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证视角下工程教育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专业认证作为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优化与完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途径。高校纷纷开展以专业认证标准为基准的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基于此,文章对专业认证视角下的工程教育改革实践进行反思,指出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善对策,以期为今后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提供参考。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专业认证视角下工程教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专业认证视角下工程教育论文 篇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实验室建设

摘 要:整合创新实验室功能,遵循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明确实验室建设目标;完善实验室配套设施,提出实验室购置设备详单;引入云平台技术,健全实验室中心功能,丰富应用性开发实验;设立实验室运行评价指标,建立实验室运行保障机制;统一资源格式,建立资源管理数据库,搭建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提供计算机专业创新实验室可持续运转数据支撑。

关键词:工程教育; 专业认证视角; 计算机专业; 创新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

社会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因此,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构逐步走入大众视线。工程认证的基础核心是指有关专业毕业学生需根据行业发展趋势,满足社会岗位需求的同时,对行业的发展可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为了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是高校在教育市场发展的必经之路,相比传统专业化实验室,创新实验室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更加侧重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1.明确计算机专业创新实验室建设目标

明确计算机专业创新实验室建设目标,应以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作为实验室构建的中心思想。其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计算机专业学习观念,提高实践能力,以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为实验室建设准则,可采用项目教学法,划分实验室学习小组,依照学生的不同就业规划,设定学生不同实验室课程学习目标,辅助学生了解计算机项目的实践流程,利用学生发散性思维,指导其完成企业的项目案例,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构对学生提出的要求[1]。

其二,在提升学生基本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将实验室建设目标转化成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强调学生对自身的就业规划,侧重于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充分发挥实验室在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引入开放式实践平台,提供学生与企业员工交流渠道。设定“7+15”实验室开放方式,即学生可最多一周七天,每天15小时实验室在线时长,由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企业员工为学生开展社会专业技能培训,引导学生创新毕业设计及论点方向,使用计算机嵌入式模式,完善创新实验室搭建目标。

2.完善計算机专业创新实验室配套设施

一套完备的计算机配套设备是创新实验室建设的基础。根据教育部提出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大纲要求,依照《计算机程序语言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等专业课程目标,完善创新实验室技术建设。包括C++、C#、JSP、SQL、Python等计算机语言包的安装,根据课程需求,在每台计算机设备上安装指定软件,提供学生充足的学习资源。完善创新实验室计算机及其他专业设备的安装,严格遵循国家实验室建设方案,调整实验室专业设施。如表1所示。

3.引入云平台技术健全实验室中心功能

开发计算机构建原理及技术接口实验室,丰富创新实验室中心功能,提供学生单机片开发技术,增设实验室计算机安装、调试系统等应用性实验。根据计算机设备在经济市场的应用现状,及时更换终端学生设备,引进云平台技术,实施监控实验室运转情况,提供学生相对良好的实验室学习功能。技术接口实验室配套组件安装情况如表2所示。

高校可选择入股企业,投入部分项目启动资金,向企业市场大量发放。盈利金额按照高校投入资金比例分成,并将盈利资金根据高校创新实验室运转需求实时供给,剩余资金转入学生创业账户或实验室设备定期养护资金库,使高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实验室成为一个单独运行的实体个体,完善并健全创新实验室中心功能。

4.建立计算机专业创新实验室保障机制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实验室在具备完善的管理条件的同时,具有合理的实验室运行保障机制。

其一,以过程评价方式代替结果评价方式,侧重于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建立多元化实验室运行评价指标,包括实验室设备运行中网络中断情况、互联网覆盖率、网络连贯性等。结合特色评定方式,提出实验室运行终期报告,并根据报告形式调整实验室运行机制[2]。

其二,根据市场内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趋向,明确实验室定期发展目标,制定阶段性发展规划。规划中应包括明确的实验室实践教学任务、配套设施养护目标、实验室队伍建设规划安排等。

其三,提出实验室利益保障相关文件,联合教育部门出台有关保障措施,由于创新实验室涉及的建设人员人数较多,且人员结构较复杂,因此在建设前期应登记相关建设人员,对人员实施合理的管理制度,使有关人员在实施工作中切实做到有理可依、有据可讲。

此外,结合实验室的实时发展状况,定期开展实验室发展目标制定会议,由保障部门人员整理学生或教师提出的建设意识,及时调整实验室运行模式,定期更新实验室教师工作环境及学生学习环境。

5.搭建创新实验室资源共享平台

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严格遵循服务学生的原则,搭建创新实验室资源共享平台。如下图所示。

创新实验室资源共享平台

完善平台基础层设施,保障平台安全运转,安装防火墙及病毒防御机制,避免外部人员通过非法路径进入平台获取高校信息资源。建立资源管理数据库,用于存储实验室等基础运行设备的实时运转数据,采用大数据技术实施检测数据集是否潜在风险,构建终端处理数据库,用于存储实验室学生完成或正在实施的项目数据,采用三层架构方式提升数据库的安全性能[3]。引入仿真虚拟计算机环境,模拟特征化数据,统一资源格式,经过安全检测的数据或行为可上传至平台上,提供教师及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搭建平台高校与企业交流空间,设置空间留言板,学生可采用匿名留言的方式,向高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实验室的搭建提出建议,企业可通过留言板向高校提出定向人才需求及真实项目案例。

同时根据高校实现的资源整合现状,统筹管理多元化渠道的数据信息,提供学生相对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此外,利用高校官网或微信公共平台,建立网络计算机专业虚拟创新实验室,整理部分项目案例统一处理后发放至平台上,任何专业学生均可登录校园官网下载计算机项目,提供计算机专业兴趣爱好者模拟实验数据,有效地延展了计算机人才培养范围,提供市场内计算行业更多的人才选择,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促进行业及技术的发展。

结合互联网技术在经济市场的广泛应用,社会对于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是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对专业创新实验室的研究成为教育市场研究的重点,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开展了计算机专业创新实验室建设的详细研究。

有效地扩大了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范围,延展了专业学习的深度及广度,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满足市场专业需求的同时,提高了毕业学生的就业率,减轻了政府的就业压力。

本文提出的建设方式已在高校实际应用中已取得了部分的成绩,但仍缺乏大量实例证明此种建设方式的实用性,因此在后期的发展中,应加大创新实验室在高校的应用力度,提供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真实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谭春娇,陈微,赵亮,周海芳,钱程东.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9(02):123-126

[2]陈琳琳,朱娴,朱俊,谢玲.转型期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18(02):083-085

[3]李文,黄文,黄丽韶,罗恩韬,顾思思.应用型人才多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07):246-250

作者:仲蓓鑫 姚滢 胡传志

专业认证视角下工程教育论文 篇2:

专业认证视角下的工程教育改革问题研究

摘 要:专业认证作为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优化与完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途径。高校纷纷开展以专业认证标准为基准的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基于此,文章对专业认证视角下的工程教育改革实践进行反思,指出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善对策,以期为今后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育改革

随着专业认证工作的不断深入,专业认证已成为我国高校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高工程教育质量的契机[1]。高校纷纷以专业认证为指导,开展工程教育专业的改革和创新,以促进工程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纵观目前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实践,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调整和完善,将严重阻碍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鉴于此,论文对专业认证指导下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实践进行反思,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并围绕这些问题提出改善对策。

一、关于专业认证标准的认识

专业认证的核心是专业认证标准,它既是专业认证核心思想和理念的体现,又是专业认证实施的根本[2],因此,各高校参照专业认证的具体标准,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改革与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讲,将专业认证标准作为专业建设的“风向标”,贯穿于实际工作中,可以使工程教育建设迅速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但同时应注意到,专业认证标准是对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基本质量要求,是专业认证的最低标准或准入标准,并不是高校工程教育建设的最终目标。

很多高校在工程教育建设中,更多的是将其视为最终追求的目标,依据专业认证标准的指标要求来制定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方案。这种形式上的过分照搬与追求使高校不但又一次迷失自我,回到“千校一面”的老路,而且扼杀了工程教育专业建设的特色与个性。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加强对专业认证标准内涵的理解,理清專业认证标准与工程教育两者的关系。

高校应该明确,专业认证标准是对工程教育专业的最低质量要求,它应为工程教育专业建设提供一个基本的结构框架体系,引导工程教育专业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认证标准不是束缚工程教育专业个性化发展的借口,专业认证标准的规范性并不与专业特色建设相矛盾。因为专业认证标准由通用标准和补充标准两部分构成,其中通用标准是各工程教育专业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而补充标准则是根据各专业特点提出的特有的具体要求。这表明,工程教育专业建设在依据专业认证通用标准搭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应根据专业认证的补充标准,结合高校自身办学特色和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寻求自身专业的特色化发展,以实现高校工程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二、关于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

专业认证指标特别强调专业应具有满足工程需要的、必备的实践教学体系[3],重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基于此,各工程教育专业提出了基础认识、专业应用、综合设计以及专业拓展等模块不等的多层次、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尽管不同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设置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来说,各专业都试图将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计划的全过程,构建与理论教学相互匹配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实际上,高校提出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并未能有效地付诸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主要是与之配套的措施并未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使得大多数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仍流于形式。同时,实践能力的提高除了与实践的种类和形式有关以外,还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来保障学生对其的可获得性,因此如何将改革思路真正地在实践教学中落实才是关键。

1.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衔接性。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除考虑人类认知的规律,结合实践教学的目标,按照多层次、螺旋式的方式来组建外,还应注意实践教学内容在体系内各环节间的衔接性和连贯性,有意识地将各种实践课程之间的关联在教学中进行渗透和融汇,以实现体系内各培养环节的高度综合、有序衔接、相互贯通,避免实践课程各自为政的情况出现。

2.探寻实践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理论知识不同,实践知识多具有内隐性和情境性,往往存在于个体之中,是与某个人和特定情境相联系的[4]。实践知识的这一特征决定了教师应根据实践教学的具体情境和目标设计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组合,以摆脱传统的灌输式的传授方式,使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机地融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注重实践课程考核体系的全面性。实践教学对学生的考核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全面衡量,根据不同的实践环节制定不同的考核内容和标准,有效地考查学生实践学习全过程。

三、关于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

专业认证对教师队伍建设关注的一个重点就是强调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背景,认证指标中要求“有一定数量具有工程经历的教师或企业专家作为专兼职教师”。因此,如何提升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素养则成为高校工程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各高校通过工程实践能力培训、企业挂职锻炼、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开展横向科研合作等多种实践途径和方式,为专业教师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同时,高校还制定了与教师工程实践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政策,如将其与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工资福利待遇、进修培训等方面挂钩,以调动专业教师实践的热情和积极性。

高校在尝试各种实践途径和形式,推进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实践能力提升计划的盲目性、考核体系的缺失性以及外聘教师管理的随意性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必将导致教师工程实践工作陷入“失灵”的困境,因此,高校应加强对专业教师工程实践工作的完善,以防止其成为某些人自我谋利或晋升的手段,偏离其制定的初衷。

1.搭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合作平台。高校应以自身为纽带扩大对外联系,与相关利益方形成多元化的合作方式,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为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实现路径。

2.制订科学、合理的工程实践培训计划。高校应根据实习企业情况、专业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及领域,在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及专业教师进行多方沟通的情况下,制订出切实可行、个性化的工程实践培训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同时,工程实践培训是一项持续的训练项目,因此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定期到企业参加工程实践锻炼,如五年为一轮换周期,每次实践时间不少于六个月等。

3.调整教师工程实践培训的考核体系。高校对教师外出实践培训的考核应根据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制定出一个内容层次化、方式多样化、视角过程化的考核体系,以实现对教师工程实践培训情况的全面衡量。此外,对于教师其他方式的工程实践工作考核,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考核内容和标准。

4.完善外聘人员的管理与服务。鉴于外聘兼职教师的特殊身份,应建立独立的管理与服务制度,以保证外聘兼职教师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如签订任课协议、灵活安排授课时间、给予兼职教师合理的课酬等。

四、关于用人单位等社会评价机制的构建

專业认证将持续性改进作为质量保证的着力点,强调被认证专业应具有自我改进和完善的能力。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应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校内质量评价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通过校内、外评价体系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评价和反馈,发现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加以修正,以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高质地进行。然而,目前高校对于自身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更侧重于前者,着力于内部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缺乏对社会及用人单位评价反馈机制的涉及,即使有也是依靠校友返校聚会或企业到校招聘的机会,随机地获取校外反馈信息。显然,这种过分依赖校内评价体系,轻视社会及用人单位评价反馈信息的行为,是不利于工程教育专业的持续性改进的。

因此,高校应建立完善的毕业生跟踪反馈制度和用人单位评价制度,从信息反馈渠道、具体工作内容、管理制度、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构建,以便能定期从校外获得有价值的反馈信息,有效地促进工程教育专业的改进。例如,校外信息反馈渠道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高校定期到企业、用人单位,与企业管理人员或毕业生直接进行沟通或组织座谈会;(2)高校可以设立网络交流平台,通过问卷调查、留言、论坛等交流方式与企业管理部门或毕业生保持联系;(3)高校还可以利用与校友会、新闻媒体、其他相关机构等的协作来反馈信息。

参考文献:

[1]郑秀英,王海滨,姜广峰.以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深化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

[2]李良军,严兴春,易树平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本

科毕业生基本要求分析与衡量——以欧美国家的本科

毕业生基本要求为鉴[J].高等建筑教育,2013,(4).

[3]吴爱华,郑秀英.稳步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J].

中国高等教育,2008,(18).

[4]王源远,王丽萍.高校实践教学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探索

[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

作者:卢晶

专业认证视角下工程教育论文 篇3: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探索

摘 要:随着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员国,中国的工程教育及其质量保障迈出了一大步,同时也为工程类专业大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文章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具体要求,分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新挑战,积极探索如何开展科学、合理、有效的就业指导,从而保障大学生就业的质量和成效。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就业指导 新挑战

2013年,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组织,成为第21个预备成员国。2016年6月,国际工程联盟年会全票通过中国科协代表我国由《华盛顿协议》预备会员“转正”,成为这项国际认证协议的第18个正式成员。这意味着,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CEEAA)认证的中国大陆工程专业本科学位也得到了美、英、澳等所有该协议正式成员的承认。标志着中国工程教育及其质量保障迈出了重大步伐,意味着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可以在相关的国家或地区按照职业工程师的要求,取得工程师执业资格,为工程类学生走向世界提供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也为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新要求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分为两大类、7项指标、37项内涵指标,包括:学生应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能力;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合作能力等。具体而言,在专业认证通用标准第一项第三条明确指出:“保证毕业生达到毕业要求毕业后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培养目标还应能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取得的成就”。这不仅规定了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的标准,同时还对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进行持续性的追踪与评价。

贯穿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三点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中,以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这与传统的大学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存在巨大的差异。高校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就业率,以及简单的薪资的统计,而忽略了在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过程中的指导,更是无从谈起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状况的反馈。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就业指导工作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特别要保障有困难的同学能够达到毕业要求。认证还要求就业指导要以结果为导向,重视学生、企业、社会、教师的全员参与,而不是传统的某些任课老师商量下的教学目标和大纲。持续改进更是强调了反馈回访机制,除了毕业生的自我反馈,还要定期回访企业,对毕业生的毕业要求达成和职业发展状况进行跟踪,对数据进行分析,作为持续改进的依据。因此,专业认证视角下的就业指导工作,已经不仅仅是就业政策的宣传,求职技巧的分享,更多地要以能力的培养为基本出发点,贯穿整个大学四年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实践探索

针对以上提出的专业认证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新要求,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如下的实践探索。

2.1 强化校企合作平台,推进就业指导科学化、社会化

校企合作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必然要求,企业参与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更具有现实意义,能够有利于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更加科学,更符合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需求,促使学生的学习与企业的生产、管理相结合。通过开展实习实训,能够帮助学生利用寒暑假空闲时间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去,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强化实践能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行业内领先、优质企业的参与,不仅能够帮助高校制定出更贴近企业、符合社会需求的就业指导方案,缩短学生毕业后适应工作的时间,促进学生毕业后的角色转换,减少毕业后的适应性焦虑,对企业而言,更能够增强企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同,既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招聘成本,也能够帮助企业吸收到更优质的人才。

为了保障校企合作双方的主动性,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应当持续稳健,合作的内容应当与时俱进,实现“双赢”。就业指导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可以分层次、按需求开展,与企业开展针对不同年纪的社会实践,一、二年级学生以了解企业实际与生产需求、明确企业对人才的基本全面要求为主;三年级学生以生产技术、经营管理能力为主的实践;四年级学生以就业为目标的适应性时间为主,加强学生的就业实训、提高实际设计、工作能力。

2.2 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差异性就业的需求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围绕着“教什么、怎么教”开展,而专业认证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什么、怎么学”开展。就业指导也应如此。首先,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工作应该贯穿整个大学四年,改变灌输式的指导,转变为导向学生需求、企业需求、社会需求的指导,从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自己的个性、兴趣,再到提升自己的能力,明确发展方向,能够做出合理的判断,并最终伴随着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达成预期的职业诉求。

这就要求高校要提供全面的就业指导。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是实现就业能力提升的前提。因此,高校在就业指导中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强调爱国敬业、友善诚信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同时需要丰富教育的形式,结合95后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班团主题活动、优秀个人事迹的分享等,逐步构建起和谐的教育氛围。针对普遍存在的就业问题,开展专题式的培训,如受挫教育、抗压教育、简历制作、文明礼仪等。对于就业存在困难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帮助,可以在校内外选择有意愿、有能力的教师或企业专家配备为个人成长导师。就业能力不是找到工作的能力,还包括在岗位创业、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更要通过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从而增强适应岗位发展要求的能力。

2.3 完善“学生、企业、教师”三方联动反馈机制,增强就业指导成效

就业指导的目标制定必须由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完成,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学生、企业、教师。就业指导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的变革、企业的发展和学生的变化进行调整,为了保证科学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调整,高校應当建立起完善而“学生、企业、教师”三方联动的反馈机制。毕业前对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评价,每年定期对毕业生职业发展情况进行跟踪,对他们的工作状况、个人发展专科、对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意见和要求等进行收集,从而更加客观、全面地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进行审视。高校应当改变传统地重视一次就业率、年终就业率的观念,定期走访企业,调研行业动态、企业发展状况、岗位要求、企业对于毕业生满意度调查,以及企业、行业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包括指导内容、指导水平、服务成效等方面进行信息的收集、归纳、梳理,并凝练出相关专业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新要求和方向。教师通过在开展实际指导工作的过程中收到的启发、反思,个人学习、业务素养的提升,高校内外的相关交流、学习等,不断掌握新的传授技巧和前沿的新方法,提升个人就业指导的水平。

反馈的信息应当基于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通过校内外就业指导方面的专家共同商讨后,进行相应的调整,目标明确,措施翔实,可操作性强。同时建立起就业指导激励机制,激发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长效性和实效性。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趋势,是中国工科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应当紧跟时代步伐,抓住认证的契机,用于迎接挑战,全面调整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路和部署,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保证成效,持续改进形成健康的循环,从而实现学生、高校、企业、社会四方共赢。

参考文献

[1] 袁媛.以校企合作推动大学生就业[J].江苏高教,2011(1):26-27.

[2] 肖云川,吴莎.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标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J].现代教育,2015(20):117.

[3] 秦树文,肖桂云.校企合作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路径选择[J].职业教育,2012(26):156.

作者:李莹

上一篇:12.9爱国演讲稿下一篇:小学生世界地球日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