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专业技能培训工作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近4年来,深圳市宝安区投入超400亿元,敷设了4000公里雨污分流管网,补齐了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水利設施欠账。经过整治,全区范围内黑臭水体全部消除,曾经是广东省污染最严重的茅洲河水质历史性恢复到Ⅴ类标准。在辉煌战果的背后,是宝安水务干部职工长达四年的超负荷工作。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职工专业技能培训工作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职工专业技能培训工作论文 篇1:

资源型地区去产能中的职工安置

〔摘要〕 职工安置是去产能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相较于其他地区,资源型地区在去产能中面临着主导产业就业弹性不断降低,整体就业形势严峻,接续产业发展缓慢,创造就业空间不足等诸多困难,职工安置任务颇为艰巨。为此,要做好资源型地区去产能中的职工安置工作,政府层面应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导,财政补贴、产业促进与就业保障相结合的政策体系;企业层面应建立以稳岗为目标,以转岗分流和离岗创业为主要方式的多元分流安置模式;社会层面应建立以就业服务机构为主体,培训指导与中介服务相结合的综合就业服务体系。

〔关键词〕 资源型地区;去产能;职工安置

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落后产能,是资源型地区摆脱发展困境的根本途径。然而,受诸多现实因素制约,资源型地区在去产能过程中职工安置工作面临明显大于其他地区的压力和困难,对这个难题予以深刻认识,并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予以破解,是资源型地区顺利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的重要举措。

一、资源型地区去产能中的职工安置任务

近年來,随着资源型产业的高速扩张,在煤炭、钢铁等产业领域形成了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且已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极大地增加了国民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鉴于产能过剩的危害性,党和国家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视野出发,明确提出了以煤炭、钢铁行业为切入点的化解过剩产能的改革发展任务。国务院在2016年初先后发布了煤炭、钢铁产业化解落后产能的指导性意见,明确提出了煤炭行业用3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钢铁行业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吨至1.5亿吨的去产能目标。

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产能的减少意味着对劳动力需求的降低。煤炭、钢铁等资源型产业产能的大幅削减必然会导致相当规模的过剩劳动力资源的溢出,亟待退出现有生产岗位另行安置。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测算,在本轮以煤炭、钢铁为切入点的去产能过程中,共涉及约180万职工需要安置,其中煤炭行业约130万人,钢铁行业约50万人。如何妥善安置这些因产能减少而失去岗位的职工,不仅事关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的大局,因此成为去产能工作的重要环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资源型经济区。这些地区以煤炭、钢铁等资源型产业为支柱产业,以矿产资源的开发加工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并长期处于经济忽冷忽热、生态破坏严重、社会矛盾多发的资源型经济困境中。在产能严重过剩、资源价格趋于下行的形势下,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无不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局面。去产能政策的提出,在为广大资源型地区走出发展困局指出了一条光明道路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现实任务,其中职工安置任务尤为繁重和艰巨。资源型地区是我国煤炭、钢铁等能源原材料产能的主要集聚区,也是这些行业去产能任务的主要落实地。而在资源依赖惯性的驱动下,资源型地区普遍存在着经济结构畸重化特征,资源类产业在资源型地区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明显偏高,需要削减的过剩产能大,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深。与其他地区相比较,资源型地区面临的去产能任务更重,需要安置的职工数量更多,安置工作形势也更加严峻。

二、资源型地区去产能中职工安置工作面临的困难

(一)主导产业就业弹性不断降低,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在资源型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煤炭、钢铁等资源类产业占居主导地位,工业体系初级化、重型化特征明显。而随着近年来传统资源型产业技术改造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先进适用性技术的日益广泛运用,资源类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获得明显提高,同等产量所需劳动力资源大幅减少,产业整体就业弹性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不断减弱。与此同时,随着更多的农业人口和高校毕业生的加入,资源型地区的新增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在去产能过程中,资源型地区普遍面临着新增就业与转岗安置“双峰叠加”的局面,整体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二)接续产业发展缓慢,创造就业空间不足

资源型地区长期受到主导产业单一化的困扰,面临着推进经济转型和实现支柱产业多元化的紧迫任务。但从当前情况来看,资源型地区接续替代性产业的发展仍然普遍缓慢,尚未实现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转变。近年来,最具有劳动力吸纳能力的第三产业在资源型地区虽有相当幅度的增长,但多数服务性产业仍广泛依赖于煤炭、钢铁等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带动,并随资源型经济的衰退而衰退,真正具有独立发展能力的产业并不多,创造的就业空间也很有限。以山西为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虽然经济结构调整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但时至今日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多元化支柱产业体系也尚未形成。接续替代性产业发育不足,无疑阻塞了资源型地区跨行业转移就业的通道,加大了去产能职工安置的难度。

(三)职工职业技能偏窄,转移就业能力较低

资源型地区的产业发展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生产经营方式粗放、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来换取经济增长的问题,其劳动要素需求也主要体现为简单的体力劳动,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普遍较低。煤炭、冶金等行业的从业职工大多文化素质较低,专业技能较差,仅能从事替代性强的体力劳动。在去产能过程中,大量需要转产安置的职工因专业技能缺乏而仅仅能适应简单体力型工作岗位,大大限制了其转移就业空间。与此同时,在多年资源型经济就业模式下,资源型地区职工的就业观念普遍比较保守落后,求稳心态较重,闯拼精神不足,在去产能安置中的负面心态也比较严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再就业能力的培育。

(四)地方财力有限,职工安置工作推进乏力

资源型地区的主导产品是原材料和初加工的矿产品,附加值较低,在与其他地区经济交往中比较利益损失严重,进而导致经济发展普遍落后,多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力比较有限,对职工安置工作的资金支持不足。特别是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资源型地区多因产品市场行情持续低迷而面临困境,地方财政收入急剧下滑,甚至陷入捉襟见肘的窘迫境地。虽然随着煤炭、钢铁价格的回升,各资源型地区的经济状况会出现明显好转,但在支持推进职工安置工作方面仍明显乏力。另外,虽然国家发改委已拨付专项奖补资金用于本轮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但由于地方提供相应配套资金的能力较为有限,使得地方政府在推进职工安置工作时力不从心。

三、资源型地区去产能中职工安置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导,财政补贴、产业促进与就业保障相结合的政策体系

化解过剩落后产能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行为,限定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调控职能定位,各级政府推进职工安置工作应主要采用经济调控手段和方式,对企业、社会加以激励和引导,以实现职工安置目标。从实际情况出发,资源型地区应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性作用,建立财政奖补、产业促进和就业保障相结合的政策体系。

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奖补政策。资源型地区财力有限,应当更加注重资金使用的效率,以科学合理的政策设计实现资金效用最大化。要牢牢抓住企业、职工和人力资源社会服务机构三个重点,分别制定针对容纳就业的企业、离职创业的职工以及有效推动社会就业的服务机构的奖励补贴政策,推动形成企业留人用人、职工自主创业和社会广泛支持的职工安置工作机制。

二是建立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以转型促就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进支柱产业多元化是资源型地区推进经济转型的根本任务,亦是促進就业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应利用好传统资源型产业转型扶持政策,积极鼓励资源型企业转变生产方式,延伸产业链条,创新经营模式,并以此促进就业。另一方面,应利用好投资、土地、税收等政策组合,积极促进接续替代产业发育,特别是要注重发展旅游业等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新兴产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三是建立以托底安置为基础的就业保障政策。完备的就业安置政策不仅应包括旨在促进就业的激励政策,还应包括针对就业困难群体的保障性政策措施。特别是在资源型地区现有就业格局下,存在因年老体衰丧失体力劳动能力同时缺乏其他就业技能而导致就业困难的劳动者。对于这一特殊群体,政府应建立以公益性岗位托底帮扶的就业保障机制。对资源型地区而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模式创新,创造更多的公益性就业岗位,在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的同时实现就业保障目标。

(二)企业层面,建立以稳岗为目标,以转岗分流和离岗创业为主要方式的多元分流安置模式

对于资源型地区而言,因职工文化素质较低、转移就业能力较为欠缺以及新兴产业发育不足、吸纳就业能力不强等方面的制约,使得原产业和企业内部分流安置成为这些地区完成去产能职工安置任务的最优路径。资源型企业应切实以稳岗为目标,通过企业内部职工分流安置机制,最大限度地消化富余职工,减轻社会就业压力。除少数符合内部退养条件的职工外,企业应针对职工就业需求,建立转岗分流和离岗创业相结合的安置模式。

一是转岗分流。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集团应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向产业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工业伴生物、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动企业生产方式向循环化、集群化方向转变,以新的产业形态营造新的就业空间,进而带动就业安置工作。同时,各类资源型企业应充分借力政府关于促进就业安置的各项扶助政策,创新企业生产经营模式,充分利用企业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以及现有的厂房场地和设施设备,通过主业转产、辅业开拓、多种经营等方式,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满足职工安置岗位需求。

二是离岗创业。对于具有创业意愿的职工,企业应当通过离岗创业模式创新,在为职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解除后顾之忧的基础上,积极为职工创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机会。对于脱离现工作岗位的创业职工,企业可以确定一定期限的离岗就业期,在离岗创业期内为职工延续档案人事关系,发放基本工资,保留其参加职称评审、岗位等级晋升的资格和权利,为职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并保留职工在离岗创业期满后返回单位工作的权利。为提高职工创业的成功率,企业还可以通过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有组织的创业信息发布等措施,形成完善的职工创业孵化机制。

(三)社会层面,建立以就业服务机构为主体,培训指导与中介服务相结合的综合就业服务体系

资源型地区职工安置任务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全社会的广泛支持。以实现社会充分就业为目标,充分发挥各类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构建起包括就业培训指导、职业中介、劳务派遣等在内的全方位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是广大资源型地区去产能过程中消化分流职工、降低就业压力的必要举措。

一是以政府、企业与就业服务机构之间的协议关系为纽带,构建职工安置服务体系。政府、企业和就业服务机构之间应当以契约化方式,通过签订双方或多方的就业服务协议、合作备忘录等方式,把职工安置中的协作内容明确为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落实政府对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奖补政策,形成对就业服务机构的有效激励。

二是实现就业培训、职业中介与劳务派遣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要建立职业中介机构、劳务派遣机构与就业培训机构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以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为导向,有目的地开展就业培训工作,特别是针对资源型企业职工普遍缺乏就业专长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职工适应新岗位的能力。另一方面,职业中介机构和劳务派遣机构也可根据就业培训中的职工技能信息,对职工与岗位进行配对,降低职工再就业难度。

三是以奖补政策为先导,加强其他企业对去产能企业的就业援助。对于自愿接受分流职工的其他企业,不仅要按规定政策予以资金奖补,而且要从肯定其履行社会责任的高度出发,采取各种方式加以褒奖和激励,如授予其“社会责任杰出企业奖”“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奖项和荣誉称号,将企业产品纳入政府采购名录优先采购等。

〔参 考 文 献〕

〔1〕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可能影响180万职工的工作岗位〔N〕.人民日报,2016-07-04(17).

〔2〕赵晓梅.供给侧改革下煤炭国企职工待遇及安置调研——以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为例〔J〕.山西财税,2018(7):33.

〔3〕王夫冬.去产能煤炭企业职工安置问题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8(9):51-55.

责任编辑 梁华林

作者:孙磊

职工专业技能培训工作论文 篇2:

加强基层水利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实践与浅析

摘要:近4年来,深圳市宝安区投入超400亿元,敷设了4000公里雨污分流管网,补齐了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水利設施欠账。经过整治,全区范围内黑臭水体全部消除,曾经是广东省污染最严重的茅洲河水质历史性恢复到Ⅴ类标准。在辉煌战果的背后,是宝安水务干部职工长达四年的超负荷工作。为消除懈怠情绪、保持奋斗姿态,宝安区水务局扎实推进各项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出积极健康、蓬勃向上的良好氛围,为水环境质量提升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关键词:水务思政;思政不足及改进;思政建设;加强领导

一、宝安水务的实践

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规律性。宝安水务与时俱进,变“虚”为“实”,切实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感染力、实效性。

(一)服务大局,增强针对性

1.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完善领导机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科室齐抓共管、职工积极参与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格局。二是完善工作制度,定期在局长办公会上听取思想政治工作汇报,与业务工作同推进、同部署。三是完善网格机制,以党支部为单元,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2.充实丰富工作内容。主动适应新形势,摒弃传统的说教,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文体娱乐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党员义务交通指挥日”“扶贫帮困献爱心”等党建活动,强化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在“党代会”“两会”“十九大”等重要政治活动结束后,立刻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提升队伍政治素养;在青年节、妇女节、儿童节等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和亲子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3.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充分利用易拉宝、移动式显示屏、空白墙面、横幅等宣传载体,注重挖掘、树立、培养先进典型,用典型事迹教育人、感染人、引导人,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2020年更是获评“深圳市先进集体”,广大职工深受鼓舞,收效良好。

(二)以人为本,增强感染力

1.用教育武装人。因材施教,对党员开展先进性教育,引导其加强使命感;对职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对技术人员结合工作需求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帮助其在干中学、在学中干。

2.用真心温暖人。从解决干部职工最关心事入手,每年都投入超百万元为职工办实事,如改善员工食宿条件、组织篮球赛、更换霉变墙纸等,深受职工好评。对特困、生产、患病、丧亡职工进行慰问,把组织的温暖送到职工心中。

3.用阳光凝聚人。建立干部选拔、职称评定、优秀评选等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实行“阳光操作”,化解职工的误解和猜疑。在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严格执行招投标制的基础上,实行纪检监察人员全过程跟踪监察,保证人员、工程和资金的安全。

三、围绕中心,增强实效性

1.抓重点。近几年来,治水标准在不断地升级,考核的压力也在不断地提升。为消除厌战思潮,宝安区水务局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职工全身心地投入到治水工作中去。

2.克难点。水务工程需要经常在工地现场办公,宝安区水务局定期深入基层,倾听干部职工心声,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及时为基层和职工排忧解难,配备了草帽、防滑雨鞋、防风雨伞、强光手电等一系列装备。

3.破堵点。随着水务工程的大面积铺开,为适应工程建设需要,宝安区水务局进行了多次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涉及到大量人事调整,宝安区水务局注重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改革全过程,针对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耐心仔细地做好宣传、解释和疏导工作,确保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二、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个别干部只重视生产工作,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对促进水利事业发展中所起的激励保障作用,缺乏在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深入研究,方法简单、能力欠缺,流于形式。

(二)缺乏专门部门和人员。部分单位没有专门政工队伍,缺乏完善的工作机制,无法及时了解职工情绪,导致职工情绪久郁不决产生更大情绪。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专业素质不足,对行业工作的重点和特性不甚了解,难以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三)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基层水利单位跟进思想政治工作政策力度不够。目标明确、权责分明、制度完善的管理体系尚未建立或还不完善,工作停留于口头吩咐,比较被动,对于新形势下的政治理论学习、宣传力度不够。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建议

抓住水利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水利思想政治工作,高举伟大旗帜,吹响冲锋号角,激励和引导广大水利干部职工,带着对对水利发展的热情、对改革攻坚的激情,积极投身水利事业,在新的征程上实现新跨越。近年来,宝安水务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探索中成效明显,从硬性的管理制度到柔性的文化建设,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到所向披靡的战场攻坚,都有了质的飞跃。以下结合实际谈谈几点建议。

(一)牢牢把握总体要求

要高举旗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紧密围绕水利建设、管理和改革中心任务,统一干部职工思想,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证。要服务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水环境的需求,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改革创新,积极创新方式方法、体制机制,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工作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

(二)坚持不懈开展理论宣传普及活动

要深入、广泛开展国情水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水利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水利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针对干部职工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解疑释惑、增进共识工作,着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大力推动水文化建设和繁荣发展

要积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从宝安实践中吸收养分,加快构建具有鲜明宝安特色的水文化体系。要进一步丰富水文化建设载体,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创新水文化的表现形式,不断增强水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要适应现代传播方式发展的新趋势,不断提高运用网络的能力,充分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传媒渠道,充分发挥亲水空间的作用,深入开展水文化宣传普及,让水文化走向社会。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水利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落实领导责任,加强工作指导。一是甄选优秀人才。挖掘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青年人才充实到队伍中,组建更专业、年龄结构更合理的工作队伍。二是加强培训考核。通过微信学、小组学、分散学等方式,对工作队伍进行思想政治、作风纪律和业务能力上的培训。三是保障经费投入。一手抓宣传栏、显示屏、党团活动室等硬件建设,一手抓微信小程序、公众号、APP等软件开发,丰富载体,创新形式,牢牢守住思想政治工作阵地

总结:

思想政治工作对一个单位的稳定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提高职工思想政治觉悟的核心内容,不断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注重思想政治队伍的继续教育,保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投入。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积累丰富经验,营造良好的单位文化,增强职工的向心力,为水利改革与发展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参考文献:

[1]罗湘明. 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研究[D]. 中南大学, 2012.

[2]李太山. 浅谈如何加强政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建设[J]. 办公室业务, 2016, 000(014):14-14.

作者:宁华艳

职工专业技能培训工作论文 篇3:

浅析国企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善举措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企工会的职能定位进行介绍,对工会工作的重要价值进行详细阐述,分析当前工会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探讨科学的工会工作开展策略,为国企工会工作开展提供科学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国企;工会工作;问题;创新举措

1引言

企业工会是企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作为党领导下的职工组织,是保障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主体,为企业领导与职工群众间搭建高效的互动沟通桥梁,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持。为满足企业改革发展要求,当前的工会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工会职能的实现,需要工会组织对工会工作模式进行科学创新。国有企业承担着经济建设和带动行业发展的重要职能,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经济支柱,工会组织是推动党的群众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主体,是保证党的指导政策方针贯彻落实的重要基础,对推动职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而在实际企业工会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工会工作目标的高效实现,需要企业基层工会提升主动意识,结合企业发展需求,从加强职工之家阵地建设、优化工作思路、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职能和加强工作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推动工会职能的全面落实,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2国企工会的职能定位

为应对新常态下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国有企业市场竞争环境日益严峻,企业基层工会要明确自身定位,为工会工作开展提供明确的方向。一是要强化政治引领,充分发挥工会思想教育职能,科学开展思政教育活动,保证先进思想理论和政策方针的高效落实,推动干部职工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的整体提升。[1]二是要强化服务意识,结合企业发展需求和职工工作生活情况,制定科学工作策略,以服务企业发展为工作目标,提升工会工作的科学性。工会干部要提升主动意识,深入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質服务。[2]

工会职能较为丰富,一是沟通桥梁,在企业领导干部与职工群众间搭建沟通桥梁,构建积极的民主氛围,准确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情况,了解职工利益诉求,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性,推动以人文本发展理念的科学实践。二是维权职能,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重要工作内容,对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做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理,构建和谐的企业发展环境,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3]三是培训职能,人才是推动社会创新发展的构建动力,工会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能够对职工的思想认识形成科学的引导,积极开展知识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推动职工素质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的整体提升,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基础。四是推动企业经济建设,工会工作的高效开展能够有效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引导职工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构建民主管理氛围,推动企业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实现现代化管理制度的科学构建。通过工会工作的开展,与职工群众形成高效的互动交流,积极听取意见建议,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科学的依据。[3]

3国企工会工作开展的意义及取得的成绩

为应对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国有企业对工会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基层工会组织在工作中做到了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工会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围绕中心,充分发挥广大职工主力军作用;坚持民主管理,巩固和谐稳定发展局面;坚持以人为本,汇聚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

3.1推动职工队伍战斗力的提升

企业职工是工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基层工会组织发挥自身组织领导作用,对职工的思想行为进行科学的引导和规范,发挥思政教育优势,利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职工的头脑,坚定职工的理想信念,使职工能够在工作生活中切实做到“两个维护”,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强化思政政治觉悟,增强职工队伍的向心力。工会工作的开展能够切实保障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证薪资管理的公平公正开展,帮助职工解决现实困难,强化人文关怀,提升职工队伍的凝聚力,有效降低人才流失风险。同时通过教育培训等工作的开展,推动职工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思想道德修养的整体提升,为企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基础,推动职工队伍战斗力的提升。[4]

3.2推动现代化管理制度的构建

人才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工会作为培养和服务职工的重要主体,职工之家的科学建设能够为职工的工作生活提供优质的服务,增强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营造和谐的企业发展氛围,保证企业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同时工会工作的开展能够引导职工积极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制定和执行中,构建民主管理氛围,及时发现企业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对现有的管理机制进行及时的调整,构建现代化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质量。

3.3建设优质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理念和精神风貌的科学凝结,优质的企业文化能够对职工的思想意识形成科学的引导,使职工树立与企业发展理念相协调的发展规划,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工会工作的科学开展对将优质企业文化起到积极作用,利用工会思政教育职能,丰富企业文化的思想内涵,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推动企业文化科学建设。工会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主题,通过基层工会工作的开展,渗透企业文化内涵,引导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利用企业文化规范自身言行,塑造优质企业形象。[5]

4国企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

4.1重视和投入力度不足

工会工作内容较为繁琐,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而随着企业改革发展的高效途径,经营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发生来了很大的变化,增大了工会工作压力。而当前企业对工会工作缺乏有效的重视,资金资源投入存在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无法为工会工作开展提供阵地基础,不利于职工之家作用的实现。同时干部职工对工会工作的重要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积极参与到工会工作中,无法为工会职能实现提供环境基础。工会宣传工作开展不够到位,信息工会力度不足,无法对职工群众的参与热情形成有效的激发。[6]

4.2工会工作思路较为传统

复杂的社会环境对职工的思想意识形成一定的冲击,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发展诉求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增大了了工会工作难度,而受到传统工作理念的影响,基层工会组织在工作开展中缺乏主动意识,对企业发展环境缺乏准确的掌握,忽视了职工的主体位置,无法有效适应职工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影响工会职能的实现。同时现有的工作方式较为固定,信息化水平不足,对先进设备和技术缺乏有效的运用,无法保证较高的管理效率和水平。当前工会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存在一定的脱节,工作内容和形式缺乏实践性,无法保证较好的工作效果。[7]

4.3缺乏完善的工作机制

完善的工会工作机制为工会职能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能够对工会工作形成全面的规范,保证工会工作的依法依规开展。而在实际的工会工作中,规范化意识较为薄弱,无法保证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现有的管理制度相对固定,无法构建实际的工作情况对相应的制度进行及时的调整,管理工作缺乏长效性。责任机制落户不够到位,工会干部的岗位职能设置不够科学,权责划分不够明确,责任意识不足。同时监督力度不足,监督体系不够完善,对工会活动无法形成全面的监督,民主监督工作开展较为滞后,与职工群众缺乏有效的互动交流,无法形成积极的民主监督环境。

4.4工会干部的素质能力存在不足

高素质的工会工作队伍是保证工会工作质量的重要基础,而当前工会干部的工作能力存在不足,缺乏专职岗位配置,大多由其它岗位领导干部兼任,无法保证充足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制约着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同时部分工会干部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存在不足,工会组织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展不够到位,培训内容和形式较为固定,无法推动工会干部素质能力的提升。[8]

5国企工会工作的创新举措

5.1加强职工之家阵地建设

职工之家建设是企业基层工会组织的重要工作内容,是丰富职工业余生活的重要载体,能够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优势,为职工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为工会职能的实现提供优质载体。企业要加强对职工之家建设的重视,充分整合相关资源,对职工之家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强化资金和资源投入,明确工会工作方向,为工会工作开展提供阵地基础。要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先进性和组织领导作用,强化思政教育,引导职工通过对先进思想理论的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政治觉悟,为工会工作开展提供政治基础。要强化宣传引导,发挥工会宣传优势,将先進政策方针进行高效推广,利用丰富的宣传内容激发职工的参与热情,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搭建新媒体宣传平台,推动宣传工作质量的提升,塑造优质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增强工会组织的向心力。

5.2优化工作思路

基层工会要提升主动创新意识,转变传统的工作思路,深入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梳理工会工作流程,准确掌握企业改革发展需求,制定长效工会工作目标,提升工会工作的科学性。要将创新思维融入到工会工作的各个环节,推动工会职能的高效实现,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优势,搭建高质量的工会服务平台,与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形成全面对接,实现相关信息资源的高效共享,推动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构建。要优化宣传教育模式,在宣传工作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推动职工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的整体提升,深入挖掘企业经营管理中优秀干部职工,树立先进典型,为职工提供榜样形象。要拓宽宣传教育途径,建设新媒体平台,利用网络途径实现对干部职工的全面覆盖,引导职工积极参与到宣传活动中,并能够形成与职工的高效沟通交流,积极听取意见建议,营造民主氛围。要将工会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科学融合,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职工群众的业余生活,构建积极的文化氛围。

5.3健全工作机制

完善的工作机制为工会工作创新提供科学制度保障,基层工会要强化主体责任意识,结合工会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工作制度进行及时的调整,构建动态化的管理模式。要完善监督体系,落实信息公开,接受广大干部职工的监督,及时发现工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与干部职工的互动交流,积极听取意见建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的发现解决。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结合实际的岗位工作职能,科学设置考核标准,合理利用考核结果,与激励措施进行有效结合,保证绩效计划的高效实现,提升绩效管理的实效性。要完善责任机制,明确工会干部的权责划分,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对工作人员形成有效的督促作用,保证工会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5.4强化工作职能

基层工会要提升主动创新意识,深入到企业转型发展中,准确掌握企业发展形势,加强与干部职工的互动交流,利用网络渠道搭建高效的互动交流平台,了解职工的工作生活情况,强化人文关怀,帮助职工解决现实困难和问题,增强工会组织的向心力。要优化工会职能实现策略,强化服务意识,为职工和企业共同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如在职工培训工作中,工会要发挥教育职能,拓宽专业技能培训途径,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和社会培训机构等组织的合作,引进优质师资,合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积极开展线上培训活动,有效满足职工的实际发展需求,推动职工素质能力的整体提升,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基础。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中要强化政治引领,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职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定理想信念,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在工会工作中要科学融入企业文化,引导职工形成对企业文化的高度认同,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构建科学的企业文化。要重视对职工合法权益的保障,准确掌握职工的利益诉求,与企业管理部门进行积极的沟通协调,有效满足职工的实际需求,构建和谐的企业发展环境。要切实落实维权职能,加强普法教育,为职工的维权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持,增强职工的法律意识,营造积极的法治环境。

5.5加强工作队伍建设

基层工会要较强对工会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视,优化工会干部队伍结构,科学设置专职工作岗位,挖掘政治信仰坚定、业务能力突出的干部职工充实工会干部队伍,提升工作队伍的战斗力。要加强对工会干部的培训教育,提升工会干部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结合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合理设置培训内容,拓宽培训途径,科学引进优质师资,加强与社会专业培训机构等组织的合作,丰富培训资源配置,提升培训效果。要优化考核管理模式,合理设置考核标准,将考核结果与激励措施进行有效结合,丰富激励内容,提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力度,激发工会干部的工作热情。

6结语

企业工会工作的高效开展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工会组织要强化主动意识,明确自身定位,优化工会工作思路,健全工会管理制度,丰富工会工作模式,推动工会职能的高效实现,强化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参考文献

[1] 刘伟东. 国有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应对措施分析[J]. 智库时代, 2020(14):2-2.

[2] 程绍武. 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措施分析[J].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20(21):222-223.

[3] 崔剑雄. 国有企业工会工作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J]. 青年时代, 2019(14):258-258.

[4] 常乐. 当前国企工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探析[J]. 山西青年, 2020(1):227-227.

[5] 李默. 国有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当代工人(C版), 2020(10):101-102.

[6] 题峻卓. 国有企业工会工作面临问题分析[J]. 活力, 2019(8):57-57.

[7] 郑秋虹. 国有企业工会工作问题及改进措施[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3):694-695.

[8] 李媛. 浅析国有企业工会工作问题及措施[J]. 赤子, 2019(3):206-206.

作者:孙斯雯

上一篇:三分钟竞聘上岗演讲稿下一篇:电子商务时代企业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