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教学质量学生评价论文

2022-05-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旨在对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探讨提高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综合能力的办法、途径和措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词:中职学校学习现状对策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教育已经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的历史阶段。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教教学质量学生评价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教教学质量学生评价论文 篇1: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策略

【摘要】互助学习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配合,相互学习时的学习任务。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分工完成,相互学习使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互相协存配合在一起的工作,协作学习要发挥协作学习的良好氛围。确立相互协作的目标任务,提高协作学习的心态和创意,健全活生生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相互配合的学习热情,展开协作学习的有据评价,协作学习能提升同学之间的语言文段,所表达意思的欲望,能把所学到的新的知识点转化为学习动力的一种捷径。

【关键词】语文  协作  对策  评估  研究

协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根据同学们的自身的学习能力而相互分工配合完成的学习,相互学习是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互协存的一种分工工作,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任课教师在倡导协作学习的时候,要把学习气氛搞活跃,确定学习任务时要明确,逐步提高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要突出完成学习目标的评估方法,提升相互协调的有效性。

一、创造好相互协作的学习环境。

相互协作学习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分小组进行,并且要根据学生的男女性别组成协作学习小组相互配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程度要最大限度的协调组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进行组合,每一个学习小组的成员要相互优化配合,同学们在相互协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各自的才智,教师要及时调整创建良好的学习气氛。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到协作学习当中,在学习语文知识当中,有许多参与协作的活动,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来进行分工。鼓励每一个同学在协作学习中有任务可干,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协作学习有所收获,达到协作学习的效果,教师在同学们协作学习的时候也可以进行必要的帮助,积极主动的进行当堂课的辨析,正确引导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进入协作学习的良好状态。思想的对话,精神的引领,课堂上,教师不能做知识的搬运工,而应立足教材,超越教材挖掘育人内涵,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要求学生要有思想,有信仰,有丰富情感,教师应做有思想,有信仰情感丰富的人,课堂上师生互动应注意心灵的对话,思想的交流,透過思想的灵光,学生将会看到更高远的天空。

二、确定协作学习的具体内容。

在同学们之间开展协作学习要确定具体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能使学生直奔主题,在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时,要给学生讲清楚协作学习的具体问题,例如难点是什么、重点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要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要根据老师讲解的详细程度,才能体现出协作学习的效果更加完善理想。突出的一点是需促使学生要带着具体问题去协作交流学习。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设置,而且在问题的设置上要与本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有所关联,问题的提出由课文内容表面到文章的主要内容逐步深入,把学习的难点及协作学习的价值体现出来,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布置适量的协作学习内容。例如:我们所学的《桥》这一课,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进行朗读,随后回顾思考《桥》这一课写了哪些事情?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了解并总结出《桥》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再读教师提出别的问题,本文作者在写《桥》这篇文章时所突出的故事情节,是为了表现什么样的中心思想。通过学习比较,还有什么比文章故事中的人物表现更有意义呢,在这个学习过程当中就要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更能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指导学生以文章的具体内容写作入手进行逐段解析。(1)作者是怎样描写《桥》的,重点描写了什么?(2)我对桥这篇课文的人物有哪些所见所感?(3)作者从课文人物老汉及他儿子的对话中,有什么意义。(4)由《桥》的故事中突出了人物引发读者的哪些感想?同学们可以通过这些问题进行学习了解,分析课文,能有效促进协作学习的效果。

三、供给学生课堂协作学习的前提。

首先是时间。给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要有足够的学习时间,让每一个同学主动学习,包含朗读、考虑、提出问题、解答、商讨、练习等多种形式。

再者是学习时的空间。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组织多样化,在教学时重点要应用学生的协作学习、讨论学习、互助学习、共同交流、并且让学生主动担任课堂小老师主持协作学习等形式,教学过程多样化的形式不断强化了一定时间内同学协作活动学习的空间,并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每个学生的精神压力。同时也鼓励了学生协作学习的兴趣,使同学们在各自的小组和全班讨论学习中有机会大胆表述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当学生读完一篇文章时,便会有很多质疑,教师把同学们的疑问能力培养作为一个教学过程,教师主要在教学中不断激励学生质疑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步入学习和探究过程。其次让学生敢于质疑,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及时的要求学生提问,号召每一个学生敢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在课堂上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协作讨论“疑”学生的怀疑。怀疑是指课堂学习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发现,掌握课堂教学中的敏锐信息,捕捉有用的资料,并及时处理和应用,作业的评判要及时归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怀疑能力的提高和教师倾听水平的加强是师生进一步共同交流学习的基础。

四、培育协作学习的作风和技能。

协作学习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协作技能,同学之间要有友善协作的态度和良好学习的习惯,小组内同学之间在讨论发言时要有顺序,依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学习习惯或者是学生相互之间自主讨论的次序,在协作学习时要正确指导学生学会总结其他学生的发言,掌握其他同学所发言的重点,要有礼貌的指出同学在发言中不足之处,即便同学发言的内容与自己的意见不一样,也要虚心听取同学的发言,最后再把自己的观点叙述出来。有时候小组协作学习时也会出现对辩的场景,小组成员之间要以理服人,作为一个协作学习的团体绝不能用不文明的语言和其他行为迫使对方屈从自己的观点。教育教学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达到教学目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如能充分发挥录音、录像、电视等电教媒体的优势,将声音与讲授有机结合,形成立体教学之用,优化学生的思维环境,可以取得最优的课堂协作效果。如我们在学习课文《乌鸦喝水》一文时,伴随着优美的录音范读,让学生默读课文,感悟所描写的情景,但学生总有一种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不一样的感觉,如果课件出示一只乌鸦非常口渴的动画片。这样书写文字就形象逼真地变成画面,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直接进入课文所描写的情景当中,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协作效果明显显著。

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更能营造课堂学习气氛,学生的主动性有了质的变化,并且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是非常重要,如果学生对教师有较好的印象,且比较喜欢教师,那么就会对其所教学的课程特别感兴趣,并会努力学好这门课程,因此在我们语文教学课程中,进行的协作学习更需要教师的关心、爱护、并尊重每一位同学,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倾听他们的心声,所以想要在新型教学方式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效率,就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协作学习并探讨问题,自由的散发属于每位学生特有的思维方式,尽情的享受课文中知识点的奥义。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掘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自己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如何轻松协作学习,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激发学生协作的学习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感受到了乐趣, 才会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协作学习的开展与实施,主要就是帮助其积极主动学习,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程度较小且还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对于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有着非常强烈的探知了解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微课堂将课文抽象知识变为形象知识点,有利于低年级学生去自主注意和自主了解鲜明色彩、直观形象,立体动画,将低年级学生特有的形象思维引导出来,低年级学生在绘声绘色的微课教学中,才能更好的协作学习。通过逼真的教学情境,使其身临其境。使教学知识点变得鲜活生动,低年级学生在协作学习过程慢慢感知享受学习乐趣的过程,从而开始可以积极主动的学习语文知识。作为教师一定要懂得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建立自信,这些我觉得才是对于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因素,让孩子们在课堂分担小老师的角色是个很好的锻炼孩子自信的方式,对于不自信的孩子登台协作小老师的过程中,尽量共同协作,放大他们的优点和成就,及时给予肯定。等他有了一些信心的时候,再对他一点点慢慢提出要求,逐步成为大家眼里自信大方的孩子,在课上,老师装傻,多让孩子教教他自己能回答的问题,让学生有成就感,只要老师给孩子协作的舞台,给孩子机会,就会点燃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唤醒孩子们心中沉睡的自信。

学生协作学习能力增强,课堂效率更高,由于学生课前都是经过了精心的准备,所以对教材更加熟悉,学习的兴趣更浓了,学习的能力增强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同学们之间经常相互促进,交流学习的技巧,交流知识意见,交流对于他人恰当的评价方法,慢慢学会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鞭策,学生学习的能力更强了,学会了自找资料,学会了请教他人,学会了结合生活实际,学会了结合自身体验,学会了与同学和睦相处,学会了交往表述,学会了朗读,学会了写作课堂上的主动协作参与使课堂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作业质量明显提升,成绩也稳步提高,实现了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六、发展协作学习的科学评估。

既然是协作学习,在评估时需以小组为评估单位,实行“集體式”评估,这样既可以激发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也可以在今后的协作交流学习中更加积极,更加主动。科学的评估方式旨在督促同学们更加主动、积极的协作交流学习,教师要使好“引导棒”,引导学生共同协作,放大他们的优点和成就,及时给予肯定。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估,其中包括小组中的自我评估和组与组之间互评估的两种方式,小组自我评估要时结合组内其他成员的建议,认识到自我的优势及不足之处,重新制定自我的发展进步及本小组的方向,各小组互评时也要合理评估,例如活动时小组内的氛围,小组代表发言时的效果等方面,予以合适的评估。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与质疑给予积极评估,营造轻松愉悦的协作学习氛围,语文与数学、英语等课程的不同之处,是对于一些讲述低年级学生题目,并相对固定的标准答案,低年级学生对于开放思维性题目可以围绕学习内容,结合自己的对题目的理解开展讨论发言。对于其给出的答案,教师不能武断的下决定,而是相对的给出积极发言的表扬,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予以引导。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对于问题发表出自己的理解,一定程度上可以有助于其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加以引导及表扬,使学生受到教师的肯定其内心得到满足与开心,从而促使学生在随后的学习中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协作讨论发言,使课堂气氛活跃欢快起来,提升课堂协作学习的效果。一堂课是否成功,不在于教师讲授了多少知识点,而是在于同学们收获了多少,了解了多少。教师保证学生对于学习内容吸收多少的方法就是打造高效积极活跃的课堂,使课堂教学气氛轻松活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愉悦欢乐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地进行协作学习,积极了解课文知识点,使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形式上需要不断充实,方法上需要不断更新,教师传统教育观念是时候要做出转变,要把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参与作为课堂教学的协作主韵律,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基础上,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主动学习知识,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既汇报知识,又提高能力,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努力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

协作学习主要为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欲望,是把所学的文化知识内化为属于自己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要为学生的协作交流学习做好引导,组织协调好协作学习的进度,可以让学生在协作学习中探知,在沟通学习中得到实践,充分发挥协作学习的积极主韵律。

参考文献:

[1]《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营造轻松氛围》《凉州教育》2019年第3期

[2]《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共同发展》《凉州教育》2019年第7期

[3]《打造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教研周刊》2019年第29期

作者:李学仁

教师教教学质量学生评价论文 篇2:

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本文旨在对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探讨提高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综合能力的办法、途径和措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习现状 对策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教育已经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的历史阶段。职业教育也是如此,经过多年的努力,中等职业教育实现了规模上的重大突破,在过去的几年,每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都增加50-100万。中职学校数量和规模问题基本解决,现在急需解决的是质量问题。为保障中等职业教育能够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职业教育的工作重点及时转移到稳定规模、提高质量上来,实现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质量为核心的科学发展,推进职业教育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因此,我们必须清楚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现状,分析现状的成因及找出解决办法,以期推动中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一、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现状

中职学校学生入学无入学考试,学生普遍存在素质不高,文化基础较差,学习习惯较差等情况,而且这些情况存在于各类职业学校,且影响到学校,班级的日常事务管理和教学质量。调查显示,中职学生学习现状令人担忧,具体表现有:迟到、早退;上课不专心;上课睡觉;上课窃窃私语;玩手机;听MP3;看电子图书或课外书;作业不认真,相互抄袭,或根本不做;热衷于上网聊天,打网络游戏;文化基础差,听不懂,不愿意听;专业课不愿学;实验、实训课不愿上,不愿做;抽烟,酗酒,赌博,斗殴等,个别学生为了追求物质享受,甚至发展到偷盗。诸此种种,举不胜举。这些现象给学校的管理,班级管理,教学工作等各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对于中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带来很大的障碍。因此,研究当前中职学生学习现状,分析其原因,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树立成才先成人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好文化和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为将来择业就业打下良好基础,这是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中职学生学习现状的成因

究其中职学生学习现状,归纳总结,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 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

调查表明,不少中职学生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他们迫于家长的压力,没有学习目标,没有学习压力,没有学习动力。对于“我为什么来学习?”、“我为什么选这个学校?”、“我为什么要选这个专业?”、“我如何规划我的职业人生?”等一系列问题都感觉很茫然。

(二) 缺乏学习文化专业知识的兴趣

中职学校大部分学生年龄结构偏小,知识结构偏低,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差,学习习惯较差,缺乏对所学专业和将来就业择业等的明确认识;部分学生知识层次基本上保持在小学中低年级的知识水平,在文化课学习方面普遍存这样或那样的障碍。部分学生对许多事物都缺乏兴趣,谈到学习就厌倦。部分学生虽然完成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实际上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生的水准,其综合素质较差。部分学生认为职业学校是学专业,文化课和专业是两码事,学不学无所谓,因此,对文化课课程缺乏兴趣。在中职校,学生重技能轻视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的现象普遍。

(三)學生文化基础薄弱

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薄弱问题。学生作业中错别字连篇,请假条等都不会写,文化课测验分数一位数等,在中职学生中相当普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学校为了生存,保证生源,保证规模,招生几乎达到来者不拒,客观上进一步造成生源质量差,文化层次低的现状 。正是因为诸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不愿意听。由于生源质量偏低,大多数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学习没有热情,学习文化基础课唯一的目的就是分数,希望考试能通过60分大关就行。

(四)学生自我学习习惯较差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学习独立性的重要表现,学习目标的确立、计划的制定、计划实施过程中的自我审视、自我监管,自我评价,自我改进,这些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果。调查发现,只有少数学生制定了学习目标、学习计划,规划职业人生,大多数的学生基本没制定学习计划,这表明学生学习自我约束能力较低,教学中有意识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己迫在眉睫。

(五)外部因素的影响

1.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中职学生思想意识,道德水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呈多元化的趋势。现在的学生不再盲目崇拜权威,传统,教师和书本,更注重自身需要和个性追求。学校的培养,教师的教导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小,而社会环境变化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却越来越大。从学生厌学的角度来看,目前社会上存在就业难与劳动力准入低门槛的矛盾,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来极大冲击。一方面就业市场供大于求,不少大学生,中专生毕业就失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劳动力准入门槛却很低,没有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等级要求,小学初中没毕业,只要肯出力,照样能找到工作。这种社会现状使不少中职学生感到:学与不学照样找工作,学多学少同样有人要。因此,便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新的“读书无用”等厌学情绪。

2.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家庭生活状况及方式,对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是目前的中职学生90%以上来自农村,其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从小便生活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缺少父爱母爱,逐渐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及习惯,在学习上意志消沉,产生厌学情绪;二是破碎家庭子女,父母经常吵架,打架,家庭关系破裂离婚,形成单亲家庭,对孩子身心造成莫大伤害,使学生感到自卑,压抑,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三是家庭教育方法不当,要么过分溺爱与庇护,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放任自流;要么严厉有余,对成绩要求过高,加重学生心理负担,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厌倦。

3.学校因素

中职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弊端,特别是学校在生源紧缺,招生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为了自身生存,不得不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招生上,教育教学改革明显滞后,不能适应中职学生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一些教学内容过时陈旧,脱离实际,缺乏新意,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特别是当前开设的一些课程,内容过深,而现在的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有的连小学,初一的知识都没掌握,按现行高中段的教学要求,不少学生想学也学不进,上课只能发呆或睡觉;再者教学形式及方法上仍存在单调,枯燥,呆板,照本宣科等问题,教师仍处在“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被动式教学地位上,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网络因素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学生依靠网络媒体所获取的信息日益增多。网络的发展,对成长中的中职学生产生正负两种不同的影响。从正面影响看,学生可以在网上方便,快捷地学到许多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拓展学生知识面,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另一方面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尤其是那些“黄色网页”、“暴露文学”、“凶杀暴力”、“网络游戏”对中职学生的影响和危害极大,特别是未成年的中职学生幼稚的心灵造成莫大伤害,使一些学生迷恋或沉浸在网络虚拟世界,网络游戏中,无心学习。

三、中职学校应对的对策

针对当前中职学生学习的现状及成因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应采取的对策 :

(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树立新的职教理念

要从根本上改变中职学生学习现状问题,首先要解决中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师的观念问题。学校的办学理念要从过去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转变到培养生产一线优秀技术工人上来,培养学生成才必须先培养学生成人。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素养,不仅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且能拿到较高的工资收入。学生有出路,学校的发展才有好的出路。

(二)大力推行和深化教学改革

深化教学改革是解决中职学生学习现状的一个重要环节,中职学校只有主动适应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加大教材教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考试评价等教学综合配套改革的力度,从根本解决学生的现状,提高教学质量和就业能力,学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教学改革一定要落到实处,不能流于形式,要通过教学改革,降低教学难度,使教学内容能让学生学得进,教学目标能让学生达得到,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喜欢,考试能让大多数学生过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学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中职学校的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多关心爱护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众所周知,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只有教师与学生产生了共鸣,才能使教学顺利进行。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主动采取一些应对策略,改进教教材,教法,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即“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使学生由“不学”到“想学”,由“厌学”到“愿学”,成为积极好学,追求进步的好学生。

(四)强化基础知识教学,注重能力训练

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学习现状,必须从基础抓起。对基础特别差的学生,适当降低要求,提出最低目标,逐步过渡到学会学习,逐步形成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基础较好的学生,针对薄弱环节进行专题辅导,为其后续学习扫清障碍。教学实践中,依据相关科目《教学大纲》关于文化课能力训练的要求和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有目的地编排文化课能力训练内容,要立足于用,采用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五)強化技能训练,突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中职学校教学改革,必须以能力为本位,强化学生技能训练,突出实践性教学。调整教学计划,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训课比例,调动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让学生走出教室,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或到车间实训操作,实行“做中学,学中做”,是解决中职校学生厌学的有效途径。在完成一定阶段理论课学习后,让学生多实验,多动手,多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操作技能,以此恢复其学习的自信心,学习成绩自然会有新的提高。

总之,中等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改变中职学生学习现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重大课题。相信在学校、家庭、社会、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在更新教学理念和管理理念,大力推行教学改革等措施,求真务实,扎实有效地提高中职生文化课素养,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将会得到全面的发展,中职学校将会走上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周济.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开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2]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

[3]职业技术教育,2009:(21). □

作者:郑木华 王德旺 张 勤 邱忠仪

教师教教学质量学生评价论文 篇3: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进程中,教师和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教师要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在实践学习中借助适宜教学方法展开系统性教学引导活动,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全面加强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成效,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体验中逐步提高个人核心竞争力。因此,教师要通过具体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效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建立真善美的思想态度和理想信念。小学生要在《道德与法治》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德行素养、培养良好人格魅力,促使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核心素养得到充分培养。本文详细阐述了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作用、问题、策略,希望可以为广大读者提供借鉴参考,为我国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长期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助力。

一、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一)有利于开拓学生学科逻辑思想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运用趣味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學科思想,帮助学生充分挖掘《道德与法治》知识重点与要点,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体验中,全面增强个人学习能力,强化探究学习动力,为学生综合性、全面性发展奠基。因此,教师要通过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兴趣,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快速将情感、行为融入课堂探究学习活动中去,并且获得良好的课程学习体验感,增强学生的课程体悟能力,促使学生的整体学习思想得以提升和拓展,为小学生全面增强道德与法治核心竞争力做好铺垫。与此同时,教师要借助有效性课堂教学指导活动,帮助学生深入挖掘其中的实际案例,使小学生在充满激情的学习模式下有效锻炼《道德与法治》学科逻辑思想意识,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散性培养,进而强化学生对这门学科的理解能力,为学生扎实掌握《道德与法治》学科基础知识铺平道路。

(二)有利于推进义务教育改革进程

良好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接受知识学习和实践应用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有效性课堂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点的探索学习能力,帮助学生逐步强化学科思想培养学习认知,积极开展全面性教学引导活动,让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感、课堂学习竞争力得到全面性发展,为学生逐步建立良好学习思维奠基,从而强化我国小学义务教育改革理念的落实成效,为学生科学开展《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探索搭建平台。有效的课堂教学指导活动可以帮助教师有效渗透全新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思想,科学创新《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具体学习活动中全面增强学科探究兴趣,为学生多元化发展提供助力,从而保障我国小学义务教学改革进程全面推进,促使小学生提升个人核心素养。

(三)有利于增强教师教学质量

教师作为小学生的引导者和监督者,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水平要做到完美无缺,这样才能成为小学生实践学习的榜样,彰显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特别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科学应用高超的教学技艺,多元的教学思想,专业的教学素质,科学开展《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教学引导活动,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逐步增强个人核心竞争力,为学生多元化发展奠基。因此,教师若能通过强化自身教学质量与水平,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科学性、高效性的《道德与法治》有效课堂教学活动,能让学生的思维逐步发散,拓展全面增强学生课程体验能力,为学生高质量全面性发展奠定基础。教师通过公开课教学模式,及时对自身教学能力进行检测,帮助教师完善自身教学不足,科学汲取学生、同行的学习反思情况,科学开展自我能力提升活动,为学生全面性开展实践学习做好铺垫,为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课堂创设进程奠基。

二、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方式单一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创设有效性教学策略来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运用高效、简洁、全面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使小学生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与帮助下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增强学生身心素养,为学生综合性发展铺平道路。但是,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却存在课堂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教师不能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特点展开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存在不足,无法开展高质量、全面性的教学引导活动,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此外,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对《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知识点的挖掘不彻底、不深入,不能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道德与法治》认知意识,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存在刻板、单一的问题,不能借助趣味性教学方案,展开实践教学活动,从而降低学生理解学习能力,导致学生逐步丧失学习兴趣,难以全面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任务。

(二)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有效性教学活动,启发小学生的思维意识,带动小学生的实践探索情绪,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模式下进行《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点的学习与探索活动,从而开展高质量、全面性的教学引导过程,让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得以拓展、发散。但是一些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目标设置中,不能明确学生学习的目标任务,从而导致学生进行盲目性学习,不能通过简洁、高效的方法实现学习目标,造成学生整体学习思想认知不足,无法开展高效率、高水平的课堂有效性探索活动,使学生整体学习存在滞后性。另外,有的教师将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理论知识一味地灌输给学生,难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在应用具体知识点进行学习时存在认知不全、理解偏差等问题,无法开展全面性应用活动,导致课堂学习的有效性降低。

(三)教学评价过于简单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有效性教学评价指导,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探索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多元化教学评价中明确自身不足,积极开展查漏补缺活动,难以及时请教教师和同学,从而完善课堂学习过程,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但是,在具体课堂教学中会发现,由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过于简单化,导致学生在进行具体知识点探索学习时,不能结合自身实际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学习活动,从而导致学生整体学习水平降低。与此同时,由于教学评价过于简单化,学生在进行知识点灌输与学习中无法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思想意识存在不足,无法全面提高学生课程学习体验感,这会降低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从而难以开展全面性学习与探究活动。

三、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明确课堂教学方向,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科学应用《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课堂模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体验中全面增强学科竞争力,为学生综合性发展奠基。因此,教师要通过明确课堂教学方向,帮助学生激发课程探索兴趣,使学生在多元化学习模式中开展创新性学习活动,有效增强学生对知识重点与要点的分析与掌握能力,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知识价值与内涵,全面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性发展做好铺垫工作。与此同时,在明确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教师要使小学生真正认识到知识形成的架构与特点,帮助学生全面完善课堂教学目标与方向,全面增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内涵的探索能力,让学生积极应用适宜的学习方法,增强对知识要点与重点的消化能力,从而将《道德与法治》教学理念贯穿到义务教育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综合性发展能力得到强化提升。例如,在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认知自己”时,教师要让学生运用简洁、精悍的语言对自己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学习的要点与重点,促使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充分培养探究学习兴趣与动力,为学生的深入、全面性发展做好铺垫,从而保证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强化探索兴趣与动力,使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进行实践探索学习活动,有效提高学生课程体验感,为学生综合性发展助力。比如,教师要借助语言引导过程,让学生主动分享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优点与缺点,帮助学生在自我反思过程中提升自主意识,强化探究动力,全面提高学生课程体验成效,增强学生课堂探索动力。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在小學《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小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对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兴趣造成一定的阻碍,不利于学生全面性、多元性发展。因此,教师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科学应用创新性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促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点产生强烈的探索兴趣,进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的弊端,全面彰显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性,使学生快速掌握和吸收《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点。增强小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综合能力。比如,教师要借助项目驱动教学法增强学生实践探索能力,让学生在互动性学习方法中,增强探索兴趣与动力,促使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思想得以拓展,进而不断提高学生课程体验感,为学生强化自身认知、明确学习目标做好铺垫。例如,在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欢欢喜喜庆国庆”这一课内容时,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刺激感官思维,增强学生对国庆节的了解,并且在信息技术手段的大数据功能的助力下,帮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历史文化,掌握国旗、国徽、国歌所代表的含义,全面培养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民族向心力、国家凝聚力,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素养,为学生综合性发展奠基。与此同时,教师要结合《道德与法治》的教材内容,深入引导学生建立客观思维能力,让学生运用学科知识点解答实践学习内容,全面增强学生拓展认知能力,使学生全面提升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

(三)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坚持以生为本理念

小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问题,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理论知识,理解能力存在一定不足。为了帮助小学生快速、高效地进行实践学习活动,教师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让学生在有效课堂优化过程中彰显自身自主学习价值与作用,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全面培养学习探究能力,为学生深入性发展做好铺垫,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综合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结合当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德育环境,科学开展《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引导活动,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得到有效启发,促使学生的自律意识、自主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例如,在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传媒与生活”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要科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帮助学生了解传媒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态与应用价值,并且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增强学生课程探索能力与兴趣,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不断增强学科素养、强化学习认知,为学生多元化发展做好铺垫。又如,教师可以创设“发现生活中的传媒”这一课题活动,引发学生对传媒的探索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传媒应用形态,进而启发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思维,彰显小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学习地位。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活动,对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强化法治意识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融合新课改育人目标任务,科学开展创新性课堂教学活动,促使小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得以培养,全面激发学生课程体验兴趣,强化课堂探索动力,为学生综合性、全面性发展奠基。与此同时,教师要融合《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作用与现状,进行实践教学方案总结活动。要抓住小学生课程学习的优势与不足,积极开展拓展性训练活动,全面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动力,让学生在有效性课堂模式下,全面增强课程体验能力,为学生高质量开展《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助力。另外,教师要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内容,强化学生对知识重点与要点的掌握能力,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素养,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训练中加强理论与生活的融合能力,促使小学生借助课本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全面助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与核心素养。

(左毓红)

作者:于山学

上一篇:文化局发展廉政文化演讲稿下一篇:校领导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