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A股期权激励机制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股票期权这一激励工具虽然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首先讨论了股票期权的含义和激励效应,其次,基于CSMAR数据库公布的数据,对于股票期权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在缺陷剖析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改进对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A股期权激励机制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A股期权激励机制论文 篇1:

耗散结构理论在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摘 要] 耗散是一种系统行为,是系统与外界所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本文把耗散结构理论应用于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中,指出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在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中,要保证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必须是开放系统;只有改进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存在的缺陷,才能使系统到达远离平衡态的区域。

[关键词] 耗散;耗散结构理论;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开放系统;平衡态

1 引 言

经营者股票期权(Executive Stock Options,ESO)是现代公司的激励机制之一,最早产生于美国,其基本内容是给予公司内以首席执行官(CEO)为首的高级管理人员在未来某特定的时间按某一固定价格购买本公司普通股的权力[1]。

耗散结构理论是一门研究耗散结构的性质、形成、稳定和演变规律的科学,是关于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它主要研究一个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机制、条件和规律,讨论自组织过程中一般的、基本的原理[2]。

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研究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将理论用于实践,利于提出更有效的结论。

2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特点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实质就是承认经理人的人力资本价值,经理人拥有对企业剩余收益的索取权,同时承担相应的风险。通过经理人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配,较好地解决了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使得两者追求的目标一致[1]。股票期权作为一项激励机制,具有以下特点:

①灵活的选择机制。股票期权是公司给予经营者的一种选择权,经营者可以根据股价的市场表现来决定是否行使其认股权。一旦行权时股价下跌,经营者可以放弃行权,损失较小;而股价上涨时,则获利很大。

②长久性的激励作用。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是从公司的股价中提取股票市场对公司业绩和增长潜力的评价信息,并借此对经营者提供长久激励。

③市场化的评价机制。实行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公司支付给经营者的大部分薪酬是从公司股价的上涨中获得的,这种收入具有客观性和公开性。

3 耗散结构理论概述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一个开放系统在到达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域时,一旦系统的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闭值,通过涨落,系统就可能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到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的新的状态。这种有序状态需要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不因外界的微小扰动而消失。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普利高津称之为耗散结构。所以开放是系统有序化的前提,是耗散结构得以形成、维持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开放系统之所以能够形成耗散结构,主要是因为开放系统能够与外界进行“熵”的交换,熵是表现系统内部无序和混乱程度的量度。在开放系统中熵由des与dis两部分构成,即ds=des+dis。其中,des是系统与外界相交换的熵(des<0),dis是系统内部产生的熵(dis>0)。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从外界吸收负熵流des来抵销系统内部的熵增加dis,只要这个负熵流足够强,在抵销了系统的熵增加之后,还能够使系统的总熵ds减少,就会使系统进入相对有序的状态,形成耗散结构[3]。

同时,普利高津指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耗散结构只有在系统保持“远离平衡”的条件下才会出现。这里所说的非平衡态是指系统远离平衡态的状态,平衡态和近平衡态都被排除在外。因为在平衡态和近平衡态线性区域,系统是处于稳定状态或趋于稳定状态,系统总的倾向是趋于无序或趋于平衡,一些小的涨落和扰动很难改变系统的这种状态和趋势,所以系统不可能出现新的有序结构;而当系统在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域时,系统处于一种十分不稳定的状态,一旦外界对系统施加足够的影响,系统就有可能通过涨落或突变进入一个新的稳定有序状态,进而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结构[2]。

4 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研究

(1)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必须是开放系统

任何系统想要发展,想从无序转变为有序,或者从低级的有序发展为更高级的有序,那么系统必须是开放的。因此,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也必须是开放系统,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使系统向有序的方向演化, 从而形成新的有序结构——自组织结构。

①我国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来加以完善。法律制度的完善对于股票期权这种激励机制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在我国尚没有任何一部类似于美国国内税务法则的国家法律能够涉及股票期权制度的基本构架与实施细则,也缺乏类似于美国证券交易法中关于股票期权行权与交易的法律条款。因此,我国目前的股票期权制度基本上可以说是在法律真空中运作的,而且中国经营者股票期权中的某些做法是与《公司法》和《证券法》的有关规定相抵触的[4]。

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框架内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存在不少的法律障碍,同时也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因此,首先应该在期权行使的股份来源上,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其次应加快我国有关股票期权制度的立法工作,使股票期权激励在实际运作中有法可依。最后还应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这样才能不断引入负熵流,使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向有序的方向发展。

②开放的系统需要吸收其他系统的优势,我国的股票期权的形成不同于美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我国经理人购买的期股是自始就确定了的,即自始就是必须买的,只是在没有缴足股款时,不为经理人完全所有,给经理人一段兑现的时间,在该期间届满时缴足股款者即可取得股份的完全所有权,故又称之为“期股股权”。而国外的股票期权是经理人在一段时间内,有自由选择是否按既定价格购买本公司股票的权利,所以又称为“股票选择权”[5]。这一点不同也就使我国试点中的股票期权,没有真正体现它作为一种报酬制度的激励优势。吸收系统外的这些有利于系统发展的经验,不断地引入信息负熵流,抑制系统信息熵增,才能使系统朝着有序的方向前进。

③系统的指导思想是系统的灵魂,一个开放系统的指导思想也应该不断吸收外系统的优秀思想。在我国股票期权试点中,经理人要行使权利,需要完成股票期权协议中约定的各项考核指标,未完成者不仅不得行使权利,还要被扣除其所持实股的收益或其他收入等经济利益。而在国外,股票期权的行使,完全由权利人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自主决定。当股票市场价格上升,主要是作为股票期权标的的本公司股票价格有上升趋势、有利可图时,股票期权的权利人会行使权利;而当该股票价格处于下跌态势、无钱可赚时,权利人可以放弃这项权利。从这一点不同可以看出,国外的股票期权不含有约束,而是把股票作为一种媒介,只有根据我国企业以及股市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吸收国外的指导思想,才能有效克服系统内部增熵,使有序程度不断增加。

所以,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讲,封闭意味着熵增、落后和衰亡,开放意味着有序、生命和进步。只有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交换,克服内部熵增,才能使系统总熵不断减少,有序程度不断增加,进而使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不断地得到进化和发展。

(2)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非平衡态”是有序之源

在平衡态下,系统内部混乱度最大,无序性最高,组织最简单,信息量最小,而且会维持这种状态不变,所以很难取得前进和发展。这种从表面上看来的平衡,实际上会对系统造成极大的阻碍作用和窒息作用。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要得到进化,就必须克服“稳态症”,不断地超越自我,为自己确立一个又一个新的目标,跃出平衡态区和近平衡态区,到达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域,这样才能使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从低序向高序晋升。

目前我国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开拓创新。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不断激发经理人的潜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能够使股票期权激励机制远离平衡态和近平衡态,为形成有序的自组织结构创造有利的条件。

①思想认识方面的缺陷:中国的大型公司大部分是国有控股企业,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的经理被作为行政级别的国家干部,没有形成独立的经理阶层,不承认国有企业经营人员独立利益的存在,没有把经营者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看待,所以也就不存在以提高企业效益为导向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6]。

②股市缺陷:股票市价往往很难反映公司的实际业绩和业务成长性,股市法规也不健全,严重削弱了股票期权计划的实施效果。我国上市公司迄今也并未真正地实现“政企分开”,有关政府部门对上市公司干预过多,导致公司业绩难以判定,责权不清。

③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缺陷: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在产权结构方面,国有股所占比重相当高。由于国有股本身产权不清,同时又有多种变形,在实践中对股票期权的实施有一系列难以操作的问题。

只有改进这些缺陷,才能使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不断处于远离平衡态的区域,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绩效。

5 结 论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开放的条件下,与系统外部不断进行数据、物质、能量的交换,从而获得经验、人才等负熵流,抵销系统的熵增加,使系统的总熵减少,使系统进入相对有序的状态。另外,必须设法改进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中存在的缺陷,才能跃出平衡态区域和近平衡态线性区域,到达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域,才能不断推动机制的进步。由此可见,耗散结构理论对于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有效地指导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向着有序的自组织结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夏士军,聂冲. 理性看待我国股票期权激励机制[J]. 特区经济,2007(1).

[2] 陈天勇. 对城市信息化资金投入系统的耗散结构化分析[D]. 重庆:重庆大学,2004.

[3] Hyeon-Hyo Ahn. Speculation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as a Dissipative Structure[J]. Seoul Journal of Economics, Fall,1998.

[4] 龚克,杨进.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7(3).

[5] 王小军. 浅谈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中国化[J]. 商场现代化,2007(2).

[6] 耿正权. 股票期权激励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04.

作者:贾正源 田 丽

论A股期权激励机制论文 篇2: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的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

摘要:股票期权这一激励工具虽然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首先讨论了股票期权的含义和激励效应,其次,基于CSMAR数据库公布的数据,对于股票期权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在缺陷剖析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改进对策。

关键词:股票期权 激励效应 完善对策

一、股票期权的含义及其激励效应

(一)股票期权的定义

根据委托代理和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其代理成本的增加。为了有效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其重要举措在于将企业经营者与股东的利益捆绑起来。在对经营者行为进行约束的同时,考虑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并积极引导经营者为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服务。股权激励制度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根据中国证监会2005年12月31日发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规定,所谓股权激励是指企业授予企业高管和其他员工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商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本企业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力,它是企业股权激励的常用手段。

(二)股票期权的激励效应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手段,设计者的初衷是改善股东与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问题,而在实际应用中股票期权体现出“双刃剑”的特征,其激励效应可以分为正激励效应和负激励效应。

1.正激励效应。对于经营者而言,股票期权赋予了经营者在未来以一个一般低于行权日公司股价的价格购买本企业股票的权利,这也就意味着股东将公司部分的所有权交付给了经营者,且经营者还可以享受股票溢价带来的收入。经营者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必须努力工作,由于个人利益与公司价值捆绑在一起,经营者努力工作的同时也带动了公司业绩的提升,股价的上涨;而对于股东而言,其借助股票期权这一“金手铐”,既能减少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避免经营者碌碌无为,降低监督成本,又能留住公司一些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保留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股票期权正激励效应的实质是其使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利益共享、风险互担的共同体,促使企业经营者与股东实现双赢。

2.负激励效应。股票期权的负激励效应往往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由于授予条件容易被经营者利用所引起的,股票期权通常使用股价达到一定增幅作为行权条件,于是经营者可能在激励方案公布前有意释放一些利空消息将股价压低,然后在激励方案实施后公布利好消息将股价拉升,借此手段实现业绩转移(丁保利等,2012)。这种“数字游戏”有助于其行权条件的满足,但是这种行为却是以损害股东利益为代价的。二是股票期权的行使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可能企业股价的上涨是由于资本市场处于牛市,企业业绩增长是由于行业处于景气状况,此时经营者即使偷懒甚至做一些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也能满足行权条件,这种情况也是与股票期权设立的初衷背道而驰的,而且将严重损害股票期权激励的有效性。此外,股票期权行权时能够给经营者带来巨大的收益,就难免会出现企业内部分配不公以及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这将打击普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公司未来治理难度(郑文清,2010)。

二、股票期权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现状分析

2005年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拉开了股票期权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应用的帷幕。本文主要从CSMAR数据库中选取了我国2006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在剔除资料不全的公司数据后,共得到768家上市公司共计1 675条有关股权激励的信息作为本文的分析基础。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股票期权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

(一)股票期权所占比重及趋势

根据激励标的物来分,股权激励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股票期权(Stock Option,简称O)、限制性股票(Restricted Stock,简称R)和股票增值权(Appreciation Rights,简称A)三类。根据笔者的统计,2006—2015年十年间,沪深两市只有768家上市公司建立了激励制度,其中采用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增值权的上市公司数分别为361家、395家和12家,其占比分别为47%、51%和2%。截至2015年12月31日,我国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2 827家,而采取股票期权的上市公司只有361家,占两市公司总数的12.77%,这说明目前股票期权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应用还不是十分广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为了分析股票期权近些年来在我国的应用趋势,笔者选取了2010—2015近5年采取股票期权的上市公司数量变化情况来分析,并绘制得到图1。

如图1所示,我们可以看到实行股票期权的企业数量在2011年出现了一次“飞跃”,从2010年的26家增加到2011年的59家,在随后三年内基本维持在60家左右,而2015年实施股票期权的企业数量减少至48家,其原因可能系2015年行业普遍不景气使得上市公司经营者对未来预期缺乏信心而对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积极性不高。但从总体而言实行股票期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仍呈现增长趋势,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对股票期权的应用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

(二)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的确定基础

通过对2006年至2015年期间实施股票期权的361家上市公司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实行股票期权时对于行权条件业绩指标的设定上主要采用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营业收入以及主营业务这几个核心指标,其他还有少量公司在设定指标时考虑了市值、每股收益、销量、研发投入和现金流量等几个指标,详细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数据可知,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对于股票期权到期日能否行权的主要考量标准是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否能不低于某一确定值,净利润能否保持一定的增长率或不低于某一确定值。这两项指标的评价决定了经营者是否符合行权条件,分别占比65.93%和96.95%。还有一部分企业出于保证业务扩张或避免非经常性损益导致的净利润受到盈余管理的考虑,引入了营业收入和主营业务指标辅助判断经营者是否达标。总体而言,我国上市公司主要选择了净资产收益率这一较为综合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指标以及净利润这一反映企业绝对盈利能力的指标作为经营者业绩考核指标。

(三)股票期权有效期及等待期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长期激励的手段,其有效期及等待期时间的长短会对股票期权的价值产生影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中对于股票期权有效期的规定是不得超过10年,对等待期的规定是不得少于1年。本文对361家实行股票期权的上市公司数据整理后得到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有效期一般确定在4年至5年,分别各占41.27%,合计占比82.55%。而在等待期设置上,采用1年为期的企业数量为277家,占总数的76.73%,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采用证监会规定的最低标准,由于等待期时间制定相对较短使得有效期时间集中分布于4—5年。

三、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的缺陷分析

虽然股票期权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股票期权在国内上市公司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因而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笔者认为,当前我国股票期权制度的缺陷主要在于:

(一)易受环境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

与西方发达资本市场不同,我国资本市场是准弱式有效的,股价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的价值,且极易受到操纵。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确定行权价格采用的是证监会规定,即公告前一日股票收盘价与公告前三十日股票收盘均价孰高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行权价格仅由股价所决定。此外,当实施股票期权时行业处于低谷,行权价较低,而行权日行业处于高峰时,股价较高,此时经营者不仅可以轻易满足行权条件,而且还可以凭极低的价格取得公司股票,从而获取了巨额的财富。所以说仅仅依靠股价作为行权价格的制定依据未能将外部环境影响排除在外,经营者获取的收益与其实际努力程度不完全匹配。这种情况导致的后果就是激励有效性大大降低,经营者投机行为发生概率大大提高。

(二)业绩指标过于单一,存在较大盈余管理空间

前文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业绩考核主要指标为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等非市场指标,少数采用市值这一市场指标,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资本市场有效性欠缺,公司价值与股价相关程度不高,以股价为评价指标往往会造成经营者难以满足行权条件或者诱使其串通投资机构、二级市场进行操纵股价来实现行权(付慧,2011)。而如果处于2015年股灾时,即使经营者努力工作也无法满足股价指标,这种情况下股票期权激励就丧失了其意义。然而采用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来衡量经营者的业绩不仅未能排除行业周期性等外部因素影响,而且为经营者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动机。经营者在激励方案公告日前一会计期间往往会通过加大折旧,确认损失或者递延确认收入等手段来使前一会计期间财务数据较差,然后在公告日后的会计期间,做高收入利润,以此使得自身满足行权条件。经营者若热衷于通过这种“数字游戏”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则对上市公司而言危害是巨大的。

(三)缺乏有效的监管环境

我国实施股票期权的历史较短,目前相关法律法规相对较少。监管机构对于上市公司期权费用的计算是否正确合理,经营者业绩评价是否得到有效执行,经营者有无盈余管理行为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这些情况的存在滋生了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使得股票期权激励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四)股票期权等待期偏短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等待期一般使用的是证监会规定的底线,即1年。而作为对经营者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笔者认为可以适当延长至3—5年。延长等待期可以避免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也加大了盈余管理的难度,更加符合长期激励的目的,有助于上市公司长远利益的实现。

四、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的改进对策

笔者认为,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现状和问题,其完善对策主要在于: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

股票期权激励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且涉及会计期间较长,虽然根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披露要求,上市公司需要及时披露行权价格、行权条件、有效期内行权以及取消行权等状况,但是上述管理办法自颁布至今历经10年未曾进行改变,随着股票期权应用的普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在当今市场环境下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因此需要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制定更有效的政策。除此之外,监管机构还需要关注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公告实施前后股价发生异常波动、是否存在与投资机构联手坐庄恶意炒作股价等行为,加强监管的力度。对于经营者利用信息不对称,实施机会主义的行为要给予严惩,可以借助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入上市公司经营者管理信息系统,对经营者行为进行记录,以此维护市场的公正、透明。

(二)剔除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探索新型股票期权激励方案

在股票期权的实施过程中,上市公司的股价会受到环境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在我国,股价的上涨与经营者努力程度相关性不高。在行情低谷期,一个努力工作的经营者仍可能无法满足行权条件而降低其积极性;在行情高峰期,一个懒惰的经营者也可能达到行权条件,因此在行权价格的制定以及行权条件的设计上应该考虑剔除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干扰。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参考国内学者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一是采用聂丽洁、王俊梅、王玲(2004)提出的一种基于相对EVA的股票期权激励模式,该种激励模式通过引入EVA指标和相对业绩评价方法来消除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噪音”。二是引入亚式期权,姜洋(2011)认为,我国股票期权使用欧式期权存在缺陷,运用路径依赖型的亚式期权更加合理。三是通过股票指数和行业指数对公司股价进行修正(徐子庆,2010),来排除环境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还原上市公司真实股价水平。

(三)完善绩效考评体系

笔者认为单纯地以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增长率等会计指标考核经营者业绩也是有待改善的。既然已经可以借鉴国内学者的已有研究削弱外部宏观环境的影响,那么可以考虑在绩效评价体系中引入股价和市值等市场条件。此外传统的非市场条件也过于简单,因此首先可以根据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和自身经营情况,在原有基础上适当引入市场占有率、现金流量、顾客满意度等指标,并赋予一定的权重,构建一个经营者会计业绩指标函数。然后评价以股价/市值为主的市场条件的达标状况,最后将上述两方面结果结合,就能对经营者绩效获得一个更加全面公允的评判。此外还有学者提出引入平衡计分卡的思路(刘思施等,2010)来完善对经营者的考评。总之,一套完善的经营者绩效考评体系需要上市公司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

参考文献:

[1]丁保利,王胜海,刘西友.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我国的发展方向探析[J].会计研究,2012,(06).

[2]聂丽洁,王俊梅,王玲.基于相对EVA的股票期权激励模式研究[J].会计研究,2004,(10).

[3]徐子庆.论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优化思路[J].现代管理科学,2010,(04).

[4]付慧.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11,(02).

[5]田旻昊,叶霖.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现状及效果[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1).

[6]姜洋.中国企业股票期权激励存在问题及对策[J].商业文化,2011,(08).

[7]陈芳.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探讨[J].商业会计,2011,(02).

[8]孟晓薇.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的现状分析[J].商业经济,2014,(03).

[9]郑文清.股票期权激励的效应分析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06).

作者:夏波

论A股期权激励机制论文 篇3:

试论股票期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摘 要:股票期权对会计信息质量究竟有怎样的影响?这是一个鲜有人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从行为科学理论、股票价格的特性以及股票期权的会计规范等视角的分析、研究,认为股票期权对会计信息质量具有不利影响。

关键词:股票期权;行为科学;股价特性;会计规范

作为一种激励制度,毫无疑问股票期权是成功的,它曾像魔法一样刺激了美国90年代的经济繁荣,被称为“DotCom”革命的推进剂。然而,安然事件和环球电讯公司等破产事件又使股票期权成了公司陋习和治理混乱的象征。关于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则是很少有人研究的课题。本文拟就此试作分析,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一、股票期权界定

在英文中,期权(Option)有三种解释:选择的自由;可自由选择的事物;在某一约定的时期内按照某一价格买卖某一物品的权利。期权的概念可追溯到遥远的古代。早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一书中就记载了古希腊哲学家塞尔斯利用天文知识预测第二年橄榄的收成,然后以低廉的成本取得当地的橄榄榨油机的使用权以牟利的做法。

期权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依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1)依期权行使权力的有效时间,可分为美式期权(American Option)、欧式期权(European Option)以及百慕大期权(Bermuda Option)。美式期权是指期权的持有者在到期日这一天或在期权到期日之前的任何一个营业日行使权力,超过期权的有效期则持有人的权力自动作废;欧式期权是指期权的持有者只能在期权到期日当天行使其权力;百慕大期权的行使可以在期权有效期内某些规定的日期,通常为期权到期日及之前的若干天,它是介于美式和欧式之间的一种期权。(2)依标的物不同,期权可分为商品期权(Commodity Option)和金融期权(Financial Option)。商品期权常见的如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等物品的期权交易;而外汇期权、利率期权、股票指数期权、股票期权等则属于金融期权。(3)按期权的行权价格,期权可分为实值期权0n the Money)、平值期权(At theMoney)以及虚值期权(Out。f the Mongy)。就买权而言,实值即期权所对应标的物的市场价格大于约定的行权价格;平值即期权所对应标的物的市场价格等于约定的行权价格;虚值即期权所对应标的物的市场价格小于约定的行权价格。(4)按交易场所分,期权可分为场内交易期权(Listed Options)和场外交易期权(OTCOption)以及不可交易期权。场内交易期权又名标准化交易的期权,这种期权在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期权交易的数量、约定价格、到期日以及履约时间等均有统一的规定;场外交易期权又称柜台式交易或店头交易,指期权买卖双方按照指定需要直接进行的非标准化期权合约,其交易数量、约定价格、到期日及履约时间等交易内容均由交易双方自由协商确定。

本文所要讨论的是经理股票期权(EXECUTIVESSTOCK OPION即ESO)。“一直以来,股票期权被公司治理专家认为是解决代理问题的有效激励措施。这种激励机制通过让经营者分享剩余收益,协调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的矛盾,使两者利益趋向一致,从而激励经营者创造优秀业绩,达到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这类股票期权是公司赠予给经营者的股票期权,又可以称为购股权计划或购股选择权,就是公司与经营者(包括CED在内的高层管理者)事先进行约定的,允许经营者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按照某一事先规定的价格购买公司一定比例股份的权利。因此,从期权行使权力的有效时间来看它属于百慕大期权;依标的物划分,它则属于金融期权;依行权价格,它属于一种买权,一般公司推出的是平值的股票期权,美国也有一些公司的股票期权是实值买权,但这种激励性股票期权(incentive stock option)一般行权价不低于股票市价的90%;经理股票权一般属于不可流通期权。

二、从行为科学理论分析股票期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1.行为的基本心理过程和公式

几乎所有的行为科学文献都认为,一个行为的基本心理过程如图1所示:

当人产生某种需要又未得满足时,会产生一种紧张的心理。此时,如果遇到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这种紧张的心理即转化为动机。动机推动人去从事某种活动,向目标前进。当他达到目标时,紧张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需要得到满足。此时,人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如此,不断地循环往复,使人不断地产生新的需要并向新的目标前进。

一般而言,形成动机的条件有二:其一是内在条件(需要、欲望);其二是外在条件(诱因、刺激)。内在条件包括两个方面:感到缺乏,期待满足;即既有不足之感,又有求足之愿,两者合成一种心理现象曰欲望。外在条件则指个体身外的刺激。仅有内在条件而无外在刺激便形不成动机,至多不过是愿望罢了。动机性行为总是在内在条件与外在刺激的交互作用下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家卢因(亦译列文)据此就提出了一个关于人类行为的著名公式:

B=F(P,E)

其中,B——行为;P——个体;E——环境。

其内涵是,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或曰人的行为是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综合效应”。

“当人的需要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它以不明显的模糊的形式反映在人们的意识之中,产生不安之感,这时成为意向。意向因需要较小,还不足以被人意识到。随着需要的不断增强,人比较明确地知道,是什么事情使自己感到不安,并意识到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来满足需求,这时意向就转化为愿望。人的心理进入愿望阶段后,愿望在一定外界条件(“诱因”)的刺激下,就可能成为活动的动机,产生行为。”

2.股票期权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分析

追求经济利益是每个理性经济人心里深处永恒的而又难以压抑的潜在意识。当这种潜在意识被某种特定的机制唤醒的时候,潜意识就逐渐转化成某种意向。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实施,就使经理人员追求更多经济利益的潜在意识成为一种现实意向。该意向的达成有两种一般途径,其一是主观努力,其二是投机。投机途径又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未来的超乐观预期,二是采取激进措施、冒险手段,这就是“随着需要的不断增强,人比较明白地知道是什么使自己感到不安,并意识到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来满足需要,这时,意向就转化为愿望。”一般而言,出于体现自身价值心理,经理人员首先趋向通过主观努力达到意向。当经理人员所付出的主观努力无济于事的时候,他们当然是寄望于超乐观预期变为现实。当超乐观预期无法“心想事成”的时候,经理人员所剩的最后招术就是采取激

进措施和冒险手段了。此正所谓“人的心理进入愿望状态后,愿望在一定外界条件(“诱因”的刺激)下,就可能成为活动的动机,并导致活动,产生行为。”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由于经理股票期权所隐含的巨大经济利益的刺激作用,当经理人员想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经营效率等主观努力难以达到约定的经理股票期权的行权条件,而其他资本市场环境等外部条件又无法成全“行权要求”的情况下,经理人员就存在采用激进会计政策、甚至进行会计造假的可能,因为会计信息系统就是在他们的操控下运作的,既有必要也有可能。换言之,由于达成经理人员通过股票期权获利路径选择的必然性,虽然难言经理人股票期权一定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但是,经理股票期权在特定路径上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是毫无疑问的。

股票期权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诱因就在于经理股票期权的巨大经济利益预期。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描述资本追逐利润的贪婪本性的行为时指出: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了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股权激励方式中,经理人不承担风险,因此期权数量设计中不受其风险承担能力的限制。通过增加期权的数量,可以产生很大的杠杆激励作用。这种激励方式将鼓励经理人‘创新和冒险’,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使经理人过度冒险(包括会计行为)。”据《福布斯》杂志每年5月对美国800家上市公司的调查,在企业家的薪酬结构中,股票期权行权收益的中位数从1985年的4947美元上升到1997年的88万美元,增长了178倍,而同期的固定工资和奖金的中位数仅从73万美元升到122万美元,增长不到一倍。而据《商业周刊》的资料表明,1998年美国大型上市公司CEO的平均收入高达1060万美元,比1977年增长了36%,比1990年平均收入200万美元增长了四倍。据2001年安然公司的“征集投票权声明书”,其实施的股票期权计划赋予董事会成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股票期权总数达9600万股,占其发行在外普通股的13%。其中,董事会主席肯尼斯·莱(KennethL Lay)获得的528.6万股股票期权、首席执行官杰佛里·斯基林(Jeffrey K·SKilling)获得的82.4万股票期权、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会成员获得的1261.1万股股票期权可在2001年2月15日之前行权。据2000年末至2001年2月15日期间的股票均价(约70美元)估算,这些即可行权的1871.1万股股票期权价值高达13.1亿美元。股票价格波动10%,就意味着这些董事会成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私人财产就会变动1.31亿美元。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广泛运用,不仅加大了高管人员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报酬鸿沟,而且诱导少数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过分关注股票价格的波动,甚至不惜采取激进的会计政策以抬高股价。实行股票期权后,上市公司的股票即使发生微小的价格变动,也会直接影响到高管人员所持股票的价值。面对这种财富效应,高管人员有可能在行权前采用不稳健的收入确认政策,或推迟斟酌性支出(Discretionary Expenditures)如研究开发、广告促销等费用,在极端情况下,甚至诉诸于财务舞弊。”

三、从股票价格的特性看股票期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1.股票价格与一般商品价格的不同点首先体现在其价格基础。一般商品的价格基础是它的效用,对商品效用的评价虽然因人而异,但市场竞争的结果,总会形成一个接近于市场出清的均衡价格。“股票价格是对预期收入流量的一种现值的市场估价,因此,它反映的不是客观的成本,而是人们的预期,这种预期不仅与公司的增长有关,而且还要受到信息的影响,由于信息的增值多多少少是随机的,所以股票市场价格中就存在着随机因素。”

股票价格部分由随机因素决定,而随机因素中大多又源自信息,信息结构中会计信息举足轻重,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是在经理人员的直接操控下运作;会计方法备选方案的多样性,以及股票价格与经理财富关系的密切性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必定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

2.股票价格与一般商品价格不同点也体现在价格内含信息的属性方面。在普通商品市场上,由于不存在拍卖机制,其价格所传递的仅仅是厂商的供给信息,厂商在决定商品的价格时,通常的做法是在生产成本之上再加产业的平均利润,然后再根据市场行情而定出市场销售价,由此可见,价格的形成是单向的。与商品价格不同,在股票市场的价格形成中,无论采用交易商、集合竞价,抑或是连续竞价的交易制度,它都是由买卖双方的公开报价来完成的,这点更加类似于理性价格预期中的瓦尔拉斯均衡,也即价格的形成是双向的。这种双向价格形成机制,决定了股价中所含的信息具有公共性。

值得注意的是,促成股票价格形成的双方的未来预期的重要信息基础均源于经理层操控下的会计信息系统。

3.公司经理和机构投资者主导股票价格的信息结构

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众所周知。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主要反映在两个层面上:其一是作为大股东的机构投资者与小股东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般而言机构投资者总是比小股东更加具有信息优势;其二,股东与企业经理之间的信息也是不对称的,所谓代理成本就是由这种类型的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如果我们把那些不具有信息优势的小股东加以忽略,那么,股票市场就将是一个由机构投资者与公司经理主导的市场,从而股价的决定也将主要由机构投资者与公司经理所提供的信息来决定(在这里我们不考虑流动性冲击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四、股票期权的会计规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股票期权会计规范是政治上的权宜之计,广受各界批评。

APB第25意见书关于股票期权会计认为, “这种处理方法让经理以为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可以给自己支付一大笔补偿而不必报告费用。当真实的但没有被报告的费用达到很大比例时,FASB在20世纪90年代初建议以期权授予日的期权价格报告费用。如我们所料的,报表编制者又生气了,他们召集了议会成员威胁委员会。直至委员会妥协并在SFASl23中仅仅建议在损益表中报告费用,同时允许在附注中揭示费用的这种做法,经理们才认为他们的目的达到了。”

SFASl23中有这样两段话:“关于股票补偿的会计核算的辨论分歧很大,以至于威胁到委员会未来与一些选民团体的关系。最后,辨论的性质会威胁到私人部门会计准则制定的未来(第60行);委员会选择揭示为主的解决方式来平息这场辨论——不是因为委员会相信这是最好的改进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方法(第62行)。”“话说的不能再明白了——FASB成员不能坚持最

好的报告费用的方法,因为他们在为委员会长期的未来担心(两位持不同意见的成员宁愿承担风险,要求经理遵守费用的处理方法)。结果政治妥协产物的损益表便不能提供一年内发生的补偿费用的十分真实的表述。政治权宜之计又一次胜出,资本市场的参与者不得不努力地从外界获取更不可信的信息,尽管经理们已经内部地掌握了这些信息。惟一可能的结果是拒绝推荐方法的经理人自己头上造成了一片不可信任的阴云,因为他们被认为是描绘美丽图画来欺骗他们自己的人,他们不是坦白揭示真相的人。”

安然等系列会计丑闻出现后,股票期权的会计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连政治家也难免卷入其中。 “布什总统显然支持企业界的立场,他本人已表态股票期权不应作为公司的费用,而主张在计算每股收益时将股票期权视为股份数的增加来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国会的一些议员最近试图提出要求将股票期权作为费用的法案,在国会内部引起激烈辩论。一个看似纯技术性问题的股票期权会计处理,过去困扰了克林顿总统,现在又惊动了布什总统,并有可能促使国会采取行动,足见股票期权牵涉的利益关系之广泛,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股票期权会计规范是不同利益集团相互斗争、妥协的产物,因此其科学性大打折扣,依其提供的会计信息自然就难以揭示经济业务和事项的本质。也正因为此,对其批评之声不断: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一位全球事业与投资的巨人,关于股票期权会计他有这样的批评:“会计原则给了经营者一个选择:以一种形式支付雇员的报酬必须将其计人费用,而以另一种形式支付报酬却不计人费用。股票期权的运用如雨后春笋就不足为怪了。如果期权不是报酬的一种形式,那它是什么?如果报酬不是一种费用,那它又是什么?还有,如果费用不列入收益的计算中,那它到底应怎么处理?”

美联储主席阿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2004年4月一改以往含糊其词的做法,旗帜鲜明地支持股票期权费用化,他指出:公司丑闻告诉我们,并不是人类变得更贪婪了,而是人类将贪婪付诸实施的途径更多了,没有成本的期权便是其中一种重要途径。……公司通过赠予股票期权作为支付雇员的手段而不必确认费用,夸大了公司的利润,导致投资者将资本分配至没有效益的项目,阻碍了经济增长。

针对有些人提出,股票期权费用在报表附注披露与表内确认一样能给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在《财务会计系列》 (1993年10月18日),FASB主席丹尼斯R·贝尔费德先生作出了这样的回应:“一些人认为增加对股票期权的披露对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来说应该是足够得了。但是委员会认为披露无法完全替代确认。如果说披露和确认是完全具有替代性的两种方法,那为什么不披露关于折旧、退休金和退休人员的福利基金或者相关的现金工资呢?但是,即便增加披露,也只有最精明的使用者能合理估计所有的报酬费用给财务报表带来的影响程度。许多个体投资者和其他人员为做到这一点,对于他们来说,精确地比较企业间来自营业的毛利、报酬率、净收益和类似的指标是不可能的。”

总之,从行为科学、股票价格特性以及目前的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规范观之,股票期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不良影响客观存在。

责任编校:朱星文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刘 骏

上一篇:志愿服务工作总结三篇下一篇: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通用3篇)