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教师评价机制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章着眼于高校人力素质的提升,从高校师德建设的价值取向、内在要求、专业背景和行为规范四个层面,论述了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内涵,并着重从创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角度,阐明应从监督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竞争机制五个方面建立和完善高校师德建设的动力机制,以保证师德建设取得实效,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素质教育与教师评价机制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素质教育与教师评价机制论文 篇1:

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

【摘要】本文基于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现状调查,分析影响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障碍性因素和有利因素,并提出消除障碍性影响因素、发挥有利因素的策略:转变观念,改变对小学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的认识;苦练阅读教学与指导的相关技能;构建科学的阅读评价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小学图书馆(室)建设。

【关键词】小学 绿色海量阅读 现状 影响因素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质性障碍不少。为此,学校应通过改革,在既定的教育环境中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从小学阶段开始实施绿色海量阅读就是一种可行方法。

绿色海量阅读是在课外阅读、绿色阅读与海量阅读等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理论。绿色海量阅读是一种群体活动,最小活动组织是班级。从社会学和教育学双重学科视角考察,小学实施绿色海量阅读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绿色海量阅读在我国部分小学的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学生学习效率与效果同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稳步提升。

基于对绿色海量阅读意义与功能的基本认识,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资助经费重点课题“我区小学全面推行绿色海量阅读的研究”课题组(下称课题组)于2019年7~8月對广西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现状进行了调研,深入了解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现状,并对影响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旨在通过研究与实践,形成成熟的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理论,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小学绿色海量阅读实施策略。

一、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现状调查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桂南、桂东、桂西、桂北和桂中等区域各抽取1到2个地市,分别是北海、梧州、百色、河池、柳州、南宁和桂林,在每个地市选取不同性质、级别的15所城镇小学、16所乡村小学,计105名小学教师(其中城镇小学教师51名,乡村小学教师54名),就其本校学生阅读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问卷调查之外,本研究选取7名职称、岗位不同的小学教师进行了深度的访谈。在访谈教师的过程中,还就近对部分学生家长进行了访谈。

随机抽样的研究对象并非真正的随意,课题组通过本院教育系在校生和毕业生的引荐,初步与研究对象取得联系,征得他们的同意后,课题组再与其预约调查或访谈的时间。由于有本院学生的协助,调查研究进行得非常顺利。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获取小学生阅读的相关数据。

1.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自编问卷《我区小学学生阅读实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如下:

一是受访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学历、职称、职务、教龄、任教科目、参加职前和在职阅读教学培训情况。

二是受访者关于绿色海量阅读的认识与态度以及课外阅读教学与指导的能力,涉及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的认识与态度;教师对绿色海量阅读概念的认识(包括绿色海量阅读的基本内容);教师实施绿色海量阅读的基本技能(包括绿色海量阅读指导与干预能力,绿色海量阅读实施保障能力,绿色海量阅读高效课堂建设能力);教师实施绿色海量阅读的合作能力与评价能力(包括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开展绿色海量阅读教学的能力,对开展的绿色海量阅读教学活动的总结与评价能力)。

本调查于2019年暑假期间,采取快递邮寄等方式,向预约的受访者发放问卷共105份,收回102份(其中向城镇小学教师收回问卷48份,向乡村小学教师收回问卷54份),剔除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98份(其中得到城镇小学教师有效问卷48份,得到乡村小学教师有效问卷50份),有效问卷率为96.08%。

2.访谈法

在问卷调查之外,课题组在31所小学中选取岗位、学历和资历各不相同的17名教师,通过现场沟通、微信交流等形式进行访谈。进行问卷调查前,为了给问卷问题设计提供参考依据,课题组主要采用非正式访谈的方式,问卷调查结束后则采用正式访谈的方式,通过正式访谈搜集部分获取数据困难的项目的相关信息,以及问卷中少数模糊问题的答案。

二、小学绿色海量阅读影响因素分析

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从障碍性因素和有利因素两个角度对影响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

(一)障碍性因素

1.教师对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认识不足

调查发现,目前有47.96%的小学(城镇小学占35.71%,乡村小学占12.24%)制定了较为明确的学生阅读组织和指导制度;有31.63%的小学(城镇小学占10.2%,乡村小学占21.43%)不明确或者未设立任何关于鼓励学生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的制度;还有18.37%的教师(均为乡村小学教师)尤其是非语文教师,对学生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的认识与态度非常模糊,甚至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工作。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目前大部分教师对小学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的认识较为模糊或片面。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有些教师尽管了解小学生阅读尤其是课外的海量、健康的阅读对学生有益,也身体力行组织过学生阅读,但最终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坚持,半途而废,以至于这些教师最后对自己曾经的付出和努力都产生怀疑。

2.教师对绿色海量阅读概念了解不够

调查发现,目前能偶尔指导学生阅读的教师为38.77%(城镇教师30.61%,乡村教师8.16%),极少参加指导学生阅读的教师为18.37%(城镇教师8.17%,乡村教师10.2%),仅有11.22%的教师(城镇教师9.18%,乡村教师2.04%)能经常指导学生阅读。32.65%的小学教师(城镇教师25.51%,乡村教师7.14%)对绿色海量阅读表示认同和理解。可见,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理念尚未真正深入教师心里。

上述障碍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一是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的工作量通常不低于每周16节,除了课堂教学,还需兼任班主任工作,工作量大,无法或没有能力再在教学工作之外探索或推行绿色海量阅读。二是小学教师普遍不足,这点城镇小学和乡村小学情况相似。为了维持基本的教学活动,学校没有办法让更多的教师参加正常课堂教学之外的其他工作。另外少数小学师资非常不稳定,教师流动频繁,迫使学校重点关注课堂的稳定,不敢让教师尝试正常课堂教育教学之外的工作,以免引起不好的社会反响。三是目前核心素养的理念践行实际上并未落实到位,应试教育思维仍占据重要的位置,教师不敢轻易背离“传统”的路径。

3.教师实施绿色海量阅读的基本技能欠缺

调查发现,目前能坚持长期阅读的教师仅占14.28%(城镇教师12.24%,乡村教师2.04%),注意收集并自学关于学生阅读的有关理论的有9.18%(城镇教师7.14%,乡村教师2.04%),参加过有关学生阅读方面的专题讨论有10.2%(城镇教师8.16%,乡村教师2.04%)。在推行绿色海量阅读最大的挑战方面,有63.27%的教师(城镇教师45.92%,乡村教师17.35%)认为是教育观念落后,有25.51%的教师(城镇教师20.41%,乡村教师5.1%)认为是教师的高效课堂建设能力较弱。55.11%的教师(城镇教师40.82%,乡村教师14.29%)认为是本人的学习与阅读不够,63.26%的教师(城镇教师35.71%,乡村教师27.55%)認为推行绿色海量阅读难以获得领导、同事、家长的支持等。在关于推行绿色海量阅读最大障碍的认识上,有40.81%的教师(城镇教师5.1%,乡村教师35.71%)认为最大的障碍是图书来源存在困难,有31.63%的教师(城镇教师10.2%,乡村教师21.43%)认为最大的障碍是无法保障学生有足量的阅读时间,有16.32%的教师(城镇教师11.22%,乡村教师5.1%)认为最大的障碍是教师实施绿色海量阅读的能力有待提升。

通过对比分析可看出,教师对指导绿色海量阅读的基本技能缺乏必要的认识,多数人将原因归结为客观原因,例如物质性的因素,如图书难获取等,这些客观原因导致教师没有动力去学习指导学生绿色海量阅读的基本技能。很少有人从主观方面寻找原因。教师对推行绿色海量阅读的基本技能缺乏必要的了解,无法主动地强化这些基本技能。

4.教师实施绿色海量阅读的合作能力与评价能力不强

调查发现,能对学生的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总结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的教师有10.2%(城镇教师6.12%,乡村教师4.08%),能与其他科目的教师共同探讨学生阅读问题的教师有7.14%(城镇教师4.08%,乡村教师3.06%),能积极与学校领导、其他教师、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组织等共同设计和组织学生阅读活动的教师有6.12%(城镇教师4.08%,乡村教师2.04%),能经常就学生课外阅读问题向学校及有关部门提建议的有5.1%(城镇教师3.06%,乡村教师2.04%)。

访谈中,课题组就绿色海量阅读的评价问题与教师进行了交流。85.71%的教师(城镇教师57.14%,乡村教师28.57%)认为对绿色海量阅读的评价非常困难,甚至有14.29%的乡村教师认为不可能对这样的工作进行评价。71.43%的教师(城镇教师28.57%,乡村教师42.86%)认为可以通过课堂考试的模式对学生的绿色海量阅读进行考核评价,有42.86%的教师(城镇教师28.57%,乡村教师14.29%)认为绿色海量阅读是一项为学生增添“营养”的工作,是一项长期、没有止境的工作,阅读的功效见于学生后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现阶段没有评价的必要,至少不需要硬性地进行所谓的评价。

绿色海量阅读不是单纯依靠语文教师可以完成的工作,各科教师之间的合作,尤其是同班组教师的合作是阅读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实施绿色海量阅读需要教师间的合作,缺乏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绿色海量阅读是无法顺利推行的。而作为一项教学活动,绿色海量阅读质量和实效如何,是一定要评价的,通过何种机制进行评价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评价是对绿色海量阅读把脉问诊的必经途径,教师对绿色海量阅读评价能力的欠缺,最终必然导致绿色海量阅读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有利因素

1.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有一定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存在认识不足现象的同时,也从另外的角度揭示了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的总体认识还是基本正确的:88.78%的小学教师(城镇教师41.84%,乡村教师46.94%)认为学校非常有必要制定并实施鼓励小学生阅读的相关制度。

2.教师对绿色海量阅读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调查发现,有91.85%的教师(城镇教师48.99%,乡村教师42.86%)对与绿色海量阅读相似的概念有了解,比如“大量阅读”等。可见,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理念已经逐步深入教师心里。这也从侧面反映,绿色海量阅读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小学全面推行具有可行性。

3.教师认同并能切实贯彻语文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目标包括使学生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样化的阅读方法,通过阅读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同时该标准还对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阅读字数提出了建议。

对于课标的要求与建议,绝大多数教师是认同的,并表示自己一直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努力践行课程标准。认同课标并有意识地主动践行课标理念,就是推行绿色海量阅读的良好开端。

4.教师对与绿色海量阅读相关的理论有一定的了解

课题组的个别访谈也有特殊的收获。通过个别访谈,课题组发现,部分教师对与绿色海量阅读相关的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如曾学习社会学习理论和大语文教育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特别关注模仿学习与观察学习的作用,也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主张建立较高的自信心。大语文教育理论倡导语文教育要联系社会生活,强调充分利用各种条件,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法,使语文课紧密联系社会生活,从格局上构建开放的语文教育。通过绿色海量阅读,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和生活习惯,稳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理论为教师主动积极地推行绿色海量阅读奠定了基本教育理论之外的跨学科理论基础。

三、基于现状调查分析的建议

(一)改变对小学生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的认识

现实中,实施绿色海量阅读与应试教育有一定的冲突,在应试思维仍是教师主导思维的大背景下,推行小学绿色海量阅读,首先需要教师有正确的观念。

转变观念,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对绿色海量阅读的意义和要求有明确的认识,要明确即使在应试思维主导的情况下,实施绿色海量阅读也是可行和必要的。绿色海量阅读与应试教育并非绝对不能相容。不过,目前树立这样的意识仍是一个挑战。

转变观念同时要求教师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技能,尤其是课堂教学能力。在教师中树立实施绿色海量阅读就是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强化教师的阅读教学与指导技能,为绿色海量阅读的实施奠定主观力量基础。

(二)苦练阅读教学与指导的相关技能

1.高效课堂建设的技能

实施绿色海量阅读要求以高效课堂为基础,因此,教师必须苦练高效课堂建设的技能。教师高效课堂建设技能并非某项独立的技能,该技能属于典型的教师综合专业技能。判断课堂是否高效,简单的方法是看教师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完美地实现教学目标,以及能否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凡按时、完美实现教学目标,学生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没有或仅有极少的课业负担,那么该教师的课堂就应该是高效的课堂。只有高效课堂才能为绿色海量阅读提供充裕的时间,才能保障绿色海量阅读落到实处。

2.阅读指导与干预的技能

一是教师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的技能;二是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三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技能。

3.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的衔接技能

绿色海量阅读与课堂教学之所以需要衔接好,是因为通过衔接才可以实现绿色海量阅读反哺课堂教学的功能,才可以发挥课堂教学“倒逼”绿色海量阅读的作用。教师要学习各具特色的将二者衔接起来的技能。比如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设置一定的时间段,专门用于检测学生近期阅读情况,也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任何时间段,根据教学内容与绿色海量阅读内容的相关性,将绿色海量阅读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实现二者的轻松结合。掌握衔接技能有助于防止产生课堂教学与绿色海量阅读各自独立、难以交融的局面,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树立和巩固绿色海量阅读的信心和成就感,确保绿色海量阅读的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科学的学生阅读评价机制

绿色海量阅读实质上仍是一种教学活动,既然是教学活动就需要科学的评价机制,通过科学的评价机制为绿色海量阅读把准方向。什么样的评价机制是科学的,是适合绿色海量阅读的,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总体而言,从评价的主体看,评价不应当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多元的,最好能引入独立的第三方专业评价结构;从评价的角度看,也应该采取多重视角;从评价的时段看,应该是全程性的评价,既注重阅读效果(结果)的评价,也注重阅读过程的评价。

(四)加强小学图书馆(室)建设

充足的经费是保障学生阅读质量和效果的基本要素。本研究通过调查了解到,82.65%(城镇51.02%,乡村31.63%)的小学教师都认为学校应该有一定规模和藏书量的图书馆(室),而在现实中只有42.83%(城镇35.71%,乡村6.12%)的小学才有这样的图书馆(室),25.51%(乡村25.51%)的小学(主要是乡村小学)基本没有图书馆(室),学校现有图书难以满足学生和教师阅读的需求,学生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缺乏基本的物质保障。教育经费不足,分配到各个小学的额度有限,有能力指导学生阅读的教师数量不足,学生阅读工作因之受到掣肘。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小学教师阅读教学培训的经费投入,增加阅读指导教师的数量,同时加强小学图书馆(室)建设。

实施绿色海量阅读要求有充裕的阅读时间和浓郁的阅读氛围,需要教师苦练阅读教学与指导的相关技能,需要系列保障措施予以支撑,更需要以高效课堂作为基础。学校应通过高效课堂为学生进行绿色海量阅读预留时间和营造氛围,进而构建绿色海量阅读与高效课堂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依托、互为基础的关系,在绿色海量阅读与高效课堂互生共进的架构内,最大限度地发挥阅读的功能,践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饶满萍.小学低中学段实施“綠色海量阅读”的相关研究——以北海市实验学校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7(18)

[2]饶满萍.小学低中学段开展绿色海量阅读的研究[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18(4)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资助经费重点课题“我区小学全面推行绿色海量阅读的研究”(课题编号:2019A0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饶满萍(1972— ),女,安徽望江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

(责编 秦越霞)

作者:饶满萍

素质教育与教师评价机制论文 篇2:

试论高校师德建设

[摘要]文章着眼于高校人力素质的提升,从高校师德建设的价值取向、内在要求、专业背景和行为规范四个层面,论述了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内涵,并着重从创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角度,阐明应从监督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竞争机制五个方面建立和完善高校师德建设的动力机制,以保证师德建设取得实效,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 人力资源 师德

[作者简介]刘俊平(1970-),男,湖北潜江人,荆楚理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刘欣(1962-),男,湖北荆州人,荆楚理工学院高教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湖北 荆门 448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品牌发展战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主持人:刘欣。(课题编号:2010d112)

一、引言

高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主要阵地,高校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而高素质的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具备崇高师德的教师,是一个能与学校共发展的教师。因此,加强师德建设,也就成为培育高素质教师的奠基陛工程,成为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源动性力量。只有加强师德建设,才能为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素质优良、勇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奠定基石,为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研究型人才创造条件,也才能为高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二、高校师德建设的特定内涵

作为教师素质核心部分的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行为规范的综合。高校师德建设工程应以“培育敬业精神、提高育人水平、塑造师德风范”为根本宗旨,不但要求高校教师应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要努力拥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及具有时代特点的先进的道德意识和教育水准。

1 教育信念:高校师德建设的价值取向。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基于坚定的教育信念。教师的教育信念集中表现为教师对教育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一个教师只有当他真正认识到所从事事业的价值,并产生强烈的神圣感和使命感时,他才会从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进而产生新的力量和精神动力。反之,教师的价值观念偏斜,职业信念动摇,便将产生人生理想趋向实际、价值标准注重实用、个人幸福追求实在、行为选择偏重实惠的思想倾向。可见,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只有摆正价值天平,确立坚定的教育信念,才能不计个人得失,坚守高尚情操,廉洁从教,敬业爱生,为教育事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创造出闪光的业绩。因而,教师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是师德建设的必然要求和价值基石。

2 人文精神:高校师德建设的内在要求。在教育过程中,高校教师拥有崇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魅力,必然会对学生产生特定的感召力,学生会从教师的举止言谈中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真谛,领会到独立、批判、追求真理的价值观。作为教育工作者,人文精神的失落必然影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高校教师不应以商场法则来定位自身职业和价值,而应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人文精神来感染和教化学生。因此,重塑高校教师的人文精神,对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3 学高为师:高校师德建设的专业背景。学校的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是其永恒的主题,因此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及时吸收、存储学科前沿知识与研究成果,努力承担和认真完成工作任务,积极投入教学改革和科研攻关,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优化研究手段,努力提高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质量。坚持正确导向,锐意改革创新。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在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中,严谨求实,精益求精,自觉抵制和反对不利于人才培养和科学发展的错误倾向,力戒浮躁和急功近利。

4 身正为范:高校师德建设的行为规范。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高于常人的行为规范和要求。在这一工作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教师的教育行为对培养高素质人才起着关键作用。因而要求教师仪表端庄,举止文雅,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对学生要言传身教,以身立教,做学生的楷模,做社会的表率。力求用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艺对学生实施教育和陶冶。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统一起来,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生活,注意学生心理变化,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通过多种手段,从思想、品德、学业等方面帮助学生全面提高素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高校师德建设的动力机制

切实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必须着眼高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将师德建设与教师成长和发展相结合,将师德教育与教师培训、进修相结合,将师德评价与职务聘任相结合,将激励机制与竞争机制相结合,从监督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竞争机制五个方面,创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高校师德建设的动力机制。以保证师德建设取得实效,为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1 建立监督机制。一是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应建立师德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党委领导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党政工团等各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体制。党组织着重抓方向,定目标,树典型;行政着重抓建设,抓考核,抓奖惩;工会着重抓活动,抓检查,抓评比;学工部、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和团体着重抓监督,抓落实,抓反馈,共同承担起师德建设职能。二是广泛参与,强化监督,成立师德建设督导巡视组。由学校领导、在职教师、退休教师、学生家长与学生代表共同组成师德监督岗,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师德监督网。学校设立校长信箱、师德投诉电话、师德监督网站,将自律与他律结合,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结合,对教师师德加以示范和警戒,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不断鼓励教师自我加压,从严自律,自我完善。

2 探索培训机制。高校是多种人力资源的集聚地,师德建设既要面向教师队伍,也要面向管理队伍、教辅队伍,应按照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的思路全方位加强师德建设。一是制订明确的培训计划和方案,把师德培养纳入人力资源建设规划和职务培训计划,面向全体员工加强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同时不定期地举办由全体党员、干部、教师等参加的职业道德理论培训班,邀请一些师德典范作专题报告,组织开展“师德问题”大讨论,结合教职员工自身工

作,谈师风,谈思想,谈经验,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二是把师德建设与教师的继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开展以提高教师师德教育为重点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塑造教师为人师表的形象。对新教师则强化岗前培训,建立导师制度,把师德教育寓于业务锻炼之中。对在岗教师的培训,重在教学科研上压担子,培养他们自强不息、刻意进取的科学素养和严谨求实的师德风范,并加强师德教育和考核,促进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不断提高。

3 强化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包括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个方面:一是在已经制度化的教学科研奖励中要突出师德方面的内容,如在教学优秀奖、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奖项的评选过程中,在教学科研成果水平大体相当的情况下,要重视师德因素。对认真履行师德义务、德艺双馨的教师,可以通过评选“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德育工作者”“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方式,树立先进模范典型,使其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拥有强烈的事业成就感和自豪感;二是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将激励机制全面引入绩效导向的薪酬制度中,重在依据教师的工作绩效与师德水平确定薪酬,通过薪酬与业绩和师德挂钩,承认和体现教师师德和业绩对学校的贡献,并将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在岗位津贴、课时酬金、住房分配、职称晋升等方面,加大对关键人才、骨干教师的政策倾斜,以有效运用激励机制激发广大教师的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增强其责任感和荣誉感,全面发挥高校的教育职能,推动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4 完善评价机制。健全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首要问题是要明确树立师德评价是教育教学评价重要内容的理念。一是注重将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结合,以体现良好师德形成的延续性、全面性和稳定性,切实发挥师德评价的激励作用;二是从重行政部门评价向重学生评价转变。教师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学生,师德建设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教师的师德究竟如何,广大学生最有发言权。此外,最关键的是建立健全科学的量化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增强师德评价的可操作性。师德评价应分为职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四个层次,并应将评价结果与岗位聘任、职务评聘、表彰奖励、年度考核挂钩,对师德行为不合格,学生、社会满意率低的教师,实行评先、评优、晋职“一票否决”;对在教学科研中严重失职造成不良影响的,不予晋升晋级,情节严重者要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重在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师德评价活动,推动高校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切实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5 引入竞争机制。首先,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有充足、优质的人力资源作保证。因此,必须引人竞争机制,实现高校人力资源合理有效地配置,建立一种有利于吸引人才、稳定人才、用好人才的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拔尖人才成长的氛围和环境,重点培养、造就优秀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和具有强烈事业心的精干的管理人员队伍,为全面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完成高校的历史重任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为此,必须进一步消除人事管理的体制性障碍,逐步实现对高校教师和教育职员的分类管理,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由重身份、重评审、重资格,转向重岗位、重聘任、重绩效,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相适应的人才引进机制、自主用人机制、收入分配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加速完善目前正在实行的以岗位聘任为核心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探索知识、技术、管理等教育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

其次,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上引入竞争机制,可有效地推动师德建设。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将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学历层次高的优秀人员吸收到高校教师队伍中来,以保持教师队伍的生机与活力;通过挂牌授课、落选待岗的方法,使广大教师始终对工作有一种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以此增强教师积极进取、德才兼备的自我完善意识;对师德评价不合格、业务素质低的教师,采取离岗培训、自学进修的方式加以劝诫或限期整改,限期整改仍不过关者坚决调离教师岗位,切实实行优胜劣汰,着力优化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DWOL]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6/20011024/589496.html,2001-10-24

[2]靳诺.以师德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1(2)

[3]张高明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教师师德散论[J]湖南大学学报,2002(2)

[4]余瑾,高校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4-01-13

作者:刘俊平 刘欣

素质教育与教师评价机制论文 篇3:

制度创新是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根本保障

近些年来,由于各方面的重视和推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在一些重点环节上有所突破,在一些先发地区取得明显成效,但不少地方仍然是“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一些深层次体制性障碍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笔者认为,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必须有制度保证。作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当前首要任务就是要针对现行教育体制中重智育轻体育美育、重分数轻兴趣爱好等倾向性问题,大胆探索创新,加快形成更具活力、更有效率、更加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体制机制。

创新学校管理制度,把成长发展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经过长期宣传倡导,素质教育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但现实中还有相当多学校深受追求升学率旧思维的影响,造成中小学生作业多、补课多、考试多,睡眠少、体育活动少、社会实践少,失去了快乐的童年,失去了自由成长的空间和多样性发展的可能。深化素质教育改革首先必须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从时间和空间上突破,发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主阵地的作用。2007年,苏州出台《苏州市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项规定》,明确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小学每天15:20后、初中每天16:00后,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社会实践和团队班会等活动。2009年,又出台《苏州市执行“三项规定”、落实“五个严格”、保证一小时运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六个必须”,要求广大中小学从实施方案、组织领导、管理制度、信息公示、监督机制、奖惩办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保障学生活动时间。实施“三项规定”、“六个必须”,目的就是要把成长发展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兴趣爱好、体育美育等回归学生校园生活,让学生多一些创造的天地和一份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

创新教育引导方式,把健康快乐引人学生课外生活。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着手,制定出台了多项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这些意见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小学过重的课业负担,意味着学生将有更多的空暇时间和自由活动空间。然而,大量调查研究表明,很多学生负担减轻了,却不知道双休日、假期等空暇时间到底怎么安排?因此,创新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教育引导方式,让学生课外生活过得更快乐、充实、有意义,就显得相当重要。2009年,苏州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会休息、会自学、会健体”的“三会”活动。“会休息”建议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和8小时;“会自学”建议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明确自学重点,做到复习和预习、课内和课外、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会健体”则建议学生制定合理的健身计划,养成每天运动一小时的习惯。“三会”活动突破了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实质上是一种对学生课外生活方式的指导,已成为凝合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全员力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学生“离校不离教、放假不放学”,实现了素质教育平台的新拓展。

创新教育评价机制,把促進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优位目标。保障素质教育落实,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评价机制的杠杆作用。一要将素质教育与教师职称评聘挂钩,明确规定教师职称的评聘优先考虑不加班加点的教师,优先考虑花更少时间获取更好教学质量的教师。二要将素质教育与教师的评先评优挂构,旗帜鲜明反对疲劳战、题海战、消耗战,优秀教师应当成为“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科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典范。三要将素质教育与校长考核挂构,以能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为主要内容,建立健全有利于发挥校长实施素质教育主动性、创造性的评价体系。四要将素质教育与学校评价挂钩,要求学校真心实意、全心全意推进素质教育,将执行情况作为文明单位、优秀集体等评选的必要条件,执行不力的一票否决。五要将素质教育与区域评价挂钩,将素质教育的推进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列入各级政府年度教育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确保素质教育改革各项目标落实到位。

(作者系苏州市教育局局长)

本组笔谈责任编辑:尤健

作者:鲍寅初

上一篇:区科技局年中工作总结下一篇:乡某年女职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