,很难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往往容易停留在表面,“企业导师”流于形式。

(三)校内外实训资源十分有限、实践活动基地难以发挥作用

就目前来看,许多高职院校都积极注重实践基地的建设,对于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来说也是如此,但从实际应用上来看,校内外实训实习条件普遍不足,实践活动基地难以发挥作用。一是部分院校过分依赖原有的证券、银行等金融实训室,缺乏网络金融的内容模块,尤其是缺乏互联网大金融综合实训,关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仿真条件不够。二是部分院校虽然校内实训室建设比较完善,但缺乏有效的管理,学生机械性操作多,互动合作少,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化严重。实践教学和信息化时代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运行还不够匹配,达不到现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期望。三是由于整个金融行业受制于监管严格,行业法律法规较多等因素,高职学生很难得到传统金融机构或新兴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实习机会,也很难接触到实际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操作,顶岗实习难度很大。

(四)教学模式相对滞后,线上线下不能深度融合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信息网络技术突显影响,传统教学方法、手段、评价已彰显无力。如果不能尽可能高效地利用互联网资源来服务教学,必然会跟不上知识创新的步伐,注定要被淘汰。但部分院校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说教形式的讲授式学习为主,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变化,加上教学方法、形式的单一,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联网+”的思维在教育行业中发展和重组,提升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新思维,教学新形态[3]。很多院校已经意识到了在线学习日益成为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将传统授课方法与网络课程等新兴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授课效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目前各院校普遍都在建设互联网线上教学资源及开展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课堂学习上下功夫,在实习实训、第二课堂、技能大赛等方面线上线下融合较弱,更是缺乏完整的评价体系、教学质量保障等线上配套措施。

三、高职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对策探讨

(一)针对岗位需求,制定清晰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互联网金融专业教育的要求,针对近几年互联网金融机构人才需求实际和对互联网金融专业教育的反馈意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专业基础,明确互联网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面向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新型互联网金融企业,从事征信贷款、投资理财、产品营销、风险管理等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就业岗位见图1,人才培养目标见表1。

(二)构建“线上线下互联,四阶梯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进行多方调研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讨、多次论证,构建了“线上线下互联,四阶梯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构造线上线下互联互通的融合空间,不管是课堂、实训、业务、活动,都是线上线下同时开展,并在线上线下同时配备师资和各种资源。

其次,构建人才培养的四个递进阶段。

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目标是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专业认知来实施。课堂教学采用金融和互联网双线并行的方式,即同时开展金融基础和互联网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专业认知则包含新生专业认知教育、企业专家进课堂、行业企业参观学习等环节。这个阶段,主要借助于教师为助推器。

第二阶段为融合阶段,目标是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模拟操作来实施。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已经发生变化,主要是金融和互联网跨界融合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模拟操作则主要是借助于软件平台,进行互联网金融各个模块的仿真实训。这个阶段,主要借助软件为模拟器。

第三阶段为应用阶段,目标是强化学生的业务实操能力,主要通过进行互联网金融真实业务操作、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社会服务及参加互联网金融技能大赛来实施。首先,通过校内金融服务工作室轮岗工作—校外合作企业跟岗实习—校外企业顶岗实习三个真实业务操作环节递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其次,通过理财协会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社会服务;再次,通过举办校内互联网金融技能大赛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内或全国的此类大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这个阶段,主要借助于金融服务工作室和理财协会为业务操作的演兵场和竞技场。

第四阶段为创新阶段,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主要通过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创客活动来进行。首先,利用学院众创空间,调动学生创业积极性,进行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再次,利用理财协会的“互联网金融达人秀”“互联网金融创客沙龙”等创客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再次,利用创新创业大赛等平台,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促进“双创”能力提高。这个阶段,主要借助于金融服务工作室和理财协会为创新创业的演兵场和竞技场。

(三)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跨界融合型双导师教学团队

选拔校内骨干教师和互联网金融企业专家来组建一支跨界融合型双导师教学团队,通过“互联网思维能力提升”“互联网金融业务实操提升”等一系列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师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满足互联网金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跨界融合型师资所需。

首先,所有的专业核心课程和集中实训课程均实行“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双导师制,在线上和线下同时开展教学,校内导师同时负责线上和线下的教学组织、管理与评价,企业导师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线上教学为主,线下采取每月来校开设讲座的方式教学。

其次,实施“企业导师”实践活动引领计划。“企业导师”实践活动引领计划是企业导师带领学校师生共同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包括专业认知、互联网金融真实业务操作、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社会服务、参加互联网金融技能大赛、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等各种实践活动。例如,在人才培养的第一阶段,通过企业导师介绍互联网金融的行业发展背景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内容来实施新生专业认知教育;在第三阶段,通过企业导师到学校开展讲座、出席社团活动、在校内金融服务工作室担任业务导师、指导理财协会参与社会服务、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金融技能大赛等方式全面参与学生的实践教学和业务实操。“企业导师”实践活动引领计划可深化校企深度合作育人的实施,避免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走过场”的现象。

(四)搭建“校内实训室+网络平台+创业平台+专业社团+校外实习基地”五大实践教学平台

整合校企资源,搭建“校内实训室+网络平台+创业平台+专业社团+校外实习基地”五大实践教学平台,用于解决实习实训资源不足问题。

互联网金融专业的校内实训室包括原有的金融客户服务中心、证券交易实训室以及新建的互联网金融实训室,其中新建的互联网金融实训室包含教学(课堂互动教学)、实训(实训软件操作)、实战(模拟公司场景)、创新(创新创业实践)、竞赛(举办技能竞赛)五大功能。通过在校内实训室的实训演练,学生体验了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发者、系统维护者、营销服务者、用户等岗位角色,了解多個岗位工作的具体要求及不同,培养了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为学生的业务实操奠定基础。

网络平台是以网络资源为核心的实践平台。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使用网上易获取的互联网金融模拟仿真交易公共资源,以模拟或准客户的身份参加模拟操作或业务见习,完成互联网金融课程的网络实践教学。

创业平台主要依托的是金融系于2015年创办的大学生创业项目—金融服务工作室,将传统金融机构及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真实业务引入工作室,以业务委托、销售提成的形式开展[4]。从大二开始,通过金融服务工作室在企业导师、校内导师及学长学姐的指导和陪同下完成真实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并赚取一定报酬,强化学生的业务实操能力。

专业社团主要指的是金融系理财协会,通过理财协会可参与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一是与银监局等金融监管部门、传统金融机构以及互联网金融企业等共同开展互联网金融知识宣传等公益性活动。二是联合行业企业线上线下共同开展互联网金融的调研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理财协会的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进一步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一是大力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新增一批规模大、有实力、行业排名靠前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为校企合作单位。二是形成校企双方互惠共赢的有效合作机制,鼓励企业积极主动参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真正发挥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和岗位“零距离”对接的作用。

(五)创新教学模式,打造“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泛在式学习平台

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要求从业人员有良好的创新思维和产品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态势。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要创新教学模式,尽可能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随着互联网普及与发展,在线学习凭借其自身优势势必成为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因此,要打造“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泛在式学习平台,充分发挥线上学习对教学的积极作用,使网络成为学生获取信息资源和开展学习交流的广阔平台。

一是秉着“无要有、有要优、优要用”的建设思路,积极建构融合互联网线上教学资源,开发紧随互联网金融前沿知识和行业律动的动态教学资源体系。专业教师发挥数字化资源优势, 通过资源库平台进行教学, 根据需要搭建课程并组织教学, 使得教学更易组织, 学生更易学习, 明显提升了教与学的效果[5]。

二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摈弃传统的“满堂灌”式以及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满屏看”式授课方式,传承原有的任务驱动法、仿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分组实践法等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同时针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特点,探索发展“线上+线下”“强交互型”“游戏性”等教学方法。教师应充分利用立体化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授课,达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让课堂翻转起来;移动与PC相结合,让课堂无处不在。

三是除了课堂外,线上线下同时开展业务操作、社会服务、技能大赛等各种活动。以学生参与互联网金融的公益宣传为例,线上线下同时开展实践活动,在线下主要是通过互联网金融知识“进乡镇” “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方式普及互联网金融知识,在线上则主要是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推送互联网金融微视频、互联网金融热点焦点文章等进行宣传。通过打造“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泛在式学习平台,为学生无处不在、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进行学习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孙慧卿.独立学院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J].金融经济,2018,(20):131-133.

[2] 周雷,邱勋.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互联网金融项目化教材建設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1):63-70.

[3] 颜文明.“互联网+”环境下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J].河北职业教育,2019,3(3):47-49.

[4] 杨小兰. 现代学徒制本土化方能“洋为中用”[N]. 中国教育报,2017-05-16(011).

[5] 熊建宇.基于“互联网+”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考——以互联网金融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4):91-96.

作者:赵蕊

实训数字化金融专业论文 篇3:

高职院校大数据实训中心的建设

摘要:近些年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多个行业,在医疗、能源、科学研究、教育、经济、制造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行业都有所涉及,应用型技术人才也正在朝着多方向发展。本次研究主要创新点是将大数据技术与医疗、金融、电商等学科相结合,驱动复合型人才培养,并且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紧跟大数据产业走向的现代化实训中心。拓展大数据实训中心利用范围,本着为大数据专业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同时合理利用实训中心为与大数据相结合的学科培养复合型、技能型人才。针对性地填补大数据市场的人才需求,以及为其他学科人才搭建创新平台,致力于提高工作技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数据;实训中心;建设

引言

随着世界范围内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数据产业也逐渐贴近我们的生活,似乎每一个软件都变得很懂我们,每一次推送好像都很符合我们的需求。当今高新技术的层出叠现,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科技增长点了。大数据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国政府已将大数据技术确立为中国制造2025重要的支撑技术,也是未来时代的重要发展方向。

大数据实训中心的建设,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根据大数据的热门技术,例如储存、计算、可视化分析处理技术,学习大数据技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应用项目,以及实训中心的平台架构和建设,共享真实的大数据实践项目实施经验。通过各个行业产生的数据资源提高数据分析技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术。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同时,促进专业教师在大数据技术驱动下的科研、教研能力的提升。实现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紧密衔接,逐步打造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科研大本营。

1实训中心建设的意义与价值

1.1适应国家推进信息化教学要求

在国家“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背景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职业教育改革文件精神,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国家教育部2018年4月13日制定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技〔2018〕6号)。规划将教育信息化发展放到战略高度,强调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顶层设计、多方协同推进,坚持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

1.2 缓解职业院校实训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2019年,国家在原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基础上扩招100万人,将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纳入到职业教育的体系中。2018年5月3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国发〔2018〕11号文)提出:“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发展机制,提升职业院校社会培训职能,努力培养造就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队伍和高素质劳动者。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及社会培训能力的提升,都有赖于相应培训设备的支撑。在学生规模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很多学校实训设备没有相应增多,而且学校由于师资和耗材等问题,实训室开放时间有限,造成了很多职业院校的实训环节的薄弱,对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大打折扣[1]。各校共享实训中心的建设,有效缓解了实训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

1.3实训平台是传统实训教学的有效补充

与实训平台同步建设的实训室和实训平台,将更多的视频、动画等虚拟资源上传到实训平台。同时借助于第三方软件,实现虚拟仿真的远程在线,学生可以随时进行学习、互动和交流;也可以将课堂没有完成,或者没有充分理解的实训项目在线上进行重做,实现了对传统实训教学的有效补充。

2高职院校大数据实训中心建设现状

当前大数据专业建设所面临的困难,对含有大数据技术专业或相关方向的院校在实际教学中具有很大的影响。教学任务过重、课前备课困难、实训课程难于开出、科研研究没根据、没设备等困扰,造成学生课上听不懂、课下不会做、实验无法开设、真正的技术学不会等烦恼。

2.1缺乏大数据实训设备

高职院校在进行大数据实训中心建设过程中,大数据实训中心对设备要求较高,应具备一定的先进性和超前性,然而许多高校没有相关的大数据实训中心,导致缺乏经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不能够建设出供学生实验实训的中心,高校缺乏大数据实训中心的建设经验,且没有实训设备,这降低了大数据实训中心的建设效率。

2.2缺乏大数据实训基础资料

很多高职院校没有相关实训资料、实训课程辅助手册以及真实的行业案例。导致在构建中心时,缺乏底层建设材料,不能夠辅助实训中心的建设。实训室建设的相关材料和人才培养方向,应来自于社会人才需求和互联网行业岗位能力要求,从而建设基于行业的实验实训中心[2]。实训中心后期维护较为困难,这对高职院校大数据实训中心的建设和完善产生了很大的困难,不利于院校对于大数据技术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2.3大数据实训教学标准不明确

计算机更新迭代快,大数据技术专业配备的相应实训课程内容较多,且需基于实际行业案例开展,故难度较大。大数据专业自2017年开设,大部分学校并无大数据技术专业,相应的实训教学标准未明确;很多高校缺乏大数据实训设备和实训要求规范。这对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产生了很大的困难,对建设大数据实训中心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2.4缺乏大数据实训课程体系

大数据技术专业是结合国家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而设置的新兴专业。专业处于建设初期,相应的课题结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相对匮乏。不具备实训课程结构以及资源,且专业课程的系统性也有待加强,所以不益于大数据实训中心的构建,更不益于完善大数据实训课程的整体结构。

3高职院校大数据实训中心建设方案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更加趋近于选择操作技能优秀的实用型人才。因此,高校更加重视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将实践技能训练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训,以适应市场和企业不断转变的人才的需求。

为满足大数据专业对于实训环节教学内容的需要,为此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

3.1大数据硬件环境建设

高校大数据实训中心硬件环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计算中心、学习中心、展示中心。

1)计算中心大数据实训室一体机是整个实训中心建设的核心硬件平台,它不仅是学生和教师的大数据实训平台,而且也能够展示学生实践课程设计,教学、科研通过平台研究出的成果建立了充分的信息资源,使存储空间得到了良好的支撑[3]。

2)学习中心采用普通终端PC机,组成实训中心室局域网,支撑学生进行大数据实训。

3)展示中心随着互联网科技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信息显示终端结合数据计算分析的高科技应用逐渐广泛。在大数据技术的项目中,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相结合形成的终端显示区,该区域的显示区应具备良好的显示效果,并且能与各种信号良好兼容的特性。

3.2大数据教学资源建设

实训中心采用Docker虚拟化及大数据主流框架,成功建立教学平台和数据交流中心,引入行业、企业的真实数据,把理论、实训和课程项目实践相融合,深入浅出,按部就班,稳中求进的提高专业基础知识水平和课程实践项目技能,驱动复合型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深入解决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同时,为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积极引入医疗、能源、科学研究、教育等相关行业的数据资源,使大数据实训中心能够为各个专业的学生提供学习与研究,加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

大数据实训中心平台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结合教学资源和实践项目两大体系建设与研究。灵活性强,针对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计算机程序设计人员、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员等不同就业岗位,所设置的培养方向不同。系统性、针对性强,多方向培养复合型人才,针对大数据技术专业建立一个完整的实验教学标准。专业课程配合实训指导手册、数据资源、视频指导、实训程序脚本等,由浅至深,使学生能够快速牢记大数据课程的逻辑架构。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可从大数据技术基础、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Hadoop开发技术、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计算框架、Linux操作系统、Python程序设计等课程开始学习;再进行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计算框架Spark、数据仓库HIVE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最后学习离線计算:大数据可视化技术、R语言、大数据处理技术、数据采集、数据清洗的学习;最后进行大数据高级进阶:Scala基础编程、Scala核心概念、Scala高级编程、Spark、SparkSQL、Spark Streaming、MLlib开发和Graphx等课程的学习,通过理论与实践切实结合,使学生基于实训中心扎实掌握大数据的整体课程及技术技能,驱动复合型大数据技术人才培养。

利用充分硬件资源,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大数据相关课程实训的需求,实训室配置相关系列教材、专业课程配合实训指导手册、数据资源、视频指导、实训程序脚本等相关教学资源。运用专门的数据可视化与分析平台、数据清洗挖掘平台、数据调度流平台,配合教师的教学、教研需求,还可以在开放高效的平台下开展大数据技术相关内容的科研工作,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进而更加高效的加强科学研究、教学研究[4]。

3.3建设智慧实训室和数字实验资源库

一流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的建设需要加大实训中心的大数据中心建设力度,形成实训教学资源类型丰富、应用服务计算庞大的计算资源池和数字实验资源库。大数据中心通过智能监控,动态地调节负载均衡控制,更好地为各实训中心的实验实训室进行调配计算资源,满足实训和教学需求,为科研项目研究拓展桌面应用系统,提供仿真模拟运算软件和统计软件,有效地减少实训资源的浪费与重复建设。根据一流院校建设目标和实训资源共建共享共用的原则,进一步推进VR实训资源建设和VR实训室建设,充分利用VR实训资源和大数据平台协同开发虚拟仿真实验室、模拟教学情境环境和科研服务平台,打造智慧型实训室。

4高职院校大数据实训中心建设管理

4.1建立实训中心协同管理机制

一流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的建设会涉及多个不同类型专业的交叉组合,需要跨院系、跨专业和多专业的组合建设,协同建设,需要实现各种不同类型的实训中心开放相关的资源,并进行资源共享共用。需要从学校层面上制定实训中心间的协同管理机制。在协同管理机制下科学统筹各种资源,不同二级部门可以根据一流院校的建设指标和需要,随时提出申请,并能快速的通过申请,使用其他院系的实训中心资源,实现资源建设共享,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实现校内各实训中心的深度合作,使各种资源能够进行协同互助、共享共用,最终产生“1+1>2”的系统叠加效用[5]。

4.2创新实验实训室建设模式

从国际视阈的角度出发,根据一流院校的建设要求,单一的实验实训室建设模式难以满足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需要和实现协同共享的需求。因此,需要创新改变现有的实验实训室建设模式,将原来的专业负责人建设模式转换为联合建设模式,由多个专业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以及相关的企业人员共同组成实验实训室建设委员会。根据专业群的建设需要和服务区域经济的需要,协同制定实验实训室建设方案,多方联动论证可行性和经济效益。建设满足种多类型的实验实训用户使用需求,符合校企项目开发和培训需要,能够承担高水平专业的建设需要和辐射专业群的其他专业使用需要的一流高职院校实训中心。

4.3增强实验实训室的产教融合服务功能

目前的实验室功能设计主要是服务对应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功能,缺少与区域产业或企业生成进行结合,很少能与产学研联系起来,缺乏特色。因此,在实验实训室的功能设计方面需要更多地考虑学校所属的教育集团背景和结合区域经济建设需要[6],与知名企业、相关行业联系,将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融合到实训室的功能设计中,思考如何将企业的单项技术的培训和训练与实验实训室功能设计结合起来,将实验实训室建设成为企业项目的子项目开发中心,为企业人员提供岗前技术培训服务,增强实验实训室的产教融合服务功能,将企业的项目开发和产品研发融入实验实训室建设中。

4.4拓展实验实训室的科研服务功能

国際一流的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必须具备良好的服务科研功能,目前的实验室主要作用还是以电脑教室使用为主,主要是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基本上是用来教学和技能训练,很少有能用于科学研究,增强实验室的科研服务功能是一流高职院校实训中心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拓展实验实训室的科研服务功能,为老师和学生搭建科研研究平台,进一步加强与思科、腾讯等IT企业联合设计建设科学研究型实验室,增强产教融合,打造“双一流”的科研实验实训中心。

4.5线上线下协同开放实训资源

根据一流高职院校的建设指标,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实训中心需要加大力度开放实验实训资源,打造线上和线下开放平台。利用线上和线下协同开放机制,将各实验实训室的空闲时间和实验实训资源的闲时为老师和学生提供开放服务[7]。线下开放实验实训室主要是为学生社团活动、第二课堂开展、通识课程开展、举办科技活动和竞赛训练提供场地和设备资源。线上开放服务主要是利用实训中心大数据云平台、仿真实训平台、数字化实训资源库进行线上实验实训室开放,帮助学生和老师在宿舍、工作室和办公室能够进行线上虚拟仿真实验学习和开展教研科研活动。

综上所述,大数据实训中心的建设能够进一步完善大数据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和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大数据应用的实战能力,进而有针对性的建立更适应大数据技术专业的教学标准,提高人才就业对口率。运用“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思维方式,满足专业人才对于理论教学和实践课程体系的更高需求,更加具有社会型特色人才培养。能够从企业的需求和专业发展来优化平台,使其真正在产业、学校、及实际项目中相互配合,发挥优势,形成生产、学习、实践运用的系统运作模式。

参考文献

[1]时坤.高职院校综合性实训中心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管理和建设的视角[J].大众投资指南,2019(11):96.

[2]薛科创,马少华,杨艳丽.高职院校环保技术实训中心建设探讨[J].安徽化工,2019,45(02):147-149.

[3]胡锦华,徐丽军.校企合作广告实训中心的市场化运行问题与应对策略[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10):11-13.

[4]李开春.企业化汽车实训中心的建设及运行模式探索[J].时代汽车,2019(05):30-31.

[5]高孝书,张凤霞.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实训中心的建设与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9(06):46-47.

[6]林新.数控车床实训室的日常管理[J].天工,2018(09):142.

[7]赵越.抓机遇着力打造职业教育高地[J].宁夏教育,2018(12):63-68.

作者简介:

余立强 1971年,男,汉族,浙江,实验师,大学本科,学位.硕士,研究方向:项目管理

作者:余立强

上一篇:市渔政支队工作总结下一篇:新课标高中政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