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与素质教育(共8篇)
陶丽兰 201121366
5长期以来,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这两个概念,一直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一般舆论倾向是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但在具体实践中,出于对学生升学深造的迫切需求,一些家庭和学校又往往看重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谁能让学生考高分,就算谁教学有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被人为地片面化和矛盾化了。其实,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就像一对孪生儿一样共存于一个母体之中,他们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同一个目的的两个侧面。就是说,素质教育是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应试能力是素质教育在特定条件下的具体体现,但只有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才能发挥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与差别
长期以来,为与生产力的状况和社会政治经济要求相适应,我们的教育强调的是选拔功能。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及教师的精力大部分集中于确定教育计划的每个重要阶段应升学或应淘汰的学生。在这种功能观主导下的中小学教育始终把考试与升学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构成了我们所要批判的“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的本质在于片面追求升学率,把通过选拔性的考试作为教育教学最终目的。为适应升学考试之需,任意拔高教学要求,不顾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使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性本质特征难以得到体现。
应试教育的另一特征反映在其教育对象和质量效益的片面性和狭隘性上,对待学生的态度往往是静止和僵化地,勿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差异,用考试升学这唯一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力求锻造“驯服听话,考试高分”的“标准件”。而不顾学生是否具备了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所需求的基本素质,往往造成个体的畸形发展。在质量效益衡量评价问题上,实际中有升学率标准,结果是牺牲了大部分学生的利益换取了少数学生的某些方面的发展,导致教育与人才的浪费以及教育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之间良性循环难以形成的局面。“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作为其基本内涵,以促进个体素质全面和谐发展,进而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它认为中小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创造条件发展那些能使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有效生存和发展的特征(素质)。中小学校要抓住中小学阶段教育的基础性特性,把中小学教育办成“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根据这一见解,中小学及教师的主要精力不应该放在为“才”而选“才”上,而应放在为造就人才准备社会所必需的人才素质上,在确定每一教育教学目标时,应充分重视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同时,素质教育本身就是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提出的,它强调教育应充分主体性,注重个体的心理需求,承认个体的个别差异,把造就充满活力具有鲜明个性的一代新人作为教育的真谛;它追求个体发展的全面性,但反对“平均发展”,其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了它强调教育质量效益的整体性
总之,“素质教育”自诞生,就以其鲜明的特征站在了“应试教育”的对立面,两种教育模式在观念和实践上的对立和差别构成了矛盾斗争性的一面。正确认识这一点,将对实施素质教育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我们在观念和立场上克服对素质教育认识上的模糊和实践上的徘徊。但是,如只看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的一面,而忽视它们统一的一面,就会导致对素质教育理解抽象化而显得可望不可求,从而使素质教育难以全面而深入的实施。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统一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它们根源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具体要求 应试教育的源流要追溯到科举制度,封建科举主导下的教育是极鲜明的应试教育,学校的教育内容及评价手段始终与科举考试密切配合,重浮躁文辞,而少实学,对学校乃至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流弊。但是,自隋唐至清末,科举维持了一千三百年之久,这绝不是偶然的。其根源就在于它适合于当时的生产力状况,适合于封建统治者的要求。另一方面,正是科举流露出的与社会发展极不相适的众多弊端,激起了进步学者们怀疑与抨击,招致其自身的毁灭。科举的废除表明了教育的一大进步,而这一进步正是社会进步产物。
新中国在“文革”以后恢复高考,完全是当时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高考制度的恢复对解决人才匮乏和教育混乱状况起到巨大的作用,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问题,导致了应试教育这一虽然没有写成理论但实际却很起作用的教育体系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育自身发展,且越来越难适应社会进步。
正因为如此,我们从八十年代就开始了对教育的反思,逐步整合形成了“素质教育”这一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新领域。立足于现实社会需要,着眼于二十一世纪经济与科技发展趋势,“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中小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并以此作为素质教育的本质规定。
纵观教育这一发展历程,可得结论:首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各自与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相适应,它们统一于政治经济的具体要求之中。其次,没有应试教育的长期发展,也就无所谓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正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存在才获得其本质的规定。应试教育也是相对于素质教育才有了其特定的内涵。正如黑格尔所说:“矛盾双方的每一方只有在它与另一方的联系中才获得自己的本质规定,此一方只有反映另一方,才能反映自己,另一方也如此。”所以,两种教育模式互相依存,互为条件。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贯通。
因此,素质教育应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模式,并不是“全新”的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并非是重建一种理想的教育范囿,而是教育发展的一个连续过程,是对应试教育的“扬弃”过程,素质教育必须吸收应试教育中一切有效成分,以之作为生长点和营养素,才得以建立和发展。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依据一定的条件会互相转化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矛盾着的对立的双方互相斗争的结果,无不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在这里条件是重要的,没有一定的条件,斗争的双方都不会转化。[7]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既对立又统一,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提供了可能性,但转化的可能性要成为现实性,必须创造素质教育生长的一切有利条件。如果没有良好的条件保障或条件不利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也会变成应试教育。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并非是意愿和观念所能决定,它将是一个宠大的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更需要充分的物质条件。
从社会方面来看,全社会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创造良好的教育舆论导向,使学校能轻装上阵;要树立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之风尚,加大教育投入,执行《教育法》,为教育建立与素质教育配套的硬件设施提供经济保障;要求尽快建立良好而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合理的就业机制和科学的用人机制等等。从教育内部来看,学校要转变办学思想,努力提高教育素质;要大胆进行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的改革,创造课程及教材新体系;要积极进行中小学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与素质教育相应的方法体系。其中社会条件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条件。从教育内部来看,教师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思想观念水平的提高和一切改革措施的落实。
1 如何进行教育成功或者失败的判断
经过漫长的改革开放岁月, 我国已经和世界接轨, 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我国在教育领域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现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已经全面落实, 实现了教育大众化, 并且已经成为了位居世界首位的教育大国, 这就目前取得成绩来看, 我国教育已经算的上是非常的“成功”了, 但是在社会上还是有诸多人对其不满。目前人们最为关注的就是教育公正性与公平性, 这也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在我国人们普遍都觉得只有享用良好的教育资源才能够让教育获得成功, 但是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大部分人都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 这就导致教育不公的现象出现, 所以人们就觉得享用不到良好的教育资源就意味着教育失败。对此不难看出, 人们认为教育公平性是基于社会公平基础上的, 如果不能够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 那么在社会当中的发展情况自然也就是不同的, 这就导致不公平现象出现。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资源是个人以及家庭的不幸。
教育是为家国以及人民群众服务而开展, 同时还肩负着道德塑立以及知识传承的重任, 所以社会以及人民群众对于教育的满意程度是判断教育成功或者失败的一个最为客观的指标, 但是在理论上对教育指标分析, 我们分别要从外在向度以及内在向度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观察。
1.1 外在的向度
对于外在向度的观察相对较为简单, 主要就是通过一些市场调查, 收集具体的数据, 然而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考评, 另一方面, 也可以将我国教育发展的速度作为切入点, 将其进行比较, 经由我国教育历史以及国际教育的比较, 我们不难发现,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并且还在继续以惊人的速度进行扩张, 并且人们配到教育资源也逐渐变多, 教育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可见我国在教育行业的投资之大。综上所述, 外在向度对于教育成功和失败判断的客观指标就是:享有教育资源的充裕性以及可获得性。目前, 我国在这一方面所获得成就相当惊人。
1.2 内在的向度
对教育事业成功判断的内在向度具有三项指标:人们是否能够获得公平对待、是否能够保持对个人潜能的尊重、教育是否能够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但是这三项指标都带有很强的主观意识, 非常难以进行客观评定, 但是相对外在向度来说, 内在向度更具影响力。
(1) 人们是否能够获得公平对待。
公平往往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的, 所以人们想要获得教育的公平, 就必须要在基于社会公平的基础上, 然而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想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还十分的困难。
(2) 是否能够保持对个人潜能的尊重。
这个问题相比公平对待的要求而言, 难度更高, 因为想要保持对个人潜能的尊重, 就必须建立在平等的上, 就目前我国的国情而言, 想要实现教育平等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3) 教育是否能够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
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是希望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然而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是重视智的发展, 而其他方面的教育力量相对薄弱, 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也是当下对于教育失败判断最为主要的原因, 对于这样的教育模式人们叫做“填鸭式”教育。
2 我国的教育焦虑现状
在我国教育焦虑的状况普遍存在, 具体就是指的担心孩子分配不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从而影响到孩子社会上的发展,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2.1 独生子女居多
由于计划生育的政策的实施, 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 这就使得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投资力度加大, 因为其高成本投入, 所以害怕失败的心理也就越严重, 提出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等等口号, 各个各样的培训班, 甚至是胎教层出不穷, 就形成了一种畸形的教育情结。
2.2 地域发展不均衡
由于我国经济资源分配不是很均匀, 就导致教育资源分配出现不公平现象, 然而这一情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是行不通的, 这就导致教育竞争越演越烈, 使得处于竞争劣势的群体获得教育发展的机会越来越差。
3 社会参加教育治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已经和社会的各个方面联系紧密, 虽然也提出了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理念, 但是其结果还是差强人意。
在当下有的教育甚至已经在向商业化转变, 严重的脱离教育本质, 目前由于一些重点院校的优势资源就是应试教育, 并且这些学校已经和当地政府利益精密结合, 要是一旦实行素质教育, 其优势将荡然无存, 对此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 一般喊着素质教育, 然而却在推行这应试教育。事实上一些学校已经开始产业化教育, 比如:择校费、资料费、创建培训班、重点班、普通班等等, 这样就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 并且利用教育来创造经济效益是有害无利的。对此, 我们需要社会参与, 让其反映出社会诉求, 强化教育组织的自律性, 从本质上实现教育治理。
摘要:当下教育的成功或者失败可以从不同的层面上去衡量, 然而社会对教育的满意程度却是一个基本指标。当下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导致教育出现不公的现象, 另一方面, 也有教育机构逐渐将教育事业商业化, 这就要大大降低了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这样就会使得人们对教育焦虑, 并且出现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 这不仅仅让我国的教育事业得不很好的发展, 并且还容易让学生走上歧途。对此我们需要对教育进行治理, 这就需要社会的参与, 充分发挥教育专业精神, 加强其自律性, 并且要彻底的摒弃教育功利主义, 从而实现教育的内在追求, 让教育本质得到体现, 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肩负起社会责任, 让教育走向成功。
关键词:教育失败,驾驭焦虑,教育治理
参考文献
[1]王洪才.教育失败、教育焦虑与教育治理[J].探索与争鸣, 2012 (2) :65-70.
[2]王安全.教育失败的人性理念及其修正[J].教育导刊 (上半月) , 2010, 3 (3) :5-7.
[3]宋园园.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大学语文教育滑坡的原因及解决途径[J].探索与争鸣, 2012 (4) :77-79.
[4]于海阔.教育失败与不教而诛——《青春禁忌游戏》不只是游戏[J].电影评介, 2011 (7) :111-112.
[5]何康.不要轻易判断教育失败——回应《小刺猬》[J].思想理论教育 (下半月行动版) , 2009 (11) :91-92.
关键词:素质教育;审美教育;爱心;创造力;心理调控力
一、爱心的培养
培养爱心,当然不只是美育的任务,各种教育都应将它纳入进去,但美育有它特殊的作用。因为,说到底,审美就是爱心的流露。美感,其实就是一种爱感。没有对审美对象的爱,能有对审美对象的审美吗?人在审美中,将自己最善良、最美好的情感,最主要的是爱的情感赋予了对象。审美是完美人性的闪光。
审美与伦理都讲爱,这两种爱有重叠的地方,美一般以善为前提,因此审美的爱有助于道德情感的培养,反过来亦然。这叫作以美成善,以善成美。美育与德育在这里,实际是互为手段的。审美的爱与伦理的爱也有不统一的地方,这主要是审美比较注重形式美,在特定的情况下,它可以将事物的内容存而不论,只欣赏它的形式,这样,它与善就没有太大关系了,尤其是欣赏自然美。一般伦理是不管自然的,然而在审美活动中,自然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这时,善就不是美的前提了。审美讲的爱在许多情况下不符合伦理讲的爱。伦理有它的合理性,审美也有它的合理性,它们都是现实的存在。
就对人的爱心培养来看,伦理与审美都有它的作用,由于爱在审美中处于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比伦理的爱广泛,比功利的爱深刻。因此,它对人类爱心的培养也就显得不同一般。可以说,审美是人类爱心培养的主要方式之一。
二、想象与创造力的培养
审美的创造力主要表现为想象。想象是审美心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审美活动的本质就是想象。可以说,创造新事物是想象最本质的特点。审美心理是很丰富的,有感知、理解、联想、想象。感知、理解、联想不是审美活动特有的,真正体现审美心理特点的是想象。想象丰富的人,审美感受必然丰富;想象贫乏的人,审美感受必然贫乏。
正因为审美的心理特点是想象,所以审美对于创造力的培养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作家、艺术家是最具审美力的人,这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有着必然的联系。艺术最重要的品格是创造,它来不得半点重复。任何称得上艺术的作品都是“这一个”。正是因为艺术是独创性的工作,所以康德将它派属为天才。黑格尔认为“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是创造性的”。
智育应包括两个方面的教育:一是知识教育,二是能力培养,能力中主要是创造能力的培养。美育对智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造能力的培养上。美育通过培养人的想象力达到培养人的创造力。不少科学家如爱因斯坦认为,真与美比较,美更重要,其重要原因,就在于美更富于创造性,或者说审美最富有想象性。
三、审美超越与心理调控力的培养
审美的超越有多层意义,就它对培养良好的心理调控力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点。
1.对物质功利的超越。审美主要是一种精神活动,它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它对于物质功利必须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这一定的心理距离就是超越。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同一件事,其实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的。这不同的角度中就有个对事物与自己功利关系的态度问题。提出“心理距离”说的布洛举了一个例子:海上遇雾,从功利的角度看,它耽误了行程,心情只能是很糟糕的,但是如若换成审美的眼光,则大不一样。以审美的眼光来看海上的大雾,首先不要考虑它对行程有何妨碍,只把它当作风景来欣赏。这样,人们就会感到那海上的大雾其实是很美的,心情就不是糟糕的而是愉快的了。这种将功利用括号括起来,存而不论,换种眼光(审美的眼光)去看问题的人生态度,其实就是一种心理调控。
2.对主客对立关系的超越。主客两分,对人类的进步发展有重大意义。强调主客两分是西方的重要传统。这种哲学的优越性是明显的,但也有局限性。这就是它相对忽视了人类与自然的统一,群体或个体与对象的统一。与之相对,还有另一种哲学——主客两合的哲学,在中国古代叫“天人合一”。主客两合的哲学重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人与自然、个体与整体的和谐。
审美的最高境界必然是主客两合、物我一体的。中国美学讲在审美中“神与物游”“物我两忘”,将这种快乐称之为“至乐”。实际情况也正是这样的。当人们沉浸在审美的境界之中时,与审美对象的对立在无形中消泯了,自己仿佛成了对象,对象也仿佛化成了自己。在这个时候,人是最愉快的。
8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和通讯技术(简称ICT)的急剧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渗透到了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也影响到教育领域。它不仅为普通教育,也为各级各类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和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包括对远程教育的影响。
从对一般教育的影响来说,ICT的大容量和高速度能够储存和快速处理大量的信息,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得教师和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十分方便地获取所需信息。交互式多媒体计算机能够综合提供文本、图形、音频、图象、动画以至于电影和虚拟现实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使学生得以获得全面而真实的信息,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它不仅使学生能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量的最接近原意的信息内涵,而且由于多种感觉通道的信息加工,大大减轻了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信息转换方面的认知负担;它的交互性使学生与计算机之间能进行积极而频繁的信息交换,计算机在提供给学生大量信息的同时,还能不断获取学生的反应,监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其反应作出反馈;计算机还能对教学过程作实时监控与个别化教学,学生除了作出反应外,还能不断了解自己反应的结果,并能获得帮助和鼓励。此外,交互式多媒体网络环境中信息的组织形式呈非线性结构,知识呈现不再像书本那样是线性的、静态的、不可改变的,学生只能按照课程的原作者与教学设计者所设定的序列获取信息。在交互式多媒体网络环境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任务要求以及认知方式,选取各种形式的信息组织学习材料,组成各自不同的“课本”,并从中生成知识。这种教学情境,极为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发现、探索和生成知识,有利于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远程教学大大克服了教学在时间与空间方面的局限(这也是本文下面要重点研究的问题)。通过互联网络,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获取某一地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同类课程的数据库,远隔千里的师生或同学可以进行协作学习,学生甚至可以与知名学者和科学家进行交流。无怪人们把信息技术所引起的革命称为教育领域的第三次大革命。在教育史上,教育的责任从家族转移到学校和教师手中是教育领域的第一次革命;而印刷术的使用使教科书成为向学生传播知识的主要工具,这是教育领域的第二次革命;以计算机炽心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传递信息的载体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可以说是教育领域在新时代的又一次革命,或称为第三次革命。
ICT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在各级各类教育系统的广泛应用及其潜力的发挥,使传统教育愈来愈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信息社会对整个教育体系无论从目标到内容、教学方法到教学组织形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将促使传统教育体系和教育观念发生彻底的变革,同时,对远程教育的教与学的理论和实际也提出了众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结合远程教育的情况略作分析:
一、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媒体条件和不同的教学水平考虑不同的远程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目标的问题。未来社会对教学目标的要求与过去最大的不同在于未来的信息社会对公民在能力上的高要求。它要求公民获得以下一些能力:信息处理(组织、获取、操作和评价)的技能、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协作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不仅是基础教育的目标,而且应该是匕首一教育的目标、远程教育的教学目标。学是在教学设计中要牢牢把握住的。然而,这些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并非在远程教育发展初期就被自觉地认识到,而 需要有一个过程。
众所周知,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ICT的发展,远距离教育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参见李康,.3《中国电大教育》)
1.从80年代初,由于十年**所造成的人才断层,急需尽快培养大量人才。为此,环节展了以广播电视教学为主的大规模的传递和大规模的接受并加以辅导的传统教学模式。此时,教学研究的重点在于制作了由优秀的专家讲授的录像带。这种大规模的教师加媒体的教学传递模式确为解决当时客观上的人才短缺起了极大的作用,但是在教学观(目标)上还是因袭传统的教学思想。
2.随着客观上对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远教工作者开始注意在大规模的教的同时,还要注意学习者的个别差异问题,学习者在非课堂教学条件下的学习特点及其规律,包括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学习监控能力的培养,学习过程中的社会交流等问题;注意研究适应教和学这两方面的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教学研究的重点由只研究教的方面转为同时兼顾教与学两个方面。
3.90年代以来,由于以计算机为中心的通信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远教的传递手段日益多样化,远教工作者对于开放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认识日益提高,教学研究的重点移向学生。
这几个阶段虽然有一个发展过程,但是在远程教育中,目前可以说仍是这几种情况并存的局面。因为,事物发展总是不平衡,特别是所具备的技术条件的不平衡,使得以上三种情况目前事实上带同时存。例如,有些急需的大规模培训项目,目前仍然需要采用大规模的专家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有些地区则可以通过电话线路,进行有声的交互式教学;而一些条件特别优越的和行业则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设备,如电话线或互联网络,实施面对面的实时交互式远程教学,并以电子通信为辅。让边远地区全都使用互联网络进行教学,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应该承认当前远程教育发展的实际差别和不同水平,不能以一种条件下的远程教学规律取代各种不同条件下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条件设计教学。技术条件差,并不意味着必然要采用传统观念和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技术条件好,如果观念不改变,也可能走老路。关键在于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
要根据远程教育的教学目标、远教学生的特点以及结合所具备的媒体条件来设计和选择教学方法。即使是在大规模的以教师加媒体的传递条件下,在只有单向传递没有交互作用的条件下,教师也不应该再象以前那样直接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出现,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在精心设计的学习环境中进行探索,在此过程中获得并建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要做到讲解本身生动有趣,有启发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整个教学过程的各环节的配合,如辅导课、自学和讨论等环节,以培养学生自己理解和建构所学知识,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来设计教学。这些环节在远程教学中,比起基础教育的教学来讲占着更重要的地位。辅导课是电视课的延伸,它以辅导教师与学生的面对面的讲授弥补电视课交互作用的不足,这是当前远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它又必须从属于电视课,作为其重要的补充(参见蒋建新,.10《中国电大教育》);此外,如何指导自学和如何组织讨论等环节,这些都应该在教学设计时通盘考虑(参见尹炎,1996.2《中国电大教育》)。又如,在具备双向交互作用的条件下,无论是通过电话线还是通过互联网络,教师又应该如何利用这种先进的技术条件发挥其多重角色的作用?比起单垧的传递模式而言,双向交互作用的技术更有其优越性。但是,它也存着与其他教学环节的配合问题。笔者曾经为江苏电大的教育技术学的学位班讲授教育心理学课程。当时教学虽然具备了通过电话线的双向交互作用的技术条件,应该说比起单向的电视教学的传递条件要好得多,但是,学员们普遍反映,只有通过最后的面授辅导,才真正对该学科有深入的理解。这些看法,一方面反映了各个教学环节配合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使我检讨自己最初缺乏对这种技术条件下设计教学的特殊性的认识。其实,最重要的还不是技术条件,而是对远教中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特点以及师生关系的认识,是教育观念的问题。
二、远程教学中如何考虑学生特点
传统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新的学生观则认为,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成人教育,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总是在他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其对新知识的意的理解并发展其认知结构的。在以自学为主的在职远程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的特点更显突出。在远程教育的教学设计中,与基础教育一样,都必须考虑学生特点,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学习基础)和不生的个别差异等。问题在于如何分析和认识远教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和学习特点。
1.远教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了适应越来越高的社会要求,目前我国远程教育从层次上讲,已经从80年代初的大学专科教育,扩大到专升本和研究生水平的学位班;人涉及的专业范围来讲,也越来越扩大。这是因为,一方面,社会上各企事业单位对工作人员撑历要求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强,致使对继续教育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而远程教育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远教学生的学习动机看,他们既有为了得到学位或学历证书以满足社会上对资格要求的外部动机;也有为了充实和提高自己以适应工作需要的强烈的内部动机。笔者从江苏电大学位班教学中深深体会到这一点。学员们每周末用三天时间,放弃休息以及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不辞辛苦地从全省各地区集中到省城进行学习,这种精神是极其可贵的。针对这种动机特点,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充实性和实用性,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满足,体验到学习的收获从而使其内部动机得到更大的增强;另一方面,也应该有必要的作业和严格的评估测试要求,并给予及时的反馈,正确运用外部动机以促进其学习。
2.远教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学习基础)。一般说来,远教学生都是在职学习,他们有一定的文化学习基础,但是已有知识往往比较过时或不能适应当前实际工作的需要;他们在其工作领域中积累了一定的实际经验,甚至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这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极其有利的基础。在他们的实际工作中,也积累了一定的自学经验,尤其是在职教师,其自学能力和学习上的自我监控能力往往胜过全日制学生。但是,他们存在着比普通学生更大的差异,例如年龄差异、学习基础的差异、环境因素的差异(工作和家庭生活负担情况)、学习时间的多寡,等等(参见赵建新,.12《中国电大教育》;高文浩,1996.7《中国电大教育》)。如何针对这种极大的差异,在有奶的时间内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取得最佳学习效果?为此,对他们的辅导要求和教师的支架作用应该更高、更有效。这些因素都晨教学设计时应予重视的问题。
3.远教学生的自学。在远教学生的学习过程吕自学占据自重要的比例,如何根据他们的学习辨认式上的个别差异,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自我计划和自我调控作用,对于其学习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友爱见尹炎,1996.2《中国电大教育》)。这是一个尚待探索的领域。在心理学的研究中,皮亚杰划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他认为,有人即使发展到了成人,还是达不到形式运算的水平,有些认知心理学家在研究元认知时(人们对其认知的认识,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计划和自我监控都是属于凶认知研究的范围)认为,不是人人都能具备元认知的能力的。但是,成人学习中,如果能针对学习方式的个别差异,着力于培养学习学习中自我调调控能力,将会大在地提高其学习效率。
如上所述,远教中的学生特点是非常显著的。如果教学中能针对这些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远程教学中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扬长避短,就能实现有效教学,发挥远程教学的优势。
三、远程教学中教师如何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和支架作用
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它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归宿。首先,从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关系看,尽管这两种教育存在较大差异,但心理素质教育对于改进德育工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心理素质教育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教师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其次,它强调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有益于为德育工作创设和谐、融洽、相互理解的人际心理环境。再次,学生的一些不良品德、行为问题往往是在不健康的心态下形成并趋于严重的,其中有些不良行为本身就具有心理问题。增强心理素质,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广泛开展对各种心理疾病的防治,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其根本目标是充分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全发展,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从教育目标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标可以认为是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基本条件,而其根本目标则与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完全一致。这就是说,素质教育的目标中应当包括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反过来也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是对素质教育目标的一种体现。
人的体质结构是审美心理结构的物质基础,体质结构的改善直接影响和促进审美心理的健康发展。体质、 体能教育使大脑发育更完善、感官能力增强,它不断发展着心理的生理基础,而审美教育在这生理基础上,完 善着审美结构。促成理性人性的实现。
体质、体能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强人的体魄,而强壮的体魄是通过健美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或者也可以说, 健美的形式本身就是增强体质、体能的重要方面。古人有“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的说法,正是看到了美 的形式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因此,体质、体能教育的过程也是建立美的形式的过程。而美的形式的建立 ,离不开对美的形式的感知和判断,以及对其有意的追求。――这“有意”就涉及到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审 美标准等。一句话,审美修养提高了,就可帮助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塑自己的形体,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 康。
审美教育还可帮助提高体质、体能的水平和技艺。体育的技艺是多种因素协调配合的结果。协调的原则就 是按照美的规律塑美的形象,通过缺乏美的修养,就很难达到上述美。据说李宁从小喜欢绘画,经过刻苦学习他的绘画和体操技巧都有很大抽调。他说:“画画可以促进自己的体操运动,自己以前在体操训练中总有急躁 的毛病,自开始练画以后,屏声静气地悬臂运笔,刚柔相济的竹画法,以及有弹性的竹叶撇笔,都是体操中技 巧与艺术的结合。”〔6〕
心理教育,即心理素质教育,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水平不高,且呈下降趋势,在他们中间存在 较多的心理障碍。传统教育比较重视教育的“显性”的目标,如品行行为、文化知识,劳动技能、身体发育等 ,往往忽视“隐性”目标――心理素质,而现代教育则主张两个目标同时追求,统一实现。心理素质教育的目 的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使认知心理、情性心理、社会心理素质协调发展心理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中不 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个体发展中更重要更深层次的内在要素。在如何教育学生的方法上,传统教育比较强 调说教式和管束式,主要靠讲道理和外部约束的方法使学生行为符合规范;而现代教育则主张以心理学、行为 科学为依据,运用说服、熏陶、感染、激发内在需求、新生自主等方法去教育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正是通过这些 方法,将规范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心理品质。上述“熏陶、感染、激发内在需求、尊重自主”的方法就浸透 了审美因素。
众所周一十一世纪是竞争激烈的世纪,将充满着困难与挫折,成功与失败。因此,未来的人必须有坚强的 意志,拼搏的精神与坚强的生存发展能力,必须有良好的稳固的心理素质,这也是未来人获得成功的不可或缺 的条件。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审美教育对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就是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要特别重视审美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不可替代的作 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对美的惊讶、赞赏和崇爱――这是人性态度的基础,舍此 ,人的文明素养的真正培育和形成便不可思议。”而且,我们要抓紧儿童与青少年可塑性强的有利时机切莫错 过!最后,让我们记住这位教育家的忠告:“儿童时代错过了的东西,到了少年时期就无法弥补,到了成年时 期就更加无望了。这一规律涉及孩子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美学〔7〕。
〔1〕见《外国教育研究(长春)》1994年第6期杨兆山、晓晨《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面面观――社 会各界走访调查综述》
〔2〕〔3〕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3期李范《审美教育与社会改革》
〔4〕转引自腾守尧《审美心理描述》
〔5〕见1991.10.20《解放日报》钱学森《感谢.怀念和心愿》
〔6〕见刘明于茂阳主编《美育导引》
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 生活教育是核心内容之一, 它是陶行知在晓庄师范的教育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来的一种教育理论, 主要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部分组成。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 生活所自营, 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1) 陶行知对生活教育的阐发主要有以下几点:从理论出发点看, 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 其出发点是生活, 生活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 不局限于儿童;从理论的实施看, “生活即教育”, 则意味着凡是生活场所也可以是教育场所———“社会即学校”:生活无往而不在, 有生活, 即有教育, 教育应从实际生活中获得, 生活是最有用的教科书, 这不是一般的理论联系实际, 而是理论就是从实际中产生。为此, 陶行知大力反对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而提倡“行是知之始” (2) ;从理论的目标看, 生活教育要培养“有生活力的国民”, “在劳力上劳心的人” (3) , 这样, 才能使中国摆脱落后的状态。
陶行知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出发, 提倡“教学做合一”。1926年, 他在《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中, 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他指出这一思想主要由四个方面构成:一是教育的工具问题, 即教什么?这就需要好的教材;二是教育的方法问题, 即怎样教?他认为“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 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这是对传统的“因材施教”的补充和发展;三是教育的对象问题, 即教谁?教需要知识的广大群众, 并且“要晓得受教的人在生长历程中之能力需要”, 即教给群众以能力;四是师资培训问题, 即谁教?他的建议是, 应该训练那些有才能并对教师职业有兴趣的人做教师。可以看出,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结合中国的教育传统和教育实际, 根据经验逐步总结出来的。
二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他联系当时的实际情况, 从教育实践中提炼总结出来的产物。这对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不乏启迪作用。
素质教育是针对传统的应试教育而言的。在应试教育的形势下, 出现了不少高分低能的人;城市中不少学生只会读死书, 生活自理能力极差, 中学毕业后如果不能考上大学, 在社会上很难立足生存, 即使考上大学, 大学毕业后也缺乏竞争能力。应试教育的弊端现在已被许多有识之士指出, 国家也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如果说陶行知不照搬杜威的教育思想, 我们也要改革过去的应试教育;如果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是当时的现状使然, 今天的素质教育更是时代的要求。同时, 生活教育提倡“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 对素质教育也有所帮助。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这一方面需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素质, 这样才能因材施教, 做到像陶行知所说的“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 另一方面又需要提高教师的素质, 这与陶行知强调师资队伍建设不乏相通之处。
但是, 随着时代的发展, 生活教育已很难适应今天的素质教育。生活教育的着眼点是平民教育、乡村教育, 这个着眼点在今天已失去当年的意义。今天, 我国不仅绝大多数青少年都已获得很好的教育, 而且一般青少年都有获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较之以前, 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生活教育在当时主要是为了改造中国的旧教育, 并肩负抗战救国的伟大使命。如今, 改造旧教育的工作早已完成, 抗战的迫切要求已不复存在, 建国的主力军也不是在校的中小学生。更为重要的是, 生活教育的对象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广大群众, 而素质教育的对象是在校的中小学生, 他们有自己的年龄特征。因此, 较之生活教育, 素质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更为细致、具体。
三
素质教育要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素质, 反对传统的“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要真正做到这一点, 我以为, 除了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外, 至少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二是使学生掌握较好的科学文化知识;三是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竞争意识;四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一个方面,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应试教育使学生负担过重, 浙江金华一学生不堪忍受, 杀死了自己的母亲;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河南安阳一学生家长, 因自己的儿子没有被评上“三好学生”, 没有当上少先队大队长, 带人把班主任给打了。这些情况, 反映了社会、学校、家庭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还有待加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如果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纪律观念, 就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素质, 发展素质教育也就成了空话。
第二个方面, 掌握较好的科学文化知识, 这是学生的天然任务, 学生以学习为主, 不学习知识, 将来无以立足于社会。素质教育对知识的要求比生活教育对知识的要求要高得多。素质教育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但这种提高绝不是以放弃学生的知识为代价的。虽然, 在当前大众传媒的时代, 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增多了, 但这绝不意味着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削弱, 相反, 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得到加强。因为一方面, 学生的信息源多了, 对学生分辨能力的要求也就提高了, 这种分辨能力的培养便主要由教师来完成。另一方面。社会现象的复杂多变, 人情世故的种种表现, 往往使未成年的学生茫然失措, 这又需要教师来加以分析和引导。较之生活教育, 教师的工作更为辛苦。在生活教育的环境中, 学生自身往往已具备较强的分辨能力, 他们要做的是从生活中获得教育, 从而改变生活。“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4) 。素质教育下的中小学生, 由于年龄原因, 对社会现象缺乏必要的警醒, 如果没有人指导, 他们很可能会出问题, 妨碍自身素质的提高。
第三个方面, 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竞争意识, 这是针对中小学生, 特别是城市中小学生的现状提出来的。现在的中小学生, 大多娇生惯养, 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素质教育, 必须要增强学生生存的能力, 如果一个学生离开父母和教师便无法生活下去, 就谈不上什么素质教育。生活自理能力是学生生存的需要, 竞争意识是学生生活如意的保障。目前, 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 应该从中小学阶段起, 就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 形成心理准备, 否则, 学生可能会一味依赖父母, 缺乏竞争意识, 遇到挫折时便四处寻找避风的港湾。素质教育要考虑的这个问题, 生活教育不太注意。当时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不成问题, 竞争也不如现在激烈。当时的主潮是将个人融于集体的洪流之中, 为抗战建国做贡献, 很少考虑个人的职业。现在, 形势发生了变化, 集体固然重要, 但个人的职业选择越来越成为人们谈论的中心话题。职业选择就意味着竞争。
第四个方面,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 学会生活自理, 还要陶冶情操, 提高自己的修养。这一方面是枯燥的书本知识学习的一种调节, 另一方面, 它本身就是一种知识能力的储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途径是多方面的。它既可以通过教师对艺术品的讲解和体悟, 引导学生走近艺术的殿堂, 又可以让学生在体育、音乐、美术等方面发展自己的天分, 还可以让学生注意对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加以审美, 发挥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不过, 总体而言, 生活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要求, 远不如素质教育来得迫切。素质教育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审美能力不可或缺;生活教育的目标是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都接受教育, 限于当时的条件, 这种教育还不可能在审美上花太多的功夫。
总之, 生活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是从实际出发的教育方式, 但由于二者的“实际”情况不同, 它们之间既有相似之处, 又存在着差异。素质教育可借鉴生活教育的某些思想, 但又必须有所发展, 不能囿于生活教育, 这样, 才有可能把素质教育办好。
摘要: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核心内容来源于当时的社会实践, 这对当前的素质教育具有启迪意义:素质教育既要借鉴“生活教育”的某些思想, 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生活教育”有所超越。文章还结合实际, 对如何做好素质教育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理论思考。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 见《陶行知教育文选》,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
[2]陶行知:《行是知之始》, 见《陶行知教育文选》,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
[3]陶行知:《在劳力上劳心》, 见《陶行知教育文选》,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
【关键词】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
“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雨果的这句名言道出了音乐教育对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性,即音乐教育不光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全面的创造型人才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让所有的教育对象都受到音乐熏陶,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和音乐审美能力,并在音乐教育中培养他们的创造性,促使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全民的素质得到提高,这就是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它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怎样才能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各个方面素质的培养?其一,我们教材中所选的音乐作品,本身具有一定的教育内涵,那优美的乐调,隽永的歌词,塑造出如诗的境界,如画的形象,表达出人们对英雄人物正义事业的赞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点拨深化,引伸升华,将作品蕴含的教育内涵适时给予展现,具体地说就是把思想教育,情操培养与音乐教育之中。其二,是指教师无论是在唱歌、还是在器乐教学中,欣赏和传授音乐技能要始终围绕着智力开发,并通过可感、可闻的音乐让学生体验探索创造无穷乐趣,我们的素质教育目标才能在教学相长中顺利实现。
一、音乐教育让学生在音乐美中升华
1、音乐的特点,在听唱中接受教育
高尚的道德品质教育在音乐教育中,只有遵循音乐学科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科特点,才能受到良好效果。正如音乐教育大纲中指出的那样“中小学音乐教育应把思想教育溶入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的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也就是思想品德教育,道德情操的培养不能离开音乐艺术形象进行空洞的说教,审美教育不需要对审美对象进行理性的说服教育,这样学生在学习时会保持主动,自然,愉快的心境,再辅以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让学生们在听唱中就接受了教育,它是音乐教育所特有的功能。
2、情感的作用,用音乐打动心灵,培养情操
《乐记》有云:“凡音之起由人生也,人之心动,物使然也。”说的是音乐发自人的心灵。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比其他艺术更直接诉之与人的感情,而思想品德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这其中的“情”是关键。作为音乐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当好情感的“二传手”,首先对作品要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准确地捕捉音乐形象,激发学生美的情感;其次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使自己感动起来,只有教师进入“角色”情不自禁,学生随师“入境”也会情不自禁。当教师对某一作品以丰富的语言,真实的情感进行启迪,描述,并通过富于激情的范唱,作品之情便会融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如歌曲《洪湖水浪打浪》这是一首描绘洪湖的美景,反映了洪湖渔民的生活情趣,劳动的收获。通过欣赏、启发引导学生把他们带入这鱼米之乡,分享那美丽的湖景及渔民丰收的喜悦之情。
3、发挥不同形式的音乐教学手段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个性很强,有的好表现,有的孤傲自封不合群,往往都把自我和集体对立起来,因此教学中我就采用合唱、器乐合奏,集体的律动等教学手段,便之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器乐合奏和合唱的全过程都是美好和谐的统一,因此只有全体同学团结一致,高度的纪律,默契的合作,方能做到旋律、节奏、音准、速度、力度上的配合一致,以及对音乐的理解,感情投入的一致,以及对音乐的理解,感情投入的一致,从而对音乐的理解,感情投入的一致,从而在“只有我们,没有我”的集体创作活动中,引导学生自觉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他们懂事,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智慧的苞蕾在乐声中开放
现代医学证明,人的创造才能主要通过右脑完成,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多半属于右脑发达型的人。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它通过旋律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大脑中产生音乐形象,给人直觉的形象思维,因此开发右脑离不开音乐,音乐对发展智力的巨大作用勿庸置疑,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来的。”
1、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开发智力打好基础
笼统地讲,智力即一个人思维活动的能力,直接表现于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能力。智力表现的倾向性与人的性格爱好有关,不同性格爱好会导致对不同事物的兴趣,而兴趣则是一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思想基础,因此欲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必须首先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智力开发的先导,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那么音乐教育的第一任务就是激发兴趣。如在欣赏古筝曲《渔舟唱晚》时我用古筝进行现场弹奏,那潺潺流水声,把他们带入了诗的梦境。有许多的学生在课后都利用业余的时间学习各种乐器,这样他们即掌握了音乐知识。发展了思维,陶冶了情操,大大激发了学习音乐的兴趣。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律动激趣,故事激趣,游戲激趣,表演激趣等方法,使学生们的欢乐充满音乐课堂,让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
2、开拓音乐视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劳动教育与素质教育】推荐阅读: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方案10-28
劳动教育调查06-05
劳动教育建议10-07
实施劳动技术教育06-20
假期劳动教育方案10-17
大学劳动教育笔记10-29
劳动教育的培养12-20
小学劳动教育现状10-28
小学劳动教育汇报材料10-04
劳动教育的实际意义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