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的农业科技创新论文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农民是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是实现科技信息向实际生产力转化的关键因素,是提高劳动力生产要素的重要一环。为此,在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的进程中,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新举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互联网思维的农业科技创新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互联网思维的农业科技创新论文 篇1:

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农科院校计算机课程改革探索

摘 要:为了充分发挥大学计算机相关课程在现代农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本文提出要以计算思维为中心,改革农科院校计算机课程。探讨了农科院校计算机课程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基本解决思路,并介绍了积极主动的大学计算机改革策略。

关键词:计算思维;农科院校;计算机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策略

目前,我国的现代农业正处于高速发展之中,包括现代化数字农业装备、生物信息学、农业信息化在内的各个学科急需具有计算思维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参与建设,计算思维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将愈加凸显。但我国自行培养的这方面人才十分匮乏,究其原因,是农业科学以实验科学和实证思维为主,理论科学和逻辑思维为辅,计算科学和计算思维则相对缺乏。为了充分发挥大学计算机相关课程在现代农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我们课题组对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农科院校计算机课程改革进行了探索。

一、农科院校计算机课程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基本解决思路

1.学生的层次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农科院校的新生,在计算机水平方面可谓参差不齐。由于农科院校的专业特点,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高校,农村生源和贫困地区生源的比例相对要更高。很多农科院校的农村学生,在高中阶段虽然学习了信息技术相关课程,但由于师资条件、硬件建设条件、升学压力导致的学习倾向等原因,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等方面,仍然和城市学生有较大差距。因此,必须积极推进分层式教学,可在大一新生入学之初,进行计算机基础能力测试,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免修部分计算机基本操作的实验课程。

2.高校普遍存在的学风问题

我国自1999年以来,各高校的招生规模快速扩张,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增长到2011年的26.9%,高等教育总体规模跃居世界首位。中国教育结构从“金字塔”转变为“梯形”,以往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高等教育人数显著增长[1]。根据马丁·特洛教授提出的按毛入学率将高等教育划分为精英、大众、普及3个阶段的理论,可以说,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后大众化时代。

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庞大规模,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和工作者不断对教育教学体制机制进行完善,但实践中仍然遇到众多问题。例如,在学生结束高中阶段的学习,进入高校之后,为什么会出现普遍厌学的问题,其原因值得从事高校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反思。探究产生不良学风的原因,主要有社会风气、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方法简单、学习兴趣不足等多种原因。

应对学风问题是一个高等教育工作者需长期面对的课题,必须从入学开始就抓好学风教育,要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适应能力,引导他们了解和热爱自己的专业、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尽可能地在课程的设计中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3.如何正确处理计算机教育与计算机娱乐的关系问题

计算机是现代社会常见的娱乐工具,最为典型的是计算机游戏。近10余年来,高校中不乏沉迷游戏、耽误学业的学生,很多教师和家长甚至担心游戏会毁掉相当一部分学生。

然而时至今日,游戏在娱乐产业中已经居于主导地位,是一大类流行文化的代表。众所周知,电影被称为娱乐之王,但目前游戏行业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电影。高等教育工作者对于游戏,不能一味地排斥,而是应该对其有客观公正的认识,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

特别是在大学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教学中,更应帮助学生分析游戏的利与弊:游戏有它的未知性和神秘性,因此人们玩游戏时,能集中注意力,做好准备来应付突如其来的游戏事件;反之,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总喜欢将现成的东西告诉学生,学习的过程只是机械的记忆过程,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缺少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缺少许多期盼,也缺少了好奇与激动[2]。如果教师能够模仿游戏的优势来设计教学,并利用学生对游戏的兴趣引起其对与游戏有关的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则能够更为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当然,大学生虽已在认知能力方面具有一定基础,但是自我控制能力未必足够,游戏对于学生的诱惑力绝对不可小视,必须正确引导学生。

二、实施积极主动的大学计算机改革策略

1.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案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兴趣爱好狭窄,他将不能有效地采用恰当的、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记忆方法,对任何事物,包括高校中的课程,都缺少兴趣与好奇心[3]。

课题组进行大学计算机相关课程改革的思路之一,即是试图将大学计算机教育从枯燥的工学类课程教学风格,改良成一种轻松活泼、寓教于乐的教学风格,使教学内容趣味化。

例如,为了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东北农业大学的“大学计算机”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播出了日本放送协会(NHK)联合美国多家游戏设计、测试企业制作的游戏技术介绍视频。在该视频中,包含了利用图形引擎技术替代传统代码编辑器开发游戏的内容,使设计者不需要过多的学习即可上手设计工作,教师对此段视频进行评述,即可引起学生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可视化程序设计的兴趣;在该视频中也出现了测试小组对游戏进行严格测试的镜头,教师可借此机会向学生介绍软件工程中的生命周期概念,并讲授测试的重要性以及测试的分类,由于依靠视频能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学生能够较好地对相关概念进行掌握;同时,视频也介绍了游戏制作的复杂步骤,使同学们了解到游戏涉及了系统工程和众多高新技术,引导他们产生对先进科学技术进行探索的兴趣。

2.重点突出,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

为了能够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就开始培养计算思维,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中,课题组选择和设计了一组算法介绍案例。对于相关案例的选择,必须充分体现出以培养计算思维为核心的特点,案例不需要过多,但一定要讲授得详细。例如“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教师们都知道是一个理解图的连通性的好例子,但是如果只是泛泛地介绍结论,并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东北农业大学开展的教学实践中,对“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使用了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对“哥尼斯堡七桥问题”进行尝试性的解决,然后再对欧拉提出的连通性推导方法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帮助学生形成对于图论的第一印象。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则是训练学生计算思维的一类直接有效而且可操作性强的平台[4],“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学生对问题求解的抽象能力、抽象思维和抽象表示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中初步培养的计算思维思想灵活应用,以促进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学习。例如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中,课题组引入了“汉诺塔”案例帮助学生了解递归算法,到了“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则可以引导学生练习设计解决“汉诺塔”问题的递归程序。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必须充分发挥实践课程的优势,而不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课题组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侧重将部分案例的算法思想教授给学生,而对于程序设计的语法仅介绍了最为常用的部分。学生课后进行了自学,充分发挥了自主学习的优势,掌握了直接教授和要求自学的知识,完成了程序设计。

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也要突出系统思维,如果练习仅是由各个功能单一的模块组成,则不能起到培养学生整体系统思维的效果。因为教学的对象毕竟是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所以课题组选择了小规模的数据库管理软件,逐一介绍各个模块的功能、原理和算法思路,并要求学生进行模仿式的程序设计,完整地设计功能相似的软件系统,以帮助学生建立整体性、系统性的计算思维。

3.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

高校中的图书馆、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学生有充分的接触知识的机会,可是教师们发现很多学生的学业不能够高质量地完成,甚至连书本上的知识都无法熟练掌握。这样的事实显然说明,很多情况下没有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此相对的是,如果能够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完全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选择性的讲授,同时将部分学习内容放在网络课堂上。

以东北农业大学的课程改革为例,我校的大学计算机相关课程现行体系是“1+X+Y”模式,其中“1”指的是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大学计算机”课程,为必修课;“X”为第二学期的5门限选课,主要包括了程序设计类课程和农业院校的特色课程“数字农业技术应用”;“Y”为若干门任选课。由于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第一学期“大学计算机”的课堂教学中,强调以引导兴趣为主,而对于锻炼计算思维能力的案例,又使用了少而精的策略,可以说与同类院校相比,课堂教学中传授的知识是相对偏少的。

因此,东北农业大学的课程改革十分重视泛在化学习平台的建设,将与教材相比更为完善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的教学案例和多媒体课件、视频都在网络泛在化学习平台中提供给学生,使他们能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进一步的学习。泛在化学习平台主要包括在线测试系统、在线作业系统、在线试题库系统、在线学习论坛(可用于学生自主交流和教师答疑)、辅导答疑系统、交流模块(该模块主要有聊天室、邮件、论坛和文件检索等功能)、资源模块(包括视频资源、其他资料工具软件)、自主学习支持工具模块(此模块主要向学生提供一些自主学习辅助工具,如监控管理、记录本工具、学习导航等)。

在课题组展开的大学计算机相关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通过对教学实践前后的学生进行多次调查问卷,可以认为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计算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得到了有效的发展,抽象表达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课题组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手段不够丰富,教师对新的教学方法不够熟练,师生对新的教学模式不太适应,特别是在以培养计算思维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需要围绕算法的设计、验证和思考过程,重点设计师生的交互。这些都是课题组下一个阶段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琳. 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的特征[J]. 文教资料,2013(8).

[2] 肖樟树. 游戏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1(12).

[3] 张国忠. 遗忘规律的探索与运用[J]. 继续教育研究,2002(6).

[4] 臧劲松. 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J]. 计算机教育,2012(2).

[本文为2011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高等农业院校建立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研究成果之一,研究项目编号:GBC1211016]

[责任编辑:余大品]

作者:苏中滨 刘文洋

互联网思维的农业科技创新论文 篇2:

“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

农民是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是实现科技信息向实际生产力转化的关键因素,是提高劳动力生产要素的重要一环。为此,在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的进程中,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新举措。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需要与时俱进,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来推动现代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切实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唯有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提升农民从事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知识,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尽快补齐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因此,要大力倡导“互联网+”与农民的结合,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对互联网的思想认识和应用水平,培育出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善用网络出效益的 “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实现传统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与培育问题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

新型职业农民是相对于传统农民而言。传统农民是一种身份,更多的是一种户籍限制。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且农业生产大多是为了维持生计,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产品经济。新型职业农民则不同,它是一种新型的群体,为更好地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新型职业农民需要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从国内学术界的学者们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的定义可得知,作为新型职业农民首先必须要在农村占有一定的农业生产资料,然后在现有的农业生产资料基础上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并且以农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为主要收入来源。同时,还应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愿意终身从事务农的工作;第二,作为市场的主体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农业生产、规模经营,懂得充分把握市场的一切可能因素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第三,具备一定的现代观念意识和较好的社会素质,不仅有文化、懂技能、会经营管理,还会遵守进出市场的道德原则、规章制度,安全生产。

当前,在国家大力推进“互联网+农业”,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时代到来时,“互联网+农业”将会给农民自身及其思维方式带来一些新的变化。

1. 农民自身的变化

农民自身的变化主要是加速传统的身份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角色转换。目的是为吸引更多的优秀人力资源投身于农业生产,也让现有的农民获得所需的农业技术,满足“互联网+农业”行动计划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大量需求。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在通过“互联网+”的助推,需要掌握较高的农业技能和经营管理知识,来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率,又能凭借其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准确把握市场上农产品的相关信息,对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及其价格作出适当的农业生产调整,实现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最大利润化,不同的农民进行各门类的农业生产能各得其所。

2. 农民思维方式的变化

新型职业农民为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在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中,也在不断地促进思维方式的自我更新来充实自己。传统的习惯性被动因为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逐步走向主动,农民的思维方式也处于日益革新的变化,开始能够随时关注市场上农产品发展的动态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在继承优秀的传统农业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所以,农民与互联网之间的这种频繁接触和互动,实际上体现了身份农民思维方式的一个转变过程。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

“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好地”已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农业生产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关系到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

1. 城乡二元结构,高素质劳动力流失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促进城镇的现代化、工业化优先发展,长期以来,广大地区农村在哺育着城镇,而农业的基础却相对薄弱,生产落后,导致城乡二元经济差距不断拉大,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化,农村农民就业困难,受教育机会、政策享受方面出现不公现象。一方面,大批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劳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受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跳农门”,走出农村,脱离农业;另一方面,在家务农的只剩下妇女、儿童和老人。近年来,大部分妇女和儿童也开始逐渐走向城市,接受城市更好的教育。这将增加城市的收益,拉大城乡之间协调发展的距离。所以,如何尽快培育并留住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农村,并使他们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已成为我国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2. 成人教育滞后,缺乏实用技能培训

从农村义务教育情况来看,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实施情况统计报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巩固率2014年达到92.6%,高中阶段教育稳步发展,毛入学率2014年达到86.5%,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普遍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全国农村地区相继展开了“绿色证书工程”“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等多种类、多层次的培育。培训规模快速扩大,为乡镇地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实用的农业技术人才支撑,通过这些不同的培训,农民不但获得了不同的农业技能,而且更加专业化、标准化。

但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还远不能满足我国农业现代化和未来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进校参加各种形式培训的农民比率相对不高,农民技术培训学校的师资力量有待加强。从新型职业农民的技能培训内容来看,培育缺乏实效性,普遍的理论讲解农民难以理解渗透,田间实际操作偏少,农民所面临的疑难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从技能培训的结果来看,偏向于向非农产业转移,对那些真正从事农业劳作需要专业化的农户培训力度不够。

3. 投资力度加大,但培训模式单一

2004年国家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由财政部、农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联合实施,实施初期,中央财政投入了2.5亿元专项资金,加上地方政府的5亿多元配套,到2011年投入资金增加到11亿元,总体得到良好的实施效果。从2003到2009年,国家中央财政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00多亿元。以上资金拨款说明,农民培训工作已受到了中央跟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上下级联合推动农民培训的格局初步形成。

但政府对涉农专业的中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仍显不足。据调查,2012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涉农林牧渔的专业毕业生人数和招生人数只占总数的10.4%和12.1%,远低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在全部就业人员中的比重33.6%。中高等职业学校的经费支出之和只占总支出的12.1%,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但在教育经费总支出中的比重却下降,阳光工程培训实施最初几年的平均每人培训经费只有100元。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农民培训成本加大,为节约成本利用,培训模式无法多样化,培训时间往往被缩短,农技方面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培训很少,涉及为农业发展方向服务的教学实践能力不足。

二、“互联网+”带给新型职业农民新的发展机会

(一)“互联网+”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

城乡经济发展的对立不利于传统农民身份的转变,更阻碍着农村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培育。“互联网+”在农村的广泛应用,将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搭起信息资源的桥梁。

1. 共享信息资源,成为市场的主体

加强农村互联网信息资源互动,有利于消除农村信息资源贫困,城乡接轨,缩小城乡信息差距。互联网可以有效地扩大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便捷农民自由选择信息的需求,使农民开阔视野,了解各类涉农市场的行情。还可以通过网络推销自有农产品,寻求合作经营的伙伴,建立网上交易平台,畅通农产品的销路。总之,网络资源具有引导性、增值性和统一性,在网络资源的开放共享平台,农民能够掌握市场的主动权,降低农产品的市场风险,及时关注政府出台的涉农政策,扬长避短,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含量,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2. 优化农村资源的配置和流动

传统产业通过“互联网+”的改造实现产业模式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打破以往农业生产产品互相交换的局限性。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可以在不同区域或相邻的区域间进行同类农产品、不同类产业产品之间的交换活动和流动,不但能缩短流通时间,提高效率,还能降低成本,使新型职业农民在市场流通中打造出自己的优质农产品。除了农产品的区域间流动以外,新型职业农民的劳动力资源也可以在农业市场中进行灵活的流动,交换自身的技术资本,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可以借助互联网发挥金融市场的杠杆作用,帮助那些学到农技却缺乏资金投资的新型职业农民度过创业起步的艰难初期。

(二)“互联网+”调动农民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

“互联网+”将激发农民学习网络新知识的积极性,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并更新他们的务农观念。一部分学习到新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转变了传统的以加大人力投入来扩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模式,转向发展农业机械化生产模式;意识到基础设施智能化对农业的安全生产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部分新型职业农民群体加快建设规范化的农民合作社,示范带动了“农民合作社牵引、农业企业经营、个体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既能解决个体农户农产品的质量生产问题和市场流通问题,又能加强农产品的市场运作,共享利益,同担风险。

(三)“互联网+”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据2015年国家财政部和商务部公布,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200个示范县名单,包括中央财政将拨款20亿元扶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并重点扶持中西部、老区农村的电子商务发展。关于资金扶持,中西部地区占到82.5%,贫困县占比超过了43.5%,每一个示范县都可以获得1000万元的项目启动资金。由于城市市场发展已趋向于饱和状态,农村市场对电商企业越来越有吸引力,京东、阿里等电商巨头开始将目光投向县域、农村的电商领域,并展开激烈的竞争。

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展逐渐成熟,将会出现新的就业岗位,给农民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可能。“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不仅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农村电商消费市场的潜力,也为农民和青年人的就业创业提供了优良的环境。据阿里研究院数字显示,2013年仅在淘宝和天猫平台上,从县域发出的包裹就达约14亿件,阿里巴巴各平台农产品销售额达到500亿元。另外,近几年淘宝农村消费占比不断提升,从2012年第二季度的7.11%上升到了2014年第一季度的9.11%,预计2016年销售额将突破4600亿,持续缩小与城市网购规模之间的差距。可以说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市场趋势,电商下乡都是大势所趋。

三、“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路径

“互联网+”不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的简单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关键是创新,让“+”变得有价值、有意义。“互联网 + 新型职业农民”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新模式,在各种培育形式中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探索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路径。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网络覆盖范围

当前发展“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府要做好农村地区的扶持工作,关键要提高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从而扩大农民的“触网”群体。农村地区只有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才能实现政府投入资金合理利用的最大化。网络信息化有覆盖面广、节约成本、高便捷等特点,能使发展状况千差万别的不同地区广大农民都能接触到“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机会。

(二)构建网络服务云平台

1. 互联网在线

互联网学习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灵活性特点。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要充分利用这一特性开展农民的远程教育培训。这种教育培训模式更加有利于农民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和学习时间,农民随时随地都能通过相关网站开始接受在线教育,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任意挑选自己想要学习、想要听的某一课时内容,还可以重复听、反复学习。受过远程教育培训后并具备相关知识能力的农民,可以去参加相应的考试并获取资格证书。

2. 手机移动终端

通过手机移动终端,农民在忙碌的季节,可以随意查看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了解近期农产品在不同区域市场上的供求趋势,查询有关天气预报的情况,防控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知识、技术和如何提高农作物的产率等多种信息资源。

无论是互联网还是手机移动的服务云平台,农民都可以以微信、交流群、专家或农技师在线咨询等各种各样的形式与专家、农技师、社会专业人士、其他的农民学者等各类人群展开有关农业领域问题的交流,帮助解决农业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同时,要进一步规范涉农网络服务云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建立农业大型数据库,整合涉农部门的信息资源。

(三)拓宽农民对“互联网+”的思想认识

提高农民对“互联网+”的应用水平,前提是要扩宽农民对“互联网+”的思想认识,这样能有效地推进“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范围,有利于快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提高思想认识。首先,要加大“互联网+农业”的宣传力度,更新农民的传统观念,使农民普遍了解到“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种种好处。它的到来与农业的结合,将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其次,可以通过互联网应用的典型人物和成功事例,激发农民学习、应用互联网的热情,并最终将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生活充分结合。最后,培育机构要开设专门场所,定期普及课程,为农民提供免费的网络课程体验。

作者:薛燕玉

互联网思维的农业科技创新论文 篇3:

“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的农业创新研究

一、文章背景

2015年是“十二五”经济发展政策的收官之年,农业现代化程度是检验成效的重要标准,面对我国农业生产力不高、科技水平竞争力不强、重产量轻质量的现状,如何实现中央一号文所提出的农业要更强,农民要更富,农村要更美的要求?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本文深入分析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建设中的问题,并提出一一对应的解决措施。

二、面临的问题

早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中,朱镕基就对“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问题作了全面的论述,并提出了通过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来发展现代农业,这一机制极大的推动了农业科技创新,在现在看来仍有极大的实践指导意义,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农村经济深层次矛盾的迫切需要。而现阶段我国农业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慢

自“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被提出以来,农业科技创新已经得到了广泛重视。可以说,我国绝不缺乏农业科技的创新成果,但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难以从潜在的书本知识转化成为可以使用的生产力,并且农业科技成果的流通率非常低,一项新的农业科技成功往往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才能为广大农业生产者所熟悉。有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科研,尤其是在农业科技方面的发明专利每年评价为6000多件,但最终投入使用的不到20%,造成了科研成果和农业产业需求的严重脱节。造成这样的局面,原因不可一概而论,主要是由于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为成果的周期较长,其中也需要一定的成本,农民难以负担。尤其是针对大型的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广大农民甚至是农村企业可能由于资金缺乏而无法进行相关的科技创新项目,中国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接触甚至使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机会,使得许多好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缺乏市场需求。

(二)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农业生产的成本也有大幅度的提升,农业产品的利润明显减少。且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进口的农副产品也对国内农产品带来极大的冲击。尤其是我国农业生产一直趋向于“高产量,低质量”,对于中国农副产品的天然、绿色、健康等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国民关注的热点,“瘦肉精”、“催熟”、“人造鸡蛋”等事件纷纷给中国国民造成了“不放心”的心里暗示。对中国而言,人口众多使得农业的高产量是根本,但农产品的高质量也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单纯的高产出已经无法满足现在人们的根本需求,故,一些质量较次的农产品很难卖出,加之国产农产品所被披露的骇人黑幕,更使得人民倾向于购买外国高档农产品更是说明如果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我国的农业将难以为继。

(三)农村面貌仍落后

我国广大农村的面貌仍然比较落后,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因为我国农村农业的普遍落后才导致我国农业困难重重的发展现状。许多农村还一直使用着最传统的耕种方式、最落后的农业工具,除此之外,农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小农思想严重。从而导致农民的生产生活得不到根本改善,资源利用率低,长此以往将造成恶性循环。

故,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农村亟需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模式。

三、解决方法

(一)建立全面的农业互联网平台

农业科技创新所面临的壁垒,结合互联网便能打破。此处的互联网为宽泛的概念,可指无形的用于交流信息的所有手段。如电脑、手机、电视。信息的流通是农业科技创新成功顺利转化的第一步,只有新的技术被知晓,才会有市场需求,才会有被转化的可能,利用互联网作为农业科技技术推广的工具,在当前互联网时代,是最节约成本与人力的便利方式。其次,利用互联网给农业带来了很大机会。采用高科技、互联网、现代化的方式,为农业科技项目收纳资金,如“众筹”、“互联网融资平台”等,即能够运用的市场的条件优胜劣汰,也能够为真正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收集基础研发资金,当然,国家也应改革现代农业金融制度,放宽融资要求,扶持农业企业。

同时,互联网技术的特点可将农业的生产销售环节打通,利用互联网转变“物联网”,将大数据引入传统农业,将给农业带来勃勃生机。新型农业创新应运用互联网思维搭建农业平台,实现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型,例如“帮助农民销售农副产品”、“帮助采购需要的商贩寻找货源”等等,实现互联网+农业的深度融合。当然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在与第三产业的融合中会遭遇很多壁垒,首先农业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而存在,例如农产品的抽样、验货等环节无法在线上进行,无法像其他商品一样摆脱地域的限制。其次传统物流、流通的发展仍然滞后,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农村的道路建设并不发达,农产品的运输一直十一个让广大农民最为头疼的问题,农村往往缺乏统一的规划,各地区的物流业也是鱼龙混杂,农村物流的覆盖范围有限。所以说,互联网+虽然是解决我们三农问题重要手段,但也面临的许多困难。

(二)促进“三产融合”,发展特色农产业

面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首先应紧随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步伐,从以前的“一产独大”走向“三产融合”。尤其是针对目前我国我国农业产业化生产程度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可利用近几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新型工业和服务业带动传统农业的发展,即“农业-加工业-旅游业”的发展模式,从而形成一条良性且可持续创造收益的产业链。

其次,应通过比较优势,发展我国特色农业。扶持我国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优势地位的农产品,尤其是国际上其他国家没有的,或者在我国生产成本较低的农产品。有特色的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更大,不仅对国际而言,对国内更是如此,只有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才能更有力的推动农业的发展,同时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当然,在面对现代中国农业现状,农业不能全然依靠市场的调节机制,国家应当予以帮助和支持,主要是通过财政的大力投入,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水利、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同时加强市场宏观调控,避免出现今年出现的因牛奶价格低、无人收购等原因导致的“倒奶风波”,保护农民的利益。

(三)建设“新农人”人才队伍

根据江苏省农委主任的总结:“提高老农民、培训新农民、吸引有智慧的农民”。这句口号的重点将现在中国农民的构成概括的十分到位,首先是“老农民”,目前的老农民大多经历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受教育最少的一批人,也是最辛苦、最勤劳的一代人,插秧割稻,身体力行,需要极大的劳动力,而农村的年轻人基本上不会种地,但这些老农民有经验,所以提高一批老农,有利于农业文化的传承。二是培育一批新农,就是的职业农民,他们往往都是外出务工的那一代人,年轻时他们背进离乡,为城市的建设奉献了自己的智慧和精力,他们往往都开拓了眼界,与老农民不同的是,他们具有市场意识,知道农业作为产业必须顺应发展规律,必须要迎合市场的需求才能得到发展。三是发展培养智农,吸引有智慧的知识分子,尤其是专门的农业科技人才。重点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同时还需要土地制度的配套改革。

2015年是农业的改革元年,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通过科技创新来发展现代化农业,而互联网的兴起更是给了农业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方向。(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文.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2011.6.

[2]马红霞.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5.

[3]刘琪.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作者:刘浩波

上一篇:初中毕业典礼家长发言稿下一篇:百日誓师教师发言稿范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