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转型影响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增值税转型对固定资产核算的影响(一)纳入可抵扣的固定资产范围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下称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增值税转型只将新增固定资产纳入可抵扣范围,允许抵扣的范围与转型前增值税征税范围中的固定资产规定相同。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增值税转型影响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增值税转型影响论文 篇1:

增值税转型影响机器设备评估的思考

[摘要]新的《增值税暂行条例》提出了允许一般纳税人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规定,所以,现行的机器设备评估实务也应做出相应调整,即:设备重置全价的构成因素中不再考虑增值税额。本文作者认为对转型前的设备账面净值中所含的增值税,应根据不同的评估目的和评估对象进行适当处理。此文的观点仅为笔者一家之言,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共同对有关专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4年7月1日起,东北、中部等部分地区先后进行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取得预期成效。为扩大国内需求,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根据国务院令第538号,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因此,现行的资产评估实务也应根据该项税法的颁布执行并作出相应调整。

一、增值税转型中有关机器设备的主要内容

重新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维持现行增值税税率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全国范围内(不分地区和行业)的所有增值税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税额。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而在修订前的暂行条例中,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是不允许进行抵扣的,即该税额需要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中。同时,为预防出现税收漏洞,将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排除在上述设备范围之外。那么,对于属于固定资产的机器设备,此新规定当然适用。

二、增值税转型对机器设备评估的影响

1 运用成本法对机器设备进行评估时,根据《资产评估准则——机器设备》第二十二条第一款:明确机器设备的重置成本包括购置或者购建设备所发生的必要的、合理的成本、利润和相关税费等。因此,评估基准日在增值税转型前,即2009年1月1日前的机器设备重置全价是包含购入机器设备所含进项税额的,而评估基准日在2009年1月1日以后的机器设备重置全价是不包含购入机器设备所含进项税额的。因此,增值税转型后,应考虑扣除增值税进项税额后对机器设备评估的重置全价的成本构成形成的影响。

2 运用市场法进行机器设备评估时,如果参照物取的是二手设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精神。对可比参照物中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则不作调整,因为可作进项税额扣除的是指新购入的设备。

3 当运用资产基础法对企业整体价值进行评估时,需要考虑被评估单位设备购入时间对评估结论的影响。被评估企业在2009年1月1日前购入的设备,其账面价值是含有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对于增值税转型前购入设备尚未提足折旧且涉及增值税的部分,我们不能轻易地按减值处理。因为,根据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规定,计入设备的增值税进项税额部分可以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进入生产成本,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这样,如果在评估其价值时不考虑其进项税额抵减所得税的因素,会导致虚减被评估企业的资产价值。

三、机器设备评估中对增值税处理方法的探讨

1 以资产转让,交易。出资。抵押等为目的的单项设备的资产评估,在运用重置成本法时,设备的重置成本为不含增值税的购置成本。如从生产厂家询得的设备价款为含税价,则:设备的购置成本一含税价格/(1+增值税率)

此时不考虑被评估单项设备资产账面上包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该部分价值作评估减值处理。

2 运用市场法进行机器设备评估时,如果参照物取的是二手设备,则可比参照物中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作调整。

3 对于自制设备的评估,应将自制设备中外购的主要材料和配件还原为不含税价格,在此基础上计算出设备的完全制造成本,并考虑企业利润,税金和设计费用,确定设备的成本价格。

4 在运用资产基础法对企业整体价值进行评估时,对于2009年1月1日前购入的设备增值税额的处理,笔者认为可以将其所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未摊销的部分,乘以所得税税率的金额,一是在固定资产——机器设备科目中单独列示:二是在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中列示。评估师通过对转型前购入设备的增值税进行调整后,对纳入评估范围的设备资产按不含增值税的口径来确定其重置成本。

5 对于专门用于非应税项目 免税项目等的机器设备和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等设备,在确定重置成本时应包括增值税价值。

作者:朱正宏 张寒秋

增值税转型影响论文 篇2: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探析

一、增值税转型对固定资产核算的影响

(一)纳入可抵扣的固定资产范围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下称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增值税转型只将新增固定资产纳入可抵扣范围,允许抵扣的范围与转型前增值税征税范围中的固定资产规定相同。

(二)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170号)等有关规定,准予企业(指一般纳税人)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应包括:(1)国内采购(包括接受捐赠、实物投资)固定资产,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2)进口固定资产,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3)购进用于自制(含改扩建、安装,下同)固定资产的货物或接受用于自制固定资产的应税劳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4)购进或者销售固定资产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固定资产支付运输费用的,按照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等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得抵扣,从小规模纳税人处取得固定资产和其他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况下发生的增值税都不能抵扣。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及账务处理2009年1月1日起企业(包括原转型试点企业)新增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原试点企业不再设立“应交税费——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新增增值税额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等科目。

[例1]甲企业购入机器设备一台,价款580000元,增值税98600元,运输费用5000元,货款及运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则转型前后(转型后指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转型后,下同)甲企业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转型前:进项税额和运费全部计人固定资产的价值

借:固定资产683600

贷:银行存款

683600

转型后:运费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5000×7%=350(元)

应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98600+350=98950(元)

应计入的固定资产价值=580000+(5000-350)=584650(元)

借:固定资产

5846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8950

贷:银行存款

683600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

(一)增值税转型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第一,对固定资产等项目的影响。增值税转型后,新增固定资产的价值中不再包含取得时所支付的增值税税额,从而引起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如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资产总计、应交税费等的变化。上例固定资产不同账务处理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如表1:

从表1可见,增值税转型后计入的固定资产价值变小了,变小部分(98950元)计入了负债项目中的应交税费下的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中,转型前后的净资产没有发生变化。

第二,增值税转型后为企业节约了货币资金。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固定资产投资当年,新增固定资产取得的进项税额一次性全额抵扣,企业应缴纳的增值税额明显降低,为企业节约了货币资金,货币资金节约的程度视当期进项税额的抵扣情况而定。

(1)企业当期新增的进项税额能够完全抵扣

[例2]沿例1。假如企业以一个月为纳税期限,转型前企业当期销项税额扣减其进项税额后余额为100000元。

转型前:企业应交增值税为100000元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转型后:企业应交增值税为1050元(100000-9895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1050

贷:银行存款

1050

转型前后增值税不同账务处理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见表2:

从表2可见,企业当期新增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如能被全额抵扣,则增值税转型前后,购入固定资产及增值税的缴纳对企业总资产、负债的影响是相同的,不会对净资产产生影响。但转型后固定资产价值变小,银行存款支付减少,节约货币资产98950元,减轻了企业流动资金压力。

(2)企业当期新增的进项税额不能完全抵扣

[例3]沿例1,假如企业以一个月为纳税期限,转型前企业当期销项税额扣减其进项税额后余额为80000元。

转型前:企业应交增值税为80000元。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80000

贷:银行存款80000

转型后:企业当期不需缴纳增值税,且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18950(98950-80000)元可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转型前后增值税不同账务处理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如表3:

从表3可见,企业当期新增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如不能完全抵扣,增值税转型前后,购入固定资产以及增值税的缴纳不会对净资产产生影响,但转型后较转型前,总资产和负债均按当期未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部分(18950元)减少。此时,企业当期节约的货币资金虽不如上一种情况明显,但同样减轻了企业流动资金压力。在消费型增值税下,企业应尽量提高当期销售业绩,销项税额越大,节约的货币资金就越多;在经济下滑时,企业可通过增大机器设备的投资额,减少企业的增值税支出。

(二)增值税转型对利润表的影响第一,增值税转型后,在固定资产投资额度不变的前提下,企业净利润在固定资产增加的以后各期会有所提高。同定资产投资当年,新增固定资产取得的进项税额当期抵扣后不再计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从而导致企业各期计提折旧额减少,增加企业的营业利润,引起企业所得税增加。同时,增值税转型后当年应交的增值税减少,造成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减少,进而减小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减少所得税的支出。以后各年企业净利润不再受增值税及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影响,但较转型前仍然增加。因此,增值税转型有利于推动企业盈利水平的提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第二,增值税转型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增大时,营业收入可能也会随着增加,同时固定资产的增加会导致企业折旧费用额增加,财务费用也会因为投资借款的增加而上升,从而抵消了部分由于营业收入增加、增值税抵扣所带来的利润上升的好处。可见,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额越大,折旧率越大,对利润表中的项目尤其是对净利润项目的影响越大。

(三)增值税转型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在生产型增值税政策下,购买固定资产的所有支出均计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下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项目中;而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后,购买固定资产时支出的现金则需分项列示,价款应作为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项目中列示,进项税额则属于经营活

动现金流出。考虑到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一般都较大,且原有现金流量表项目均不包括这一项内容,笔者认为应在现金流量表中单列项目“购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进项税额”表示。根据例2(即企业当期新增的进项税额能够完全抵扣,下称全额抵扣)和例3(即企业当期新增的进项税额不能完全抵扣,下称部分抵扣)的有关资料,增值税转型后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如表4(不考虑其他现金流量):从表4可见,如转型后全额抵扣,转型前后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不发生变化,但转型后“企业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减少了98950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也以同样数额增加。在转型后部分抵扣情况下,由于实际缴纳增值税税额只按抵扣数额减少,因此,“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按照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数(18950元)增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则以同样数额减少;而“企业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减少了98950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以同样数额增加。由此引起“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按照当期可抵扣的新确认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数80000元增加。但以后各年的现金流量不再受增值税转型的直接影响。同时,投资当年及以后各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还有可能由于新增固定资产的作用而使净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有所增加,从而使企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数额上升,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评价指标的影响

(一)偿债能力指标的变化从表1、表2、表3可,增值税转型后,流动负债减少,流动资产增加,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等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流动比率的变化情况见表5:

从表5可见,增值税转型后,在企业当期新增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能够完全抵扣的情况下,流动资产增加,流动负债保持不变,流动比率提高;在企业当期新增的进项税额不能完全抵扣的情况下,不能抵扣部分造成流动负债减少,得以抵扣的部分使得流动资产增加,流动比率上升。

(二)资产运营能力指标的变化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运营能力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周转率指标上。由于转型后计人固定资产的成本变小,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减少,即使企业的营业收入保持不变,固定资产周转率也会提高。

(三)获利能力指标的变化增值税转型后,企业盈利水平上升,企业获利能力指标如营业净利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发生变化,其中影响最直接的是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增值税转型后,净资产不变,净利润增加,因此,净资产收益率提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消费型增值税的实施不仅能为固定资产投资企业节约货币资金,而且能提高企业的资产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对企业财务产生良性影响。企业应抓住这次机遇,充分享受增值税转型带来的税收优惠,对固定资产投资做出财务预算,合理规划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分期分批进行固定资产更新,以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与企业财税目标的相互配合,获得更大的财务效益。

编辑 袁晓玲

作者:陈郁珍

增值税转型影响论文 篇3:

浅谈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及其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金融化和知识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已对增值税转型提出了迫切要求。文章首先介绍我国增值税转型的内容,通过分析我国生产型增值税存在的问题。剖析我国消费性增值税对我国企业的影响,提出完善我国消费性增值税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生产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转型

[作者介绍]刘涛,梅州农业学校讲师,团委书记,广东梅州,514011;周炳伟,梅州农业学校高级讲师。广东梅州,514011;曾小凡,梅州农业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广东梅州,514011

[文献标识码]A

从1994年的税制改革中我国一直采用生产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在抑制非理性投资、治理经济过热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国际化的进一步深入,生产型增值税存在着重复征税、不利于促进企业竞争和发展等问题。为应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决定,调整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全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提出了10条具体的应对措施。其中一条就是,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

一、我国增值税转型的定义和增值税转型的内容

(一)我国增值税转型的定义

所谓增值税转型就是把我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是指在计算纳税人当期应纳税额时,只允许在销项税中抵扣外购的原材料的已纳税额,不允许扣除外购的固定资产的已纳税额,就整个社会来看,相当于对国民生产总值课税,所以,称为生产型的增值税;而消费型增值税则是在计算纳税人当期应纳税额时,允许在销项税额中扣除外购的原材料和固定资产的已纳税额,就整个社会而言,相当于只对消费资料纳税,所以,称为消费型增值税。

(二)我国增值税转型的内容

我国这次增值税转型改革并不是完整意义的转型改革,完整意义上的转型改革有赖于增值税征税范围的扩大,这次改革实质上是扩大进项税抵扣范围的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1)从2009年1月1日起,在维持现行增值税税率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在全国范围、各个行业的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当前的销项税中增加抵扣其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当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可结转下期继续抵扣。(2)对企业新购进设备所含进项税额和外购的原材料的已纳税额一样,采取规范的抵扣办法,不在采用试点地区实行的退税办法。(3)采用全额抵扣方法,不再采用试点地区的增量抵扣办法。(4)为平衡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在扩大一般纳税人进项税抵扣范围、降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负担的同时,调低了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把增值税的征税率,分别由6%和4%调低到3%。(5)与全面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相配套,取消了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同时,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

二、我国现行生产型增值税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生产型增值税存在重复征税

我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与国际主流存在着差距,最为突出的就是存在较多的重复征税,违反了税收公平、效率、中性的原则,产品价格部分含税,不利于产品的公平竞争。由于我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企业抵扣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金,这造成了纳税人负担的加重。因此,纳税人只得把这一部分税金摊入产品成本中,从而造成了产品价格的抬高。这不仅不利于消费者,更加不利于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

(二)不利于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

加入WTO后,我国企业的产品将广泛走入国际市场。出口产品以不含税价格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为鼓励产品出口,我国还采取“征多少、退多少,彻底退税”的原则。但由于是执行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已征税款进入成本后,不仅导致出口产品的价格提升,而且出口退税也不彻底。另外,由于无形资产不属于增值税范围,对那些知识产权含量高的产品,其产品中所含的营业税不在出口退税范围之内,这样也加大了出口产品的成本,不利于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

(三)高新技术企业和基础产业承受较高的税负。不利于其发展

由于行业间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设备的先进性及所含的价值不同,因此体现在产品成本中含税程度也不一样。显然含税越高,竞争力越差,特别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和基础产业。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和基础产业资本有机构成较高,产品成本中固定资产所占的比重较大,按目前生产型增值税征税,其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少,因此它们所承担的实际税负要高于一般企业。这样的税负结构不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和基础产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限制了其发展。另外,从我国的经济区域结构来看,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多为原材料供应地,属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而沿海省份大多以加工工业为主,属于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二者税负不平衡成为扩大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差距的因素之一,违背了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基础产业的初衷。

(四)不利于鼓励企业扩大投资

生产型增值税的制定主要是考虑到当时的经济环境,初衷是保证财政收入规模,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膨胀。根据规定,我国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所支付的增值税直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能计入进项税额予以抵扣。由于生产型增值税对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不予扣除,因而企业投资的税负较重,不利于企业扩大投资,促进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

三、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对于我国企业的影响总的来说都是利好。因此,增值税由生产型转向消费型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加快企业技术的改造。主要表现在:

(一)增值税转型有利于地区间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主要是利用优惠投资税收的政策来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这种办法显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生产型增值税中税负不平等的问题,事实上是对企业向沿海地区进行投资的一种鼓励,这极易导致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进一步加大。消费型增值税的一大特点就是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使资源型产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的内陆地区企业,在公平竞争中得到较快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刺激外来投资,有利于全国范围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逐步缩小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

(二)增值税转型有利于增加出口退税,促进企业的发展

实行生产型增值税,由于抵扣进项税额导致出口退税不完善,导致出口产品以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在与

外国不含税产品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制约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增值税转型,企业外购的机器设备已纳税额可以抵扣,在出口环节,增加了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出口产品的成本,增强了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三)有利于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和基础产业的发展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可以刺激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以带动国有经济的产业升级。在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额不能抵扣,致使高新企业既要承担多投固定资产的压力,又要承受多缴税的负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者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不利于高新企业的发展。而增值税转型可以使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企业得到更多进项税额的抵扣,获得更多的减税收入,有利于刺激企业改进技术,采用先进的设备,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产业改造和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四)增值税转型有利于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

实行增值税转型有利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增值税转型的减税效应,有利于增加企业收入,扩大企业需求,促进我国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因此,国务院把增值税转型作为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的十大措施之一。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快了我国增值税转型的步伐,缩短了转型的过程。

(五)增值税转型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在实行生产型增值税条件下,由于固定资产所含税额不能抵扣,企业不愿意更新设备,造成设备老化,技术陈旧,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增值税转型有利于鼓励投资、更新设备、提高技术,从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同时,在增值税转型中国家对金属矿和非金属矿采选产品恢复按17%税率征税,有利于矿产品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进一步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四、完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实施增值税转型,需要在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中,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度。笔者建议:

(一)加强现代化征管手段建设和稽核检查制度建设。提高征管水平

计算机征管可以大大提高征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要创造条件,加快计算机联网建设,从而加强计算机稽核。税务部门应继续重视和加强计算机的征管和稽核,加快“金税工程”建设,早日实现税务信息化管理。

(二)创造条件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

我国实行的消费型增值税,严格说是扩大了抵扣范围,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转型。因为企业外购的固定资产的已纳税额,并没有给予全部抵扣。允许抵扣的是只是其中的设备部分,而不动产部分,因缴纳的是营业税,其税额不可能作为进项税予以抵扣。因此,完整意义上的增值税转型,有赖于增值税征税范围的扩大。笔者建议,为了创造条件逐步改营业税为增值税,扩大增值税征税的范围,推动增值税完全转型,应当把营业税改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或中央税,同时将企业所得税改为地方税,并提高地方共享增值税的比例。

(三)积极推行配套改革

1,提高增值税起征点

我国现行增值税制规定,个人纳税人销售额未达到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达到起征点的实行定率征收。但是,在我国由于中小型企业数量非常多,而且这部分的中小型企业大多数小本经营,属于低收入人群,应当给予适当照顾。通过提高增值税起征点来鼓励中小型企业升级,降低中小型税负,进一步缩小行业差距,实现社会的真正公平。

2,尽量减少增值税的税收优惠

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制度规定了较多的税收优惠项目,这不但不符合增值税道道征收、环环相扣、链条相连的原理,造成增值税链条中断和税负不均;也不利于加强税收管理,减少税收流失。对某些确需给予照顾的困难企业,最好采用财政返还而不是税收优惠的形式。对个别确要给予税收优惠的,也应严格控制优惠的范围和数量。

3,完善分税制管理体制

增值税转型的变化带来了各种税收收入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地方与中央财力分配关系的调整。特别是一些经济大省,对中央财政的贡献率一直比较高,而地方财力尤其是地方可用财力相对不足,借增值税转型之机,可以考虑在中央与地方之间重新确定一个更为合理的财力分配办法,适当提高地方对增值税的分成比例。同时,也可考虑通过税权的调整,让地方因地制宜地开征遗产税、财产税、社会保障税等税种,为增值税转型提供财力支持。

作者:刘 涛 周炳伟 曾小凡

上一篇:图书馆网络信息论文下一篇:纪检工作要点(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