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机制(精选11篇)
两个保障:即组织保障和资金保障。为了使送温暖工作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3年前,**石化公司就设立了“送温暖基金”,形成了送温暖工作的长效机制。为了使长效机制发挥好作用,**石化不断加强工作力度,制定了《送温暖基金管理实施办法》,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担任主任的送温暖基金管理委员会,并在公司工会设立送温暖基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定期召开公司困难职工帮扶会议,汇报困难职工跟踪情况,讨论确定每年所需要的困难补助资金的计划,明确筹资渠道及使用原则;通报上一职工困难补助基金使用情况;讨论决定本的困难帮扶工作。为了使“送温暖基金”具备足够的资金能力,**石化在资金筹集上下功夫,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进行筹集,在上级、企业及企业工会拨付部分资金的同时,**石化每年都发动公司员工开展“献爱心”活动,用员工的爱心捐款充实“送温暖”基金,据了解,仅2007年,这个公司广大员工就为困难员工捐款了11.97万元。通过多种渠道,这个公司“送温暖基金”得到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一个跟踪,即对困难员工生活情况实行动态跟踪。为了动态掌握困难人员的全方面情况,确保及时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去年,**石化又进一步规范管理,对每一名特困员工建立了困难员工档案表,对其家庭收入、住房情况、致困原因、自救能力、健康状况等18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统计造册。根据档案表,公司工会定期通过各基层工会跟踪了解困难员工的生活情况,并作为合理、公平、及时帮扶的依据,确保把“送温暖”基金用好,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和时候。
就业工程、爱心工程和送温暖工程, 在帮困解难中较好地体现了工会的价值。
1 公司现有困难职工的类别及致困原因
(1) 因病致贫职工。在困难职工中占绝大多数, 主要是由于职工本人或家庭成员患重症、绝症或慢性病治疗花费巨大, 或是在患重症、绝症实施治疗后又无效死亡致使家庭在较长时期内背负重担。近年来因病致贫, 因病返贫的职工群体占困难职工的比例正在以较快的速度逐年递增, 2012年春节调查摸底中共有56户, 占特困职工的64%。还有10多位病退职工, 他们的收入只是企业按月发给的生活费和定期困难补助, 生活极其艰难。
(2) 单亲女职工。随着婚姻观念的转变, 离婚现象日趋平常, 由于母爱使然, 许多女工坚持子女抚养权, 但她们多数属于低端工作岗位, 收入低, 快速增长的生活费用、节节攀升的教育费用导致她们生活雪上加霜, 难上加难。在2011年公司“金秋助学”给予资助19个困难家庭中有10户为单亲女职工家庭, 占整个比例的53%。
(3) “单边户”职工。前些年, 由于企业建设征地而招进了大量周边农转非职工, 他们由于配偶务农、多子女就读、需赡养老人等现实情况, 一人工作养活全家, 生活压力非常大, 这样的“单边户”困难职工在我司共有23户。
(4) 内退职工。公司从2002开始实行了三项制度改革, 先后有600多位“3848”以上职工办理了企业内部退养, 拿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内退工资。他们中只有少数重新上岗, 有的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根本就没有再就业, 而成了单职工家庭。由于是老国企, 多数夫妻均在同一单位, 企业收入本来就不高, 加上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各种花销为最多的时期, 导致了生活困难。
(5) 因工伤残职工或因公死亡职工遗属。部分职工因工伤残后病退在家, 部分职工因工死亡后留下了孤儿寡母。公司现有抚恤对象143人, 他们中有一部分生活主要来源靠企业救济金, 家庭一旦有一些小的意外事故或子女上大学便陷入困境, 抵抗风险能力极低。
2 公司困难帮扶工作的主要做法
公司工会从企业特点以及工会自身社会职能特色出发, 把困难补助与扶危济困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加大了对这方面的投入力度, 在立足解决暂时生活困难的同时, 千方百计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后顾之忧。
(1) 实施送温暖工程, 解决困难职工生活难问题。
公司坚持“五必访” (伤、困、病、死、灾必访) 送温暖机制, 先后建立了低保补助、因病住院和因公伤残补助、水电减免补助、突发事件补助等常年送温暖机制, 为各种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职工发放生活补助。近五年来共发放补助1579人次, 发放补助款、慰问款71.59万元, 成为具有工会特色的帮扶活动, 得到了广大职工的认可和赞扬。
在加大内部扶贫补助的同时, 各级工会积极争取社会资源, 做好向当地上级有关单位申请补助的工作。五年来, 共向上级争取困难职工、困难党员、困难劳模、单亲女职工扶贫慰问金21.95万元, 仅2012年春节, 各单位分别向当地市县总工会、妇联、民政部门等争取到慰问款10.51万元, 对136人次进行了补助, 为一位困难劳模申请到了近6 000元的补助金。
(2) 实施助学工程, 解决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难问题。
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公司于2003年提出了“不让一名职工子女因家庭生活困难而上不起大学”的要求, 将资助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这项工作列入公司为职工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04年制定出台了《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困难职工子女助学管理办法》, 采取公司行政拔款、职工捐款的形式设立了助学专户资金。公司助学办法对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或最低工资标准的家庭, 因患重大疾病、遭受意外灾害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家庭和单亲困难职工家庭上大学的子女每学年给予3 000或4 000元的补助, 一年办理一次, 直至其毕业为止。办法实施9年来, 已累计发放困难职工子女助学金119人次, 39.8万元, 单户家庭最高受助金额达15 000元。同时为符合条件的困难应届生申请到当地有关部门、能源集团的助学金56 000元。目前已有54名困难职工的子女在公司的帮扶下完成了大学学业, 走上了工作岗位。
(3) 实施助医工程, 解决困难职工就医难问题。
根据近年来患重大疾病的职工日渐增多, 许多家庭因病返贫的现象。2004年公司制定出台了《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实施管理办法》, 规定在职职工、内退退休职工在享受国家规定的医疗保险之后, 对职工个人所承担的自付费用实行累进制补助。据统计, 近五年来公司共办理补充医保3966人次, 发放大重病、慢性病补助金459万元, 其中单个职工最多的5年累计获补助7万元, 有效减轻了职工医疗费用负担, 缓解了重病职工的家庭经济困难。
(4) 再就业工程, 解决困难家庭的后顾之忧。
从眼前帮扶向与解决长远困难并举转变, 公司权属各单位建立了内退职工再就业意向档案, 积极主动与县市劳动、工会等部门联系, 为困难内退职工及职工遗属再就业搭建平台和牵线搭桥。在向外部单位推荐就业岗位的基础上, 公司内部有岗位空缺时, 工会部门及时向单位推荐内退职工再就业, 近5年来先后安排了80余名内退职工在门卫、成品库、化验室取样、清洁工等岗位再就业;金银湖水泥有限公司在招工时, 特意安排了20个名额给内退职工。再就业工程使单纯的“输血”帮扶变为“输血”与“造血”并举, 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源头解困。
(5) 实施献爱心工程, 提升困难职工的信心。
发扬福建水泥大家庭的温暖和团结友爱的互助精神, 近年来公司先后开展了6场为本公司患重病职工、困难职工子女助学、受洪灾职工捐款的“献爱心”活动。2011年开始, 公司与建材控股公司建立与能源集团对接的党员领导人员联系困难户帮扶机制, 联合开展了联系帮扶活动, 经摸底最后确定24名领导干部与12户困难家庭进行2+1联系帮扶。12户家庭中9户是因本人或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致困的家庭, 有3户是慢性病或残疾家庭。党员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带头帮扶及职工的乐于奉献, 不仅给困难职工送去了温暖和爱心, 更提升了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3 当前企业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年来的实践, 公司的助学、助医、就业、献爱心工程和送温暖工程已经与弱势群体脱贫工程有机的结合起来, 形成了帮扶困难职工的有效机制, 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社会保障拾遗补缺的作用。但随着社会整体物价水平的提高、教育费用的看涨及与日俱增的医疗费用, 也存在着虽然企业帮扶力度不断加大, 但距离困难职工群众要求的差距也在加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 助学的范围与职工实际需求有差距。公司现行的助学对象仅限于考上本科的困难职工子女, 但对部分长期贫困户来说, 其子女就读高中、技校或是大专院校的费用也令他们生活压力巨大, 他们特别渴望公司助学管理办法资助的范围能惠及到高中、技校和大专。另外, 现在执行的公司和能源集团家庭人均收入的标准使不少在岗的单职工家庭与单亲家庭达不到申请条件, 但他们的收入又确实存在着难以承担子女上大学费用的困难。因此, 公司助学活动无论是在帮扶职工的数量上, 还是实际的支持力度上, 距离困难职工的实际需求尚有距离。
(2) 缺乏统一的公司帮扶制度。公司部分保障帮扶制度已是统一的, 但对于日常的补助与困难救助在救助对象、救助标准、救助方式等方面各单位却各有千秋, 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操作程序, 这就导致了公司内部帮扶工作开展的不平衡。
(3) 政策性的不足。现有的遗属抚恤办法, 工伤死亡职工和因病死亡职工的遗属抚恤费标准都是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75%或40%、45%, 这些抚恤费对于年老多病的抚恤对象来说是杯水车薪。此外, 国家最低工资标准年年上调, 但企业病退人员的基本生活费却未能及时调整, 过低的生活费导致部分病退的单亲困难职工长期依赖企业的困难补助或是年迈父母的支持才得以生活。
(4) 帮扶资金不足。目前公司困难职工帮扶资金的来源主要为各单位预算的行政拔款和有限的工会经费, 面对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能源集团兄弟单位较高的帮扶标准, 我们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4 进一步完善困难职工帮扶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在新的形势下, 公司工会如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化困难职工帮扶机制建设, 构建充满关爱的“温馨之家”、“和谐之家”, 促进公司和谐稳定、又好又快发展。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1) 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牢固树立“坚持发展为了职工、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由广大职工共享”的理念, 把深入开展帮扶救助工作与推动公司发展放在同等重要位置。要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主抓、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 完善企业工会帮扶体系。在企业效益较好时, 适当提高工亡、非因公死亡职工遗属的救济待遇和病退人员的病退工资;增加每年的帮扶资金预算, 加大对困难职工的关爱, 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救助需求, 切实解决“生活难、看病难、子女上学难”问题;激发帮扶活力, 借鉴能源集团煤电公司的做法, 建立完善困难帮扶考核约束机制, 把帮扶工作列入各单位年度目标进行考核, 激励鞭策各单位把困难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收到实效。
(2) 加大源头解困力度, 把解决就业问题作为首要目标。
公司目前内退困难职工的子女大多处于就业年龄, 但有少数却因各种原因未能就业。鉴于这部分内退职工现基本上处于“5060”上下, 他们年龄大、文化不高、掌握新技能、适应新情况能力较差, 找工作比较困难, 但其子女相对容易学习技能、找到工作的实际。工会部门在建立困难职工档案过程时, 仔细了解这部分职工及其子女的劳动技能, 多方寻找就业信息, 积极探索通过促进困难职工本人再就业及其子女就业“双管齐下”的路子。引导他们克服等、靠、要的思想, 动员其子女积极参加公司新建项目的招工, 鼓励他们参加社会招聘就业等, 解决就业问题, 变“输血式”的帮扶为“造血式”帮扶, 从源头解决长期性的困难。
(3) 扩大助学范围。
帮助困难职工的子女健康成长、早日成才, 不只是困难职工家庭摆脱贫困的希望, 也是整个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希望。困此, 对公司《助学管理办法》进行修订, 探讨更科学、更符合实际的收入计算方法, 对单亲家庭降低助学门槛等, 扩大助学范围。在目前公司助学管理办法没有涉及到高中生、技校生和大专生的情况, 对不是低保户但因患重大疾病、天灾人祸等原因造成特别困难, 已纳入困难户档案管理的职工子女考入大中专院校、技校和高中的, 由各基层单位给予资助。
众人拾柴火焰高。2011年公司工会组织人员采写的《90后女孩带妈妈上大学》的报道见报后, 引起了三明市总、永安民政部门的注意, 他们专门给这位职工遗属送来了助学金。为此, 工会组织要发挥联系面广、协调性强的优势, 当好助学第一知情人, 积极与扶贫办、民政局、妇联部门, 与海都报、福州日报等当地社会媒体联系, 争取工会外部的支持和资源, 拓宽助学渠道。
(4) 完善帮扶制度, 实现帮扶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
帮扶工作的核心是公开、公平、公正, 对公司权属各单位现有帮扶制度进行整合, 取众家之长, 出台公司范围内统一规范的、能够发挥长效帮扶功能的困难职工帮扶制度, 统一和规范困难职工对象、标准、帮扶渠道和程序, 将制度和办法上墙, 确保其不因人为因素和客观原因中断或终止。健全完善帮扶救助议事制度、帮扶联络沟通制度、定期走访慰问制度、档案动态管理制度、帮扶对象公开制度, 及时完善困难帮扶措施, 与时俱进调整帮扶救助标准和帮扶救助范围, 使公司帮扶工作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透明化的工作格局, 确保把有限的困难帮扶资金用到实处。
(5) 加强宣传, 营造关爱特困家庭的良好氛围。
随着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工会组织部门要主动先行学习理解上级有关帮扶政策, 为职工提供帮扶咨询服务, 及时指导帮助困难职工用好用足政府助学、助医政策。对公司实施“金秋助学”的历程进行回顾, 回访受助人员, 展示特困大学生家庭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并广泛宣传, 营造“接受爱心、传递爱心、奉献爱心”的和谐理念, 扩大“金秋助学”的影响力, 让更多的职工关心关注特困职工子女的就学难问题, 帮助特困生完成学业。
(6) 开拓创新, 拓宽帮扶渠道和方式。
一、推进帮扶长效机制对老企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重视困难职工的关爱帮扶一直以来是我们国企的优良传统,更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建立健全困难职工长效帮扶机制,不仅能对困难职工起到一定的帮扶解困作用,而且是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增强企业职工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镇电公司一直在积极探索困难职工的关爱帮扶长效机制,并把这项工作作为企业和谐稳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二、“防、控、治、扶” 四字帮扶方针在镇电公司的具体实践
目前,镇电公司对困难职工的长效关爱帮扶工作基本上实现了由节日活动型向长效机制型的转变,由零星突击帮扶向全程帮扶的结构型转变。对此,我们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主要是形成了以“防、控、治、扶”四字方针为主线的困难职工帮扶体系。
(一)“防”字方针重在源头关爱,防患于未然,创造条件为职工建起一道病困的防护墙。
首先是加强体检,完善体检项目,使职工的关爱帮扶工作做在事前,落在实处。针对镇电公司地处沿海地区的地域特征以及职工年龄结构老龄化的特点,在职工健康体检中增加了甲状腺B超和CT筛查项目,增加这些项目后,先后共检出了23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以及7例早期肺癌。由于发现及时,治愈率大为提高,目前这些职工术后都已正常上班。
其次是加强劳动保护,严防意外伤害以及工作环境对职工身体健康的影响。并通过健康讲座和针对特殊时期的温馨提示加强职工的健康知识普及,切实为职工筑牢抵御风险的防线。
(二)“控”字方针重在制度的健全完善,从制度上保障困难职工的权益,为这一弱势群体构建一道可控的保障体系
首先是注重源头维护,在集体协商中为困难职工谋福利。公司从2010年第五轮集体合同开始就专门增加了针对于长病假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的条款,真正为这一弱势群体构建起了一道有力的保障体系。
其次是有的放矢,针对各类群体制定针对性的关爱帮扶制度,真正把关爱帮扶落实到实处。如专门建有离退休职工病困济困制度、女职工关爱帮扶制度、党内关怀组织网络等。
三是以党支部为单位建立健全职工的关爱应急制度,职工家庭出现困难,能够立马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帮助职工解决问题。
(三)“治”字方针重在病程困情关怀,真正履行起“第一知情人”的职责
帮扶工作要落到实处,前提是要清楚困难职工的具体困难情况。经过这几年的实践,镇电公司基本形成了工会小组、分工会到公司工会自下而上层层递进的困难职工动态建档模式。
除此之外,公司还加强了跟地方三甲医院的联系。如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伤员救治应急预案、为就医遇困难的职工主动联系医院、专门邀请体检医院医生上门讲解体检单指标等,帮助职工得到更好更及时的救治。
(四)“扶”字方针重在帮扶到位,旨在解人困、暖人心,是整个关爱帮扶工作中的重点环节
除建立专门的帮扶资金,有针对性地对困难职工进行经济帮扶外,也在困难补助以及特殊病种医疗补助上积极对困难职工进行帮扶解困。在职工遗属补助中,也一直执行优于国家政策的条款,把对子女的遗属补助延长至大学毕业为止。同时还深入开展好元旦春节等专项节日送温暖活动,近几年来每年都要集中上门探望困难职工和遗属近百户。
以上一系列的帮扶资金渠道在实践中经过了不断地完善和健全,使困难职工困有所助,难有所依,解人困的同时暖人心,使帮扶工作真正落在了实处。
三、长效帮扶机制进一步尝试探索的几点思考
思考一:构建困难职工关爱帮扶机构。一项工作要得以更好地完善推广,往往离不开强有力的机构支撑。在今后的长效关爱帮扶工作中可以考虑构建起一个由党委领导、行政主导、工会运作的困难职工关爱帮扶机构,从全局考虑长效帮扶机制的运作。
思考二:拓宽帮扶资金筹集途径。帮扶工作是否能真正到位,最直接体现在帮扶资金的落实上,因此在今后的帮扶工作中应继续探索拓宽帮扶资金筹集的新途径,增强关爱帮扶工作的实效性。
思考三:积极融入社会保障大体系。随着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保障工作空前的高度重视,今后的社会保障体系将会实现突破性进展,作为社会保障体系重要支柱的商业保险也将日趋完善。因此在今后的帮扶工作中可以考虑跳出自我循环的小圈子,主动融入到整个社会保障大体系中去,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社会合力。
思考四:加强心理疏导工作。病痛与困难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的心理健康,因此在今后的长效帮扶工作中应加强困难职工的心理疏导方面的工作。首先可以考虑加强专职人员的心理知识培训,培养一支“心理医生”队伍,在日常工作中把握困难职工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同时也可多举办一些减压培训、心理知识培训,以提高职工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思考五:突出更具针对性的分类帮扶。随着病困职工的日趋增多,在今后的关爱帮扶工作中有必要突出分类帮扶的针对性。可以通过不断完善困难职工信息库,全面、准确地掌握不同层面职工在思想、生活、工作方面的合理诉求,对帮扶对象进行分类帮扶,确保有的放矢地做好关怀帮扶工作。
四、结语
做好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既是工会的重要职责,也是工会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工会组织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既要关心困难职工,解决他们生活问题,又要帮助职工提高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理顺职工思想情绪,真正急职工所忧、想职工所虑、解职工所难、谋职工所求,切实尽到帮困扶贫“第一责任人”、“第一知情人”、“第一帮扶人”的职责。就学校而言,困难职工是学校建设力量中的一部分,怎样解决好困难职工的困难,安排好他们的生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工会组织作为困难职工的娘家,进行有效的角色定位是解决好困难职工困难的关键因素。具体来说,学校工会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参与、维护职能定位
一是应当强化源头参与意识。学校工会组织应积极参与学校当前有关困难职工工作政策的制定,保证帮助困难职工工作从总体来说是有利于学校发展的长远利益;同时学校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群众通过积极参与政策制定,从而保证困难职工工作能在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环境下运作,防止暗箱操作,防止不利于困难职工利益的方针政策出台。二是强化参与职能。学校工会应组织职工群众通过多提合理化建议等手段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充分挖掘学校内部潜力,使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进一步的提高,促进学校的发展,为困难职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困难职工的数量,使困难职工生活改善的目标得以实现。三是学校工会组织应当充分运用校务公开、职代会、集体协商等途径,把一些与困难职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政策、措施传达到位,并积极征求困难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向学校通报,作为学校修正政策、措施的依据。通过此种方法,使困难职工的知情权得以维护,也保证了困难职工工作今后能做到“有章可循”。四是学校工会组织应当切实维护困难职工的应得利益及时到位。困难职工的工资、基本
生活保障金、最低生活保障金通常是在一段时期内的基本经济来源。在他们没有实现解困之前,这些“基本金”常是他们的“救命钱”,如果连这些钱都不能及时到位,将使他们“雪上加霜”,他们从经济上、精神上和心理上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学校工会组织要通过各种途径,督促学校行政部门保证困难职工应得利益及时足额到位。
二、扮演好监督、宣教、培训者和帮扶者的角色
(一)扮演好监督维护者的角色。扮演一个监督维护者的角色是学校工会组织履行自身基本职能的需要。扮演好这个角色,是学校工会组织解决职工困难主要的一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或者执行者的主观意识出现的问题,有可能导致学校解决困难职工困难的相关政策不能及时的贯彻,如何保证这些政策能不折不扣地执行好,这一重要的任务必须由学校工会组织来完成。
(二)扮演好“宣传教育者”的角色。学校工会组织应当利用自身具有的特长和优势,加强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工作,从而扮演好一个“宣传教育者”的角色。学校工会组织自己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学校其他组织所不具备的优势:如黑板报、广播、文娱活动室等等。学校工会组织应当利用自身这些优势,当好“宣传教育者”。首先,学校工会组织在代表职工群众源头参与了学校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具体实施措施的制定以后,就应当积极协助学校行政将国家的有关政策以及学校自身面临的实际形势和困难、学校将采取的一些具体办法和措施向困难职工讲清楚,让困难职工明白。其次,学校工会组织应当利用宣传教育手段积极引导困难职工转变就业观念。学校工会组织可通过树典型,举行报告会等手段,引导职工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树立自主择业,竞争择业,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的观念,鼓励困难职工“自立自强”。第三,学校工会组织应在学校内部积极倡导“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学校工会组织要经常向困难职工灌输就业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等,让他们明白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要想不落
伍,不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从而在整个学校内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意识,保证困难职工素质的不断提高,不断满足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要,进而提升困难职工的整体就业本领和素质。第四,学校工会组织要加强对困难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调查研究工作,及时了解困难职工的所思、所想,从而正确地引导他们,使他们能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意识对待目前的困难,保证整个队伍的团结稳定,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
(三)扮演好“再就业技能培训者”的角色。学校工会组织要履行好职责,帮助困难职工尽快走出低谷。学校困难职工一般都是配偶或子女没有工作,普遍存在文化水平偏低、专业技术单
一、思想观念陈旧的问题,整体素质偏低。针对这一点,学校工会组织就有必要、有义务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首先,学校工会组织在对待困难职工方面要树立“造血”和“输血”相结合的意识。所谓“输血”,就是工会组织在短期内要从经济上向困难职工提供支援;所谓“造血”,就是工会组织为困难职工家属提供获取一项或几项实用技术的培训机会,以便职工能在长期内依靠获得的技术和自身的努力去解决自身的经济困难。从根本上说,学校工会组织提供的“造血”功能是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职工困难的方法,所以学校工会要尽快树立此种意识,人说“送一次钱,不如送一项技术”就是这个道理。其次,学校工会组织有义务正确引导困难职工家属群体走出再就业培训误区。培训一项技能很重要,但如果培训得来的技能不适用,对他们来说,那将是一次巨大的身心打击。现在流行的培训都存在以下误区:忽视技能重文凭;不顾是否学以致用;不适应市场需要等等。为此,学校工会组织在这方面要加强组织引导,保证困难职工家属的培训工作“适销对路”。第二,学校工会组织要积极主动地协助困难职工家属联系培训机构、培训的工种技术等培训事宜,以便组织他们有目的、有步骤地参与培训,从而做到培训工作目的明确,有的放矢。所以,组织困难职工家属进行技能培训是学校工会组织解决困难职工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四)扮演好“援助帮扶者”的角色。学校工会组织要尽量在这一角色方面有所创新,这样才能让困难职工进一步体会到工会是“职工之家”。一是工会组织要完善对困难职工及家属摸底建档制度,彻底了解他们的情况:年龄段、特长、爱好、文化程度、技术水平、参加培训情况等,使学校工会组织在今后的工作中掌握第一手必备资料。二是学校工会组织要进一步强化“送温暖工程”,在逢年过节期间,学校工会组织要加强对困难职工的“送温暖”工作,从精神上给他们以安慰、以鼓励、以信心,让他们感觉到他们是组织的一员,组织一直都关心他们、关注他们、照顾他们。三是学校工会组织要帮助困难职工家属进行创业,使他们在创业中得到实惠。对他们创业的项目进行论证,保证他们所创业的项目在经济上、技术上、运作上的可行性。同时为他们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比如安排他们在适当时机参加相关培训;在可能的范围内,学校工会组织要在资金上给他们以一定的帮助,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尽力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四是学校工会组织在可能的情况下,可利用自身既有优势创办适合市场现行需要的实体,为困难职工的家属安置提供机会。
一、认真落实工会帮扶人的工作职责,深入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使之经常化、规范化。
二、走访困难职工家庭,做到困难原因清、家庭人口清、工资收入清、家庭住址清等情况。
三、建立健全困难职工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及时站领导和上级工会报告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和帮扶工作进展情况。
三、组织站领导、工会干部积极开展联系困难职工“结对帮扶”活动,努力帮助困难职工走出困境。
四、积极筹措送温暖资金,做到日常困难补助与节日困难补助相结合,一般困难补助和特殊困难补助相结合。
五、对困难职工子女升学实施“金秋助学”帮扶活动。确保困难职工家庭子女不因生活困难而辍学。
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为确保困难职工家庭过上一个温暖愉悦的春节,上级精神文明办做出了困难职工帮扶指示,根据指示通知,我公司对公司员工郑勇进行帮扶,公司领导非常重视此次帮扶活动,立即安排公司精神文明办公室,按照通知精神,落实帮扶措施。
郑勇是公司的一名老员工,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爱岗敬业。郑勇的妻子患有心房纤颤、双侧脑梗塞等疾病,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每月需花费大量医药费。此外孩子上学需要学费,年迈的老人需要赡养。这所有的重担全落在郑勇一个人的肩上,他毅然承担起了家庭全部的责任,白天工作,晚上照顾妻子和家人。公司给他带去节日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并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以实际行动把公司的关爱送到职工手中,让郑勇切实感受到了公司的关怀和温暖。
送上慰问金,送上新年的祝福,同时勉励他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一席亲切的话语,让郑勇倍感温暖。“感谢公司为我送来慰问金和慰问品!感谢组织的关心帮助,我将努力工作,回报公司对我们全家的恩情!”郑勇激动地说。
重庆公交集团大病医疗基金自2014年成立以来,共计为12名困难职工发放大病帮扶金14.9万元,帮助大病困难职工走出困境,深受职工好评。为进一步提高公交职工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经集团大病基金管理委员会研究,报请党政联席会同意,决定提高困难职工大病帮扶力度。即在全国总工会帮扶系统内劳动合同期满2年以上的公交在职困难职工,因患大病重症,在报销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企业内部医疗补贴)等相关费用以后,自费金额1.5万元及其以上的,可根据集团《困难职工大病医疗帮扶基金实施细则》向本单位工会提出申请,最高每人可一次性申请15万元的医疗帮扶金。
集团工会不断深入开展“面、心、实”活动,困难职工大病帮扶基金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积极主动为职工办好事、解难事,使公交大病职工得到基本保障,使集团困难职工帮扶站真正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服务困难职工的窗口。
针对地域和职工队伍结构的特点,青海省总工会进一步拓展帮扶范围,大力加强县级帮扶中心建设,把农民工纳入工会帮扶范围。2011年,各级工会联合政府多个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清理欠薪8263.05万元,清欠率达 97.6%。强化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功能,提供“零距离、一对一”的服务,为农民工进城务工搭桥铺路。已在8个地区45个县及产业工人集中的行业建立工会就业培训基地54个,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育、递进式就业,共举办各类农民工技能培训班2055期,培训农民工66909人,其中有37469人获得劳动部门颁发的就业技能证书,帮助53520名农民工实现了就业。
在县、市工会普遍开展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向乡镇、街道和社区延伸服务,不断地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目前已建立55个法律援助工作站;西宁市总和格尔木市总法律援助中心,被命名为全国首批工会职工法律援助维权服务示范单位和青海省首批规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站。
(青海 邢生祥)
2010年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在区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我区在苏北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按照“心系职工,亲情服务”的要求,扎实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搭建平台,擦亮窗口,热心为困难职工服务
区总工会于2010年投入资金30余万元,组建了以“帮扶职工、服务大局”为宗旨的铜山区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7月9日,区总工会隆重举行了铜山区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揭牌仪式,市总工会副主席刘玥、区委副书记王民生、区总工会主席艾红梅出席仪式并作了重要讲话。中心面积500余平方米,内设困难职工爱心超市、劳动争议调解、劳动争议案件诉调、法律援助、生活救助、助医助学、就业创业、主席维权流动岗等服务窗口,为全区困难职工、困难农民工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新成立的帮扶中心是铜山工会的重大举措,在市总和我区各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一是中心的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肯定,扩大了铜山工会的影响。市总工会副主席刘玥以及市总保障的领导在全市工会工作会议上,对我区新建设的帮扶中心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他们每次来我区指导工作,多次对我区帮扶中心建
设提出表扬,从而提升了铜山工会整体形象。二是工会帮扶工作有了窗口和阵地,职工办事方便了。多年来,工会帮扶中心一直没有自己的阵地,打了几年的“游击”,困难职工反映困难、寻求帮助都要跑到政府大院综合楼,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2010年区总的领导决策筹建帮扶中心,突破了影响工作的瓶颈,改变了困难现状,从此困难职工帮扶工作走上了规范化轨道,困难职工有了自己的家。由于帮扶中心地处新区中心明显位置,交通极为便利,为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求助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自中心成立以来,每周都有不少困难职工前来求助,有不少务工人员前来咨询和投诉劳动纠纷。从前有的困难职工由于居住偏远、信息闭塞、企业破产了,不知向谁求助,现在他们来新区办事,看到帮扶中心,找到了求助的地方。例如一水泥厂职工李勇患精神病住院,企业破产,无人帮扶,其母亲在新区等车,看到帮扶中心前来求助,我们热情接待,问明情况。听了老人的哭诉,我们得知她丈夫去世,现在儿子又得了重病,母子俩没有房子,借住在亲戚家里,生活没有一点经济来源,生活在绝望之中。我们及时向领导反映,对其给予了医疗救助。春节送温暖又对她们母子给以救助。三是深受基层工会干部好评。通过过去一年帮扶中心对各镇和各行破产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农民工的帮扶,切实为职工们办了不少好事实事,同时通过为各镇私营企业困难职工排忧解难,密切了区
工会、镇工会和私营企业的关系,扩大了工会在私营企业的影响力,深受基层工会干部和私营业主的好评。
二、深入基层,调查了解,认真做好特困职工认定工作 去年7月开始,区总工会按照市总工会文件要求,在全区开展了特困职工证的认定和审核工作,全区共有200余名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申报。通过个人申报、基层工会审核公示、区总分组入户调查认定,最后认定117名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为特困职工。
三、多方动员,合力帮扶,结对帮扶工作有序开展 区委组织部、区人保局、民政局、总工会,组织动员区机关各单位党员干部开展了党员干部与特困职工家庭结对帮扶活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200余人与特困职工“结穷亲”,利用元旦春节两大节日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活动,让困难职工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这项活动走访慰问困难企业40余家,慰问困难职工100余人。全区共计发放送温暖资金200余万元。
四、全会动员,爱心助学,努力帮扶困难学子完成学业 去年8月我们在全区开展了金秋助学活动。区总工会在区政府会议室隆重举行了2010年金秋助学活动助学金发放仪式,区委副书记王民生、区总工会主席艾红梅等领导在仪式上为困难学子们发放了助学金。这次活动区总工会发放助学金6万余元,各镇、系统和企业单位发放助学金20余万
元,全区共救助困难学子200余人,帮扶他们圆满完成学业。同时,区总还通过给特困职工办理特困证,让困难学子入学后享受减免学费、申报助学金、安排学校义工等优惠待遇,帮助学子克服上学困难。
五、助医助困,缓解压力,医疗救助活动健康开展 区总工会与区人保局联合,为全区特困职工家庭办理了特困职工医疗保险,设立困难职工爱心医院和特困职工定点医院。特困职工及其家庭成员住院、医疗费可报销65%以上。其次是与民政局联合,为特困职工办理了住院二次救助。这项救助就是特困职工及其家人患病住院的,医保报销后的自费部分,民政部门再为其救助最高限额不超过10000元的医疗费用。同时区总工会还于去年下半年拿出12万元,开展了大病救助活动,共有80余名因患尿毒症、白血病、癌症等大病的职工获得了救助。
六、积极协调,努力争取,帮助无房职工纳入政府补贴范围
按照区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积极与房管部门协调,把31户无住房或住房人均不足15平方米的困难职工家庭纳入区困难职工住房补助范围。每户职工今年已从政府领取了3000—5000元不等的住房补贴,解决了他们住房困难,基本实现了住有所居。
七、加强引导,注重培训,职业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
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帮扶困难职工再就业和成功创业。去年区总投入职业技能培训资金9万元,举办了四期就业创业培训班,培训职工200余人,区各镇工会也开展了职工培训,去年全区各级工会共培训职工1200余人,安置就业1100余人。
八、亲情服务,全力维权,积极调处劳动争议案件 开展法律援助行动。帮扶中心今年共接待职工劳动争议案件30余起,涉及职工120余人,80%以上的劳动纠纷经与用人单位协调,都得到了妥善解决,为20余名务工人员讨回了拖欠的工资。其他劳动纠纷协调区人保局,进行了劳动仲裁,切实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九、强化措施,广泛宣传,推进职工互助保障工作深入开展 去年,为了把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做好,我们专门下发了文件,印发职工互助保障宣传单,向各单位宣传。为了调动大家 的积极性,区总工会隆重召开了2007——2009年互助保障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会上表彰了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通过努力,去年职工参加互助保障的人数有了明显提高,全区已有1200余人次职工参加了职工互助保障计划。20余名患病住院职工获得了赔付。
十、依据政策,落实待遇,劳模补充保险及时办理按照上级工会文件精神,去年共为30余名劳模先进办理了补充保险,为20余名到期取保人员领取了保险金。
十一、按照要求,积极协助,认真做好2010年全区工会统计年报工作
【摘要】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否做好困难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衡量一个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标准。本文认为,在新的时期下,国有企业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在帮扶救助工作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帮扶救助;困难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解决人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提高人们思想觉悟的工作,是搞好经济工作和其它工作的有力保证。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专业性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就导致了一些不能紧跟时代发展脚步的职工,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取得的成绩不理想,生活和工作不顺心,导致其失去对工作的信心,思想消极,工作懈怠,?能量爆棚,严重的会影响整个集体的工作氛围。所以,能否做好困难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衡量一个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标准。
那么如何在帮扶救助工作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以“情感”贯穿于帮扶救助工作,重视企业职工的人心。真正深入到困难职工当中,通过经常性的交流,了解他们的致困原因和所思所想,落实好企业关于帮扶救助的各项政策,做到不能有一户困难职工家庭生活过不下去,不能有一户困难职工家庭子女上不起学,不能有一户困难职工家庭看不起病,把集中性的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和日常排忧解难、办实事有机结合起来。将帮扶救助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在职工出现困难的时候,工会组织会积极了解情况,分类建档,系统管理,严格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企业工会的帮扶标准,在以第一时间按照要求给予帮助。通过工会这一条企业与职工间的纽带,打造困难职工和企业领导之间的有效的思想交流平台,让企业领导重视职工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有效的解决困难,处理问题,给予关怀,做职工的可信赖的“暖心人。”
其次,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困难职工家庭来说,救助款的资助对于他门所处在的“困境”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帮扶”不仅仅是给予困难职工经济上的“帮”还要在思想上的“扶”。要带领困难职工脱困,首先要走进他们的心里,结合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维护职工的基本利益,做好“娘家人”。时刻不忘向困难职工渗透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提高职工素质,在思想上愿意与企业共进退。工会组织要在思想上为困难职工的顾虑指明方向,引导困难职工走向正确的道路。真正把工会建设成“职工的娘家”,在职工群众中树立“企业靠职工发展,职工靠企业生存”的思想,营造团结、民主、文明的企业氛围,增强困难职工共同荣誉感,激发困难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积极性。与此同时还要有针对性的树典型、树正气。鼓舞和激励困难职工,以达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的效果。激活困难职工潜力,调动困难职工工作积极性,让困难职工主动的完善自己。
第三,对困难职工技能的提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帮扶工作上,不能一味的“给”,要循序渐进的“教”。提高困难职工的生产技术水平才是真正脱困的特效药。随着时代的发展,任何生产技术都在推陈出新,新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方式已经与过去存在不小的差异,“新”的不断发展,预示着“旧”的将慢慢走向消亡,守旧的工作方法多数情况下带来的效果只有效率越来越低,在同行竞争中,永远处于劣势,长此以往,职工自信心不断承受打击,从最开始的不服气到最后的逆来顺受。职工积极性越来越低,拼搏的意识越来越淡,导致企业发展越来越慢,同时职工生活水平也变得越来越差,最终的现象就是困难职工也就越来越多。面临这种问题,技术革新至关重要,组织企业职工参与各项专业技术的培训、学习,将所学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思想带人企业,开展企业内部培训,以点带全,职工间相互学习知识经验,提高职工整体技能水平,在企业内部培训中,重点关注困难职工的动态,从思想上和技术上对困难职工双重疏导,转化困难职工的抵触情绪,用实践告知学习新技术的重要性。生产技术的提高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企业的效益不断好转,职工的收入水平才能日益提高,才能真正的实现脱困。刺激困难职工认真学习新技术,接纳正确的思想,提高困难职工在思想上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关键词:联络员;扶贫;帮困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职工因各种原因导致生活困难。就我们马蹄沟煤矿而言,由于马、杨两矿的合并,大部分年轻职工分流到外矿工作,造成马矿职工年龄偏大,患大病的职工较多,大病、重病需要长期的经济支出,导致部分职工脱贫之后又返贫。开展对困难职工的帮扶,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矿党政赋予工会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决不让一个困难职工家庭基本生活过不下去,决不让一个困难职工家庭的子女上不起学,决不让一个患大病重病的职工看不起病”,这是马蹄沟煤矿党政工领导对全体职工家属的郑重承诺。特别是从集团公司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联系基层服务职工活动以来,作为帮扶信息的基层联络员,更应当站在“娘家人”的角度,牢固树立为职工热心服务的意识,切实为困难职工负责,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与大家交流。
一、牢记身份,切实为困难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工会是职工的家,我们基层联络员就要像娘家人、贴心人一样去关心我们的困难职工,要时刻认清身份、摆正位置,不能等着职工有困难了来找我们,应该是发现职工有困难了,第一时间赶到他身边,给予他们安慰和帮助。及时掌握困难职工的情况,是做好帮困扶贫工作的前提。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询问等方式,经常同困难家庭保持联系,随时掌握这些家庭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所在,做到职工的困难心中有数,从而能有的放矢的开展帮扶工作。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要做好日常帮扶和集中帮扶,专项帮扶和重点帮扶,平时帮扶和节假日帮扶相结合。对特困职工重点帮、突发事故及时帮、逢年过节普遍帮,把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最大限度的关心好我们的困难职工,使锦上添花变雪中送炭,增强困难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长期以来,我矿对患有大病的困难职工,通过安排适宜的岗位,提供工作和生活上的帮助,引导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同时也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应有作用。比如,我矿职工XXX,由于患有重病,不能在原有的工作岗位上工作, 工会和党政领导知道后,及时为他们调换了工种,调到施工队当门卫,这样既保证了他们正常的经济收入,又有了查病、看病的时间,这些人文关怀,解决了职工的生活难题,温暖了困难职工的心。在此基础上还坚持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帮扶,为困难职工出点子,提供好的脱贫主意和办法。
二、耳聪目明,做困难职工的“第一知情人”
我们要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对困难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摸底,认真分析困难职工群体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掌握困难职工的数量分布、本人概况、家属就业、生活质量、困难原因等各方面的情况,建立困难职工扶贫帮困电子信息档案,做到“五清”:即家庭成员清、家庭收入清、思想状况清、就业情况清、困难程度清。他们就是联络员平时关注的重点,要定期和不定期的走访,了解他们的最新的动态。对于临时性困难的用户,当他们有困难的时候,我们也要第一时间知道。这就需要在平时工作中,要注意与广大职工群众的沟通,要带着对困难职工的深厚感情不怕繁琐,不嫌麻烦树立自己的联络员形象,有困难了自然而然的就会告知你。2015年5月,职工XXX家里发生了火灾,当时两间平房都被烧毁,面临无家可归的情形,作为帮扶信息的联络员,及时把这个信息反馈给领导,使工会和党政负责人第一时间赶到他家,送去了慰问金并解决了住房问题,让XXX一家顺利的度过了难关。
三、上传下达,做困难职工的“第一联络人”
对于摸底获得的信息,要及时整理归纳,规范管理,及时汇报领导知情,实事求是不隐瞒任何一个细节,把困难职工的心声传递给领导,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为及时解决问题奠定基础。那些困难职工反映的问题,我们经过认真的思考,判断其真实性和是否达到我们的帮扶标准。对于那些符合帮扶条件的,我们要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争取最快时间让他们得到帮助。对于那些不符合帮扶标准的,我们既要认真处理,又要态度鲜明、有理有据指出为什么不能帮扶,对他们耐心解释,说明原由,妥善解开困难职工心结,化解矛盾,维护职工队伍稳定。
四、加强学习,提高为困难职工说话办事的能力
一要学习相关法律常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保证自己的一言一行符合法律规范。二要学习矿相关制度,提高照章办事的能力,保证自己的一言一行符合单位规定。三要学习信息技术,提高现代化办公的能力,保证信息管理现代化。通过以上学习,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头脑,成为做好扶贫帮困工作的行家里手。四是要学习点心理学,提高与职工交流的能力,准确把握困难职工心态。
【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机制】推荐阅读:
困难职工帮扶方案10-26
工会困难职工帮扶制度11-11
困难职工帮扶记录表10-21
困难职工救助制度06-14
工会职工困难补助标准05-26
困难职工救助倡议书06-16
慰问困难职工慰问信07-08
下岗职工困难补助申请报告09-27
困难职工补助申请表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