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服务机制创新处理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理念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其基本的思维模式逐渐改变行业发展的传统观念。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应充分整合“互联网+”技术,改变传统的服务观念,构建智慧服务模式,契合读者个性化需求,实现图书馆服务的深化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档案服务机制创新处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档案服务机制创新处理论文 篇1:

推进政府向第三方购买服务研究

摘 要:通过建立健全政府向第三方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机制,将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交由社会组织承担,让社会组织成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主要载体,这是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方向。哈尔滨市应加强统筹引导,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协调机制;完善对接机制,畅通购买服务渠道;实施绩效目标管理,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监管体系。

关键词:第三方;社会组织;政府管理;公共服务

近年来,哈尔滨市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不断创新和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政策指导、经费保障、工作机制等方面积累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实践证明,推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是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加快服务业发展、引导有效需求的重要途径,对于深化社会领域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增强公众参与意识、激发经济社会活力、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哈尔滨市在开展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方面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目前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在思想认识、制度设计及实际操作层面上都存在薄弱环节。

一、哈尔滨市推进政府向第三方购买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转移放权不够主动

对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不能主动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在行业调查、就业培训、评估审计等方面购买服务较为宽松,但对一些可转移的审批事项仍未充分放权,转移力度不够。

(二)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可操作性还不够强。一方面表现为信息不对称,购买项目对接不流畅,购买服务的具体措施和操作流程不够清晰,目前尚未统一资讯平台公布相关信息。另一方面表现是评估监督机制欠缺。政府购买服务缺少评估细则,考核标准呈“三少”局面:量化指标少、独立公正的第三方评估监督少、项目完结后约束措施少,直接导致政府购买服务在操作上难以达成预期效果。

(三)政策配套不够完善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缺乏整体规划指导和政策支持,政府购买服务财政预算的刚性约束不强,难以实现“费随事转”;购买方式在实际操作上过于单一,强调逐年竞标采购,造成资源浪费。对社会组织特别是民办非企业营业税、所得税、跨年度使用经费等方面无优惠扶持。社会组织办公场所租金、水电费以及其他各项费用按一般商业企业收取,增加了运行成本。

二、其他城市开展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有益探索与经验

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大力创新社会管理,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满足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出发,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果。一是出台文件为政府购买服务提供政策依据。把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事务服务、行业管理等政府履职所需辅助性和技术性事务等方面服务列为购买服务事项。向社会组织公布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确定符合资质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目录。二是培育社会组织为政府购买服务提供承接载体。在下放登记管理权限、降低登记准入门槛、推进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建设、财政扶持等政策支持下,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形成了门类丰富、层次不同、覆盖面广的社会组织体系。这些社会组织在当地社会民生事物中承担越来越多的服务,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是形成完善的政府购买服务发展模式。上海市浦东新区、广州市越秀区、深圳市龙华新区都成立了民间组织管理局,具体负责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工作。上海浦东新区建立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园,出台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政策法规以及社会组织失信行为记录标准,开展社会组织自律与诚信建设。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办事处社会组织孵化服务中心2014年成立以来,已成功孵化及协助34家各类社会组织完成登记成立或备案手续,专门为新登记成立的街道级社会组织提供5 000元/家的初创支持扶持经费。广州市越秀区大力扶持社会组织参与社區助残养老工作,确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及政府购买服务的助残养老服务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了区、街、社区三级居家助残养老服务网络。各类社会组织积极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政府购买服务,涌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和项目。引导社会组织设计策划关爱服务项目,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公益事业,通过分享、设计、创造公益的模式,实现公益最大化,使越来越多的居民享受到多样化的社会服务。通过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促进了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初步建立起社会服务多元供给的机制,丰富了公共服务内容,逐步提升了政府部门工作效能。

三、推进政府向第三方购买服务的实施路径

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是社会管理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哈尔滨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要求,是降低政府行政成本的重要举措,是满足社会服务多样化需求的现实需要。针对哈尔滨市当前政府购买服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统筹引导,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协调机制

政府购买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党政部门和社会各层面,明确牵头部门和各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必须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确保工作协调有序高效地整体推进。从目前哈市情况看,建议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由编办、发改委、民政、财政、审计等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统筹协调小组,统筹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从财政预算和行政编制上严格把关,确保有效满足社会服务,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1.加强规划指导。建议尽快编制《哈尔滨市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专项规划》,明确哈尔滨市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的中长期和阶段性目标,加强分类指导,确保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同时,编制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规划,科学引导社会组织发展,为政府购买服务提供良好的承接载体。

2.保障资金投入。要求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专项财政预算,明确各项购买服务投入的资金,刚性约束“费随事转”,引导政府购买服务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积极探索多元化资源汲取途径,加大社会公共服务投入,保障政府购买服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针对部分社会组织经费紧张的情况,财政资金支付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应采取灵活的支付方式,允许分阶段支付购买服务经费,确保社会组织能顺利完成服务项目。

3.大力扶持发展社会组织。通过引导、扶持、规范、监管等办法发展社会组织,主动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购买服务,帮助他们成长。一是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加大对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积极引导扶持社会组织健全治理结构,提升公信力,提高专业水平。二是借鉴外地成功做法,组建哈市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机构,加快开展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效的社会组织信用评估制度和可公开核查的信用档案,以评估促进社会组织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更多地参与政府购买服务。三是以项目为抓手,加大对慈善类、公共服务类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积极落实国家对社会组织的扶持政策,帮助更多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取得免税资格,减轻负担。同时,要根据哈市政府购买服务的需要,依托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等枢纽型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等资源,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培育和发展各类社会组织。

(二)完善对接机制,畅通购买服务渠道

尽快出台政府向社会组织分类购买服务的实施细则。明确对接责任部门、对接内容和方式等,规范和完善操作流程,从项目设立、预算申请、立项审查、汇编目录、公布信息、项目申报、资质认定、竞标评审、中标公告、签订合同、项目管理、评估验收、资金拨付等各个程序进行详细设定,明确指引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便捷操作。

1.建立多方参与的目录制定机制。建立政府部门、第三方评估机构、社会组织、服务对象代表共同参与的目录制订机制,由第三方评估机构梳理政府应该转移给社会组织的职能和可购买的服务事项,建立双向互动的服务项目确定方式,社会组织主动设计项目,通过评审后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内容,同时建立政府购买目录动态管理机制。每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结合行政改革的推进和社会组织发展情况进行目录调整,不断扩大政府购买服务的比例,满足公共服务需求。

2.建立完善信息资源服务平台。通过市民大厦这一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建立网上购买服务信息资源交易服务平台、监控平台,定期举办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供需见面会促成对接。供应商必须采取邀请招标、单一来源采购、竞争性谈判、定向购买、询价等多元化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低成本合理确定承接的社会组织。单独设定社会组织类别的招标条件,避免与其他市场化的单位设置同等招标条件。对于部分需要长期开展、有延续性的特殊服务项目,适当延长服务年限,不必浪费人力和财力每年进行专项招标。

3.逐步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从市场化程度较高、条件较成熟的领域开始,先易后难逐步推广。如殘疾人就业培训、康复救助、养老、妇女儿童支持等领域应全覆盖,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规范。政府购买服务应优先考虑弱势群体的需要,优先购买他们最迫切需要的服务。如贫困家庭、残疾人员、异地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以及公益服务、养老服务、就业与培训服务等当前社会普遍需要的民生服务。在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的过程中,对这些急需人群、急需服务要在项目、资金上给予优先和倾斜。

(三)实施绩效目标管理,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监管体系

采取业务主管部门、财政、审计、民政、监察等相关部门与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专家、服务对象代表、媒体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估监管方式,健全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投诉制度。让监管贯穿于购买服务的全过程,做到事前有资质与项目评估、事中有监督管理、事后有绩效评估。将购买服务的绩效作为评估监督的核心内容,围绕公共服务绩效目标的制定、服务提供、日常监管和绩效考评等环节实施绩效目标管理。建立完善奖惩和退出机制,对服务效果好、运作良好的社会组织进行激励;对绩效评估不合格甚至违规的社会组织,做出相应处理。实行费随事转、人随事走。对已经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并落实了购买资金的项目,政府年度预算中不再向政府部门另行安排用于直接提供该项公共服务的专项经费,严格实行“费随事转”。购买转出的事项如原设有专人专岗负责,应督促其逐步削减编制,严格控制不再招聘新人,逐步实现“人随事走”。

作者:邹庆国

档案服务机制创新处理论文 篇2: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的创新与智慧服务的构建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理念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其基本的思维模式逐渐改变行业发展的传统观念。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应充分整合“互联网+”技术,改变传统的服务观念,构建智慧服务模式,契合读者个性化需求,实现图书馆服务的深化发展。

【关 键 词】“互联网+”;图书馆;创新服务;智慧服务

【作者单位】于世花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张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原有的知识体系、生活方式以及管理模式出现了变革。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面临挑战。充分融合互联网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技术,逐渐成为图书馆服务深化发展的创新模式。当前,智慧服务理念已成为图书馆创新服务过程中全新的发展途径。图书馆智慧服务是图书馆人对读者工作的一种积极进取的自主选择,是图书馆在信息化时代对读者服务的一种新理念。本文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图书馆服务的创新与智慧服务的构建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以期对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提供借鉴。

一、概念分析

1.“互联网+”的基本内涵

国家发改委在《2015〈政府工作报告〉缩略词注释》中对“互联网+”的概念进行了分析,认为“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在“互联网+”背景下充分发挥其资源的优势,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通过互联网的深度广泛应用实现产业发展。

2.图书馆智慧服务理念

自2009年IBM率先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后,各种各样智慧的概念,如智慧城市、智慧企业、智慧医疗等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其中,智慧图书馆也概莫能外。“智慧图书馆”的首次提出是在2003年芬兰奥卢大学图书馆所发表的《智慧图书馆:基于位置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中。目前,关于智慧图书馆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相应的描述。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国内大部分学者所认为的智慧图书馆主要是图书馆、物联网、云计算以及智慧化设备等概念的相互联系。国内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较有代表性的是华侨大学图书馆严栋的《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他认为智慧图书馆主要具备沟通智慧化、建筑智慧化和服务智慧化等3个主要特征。张延贤在《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概念、内涵与分析》中则认为,图书馆智慧服务主要有智能性的图书馆智慧服务、知识性的图书馆智慧服务和理念性的图书馆智慧服务3种概念及内涵,分别在实质上代表了图书馆的技术智慧、学问智慧和人文智慧。可以说,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构成是人物互联,而实现由知识服务向智慧服务的提升则是智慧图书馆的精髓,提供以人为本的智慧服务,满足读者日益增长与不断变化的需求是智慧图书馆构建的主要目标。可见,智慧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技术变革、管理转型的必然发展趋势。

二、“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的创新与智慧服务构建的必要性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给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面对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图书馆必须重新对服务体系进行认识和定位,创新构建新的知识服务业态,重建管理體系和服务体系,实现由传统服务向智慧服务的转型,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智慧服务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模式。

1.充分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读者个性化服务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一是要根据读者需求提供符合要求的信息,二是通过对用户学科、阅读偏好、使用习惯等分析与跟踪,主动挖掘读者潜在需求,并向读者提供所需信息的一种智能化服务形式。图书馆读者群体庞大,读者教育层次和服务需求存在个体差异,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智慧服务应注重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传统图书馆属于被动服务模式,图书馆提供什么,读者接受什么。而在信息时代,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变为读者需求什么,图书馆就应提供什么,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图书馆通过对读者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等,准确定位读者的行为习惯和需求变化,确保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智慧服务,科学地进行资源配置和服务调度,才能更大程度上满足不同读者的信息需求,提高读者的体验度。

2.提供多元化服务

在信息时代,图书馆传统的文献服务已经不能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图书馆读者多元化、服务项目多元化以及服务手段多元化都要求图书馆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一是读者多元化,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包括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科研工作者以及企业职工、社区居民等,这些读者的背景、教育层次、知识结构等各不相同,导致信息需求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图书馆提供多元化服务。二是图书馆服务项目多元化,现今的图书馆不仅保持传统的图书借阅服务,还在开展参考咨询、文献传递、科技查新、信息检索课程等多种服务,随着读者需求的增加,服务项目的多元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三是服务手段多元化,图书馆的服务手段多元化表现为多类型文献载体、多种语言文献服务、多种检索方式以及多元化的信息服务等,多元化的服务手段满足了读者日益多样性的需求。

3.实现资源的便利获取

图书馆资源形式多样,包括各种类型的纸质资源、电子书刊、多媒体资源及学位论文等。从网络调研情况来看,国内大部分图书馆的网站中,用户需要在不同的检索入口寻找不同的资源类型,这给读者获取图书馆资源带来不便。深度整合资源,提供统一的信息资源检索和获取路径,实现图书馆资源的便利化运用,是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必备要素。资源的便利获取无疑将大幅提高读者的体验。

三、“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的创新与智慧服务构建的现状

由于地域差异,很多图书馆的服务管理存在差距。发达地区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新颖,服务设施先进,服务模式多元化。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图书馆受到经济等因素的限制,服务理念相对落后。图书馆智慧服务构建,需要更多人力、物力以及资金的投入,这导致图书馆智慧服务存在明显的地域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在图书馆服务创新与发展过程中,一些图书馆构建的服务机制缺乏深度,基本服务形式相对单一。例如,一些图书馆对于移动云服务、流动媒体等服务的认知流于形式,其基本的服务手段仍然是短信服务、文献查询以及馆务查询等,未深度整合“互联网+”思维。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的过程中,由于服务模块相对分散,缺乏系统性,没有统一的标准。例如,一些图书馆中的移动服务只是对传统服务的传承,不同服务之间缺乏有效整合,不能充分实现预期的效果,导致图书馆智慧服务缺乏系统性。此外,图书馆智慧服务构建还面临成本问题,RFID电子标签、终端设备、感应设备等器材以及系统软件平台的费用高昂,非普通图书馆承受之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智慧图书馆的发展。

四、“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的创新与智慧服务的构建

在“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智慧服务系统构建中,应包含三个维度的创新:物联网创新服务机制、虚拟化构建图书馆云端平台和构建移动互联网下的图书馆服务机制。

1.“互联网+”时代下的物联网创新服务机制

物联网借助新一代网络和传感技术,主要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线感应、激光扫描器等传感设备,将图书资源与互联网进行紧密的结合,从而实现信息的及时性交互。在物联网环境下,其基本的服务机制是通过局部的网络或是互联网等通信技术的运用,将人与物或是资源与资源进行紧密连接,从而使图书馆中的读者、资源及馆员的信息进行紧密结合,实现信息资源的交互。例如,在图书馆物联网服务机制构建的过程中,对于首次在图书馆办理读者证的读者,应该将读者的个人档案、兴趣爱好以及阅读需求等信息储存在读者证的射频信息之中。当读者进入图书馆时,感应设备感知读者进入,并自动读取读者信息,通过短信、微信公众号或APP信息推送等形式,向读者推送图书馆新服务、学科资源信息、逾期借书、预约借书及讲座和培训等信息。馆员为读者提供一对一服务时,可以通过相应的感应设备对读者的背景及信息需求进行分析,从而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读者查询馆藏资源时,RFID定位技术即时显示图书所在空间位置。通过这种智慧服务机制的构建,充分融合“互联网+”技术与图书馆服务,不仅可以节约读者信息获取的时间,而且可以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与读者信息的交互,提高图书馆运行的整体效率,从而实现智慧服务延伸。

2.虚拟化构建图书馆云端平台

在网络时代,如何将信息资源有效整合已经逐步受到各个行业的高度关注。在图书馆智慧服务构建中,也应将分散的图书馆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从而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得到有效使用。图书馆可以基于虚拟化技术,构建图书馆云端平台,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整合。通过云端平台,用户可以进行信息的统一检索,得到图书馆的馆藏信息、数字资源等,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此外,还应构建虚拟参考咨询模块,为用户提供交互式的虚拟参考及咨询平台。云终端平台的构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图书馆应该构建统一性的云检索平台,实现图书馆计算能力以及数据功能的优化处理,并充分保证大量的数据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运用,通过这种平台的构建,可以使用户实现信息的统一检索,得到本地图书馆馆藏信息、网络资源等,从而实现资源共享的基本需求;第二,统一开发访问软件,可以使用户在任何时间以及任何地点享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第三,构建虚拟参考咨询空间,为用户提供参与式、协作交互的虚拟性参考及咨询平台。在统一性的云检索平台方面,走在前列的图书馆有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网站首页中,设置了“未名学术搜索”栏目,可以对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图书、期刊、论文等信息资源“一搜即得”。复旦大学图书馆首页则设置了“望道溯源”,可以实现中英文纸本资源和电子资源的一站式搜索。

3.构建移动互联网下的图书馆服务机制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发展,PC端的发展已趋于饱和,而智能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使智能手机成为时代创新中十分重要的服务模式。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于2015年1月发布了第35次互联网统计报告,在统计中可以发现,2014年,我国的手机网民规模达到了5.57亿,使手机用户群体得到了综合性的提升。可见,在互联网发展的进程中,“移动网络+互联网”最终会成为人们的优选。因此,在现阶段图书馆服务机制构建的过程中,服务管理人员应该提高对移动互联网的重视,构建多样化的智慧服务平台。将图书馆信息资源与移动平台紧密结合,使移动互联网成为图书馆智慧服务的重要载体,借助移动互联网的移动性、实时性、交互性等优势,实现图书馆资源的拓展与服务的深化,有效提高读者利用数字资源的效率,提升移动终端的自助服务水平,契合信息时代的用户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移动互联网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也随之变化,总体上的趋势为:短信→WAP→APP→微信。短信服务是图书馆早期主要的服务模式,但限于字数和格式,变现形式单一。WAP是短信服务模式的延伸,读者可以通过手机浏览器访问图书馆网络资源,但云概念、智能服务的提出,用户对电子资源的要求更高,而WAP服务不能满足这种需求。APP服务则以终端应用来实现用户与图书馆信息的互动,功能更加丰富,具有资源挖掘与集成、信息个性化定制与推介、信息便利查询与获取、表现形成多样等优势,但APP服务对图书馆技术要求较高,专业性较强,目前我国图书馆APP服务开展较好的也仅为少数,大多还是对传统服务的延伸,创新性不强。微信服务则是APP服务的特例,读者通过访问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来实现,其服务内容包括信息查询、资源导航、新书推介等。微信公众号服务的模式成本低,易于实现,通过接口扩展也可以实现APP功能与用户的互动,成为当前图书馆优选的一种服务模式。以上海图书馆为例,它们推出的手机APP使用了iBeacon新技术,将位置定位、二维码等常用的移动技术与图书馆服务相结合,为读者带来全新的智慧图书馆的体验。读者通过APP可以实现图书检索、阅览室主动“打招呼”、图书定位、图书预约、扫码借书等功能。

总之,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多样化服务需求及资源整合需求要求图书馆实现智慧服务。在图书馆服务的创新与智慧服务构建过程中,可以深度整合物联网技术,构建图书馆云端平台,构建移动互联网下的图书馆服务机制,从而推动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深度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雪. 以人为本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浅析[J]. 出版广角,2016(06):66-68.

[2] 严栋. 基于物聯网的智慧图书馆[J]. 图书馆学刊,2010(07):8-10.

[3] 张延贤,王梅. 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概念、内涵与分析[J]. 现代情报,2013(04):34-38.

[4] 罗彬香. 移动图书馆建设的发展路径[J]. 出版广角,2015(15):70-71.

[5] 胡海燕,赵全芝. 基于全面感知的智慧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J]. 现代情报,2014(09):105-110.

作者:于世花 张勇

档案服务机制创新处理论文 篇3:

“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的新发展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中国全民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在互联网影响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同时,创新公共就业服务机制,促进就业与创业发展,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点,也是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效率,促进就业增长的着力点。文章通过对“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分析,以及我国当前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简单回顾,重点研究了“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高度契合性下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智能就业服务平台;促进就业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8.079

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并且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与组织的重视,国务院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时代蓬勃发展已经渗透到我国大政方针政策之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其他一些新型网络交流平台,可以优化政府治理体制结构,提高服务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为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提供了强有力的新工具。

互联网作为一种网络信息技术,最初是作为一种电子办公形式进入到公共部门管理之中,其后逐渐表现出其与公共就业服务的契合性,“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对于增进就业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 “互联网+”下的新时代

中国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和创新集聚平台。“互联网+”的提出,标志着之前仅仅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作为简单工具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已经无法离开互联网,经济运行、社会生活也都围绕互联网这一平台开展,一切创新发展都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

“互联网+”就是以互联网为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各业跨界互联,推动其优化与创新,其依托的就是各类数据的集合效应。大数据固然在经济社会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提供大量有价值的技术支持。但是对于针对于个体的就业服务项目而言,由大数据演化而来的小数据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由于小数据更加贴近每个人的生活,它能够及时通过各种方式,比如智能家电、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穿戴式产品等,收集你的兴趣、爱好或者是需求等信息。因此小数据又可以看作一种针对自己本人的信息化集合,同样可以为个体提供决策的依据和信息。总之大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宏观的某一区域内就业或非就业或预备就业群体的总体情况,而小数据可以让决策者更直接地了解单个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拿出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

2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是指运用现代网络通信与计算机技术,优化和整合各级地方政府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职能,为公共就业服务提供技术支撑,促进全国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信息交流和数据共享。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相关信息数据的获取、整合和共享为核心,包括相关信息系统建设、人员队伍建设、保障制度建设等主要内容,涵盖就业工作领域的各项信息化建设内容,其旨在为社会公众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的就业服务。

在《关于开展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的通知》(劳社部函〔2003〕84 号)、《关于印发〈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系统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劳社信息函〔2004〕13号)以及《关于印发〈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186号)等系列文件的指导下,当前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成果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大屏幕,自动柜台服务机等终端设备,由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统一管理,通过各类终端设备提供信息发布、自助式查询功能。第二,就业服务网站提供信息发布、政策咨询、业务经办指南、求职招聘信息发布、网上业务经办、监督投诉等服务功能,编辑人员负责网站信息更新工作,网站系统与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实现网上业务经办与前台业务经办的联动。第三,12333电话咨询服务系统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提供统一的电话咨询服务,支持移动终端设备的查询和短信息服务,电话咨询服务中心负责信息维护工作。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网站系统和电话咨询服务系统的集成。

3 “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的契合性分析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就业服务机构的电子终端、就业服务网站和电话咨询平台。这三者是政府部门中直接面对社会公众,特别是那些就业困难的群众用救急救难的工作方法解决一时的就业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局限于被动地寻找服务对象,为需要服务的对象整合并提供各种服务资源,而“互联网+”通过其先进的信息通信与处理分析技术,能够及时发现服务对象,整合服务资源,制订服务计划,并由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按照政策规定、社会或市场规定提供给需要服务的群众,由此,可以体现出“互联网+”与公共就业服务的契合性,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工作一定能够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

发展公共就业网络信息服务。地方政府要支持企业和机构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创新就业服务模式,发展就业服务电子平台等适合就业人群的服务项目。这些项目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正以“互联网+”的形式走进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政策发布的同时,来自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已经在“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中开始显现出巨大的作用了。

以河北省威县的“就业服务110”智能就业服务平台的创新为例。该县开辟了就业信息门户网站、手机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和手机App应用相互融合、同步更新的智能化求职就业渠道,实现了在互联网上与用工单位的即时对接,最大限度方便求职者就业和用人单位招工。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之后,丰富的招聘就业信息尽在“掌”握中。智能就业平台,打破了现场招聘与面试所带来的时间地域的局限,帮助求职者随时随地享受优质就业服务。

3.1 “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的发展思路

当前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已成为提供就业服务的主要供给方,这样的传统模式不仅大量地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还会造成不专业、不高效的服务结果,最终收效甚微,然而在引入“互联网+”工具之后服务质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上述威县开发的智能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多维度的连接,正是借助“互联网+”的东风,推动公共就业服务的数字化与信息化。

智能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平台是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与互联网实现“+”效应的平台。传统的公共就业服务可以借助“互联网+”的新形势,开拓新思路,培养新的发展工具和产业服务链,并催生出新的服务业态,最后实现以“就业+”为首的民生改进和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

因此,“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的发展思路就是优化“互联网+数字就业服务系统”。而数字就业服务系统是一个外在没有条件限制的就业服务中心,其技术核心在于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平台,此信息系统可以通过语音程序控制交换系统、数字化信息传输系统和数据库终端处理系统对公共就业服务对象实行会员式个体准入管理。

3.2 “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的发展模式

首先,利用互联网无边界的特点创新培训方式。数字就业服务系统研发启用后的服务范围更广。跨越时间、地点的界限,让求职者足不出户或是不需要被动地在就业服务中心接受指导,也可以完全自由选择时间地点来接受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与培训。该系统还可以通过对用户生活需求分析,将自动生成其所需要的服务项目,经过本人确认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可以指派专业人员上门为用户提供服务,实行一对一的技术指导。此外同步更新技能培训内容,顺应“互联网+”的趋势,把传统的电脑打字培训升级为电子商务创业培训,注重网上开店与销售、智能物流管理、新媒体使用推广等实用性新技能操作,提高网上创业和就业成功率,服务创业就业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其次,利用互联网跨地域的特点拓展服务领域。在信息平台上设立人才市场专栏,为求职者提供电子简历求职档案,通过与各类招聘网站、劳务输出或猎头公司以及具体企业等的合作,为企业和个人免费发布招聘、求职信息;为小微企业特开辟迷你招聘专栏,推进面向广大招聘的小微企业提供的远程面试服务窗口,通过手机在线面试,快速高效地找到工作;为就业困难的群体优先提供服务,通过发展跨区域劳务合作,有针对性地帮助急需工作的他们解决生存之忧,同时也为其节约因盲目外出打工而浪费的交通、食宿、误工费用,对服务创业就业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最后,利用互联网多载体的特点健全服务平台。电话咨询服务中心通过传真、短信息、电子邮件的方式,将电话查询的结果发送给查询人员;采用定时循环拨号的方式,催促招聘单位和求职人员及时反馈推荐情况,提高岗位推荐的反馈率。推进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的公共就业服务建设,并规划和调整服务功能区,改为“求职登记、企业招聘、职业指导、信息阅览”四大服务区域。

值得注意的是,鉴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已经随着智能网络时代的到来而深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所以各地区(市县)致力于开发专业简捷的就业服务手机客户端或是手机微信平台的趋势不可避免。在数字化应用中可以设置就业地图、招聘信息、求职登记和新闻资讯等模块,并实现用户注册、登录和搜索等多种功能操作。就业地图模块与手机快速定位、路线导航、一键拨号等功能相结合;招聘信息模块中用工单位地址、具体路线、公司联系方式、招工信息等一目了然;求职登记模块,可以实现投送简历、在线面试等;新闻资讯平台定期主动推送新鲜的岗位供需信息,包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工作流程、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求职成功者的经验介绍等多方面相关信息,使每一台智能手机都能成为查询就业信息的触摸屏,对服务创业就业具有一定的文化效益。

3.3 “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的政府角色

依托现有社会资源与社会力量,以单一个体、家庭或基层就业帮扶中心为定点,通过互联网数据搭建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平台,提供集就业信息门户网站、微信平台和手机软件为一体的完备式公共就业服务,同时积极发展就业服务电子商务、就业服务援助等新业态。能放手给社会、企业来做的都回归到市场,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创新的新局面。

“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带给中国就业的将会是一次质的飞跃,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应当扮演好引领者、支持者和参与者的角色,主动融入其中,发挥作用。利用新技术手段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因此,要做到有开放性,坚持免费使用,坚持平台的开放性和低偿性,促进公共就业服务的全面普惠。要有市场化,坚持各种形式的服务创新和政策支持。可以通过购买服务、委托经营或是PPP的模式充分落实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到公共就业服务的发展中来,加大财政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激发服务主体的创新活力。要有标准化,坚持做到严格培训和质量监督,出台相关的政策标准文件,一开始就严格把守质量关,落实服务质量,提供监督依据。要有便利性,坚持大数据与小数据相结合,大众服务与个体服务相结合,注重服务的交叉性,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打通公共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真正便民利民。

4 结 论

《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中指出,在政府治理方面,建议推进“互联网+公共服务”模式,鼓励政府利用新媒体、社交网络等互联网平台建立“智慧城市”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同时,政府民生服务平台应该本着开放的原则与市场各方合作,分类逐步开放相关数据和接口,降低企业进入与运营成本,并鼓励和引导相关成熟案例在全国城市进行推广。

就业是民生的根本,是社会的焦点。不仅影响到社会结构和经济产业结构,也影响着政府形象的树立。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国家不断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针的指导下,互联网带来的智能、便捷的就业服务新手段日新月异,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应该更好地利用“互联网+”与公共就业服务的契合性,建设好制度与政策,搭建好平台与口碑,协调好市场与社会,大力促进公共就业服务事业,不断提高就业与再就业工作的现代化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共就业服务技术方案2009版[R].2009.

[2]人社部.关于印发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R].人社部发〔2009〕(186号).

[3]郑华坤.河北威县“互联网+”智能服务就业 “码”上找工作[EB/OL].(2016-02-01).中国经济网,http://district.ce.cn/newarearoll201602/17/t20160217_8912365.shtml.

[4] 马化腾.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97-98.

作者:冯洁

上一篇:少先队中队工作计划二篇下一篇:政府电子政务创新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