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交增值税教案

2024-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应交增值税教案(共3篇)

应交增值税教案 篇1

一、月末结转增值税

(一)月份终了,企业应将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额自“应交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这样“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不出现贷方余额,会计分录为: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二)月份终了,企业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即: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二、缴纳增值税

(一)当月缴纳本月实现的增值税(例如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款)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二)当月上交上月或以前月份实现的增值税时,如常见的申报期申报纳税、补缴以前月份欠税。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三、应交增值税科目余额反映

(一)“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

借方余额: 反映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贷方无余额。

(二)“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

借方余额:反映多缴的增值税 贷方余额:反映未缴的增值税。

应交增值税的9个明细科目设置

“应交增值税”科目是最复杂的一个应交税费科目,具体说明如下:

“应交增值税”分为“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已交税费”等设置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缴纳的税费;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多缴或尚未抵扣的税金。

为了更清楚地分别核算增值税应缴、已缴和未缴的情况,在该科目下,应设置下列明细科目:

(一)“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在现行税制下,“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借、贷方增加了很多经济内容,借方既要反映进项税额。又要反映预缴的税金;贷方既要反映销项税额,又要反映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等情况。“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增加核算内容后,如果仍沿用三栏式账户,很难完整反映企业增值税的抵扣、缴纳、退税等情况。因此,在账户设置上采用了多栏式账户的方式,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中的借方和贷方各设了若干个三级科目加以反映。

1.“进项税额”,记录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2.“已交税费”,核算企业当月缴纳本月增值税额。

3.“减免税款”,反映企业按规定减免的增值税款。企业按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4.“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反映出口企业销售出口货物后,向税务机关办理免抵退税申报,按规定计算的应免抵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应免抵税额的计算确定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在取得国税机关《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后进行免抵和退税的会计处理。即按批准数进行会计处理。按《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批准的免抵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

第二种是出口企业进行退税申报时,按退税申报数进行会计处理。根据当期《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的免抵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

5.“转出未交增值税”,核算企业月终转出应缴未缴的增值税。月末企业“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出现贷方余额时,根据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6.“销项税额”,记录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销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销售货物应冲销的销项税额,用红字登记。现行出口退税政策规定,实行先征后返的生产企业,除来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外,出口货物离岸价视同内销先征税,出口单证收齐后再以离岸价为依据按规定退税率申报退税,在出口销售行为发生后,按规定征税率计算销项税额贷记本科目,同时按规定退税率计算的出口退税借记“应收补贴款”科目。按征退税率之差计算的不得抵扣税额借记“出口产品销售成本”科目;实行“免、抵、退”税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销售收入不计征销项税额,对经审核确认不予退税的货物,应按规定征税率计征销项税额。

7.“出口退税”,记录企业出口适用零税率的货物,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收到退回的税款。出口货物退回的增值税额,用蓝字登记;出口货物办理退税后发生退货或者退关而补缴已退的税款,用红字登记。出口企业当期按规定应退税额,应免抵税额后,借记“应收账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科目。贷记本科目。

8.“进项税额转出”,记录企业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按税法规定。对出口货物不得抵扣税额的部分,应在借记“产品销售成本”科目的同时,贷记本科目。企业在核算出口货物免税收入的同时,对出口货物免税收入按征退税率之差计算出的“不得抵扣税额”,借记“产品销售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当月“不得抵扣税额”累计发生额应与本月免税申报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税明细申报表》中“不得抵扣税额”合计数一致。出口企业收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和《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后,按证明上注明的“不得抵扣税额抵减额”用红字贷记本科目,同时以红字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生产企业发生国外运费、保险、佣金费用支付时,按出口货物征退税率之差分摊计算,并冲减“不得抵扣税额”。用红字贷记本科目,同时以红字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9.“转出多交增值税”,核算一般纳税人月终转出多缴的增值税。月末企业“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出现借方余额时,根据余额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本科目。对按批准数进行会计处理的,本科目月末转出数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对按退税申报数进行会计处理的,本科目月末转出数为计算“免、抵、退”税公式计算的“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的进项税额”。

上述三级明细科目,前5项在借方登记、后4项在贷方登记。即“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四个三级科目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贷方。

应交增值税教案 篇2

如果期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余额为贷方, 说明企业本月还需要缴税, 月底结转应缴末缴增值税的处理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如果期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余额为借方, 首先看本单位增值税是否平时有预缴, 即“已交税金”本月借方是否有实际发生额。有预缴, 要对多预缴的税额通过“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进行转出, 转出时按“谁小取小”的原则。

[例1]某企业每10天纳一次税, 当月预缴税款20万元。月末, “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余额数据有以下三种情况, 请分别说明企业期末该如何处理: (1) 期末余额数据是借方25万元; (2) 期末余额数据是借方10万元; (3) 期末余额数据是贷方5万元。

当月有预缴税款20万元, 期末余额数据是借方25万元时, 20万元小于25万元, 故实际退20万元, 处理完这20万元后, 应交增值税的借方余额为5万元, 这是当期进项税大于销项税而产生的, 这时只能留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借方继续抵扣, 就不能向国税局申请退回了。对多预缴税款20万元退回的处理分录: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2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转出多交增值税) 20

当月有预缴税款20万元, 期末余额数据是借方10万元时, 10万元小于20万元, 故实际退10万元, 处理完毕, 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余额为零。这种情况说明本期预缴的20万元中, 10万元是缴纳国税局, 另外的10万元为多缴, 故退回。

对多预缴税款10万元退回的处理分录: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1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转出多交增值税) 10

期末余额数据在贷方5万元, 说明企业原先预缴的20万元不够, 仍要补缴5万元的税款给国税局。应补缴5万元的处理分录是: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转出未交增值税) 5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5

如果期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余额为借方, 本单位有外销业务, 就要考虑到增值税的“免、抵、退”税的处理。退税时按“谁小取小”的原则。

[例2]某企业外销产品的离岸价为人民币10000元, 增值税退税率为13%。期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余额有以下三种情况, 分别做会计处理。 (1) 期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余额为借方1500元; (2) 期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余额为借方1000元; (3) 期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余额为贷方1000元。

处理思路:计算“当期免抵退税额”=10000×13%=1300 (元) ;再分别三种情况判断“当期 (实际) 应退税额”的金额。

(1) 期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余额为借方1500元, 大于计算出的“当期免抵退税额” (1300元) , 按谁小取谁的原则, 取1300元, 则“当期 (实际) 应退税额”是1300元, 那么“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 (实际) 应退税额”=1300-1300=0, 分录为: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增值税) 1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 1300

处理完出口退税后, 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借方余额为200元, 这是当期进项税大于销项税而产生的, 这时只能留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借方继续抵扣。

(2) 期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余额为借方1000元, 小于“当期免抵退税额” (1300元) , 按谁小取谁的原则, 故取1000元, 则“当期 (实际) 应退税额”是1000, 那么“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数据=“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 (实际) 应退税额”=1300-1000=300 (元) , 分录为: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增值税)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3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 1300

处理完出口退税后, 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期末无余额。

(3) 期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余额为贷方1000元;因为是贷方余额, 说明企业本月还需要缴税, 而不是退税, “当期 (实际) 应退税额”等于零, 那么“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数据=“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 (实际) 应退税额”=1300-0=1300, 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13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 1300

应补缴1000元的处理分录是: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转出未交增值税) 100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1000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当“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有余额时, 尤其当出现借方余额时, 要具体分析操作, 以保证企业账务处理正确无误, 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应交增值税教案 篇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应交增值税;账务处理

一、引言

增值税的会计核算,在“应交税费”下设置4个二级明细科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增值税检查调整”和“增值税留抵税额”。其中二级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在账户设置上采用了多栏式账户的方式,在账户中的借方和贷方共设了10个专栏加以反映,分别是“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

传统的会计账务处理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多是关注于月末。然而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结转下年”与“上年结转”时存在的细节问题没有提及。

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月末账务处理

1.月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借方合计小于贷方合计,即有应缴未缴的增值税时

待缴税款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三级科目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二级科目,“应交增值税”二级明细科目余额为零。下月初按“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二级科目余额缴纳增值税。

2.月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借方合计大于贷方合计,且当月有预缴增值税时

“已交税金”与“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之差作比较,较小的一方做转出,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三级科目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二级科目。

(1)“已交税金”大于“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之差,按“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之差转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余额为零。“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二级科目显示期末多缴增值税,留待后期有应缴未缴增值税时抵减。

(2)“已交税金”小于“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之差,按“已交税金”转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留有余额,余额即为期末留抵税额。“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二级科目显示期末多缴增值税,留待后期有应缴未缴增值税时抵减。

3.月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借方合计大于贷方合计,且当月没有预缴增值税时

月末不用账务处理,“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留有余额,余额即为期末留抵税额。

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的年末账务处理及其存在的问题

1.传统手工记账时“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的年末账务处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在手工多栏式账页记账时,每月余额逐月累计,年末余额即为本年实际发生额。下年过账时,在新的账本上上年的年末余额不再结转到新的账本上,新的一年从零开始重新登记,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余额与增值税申报表帐表一致。

2.会计电算化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存在问题

然而,在采用财务软件记账的情况下,在软件帐套初始化自动结转的功能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期末余额自动结转到下一年的期初余额,如果不进行处理,将造成一年年“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余额无限制的累加,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余额与增值税申报表数据不符。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明细账取数时,余额是历年的累加数,只能从三级科目明细账的本期发生额取数,若每年期末都不去处理三级科目明细账的余额,此余额就会越累越大,不能反映本年的实际情况。也不能与增值税申报表主表对应的项目进行核对,账表相符较难完成。

四、会计电算化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年末处理

针对此问题,在每年末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明细科目的所有借贷方对转。将“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的余额计入借方,将“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的余额计入贷方。此账务处理每年只在年末增值税业务发生完毕时进行一次,月末不进行此操作。

1.年末有应缴未缴的增值税时

应缴未缴增值税税款反映在“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二级科目上,“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余额为零,年末账务处理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明细科目的所有借贷方余额全额对转,将三级科目的余额全部清为零。

2.年末有增值税留抵税额时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余额为借方,年末账务处理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明细科目的所有借贷方对转,只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余额为增值税留抵税额数在账上,其余三级科目的余额全部清为零。

会计电算化下通过年末增加“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明细科目之间的账务处理,达到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余额与增值税申报表帐表一致的目的。

在会计电算化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明细科目年末对转前,应进一步检查账表是否一致,增值税有没有适用税率错误等等,核实完全正确后,再进行年末对转。

五、在会计电算化下增值税核算注意事项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让会计、税务核算及检查核对都可以更加及时,避免手工记账时当月不能及时对账,下月发现错误时再调账的麻烦。在会计电算化下记账凭证编制与记账是同步进行的,只要在月末年末节点关注细节,核对准确后再扎帐,就可避免一些事后的更正。

1.设置多级次会计科目架构,保证账账、账实、账表相符

兼营不同税率的应税项目时,应分别核算销售额。在手工记账时工作量很大,然而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设置多级次明细账不再繁琐,三级明细科目“进项税额”、“销项税额”下根据税率及品种大类设置多级次明细科目,与之对应主营业务收入也根据商品大类及具体名称设置多级次明细,以便主营业务收入乘以适用税率与销项税额计算核对,核对根据收入计算出的销项税额是否与销项税额账面相符,避免税率适用错误造成的税务风险,保证不同税率销售业务的价税拆分账账相符。

另一方面库存商品与主营业务成本也根据商品大类及具体名称设置多级次明细,且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会计科目架构保持一致,顺序一致,以便一般销售业务时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与库存商品核对出库数量,以及便于与业务部门的调拨员、保管对账,保证库存商品出库数量账实相符。

每月末结账前,在财务软件中将未记账凭证勾选上,抄出本月的收入、销项税额,与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中查询出的开票数据、未开票数据及视同销售业务数据等合计进行比对。核对相符后,财务软件再结账,保证“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账表相符。

2.增值税备查簿的建立,弥补税会差异在账面无法反映的不足,确保增值税核算的完整性

涉税核算包括会计与税务两个方面,在会计账务处理中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税会不一致时,在纳税上遵循税法,账务处理遵循会计规定;税法没有规定的,按照会计的规定处理。

为避免税务风险,加强备查登记尤为重要。增值税计税销售额不完全等于会计上的营业收入,企业应做好销项税额的备查工作,在财务软件的核算已经足够细致的情况下,特别加强视同销售业务、简易征收等非常规业务的增值税备查记录。

加强对增值税进项税、进项税额转出的管理。做到增值税的正确核算。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降低增值税税负。为企业通过节税创造利润,并减少“支付的各项税费”产生的现金流出,增加现金流。

在实际工作中,销售业务不可能从会计和税务两方面编制两套记账凭证,财务人员在处理原始凭证时,要时刻有纳税的意识,填制记账凭证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此业务的税会差异,正确进行账务处理,对于视同销售业务、未开具发票业务、简易征收业务等同时进行增值税备查簿登记,便于增值税计税销售额数据的收集整理,日后进行增值税核对、检查、纳税申报。

3.加强增值税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

纳税人提供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和应税服务,应当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的,从高适用税率。经济业务涉及基本税率又涉及低税率的,加强销售额的明细核算,避免核算不清造成的从高适用税率风险。

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有助于降低企业涉税风险。通过企业税务管理,对涉税业务所涉及的各种税务问题和后果进行谋划、分析、评估、处理等组织及协调,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涉税风险。

参考文献:

[1]全国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税法.1[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5(9):126.

上一篇: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下一篇:歉疚中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