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供电施工企业建立起“政企分开,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必然趋势。本文从当前供电施工企业面临的深层次的问题以及合理构筑股权结构,健全法人治理机构,转换经营机制,适应市场发展,改制要与加强管理相结合等几个方面阐述供电施工企业为什么要进行以及怎样进行改制。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力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力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论文 篇1:

浅析电力施工企业经营管理

摘 要:面对激烈的竞争,要想求得生存、获得发展必须重视企业管理,目前电力施工企业在走向市场化的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以项目管理为主线,提高风险意识,强化过程管控,向管理要效益,推进管理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电力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分析与对策

一、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问题

1、管理模式陈旧,经营理念淡薄。长期以来电力施工企业片面追求高产值,忽略了对内部经营管理的提升,企业抢市场、抓生产,却忽视了内部经营管理的重要性,陈旧的经营管理模式和淡薄的经营理念,已明显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需求。比如:只有年度产值考核目标,未有成本控制目标;只有项目完成时间考核,未有竣工决算完成时间的考核;只有《建设单位安全施工管理实施细则》等安全生产方面的管理制度,却未建立完善与企业经营管理的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和应收账款回收管理等方面的制度。

2、项目管理粗放,约束激励机制缺失。电力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是重点,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的盈亏,而目前大部分电力施工企业未建立系统有效的业绩考核体系,项目盈亏状况未能与管理人员的收入有效的挂钩,约束激励机制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项目管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项目管理粗放简单,易导致成本核算不真实、控制不严格,货款回收不到,企业效益得不到保证。

3、“三多三少”的人员配置,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三多”指的是企业各部门冗余人员多、没有实际职责的管理人员多、企业整体上低素质的员工多;“三少”指的是具有高级管理能力的人才少、具有创新工作能力的员工少、企业整体人才储备资源少。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部分大型的电力施工企业一般是按照传统的电力系统规定的员工定制标准来进行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县级小型的电力施工单位仅设立简单的内部机构,施工企业员工的稳定性较差,高素质的员工外流现象严重,冗余人员的居高不下,影响企业经营发展。

4、竣工结算滞后,形成潜在的经营风险。电力施工企业承揽的项目大多数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涉及面广、技术先进,管理复杂,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难度大,甲乙双方扯皮推诿现象时有发生,竣工结算迟迟得不到确认。而施工企业因工程竣工结算不及时、施工进度得不到及时确认、财务核账不清晰、部门对账不及时等各种原因将部分成本长期挂在“存货”项目中,不能及时进行损益结转,形成企业的潜亏。

5、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流动资金周转困难。目前“干工程难,催要工程款更难”的困境是施工企业生存中普遍面临问题,由于建设方的资金不到位,垫付资金承揽项目,影响企业的资金链条,降低资金周转效率;如不重视应收账款的回收,没有将责任真正落实到人,不及时清理账务、对账核实,应收账款回收周期延拖长,产生坏账风险。长此以往,企业不能保持正常生产,其稳定和发展势必受到一定影响。

二、提升经营管理的对策

1、更新管理理念,树立风险意识。施工企业要想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要加强经营管理工作,要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渗透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的各个层次,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电力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应适时转变观念,树立风险意识,认真分析研究不断变化的宏观环境,从企业自身实力和项目投资风险预测出发,制定多种应变措施,以成本、效益为核心,加大环节和过程控制,改造企业落后的业务流程和运作模式,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2、建立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的生命线,企业应将项目成本控制与个人的业绩考核紧密联系起来,考核标准应结合实际,施工企业应从把握工程信息,控制好投标成本;做好成本预测,确定成本控制目标的角度出发,来建立项目部的业绩考核体系,明确项目预期利润及项目成本控制线,完善项目经营责任状签订,对于项目成本超支部分按照规定纳入绩效考核,真正做到有奖有罚。项目部应从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三方面入手,细化项目管理流程,合理控制项目成本,努力开源节流、深入挖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重视人才培养、不断优化人才结构。项目技术及施工人员是项目的主体,决定施工项目的质量及效益。对于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要充分实施人性化的管理和绩效激励,体现多劳多得分配模式,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才能够“留得住,用得上”。注重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以多元化的培训方式,促使员工全面发展,逐步降低冗员比例,取其所长,优化用工结构,提高职工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在日常经营管理中电力施工企业应将企业文化建设适时地融入到生产经营全过程,切实做到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增强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员工自身价值在企业发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4、规范项目核算,夯实企业经营管理基础。工程项目竣工结算的收入和成本、效益是电力施工企业主要的经济指标体现。项目核算的不规范,势必会导致企业有关经济指标的失真。电力施工企业首先应建立项目核算组织,确立责任人,划明管理级次,明确岗位责任分工,如将竣工决算的完成期限列入主管部门对项目法人管理业绩的考核内容,从管理制度上推动项目法人重视竣工决算,从源头开始做好有关竣工决算的基础工作。其次,要正确划分项目核算范围,施工企业项目核算必须按国家建设行业的有关规定执行,合同管理、物资设备管理、财务收支核算等均应按项目的不同分别立账,为竣工决算打好坚实的基础。最后,加强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规范财务核算行为,做到收入与成本相互配比,确保成本的真实与完整。

5、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是施工企业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下,维持资金链条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电力施工企业应从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强化合同管理等方面入手,加强业务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定期开展动态分析,各部门应各司其职,及时通报工程实施进展,密切关注业主经营状况,核实资金到帐情况,从预收款、进度款、质保金等环节对工程资金做好可控、能控、再控。针对拖欠时间长、回收困难的用户,企业应及时成立清欠小组,进行协调和督促,采用灵活的收款方式,盘活资产降低损失,适当地奖励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清理回收工作,提高应收账款回收效率。

三、总结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施工企业所面对的竞争压力愈来愈大。在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企业经营来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电力施工企业要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就必须全面深入的总结目前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适应时代发展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通过加强经营管理来带动企业方方面面的提升,来实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发展。(作者单位:江西九江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 陈原.浅析电力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市场》2011年28期

[2] 姜燕,施工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分析《经济视野》2013年24期

作者:李映辉

电力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论文 篇2:

供电施工企业改制问题探讨

摘要:供电施工企业建立起“政企分开,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必然趋势。本文从当前供电施工企业面临的深层次的问题以及合理构筑股权结构,健全法人治理机构,转换经营机制,适应市场发展,改制要与加强管理相结合等几个方面阐述供电施工企业为什么要进行以及怎样进行改制。

关键词:供电;施工企业;改制

作者简介:刘兆平(1656-),男,辽宁大连人,大连供电公司金州供电分公司电力安装公司经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电力工程施工。(辽宁 大连 116100 )

一般来说,供电施工企业是供电多经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2002年国务院5号文件和2007年国务院的18号文件,一再强调“有关电力设计、修造、施工等辅助性业务单位,要与电网企业脱钩,进入公司化改造,进入市场”,即我们常说的“主辅分离”。两年前,国家电网公司要求下属单位逐步实现“主辅分离”的既定方针,做到利益分开,资产分开,业务分开,人员分开和管理分开的“五个分开”。由此可见,供电施工企业建立起“政企分开,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也就是企业改制是一种必然趋势。

供电施工企业改制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很强的工作,是一项严谨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是一把“双刃剑”,因为改制势必触动和调整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方方面面的利益,搞好了可以调动企业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优化和改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和环境,搞不好则损害了供电施工企业的根本利益,影响了职工的情绪,使企业的生产力水平不进反退。由此,供电施工企业改制要积极稳妥,规范运作,制定并落实各项配套措施,以确保改制的顺利进行。

一、当前供电施工企业面临的深层次的问题

1.产权关系不明晰

供电施工企业如同其他多经企业一样,大都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以后,主要是从供电企业内部派生的,在“两个安置”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在生产、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接受主业的扶持,其资产主要来源于主办企业。供电施工企业的资产和资金构成呈多元化,例如资金来源不仅有主业拨给的开发基金,还有职工集资、银行贷款、企业自身积累以及联营、引进资金。固然资金投入的增加,推动了供电施工企业的发展,然而也是这个原因,使得供电施工企业的产权管理比较复杂、模糊,“产权虚置”现象比较普遍,产权处于“既属于所有人,又不属于所有人”的状况,客观上使供电施工企业实际上没有明确自身的独立产权,这正是供电施工企业不能从主业完全剥离出来的主要因素。

2.经营自主权难落实

由于产权关系模糊,使得供电施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难以落实。干部聘用、招工用人、工资发放、企业经济核算等方面都参照主业进行,计划集中管理的模式仍占很大的成分,这一根深蒂固的矛盾影响了供电施工企业难以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运作。

3.短期行为较严重

目前,大多数供电施工企业实行承包制,但是承包制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产权具体化、多元化,以及产权和经营机制的分离问题,承包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拥有完整的经营和分配自主权,所以往往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结果导致供电施工企业行为的短期化,对长远投资和技术改造缺乏兴趣和责任,造成国有资产的超常损耗乃至流失。

4.积累机制不健全

供电施工企业本来家底就不厚,而且没有形成有效的自我积累机制和融资渠道,使得原有的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低下的状况难以从根本上改善。从宏观上来看,即使是供电施工企业进行了多次改革,但是在主业原有的行业结构和组织结构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由此供电施工企业无法突破框框来解决生产力扩展的问题,资金的“瓶颈”将使供电施工企业的规模化、集团化进程受到制约。

5.依赖主业的经营思想仍然比较突出

供电施工企业目前尚未从主业中完全剥离出来,还承担着一部分管理职能和生产维修任务,兼之供电施工企业部分经营管理人员来自主业,导致市场意识较弱,“等、靠、要”现象比较严重,经营业务靠主业,分配机制参照主业,资金使用主要依靠主业拨款等。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要在现有机制下解决是很难的。要解决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关键在于转化供电施工企业的经营机制,其明显的标志就是按照国网公司提出的“五个分开”。

二、合理构筑股权结构,健全法人治理机构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是要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具体化来明确产权,实现政企分开。国家除了对某些垄断性、公益性很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型企业实行国有独资外,对一般企业都主张改制,使之成为产权多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供电施工企业不等同于供电企业,也就是说与主业区别的根本在于它属于竞争性,所以更应该以资本多元化为改制目标。资本多元化以后,不同的投资利益主体互相制衡,有利于按公司化规则运作,有利于企业真正建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因此供电施工企业改制工作,应该首先明确产权,实现股本多元化。

当前,不少人认为绝大多数供电施工企业的净资产都为“国有资产”。其实,这种界定很武断、很不公正。因为它漠视了施工企业资产形成的途径和渠道,漠视了施工企业和职工的劳动成果和正当权益。供电施工企业在刚成立时,主业投入的资金是很有限的,可以说仅仅是为了启动运行才投入的。几十年来,经过广大供电施工企业职工的艰苦创业和辛勤劳动,资产数额是在逐步积累,增长到现在的规模。按照“劳动创造财富”的原理,这部分积累、增长起来的财富即资产,理所当然地归供电施工企业和职工。再者,供电施工企业每年按有关规定完成纳税的义务,还要支付国拨流动资金改为贷款后的利息,在履行了这两项责任以后,企业剩余的利润形成的资产,也不应该属于“国有资产”。

改制中对施工企业现有净资产,应实事求是合情合理地进行分割。对界定年限以前的企业全部净资产可以界定为“国有资产”,对界定年限以后的企业形成的新增净资产,应按有关规定执行,可以把一部分界定为“法人资产”,而不是“国有资产”。界定完毕并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核确认后,各方可以按照各自界定的产数额,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国有股本,企业法人股本和职工股本按照各自的比例,选举(或派出)股东代表,召开股东代表大会,制定企业章程,选举企业董事会和监事会,并由企业董事会聘任企业经营者即总经理。

三、转换经营机制,适应市场发展

机制是随着一定的企业制度产生而形成的,是企业运作的推动力和调节器。供电施工企业改制仅仅是一种手段,不是为了改而改,为了分而改,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为了适应供电施工市场的需要,是为了供电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为了增强供电施工企业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的需要,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和改善供电施工企业广大职工根本利益的需要。

转换经营机制,要建立对施工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增强经营者对企业和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关切度。经营者能否像关心自己的财产一样关心企业财产,这是供电施工企业能否真正搞好的一个决定性条件。所以供电企业改制后,应实行经营者与企业的资产保值和利润实现程度的薪酬挂钩的办法,使经营者担负起经营性的赢亏责任,从而激励经营者关心企业、爱护企业,并通过努力工作,带领企业克服困难,打开局面,赢得市场,实现效益的大幅增长,反之经营者要给企业以相应的赔偿。

转换经营机制,还要建立起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企业是由资本和劳动两大要素组成的。没有劳动者加盟就没有企业,也没有企业的效益可言。所以要将改制红利惠及所有劳动者。改制后的供电施工企业不仅要对管理层按各自职责和贡献大小给其合理的报酬,企业内部职工也要实行按劳分配,应该有差距,但不能过分拉大差距。

供电施工企业实行改制后,一般不再接受主业的行政干预,但可以通过控股进行管理,或制定内部生产政策进行专业指导,施工企业主要通过工商、税收、金融、审计等经济杠杆部门,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进行宏观的管理和调控。

供电施工企业改制后,要树立全员经营风险意识,规范制度,科学管理,要注意增加积累,引导职工从企业的长远利益着眼,增加收入,滚动发展,不断壮大企业,而不是“短视”地将效益分光吃尽。

四、改制要与加强管理相结合

在供电施工企业改制中,一定要处理好改制与管理的关系,坚决克服那种认为“一改就灵”、“一股就灵”的错误思想。应当认识到,“集团化、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的“四化管理”,是施工企业改制的基础和保障,改进管理也是实现改制的重要实现途径。管理基础打牢了,才能增强职工对改制的信心,才能巩固改制的成果。相反,没有科学的企业管理,不但改制很难顺利进行,而且再好的企业制度只能是一副空壳,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改革成果也会付诸东流。

从供电施工企业的实际出发,科学管理应当从驱动四个“轮子”入手,这四个“轮子”就是技术、产品、市场和资金,而首要的是技术。施工企业一定要建立起技术引进、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的推广新机制,大力改善企业技术结构,改进工艺,坚持不懈地提高企业的科技素质,全面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其次是产品。无论什么企业,都要把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通过市场上的产品交换,实现产品价值,获得收益。供电施工企业的产品主要是变电站、输电线路等,在产品品种方面的选择的余地很小,但是可以通过健全和完善的质量体系做保障,通过精心组织和精心施工去创建优质工程、精品工程。再次是市场。市场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土壤,是检验企业实力的战场。应该看到,改制本身并不能解决市场问题,而改制以后建立起来的灵活、高效的经营机制十分有利于开发市场。供电施工企业一定要利用好这一有利因素去奋力开拓市场,巩固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大市场份额,不仅要保持业内市场,还要去争取用户工程的市场,乃至于海外市场。最后是资金。施工企业的经营重点是施工生产经营,但同时也要注意资本经营,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营形式的多元化,用间接经营和直接经营的组合去代替纯粹的直接的自我经营,力求用较少的资本去控制和支配更多的资本。

在改制中,企业还应自觉建立资产保值增值机制,推进全面预算,强化成本管理,严格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和承包责任制的贯彻落实,确保项目和企业目标利润的实现。总之,只有加强管理,才能促进改制的进一步深化,离开了以管理做保证,改制就会失去根基。

包括施工企业在内的供电多经企业的改制并不是从今日始,“主辅分离”是一个喊了多少年的口号,它的进程是坎坷而缓慢的,虽然供电企业中几乎所有的多经企业都以公司的名义而存在,但是它的真实意义却没有达到国网公司提出的“五个分开”的要求,我们应该正视这个现实。我们早已走上了“主辅分离”改制的这条路,今后还要一如既往地走下去,为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而竭力奋斗。

(责任编辑:苏宇嵬)

作者:刘兆平

电力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论文 篇3:

电力施工技术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及解决对策

摘要:我国电力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因其特殊性而存在固有问题。文章针对其在管理过程中的缺陷进行了论述,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分析生产及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以期为广大电力工作者提供可供借鉴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电力施工技术;工程管理;电力工程;电力系统;电力资源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我国电力工程的迅猛发展已经跃居于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电能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深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和角落,离开电能人们的生活将陷入一片漆黑。可见电力工程的施工技术在电力资源的建设过程中地位重要,不可小视。这关系到众多使用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众多企业的发展和存亡。随着电力资源和系统的深入生活,其自身的建设及管理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和个人经验,针对电力施工技术工程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1 电力施工技术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工作标准

1.1 电力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的工作标准

电力施工技术管理因工作的专业性,在工作过程中对施工的具体方法、施工的质量要求、施工的安全措施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和要求,这也是顺利进行施工工作的基础要素,据此其他的后续工作才能有效展开。在工程交底的环节中,需要工作者明确在施工工程中的工艺流程、任务周期、工作质量的具体标准,以保障提高工作质量完成工作目标。电力施工技术管理的过程中依据“归口管理”的标准,项目负责人、主管领导、科研人员都要根据工作标准展开工作。施工单位的负责人要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完成技术交底,保障施工工作的顺利展开。

1.2 电力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的工作内容

电力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的内容众多,但是就其一般的工作对象而言,通常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电力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核算、施工工程中的质量和安全监管,这其中对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管非常重要,居于电力施工技术管理的首要地位。因工作的特殊性,在工作过程中的科技含量高、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要求施工者的工作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双管齐下、缺一不可,以此保证工程管理的顺利进行。

2 电力施工技术工程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和缺陷

电力施工技术工程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2.1 电力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缺乏健全完整的技术交底保障

电力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的交底是开展工作的有效标准和参照依据,这是电力工程的重要内容。在交底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具体的标准,以保障工程实施的安全性、严谨性、可行性,这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依据。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结果是交底工作空洞,缺乏理论的指导,难以通过科学的理论指导科学的施工工作,使得施工工程的交底流于书面而影响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2.2 电力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我国电力施工技术管理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其自身价值。工作人员没有投资观念和全局意识,缺乏项目施工的理论指导,有些工作岗位形同虚设。采购产品的时候没有通观全局的考虑,甚至会采购回来不合规格的使用材料,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进程和周期,造成资金浪费和资源的消耗。

2.3 电力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流程不统一,制度不规范

电力施工技术管理的工作过程中涉及的部门众多、人员广泛,在整个电力施工的环节中,需要由技术部门、财务部门、后勤部门通力协作。在落实好款项后向施工部门分期分批发放款项,以保证资金合理有效的利用。在这一过程中就会出现权责不清、责任不明的情况,内部工作效率低下和工作内容重叠会影响施工的进程。在整个施工项目顺利结束后,工程的结算、尾款的交付也会出现因制度不清而混乱的现象,甚至有违法违规的现象。

2.4 电力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的管理片面

在电力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过程中,管理者由于个人主观、客观因素的限制,因而不能对工作全面把握,在管理过程中往往出现片面化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在电力施工项目开始的时候,原材料的采购人员对项目开展的整体考虑欠缺,不能一次性地进行采购,多次的采购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会延缓施工的进度;其次是电力施工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的领导层缺乏先进的理念和意识,旧的思想必然导致管理工作的滞后和资源的浪费;最后是工作人员和管理者缺乏专业知识的指导,对工程的整体规划和预算评估不准确,这会造成电力工程项目的经济损失。

3 解决电力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问题的对策

3.1 加强对电力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人员的有效管理

我国现阶段电力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专业技术知识缺乏,尚需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施工技术、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以适应时代对其工作提出的全新要求。电力工程的企业在招聘工作人员的时候要有明确的标准,要善于广泛吸纳人才,提高专业人员的选拔门槛。与此同时,在加强对本企业内部在职人员培训的过程中,要吸收传统工业的精髓,结合对传统的电力工作者的培养,还有利用海外实践的机会拓宽思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去培训人员,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工作经验,以切实提高电力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综合

技能。

3.2 加强对电力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监管和机制建设

在进行电力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要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和工艺流程,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以实现充分的工作责任制。首先,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的企业要建立规范的规章制度,在保留传统施工过程中的必要内容的同时,以制度来明确工作流程,做到有制度可依,实现工作过程的权责清晰,确保工作效率有效提高,通过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过程的有效监督和落实,保障施工过程的有章可依,安全高效;其次,在电力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要建立行业标准,通过制度和规范来明确具体工作的尺度和要求,在引进新的管理模式的前提下,加强监督管理,以提高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水平。

3.3 加强对电力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施工质量的管理

我国的电力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过程整体的状况是流于表面的形式,实际在操作的过程中缺乏规章制度,操作过程中因没有明确的依据无法实现规范的施工实施。作为电力施工的企业在进行技术交底时,要确保工作的质量和实效性。在工程进展过程中,做到定期的工作检查和质量的监督,对于违反规定的和工作标准的现象要严厉制裁,以使违法违规现象得到有力的纠正。要建立奖惩分明的制度,发现问题和事故时要追究责任,以提高电力施工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和工期的顺利进展。除此之外,在电力的施工过程中,增加电力施工的客观标准是基础的工作,只有严格遵守标准才能推动工作的进程。作为监督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整个工程的审查力度、施工操作的规范化,对发现的隐患和已经造成的事故大力整顿改善,使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由此可见,在电力施工技术工程管理工作过程中安全问题是首要任务,这是危及国家和人民财产的重要方面,需要用大的力气和制度得以对其有效保障。

4 结语

我国电力施工技术工程管理工作对电力企业和整个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都非常重要,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作为电力企业的管理者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在电力施工技术工作中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开展人才建设、实施安全监督保障等方面加以重视,以提高电力工作的自身质量和安全生产,从而实现整个社会在经济、政治层面的快速、健康、稳定

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浩.强化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的若干思考[J].

电子世界,2013,(7).

[2] 操达明.强化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的若干思考

[J].科技与企业,2012,(23).

[3] 高玉璞.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3).

(责任编辑:周 琼)

作者:包涵

上一篇:工会“十五”工作总结下一篇:社区普法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