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创新管理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循环经济为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改善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企业而言,如何将发展循环经济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转换为其自身的经济效益,关系着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社会、政府、企业应实施循环经济转换机制,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企业自身经济效益。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循环经济创新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循环经济创新管理论文 篇1:

“多管齐下”破解我国循环经济难循环的梗阻

循环经济作为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全新经济模式,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它以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为原则,以资源低消耗、经济高产出、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佳模式。目前,我国许多地方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在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废弃物再生利用、绿色消费、生态城市建设等领域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建立了不少好的实践模式。但是,由于我国的循环经济还处在起步阶段,在很多环节和领域出现了循环经济难循环的“梗阻”。我们认为,要想切实把这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使循环经济成为破解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困局的“金钥匙”,就必须清醒认识和有效破解这些“梗阻”。

一、当前我国造成循环经济难循环的“梗阻表现”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是势在必行。但是,在许多地方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却遇到了许多“循环经济难循环”的梗阻,使得好事难生好效应。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制约循环经济发展,造成循环经济难循环的主要梗阻表现在五个方面:

1.“观念梗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尔丁指出,如果人类不能转变发展观念,仍然不合理地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将会使地球走向毁灭。长期以来“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的传统发展观念根深蒂固。许多市场主体习惯于这种生产方式,依靠粗放消费资源以及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维持经济增长。没有认识到传统生产终端产生的“废物”也是难得的“稀缺”资源、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而是片面强调传统经济模式单向流动,强调一次性经济效益,没有从深层次理解资源稀缺和效益最大化。由此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外部性,也被眼前的经济效益所掩盖。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仅有33.43%的人初步了解“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概念。多数人对此并不了解,即便是了解“循环经济”的,很多也仅仅停留在概念上,局限于“纸上谈兵”,没有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极端重要性和迫切性。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观念和模式的一次革命性变革。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须对习惯于传统粗放式发展的思维方式进行“洗脑”,破除观念“梗阻”,从战略高度更新发展观念,牢固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

2.“制度梗阻”。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产权制度是经济运行、资源配置的基础和手段。循环经济“3R原则”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客观上也要求进行制度设计,降低交易费用。目前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体系不完善,产权不清,交易费用偏高等问题比较突出。比如,中国矿产品基本由国家定价,并没有通过制度规范,由市场各产权主体之间的交易来确定,矿产品等资源价格偏离市场价格,使得企业矿产品资源成本很小。这样,资源的稀缺性没有通过市场产权主体间交易反映为高价格,企业就没有压力来实施减量原则,循环经济也就难于循环。就环境而言,中国的制度设计仍然沿袭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方式,排污企业所带来的外部非经济后果,往往被国家和遭受污染侵害的公众所承担。一些小造纸、小炼油之类的“五小工业”之所以屡禁不止,主要是因为法律制度没有明确附近居民、农民拥有不受污染的权利。如果政府通过制度约束,明令受害者可按单位排污量得到赔偿,并通过谁第一诉讼谁就得赔偿额大头的机制降低产权交易费用,那么,老百姓的“维权”行为足以遏制企业生产的非经济外部性。也就是说,适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其中包括生态资源环境要素的定价和有偿使用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政府责任制度等等。不解决产权明晰问题,不重构资源的产权制度,仍然把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排除在宏观经济要素之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将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也仅仅是理念。

3.“政策梗阻”。制度安排是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体现的。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政策之间不配套,循环经济在具体经济政策中细化落实等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环境政策、资源政策之间缺乏配套的连接和协调。例如,当前宏观调控中,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实行窗口指导,限制对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过热行业的贷款;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控制钢铁、电解铝、水泥三行业投资的意见。在对钢铁的限制中,并没区分单纯性地扩张生产规模的项目和循环利用资源的项目,而是一律给予限制,致使一些循环利用资源的项目也被卡住了。这实际上是宏观调控政策的粗放式实施,抑制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其结果是逼迫企业技术退步,与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环境战略、节约资源战略背道而驰。

4.“技术梗阻”。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每一个原则的贯彻都离不开先进的处理和转化技术,也离不开这些先进的载体——设施、设备的开发和更新。如果没有先进技术的输入,循环经济只能是空中楼阁。中国在能源的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连接技术等方面,缺少自主开发的先进技术,较国外有不小差距。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关键技术设备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5%,2/3的设备属于国内一般水平和落后水平;中国资源利用整体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15—20年;产业连接技术的差距更为明显。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活动的最大不同是要求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通过对废旧产品进行技术处理,重复使用,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可再生资源。这就要求在纵向上延伸产业链、横向上聚集产业群,构筑区域性循环经济体系。目前,中国尚没有一个区域能做到这一点,在过去近20年间,曾不断在不同行政区划层次推动“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村、生态镇、生态县、生态市,直至现在的生态省。然而,效果并不理想,行动也未能持续,其主要“梗阻”就是支撑产业“生态系统”的连接技术不够成熟。

5.“管理梗阻”。微观上,企业管理决策和执行往往沿袭传统方式,在资源价格偏低的情况下,轻视原料成本管理,对废物再利用和创新管理积极性不足,即便回收的,基本上也是具有直接利用价值的“拿走”,没有直接利用价值的“抛弃”,存在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隐患。受利益驱动,企业疏于治污管理,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在宏观管理上,管理机制和队伍没有建立起来,没有形成有效的循环经济网络。已经形成的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循环经济网络,主要由有直接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生活垃圾收集、分类回收、再生化处理加工体系组成。这是市场自发形成的、以分散的农民垃圾收集者和集散者组成的不完善的网络。对没有直接利用价值,需要进行深加工处理并且直接经济效益不高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主要由零散的“国家队”——国有清洁企业收集清运,正规“国家队”没有建立起来,没有形成合理有序的循环利用网络。同时,政府基本物流表没有建立起来,对于企业和地区环境资源及管理缺乏基础数据信息。信息交换不对称,废物产生部门只关心处理费用,并不关心处理细节和结果;同时,废物处理部门对废物的性质、组成等技术性资料也不清楚,造成循环管理网络“缺环”、“断链”,形成“梗阻”。

二、构筑“五大平台”,破解循环经济难循环的“梗阻”

1.完善约束激励机制,构筑制度平台。实践表明,按照传统经济模式,完全依靠市场作为配置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主体去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重经济效益、轻环境、轻资源的“一重两轻”局面,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制度经济学家戴维斯认为,由政府机构进行的制度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要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构筑制度平台,明晰产权,建立一整套利益驱动与激励机制。

一方面要通过制度规范、明确产权,使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有利可图,使企业和个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改革现行的经济核算体系,从国家到企业都建立一套“绿色经济核算制度”。在经济核算体系中,要改变过去重经济指标、忽视环境效益的评价方法,开展绿色经济核算,引导企业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生态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环境标志制度,逐步提高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交易费用,建立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补偿机制。即“谁污染,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促使全社会加快实行清洁生产,减少排污,提高社会产品的循环率。通过建立一整套新的经济制度体系,包括产权、价格等基础性制度,生产、采购、消费和贸易等规范性制度,财政、金融、税收和投资等鼓励性制度,国民经济核算、审计和会计等考核性制度,等等,引导、支持、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2.突出政府引导作用,构筑政策平台。循环经济内在地要求政府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责任主体,政府的政策是中国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推动力。为解决市场缺陷,政府应充分运用行政、法律、经济、财政等手段,制定规划,完善政策,转变职能,加强调控,规范循环经济,保障可持续发展。

(1)科学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编制各类规划。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循环经济网络,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壮大循环经济产业群。

(2)健全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循环经济实践的基础上,必须加快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对循环经济加以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借鉴国外经验,抓紧制定各类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法规。加快制定用能设备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以及强制性能效标识和再利用品标识等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准规范,逐步将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3)科学严格管理,促进企业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一门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科学和严格的管理是搞好这种经济的重要条件。因此,要建立一套完备的管理规则和操作规程,加强管理投入和队伍建设,提高实施的管理机制和能力。把发展循环经济管理指标和措施具体化、定量化,纳入干部、职工的业绩考核管理体系,从而将有关监督、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应有的动力。

3.建立绿色支撑体系,构筑技术平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突破技术瓶颈,建立“绿色支撑体系”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主要包括:一是资源化技术;二是环境无害化技术;三是高附加价值、少污染排放的高新技术。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要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以开发经济体系生态链接技术为关键,遵循技术开发的生态道德,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的排放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通过构筑技术平台,在企业上形成“食物链”,在产业上形成“产业群落”,在区域上形成循环经济“生态系统”。

4.加强国际沟通,构筑国际合作平台。要抓住《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发展中国家尚不承担减排义务这一契机,积极开展清洁发展机制(CDM)方面的国际合作,通过CDM项目获得部分循环经济资金援助和先进技术。要利用国际交流平台,大力加强对国际及国外环保认证标准的研究,及时收集、整理、跟踪国外的环保壁垒,建立环保壁垒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及时采取积极防御措施,为我国循环经济产品顺利走出国门,融入全球循环经济网络提供保障。

5.健全三级参与机制,构筑观念平台。发展循环经济,破除观念“梗阻”是前提。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一种自觉的经济形态,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转变观念,共同营造。一是明确政府职责。政府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导,必须明确自身职责,理顺部门关系,完善调控手段,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现代政府。要提高公务员素质,树立“以人为本”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展现良好的政府形象。二是引导企业树立循环经济理念。三是增强公众意识。要通过宣传教育,大力提升全社会的再生资源意识、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使公众自觉自愿地选择绿色消费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能量和物流的多层次交换网络,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循环型社会。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研究生)

作者:韩保江 崔元常

循环经济创新管理论文 篇2:

循环经济效益转换机制研究

[摘要]循环经济为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改善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企业而言,如何将发展循环经济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转换为其自身的经济效益,关系着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社会、政府、企业应实施循环经济转换机制,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企业自身经济效益。

[关键词]循环经济;效益转换;可持续发展

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缓解了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

然而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和巨大的投资成本,从发展循环经济的结果来看,企业从中获得的经济效益却往往小于社会效益,这也是制约着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转换为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关系着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问题,影响着发展循环经济从政府主导到企业自愿的过渡进程。

一、循环经济效益的提出

循环经济效益是指企业实施循环经济带来的各种效益总和,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其中,经济效益是指循环经济给企业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收益,包括资源成本的减少、销售收入的增加、竞争力的提高、绿色企业形象的树立等。社会效益,就其狭义而言,是指循环经济给消费者、当地居民及社区组织等与企业不存在利益相关的社会公众所带来的有益影响;广义的社会效益除了狭义所包含各种效益外,还包括通过“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对资源能量消耗的降低、污染物排放的减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等非经济效益。

然而从企业角度来讲,其各种活动的根本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的生存、发展、竞争都源自从各种有目的活动中获得的经济利润。发展循环经济对企业来说,其根本性是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而社会效益则是这种追求过程中伴随产生的、非企业目标锁定的、其影响却又大于经济效益的一个经济效益外在化的重要方面。

二、社会效益向经济效益转换机制的讨论

循环经济的最终发展形式应该是企业自愿自发,为了效益增长而竞相采用的一种企业生产模式和社会经济增长模式。而现行大部分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都是政府主导带有强制性色彩的一种被迫、非自发的行为。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究其根源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往往不足以支付各种成本,而其社会效益却又往往大于其经济效益。如何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带来的社会效益转换为其自身的经济效益,关系着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也影响着循环经济应用发展的前景。

由图1可见,社会、政府、企业发展需要一种转换机制将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等社会效益转换成实施循环经济的企业的自身经济效益。

(一)依据绿色GDP,实施环境成本内部化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反映经济走势最重要的指标,但它没有扣除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所造成的损失,这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不相称的。其只能反映现实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并没有反映诸如生态环境恶化等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此,世界银行在1997年推出绿色GDP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EDP,在现行GDP中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中扣除环境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费用,同时考虑外部影响,包括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以此来衡量扣除自然资源损失后的真正国民财富。

要使企业明白发展循环经济的利害关系,必须将企业各种生产活动的环境成本、环境效应纳入企业的会计体系当中,也应当包括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以真正衡量企业的盈利状况。而在现行制度下,企业在维持自身生命周期的同时,过分耗竭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和资源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从而造成了对社会公众环境利益的损害,而对于这种应该由企业承担的消耗及污染成本被外部化为由无责任的社会公众来承担,这显然是不够公正和合理的。

企业在不考虑环境成本的情况下所作出的生产决策看似盈利,但将环境成本内部化,将环境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考虑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之内却极有可能是亏损的。这关键是企业对环境成本的处理方式的差异,究其根源就是企业会计体系的历史弊病,即企业缺乏绿色会计体系。在政府向绿色GDP过渡的同时,企业也应该逐步实施绿色会计体系,从而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这个过程应当在各级政府、企业协调配合下,通过企业自身的努力,群众的参与,政府的支持,上下协力、共同齐心来完成。

(二)建立排污限制及排污权交易制度

排污权交易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并首先被美国联邦环境保护局用于大气污染及河流污染管理,而后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相继进行了排污权交易的实践。排污权交易制度是指在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及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鼓励企业通过技术进步和污染治理节约污染排放指标,这种指标作为“有价资源”可以“储存”起来以备自身扩大发展之需,也可以在企业之间进行商业交换。

在确定环境可持续发展、保证环境质量的情况下所能容纳的污染物总量是建立排污权交易的前提条件,再由环保部门根据各企业生产情况进行排污量的分配,即排污权。这种排污权可以像商品一样进行交易。事实上,各企业对污染物治理的边际成本是不一样的,排污权的交易的双方即可从交易中获得利益。

现假设某地区只有两家企业,A企业和B企业,他们的排污及处理情况成本如表1:

设C1>C2,N1>M1,N2>M2,则A、B企业排污权交换前和交换后的治理成本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通过交易A企业的治理费用由原来的(N1-M1)×C1,降为(N1-M1)×C0,减少费用(N1-M1)×

(C1-C0),而B企业则在交易中获益(N1-M1)×(C0-C2);整个社会在交易中获益(N1-M1)×(C1-C2)。排污权通过企业之间的再分配,交易双方企业、社会都可以从中获益。

(三)树立绿色企业形象

企业的公共形象是市场营销组合因素中除传统的4PS以外的第五个可控因素,它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可表示为企业形象的可控性使企业形象的塑造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经过绿色使者们20多年的不懈努力,以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已深入人心,成为21世纪的新的时尚,绿色企业形象成为新时代的最佳企业形象。

随着国际贸易朝着自由化方向的不断发展,环保问题也已逐渐成为影响国际间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被世界各国及国际经济组织所重视。当前,绿色壁垒的问题日益突出,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屡屡遭受绿色壁垒的阻挡,而发展循环经济正是打破绿色壁垒的根本途径。树立绿色企业形象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手段。绿色企业形象是新时代的最佳企业形象,首先社会公众关注环保事业,其次绿色产品及其经营者受到公众欢迎,再者绿色企业形象是高素质企业形象的象征。

政府部门、民间组织、学术机构在鼓励更多的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帮助那些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树立绿色企业形象、突破绿色贸易壁垒。诸如绿色企业评比等相关活动,都可以促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让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企业是否具有绿色形象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使企业明白只有发展循环经济,企业才有发展空间,才会有其生存之道。让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为社会带来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能在社会树立绿色企业形象,使企业深刻的认识到其社会效益可以源源不断地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并将这种隐性关系显性化。

日本正是由于加世纪70年代末颁布了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推动了日本汽车产业在提高燃油效率、降低尾气超标排放的研发,使日本汽车在80年代以环保型、经济型的优势率先抢占了欧美汽车市场。日本汽车产业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在消费者当中树立了绿色形象,获得了消费者的关注;在抢占新市场的同时,也为其他进入该市场的企业建立了绿色壁垒。因此,从资源角度、社会角度、自身经济和企业形象角度等方面去考虑、发展循环经济都是中国企业的必经之路。

(四)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优惠政策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必须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市场不可替代的,各地方政府面临着艰巨的任务。税收的优惠策略对于企业来说,或许比其他的转换机制更具有直接的吸引力。

以日本为例,为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资金投入政策,在预算制度、融资制度上都对发展循环经济给予支持,如对废弃物再资源化工艺设备生产者给予相当于生产、实验费的1/2的补助;对引进先导型合理利用能源设备予以补贴,其补贴率为1/3,补贴金额最高上限为2亿日元;对从事3R研究开发、设备投资、工艺改进等活动的各民间企业,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享受政策贷款利率,等等。

要制定一个税收的激励机制,首先要研究有利于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各类资源税、环境保护税的差别税率,对于环境资源再生利用和综合利用的生产、投资和销售以及使用相关产品提供税收优惠,使企业由被动的实施循环经济到主动的自愿自发的发展循环经济。

目前中国个别地方政府已经为推动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给予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和个人一定的优惠政策。深圳市颁布并实施《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在该条例中明确规定发展循环经济可享受融资优惠等诸多优惠条件,而更多、更有力的税收、融资等诸多方面的优惠政策还有待中央、地方等各级人民政府继续研究、讨论。

三、总结

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国情和时代进步的必然选择,企业要自觉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但更重要的是以政府部门、民间组织、学术机构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发展促进团体,要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带来的社会效益转换为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只有这样,中国发展循环经济才能进入一个政府积极鼓励、企业认真实施的生机勃勃的发展局面。

[收稿日期]2006—12—22

[作者简介]黄睿婵(1982—),女,重庆人,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赵光洲(1954—),男,云南昆明人,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院长,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叶克鹏(1982—),男,浙江温州人,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

责任编辑,校对:关 华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黄睿婵 赵光洲 叶克鹏

循环经济创新管理论文 篇3:

国内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外部环境发展概况

【摘 要】在全球资源紧缺的大环境下,发展循环经济成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最佳途径,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建设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内容。本文对目前国内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概念和外部环境概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外部环境 循环化改造

一、引言

循环化改造是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目标,按照“布局优化、产业成链、企业成群、物质循环、创新管理、集约发展”的要求,通过统筹规划园区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资源配置,将园区打造成为“经济快速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优美清洁、生态良性循环”的循环经济园区的一种手段。循环经济园区内的各个企业相互合作并有效地分享资源(信息、原料、水、能源、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使环境得到不断改善,达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者保持高度和谐。

二、发展背景

“工业园区”是一些工业企业组成的集合体,是工业化国家中作为一种促进、规划和管理工业发展的手段,早期的工业区都是在自然因素下自发形成的,后期则由政府主导建设。 我国自改革开放之后,大量建设各种用途和规模的工业园区, 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七种类型,这些园区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集聚区,是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循环经济模式引入之前,我国工业园区在前期规划、建设阶段没有考虑循环经济要求,普遍应用的是以高开采、低利用和高排放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模式,忽视了工业园区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园区甚至成为污染物集中产生或排放的区域,引发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已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共识。但由于园区原有的工业基础已相当发达,对地方经济有非常重要的贡献,不可能完全摒弃原来的工业基础再重新建造新园区,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循环化改造则成为园区循环经济建设的主要手段,这是提高经济效益、保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更是缓解当前资源约束矛盾、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三、外部环境发展现状

(一)法规、政策导向初步建立

作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的一种尝试,我国于1999年开始启动生态工业园区示范项目。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进一步将生态工业理念引入工业门类齐全、经济综合性强的各类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等,在十多个工业园区广泛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使得我国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08年8月国家颁布《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国家鼓励各类产业园区的企业进行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和其他有关设施”,2010年10月国家发布“十二五”规划纲要将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列为循环经济重点工程之一。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园区先行先试,积极主动进行循环化改造,注重推动形成产业网络化,产品生产链式化,废物利用循环化,运行管理专业化,提升了产业集聚效应,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果。为落进一步引导园区进行循环化改造, 2012年3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意见》(发改环资[2012]765号)要求到2015年,50%以上的国家级园区和30%以上的省级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通过循环化改造,实现园区的主要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大幅度上升,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水循环利用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显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降低,基本实现“零排放”。同时培育百个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示范、推广一批适合我国国情的园区循环化改造范式、管理模式,为各类产业园区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转型发展提供示范。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开始组织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工作,截止2012年8月,我国已有21个省市的30个开发区获批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2012年7月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安排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

此外,为科学评价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为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2007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还编制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的“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定量评价和描述园区内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为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指导。

(二)部分省、市积极推进

近几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山东省和江苏省等省(自治区)相继出台支持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文件,细化园区循环化改造主要目标,制定推进计划。例如,从2013年4月开始,山东省将着手推进现有的181个各类园区进行循环化改造。计划到2015年完成对50%以上的国家级园区和30%以上的省级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这意味着山东省三年内将有15个国家级和50个省级园区完成循环化改造,实现经济快速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改善的有机统一;从2012年7月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将经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开发区列入改造范围,计划到2015年,全区至少有6个国家级开发区和7个省级开发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实现园区的主要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大幅上升,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水循环利用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显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降低,基本实现“零排放”。

目前,在我国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开发区,已先后建立了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安徽界首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区、湖南汨罗循环经济工业园、广东清远华清循环经济园等30多个循环经济园区,这些园区根据循环经济学的原理组织生产,在企业层面构建了循环产业链,在园区层面构建了共享的基础设施,在社会层面建立完善的废物回收体系,使上游企业的生产废料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材料,尽可能的减少了污染排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三)市场温度逐渐攀升

在舆论引导、环境管制以及在我国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国内有很多工业园区在循环经济建设方面正在进行积极实践和大胆探索。园区和企业的生态化意识和责任感不断增强。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循环经济从政府引导和强制的行为逐渐成为园区和企业的自觉行为,许多园区和企业自发推进建设循环产业链,主动制定各种方案来促进能源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了一批咨询机构,为园区和企业提供专门的循环化改造服务和咨询,包括提供园区循环化改造理论指导、整体循环化改造方案、循环化改造路径设计等,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培训、服务资源的不足,国内循环化改造市场方兴未艾,而随着园区和企业循环经济意识的不断加强,我国循环化改造事业的蓬勃发展指日可待,这也是社会永续发展需求的必须。

三、结语

目前,国家政策支持园区循环化改造措施逐步推进,各级政府也积极着手落实,循环经济理念深入园区和企业,循环化改造已成燎原之势。但由于循环化改造主要是在现有的园区基础上进行,产业链闭合难度大,基础设施改造成本高,导致目前大部分园区倾向于实现企业内部的循环或局部产业链循环改造,全局性的“大循环”产业链还远未形成,加之政府相关培训资源的紧缺导致大部分园区只能通过购买市场咨询服务来获得循环化改造方案,而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利益冲突,单纯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实现,根本上还是需要政府参与并通过采用政策、法律、法规、意识形态引导等多种手段引导、帮助园区“量体裁衣”,获取最佳循环化改造路径设计并协调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冲突。

参考文献:

[1]刘剑平.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福州: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007.

[2] 朱守先.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静脉产业发展研究[D].北京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8.

[3] 唐字文,石和春.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1):38-40.

[4]李慧明.日本北九州市生态工业园区驶上建设循环型社会的新干线——北九州市生态工业园区纪行[J].资源节约与环保,2006.

作者:黄欢

上一篇:农机局发展计划下一篇:执法中队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