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普法法制教育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健康思想和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新方案的背景下,高校的法制教育需要从教育的理念与模式、教育内容、教育路径与手段、教育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去反思,并做出积极的应对,以提高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效益。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生普法法制教育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大学生普法法制教育论文 篇1:

如何利用思政课对大学生加强法制教育

摘 要: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工作中,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一项基础工作,法律素养是思政课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充分利用这一渠道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让大学生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贡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方法和策略是:突出思政课中的法制教育内容;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完善考评机制。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大学生;法制教育

一、当今高校的思政课情况和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近况

(一)当今高校思政课的情况

中国的高校教育当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高校教学重要内容。上世纪50年代初期,教育部就已经规定了必须在大学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当时的核心是“新民主主义论”。改革开放以后,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全国高校广泛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1992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了《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告,同时,第一次出现了“两课”的教学理念。1998年,中国革命史课程正式更名为毛泽东思想概论,目的是深入的对毛泽东思想进行学习。与此同时,全国范围内开始推行《邓小平理论》课程,这就是教育历史上的“98方案”。2005年3月9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出台《<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至此,“两课”改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为“思政课”。

当前,思政课成为了每位大学生的必修之课。思政课帮助当今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担任着大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使命,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高校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有了重大的突破: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增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同事在增强对党和政府信任上,也充分发挥了其作用。

(二)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近况

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法制教育问题。1986年,邓小平在《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重要讲话中指出:“这么多青年人犯罪,无法无天,没有顾忌,一个原因就是文化素质太低。所以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人。”各高等学校相继在开设法制教育专题,并在思想政治课中加入了法律基础内容。

自1985年开始举行的全国5次大规模普法教育中,重点对象都包含了青少年。这是社会各界积极加入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队伍中的最重要依据,也是课堂之外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方法。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法制教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数学生的法律意识得到提高,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采用思政课强化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采用思政课这一重要途径解决大学生法制教育中的问题的必要性

1.思政课的性质和任务反映出对大学生加强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如上文所述,思政课肩负着大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任务,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要通道。这就决定了采用思政课这一渠道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包含着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内容,虽然思政课中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课程并没有单独开设,但在高校已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包含有关于法律基础知识的介绍,这些内容都是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根基。所以对大学生加强法制教育同时也是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另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就包括了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在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则被要求以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些都表明我国开始把法制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范围,采用思政课来对大学生加强法制教育也是重中之重的任务。

2.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决定采用思政课这一手段的必要性

虽然我国已经在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实际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思政课程的设置合理性比较差。我国大部分高校针对大学生法制教育基本都是依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来实施,其他方式的教育类型很少出现,这就导致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难以得到满足。二是对于法制教育的实际重要性认知度不够。出于国家宣传力度不够和法律传统等各方面的原因,高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没有达到高度重视的程度。三是思政课堂教育经常过于形式化。虽然我国在近年的思政课教育上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因为传统形式深入人心,创新度匮乏,在思政课堂上不时采用开卷加发答案的形式,这就导致学生对课堂上老师所说的知识不能做到认真听讲,所以和思政课的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就有一个很大的反差。因此,造成了大学生法律意识单薄、法律应用能力差、法律知识欠佳等问题的产生。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不光需要高校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各界加以援手。但是依据现实情况,充分发挥思政课的重要作用才是最为现实的方法。

(二)采用思政课这一重要途径解决大学生法制教育中的问题的可行性

1.教学内容的完善化

在思政课教学内容上,经过“98方案”和“05方案”的发展,课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已经相当完善,并且承担了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大使命。其他教材中,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第九章就是针对大学法制教育而进行设置,其内容是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我国的国家制度。因此,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是相当完善的。

2.师资力量的配套设置

过去的一段时间中,由于高校的思政课老师大部分都是从思想政治教育或者相近专业毕业,所以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学的过程当中,出于专业领域的差异性,一些法律术语和条文理解不是很准确,这就容易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近年来,更多的法律专业的老师投入到思政课的教学中去,以求改变现有状况。他们扎实的法律功底,专业的法律知识,为思政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也让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上更加配套,总体实力大幅度提升,使采用思政课解决大学生法制教育中的问题的可行性得以加强。

3.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

目前我国已经明确规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中就包含了法制教育。国家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已经一路绿灯,每位思政课老师也应该把在思政课堂上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当做自己最重要的责任。另外,各地方政府也出台不同政策,采取不同措施来落实国家政策。因此,思政课的发展和建设在政策方面已经得到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

4.大多数学生的认同

根据近五年思政教学的教学成果来看,采用思政课对大学生加强法制教育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这和广大学生的认同是不可分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法律基础的时候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当学习到与自身生活和就业相关的法律知识时,关注度和学习能力尤为突出。在思政课堂教学中,以实际案例分析来传授法律基础知识,更能收到学生的强烈反响,这也是老师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三、采用思政课强化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一)突出思政课中的法制教育内容

思政课教学需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法制教育放在教学目标中,单纯的就法制教学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备课和教学中,重点突出和开发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因子,同时在科研科教活动时把其列入研究内容。

(二)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

思政课教学方式上,采用不同的教学风格和多样的教学方法。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专题讲座等等,在一般高校中,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得以普遍运用,这对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都有着很强的增进作用。此外,根据思政课的特点,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把课堂教学和实际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从实践中获得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磨砺能力。二是把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因为这三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互联系促进的,这三者的有机结合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把课堂教师教育和课下自我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师教育在学生的学习中是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课下的自我学习才是学生消化知识的关键,只有把二者相互结合后才能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三)完善考评机制

考核方式上,采用有特色的考核方式,避免传统的考核方法。成绩考核中,不要运用传统的一张考卷定胜负的方式,应当把学生成绩做一个综合评判,如:把考试成绩和实践情况相结合,尽量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培养出杰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努力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重要渠道,思政课老师也肩负着这一重大的使命。每位思政课老师都应该体会到大学生法制的重要性,有效的利用好思政课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王英姿.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9).

[3]陈美香.论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0,(23).

[4]唐华生.何霖.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9,(11).

[5]王英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

[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赵忠阳 才忠喜

大学生普法法制教育论文 篇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新方案背景下高校法制教育的创新

[摘 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健康思想和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新方案的背景下,高校的法制教育需要从教育的理念与模式、教育内容、教育路径与手段、教育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去反思,并做出积极的应对,以提高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效益。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教育;问题;对策

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健康思想和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高校从1986年开设公共必修课程“法律基础”课以来,课堂一直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阵地。2005年教育部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法律基础课与思想道德修养课合并为一门课,不仅课时大大减少,而且从教材内容设置上看,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甚为单薄,同时在实际教学上,教师对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投入较少,可以说高校法制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虚化“现象。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新方案的背景下,高校的法制教育需要从教育的理念与模式、教育内容、教育路径与手段、教育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去反思,并作出积极的应对,以提高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效益。

一、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我国普法教育的不断深入,法制教育已进入高校多年,很多高校对法制教育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高校法制教育面临当前新形势下还不完善,并相应存在许多问题,大学生犯罪比重增长趋势十分明显。例如,2004年5月江西医学院学生薛荣华连刺7人(2死5伤),2005年浙江温州“7·28”跨省抢劫杀人案,作案人员为长沙某知名高校学子以及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驾车故意杀人案。这些发人深省的案例足以说明,要在大学生中树立坚定的法制观念,高校法制教育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构建一个完整且地位独立的法制教育体系。

(一)法制教育观念陈旧,教育重心出现偏离

虽然我国高校已经把法律基础课列入教学计划,但是法制教育内容却很少,而且不系统、不全面、无规律,缺乏内在连续性。法制教育重视程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高校的法制教育课除专门学习法律专业的学生外,其他专业学生的法制教育只是在短短的一个学期进行,此外再无任何系统教育,至于一些法制讲座实际效果并不显著。就法制教育本身目的而言,是培养公民守法、护法、敬法,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但我国目前的法制教育事实上仍隶属于德育教育的一部分,是以“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为目的的观念教育,注重的是法律知识的灌输和考察,缺失了对公民法律理念的培养。虽然法制教育有思想教育的成分,但并不等同于德育教育,道德教育重在净化人的内心世界,而法制教育重在规范人的外在行为。

(二)高校从事法制教育教学师资队伍需要优化,法制教育教材编排不合理

目前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就是作为公共必修课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这对从事课程教学的教师不论从师德师风,还是从专业造诣上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并且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教师数量上,一些法律教师由半路出家,还有从未接受过法律专业教育的政工干部充任,教出来的学生法律素质也就难以保证。另外,高校法律基础课程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合并编排在同一教材中,法制教育教学课时大量压缩。

(三)法制教育的形式简单,内容相对枯燥,大学生法制意识淡薄,对相关法律课程不重视

法律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教育,具有深刻的理论性和真切的实践性。按照目前大学法律教育大纲,其教学往往强调的是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学生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突击性地背诵一些法律的名词概念。在当前高校法制教育中,其教育形式还是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模式和书本教育,只是注重法律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未能给学生提供参加有关社会实践和司法实践机会。而在课程内容上只强调法条的教条讲述和义务规范的灌输,缺乏对学生权利思想和法制理念的教育和培养。有些高校甚至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唯一形式,只是在大一学年开设一学期,在以后大学学习期间,学生再也无缘法律课程。

二、高校法制教育的创新对策

(一)转变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和法律意识

传统的大学生法制教育方式,只是从课堂、教师、书本“三中心”出发,注重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考察,在某种程度上是与素质教育的精神理念相冲突的,这就导致了大学生“知行背离”的现象,表现为“不知不行”、“知而不行”甚至“知而误行”。这种“知行相悖”的困境极大削弱了高校法制教育成效,因此很容易出现在法律课程上学生感到此门课程用处不大,部分学生不是睡觉就是干其他与上课无关的事情。在自己的生活中缺乏对法律的信仰,这种法律信仰缺失是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瓶颈,也是激发大学生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的关键因素。信仰法律是遵守法律、践行法律的前提,这种信仰本质是发自内心的。法律作为公平正义的象征,尊法守法只能是法律信仰的外在表现,信仰法律精神才是灵魂。守法精神要求社会自然人不仅遵守法律法规,更重要的是把守法内化为个人社会生活、人际关系和人们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变被动接受为自觉,由社会强制守法到自身良知守法,由组织他律守法到个人自律守法。培养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必须摒弃以往单纯法律概念和法律常识的灌输,实现法制教育从“感性、肤浅”的层次向“理性、深入”的飞跃。如果切实地对每个大学生建立起对法律的坚定信仰,那么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二)构建常态化、制度化的大学生法制教育机制

大学作为社会先进文化和思想的传播前沿,大学生作为民族的未来希望,应该要着力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力度,将其作为一项常态化、制度化的工程来抓。在大学实际普法工作中,应该建立多层次全方位法制教育体系,各个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特点,开拓新思路,形成新举措,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制宣传教育机制。

在内容和方式上,首先调整课程内容设置,根据年级和专业开设不同的法制教育课,结合具体专业的不同需求开设一些专业法律课程和法律选修课程。比如师范类专业开设教育法、新闻类专业开设新闻法制等;其次,在教学方式上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各种传媒途径,如广播、校报、校园网络、飞信、宣传栏,普及法律知识,定期举办法律讲座,对毕业生开设就业中的法律问题等;再次,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寓教于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咨询与服务,参观监狱、旁听法院开庭等。通过法制教育时间、地点、方式与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让大学生切实感受法律是自己利益的确认者,生命、安全、自由的维护者,利益财富的保障者,个人权益受到损害的救济者,从中体验法律的价值,由被动学习变为自觉学习,由强制守法变为主动守法。

从教育效果的评价上,改变以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手段为闭卷、开卷和行为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即改终结性评价为形成性评价。以考试分数为依据的评价过于简单,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考察,分数的高低与个人修养和法律素质的高低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评价成绩的优劣不忽视终结性考试的分数情况,但主要应建立在学习过程所取得的进步判断之上。

(三)优化高校法制教育的师资队伍

目前, 教师法律素质的现状极大地影响了大学法制教育的开展,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一些实际的法律问题时, 往往对问题的解释是浅尝辄止,模糊不清。大学生法制教育是一项政治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素质教育, 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规范的内容和相对稳定的教育渠道, 更重要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对法律公正性的坚信。因此,各高校必须建立培养一支受过正规培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法律教师队伍。法律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对法律的条款讲述时往往是比较枯燥的,要想切切实实地上好法制教育的相关课程,不仅需要对法律知识十分熟悉,还需要教学经验丰富、讲课风格有特色的专业老师。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 多渠道形成一支具有相当水平的精干的专职教师为主体, 同时可聘请部分稳定长期从事司法实务或法学教育工作的兼职教师来充实高校法制教育的师资队伍。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 它是一项艰苦的系统工程, 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需要各个环节紧密配合,只有全社会都提高了认识,都重视法制教育,大学生及所有公民法律意识才能有所提高。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的生源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大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据近几年大学生犯罪情况来看,在实施大学生法制教育过程中,要把心理教育、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三者有机的联系起来,针对法制意识淡薄,具有一定违法倾向的学生要及时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消除不良心理和思想障碍,预防和避免学生因心理问题或冲动情绪引发的违法犯罪行为,从而巩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成效。

(四)搭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权益服务中心的作用

当今社会权益维护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维护大学生的自身权益,将提高大学生融入社会的积极性。对现在的在校生进行民主权利的教育,提高民主的意识、维权的意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应该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来保护自己的权益,立足于校园,然后以校园为基础来影响社会,引导社会形成广泛维护学生权益的氛围。

学生社团不仅是高校学生很重要的一个集体组织,可以说学生社团也是学生很重要的一种生活方式。学生应该建立维护自己权益的群众性的组织,比如学生权益维护中心,它可以是一个全校性的社团或者是学生自治组织学生会的一个部门,学生权益的维护将以此类组织为载体,并在与学校的互动中使学生权益得到实现。学生权益服务中心有几个特点:对象是广大的在校大学生;目的是服务大学生,做好高校与学生的协调工作;方式上只是一种规范的形式;内容上包括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切方面,包括学习、经济、住宿、学校管理、安全,与社会的接触等。在高校学生中普及“权益知识”,权益中心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学生权益服务中心可采用网上宣传、讲座、论坛、知识竞赛等方法,把以上几方面的学生权益内容向学生输送,使大学生清楚自己享有哪些权益,这是维权的前提。权益服务中心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自我服务”的能力,中心可以聘请法律专业人士作为顾问,以法学专业学生为骨干。大学生自我权益认识能力的提高,能使学生权益中心的工作更加行之有效,而这种效率的提高,也需要学生权益中心起到培养大学生权益意识上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朱立恒.法治进程中的高等法学教育改革.法律出版社.2009 年版

[3]吕途、杨贺男,高校法制教育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法制与经济》2008年第12期

[4]程东旺、张文标、谢育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型”课型形成性教学评价模式研究,《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

谢育敏,汉族,江西赣州人,教授,赣南师范学院政法学院,主要从事法学教育与研究。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新方案背景下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研究》(2009年)系列成果之一。

作者:谢育敏

大学生普法法制教育论文 篇3:

新形势下大学生法制教育创新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不仅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自身的安全与健康,还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目前,我国对于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体系尚不完善,一些问题比较突出。例如,大学生自身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法律常识,不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不懂得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另外,对于大学生的法制教学,师资队伍整体质量不高,教学方法墨守成规,教材单一落后,重视理论脱离实际,使得大学生不能很好的运用法律力量于实际生活之中。因此,探究大学生法制教育如何适应新形势,如何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法制教育 创新

我国是法治大国,我国已坚持开展普法活动数十年,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其法律常识和观念尤为重要,因此各大高校应适应时代需要,响应国家号召,致力于加强法制教育。

一、我国是法治大国

1.开展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面向大学生开设法律教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实际意义。大学生只有学习了法律知识,才能做到懂法守法不违法不犯法,有效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除此之外,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还能提高其分析判断能力,在面对充斥在生活中的不良因素,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智的判断,学习积极健康的部分,自觉摒弃消极负面的部分,从而得到一個健康的成长环境。

2.开展法制教育对大学生的未来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走出校门,无论从事各行各业,除必须具有过硬的技术水平之外,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是重要考察指标。而法律素质应该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最重要的一项。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生活更加多元化,大学生必须具备足够的法律常识和守法意识已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很多新兴产业得以发展,一系列经济纠纷也随之出现。因此,大学生必须足够了解法律法规,守法懂法,利用自身所学有效解决各种问题,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身利益,为自己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提供法律保障。

二、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根据实际情况调查,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大学生自身。从上面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大学生对于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态度淡漠,不重视不积极,因而导致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时常常处于“被迫”的状态。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发育尚不健全,社会经验有限,对待事物不能全面考虑,正确处理,有时会一时冲动做出错误的举动,甚至出现违法行为。(2)学校方面。目前我国很多学校不重视法制教育教学,没有制定科学的法律知识教学系统。同时在法律课程中,没有明确应该如何权衡义务与权力,往往重视惩罚而忽略非保护性的权利,这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学生对法律学习的兴趣。另外,目前的法律课程教学模式较为单一落后,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学习时间有限且拘束,很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而导致大学生片面认识法律的实际需求,忽视了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大学生法制教育创新策略分析

1.创设法制教育环境

生活环境对人的社会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使大学生法制教育水平得到提高,各大高校必须创设法制教育环境,加大力度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制定科学的校内管理制度,为法制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另外,各大高校必须正确认识开展法制教育的意义,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虽然思想教育是进行法制教育的必要途径,但是思想教育并不等同于法制教育。因此,各大高校必须制定合理的授课体系,优化教学效果,使法制教育在大学生的成长生活中充分发挥出作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2.加强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高校要想使法制教育真正发挥出作用,其师资队伍的建设必须加强。但是,根据实际调查显示,有些高校法制课程的授课老师,并非是法律专业人士,未经过专业的法律培训,缺乏法律知识的实际应用经验,其教学质量也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由此看来,提高高校法制教育的师资力量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可通过培训,支持教师考取法律相关学位等方法,增强教师法律专业素养,从而提高其法律教学能力。

3.丰富法制教育方法

目前,我国高校的法制教育模式仍然比较传统守旧,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落后,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影响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下,法制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革新,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将灌输式教学转变成启发式教学,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激发其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对所学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思考,使学生真正将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应该采取的有效教学方法。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增强法律知识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各大高校应该坚持开放式教学,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平台去学习,鼓励支持学生思考探索。除此之外,随着大学生法制教育教学的进步,对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高校必须重视对于教师的培训,使其及时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并且丰富其教学方式,进而提高法制教师的整体水平。

综上所述,通过对大学生法制教育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认识到大学生法制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和严峻性。为了促进法制教育工作的进步,需要各大高校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重视法律知识的传授和宣讲,创设法制教育环境,提高法制教师专业水准,改善教学模式,引导大学生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尽其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夏玉钦.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142-143.

[2]李静辉.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北大学,2015.

[3]臧玉娇.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4.

作者:刘超 崔玉静

上一篇:农村水电工程分析论文下一篇:经理年终述职报告(3篇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